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抗挫能力培养

2024-10-20

学生抗挫能力培养(精选9篇)

学生抗挫能力培养 篇1

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以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并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一、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1.对幼儿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

对幼儿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能使幼儿从小就有一个健康向上、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信心十足、敢于直面困难、不怕吃苦、坚持到底的精神,最终做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孩子。

2.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

一般性格懦弱的孩子,意志品质大都较为脆弱,在挫折教育中适当地给予鼓励,有意识地创设环境,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适当地让幼儿尝试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幼儿进取心的关键。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力是在不断的进取和坚持下形成的。

3.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

3~6岁的学前儿童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在这个时期,幼儿的自控能力差,思想意识水平弱。有意识地让幼儿受点“苦和累”“受点挫折”,尝试一点点生活的磨难,使幼儿明白人人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困难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教育幼儿敢于面对困难、挫折,正视挫折,并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

二、在建构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方法

1.创设“主题”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群体搭建游戏中,幼儿往往会出现“群体游戏独立搭建”的现象。教师在群体搭建游戏中,可创设主题合作游戏,例如,在以“城市建设”为主题的游戏中,幼儿通过讨论分工,个体完成搭建房屋、铺设马路、组装汽车、设立红绿灯等不同的建筑物,在整体规划的过程中幼儿之间还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就可以促使他在不断的磨炼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 如何合作,提高其耐挫力。

2.明星效应,榜样作用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往往会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最初游戏的想法在实施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放弃。教师可在日常的建构游戏活动中评选出不同的建构明星,如“建桥明星”“交通明星”“城堡明星”“家居明星”,并将小明星的作品展示给幼儿,同时教师可利用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小明星介绍作品制作的过程、制作时受到的阻力和自己克服障碍完成作品的过程。幼儿善于模仿,可塑性较强, 在通过参观作品产生崇敬之情,通过明星讲解,明白游戏中谁都会遇到困难,了解同伴解决困难的方法,同时还激发了幼儿的灵感, 开阔了思路,使他们在搭建中有更好的发挥。

3.创设情境,培养幼儿的求知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领域”目标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次,在户外情境建构游戏“沙建”中,幼儿对玩沙非常感兴趣,他们会把沙子堆成一座山,或在沙堆里挖很深的坑,可是,无论幼儿怎么努力,山总是堆不高,沙坑也总是被高处流下来的沙子填上。重复的工作失败让幼儿展开思考。所以,教师要多创设情境,带幼儿走出户外,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接触客观事物的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幼儿的探索兴趣,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求知欲。

4.个体搭建,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如,在搭建纸杯游戏中,一名幼儿正认真地将一个个纸杯搭建起来,他的目的是将所有的纸杯都搭建完,可是在搭建过程中因为一个纸杯没有放好,眼看就要完成的目标顿时倒塌,从幼儿的表情中可以看到失望和灰心丧气,这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幼儿知难而进,要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三、进行挫折教育需要注意的几点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材料制订合适的目标

目标对激发幼儿的进取心十分重要。没有目标便没有动力。在挫折教育中适当地制订目标对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标过低没有推动作用,目标过高则达不到,会挫伤其信心。而对于天性活泼、好表现自己的幼儿,也要多指点、多约束,给他创造“逆境”,多设障碍,以磨炼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2.适度适量,循序渐进,避免产生消极情绪

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经常提出过高的要求,会使他们在压力面前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幼儿会因事事失败而丧失自信心。在实施挫折教育时,教师在设置情境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和“量”,应是幼儿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难。正确教育和引导幼儿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想办法战胜挫折,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教师避免重视结果,忽略过程

如,幼儿在搭建游戏成功时,非常开心,就不停地夸奖“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失败时就表现出不高兴,打击幼儿的自信心。不管成功与失败,最重要的应该是观察幼儿活动中的过程,如果发现他在某个环节中有很大进步,就应该对他进行及时的鼓励,如果幼儿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教师应当及时以参与者的身份去帮助他, 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在必要时可帮助幼儿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幼儿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而进步、达标的全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让他懂得失败并不可怕的道理。

总之,教育幼儿战胜自我,从容地面对挫折的打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他们今后生活的幸福及事业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抗挫能力培养 篇2

挫折、压力与不幸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生活体验。我们要正确认识并勇于面对挫折和压力,而不是怨天尤人(陈国荣,2005)。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困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挫折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受到磨练和考验,从而变得坚强起来。所以,引起挫折感的,与其说是那些挫折、应激、冲突本身,不如说是受挫者对所受挫折的看法。因此,我们应该以大智大勇来接受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

1、培养主观幸福感

训练主观幸福感能力旨在培养个人体验快乐、欢欣、知足、自豪、欣喜、感激等愉悦情绪的能力。虽然这些情感体验大多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但通过幸福感训练,人们可以强化对这些情感体验的强度和持久度。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德逊(B.L.Fredrickson)也发现,体验愉悦心情的人思考问题会更开阔。她指出:“感觉好远远不等同于没有威胁,它可使人们变得更好,更具有乐观精神和压弹能力,更与他人合得来。她还建议人们通过发现应激中的有意义的事情来提高个人的愉悦情绪体验。此外,幸福感训练还可降低对诸如内疚、耻辱、悲伤、气氛、嫉妒等不愉悦情绪体验的感受强度,以减少生活的应激状况。

