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和改进(共12篇)
现状和改进 篇1
所谓健康养殖, 广义上就是以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为目的, 最终以无公害畜牧业生产为结果的养殖方式。其核心在于体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以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为主要内涵, 由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的传统养殖业向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现代养殖业方向发展。狭义上的健康养殖, 是指具备畜禽养殖知识和技能的人, 在良好的养殖场所和环境, 利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 通过将安全的投入品和健康优良的畜禽转变为质量安全的畜禽产品, 并将废污合理处置利用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健康养殖应具有9个基本要素, 即人员技能现代、场地设施健康、畜禽健康优良、饲料饮水安全、饲养管理科学、记录档案可溯、废污处置环保、产品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良好。其中, 人员技能、场地设施和健康畜禽是实施健康养殖的基础必备条件, 饲料饮水安全、饲养管理科学、记录档案可溯和废污处置环保是具体措施和手段, 产品安全和效益良好是最终目标。
1 生猪健康养殖存在的问题
(1) 忽视饲料安全保障, 滥用药物。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一是认为只要有利于猪只生长快且饲料转化效率高就是好饲料, 滥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等问题普遍存在, 造成猪肉品质显著下降, 产品中药物残留严重, 对土壤和水环境也造成严重危害。二是认为只有自己采购饲料、进行饲料加工才是最便宜、最安全的。事实上作为一个单体猪场, 自己搞饲料加工, 不但不利于饲料原料、生产过程、原料成品储藏期的质量控制, 更不利于生产符合猪营养需要的全价饲料和降低饲料成本。
(2) 忽视环境的污染。环境污染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猪场内的环境污染。有些养殖企业不重视猪场环境净化, 猪群所处环境潮湿肮脏、蚊虫骚扰连绵不断。另一方面是对外部环境的污染。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领域第一大污染源, 每年排出的畜禽粪便达27亿吨、养殖污水达100亿吨。一些养殖密集地区, 因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这些都是影响生猪健康和生猪生产利润的根源之一。
(3) 忽视饮水供应和卫生问题。很多猪场不关注猪的饮水供应, 认为有了自动饮水器, 接上自来水管就可以了。不关心水的压力、质量和饮水器安装的角度、高度, 导致猪只大多数时间处在不舒服的状态下饮水。饮水问题是生猪, 尤其是夏季产房里的母猪采食量上不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水源卫生更是被忽视, 有的猪场从未想过要对水塔进行清洗和消毒, 导致大量病原菌滋生, 严重危害猪群健康。
(4) 忽视场区基本建设投资, 没有给猪只提供理想的生活环境。多数猪场在场地选择、猪舍布局和环境控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有的离居民区太近, 猪场生活区、生产区之间没有分开, 忽视通风和温控设备投资, 忽视对粪污处理设备的投入等。这些都会使养猪场外围比较中看, 但刚开始养猪就进入布局调整和设备维修等被动状态, 不但养殖效果差, 反而增加了成本。
(5) 忽视投资规划, 对政府补贴认识不够。很多养猪者认为养猪业是最稳妥、最安全、门槛最低、不用较高科学技术就能成功地投资。事实上规模养猪一次性投资较大, 成本回收较慢;饲料营养要求高, 需要消耗大量的饲料;合理占地问题较难解决;猪病变得复杂, 生产水平不能正常发挥。另一方面政府积极投资鼓励发展生猪是从市场稳定角度考虑的, 不是单单的给予资金投入, 若投资者没有正确认识到上述这些问题, 盲目进军养猪行业, 则未来的市场仍然会出现问题。
2 生猪健康养殖改进对策
(1) 使用安全高效饲料。饲料是畜牧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投入, 是优良品种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重要物质保障。饲料质量的好坏和饲料投喂技术是否合理是影响畜牧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精选饲料、科学配方、规范饲料加工与饲喂过程是解决猪肉产品公害和降低养猪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应推行新型绿色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从源头保证摄食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 严把原料质量关, 推行无公害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筛选优化饲料配方, 保证营养需要。应用理想蛋白模式, 添加必需的限制性氨基酸;对原料进行膨化处理, 提高消化利用率;精确加工, 生产优质的颗粒饲料;广泛筛选有促生长和提高成活率又无毒副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生产核心料添加剂;科学使用无公害高效添加剂,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提高畜禽消化率, 促进生长, 改善品质, 降低废弃物排出, 以减少兽药、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 减少疾病的发生。
科学饲喂。养殖生产中饲料多采用人工投喂, 技术粗糙, 随意性大, 常常造成饲料的浪费, 恶化养殖环境。应加强动物采食行为学的研究, 应用采食生态、采食行为的特性, 提高投饲的科学性。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饲料投喂技术, 如计算机控制的饲料投喂技术、自动投喂技术等, 保证动物生长需要, 尽量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2) 推行规范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按照HACCP原则, 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现代饲养管理操作规程。重点包括:保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提供干燥、温暖、无贼风的舒适环境, 保证舍内良好的空气质量, 充分做好通风管理, 改善舍内小气候;合理营养调控, 分阶段饲养。根据每个阶段猪的生理特点和不同营养需要, 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 使日粮中的营养水平尽量满足猪营养需要。提供新鲜、优质、无霉变的饲料;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 统一清洗消毒, 切断疫病传播途径;选择科学适宜的防疫措施, 科学制订用药程序, 定期监测抗体水平, 应用安全高效疫苗, 实行科学免疫与规范用药;保证合理饲养密度。善待猪群, 保证猪的健康生长。
(3) 构建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是畜禽管理的策略, 通过它能够尽可能地减少致病性病原的引入, 并从环境中去除病原体, 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管理方法。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是为保证畜禽等动物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疫病综合防制措施, 是最经济、有效的疫病控制手段。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猪场位置的选择;猪场实行封闭式管理, 尽量避免或减少外部人员的参观学习等流动;运输控制。进出猪场的车辆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生产区的运输工具要有严格而明确的分工;猪场设备的消毒。要定期对猪场设备进行消毒, 同时一定要注意消毒死角;控制猪场的其他动物。猪场内不得养猫和狗等动物和加强灭鼠工作等;对发病和死亡的畜禽, 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必要时采用无公害化处理, 严格封锁, 防止疫病扩散。对引进的畜禽要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 不能将患病或隐性感染的畜禽引入场内;定期进行疾病的检测和日常的消毒工作;采用“全进全出”制, 以对畜禽舍进行彻底的清洗与消毒, 减少由于细菌或病毒的遗留所造成的疾病传播。
(4) 做好疫病防治。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选用安全高效的疫苗, 为了增强免疫效果, 可使用免疫增强剂, 常用的免疫增强剂主要有脂质体和中草药等。定期监测抗体水平、早期诊断疫病,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使用的疫苗应符合“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并按要求保存疫苗。严格掌握兽药的使用方法、用量和休药期, 禁止使用农业部批准和淘汰的药品, 禁止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镇定剂和激素类等。
(5) 加强环境控制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猪群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要和一定的猪舍环境条件相适应, 通过对猪舍通风、降温、除湿、除尘等措施, 根据不同季节把猪舍的环境温度、湿度和气流等调节到最适合猪群生长发育的状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和养殖规模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 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规划, 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推广“猪-沼-有机复合肥-果”、“猪-沼-有机复合肥-菜”和“猪-有机复合肥-菌-棉 (花生、果) ”等生态养殖小区模式, 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链条, 实现生态循环健康养殖。
当前, 发展以安全、优质、高效和无公害为主要内涵的生猪健康养殖已成为我国养猪界、畜牧主管部门与推广部门的共识。为了提高我国生猪健康养殖水平应从饲料、饲养管理操作、重大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粪便和废弃物无害化与资源化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加强攻关, 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生猪健康养殖水平, 保障全国人民消费安全, 同时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启家, 刘岗.关于”健康养殖”概念的讨论[J].海水养殖, 2000 (1) :40.
[2]谭书俊, 谭诗文.我国畜禽产品在出口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 (2) :79-81.
[3]张国红.动物疫病防治的健康养殖战略[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 (1) :13-15.
[4]刘敏.生猪健康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 2013 (9) :79-80.
