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ssoc()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www/wwwroot/qikantianxia.com/e/action/CCYip.php on line 71
生化诊断

生化诊断

2024-09-28

生化诊断(共9篇)

生化诊断 篇1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 (clinical biochemistry and biochemical test) 是用化学和生物化学技术检测人体标本, 了解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物质组成和代谢, 为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的学科, 其核心是向临床提供准确、有效、及时的检验报告[1]。它是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同时也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验诊断学》 课程的重要内容。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是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的主要内容。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 功能最多的实质性腺体器官, 被喻为人体最大的化工厂。它参与体内消化、代谢、排泄、解毒和免疫等过程, 是具有重要而复杂代谢功能的器官。为检查肝脏功能完整性、有无疾病和损伤, 从不同角度设计了许多检查肝脏的实验项目, 临床上常将肝脏实验室检查统称为肝功能检查。肝功能实验检查的目的是通过某些生物化学指标检测, 间接评估肝脏功能, 为临床医生正确地做出肝胆疾病诊断、病程检测及疗效观察等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可选择的肝功能指标很多, 了解每项检查的临床价值, 对评价肝脏功能非常重要。

急性肝损伤 (acute liver injury) 一般由短期接触较大剂量肝毒物或肝脏功能不全时接触某种肝毒物引起, 病理改变常见于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胆汁淤积等。多种因素如化学性肝毒物、病毒感染、免疫性因素、乙醇等均可引起急性肝损伤, 甚至肝功能衰竭, 其防治研究一直是热门课题[2,3,4,5]。本次综合性实验主要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中开设, 其主要内容通过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 选择2~3个反映肝细胞损伤状况的指标进行检测。

一、实验目的

主要包括熟悉文献查阅方法、实验设计和综合报告的撰写格式;熟悉生物材料样品采集和取样原则及一般要求;掌握肝功能检验项目的选择原则、肝胆疾病的临床酶学分类、转氨酶分类及其检测意义;掌握ALT、AST主要测定方法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初步掌握检测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二、实验课程基本流程

(一) 实验设计

本阶段主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使学生熟悉文献查阅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首先了解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常用的急性肝损伤模型, 选择一种化学物质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 确定染毒剂量、方式、生物标本的采集时间;确定实验动物、性别、年龄及组别;列出所需试剂与器材清单;样品预处理方法;检测指标、检测方法的选择;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处理以及论文撰写。 最终以论文开题的形式在班级展示, 并由专业课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提交一份开题报告。

(二) 课题实施

此部分为本次综合性实验的主体部分, 包括动物的选择、染毒、生物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分析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等。在这个阶段, 要求学生需要熟悉或掌握的知识点较多。比如:理论部分要求掌握: (1) 肝功能检验项目的选择原则; (2) 肝胆疾病的临床酶学分类; (3) 转氨酶分类及其检测意义; (4) ALT、AST主要测定方法; (5) 连续监测法及赖氏法测定ALT、AST的原理、注意事项。操作部分: (1) 试剂的称量与配制; (2) 实验动物的抓取方法、编号标记、分组原则; (3) 实验动物的染毒技术、生物样品的采集、 预处理; (4) 赖氏法测定ALT、AST的操作步骤; (5) 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以及论文撰写等。

(三) 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

一个完整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过程, 包括样品采集、样品预处理、分析测定、数据处理和撰写报告五个步骤。在此过程中, 每个步骤均可能产生实验误差, 如所选取的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样品预处理方法选择是否合适、分析方法及仪器和器皿、化学试剂和实验用水等, 还包括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验环境。为了保证实验室提供的分析数据准确可靠, 首先必须对上述各方面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 尽量减小和避免实验误差;其次要求同学们掌握生化检测数据 (特别是组间数据) 的表示方式;在统计分析时, 要求掌握两组或多组间数据的比较方法, 正确应用三线表;最后, 熟悉科研论文的书写格式, 以小论文的形式把此次综合性实验的结果展示出来。

三、考核方式

本实验采取分组教学, 为最大限度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及团队协作精神, 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动手操作, 安排2~3人一个小组, 各组可选择不同的急性肝损伤模型。

(一) 考核方式及要求

1.开题报告。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背景:急性肝损伤简介, 常见的引起肝损伤的化学物质, 目前急性肝损伤常用的动物模型有哪些? 可以采用哪些指标来评价急性肝损伤?

