传统关系

2024-12-11

传统关系(精选12篇)

传统关系 篇1

中国人讲关系“闻名”世界, 已经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必要内容, 同时也成为许多研究者的“家常”话题。为了研究方便, “老外”甚至造出了“guanxi”这个让人有点儿伤心的词汇。

在现实生活中, 遇事找关系似乎成为人们办事的“不二法门”。那么, 中国人的关系文化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有些人认为, 关系与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相关, 是以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关系延伸到社会的结果。这种结论, 你不能说不对。但是, 西方人也讲究关系啊!比如, 西方社会学中著名的“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中的一些内容。但是为什么不像我国这般“盛行”呢?即便是在“关系文化”大行其道的中国, 也有“亲兄弟明算账”这样的俗语, 历史上为了争夺资源而使“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例子俯拾皆是。这似乎又告诉我们, 亲情或许不是关系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要拉关系呢?是要获取利益, 达到目的。为什么拉关系能获取利益?是因为一些人掌握着利益。为什么掌握着利益的人, 愿意通过关系把利益分给别人?是因为他掌握的是公共利益。为什么西方社会中的关系没有我们这般“盛行”?是因为他们掌握的利益大多是私人的。即便掌握着公共利益, 外部的监督也十分“厉害”。说到这里, 我们似乎可以找到关系文化产生的根源了。那就是, 关系文化之所以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根深蒂固, 是因为包括财产、权力等等在内的社会资源过于集中或边界不清晰的缘故。自秦朝以后建立的专制统治体系, 从根本上以“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的理念统治国家。也就是说, 一切权利归皇家。在这种庞大的体系下, 皇家要守住自己的“家业”, 就要“雇人”给皇家做“管家”, 于是就产生了庞大的官僚阶层。除了工资之外, 他并不能随意地攫取他看守的资源尤其是财产。与此同时, 大多数官员又不是“圣人”, 面对自己看管的如此巨大的资产, 让他不“怦然心动”又十分困难!

作为看管资产的官员, 可通过两条途径将资产“转移”:一是根据皇家的制度“合法地”转移;二是通过不太合法乃至很不合法的方式转移。不管怎样转移, 他都需要通过其他的人来实现。那么, 转移给谁呢?当然是转移给与自己关系较近的人。如此这般, 可以顾到人情, 可以争到面子, 可以赢得感激, 更可以获取小小的回报。

同时, 作为想得到“公共”资产、权利等资源的人, 就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 拼命地与拥有资源配置权的人“拉关系”。这种“拉关系”不是一般的人情往来, 而是为了根本的利益。有了这种“心照不宣”的“互动”, 关系就随之产生了。这种掌管社会资源的人, 与想得到资源的人之间的长期“互动”, 就产生了我们民族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关系文化。

从资源观或财产权这个视角来解释关系文化的产生, 未必是合理的或唯一的。但是, 现实中的一些现象也能帮助我们验证这一观点。比如, 拿一个国企老板和私企老板作为例子。朋友的孩子想找工作, 找作为国企老板的朋友办这种事情较简单, 而找私企老板就有些麻烦。因为如果他对你介绍的人不满意, 他会说:“我这是自己的买卖, 亏赚都是自己的, 不像国企。我需要合适的或者能干的人, 对不起了。”他这样说, 你就不好意思再求他了吧?如果再去求他, 那就是不讲理了, 明明就是想让他拿出自己的财产替你养人了。

关系文化的产生和形成, 源于资源 (财产、权力) 的归属权。而认真地观察现实社会我们会发现,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私人财产的累积和以物权法为代表的国家法律, 对私有财产的认可和保护, 这种基于传统社会生存模式的关系文化, 正在像地球气温升高影响下的南极冰山一样悄悄地“瓦解”。

或许, 当每个人都拥有一份完全属于自己支配的财产和权力的时候, 这种关系文化就“寿终正寝”了!

传统关系 篇2

一、对近年传统文化与语言关系研究的试评

近年随着学术思想的研究,汉语言学领域内掀起从传统文化角度探讨汉语汉字的热浪,无疑是一种喜人的情景。愚以有限的涉及面观察,这种趋势无外乎两种。其一是以西方当代哲学视角解释中国汉语汉字的学派;其一是传统小学空前活跃、现代汉语难见“柳暗花明”,汉语修辞学方兴未艾、而逻辑学队伍急待壮大,四者的共同动向是经常联系到“传统文

化”,“传统思维”而加以研讨,但言之不明。以管见言之,以西方哲学导入汉语言文字者如非“小学”根基欠丰,则显得联系实际汉语言文字复杂现象太少;而后者尽管在论中量到汉语汉字产生发展,边“雅化”、边“字化”,作为工具、媒介,在传播交流进步思想、先进科学生产技术、兴乡校、办教育、形成传统思维进程中的作用。简言之,二者的关系是传统思维借助于汉语汉字而形成,汉语汉字因传统思维的形成发展而“雅化”、“规

化”,这些,互为因果,促其形成。

三、汉字的混合性与汉字的表意性

语言既含文化之中,又游离于文化之外。语言是确定文化的第一要素,是形成和运载、传递文化的工具。而文化又反影响于语言文字的形成发展。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物、考古、书面文献证明,传统文化与汉语汉字呈既合一又别分之势。汉语先于传统文化与汉字而存在,传统文化未成体系之先,汉族务实心理时汉语的溶汇、汉字的表意性特点起了推制

提到“传统文化”、“传统思维”、“民族心理”,但未展开有机的结合论证。所以尽管具备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学者之作,亦时见此憾。传统文化与汉语汉字的缘分究竟如何体现,轨迹若何,人或莫

知所明。

二、传统思维举要

语言是文化的要素,文化不仅含语言,且含哲学、历史、考古、民习、艺术等内容,各国各民族莫不如此。传统文化也可以狭义理会为传统思维,所以可以说是个哲学命题。中国传统思维是以民族务实心理为基础形成的思考事物、创建文明的思路方式。从中国文化哲学界研究看,中国历代各派知识分子思想对其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儒墨道法出自集团思想,创论立说,对传统思维形成起了极大作用。墨家主“兼爱”,道家重“清静无为”,法家则主“重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识渊博,见识丰富,能于学而时习之、学前人有价值的学说的同时,注重钻研“各家”之长,总结劳动人民智慧,提出“和为贵”、“吾子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人”、特别是讲授《易》经之“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学说,纳诸子学说中的“动静”说、“德力”说力其中,能把握“动静不失其时”,形成孔孟儒学。尽管轻力是欠善的,但从总体看他的学说乐为全民服,广为全民用。其中“发愤忘食”,“自强不息”,成为民族向上的动力。所以,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现、对立统一观在极大分量上是以儒家学说中先进的内容思考问题的方式为基础形成的。传统思维极富于创造性、注重延续性,而又具有兼容性,形成了具有共识性的民族观,国家观,家庭观,人格观。从“四观”出发,要求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西方文化体系呈大异其趣的特点。第一,中国先秦没有象亚里斯多德那样创造出严密的形式逻辑哲学体系,更没有象欧几里德那样创造出几何学说,为分析研究问题提供钥匙。但在中国,为求生存、促进步,早就形成了重整体超思维的直觉思维第二是更应看

到优于西方的中国的辨证思维。这是全民观察、认识、分析、研究自然、社会儿经酝酿而总结形成的务实心理。语言是信息传播的媒介,文字是符号,所以我们在探求传统思维形式的背景及特点时,不仅要看到上述诸因素的“无形”刺激的存在,而且应该估

作用。太古炎黄五帝时代传统文化是务实生存心理,而其汉语是多元地呈多层的语文。

其脉胳是由三大块面向两大块面的演化。三大块面是溶入了氏羌语的西北面,溶入戎狄语的北方面,及溶入夷越语的东南而语。这种势态至“三代”前期渐著。孔予有“名不正、言不顺”、“巧言、令色、鲜矣仁”。之言,孟子有“„„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之语,言、语即汉语。说明在此之前漫长岁月中人们运用华夏汉语的情景及溶合总势。春秋战国至秦汉前期,自然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战乱的频仍,诸子思想的活跃与法统运作,引起并加速“溶化”:带北亚蒙古语系的低羌语杂揉其中的姬周语,及带北亚蒙古语系的戎狄语沾和其中的北方语都向中原及以南方向渐侵,与带马来语系的夷越语夹杂其中的东南语溶合。这样便形成以江为界的两大块面汉语。

其语音的关系是模糊性的。其符号汉字经历了初创时的图形性字向强行的“书同文”的演进,至汉许书问世,才趋统一,成了“汉字”。这就是图画性的不成熟的甲骨文、金文,及向篆体进化的大势。东南的鸟兽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各种刀笔型文字都可证此种演进情景。“书同文”及许书起了加速“归整”作用,结果使杂体归篆。由此,抽象的科学的汉字得以确立。随着社会的进化,汉字不断地从“笔意”“笔势”两方面引起改进,我们称此演进

为“字化”。其实际现象是由表意向表意表音的进化。这里存在一个深层的问题是“字化”后的汉字为什么以“表音表意”而区别于西方音节文字呢?西方各国先民同经研革确

立的文字是线性的音节文字。“约之以命’,后作为交流工具演进至今。听到shiP,西人可以明义是“轮船”(一词)。听音明义。如文盲遇到无人呼读时,他便莫知字之所指了。另外,如果单认音素,那

就成了可读音而不知义的情景,因音素无义。一个词的音义结合体是“约定俗成”的结果,这与汉语汉字一致。而不同的是汉字既表音又可以表意,成为独具

特色的文形“表意’,文字。这种字,上古单用为常,故字即词。发展使用的大势是双字化,甚至至近世趋于多字化。亦双音节化、多音节化。一字成词现象中音素亦无意可言。

双字成词型词及多字成词型词中的音素,除音译词外,其中以一个音节形成所反映的“意”与“音”构成的词素,仍有意可论。反映该词素的符号汉字便是以固有的身份居于其中,即表意性。这是常人所理解的问题。遗憾的是如不知是孤陋寡闻?是缺乏兴趣,疑或不是避而

不究,人们热衷于从哲学、文化角度讨论汉字时不研此点,或从训话角度研讨汉字意义,亦不及此意。其实可以这样想:汉字的历程倾注了各代各层人士智慧心血,目的无非是为便于书面交流。汉字是汉语的特用符号,而汉语上已述明是以汉民族为主溶汇各族语言的语言。上古的这种汉语时至今时依然存在的事实是:用奥语说〔K〕〔K〕〔l〕〔K〕,北人莫知语所言。请其书之,则为“旺角老街”、这一多音词表示了香港一条街名。察之音系可明声韵与今

北京音有转化规律可寻。由此可以推古,古人口头交流亦何等之难。因而有楚人学齐语之等事。可以明白,古人(即使今人也存在不少此等情事)尽管口头用汉语交流,互相难解“心迹”,但并不排除认知汉字的人以汉字进行交流的普遍事实。五经诸子文献作为历代研习中华文化的物象凭记可以说是其力证。

义具备,使字形直接反映了音读,但并没改变汉字表意的性质,所以和上三种一样都为表意文字,与西文音节文字异。第四步是采取上述四途造字还不能适应新词之需时,对立统一观启发人们假借用字,借旧字表新词。由于新词具有高频率的活力,形成了一借不还的后果。一字两词,难免干扰。整体思维启发人们便有旧词之旁加字旁制出与之相关的新字表旧词,未还之旧字表新词,是曰“新形旧词”、“旧形新词”。而对应字又曰古今字。从借用说,是为本无其字之假借。对立统一的基点:“通变”,因此可以说这种现象正是辩证思维的作用;与之相关的是本字本义与新字新词,“声近(同)义通”,这是整体思维为新词定形构音时寻求同一性而反映的协同心作用的结果,是曰同源字,其词曰同源词;与之还相关联的是对立统一思维使本有其字之字存而不用,书写传递时借与某字同音之字表别义的现象,是曰本有其字之借。人们不谙借音末表义原理,因而常望文生训。使音义统一于一形的规律出现这种语言造成民族的共识是:文字不表音就无客观确立的可能,但在其符号中还必须具载其意,构思字形者先着眼于“意”。“重言”、“联语”,初,字无定形,继则加以“意化”,尽管是模糊的,可证此说。所以不识字、浅识汉字的人可以由“木”而知“林”,由“人”而知“众”,尽管有些连木、人的音都读不出来。但可以“因形求义”,“形中察义”。只有注入义,才可能在〔J语交流不通时,以汉字勾通,古人就这样沿此思路为一批批汉语新词而构制一批批相适应的新字。形声字最能说明这一原理。这便是汉字别于西方文字成为表意文字的成因。而这种文字的运用又推进的汉字的“稚化”、而“雅化”了的“雅言”,不可否认,对民族的形成发展起的无与伦比的推动作用。这是“务实心理”的体现。它又反作用于传统文化,传统思维的体系化、普及化。

