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方案

2024-10-13

逻辑方案(精选12篇)

逻辑方案 篇1

安保服务是物业基本服务内容,无论是物业服务供应商还是专业安保服务公司,需要提供包含治安和消防在内的安全保障和管理,以及停车管理服务。

物业服务招标文件中对安保服务的要求一般会提出安保服务基本要求和服务质量目标,提出保安岗位和人员配置数量,就职保安员年龄、身高和职业资格等要求,罗列消防和安防设施设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数量等内容,所有这些内容、要求和标准均需要服务供应商做出实质性响应。

尽管物业类别多种多样,但消防设施设备、安防设施设备、停车场系统设施设备却是基本相同的,消防系统主要包括消火栓、消防喷淋(干湿)、消防报警(联网)、消防联动、消防广播、应急疏散指示灯、正压通风、防排烟、防火卷帘门、消防水箱、户外消火栓接合器、消防通讯等系统装置;安防系统主要包括门禁、红外线周界报警、电视监控、家居智能、无线对讲机、对讲电话机等系统装置;交通系统主要包括停车场自动收费系统、电梯、室内外交通标识系统、包括减速条和反光镜等在内的交通设施。

在物业服务项目投标文件编制中,安保服务方案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体现完整的逻辑。

一、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不仅是物业服务委托合同所规定的重要服务内容更是《消防法》对于物业服务单位的基本要求与职能,需要通过人力资源和服务技术相结合,为物业服务单位所承接的物业业主和租户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一)建立完整的所辖物业项目的消防设施设备台账、命名和编码,落实定期更新管理制度,做到台账与现场实际一一对应,落实预防性维修保养和检测管理制度。

物业服务单位首先要摸清家底,对于所辖物业范围内的消防设施和设备,要做到心里有数,主要体现在消防设施与设备台账以及现场实物的命名标牌上;主要体现在消防设施与设备的运行、维护、预防性维修保养与检测的计划和记录上;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上。

(二)建立覆盖全部消防设施设备的“包产到户”的运行、维修和检测的责任制,但需要当值安全责任制,但日常运维和应急处置要做到分工不分家。

物业服务主要是服务,而其中的管理,很重要的就是针对消防设施与设备的运维管理上,精细化管理就需要物业服务单位及其驻场项目部,将所辖物业消防设施、设备与驻场项目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相匹配,真正做到消防设施、设备有人操作、有人检查、有人管理、有人维护保养,更重要的是所辖物业消防设施、设备在时间上有均衡的运维照顾,并通过长时间记录积累,形成符合技术规范和规程所要求的运维操作标准。

(三)建立年度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和检测的计划时间表和预算,通过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监控计划的实施、评估、分析、检讨和调整,落实PDCA管理原则。

业主关心的是物业服务投标单位所提出的消防安全服务方案是否真的有效?面面俱到的服务方案会否额外增加物业服务成本?当前有关消防安全的服务成本占整个物业服务成本的比例是多少?未来增长的幅度可能是多少?物业服务单位是否已经想业主所想在成本控制上有所思考并采取措施?

其实,无论是物业服务项目的采购单位还是业主,对消防设施、设备及其技术的认知并不全面,因此才需要物业服务投标单位提供包括消防安全在内的技术服务,这一技术服务实质上从物业服务项目招投标的现场踏勘阶段就应该体现出来了!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高端物业内被广泛使用的英国进口消防报警系统——精灵MK3400早已在本世纪初停产,再比如约克意大利热泵机组也因其能效比低下而被淘汰,还比如梅兰日兰的低压空气断路器品牌已被ABB收购而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等等,物业服务投标单位应该有能力在现场踏勘阶段发现这些或被停产或被淘汰的设施、设备,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和维持现在使用功能的临时替代方案。

(四)落实持证上岗、外包服务资格预检等法定服务原则和责任,从源头管控法律风险。

持证上岗,是物业服务单位的法律责任,即便因业主或物业服务项目采购方不了解有关特殊工位上的当值员工需要相关安全证照才能上岗。

但在物业服务市场运作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投标单位在尚未中标的情况下,不可能事先招聘或培训持有相关规定的证照的员工,通行的解决方案就是:

1、相关岗位派遣物业服务投标单位既有的持有相关证照的员工作为驻场项目部核心团队的员工,这些员工的相关证照就必须作为证明文件体现在投标文件中;

2、需要在投标文件中做出承诺,即一旦有幸中标,物业服务投标单位将落实拟派驻场员工全员持证上岗,过渡期为物业所在地相关证照培训领证所需时间一致,并以培训取证受理发票或收据为证。

除此之外,在物业服务市场的实际运作中,物业服务投标单位通常还会面临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同名称的上岗证和不同等级的上岗证,比如有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与辖区公安局颁发的初级(五级)、中级(四级)和高级(三级)保卫员上岗证以及国家保安员上岗证,因此要仔细查看招标文件,并按照招标文件中的要求提供相匹配的上岗证。

(五)对于在服务期间发现的危及业主消防安全的情况,应及时汇报业主及有关方面,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更新计划方案。

比如将建立的手提式灭火器台账与日常巡检相结合,预警手提式灭火器即将到期的情况,并预留更新手提式灭火器所需要的申请、申购、采办、入库等所需时间,确保所辖物业范围内的手提式灭火器始终处于有效状态,规避因物业服务工作上的失误产生的违规违法风险。

又比如物业服务单位将把在日常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业主或租户涉及消防安全的违章情况及时报告业主委员会等物业服务项目采购单位,并采取有礼有节的制止违章等方法,消除所辖物业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违章情况的发生与蔓延。

(六)落实全员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和考核,并根据受训员工考核情况,通过合理搭配,将有应急处置和日常运维的合格的人力资源均衡地分配到各个作息时段,确保所辖物业消防安全。

作为投标文件中的关键部分,在技术标中,有必要编制覆盖合同期的年度培训计划时间、培训内容(课程、受训人员、授课人员等),以及相关培训制度。

除此之外,一份完备的技术方案,这一部分还应提出演习计划时间表和内容,至关重要的是展示演习的实效性,比如应急疏散演练方案,需要有关键点位的疏导值守岗位,无论是演练还是真实状况下的应急,驻场服务团队的每一位员工及其外包服务单位驻场员工(如保安、保洁)都能应知应会,并精准跑位,项目初始化阶段,还可以在这些关键点位的空间场地里布设标识,设置标识牌,以便于应急预案、标识编号一一对应。

光有培训没有演练不行,有了培训和演练但没有考评也不行,容易使培训和演练走过场,成为摆设而流于形式,要知道应急预案可能是救人于水火的关键,为此物业服务投标单位及其驻场项目部需要落实应急预案的全员培训、演练和考核,并尽可能地将受训考核达标的员工均衡地被分配在不同班次,这种人力资源的编组才是有管理的服务!除此之外,在投标文件中还应该说明,在导入和初始化应急预案后,除了培训、演练和考核之外,投标单位及其驻场项目部还将落实每年一次的应急预案的检讨、修订和升级,从而让导入本项目的应急预案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治安安全服务

业内通常有一种观点认为,治安安全服务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其实,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大错特错了!治安安全的技术含量不仅不低甚至很高,只不过很多业内同行没有意识到罢了。第一个与技术有关的治安安全服务就是电视监控摄像机的覆盖范围考核;第二个与技术有关的治安安全服务就是治安安全需要整体解决方案,并引入防卫圈的概念。

(一)建制度

1、建立治安安全岗位责任制;

2、建立网格化治安安全防区管理原则;

3、建立防卫圈治安安全管理理念;

4、建立三防合一的互动原则;

5、建立重点防范与全面防范的基本原则。

(二)整体解决方案

所谓整体解决方案,第一层意思就是完整响应招标文件需求,满足采购人对于治安安全的服务要求;第二层意思就是“三防合一”,即通过人防将技防和物防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三层意思就是安防服务并非仅仅是保安员的服务职责,而是物业服务投标单位及其驻场项目部的整体职责,这就需要在投标文件展示投标单位在投标项目的周遭有多少应急服务资源可被利用?驻场项目部有多少时间来响应治安安全事件发生时的处置?如何开展预防治安安全事件的发生?第四层意思就是全民皆兵和发动群众,尽管承接物业服务的投标单位及其驻场项目部守土有责,但如何发动居住、工作和使用物业的业主或租户形成合力来维护治安安全?