(2) 实验设计:根据文献, 选择一种化学物质建立肝损伤模型, 并对相应的检测指标进行检测;介绍所选择的检测指标、检验意义、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经费预算等。

2.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技能考核。要求标准曲线线性符合要求, 成功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

3.每组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一份实验报告。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现状及意义、实验动物选择、材料与方法、结果分析、讨论、参考文献等。论文撰写要求格式准确、条理清晰、内容真实。

(二) 成绩评定

实验设计书写占总成绩的20%, 实验操作与技能考核占50%, 科研论文占30%。

四、讨论

目前医学院校本科生开设的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 学生只参与完成整个实验的一小部分, 缺乏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实验, 不能体现创新性[6]。因而, 开设“设计性综合实验”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多种实验技能的掌握, 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组织协作能力、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包括标本的采集、运送、确认、处理、分析检测、数据的处理、检验结果的审核、检验结果报告及结果解释等[7]。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联系临床应用, 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临床生化检测实验设计成相对连续完整的从肝损伤模型建立到生化指标检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 使学生能够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 在实践中激发对疾病发病机制的思考。

建立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开展防治研究的常用方法。相对肥胖大鼠血糖血脂的检测综合性实验而言, 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的技术比较成熟、实验周期短、易操作, 并且重复性也较好。本实验课程从查阅文献、课题设计、模型建立、取材及检测再到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 通过整个流程即强化了学生对临床生化多种实验技能的掌握, 又培养了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及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我系自在检验医学系本课学生开展急性肝损伤综合性实验以来, 带领学生对各种经典的肝损伤模型 (比如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 异烟肼等) 进行了验证, 此外, 积极开展重金属导致的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 并鼓励其总结部分研究结果写成科研论文发表,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开展科学研究的思路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为以后的临床和科研实践打下基础。

如前所述,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课程涉及多学科理论, 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强, 对学生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强。因此, 在开展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 在开始综合性实验之前, 要求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而学生的知识储备、实验基础技能均比较薄弱, 在文献查找、阅读、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与统计上均存在很多不足, 因此实验不能太复杂, 此外要合理安排综合性实验教学时间 (灵活、机动, 不能与考试时间相冲突) , 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徐克前, 王晓春, 罗建新, 等.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育史话[J].生命的化学, 2014, 34 (2) :225-231.

[2]陶莉, 陈熙, 张程, 等.内质网应激在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 29 (11) :1536-1540.

[3]梁英丽, 章叶发, 张程, 等.褪黑素减轻对乙酰氨基酚的急性肝脏毒性[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8 (2) :138-141.

[4]刘晓倩, 张志辉, 张程, 等.单次乙醇暴露对小鼠肝脏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8 (4) :372-374.

[5]石嫦娥, 陈熙, 张程, 等.SREBP-1c激活在细菌脂多糖引起小鼠肝脏脂质沉积中的作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6 (12) :1227-1230.

[6]陈道俊, 操基玉.高校《环境卫生学》“设计性综合实验”的建立与思考[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1, (15) 3:254-255.

[7]张捷, 杨硕.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回顾与展望,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J].2013, 36 (1) :22-24.

生化诊断 篇2

为了更好的协助分析生化设备生产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动态,开拓欧美市场,2012年4月我们将参展世界分析生化专业展——慕尼黑国际分析、生化技术、诊断和实验室技术博览会!

参展的同时,应较多分析生化设备制造企业要求,北京利德昌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将推出展会商务观展团项目,便于企业深入了解世界分析生化设备行业水准和市场发展状况。特将2012考察计划进行公告,请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与!

------------

【展会名称】:德国分析生化展|德国慕尼黑国际分析、生化技术、诊断和实验室技术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2年04月17/日-04月20日

【展会地点】:欧洲/德国 慕尼黑国际展览中心

【举办周期】:2年1届

【主办单位】:德国慕尼黑展览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组展】:北京利德昌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开放情况】:只对专业人员开放, 最后一天对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开放

【展会概况】:

德国慕尼黑国际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是世界领先分析、实验室技术和生化技术领域的国际盛会,每届都吸引了来自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分析、诊断、实验室技术和生化技术领域的厂商。展会由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MMI)主办,其系列展涵盖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印度国际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Anacon India)等。是全世界最大的分析、生化技术展览会,在全球生化界享有盛誉。展会应用领域定位为食品安全、环境分析、生物技术、公共卫生、教育科研等行业。

展会的专业观众分别来自于生物医药、化学与化工、教学科研、食品、医疗与临床化、电子、半导体、环境资源、检验检疫、实验室建设与安全、在线分析技术与仪器、机械制造、能源石化、试剂与配件、疾病控制、钢铁、冶金、其他等行业。

2010年的分析生化展览会吸引了来自38多个国家的1135家参展商以及来自80多个国家的33680名参观商,展出规模为26500平方米。

【展品范围】:

分析领域:分析仪器、色谱、分光镜、显微镜和光学图像处理;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生物分析法、生化药剂、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实验室技术、医药和诊断;

测量测试和质量控制领:工业质量控制、材料测试、材料鉴定、药理质量及工业质量控制;

实验室技术领域:实验室设备器械、实验室数据库系统和文档管理、实验室仪器、化学制品和试剂;

北京利德昌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作为展会在大中国区的组展单位,正积极召集参展企业和参观企业,望相关企业踊跃报名。同时展会主办机构、德国各界采购商欢迎中国相关生产企业、设备企业随团考察欧洲市场!