四、传统文化对汉字的构形与汉语词句的组造的影响。一种结果是多种因素形成的,汉语字体的改进、词句的组合,首先应该说“基因”是汉语言方案本身演化的规律,这种“演化”从微观看难予一一理清。但从宏观看,不难看出传统思维的影响。由于信息交流

务实心理支配,传播者总是心想汉语汉字简单明了.而收看者则要求详明。其中汉字字体的革新、词句的组合便是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在这种又矛盾又统一的情景中产生的。而这个步骤又无不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第一步是整体思维影响下甲骨文、金文向“规整化”的篆文进化。第二是在“整体观”作用下,在信息传递要求新制符象的情况下,采取加符号的办法制成新形。旦.甲骨文作,金文作,篆文作F为符号.上为lil。本,金文作,篆文作这是以象形思维制出的指示字。是直观思维的抽象化。采取“比类合谊,以见指挥”的抽象思维,合二字为一字的办法造出新字人言为信,止戈为武是也。这是“整体观”的典型体现第三步是在字不敷词的紧迫情景下,传统思维的整体观念、对立统一观念同时运作,便采取“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的办法造字,是为形声字。即是传统所说的意符与声符的结合。“意”与“声”既对立又统一,表示了整体观的词。尽管意是含糊的,但表示厂义类,激发人们去以联系“声”来认可新词;且早期的形声字之声便既是新词之声,其义又与新词本义相差几微,是为象形兼会意。对立统一观与整体观的作用不难领悟。这种字是汉字科学化的表征,因而成为制作新字的主要途径。上述三途之字表,本身反映了汉字词义。只于声是“约之以命”而就之的。形声字之“声”,或者单纯表声,或者音

混乱。第五是新词猛增,字不及造,靠借又非常计的情况下,传统思维运用大脑机制,整体观念从原字本义出发,寻求与新词“一律”,研其共点,讨其同面。只要有“一律”、“点”、“面”

之迹可辨,便使原字载负与之“可辨”关系的新词,是日引申。当代训话学同仁用心极勤,总结出理性、状所、礼俗引申三大途径,应该说这是整体观求同性、协和性特征在汉语汉字演化历程中作用的体现;在对立统一观作用下,又有“反义为训”、相反相成现象。治训乱、落训始属此种引申。这与“第三”一样属有造新字现象。第六是上古汉语词形可分可合,可以是单音节,也可是以双音节。同门曰朋,同志为友。而孔子却有“有朋自远方来”、后世有“其交友有如此者”之例,可证此说。这与对立统一思维相关。与西方语言中对人称、时态、性、数等形式变化的严格要求其趣大异。这是汉语灵活性的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是使动、意动、为动等词类活用用词规律,使原词不仅可以引申为用,而且可以“变性”为用。原词词性本与活用词词性别居,但汉人可以“共异性于一形(一字)”.这里不仅体现了汉语优于西方语言词汇的简炼性。词形词性的“变通”正是对立统一思维的反映。第七是汉语的声调特征使汉语的词组句子平仄有序、韵律成规。视官通道感觉匀齐,听官通道感觉动听,显得抑杨顿挫。先秦之《诗经》、韵文、汉魏之乐府,已具此种特点雏形,至唐宋诗词成为规范的讲平仄、论韵律、求对仗的诗句,虽然内容表现自缚束结,但音乐美、匀齐美又居世界语言之最。细品微察,不难悟领其中奥秘,整体观的协调性、规整性起了导引作用。词组句子的组合除注意这种“繁化”外,整体观导致在保证总的意念可悟性的前提下,在组合中可以省略某成分,颠倒某些词序的结果,使要用的字数减少,需强调的意念得到强化。字数的“繁化”与“简化”,矛盾统一、又与西方语言的严密性相别,显得优劣辩证统一。以上不管是汉字的构造、词形分合、词组句子的组造,都没有改汉字表意的特性,是汉语口语影响的结果。而演变的趋势是字形的“简化”,字数的增多,句子的“繁化”。简繁的统一是语言作为社会信息工具的必然结果。晚周秦汉形成的传统思维,既受汉语的促进,又作用于演化的各主要方面,以至承传至今。

五、汉字不必废除,必须优质减化。五千年的文明史表明:数以千万计的历代文字学者、有作为的王臣、人民用心血为汉语的纯洁、汉字的进化作出了不朽贡献。使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之魂,国家之宝,励华夏奋勇向前。但明清腐败,丧权辱国,几至华夏沦亡,这是否是汉语汉字的罪过?而对电子科学左右人类的时代,志士仁人,抚今追昔,忧虑汉语汉字能否适应呢?北京‘、,。、*(注1)

二、二。*派:二洲。协*、二。*。的郑林曦、江1了著文斥伐言汉语汉字优点的观点,是反对毛、周的观点,企图以棍死人。上海眼科大夫陈贯一撰文曰废除汉语汉字,国才能兴。而美国加州大学华裔教授曾志朗积二十年研究之勤后,向世界华人发出:“一个不重视语言的文化必然走向死亡”的俏‘,。、。二二º‘。:二。。。,、。*,偏激(?)呼吁四废除汉语汉字是卖国哲学、民族败类意识。那么汉语的前途究竟如何?汉字要不要废除?我以为问题不言而喻:汉语需要净化,即坚持行之有效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受汉语影响,具有表意性的汉字,始则与汉语相辅相成、继则既因本身规律支配又受传统思维作用的汉字的渐新,表明了汉字过去现在不是影响国家强盛的障碍,(下转第77页)70一能成为活犯千,那不正好说明这一目的是达,.l了么?除过上迷诸多可以地续讨论的问题外,我以为这部书还存在着一些另外的不足之处。颜廷亮同志在《后记)中已说到这一点,井特另11指出:本书对软垃天能不承认这一辉煌的成果吗?这是不必废除的理由之三.随着世界两个文明的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盛局,汉字大显神通的时代来到了!国内五十余所大学开设了外国民族习得汉语汉字专业,香港中文大学

等大中学校开设了数以十计的外人汉语班系,仅巴黎一所大学的华语系拥有两千多学子习学,可能为世界各大学学习中文系专业课之首,这乃世界之潮流吧,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是:作为华语的发源地,我们应重视这一民族文化之粹,以得力的措施制止“三乱”,用科学语言学总结传统汉语文经验,科学地“简化”、“优化”汉字、着力推广普通话。这样,汉语口语更具效力,“三乱”可以被控。“三难”可以变易,拼音文字继续可以注认难字,《中愤发进取啊,中国语言学界同仁。

国语言学》便可建立起来。在这一艰辛的伟业中,不难预料出现与赵元任、王力等名大师。

文学纵向的论述很不斌.我以为,他的说法是有过理的。因为,正如他所指出的,按照本书对软垃丈学概念的理解,软垃丈学产生和存在的时问跨度达仍。多年之久;在这400多年l.1,软嫂丈学确实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发展过程,既然是《软垃文学概论》,那就应当对这个历史发展过程有充分的论迷,而现在这邵书稿却只用了很少的丈字来谈这个问题。当然,以目前软坟文学研究的情形而论,还难以做到对这个历史岌展过程进行充分的..1析汉软垃文学概论》对这个历史发程没有充分论述,大约正反映了软垃丈学研宪中纵向研究还相当不够的缺点.然而,无论如何,这一不足毕竟还是令人有点遗憾的.如果在不久的将来能有一布既从横向上、又向纵向上全面、来洗、深入地论述软址丈学的专芳出现,那我和本书编写组的同志自然是特别高兴的。这那书的编写工作,从开始酸旅到终于完稿,终历了七个年头。编写组的同志们,什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多为中年同志,也有几位青年同志;其中,有的我比牡熟悉,有的我不怎么熟悉。无论是中年同志或青年同志,也无论足我熟悉的或不怎么热悉的,据我所知,称足以十分严索的态度进行工作的,郑希望能把这部书编写好.特别足欲廷充同志,作为本书的主编,在本书的编写上倾注了大女心血。据有的同志介绍,光是统稿一项,他就用了从去未到今获将近一年丰的时问.作为软垃文学研究界的一位老共,我对他们这种精益求扮、不怕艰苦、为学未负贵的精神深感敬佩,为我国软垃文学研究界有这样一批同志而深感自豪。我热切地希望我国的软坟文学研究事业更加繁荣I

(上抉第70页)今天无必废除而逐渐走上拉丁文字的道路。否则.学人之长不如愿,而丢己文化之精倒不费吹灰.如废了,11亿众何能生存?因何能振兴?世界华人社区爱国之士又何能为谋福乡里效力?此为不必废除的理由之一,袁晓园先生积五十年研究之成果。又向世界表明:电脑箱入处理信息的文字以汉字为最优,这又与传统思维整体观息息相关。西方线性文字、音节符号比起汉字来呈大为逊色之势,而远远望尘莫及.这是不必废除的理由之二,曾志朗先生生理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又向世界表明了人类信息进入大脑后的其体情景。即单音节词由右脑运作处理,而只要是语言则属左脑处理。其次是汉语汉字与西方语言处理的左脑区域又相区别。西方文字优的论调,汉宇劣的论调在生理机制上有什么实证呢?而且他探求致精,还以定性定t的规格实验了域外儿童(非华裔后代)习得英语,马来亚等语与习得汉语汉字的情景表明,同一个儿童习得汉字的成绩比习得他们母语显优。我们过去吃了不信科学的亏,我们今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第9卷第1期(总第比期)JOURNALOFGUANGZHOUU卜几VERSIT1995年3月 简论汉语言文字与汉文化的关系 吴城

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且至今仍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人类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习因而从汉字的本身就可以认识到中国的文化。英国语言学家L.R.帕默尔对汉字作过这样的论述;“汉字是中国通用的唯一交际工具,唯其如此,它是中国文化的脊梁。如果中国人屈从西方国家的再三要求,引进一种字母文字,充其量不过为小学生(和欧洲人)省出一两年学习时间。但是为了这点微小的收获,中国人就会失掉他们对持续了四千年的丰富的文化典籍的继承权。”川汉字悠久的历史证实了帕默尔的论述是正确的。如果将汉字与其他几种文字作比较,就更能充分地看出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脊梁”的作用邝蚤(vP6w6n?与汉字同样古老的古埃及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等,都已经从人类所使用的语言中消失了。唯有汉字,从蛮荒的上古时代到现代化的今天,一直是华夏民族的交际工具。汉字的这种悠久的历史,既是具有独特意义的汉字文化的历史,又是整华夏文化的历史。因此,充分认识汉字特有的文化意义,解读汉字所蕴涵的文化密码,对于正确使用汉语言文字,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推进全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了。本文拟从汉字的字形结构、汉语的语用特点、汉语的不同方言等方面来分析汉字的文化意义,以求从中认识汉字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具有的巨大影响。

一、汉字的字形结构反映了汉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均凝结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汉字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更远非其他文字可以比拟。汉字不仅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超稳定的内在凝聚力,而且由于几千年来人们共同使用的悠久历史又使其文化内涵愈加丰富。汉字作为世界上至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虽然大多数已失去象形的外貌,但在本质上还保留着早期阶段的许多特征。汉字这种重视“象”的感性形式更易于摄入文化信息,而文化信息一旦凝固在汉字的形体中,就使得汉字在静态结构