要知道,技防与物防不仅需要当值保安员操作与运用,更需要工程运维人员的维护与检测,保安员也需要在日常操作与运用中及时报修,只有这样,该项目的治安安全才得以保障。因此要构建该项目一整套相互联动的治安安全服务方案,就需要在各专业服务的界面上留有端口,以便于相互协作和支援。

比如当国庆节、春节等长假来临之前,通过展板宣传方式,提醒业主和租户,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三)电视监控系统的运行策略与方案

1、监控中心当值保安员需要用眼睛巡逻;

2、监控中心当值保安员要能够对电视监控系统末端摄像机进行视场有效性评估与考核的技术能力——视场绘图考核;

3、监控中心当值保安员需要对电视监控摄像机进行命名和编号,并据此建立从外到里、从上到下、从重点到一般的立体防控体系和追踪路径。

三、交通管理服务

物业的交通管理服务也是安保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交通分为垂直交通与平面交通,交通管理分为人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管理。

(一)机动车动线与停车位管理服务

一般而言,无论是住宅物业还是商业物业或公众物业,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已经初步规划了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行在内的动线,并在建设阶段配置了符合设计要求的标识,但需要物业服务投标单位据此落实和完善,以利于包括业主和租户在内的物业使用人安全、便捷和出入平安。

但在停车位编号、使用、租赁和收费等服务细节上,需要物业服务投标单位导入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除此之外,由于修改设计、设计缺陷以及施工变更等因素,物业服务投标单位不得不在机动车动线和停车位管理服务上做出调整,并需要包括业主在内的采购人确认。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物业存在人车混流的局面,有的老旧住宅小区甚至存在抢占停车位、机动车驻泊阻碍车流甚至危及消防通道和救生通道等安全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在招标文件研判、现场踏勘中要引起注意,并在技术标中作出响应。

机动车停车位管理服务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新能源车以及混合动力车的充电桩问题,物业服务投标单位可以提供技术服务,以彰显专业服务的特质。

(二)非机动车动线与停车位管理服务

非机动车动线与停车位管理服务中,需要留意的也是电瓶车充电及其安全管理问题。即便是那些道路狭小的住宅小区,也应该在路面上标绘出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行道的区隔标识,以便于各个交通参与者各行其道和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认定。

(三)人行动线管理服务

最人性化住宅小区设计的标准就是人车分流,可以让住宅使用人安心在小区里散步或通勤,而不需要担心路面交通安全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但现实是人车混流,因此物业服务投标单位需要在技术标中说明人行动线的管理服务方案,比如路面划线标识出人行道的区域,以防出现住宅小区内的交通事故后的责任认定和处置等。

(四)垂直交通管理服务

所谓垂直交通,除了楼梯以外,最重要的设施就是电梯和扶手电梯了,除了电梯维修保养之外,安保服务中也需要在电梯安全方面给出管理服务方案,比如通过保安员试乘电梯,使用电梯轿厢里的应急按钮与监控中心的当值保安员互动确认应急按钮的有效性、电梯轿厢里的电视监控系统的有效性、电梯轿厢里的对讲系统的有效性等等,这一工作不仅每班次都要实施至少2次,而且需要全覆盖和做有效记录。除此之外,全体保安员还需要落实包括电梯困人在内的与垂直交通有关的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并接受考核。

四、物流管理服务

除了人流管理服务外,还有物流管理服务,尤其是在电商迅猛发展的现在,好的物流管理服务将有效提升包括业主和租户在内的物业服务采购人的体验。

(一)快递物流管理服务

建议在所辖物业区域内设立物流通道和工作站点,以便于治安安全管理,并将物流通道和工作站点置于既有电视监控摄像机覆盖范围内,或建议物业服务采购人在方便的时候额外配置电视监控摄像机。

在公平原则底下,可以在物业服务采购人同意的条件下,引入不少于二家快递物流企业入驻所辖物业,协助设立物流服务工作站点。在没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则可以利用大门岗设立置于电视监控摄像机覆盖之下的临时收储站点,以方便包括业主和租户在内的物业服务采购人的物流服务需求,并保障治安安全。

(二)邮件收发服务

要响应招标服务需求,作为投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安保服务方案就需要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在整体思路上需要引入立体防卫圈的概念,采取技防、物防和人防三防相结合的服务措施,落实应急处置预案的前提是对自然灾害和非法侵害行为的预判,做好预见性服务,为所辖物业提供一方平安,这就是安保服务方案的基本逻辑。

安保服务方案的基本思路是治安→消防→交通→物流快递→邮件收发等,作为提升安保服务的一部分,在精算安保服务作息时间的基础上,提供物流快递管理服务、邮件收发服务、周遭服务资源查询服务等一系列增值服务,为业主带来价值,并视招投标市场要求和竞争态势,做出是否展示的决定。

有了上述服务方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保安员配置了,保安员配置数量的一般原则就是在符合物业服务项目所在地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响应和满足招标文件服务需求。

物业服务项目保安员配置表如下。

其中需要说明的事项如下:

1、设有消防控制中心(室)的物业,该岗位必须配置2名及以上当值保安员值守,并按规定持证上岗。

2、现实物业项目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物业设计,都将消控室与中控室合二为一,有些住宅小区甚至将消控、中控和大门岗规划设计在一起,这为降低保安员配置提供了可能。

3、无论是消控、中控还是固定岗、流动岗,一个物业服务项目的保安员配置“密度”一般在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名左右,并根据法律法规的满足性和招标文件服务需求的符合性,增加保安员的配置人数。但是,最重要的配置依据则是固定岗的值守时间和流动岗的巡视检查路线图所展示的时间消耗。

逻辑方案 篇2

1号炉B磨煤机电机运行中突然跳闸,起因为B磨煤机润滑泵来瞬时停止信号,造成磨煤机跳闸。经查磨煤机润滑、液压油泵瞬时来停止信号然后消失,而磨煤机润滑、液压油泵电机没有真的停止仍在正常运行。由于事后故障信号消失,虽反复多次进行试验均未发现异常现象,怀疑为B磨煤机润滑泵状态信号回路接触不良、设备受外部震动或信号受干扰所致。

二、更改措施:

原设计磨煤机润滑、液压油泵发出停止信号后无延时0秒联锁磨煤机跳闸。由于设备运行环境差、流动施工人员多,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震动、干扰信号等原因造成磨煤机误跳闸,建议增加磨煤机润滑、液压油泵停止信号1秒延时联锁磨煤机跳闸。从而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工作步骤:

1、利用停炉期间由热工人员更改DCS逻辑,增设延时。

2、更改完成后由电气、热工人员互相配合做联动试验。

四、工作时间:

1、2号炉停炉大修期间。

2、1号炉停炉大修期间。

维护部 电气专业

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篇3

[关键词] 逻辑;哲学;哲学逻辑

【中图分类号】 B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06-2

一、前言

逻辑学作为一门较为古老的学科,其最早的发源地是古代中国、古印度以及古希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出现和飞速发展,逻辑学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且正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着,开始逐渐从哲学当中划分出来,并慢慢形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先进的学科体系。这使得人们激烈地展开了对逻辑在哲学上的应用及反思等的讨论,而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的发展研究也开始吸引了许多逻辑学家的目光。

二、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的概述

(一)逻辑哲学

逻辑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主要的目的是积极反思一些现代逻辑中出现问题。因此,学习逻辑哲学的首要前提条件就是要了解现代逻辑的主要特征。现代逻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符号逻辑的发展,即数理逻辑的发展。传统逻辑以自然语言作为主要的工具语言,而数理逻辑的主要工具语言则是符号语言。而数理逻辑最为基础的部分是一阶逻辑,它也是在日常思维中数理逻辑最具应用价值的一个部分,与传统逻辑的关系极为密切。一阶逻辑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主要体现在语词、命题的处理上,即只考虑到语词或者命题的外延;(2)在研究命题的真值时,只考虑到真值真或者真值假的问题,通常一阶逻辑认为,一个命题只存在非真即假的情况;(3)在研究一阶谓词逻辑的量词时,认为全部的量词都存在实际的含义,并没有空词项。

(二)哲学逻辑

哲学逻辑兴起于20世纪初,也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体系。目前关于哲学逻辑的具体涵义,无论是逻辑学家还是哲学家,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具体分为以下三种:以冯.赖特以及莱斯彻等逻辑学家为代表的一派,认为“逻辑”即哲学逻辑的主体,并且提出从根本上来说,哲学逻辑只一些非经典逻辑系统,如模态逻辑、多值逻辑等,即哲学逻辑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逻辑哲学;而以沃尔夫拉姆以及斯特劳森等众多逻辑学家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哲学逻辑的主体是“哲学”而非“逻辑”,并且他们还提出,哲学逻辑的本质即对逻辑学的哲学研究以及逻辑中的哲学问题的研究。这一种可认为是语言上的哲学研究,即语言哲学;第三种理解以格雷林等逻辑学家为代表,认为才是“哲学”是哲学逻辑的主体,而哲学逻辑的本质其实就是将一些逻辑中存在的哲学问题,放到更为一般的一个哲学背景下进行研究。

三、正确理解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的真实关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逻辑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体体现在:逻辑与哲学理论的发展相互渗透、融合;从理论层面上看,逻辑与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从实践层面上看,逻辑与一些哲学派系的联系更为密切。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一起见证了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方法论带来的巨大变革,到60年代,“哲学逻辑”开始迅速崛起。然而,短暂的崛起过后,逻辑在哲学中产生的影响开始减弱衰退。一些些哲学流派开始采取轻蔑的态度看待逻辑。并且另一方面,分析哲学以及逻辑实证主义的内部,也存在两种对立的流派,再加上形式逻辑方法的恰当性与正确性问题的争论,使得客观深入研究逻辑与哲学的关系变得极为重要。以下主要从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出发,思考如何正确看待两者间的真实关系。

(一)逻辑的发展应持有一种宽广的哲学化的历史观

现代逻辑普遍的发展模式认为,逻辑的主要目的就是构建从对象语言系统再到元语言系统的形式,它主要是对逻辑系统以及逻辑演算的元性质的研究,同时也是元逻辑层次的一种自我理解。这一理解主要体现在现代逻辑也就是数理逻辑的发展当中,但是纵观上世纪逻辑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这样的理解只能存在于某个领域。并且这一向内的转向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到现在也一直受到一种反向转向的制衡。具体体现在逻辑与一些其他领域的联系,以及逻辑对相关学科的概念在对象层次上的分析。因此,现代逻辑的发展应具备一种宽广的哲学化的历史观,如果缺乏对这种发展趋势的洞悉,就很难真正理解当代逻辑学对哲学的具体意义。

