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手术疗法

2024-10-16

疝气手术疗法(共6篇)

疝气手术疗法 篇1

小儿疝气是一种小儿外科临床中常见的疾病, 主要是出现先天性鞘状突未闭所致, 临床表现为小儿在哭闹或者剧烈活动以后, 在腹股沟部位有明显的肿块, 但具有可复性, 大部分在小儿2~3个月龄期间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发生率约为1%~4%, 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最高可达10倍以上。小儿疝气在1岁以后大多难以自行愈合, 随着疾病的逐渐进展, 疝气肿块可慢慢增大, 较易导致嵌顿和绞窄等现象, 严重者甚至可威胁患儿的生命[1]。因此, 小儿疝气应尽早采取手术方法予以彻底的治疗。而术前后护理措施和小儿疝气的手术成败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如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 可促进患儿手术伤口快速愈合。而护理措施不当, 则可能导致手术伤口出现感染现象, 延缓伤口的愈合时间, 严重者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威胁患儿的生命[2]。因此, 本研究拟总结小儿疝气外科治疗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42例疝气患儿中, 男35例, 女7例, 年龄14个月~7岁, 单侧疝气26例, 双侧疝气16例。所有患儿均采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经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项护理措施, 均痊愈出院,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1) 术前应完善三大常规, 肝肾功能, 凝血全套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项目, 为明确疾病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实验室依据。部分患儿还需额外检查其他特殊项目。 (2) 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消除他们不安、焦虑、担心等情绪, 讲明他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 (3) 根据外科手术的具体部位清洁小儿的皮肤, 重点应仔细清洁小儿阴囊部位, 不用将毛发剃除。由于小儿的皮肤比较娇嫩, 故宜用温热水将手术区域的皮肤擦洗干净[3]。 (4) 术前8 h需禁食禁水, 避免因为手术中药物治疗时出现呕吐等现象, 发生呼吸道阻塞而导致小儿窒息等严重情况。 (5) 患儿进入手术室前, 大多数有恐惧、惊慌和不安等情绪和表现, 故除了术前肌注阿托品药物镇静以外, 医务人员应尽量安慰患儿, 避免因哭闹发生疝气嵌顿现象[4]。

2.2 术中护理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 医务人员应严格核对患儿的情况, 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处理, 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取仰卧位为手术位, 可在患儿臀下垫枕以抬高臀部, 充分暴露手术区域, 有利于手术的操作, 固定小儿避免坠床的发生。手术结束后需仔细清理手术器械、敷料数目, 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2.3 术后护理

2.3.1 麻醉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 不能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配合, 故多采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患儿返回病房后, 应询问术中具体情况, 患儿如未清醒则应移走枕头, 取平卧位患儿头部转向一侧, 避免误吸呕吐物而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现象, 如患儿已清醒则头部取高位, 可促进患儿的呼吸功能尽快恢复。麻醉药物对大脑的抑制作用逐渐减低, 意识慢慢恢复正常, 可发生阵发件躁动和哭闹等现象, 反复3~4次。故应注意患儿发生坠床情况, 并增强管道的保护, 防治发生意外脱落[5]。

2.3.2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儿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神志和瞳孔等变化情况。术后一般应间隔30 min监测一次, 待患儿全麻清醒后可改为每间隔2h监测一次。如病情趋于稳定后则可逐渐加以延长。

2.3.3 心理护理

由于麻醉药的止痛作用消失, 患儿伤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觉, 故应尽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避免其大声哭闹, 必要时可注射或口服少量镇静药, 让患儿保持睡眠状态。

2.3.4 手术伤口护理

术后要妥善处理手术伤口, 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让患儿侧身睡眠, 用棉质尿布夹在会阴部, 避免尿液污染手术伤口。注意勿让患儿将手术伤口表面的纱布抓掉。男性患儿术后阴囊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现象, 一般2~3d后会逐渐消退, 如难以消肿则可能发生淤血, 应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6]。

2.3.5 饮食指导

疝气手术治疗后应采取清淡饮食, 不宜食用辛辣食物, 尽量多吃水果和蔬菜, 少吃豆类食物。保持每日大便处于通畅状态, 避免便秘, 以免导致疾病复发。可适当增加每日营养摄取量, 多进食扁豆、山药、鸡蛋、鱼和肉等食物[7]。

经小儿疝气外科手术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措施, 4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 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好并发症。故我们体会到: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 丰富的临床经验, 较强的沟通能力, 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还应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认真做好术前护理, 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对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总结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小儿疝气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42例疝气患儿中, 男35例, 女7例, 年龄14个月~7岁, 单侧疝气26例, 双侧疝气16例。所有患儿均采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经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项护理措施, 均痊愈出院,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要认真做好术前护理, 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对患儿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疝气,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陆艳春.腹腔镜下行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J].山东医药, 2009, 49 (21) :117.