展览会商务考察团中国区报名处:

——北京利德昌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88号长银大厦12B13邮编:100039

联系人:赵 飞手机:***

电话:010-58896889 58894332 传真:010-58895334

邮箱: expotrue@gmail.comMSN:red1215rose@hotmail.com

网站:http://

生化诊断 篇3

【关键词】生化检验;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作用

【中图分类号】R458.+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1001

肾上腺左右各一,位于肾的上方,共同为肾筋膜和脂肪组织所包裹。左肾上腺呈半月形,右肾上腺为三角形。肾上腺皮质属于肾上腺的一部分,主要合成和分泌三种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和性激素。肾上腺皮质疾病(Gushing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导致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影响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使其分泌的激素发生变化,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1]。肾上腺皮质疾病可原发于肾上腺疾病,也可继发于下丘脑垂体疾病,容易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免疫机制障碍、抵抗力减弱,并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肾上腺皮质疾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壮年,以女性多见[2],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因而必须加强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患有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均选自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进行治疗的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所有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2例,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10例,Gushing综合征26例,Addison病12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12例,女28例,年龄18~ 45岁,平均(34.2士2.9)岁,病程1~5年不等,平均(3.2士0.8)年;对照组男10例,女30例,年龄17~46岁,平均(34.1士2.9)岁,病程1~ 6年不等,平均(3.1士0.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 。

1.2 检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主要测定钙(Ca)、鉀(K}、钠(Na),磷(P),氯(C1),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醋(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内生肌醉清除率(Ccr} ,

尿酸(UA)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 )、血糖(GLU)等[3],检验方法为抽血化验。观察组采用生化检验,主要检验24h尿醛固酮(24h尿ALD},24h尿17-羟皮质类固醇(24h尿17-OHCS}和血浆醛固酮(ALD),其中测定方法如下:①24h尿ALD测定:通过RIA法测定,该项目的测定无固定的参考值,一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泌醛固酮的异位肿瘤、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醛固酮瘤等)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素瘤、Banter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血管性高血压等)尿醛固酮会增多,胆固醇侧链裂解酶缺乏症、慢性全垂体功能减退症等尿醛固酮会减少,而Gushing综合征中尿醛固酮正常,选择性醛固酮减少症中尿醛固酮会减少,Addison病中尿醛固酮减少甚至消失,因而在测定24h尿醛固酮时需结合其它项目综合考虑[4]。②血浆醛固酮测定:通过RIA法测定,正常人的ALD标准范围在36~830pmo1 / L,由于ALD与时间(早上高晚上低)、体位(直立时高达260~550pmol / L)、输入液体等有关[5],在服用某些药物(如甘草、可乐宁、利血平、甲基多巴、心得安等)或输入过多的盐水时ALD会减少,而在选择性醛固酮减少症、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中ALD会减少,原发性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会增加。③24h尿17-OHCS测定:通过RIA法测定,正常成人24h尿17-OHCS的标准范围在3~ 8mg / dl(22 ~ 82μmo1 / L),肥胖者尿液中24h尿17-OHCS可达到10mg/dl(102μmo1 / L )[6],而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尿17-OHCS会减少,Gushing综合征尿17-OHCS 。

1.3 判断标准 有效: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无效: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不一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 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检验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检验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检验结果比较((n,%)

组别有效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n=40)38295.0

对照组(n=40)281270.0

P <0.05

3讨论

肾上腺皮质疾病主要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常见的为醛固酮增多症(Conn综合征)。然而我们机体内正常的肾上腺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①促进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②促进机体水盐的代谢;③增强骨髓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的造血功能;在炎症阶段,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使中性粒细胞低至正常,且可抑制淋巴组织增生,使淋巴组织发生萎缩,使血中淋巴细胞减少。④去肾上腺动物的骨骼肌松弛无力,补充糖皮质激素可使肌力回复;过量的糖皮质激素促使蛋白质分解;⑤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⑥糖皮质激素能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⑦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作用于机体主要为抗炎、抗中毒、抗休克和抗过敏等作用。