1)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A、准确认识自我,合理整合人格。引导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进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和气质。做自己气质、性格的主人。从自知之明到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气质和性格自我悦纳的过程。

B、主动调控情绪,保持愉悦开朗的心境。利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主动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面对困难和压力的时候能够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

C、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交际能力。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已成为绝大多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节也比较严重,面对集体生活的挑战和父母的溺爱,大学生要努力培养自己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胸襟,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氛围,产生健康的人格动力。

2)鼓励学生追求有意义的个人目标。目标理论把目标看作情感系统的重要参照标准。目标的确立与维持、靠近目标以及目标实现等使人感到存在的意义。并产生自我效能感、增强积极的情感。但目标的选择因人而异,目标的选择要符合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或与学生的内在动机和需要相适应,才能真正提高主观幸福感,而且内在价值目标比外在的目标更能激起人的主观幸福感。

2、培养乐观人格

训练乐观态度能力旨在培养个人自信乐观、自主行动、人际温暖与洞察、表达自如、坚韧力等的人格特质。心理学界早就在1970年代将乐观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格特质来加以研究,并强调经验学习对培养乐观态度的重要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eligman的畅销书《学会乐观》(Learned Optimism),就是讲的怎样通过个人努力来提高自身的乐观态度和应激能力。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Costa和McCrae也主张,主观幸福感的决定因素是人格因素。如为外向性格的人容易产生正面的情绪,而焦虑性格的人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所以,培养乐观人格是提高压弹的最有效手段。培养认知调整

训练认知调整能力旨在培养个人认知调整的能力。它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斯(Albert Ellis)的ABCD理论为基础,强调认知调整对压弹的支配作用。具体地说,ABCD理论主张,在诱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个人对此所形成的信念B(Belief)和个人对诱发事件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后果C(Consequence)三者关系中,A对C只起间接作用,而B对C则起直接作用。换言之,一个人的情绪困扰的后果C﹐并非由事件起因A造成,而是由人对事件A的信念B造成的。所以,B对于个人的思想行为方法起决定性的作用;而要调整B对C的不良影响,就要靠质疑D(Dispute)来调整,这里D起的作用就是认知转换的作用。它促使当事人多从正面、光明的角度来辩证看待逆境,化危机为生机,终而从逆境中磨练人的压弹,从失意中提高人的生活智慧。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曾言,在中文当中,危机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是“危”字,一个是“机”字。它充分说明了危机中孕育着生机这一辩证原理。

4、培养幽默化解

训练幽默化解能力旨在培养一个人幽默、诙谐调整心态的能力。幽默可以化解烦恼,释放情绪,并使人不断体验愉悦心情。在国外对幽默的研究中,幽默一向被视作是健康人格的突出表现。可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不重视幽默对健康的重要性,中国人亟需加强幽默训练,学会以幽默来升华生活烦恼。幽默不仅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压弹能力,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培养问题解决技巧

训练问题解决能力旨在培养个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以应激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在“问题专注”应复与“情感专注”应对两方面提高一个人的压弹技巧。其中问题专注的应对技巧包括迎难而上、自我控制、筹划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援、逃离/回避、隔离问题等技巧,情感专注的应对技巧包括找人倾诉、自我压制、自我宣泄、自圆其说、奇迹幻想、放松/冥想练习等技巧,以在应激实践中不断提高一个人的压弹能力。此外,问题解决训练还应培养一个人的关键意识,以提高对应激的迅速反应。美国著名文学家爱默生曾言,“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过这一大好学习机会的。”它说明,任何的问题解决都可以是一个逆境化解的学习过程。

6、健康人际关系的养成

健康的的人际关系是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基础。养成健康的人际关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有效地沟通,学会解决冲突。大学生人际关系中许多问题都是关系双方缺乏充分有效地沟通引起的。大学生往往因“面子”及其他一些不必要的顾虑使很轻微的误会因“冷战”而导致矛盾步步升级,最终导致关系破裂。大学生学会解决冲突是促进成长的必备环节。解决冲突时双方要保持冷静情绪,客观地分析冲突,包括引起冲突的事件,冲突的起因、互惠有效地解决办法等。解决冲突的关键往往在于沟通,所以在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利用各种条件,有冲突对方进行积极有效、恰当的沟通,已达成相会谅解。

学生抗挫能力培养 篇3

[关键词]初中留守学生;抗挫能力;班主任工作

所谓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而与其祖父母在家或寄宿在亲戚、学校中的学生。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中的农民纷纷进城打工,于是就产生了一部分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留守学生”,这些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的亲情温暖,有部分这样的学生存在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良嗜好增多,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等问题。要更好地解决这些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要采取更多可行性措施来指导他们懂得如何面对人生挫折,培养坚强意志,提高抗挫能力。

