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阅读思维方法

2024-11-07

学生阅读思维方法(共12篇)

学生阅读思维方法 篇1

阅读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运用感性和理性思维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审美信息的接受与创造, 由审美艺术形象而体验思想感情, 把握生活的意蕴和艺术价值, 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而感知艺术形象的过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阅读教学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住这一思维过程,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水平。笔者拟从分析阅读教学思维训练的四个层次出发, 提出相应的阅读思维训练方法。

一、认知层次

在认知能力的训练中, 教师应注意起点的设置应根据学生实际变化, 用亲切的谈话启示学生。设置起点, 触动学生的诱导点, 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训练学生怎么样在有限的文字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认知层次是阅读思维活动的初级阶段。其思维特点是, 通过对语言这一物质外壳的认识, 去获得课文所提供的大量信息, 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一个完整的、粗略的感知。此阶段的学习应达到这样的目标:内容上要知道该文重点写了哪些材料, 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形式上要了解文章体裁、主要表达方式、文章的基本思路及线索、风格等等。为了提高认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字词基础知识的教学, 以培养学生独立的纯熟的认读能力。可在课堂上穿插生词讲解、听写、查字典比赛等等。另外, 老师还必须在课前预习中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当的目标, 让学生完成, 并注意不断循序渐进。

二、领悟层次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领悟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从语言形式到内容实质, 又从内容实质到语言形式的辩证法则, 既要注意讲清词句、篇章结构等, 同时又要注意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启发思维的手段, 让学生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 拓宽阅读视野, 培养自学能力。

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容易调动, 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指导学生选择一些难度适中, 文学性较强的文艺作品来阅读, 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写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读报, 教导他们如何从标题、导语中获取信息, 从而全面地把握文章内容。

2. 教学中巧诱导。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维, 犹如指挥家指挥乐队演奏一样, 要巧妙地设计问题, 做到提得及时, 问得必要。如教学鲁迅的《祝福》这篇文章, “我”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时的形象是: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教师可抓住这一细节进行分析, 启发学生展开思维:“竹篮、破碗、竹竿”是与乞丐为伴的, 学生据此得知祥林嫂是乞丐的第一层意思;深入下去,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碗空, 比她长的竹竿, 开了裂”呢?学生思考后可以知悉祥林嫂靠乞讨度日已不是一天两天, 由于受人们歧视, 也讨不到饭菜, 连换一根合适的竹竿的能力都没有了。然后教师再趁势升华:是什么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呢?学生水到渠成就能体会出是残酷的封建礼教的迫害。这样一层层启发, 长期训练, 对学生的领悟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 在领悟思维的训练中, 教师要以巧妙诱导, 点而不破, 带领学生体验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至感同身受, 从而真正把握作品的思想底蕴。

三、评价性层次

评价性思维即通过整体上把握作品, 并对其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作出正确的判断。中学教材中的课文, 都是文质优美的“美文”, 但是在讲解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跳出课文做冷静客观的评价:这样写, 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换个方法好不好……这样经过长久训练, 学生心中就会有一把评价美的尺子, 审美评价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训练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呢?我认为:首先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并思索表达的最佳方式;其次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融德育、美育在教学中。

四、审美再创造

这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 指的是阅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 运用形象思维, 将语言艺术符号“再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充分运用想象、联想等思维方式, 深刻理解, 发掘文学形象的客观意义。如马致远著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短短二十八个字, 用名词叠加九种景物, 有机地构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图, 再以景衬人, 烘托出游子的落魄心情。这是令中的信息, 我们如加以扩展, 不仅在元朝, 不仅在马致远,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由于社会的动荡, 封建统治的黑暗, 多少文人浪迹天涯, 有家不归, 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首小令表达的正是这一全体性的文人落魄、有志难申的心声。再联想到现在台湾及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乡愁诗文, 及造成这种乡愁的历史根源……一首小令的阅读就得到了很大的审美再创造,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古人所谓“象外之意, 弦外之言”, 这些语言背后的东西, 一定要经历审美再创造, 才能深深理解并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中华语言的丰富与微妙, 要重视学生阅读思维的审美再创造能力的提高。

学生阅读思维方法 篇2

一、扫清字词障碍,正确理解文章中一些关键词句的含义,为读懂整篇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文一:

后羿射日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并不是一个太阳,而是十个太阳。因为太热,大地都被烤裂了,河流干枯了,庄稼也被晒死了,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情况一直到后羿出现才有所改变。后羿拿起弓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从此,人们过上了快乐而幸福的新生活。

①联系上下文解释水深火热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意思和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

第二段的这种情况是指什么

例文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片河坡上,有一个很漂亮的小村庄。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很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拿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地减少: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来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样,河坡上的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还不错。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停过,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停了。可是,小村庄却被汹涌的洪水卷走了。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题型三:

① 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的。

②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③ 为什么会“什么都没有了”?

题型四:

阅读教学中思维方法的训练 篇3

一、阅读中的分析与综合训练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中的方法。所谓分析是在思想上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把整体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区分出来;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阅读离不开分析与综合。例如学习词语,有的合成词,就需要先分析理解语素含义,再综合语素含义理解全词,这是理解合成词的方法之一。学习句子,有的难句、长句,就需要先分析句子成分,先理解句子中重点词的含义,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再综合起来理解全句,这是理解句子的方法之一。学习一段话也不例外,有的段要先分析出层次,理解每层含义,再综合各层理解全段。学习一篇文章更要分段理解,在理解每段的基础上,再综合各段意思,理解全篇内容和中心思想。分析与综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当然,可以根据教材及教学目的不同,侧重于分析或侧重于综合。但是对一篇文章来讲是个整体,是综合性的,它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语言美、思想美、整体美。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的目的也是为了读懂全篇。从运用讲,学了语言就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会造词造句,也是为了会作文成章。所以语文学习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要孤立地分析字、词、句,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然,也不能只重全篇,而忽略了组成篇的字、词、句、段。如果对字、词、句、段的基础训练不够,往往会影响篇的理解;如果连一句话也表达不清,那很难写出通顺的文章,所以着眼于篇,还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最完美的办法,是在思维方法上把分析与综合统一起来运用。

二、阅读中的抽象、概括与比较训练

阅读离不开抽象、概括和比较。 抽象是逻辑思维的基础。通过抽象概括事物或现象中相同或相异的本质特点,从而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如概括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在抽象、概括过程中,切忌给学生现成的概括结果,而是要通过阅读过程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概括的能力。要找出事物的异同,必须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方法的运用就更加广泛,词与词比较,句子比较,段的比较,篇章的比较等。通过比较,认识事物的特点。