(二)防止逻辑划分造成的误区

目前逻辑学家们将逻辑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一阶逻辑与高阶逻辑。这样的划分模式从大的方向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定要防止逻辑划分造成的误区。相关研究表明,这样的划分方式不仅没有揭示问题,反而可能遮掩了问题。例如,目前的一些哲学逻辑分支总是一味去模仿一些哲学的地理坐标,思考问题时也往往将自己框定在了一个既定的思维模式中,反而忽视了一些子学科论题与方法论的一致性,这样就极大地削弱了问题讨论的逻辑维度以及哲学维度。

(三)应避免陷入“逻辑系统的牢笼”

通常逻辑学家把逻辑的结构当作包括模态逻辑、高阶逻辑、一阶谓词的逻辑与命题逻辑的形式系统性的一个家族。然而若把形式系统观点片面理解成固定的一类处理模式,也就是说对一切进行处理时皆纳入系统框架内,这样把应在更广范围内进行思考的那些问题局限于特定形式的系统内,最终将所处理的那些问题哲学深度进一步削弱。此外,同形式系统关联性较大的那些逻辑哲学的问题比如蒯因一阶变元的范围内逻辑的本体论相关承诺问题,还有关于意义组合性的问题等至今亦未具有令所有人信服的那些结果存在。一些逻辑学家努力的将此类依据系统来对问题进行讨论的模式打破,从其角度而言虽然缺少一般递归的定义以及单调性的推理等最佳词汇表达,然而只要知道一些概念是对特定形式系统进行超越,且研究此类问题的时候是以跨系统的一类方式,这样对逻辑哲学有更深的理解,且进步较大。

(四)避免把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作千篇一律的理解

同机械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不同,相关逻辑学应用在哲学问题时逻辑作用更加的间接。相关逻辑提供了形式系统,该系统利于精确交流、利于优化处理哲学话语。有时亦用逻辑学这个工具对传统哲学论证进行分析且作出新阐述。现实情况为逻辑对所获结论具有的意义较不关心,然而哲学是对逻辑程序进行寻求使用,以便将问题解决。哲学对结论更加关注而逻辑是对程序进行考察;哲学更加的开放而逻辑是对具体的一些形式规定进行强调。经过逻辑处理后相关哲学论题的启发性更强,亦会具有更清晰透明的结构,且原先的那些问题亦会出现消失的现象,同时可能以新的一类方式促使意义的改变较为微妙,亦或使问题更加尖锐与紧迫。通过逻辑形式有效分析利于对先前未观察到的那些问题亦或概念进行有效显示,且进一步类比此类问题与概念。

四、结束语

逻辑是时代哲学的独特标志,对语言哲学的风格有着很大的影响,还为形而上学、心智哲学以及元伦理学等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丰富的资源,极大促进哲学分支的进步和发展。但同时,逻辑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哲学的制约,两者间存在极为复杂的关系。随着现代逻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逻辑与现代哲学更是相互渗透和促进,关系极为紧密,因此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关系的探究也变得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祝君.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之关系考究[J].华章,2010,30(01):10-11.

[2]朱建平.哲学与逻辑:百年回眸[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3):3785.

[3]朱建平.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4):54-55.

逻辑方案 篇4

1 电动给水泵系统介绍

1.1 系统功能

核电厂给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不同工况下向蒸汽发生器提供满足要求的给水。

电动给水泵为给水提供动力以满足核岛蒸汽发生器的压力要求。该系统功能是配合给水流量调节系统, 将除氧器中的水抽出、加压、并经过高压给水加热器送到蒸汽发生器[1]。

1.2 系统组成

典型核电厂电动给水泵由前置泵、电动机、液力耦合器或齿轮箱、压力级泵组成。

2 电动给水泵保护逻辑方案概述

根据电动给水泵的构成, 结合国际上主流给水泵制造商的原始设计方案, 电动给水泵保护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1) 水泵本体的保护;

(2) 电机本体的保护;

(3) 液力耦合器或齿轮箱的保护;

(4) 来自与其他信号的保护。

给水泵制造商从自身角度考虑, 一方面尽可能减少温度测点的设置, 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 温度测点的基本上均设置成单点跳泵信号。根据在建CPR1000机组统计, 给水泵轴承温度信号所引起单点跳泵约占到给水泵所有跳泵信号总数的70%。

此外, 根据经验反馈, 给水泵原始保护逻辑方案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在: (1) 原始轴承温度保护逻辑方案单点跳泵信号过多, 增加虚假温度信号导致给水泵误动作的风险; (2) 对于重要位置, 如推力轴承测点数量偏少。

3 给水泵轴承温度保护逻辑方案分析

温度保护作为热工自动化的重要部分, 电动给水泵设置轴承的温度保护。但在实际过程中, 可能由于测温元件故障造成被测温度突然升高。对于单个温度测点就触发跳泵信号的保护逻辑方案, 这种温度突然升高可引起给水泵误跳闸, 进而可能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

3.1 温度保护逻辑方案的定性分析

热电阻是利用金属导体电阻随温度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温度上升和下降的变化是一个连续的且变化小的过程。

当热电阻断线以及接线端接触不良时, 其接触电阻会增大, 对于保护来说其温度会发生突然的升高, 导致保护动作。根据以往工程经验, 工程上时有虚假的、不符合实际的信号产生。

因此, 从定性分析角度来看, 单个温度测点虚假信号的产生对于设备本身而言更为有利, 但对于全厂的可利用率可能会有影响。因此, 温度保护逻辑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设备安全、电厂可利用率、投资等因素进行决定。

为尽可能避免上述虚假信号的产生, 工程上可通过两大类处理方式: (1) 改变温度信号的最终导向, 即把温度信号修改为仅用于报警、显示, 而不进行相关的逻辑控制; (2) 处理温度测点产生的信号, 即通过一定的处理方式对于温度信号进行处理, 尽可能规避虚假信号产生的, 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增加延时环节、增加延时和坏点检查、增加速率阈值[2]、采取冗余配置并进行逻辑运算。

结合工程经验, 优先推荐采用改变温度信号导向以及冗余配置加逻辑运算的方式来避免虚假信号的产生。

对于改变温度信号导向的方式, 核心的问题是确定可以采取这种方式的范围, 通过与制造商进行交流、比较国内外核电项目的具体工程方案、结合核电机组的运行经验, 对于给水泵径向轴承, 推荐采取改变温度信号导向的方式, 即径向轴承的温度信号仅用于报警即显示, 不作为给水泵跳泵信号。

此外, 对于推力轴承, 推荐采用冗余配置加逻辑运算的方式进行处理, 下文从定量的角度对该方式进行分析。

3.2 测点冗余设置的定量分析

给水泵推力轴承一般包括数块扇形的瓦块, 呈分散分布, 根据给水泵制造商的反馈, 给水泵推力轴承单侧 (内侧或是外侧) 安装的温度测点不宜超过3个。下面对3个以内的温度测点的不同逻辑运算进行进一步分析。

逻辑系统故障模式有两种, 拒动故障和误动故障, 前者是指逻辑的某些输入通道存在拒动性故障而可能引起逻辑的拒动性故障, 这是一个危险性故障, 将导致不能正常启动保护动作;后者是指某些输入通道产生虚假信号而引起逻辑的误动性故障, 将导致保护误动作, 降低了电厂的可用性。

通过逻辑运算可知, 三取二逻辑运算在拒动和误动方面都有相对较低的概率。

4 给水泵轴承温度保护推荐方案

4.1 推荐方案描述

综上所述, 对于给水泵径向轴承, 温度测点仅用报警, 不进行逻辑控制, 考虑到在线检修的需要, 设置1个测点, 配置双支热电阻;对于给水泵推力轴承, 在推力轴承的内侧及外侧, 分别设置3个测点, 并进行三取二逻辑运算后得出最终的输出信号。

4.2 推荐方案可行性分析

4.2.1 径向轴承方案分析

对于径向轴承, 给水泵径向轴承温度高通常在缺少润滑油的工况下发生, 由于给水泵配有专门的润滑油系统, 润滑油系统具有主油泵、辅助油泵, 此外润滑油系统还设置润滑油压力低的保护, 能保证给水泵运行时径向轴承得到良好的润滑, 径向轴承温度较为可控。即便出现润滑不畅的情况, 径向轴承温升速率也比较小。将该保护逻辑修改为报警, 适当地降低报警温度, 在报警信号发出后, 操作人员可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

关于径向轴承温度测点的设置, 由于径向轴承测点数量较少, 目前的径向轴承较为容易布置, 在DCS中也较为容易实现报警功能。因此, 径向轴承修改为报警的方式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4.2.2 推力轴承方案分析

对于推力轴承, 由于转子推力盘与转子轴心线的垂直度误差, 会造成推力轴承的部分轴瓦受力大;如果轴瓦平面度不好, 其偏差超过了最小油膜厚度, 将会破坏轴瓦与推力盘之间的油膜;若轴瓦安装的相对高差大, 也会导致部分推力瓦受力大。推力轴承一旦磨损, 温度上升速度较快, 若不设置自动停泵, 可能会损坏给水泵相关设备。

同时, 在DCS中, 应用三取二逻辑运算的系统很多。因此, 推力轴承同时进行三取二运算也是可行的。此外, 火力发电厂的锅炉给水泵相关标准对于轴承温度测点也推荐采用三取二冗余配置[3]。

5 结语

对于核电厂电动给水泵轴承温度保护逻辑方案, 径向轴承推荐设置单个温度测点, 且配备双支热电阻;推力轴承推荐每侧均设置3个测点, 并采用三取二逻辑运算。从技术角度看, 这种方案既可以保证给水泵设备本体的安全, 也可以提高系统乃至机组的可靠性;从经济角度看, 相比较给水泵制造商的原始方案, 仅增加了数个热电阻, 投资费用并未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济东.大亚湾核电站系统及运行[M].北京:原子能科学技术, 1995.