[5]沈瑞玲.推行畜禽健康养殖对策的探讨[J].福建畜牧兽医, 2006 (4) :8-84.
现状和改进 篇2
“超越预算(Beyond Budget-ing)”是20 世纪 90 年代,欧洲学者提出的概念,目的在于否定现行预算理论和方法,在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引起不小的“轰动”。
笔者认为,超越预算有其合理性,在基本方面与Kaplan预算模型相似,但他们所谓的预算与广为流行的如杜邦和通用模式有明显差别。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预算最突出的优点是系统性,在没有预算的情况下,如何系统地确定、计量、反馈和评价那些没有直接钩稽关系的非预算或非财务的业绩指标,至少在目前还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重大的实务问题,或许这正是它不能被广泛接受的原因所在。
另外,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它将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和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贯穿起来,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实行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所以不应放弃预算,应根据其不足继续改进它。
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不足
预算监督体系法律法规不健全;预算缺乏前瞻性,缺乏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预算程序不规范;处罚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考评措施。
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虽然我国预算管理存在诸多不足,但不能全盘否定它的作用,正所谓“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吸收其精华,改进其缺陷,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快预算监督法律法规建设。
要加快预算管理立法建设的步伐,建立起一套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预算监督法律法规,确立预算监督的法律地位。企业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管理活动中的种种行为,明确责任划分,建立层层把关、分工负责的组织机构,做到预算管理有章可循。
2、树立以人为本的预算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预算管理在对资金管理的基础上,更重视人的管理和发展,认识人的行为规律,发挥人的内在潜能,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
3、建立严密的预算管理体系。企业要花大力气建立实施预算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部、各级预算责任中心。预算管理委员会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企业在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同时,下设三个专业委员会,即提案委员会、财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提案委员会组织专家和企业有关部门对目标利润进行预测,并负责预算草案的编审、方针、政策、规章的制定:财务委员会负责预算的执行、报告、分析、建议、兑现;监督委员会负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跟踪检查、修正、调整、考核,保证预算计划的顺利完成。预算部作为专门办事机构负责处理与预算相关的日常事务,负责在总预算确定、通过之前对企业各部门提供的预算草案进行必要的审查、协调和平衡,使总预算与分预算达成一致。企业要形成预算责任网络,企业各部门分别对它们在预算活动中的行为负责。
4、把预算具体到每一个产品、每一天,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企业在预算编制中要坚持做到两个细化:
一是项目细化,企业要把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用预算加以明确,严格执行预算目标责任制,将预算指标一级一级分解,直到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控制机制。
二是时间细化,企业要将预算由年分到天,企业每一位员工、每一个部门每天的工作量都由预算来规范。预算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层次,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它需要生产部门、劳资计划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物资供应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协调。要搞好企业预算,必须把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面系统管起来,必须树立员工参与意识,激励员工为预算管理献计献策,共同为预算指标的顺利实施而努力。
5、制定和实施预算要同企业的战略结合起来。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预算应和战略挂钩,使其从属于战略管理,而不是简单的企业预测。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前,应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战略,并以此决定预算的模式,只有这样,预算管理才能避免盲目性,才有生命力。
6、考评是预算得以实施的保证。
预算考评在预算管理循环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它既是本次循环的终结又是下一循环的开始,其目的主要是激励、沟通、控制。
预算考评包括考核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考评制度的关键是预算考评指标的构建。考评指标与预算目标、责任指标是相对应的,考评指标体现其目标层次,对于作业层,主要考核指标为成本、费用增减额和升降率(同预算指标的比较); 对于生产经营单位或部门,主要考核指标是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对于整个企业集团,则是经济增加值、市场增加值等。另外,除了财务业绩指标,还应该融入非财务业绩指标。为了保证预算管理考评制度的有效性进而确保预算管理的真正实施,奖惩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奖惩制度应当做到公正、公开、明确,区分单位、部门、班组以及各个层次的各种职务、各种岗位的工作业绩予以考核、奖惩。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预算的严肃性,预算管理才能走上科学完善的道路。
当下油田消防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篇3
【关键词】油田消防;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我国是一个工农业大国,在很多的领域都离不开油气的支持,对此,我们国家的油田开采工作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油田发展的过程中消防工作是一个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旦出现火灾情况,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对此,文章对当下油田消防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进行了阐述,给有关工作部门及管理人员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一、分析管理工作的现状
现阶段,主要利用专项检查和传统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我国油田的消防管理。在这项工作当中,对消防系统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一些油田部门并没有及时的检查,对安全隐患排除的过程中还比较混乱,对于消防炮、消防栓、消防的泡沫等一些油田部门并没有及时的进行检查,导致一些设施上存在着问题,这样一旦出现的了事故就很难派上用场,在安全消防工作中,对消防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也不到位,一些一线工作人员的防患意识和安全意识还不够强硬,因此,纵观整体,安全意识还不够完善。
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分析油田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就油田消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于现阶段的油田消防工作中,主要是较低的人员安全意识,较慢的科技更新速度,还没有配备新型的消防设备,缺乏对常规消防设备的日常检修工作及保养工作,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增加的基本资源需求量暴漏了出来,进而开采和炼制油田的项目也不断的推进,也增加了安全保障的消防设施,但是消防安全管理短板不足以通过消防管理的力量呈现出来。
2、对油田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予以强化
为了保证这方面的工作能够有效的展开,在这项工作当中,很多工作人员对预防火灾的工作能够积极的进行,但是它们的这种行为多数是通过惩罚建立起来的,并非是真正的提升了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因此,有很大的漏洞就会存在于消防管理工作当中,全员加入、将消防安全的意识树立起来是管理的基础所在,在油田的日常生产中将消防安全落实进去,通过入职前的教育、制定规章制度、安全培训的工作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上来,确保油田安全的生产。
3、将动态管理监控体系建立起来
为了确保对油田的消防组织进行实时的监控,就要将动态的评价体系建立起来,所谓动态消防管理体系就是科学的评价油田的消防工作,对油田消防工作当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因此就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将反馈的信息及时提交出来进行改善,为消防工作提供一定的保证。
4、将预防性的定期修检体系构建起来
为能够确保油田消防工作可靠、有效、安全的运行,防患于未然是消防设施的特点,安装上去,但是有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应用,但是设施会存在着损坏和老化的情况,对消防设施的检修和定期检查的制度要给予强化,及时的检修和保养消防设施,将消防设施当中的安全隐患排查出去,保证消防设备一直是完好无损的。对一线工作人员的消防演练工作要定期的开展,对消防设施的应用使员工们能够掌握,将基础的油田消防管理工作做好。
5、更新和应用现代的消防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当中都得到了广发的应用,因此在油田消防体系当中也应该将其有效的予以应用,因此消防技术和消防的设施也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更新速度非常快。紧跟着新事物的发展是我们油田消防管理工作应该重视起来的,将新的消防设施和新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积极的引入进来,将一线工作场所的消防设备的科学性提升上来。此外,将培训的工作上予以强化,对引进来的消防设施和高端的消防技术的使用上进行教导与培训,确保油田工作人员在除了基本的技术工作之外,还能作为一个合格的消防工作者,对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上要积极的吸取,科学有效的改进消防的设施,对消防安全当中的每个工作环节都要做到位。
6、对新建消防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
随着不断的勘察和开发油气资源,消防的一些工作项目上也在不断的增多,一个首要的问题就会通过新建消防的设施当中体现了出来。消防项目的高标准、高质量的投入,能够将一定的基础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出来。对此,在当代的油田消防项目当中,对质量上严格的把控,在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的大意,对一丝的死角上都不能错过,保证建设的整个消防项目都能够处于合理的状态之下,例如原料的采购、技术的引入、消防设施的调试、现场施工安装等。在建设项目的初期,对设计消防方案的工作上要做到位,招标设施的安全和原料采购的工作,对材料的施工方和供应方的关系上要協调明白。在安装的时候,对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上要严格的进行控制,对质量和技术上的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将消防安全工作的首要步骤做好。
7、组建一个合格的消防队伍,确保工作能够有效的进行
在管理当代油田消防工作的时候,消防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多与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将消防队伍的建设上予以强化是非常必要的,将一个技术强硬、高素质、敢拼、敢打的职工队伍树立起来,将油田消防工作的安全性提升上来。清醒的认识消防队伍的建设是现代油田消防管理机构需要注意的,对消防队伍的规划与建设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存在于其中,依据安全生产的整体安排和油田消防工作的具体特征,对时间上要合理的进行规划,安排好具体的人员,确保油田能够安全的生产与运行,对消防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定期的开展,建设起一支强有力的职工队伍,为油田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基本的安全可靠。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各大工业都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在这当中他们的发展都离不开油气能源的支撑。因此,我们国家加大了对油气资源的开采力度,油田的建设上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油田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基本的技术上固然重要,但是对于油田的消防工作也不能松懈,有很多的油田因为消防工作不到位而产生一些重大事故,严重的影响了油田事业的发展,因此,做好油田消防工作已经成为现代油田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忠英.油田消防安全隐患调查及整改措施的探讨[J].2012.12
[2]刘佳.油气田消防安全现状与解决措施的探析[J].消防安全,2011.4.