一、组织讲座,使学生知其然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结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组织讲座,并将和提高抗挫能力有关的内容融合在讲座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如对于那些对航天科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组织专家来进行这方面的讲座,在讲座中可以重点讲述杨利伟等航天人员遇到的挫折,但是他们却越挫越勇,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在讲座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说说自己在聆听讲座之后的感受,并讲一下在自己的生活中是不是也遇到了一些挫折,自己有没有信心战胜这些挫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疏导,如学习成绩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建议,让他们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通过讲座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让他们有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在他们在内心深处投入一缕“阳光”,从而提高留守学生的抗挫能力。

二、积极活动,使学生践于行

对于留守学生来说,生活寂寞、孤独,缺少倾听对象和伙伴,是造成他们心理压抑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班主任可以将留守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中去。

在社会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留守学生的抗挫能力,还可以在潜移默化间培养他们的坚强个性,并让他们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例如对于一些平常很少和其他同学来往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如布置班级的联欢晚会现场,给班级出一次黑板报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渐渐发现很多事情是自己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必须要靠团体的力量才能做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没有彩色粉笔,无法绘制图画;没有购买胶水,无法将五彩花瓣贴在墙上;在购买物品的时候超出了班级的预算等等。这些问题都可能是学生第一次遇到的,他们必须要在积极完成实践任务的同时,和其他学生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去其他的班级借,重新外出采购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抗挫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是解决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一剂“良药”。在积极的活动实践中,留守学生可以逐渐学会如何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并掌握各种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更能培养他们坚强的品格。

三、营造氛围,呵护自信心

挂在嘴边的爱也许不是真爱,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给他足够的空间去发展。每天将帮助留守儿童挂在嘴边,这就是一双无形的手将孩子拉到了特殊队伍中去,慢慢的抹去了孩子的自信心。宽松的氛围会更有利于保护孩子自信心。

下面举一个笔者教学过程中遇到处理留守儿童问题的例子。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孩子是综合素质都很好的孩子,有一次上课中我发现他总走神,从那我便细致的观察孩子的学习生活。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他成了留守儿童,原来在家照顾她的妈妈也去城市打工,现在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些发现应该就是这个孩子最近上课常走神,课业完成不好的重要原因。我的发现并没有直接和孩子对质,只是平时上课时多叫孩子回答问题,防止他注意力不集中,下课我会制造一些偶遇的假象,创造机会来和他进行单独的沟通交流。多次交流以后,他终于主动提出了他遇到的问题,他问我是不是留守儿童都是爸爸妈妈不喜欢的孩子。我跟他说不是,父母是为了生计的在辛苦工作,他们其实很爱你,只不过你们见面的时间会比其他孩子短一些。而后,我又几经周折找到了孩子妈妈,教会她用QQ,然后让孩子跟她视频聊天,看看父母工作环境,了解父母的内心,也让孩子跟父母说说遇到的困难,了解孩子的困难就可以帮助他真正的解决困难。这个孩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活泼开朗,成绩也有所提升,在生活中也更加独立。孩子的变化使我找到了和留守儿童交流的重要方式,那就是在宽松的氛围内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提升抗挫能力。

四、家校结合,使学生融于爱

缺乏家庭的关爱,这是留守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最大原因,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提高留守学生的抗挫能力,还要从根源上着手。班主任可以主动联系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合作,定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法来促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

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家长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具体建议,以让学生和家长之间建立起情感纽带。如教师可以安排留守学生的家长利用放假等时间和孩子一起完成亲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和家长建立起情感。在春节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回家过节的父母一起完成年货的采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父母辛苦持家的不容易,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体谅父母。在春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此为题材写一篇作文,说说自己在春节和父母团聚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在完成“买年货”的任务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和父母一起携手解决麻烦的,自己的心情如何等。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家人的关爱。

良好的亲情关系可以大大提高留守学生的抗挫能力。班主任要尽量提醒学生家长,给他们足够的建议,让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从而提高留守学生的抗挫能力。

总而言之,留守学生如果能够养成健全的人格,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感到慌张,也不会感到困顿,可以勇敢面对,迎接挫折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周遵峰. 关注留守学生心灵 协力营造和谐校园——桐城市第七中学留守学生工作之路[J]. 才智. 2012(09) .

[2] 李顺安,詹焰平. 四种方法矫正留守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不良行为[J]. 青少年体育. 2012(01) .