[2]李威.电动主给水泵温度保护逻辑的优化[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 (10) :105-106.

逻辑思维与思维逻辑 篇5

前者(逻辑思维)是指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有它自身的规律,似乎是每人必守的,是共性的------否则也没有专门的逻辑学了;

后者(思维逻辑)是说一个人思维的规律,是“他”的分析判断事物的规律,规律内涵,恐怕因人而异了吧?

说到概念是否混淆,不得不再说一实例。

老旧在回复潇洒贴子中所言------“在这个世界上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谁仅仅用意志或如孤帆文中所云:”意念“走着自己的人生。”这里,老旧将意念与意志混淆了。

意念是指念头或想法。

意志则为不达某个目的不罢休的心理状态。

二者岂可混为一谈?

孤帆在《生命的奇迹》中说的是“善用自己的意念”而不是什么意志!孤帆想表达的意思说得直白一点------在人生的每个重要关头或每遇重大挫折,他都有自己的想法,并努力按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去达到他想要达到的目的;至于用意念控制生理,在他的两篇《遭遇》及《拜师修行》中,读者会有所悟。

老旧说“在看了乐园的很多文字后,就觉得严谨的逻辑思维并非此论坛的长处。”

孤帆还真搞不清,老旧此结论从何而来?

当然,孤帆不排除论坛不时会出现一些逻辑错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孤帆自己也在所难免。无论对论坛还是对每个作者,这错误只是相对多与少(努力方向:少得可忽略不计,那就是说出话来滴水不漏,真的无懈可击了)的问题。

老旧自己有没想想,老旧有没逻辑错误呢?呵呵。

最后,再说一点题外话,即孤帆所言“通晓”,孤帆在这儿是取其夸张修辞之意,无非是想说他博闻强识而已!当然,如当学究式“通晓”去理解,这世上恐无人可夸下如此海口,哈,正好给老旧以攻击话柄呢,正如潇洒所言,是一圈套矣!作者写东西,当然想引人注目,这下可好,歪打正着?也算一种抛“陷阱”以吸引眼球的雕虫小技吧?

企业的逻辑是成长的逻辑 篇6

继稻盛和夫之后,世界再次迎来了一位带领两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东方企业家。

2009年,宋志平在国药集团提出力争2015年进入世界500强时,不少人并不相信。因为国药集团2008年销售收入只有430亿元,距离世界500强相当遥远。然而,5年后,国药集团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

作为两家大型企业的统军者,宋志平以共生多赢、和谐包容的经营智慧,提出“行业的利益高于企业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孕于行业之中”,并创造了“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的央企巿营模式,为集团乃至国企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近日,《国企》杂志采访了这位传奇人物。

《国企》:国药集团的成功得益于哪些因素?

宋志平:国药集团属于在完全市场竞争领域中的非垄断企业。与中国建材一样,它的快速成长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具有标杆性的积极意义。

企业成长首先要看到大的经济发展背景。从外部因素讲,这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从企业内部因素来说,源自国药集团成功引入了市场机制以及清晰的战略与目标。企业一定要有清晰的战略。战略不正确的话,走得越远错的越多。在制定国药集团发展战略时,我们做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对环境、自身、竞争者等有清晰认识,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等等。考虑医药行业处在充分竞争领域,行业散,企业小,资源整合比较容易,滚雪球式的方法则很难做大,所以我们决定采取资本运营、联合重组的方式成长壮大。作为国资委的董事会试点单位,国药集团有个规范高效的董事会,有一支非常好的执行团队,董事会、经理层和党委有机融合,形成了"一驾马车三匹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生动局面。

《国企》:有人认为,包括国药集团在内的不少国企进军500强的秘诀,就是“买企业”。您怎样看待这一说法?

宋志平: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国药集团的快速成长,一半靠兼并重组,一半靠自身的内生式发展。全世界的大公司大多也是同样的发展模式。我始终认为,企业的逻辑是成长的逻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守是守不住的。作为国家企业的央企在行业中既是引领导者又是整合者。整合不仅是做大企业的方式,也是优化行业的方式。但企业整合要从效益出发,不是单纯为大而大。企业整合一要有显著的盈利,二要遵循市场的逻辑,三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国药集团确立世界500强战略目标后,依托资本市场理性地进行了兼并重组,并发挥了收购企业的潜在价值,实现了1+1>2式增长。这其中的关键,是看清并顺应产业的发展形势。但做大也不能光靠买。收购以后,企业自身也在成长。企业分散时无协同效应,彼此是竞争者,价格打得很低,很难生存下去。企业收购之后有了协同效应、规模效应,收入在增长,利润也在增长。同时国药集团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和内部资源的整合,近两年来,每年自身成长占总成长额的一半以上,实现了企业的有机成长。

《国企》:收购容易整合难,很多企业“成也收购,败也收购”,国药集团如何确保收购的成功?

宋志平:收购是高难度的经营活动。一方面全世界收购失败的案例不少,另一方面,许多大企业是靠兼并重组而形成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收购一定要考虑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与市场逻辑。比如国药集团的战略考虑,是把物流库、配送体系建立起来,因为这不是一般企业能建立起来的。收购如果做不好不如不收。收购失败者往往是因为管控与整合能力差,最终导致收购成了套在脖子上的“绞索”。收购的核心是看能不能赚钱、有无利润、能否有盈利模式与有效整合措施。收购的出发点不是规模扩大,而是效益增加。

国药集团的扩张是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国有资本被不断稀释,现在的国有资产比例不足50%。这样的企业并非纯粹的国有企业,因为社会资本也已成为有一定份量的股东,甚至从总和上已超过国有资本的比例,性质上已成为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我们不能回到传统的国有企业的老路上去,更不能走全面私有化的路子。我希望走出一条国民共进的融合、共赢的混合所有制的路子来。这一点国药集团已经做到了。

《国企》:站在新的起点上,国药集团的下一个战略目标与方向是什么?

宋志平:医药行业号称是永远的朝阳产业。20多年来,医药业始终保持着近20%的发展速度,比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出4个百分点。未来十年是医药的“黄金十年”,全行业每年会有20%的增长。国药集团作为我国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下一个目标是加大技术创新和生物医药的制造能力,对标跨国医药公司,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走出去水平,实现做强做优、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医药集团的战略目标。

国药集团作为央企的医药健康产业平台也把健康领域作为下一个发展目标—包括体检、医疗、养老和保健。美国健康医疗产业一年3.5万亿美元产值,其中医药只占3000亿美元。健康产业大过医药10倍。国药集团进入健康领域,也要走联合重组道路。

我希望尽快把国药集团的医疗体系建设起来,建立类似台湾长庚医院那样的体系。但医院不同企业,整合的难度很大。要把问题解决好、管好并产生效益,这并不容易,资金能力与管理能力也要跟得上去。

《国企》:中国大企业往往把国际化战略看得非常重要,尤其是进入财富500强的企业。国药集团如何看待国际化?

宋志平:国际化是大的趋势,中国企业成长之后一定要走出国门,有跨国经营的实力才能在全球赢得市场、赢得尊重。但在此之前首先应该完成实力的提升,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大踏步走出去。中国企业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推进,走出去撞运气是很危险的。

对于国药集团而言,中国的市场已经足够大。我们的原料也很少依赖进口。因此国药集团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国内。其实换个角度看,很多跨国公司还是把中国市场作为首选,国内市场可谓近水楼台,先把自己的市场做好是中国企业的最佳选择。

当然我们也在探索走出去,比如我们在越南建设了制药企业,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希望国药集团去生产疫苗。但由于医药产品的准入门槛很高,各国规定差别也比较明显,所以我们会非常谨慎。

逻辑方案 篇7

1 系统硬件设计

该系统采用视频同步分离芯片LM1881, 将读入的PAL制式 (也可以是NTSC制式) 的视频图像的行、场同步脉冲分离出来。CPLD将根据行、场的同步脉冲来控制A/D转换器TLC5510视频图像信号进行转换, 并将A/D转换后的数据通过边缘检测算法进行处理。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1.1 视频同步分离电路

因为模拟摄像头输出的是将图像信号, 同步信号, 行、场消隐信号这几种信号组合起来的信号。本方案中, 通过专用的视频分离芯片LM1881将行、场同步脉冲信号从图像信号中分离出来。CPLD器件将通过这两个同步脉冲信号, 控制A/D转换器的工作。

1.2 A/D转换电路

系统中使用了低功耗8位的A/D转换芯片T L C 5 5 1 0, 它的最高采样速率高达40MSPS。采用高速A/D转换芯片, 能使系统实时处理高速运动中的图像, 而不至于出现漏拍、误检的现象。

1.3 可编程逻辑器件电路

EPM7064为系统中的主处理芯片, 通过JTAG口可对它进行程序的下载。电路中采用有源晶振为EPM7064提供时钟信号。EPM7064利用2个IO脚分别接LM1881输出的行同步与场同步脉冲, 再分配8个IO脚作为数据传输端口。

2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通过VHDL语言对CPLD器件进行编程配置。软件实现过程主要根据图像的边缘检测原理, 对拍摄好的图像进行处理。所谓的边缘是指其周围像素灰度有跳跃变化的那些像素的集合, 而物体的边缘是以图像局部特征的不连续性的形式出现。例如对于黑白图像就是以灰度值的变化, 彩色图像以颜色的突变等。本系统中采用的是黑白摄像机拍摄的灰度图像。软件流程如图2所示。