中泊泊流淌着民族文化心理的潜流,映照着历史演进的浩浩雄姿,呈现着先人智慧的灵光异彩。因此,在汉字深层的文化积淀中,既可折射出政治、道德、宗教、艺术等多种文化外在因素,又能反映出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文化心理。汉字宛若一颗颗历史的活化石,细加玩味,即可从静态的形体中进入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圈中。汉字的结构特点与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是汉字的直观性。汉字中的象形字很明显是从文字画脱胎出来、以近似图画的形式来表达字义的。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系统专著《说文解字》就充溢着以字探讨社

会文化的内容。在《说文解字》中,凡用“六书”对字形所作的分析,指出某个字或为“象形”、或为“指事”、或为“会意”、或为“形声”时,都有所依据,而不是凭一己之见以立说。

然的思维方式,也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方式。这也就说明,在汉字所包含的文化意义中,不仅有文化心理结构的意义,还有社会工艺结构的意义,这一点,是表音文字系统无法比拟的。又如“正”,《说文解字》:“是也,从止一。”“正”为什么说“从止一”呢?《说文义

证》释曰;“从止者,大学在止于至善”,这就把《大学》开章的纲领思想“大学之道,二,古上字。”《说文义证》释:“夭道无私,是以恒正。”意思是,“二”为上,上为天,天道在上,惟德补错,是至善至美的体现,故日正。宋代

徐错云:“守一以正也。”他据人立论,意思是“人要守中处一,独守大道,不可更移,是谓正也。”这样的解释仍是儒家的那一套信条。从反面来说,人不能正道而行,将会遭致毁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内容附着于其中。《说文解字》又解释说:“古文正从二。

如“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洁泥,日月是也,旧(e)月(尹)田(田)女(友)等象形字,有直观的特征。而指事、会意以至形声字,也同样是通过字形而知字义的。如“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长江、黄河都是以大水为特征,于是把象形的水作为表示意义的符号,后来写作了。又根据长江在语言中的实际读音是“工”,黄河在语言中的实际读音是“可”,取“工”“可”的音.合“了”旁的形,就成了“江”“河”。这种汉字的构形特点正反映了汉民族思维方式上重直觉、重整体的特征。自远古以来,中华民族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更由于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养成了整体地直观地观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体说来就是感性直观地去认识和把握客观对象,并且在认识和把握中注重客观对象的整体状态、外部特征、动态联系以及客观事物与现实生活的直接联系。因此,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倾向于以形象代替概念,以类比代替推理,以感悟代替论证,甚至以心灵的顿悟代替语言的表述。这种认识和把握客观对象的思维方式就带有整体性、综合性、宽泛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而这样的思维方式必然地会积

淀到语言上,当记录语言的汉字系统形成之后,反过来又逐渐固化了这种思维方式。所以,我们从汉字的结构就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学习汉字也就是在接受中国人

思维方式的训练。其次是表意性。汉字的表意性,使它的结构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尤其是与上古时期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古文化的研究中就产生了一种奇特现象,即

通过古文字的字形来研究上古文化的传统方法。如玉石的雕刻、玉器的大量使用与推崇,是汉族古代文明的一个传统特征,这在当代成语、俗语和古诗词中也得到一定的反映.如“冰清玉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片冰心在玉壶”等等,玉在汉民族人民心中是高尚、纯洁、美好的象征,有人甚至称中国古文化是玉的文化。许慎《说文解字》收玉部字共227个,其中很多字至今仍然经常被使用。如“理”现在有很多字义,与其他语素组成双音词表示特指的意义就有“治理、道理、修理、整理、受理、管理、办理”等等,而它的本来意义则是治玉,之所以用“玉”作意符,用“里”作声符,是因为治玉在古代是一项重要而常见的工作,“理”就成为常用字而

引申出治理等义项来。由此可见,在表意的汉字体系中,不仅可以看出中华民族认识自

败,故《左传曰:“反正为乏”。乏是正的反字,正为通,不正为乏,正反相联,泰极否来。正还被作为国家政治的准则,孔子说:“政63者,正也。”《释名》说:“政,正也,下所取正

也。”这是从老百姓这一面说明为政以正的重要性。《周礼.夏官序》注还把政教的作用也说出来了:“政,所以正不正者也。”上述各种解释,都是建立在汉字形和语音的基础上。从历代文字学家对“正”字的解释中,可以透视出儒家的政治思想以及中国封建时代统治者以儒学为正统的价值观念。其他如:“人言为信”、“田力为男”、“女在室内为安”、“止戈为武”等汉字在象形的基础上会意而成字,其实已蕴涵了中国传统的某种道德观念,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汉语言文字的语用特点

渗透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用特点。一种语言的语用特点的形成,一般有两个条件,一是依靠长期的语言使用的实践,即“约定俗成”;二是产生语言的文化背景的渗透。就汉语言文字的语用特点来说,除了六千多年的使用历史之外,产生汉语言文字的文化背景也是形成汉语语用特点的重要条件。反过来理解,通过对汉语言文字的语用特点的分析,我们就可以认识到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某些方面。由于中国氏族社会的解体完成得很不充分,因而氏族社会的宗法制度、风俗习惯及其意识形态的残余大量积淀下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中国古文化是大陆民族的文化,是农业社会的文化.是宗法制度的文化。比如,中国人有强烈的民族感情,有眷恋国土乡邦的情怀,就

是大陆民族文化的体现;中国人“人合一”的思想,“安居乐业”的观念,崇尚中庸,少走极端以及着眼于现世和人事的务实态度,就是农业社会文化的体现;中国人对血缘伦理关系的高度重视,对祖先的敬奉和对“正统”的推崇以及两千多年封建等级观念的盛行等,就是宗法制度文化的体现。伴随着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发展,外在的文化因素就在几千年的积淀过程中逐渐转化为民族的文化心理,而汉语言文

字的语用特点就渗透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汉语言文字特点之一,是亲属称谓的细密区分和长幼辈分的严格区分,这种特点透视出宗法制文化在民族心理上的投影。在封 建社会,无论哪一方面的社会交往,都必须按亲属称谓的规定进行,不论是婚礼、丧礼、继承遗产,以至一人犯罪、株连九族,均要按亲属关系的等级办理。这种严格的区分导致

了汉语亲属称谓的复杂化,如仅“孙”一级的称谓就有七代之多—孙、曾孙、玄孙、来孙、桑孙、仍孙、云孙(郭璞《尔雅》)。在西方,晚辈对长辈可以直呼其名,而在中国人的交

往中是不允许的。对亲属中的长辈,交谈时都必须使用称谓,才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中国女性对丈夫家的成员和亲戚的称谓还得更谦卑,将自己的辈分降一代,如对丈

夫的父母亲—称公公、婆婆;对丈夫的兄弟—称大伯子、小叔子;对丈夫的姐妹—称大姑子、小姑子。而且亲属称谓还作为一种尊称,大量运用于非亲属的交谈者身上,如将对方称为叔叔、伯伯、奶奶、爷爷、阿姨等,被认为是对对方的尊敬,是表示关系的亲热。这说明中国人对血缘伦理亲情关系的重视。将重视长幼的宗法观念移用到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就变为等级观念。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提倡长幼有序、尊卑有序。如封建社会里皇帝死了称“驾崩”,诸侯则称“莞”,大夫称“卒”,百姓称“死”。现代社会虽然提倡人与人之字,这就很能说明歧视女性的文化心理是如何反映到文字上来的。

汉语言文字在言语交际中的词义联想,也反映了汉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心理特点。如中国人喜欢用“月有阴晴圆缺”,象征人的“悲欢离合”,故此“满月”常能让人 勾起美好幸福的联想,而法国人却常用“满”形容人的“圆滚滚的大面孔”。朱光潜《谈翻译))中说:“英文中shepherd、sea、castle、nightingal。等词对于英国人具有较为丰富的联想意义,对中国人则不然。同理,中文中的、月、江、潮、梅、松、隐逸、理、阴阳夕等词对于中国人所引起的联想和情趣,也会使西方人感到茫然。”许多英译的汉诗,只能将字面上的意义译过去,而很难传达出原作的情韵和意味,就在于汉字里有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因素。

间的平等关系,但级别高的人死了称“逝世”、“去世”、“仙逝”、“辞世”,家中长辈死了用讳词“归西”、“不治”,而对

一般人则多用“死”。在交际中,人们对有官职的对象历来有以职务相称的习惯,即使在现代,虽然中央一直提倡对领导同志一律以同志相称,不称职务。可是在各地的实际交

往中乃至公开的传媒中往往仍然旧习难改,而被称呼者也习以为常,称“同志”反而觉得不舒服。这正是传统心理在作怪。为了提高

对方的地位,对对方是副职的对象,习惯上把“副”字略去。并往往压低自己,产生了一

批与敬称相对的谦称,如贵姓—敝姓,府上一一寒舍,贤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见—浅见、愚见等。中国人常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的谈话者,见面后常以对方的个人生活作为问候的内容,如见面问“吃了没有?”“你到哪儿去?”,这仅仅是表示关心,表示亲热,并不一定真正要知道你有没有吃饭及你去哪里。至于问你工资多少,多大年龄,有没有对象,或有几个孩子等问题,在中国人看来是密切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表现,是所谓的东方式的人情味。这反映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又一明显特点,就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

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和个性,而强调群体的作用。它与西方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人在言语交际上的男女有别,反映了汉民族对性及性别问题的保守传统。一般

来说,男性的用语比较直率、随便,女性的用语比较含蓄、庄重。比如在北京,有教养的已

婚妇女常常用“您”来称呼岁数相近的男同事而不用“你”,因为“你”较随便,有亲热的色彩,用“您”可以约束对方自尊自重,以保持男女之间应有的距离。用与性器官及性行

为有关的字眼骂人,在男性中的出现率远远超过女性。因为传统观念虽然也认为男性使这些字眼不文明,但似乎较能得到普遍的谅解,而女性使用了则就被认为很不成体统,似乎理所当然应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这种现象还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中男尊女卑等观念有关,仿佛男性粗野一些是理当然的,而女性稍一越雷池就大逆不道。某些形容词如“奸、妄、妖、妒、嫉、拼、弄、娶、嫩”,还有动词“漂”等都是以“女”字作为意符而造的三、汉语的不同方言促进了

文学艺术和民俗文化的发展汉语不仅因历史的变迁而发生了古今的差异,而且因为使用地区的不同形成了方言的分歧。汉语的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

域分支,也是汉民族各类型的文学艺术和民俗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语言学家认为,汉语大致有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这

些方言之间的差异在语音上表现得最为显著,一个方言区的人往往听不懂另一个方言区的人所说的话。所谓吴侬软语、绮丽缠绵,朔漠高音、苍凉劲直讲的就是方言上的语音

特点。帕默尔在谈到汉语的方言时说;“虽然中国的不同地方说着互相听不懂的方言,可65是不管哪个省的人,只要是有文化的,都能马上看懂用古代文字写的一个布告。但是据说,一个州人要是把它读出来,那声音对一个说北京话的人根本不能传达任何意思”。盯3二我们试以一段话作比较:北京话—他走出胡同口儿。谁知道天上下起雨来

了。“害,这个天实在讨厌,吃午饭的时侯,还是很好很好的嘛,怎么会下雨的呢?又不是梅雨天,现在是快年三十儿啦!广州话—框行出巷口。点知夭落起雨喋。哎,呢叶天实在讨厌,食晏昼叶阵,仲系好好a既,点解会落雨呢?又唔系黄梅天,而家都将近年三十啦!上面的例子就充分说明了汉语的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汉语的方言分歧,给人们的生活交往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是,由于方言是以语音特点为基础形成了地方性特征,而语言文字又

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汉语的地方性特征也就构成了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语言的差异性不

仅反映了文化的地方色彩,而且促进了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汉语方言与地方文学艺术的多样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最明显的例证是戏曲和

曲艺。中国各种戏曲曲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演唱腔调的不同上,声腔的不同来自干方言和地方音乐的不同。方言不同,字音调值不

同,必然造成旋律、行腔的变异。京剧的昂扬激越离不开北京话的抑扬顿挫,粤剧的南国

风味离不开广州方音的特殊音系。单就声调来说.北京话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音与音之间音值差别较大,故音调变化明显,戏剧唱腔就有发音宏亮、抑扬顿

挫之感;而粤方言的声调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九个声调,音与音之间差别较小,故音调变化不如北京话明显,戏曲唱腔就有“靡靡之音”之