素质教育中的心理抗挫能力的培养 篇4

近年来,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也日趋强烈。教育家、心理学家、家长、教师等纷纷意识到并发出呼吁:今天的孩子需要挫折教育。

一、对学生挫折心理的认识

什么是“挫折”?俗话说就是“碰钉子”。心理学上指人们在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 遇到了种种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 致使其无法实现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挫折在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都存在, 是人们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必经之路。据有关专家调查统计, 学生的挫折感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 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 不理想, 从而无法面对来自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 往往会采取一些不当的行为, 或自责, 或冷漠退让, 或放弃追求。女学生姚某某, 其姐性格泼辣, 能力强, 学习成绩一直优秀, 最后考上了南京大学。家长受其姐的影响, 对其也有较高的期望。但姚某某喜欢聊天唱歌, 又是“追星族”, 再加智商也不如其姐高, 成绩一直不够理想。经常受到批评后, 她干脆不学了, 任成绩一路往下滑。

2. 人际关系方面。性格孤僻, 行事独来独往, 不受老师喜爱。经常受到批评, 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斥, 不合群。如学生陈某某, 低年级时成绩不错, 到五年级时, 父母离异, 法院把他判给父亲。父亲给他找了个后妈, 后妈对他态度很恶劣, 瞧他不顺眼。小孩子难免贪玩, 做出一些大人无法接受的事情。但其后母不懂教育方式, 轻则一顿骂, 重则一顿打。时间久了, 陈某某对她恨之入骨, 对家庭失去了希望, 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一个人独来独往, 出现了逃学、旷课等现象。

3. 兴趣愿望方面。自己的兴趣得不到成人的支持, 受到过多的限制和责备, 或由于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 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的例子很多, 如王某某, 对上体育课很反感。因为他身材矮小, 无论跑步还是跳远都比不过别人。

4. 自尊心方面得不到满足, 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 觉得样样比不过别人, 产生自卑心理。如学生沈某某, 自以为学习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 但期终在同学的推荐中, 没有评上“三好学生”, 情绪很低落。

由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各异, 自我调适能力不同, 反映出来强度也有所不同。

面对挫折。学生的不良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逃避型。以逃避方式对待挫折, 如自杀。也有的学生意志消沉, 对人对事漠不关心, 逃避同学和老师。

2.嫉妒型。遇到挫折时就嫉妒别的成功的学生。如自己没被选上班干部, 就以为老师偏心, 不公平。或者虽然也渴望被重视, 但苦于自己能力有限, 很难出类拔萃, 从而心怀怨恨, 产生嫉妒心理。

3.自卑型。遇到挫折就会全盘否定自己, 认为自己没用, 感到心灰意冷。无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久而久之形成自卑。

4.狂躁型。有些学生由于受到挫折, 心理严重失衡, 稍有不如意, 便暴跳如雷, 从不考虑做事的后果。出了问题又不敢面对, 只是后悔不已。

5. 抑郁型。遇到事情过度伤感, 长期不能恢复, 忧心忡忡, 情绪悲观沮丧, 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二、对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让学生作好受挫的心理准备。

老师要教育学生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 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 会出现各种各样不近人意的事情。当前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 生活在较优越的环境中, 被父母视为“小太阳”, 受到百般呵护。家庭的优越环境, 使学生认为现实生活是一帆风顺的。老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挫折, 作好心理准备, 这样才能在遇到挫折时不惊慌失措。我的做法是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受挫的故事, 像贝多芬、童弟周、爱迪生等。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在挫折中成长, 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才获得巨大成功的, 使他们从小就对生活中的挫折有预期的心理准备。

2.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挫折。

教师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 接触自然、接触劳动, 并创设受挫的情境, 使学生能体验挫折。

A.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最好的体验挫折的途径。学生从不会到会, 从会到做得更好, 这中间就要让他去克服困难, 去承受失败的痛苦, 去享受获得成功的欢乐。低年级学生可侧重培养自理能力, 要求摆脱依赖,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

B.体育锻炼。抗挫折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即使你知道要正视挫折, 克服困难, 如果缺乏毅力, 将会倒在困难面前, 以致半途而废, 一事无成。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 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 培养毅力, 是培养抗挫能力的一条重要而又有效的途径, 平时作为班主任的我常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 比如绕操场跑三圈, 第一圈很轻松, 第二圈累得难耐, 想打退堂鼓, 我就给他们加油打气, 鼓励他们跑完, 只有坚持到底, 才是胜利者。

C.开展少先队活动。对学生来说, 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巧妙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蕴含其中, 才能使他们在玩与乐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熏陶, 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少先队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种多样, 可利用晨会课开展专题讨论, 如说说理想, 谈谈考试不理想怎么办等;可利用班会课开展各种主题队会, 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感染, 受到触动, 真正地开始理解并体会到挫折教育的内涵。

1.让学生正确地面对挫折。有位伦理学家说“心理健康的尺度是到处都能看见光明的秉性, 到处都能看见光明。”换句话说, 是能变换角度看问题, 始终能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有其消极的一面, 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挫折也是如此, 它一方面可能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痛苦, 但另一方面它又给我们受教益和磨炼的机会。我们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同样要教会学生往好处想, 看到挫折积极的一面。我班一位母亲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2.让学生在集体中提高抗挫能力。老师对受挫折的学生尤其要有强烈的爱心,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平时与学生多交流, 有困难要帮助学生去克服。多关心班中的“弱势”群体, 通过家访, 与家长密切配合, 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努力消除学生的不良习惯, 改变引起挫折的外部环境, 转移注意力, 达到消除消极情绪的目的。营造良好的班集体环境, 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将班级变成一个友爱的大家庭。

学生抗挫能力培养 篇5

自信来源于有!