软件中通过三个进程与一条信号代入语句并行工作实现图像处理的要求。其中进程1主要功能是若有场脉冲信号到来, 则将Flag2信号量置‘1’, 以此信号量控制进程2的启动。进程2中, 根据进程1中对Flag2的赋值与行脉冲的正跳变来计数, 并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后将‘1’赋值给Flag信号量。进程3中将根据信号量Flag的值来送判断的输出结果。

3 结语

本文中所提到的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对图像进行处理的方案, 不仅能对高速运动中的灰度图像进行实时检测, 而且还能够扩展到对彩色图像的边缘提取中。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 可根据现场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方法, 灵活方便。因为可编程逻辑器件属于硬件实现方案, 所以在速度和性能上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对软件内容已固化在芯片内部的DSP芯片是一种理想的替代方案。

摘要:介绍了以CPLD为核心器件的高速图像处理方案, 系统通过视频分离芯片LM1881, 将视频信号中的行同步信号与场同步信号分离出来, 以此控制转换速率高达40MSPS的A/D转换芯片TLC5510, 将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最终CPLD器件根据A/D转换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关键词:摄像机,可编程逻辑器件,图像处理

参考文献

[1]潘松, 王国栋.基于EDA技术的CPLD/FPGA应用前景[M].电子与自动化出版社, 1999.

[2]冯志辉.用计算机CPLD设计数字电子系统[M].新技术新工艺出版社, 2002.

[3]虞卫峰, 唐慧明.一种用CPLD实现视频信号运动检测的方法[J].电子技术应用, 2007.

[4]刘禾.数字图像处理及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逻辑方案 篇8

关键词:二进制译码器,Multisim,字组产生器,逻辑分析仪

二进制译码器是具有译码功能的组合逻辑器件[1,2,3],当控制端使译码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能将地址输入端输入的二进制代码翻译成相应的十进制数,使多个输出端中相应的一个输出端有信号输出。

常规的硬件实验测试二进制译码器逻辑功能的方法是,将二进制译码器的控制端、地址输入端分别接逻辑电平开关,改变逻辑电平开关为逻辑1,逻辑0,观测输出函数的逻辑状态。存在的问题是译码关系不直观。

用Multisim仿真软件[2,3,4,5,6,7,8,9,10]对二进制译码器的工作过程波形进行仿真分析,用虚拟仪器中字组产生器[4,5,6]作实验中的信号源产生所需的各个输入变量信号,以及用逻辑分析仪[4,5,6]显示输入变量信号、输出函数信号波形,可直观描述二进制译码器的工作过程及译码关系。

1 二进制译码器工作过程Multisim仿真实验方法

(1)创建电路

确定字组产生器产生二进制译码器所需的各个控制输入变量、地址输入变量信号,逻辑分析仪所显示的控制输入变量、地址输入变量信号及输出函数信号。将二进制译码器的控制输入端、地址输入端接字组产生器,以及将二进制译码器的控制输入端、地址输入端及输出端接逻辑分析仪。

二进制译码从Multisim的TTL数字IC库中找出,字组产生器、逻辑分析仪从虚拟仪器库中找出[4,5,6]。

(2)设置字组产生器

确定反映二进制译码控制输入端、地址输入端不同输入情况下字组产生器各个字的内容及地址;在字组产生器中输入字组末地址,以及依次输入各字组数据,并进行字组信号设置[4,5,6]。

(3)仿真运行分析

进行实验仿真,分析仿真实验结果。

2 二进制译码器工作过程的Multisim仿真实验举例

以低电平输出有效的双2-4线二进制译码器74LS139作为仿真实验器件,使用其中一个译码器。

74LS139的逻辑功能为[1,2,3]:

当控制输入端时,处于译码工作状态,各输出函数的逻辑表达式为:

当控制输入端时,二进制译码器处于不工作状态,各输出函数均为1,即:

由式(1)~式(5)可得表1所示的功能表。

(1)仿真实验电路创建

构建仿真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字组产生器产生二进制译码器的控制输入变量及A1,A0地址输入变量,逻辑分析仪显示二进制译码器的控制输入变量、A1,A0地址输入变量及的输出信号波形。

(2)字组产生器输出字组的设计

字组内容反映二进制译码器不同输入端的输入情况。输入波形设计、字组内容及地址如图2所示。在字组产生器Address区块的Final字段输入字组数据的末地址0007,在Edit区块以16进制(Hex字段)依次输入各字数据1,5,3,7,0,4,2,6,以完成所有字信号的设置,如图3所示。

(3)仿真运行分析

逻辑分析仪显示的波形如图4所示。

图4中,“3”为S控制输入变量的波形;“4”为A1地址输入变量的波形;“11”为A0地址输入变量的波形;“16”为输出信号的波形;“17”为输出信号的波形;“18”为输出信号的波形;“19”为输出信号的波形。

由图4可知,当控制输入端时,无论A1,A0地址的输入如何,二进制译码器中各输出函数均为1,处于不工作状态;当控制输入端时,二进制译码器的各输出函数与A1,A0地址有关,如:

A1A0=00时,仅输出函数,实现对00译码;

A1A0=01时,仅输出函数,实现对01译码;

A1A0=10时,仅输出函数,实现对10译码;

A1A0=11时,仅输出函数,实现对11译码。

仿真实验结果与给定的逻辑功能一致。

3 结语

由于无法对数据选择器的工作波形进行硬件实验验证(现有的信号发生器不能产生多路同步信号,现有的示波器多为双踪示波器无法同时观测多路波形),所以采用Multisim软件仿真解决了这一问题,所述方法具有实际应用意义[9,10]。该方法亦可用于3-8线二进制译码器及二-十进制译码器逻辑功能的仿真验证。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康华光,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任骏原,张凤云.电子线路专题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4]郑步生,吴渭.Multisim 2001电路设计及仿真入门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5]朱力恒.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6]尹勇,李林凌.Multisim电路仿真入门与进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陈先荣.EWB在电子技术实验中的辅助教学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0):88-90.

[8]张晶,李心广.基于Multisim的电路设计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5,22(5):109-152.

[9]任骏原.电子技术课程CAI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4):99-100.

逻辑方案 篇9

逻辑框架法 (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 LFA) 是由美国国际开发署在1970年开发并使用的一种设计、计划和评价的方法,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和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这种方法从确定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 向上逐级展开, 得到其影响及后果, 向下逐层推演, 找出引起的原因, 得到所谓的“问题树”。将“问题树”进行转换, 即将“问题树”描述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相应的手段———目标关系, 得到所谓的“目标树”。“目标树”得到之后, 进一步的工作要通过“规划矩阵”来完成 (如表1所示) 。

逻辑框架汇总了项目实施活动的全部要素, 并按宏观目标、具体目标、产出成果和投入的层次归纳了投资项目的目标及其因果关系, 具体表现为垂直逻辑关系和水平逻辑关系。

逻辑框架分析方法不仅仅是一个分析程序, 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 通过明确的总体思维, 把与项目运作相关的重要关系集中加以分析, 以确定“谁”在为“谁”干“什么”、“什么时间”、“为什么”以及“怎么干”。

网页设计与互联网编辑逻辑框架矩阵

(一) 建立网页设计与互联网编辑逻辑框架矩阵

根据逻辑框架法原理,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通过人才市场岗位及岗位群需求调研, 确定培养目标, 然后借助“目标树”的方法对培养目标进行分解和分析。我们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网页设计与互联网编辑方向开展了探索性的研究 (如表2所示) 。

第一, 宏观目标为人才培养目标, 其验证方法可以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毕业生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和毕业生情况统计分析报告等数据进行验证。

第二, 直接目标为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其验证方法就是职业能力的鉴定方法, 可以通过获得国家和行业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统计分析报告和项目考试 (考查) 结果等数据进行验证。

第三, 产出成果为知识与职业技能, 验证方法可以通过国家等级考试、单元模块化知识技能考试考查、职业资格认证通过率的统计分析和项目实习实训成绩等数据进行验证;也可以通过情景分析法, 如现场观察和访谈等定性调查方法对学生是否具有了该项技能进行验证。通过情景分析法对知识与职业技能进行验证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方法。

第四, 投入活动为教学与实习实训活动, 验证方法主要是通过听课、查课、评教、教学检查和学生成绩分析等数据进行验证。

(二) 建立职业能力结构体系

本文采用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和思想, 构建如图1所示的职业能力结构体系框架, 参照网络编辑员、网页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 建立如表3所示的能力结构体系 (由于篇幅有限, 仅列出“网站推广能力”部分) 。

(三) 建立信息编码

为明确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知识单元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范标准, 参照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中的信息代码编码方案, 提出网页设计与互联网编辑方向的能力信息代码编码方案, 由10位组成 (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中的信息代码编码方案由8位组成) , 如图2所示。

在图2中, 第1~2位:行业标识 (英文字头表示) , IT表示信息技术行业;第3~4位:能力领域标识 (汉语拼音第1个字母表示) , WB表示网页设计与互联网编辑能力领域;第5位:职业能力、职业技能或知识单元标识, 0表示职业能力, 1表示职业技能单元, 2表示知识单元;第6~7位:职业能力单元编码;第8~9位:对应职业能力单元的职业技能单元编码或者知识单元编码;第10位:版本 (英文字母表示) ;不足部分补0。表3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栏) 的第6~7位代码、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栏) 的第8~9位代码或者知识单元 (知识单元栏) 的第8~9位代码。例如, “网站推广能力 (07) ”的完整信息编码是:IT WB 0 07 00 A;“网站推广能力 (07) /1) 能够提出搜索引擎优化方案 (48) ”的完整信息编码是:IT WB 1 07 48 A;“网站推广能力 (07) /2) 网站搜索引擎优化知识 (38) ”的完整信息编码是:IT WB 2 07 38 A。

注:有*号表示要求比较高, 作为选择。

(四) 职业知识技能逻辑框架矩阵表的关系分析

表3建立了10个职业能力单元, 63个职业技能单元, 50个知识单元。其中, 必须掌握7个能力单元, 51个职业技能单元, 41个知识单元。

具备表3的知识单元和职业技能单元, 是否就可以认为具备了从事该行业的能力?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怎样论证知识单元、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与培养目标之间的条件是否是充要条件?有没有缺少或多余的知识单元、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怎样来验证是否真实达到了知识单元、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要求?