三、阅读中的思维训练

客观事物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一篇文章反映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各种联系和关系,是通过一定的词句反映出来的,体现一定的思维逻辑。尤其是篇章结构,段落结构,句子结构的逻辑关系,体现了作者的思维对事物的各种关系的反映。例如,一段话的结构,开头总述、中间分述、结尾总述,这种写法体现了总——分——总关系的思维逻辑;一段话分几层,每层平列叙述,则体现了平行关系的思维逻辑;一段话前后反映的事物是因果关系,则体现了因果关系的思维逻辑;若一段话的后部分比前一部分有进一层的思想,反映了认识的深化,则体现了递进关系的思维逻辑等。复句和篇章的表达,也同样会体现思维逻辑的各种关系。

理解一篇文章、一段内容、一个复句时,只有通过语言把文章或段或句的内容以及内容所反映的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各种关系搞清楚,才能理解语言表达的方法和结构以及所体现的思维逻辑,把读书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学会有效的思维方法。

新课标下创新思维阅读方法之我见 篇4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学校教育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在诸多因素里, 阅读教学方法的指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据调查中学生每年能用于阅读学习的时间约为40周, 每周学习约50小时, 总计大约1.2万小时, 它等于一个人参加工作后的全部阅读时间 (3.6万小时) 的1/33) 。 在这弥足珍贵的阅读时间里, 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呢? 首先要有良好的思维方式, 在良好的思维方式的导引下, 逐步习得高效的阅读方法。 下面我推荐几种创新思维阅读法:

一、发散式阅读———其目的在于博览群书, 拓展积累。

发散, 在这里是指思维方向呈多向辐射。 发散式阅读是指在现有的学识基础上, 竭力扩大视野, 增长知识。 读自己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书籍, 读自己兴趣所指方向的书籍, 也适当涉猎一些陌生领域或非兴趣领域的书籍, 这样中学生就能不断地扩大知识面, 并为以后有所发展研究奠基。 那些陌生领域的书籍, 或许更会带来不同于往日的新思维、新思想, 从而使阅读者找回理念全新的自我。

首先我们选择读“第一流的书”。 在浩如烟海的图书文章中, 只要经过认真筛选和比较, 就不难发现传统经典著作, 以及属于某一学科的第一流的代表著作有哪些, 只要熟读这些著作, 就可以领略某学科的概况, 了解学科的全貌, 以及学科的前沿和发展。

其次我们选择读“一流学者写的书”。 所谓第一流的学者, 是指在该学科领域里最知名、最有权威的科学家、学者。 他们站在该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最前沿, 洞察该领域的发展源流和发展趋势。 读他们写的书, 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发展。

当然, 阅历和学识都尚有很多欠缺的中学生, 要准确了解“第一流的书”和 “第一流作者写的书”, 其方法是通过推荐书目了解, 或是请老师、家长推荐介绍。

二、聚合式阅读———指定向阅读, 主要用于研究性阅读, 这是前人积累的一种比较成熟的高效的阅读方法。

聚合, 相对于发散, 是指思维聚拢, 指向同一目标。 聚合在阅读教学中, 是指有固定目标、朝向专一的阅读。 当树立专一的阅读目标之后, 在长期的聚合式阅读中, 会积累大量的同一题材的素材, 这些素材往往会是将来学习过程中进行定向研究的基础。 并且, 在长期的阅读中, 培养兴趣, 积累资料, 对于日后的成长, 或对于中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从事研究, 大有裨益。 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学者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就确立终生从事的职业。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从小就博览群书,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研究水稻杂交课题, 做到了专精, 他的成功轰动了世界。 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 就立志为国, 书海探宝, 广泛阅读社会科学文史哲学典籍, 潜心寻求治国之道, 终究成就了救国救民的伟业。 阅读, 给了人知识, 给了人思想, 造就了一代成功者。 所以, 在兴趣目标的感召下进行定向性阅读, 势必使目标聚焦, 方向恒定, 读而有获。

在阅读学习中, 运用探究性阅读法, 做研究性课题阅读, 大多需要运用聚合式思维, 以确定阅读方向和目标, 从中定向、快速地获得学习研讨所需资料, 以求在有限的时间里, 获得最大的阅读效能。 有人曾统计:初中一年级学生在一学期内所读的各类教科书约共70万字;而在同一时间内, 他们在课余进行感兴趣的课外阅读, 阅读量分别可达700万字和1000万字, 课内和课外的平均比值为1:9。 挖掘阅读潜能, 面对如此浩大的阅读量, 如果我们能确立自己的兴趣中心, 根据个体的兴趣、目标、能力培养定向阅读习惯, 一定会收获多多。

三、求异式学习———借助选择性阅读实现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性思维, 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 求异思维的内涵具有广博的开拓创新性和迁延性, 在阅读练习中, 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学习, 克服思维的凝固化和一统化弊病, 冲破陈旧的思维模式, 把思维从狭窄、封闭、陈旧相因的体系中解放出来, 在一个新的领域进行思维的创造性、 开拓性的辐射与复合。 求异思维是一种高级水准的思维, 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 在教学实践中, 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广阔性、 深刻性、 独立性、批判性和逻辑性。

阅读学习中的求异, 有两重含义: 一是指阅读内容的选择, 有时要可以选择自己所不熟悉领域的内容、或者非兴趣类领域的内容去涉猎, 这样可以获得思维的启迪和创新;二是指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发生在阅读主体和客体之间, 是指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信息交流, 对文本的个性化态度, 涵盖“想象”、“感受”、“探究”、“创造”、“批判”诸种因素, 阅读中学生根据自身素养要求确定阅读方向, 使个体能够在具体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即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特殊的情感体验。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 丰富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经验。 语文教学领域, 在大量的个性化阅读练习中, 学生的思维会空前地发展, 这将为他们后期的知识积累、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性化阅读, 对每个生命个体是公平的、人性化的。 在阅读学习中, 每个学生都会有独特的喜爱、独有的选择, 面对个体的世界, 浩瀚书海, 尽可撷珠。 曾有作家评论海子说:“仿佛这个天才, 交出的是生命, 留下的是时间。”无需多言, 在文字记录的历史中, 无情的时间是可以留存的, 有限的生命是可以拓展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 而这源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阅读。 天天读点有益的书, 对精神有滋补的作用, 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 “无味”和 “可憎”,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生阅读思维方法 篇5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大学一年多,身边的有些同学和朋友认为我读书的面广量大,因而时常问我读书的方法和书单。说实在,相比于现在许多专业的读书方法的剖析和别人的阅读量,我实在是自惭形秽。但既然朋友相问,我姑且也分享一下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首先,我一直在想,如今诸多公众号、媒体平台和书店乃至日常学习中我们都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书单,当然其中很多的经典是反复被提及的,我不再作详谈。但我首先要声明的是,我至今不认为有哪些书是可以“必读”或者“读之即可获益匪浅”的。书虽然有文学或艺术或生活或心灵等层面上可区分出优劣,但说到底,一本书能否引起自己的共鸣其实和个人阅历有很大关系,而《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有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认为,只有广泛阅读才能获得深刻客观的认识。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我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天,我的老师便告诉我:“真正的好书不在我的书单上,而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对此,我往前的一篇文章《书单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参考答案》已做过阐释。但不可否认,书籍浩如烟海,而我们毕竟精力有限,能有个参考终归是不坏的。我结合往前读书的经验发现,有些书彼此之间往往有着很巧妙的对应关系,不同书籍间的学者的观点、社会的现象对比起来看确乎有点意思。在此,我特意凭借自身微薄的阅读量,将一些我以为值得一看的书籍用对比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希望这能成为一份别开生面的书单。1.人群:社会现象VS现象原理。