[2]林洁燕, 蔡晓群.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广东医学, 2000, 21 (7) :621.

[3]甄作均, 李光仪, 杨明.实用微创外科[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525.

[4]吴超, 李华林, 阮应东.小儿疝气选择合适时机手术为宜[J].当代医学, 15 (17) :64.

[5]刘华.49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7, 4 (18) :1645-1646.

[6]吴云, 董李.小儿切口经外环途径修补婴幼儿腹股沟疝应用体会[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4, 18 (5) :430-431.

[7]袁丽菊.小儿疝气手术前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 2008, 6 (8) :2090.

成人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 篇2

【摘要】成人疝气发生主要是腹壁抵抗力薄弱同腹内压增高而导致的。在普外科中,利用腹腔镜来完成腹部手术,在手术前后需要仔细观察。本文简单分析了腹腔镜对成人疝气手术的效果,并探讨了疝气手术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疝气 成人疝气手术 腹腔镜手术

一.引言

在成人普外科腹部手术后,疝气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穿刺疝、造瘘口旁疝、腹壁切口疝、脐疝等。疝气在腹部手术中发生的比率约为10%至15%,同时可能导致出现胃肠道绞窄和梗阻,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出现肠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并需要进行多项手术。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采用腹腔镜治疗原发的疝气手术具有较好的优势。

二.临床资料及成人疝气手术观察

1.一般资料:选择100例利用腹腔镜手术完成腹部书后疝无张力修补术,其中女性为35例,男性为65例;年龄最大者为70岁,年龄最小者为22岁,案例内评价年龄为56.82岁;BMI平均指数为25.03±4.23KG/㎡。案例中疝气类型为:18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33例造瘘口旁疝、49例腹部切口疝。

2.采用的治疗方法:对案例中的患者采用了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置导尿管,采取仰卧位。开放式建立气腹,将压力保持在12mmHG左右。距离原手术口切口位置,距离疝环约5cm以上位置采用三孔法放置腹腔镜和相关操作机械,利用超声刀来分离大网膜和肠管同疝囊腹壁的粘连,将疝囊和疝环显露。在对疝内容物纳回腹腔后,视具体情况,根据疝环大小来选择聚丙烯-膨体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选择的疝补片大小要超过疝环边缘约3cm以上、5cm以下。利用腹腔镜的监视作用,将补片铺平,并将膨体聚四氟乙烯构成的光滑面面对腹腔,将聚丙烯的毛糙面对腹壁,利用平头钉枪将补片固定在腹壁上。之后放气腹并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3.主要观察指标: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观察指标有身体指标、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进流质的饮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4.疝气形成原因及危害。

成年人发生疝气,主要包括两大因素:患者腹壁抵抗力薄弱,同时腹内压增高,由于二者的因果作用,导致发生疝气。腹壁抵抗力薄弱是疝气发生的基本病因,同時有畸形和先天缺陷、获得性继发性并立损坏都可能导致疝气。过度肥胖或年老体弱,其腹壁肌肉松弛或萎缩可能造成后天性腹外疝。

疝气影响了患者的消化系统,导致患者出现腹胀气、下腹部坠胀、便秘、腹痛、易疲劳、营养吸收功能差、体质下降等症状。同时由于腹股沟部和泌尿生殖系统距离较近,容易导致老年患者出现尿急、尿频及夜尿增多等前列腺或膀胱疾病。另外,由于肿物掉到腹腔内,容易产生危险,还可能会影响到婚后的性生活,容易造成疝囊内肠管无法回纳或回纳困难而形成疝气嵌顿,发生腹部剧痛和肠梗阻、肠坏死等危险情况。