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没有给出解决方法, 逻辑框架分析法 (垂直逻辑关系和水平逻辑关系分析) 是对通过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得到的职业能力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的一种手段, 是对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将表3的相关内容替换表2中的相关项, 可得到详细的职业知识技能逻辑框架矩阵表 (略) 。

垂直逻辑关系分析从投入活动入手, 然后到产出成果、直接目标、宏观目标, 从下到上, 用图3垂直逻辑关系部分检查垂直逻辑关系, 反复二、三次, 检查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有没有重大遗漏。例如, 在培养方案、教学执行计划、课程大纲、教学工作手册等相关教学文件得到批准、教学设备投入符合要求的假设条件下, 就可以: (1) 进行“网站推广能力/网站搜索引擎优化知识 (IT WB 2 07 38 A) ”知识点 (知识单元) 的教学活动 (投入活动层次) ; (2) 通过教学活动, 如果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这些假设条件得到满足, 就能获得产出成果 (知识单元) “网站推广能力/网站搜索引擎优化知识 (IT WB 2 07 38A) ”; (3) 如果产出成果 (知识单元) 符合要求, 同时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这些假设条件成立, 通过“能够提出搜索引擎优化方案 (IT WB 1 07 48 A) ”这个能力单元的教学活动 (上机实训) , 就能获得产出成果 (职业技能) “网站推广能力/能够提出搜索引擎优化方案 (IT WB 1 07 48 A) ”的职业技能; (4) 如果产出成果知识单元IT WB 2 07 37 A~IT WB 2 07 41 A和职业技能单元IT WB 1 07 48 A~IT WB 1 07 51 A都合格, 这些假设条件成立, 就能获得具体目标 (职业能力) “网站推广能力 (IT WB 0 07 00 A) ”; (5) 如果所有这些具体目标 (职业能力IT WB 0 01 00 A~IT WB 0 10 00 A) 合格,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合格以及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合格, 这些假设条件成立, 就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水平逻辑关系分析垂直逻辑对目标层次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 但这种分析不能满足对整个培养方案的分析和评价的要求。水平逻辑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主要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来衡量培养方案的资源需求与成果。与垂直逻辑关系中的每个层次目标对应, 水平逻辑对各层次的结果加以说明, 由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假设条件所构成。分析方法是从投入活动、产出成果、直接目标、宏观目标的顺序, 从左到右依次分析检查, 再从右到左, 反复二、三次, 检查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检查有没有重大遗漏。在水平逻辑关系中, 还有一个重要的逻辑关系就是重要假设条件与不同目标层次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是: (1) 一旦前提条件得到满足, 投入活动 (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 便可以开始; (2) 一旦活动开展, 所需要的重要假设也得到了保证, 便应取得相应的产出成果 (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 (3) 一旦这些产出成果实现, 同水平的重要假设得到保证, 便可以实现直接目标 (职业能力) ; (4) 一旦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同水平的重要假设得到保证, 直接目标便可以为宏观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图3水平逻辑关系部分所示) 。

效果与结论

逻辑框架分析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初步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 我院网络技术系2007届电子商务专业互联网编辑方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率达到85.24%;2007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网页设计与互联网编辑方向专业培养方案在专家组评审会上获得高度评价和一致通过。

综上所述, 通过逻辑框架分析法在高等职业教育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过程中的应用实践, 可以看出: (1) 逻辑框架分析法是对通过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得到的职业能力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的一种手段, 是对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2) 通过逻辑框架分析, 我们得到了表2和表3。对表2和表3进一步分析, 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所需要的教学文件。如将表2和表3的职业能力、职业技能和知识单元转化 (整合) 成课程教学, 可形成学习链路、学习结构框架、培养方案等教学文件。 (3) 对表2和表3进一步详细分析, 还可得到关键技能、关键知识单元、教学质量控制点, 并可形成专业教学质量保证大纲和教学质量控制点教学指导书等教学质量控制文件。

总之, 探索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的工程, 其灵魂是改革与创新。由于个人的知识、经验、能力等存在局限性, 在许多环节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希望有识之士积极参与, 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应用研究。

摘要:探讨了逻辑框架分析法在制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应用, 指出逻辑框架分析法是对通过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得到的职业能力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的一种手段, 是对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的补充和完善。通过专业培养方案逻辑框架分析, 可获得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相关体系。

关键词:逻辑框架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三力.项目后评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阿芬.逻辑框架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运用[J].商业时代, 2006, (30) .

[3]马颖, 宋焕斌.石化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2上) .

[4]彭若弘, 白刚, 舒华英.从EDGE看通信运营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估的实施[J].通讯世界, 2007, (2)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逻辑方案 篇10

随着发电机组调峰运行的日益频繁, 电力系统的峰谷差也日益加大, 凝结水泵负荷变化加快。传统的利用调节阀门调节水位的方式不但控制精度差, 而且不经济。变频调速用于凝结水泵的控制, 可保证凝结水泵在高低转速时均具有恒定的转矩, 不但调控灵敏准确、提高效率、节约电能, 而且大大减少了设备维护工作量。合理选择凝结水泵变频改造的设计方案和安全可靠的电气闭锁逻辑, 对凝结系统乃至整个发电厂、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凝结水泵变频改造主接线方案选择和电气闭锁逻辑的设计, 仅供一些变频改造、变频设计应用参考。

1 变频改造方案选择

一般发电厂配置两台工频凝结水泵, 正常运行方式为一主一备, 两工频泵切换运行。在进行凝结水泵变频改造时可有三种方案实施如下: (1) 两台均变频一拖一方式, 即一台泵装一台变频; (2) 一台变频一台工频; (3) 两台泵共用一台变频带旁路, 即一拖二方式加旁路。下面对究竟选用哪种方案, 进行对比分析和介绍。

若采用第一种方案, 根据凝结水泵的运行方式, 变频器的利用率不高, 费用造假也较高, 电源开关保护要重新配置、选型, 投资高, 占用建筑面积也相对较大。

若采用第二种方案, 根据凝结水泵的运行方式, 两泵切换运行, 变频泵与工频泵运行时间和工况不一样, 造成两泵的机械磨损和寿命不一样, 变频泵电源开关保护要重新配置、选型, 在切换到工频泵运行时, 则工频泵不节能, 变频器的利用率降低。

若采用第三种方案, 根据凝结水泵的运行方式, 在泵切换运行时, 变频器的利用率降高, 变频器电源开关保护易于配置。投资较第一种方案低, 节能效果较第二种方案好。改造的一次接线方案为:两台凝结水泵共用高压变频控制, 采用“一拖二加旁路”方式。即一台变频器可分别拖动两台凝结水泵, 同时考虑其可靠性和变频器检修隔离方便, 变频装置需设置自动旁路, 原来供凝结水泵工频运行的开关及接线方式不变, 作为变频器的自动旁路, 变频器的电源用原6k V一台备用开关供给, 接线如下图1。

2 变频改造电气五防闭锁逻辑设计

在选择好凝结水泵变频改造电气一次主接线方案后, 对凝结水泵电气系统的五防闭锁逻辑设计也至关重要, 主要是防止在改造后系统较复杂, 操作较多, 电气五防闭锁逻辑要可靠避免操作人员误操作, 保证变频和工频切换要可靠安全, 下面重点介绍电气五防闭锁逻辑的设计, 图1中GSA、GSB为刀闸, QFA、QFB为固定式真空接触器, QF1、QF2、QF3为小车式断路器, QE1、QE2、QE3为接地刀闸。

2.1 为防止带电误合地刀

2.1.1 防止地刀QE1带电误合 (QE2类似)

为防止QE1带电误合, 首先QFA要闭锁QE1, 一般情况下为保证安全和可靠, QF1与QE1间实行机械闭锁, 即QFA在工作位置时不能合地刀QE1, 相反, QE1在合闸位置时, QF1不能被推至工作位置。同时QE1和QFA、GSA之间要形成闭锁, 当地刀QE1合闸时, QFA真空接触器不能合闸和GSA刀闸不能操作;当GSA刀闸处于合闸位置时, 地刀QE1不能进行合闸操作。具体做法是QE1电磁锁控制回路中串入GSA、QFA的常闭辅助触点进行闭锁, 只有在GSA、QFA分闸的情况下允许合QE1, 大致逻辑框图见图2.