对比:伤痕文学代表作:《一百个人的十年》、《夹边沟记事》VS《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在中国,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个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但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去看,我们或许都不应该选择性地遗忘这段悲痛的历史。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鲁迅先生谈过,揭露肉体的痛疽,是为了引起疗伤的注意。伤痕文学尤其是以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为代表的作品读来确实触目惊心,通过对文革时期诸多个体的案列的陈述,用其悲痛的描述背后让人反思过往和当下。我读罢,没有仇恨感,有的是对坚决警戒类似事件再生的认知和决心。而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勒庞的《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中经典的经典,它的意义在于解释了群体的一般性心理特征,探讨了群体的道德观、情感、想象力、信念等诸多层面,指出个人进入群体之后容易丧失自我意识的事实,这实际上就是《一百个人的十年》那些骇人听闻的案列的原因剖析。

古斯塔·勒庞《乌合之众:大众社会心理研究》

可以这样理解,不仅是中国的革命,包括纳粹的暴行、苏联的“大清洗运动”都是一种现象,而《乌合之众》则为这些社会级现象作了做好的注脚。先看现象,再看现象背后的成因,我相信你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能引发我们的客观思考。

2.日本:战争因素VS战争文化

对比:《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VS《菊与刀》

一谈起侵华战争,我们往往愤然不止。但《孙子·谋攻篇》说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们在铭记历史的同时,更要客观地看待引发战争的各种因素和对手的文化渊源,这不仅对于了解历史、防止战事再起有益,也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另一种文化和一个社会有所裨益。

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据我的了解,前坂俊之先生的这本《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是日本和中国国内较为权威详实地剖析了言论系统对于引导一国走向、催发战争的重要作用的一部罕见的新闻学著作。前坂俊之先生通过在二战前后日本国内的三大媒体的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的报道的调查,详细解读了日本国内的媒体和社会舆论是如何一步步被政治绑架最后导致军国主义的膨胀的全过程,这是日本对舆论系统在法西斯统治下无能顺从的一次全面批判和反思。读罢此书,我不仅了解到二战时期日本国内民情、舆论问题,了解二战的另一个方面。更由此观察到了当今我们国家的媒体和民众在某些话题上呈现出类似的架构,受益匪浅。

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而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名气较大,一直被喻为日本学的开山鼻祖。人类学兼社会学家的本尼迪克特敏锐地抓住了最能反映日本民族特性的两个完全对立的事物“日本皇室的标志菊花”和“象征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刀”。为何一个彬彬有礼的民族同时又能在战争中犯下如此泯灭人性的罪行?《菊与刀》从日本的文化渊源和社会根基给出了有理有据的解释。《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可以说是从近代的民主的一面让我们看到日本在二战前后的种种社会问题和最终引发战争的诸多要素;《菊与刀》则从历史的全局剖析了日本能走向军国主义不归路的根本原因,一表一里,相辅相成,更能使人对二战、日本乃至今天的和平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3.中国:行为的多元化VS社会背后的机理 对比:《不淡定的中国人》VS《乡土中国》

中国有着很深厚且多元的文化,但自步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许多中国人开始对自己怪异、不文明的行为产生疑惑甚至排斥。鲁迅先生说“中国人有劣根性”,柏杨先生说“丑陋的中国人”,而我更喜欢民国文学大师梁实秋的《不淡定的中国人》。

梁实秋《不淡定的中国人》

《不淡定的中国人》通过描述若干直到现在依旧存在的行为,诸如排队的公德心、考试的功利性、办事的急躁性等在梁先生幽默戏谑般的语言中让人哭笑不得,同时也让人更容易正视这些可能人人有之的问题,促进大众去订正。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师从潘光旦先生,一本《乡土中国》被誉为是“剖析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圣经”,其学术价值和参考性无需多言。但《乡土中国》难能可贵的是其撰写上的深入浅出,毫无晦涩难懂的言语,其中的《家族》《差序格局》《男女有别》等章节更是成为今天中国社会学的许多典范,能让人深刻却又不迷茫的阅读体验中了解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的许多行为规范及其成因,极为值得反复研读。

费孝通《乡土中国》

《不淡定的中国人》是少见的对中国人各种日常却紧要的不规范行为的总结和概述,而《乡土中国》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告诉你“为什么中国人会这样而不能那样”,依旧是现象和现象背后的机理的契合对应。对比来看对于我们了解自己、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以上便是本次对比书单的书籍,为了避免以“上帝视角”影响各位自己的阅读感悟,我尽量不多做内容上的定论。但按我自身的阅读感觉来看,当你能这样同类的对应的书籍比着来看时,可能理解到的、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的知识体系,就好比生物学、化学上的实验往往会有对照组一样。虽然由于鄙人学识尚浅,难免疏漏,但仍希望能帮助大家在阅读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

学生阅读思维方法 篇6

美学家尧斯认为,阅读期待是一种接受者在对文学作品体验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心理期待结构。笔者认为,阅读期待是接受者在某种外部和内部因素(问题、动机、兴趣)刺激下产生的对下一次阅读的渴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期待这一环节,创设能激起学生阅读期待的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有效的教学环境中“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一、对学生“阅读期待”现状的思考

阅读期待是阅读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引发阅读主体的阅读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存动因。它一方面唤醒阅读主体的阅读意识,另一方面使阅读主体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可以说,学生的阅读期待,决定着阅读活动展开的有效性。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

例1:每逢新学期拿到新书,孩子们看得最多的就是语文书,可上起语文课来却感到索然无味,常常目光游移、心不在焉。老师在讲前面课文的时候,有的同学在看后面的课文,待到老师讲后面的课文时,学生又可能看其他的书或做其他作业。因而出现了学生一方面吃不饱,另一方面又学不好的情况。在各学科学习情况的调查中,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学生不到30%。许多老师常常抱怨:“唉,语文课难上啊!”