感。可以说,方言的差异是造成我国戏曲、曲艺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方言与我国小说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方言词语的有选择的使用对增强作品的地方色彩、丰富作品的人物形象有很大的作用。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构成了一卷卷京都风俗画,这与他熟练地掌握北京方言有密切的关系。鲁迅小说中对吴语的提炼和巧妙使用,使他的小说带有明显的江南特色。欧阳山的《三家巷》中广州话的使用,使得小说中的人物、事件、风景都带着珠江三角洲淡淡的蔗香、温润的清凉和鱼塘的鱼腥味。1995年上半年《羊城晚报》连载的七日接力赛小说《都市迷情》,展现了改革大潮涌动之中的广州市民阶层的生活,描绘了广州老西关在新的时代色彩背景下的风情画,其中的人物对话便较多地运头”,跟“彩头”相谐音,以此预兆新的一年有

好彩头。这些例证都充分揭示了汉语言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从上述的粗浅分析中可以看出,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实质上已经变成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物质外壳。一部六千多年的汉字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打开了的中华民族心灵发展的历史。汉字与生俱来的表意功能和以形示意的文化形态,使汉字成为了“世界上罕见的蕴涵深厚文化传统的书面语言符号,也使它在维系民族统一、传承历史文化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汉字既是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的果实,也是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的贮存软件和传播 因子。因此,汉字与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融为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粱”绝不是夸大之词。也正

因为如此,在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条件下,发展和完善汉字的功能,正确地使用汉语言文字,用了广州方言,恰如其分地刻划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这些创作实践表明,作家都是通过运用方言来增强作品的语言的表现力,反过来又通过他们的作品把某些富有表现力的方言词语介绍进了民族共同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方言词汇的差异往往能反映出不同地方的民俗文化特征。如“用小麦磨成的粉”北方叫“面”,南方叫“面粉”。用“小麦粉制成的条状食品”北方叫“面条”,南方叫“面”。“稻米”北方叫“大米”,南方只叫“米”。“粟”北方叫“米”,南方叫“小米”。用稻米煮成的干饭北方叫“米饭”,南方只叫“饭”。这些名称反映了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食为主的不同饮食文化特色。北方人吃饭主要是吃以面粉制成的食物,所以吃用稻米煮成的饭时要说“米饭”,以示与日常的“饭”相区别。南方人吃饭向来就是吃米饭,所以不必用别的词,但是偶尔吃面当饭(或点心)时,都要说“面”,以示与日常的“饭”相区别。南方以产大米为主,所以说“米”即指大米没有误会,指小米时要冠以“小”以示区别。反之,北方

产小米的地方,说“米”即指“小米”,说“大米”时,要冠以“大”。汉语方言的读音,也会影响到地方民俗文化的形成。同是在广东省,讲广州话的人以“八”“九”为吉祥数字,送礼常以八、九为数,而忌讳“四”。因广州话中“八”与“发”谐音,取其“发达”“发财”之意;“九”与“久”音同,取“长久”之意,;“四”与“死”音近,讳死之不吉祥而不用四为数。而讲潮州话的人则以“四”为吉祥数字,送礼常以四为数(现在送礼以八为数是受了粤方言区的影响,因在潮州话中“八”与“发”音韵皆不同),忌讳“九”。因为在潮州话中“四”与“世”音同,取“世世好”之意;“九”与“狗”音同,讳其骂人而不用九为数。一个广州籍的女婿给潮汕籍的未来岳父送聘礼,包了三百八十九元,对广州人来说这是吉祥数,但在未来岳父看来,这是把未来岳父当作“狗”来嘲弄。北方民间旧时婚俗,在新婚夫妇进洞房前,由一 年长的女性亲属向寝帐撒枣栗,并唱“撒帐歌”:“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这是利用“枣”谐“早”,“栗子”谐“立子”,而取早立子的吉意向新婚夫妇祝贺。而在闽南方言中“枣”“早”不同音,所以撒帐时并不用枣子,而用花生,撒帐人边撒边叫道:“花生生不生”,闹洞房的人应“生”,谐“生子”之意。过年时广州人要吃鱼,以此象征“年年有余”(因广州话中“鱼”“余”谐音);而潮汕人要吃萝卜,因为在潮州话中萝卜称为“菜

就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了。瑞典汉学家

中美关系:务实传统与共赢目标 篇3

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发展主线

1972年2月21日,中国百姓刚刚欢度了传统春节,美国总统尼克松专机便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握起这位美国政治家的手说道:“您的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与我握手。”尼克松日后回忆: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公报列举了双方对重大国际问题的不同观点,肯定了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区别之后,强调指出了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同意,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往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双方希望,这次访问的成果将为两国关系开辟新的前景。双方相信,两国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会对缓和亚洲及世界紧张局势作出贡献。

冷战时代这段跨越阵营的破冰之旅,虽然由于美国国内政治干扰而并未立刻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但仍作为中美国家间交往的重要节点被载入两国外交历程的史册当中。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美中苏三角外交的态势开始形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决定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美中和解使苏联不得不加紧同美国和西欧实行缓和,迫使日本急切地要求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终于推动日中两国于1972年9月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正如尼克松在离开中国前夕的宴会上祝酒时说的,他对中国的7天访问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27天后,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美国。邓小平访美期间,两国签订了有关经济、文化与科技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文件。他指出:“在我们两国之间还有许多合作的领域有待我们去开辟,许多渠道有待我们去沟通,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他表示:“中国的大门对一切朋友都是敞开的。”正是这样的大气魄,使中国30年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简称“八·一七公报”。公报宣布双方达成分步骤直至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的协议。重申《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所确立的指导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这个公报是继1972年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上海公报》和1979年《建交公报》之后,第三个有关中美关系的重要公报。美国在3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中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

由于中美双方站在一起是当时共同面对苏联压力的战略需要。1991年苏联解体后围堵扼制中国成为美国对华关系的主要论调,中美关系一度跌入低谷。但这期间两国高层一直保持着接触,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也没有取消。

1997年10月,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结束了中美关系长达8年的困难局面,为面向新世纪的中美关系确定了框架和发展方向,双方宣布将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布什总统上任后,于2001年10月和2002年2月两次访问中国,两国最高领导人就推进中美关系达成重要共识。

9·11事件后,在恐怖主义的威胁下,美国调整了对华关系,将中国定位为利益攸关方和建设性合作伙伴。此后10年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基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现实考虑开始奉行积极的对华政策,当年4月中美两国元首列席伦敦20国峰会期间确立了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2009年奥巴马访华期间,又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

中美关系在峰回路转之间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跨越。

客观讲,40年前的中美关系解冻,很大程度上出于大国之间博弈与制衡的考虑,这也为两国关系留下了深远的务实传统。在过去40年中,国际格局发生了剧烈震荡重组,冷战体系轰然终结,中美关系也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但两国之间的依存度反而呈现出长期激增的态势。新世纪以来的10年里,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美竞争的格局也经历着巨大的调整:与美国经济相对衰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并跃升为全球GDP第2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美两国关系步入了冷战以来最活跃、最重大、最深刻的历史性阶段。作为牵动全世界的关键双边关系,两国在经济、贸易、汇率、军事、安全、能源、资源、气候、环保、人文等多领域、多层次上同时呈现出的竞争与合作交替深化,可谓跌宕起伏。

2011年1月19日至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成功地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作为此访重要成果的“中美联合声明”将未来两国关系定调为“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启了中美关系“变中求进”的新阶段。事实上,正如中国驻美大使张业遂总结的那样,“互相尊重、互利共赢”可以全面概括了当前中美关系的时代要求。首先,两国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已非常密切。在金融危机之后的3年中,两国元首10次会晤,并经常通电话、通信,还建立了60多个对话磋商机制。其二,两国的经贸联系非常紧密。现在中美两国互为第2大贸易伙伴,2010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3853亿美元,已达建交时的160倍。其三,两国的人员往来非常频繁。每年两国人员往来约300万人次,每周有110多次客运航班往返于太平洋两岸。其四,两国的合作领域非常广泛。两国不仅在一系列双边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而且在很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着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仍然存在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走过40载春秋的中美关系,虽然逐渐成长为“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成熟大国关系,但从中美两国政治交往的实践与未来看去,两国仍旧呈现出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格局,新老问题时常交替呈现,展现出中美关系发展本身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刺激了美国领导战略。自“二战”之后走上国际社会领导者地位以来,美国国内对“帝国兴衰”的思考始终不绝于耳,美国政府也尝试以

nlc202309030059

不断的制度改良与人才革新来维持全方位领先的“帝国”,希望能够“霸权永续”。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这样一个在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上与美国迥异的国家实现了迅猛的经济飞跃。所谓“中国模式”的经验,虽充满争议却渐渐引发西方世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一态势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更为凸显起来,构成了中美两国政治关系发展的大背景。

第二,中美经贸议题更为错综复杂,以人民币汇率议题首当其冲。众所周知,经贸关系始终是中美关系大局的“稳定器”与“压舱石”,但即便如此,其中的贸易逆差、汇率、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以及自主创新等问题仍是美国不断对中国提出种种要求的焦点与热点问题。随着美国国内各界对“贸易再平衡”问题的关注,中美经贸争议的焦点也转而聚焦在人民币汇率议题上,两国为此周旋不断,冲突不断。2003年,国会首先抛出人民币汇率议题,指责中国操纵汇率。随后,中美两国政府就人民币汇率议题展开了多次接触,中国政府也开始适度稳步推进汇率改革步伐。2010年9月,随着中期选举迫近,民主党治下的众议院悍然通过法案,就人民币汇率议题向中国施压,将经济复苏迟缓的责任嫁祸于中国。2011年10月,民主党主导国会参议院再次放行了人民币汇率法案。事实上,人民币汇率议题乃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命门:美国在从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中充分获利的同时,还觊觎通过压制人民币汇率抑制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润空间与竞争力,进而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此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等的监管博弈、环境能源的合作与竞争也持续升温。在国际资本流动全球化、气候问题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为中美两国在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合奏共舞”创造了更多、更大的舞台。

第三,中国周边局势矛盾凸显,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意图明显。与小布什政府“重中东、轻东亚”的外交布局不同,自2010年以来奥巴马政府显然摆出了插手亚洲事务的态势。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里,受伤的美国认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正在或已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地区大国,东亚地区渐渐进入中国的势力范围。美国一旦彻底失去东亚,甚至失去亚洲,就难以维系在世界舞台上的领导地位。于是,从2010年起通过“天安号”事件、“钓鱼岛”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强化了美日、美韩军事同盟;2011年又高调以太平洋国家身份出席东亚峰会,并插手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的南海事务。与此同时,美国还高调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P)”范围,试图扩展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缘影响,与中国经济的周边影响力展开对抗。

第四,两岸关系初见曙光的同时,美台关系仍持续深化。2008年以来,随着岛内政治局势的变化,两岸关系缓和。国民党当局保持了与大陆积极接触、在众多领域开放合作的态势。随着ECFA的正式实施,两岸关系将不可逆转地向更为紧密的方向发展,即便是长期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人也在高层内着手酝酿妥善处理两岸关系的未来对策。两岸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密切交流所达成的合作成果,使两岸中国人更有信心尝试建立更为巩固的政治关系机制。与两岸关系的大幅度改善交织发展的是,美台关系呈现出深化态势。继2010年年初美国对台军售引发轩然大波后,2011年9月奥巴马政府再度批准新一轮对台军售。而在2012年台湾“大选”前夕,两党候选人本人或代表又先后出访美国,接触各界人士,希冀赢得美国支持。这一态势,突出反映了奥巴马政府重拾以台湾遏制中国大陆的“惯用伎俩”,也显露出台湾岛内希望在处理两岸关系时增加筹码的政治心态。

2012年的“选举时间”