2.1.2 防止地刀QE3带电误合

当GSA或GSB处于合闸位置或QF3开关处于工作位置时, QE3地刀均不能进行合闸操作。当QE3地刀处于合闸状态时, GSA、GSB刀闸均不能操作, QFA、QFB真空接触器均不能合闸及QF3开关不能被推至工作位置。

2.2 防止工频开关和变频同时运行, 造成非同期

为了防止变频和旁路同时带电或同时运行, 使出线开关和旁路开关位置信号还引入变频器启动闭锁回路 (允许条件) , 同时在变频器旁路开关和输出开关之间形成互锁, 即QFA和QF1互锁, QFB和QF2互锁, 采用硬接线闭锁合闸回路和在DCS上采用状态接点逻辑闭锁合闸操作。具体闭锁关系如下 (原机械闭锁逻辑不变) , 具体硬接线闭锁见图3中任一方案。

2.2.1 QFA的闭锁 (QFB类似)

QFA的合闸受QF1、QE1、QE3、QFB、GSA的条件闭锁, QF1、QE1、QE3、QFB常闭辅助触点串接后引至QFA合闸回路中进行合闸闭锁, DCS逻辑中用QF1、QE1、QE3、QFB分闸状态作为QFA允许合闸条件之一 (见图4) , 只有在QF1、QE1、QE3、QFB分闸的情况下允许合QFA。为防止QF1开关检修时拔出二次插头时无法使A凝结水泵变频运行, 需在QF1的辅助触点处并联一“检修压板”装于旁路柜上, 在QF1开关检修时又要变频启动A泵时投入该压板。

2.2.2 QF1闭锁 (QF2类似)

QFA合闸时不允许QF1合闸, 在QF1的合闸回路中串入QFA的常闭辅助触点, 同时DCS上用其分闸状态作为QF1允许合闸条件之一。为防止QFA开关检修时拔出二次插头时无法使A凝结水泵工频运行, 需在QFA的辅助触点处并联一“检修压板”装于QF1柜上, 在QFA开关检修时又要工频启动A泵时投入该压板。

3 变频改造的其它主要闭锁

3.1 保证变频器在故障或异常时可靠跳开变频器电源开关的主要逻辑

根据高压变频装置的需要, 保证变频器及其相关回路主要故障时可靠跳开6k V电源开关, 避免故障扩大;其次防止变频器旁路和输出不同步并列而引起的短路故障;同时防止变频高压柜门误打开、风扇停止及控制电源消失等问题, 由变频装置输出高压开关跳闸接点, 使高压开关跳闸 (见图5) 。

3.2 保证变频器只带一台泵运行的启动操作逻辑

由于两台凝结水泵采用的是“一拖二”的方案, 为保证变频器只带一台泵运行, 其操作逻辑至关重要, 为保证上述要求, 需要在启动凝结水泵前先进行“变频器带泵的选择”, 在选择完确认无问题的情况下才允许发启动令进行启泵, 泵的允许启动逻辑以#1泵进行说明 (#2泵类似) 见图6。

3.3 凝结水泵电机旁事故按钮的操作逻辑

为实现变频器运行时原两台凝结水泵电动机旁事故按钮在紧急情况下能跳变频器及相应的电机和在DCS上选择后放弃选择的操作, 原两台凝结水泵电动机旁事故按钮新增一副常开接点去跳变频装置和对应出口接触器, 事故按钮原跳工频开关的功能仍不变;DCS上增加两复位按钮, 在操作复位按钮后对应去跳选择好的开关, 具体见下图7。

3.4 电机加热器回路的闭锁逻辑

为防止电机在长期不运行的长期下受潮, 一般情况下电机装有加热器且在电机不运行时投入。为保证凝结水泵电机加热器正确可靠投退, 在原电机加热其自动控制回路中分别增加QFA、QF1的常闭接点进行自动投退 (#2泵类似) , 即在工频或变频任一开关合上的情况下不允许投入电机加热器回路。

3.5 变频器正常停止的动作逻辑

为保证变频器正常停止后个开关正确动作, 其相关逻辑如图8.

3.6 变频器故障后动作逻辑

为保证变频器在带泵运行的情况下能正确跳蹦和不误跳其它工频运行泵, 变频器故障后动作逻辑如图9。

4 结束语

合理选择凝结水泵变频改造的一次接线方案, 正确可靠设计电气五防闭锁相关逻辑, 能保证变频改造的成功和变频改造后设备及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摘要:凝结水泵变频改造是发电厂节能减排工作的首选, 变频改造方案的合理选择和安全可靠的电气闭锁逻辑设计, 对凝结水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凝结水泵变频改造的方案选择及电气闭锁逻辑的设计典型应用实例,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良好的推广价值。

逻辑方案 篇11

摘要:哲學是一门以理性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具有理性的思维进行不断的探索,社会和人的存在都离不开这种理性,而这种理性构成了本体和依据。当今学术界好多学者一致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的哲学理念,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唯物史观,并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在当时的理论形态上只是假设。因为它只是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没有通过对特定的社会形态的全面分析而对它加以科学的验证,我们要抓住马克思的精髓,深入到他的思想当中,揭示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逻辑,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资本逻辑 生产逻辑 双重逻辑

一、历史唯物主义进程

黑格尔认为,历史是理性的表演场地。历史的过程就是理性在现实生活展开的一个过程。

二、生产逻辑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逻辑不仅是一种经济学的话语,而且是一种哲学的话语,哲学发生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都只有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才能得到理解,和物质生活世界的构建过程。这正是传统哲学所忽视的内容。

对于马克思来说,当他真正理解了市民社会并揭示出思想与物质生产过程的内在关联之后,他才能真正地超越青年黑格尔派的问题域,同时才能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域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主义思潮的问题域,才能将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推进到对社会历史生活本身的批判,这才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正意义,当生产逻辑进入到哲学话语当中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哲学研究才真正地合为一体。

马克思从生产逻辑出发,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了过去的一切社会所创造财富的总和,为人类走向未来社会创造了物质条件。

(一)人类学意义上的生产逻辑,就人类自身的发展而言,物质生产过程具有双重意义

1.在物质生产过程当中,人和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动态的交互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当中既改变了自然,也改变了人本身。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就是前提,这正是生产逻辑所具有的人类学意义。物质生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称之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

2.生产劳动的发展为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实现提供条件和创造了可能性的空间。

3.物质生产的逻辑论证了人的自由发展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概况了生产劳动的意义,劳动者首先是发生在任何自然之间的行为,在这个行为中,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相对立,为了占有物质,赋予物质以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人就使他身上的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能力发挥出来。人们在劳动中对对象改变到何种程度,人本身的意识和能力也就发展到何种程度,并会以这种发展了的意识来审视自然界。可以说物质生产过程不仅满足了人的需要,而且促进了人的能力的发展。

物质生产的发展不仅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物质前提,而且创造出人的自由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生产逻辑所具有的哲学意义。生产逻辑知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逻辑,一旦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一般意识上的物质生产逻辑就不够了。

四、生产逻辑的局限性

由生产逻辑可以说明一般的历史过程以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条件,但这种逻辑它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总是现实的人生产。

如果把生产逻辑直接应用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包括三个方面:

1.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个人在表象层面都是自由活动者,他们是作为自由人进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的。

2.个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两个独立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当这种表象上的自由主体被抽象出来时,生产中的人就成了孤立的个体。

三、马克思对于个人孤立的自由个体想象进行了批判

1.早期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学家,对孤立的个人理解,对孤立的个体想象,是对十六世纪以来兴起的市民社会的预感。

2.在早期社会里面,生产的个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隶属扩大为氏族的家庭以及公社中隶属于一个整体。

3.孤立的个人想象,是现代发达生产关系的结果,意味着生产逻辑的劳动主体分析必须要基于特定的历史情境当中。

四、资本逻辑产生

北大仰海峰教授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要解释资本逻辑的运行规律及其历史效果。在前资本主义会,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生产逻辑起着支配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统摄生产逻辑。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体现人的主体本质的对象化活动被异化所支配,生产逻辑意义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分工变成了这种异化的现实根源。协作与机器的意义也同样被资本逻辑所改变,生产力发展所节约的时间本该为人的自由发展的时间,却成为了资本获得剩余价值的条件。

五、双重逻辑之间比较

1.马克思认为,当资本主义以自身为自我再生产的起点时,就必须按照资本逻辑的自我生产过程来建构我们的认识。

2.不可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还原为一般物质生产过程。从认识的过程来看,对生产逻辑的认识是一种回溯性的认识。只有认清资本逻辑,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生产逻辑。

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对资本逻辑的认识,也只有在资本主义开始自我反思的时候才是可行的。资本逻辑和生产逻辑交织在一起,但资本逻辑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就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来说,马克思不仅从商品交换层面进行了分析,而且从商品的生产结构层面进行了分析,商品的二重性表明商品是一个矛盾性的存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交织之间的矛盾才导致了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但货币并没有解决这一悖论,而只是将这一矛盾普遍化了。就生产结构层面来看。马克思认为根本矛盾在于生产力的社会化与私有制的矛盾,这一矛盾又通过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表现出来,从而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可能性空间。正是资本逻辑本身为我们超越资本逻辑创造了条件和可能性。

六、资本逻辑与生产逻辑之间在历史唯物主义下的发展与影响

但需要看到的是,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物质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人们生活资料的匮乏问题,但是经过资本逻辑的中介,生产已经不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方式了,而是更多体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这时生产逻辑与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就联系起来,这正是生产逻辑的历史,“本体论”的意义,当生产逻辑的这一维度充分现实化,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也就在实践中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仰海峰.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01).

[2]李冬梅.论马克思哲学的现实展开——从形而上学批判到对资本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3]李春生.马克思对鲍威尔哲学的三次批判[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4]马俊峰.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解读应注意的三个问题[J].哲学研究, 2008,(09).