例2:小学生喜欢故事情节,喜欢人物形象,在预习课文时,他们急于想了解课文大概情节,阅读课文津津有味。而在语文阅读课上,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大幅度缩水。可当他们阅读课外读物时,由于很多是快餐式的卡通、漫画、连环画类的读物,形象生动,文字浅显,所以很容易获得阅读的愉悦。因此,学生们常常感到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更有兴趣。

例3:同为一个年级的学生,虽然所学的课文一样,但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文化背景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读物的语言描述和篇章结构更感兴趣;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的是读物中的新奇信息。在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期待会因为理解程度的不同而呈明显的差异。同是一个年级的学生,有的喜欢读童话等想象类文章,有的喜欢读写实抒情类文章,还有不少学生喜欢看解释种种新奇现象的科普、科幻类文章。课堂上同学一篇课文,有的学生劲头十足,有的提不起神来;有的读这一篇有味道,读另一篇则寡然无味。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从阅读期待角度考察,我们的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阅读期待的高度个性化。个体知识和经验是个体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积淀下来的,不同的个体就会有不同的阅读期待。这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跟学的内容与学生原有的心理取向有很大的关系。其次是阅读期待的隐含性。阅读期待是客观存在的,但许多时候,它往往要在接触具体的读物时才渐渐显现出来。当今文本解读式的阅读教学,往往因为片面追求模式,对学生的阅读期待很少了解与研究。许多教师不管上什么课文,不管学生对课文是否接触过,一上来就按自己预先的设定操作,学生要深入阅读与思考,却往往被教师拎到水面上回答浮泛的“问题”。教师的“一厢情愿”往往在学生心头形成一种隐性对抗。再次是阅读期待的渐变性。阅读主体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时刻改变着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阅读期待不断变化。但是,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学生的这些变化,只是停留在“他们该掌握了哪些阅读知识”上,后续教学只是在所教“基础知识”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下去。同时受教师自身素质、应试教学、教参规定等因素制约,阅读教学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期待的把握与理想化、完美性培育。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在对文本进行解读与阐释的过程中,要重视读物对学生潜在意义的影响,使之与学生的阅读期待建立恰当的联系。那么,该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课堂始终充满和谐、快乐呢?

二、激起学生“阅读期待”的途径

1.激发期待心理——提高阅读质量的前提。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它是读者自己内心所预想的情境,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珍视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是语文教学改革自身的逻辑延伸。可是我们的课堂常常有“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热的是教师,精心准备,满心希望孩子们能和自己“互动”起来,尽力做到“手中有粮心不慌”;冷的是学生,目瞪口呆,启而不发,大有“人在课堂中,神在课外游”之意。攻克这一顽症有一良方——利用孩子在学习中的期待心理。王骆宾一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仔细回味,在掀起盖头前的一刹那,心中的那份期待是何等迫切!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将孩子在学习上的期待心理合理、巧妙地激发出来。常言道,“阅读”应从“悦读”始。教学中,学生如果对文本有了兴趣,有了阅读期待,就会产生阅读冲动,从而给“读”带来动力。

案例1:《示儿》一诗教学伊始,伴着低沉悲伤的乐曲,投影出示课文插图,画面显示:在昏黄暗淡的烛光下,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神情忧伤的老人艰难地靠在床上。地上,跪着一位泪流满面的年轻人。同学们认真观察后,满脸疑惑。教师相机提问:“看了这幅图,你们有问题要提吗?”有的学生问:“音乐令人悲伤,画面中的人物似乎也不高兴,他们为什么如此伤悲?”有的学生问:“画面中的两个人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在说些什么?”学生提问后,教师用低沉的声音讲述了画面上的故事。在伤感的音乐声中,在教师动情的叙述中,结合多媒体投影画面,学生眼前似乎浮现了陆游临终交代遗嘱的那一幕。自然地,学生对阅读诗的内容也多了几分期待。

反思:当学生满怀期待阅读文本时,他们的情绪更高涨,思维更活跃。这就是老师揣摩并迎合儿童的期待心理所收到的良好效果。美丽的期待总能给人继续探索的动力。因此,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期待心理,让学生在不断形成的认知“冲突”中始终处于“愤悱”状态,使学生的眼界不再局限于一篇短短的课文,思维不再束缚于有限的空间,而是徜徉于课文所涉及的广阔的各种相关世界中。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生命活力。

2.调整期待视野——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阅读期待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而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阅读期待的视野。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的“期待视野”超越了教学内容的水平,即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对阅读就会失去兴趣;如果“期待视野”远低于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要求过高,学生无法接受,阅读就会遭到冷遇。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教师应该努力使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即“期待视野”与教学内容两者水平相当。

案例2:《小小的船》是一首写景的诗歌,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描写了晴朗的夜空美,课文插图是群星闪烁的夜空景象。在让学生感受到夜空的美景、领略了诗的意境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创设了一种审美情境,一边播放《小白船》的乐曲,一边通过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在一个晴朗的夜晚,你坐在阳台上抬头看星空,看着,看着,你会感觉好像插上翅膀,飞向太空。坐在像小船似的月亮上,向四周望去,除了星星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灿烂的星星显得更大、更明亮了;身边的云朵一会儿像小兔,一会儿像仙女;人造卫星在闪闪发光,卫星上许多科学家正在忙碌地工作……

反思: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优雅的审美情境,使孩子们进入诗的意境,激发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向往,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五彩缤纷的夜空,甚至还萌发了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此时的学生再也抑制不住满怀的情感,阅读成了“浓情释怀”的好方式,他们的“期待视野”也悄悄地进入了情感的领域。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凭借语言文字,为学生搭建一个引力强劲的磁场,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找到阅读内容与“期待视野”之间的平衡点,“阅读期待”将会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知欲望,让他们发现阅读是一块沃土,等着他们去开垦。

3.提升期待品位——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保证。阅读期待反映的是学生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语文素养和阅读期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语文素养高的人阅读期待品位也高;高品位的阅读期待自然能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提升学生阅读期待的品位,学生就能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接受人类文化精品的滋养和熏陶,他们的身心将得到发展。

案例3:苏教版小语四年级上册有一篇自读课文《田园诗情》,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田园风光——优美恬静而又充满生命气息。说实话,荷兰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呢?这肯定是所有学生的共同期待。一位老师执教这篇课文时,在引导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便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然后鼓励他们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黑板上。学生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激情,边读边思考,很快有学生陆续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各自不同的阅读感受,勾画自己心目中的荷兰形象:

——荷兰,是水之国。这里一条条运河纵横交错,宛如棋盘。

——荷兰,是花之国。那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处处是大片大片鲜艳夺目的郁金香。

——荷兰,是牧场之国。极目远眺,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到处是成群结队的绵羊、仪态端庄的奶牛和剽悍强壮的骏马……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啊!

