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传播的特点(共9篇)
战时传播的特点 篇1
当传播作为一种手段运用于战争时, 它就拥有了一般意义上传播所不具备乃至相反的特点。
针对性强
战时传播的针对性主要指的是战时传播的目的性非常强。战时传播虽然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但信息交流绝不是战时传播的主要目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林指出:“一切军事战争、经济的战争, 也都是心理的战争。因为投降的意愿是一种心理状态, 而各种战争的手段, 都用以改变心理, 从抵抗的意志, 到服输的意愿。” (1) 战时传播作为心理攻击的重要手段, 在议题的选择、议程的设置等方面, 都必须围绕战争的需要进行, 加强针对性, 密切配合军事行动展开。美军《心理作战条令》明确指出:“心理作战的全部目的在于, 在外国团体中鼓动情绪, 影响其态度或行为, 以此支援美国的目标。为此, 心理作战旨在影响外国政策的制定、决定的做出、控制的能力、指挥的能力、战斗的意志、服从的意志和支援的决心。”例如伊拉克战争中, 美军针对阿拉伯民族年轻人性格容易冲动的特点, 在巷战过程中发动阵前宣传攻势, 大骂伊拉克战士贪生怕死, 是胆小鬼、是缩头乌龟, 很多伊拉克战士听后火冒三丈, 按捺不住冲出掩体欲与对手一决雌雄, 结果成为美军的活靶子。
单向性强
传播的重要特征就是信息的交流、传播与沟通。然而, 战时传播的主要目的却在于“说服”传播对象。它强调的是运用各种传播技巧影响传播受众的心理, 从而实现控制对象行为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战时传播与其说是一种传播, 还不如说是一种宣传。在拉斯韦尔看来, “所谓宣传, 其实就是思想对思想的战争。” (2) 它指的是“通过重要的符号, 或者更具体但是不那么准确地说, 就是通过故事、谣言、报道、图片以及社会传播的其他形式, 来控制意见。” (3) 因此, 战时传播具有很强的单向性, 它不需要与传播对象进行信息交流, 而是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对某一观点反复进行宣传, 对传播对象进行精神信息轰炸, 最终达到影响、操纵受众信仰、态度和行为的目的。在战争过程中, 为了确保自己的舆论优势, 甚至可以“封杀”对方的声音, 来达成传播的单向性。如伊拉克战争中, 美国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对伊拉克广播、电视、互联网进行干扰, 使其传播媒体不能正常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 甚至对巴格达的通信指挥中心和新闻大楼进行轰炸, 使伊拉克政府和军队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 美军对伊拉克军民空投了成千上万的收音机, 但这些收音机只有一个频道, 只能收到美军设定好的频道。这可谓是战时传播追求单向性的典型案例。
组织性好
战时传播的组织性与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传播自身所具有的组织力不同。传播的组织力指的是媒体对受众的作用, 而组织性指的是政府、军队对媒体的组织行为。大众传播、国际传播也具有一定的组织性, 但组织性最好的无疑是战时传播。如美国等西方媒体平时追求的是“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并在表达民意、监督政府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 媒体被称为“第四种权力”。然而一旦战争爆发, 政府就会动员一切媒体力量, 统一传播行动, 为赢得战争服务, 所有媒体必须自觉与政府、军队保持步调一致、口径一致, 否则就会受到攻击或惩罚。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 “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在我们的外交事务中出现两种声音”。 (4) 政府是绝对不能容忍媒体拥有所谓“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如在伊拉克战争中, “半岛”卫星电视台新闻频道曾经播出了被俘美军士兵和5名战死士兵的录像带,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公司首先转播了这一消息。美国政府马上采取强硬手段, 严禁美国电视新闻网播放该录像带。此后, 包括哥伦比亚电视台在内的所有美国广播电视台都没有再播放美军战俘的录像带。
手段多样
“兵者, 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 远而示之近。” (5) 作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 战时传播自然也就具备了“诡道”的性质。例如威慑、恐吓、伪装、造谣、欺骗等一些在平时看来是违背传播道德, 甚至违法的手段在战争时期都具有了合理性而被普遍使用。“二战”时期, 德国在进攻荷兰的过程中, 就利用所谓的“第五纵队”四处散布谣言, 说德国早就在荷兰潜伏了大量的间谍、特务, 这些人可能就生活在你的身边, 使得人心浮动、猜疑四起、人人自危, 整个社会陷入巨大的精神恐慌, 最终导致互相猜疑, 甚至自相残杀, 精神防线不战自溃。同样是在“二战”期间, 日本之所以能够成功偷袭珍珠港, 也离不开媒体高明的“障眼法”。1941年12月5日下午, 也就是日本发动偷袭的前三天, 3000名身穿鲜艳蓝制服、腿裹白绑腿, 戴有“大日本帝国海军”标志的日本水兵在日本皇宫、明治神宫、靖国神社、朝日新闻社和东京闹市区游览参观。12月7日出版的《朝日新闻》晚刊, 以《三千海军勇士来社参观》为标题对此作了报道, 并刊登了水兵们参观报社的照片。日本的其他报刊和广播电台也对此进行了大肆报道。美国人做梦也没想到, 这一派和平景象竟是日本为偷袭珍珠港放的烟雾弹。
技术先进
马克思说:“战争比和平发达得早, 某些经济关系, 如雇佣劳动、机器等, 怎样在战争和军队等中比在资产阶级社会内部发展得早。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关系在军队中也特别显著。” (6) 战争之所以比和平发达得早, 主要是因为战争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生死存亡, 而军事技术的先进与否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出于自身安全保障的需要, 人们总是毫不犹豫地将人类社会最先进的成果首先用于军事领域。传播领域也概莫能外。例如我国古代的狼烟烽火在那个年代就是最快的信息传递方式, 是当时最为先进的传播技术。而现代最重要的传播媒介——网络, 也首先产生并用于军事领域。随着传播在现代战争中地位的与日俱增, 各国军事传播技术研发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美国在二战结束后, 不惜斥巨资进行心理技战术的研发, 仅1983年拨款就达2.56亿美元。目前, 美军除特种作战司令部所属空军第193特种作战联队拥有6架可播放调频、调幅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EC-130E/RR广播电视飞机外, EA-6B电子战飞机、无人驾驶宣传飞机等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军事传播设备也已相继列装部队。此外, MC-130、HC-130、A-6、F-16、B-52等飞机都可用于散发传单, 进行战时舆论宣传。
攻击力强
英国著名战略学家利德尔·哈特指出:“一个战略思想家, 应该着眼于‘瘫痪’敌人, 而不是如何在肉体上去消灭他们。就战争的较低阶段来说, 在战斗中杀死一个人, 只不过使这支军队损失一个士兵而已, 但是一个神经受到震撼的人, 就可以成为恐怖病菌的传播媒体, 足以造成一种恐怖现象。在战争的较高阶段, 如果对方的指挥官在心理上受到震撼, 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在心理上受到压迫, 那么这个政府所拥有的一切作战力量也有可能被抵消。这正如下述一种情况, “两只手都麻木或瘫痪了, 刀剑必然会从掌中掉落下来”。 (7) 战时传播就是实现心理“震撼”的最佳利器。例如1940年4月, 德国在入侵挪威前, 为了彻底摧毁挪威领导层的抵抗意志, 别出心裁地在挪威驻奥斯陆的大使馆为挪威的军政首脑和一些工商业巨头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电影招待会, 放映的是一部关于德军运用“闪电战术”迅速击溃波兰的纪实性电影———《火的洗礼》。这部影片充分展示了德军空前强盛的军力, 令在场的挪威人胆战心惊、意志崩溃, 失去了抵抗的决心。第二天早晨, 当德国陆战队在奥斯陆悄然登陆时, 竟然没有遭到任何抵抗, 最后德军不费一枪一弹闪电般占领了挪威全境, 创造了战争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奇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美国出兵海地时, 通过卫星电视直播其军队集结、飞机起飞、舰船起锚等情况, 对海地进行心理威慑。海地军政领导人塞德拉斯在电视上看到这些场面后, 就立即签字投降。
风险性大
战争是人类社会中最具风险的活动。当传播被用于战争时, 它就是战争的一部分, 自然也就具有很大的风险性。这是战时传播与其他传播的一个重要区别。这里的风险性, 不仅仅指记者深入前线报道, 要冒负伤、甚至牺牲的风险, 更是指在战争中, 各种传播机构和人员都成了军事打击的目标, 这不仅包括散发传单的飞机, 也包括各种大众媒介机构, 甚至连记者也成了被绑架、暗杀的目标。以科索沃战争为例, 为了封锁南联盟的声音, 北约将南联盟的新闻机构、人员和设施都列入军事打击的目标, 多次对其进行大规模轰炸。1999年4月10日, 北约首次轰炸了南联盟一座广播电视发射塔, 4月16日, 南联盟电视转播中心的数据卫星地面站被摧毁, 4月23日, 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大楼被炸, 导致电视台所有节目中断, 6人死亡, 多人受伤。整个科索沃战争期间, 北约向南联盟新闻机构投掷了1000多枚炸弹, 造成16名南联盟新闻工作者死亡, 大部分电视台和转播站被毁, 财产损失达11亿美元。此外, 还有包括中国记者在内的相当一部分未来得及撤出科索沃的其他国家的记者也被“误炸”、“误伤”。
注释
1[1]林波[美]:《美国军人心理学》, 湖南师范学院教育系, 1984年版, 第16页。