肾上腺皮质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造成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近几年我国生化检验发展较快,生化检验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检验蛋白类和激素的结果而获得,可通过RIA法检验24h尿醛固酮、24h尿17-羟皮质类固醇和血浆醛固酮水平来进行生化检验诊断肾上腺皮质疾病。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要对检验质量进行良好的控制,从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时间进行控制,要制定严格的控制程序和操作程序,对试剂、仪器、样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并提高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7]。通过本研究,发现肾上腺皮质疾病采用生化检验比常规检验具有可靠、准确等优势,作用显著,研究结果显示检验有效率为95.0%,检验无效仅为2例。这与丛洪财的研究结果相近[8],说明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显著。

综上所述 生化检验作为肾上腺皮质疾病的检查项目比常规检验项目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作用显著,能很好的诊断肾上腺皮质疾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价值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 例在该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患者参与研究,选取时间为2014 年8 月—2015 年10 月。 按照诊断检查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检验方式,实验组为生化检验方式,每组各30 例患者。 在对照组(30 例)中,男性患者分出14 例,女性患者分出16 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有38 岁,年龄最大的有79 岁,平均年龄为(51±4.6)岁。 患者的患病时间最长为17 年,最短为5 个月,平均患病时间为(10±1.5)年。 其中有16 例患者为Ⅰ型糖尿病,有14 例患者为Ⅱ型糖尿病。 其中有7 例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有10 例为大专学历,有13 例为高中及以下学历。 在实验组(30 例)中,男性患者分出16 例,女性患者分出14 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有39 岁,年龄最大的有78 岁,平均年龄为(52±4.2)岁。 患者的患病时间最长为16.8 年, 最短为6 个月, 平均患病时间为(9±1.2)年。 其中有14 例患者为1 型糖尿病,有16 例患者为2 型糖尿病。 其中有5 例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有8 例为大专学历,有17 例为高中及以下学历。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为自愿参与诊断研究,且在性别、年龄及患病时间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验法,取患者5 m L尿液进行检验,采用专用尿液分析仪监测,观察检测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法, 取患者3 m L空腹血样,采用专用全自动化分析仪进行检验。 在检验空腹血糖指标时,要求患者在检测前10 h内不得饮食,在次日清晨取患者血样3 m L进行检验。 在检验糖耐受试验指标时,要求患者在检验前3 d之内,可以摄入300 g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在抽取血样前一晚22 点后不得进食,次日清晨抽取血样3 m L。 然后将75 g的葡糖糖融入300 m L水中,让患者在30 min之内服用。 服用完毕后30 min。 1 h以及2 h进行抽血检测,抽血3 m L/次,观察患者2 h糖耐受试验指标。 在检验血清甘油三酯指标时,要求患者在检测前12 h不得进食。 次日清晨在静坐时间达到5 min后,进行抽血取样。 利用持针器将针插入患者静脉, 采用双向针采血, 一头连接患者静脉血管,另一头连接真空管收集血液,受到负压强的作用,在针头插入患者静脉血管后血液会自动流入采集真空管。 每位患者应当抽取5 m L血液2 份,在血液采集完毕后2 h进行血清分离,观察检验结果。

1.3 诊断指标及评判标准

1.3.1 诊断观察指标对比标准生化试验组对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以及糖耐受试验指标进行检测,与健康人员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 根据临床数据可知,健康人员的空腹血糖指标为(4.7±0.9)mmol/L,2 h糖耐受试验指标为7.8 mmol/L, 血清甘油三酯试验指标为(1.2±0.5)mmol/L。

1.3.2 诊断效果评判诊断有效标准: 患者的检验结果报告与临床诊断相符。 诊断无效标准:患者的检验结果报告与临床诊断结果不符。

1.3.3 诊断满意度标准诊断满意度依据诊断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进行评判, 设置诊断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包含诊断时间、诊断方法、诊断人员态度等内容,满分为100 分。 若患者不能自行完成问卷调查内容,可以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完成调查问卷。 若患者调查问卷分数高于80 分,则符合诊断满意标准;若患者调查问卷分数在60~80 分之间,则符合诊断一般满意标准;若患者调查问卷分数低于60 分,则符合诊断无效标准[2]。最终诊断满意度=诊断满意率+诊断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分析与研究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及资料进行整理, 计数资料用 χ2进行检验,结果以百分率(%)表示,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指标结果

在生化检验指标中,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为(9.8±6.2)mmol/L,2 h糖耐受试验指标为(13.5±7.1)mmol/L,血清甘油三酯指标为(2.3±1.2)mmol/L。 由此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显著高于健康人员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诊断效果

对照组30 例中,有18 例患者符合诊断有效标准,诊断有效率为60%;实验组30 例中,有28 例患者符合诊断有效标准,诊断有效率为93.3%。 根据两组诊断效果数据分析,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诊断满意度