[5]段迎晖.恩格斯对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贡献——兼评广松涉“恩格斯主导说”[J].兰州学刊,2008,(08).

逻辑方案 篇12

某钢铁公司中央供水系统担负着各用户供水的重要任务, 在运行过程中, 系统电源供电的安全性、连续性是水供应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通常供电电源采用两进线一母线的供电方式, 在低压进线某一段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 能否可靠、快速的投入联络开关, 是保证电源不间断供电的关键[1]。

对于传统的继点控制, 其维护量大, 切换不够快速、可靠[2],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电的连续性。本文运用西门子s7-200PLC替代传统继电器组合控制, 基于PLC控制的投切控制系统, 具有接线简单、动作迅速、可靠性高等特点[3], 对低压进线、联络开关逻辑切换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利用自动化控制和网络技术的优势, 对过程控制进行实时监控, 通过对传输数据分析, 实现故障提前预判, 提高反应时间, 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1 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中央水系统低压配电系统, 采用两进线一母线模式。引自10 k V双回路供电电源, 其中两台变压器正常运行情况下, 两台变压器分别带Ⅰ、Ⅱ段母线运行, QF1、QF2在合闸位置, QF3在分闸位置。当某一台变压器失电或有故障时, 相应的进线断路器跳闸后, 母联断路器QF3合闸, 另一台变压器带Ⅰ、Ⅱ段母线运行, 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图1针对两进线一母线配电系统, 在程序逻辑控制上, 优先考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结合工作现况, 以操作简单, 维护量少, 故障易查, 方便适用等为出发点, 寻求最佳方案。

(1) 设“本地”和“远程”两地操作, 且本地优先, 便于检修或调试。

(2) 当选“远程”操作, 设联络开关“自投不复位”选中或取消功能, 实现远程联络开关自投功能。

(3) 必须保证最多两台断路器合闸, 遵循“三选二合闸”原则。

2 自动化网络系统

随着企业生产对供电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PLC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自动化领域, 其所具有的优势是常规电气器件无法取代, 在系统控制自动化设计中, 由于所应用的控制要求又相对简单, 所以采用S7-200PLC来实现。。

本系统选S7-200系列的CPU224, CPU224模块有数字量14I/10O点, 带1个扩展模块和通讯EM277扩展模块[4], 一方面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转换、报警和控制等功能, 与中央主控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信要求, 另一方面其体积小、性能优、易扩展、安装简单等特点, 适合小规模的现场监控[5], S7-200PLC完成进线、联络切换功能, 并通过EM277 Profibus总线模块, 与中央水系统自动化S7-300PLC的控制核心Profibus DP总线接口连接, S7-300PLC的以太网模块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进行人机界面 (WINCC监控画面) 的各种请求, 实现对两进线一母线配电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及远程操作功能, 如图2和图3所示。

3 系统控制硬件的设计

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 为了整个系统的稳定工作, 设计了变压器电压检测信号、主低压开关控制回路、控制电源等完备的信号数据采集保护措施, 提供准确、可靠的信号, 实现对供电系统的有效检测, 避免系统误动作或在应急自投中无法可靠工作, 造成损失或发生重大事故。

3.1 变压器电压检测

在电源进线端设变压器电压检测信号, 用来判断、确定某一进线电源失压, 为了防止因电压检测回路断线引起PLC误动作信号, 所以, 电压检测信号采集来自于两个继电器, 一般将两个常闭触点串联后引至PLC作为电压检测输入信号使用, 电压检测信号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

继电器KA1、KA2接在QF1进线端, 继电器KA3、KA4接在QF2进线端, 变压器有电时, 继电器吸合, 常闭触点断开, 变压器失电时, 继电器释放, 常闭触点闭合。

3.2 进线、联络开关控制回路

低压进线开关和低压联联络开关均选用型号为GSW1系列万能式短路器, 带过流、速断脱扣器, 电动储能开关, 用来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对每台断路器取2对常闭辅助触点, 分别引至PLC输入回路, 作为程序判断的条件之一, 用来保证在任何条件下, 3台开关都只能合闸2台。对于进线、联络开关均接入失压脱扣线圈, 进线开关控制回路电源分别引自于本身, 在控制电源失压时实现进线开关自动跳闸, 也可确保进线、联络开关电气联锁的可靠。联络开关失压脱扣线圈控制回路电源分别引自于UPS电源, 为具备开关自投提供必要的条件之一。如图5和图6所示。

3.3 控制电源

对于s7-200PLC、电压检测信号和进线、母联控制回路供电电源的保障, 是控制系统能否可靠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其电源的连续性至关重要。因增加的负载较小, 将控制电源接入原有的在线式UPS电源中, 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电源失电后在短时间内能正常工作, 及时自投母联开关, 恢复供电。

4 系统逻辑设计

针对断路器合、分闸控制, 在PLC柜门上设有“手动 (本地) ”和“半自动 (远程) ”SK控制开关。正常工作时, 开关选“半自动”方式;检修或故障处理时开关选“手动”方式。在两种控制模式下, “手动 (本地) ”控制优先, 任何情况, 三台断路器合闸程序设计应保证最多两台断路器合闸。遵循“三选二合闸”进行逻辑联锁控制。

4.1 在PLC柜门上选“手动”控制方式

主操作台监控画面中自动弹出“断路器远程无效”小窗口, 提示操作为“手动 (本地) ”控制方式, 转换开关“SK手动位”和PLC双重联锁实现“三选二合闸”功能, 其在电气柜上进行以下操作。

(1) 在需要系统停电或某段母线检修时, 均可单独操作并可靠分断某台断路器, 断开供电电源。

(2) 当QF1、QF2断路器均已合闸时, 联络断路器QF3操作合闸无效。

(3) 当QF1、QF2断路器中有一个开关未合闸时, 联络断路器QF3操作合闸有效;当合上QF3断路器后, QF1、QF2中只能有一个断路器操作合闸有效。

(4) 主操作台监控画面可以对三台断路器进行分闸, 但合闸无效。

(5) “手动 (本地) ”控制方式下, 联络断路器QF3自动投入无效。

4.2 在PLC柜门上选“半自动”控制方式

主操作台监控画面中自动弹出“断路器远程有效”小窗口, 提示操作为“半自动 (远程) ”控制方式, 且画面显示“自投功能取消”时, 转换开关“SK自动位”和PLC双重联锁实现“三选二合闸”功能, 其在画面上进行以下操作。

(1) 在系统发生紧急事故需要停电时, 均可单独操作并可靠分断某台断路器, 断开供电电源。

(2) 当QF1、QF2断路器均已合闸时, 联络断路器QF3操作合闸无效。

(3) 当QF1、QF2断路器中有一个开关未合闸时, 联络断路器QF3操作合闸有效;当合上QF3断路器后, QF1、QF2中只能有一个断路器操作合闸有效。

4.3 在操作为“半自动 (远程) ”控制方式下, 选画面“自投功能投入”时, 可实现联络开关自投功能。

(1) 当某一台变压器失电或有故障时, 相应的 (QF1或QF2) 进线断路器跳闸, 进行逻辑判断并确认无误后, 联络断路器QF3自动投入, 此时, 另一台变压器带Ⅰ、Ⅱ段母线运行。

(2) 当故障变压器恢复来电或故障解除时, 该 (QF1或QF2) 进线断路器不允许自动再次合闸;若要恢复正常的供电方式, 只能人工现场确认后, 分QF3断路器, 才能再合 (QF1或QF2) 断路器。

4.3 系统运行逻辑

I段进线断路器的合闸用QF1Close表示, I段进线断路器的分闸用QF1open表示, 同样的对于Ⅱ段进线断路器及母线联络柜的状态信号分别用QF2Close、QF2open、QF3Close、QF3open来表示, 因此对于两个进线断路器及母线联络柜各自的合闸条件有以下逻辑。

通过对以上三个断路器合闸条件的分析, 在任何条件下都只有两个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 由于两路进线电源不是来自同一个系统, 因此避免了分段开关合闸时可能导致的非同期合闸, 避免造成事故。

4.4 系统逻辑功能图

根据所选硬件设备和系统逻辑控制设计要求, 对系统开关动作逻辑进行编程, 进线开关 (QF1和QF2) 逻辑功能较简单, 以下主要绘制联络开关QF3逻辑功能图7。

5 调试及运行

对编写的程序, 在投入使用前, 进行系统模拟实验。首先屏蔽变压器电压检测信号, 将进线、联络开关位置均放在试验位, 进行“手动 (本地) ”和“半自动 (远程) ”两种模式下的操作试验, 包括联络开关的自动投入功能, 进一步测试进线、联络开关的逻辑控制关系、开关状态及画面的远程监控等信息的正常与否, 在进线、联络开关位置在试验位调试完毕后, 将进线、联络开关均放在工作位置, 恢复变压器电压检测信号, 断开其中一台变压器高压进线侧电源, 测试带电逻辑联锁及自动投入功能, 待系统逻辑关系正常后, 再作另一台变压器的断电测试, 直到整个系统正常为止, 调试结束, 系统可投入使用。

6 应用效果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和应用, 实现了利用S7-200PLC控制双电源进线与母线联络柜的连锁, 实践证明, 利用PLC实现的连锁控制能替代复杂的传统继电器控制线路, 其PLC易编程且系统可靠, 维护方便, 动作灵敏准确, 故障率低, 同时人机远程监控及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易做到无人值守要求, 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介才.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张凤珊.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3]阮友德.电气控制与PLC实训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4]张扬.S7-200PLC原理与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基本演奏理论下一篇:变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