[3]蔡琳.浅谈当下油田消防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J].学术研究,2013(02).
作者简介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和改进策略 篇4
一、教学现状
1.探究不能有效开展。
由于经费不足、师资缺乏等原因,农村小学大多都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体,一般都是按照教学大纲给学生上课,照本宣科,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和教师是单方面的交流,教学中不管学生听不听得懂、有没有兴趣听,教师都是满堂灌, 一节课中教师说话的时间占了课堂的一大半;为板书而板书、为演示而演示的现象也不少见,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仅仅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去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但不是什么内容都要让学生去探究,有的探究课教师自己都概念不清,只好搪塞,结果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还容易造成模糊认识;也有的教师滥用合作学习,合作的形式多,目标不明确,时间不保证,完全是流于形式。
2.课堂教学形式化。
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花架子”特别多,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也很多;有的教师想在一堂课中展示过多的新课改理念,冲淡了教学主题,导致知识的学习落不到实处;在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中,有的教师多媒体使用不恰当,用多媒体代替学生的探究,代替思维过程、代替师生交流、代替板书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教师,上课时间分配极不合理,新课的导入时间太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解决问题的时间太短;有的教师随意穿插游戏的情况比较严重,其结果是课堂的40分钟不够用,出现拖堂。
3.教科研方法落后。
农村小学由于受经费限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对一些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了解;学校教研工作主要是以开展校内互听互评活动为主,教研工作缺少活力;教师重教轻研,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创新,教研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农村小学教师资源匮乏,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担任多项教务工作,任务较重,精力有限,严重制约了教研工作的开展;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评课的准度、深度和广度把握不合理,造成教研的真正目的得不到实现。
4.学生课业负担重。
有的教师不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不注意通过教学的双边互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时间;有的教师不去反思应该怎样设计教学,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而是一味地强调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多得让学生喘不过气来,从而使学生长时期处于投入大、负担重、效率低的被动境地,湮没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视教学为儿戏,课前不认真备课,课堂上随意发挥,废话连篇,毫无教学计划和效率意识;有的教师还直接用历届考试的题型,让学生反复练、考、背,死记硬背数学“典型题”的现象严重。
二、改进策略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很大,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 改变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还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不去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所谓,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教师一定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师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漠不关心。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上,教师的包办行为要尽量少一些,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尽量多一些, 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相通的园地。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新课程变革给教师带来挑战,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机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不仅与课程资源的再创造和校本化实施有关联,还与课堂有效性提高的另一主体“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不仅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和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它不是静态的、预设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 也就是说,在课堂这个主阵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大胆改革课堂,运用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模式,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充满喜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3.拓宽教研教学思路。
多年来,农村小学教研活动存在模式化的问题, 在固定或者相似模式的框架下,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为纠正教研活动模式化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实行“3+3+2”听评课模式,即教师每听一节数学课,就要针对教师的授课找出课堂教学中的三个成功点和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两条教学建议。听评课的教师,也可根据课堂实际增加或者减少某一项的内容,使听评课不走过场,促使教师独立思考, 使听评课的目的落到实处。针对以往课堂教学评价 “一言堂、走过场”的问题,我校建立数学课堂教学多元评价机制,即实行学校评价、教师互评、家长评价、 学生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的捆绑式评价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数学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探索、创新、实践自己教学方法的同时,积极汲取外地成功的教学模式和他人成功的教学方法,克服简单的一味照搬,边实践边教研,做到在创新基础上的移植。在教研活动中,我校还组织骨干教师攻关,反复实践、论证和再实践,形成适合教师自己的教学方法。另外,每次教研活动都确立一个研修主题,并结合这个主题听课、 评课,最终达成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形成最佳教学方法,使教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数学课堂教学。
4.让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新课程标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激发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校要求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学到数学。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作业,突出应用性操作;如学习了乘法数量关系以后,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 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沟通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 使学用紧密结合;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和每门功课的节数;在“米、千米”的教学中,让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
现状和改进 篇5
为了进一步摸清九年级学生成绩现状和学习状态,更有针对性的做好下一步的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成绩,学校决定召开这次交流会。具体安排如下:
一、班主任
通过自己查课、与科任老师交流等手段,要摸清自己班级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纪律;要对班级的前三百希望生、前三百边缘生、统招希望生、统招边缘生的人数、成绩、学习状态、薄弱学科做深入细致的了解,并和科任老师是随时交流,拿出具体的帮扶措施。
二、各学科教师
备课组长要分析本学科的整体现状,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位教师要分析自己所带学科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要拿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并跟进落实。同一学科教师要共同探讨本学科下一步的高效课堂模式,力争出实效,出成绩,出方法。
三、周周清的目的是什么?效果如何?没清的怎么办,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四、年级对“数英物化”四科纳入质量监控,每周每科每班抽出部分同学参加年级统考,成绩作为对任课教师的一个过程性评价。
四、各科座谈安排
地点:二楼小会议室
五、时间与学科
英语:
12月2日第8节课
数学:
12月3日第4节课 物理:
12月3日第7节课
化学:
12月4日第2节课 政治:
12月4日第4节课
历史:
12月4日第8节课 语文:
室内设计的现状分析和改进策略 篇6
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经过三十年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相关企业与从业人员也达到了一定数量,但整个行业良莠不齐的现状也引发了众多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室内设计现状并对改进策略提出了见解与建议,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室内设计 现状分析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6-0078-02