没有自信,一般都是孩子还没有使他有信心的事物。如果你发现孩子是因为没有什么而使得他不自信,那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他,或者最好是能让他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自己想要的。

拥有,是最基本的,没有就去努力创造拥有。但,这并非是绝对的,下面这个比简单的拥有物质上的东西更重要!

自信来源于心!

让孩子学会可为,或者不可为。

比如一件玩具,你家买不起,或者你不想给他买,那么,你要告诉他——在现有条件下用买玩具的钱可以给你更好的安排,或者达到什么条件才会给他买……这

样,让他懂得我即使没有玩具,可我有更好的获得了;或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玩具。这样,他心里就明白,对于没这个玩具不能感到自卑,而有信心拥有比这更

好的,或有信心通过自己而获得了。

要知道,有些东西是改变不了的,那么不能去强求,要跟孩子解释清楚,即使他可能听不懂,但你那种用心的解释,自然会让他感到你的真诚。

让孩子拥有一颗平常心。

少比较,多自我提升。这句话不止说给孩子听,也说给家长听。

你要孩子不要比较别人拥有的而他没有的,那么就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他没有的。重要的不是单纯的比较,而是在自我提升中的成长。

自信来源于发现自我!

总是看到别人怎么怎么好的,怎么可能自信?所以,一定要教孩子发现自我的价值。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秀,不要总把家长自己的意念建立在孩子的身上,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

当孩子自己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如别人而没自信心时,一定要提醒孩子他自己的优点,跟孩子说他的优点并不比别人的差。

在平时,要多肯定孩子做的事,即使有什么小毛病,不要一味的苛责,要多鼓励,多寻找孩子自身拥有的发光点。

自信来源于变!

很多时候孩子做不好什么事,或者不能拥有什么时,其实都是不能灵活的变通。

做不好什么事,何不换个方法,或者换件事来做呢?非得一棵树上掉死?

不能拥有什么东西时,何不换件东西吸引其注意力,或者换个角度让他拥有呢?非得他说怎么要就怎么要?

在变通中,找到孩子自己的方向,让他对所做的事充满信心!

从身心上让孩子感到他所拥有的,让他知道他拥有的会让他过的更好、能解决遇到的困难,则怎么能不培养好孩子的自信心?

巴布噜科学小实验乐动礼仪坊和职业体验乐动礼仪坊律动是以儿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训练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律动具有游戏性、表演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是儿童表达情绪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律动以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对音乐的表现力,增强儿童感受乐曲的能力,体验音乐活动美的情趣,锻炼儿童动作的协调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律动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的问

题。

学生抗挫能力培养 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抗挫能力;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22-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在很多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宠爱,使得孩子出现缺乏意志力培养的众多问题。小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抗挫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人带着这个问题特参加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实践研究》科研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收益很大,下面就这一问题探讨如下。

一、当今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当今的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沉浸在“四二一”温暖怀抱之中,充满了溺爱、迁就、包办代替的氛围,是在“蜜水”中泡大的一代,很少饱受挫折的滋味和失败的痛苦。因此,很多都具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干扰的脆弱的“蛋壳心理”,他们更容易在生活上、学习中遭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的环境或受到批评,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行为,缺乏坚强意志、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承受能力较差。小学生从入校之日起,就频频面临着考试、师生关系等诸多的压力。尤其是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发展,在他们不断向周围生活环境进行自主探索时,会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各种矛盾,难以避免地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健康心理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受挫后的反应

1、异常暴躁。攻击是挫折的结果,由于挫折的存在,会引起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比如学生在篮球比赛中输了,部分观看的学生就会因挫折产生愤怒的情绪,会对造成失败的关键人物和事物进行攻击,如骂他们没有用或者裁判不公平,向场内投掷瓶子等物品。

2、忧郁低落。在体育活动中,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失败或跟不上集体配合的要求经常遭受同伴们的指责,也会慢慢地失去信心,在情绪上出现不稳定、忧虑、焦急现象,但是他们一般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而是经意志力压抑愤怒的情绪,在表面上出现一种无动于衷的态度,而内心又很在乎别人的评价,长期压抑欲望、情感和思想,转入个人潜意识中,就会变得非常的敏感与脆弱,有损身心健康。

3、掩饰逃避。个人不敢面对自己遇到的挫折情景,就产生逃避。体育教学中的考核、达标无疑是对身体素质差学生的一种考验。如跳远、400米跑等项目对肥胖儿童学生来说,是一种难以达到要求的困难项目,长时间的努力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就会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以身体不舒服等各种理由为自己的逃避掩饰。

三、培养抗挫能力的措施

1、使每一名体育教师重视对学生抗挫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负责对每一位学生的教学工作。因此先使教师重视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要性,才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抗挫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师通过讲解和动作示范,就会让学生产生对运动的热爱,同时在运动中也极大地提高了抗挫力的锻炼,还通过运动培养了坚韧的体魄,锻炼了心智,也丰富了学生的人生。