2[2][3][4]哈罗德·D·拉斯韦尔[美]著, 张洁、田青译:《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23页, 第22页, 第34页。
3[5]《孙子兵法·计篇》。
4[6]《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 (第一卷) , 北京:战士出版社, 1981年版, 第341页。
5[7]利德尔·哈特[英]:《战略论》, 北京:战士出版社, 1981年版, 第300~301页。
战时传播的特点 篇2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节目和主持人两方面的讲述,让学生真正的弄清楚电视节目主持人风格的含义和特征。
二、作为主持人要在节目中树立怎样的地位。节目和主持人怎样和谐的发展。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节目主持人风格的特征。
2、节目主持人在栏目中的地位。
难点:弄明白为什么主持人在栏目中应处于核心地位。解决办法: 通过具体案例,深刻剖析。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讲授、ppt演示、课堂讨论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
1、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风格的特征
2、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 导入新课
第一节 电视节目的传播特点与电视节目主持人
【课堂提问、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电视传播的特点有哪些。
一、电视传播的特点
1、每一时刻都要精彩
电视频道很多,可是观众在短时间内只能对一个频道的内容进行接收,这就是说电视要在每一个时刻都精彩、完美。这是极苛刻的先决条件。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电视是唯一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型媒体,因此电视冲击力、感染力特别强。因为电视媒介是用忠实地记录的手段再现讯息的形态,即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使受众感觉特别真实,因此电视对受众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特别强,是其他任何媒体的广告所难以达到的。
3、直观性强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电视的这种直观性,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它超越了读写障碍,成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它无须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电视画面中所传达的内容。
4、费用昂贵
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很高。就制作费而言,电影、电视片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以制作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不可控制因素多(如地域、季节天气、演员等)而著称。
5、有较高的注意率
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电视机已经普及,观看电视节目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节目注意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使节目内容富有情趣,增强了视听者观看的兴趣,提高收视率。电视广告既可以看,还可以听。当人们不留神于广告的时候,耳朵还是听到广告的内容。广告充满了整个电视屏幕,也便于人们注意力集中。因此,电视广告容易引人注目,广告接触效果是较强的。
6、利于不断加深印象
电视是视听兼备的,有连续活动的画面,能够逼真地、突出地从各方面展现事物和情节。观众如亲临其境,留有明晰深刻印象。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特点
1、平等的双向传播。
受众和主持人之间是平等的、并且是双向交流的传播,要扩充媒介中人的意
义。不仅现场的主持人要与现场观众平等身份交流。而且主持人,还要一直努力与部分电视机前虚化的观众平等交流,所以稿件中大量出现人称代词“你、我”。
从符号学上讲,主持人角色是以真实的个人这一符号注入媒介文化中,通过这一活符号,媒介不断利用主持人来阐释它的理念而逐渐形成媒介人格文化。这个传播过程自然也就包含一定量的人文精神,扩充媒介中人的意义。主持人只有营造出平等交流的氛围,才能为人格化传播提供生存的土壤。
2、注重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的深层传播。
只有注重情感与理智相结合,注重深层的、内涵的、心灵层面的沟通,才能
唤起受众的共鸣。对于主持人来说,加入情感的传播,容易唤起主持人与受者之间的情感交融与心灵撞击而最终产生共鸣。情感与理智结合,因其为人们接受情感找到了一个理论支点,应该说,是目前公认的最佳的传播方式。主持人对受众的不同意见不是压服,而是循循善诱、耐心说服和引导。这种平等的双向传播尊重人、理解人,对受众充满信任和理解,使人感到温暖。
3、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最佳结合。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分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类,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际传播通过面对面沟通进行,或者通过电话、电报、互联网等媒介进行;组织传播的媒介则是人和一些非大众出版物(如通知、文件等等);大众传播的媒介是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节目主持人的出现,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这两种传播方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巨大的传播效果。节目主持人传播和其他传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主持人传播中有看得见的主持人要素即传播主体,如果把听众或观众作为一种独立的收受主体,主持人同他则成为一种典型的人际传播。而在所有的传播方式中,这种传播是受制最少、最易达到效果的。正是主持人的存在使媒体与受众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到了人际传播的原始阶段,主持人成为广播电视表达亲近性和实现交流感的一个载体。
第二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与节目质量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与节目质量
1、电视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的含义
语言是人类在传播信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更是要利用这一特殊的传播符号与听众建立直接的交流关系。电视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才使电视和受众之间有交流,语言的交流使得主持人与受众之间形成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使得文化得到传播,同时信息得到反馈。可是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是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工具,也是让受众了解主持人,连接节目的最重要的桥梁。
2、电视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的特点
(1)、节目主持人说话声音要圆润、清晰、响亮有力度,同时更要富于引导或诱导受话人的力量,语言要与电视画面相配合,要求现实性与生活化,画面为语言提供一个大语言环境,语言也就要求具有适应这环境的实地效果,特别是对现场主持要求更高,要收到良好的实地效果,就更要用心。主持人语言运用不当,就难以与观众沟通,难以调动现场气氛。(2)、语速要适当。说话的速度影响交流效果,语速要与画面节奏相配合。(3)、口语化、亲和力。
通常都是以“我”的身份出现,与受众之间是朋友般的和谐交谈,亲切自然、通俗平白。这与播音员的字正腔圆、规范庄重的语言风格是不同的,主持人语言状态是轻松的口头语,播音员则相对严谨。、(4)、真情、真心
前边讲到主持人根本来说是属于人际传播,富于人情味、情感味。因此吸引广大受众。那么在主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以“情”为先导。与受众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的、心灵的沟通与交流。(5)、个性化
不同的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对于主持人来说,失去了个性便意味着失去魅力。由于栏目不同,自身修养、阅历不同,音质不同,语言习惯不同,有的热情爽朗,有的幽默机智,有的节奏短促、快人快语,有的细语慢谈、娓娓道来……主持人节目个性化的追求,为主持人语言个性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保证。(6)、交流感
主持人在表达上,始终与受众是处于一对
一、面对面的。因此,具有对象按、交流感。主持人语言要有信息反馈性,这种反馈性是现场的反馈,这样便产生了交流,而不能是掷地无声、死气沉沉的。尽管主持人的面前只有冷冰冰的话筒、镜头,但在主持人心中、眼前始终要有交谈对象。
(7)、受众的多层次性
亦庄亦谐