反思:这一串串流光溢彩的文字很快缀满了黑板,这已不仅仅是阅读感受,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阅读期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品位,同时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总之,“阅读期待”的提出,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呼唤,是一种真诚的期待,它期待着小语阅读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更期待着阅读教学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境界。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广化小学

学生阅读思维方法 篇7

一、对学生“阅读期待”现状的思考

阅读期待是阅读时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引发阅读主体的阅读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存动因。它一方面唤醒阅读主体的阅读意识, 另一方面使阅读主体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可以说, 学生的阅读期待, 决定着阅读活动展开的有效性。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

例1:每逢新学期拿到新书, 孩子们看得最多的就是语文书, 可上起语文课来却感到索然无味, 常常目光游移、心不在焉。老师在讲前面课文的时候, 有的同学在看后面的课文, 待到老师讲后面的课文时, 学生又可能看其他的书或做其他作业。因而出现了学生一方面吃不饱, 另一方面又学不好的情况。在各学科学习情况的调查中, 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学生不到30%。许多老师常常抱怨:“唉, 语文课难上啊!”

例2:小学生喜欢故事情节, 喜欢人物形象, 在预习课文时, 他们急于想了解课文大概情节, 阅读课文津津有味。而在语文阅读课上, 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大幅度缩水。可当他们阅读课外读物时, 由于很多是快餐式的卡通、漫画、连环画类的读物, 形象生动, 文字浅显, 所以很容易获得阅读的愉悦。因此, 学生们常常感到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更有兴趣。

例3:同为一个年级的学生, 虽然所学的课文一样, 但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文化背景不同, 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 “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如, 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 侧重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对读物的语言描述和篇章结构更感兴趣;有的则仅是猎奇, 关注的是读物中的新奇信息。在课堂上, 学生的阅读期待会因为理解程度的不同而呈明显的差异。同是一个年级的学生, 有的喜欢读童话等想象类文章, 有的喜欢读写实抒情类文章, 还有不少学生喜欢看解释种种新奇现象的科普、科幻类文章。课堂上同学一篇课文, 有的学生劲头十足, 有的提不起神来;有的读这一篇有味道, 读另一篇则寡然无味。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 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 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 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 阅读是期待产生, 期待实现, 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从阅读期待角度考察, 我们的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阅读期待的高度个性化。个体知识和经验是个体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积淀下来的, 不同的个体就会有不同的阅读期待。这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 但跟学的内容与学生原有的心理取向有很大的关系。其次是阅读期待的隐含性。阅读期待是客观存在的, 但许多时候, 它往往要在接触具体的读物时才渐渐显现出来。当今文本解读式的阅读教学, 往往因为片面追求模式, 对学生的阅读期待很少了解与研究。许多教师不管上什么课文, 不管学生对课文是否接触过, 一上来就按自己预先的设定操作, 学生要深入阅读与思考, 却往往被教师拎到水面上回答浮泛的“问题”。教师的“一厢情愿”往往在学生心头形成一种隐性对抗。再次是阅读期待的渐变性。阅读主体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时刻改变着学生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的阅读期待不断变化。但是, 阅读教学中, 不少教师对学生的这些变化, 只是停留在“他们该掌握了哪些阅读知识”上, 后续教学只是在所教“基础知识”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下去。同时受教师自身素质、应试教学、教参规定等因素制约, 阅读教学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期待的把握与理想化、完美性培育。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在对文本进行解读与阐释的过程中, 要重视读物对学生潜在意义的影响, 使之与学生的阅读期待建立恰当的联系。那么, 该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 让课堂始终充满和谐、快乐呢?

二、激起学生“阅读期待”的途径

1.激发期待心理———提高阅读质量的前提。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 它是读者自己内心所预想的情境, 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 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珍视学生的阅读期待, 这是语文教学改革自身的逻辑延伸。可是我们的课堂常常有“一头热, 一头冷”的现象:热的是教师, 精心准备, 满心希望孩子们能和自己“互动”起来, 尽力做到“手中有粮心不慌”;冷的是学生, 目瞪口呆, 启而不发, 大有“人在课堂中, 神在课外游”之意。攻克这一顽症有一良方———利用孩子在学习中的期待心理。王骆宾一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脍炙人口, 经久不衰。仔细回味, 在掀起盖头前的一刹那, 心中的那份期待是何等迫切!因此, 在课堂中, 教师要将孩子在学习上的期待心理合理、巧妙地激发出来。常言道, “阅读”应从“悦读”始。教学中, 学生如果对文本有了兴趣, 有了阅读期待, 就会产生阅读冲动, 从而给“读”带来动力。

案例1:《示儿》一诗教学伊始, 伴着低沉悲伤的乐曲, 投影出示课文插图, 画面显示:在昏黄暗淡的烛光下, 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神情忧伤的老人艰难地靠在床上。地上, 跪着一位泪流满面的年轻人。同学们认真观察后, 满脸疑惑。教师相机提问:“看了这幅图, 你们有问题要提吗?”有的学生问:“音乐令人悲伤, 画面中的人物似乎也不高兴, 他们为什么如此伤悲?”有的学生问:“画面中的两个人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在说些什么?”学生提问后, 教师用低沉的声音讲述了画面上的故事。在伤感的音乐声中, 在教师动情的叙述中, 结合多媒体投影画面, 学生眼前似乎浮现了陆游临终交代遗嘱的那一幕。自然地, 学生对阅读诗的内容也多了几分期待。

反思:当学生满怀期待阅读文本时, 他们的情绪更高涨, 思维更活跃。这就是老师揣摩并迎合儿童的期待心理所收到的良好效果。美丽的期待总能给人继续探索的动力。因此, 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期待心理, 让学生在不断形成的认知“冲突”中始终处于“愤悱”状态, 使学生的眼界不再局限于一篇短短的课文, 思维不再束缚于有限的空间, 而是徜徉于课文所涉及的广阔的各种相关世界中。这样, 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生命活力。

2.调整期待视野———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阅读期待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 而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阅读期待的视野。教学实践证明, 如果学生的“期待视野”超越了教学内容的水平, 即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学生对阅读就会失去兴趣;如果“期待视野”远低于教学内容, 即教学内容要求过高, 学生无法接受, 阅读就会遭到冷遇。为了克服这一弊端, 教师应该努力使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 即“期待视野”与教学内容两者水平相当。

案例2:《小小的船》是一首写景的诗歌, 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 描写了晴朗的夜空美, 课文插图是群星闪烁的夜空景象。在让学生感受到夜空的美景、领略了诗的意境后, 教师不失时机地创设了一种审美情境, 一边播放《小白船》的乐曲, 一边通过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在一个晴朗的夜晚, 你坐在阳台上抬头看星空, 看着, 看着, 你会感觉好像插上翅膀, 飞向太空。坐在像小船似的月亮上, 向四周望去, 除了星星之外, 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灿烂的星星显得更大、更明亮了;身边的云朵一会儿像小兔, 一会儿像仙女;人造卫星在闪闪发光, 卫星上许多科学家正在忙碌地工作……