2、培养小学生的抗挫意识。小学生因为心智尚未成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会更容易产生意志消沉和无所适从。目前我国小学生自杀的案例近年来不断增高,这就凸显了当前孩子抵抗外界压力的能力明显偏低,甚至几乎没有,从而当面临压力时,往往采用极端手段。因此,对于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抗挫意识,提高小学生的意志力。每个小学生所能承受的困难抵抗力不一样,心理素质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面临困难时做出的行为表现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应当针对每一位孩子的特点积极帮助学生寻找各自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应对挫折。这样可以不断强化学生的抗挫能力。如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在传接球的简单动作中没有做好,看着别人的准确传接球,更容易产生挫折感,导致不自信,从而越来越不敢做动作,甚至认为自己不适合这项运动从而放弃。对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如传接球的动作再规范一些、准确性再提高一些等等。

3、通过体育实践培养学生的抗挫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如何,需要通过体育实践来证明,这不仅对于学生抗挫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这对于其增强信心、强化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如在接受足球训练后,教练带队参加区小学足球比赛,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安排其相对位置,有些学生善于进攻,有些学生善于防守,有些学生体能较好,可以大范围跑动。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优势和缺点进行定位,并对学生的比赛过程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记录每个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长处和不足。对于长处要不断强化,而对于不足在以后的锻炼中加以改进,以促使其更好地应对足球比赛。通过开展体育实践,可以促使学生在比赛中感受竞争,强化抗挫折意识,不断总结应对策略,以提高抗挫能力,最终达到强化学习效果的目的。

学生抗挫能力培养 篇7

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教育效果显著, 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为了确保孩子的身心可以健康发展, 就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 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以增强信心。

根据体育实践调查结果显示, 在多数体育学习过程中, 学生缺乏自身创意和自信, 有些学生身体素质差,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影响, 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下降, 而家庭教育往往在身体素质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 使学生对体育教育出现不在乎不重视的想法。此外, 大多数的体育教师不能对学生们的进步进行正确的评判, 从而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进步。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不仅要保证体育教学质量, 也要让学生对体育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在竞争力越来越激烈的社会, 如果学生没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力, 那么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上将会被淘汰。所以秉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原则, 意志力的训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训练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1. 加强体育时间训练学生的抗打击能力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 教师应当全面安排教学计划, 计划中要充分集合锻炼的学生实践和规划能力, 使课堂成为一个很好的平台, 让学生展示自我, 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想,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提升学习效果和加强学生自信。如在宁波市江北区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篮球比赛, 赛后, 让学生来点评哪些学生在合作中占据重要的优势, 哪些学生有良好的进攻、出色的防守, 增强学生对篮球角色的理解, 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而后教师在正式比赛过程中就可根据学生的长处和弱点安排位置, 这也需要教师在每场比赛过程中仔细观赛, 并将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反映记录在案。以此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使学生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 长处和短板都得以加强, 让学生在每次篮球赛中得到实践。鼓励学生体验在体育比赛过程中争夺的意义, 在教育的过程中, 让学生更好地确立自己的目标, 不断学习、不断总结, 从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2. 在体育教学上, 让学生置身于挫折的环境中

在不同条环境下存在不同程度的挫折, 这也表明在各种运动困难的情况, 很难以决定该学生的个人差异和类别之间差异的是否存在。教师应该关注的是,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利用有氧运动作为一种手段, 它是否真正符适合学生, 因为在有些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 许多学生会有抵触情绪的产生。前者是针对于衡量身体条件优异的学生的运动能力, 体育教学对此类学生适应挫折能力的影响力很小, 通过意志力的教育达到强化体育训练的目的;后者为平时缺训练很少、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或因为肥胖而不敢面对运动训练, 有的为了躲避日常锻炼而装病, 当他们不敢面对遇到的困难挫折时, 自信心也会受到损伤, 由于学生对体育的抵触情感进而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此类学生的态度更应该随和友善。另外,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运动项目, 从而体现个体化体育教学方法。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当的项目, 对有出色的身体条件的学生应加强对此类学生的培训。其次, 教学的要领要注意两点: (1) 许多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常常感到沮丧时, 教师应加强组织教学的比赛难度和要求; (2) 为了降低他们对难易程度的感觉, 教师应当注意培训、组织的游戏和运动量的实施力度。

3. 使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得到改观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弱点容易表现出来, 一些学生往往有自卑感, 面对困难的时候往往无法真正的表现出来, 这类学生总是会担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应鼓励学生, 并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 以此来克服低落情绪的产生,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克服困难的意识。教师最好就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耐力训练的技巧, 提高学生的认识, 并给予正确的指引, 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有些学生在体育课堂表现过于自信, 导致出现意外的实训结果阻碍他们运动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自我审查, 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 使学生在能承受的训练上提升实力。