2012年将是全球范围内的选举换届年,美国、法国、俄罗斯、墨西哥、中国台湾都将举行领导人的选举,中国大陆也将召开“十八大”,其中美国总统大选最为牵动世界眼球。虽然本次选举是在任总统谋求连任的保卫战而无法与2008年大选的热度相提并论,但从目前的选情看,其结果仍颇具悬念,足以左右美国未来4年的内政外交走向。在美国选举政治中,中国议题曾一度成为“热门话题”,特别是在90年代“最惠国待遇”争执不休之际。“9·11”事件之后,中国议题逐渐被反恐战争等议题取代,退出了美国选战舞台。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经济与就业成为美国政坛上下的第一要务,对中国议题的炒作再度抬头,甚至有“大行其道”之势。2010年中期选举就可以被视为是中国议题回归的关键标志,仅根据《纽约时报》在选战期间的报道,民主共和两党中就有29位主要候选人公开投放了专门指责中国、将美国经济的低迷归罪于中国的竞选广告,其中甚至不乏国会山的领袖人物。而就2012年大选目前的选情看,中国议题无疑将被再次炒作,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短期变数。

从短期的竞选政治上看,最有可能的影响是在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仍旧居高不下的前提下,中国议题充当煽动性极强的两党恶斗工具。共和党阵营可能借助中国议题施压奥巴马,抨击其对中国“过于软弱”而无力提升美国经济;民主党阵营则可能在中国议题上展示“肌肉”,以回应共和党人。换言之,面对低迷的经济和高居不下的失业率,两党候选人都可能针对进出口、债务、人民币汇率等议题攻击中国,以便转嫁个人的政治责任,指责对手,甚至在涉华议题上出现“沆瀣合流”态势。如果这种态势成为美国国内的政治气候,将极不利于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的稳步、健康发展。

从长期的选举结果上看,如果奥巴马连任成功,他将努力复苏美国经济,同时试图维持美国全球影响力。复苏经济需要与中国合作,所以在中美经贸关系上可能总体上更为积极,但在人民币汇率、TPP等问题上将持续强硬;在维持美国在亚太军事领导力方面,则有可能出现中美竞争加剧的前景。如果共和党人上台执政,情况可能将更为复杂。从历史经验看,共和党总统在中美关系中所发挥的积极意义更大。共和党人在经贸议题上可能相对宽松,但由于“茶党”的存在也可能在债务和人民币汇率议题上转向强硬。同时,由于共和党将在人权、台湾议题上的传统强势,不排除共和党当选后在一系列问题上挑战中国的可能性。

面对长期“同台搭戏”的现实,中国应当有勇气、也有责任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一席之地。对美国主角而言,中国或应冷静应对、见招拆招的同时,积极与其展开合作,强调双方更多的共同利益关切,强调非零和博弈的可能性;对其他国家角色而言,中国或应提升作为大国的担当、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积极融入多边机制与国际体系,进而为处理中美关系营造更大空间;对整个世界而言,中国或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在全球范围内经营好中美关系。面对合作与冲突交织的微妙互动成为未来中美关系常态的事实,中国应坚持中美关系“竞合”的主线,发展务实的中美关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自身发展。

浅析文化传统与中欧关系 篇4

本文运用归纳—总结—推衍的研究方法, 着重分析中国以及欧洲 (或欧盟) 的文化传统, 从中得出影响双方外交关系的特征与因素, 并结合中欧政治摩擦中分歧较大的重要概念进一步解释。

一、西方文化传统

2008年开始, 由于在宗教、自由、人权等理念方面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 欧洲诸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 中欧政治摩擦增多。追根溯源, 欧洲国家对中国态度的转变究竟源自于何?简单地说, 这与古希腊罗马传统、基督教文明和中世界封建道德观念这三者有着很深的关系, 它们深深地影响了欧洲诸国在国际上的行为表现。

1. 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

希腊和罗马文明在艺术、政治思想、道德伦理、探索自然的模式、政治体制和城市生活形式等许多方面为欧洲创立了规范。与同时期其他神权国家不同, 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崇尚选举与法律。公元前45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罗马人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它规定了个人和集体的权利与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欧洲人强调的个人权利便来源于罗马法, 欧洲人认同的公民身份是建立在罗马共和国之下的公民身份。在希腊民主政体的基础上, 罗马对行政制度进行更为细致地划分, 均衡的概念便来自于此。

2. 基督教文明。罗马帝国衰亡后, 基督教会在欧洲各地建

立了半政府性质的组织, 罗马教廷成为凌驾于各国政府之上的宗教意识形态权威, 同时它也干涉世俗事务, 从而使欧洲具有了某种统一性, 基督教文明成了“欧洲”的代名词。基督教对欧洲文化的贡献, 主要是使欧洲文明开始有了一种充满伦理意识和信仰的精神生活。宗教可以解释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行为方式和原则。对于基督教来说, 遵循“十诫”构成了欧洲人的道德行为准则。欧洲人对于他人的艰辛历程的同情与包容以及尊重每一个个体的行为, 都与基督教教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3. 中世纪封建道德传统。

西欧的封建制度表现为国王或者最高封建领主以在战时提供军队为条件, 把土地分封给低一级封建领主, 由他们进行统治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 尊重等级秩序、恪守诺言、忠于义务、富有荣誉感、保持骑士风度并尊重妇女成为封建道德的重要内容。中世纪是欧洲文化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欧洲人的基本道德意识形态、人格模式和行为规范。希腊罗马文明留下的关于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性质的理念及其制度形式在中世纪末期被进一步解读和发展。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 欧洲文化又注入了关于人、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新的观念。

总的来说, 欧洲的文化传统在政治方面为欧洲建立了民主、制衡的政治体制, 并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在思想道德价值观上, 仁慈、友爱、尊重每一个个体的观念成为欧洲人宗教情结的外化, 并且让他们致力于追求个人幸福与荣誉, 大胆创新与彻底批判。这些方方面面都影响着欧洲国家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行为方式。

二、中国文化传统

而中国几千年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浓郁民族性。中国有着半封闭的地理环境, 农耕经济是

封建社会经济的主体。这样的自然条件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来看, 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家庭为本位、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 这样的社会, 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当狭小而孤立的环境中, 主要以家庭为中心。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政权的强制力, 用宗法、血缘的纽带将家和国联系起来, 家庭成为国家的缩影, 国家则是家庭的扩大。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文化, 讲求和谐统一, 注重情感与伦理,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民族心理气质和心理特征。

2. 统一整合性。

中国的封建文化由于区域的划分和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 使其形成了多元的文化体系。虽然这些文化由于其发展的历史传统和历史环境不同, 文化成分、内容特点、发展水平不相一致, 但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 他们又具有共同的价值体系, 有整合为一的共同特点。中华民族因此趋向于包容各种文化的体系, 使各民族各文化和谐共荣。

3. 鲜明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表现在吸收各种异质文化时, 中华文化主体具有自觉的主动意识。从历史上看, 每当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时, 大都逐步走向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以及高度的坚韧性和善于接受的能力, 表现出中华民族鲜明的主动意识和顽强的主体性。

4. 相对稳定性。

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 中国长期实行的是专制主义的官僚政治体制。文化作为为经济政治服务的工具, 成为滞后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作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 虽然在不同时期各有取舍, 但作为一种传统文化, 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

5.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传统道德观念。

传统的道德是中国封建思想家对中华民族文化实践的经验总结, 对中国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中国传统的道德内涵丰富、表现复杂, 诸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四维八德”、“五达道”、“三达德”, 还有温良恭俭廉洁、诚信、廉敏礼让等观念和信条,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内化为国家和个人行为的准则, 影响着人们的交往。

总而言之, 以儒家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对外行为构成的影响是:在外交关系中看重情感与伦理, 在差异下尽量包容对方并追求二者和谐统一。

三、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中国与欧洲文化传统的巨大差异导致, 在很多问题上中欧采取的立场、观念、原则都不尽相同, 这些关键概念的理解差异是中欧近年来政治争议增多的重要原因。在对两者文化传统进行回顾的基础上, 本文将从人权观和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两个方面对中欧关系进行分析。

1. 人权观的差异。

在人权的适用性上, 中国坚持人权实施的特殊性, 而欧盟则坚持人权的普世性。中国的文化是在各个地区文化差异上建立起来的, 他在强调统一的同时, 也不忘差异与特殊, 坚持人权不能用唯一标准而应该区别对待, 和而不同。而欧洲的人权原则则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倡导的自由、民主等观念一样, 始终是普世的、共有的。线性思维也使欧洲人很难接受对一个事物的多重标准。在人权的内涵上, 中国认为人权除了最基本方面以外还应包括发展权、生存权, 而欧洲则认为政治权与公民权才是人权的重要内涵。显然, 欧盟在这一方面的思维逻辑承袭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思路。古罗马时期公民的权力是与其民主政体相一致的。另外, 中国坚持的集体人权和欧洲坚持的个人人权也有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个人弱化之后的整体性, 这来源于儒家大一统的思想, 也与中国从古至今的人口众多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而欧洲则更偏向于个体, 这是因为基督教文明相信个人因为能够与上帝对话而更加伟大, 个人所拥有的神圣权力不可剥夺。这一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再一次被强调, 因此欧洲尊重个人以及个人权利的传统至今保留。在人权和主权方面, 中国持主权高于人权的观点, 而欧洲持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这与二者对于个人与国家的认识不同有关, 中国文化传统中个人是国家中的个人, 而欧洲认为国家是个人的国家。

2. 对意识形态理解的差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与以议会制、君主制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体显然存在许多不同。不仅如此, 对意识形态本身的理解, 中欧也大不一样。一方面, 在意识形态与民主的问题上, 欧洲诸国一致认为只有以议会制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体才是民主的。在欧洲的文化传统中, 民主这一理念本就衍自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欧洲。又因为基督教把其教徒视为上帝的选民, 所以欧洲人主观地相信自身的优越性, 并将已有的理念普遍延伸, 同者则对, 异者则误。而中国则向来愿意吸收、接纳外来文化与习俗, 在外来文化本土化的过程中去粗取精。民主这一概念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如此, 虽然民主不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但经过改造后中国也可以拥有自己特色的民主形式。而欧洲人对于这种变通方式既不理解也不接受, 并始终怀有“改造”中国意识形态的动机, 用欧洲人惯用的统一法律、统一标准来要求中国, 在这一点上欧洲人信奉单一准则, 如法律、标准的文化传统便得以显现。另一方面, 即意识形态和宗教关系方面, 欧洲人把宗教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宗教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 对欧洲人来说, 更是国家、民族品质层面的指导与追求。而中国自诞生之日起到现在, 尽管内外都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 但他们都被吸收到儒家的统治文化中去, 宗教得以延续的层面仅仅在个人自由的信仰方面, 而并非治国领域。所以, 中国对宗教的态度也很明确: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前提下保有宗教信仰自由。

纵使中欧文化传统存在差异, 但也在一些基本观念上有相似之处。比如都讲“仁爱”, 在中国“仁爱”是儒家的传统美德, 在欧洲则是基督教文明的结果;都以“和”为贵, 中国的“和”偏重于团结与和睦, 而在两次大战之后, 和平、安定也成为欧洲人心中最高的信念。此外, 中国与欧洲都认同科学和民主, 虽然二者在认识程度和实践水平上不尽相同, 但是作为基本的理念, 民主与科学构成了双方在相关领域交流和沟通的可能。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篇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断渗透到中医学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谈到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先从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入手了解。

中医的基本精神首先是治人,其次才是治病。“治人”,人不仅自身要和谐平衡,包括阴阳气血、五脏六腑、寒热表里等;而且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中医学认为,天文、地理、人事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要顺其自然,适应社会,才能达到身心健康。可见中医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意识。这又与中医的精神相结合,所以说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相关的。

而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中医蕴涵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前赴后继不断实践、领悟、总结出来的精华,其中充满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用人文科学的理念构建起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这种医哲交融现象是任何学科都不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等思想;道家的祸福相倚,对立统一,沉静无为等思想;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与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无不打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烙印。

二、中医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第一,对人与自然的理解,中医的观点与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如天人相应,五行生克,阴阳平衡等,医学理论来源于传统文化。第二,中医强调的修身养生观汲取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中庸、中和观;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祸福相依观;佛家的随缘任运、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空无超然观等。第三,中医对病理的认识与治病的方法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管是藏象兼治、丹药医方,还是望闻问切、推拿捏打等无不有传统文化的理念在其中,如“平人不病”、“阴平阳秘”等就是传统文化中“中和”的理念。第四,中医的一些名词也受传统文化影响,比如枟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枠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脾胃者,仓廪之官,无为出焉„„”以古代中国社会政治体制中的官制类比人的脏腑功能。可见中医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