对照组30 例中, 有9 例患者符合诊断满意标准,有12 例患者符合诊断一般满意标准,有9 例患者符合诊断不满意标准,诊断满意度为70%;实验组30 例中,有15 例患者符合诊断满意标准, 有14 例患者符合诊断一般满意标准,有1 例患者符合诊断不满意标准,诊断满意度为96.7%。 根据两组患者诊断满意数据分析,实验组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在慢性代谢性疾病占属于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该疾病具有患病时间长,合并症多,治疗依从性不高等特点。 目前并没有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效药物,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取药物降糖治疗方法,让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正常的状态中进而降低合并症发生概率[3]。 若患者能够早日确诊,并坚持服用降糖、控糖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发展继而提升患者及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 若患者未能及时确诊及有效控糖,有可能出现心血管、神经系统以及肾脏、肝脏等多种并发症,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4]。 提高对糖尿病的诊断效率迫在眉睫,有学者表明,采用有效的检验手段可以降低误诊可能性, 让患者更早的接受治疗。 该次研究有3 个发现:(1)生化检验方法通过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2 h糖耐受试验指标以及血清甘油三酯指标,能够成为诊断糖尿病的有力依据。 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2 h糖耐受试验指标以及血清甘油三酯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员(P<0.05)。(2)相较于常规检验法的对照组而言, 采用生化检验方式的实验组诊断效果更佳。 (3)根据诊断满意度报告数据可得,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生化检验方法能够更快速、直接的取得检验结果,且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生化检验结果所得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其中空腹血糖指标可以用来判断患者的实际血糖水平, 而血清甘油三酯指标数据与患者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呈现正比关系[5]除此之外,生化检验的检验费用不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能够被大多数检查患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在对糖尿病进行诊断分析时,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均可以成为诊断依据。 但是根据临床研究发现,生化检验的数据结果准确性更高,且数据更加直观,是一种更加有效、便捷的检验方法。 同时,患者对于生化检验方法的满意度更高,通过正常指标对比,患者可以初步判断自身血糖是否处于过高的状态。 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可以定期进行生化检验,观察是否患有糖尿病,提高糖尿病的早期检出率。 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可以有效避免糖尿病带给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病亡率。 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诊断时,应当优先选择生化检验方式,提高诊断效果,提升患者诊断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 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诊断价值的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60例在该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患者参与研究,选取时间为2014年8月—2015年10月。按照诊断检查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检验方式,实验组为生化检验方式,观察检验结果,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2 h糖耐受试验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诊断效果数据与诊断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生化检验方式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为医生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诊断,生化检验,常规检验,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邹远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分析[J].求医问药,2013,2(11下半月):95-96.

[2]丁建娥.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15):4701-4702.

[3]赵丽英.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6(32):130-131.

[4]杨晓曼.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2x):76.

生化诊断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诊断方法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5例,男女比例35∶ 40,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8.5±6.4)岁,病程1.2~5.3年,平均病程(3.9±1.2)年;对照组75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8.1± 6.2)岁,病程1.3~5.5年,平均病程(4.1±0.9)年。

1.2诊断标准

糖尿病标准数值:空腹血糖>6.0 mmol/L,餐后2 h血糖>11.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1]。

1.3诊断方法

该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诊断,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血糖诊断的基础上予以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 ①空腹血糖诊断方法:采用TBA-40FR全自动生化仪对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进行检测,患者在进行空腹血糖的检验时应与10 h前开始禁止进食,并于检验当天7点左右采取2 mL的空腹血液样本;随后进餐并于餐后2 h再进行采取2 mL血液样本进行餐后血糖检测。 ②糖化血红蛋白诊断:采用AC6600型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予以检测, 此检测方法是采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对研究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分析,用EDTA抗凝全血,取出一只装有300 μL溶血剂的冷冻管,然后加入10 μL的全血稀释并放入AC60电子预温器中预温5 min。 预温完成后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1.4诊断指标

采用生化检验对两组患者相关糖尿病指标进行检测, 主要包括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1.5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包完成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 χ2完成检验。

2结果

分别予以不同方法两组患者进行检验诊断,对照组患者予以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诊断,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血糖诊断的基础上予以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 诊断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6.0 mmol/L有72例(94.67%),餐后2 h血糖>11.2 mmol/L有69例(84.00%),糖化血红蛋白≥6.5%的有73例(97.33%);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6.0 mmol/L有65例(86.67%), 餐后2 h血糖>11.2 mmol/L有71例(96.00%),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指标诊断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该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进行检测诊断,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检测指标诊断基础上予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 临床诊断结果表明,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指标94.67%的糖尿病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86.67% 糖尿病患者诊断率。 研究组患者84.00%的2 h餐后糖尿病诊断率明显低于于对照组96.00%餐后2 h血糖诊断率。 两组患者血糖诊断结果波动较大,与陈进等相关研究的检验结果中,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虽然属于常用检查指标,但对于低血糖患者而言,磺脲类药物以及胰岛素的使用或者近期内饮酒,在短时间内患者血糖会出现大幅度下降,虽有低糖症状,但血糖正常[2]。 而影响血糖出现波动的因素有长期便秘、长期过多高油脂食物、药剂量不足、精神创伤以及糖代谢等。 所以,在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诊断时,应予以更精确的诊断指标进行诊断。