反思:在课堂上, 教师通过创设优雅的审美情境, 使孩子们进入诗的意境, 激发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对美的向往, 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描绘出五彩缤纷的夜空, 甚至还萌发了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此时的学生再也抑制不住满怀的情感, 阅读成了“浓情释怀”的好方式, 他们的“期待视野”也悄悄地进入了情感的领域。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如果能凭借语言文字, 为学生搭建一个引力强劲的磁场, 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找到阅读内容与“期待视野”之间的平衡点, “阅读期待”将会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 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知欲望, 让他们发现阅读是一块沃土, 等着他们去开垦。

3.提升期待品位———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保证。阅读期待反映的是学生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语文素养和阅读期待相辅相成, 互为因果, 语文素养高的人阅读期待品位也高;高品位的阅读期待自然能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提升学生阅读期待的品位, 学生就能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 接受人类文化精品的滋养和熏陶, 他们的身心将得到发展。

案例3:苏教版小语四年级上册有一篇自读课文《田园诗情》, 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田园风光——优美恬静而又充满生命气息。说实话, 荷兰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呢?这肯定是所有学生的共同期待。一位老师执教这篇课文时, 在引导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 便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然后鼓励他们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黑板上。学生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激情, 边读边思考, 很快有学生陆续走上讲台, 在黑板上写下各自不同的阅读感受, 勾画自己心目中的荷兰形象:

———荷兰, 是水之国。这里一条条运河纵横交错, 宛如棋盘。

——荷兰, 是花之国。那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处处是大片大片鲜艳夺目的郁金香。

———荷兰, 是牧场之国。极目远眺, 一碧千里的草原上, 到处是成群结队的绵羊、仪态端庄的奶牛和剽悍强壮的骏马……

———荷兰, 是水之国, 花之国, 也是牧场之国, 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啊!

反思:这一串串流光溢彩的文字很快缀满了黑板, 这已不仅仅是阅读感受, 更重要的是, 这样的阅读期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品位, 同时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学生阅读思维方法 篇8

一、用创新精神引领阅读教学

让创新精神走进阅读教学, 首先是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在语文教学这块芳草地上, 有许多教师开始了自己特色的阅读教学。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的“五步阅读法”等等, 就是创新精神的结晶。语文教师除了要学习教育家们的创新精神外, 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加强自身修养, 尽快具备创造型教师的品质。心理学家认为, 创造型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还应具备以下非智力特点:有创造性动机, 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热爱创造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创造性, 能运用启发学生思维的新方式进行教学;善于用自己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 带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个性, 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 具有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研讨的平等思想和态度。

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 渗透自我的情感理念, 启动个人心智,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 对课文做出解读, 获得深刻独到的感悟, 养成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品质。阅读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应该进行“六训”, 即“引导——讲解——点示——拨挑——评价——规范”, 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 它不再是填鸭式, 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讲读法, 而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载体, 鲜明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质疑研讨, 启迪创新思维

我国古代哲学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质疑是思维的开端, 在语文阅读学习中, 只有对课本进行认真研究、全面思考、深入理解, 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并且这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 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 经过想象推理, 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大。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 “敲”不会打破“岑寂”, 反而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 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 显然, 前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诗句还原成生活画面, 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 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 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后一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 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 学生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课堂解疑是解决学生疑问的主要途径。有些疑问, 可能是个别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不具有普遍性, 但也不可弃之不管。教师可以在作业本上标明“这个问题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三段就会找到答案”, “这个词可以查词典解决”或简短地给出答案。他们尝到自己动脑解决问题的甜头, 在下一篇课文预习时, 就更加积极、踊跃, 从而超额完成质疑作业。在教学实践中, 我深切地体会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三、自由品读, 张扬创新个性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是按照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的思路和教师的教案相去甚远, 这时, 教师千方百计地要把学生的思路往回拉, 往自己的教案上靠。这样的结局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另外, 从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关系上看,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经常被教师的讲解和所谓的标准答案所束缚, 使阅读这种本应该是阅读者极富主观性的个体再创作过程, 成为机械、呆板的学习过程, 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 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被泯灭。总之, 教师、学生、文本三张皮的状况充斥着阅读教学的课堂。

有一篇文章写道:“墙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 爬到一大半, 忽然跌落下来, 它又沿着墙根一步步往上爬。”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 感叹道:“一只小小的虫子, 这样的执着顽强, 失败了, 不屈服;跌倒了, 从头干。真是百折不挠啊!我遭到了一点挫折, 我能气馁、退缩、自暴自弃吗?难道我还不如这只小小的虫子?”第二个人注视着它, 禁不住叹气道:“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 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头呢?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 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 可它就是不反省, 不肯看一看, 唉!可悲的虫子, 反省我自己吧!我正在做的那件事如果再失利的话, 我应该学得聪明一点, 不能再闷着蛮干一气了, 我是个有头脑的人, 可不是虫子。”一只小小的虫子给了人不同的启迪, 得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 人是有思想的人、有个性的人, 对于一些问题的答案, 没有固定的模式, 尤其阅读更是如此。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有些夸张, 但其中蕴涵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群体阅读, 但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 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依归, 应该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读还给阅读主体, 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追求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和谐统一, 这样, 才能合理兼顾三者的关系, 形成合力,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具价值和意义, 使学生的个性学习得到充分的肯定, 使课文发挥最大的作用,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尊重和保护, 使孩子的创造力得以培养。一句话, 使学生通过有意义的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

落实科学阅读发展学生思维 篇9

一、基于获取概念知识的科学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中就有不少的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 既不能通过实验来获得, 又不能通过观察来得到, 学生只有通过阅读相关的科学信息并结合生活与学习中的经历和体验, 把知识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这时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科学知识资料给学生进行阅读。

案例:在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中的第8课 《能量与太阳》一课时, 学生虽然在平时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对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有了一些了解, 但并不知道这些能源是如何形成的, 教学中又无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煤带给我们的信息”, 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煤可能是由植物变成的也可能是在泥沙沉积过程中形成的”。这时的学生不会仅仅满足以上的了解, 他们会对煤是如何形成的充满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这时候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 及时展示煤形成过程示意图和文字说明。通过教师简单讲解, 学生知道石油、天然气也与煤相似, 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 复杂的变化形成的。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认识到原来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实际上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二、基于捋清探究方法的科学阅读

1.阅读简单的图文获取科学探究的方法。现行的《科学》教材照片多、插图多、公式少、套话少, 且图文并茂, 充满了童趣, 这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探究实验都没有简单地给出正确结论, 而是通过照片、插图和简要的文字说明等形式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实验, 让学生亲自探究总结, 感受学习的乐趣。针对一些学生一看就立刻明白的探究性实验, 可以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教科书, 领会方法后再进行实验。