三、中医的发展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比如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生命观、生死观、饮食观等或多或少带有中医的印迹;与中医相关的养生术、相面术、房中术、风水术、武术气功等对传统文化的建构与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中医,很难设想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华民族会延续下来,更难设想会有如此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因此中医的发展也促使了传统文化的繁荣。

中医不单纯是一门医学,它博大精深,广涉旁通,“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明代张介宾《类经·序》),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容涵盖,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医在传统养生防病中的作用

健康是一个永恒、令人高度关注的话题。《皇帝内经》就对养生保健有大量阐述:“与其教养治疗于后,不若摄纳归养于先”,“上工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尤其是对很多慢性杂病的调理保养,中医药已经或正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医对传统养生防病产生积极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

谈起中医养生,很多的人都想起它与抗病防衰,益寿延年有关。但是,中医养生究竟是什么呢?中医养生就是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变化的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理,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的养生方法。中医养生中有针灸、推拿、拔罐、气功、食养、药养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

中医推拿的历史悠久,在古代,中国就有推拿医疗的活动。通过用手法在患者身体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推拿,就会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这种方法也可以转换成各种能量,并渗透到人体,改变系统机能,达到治疗效果。

就是利用用毫针刺激人体的穴位,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可以调整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状以及治疗肝气郁结、增强消化功能等。

中医拔罐疗法又称“角法”,拔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气功是我国中医上特有的一种健身术,通过自我调控意念、呼吸和身躯、来调整内脏活动,加强自身稳定机制,从而达到祛病益寿的目的。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以静为主,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

一是以动为主,一般用柔和的运动操、按摩等方法,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

食养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适度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

由于饮食为人所必需,而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故食养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养就是中药养生是中医的传统特有药物,以植物类药物为主,通过特定方法熬制以后对人体的疾病有相当好的恢复作用,是中医的必备治疗方法之一。所以最关键是病人的身心调整、思想、生活方式改善、人际关系改善、健康改善。

无论是针灸养生、推拿养生、拔罐养生、气功养生、食养养生、还是药养养生,都是为了改善人体机能,调节身体健康。

传统体育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篇6

关键词:传统体育 文化 学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8--02

一、传统体育的内涵

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质。这种独特的价值在于,它组成了世界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我国有56个民族,这种多民族的文化形态形成了传统体育丰富多样的样式。在学校文化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体育文化逐渐突破语言、地域的限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

二、传统体育的特性

(一)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的具体体现就是民族性,传统体育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反应了民族的心理和意识,是本民族对自身文化的理解。然而这种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并不是单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是多种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共同体。随着时间的迁移,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但是这种文化中有保存各自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既体现了传统体育的民族性,有体现了传统体育的独特性。

(二)具有历史的传统性

一项体育项目在被创立之初就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心理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历史文明的发展中被后代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或是保留原有的体育的项目,或是加入时代发展的特色、或是融入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等等。传统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会经过种种变革或摒弃,但是始终保持了传统的特点,传统性是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继承,这样的一种传递方式才能维系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三、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现状

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我国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学生的自我体育自知意识和自我体育锻炼意识方面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学校推行的意识教育,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书面考试,从而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国学校的体育教育主要是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这些体育项目有些并不适合我国学生的身体发展,所以学生在自我心理和情感方面都没有很好的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学校的体育教育只是作为辅助课程或者是调节课程来设置,现代学校单纯追求的文化科的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在体育教育方面的教学。在越加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在中小学校,推广传统体育教育的任务仍十分困难。

四、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改革

为了更好地传授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使学校传统体育教育更加接近学生的本质发展,从而打破学习西方体育模式的学校体育教育,针对以上传统体育在学校文化中的现状,下面提出四点改革措施。

(一)增强对传统体育的教育意识

学校应加大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关注,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增加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课程,将素质教育中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用于实践教学,完善学校传统体育教学系统,使传统体育在学校教学教育工作中建立起相应的位置,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发展体育爱好,增加课外活动中的传统体育项目的比重,使传统体育项目在学生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完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

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可以促进传统体育的发展,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培养起对传统体育的兴趣,如学校的校规、校训、体育设施、体育风采等。学校在传统体育教学的任务上注重学生对传统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并不单一的完成体育目标。学校开展的全校运动会和各类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体育校园文化氛围。

(三)传统体育与学科结合

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教会给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而且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学校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穿插哲学、物理学、美学知识,不仅能丰富传统体育课程,更能使学生在学习传统体育过程中感受到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还能丰富和巩固学生的各类知识结构,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更使学生加深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解。

(四)传统体育同实践活动结合

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其他的纯理论学科知识,其有自身的特点。1、传统体育运动实践,学校的传统体育教育课程不单旨在传授学校纯粹的体育理论知识,更重要在于把传统的体育知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让学生在传统体育实践中体验传统体育的文化,感受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才能使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文化中得到真正的传播和发展。2、传统体育社会实践,学生在学校所有的学习所得最终要应用于社会实践,当然,传统体育教育也一样。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把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形式表现出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且通过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弥补学校教学课程的不足,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是否正确,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传统体育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完善自我的能力结构,还可以养成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确定目标,锻炼能力,并且完善自我实践价值。

五、结语

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我国传统教育事业上的地位。学校体育又是传播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学校开展传统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完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体系,加深学生对传统体育的认识,还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传统体育教育对我国现代文明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08).

[2]赵刚,孙越鹏.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契合的调查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生态社区与传统社区关系辨析 篇7

1 生态社区发展误区

作为一个新的概念, 生态社区被人们赋予无数的内涵, 由于对于生态社区的概念界定不一, 理解深度不同, 使得城镇生态社区的规划出现很多问题。

(1) 认为生态社区是全新的社区, 进行对传统社区的大规模拆除, 按照所谓的“整齐划一、环境优美”的社区环境来进行建设。

(2) 认为生态社区的生态体现就是绿化率和绿色节能技术, 产生了大量的社区片面强调绿化率, 用节能技术简单堆砌而成。

(3) 认为生态社区需要单独来维持其生态性, 形成大尺度围合的社区区域, 与城镇联系较少, 缺乏融入性。

生态社区发展的误区产生了很严重的后果, 传统社区的大规模拆除使得城镇失去原有的活力, 使得社区建筑和文化传播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而新社区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建设, 千篇一律, 没有自身的特色。绿化技术的简单堆砌应用, 使得人们认为自己生活在所谓的生态社区中, 但是并没有获得切实的生态生活的享受,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大尺度封闭的社区建设, 破坏了城镇的连续性, 导致城镇公共设施与社区设施不能实现互动, 给居民造成极大的不便。

2 生态社区与传统社区的关系

生态社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但是绝不是一个全新的产物, 生态社区与传统社区之间是关联与并存, 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这里对生态社区与传统社区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辨析。

2.1 生态社区与传统社区并存

传统社区往往存在服务配套设施欠缺、技术手段落后、服务半径有限的问题。当前对待城镇旧区的改造大多采取大规模的“推光式”改造方式, 使大片单一功能的高档住区以“新村式”的面貌搬到了城内[2]。但是城镇的活力需要各色各样、年代不同、风格不同的建筑, 传统社区有其积极的存在价值。因此, 生态社区的生态性不是简单体现在拆除进行全新的生态建设, 也体现在对于传统社区的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合的改造和改建, 将其核心的不易改动的部分保持下去, 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生态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改善社区生存品质。将传统社区进行适度的生态改造, 也可以称之为生态社区。生态社区的多样性体现在评判标准的多样性, 在这些改造的社区中实现传统社区的影子与生态社区并存。

2.2 生态社区对传统社区文化继承

传统社区的社区文化随着时代的改变发生了变化, 生态社区增加了很多例如网络虚拟文化等新时代的社区文化。但是传统社区文化中的精髓是我国居民内心深处所需要的, 相较于现在大规模社区中零零散散居民进出, 淡薄的邻里关系, 人们越发怀念当初邻里互相帮忙, 扎堆下棋打牌, 老人小孩随意奔跑嬉闹的场景。因此, 生态社区不是完全构造全新的社区文化, 而是在继承传统社区文化的基础上,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此基础上加入时代的元素, 创造属于国人自己的生态社区文化。

2.3 生态社区是传统社区功能发展

传统社区主要是解决最初的居住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不再仅仅满足居住需求, 对传统社区中的生活设施和居住条件有更高的要求。而生态社区侧重体现高品质的居住品质。生态社区除了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需求以外, 还注重社区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社区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得居民获得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 获得生存品质的提高。但是, 这些需要以传统社区创造的可居性为前提, 居住是社区的核心功能。因此, 生态社区是对传统社区居住为核心的提升和扩展。

3 总结与发展

城镇自古至今延续下来、蓬勃发展, 与自然界的森林一样。社区作为城镇中的植物, 要想繁荣茂盛, 需要从根传承到枝叶。传统社区解决的可居问题, 以及潜移默化长久形成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生活方式等就是社区存在的根本, 而新时代要形成枝叶繁茂的生态社区, 不应当将根去除, 而是应当继承精髓而发展其广度和深度。同时, 独木不成林, 要想取得长足发展, 生态社区应当融入在城镇这个广袤的森林中去。

参考文献

[1]傅璟.中国传统民居环境生态特征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2006.

[2]钟力.混合使用型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黄衫.城市生态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10.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伦”关系 篇8

中国传统文化的的核心词之一是“和”,儒家文化的“和”主要显现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儒家的孔子与孟子非常最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认为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安定,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没有语言上的冲突、行为上的冲撞与斗争,人们之间即使出现一些矛盾,也会在友好沟通中得到化解,而不是斗争后的两败俱伤。总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所有人都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中国古代将人际关系概括为五个方面,称为五伦关系:父子(父母与子女)、兄弟(兄姐与弟妹)、夫妇(丈夫与妻子)、君臣(领导与属下)、朋友等。五伦关系将所有人际关系都概括其中,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也不能超出这五伦。

儒家对五伦关系中每一对应关系都有相应的伦理规范,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中,“有亲”是说父母与子女有天然的血缘亲情,这种亲情中渗透着父慈子孝的人伦情怀:父母慈爱子女,关怀其成长;子女孝敬父母,感恩其培养。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关系,也是不能违背的最基本的为人准则。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和谐,是人生幸福的源泉,被称为天伦之乐。

师生关系被比拟为父子关系,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说。老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女,亲爱呵护、教育培养,使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老师,尊重敬爱、亲近受教,使老师也能乐在其中。

2. 在兄弟姐妹关系中,应该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兄姐为长,在生活学习中,对弟妹要友爱、帮带,弟妹为幼,对兄姊应该恭敬、受教。“有序”就是做兄姐的要有道义,主动承担家庭义务,帮助年幼弟妹,为弟妹做表率,而做弟妹的要跟随兄姐,努力学习,不要违逆。

3. 夫妻是建立在真诚感情上的一种关系,一生相守,不离不弃,互爱互敬。“有别”自然说性别不同,更是道出夫妻终身厮守的秘诀:丈夫阳刚,有浩然正气,帮助爱护妻子,做护花使者;妻子阴柔,有温柔宽容之心,关心体贴丈夫,做安静的港湾。这样有恩有义,阴阳互补,就能够家庭和睦、白头偕老。

4. 在领导与属下关系中,“有义”就是君仁臣忠,对领导的要求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做领导的人要仁爱属下,体恤属下,为属下创造安心安全的工作环境,为老百姓的幸福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属下的要求是忠,忠是尽心竭力的意思,也就是忠于职责,对自己分担的工作尽心尽力,对领导个人要忠实无欺,领导有失误的时候要善言相劝。