在生化检验中糖化血红蛋白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 其97.33%的诊断率均明显高于所有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率。 其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有不可逆的反应,且与血糖的浓度呈现正相关,同时糖化血红蛋白可反应患者最近8~12周内血糖的控制情况极其相符[3]。 另外,血糖通常单单指的是葡萄糖,血糖的测试的则是即刻的血糖水平。 而糖化血红蛋白则可可靠且稳定的反映出患者检测前120 d内平均血糖水平,并且抽血时间、患者空腹及胰岛素使用与否等因素无多大干扰。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成为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生化诊断 篇6

1 材料

1.1 选择试剂

干粉试剂由国内某著名试剂厂家提供, 批号GGT (000239) 、ALP (0005027) ;液体试剂由上海申能-德塞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GGT (1910111) 、ALP (2940018) 。

1.2 血清

由上海长征-康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病理性定值质控血清, 批号:15092, 均值:GGT (148U/L) 、ALP (368U/L) , 范围 (x±2s) :GGT (126~170U/L) 、ALP (330~406U/L) 。随机取当天门诊查肝功病人的血25份, 1h内分离出血清。

2 方法

将测定GGT、ALP的干粉和液体两种试剂按要求准备好, 采用产于芬兰的型号为KoneLab30i的全自动生化仪上对定值质控血清进行相关测定, 干粉和液体两种试剂, 每种试剂均测定3次, 将每一次测定所获得的数值都进行记录, 最后从3次结果中计算出平均值。将以上方法连续进行测定一周, 记录入表1、表2中。用上述第3、4天的两种GGT、ALP试剂测定门诊采集的25份血清标本, 测定结果用t检验处理。

3 结果

通过以上两份实验数据, 我们不难看出, 采用干粉试剂检测GGT的数据显示从第4天开始数值已超过2s, 到了第6天以后数值就变为了不可测出。同样, ALP的测量结果在第5天时其数值也超过了2s, 相比之下, 液体试剂在一周内均有测量数值, 而且在第7天时数值才超过2s。用第3、4天的试剂测定25份血清标本中的GGT、ALP含量, 测定结果的比较用t检验处理, 第3天的结果t=2.212, 有差异 (P<0.05) ;第4天的结果t=2.937, 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1) 。

4 讨论

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试剂实验测量结果已经明确了液体试剂有明显的优于干粉试剂的稳定性;使用中, 新使用的干粉试剂溶于液体呈无色透明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失效不稳定, 其颜色溶于液体后呈现出黄色, 但是液体试剂在实验使用过程当中, 始终呈现出淡黄色。鉴于两种试剂的稳定性差异特点, 建议业务量较少的实验室不适宜使用干粉试剂, 而应采用液体试剂, 以期达到避免浪费和保证测量结果准确的目的。而液体试剂除有明显的稳定性外, 还有许多优点, 如对工作量少的实验室可以根据需要量按比例配成单试剂, 而工作量大的实验室可以直接用双试剂或者把试剂I液、II液直接混合成单试剂, 用起来很方便。由于液体试剂的稳定性和使用方便等特殊优点, 逐渐被各级实验室所接受。

摘要:目的:探讨测定血清谷氨酰转移酶 (GGT) 、碱性磷酸酶 (ALP) 的干粉试剂和液体试剂的稳定性, 及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干粉试剂和液体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测定定值质控血清, 连续测定7天, 从测定结果是否在2s范围内, 及再用第3、4天的两种试剂分别测定25例血清标本中的ALP和GGT含量, 测定结果用t检验处理, 观察两种试剂的稳定性, 观察各试剂的稳定性。结果:用干粉试剂测定GGT的结果从第4天起超过2s, ALP的测定结果从第5天起超过2s:而液体试剂测定的结果第7天时仍在2s范围内。两种试剂对25例血清标本的测定结果比较:第3天有差异 (P<0.05) , 第4天有显著差异 (P<0.01) 。结论:液体试剂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干粉试剂。

关键词:干粉试剂,液体试剂,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郭淑英.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螯合剂中间体的合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6, 16 (3) :264-266.