案例一:在教学五年级《光和影》这一课时, 考虑到学生有玩过手影游戏的经验, 而且探究物体影子变化特点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方法都已呈现在教材中, 所以教师组织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 然后再开展探究活动。教学实践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实验简图和简要文字说明理解这3个活动的实验方法、步骤和要求并顺利开展实验, 深层次地了解了物体影子变化规律。

由于知识经验和水平的原因, 在获取探究方法的科学阅读中, 学生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阅读完探究方法之后, 由于实验操作中不当而使得探究活动无法深入开展。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 “温馨提示”, 从中获得启发, 进而把科学探究活动深入下去。

案例二:在教学五年级《我们的小缆车》这一课时, 教师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安装一个小缆车”, 通过自主阅读学生会注意到细绳拴在小车上的位置会影响到小车行进的方向, 并且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只有拴在恰当的位置 (一般是车头正中) , 拉力的方向才与车轮滚动前进的方向一致, 否则小车会跑偏。学生以为这个探究实验比较容易就开始动手实践起来, 由于没有考虑到细绳的长短, 出现了这些情况: (1) 细绳过长, 细绳的挂垫圈的一端直接碰到底面, 根本无法拉动小车; (2) 细绳过短, 小车运动了很短的距离就“被迫”停下来; (3) 细绳长短接近桌子的高度, 这样小车运动的距离接近桌子的高度。所以有些小组顺利开展了探究实验, 还有一些小组由于没有考虑到细绳的长短, 无法顺利进行实验。这时, 教师给予学生“温馨提示”, 1拉动小车的细绳多长比较合适?2垫圈运动的距离与小车运动的距离有关吗?学生阅读完温馨提示后, 意识到垫圈运动的距离与小车运动的距离是一样的。垫圈的运动距离不超过桌子的高度, 所以绳子的长短不超过桌子的高度为宜。这样一来, 学生先通过自主阅读设计实验装置, 再由实践操作发现问题, 最后阅读“温馨提示”解决探究中的问题, 进而顺利开展探究实验, 获得成功喜悦。

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获取科学探究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 阅读一些科学性、趣味性俱佳, 科学探究思路清晰的科学家故事是受益匪浅的。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从而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实验。

案例:在教学六年级《电和磁》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以科学家故事直接导入:100多年前, 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 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 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 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 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 一头指着南。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 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 你们想试一试吗?

这个科学家故事是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样板,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做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方法, 接着就可以像奥斯特那样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作出结论。

三、基于提升学生精神的科学阅读

科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少灿烂辉煌的诗篇, 每一项科学发明发现的探索过程都充满着艰巨性和创造性, 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 渗透着开阔严谨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科学发明的发现过程、思想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科学探究有许多启示。如爱迪生在发明白炽灯时, 为了解决灯丝材料的问题, 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 在研制的过程中, 常常废寝忘食。如此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能够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塑造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增强学生民主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思维飞跃 篇10

一、质疑问难, 调动思维积极性

思维始于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完整的思维过程就是提出问题、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确的过程。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 他们好奇心强, 阅读课文时必然会有许许多多的疑问, 这些“为什么”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时, 教师要抓住时机,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 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但同时, 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差, 又常常提一些漫无边际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鼓励他们多想多问的基础上, 渗透一些提问的方法, 引导学生就不理解的词句发问, 或就课文中不理解的内容发问, 或就不理解的标点符号提问等等。

例如: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 在老师的激励下, 学生思维活跃, 自己提出很多问题。读完第3段时, 有学生问道:“乌鸦不是人, 为什么会想办法呢?”“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真的会升高吗?”这两个问题很关键, 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思维的方向, 因势利导, 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 自己讨论解决第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水位升高的实验, 巧妙地解决第二个问题。此时, 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 学生的思维在质疑问难与运用知识、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二、启发思考, 训练思维灵活性

在思维训练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问题, 并注意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自己设计的问题结合起来, 统筹安排在课堂提问之中, 更加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这时, 学生思维的大门渐渐开启, 于是开动脑筋, 自觉地获取知识, 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地去理解课文, 思维的灵活性得以训练。

在学习《狐假虎威》一课时, 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狐狸和老虎向森林深处走去, 你知道谁在前, 谁在后? 为什么? 学生有的从“带着”这个词语中看出狐狸在前, 老虎在后;有的从“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这种词序的前后关系中得出结论; 有的从插图上看出来了;还有的从百兽先看见狐狸的句意中知道的。

一个启发性的问题, 不过三言两语, 便能使课堂活跃, 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进行思维。

三、引导争论, 强调思维准确性

智慧的火花, 往往是在矛盾的撞击中迸发出来的。当学生的理解不够准确, 意见发生分歧时, 教师可设计一些新颖的、能引起争论的思考题, 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然后教师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启发、点拨, 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小猫种鱼》最后一节只说了小猫种鱼的希望, 并没有讲种鱼的结果, 更没有对小猫的对与错进行评论。老师问:“小猫种鱼的做法是对还是不对呢? ”同学们你一言, 我一语, 情绪十分高涨。有的认为:“小猫真傻, 白白丢了几条小鱼。”有的说:“小猫很聪明, 它会向别人学习。”也有的说:“小猫肯动脑筋, 会想办法。”还有的说:“小猫很爱劳动。”经过老师的点拨、指导, 同学们都认为:小猫爱劳动, 肯动脑筋, 这是对的;土里只能长庄稼, 不能种鱼, 也长不出鱼来, 所以小猫种鱼是错的。经过讨论, 学生们肯定了正确的, 否定了错误的。

四、展开想象, 发展思维广阔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前进,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 在阅读课上, 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把抽象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形象, 还可以运用图片等启发想象、延伸情节、丰富想象等, 使其悟出文章的真谛。通过想象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使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想得宽、想得远。

《狐狸和乌鸦》的结尾只有一句话:“狐狸叼起肉, 钻进洞里去了。”教学时, 先让学生读, 然后问:“你能不能给课文换个结尾呢?”因势利导, 激活了课堂。有的说, 乌鸦急中生智道: “这片肉是熊大哥的生日礼物, 千万吃不得……”有的说:“肉有毒, 请狐狸不要吃……”学生巧妙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用编故事的形式把肉夺回来, 寄弱者以聪明勇敢, 创造性的思维灵感迸发出来了。

落实科学阅读发展学生思维 篇11

一、基于获取概念知识的科学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中就有不少的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既不能通过实验来获得,又不能通过观察来得到,学生只有通过阅读相关的科学信息并结合生活与学习中的经历和体验,把知识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这时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科学知识资料给学生进行阅读。