网络传播与传统大众传播的关系 篇9

纵观传统大众传播史, 我们不难看出, 当新的传播方式出现的时候在带来较大的冲击之后总是会有平衡的一个阶段, 接下来就是新旧传播方式的调整, 在到后来的相互整合。如此循环反复且不断发展。当广播出现时, 有人认为那是报纸的末路, 当电视出现时, 有人断言, 广播将从此衰落。但是, 时至今日, 报纸仍在, 广播仍在, 他们在竞争中不断探索、改变, 自身的优势不断强化, 反而逾老弥坚。像他们一样, 网络也不能完全替代电视, 但是, 彼此的融合和发展却势在必行。在现今, 我们已经越来越多的看到他们的互动, 网上的热点会不时出现在电视节目中, 而好的电视节目更是第一时间成为网络热点, 不断刷新冲高点击率。电视上的代表权威观点专家、业内人士也都要在自己的博客、微薄上继续与受众交流互动, 更全面的阐释自己的观点, 或者为那些仍有疑问的粉丝答疑解惑。网络与电视与其他媒体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从冲击的融合、发展慢慢走向合作的局面。网络传播具有信息量大, 使用方便, 可对信息进行各种处理, 检索快速便捷, 图文并貌, 交互性强, 剩去了报纸的装订、印刷、储运、发行等环节, 并且成本低, 出版的周期段, 内容量大不受版面的限制;优与广播信息单向不能互动的弊端, 时间单一。同时信息通过计算机比电视高速传播, 具有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等特性;同时计算机具有检索功能, 超文本功能, 使之成为强有力的传播媒体,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传播允许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网上交流, 能及时反馈, 改变了传统学术交流方式。

具体地说, 网络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 它将一定的信息转化成数字, 经过传播, 数字在操作平台上还原为一定的信息。网络传播可以通过湖联网高速传播以及实时更新;可以像电视台, 广播电台一样进行实况转播, 从这一点看来显然优于传统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速度快, 时效性强。他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 信息上网的瞬间便可同步发送到所有用户的手里。网络传播的更新速度快。网络传播的更新周期可以用分秒来计算, 而电视、广播的周期可以用天或者小时来计算, 纸质报纸的出版周期以天甚至周来计算, 纸质期刊与图书的更新周期更长。网络的快捷带来好处多多, 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难度, 从图书到音乐, 著作权的纷争不绝于耳。同时, 尽管时代飞速前进, 一本好书在手, 还是对那些渴望慢生活的人造成不可抗拒的诱惑。

并且在更大程度上凸显出网络的负面效应。包括游戏在内的网络依赖, 造成的伤害越来越被人重视。健康的网络是大众对它的新期待。网络的迅猛发展、激烈竞争为这种期待提供了各种可能。

应该说网络传播在新闻信息传播速度上, 符号效果上, 传受互动性上都优于传统大众传播, 能及时了解民意, 反映民意。而传统的大众传播在受众人数, 信息权威性方面远高于网络传播。在中国以及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国家由于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运不如电视、报纸、广播, 并且网络传播在管理制度上尚未完善, 当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那么一些消息的真实性着实得需要一定的推敲。所以网络传播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普及开来还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

总而言之, 因特网的出现确实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界带来了一场新的冲击波, 但是这种影响不会持续太久, 最终它也许会被自身的缺点和弊端所淹没。反而会更一步加速传统大众传播对自己的传播手段进行改良和创新。如今, 3G手机已经开始逐渐普及, 甚至有人在实践互动网络电视, 虽然网络兴起迅猛, 但传统媒体会不断借鉴它的优势, 实现自己的“触底反弹”。虽然网络传播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传播机制, 它不会将其他传播方式的优点都囊括其中, 所以也就永远不会出现网络传播代替传统大众传播的可能性。但是, 传统媒体会试图把它的优点为我所用, 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也从来没有固步自封。在未来的发展中,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仍会继续。在新旧传播发生较大的冲击之后, 传统大众传播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的调整个性化的定位和发展空间, 在因特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 做到消息报道独家化, 这样才能更好的使自己的对家新闻在第一时间播报发表出去。而网络传播也应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强对自身管理制度的规划和治理。这样, 新旧传播方式的相互融合互动最终会形成一种信息传播的新的平衡状态, 使得新旧媒体在市场激烈的格局变化中互利互动, 共同繁荣服务于众。

摘要:网络传播发展至今, 给传统大众传播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它的出现和发展, 拓展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打破了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 它既可以进行点对点的传播又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传播丰富了人们的视野, 延伸了人们接受新信息的领域。但是尽管网络传播有其他三大传播媒介没有的特征和优势, 但是它是永远不会替代三大传统的传播媒介, 因为媒介本身都会遵循固有的平衡规律, 它们会根据自己的特点不断的适应新兴的媒介, 从而更好的调整自己, 扩大自己的受众群。只有网络传播和传统大众传播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才能扬长避短在信息化日益激烈的今天互动互利, 共同进步。

关键词:冲击,融合,发展,合作,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苏志武.科技与传播——现代传播文集[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386-393.

[2]袁军.新闻媒介通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17-19, 185-186.

微博与传统媒体关系探微 篇10

微博即微型博客 (Microblog) 的简称, 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Web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上网、绑定IM (gtalk、MSN、QQ、skype) 工具、电子邮件插件等方式来实时发布简短消息。它支持用户传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 但在信息数量上会受到限制, 比如新浪微博最多不会超过140字, 这也是微博最显著的特征, 所以有人称之为“迷你型博客”。

微博在传播信息上具有如下特征:便捷性, 只需轻点鼠标, 每个人都可以进行现场记录、发感慨、晒心情, 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 微博成了名副其实的“自媒体”;即时性, 由于技术门槛低, 发布渠道方便, 很多即时信息可以不受限制、轻松上传, 在传递突发性事件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是典型的网络加速传播, 其速度超过了过去所有的传播方式;裂变性, 微博提供转发功能, 体现一种“follow”关系, 有价值的信息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关注, 互相转发产生“辐射”, 信息相互渗透、信息如同发生裂变一样得到迅速传播, 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这种裂变式传播会迅速形成“公共议题”, 对大众接收信息形成议程设置。

目前, 微博的发展态势可谓迅猛, 平台不断增加, 微博相继成为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的“标配”产品, 凤凰网、人民网等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也纷纷开通。虽然其盈利模式尚未明确, 但很多网站都不愿放弃这块诱人的蛋糕;同时, 微博用户激增, 据新浪科技报道, 专业市场调查机构艾瑞数据称, 2010年5月, 微博服务的月度覆盖人数已达8065万余人, 比3月份对微博服务进行数据监测以来已增长47.9%。 (1) 因为它满足了人人都有的传播欲望, 不织“围脖”已经落伍, 微博俨然成了自媒体传播新星, 其传播影响力不可小觑;在新闻传播方面, 微博俨然已具备对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微博传播的威力日益显现, 也日益为传统媒体所重视。

微博与传统媒体关系探微

微博的出现, 对传统媒体的业务模式是一种颠覆, 如传统媒体里“把关人”角色的弱化甚至消失, 真实的世界开始被直播, 虽然可能是碎片化的, 但无限的碎片就可能接近真相, 尤其对于一些传统媒体囿于政策、压力等因素不愿不能不便报道的信息, 微博也可以不避讳, 这会比由传统媒体对环境进行对象性加工的“拟态环境”更为真实, 也使得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更为客观、决策更为理性。再如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大为提高。对于突发性事件, 人们已没有耐心等待传统媒体加工后的滞后传播, 转而去微博世界中寻找第一时间现场报道, 并热烈参与……如此种种, 传统媒体已遭遇了来自微博的严峻挑战, 很多人士开始表示担忧, 认为微博凶猛, 担心微博会成为压垮传统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微博———传统媒体的挑战者。微博对传统媒体扮演的挑战者角色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 从时效性来说, 微博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 它基本上采用的是人际传播的传播模式, 不需要采访、编辑、审核、发版等环节, 发布信息的时效性大为提高, 这使得它在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上具有先天的优势, 而时效性无疑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除了文字内容外, 微博提供图片、音频、视频上传, 使得微博在进行突发性事件报道时, 新闻现场感极强, 类似于新闻直播, 这在视觉传播时代无疑占据优势。同时, 微博能够发挥广大网民的力量, 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 利用便捷的发布工具迅速、及时地进行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可以说创造了新的新闻形式。“在围脖世界, 每个人都是信息源, 每个人都是发布者, 信息以滚雪球的方式迅速传播, 电视新闻信息在速度和广度上彻底OUT了。”央视主持人张羽在其微博 (http://t.sina.com.cn/zhangyu) 中评论说。

其次, 微博传播即时互动性强, 受众可在第一时间通过评论功能进行反馈, 或者可以利用转发功能, 把某一事件变成关注焦点, 被网站设置成热门议题, 新闻事件受关注程度和对待此事件的舆论风向一览无余, 这一点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这种互动性还表现在寻求新闻事实真相上, 一个信息源曝出某个事件的冰山一角, 真相可能还蒙着面纱, 但没关系, 如果话题性足够, 热心的网民就会充分发挥力量, 补充有关事件的其他, 种种信息进行汇总, 在短时间内形成热点议题, 事件的真相不断清晰, 相较于传统媒体, 这种网络力量在发挥舆论监督事宜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再次, 微博传播由于基本上没有传统媒体“把关人”角色对内容的层层过滤, 可使各种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 微博更像一个大市场, 提供各种信息和观点, 人们各取所需, 同时还可以进行信息“转卖”, 热闹非凡。而传统媒体囿于版面、政策、定位等限制, 仅能提供有限的部分信息。微博对客观世界的记录和观察基本是零距离的, 这能减轻传统媒体对事实报道的失真程度。

此外, 微博的出现,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即时发言平台, 尤其对于一些名人来说, 微博上经常有大批粉丝、拥趸者, 其言论会得到未经曲解的传播, 以前需经过传统媒体发言的名人可能会拒绝采访, 使传统媒体的采访难度进一步加大, 新闻采集成本更高。

可见, 从时效性、内容的丰富性、互动性等方面, 传统媒体都受到来自微博的压力, 这些压力对传统媒体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

微博———传统媒体的终结者?的确, 微博对传统媒体造成了种种挑战, 但是否如一些担忧者所言, 微博会逐渐取代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终结者呢?这种忧虑恐怕如当时网络会取代传统媒体的担忧一样, 有过于夸大微博功能之嫌。毕竟, 每种媒介形态各有优势, 而微博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 也有着自身的传播弱势。

首先, 从内容上来说, 之所以被称为“微博”, 就是在传播内容的数量上有所限制, 如新浪微博字数限制在140字以内, 有时一条微博内容可能仅是寥寥几个字, 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传播, 如果说传递一个简短的新闻消息还有可能的话, 微博对于新闻深度报道就有些无能为力了, 而在社会转型期, 人们不仅需要短消息, 更需要对事件深入的报道与解析, 而这无疑是传统媒体的强项。

其次, 微博上的信息内容丰富庞杂, 但几乎未加过滤, 当每个人都成为传播者, 基于群体社会心理, 传播者的责任感相对较少。而且由于微博字数的限制, 发布者在编辑要发布的消息时不用经过大脑的深加工, 而直接将所见所闻所想以短消息的形式同步生产出来, 内容的真实性、逻辑性并不严谨。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则不同, 其记者、编辑会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反复验证、把关, 对信息进行层层过滤, 基本上会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即使出现假新闻或不实报道, 媒体机构也会承担相应的舆论谴责或责任, 所以受众的信任度较高。而微博的信息过滤机制并不完善, 各种信息基本未经过滤及加工就与受众“零距离”见面, 再加上各种利害关系所致, 很有可能成为虚假信息和谣言的滋生地。

再次, 由于目前传统媒体的细分程度较高, 对于受众来说, 可以根据偏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媒体内容, 信息获取的成本并不算高。但对于微博来说, 由于信息发送的低门槛和低成本, 使部分微博使用者过度上传信息。信息机制的不健全, 使得微博信息鱼龙混杂、重复超载, 为信息的有效提取增加了难度。现阶段微博上传信息的零边际成本恰恰部分时候面临着利用信息的高昂边际成本。 (2) 即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发发感慨可看做是利用微博进行的低成本的社会交往, 但是如果真正把微博作为一种媒介使用的话, 其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出现的细节断层, 对事件完整性和真实性的缺失, 使其社会传播功能大打折扣。在对微博缺失信息进行补充的过程中, 可能一无所获, 可能耗费大量的社会成本。 (3) 而且, 从媒介消费角度来讲, 虽然微博利用成为很多人的新宠, 但也造成了对微博的过度沉迷, 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微博中, 却发现所获并不多, 作为一个理性的媒介消费者, 他应该会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 也许很快会意识到利用微博的时间成本巨大而选择离开微博。