室内设计主要指利用建筑标准和技术手段、结合建筑美学理论、运用不同种类的材质、依照建筑属性、格局及环境等条件要求在现代建筑物中设计并创建合理、舒适、完备的室内环境,以满足建筑物使用者的物质需求与精神生活要求的过程。曾经作为建筑设计组成部分的室内设计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而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专业。中国的室内设计发展经历了约三十年时间,其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经历了种种演变,艺术品位不断得以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系统的室内设计专业技术相比,中国的室内设计仅仅处于最初的起步阶段。中国当前室内设计行业行为并未有效规范,而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仍在低位徘徊,其设计方案中的个性化、本土化、民族化元素仍亟待加强。
一 中国室内设计现状分析
(一)时代发展对当下室内设计提出的新要求
1 设计更加多元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强力渗透已经使全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各种设计思想随着国际间日益频繁的交流而涌入国内各行业。大量充满异域风情和地域性、民族性的优秀设计方案带给国内的室内设计从业人员极大的震撼。这些国外设计作品强烈的个性与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室内设计师,国内设计师在参考这些外国同行的作品时不断吸收其中的设计灵感,中外设计元素相互碰撞、融合并有机渗透,使国内的设计呈献出更加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2复合式的设计
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突破与进步推动了新型建筑装修与装饰材料的诞生,伴随与国际接轨的新兴设计思想的出现,传统的设计模式不断被挑战和革新。要技术也要艺术、在传统中融入现代、异域思想和本土意识的交流。这些不再受到地域阻隔的设计理念加快了穿插与交叠,形成了新时代下的复合式设计。
3具有更强的时代感
中国室内设计经过了上世纪末期对西方设计作品的盲目抄袭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亚洲设计为主导的时期。传统的设计思路、装修装饰材料和陈旧的设计方案正在迅速被超越和创新,中国室内设计已经从过去仅仅满足生存需求跨越到了绿色环保的新层面。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贸易的持续深入,各行业都已经开始加快了设计专业现代化的进程,这一潮流趋势也推动着室内设计专业不断自我突破,在设计行为中融入更多、更强的时代感。
(二)我国室内设计行业的问题
1不规范的行业现状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扩张,全国建筑行业的产值每年都能达到甚至超过两千亿元人民币,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着大量室内装修装饰公司涌入市场,这些公司资质欠缺、技术水平高低不一,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整体说来,全行业缺乏优秀的设计公司与专业技能过硬的设计人员,管理不规范,发展不均衡,市场的无序化发展导致恶性竞争层出不穷。一些室内设计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直接以“免费设计”为噱头,严重破坏全行业的健康发展,直接损害了正规室内设计公司的利益、挫伤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那些不了解建筑设计构造、不熟悉具体施工原理、不具备建筑艺术素养的“山寨”设计公司既缺乏室内设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未掌握设计的原则与规律,更不懂得室内设计美学,其勉强拼凑出的所谓设计方案均是“三无”作品(无个性、无特点、无美感),不仅无法满足建筑使用者的要求,更损害了全行业的声誉和利益。
2室内设计与建筑其他环节相脱离
西方相对成熟、系统的室内设计专业与建筑行业的其他环节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性,优秀的建筑师往往具备室内设计、家具设计、饰物设计等多种优秀的专业技能。反观中国目前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却与建筑、工业等行业内相关专业的设计严格分离,即便同属建筑行业内部不同类型的设计专业,在目前中国的大专院校专业设置上却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这些在内在属性上原本密切关联的专业领域被人为割裂后单独开展人才培育,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建筑师只关注建筑物的土建施工设计,完全不考虑后期的室内装修装饰;室内设计人员拿到建筑毛坯后只能在有限的成品市场中挑选可用的室内设计材料。这种相互不理睬的设计关系根本无法形成有机融合、内外一体的优秀设计方案,也直接导致我国目前室内设计仍然长期处于落后、原始的“湿”作业状态。
3缺乏优秀的创新设计
创新行为应该基于传统和历史的基础,再通过创造者结合其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因素进行提练与升华。作为艺术范畴的室内设计专业是社会文化在时代中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室内设计从业人员的设计师必须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艺术审美功能,了解国内外不同艺术门类的形式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设计。当前中国室内设计行业中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国不同流派与风格的设计作品,已经具备了多元与复合的特点。然而,这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外国设计作品却常常成为中国室内设计模仿或抄袭的模板,中国的室内设计方案中不断出现国外作品的优秀创作元素。对外国设计作品表面形式的全盘接收和仿照已经成为国内众多室内设计者在创作时的首选,虽然行业内外都在不断强调应以民族化、传统化设计作为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的指导方针,但现实情况却是对外国设计不加辨别地照单全收。
4从业人员数量激增、队伍素质整体偏低
巨大的市场潜力与经济利益以及每年都在扩招的高校都使室内设计成为目前各大专院校最热门的专业设置之一,无论是否具备足够合格的师资力量,众多高校甚至社会上的普通培训学校或培训班都开始设置室内设计专业。仅仅十年时间,中国的室内设计从业人员已经呈现出几何级的数量增长态势。这些只为了满足市场短期需求而被匆忙培训出来的设计人员既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又没有足够的技术技能,加上艺术修养不足及没有严密的设计逻辑,导致大量粗制滥造、浅薄媚俗的设计作品纷纷涌现。
二 对中国当前室内设计现状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立法,规范行业准入制度
针对当前室内设计行业准入门槛低、缺乏规范的现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行业资质的审核,提高室内设计行业准入标准。应联合专业的建筑设计院或高校的专家制定室内设计专业从业要求,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向全社会推广,对不具备资质叉开展了室内设计业务的单位坚决予以清除。禁止以“免费设计”为噱头的不实宣传,对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的“山寨”设计公司予以惩罚,情况严重者追究其民事或刑事责任。
(二)改革专业培训模式
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已经实现了集约化、一体化和工业化,并确立了“三省二高”的建筑设计标准即“省时、省力、省消耗、高质量、高品质”。这样的建筑设计标准不仅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避免了浪费。一栋建筑从土建设计开始就将后期的装修与装饰设计一并考虑进去,避免了对已经完工的毛坯建筑再次穿墙打洞的不必要浪费。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仅需要熟悉最初的基建施工,也要了解并掌握后期全套的室内设计理论与实践知识。
因此,当前中国各大专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与建筑相关设计专业严重脱节的培训模式完全无法满足未来建筑设计一体化的要求,亟待进行改革。高校应尽快设立涵盖建筑、装饰、工业等专业的综合性设计专业。可以参考国外高校同类专业设置的特色与方式,在培养建筑设计师的同时兼顾室内设计、装饰设计、家具设计等其他关联性较强的设计元素,使未来的设计师在学校期间就能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培育。未来的室内设计流行趋势是内外一体、高度融合的综合性设计作品,现在各自分离的高校设计专业明显不能满足设计行业的发展要求。尽快建立建筑行业的“全科”设计专业、拥有足够多的设计师人才,才能在以后全球性的设计市场竞争中为中国建筑设计争得一席之地。
(三)提高设计从业人员队伍素质
室内设计属于主观性极强的专业门类,其设计方案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设计师的才能与技术,因此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从业人员队伍是提高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关键。当前室内设计从业队伍滥竽充数现象严重,其中原因—方面是市场经济利益刺激所致,另—方面还是从业人员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得到足够有效的理论与实践培训。
室内设计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学校教育期间不能仅仅将学生关在教室里面对书本上的抽象知识,应当充分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工作实践中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高校可以与社会上的相关企业联系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比如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到建筑相关单位参与在职人员的设计工作。有条件的应当安排学生进入建筑设计施工现场,通过实地操作掌握书本上的设计理论,也可以安排学生与业主见面了解当前社会上对室内设计的最新要求或流行趋势等信息。只有设计人员在学校期间掌握了足够充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入职场后才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节奏与要求。
同时,目前社会上大量无数学资质的培训学校和培训班也设置了室内设计专业,这种非专业的学科设置既无法培育出合格的专业人才队伍,又耽误了学习者的时间、增加了学习者的经济负担,更严重的是扰乱了整个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适时开展排查和整治,尽快取缔那些冒牌设计专业,维护正规专业院校的声誉与利益。
结束语
现状和改进 篇7
1 种子的生产经营现状与问题
目前, 在种子的生产经营中, 没有健全的检验和监督机制, 加之监督力度过小, 导致生产出的种子质量逐渐退化。其经营现状主要是:企业销售利润高、品种多而杂乱、销售关系复杂, 难以保证种子质量, 农民种植种子后常常导致减产。同时, 由于商家炒作, 价格被大幅提高。