5.成人疝气的表现症状。

成人疝气症状主要表现为:

(1)疝内容物为结肠或小肠,可能出现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恶心及肛门排气不畅等肠梗阻症状。

(2)疝内容物为肾脏、膀胱等,可明显出现泌尿系统的尿急、尿频、尿痛、腰部疼痛及血尿等症状。

(3)疝内容物为卵巢、输卵管或大网膜等,可能会发生腰骶部钝痛、腹部钝痛,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肠道胀气等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疝内容物绞窄时,全身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表现为白细胞级数升高、发热、水或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发生紊乱,严重情况会发生休克。

6.疝气治疗。

(1)非手术治疗。对于有较大手术风险的衰弱病人或老人可给予疝气托带,能暂时防止肠管脱出。疝气托带是在将脱出的肠管推回后使用的,采用绷带固定在疝气部位,能够进一步防止腹腔器官从疝气囊中脱出。疝气托带要长时间穿戴,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皮肤溃疡,使用前可涂抹婴儿爽身粉等薄粉来保护皮肤。疝气托带不可防止可能致命的如肠嵌顿阻塞等并发症,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睾丸不适或萎缩,出现皮肤溃疡。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疝气是将疝气缺口进行修补,将脱出的肠管推回到腹腔内,在腹壁缺口位置进行缝合,或者是取用侧壁组织来缝补缺口,如果出现不易补牢时,采用缝补人工网膜等方法,来完成疝气修补手术。进行手术时,对成年人可采用半身麻醉、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一般情况下使用半身麻醉,在较为复杂的疝气手术时才可采用全身麻醉。疝气修补术一般需要1至2小时才可完成,手术后需要住院静养2至3天,可根据手术方式和病人身体情况,选择住院修养或回家修养。手术后一般在一周后拆线,一般采用无张力法和腹腔镜法等内镜法来修补疝气。

7.疝气手术术后。

在疝气修补手术后,要尽量避免过度用力,如若伤口疼痛加剧,可服用处方止痛药,伤口出血要立即止血并检查伤口情况。伤口不可沾水,表层采用美容胶布。术后发生呕吐,需要禁食4小时。

8.手术期指标:在本研究案例中,患者手术时间约为41.54±16.78分钟,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出血量约为9.23±3.53ml。手术后住院时间为3.52±1.51天,术后进流质的饮食时间为1.12±0.51天。手术后发生血清肿并发症4例,占据比例为4.0%。

随着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在普外科临床上出现脐疝、腹壁切口疝、穿刺疝、造瘘口旁疝、术后隔疝等并发症都将较为常见,由于一次手术后的瘢痕组织和原有的解剖结构受到破坏,导致腹部手术引起的疝处理较为困难,而术后自愈可能性小,因此要积极处理,避免出现疝囊增大,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结束语

成人的疝气治疗主要目的是关闭腹壁的缺损,通过重建腹壁的功能和解剖结构,来防止腹腔内容物通过腹腔壁薄弱点突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理成人疝气,其创伤较小、并发症较低、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永进 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观察[期刊论文] 《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年7期

[2]李泽斌 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观察 [期刊论文] 《医药前沿》 -2013年10期

[3]昊肇汉 无张力疝补术一疝修补手术的新趋势 [期刊论文] 中国实用

疝气手术疗法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疝气患儿12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60例。对照组男38例, 女22例, 年龄7个月~11岁, 平均 (5.12±1.3) 岁, 疝气类型:42例属于腹股沟斜疝, 18例属于腹股沟直疝。治疗组男35例, 女25例, 年龄6个月~12岁, 平均 (5.35±1.5) 岁。疝气类型:40例属于腹股沟斜疝, 20例属于腹股沟直疝。同时, 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小儿疝气临床诊断标准, 并将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患儿给予排除。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手术方法: (1) 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主要方法[2]: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 消毒后在患侧行4 cm左右的斜向切口, 切口为病患以外的组织, 将精索暴露出来, 找到疝囊后切除, 待止血后实施常规缝合。 (2) 治疗组则采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其主要方法:确保患儿处于仰卧位, 实施全身麻醉及消毒后, 利用手指触摸寻找精索, 并将腹股沟内上方1 cm处定为切口点, 随后沿韧带走向或皮纹走向做1 cm切口, 切开皮肤后使用蚊式钳将皮肤与组织分离, 对于男性患者可提起精索后实施钝性分离找到疝囊, 并在皮下环处对疝囊进行解剖, 以便将精索暴露出来, 再将疝囊分离至内环处进行高位结扎, 切除疝囊。女性患者则可直接提起疝囊进行切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 务必要保持仔细、动作要轻柔, 以避免伤到精索或血管;当疝囊较大时, 可在中部横断, 以避免出血现象的发生;当疝囊口较大时, 需将游离的精索向上牵拉, 对内环口实施适当的缝合[3]。