传播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教育,这也是电视节目的目的之一。要“教育”的主题无论是大是小,总是严肃的,然而受众在一天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坐在舞台或电视机前欣赏节目的目的,则希望能摆脱各种精神压力,已得到放松和获得乐趣。因此,节目主持人此时的语言要讲究适度的原则,不要太过沉重庄严,以免受众产生厌恶感,当然也不能流于低俗。
雅俗共赏
由于职业、性格和文化等因素,人们的爱好也有典雅与通俗之分。所以无论主持哪一种节目,一定要体现出话语的坚固性,做到雅俗共赏。
男女同好
由于性别的不同肯定会导致受众在一些问题上的观点、看法产生差异,而主持人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差异表现出来,但又不会过分激化。聪明的主持人绝对不会顾此失彼,抛开任何一个百分之五十的支持。
【播放视频】湖南电视台《我不同意》一期节目,主持人李响和欣然在话题争辩时过于投入,最后竟公然翻脸对骂,最终李响黑脸退出节目录制,一旁的欣然也怒气难平离开现场。
老少皆宜
受众的层次可以有很多种分法,而年龄也是其中一种,要让大人、小孩都对主持人说的话感兴趣、愿意听,听得懂。(8)语言形式多样性
独说
在很多情况下,节目主持人是以一人独说这种形式来主持节目的。说的时间有长有短,但多用口语,词句比较通俗,语气语调自然。声音不张扬,接近平常说话。生活化特征明显。
对谈
两人对谈也是节目主持语言表达的一种。双方语调也是不夸张,不同之处,是你来我往,围绕共同的话题,各抒己见,相互沟通,以示受众。众议
三人成众,节目中几个人一起谈论诉说,评说事理。口语化仍然是第一要素,你一言,我一语,他一句。显得比较热闹。
3、电视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与节目质量的关系
(1)首先是开场语,好的开场语可以很快地吸引受众的注意,激发起受众的情绪,为整个节目确定基调,先声夺人。
(2)衔接语言。对于节目主持来说,节目之间的串联非常关键,要完成这种连接,衔接语言非常重要。它可以使节目的内容与内容、形式与形式、风格与风格联系得紧密融洽,不使受众产生突兀的感觉。它是整个节目的骨架与筋脉,不仅能撑起一个节目,而且还能使各个节目的血液相互流通,赋予更多光彩。
(3)终结语
节目开始,节目主持人不说上一段话,受众会觉得节目没头没脑;节目结束,节目主持人不说上一句话,受众当然也会觉得没有尾巴,不完整,就像是一句话没有标上句号,总让人感到下面还有什么话要说似的。成功的终结语不仅让受众知道节目已经结束,而且还能让他们产生回味,更好的欣赏了节目。
(4)应变语
一般来说,开场语、衔接语和终结语都是可以事先准备的,但是现场的情况千变万化,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发生,这时候需要主持人临场发挥,反应迅速。
4、如何恰如其分的运用有声语言进行电视节目主持(1)开场语
总的要求就是精当和巧妙。开场语在很大程度上受节目内容和手中情况的限制,很难将其所有的形式概括完整,也很难硬性指定用哪一种方式为好,但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开宗明义
借景抒情
道理议论 由此及彼
幽默风趣
无论是开宗明义,还是一件事、一段情、一幅景、一个理,由此及彼地进入 节目,开场语都可随节目类型、内容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视频事例播放与讲授】
(2)衔接语要视节目类型、内容而定,展现不同的风格。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承启式 问答式 悬念式
(3)终结语的方式很多,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 ²
直接宣布 ²
依依惜别 ²
设疑引思 ²
归纳回顾
(4)应变语的质量高低关系到节目能否顺利开展,甚至主持人一两句成功的应变语可能会给一个平庸的节目增色不少。
顺水推舟
推波助澜
戏谑成趣
开诚布公
【视频事例播放与讨论】
【根据以上所讲的方法,课堂中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与节目质量
1、体态语的含义和特点
主要是指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主持人的体态语在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感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有声语言相匹配共同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从受众方面看,视觉与听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使两者同时获得提高或同时遭到削弱的结果。【PPT图片事例】【教师示范】
表情语言
是和体态语一同进行运用最多的。是节目主持人内心情感的反映,也是心理
状态的表露。主要由脸色的变化、肌肉的收展以及眼、眉、鼻、嘴的动作所组成。
动作语言
手势是动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举例说明】
体态语言
立姿、坐姿以及行走姿势等各种动态或静态的身体姿势叫做体态语言。不同 的立姿或坐姿能传达不同的信息。如站立时脊背挺直,是节目主持人充满信息、乐观豁达的表现;自然地与嘉宾、受众并肩站立,是友好与亲近的表示;直腰而坐,是表示对对方或谈话有兴趣,同时也是一种对对方尊敬的表示;斜着身子坐,表示心情愉快或自感优越,等等。
2、体态语的作用
传递信息
表达情感
心理暗示
交流沟通
追求美感
丰富强化口语信息
3、体态语的运用原则
真实可靠
真实可靠是体态语最重要的原则,因此,在运用中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因 为真实是大众传播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传播的内在精神。【举例论证】
言行一致是主持人的基本素养,体态语如果不以真实可靠为基础,就会降低媒体的可信度。因此,主持人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原则。
严密准确
要求主持人在举手投足之间要丝丝入扣。不慌乱。在运用的时候,考虑特定 的时间、环境、气氛,考虑语言的目的及自身条件和对象特点等。【举例论证】
要考虑到例子当中的各个条件,选择最恰如其分、适时、适度、适当的体态语。
自然得体
一是指人体语言要运用适当、贴切,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力求真实可
信,形象自然,切记矫揉造作,故弄玄虚;二要切境,受环境制约,要根据场合和氛围选择适当的人体语言,适当变化。而不能部分时间地点乱用。
和谐协调
包括本身各局部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包括体态语和口语之间的和谐关系。【举例】
考虑效果
通过人体语言,最终让观众即使准确地获得信息,彼此得到思想情感的交流,增加共识,沟通理解。从而起到影响公众态度行为的效果。
发挥个性魅力
人是作为个体存在的,每个主持人不仅相貌、体态各异,而且由于生活习惯、文化修养不同,平时运用体态语言的方式也会有差异,差异中必然显示出各自特点。
民族风格
注意区分国内外具有民族色彩的体态语。
时代特征
每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都是不同的,因此,主持 人在使用态势语时必须突出时代感,这样才能得到观众的欢迎。
4、体态语的运用技巧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使节目做的有声有色。接下来给学生讲授一些细节性的 技巧。
眼神使用技巧
(1)用眼神传情达意(2)眼神传神七种方法 灵活运用面部表情
(1)面部表情的运用(2)微笑技巧 手势运用技巧
(1)手势分类(2)手势三十种
文献传播的特点分析 篇3
1 文献传播具有可获得性
人类创造各种文献的目的是帮助记忆、沟通信息, 促进社会发展。文献传播的可获得性是指文献传播能够使受传者获得稳定的文献信息, 不像广播电视等非文献传播方式一样是“过眼云烟”。在书写印刷时代受传者可以获得可见的文献载体, 比如图书、期刊、报纸等;在网络时代受传者虽然未必获得可见的文献载体, 但仍然可以获得独立的信息单元 (如各种电子文件) 或信息单元地址, 保证受传者能够获得稳定的文献信息, 从而为受传者认真细致地重复吸收利用文献信息奠定了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交通通信技术的限制, 要保证文献传播的可获得性并非易事。在网络时代之前, 文献载体的物理位移是文献传播的基础, 因此文献载体的运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了保证文献传播的需要, 国家需要一套专门的基础设施来运输文献载体, 因此古代的邮驿系统和现代的邮政系统都是文献传播的主要公共基础设施。与现代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相比, 文献载体的运输速度相对较慢, 但受传者可以获得稳定可靠的文献信息。而且, 在很长时间内, 文献载体运输是文献远距离传播的唯一途径。
在古代, 要进行远距离文献传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据记载, 玄奘出生入死西行往天竺取经, 前后历时17年, 最后带回佛经657部。然后玄奘“专务翻译, 无弃寸阴”, 由其主持的译场共译出佛教经论75部1335卷。正是由于文献载体运输非常不易, 为保证文献传播的可获得性往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此古代文献传播的范围一般很小, 国际间文献传播非常困难。
古代文献载体的运输与获得非常不容易, 一旦社会动荡, 文献传播更为不畅。文献传播阻隔导致文献讹误的情况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屡见不鲜, 直到印刷术大行于世, 文献本身能够“化身千百”, 这种文献传播的讹误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曾说:“余犹及见老儒先生, 自言其少时, 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 皆手自书, 日夜诵读, 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 诸子百家之书, 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 多且易致如此, 其文词学术, 当倍蓰于昔人。”由此可见, 印刷术增强了文献传播的可获得性。