2 存在于种子生产经营中的问题
2.1 法律意识淡薄, 没有足够宣传《种子法》
自颁布《种子法》以来, 并没有对其进行足够宣传, 很多农民和部分经营者没有足够了解, 而且种业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又极为不同, 与自然因素和种子本身都有关系, 一些农民法律意识不强, 也没有维权意识。
2.2 生产种子时具有盲目性
种子企业在这几年内逐渐兴起, 但是很多企业, 甚至一些个人或单位并不具有生产资格, 发觉某些种子的市场短缺后就开始盲目制种, 制种规模和基地十分混乱, 很难进行控制和管理, 种子积压, 价格又被降低, 损害了企业利益。
2.3 管理混乱的基层种子经营
对于无证的种子经销商, 《种子法》并没有提出过高要求, 因此经销商的水平良莠不齐, 其中一部分引种盲目, 随意将种子的适应地区扩大, 甚至将散装、伪劣的种子进行销售, 存在较多违法现象, 但是工商管理部门与基层沟通不良, 没有一致的执法标准。
2.4 难以保证种子质量
最近几年农作物出现了很多新的品种, 但是很多新品种并没有足够的优势可以代替已经应用的品种, 农民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来选择品种。部分地区试点与供种单位只在乎利益, 进行品种试验时缺乏公正性与科学性。
2.5 较多良种补贴问题
国家实行了良种补贴的优惠政策, 由于其没有针对性, 有些地区的农业管理部门故意选择本县经销商为中标公司, 造成了不公平的种业竞争, 很难保证种子质量。
3 管理种子生产经营的对策
3.1 加强建设种子质量执法体系
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与农业局种子管理站其资格是被认证的, 是专业合法机构, 负责区域内种子质量的监督。但是由于经费限制, 这些机构没有稳定的人员, 很多人员没有检验证, 在监督和检验种子质量时缺乏有效性。为使农民安全用种得到保证, 必须要加强质检队伍建设。县财政加大经费投入, 使机构运转正常, 另外, 要加强检验机构管理, 使其检测能力和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3.2 对种子事故进行正确处理
种子的生产和经营中会出现很多事故, 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采取解决措施。例如种子的真实性和纯度、发芽与出苗, 两者都属于质量事故。对于前者可以加强检验力度, 使用更加先进的技术, 使播种后损伤减少。后者主要因为种子存放时间过长, 降低了生理活性, 导致出苗率差, 同时还会受到病、虫、鼠害的影响, 所以应选择发芽率高且新, 有防病、虫、鼠害标注的种子进行购买。种子生产事故包括由地域、气候导致的以及因病害和栽培措施引起的。前者因温度过低光照少或者温度过高出现干旱等情况导致农作物产量低, 却不属于法律法规中的质量问题。为防止这种事故出现, 一些适应性试验, 如耐高、低温等必须由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而后者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栽培措施引起的, 农业技术人员应指导农民学习种植、施肥和防虫等技术。
3.3 对种子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农业生产资料中最基本的2个环节就是市场流通与销售价格。这几年种子的价格有所增长, 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受到高价的直接影响, 与国家支持农民种粮、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并不符合。经销商和种子公司的一些操作使得种子价格过高。为了使农民利益的合法性得到维护, 上级主管部门应对不正当竞争进行限制, 对生产和经营种子的企业进行规范, 对经销商进行管理。政府部门还可以选择有良好信誉、较低价格和高质量种子的公司, 对其进行良种资金补贴, 并以农民的实际种植面积为依据进行发放, 减少市场流通环节, 将真正的实惠带给种粮的农民。
3.4 对生产经营的种子质量设置风险保证金
很多农民因一直没有解决的种子案件而得到合理赔偿。为了将这个问题解决, 可以设置风险保证金或风险保险基金来保证购买种子的农民的利益。当出现事故时, 由保险公司向农民进行赔偿, 资金的提供者包括经销商和种子公司。
4 结语
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因此要对存在于种子生产和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从而推动种业的发展, 增加粮食产量。在实施以上对策的同时, 还要在县级甚至村级建立与之相关的组织, 对种子进行检验, 并考核种子的经营者, 使种子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更加严格, 促进种业发展。
摘要:生产和经营种子都是需要管理的, 与粮食的生产安全、农业投入品甚至广大农民得到的经济效益都息息相关。我国有很多法律法规对种子的生产和经营行业做出了一定的规范,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以下简称《种子法》) 等, 并将垄断模式的种业生产经营转变为竞争模式, 扩大市场范围。文章深入分析了存在于种子生产经营中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种子,生产经营,改进
参考文献
[1]黄大龙, 陈前程, 冯建成, 等.龙溪小麦育种成效与早熟育种经验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 25 (6) :857-862.
[2]张利, 田笑明, 曹连莆, 等.冬小麦主要品质形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 2012, 42 (2) :65-69.
现状和改进 篇8
1. 1继电保护配置概述
继电保护配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用来增强电力设备及相关元件的安全性能。继电保护配置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事故时, 自动切断故障部位或发出信号, 指示让人工处理故障的一种装置, 能够减少设备损耗, 维护线路安全。 继电保护配置一般由测量比较部分、逻辑环节与执行输出三部分构成, 测量比较部分用来测量元件的电气值, 根据测量结果得出是否启动该继电保护装置的判断, 接着由逻辑环节判定线路出现故障类型, 作出发出信号、断电跳闸等不同处理方法, 最后由执行做出相应行为来处理故障。
1. 2继电保护配置的特点
继电保护配置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安全, 减少设备及相关元件的损耗, 其运行机制要求其对事故与故障作出快速反应, 因此, 继电保护配置具有以下三大方面的特点。
1) 及时性。事故与故障的发生具有突发性, 要想解决因突发事件造成的电路危害, 继电保护装置就必须反应及时, 判断准确。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保证线路安全, 及时性是继电保护装置突出特点之一。
2) 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具备灵敏特性, 其功能便是处理短路线路或故障设备, 因此即便短路部位电压过高、电流过强, 它也能保持灵敏反应, 及时作出处理。
3) 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表现在安全性与信赖性两大方面, 即线路正常时不发生多余反应的安全性, 线路故障时及时断开短路线路的可信赖性。
2继电保护配置现状分析
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了一支具有浓厚继电保护理论依托和实践能力的继电保护建设队伍。随着建设队伍的不断发展,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以及教学为一体的继电保护学习整体, 这个时期继电保护配置是传统的机电型与整流型。
20世纪60 ~ 80年代, 晶体型继电保护配置广泛使用, 我国自主研发了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装置与晶体管高频闭锁距离保护装置, 打破了此前国内500 k V线路保护只能依靠外来保护装置的局面。
科技的发展推动继电保护设备的升级, 20世纪70年代专家学者研究新型集成电路型保护配置, 20世纪80年代逐渐取代晶体型继电保护装置, 20世纪90年代得到广泛使用。
继电保护配置历经机电型、整流型、晶体型与集成电路型四大形态, 现在步入微机型继电保护。微机型继电保护是以数字式计算机作为基础发展的新型继电保护装置, 国际上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国内学者进行微机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但此时计算机价格高昂, 投入成本过高。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设计研发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 并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应用, 加速国内微机研究进程。此后, 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各所院校都研发不同类型的微机保护配置, 其中华中理工与东南大学研制的发电机保护与压电器保护也顺利通过检测, 西安交通大学研制的正序故障分量设备也于1993年通过鉴定。随着更多微机型继电设备的开发与使用,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微机时期。
根据继电保护设备发展历程来看, 未来的继电设备必然跟随技术进行升级。继电保护设备呈现计算机化、网络化、一体化与智能化的趋势, 未来的继电保护设备必然越发智能、灵敏、 安全。
3继电保护配置改进措施
3. 1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继电保护配置的短板, 本文以10 k V线路进行具体分析。继电保护配置在10 k V线路中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两方面。
1) 线路饱和问题。10 k V电路出口端普遍存在较小短路电流, 出口端距离电源远, 抗阻较大, 但随着电路系统运行规模变大, 将会引起出口端短路电流变化, 甚至超过额定电流百倍, 这极有可能造成线路中互感器饱和。一旦互感器饱和, 便不能感应线路中的电流, 此时保护设备将出现拒动现象, 保护设备不能进行工作, 从而拉长故障时间, 扩大故障面积, 影响线路运行。
2) 励磁涌流现象。励磁涌流是专属于变压器的现象, 但整个线路中含有多种电力设备, 一旦变压器因空载发生励磁涌流, 带动整条线路电流过大, 经常导致保护设备误动。
3. 2继电保护改进措施
为推进继电保护措施升级与发展, 改善使用问题, 保证整条线路安全, 继电保护应坚持改进机制,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完善验收机制。继电保护设备关系着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 应重点关注其验收机制。相关电力设备厂制造出保护设备, 先由生产部门自检, 再经由工厂生产部、制造厂等部门联合检验, 确保设备质量。
2) 按时检修设备。运行的设备都是消耗品, 难免出现老化、破损的现象, 要想保证继电装置的稳定性能, 就必须按时检修设备。近年保护芯片较为稳定, 极少出现问题, 因此将检修重点放在检修保护设备上, 按时、按要求的进行设备检修,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 及时更新装置。先进的技术带动设备的不断更新, 要想保证线路的安全, 就必须及时更新相应的保护设备, 对老旧、破损等不能正常运行的设备零件及时进行更换, 对版本老旧的装置及时更新。
摘要:继电保护配置在线路管理中至关重要, 能及时处理线路故障与突发事故。介绍了继电保护设备概念, 分析发展现状, 研究使用问题, 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继电保护配置,特点,现状分析,改进
参考文献
[1]郑海坤.浅谈继电保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电气工程与动化, 2011 (3) :22.