观察指标:手术结束后, 对两组实施相同的治疗及护理, 对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生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对比。

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以表示计量资料, 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结束后, 治疗组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自主活动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阴囊肿胀、疝复发、腹胀、鞘膜积液等,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8.33%,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3.33%,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导致小儿疝气发作的主要原因为小儿腹壁肌肉不强, 与腹腔内压力的增高有直接关系。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的疝气类型, 其主要表现是存在柔软的可复性肿物。在患儿站立、咳嗽、哭闹以及用力排便时, 肿物就会变大, 而当患儿平躺后又会缩小至消失。同时, 还有一些小儿的肿物会进入阴囊, 虽然其表现为一侧阴囊肿大, 但务必要与鞘膜积液区别开来。

传统治疗小儿疝气的方法虽然治疗效果是非常肯定的, 操作灵活以及完全暴露都是其优点所在, 但是由于小儿生理结构的差异, 其缺点也较为明显, 切口过长、难以恢复、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都是不容忽视的缺点[4]。而微创手术应用在治疗小儿疝气时, 可将切口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医生采取熟练的操作技能, 最大限度地暴露疝囊以便手术的进行, 其优点在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本文研究显示, 治疗组在各项观察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在并发生发生率上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总之, 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 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更具医疗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勇, 唐恬, 黄鑫.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33) :39-40.

[2]王建平, 房小平.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 2014, 35 (5) :1006-1007.

[3]李文聪.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对比[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2) :137-138.

疝气手术疗法 篇4

【关键词】优质护理;疝气手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62-02

相关研究证明腹股疝气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该病的主要患者群体是老年人。当前该疾病临床治疗中存在预后较差、并发症高的问题,所以需要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开展积极护理。为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224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疝气诊断确诊,均接受腹腔镜疝气手术治疗,将其随即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范围55~86岁,平均年龄为(70.35±3.16);观察组11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范围55~86岁,平均年龄为(70.35±3.16)。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术前指导、术后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护理划分为术前、术后两个阶段。术前护理:①心理指导: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疑虑和顾忌,通过认真解答和疏导放松患者身心。②环境护理:保证病区干净、整洁,并依据患者情况进行花卉、绘画的装饰,降低患者对医院的抵触感。③健康教育:为患者介绍疝气治疗方式和形成原因,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例如术前六小时需禁水、禁食。术后护理:①心理辅导:积极肯定患者手术效果和坚强意志,并激励患者接受和配合后续治疗。②卧位指导: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且头稍偏向一侧的方式休息,避免患者气道被呕吐物堵塞;在患者膝盖下方放置棉垫,使其腹部处于松弛状态,以降低术后产生的疼痛。③术后并发症预防:告知患者在咳嗽或怕喷嚏时控制力度,避免覆压因用力过大而升高;严格进行手术切口的消毒,对切口发炎、渗血、红肿等情况进行及时治疗;为患者进行定时翻身,同时按摩长时间受压部位肌肉。④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六个月内不可进行高负荷劳作,一旦出现切口发炎、红肿现象应及时就诊。

1.3观察指标 统计处理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数据,并进行对比。制作调查问卷,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程度划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以下),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例数与基本满意例数之和除以总例数。对转折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进行记录和统计,进行预后效果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P<0.05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112例患者中6例出现并发症, 具有5.34%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112例患者中26出现并发症,具有23.24%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112例患者中40例非常满意、48例基本满意,具有87.60%满意率,对照组112例患者中30例非常满意、46例基本满意,具有67.75%满意率,观察组满意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预后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5.67±1.65)天、平均治疗费用为(2856.34±189.03)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0.35±1.46)天、平均治疗费用为(3651.36±164.57)元,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在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临床中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因该疾病主要患病群体是中老年人,所以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为了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近年来优质护理逐渐发展起来,相对于常规护理其护理成效和质量有显著提升。本研究通过针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优质护理临床效果的探讨。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87.60%,对照组满意率为67.75%,观察组满意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疝气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芙蓉. 胆结石手术患者行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J]. 当代医学,2015,33:121-122.