网络文献出现之后, 文献传播并不必然伴随文献载体的位移, 但文献传播仍具备可获得性。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传输获得可见的信息文件, 并能够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 (如电子书阅读器、PDA、手机等) 阅读利用文献信息;即使对于不能下载的网络文献 (如部分网络音视频文件) , 只要用户能够获知准确的网络文献地址, 也一样可以获取利用相应的文献信息。
文献传播的可获得性, 使得文献传播能够跨越时空, 实现异时异地的信息传递。文献信息能够在时间维度上实现延续和继传, 为人类文化的继承提供了条件。文献传播将记录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和现状世代相传, 使历史上的文化遗产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
2 文献传播具有可重复性和持久性
由于文献信息的相对稳定性, 文献传播具有可重复性和持久性。由于文献传播使受传者获得了稳定可靠的信息单元, 受传者可以反复多次重新温习使用其中蕴涵的文献信息。孔子云:“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所谓“习”, 有反复多次地复习或练习的意思。显然, 如果没有文献记录, 要做到“学而时习之”是非常困难的。文献传播实际上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是可以多次重复的传播过程。因此, 文献传播往往不是浅层次的传播, 它可深层次地改变受传者的认知结构甚至思想观念, 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佳方式。
文献传播可以循环往复, 重复进行, 因此文献传播的效果往往十分明显, 能够深入人心。古人云,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就是对文献传播效果的一个最好说明。显然, 单纯就文献传播效果而言, 在重复阅读基础上的记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志, 能具有长久的传播效果。
文献信息具备相对的稳定性, 能够持续利用, 这意味着文献传播具有持久性。文献传播的持久性可以使文献信息在时间维度上实现延续和继传, 提供了信息纵向传播的可能性。这一点在经典文献传播过程中表现十分明显。所谓经典文献, 无一不经过历史长河的沙里淘金, 证明了自己的巨大意义和价值。而这些经典文献又往往具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常读常新, 对不同的人群具备不同的价值。没有文献传播的可重复性与持久性, 我们就无法理解人类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实。
3 文献传播具有保存性和累积性
由于文献本身的稳定性, 文献传播具备保存性和累积性。以我国为例,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极为久远, 各种文献记录为我们民族积累了巨大的文化遗产。我国很早就具有了“传之久远”的意识, 与我国很早就有文献记录和文献传播密切相关。从殷商开始, 我国就开始建立国家档案, 有了甲骨文献的收藏与保管;周代已专门设立了史官制度, 并开始派出使者采集民风, 《诗经》、《尚书》成为我国先秦文献传播的确证;到了西汉武帝时期, 我国中央政府开始在档案之外建立国家藏书制度, 使得历朝历代的文献档案系统即使历经兵燹仍可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献通过收藏、保存、传递, 流传至今, 使文献传播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文献信息经常处于不断传递、不断流通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这样, 我们民族的文化历久弥新, 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文化不间断传承的国家。
文献传播的保存性和累积性可以从我国历史文献中“二十四史”的形成累积过程中非常清楚地表现出来。我国被称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至魏晋南北朝时, 《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到了宋末, “正史”已有“十七史”之说;到了明代, 有“二十一史”;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被定位“正史”的纪传体史书已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著作年代从西汉到清朝, 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 保存了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天文、地理、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史料, 总规模近4000万字。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历史文献还在不断累积保存中。
文献传播由于具备保存性和累积性, 随着历史的演进, 文献传播的基本形态和性质也会发生变化。文献传播首先具有保存性, 然后才具备累积性。纵观历史, 如果不能保证文献传播的保存性, 也就不能保证文献传播的累积性。譬如秦始皇时实行严刑峻法, “焚书坑儒”, 不但造成文献的损毁, 文献传播难以为继, 最终导致文化的巨大衰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先秦文献, 几乎都不是文献的原貌。
一般情况下, 文献传播的保存性和累积性导致后世文献传播的规模不断扩大, 质量不断提高。后人总是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使人类文明得以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继续前进, 避免重复同样的历史错误。这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演进是十分重要的。
4 文献传播具有自我演进性
文献传播促进了文献积累, 文献传播与文献积累是相生共长、同步共振的。文献传播为新文献的生产和传播准备越来越多的智力储备, 使得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 文献传播需要丰富的文献源作为基础, 丰富的文献源能促进文献传播的不断扩大与发展, 二者在相互促进中求得各自的发展与相对平衡。
就时间序列来看, 文献传播的自我演进性十分明显。在印刷术未发明以前, 文字书写极为不便, 文献数量很少, 且掌握在少数有特殊地位的人手里, 文献传播的范围十分有限, 一般只限于贵族阶层。我国自孔子开始兴办私学, 学术下于士人, 文献传播才开始突破贵族与巫史的范围, 拓展了文献传播的人群范围。汉代纸张发明以后, 文献可以手工大量抄写传阅, 文献传播范围开始扩大。据《晋书·文苑传》记载, 晋代左思的《三都赋》写成后, 在洛阳许多人竞相传写, 引起纸价上涨。由此可见纸张的发明对于文献传播的促进作用。隋唐以后, 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 开创了我国文献传播史上的新里程。文献传播在官方渠道之外, 还产生了民间的文献传播渠道。唐宋以后不但出现了私人书坊, 而且私人书坊刻书日渐增多, 卖书的场所不断增加扩大, 民间藏书越来越多, 文献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机器印刷术发明以后, 文献品种迅速增加, 文献数量急剧增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各种新的载体材料相继出现, 受传者越来越多, 文献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 文献传播的演进性是十分明显的。
随着文献传播技术的发展, 文献传播的空间范围逐渐扩大, 与此同时文化的扩散和交融也在不断进行中。在每一个历史时期, 人类社会都存在多种不同特质的文明区域和文化空间。通过文献传播, 不同文化圈的文化各自向周围扩散, 当它们相遇时, 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文化, 推动文化的演进。无论是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还是汉文化对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影响以及近代“西学东渐”, 无不伴随着文献传播, 在文献传播过程中各种学说阐释教旨、扩大影响, 各种文化实现了互动和交流。同时, 文献传播也从片面到整体, 从单媒体到多媒体, 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和水平。
在具体的一个社会文化体系内部, 文献传播的演进也促进了内部的文化交流。我国历史上曾屡次出现分裂割据、内部纷争的局面, 我国内部不同区域的文明通过文献的交流与传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最终融合为统一的中华文明。所以, 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文献传播和交流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同时,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又促进了文献传播的演进, 文献传播整体表现出一种明显的自我演进性。
5 文献传播具有间接性和局限性
文献传播具有间接性, 大多数情况下文献传播者与受传者是分离的, 二者通过文献连接在一起, 这就导致了文献传播的局限性。
首先, 与口语传播相比, 文献信息的表达有间接性。由于经过较为缜密的思维加工, 再加上文献信息的结构化束缚, 文献信息表达已不那么直接, “笔不应心”的程度要远远超过“口不应心”, 信息接受者往往很难较为准确地理解传播者的意图。比如, 孔子有一句话——“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到今天学者们仍为其含义争论不休。如果是口语传播, 恐怕早就当面讨教澄清其具体含义了。中国还有一句俗语——“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但到底何为“世事洞明”, 何为“人情练达”, 如何才能“世事洞明”, 如何才能“人情练达”, 则语焉不详。这样的文献信息, 除了美丽的辞藻之外, 文献传播的效果极为有限。