[2]陈慧英, 张锦锋, 岑小鹏, 等.ELISA检测乙型肝炎HBsAg室内质控血清的试剂和使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 15 (4) :203-205.

[3]黄宪章, 石文, 庄俊华, 等.TRFIA与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结果的比较[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8, 23 (1) :59.

生化诊断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均证实为糖尿病,均无其他合并症;同时选取40名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0~83岁,平均(68.25±10.47)岁。对照组男23名,女17名;年龄50~82岁,平均(68.12±10.2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血脂检验:检验前嘱所有研究对象禁水禁食12 h,于晨起采取其静脉血液作为样本,进行相应处理后检测血液样本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

空腹血糖(GLU)检测:检验前嘱所有研究对象禁食12 h,于次日晨起7时抽取其2 ml静脉血液作为样本,进行相关处理后行空腹血糖检测。该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实行3次,并以GLU>7.0 mmol/L作为诊断标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血液中TG,TC,HDL-C,LDL-C及GLU的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血液中TG,TC,HDL-C,LDL-C及GLU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加剧,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断改变,致使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日渐增多。糖尿病史常见且高发的慢性疾病,主要由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功能障碍等因素,造成血糖异常增高而导致。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有研究指出其可能与患者家族遗传、生活饮食方式等因素有关,其可使患者血液中血糖持续升高,从而产生尿糖症状,甚至可造成患者机体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导致患者心血管、肾等受损,进而导致患者机体功能障碍或衰竭[2]。该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消瘦、多食、多饮等,病情进展后可产生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水电解质紊乱、酮症酸中毒等,威胁至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给予患者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以稳定患者病情[3]。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诊断具有多种方式,其中生化检验方式首选诊断方式。生化检验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出结果快速、诊断准确率高、对患者造成痛苦小等优点[4]。但得出结果不能直接当作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依据,其仅能够作为辅助参考,在实际诊断过程中,还需要综合其他诊断结果来进行最终确诊。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血液中TG、TC、LDL-C及GLU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说明,对糖尿病患者实行生化检验,可有效检测出患者血液中TG、TC、LDL-C及GLU含量高,HDL-C含量低的现象。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运用生化检验进行早期诊断,检测出结果可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重要参考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丁建娥.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6(20):4701-4702.

[2]周涛.生化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4(10):76-77.

[3]刘艳华.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10):141-143.

生化诊断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接收治疗的脂肪肝患者50例, 作为试验组, 选取同期接收的5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试验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脂肪肝分类标准, 经多种临床检测方法确诊, 且所有患者均未合并有严重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恶性肿瘤, 以及心脏疾病。试验组男35例, 女15例;年龄46~80岁, 平均 (60.5±2.1) 岁。健康组男30名, 女20名;年龄45~78岁, 平均 (61.2±1.8) 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检查前4 d, 患者均进食素食。分别收集两组的静脉血, 在清晨空腹的状态下采集其血液标本, 选择肘静脉进行采血, 血量为3 ml;通过3000 r/min速度离心分离, 离心所需时间5 min, 分离出血清之后, 放置于-20℃等待检测。通过全自动的血细胞分析仪及生化分析仪、配套试剂等对两组检测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 检测时间均为采集血液标本后2 h[2]。

1.3 判定指标

主要有ALT、TG、TC、AST。各项指标的参考值为:ALT, 0~40 U/L;TG, 男性0.44~1.76 mmol/L, 女性0.39~1.49 mmol/L;TC, 3~5.2 mmol/L;AST, 29~35 U/μ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ALT、TG、TC和AST均高于健康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试验组ALT、TG、TC、AS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1% (39例) 、55.7% (28例) 、46.7% (23例) 、93.35% (47例) , 健康组分别为8.9% (4例) 、15.7% (8例) 、11.2% (6例) 、4.5% (2例) , 试验组高于健康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健康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脂肪肝患者的发病原因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有关[3], 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不断发生变化, 使得脂肪肝的临床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大幅度提升, 对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4]。脂肪肝患者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与病理变化存在密切关系, 检测脂肪肝患者各项生化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所呈现的异常情况可及时发现脂肪肝的病理变化, 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改善预后等均有重大的意义[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ALT、TG、TC、AST显著高于健康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ALT、TG、TC、AST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健康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 多种血清学生化指标在脂肪肝的诊断中, 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多种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本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接收治疗的脂肪肝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 选取同期接收的5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 分析试验组检测结果与健康组的差异, 检测项目均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三酰甘油 (TG) 、总肝固醇 (TC)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等, 了解两组ALT、TG、TC、AST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试验组的ALT、TG、TC、AST高于健康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ALT、TG、TC、AST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健康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种生化指标在脂肪肝的诊断中, 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多种,生化指标,脂肪肝,诊断,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肖雪云, 曾烈华, 黄多娣.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4 (20) :81-82.