微博———传统媒体的助力者。由以上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 微博在信息生产、筛选等方面都尚未健全, 作为一个媒体平台来讲, 在现阶段还远不如传统媒体成熟。但不可否认, 微博已经具备了信息快速、广泛传播的基础条件, 随着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 以及其内部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 它在社会信息传播中所能发挥的空间将越来越大, 如果传统媒体无视它的存在, 对其不加以充分利用, 定会在信息传播上缺少一个有力的助手, 即微博完全可以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积极助力者。从目前来看, 传统媒体可以借力微博开展以下活动:

首先, 微博可以成为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微博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 很多明星、企业家等新闻焦点人物都是微博使用者, 他们的言行随时构成新闻, 微博也是一些突发性事件最及时的报道平台。所以, 微博是一座新闻富矿, 有着丰富的消息源, 它大大拓展了记者的新闻来源, 传统媒体的记者必须练就从微博中寻找新闻的本事。但值得注意的是, 微博信息来源类似于新闻线人的角色, 还需对其信息的真实性加以判断, 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入采访, 还原事件真相, 而非简单平移微博内容, 否则传统媒体若成了微博的批发商, 反倒失去了受众。

其次, 把微博打造成媒体推广的平台。这是一个营销时代, 媒体本身也是如此, 微博推广对传统媒体来说是成本极低的推广方式, 传统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创意, 既可以做内容推广, 如媒体内容预告、媒体记者对重大事件的实时直播报道。也可以做形象推广, 如对媒体本身开展的活动本身进行直播。也可以做营销推广, 如与粉丝读者进行亲密互动, 采取多种促销方式提高销量。

再次, 对于传统媒体从业者来说, 也可以利用微博参与采编流程, 如记者可以实现微博采访, 编辑可以利用微博召开会议、讨论选题等。可以说, 微博的出现是革命性的, 它颠覆了传媒的传统生态, 对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和信息获取都有新的启示, 媒体从业者一定要积极利用这个平台, 助力采编评写等传统新闻业务职能。

微博与传统媒体关系展望

尽管微博的前景仍不确定, 但随着微博的自身功能不断完善, 微博所具有的移动报道功能和舆论影响方式, 将给传统媒体获取与发布新闻带来异常深刻的变化。它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来说可谓一次挑战, 但同时也蕴涵着无限机遇, 传统媒体对于微博的开发利用还有巨大的操作空间。若传统媒体能积极地与微博进行互动与互补, 使得二者的媒介融合度进一步提高, 二者定会共生共荣, 共同创造新的媒介生态, 这无疑会对新闻品质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 其传播优势日益显现, 影响力日益提高, 也对传统大众媒体造成了压力。微博的出现到底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哪些冲击?本文在分析微博传播特点的基础上, 总结它对传统媒体造成的种种压力与挑战, 并对二者的传播优劣势进行比较, 指出微博不会成为传统媒体的终结者, 但传统媒体绝对不能无视微博的存在, 需积极吸纳微博的传播优势, 利用微博传播平台, 不断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与水平, 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出奇制胜, 并与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传播载体一起, 营造更为高品质的传播生态。

关键词:微博,传统媒体,关系探微,关系展望

参考文献

①http://tech.sina.com.cn/i/2010-07-09/10594407355.shtml

②周业安:《微博经济学》, 《中国经营报》, 2010-04-24。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关系浅谈 篇11

网络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决非仅仅停留在几堂示范课的基础上,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比而言,数学作为思维的体操,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相应的,内容过于陈旧,基础过于厚重,学生往往采用了死记硬背,学的很被动,而采用了网络教学之后,学生们的兴趣提高了,由被动化主动,成了学习的主人,变低效的学习为高效率的学习。

通过在教学中对网络教学的探索,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较,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网络教学先进的教学理念预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

一、网络教学的特点

1、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和独立思考的环境。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它的优点昌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探索能力,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网络教学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的“学”而展开。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处于中心的位置,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唯一的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有限的不仅容量大,而且使学生能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的潜能,优化自身素质结构,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网络教学使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网络向学习者提供支持,为他们创设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网络教学使师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学生在网络中不仅接受,同时也在表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调整教学。学习者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向其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交互作用不仅可出现在师生之间,同样也可以在学生之间,从而有利于发挥小组学习的的作用,进行协同式学习。这种交互式的教学加强了师生间和学习间的交流,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个别性的差异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传统教学课堂上除了粉笔、黑板以外,只有幻灯、投影、录音录象这类视听媒体,这类媒体尽管也能作到图文声并茂,但缺乏交互性,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只能作为教师的演示工具,而难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索与发现的认知工具。基于Internet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而提出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传递---接受”教学方式面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自主发现”学习方式日益扩大的影响与冲击,网络教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知识。

因材施教原则承认学生中存在个别差异,贯彻这原则就是要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的关系,在面向多数的前提下照顾少数、在统一要求下照顾个别,让学生“大有大成、小有小成”,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显示其巨大的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了它的局限性,即对全班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进度,不利于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把学生分为几种不同层次而进行“多层次教学”,依靠其特有的优势得以实现。在教学目标上,多层次教学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多层次教学综合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实际效果上,多层次教学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1)多层次的教学要求。一堂课至少要高、中、低3个不同层次要求:中等层次要求宜紧扣大纲;高等层次要求宜在大纲基础上加深拓宽;底层次要求宜在速度和难度上略有降低。

(2)多层次练习。练习也可设计成高、中、低3个层次。可采用基本题加机动题或附加题的办法予以解决:一般学生都要完成基本练习;对于全部完成基本题有困难的学生,可免做机动题;附加题则是一些综合性、超前性的题目,供有潜力的学生完成。

(3)多层次课堂学习指导。多层次课堂教学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分层指导;对共同性问题,教师要作集体或小组指导;对个别性问题,教师要作个别指导,后者特别要注意抓两头,通过讲解、提示、示范,使优生和差生都能按多层次的教学要求达到目标,获得高峰体验。

二、网络教学与传统的关系

1、网络教学将深化传统教学的改革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网络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首先,在教育观念上,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学生自身的学习为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衡量教学好坏的重点,不在于教师教的好坏,而在于学生学的好坏,教学的好坏应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师生关系从以老师为中心的权威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民主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和伦理道德方面军的问题以及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将需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促使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师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应是帮助学生学习,方便学生学习的人。其次,在教学模式上,教学模式应更多体现方便学生的学;给学生较多的参与机会,重视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三向流动性,即把教学信息以各种形式传给学生,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并积极作出反应,教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作出评价,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有时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它打破了学生只能在教室听教师讲课的单一局面,学生可以图书馆、计算机室甚至在自己宿舍里,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打开电脑进行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逻辑分析讲授过程,课堂的主要形式是教师的讲授和提问,网络教学能使教学过程由单纯教师的“教”转变成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模式也将从以掌握知识的目的的“维持性学习”模式转变为以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性学习”的模式。第三,网络教学的实施也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行不通的,教师应终身接受教育,要学会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活动,应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必须具备网络操作技能和网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师由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化。

2、网络教学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虽然有许多优点为传统教学所不及,但它决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替代传统教学。首先是因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情感交流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网络教学主要是人机交流,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情感的电脑,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力量被削弱了,单纯的网络教学往往会因为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沟通和人际交往,而导致学生孤独不安、情绪低落、冷漠不合群、紧张焦虑、责任感缺乏和期诈心理,形成人格畸变,甚至误入歧途。其次,网络教学使真实的教学环境相对变小,学生将由丰富多彩的现实学习方式蜕变为单调的理性探求,紧张的信息加工将冲击沸腾的感性实践,虚拟的情境终究不能创造真实的感受,阻滞了学生认知逻辑能力的良性发展,导致认知惰怠、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第三。在网络教学中,任何数字运算皆可由电脑完成,学生的大部分表达已由键盘输入替代,这将降低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利于汉字的书写训练。第四,网络信息中的黄色信息和黑色信息会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形成影响,污染其精神世界。因此网络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我控制能力。第五,网络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有使用计算机的条件和基本能力。第六,网络上的课程软件还比较缺乏,符合学科教学的就更少,而学校自行开发又受到技术和经费的限制。第七,网上教学目前还受到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上网速度和上网费用的制约,要全面开展网上教学,还有待时日。

由此可见,虽然在数字化时代,电脑及其网络理应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如果把电脑及其网络视为解决我们教育问题症结的灵丹妙药,或攻破教学难关的万能工具,这显然是不科学的。美国《教育周刊》调查认为:问题不在于电脑进不进课室,而在于教师和学生使用它干什么。如果为“玩”或演算习题而使用电脑,其成绩会下降0.6%。所以,美国儿童电脑教学课程专家毛尔科维奇说:“先进工业国,如美国和德国,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为电脑可以代替教师。到了最近,他们才逐渐明白,人才是最好的教育工具。”并认为:“成功的教学要由多样因素结合。就像学游泳,不能单靠游泳池(硬件),也不能单靠水(软件),还要有好的教师。决不可用电脑去补功课,去“教”科学。”事实上,教育的现代化也决非只是所谓的“硬件”建设,靠电脑及其网络来点饰“门面形象”,教育主体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任何时域,教育方式也不可能因当时“最现代”技术手段的介入而“尽善尽美”,但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和传统教育技法携手共进,优势互补,才能体现其应有价值,才能促使教育的真正发展。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辨析 篇12

引言

自从汉字产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关系——汉字积淀着传统文化的观念,反映着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传统文化;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延续到今天,也离不开汉字。可以说,汉字与传统文化是互为依存的关系。

一、汉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1. 汉字是传统文化的根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保留文化至今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而汉字则是传统文化的根,自从甲骨文产生,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兴起,所以说汉字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的反映。

2. 汉字的发展代表了相应时期的文化

汉字的发展包括三阶段:图画文字阶段——表音文字阶段——形音文字阶段。具体而言,商代以前,汉字处于图画文字阶段;甲骨文到秦代,汉字处于表音文字阶段;秦汉到现代,汉字处于形音文字阶段。而在秦汉到现代的这个阶段,汉字又经历了许多的变化,产生了许多的字体。每一个汉字的发展阶段,都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每一种字体都对应着一个阶段的文化,而汉字也代表了当时的社会文化。

3. 汉字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到今天,离不开没有间断的文字形式。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从古代开始就传承,演变,从未间断过的文字形式,正是由于这种相对稳定的文字形式的传承,我们才有了《四书》《五经》《史记》《左传》《红楼梦》《西游记》……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要经过汉字来传承,经过汉字来流传千秋万代。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学习汉字的意义

1. 传统文化促进了汉字的广泛普及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在本国传承不朽,在国外也是地位显赫,很多中国的节日和中国的思想都已经漂洋过海,遍布世界各地。在传统文化不断被传播的过程中,汉字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很多人学习汉语,学写汉字,也都是因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崇拜。所以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字的广泛普及。

2. 传统文化增强了学习汉字的趣味性

学习汉字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枯燥、无趣的。因为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字音和字形,联系传统文化以巩固记忆,加强趣味性。比如,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三纲五常”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我们可以来了解汉字中的传统文化思想。比如,孝顺的“孝”,就是一个老字头下面一个儿子的“子”,意思是尽心奉养父母。而好坏的“好”字,则是一个“女”加一个“子”,解释过来,也便是女子多生孩子(甚至是多生儿子)才好。虽然这有一定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但这同时又是一种很有趣的汉字学习形式,即指示和会意,可以帮我们更容易地记忆汉字。

3. 传统文化对汉字的学习有引导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宇宙、人与自然及事物理解把握的认知方式,就是阴阳调和、美恶相兼、正反相容、始终相生的“一体二元”的方式。这种思维品格,在汉字“反训”现象里得到了清晰展示。所谓“反训”,是指一个字具有相反相对的两个义项。如《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疏云:“《尔雅》云:‘乱,治也。’谓治理之臣有十人。”即“乱”有“治”义。再如“介”有“大”、“小”二义,“落”有“终”“始”二义等等。这一类“反训”字,是人们在创造和使用文字时的一种哲理蕴涵,也是传统文化中民族智慧的显现,对汉字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与暗示作用。

三、结语

上一篇:人类视野的拓展下一篇: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