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假话”、“空话”、“套话”掩盖了“真话”, 令受传者无所适从。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口头话语的不可靠, 主张要“听其言观其行”;当面的话语尚且如此, 文献中记载的话语更不一定可靠。许多文献作者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秉笔直书, 造成虚假信息充斥的局面。比如中国历代帝王很早就有修“实录”的传统, 一般帝王死后由继任帝王根据前任帝王留下的“起居注”纂修“实录”, 由于“为尊者讳, 为亲者讳”的悠久传统, 许多“实录”并非帝王言行的真实记录, “实录不实”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野史”有时反倒比“正史”更加可靠。
文献传播的局限性还体现在传播过程中要以一定的符号系统尤其是语言文字作为基础。以纸质文献传播为例, 受传者要受到相当多的限制:①文献语种的限制, 每一个人能够识别的文字总是有限的;②文化素质的限制, 即使面对自己熟悉的语言文字, 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 也往往很难读懂高深的科学文献;③文献传播者与受传者在时空上的分离, 使二者在传播过程中几乎没有直接交流的可能, 对文献的误解因此而产生, 古今文化的隔膜也因此而无法避免。
文献传播很容易造成讹误。如由于抄写的错误, 我国古代人物触龙很长一段时间被写作“触詟”。再如著名的典故“郢书燕说”:楚国的郢地有人晚上给燕国丞相写信, 因烛光不够明亮, 命拿蜡烛的人“举烛”, 同时不由自主将“举烛”二字写在信里。燕国丞相收到此信, 读后高兴地说:举烛就是崇尚光明, 崇尚光明就是选用贤德的人。这样的误解原意、穿凿附会幸好没有产生负面的效果。事实上,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 文献抄写的讹误比比皆是, 文献传播在准确性方面是有缺陷的。这是文献传播的局限性, 从反面说明了文物存在的意义。文物由于直接负载着真实的历史信息, 可以还原经过修饰、润色以及讳莫如深的历史信息, 许多时候可以对历史文献信息进行验证或证伪。
音视频文献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口语传统, 使文献使用者从文字信息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可以直接通过声音或画面获取文献信息。但它仍然是一种间接的传播方式, 要经过信息组织和剪辑, 播放利用要受相关设备的限制, 所以它对传播情境的还原仍然是有限的。同时音视频文献的线性组织模式使得阅读利用文献信息有时反不如阅读利用文字信息方便快捷。
即使是网络文献传播, 也仍然具有间接性, 不可避免地具有其局限性。网络文献往往很难做到直抒胸臆, 网络文献传播的讹误更是屡见不鲜。目前文献传播已跨越计算机网络平台, 手机已成为新型的文献传播平台, 但文献传播的整体特性没有变, 它们有内在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大雁塔珍藏印度佛经唐玄奘留存千古史册[EB/OL].[2009-02-14].http://ent.sina.com.cn/2004-05-26/1704400656.html.
[2]颜之推.颜氏家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166.
[3]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EB/OL].[2008-09-10].ht-tp://www.guoxue.com/sushiyjiusswjsswj_036.htm.
[4]王友富.文献传播时空分析[J].图书与情报, 1999 (2) :40-43.
[5]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
工业地产传播特点分析 篇4
笔者认识一个工业地产项目的营销总监王先生,他曾在著名地产公司负责广告传播。王先生在做房地产营销时,每个盘都做的非常成功,
在接手工业地产项目后,他仍然按照以前的套路走,集中在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狂轰乱炸。但是,令他绝对没想到的是,200多万的广告投进去以后竟然只接到50多个电话,其中才有3个客户有意向,无一单成交。
大数据时代的传播特点 篇5
一、传播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在大数据时代, 为了保证更加快速、方便和准确的信息生产、传递、储存和利用, 无论是企业、政府、学校、社会团体或个人, 无论是业务活动交往还是个人信息交流, 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数字化基础上的网络化和智能化, 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息传播效率。
肯·多科特[1]曾指出,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将成为数字媒体的十年, 这将是一个包含着新生和消亡的混沌年代, 大多数为数字新闻, 也有一些印刷新闻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将成为是大数据时代重要的竞争力要素。“没有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一个企业或单位如果没有其在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世界中的存在, 将不会有其在物理的、现实的世界中的存在。”[2]传媒业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 不仅表现在各类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变速度加快 (如报纸的网络版和手机报等) , 还表现在媒介内容制作过程和传播过程的数字化 (如传统电影向数字电影发展, 广播正进入数字音频广播新阶段, 电视迈向数字高清电视机数字压缩卫星直播电视) 以及数字新媒介传播工具的不断呈现 (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 。
二、信息的零散与庞大凸显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传播以飞快的速度产生了大量分散的信息和数据, 这将导致人们必将越来越重视信息和数据的整理与管理,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进行更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依赖于知识, 知识来源于信息, 信息是数据所反映出来的内容。因此, 为了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 必须做好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就是把信息变为知识, 把知识变为行动 (决策) , 把行动变为利润。知识管理可以更有效地为企业或个人提供决策支持, 对科学决策和经济发展将其道日益重要的作用。
如何有效地利用数据、信息、知识来创造财富, 成为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大数据时代, 知识管理在帮助个人或组织充分利用智力和知识资产创造价值的同时, 也成为个人或组织变革和学习的驱动器。知识管理是个人和集体创造和共享各种信息, 以满足各种专门业务要求的需要。在大数据时代要取得竞争优势, 必须懂得如何有效利用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资源, 把数据和信息变为知识, 把知识变为财富。
三、传播语境的碎片化与信息内容的混杂化
大数据时代, 庞大数据的产生和堆积将使传播语境更加碎片化、信息内容更加混杂化。传播语境的碎片化现象之前就已经存在, 它与“信息茧”理论和社会结构的“马赛克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凯斯·桑斯坦[3]在其《网络共和国》一书中提出了“个人日报 (daily me) ”现象。他认为, 这种“个人日报”式的信息选择行为会导致网络茧的形成, 使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中, 其生活逐渐呈现出一种定式化、程序化的样式。在作茧效应的影响下, 人们只让那些他们觉得自在、有吸引力或可接受的政治或社会信息来包围自己, 从而形成不同的“茧房”, 导致传播语境的碎片化。
传播语境的碎片化还与社会结构的“马赛克化”现象相关联。所谓社会结构“马赛克化”, 是指社会中的群体以政治、文化、经济等各种要素被分割成不同的单元, 不同单元的个体形成一个个特殊的利益和价值群落, 享受着不同的经济社会政策, 促成了他们与单元外的人相互割裂和对立。这种社会结构导致不同群体间的信息相对隔绝, 形成传播语境的碎片化。
大数据时代, 庞大的数据信息的产生以及受众的日益分化, 将进一步提高这种传播语境的碎片化程度。在传播语境日益碎片化的同时, 传播的内容将日益混杂化。传播语境越碎片化, 传播内容也就越差异化。因此, 在我们面前呈现出的, 是一个信息内容越来越混杂化的传播图景。另外, 各种新的媒体形式的出现和使用、各种终端产品的广泛覆盖, 加上社交媒介的便捷性、网络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和极端自由化, 也使得传播内容出现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混杂性。然而, 在这些庞大、混杂、碎片化的信息之间, 又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掌握的信息数据量越多, 我们越能从中发现某些现象之间的相关性。
四、信息的碎片化与混杂化增强长尾效应的作用