[2]史敏双, 翁春霞, 项辉.综合检测生化指标对早期脂肪肝诊断及肝损伤程度的评价意义[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 37 (1) :129-131.

[3]付晓杰, 王璐.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 2016, 14 (6) :190-194.

[4]尚宝荣.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1 (18) :2614-2617.

生化诊断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进行临床疗效研究并作为观察组,其中有32例男患者,48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2~48岁之间,平均年龄(42.5±3.3)岁,平均病程在2~5年之间.该组患者采用的是生化检验方法,具体操作通过临床采用生化检验和常规的检验;同时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方法是利用先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空腹血率进行检验,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空腹血浆葡萄糖检测根据患者的血浆葡萄糖值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低血糖症或者高血糖症。如果患者的血浆葡萄糖浓度大时则表示患者存在高血糖症,此时患者体内的水分会不断的流失,导致患者饮水量大。由于胰岛素分泌的比较少使得患者不能对体内葡萄糖进行正常的吸收,导致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的情况。经过空腹血浆葡萄糖测定能够及时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监测。

对两组患者进行高血糖症测量外,空腹血浆葡萄糖测定要于次日凌晨7时左右进行血液抽样检查。低血糖症发病时采用氧化酶进行检测,由于患者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紊乱,严重的更可能生成水以及红色醌亚胺,经过空腹血浆葡萄糖测定能避免出现死亡现象。

I.2.2测定血清甘油三酯两组患者在进行检查前2~3 d避免喝酒,并避免激烈运动,在检查前8~10 h内禁止进食.患者体内的血清甘油三酯过高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相关的疾病,血清甘油三酯是通过患者的小肠黏膜、脂肪、肝脏处合成。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有可能将其体内的血清甘油三酯维持在正常的水平。

1.2.3血清甘油三醋测定患者静止10~15 min再进行抽血工作。血清甘油三酯主要通过肝脏和脂肪合成以及小肠粘膜合成,它会随着患者的血液会流人试管之内。医务人员需要对每一位患者的血清进行分离。在糖尿病诊断中为了寻找对糖尿病诊断较为简单方便且费用低的方法,可应用常规氧化酶法。

结果显示:显效21例,有效44,例,无效5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

1.3 统计方法

观察组8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对照组80例健康体检者,其生化检验各项观察指标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在确认无误后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80例糖尿病患者其血浆葡糖糖、血清甘油三酯均在正常范围之外,对照组80例健康体检者其血浆葡糖糖、血清甘油三酯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观察组患者中1型糖尿病35例,2型糖尿病38例,其他类型糖尿病7>7.0 mmol/L。患上高血糖症后患者血渗透压会不断提高,导致患者中枢受到影响而出现多饮现象。由于糖尿病患者无法对葡萄糖进行吸收,从而导致患者容易出现乏力和消瘦。

3 讨论

随着我国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处于不断上升状态,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究其原因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等因素所引起,若长期存在高血糖症状则很容易出现眼睛、内脏、血管、神经等以及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如今,导致出现糖尿病的的致病原因主要为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在临床中分别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和肥胖、疲劳无力,前者症状多表现为域型糖尿病,该类型糖尿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对患者的心血管、肾、神经系统等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病情较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部分脏器出现衰竭的情况。患者出现糖尿病主要是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比较的低,因累计过多的葡糖糖使得患者极易出现尿糖的症状,从而出现烦躁、消瘦、多饮、多尿等,因此要应努力改善自身的病情,避免增加治疗的难度。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疾病治疗原则。在检测诊断结果可看出,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指标要高于对照组空度血糖糖尿病患者的诊断率。同时也可看出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诊断结果波动比较大,有一种现象是低血糖的患者来说,在服用磺胺类的药物及胰岛素药物会导致短期内出现低糖症状,但检测结果会影响血糖变化波动异常。所以,要对糖尿病患者检测是最好进行更加精准确切的诊断指标来诊断。

4 结语

利用生化试验,使得糖尿病患者诊断的安全性提高,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诊疗中。

参考文献

[1]黄玉英.糖尿病患者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诊断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4,6(4):26-27.

[2]李旷,邓述欢,吴佩明.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检验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8(2):68-69.

[3]李进.分析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J].医学检验,2013,9(5):70-71.

[4]刘红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1(4):33-34.

[5]叶龙英.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变化[J].医药前沿,2013,32(22):8-9.

[6]梁革文.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血脂及尿酸代谢异常关系的临床分析与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5(6):35-36.

上一篇:神奇的童话堡垒下一篇:综合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