现状和改进 篇9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课堂用语,现状,策略
使用英语组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用语是把教与学有机联系起来的主要载体。可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在课堂用语使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课堂用语使用不当,会给学生造成指令的不理解,对课堂学习兴趣不浓,从而降低学习效果。下面,笔者对初中英语课堂用语的使用现状简单分析,提出几点改进的策略。
一、课堂用语使用单一
每一节课的课堂伊始时,都以Good morning/afternoon,class!Good morning/afternoon,teacher/Sir而组织教学,偶尔的How are you?Fine,thank you也算是课堂用语的“多样化”、新鲜感了。简单的师生问好之后,马上进入正题,教师的新授的导入语言更是简单,形式单一,学生都能如数家珍,Today,we will learn new lesson——unit…,再说出这个单元的某个板块,如reading,Grammar,再说出学习任务,这样的课堂用语,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学生也能说出来,老师不说,学生也知道下句话老师要说什么,这样,对学生没有新鲜感,缺少趣味性。
尤为突出的,还是Good,Very good在评价时的高频的使用,在使用初期,学生感到教师在表扬自己,时间一久,连学生也麻木了这样的表扬和激励,对学生毫无意义可言。
不是这些课堂用语不能不用,和其他用于交替使用,也有必要。教师应注意用语的多样化,经常变换,给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听说训练的新鲜感。如在天气骤变的课堂上,教师不妨以谈论天气而进入教学,How about the weather?It is getting colder and colder.在学生9上的Unit1 Welcome to the unit时,教师走进课堂,便神秘地说:Yesterday,I saw a rainbow in the sky.Did you see it?How many colours are there in a rainbow等进入导入部分的学习;学习Fashion show时,教师焕然一新,给学生介绍自己的穿着打扮是否得体,颜色、款式是否搭配完美,再让学生迈着“模特步”走上讲台,介绍自己的服饰……这样的课堂组织教学与用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凸显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才会不断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
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除了Good之外,Excellent、wonderful、Don’t be shy、Try again等对学生有针对性地给以中肯的评价,真正给以公正、公平的评价。
二、课堂用语使用太难
只要走进一线教师们的课堂,走进同事的课堂,经常参加一些观摩课、示范课,就会有同感:老师的口语漂亮、流利,但课堂用语使用较难,学生跟不上节奏的也较多。教师使用一些生硬的句式,给学生理解上增加了难度。
现在小组合作在课堂上成为有效课堂的有效手段,在组织小组合作时,如四人一组的小组学习,不少教师用I want three of you to form a group.这样的用语与汉语式的简单翻译无异,不如Three are a group更有动令之感,使学生明白老师的意图。在问学生是否能听懂老师你所讲的内容时,老师们与其用Can you understand me what I said?不如Understand?Got it?简单明了,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用语,应首先坚持学生能听懂和理解,易于学生接受的原则,否则,复杂句型、冷僻单词的使用,会使学生无所适从。
三、使用中文太多
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习惯于汉语组织教学,主要原因除了教师的口语等本身素质以外,更为较多的是担心问题,担心使用英语教学,学生听不懂。于是,在汉语和英语之间选择了并用,说一句英语,马上翻译为汉语的也不是少数。相对来说,比纯汉语组织教学也算是进步了。
使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为学生构建英语学习的氛围。不难想象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Colours and moods时,教师上课师生问好后,突然汉语提出学习任务:今天我们阅读课文——《颜色和心情》,通过阅读,我们了解颜色与人们的心情问题……这样的教学,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自己也感到突兀,好就好在学生习以为常。然后对课文的教学,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和回答,再逐字逐句翻译式讲解的,是教学的“共性”。
对于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教学,汉语翻译法更数不胜数,如学习suggest时,先带读,再告诉学生“建议”之意。不如用英语给以解释,suggest eaquels to“advise”,means“give sb a piece of advice”这样,suggest的意思用熟悉的单词advise而给以释义,并巧妙地复习了advise和advice的不同,再以同样的方式介绍suggestions效果会更好。
课堂用语的使用,可以说是小细节,只要教师稍微注意,就可以避免单一、生涩、汉语式教学等的弊端,采用富于变换、易于被理解的课堂用语,可以构建师生互动的有效课堂,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更给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潘明高.初中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的运用[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3(12).
现状和改进 篇10
三年前, 中江公司从一个地方供电企业成为省公司控股的第一家县级供电公司, 中江电网还非常薄弱, 仅有两条110kV线路与主网相连。自220kV南华变电站一期工程于2008年3月投运后, 中江电网有了220kV变电站作电压支撑。
20世纪80年代末.中江地区110 k V变电站靠一条或两条110kV线路供电, 其中110kV五中线线径是LGJ-150, 线路较长达33kM。中江站110kV母线电压偏低不足110kV, 那时建设投产的变压器中低压侧的额定电压均为1.1倍的系统额定电压。220kV南华站投运, 解决了中江地区无220kV变电站的历史,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江地区配电网的电压很难满足要求, 电压呈偏高趋势, 配电网电容器无法投入运行, 无功功率不能就地平衡。
中江地区变压器容量及额定电压:
上图表明:2001年10月投产的凯江站I#主变10kV侧额定电压选择10.5kV, 且调压范围为±10%, 而投产时间较早的中江I#、II#主变、广福I#主变10kV侧额定电压选择11kV, 其中中江I#主变、广福I#主变调压范围只有±5%。
1 潮流计算及分析
潮流计算主变档位选择:南华220kV主变有载档位置1 档, 中江I#主变置1 档、II#主变置4档, 广福I#主变置1 档。
1.1 计算方式一:
广福10kV母线电压已达10.81kV, 凯江10kV母线电压电压合格, 中江10kV母线电压接近上限。低谷时段电压还要上升, 其中中江10kV母线电压超过10.8 kV。中江地区各站均不能投入电容补偿。全网有功损耗36.095MW。
1.2 计算方式二:
将连山站转由220kV南华站供, 连山站不投电容。中江地区电压有一定下降。低谷时段电压中江10kV母线电压超过10.7 kV。总损耗36.080 MW。
2 中江站主变差动保护运行存在的问题:
中江1#、2#主变差功保护为常规保护 (BCH-2型) , 差动保护灵敏度小于2 (规程规定值) , 并且为保证区外故障主变差动保护不误动, 中江Ⅱ#主变只能在5档与15档之间 (即110KV±5%) 调压。
3 运行措施:
3.1 调整运行方式:110kV连山变电站转由220k V南华站供电。
3.2 中江地区各站不能投入电容器。
3.3 广福站I#主变35kV侧无载档位升一档。
3.4 中江地区各110kV变电站10kV出线近端配变档位调整至适合档位。
4 建议
4.1 经计算220KV南华站投入运行后中江地区电压偏高, 为彻底解决此问题, 建议将中江I#、II#主变、广福I#主变更换, 主变更换为有载调压变压器, 电压调压范围110±8×1.25%/38.5±2×2.5%/10.5kv。
4.2 中江1#、2#主变差动保护为常规保护 (BCH-2型) , 为保证区外故障主变差动保护不误动, 限制了中江Ⅱ#主变只能在5档与15档之间 (即110KV±5%) 调压。建议:更换为微机保护;更换中江I#、II#主变。
摘要: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电压质量好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对保证用户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电气设备的安全与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的电压控制分析和合理的无功补偿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 而且能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现状和改进 篇11
关键词 家园共育 现状 策略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家长希望幼儿在幼儿园能够得到全面发展,①然而,幼儿教育是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双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以胜任,②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将幼儿教育的水平全面提升。只有幼儿、家长以及老师共同合作,才可以给孩子带来优质、积极的教育。
1 家长和幼儿园共同教育的现状