大数据时代, 长尾效应 (Long Tail Effect) 的作用将不断加强。长尾效应的概念源于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4]他认为, 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 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的经常被人遗忘的长尾。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 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从人们需求的角度来看, 大多数的需求会集中在头部, 这部分可以称之为流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个性化的, 零散的小量的需求, 这部分差异化的、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所谓长尾效应就在于它的数量上, 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长尾效应的根本就是强调“个性化”, “客户力量”和“小利润大市场”, 也就是要赚很少的钱, 但是要赚很多人的钱。要将市场细分到很细很小的时候, 然后就会发现这些细小市场的累计会带来明显的长尾的效应。长尾效应所追求的就是差异化优势, 以差异化策略开拓长尾市场, 并通过开发长尾产品、拓展长尾市场、挖掘长尾终端来实现产品差异化、市场差异化和渠道差异化。而新媒介所重视的, 正是长尾理论中的这些看似零散的细分市场和需求。随着大数据时代传播语境日益碎片化和传播内容日益混杂化, 长尾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重视“长尾理论”, 就是要低成本、大规模、高质量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将大规模制作信息转变为大规模定制信息,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个性服务。
五、结语
大数据时代, 传播技术的发展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从新闻信息获得方式到个人娱乐手段, 从人际传播渠道到社会参与过程, 从日常购物形式到与政府互动的平台, 无不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传播渠道的融合导致了对用户最大程度的覆盖, 而传播内容的融合导致了信息内容的丰富性。新的传播技术和媒介形态, 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 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速度, 拓广了信息扩散的范围。新的传播技术和媒介形态大大提高了媒介用户的自主选择权, 同时, 这些数字媒介能够随时记录用户的使用行为。每位用户跨媒体的使用行为积累并整合起来, 就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可以增加对用户需求和使用行为的理解, 从而使媒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大数据时代, 一方面传播方式日益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点对点的传播已经发展成为点对多点的传播, 这种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点对多点的传播以飞快的速度产生了大量分散的信息和数据, 这将导致人们必将越来越重视信息和数据的整理与管理;另一方面, 庞大的信息和数据的产生、堆积将使传播语境更加碎片化、信息内容更加混杂化, 这将导致长尾效应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得到不断的加强。大量数字媒体产生的数据信息大数据时代新的传播特点要求我们不断跟进时代发展的脚步, 适时转变我们的传播观念和传播理念。
参考文献
[1]肯·多科特.传媒经济学——信息传播的12种新趋势[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2]周宏仁.信息化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109.
[3]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展位招贴广告的传播特点 篇6
“招贴”一词中的“招”就有招引别人注意的意思, “贴”则是张贴的意思。招贴就是通过张贴的内容引起注意的作用。作为最古老的广告形式, 招贴一度也是广告的主要形式。但是在展位设计中, 招贴的广告传播功能则是次要的, 应该凸显其装饰性功能。但也恰恰是展位招贴的装饰性功能大于它的广告传播功能的要求, 才产生了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即如何平衡展位招贴的艺术性和实用性之间关系的问题。在服从展位设计易于吸引参观者和营造融洽交流以及体验氛围的总体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不难看出展位招贴广告在传播形式上主要有简洁、开阔、清晰的特点。超市和商店的各种品牌的展位上大都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小商品, 过于细小或繁琐的图形设计会让整个环境看上去比较凌乱, 为了更好地烘托和包容繁多的产品, 展位就需要一个合理的展位招贴广告, 而在招贴广告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尽量做到图像简洁、视野开阔、图像清晰的传播效果。招贴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 在适宜的表现空间中, 通过完整的传达设计要素, 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展位招贴广告具有强大的空间跨越能力, 招贴广而告之, 信息的传播目的达到, 招贴的使命也就终结了, 而展位招贴广告具有长效性, 应该说展位招贴广告扩展了以往招贴的功能, 同时笔者认为展位招贴广告的传播特点是对传统招贴的一个推翻和全新的诠释。
首先, 展位招贴广告中的内容传播要符合展示空间的展览主题。
招贴的本质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观看者, 但在展位设计中更多地要考虑到整体环境的营造, 在设计上要能够衬托出以展示产品为主要目的, 也就是在宣传和陪衬二者间, 宣传的目的略显弱些, 要更多地考虑整体效果。每种产品都有其特定针对群体, 产品本身也就有其特定主题, 那么其展位招贴必然有和产品相统一的主题, 展位招贴的目的就是比产品要更先前地让观者意识到产品的主题是什么。展位招贴的设计主题一般是和所要展示的产品有关, 也可以是以相关的联想内容为主题, 如春装的展柜招贴可能不是衣服而是春天的草呀、花呀等。
其次, 展位招贴广告的文字与图形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传播特点。
把展位招贴中的文字集中化, 就是把画面中的文字集中于某个位置, 而不要把文字内容分散编排, 从而为版面的编排创造紧凑、舒畅的效果, 可以使观者阅读负担减轻, 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招贴认识展位产品, 也可以使版式的编排产生节奏、韵律和视觉冲击力。在这里只要把文字作为图像来对待, 进行大小的变化就足够了, 并不需要对字体进行更深入的设计, 如需要, 可以把文字的“意”作为创意的根本指导思想, 以“形”变来拓展意, 以“意”来限制“形”的蜕变, 进行文字的意象化处理等。文字内容设计要尽量简洁, 一般很少用宣传性的语言, 只是把商品名体现出来, 文字设计也不宜过大, 只要能在几米内清晰地看到即可。从信息传达的准确程度来看, 文字更有优势, 因为地域、文化、人口等的差异, 图形所造成歧义的几率就多些。但是相对而言, 图形传递信息的速度较之文字快, 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大图形的吸引下用小文字去更准确地传递信息, 这样的相互配合既能突出主题, 又能吸引观者。
亨利·托马耶夫斯基是许多蜚声世界的大师级设计师导师, 他一直拒绝接受“文字表达过时形象显然是抓住观众的第一手段”的说法, 文字和图形的共生一直是他的追求, 他将“看”和“读”所固有的含糊不清的特征加以表现, 他在招贴设计中从来不想失去任何一方的重要意义。那么今天的展位招贴广告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这一传播特点。
再次, 展位招贴广告的传播具有和谐统一的特点。
在招贴广告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就是通过强烈的对比设计手段产生一种让人过目不忘的视觉心理刺激能量。而展位招贴广告却不提倡采用这一方法, 因为它不是独立存在于某一个空间中的, 而是作为展位中的一部分呈现在观者面前。在强烈对比的刺激下, 无论在人的心理或生理上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 为使忙碌的人们能在瞬间了解展位招贴广告所传播的内容, 同时又能和谐统一地运用好招贴中的各种设计要素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展柜上琳琅满目的产品, 务必需要一个宁静的环境, 那么在色彩的选择上, 就要考虑到要收敛, 能够很好地在众多的展位中清晰凸显出来的同时, 形成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空间, 必须做到和产品色彩和谐统一, 而且颜色运用不要过多和过于琐碎, 所以我们会发现展位招贴广告的色彩往往是单一和谐的, 同时色彩的纯度和明度也不是很高, 有些展位可能还要做灯光效果, 由于光具有很强的吸色作用, 所以为了能够平衡视觉效果, 色彩运用上一般是较暗和饱和。在展位中除了产品和招贴外, 还有其他重要的设计布景, 如POP、赠送的礼品盒、宣传册、展示柜等。尤其是POP广告, 其范围广作用大。POP设计主要包括产品外盒促销POP设计, 产品标签POP设计, 吊旗POP设计, 立牌和台牌POP设计, 促销打折牌POP设计, X展架设计等, 不论是哪种形式都要统一于展位的主题之中, 同时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
最后, 展位招贴广告在传播时间上具有较强的固定不变传播特点。