[2]郭英.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价值[J]. 当代医学,2016,01:124-125.

[3]赵红. 优质护理用于疝气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5,21:254-255.

[4]张冰. 优质护理对于疝气手术患者的效果探讨[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03:88-89.

疝气手术疗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86例微创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儿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63例, 女23例, 年龄0.5~12 (平均4.5±7.5) 岁;选择同期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86例小儿疝气患儿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62例, 女24例, 年龄0.5~12 (平均4.5±7.5) 岁;172例患儿中直疝71例, 斜疝101例,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疝气各类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治疗方法

本组86例患儿臀部垫高, 取平卧位, 入路由皮横纹下横行切入, 切口长度为O.5~2cm, 找到疝囊后纵形切开, 游离分剥疝囊, 用丝线将疝囊颈部结扎, 复位精索后依次关闭缝合, 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本组86例患儿采用常规手术, 切口长度>2.5cm, 其它方法与观察组基本相同。

1.3 观察指标

两种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及自主活动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且进行t检验, 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后基本情况比较

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疝气患儿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及自主活动时间显示, 观察组患儿无需住院, 平均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并发症主要是阴囊肿胀、疝复发、继发鞘膜积液、腹胀, 观察组共发生并发症1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28%;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9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3.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表示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小儿疝气发生与小儿腹壁肌肉发育不够坚强有关, 当小儿由于咳嗽、哭闹、用力排便等会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 久而久之形成疝气[2], 主要以腹股沟斜疝为主, 临床的典型表现是相体可见腹股沟内侧有柔软的可复性肿物, 在咳嗽、哭闹、用力排便时, 肿物明显, 平卧后明显缩小或完全消失[3], 部分小儿肿物可进入阴囊, 临床表现为一侧阴囊肿大, 对于小儿疝气, 治疗的关键是寻找疝囊[3], 然后完整剥离, 对疝囊颈部行高位结扎。因此, 掌握小儿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对治疗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传统手术由于切口较长, 因此具有操作方便、暴露完全的优点, 但由于小儿对手术的耐受性差, 由于切口长, 对病灶部位的损伤也较大, 因此, 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主要的并发症是阴囊肿胀、疝复发、继发鞘膜积液、腹胀等。而微创手术由于医师操作技术的提高, 加之医疗器械的日益精确, 大大减小了手术的创伤。两组患儿手术基本情况比较显示, 观察组患儿无需住院, 平均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共发生并发症14例, 发生率为16.28%;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9例, 发生率为33.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提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较之传统手术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摘要: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86例微创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儿作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86例小儿疝气患儿作为对照组, 评价两种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儿无需住院, 平均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共发生并发症14例, 发生率16.28%;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9例, 发生率33.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较之传统手术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小儿疝气,价值

参考文献

[1]朱云祥, 叶启发, 倪庆, 等.疝环充填式嚣张力疝修补术后疼痛的防治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 11 (4) :112-115.

[2]陆艳春.腹腔镜下行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J].山东医药, 2009, 4 (21) :94-95.

疝气手术疗法 篇6

关键词:腹股沟疝 充填式无张力 平片无张力 修补手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120-02

发生于腹股沟疝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是临床各种疝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近年来随着一些学者對腹股沟区解剖及腹股沟疝发生机制的新认识,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已成为当今腹股沟疝修补的主要术式。按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手术可分成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两大类,其中开放有多种术式,如疝环填充式和平片无张力。本文就我院一年来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术式)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术式)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均选自2008年~2011年间在我院普外科经过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无严重器质性病变,非嵌顿性疝或难复性疝,患者均首次行疝修补术。其中男性20例,占90.9%,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7.6岁,病程10天~30年,腹股沟斜疝16例,占72.7%,直疝6例。

上一篇:分散能力下一篇:多目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