(1)一些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观念认识不够。一些家长认为,把幼儿送到学校,幼儿的一切发展全靠老师来教,这些家长认为自己是在消费,缺乏与教师的交流,也很少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等,往往在期末时验收幼儿的学习成果,而且在验收成果时也只是关注幼儿的记忆发展能力,比如孩子学会了多少字等;而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品德素质等很少过问。(2)家园共育的实效性不强。在实际开展的家园共育的活动中,教育的效果有限,多数活动停留在表面层次,家园合作不够密切,常常出现脱节现象,很少深入到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3)幼儿教师的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一方面,虽然家长在家园共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幼儿教师的责任也是非常重大的。孩子在幼儿园接受知识,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巧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幼儿园的教师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教师的言行会得到孩子的模仿,教师的言行和品质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家园共育中,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在家园共育工作中双方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但一些教师以专家自居,不去理解和尊重家长的教育方式,就和家长在教育方法上产生分歧,家园共育就会产生负面效果。
2 家园共育的改进策略
2.1 家长方面
(1)家长观念的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前提。现在,很多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观和成才观等方面存在误区,比如,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智力的开发就是灌输很多知识,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就可以成才,还有些家长忽视孩子品德和行为的培养,这些观念误区会对发展家园共育造成直接影响。(2)合理利用家长资源优势。首先家长的职业优势可以为幼儿园的教育提供帮助和支持;其次家长的个性优势,将不同家长的兴趣和爱好与幼儿园的发展相结合,为幼儿园的教育提供更广阔的范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2 教师方面
教师在家园共育合作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家园共育工作质量的好坏。一方面,教师要熟练掌握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注重幼儿素质培养,幼儿教师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幼儿的良好素质;③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掌握有效指导家长教育幼儿的方法。在家园共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在平等的原则下,充满责任心和爱心,让家长看到教师的辛勤劳动,从而促进家长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理解,赢得家长的信任,为家园共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2.3 社会方面
社会舆论的力量对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有强而有力的促进作用,社会各界对家园共育积极宣传,可提高人们对家园共育的理解;政府部门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对家园共育工作提供帮助,可为家园共育工作提供保障;在幼儿园或者生活小区建设家园共育活动中心,可方便地开展家园共育活动。
3 家园共育工作改进的具体措施
(1)建立家园共育的制度。一项工作要顺利有效地实施,就必须建立合理的制度。家园共育也需要如此,且家园共育制度必须落到实处,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这个制度必须涵盖所有人,必须包括幼儿、家长、教师以及幼儿园的其他人员。(2)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要改变家长的观念和合理利用家长资源,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强和家长的真诚沟通。只有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才能够使家长成为真正的合作伙伴,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面对面的沟通、电话沟通或者互联网沟通。通过家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可以使幼儿园、家长和教师之间形成融洽的关系,从而实现家园共育工作的双赢。(3)定时让家长来幼儿园“上课”。要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过让家长到幼儿园“上课”是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的一种有效的途径。④幼儿园通过传递专业知识和实际教育方法给家长,家长不仅可获得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可以汲取新的教育知识,可适时调整教育子女的方式,从而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另外,通过这种方式家长还可以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和宗旨,从而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同时,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上课”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分享有益的育儿经验。(4)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当今网络技术不断进步,家长获得育儿的经验也变得非常快捷和方便。家园共育工作开展除了传统的电话联系和家访等的基础上,幼儿园有必要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全方位地建立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可以建立班级的QQ群,实现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的实时交流,在QQ群中教师可系统地介绍教学的重点、班级的发展情况等,这样可引起家长的兴趣,家长也可以在QQ群中留言,为家长提供交流平台,这样不但可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还可以使家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5)家长与幼儿园互通反馈信息。随着家园共育工作开展,家长的思想会不断地变化,家长可能有建议或者意见想反馈给幼儿园,同时幼儿园也有话想对家长说。因此,家长与幼儿园必须注重互通反馈信息,这样才有利于家园共育工作的进一步改善。问卷调查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教师可在家长接送孩子时把问卷交给家长,家长在做完问卷后让孩子把问卷带回幼儿园,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可以发现家园共育工作的不足,及时调整方向,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问卷调查还可避免因为家长太多,老师和家长不能一一交谈的问题。
4 结论
家园共育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基础,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有助于幼儿园的良性发展,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共同努力,从而实现幼儿、教师和家长的三赢局面。
注释
① 连玥.家长对幼儿园教育需求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16—28.
② 李玉莲,张文芳.用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指导家园共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6(3):38.
③ 马言令.从幼儿园活动区看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1(25):206.
现状和改进 篇12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 煤矿资源的消耗量也日益提高。随着我国蕴藏在浅层的矿产资源被开采殆尽, 矿藏挖掘往纵深方向开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矿藏挖掘逐步深入, 矿井内的岩层温度不断升高, 空气中有毒物质也越来越多, 为了保障矿藏开采工作顺利进行, 也为了保障矿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必须保持矿井内部通风情况良好。矿井越来越深入岩层, 通风道必须不断延长, 受到的通风阻力也越来越大, 对通风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 提高矿井通风技术、改进矿井通风设施是煤矿企业技术人员刻不容缓的任务, 对我国井下开采事业发展和矿井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有直接影响。下面, 笔者结合理论与实际谈谈矿井通风的发展和改进。
2 矿井通风的定义与作用
矿井通风, 是指在矿藏挖掘工作中, 利用机械设备和自然风压, 为矿井下需要通风的位置提供持续不断的新鲜空气, 排除有毒气体和空气中的粉尘, 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空气条件, 避免因井底闭塞、空气流通不畅出现窒息危险[1]。另外, 保持通风顺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井底温度, 缓解高温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 尽可能为矿井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洁净、舒适的工作环境。由于矿井通风系统对深井作业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因此, 矿井通风系统常被称作矿井的“心脏”。