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新旧程度、行情最新动态和进展, 作为展位招贴广告的时效性更为重要, 不断地更新变化, 目的是要不断地刺激和吸引消费者, 展位产品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招贴广告的时效性的客观效果, 应紧紧地把握其固有不变的特点, 充分发挥其长久的传播功能。
展位招贴广告可以说具有综合的艺术传播特点, 它的传播主体为商品。招贴广告所处的展示空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阶段性发展逐渐形成的。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运用艺术设计语言, 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心创意, 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范围, 不仅含有解释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 并使观众能参与其中, 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 通过展位招贴广告的传播可以引导人群消费和提高企业自我品位。市场经济和媒体技术的发展催生出越来越多样的“立体化”传播方法和手段, 招贴早已经由单一的广告功能演化为产品或服务营销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环节, 发挥着较之以往更多的作用。展位招贴广告因为目的性更为明确, 空间更为集中而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特定空间里视觉传达的主要方式, 展位招贴广告传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黄军、胡易容:《世界经典招贴设计》, 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2].伊吉尔多.G.别塞勒[瑞士]:《文字设计》, 浙江: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1年版。
探析体育新闻传播方式的特点 篇7
关键词:探析,体育新闻,传播,方式
1、相关概念
众所周知,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要及时、准确的传播发生的事实。对于体育来说, 体育新闻是传播人类体育运动、健身活动及其相关的一些信息, 张扬人类向自身的极限挑战、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追求自身的至善至美的一种人文精神。当然要想有传播就必须有媒体, 也正是有了媒体才有了新闻的传播, 体育新闻也不例外。对于媒体来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 又可以分为传统的媒体和网络的媒体。那么体育新闻在传统的媒体和网络的媒体中分别以什么方式来传播, 各种传播的方式有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这就是本文要探讨和分析的内容。
2、传统媒体的传播
传统媒体媒体又称为平面媒体, 最初起源于广告界, 包括了广播、报纸、电视、三种方式的传播。
2.1、广播
广播对于体育新闻的传播是最早, 也是最为古老的方式, 但是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特殊的效果。首先对于实况的转播来说, 没有解说员, 就不能进行有效果转播, 大家可以对实况的体育赛事有个很好的了解;其次, 对于录像或者新闻来说, 通过广播的评论员, 大家可以更好地知道关于体育新闻的一些细节。
2.2、报纸
报纸和广播一样, 都是很传统、古老的传播体育新闻的方式, 虽然近年来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把报纸作为为自己获取体育新闻的方式, 但是作为体育新闻传统的传播媒介, 但广大的受众对这一传统的媒介还满含感情。报纸要对自身进行变革以后好的适应体育新闻的传播。首先在新闻体育题目的标题上, 要力求新颖, 使人耳目一新;其次, 在写作的方式上要尽量采用议论的方式, 改变以往叙事为主的方式;然后, 语言的表达要尽量的贴近大众的生活, 让读者能够接受, 也就是说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再者, 在文章的篇幅上要短小精悍, 用精炼的话语去叙述并评说体育新闻;最后, 在文章板块的设计上, 要把同样的新闻内容不同的观点放在同一大的板块上, 把不同的类型的文章放在不同的板块上, 已达到思维的碰撞的效果。
2.3、电视
电视的出现, 不仅给予体育迷们声音和文字的体育享受, 而且给予体育爱好者视觉上的享受, 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一场比赛通宵看电视, 电视在体育新闻的传播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首先, 电视对大量的体育赛事进行转播, 并对体育新闻给你评论, 在此大力的宣传下,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体育, 并投身体育, 使体育更大众化、生活化;其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人们通过电视可以更多地观看到国际赛场上的比赛, 并进一步了解国际赛场上的新闻, 通过电视, 人们与国际体育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进一步促进了体育的国际化、全球化。
3、网络媒体的传播
与传统的音视频设备采用的工作方式不同, 网络媒体依赖IT设备开发商们提供的技术和设备来传输、存储和处理音视频信号。
网络媒体对于体育新闻的传播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有很大的飞跃, 首先, 网络媒体对于体育的传播更加及时, 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体育信息, 能够快速的了解一些新闻的始末;其次, 网络媒体能够传播的体育新闻的数量更多, 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各种各样的信息满足不同的爱好者的需求;再次, 网络媒体使体育迷不仅更多的关注本国的体育赛事、体育新闻, 还能更有效的选择观看国际赛场的体育赛事及新闻。
在谈到网络媒体对于体育新闻的传播, 不得不提到在目前用处比较广泛的手机媒体传播、和微博的传播, 它们对于体育新闻的传播又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首先, 微博开创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 开创了体育新闻的短时代, 用最简单的直白的方式告诉大家体育新闻, 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方式满足受众, 其不仅能够发布文字, 更能够发布图片、视频、音频等, 它集众多的技术与一身, 对传统的体育媒体的传播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并对体育新闻的传播产生巨大的影响:
3.1、对体育新闻传播者
当微博出现后, 各大传统的媒体的工作者, 纷纷开设微博, 抢占市场, 扩大影响力, 并且在第一时间对于各体育新闻进行报道, 显然在速度上, 传统媒体不能与微博相提并论, 所以, 传统媒体工作者除了开设微博外, 把更多的精力应放在新闻的挖掘上, 深层次的报道赛事的结果并进行分析。
3.2、对于体育受众
体育受众是指体育新闻、体育赛事等体育相关信息的接受者。有了微博, 体育受众可以更快捷的了解到体育信息, 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的微博, 和别人进行互动, 进行交流, 使对体育信息的了解程度更深。
3.3、对于体育明星
因为体育新闻的娱乐性受到了很大的批判, 有些时候绯闻成为了热点, 甚至是卖点, 但是当体育明星开设微博后, 能够第一时间以真实的身份对时间进行澄清, 还原新闻的真实性。并且体育明星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微博, 使体育迷们能够和自己心仪的明星们进行更近、更真实的交流。
3.4、给体育新闻传播带来的问题
网络推手的传播模式与特点 篇8
1网络推手现象的传播理论分析
网络推手在传播信息、策划网络事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 网络推手熟练使用网络技术并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传播信息, 各大论坛、贴吧、 社区、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都是他们传播信息的主要场所。通过网络炒作, 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市井平民、草根人士或是名不见经传的产品迅速走红, 达到快速推广的目的。无论是网络推手们无心插柳的“芙蓉姐姐”, 还是有意为之的“天仙妹妹”“凤姐”, 都昭示了网络推手的巨大能量。其次, 进行议题设置, 充当“意见领袖”。网络推手活跃在不同的人际传播圈, 比如聊天室、BBS等, 使用推荐首页、制作专题、加精华、置顶等手段保持观点的广泛和持久的关注度, 通过“网上发帖”→“沟通版主”→“写手炒作”→“媒体互动”等议题设置过程使自己想要传播的议题成为舆论热点, 实现策划炒作的营销目的。
拉扎斯菲尔德在他的著作《人民的选择》中提出了“意见领袖”理论, 是指“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 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 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1) “意见领袖”通过对事件根源、诱因的看法, 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开来影响他人对事件的认知。2) “意见领袖”对事件发展、变化的分析, 影响着他人对事件的预期。3) “意见领袖”对组织所发布信息的态度, 影响着他人对信息的理解。 网络推手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
2传媒假事件引发的危机