摘要:目前, 学生们的依赖性比较强, 抵抗挫折能力较弱, 每每学生遭遇点小挫折就会感到挫败, 这都是由于学生在学校一遇到问题, 都是习惯性地请求老师进行处理, 若是在学校外遇到的问题就交给家长来处理, 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想要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可以在体育运动中让学生进行有氧运动, 提升身体素质, 增强意志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意志力,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利.体育教学中对弱势群体的心理抗挫教育[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0 (2)

[2]古奇踪.从实际出发普及农村高中体育教学——记山西省临汾市农村高中体育教学现场会[J].体育教学, 1989 (4)

学生抗挫能力培养 篇8

1 小学生体育活动学生面对挫折的显现

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会有很多需要完成的体育活动项目,这些项目对学生来说就算是难题。小学体育课堂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不强的问题,笔者根据当前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生面对挫折时的三点明显特征。

1 . 1 表现出畏惧、躲避困难

小学的体育课堂中,教师会安排具有一定风险且难度相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的体育活动项目,例如跳高、跳山羊等考验学生意志力和耐力的练习项目时,很多学生表现出了畏惧、躲避这些练习项目,而通常女生的表现会比男生更加明显和强烈,运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在练习的时候遇到的困难会更大,有时候因为害怕失败受到同学嘲笑而选择畏缩、逃避的方式对待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失去了对体育项目的信心和兴趣,甚至会感觉到厌恶,当下次有这类的体育项目时,就直接表现出躲避的心理。小学生这种在体育活动项目中表现出的畏惧、躲避困难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长期下去是不利于学生正常发展的。

1 . 2 表现出愤怒、直接攻击

现在很多小学生在家里都是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捧在手心上的,基本上是舍不得打和骂的,孩子只要有什么需求,父母一般都会满足和顺从孩子,当孩子遇到一点小困难和挫折时,爷爷奶奶只会袒护孩子,认为孩子年纪小、不懂事,有什么事情应该替他们解决。正是因为这种现象的越来越普遍,现在小学生在上体育课时,遇到稍微困难的体育活动项目就会表现不情愿的心理,生活和学习中当教师和同学没有顺着他们的心中想法时就会直接表现出愤怒和委屈,而当这种心理找不到发泄和突破口时,这种孩子往往具有语言甚至是行为上的攻击性。

1 . 3 表现出说谎、推卸责任

小学生在遇到一点解决不了和难题和挫折时,抗挫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学生会表现出说谎、直接推卸掉自己责任的行为。例如当某个学生犯了错误或是遇到问题时,有的抗挫力不强的学生就会说不是他本人做的事情,或是将别人的案例拿出来给自己做对比,在教师疑问的时候有的学生甚至表现出撒谎和不承认并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的行为,有的学生甚至会到老师或是父母那里去“告状”。这种表现的学生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害怕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责罚,而没有勇气选择和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和面临的难题,这和学生缺乏一定的挫折锻炼和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上述小学生面对挫折时种种可能出现的表现来看,小学生出现这类情况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的。它不仅和家长疏忽教育有关,也和学校、老师对学生抗挫力培养不够重视的原因有关。学生在进入小学学习有三个身心的发展阶段,分别是过渡阶段、融入阶段和自我的表现阶段三个阶段。在弄清楚学生抗挫能力差的出现的原因后,教师的重点工作还是回归到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抗挫力这个关键点上面。

2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要性及意义

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都表明,小学生在参加室内外的体育活动项目时都会表现出缺乏自信心和意志力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小学生个人的意志力不坚定、受到周围同学老师的反应影响,由此导致了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害怕进行各类体育项目,有的甚至讨厌、逃避上体育课,而影响到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总体质量。此外,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较为传统和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没有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方面考虑,由此造成了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选择逃避、畏惧的心理行为,使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一直无法得到实效的进展,难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当前的社会市场愈来愈激烈,小学生作为我们国家的希望和10年后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意志力和抗挫力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抗挫能力不强、意志力不坚定,他们是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的。因此,小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于个人和社会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应当被学校和教师予以足够的重视。

3 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有效策略

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抗挫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抗挫力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笔者就当前小学生在面的挫折时的表现提出了以下四点策略。

3 . 1 学校和教师加强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视

小学在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应该是一个整体而系统的长期过程,学校在学生德育培养方面首先应该建立一个总目标,并且需要家长和学校多方面配合工作,系统的坚持具体的抗挫能力的培养目标。首先就应该将培养小学生的抗挫力纳入小学体育教学的计划中去,从而引起全体的体育教师的重视。同时还应该对小学体育教师定期组织培训,让小学教师掌握具体的抗挫力培养方法和手段,学校坚持开展关于培养小学生抗挫力的体育教研会,体育教师中在一起交流总结如何培养学生抗挫力的有效经验,达到提高体育教师组织教学的各方面能力。

3 . 2 教师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抗挫意识

大部分的小学体育教师还是比较重视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他们有着培养学生抗挫力的意识,但是还有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在学生抗挫力方面没有足够的培养和提升意识,导致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无法正确应对各种难题和挫折。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抗挫力涉及到众多的问题,体育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的抗挫能力不足原因做出全面的原因分析,掌握一定的体育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和水平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抗挫力意识,提高小学生的抗挫能力。