案例:在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中的第8课《能量与太阳》一课时,学生虽然在平时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对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有了一些了解,但并不知道这些能源是如何形成的,教学中又无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煤带给我们的信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煤可能是由植物变成的也可能是在泥沙沉积过程中形成的”。这时的学生不会仅仅满足以上的了解,他们会对煤是如何形成的充满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这时候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展示煤形成过程示意图和文字说明。通过教师简单讲解,学生知道石油、天然气也与煤相似,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认识到原来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实际上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二、基于捋清探究方法的科学阅读

1.阅读简单的图文获取科学探究的方法。现行的《科学》教材照片多、插图多、公式少、套话少,且图文并茂,充满了童趣,这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探究实验都没有简单地给出正确结论,而是通过照片、插图和简要的文字说明等形式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探究总结,感受学习的乐趣。针对一些学生一看就立刻明白的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教科书,领会方法后再进行实验。

案例一:在教学五年级《光和影》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有玩过手影游戏的经验,而且探究物体影子变化特点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方法都已呈现在教材中,所以教师组织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然后再开展探究活动。教学实践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实验简图和简要文字说明理解这3个活动的实验方法、步骤和要求并顺利开展实验,深层次地了解了物体影子变化规律。

由于知识经验和水平的原因,在获取探究方法的科学阅读中,学生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阅读完探究方法之后,由于实验操作中不当而使得探究活动无法深入开展。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温馨提示”,从中获得启发,进而把科学探究活动深入下去。

案例二:在教学五年级《我们的小缆车》这一课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安装一个小缆车”,通过自主阅读学生会注意到细绳拴在小车上的位置会影响到小车行进的方向,并且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只有拴在恰当的位置(一般是车头正中),拉力的方向才与车轮滚动前进的方向一致,否则小车会跑偏。学生以为这个探究实验比较容易就开始动手实践起来,由于没有考虑到细绳的长短,出现了这些情况:(1)细绳过长,细绳的挂垫圈的一端直接碰到底面,根本无法拉动小车;(2)细绳过短,小车运动了很短的距离就“被迫”停下来;(3)细绳长短接近桌子的高度,这样小车运动的距离接近桌子的高度。所以有些小组顺利开展了探究实验,还有一些小组由于没有考虑到细绳的长短,无法顺利进行实验。这时,教师给予学生“温馨提示”,①拉动小车的细绳多长比较合适?②垫圈运动的距离与小车运动的距离有关吗?学生阅读完温馨提示后,意识到垫圈运动的距离与小车运动的距离是一样的。垫圈的运动距离不超过桌子的高度,所以绳子的长短不超过桌子的高度为宜。这样一来,学生先通过自主阅读设计实验装置,再由实践操作发现问题,最后阅读“温馨提示”解决探究中的问题,进而顺利开展探究实验,获得成功喜悦。

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获取科学探究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一些科学性、趣味性俱佳,科学探究思路清晰的科学家故事是受益匪浅的。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实验。

案例:在教学六年级《电和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科学家故事直接导入: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

这个科学家故事是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样板,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做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方法,接着就可以像奥斯特那样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作出结论。

三、基于提升学生精神的科学阅读

科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少灿烂辉煌的诗篇,每一项科学发明发现的探索过程都充满着艰巨性和创造性, 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 渗透着开阔严谨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科学发明的发现过程、思想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科学探究有许多启示。如爱迪生在发明白炽灯时,为了解决灯丝材料的问题,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在研制的过程中,常常废寝忘食。如此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能够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塑造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增强学生民主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启学生思维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篇12

一、注重课前预习, 熟知课文内容

阅读教学中, 学生主动性不够、参与度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课文不熟悉。要解决这一问题, 以下三点应充分重视。

1. 熟知课文。

课前预习, 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 最大限度地熟知课文内容, 让文中优美的语言在学生头脑中打下深深烙印。在熟读课文的同时, 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读单元提示、课前导读、课后练习, 为课堂学习储备更多的知识。

2. 思考领悟。

“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前, 老师应要求学生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划出课文中优美的、不理解的句、段, 写下自己阅读后的独特领悟。使学生能在预习过程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做好学习的准备。

3. 资料收集。

在读文、思考的基础上, 让学生多收集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课外资料。既有助于课文的理解, 又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重视诵读, 丰富语言材料

重视诵读是有效地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1. 重视“朗读”。

读的方式有多种。在中学阶段, 最重要的是朗读。朗读是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 它能让学生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课堂上, 教师可根据语文课的内容特点, 采用齐读、比赛读、引读等多种方式, 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把握文章内容, 去体会和表达文中的思想感情, 去感受文字的韵律美、节奏美, 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 加强背诵。

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 是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中学阶段是学生最好的时期, 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必须背诵, 让学生更多地积累语言材料, 了解语言的表达方式, 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抒发自己的感情, 从而达到提高语言学习的目的。

三、启迪思维, 突破教学难点

1. 融合生活经验, 让学生与文本共鸣。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 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在阅读教学中,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是开启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深刻解读文本的好方法。教学中, 引导学生回忆成长过程中让自己感到快乐的片断, 如一个眼神、一张奖状, 交流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影响, 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2. 进行知识链接, 帮助学生理解。

阅读教学中, 在疑难处进行文本拓展, 可以丰厚文本的内涵, 有利于学生理解。对于学生来说, 如果缺乏人生体验, 很难有深入心扉的体会。要让学生懂得珍惜学习时间, 勤奋进取的重要意义。

3. 着眼细节处理, 层层开启思维。

好的教学设计, 不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有清晰的教学流程, 更有精雕细刻的细节处理。

四、激发情感, 领悟语文课的基本内涵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多是感情色彩浓重的文章。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 就是要使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体验课文中对各种美好情感的赞扬和对丑恶情感的批判, 形成美好的情感世界。

一是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情感。只有激发了学生对课文描写的人物或事件的真切了解, 饱含情感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是展开想象,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感人的场景和语言, 教学中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文中描写的场景, 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文中的内涵, 掌握更加精彩的闪光点。

五、读写结合, 提高感悟能力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是习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样, 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 去观察、去思索、去表达, 又能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1. 写感受。

在学完一篇文章后, 让学生及时进写下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不仅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还能让学生用心去写出感人的文章。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2. 仿写。

阅读教学有两大任务, 一是理解文章内容, 二是学习语言表达。学习优秀的作品以后, 让学生进行仿写, 能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既是对写作能力的训练, 也是对阅读教学的一种深化。

3. 编写。

学生学完语文课本后, 老师要进想像化的分析比较, 教学生把习作进行比较, 分析哪种更合理, 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 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力补充。

总之, 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才是鲜活的课堂, 才是高效的课堂。语文教师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不断地研究创新,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艺术的课堂追求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让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同时, 享受语文教学习的快乐, 感悟人生成长的幸福!

摘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课堂上, 要加强诵读, 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要开启学生思维, 突破教学难点;要激发学生带着情感走进文本的精神世界, 深刻领悟文本内涵, 促进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上一篇: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下一篇:东方女性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