卢因 (Lewin) 的“把关人”理论认为“把关” 代表对于可以进入下一传播渠道的信息也有选择权。网络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介中“把关人”的角色和地位。在网络传播中, “把关人”概念一度缺失, 论坛版主取代了受过职业培训的记者和编辑, 成为控制信息传播程度的最主要力量之一。由于各大网站都希望提升网站的点击率, 将商业利益放在公众利益之上, 并没有履行好“把关人”的责任。传统媒体一般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把关意识, 受众养成了对媒体的高度信任感。商业网站提供的信息已经严重失真, “把关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2016年2月6日19时28人, 发帖人“想说又说不出口”发表了一篇题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帖子随即成为网络口水战的热点, 成为了春节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篇帖子挑起了城乡差异、 地域歧视等热门话题, 瞬间刷爆朋友圈, 点击量达40万, 评论数万条, 就连《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也针对此事件发表了《农村, 说声爱你太沉重》的评论。而之后在网上自称为“江西男友”回应的网友“风的世界伊不懂”则是话题的碰瓷者, 与发帖者徐某某素不相识。经过后续的发展, 此次网络事件被证实为假事件, 网络营销痕迹明显, 版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未履行“把关人”的职责, 或者说版主就是此次网络事件的促成者罢了。
诸多媒介假事件引发了网络信任危机, 一些网络推手将目标事件与热点议题相关联, 进行恶意炒作, 由于网络信息源的权威性和可辨性极其复杂, 再加上网络推手的推波助澜, 导致谣言在网上流传、 扭曲、裂变, 许多网民难辨真假、信假为真。
对名利的追逐, 是网络推手将炒作利益置于道德之上的重要原因, 降低了网络推手的责任感。“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中, 城乡差异、地域歧视等热点均能激起人们调侃和娱乐的心理, 博取关注度。
大众媒介要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强化行业自律及职业道德约束, 公众要提高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 批判地解读媒介所传播的各种信息, 分清客观世界与媒介构建的世界, 促使民众对媒介及其传达的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 树立正确的媒介观,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摆脱传播媒介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观察者.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EB/OL].[2016-2-21].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2_21_351652.shtml.
[2]宫承波.新传媒[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2.
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篇9
1 对广播新闻传播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广播新闻传播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有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 作为人们获取新闻讯息的重要途径, 广播新闻传播途径被进一步拓展。目前, 最常使用的广播新闻传播途径为电视、网络、报纸等, 多途径传播的实现, 让人们更加容易获得新闻讯息。最初阶段的广播新闻传播载体为报纸等, 在新网络发展状态下, 广播新闻传播逐渐向便捷性以及多样性发展。作为我国传统媒体, 广播在我国新闻传播上具有的权威性较高。此外, 广播新闻所包含的内容也较丰富, 像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政治以及文化新闻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广播新闻传播的进行能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起引导作用, 其也能够对相关政策的传播与解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分析
2.1 传播对象定位更加明确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目前, 在广播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采编过程中以更加全面的状态存在。整个行业的新闻采编体系都逐渐向完善的方向发展, 其不仅具有了完整的采编结构, 参与采编过程的人才的综合素质也都一定程度的提升。以前在新闻采编过程中, 新闻人员总会把目光集中在政策新闻的收集上, 但现代背景下所采编的新闻基本涵盖了民生、时政、服务、娱乐等多个领域, 并且在新闻时效性保证上具有的优势更加明显。目前, 所有的广播新闻所分类别都比较细,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快速获得新闻实现创造了条件。更为精细的分类使整个新闻传播对象的明确性更强, 这为广播新闻传播有效性的保证奠定了基础。
2.2 广播新闻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化
在新媒体以及网络技术还没有如此发达的时代, 广播新闻传播主要以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播新闻作用的发挥。在当代背景下, 广播新闻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化, 像电视、网络等都成为广播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 在以电视、网络等为广播新闻传播介质, 可以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加入声音、动画等因素, 这对群众对广播新闻的接受程度提升有极大意义。声音、动画等加入能够为整个新闻广播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多元化声音因素应用能够使广播新闻的优势更加明显, 并且能够创建多种新闻传播形式, 并能够实现与群众的实时互动, 进一步增加群众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这对群众对于新闻的接受度提升有极重要的意义。
2.3 广播新闻传播空间限制被打破
传统的广播新闻传播过程中往往受空间限制程度较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新闻传播有效性的提升。在当代背景下, 广播新闻传播的实现更多依靠手机、互联网等方式, 手机传播新闻的实现, 能够提升群众对于新闻广播节目的参与程度, 与传统的热线电话模式相比, 手机短信逐渐成为广播新闻传播互动的主要方式, 短信的采用更有利于群众自我意识的表达, 这能让群众更具有主导意识, 进而更有积极性参与到广播新闻的收听过程中。在以互联网为广播新闻传播介质时, 能够最大程度打破空间的限制性, 所有广播新闻的传播都能以全国范围作为依据, 并且在传播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 这使整个新闻的趣味性更加明显, 这是提升广播新闻传播效率的重要方式。
4 结语
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 新闻广播传播对象更加明确, 并且整个新闻传播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这对顺利实现新闻传播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作为我国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 广播新闻在我国新闻界的地位非常重要, 因此, 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为实现广播新闻传播奠定基础。
摘要:广播新闻是目前我国新闻的主要形式之一, 其已成为我国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广播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以多样化、高效化等形式存在, 可以说现代背景下的广播新闻传播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特征, 这对广播新闻传播的有效提升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广播新闻,传播,新特点
参考文献
[1]申启武, 熊科伟.广播新闻:理念变革方式创新渠道拓展[J].中国广播, 2013 (2) .
[2]胡先富.浅析广播媒体的困境与对策[J].新闻世界, 2015 (12) .
[3]丁洁.浅论评论类节目对新闻广播竞争力的提升——以湖北电台《时事大家谈》为例[J].前沿, 2014 (18) .
[4]李彦荣, 刘松焘.全新闻时代的广播新闻编播模式[J].新闻知识, 2014 (8) .
[5]周波.左手机制, 右手思想——浅析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突围战略[J].声屏世界, 2013 (4) .
【战时传播的特点】推荐阅读:
抗战时的口号07-31
战时教育07-17
战时保障09-14
战时思想政治工作10-15
战时根据地青少年生活06-09
网络传播时代的特点07-25
网络电台的传播特点09-16
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论文09-07
传播特点08-27
电视传播特点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