3 矿井通风的技术现状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和技术经验总结, 我国矿井通风技术一直在发展创新, 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研发了通风设备的性能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检测并改良了通风设备的运行性能, 达到了快速、精确、安全地监测通风机性能的目标。另外, 还研发了科学计算法和矿井作业的模拟软件, 为自动测绘矿井通风图形和突发事件急救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便利, 起到了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的矿井通风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但从总体来看, 由于我国的现代化采矿行业起步较晚, 矿井通风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目前, 我国的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还不高, 一些轴流式风机效率低、能耗大。特别是近几年来, 由于高产高效工作面与综采放顶采煤方法迅速发展, 致使甲烷大量涌出、工作点需要的风量增大。目前, 陈旧的通风技术和通风设备已不能满足先进的生产方式对通风量需求, 因此, 必须尽快提高矿井通风技术, 以促进煤矿业的发展。
下面笔者结合实例, 阐明我国的矿井通风发展现状, 希望使大家对矿井通风现状有直观的了解。
以某企业的矿井为例, 该矿井从2010开始投入生产使用, 年生产产量高达410万吨。开采的矿井多为立井结构, 水平开采标高在-555米以上, 采用的通风系统设计是中央并列式, 将主井和副井作为进风系统, 将中央风井作为回风系统。为了对进风量进行有效控制, 矿井的底部开设了一个能够控制进风量的风门增加通风阻力, 主井的进风量大约为1 000立方米/分, 副井为主要的进风井, 其进风量约为17 000立方米/分, 副井进风量主要依靠技术人员和材料来提高。
回风系统由专门的回风井组成, 回风量大约17 700立方米/分。目前, 这座矿井的中央采区回采己大致结束, 采掘线布置逐渐向地底深入, 通风道线路也逐渐延长。由于限定了采煤总量, 矿井的通风量应维持现状, 致使矿井风量不足。从矿区2012年的开采情况来看, 矿区需要的通风量约为7 600立方米/分, 但实际的供风量只有4 300立方米/分, 现有的通风技术和通风设备无法满足实际生产工作的需求。此外, 从矿井的主要通风机运转情形来看, 矿井通风机已经达到了极限状态, 无法再为主通风系统提供更大的风量。
4 矿井通风技术要求
4.1 建立独立的通风系统
在矿井内, 一定要建立起独立的通风系统, 采掘工作面要实行独立通风, 采区要实行分区通风。如需更改矿井的通风系统, 必须事先做好通风系统设计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在贯通巷道时, 在即将贯通的巷道前20米, 必须停止挖掘工作面施工, 调整通风系统, 同时, 还要做好防止事故的安全措施。
4.2 绘制通风系统图
必须绘制详细的矿井通风系统图, 包括通风网络图和立体示意图。图上要标明矿井各处的风流方向、通风量以及进风、回风设备安装点。并且, 通风系统图要随季节变化更换、定期补充。在矿井进行多层采煤时, 要按不同的采煤层分别绘制通风系统图。
4.3 定期检查反风设施
矿井的通风机要安装反风设备, 并定期对反风设备进行检查。反风设备要保持较高的运转速度, 必须能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的通风方向。反风设备改变矿井通风方向后, 主风机的供风量应高于正常供风量的四成。
4.4 安装辅助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运作时, 如果某一区域风路阻力较大, 主风机供风不足, 可以在矿井下安装辅助通风设备, 但辅助通风设备不能安装在突出矿井中。在辅风设备运行时, 要给设备提供新鲜风源, 在辅风设备停止时, 要开启绕道风门[2]。
5 矿井通风技术的发展
5.1 多风机多级机站技术
自1985年多风机多级机站研发成功, 这项技术陆续应用于我国数十个大中型矿井作业中, 通风系统的革新取得了显著成果, 提高了企业效益。
5.2 受控循环风流再利用技术
1964年, 随着“通风工作面污染物浓度与循环风量的大小无关”这一研究结论的面世, 加深了人们对循环风流的认知。众多发达国家, 相继开展了关于循环风流再利用的实验研究, 并研发了受控循环通风方法, 这个方法不但攻克了常规通风方法的技术难题, 还提高了能源使用率。
5.3 主扇与辅扇联合工作
节约通风能源的一条高效措施就是使主扇与辅扇联合工作。此方法不但可以使作业区通风量稳定、有效控制污染物浓度, 还大大降低了运转经费的投入。
5.4 矿用节能风机的推广应用
K35矿用风机于1985年面世, 相比K45风机, K35的性能大幅提高, 成为了众多采矿企业的首选。继K35风机的成功研制, K40风机与无驼峰FS系列风机相继问世。无驼峰的FS系列风机采用稳流环结构, 风压曲线更为平滑, 解决了轴流风机在高阻力区发生旋转失速的问题[3]。
6 矿井通风技术难点
6.1 矿井降温技术尚未成熟
由于浅层矿藏逐渐开采殆尽, 矿井开掘深度不断增加, 矿井越深岩层温度就越高, 加上机械做工的放热和空气压缩等原因, 使矿井工作人员不断受到高温侵害。在高温环境中工作, 对矿井工作人员的身体有很大危害, 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提高了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的机率。因此, 矿井降温技术的研发迫在眉睫。
6.2 深井环境难以控制
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增加, 有效控制矿井环境成为众多矿井技术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控制矿井环境是开采工作的重要环节, 但常规手段都无法及时实现井下通风, 这对开采投资与经营效益造成了不利影响。虽然国家在早年间已经研发了井下环境管理系统, 将一系列复杂的通风作业计算简化成了计算机操作, 但矿井挖掘越来越深, 井下环境的控制难度与通风难度就越来越来大, 如何提高对井下环境的控制成了矿井通风技术攻坚的一大难点[4]。
6.3 通风量与风流难以控制
控制或调节风流的通风设备难以在输风井中设置, 当风流抵达需风段前, 只能通过进风井随机分配, 部分风流没有到达需风段就直接流入了回风口, 剩下的风流虽然进入了需风段, 但多数作业环境较为恶劣, 许多需风段得到的风量不足, 并且风量无法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 矿井通风技术改进措施
7.1 提高通风能力, 保障通风量
矿井通风除了要为井下各个需风段提供充足的风量外, 还需要保存一定的风流余量, 通风系统不同通风受到的阻力也不同, 因此矿井通风必须周全考虑通风系统和风阻。比如, 矿井主要通风系统的通风量小于3 000立方米/分, 通风阻力应不大于1500帕;若通风量在3 000-5 000之间, 通风阻力应不大于2 000帕;当风量在5 000-10 000立方米/分之间, 系统的风阻应不超过2500帕;当通风量超过10 000立方米/分时, 风阻应控制在3 000帕以内。
在采矿作业进行时, 要时常检查通风量与通风阻力, 确保漏风率和有效风量在控制标准之内。矿井的检查工作必须按固定计划进行, 每三年检测一次通风阻力, 每五年检测一次通风量, 确保矿井的通风系统能正常运作。矿井的供风量与需风量的比值应该在1.1-1.5之间, 根据实际情况, 矿井的全面测风要每十天进行一次, 测风后要将测风处的数据记录填写在工作表格中, 根据测风结果来进行风量调节。
7.2 确保通风结构和风流的平稳
确保通风结构和风流的平稳, 要尽量排除干扰因素, 在各采区建立独立的通风系统和回风区;在多台通风机联合供风时, 各分系统的通风阻力要尽可能保持一致。通常情况下, 公共风井的风阻应小于最低风阻系统的25%, 以此确保多台通风机在运转时不会相互影响, 实现良好的联合供风。
7.3 降低通风阻力
对风阻进行有效的控制是行之有效的矿井通风体统改善方法。通风网络与主风机的特性是决定矿井通风量与风阻的主要因素。矿井通风量主要由实际生产需要和工作环境决定, 矿井风阻则由通风网络阻值决定, 因此只有降低通风网络风阻才能降低通风阻力。通常情况下, 矿井会采用并联巷道、缩短通风距离等方式来降低通风阻力。
7.4 调整主风机扇叶角度
轴流式扇风机以及离心式通风机是最常见的两种通风机, 当下, 国内采矿企业主要使用的是轴流式通风机, 通风机的动轮叶片角度不同会对轴流式通风机的特性曲线产生不同影响, 因此可以通过调整主风机的扇叶角度对通风机的风量、风压进行控制[6]。在国内一些大型矿井中, 矿井对通风量的需求因工作量不断增加和地面温度不断升高而增加。通过调整主矿井通风机的扇叶角度来提高通风量, 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矿井作业对风量的需求, 并保障了生产安全, 为采矿企业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7.5 增设主风机, 提高矿井通风能力
随着人们对矿产的需求增大, 矿井的开采量也越来越大, 浅层的矿藏接近枯竭, 只能将开采深度增加。随着深度的增加, 矿井涌出的甲烷量也在增加, 只有不断提高通风量才能将深层的甲烷排出矿井。若现有的主风机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就必须在矿井中增设主风机数量, 加大对矿井的供风量, 以保障开采工作顺利进行。
8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矿井通风状况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矿井开采工作的安全与效率, 矿井通风技术的研究与现代化矿井开采作业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 必须加快矿井通风技术的研究脚步, 积极进行矿井通风技术攻坚, 根据我国矿井通风现状, 改进矿井通风技术。作为矿井技术人员, 必须确保通风系统运作顺畅, 保证通风系统有足够的通风能力, 严格对通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才能提高矿井作业的安全与效率, 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
摘要: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演进, 人们对煤矿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矿井浅层的矿藏逐渐被开采殆尽, 我国不断加深矿井钻探、开采的深度。但越往地下开掘矿井, 岩层的温度就越高, 通风难度也相应增加, 为使矿藏开采工作顺利进行, 也为了保障矿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必须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艺, 改进矿井通风设施, 改善矿井通风情况。本文笔者结合实例, 深入探析矿井通风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矿井,通风,技术,现状,改进
参考文献
[1]马为元.矿井通风实践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1 (04) :89-92.
[2]荚胜丰.特大型矿井通风系统合理性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1 (08) :67-71.
[3]王冕.煤矿掘进通风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5) :22-26.
【现状和改进】推荐阅读:
现状改进11-07
现状改进措施论文05-26
现状、原因与改进06-13
现状及改进方法11-02
估算教学的现状与改进10-22
医院现金流现状及改进08-31
谈老年大学现状及改进对策10-15
我校道德修养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09-10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改进措施11-04
我院医院感染控制现状分析与持续改进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