3 . 3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抗挫力的认识

小学生对于抗挫能力还没有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小学体育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需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列举大量的抗挫力重要性的实例,让高年级的学生全面而充分地认识抗挫能力的重要性,从而自发的参与各项有难度的体育活动项目,培养自身的抗挫力。

3 . 4 体育教师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抗挫能力

小学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着小学体育课堂的质量好坏,它不仅对学生抗挫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给学生提供了进行自我展现、增强自身信心的良好机会和平台。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开展拔河比赛,将学生分为两组参与到比赛中,获胜的队伍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来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意志力和抗挫能力也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同时,输掉比赛的成员教师可以对这些学生进行安慰奖励,不打击不讽刺,增强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培养,抗挫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

4 结语

学生抗挫能力培养 篇9

关键词:良好性格;幼儿挫折教育;全面发展

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以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并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一、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1.对幼儿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

对幼儿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能使幼儿从小就有一个健康向上、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信心十足、敢于直面困难、不怕吃苦、坚持到底的精神,最终做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孩子。

2.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

一般性格懦弱的孩子,意志品质大都较为脆弱,在挫折教育中适当地给予鼓励,有意识地创设环境,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适当地让幼儿尝试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幼儿进取心的关键。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力是在不断的进取和坚持下形成的。

3.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

3~6岁的学前儿童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在这个时期,幼儿的自控能力差,思想意识水平弱。有意识地让幼儿受点“苦和累”“受点挫折”,尝试一点点生活的磨难,使幼儿明白人人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困难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教育幼儿敢于面对困难、挫折,正视挫折,并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

二、在建构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方法

1.创设“主题”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群体搭建游戏中,幼儿往往会出现“群体游戏独立搭建”的现象。教师在群体搭建游戏中,可创设主题合作游戏,例如,在以“城市建设”为主题的游戏中,幼儿通过讨论分工,个体完成搭建房屋、铺设马路、组装汽车、设立红绿灯等不同的建筑物,在整体规划的过程中幼儿之间还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就可以促使他在不断的磨炼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提高其耐挫力。

2.明星效应,榜样作用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往往会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最初游戏的想法在实施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放弃。教师可在日常的建构游戏活动中评选出不同的建构明星,如“建桥明星”“交通明星”“城堡明星”“家居明星”,并将小明星的作品展示给幼儿,同时教师可利用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小明星介绍作品制作的过程、制作时受到的阻力和自己克服障碍完成作品的过程。幼儿善于模仿,可塑性较强,在通过参观作品产生崇敬之情,通过明星讲解,明白游戏中谁都会遇到困难,了解同伴解决困难的方法,同时还激发了幼儿的灵感,开阔了思路,使他们在搭建中有更好的发挥。

3.创设情境,培养幼儿的求知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领域”目标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次,在户外情境建构游戏“沙建”中,幼儿对玩沙非常感兴趣,他们会把沙子堆成一座山,或在沙堆里挖很深的坑,可是,无论幼儿怎么努力,山总是堆不高,沙坑也总是被高处流下来的沙子填上。重复的工作失败让幼儿展开思考。所以,教师要多创设情境,带幼儿走出户外,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接触客观事物的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幼儿的探索兴趣,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求知欲。

4.个体搭建,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如,在搭建纸杯游戏中,一名幼儿正认真地将一个个纸杯搭建起来,他的目的是将所有的纸杯都搭建完,可是在搭建过程中因为一个纸杯没有放好,眼看就要完成的目标顿时倒塌,从幼儿的表情中可以看到失望和灰心丧气,这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幼儿知难而进,要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三、进行挫折教育需要注意的几点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材料制订合适的目标

目标对激发幼儿的进取心十分重要。没有目标便没有动力。在挫折教育中适当地制订目标对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标过低没有推动作用,目标过高则达不到,会挫伤其信心。而对于天性活泼、好表现自己的幼儿,也要多指点、多约束,给他创造“逆境”,多设障碍,以磨炼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2.适度适量,循序渐进,避免产生消极情绪

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经常提出过高的要求,会使他们在压力面前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幼儿会因事事失败而丧失自信心。在实施挫折教育时,教师在设置情境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和“量”,应是幼儿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难。正确教育和引导幼儿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想办法战胜挫折,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教师避免重视结果,忽略过程

如,幼儿在搭建游戏成功时,非常开心,就不停地夸奖“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失败时就表现出不高兴,打击幼儿的自信心。不管成功与失败,最重要的应该是观察幼儿活动中的过程,如果发现他在某个环节中有很大进步,就应该对他进行及时的鼓励,如果幼儿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教师应当及时以参与者的身份去帮助他,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在必要时可帮助幼儿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幼儿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而进步、达标的全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让他懂得失败并不可怕的道理。

总之,教育幼儿战胜自我,从容地面对挫折的打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他们今后生活的幸福及事业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研究下一篇:微博中的自我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