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感化的英语课

2024-10-16

创设情感化的英语课(通用7篇)

创设情感化的英语课 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情感态度的解读, 阐述情感作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讨论了如何使用情感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情感,态度,优化课堂教学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 其学习方式同其他语言学习一样, 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作为学习主场所的课堂, 其教学过程如何实现最优化, 才能使我们的语言学习更轻松、愉快呢?我们认为, 教学过程是由教学的双方 (教师方和学生方) 各要素共同参与来完成的。因此, 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首先必须保证教学双方活动要素的最优化, 从而建立起教与学两系统间相互协调、彼此适应的同步联系。要达到优化课堂的目标有很多的因素, 下面笔者就从可课堂情感的创设方面来谈谈, 如何优化英语课堂。

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和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的合理地使用语言, 有助于沟通情感, 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 改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 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的实践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反, 很多消极的情感态度则影响语言学习。比如, 过度的焦虑和胆怯心理不利于学生大胆的外语表达, 展现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此, 创造情感教学, 才能优化英语课堂。

一、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1. 情感的飞扬, 知识的渴望。

学生有了内在的学习需要, 要使其变为有效的动力, 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激发。通过激活学生的情感, 向学生显示需要对象和学习活动间的联系, 直接唤醒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和认知的渴望, 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导入新课时, 通过创设情境, 可将要学习的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这种接近生活的导入, 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和美感。道德感和美感同属情感因素, 是由道德生活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与观念是否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实践证明, 学习新内容时, 对情感有效的激发能使学生增强探究问题的动力, 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提高学习效率。

二、如何创造情感教学, 建动感英语课堂

1. 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是情感教学的先决条件。

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对心育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动机, 有正确的教育观, 人才观, 心理观, 才有可能在学科教学的同时对学生施以正确的情感教育。教师应该用爱心真诚接纳, 关爱每一位学生, 同时要善于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宽容、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还要懂得良好的自我调适, 能经常保持一种稳定、积极的情绪。

2. 充分挖掘教材是情感健康教育的关键。

课文是英语学科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载体。高中英语教材的改编给我们广大的英语教师提供了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集体心理辅导的契机。新教材内容贴近现代生活, 富有时代气息,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感情的教育,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 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素质, 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 增强爱国情怀, 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新教材的选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和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教材中许多鲜活的人与事能够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若英语教师能巧用心思挖掘教材中的心理素材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加以引导, 那学生在获得认知上的教育的同时还能维护心理健康, 使两者得到协调发展。

3. 不断变换操练方法, 使课堂充满灵活多变。

无论何种教学手段, 如果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 学生也会厌烦。只有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 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诸如两人操练、多人表演、小游戏、猜谜、唱歌等多种活动, 都能产生这种效果。有些简单的句型, 可以布置学生下去备课, 让他们来讲, 老师适当给予帮助,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相当高, 十分投入, 学生们会争着跟老师预定要讲下一课。有时还可采用形式多样的变式训练, 如在初三UNIT4 SELF CHECK的阅读训练中, 让学生跟录音读之后, 时而领读, 时而全班齐读, 一会儿变成分行读, 换个读, 两人对读 (对话) , 学生口语交流和训练的机会就会达到很高的频率。这时, 幻灯机又可投影出课文中的范句, 领学生熟读、精读之后, 瞬间又可变成填空题。在把这篇题为CAN YOU HELP的短文改为完形填空并核对答案后, 再让学生参考短文write a reply, 达到一文多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随时锻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使学生一直处在积极的亢奋状态中。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曹云, 吕昌聚.情感教育‘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山东教育, 2002.

[3]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Learner-Based Teaching”.

创设情感化的英语课 篇2

体验教育:是全国第四次少代会(2000年6月)提出的一种少年儿童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指通过组织和引导儿童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少年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帮助少年儿童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等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教科所的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预期目的。表现在:

一. 通过有目的在我校进行德育体验活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二年来,我校学生特别在卫生行为习惯和劳动习惯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例如:我校自从开展《争做学校一日小主人卫生实践活动》的体验活动后,向学校地面乱扔垃圾的现象就很少了,以往班主任在这方面不知花了多少时间的事,但效果欠佳,随着体验活动的正确指导,而这一玩疾得到明显好转。案例二成功体验教育---“五彩之星评选

在长期的德育工作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现象:一是班主任老师上班会课成了批斗会,总是寻找学生的不足。有的学生就怕上上班会课。二是学校领导在学生的晨会课上也是鼓励的少批评的多。三是已有的“三好”学生或阳光少年的评选存在明显缺陷:要么是一个学期评选一次,(时间太长),要么总是那几个人打转。一些有特长有特点的学生被忽视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缺乏学习动力。而时下正流行的成功教育模式给了我们德育工作者一个启示。为了在德育体验活动中引入成功教育,课题组召开了几次会议,一致认为要寻求一条符合本校特色的成功体验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补充。这就是莲一小的五彩之星评选"活动,具体作法为

1.召集各处室和备课组负责人,请他们拿出各种星级的培养目标,并选定星级种类和名称。

2.课题组根据学校征集到的各种信息,最终确定了评选办法。分五大类19种星名。班级和校级小明星可以申请单项,校级五彩之星须五类中每类必有一项达标,但卫生之星必不可少。

3.展示方法:各中队在班上设立星级展示专区,(在后面的墙壁上)统一标准,随时更新达标者。学校也设立五彩之星展示专栏,每学期更新二次,并统一制作星级包装品。通过校广播站和《红蕾报》进行跟踪报道,适时进行媒体宣传。4.校级五彩之星须先填申请表经德育办审核。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还举行了五彩之星的图标设计比赛,让学生亲 自参与

五彩之星评选活动是我校德育工作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创设的一项学生成功体验活动。

二.通过有目的在我校进行德育体验活动,使大多数教师认识到了体验活动的重要性,并且能够自觉运用这种手法教育学生,形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新特色.在卫生体验活动和成功体验活动开展取得较好效果后,很多教师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又结合班上的实际开展了感恩体验活动;读书体验活动;爱心体验活动等多种体验活动。使我校德育工作涌现了一个崭新面貌。

三.本课题的开展和研究,大大丰富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兄弟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范例,特别是为我校德育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可操作实例.四.本课题创设的德育体验活动案例的系统性在目前国内外小学德育工作中还没有发现,---------虽然有些学校在这方面多少有些尝试.莲塘一小德育课题组

情感火花的点燃有赖情境的创设 篇3

一、情感的沟通源于语言的诱导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准确,还要形象。语言的生动形象,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得风趣,更主要的是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爱学习。

我曾听一位老师在上《会摇尾巴的狼》时,在让学生质疑时,一学生提出:“狼的脚上有脚趾吗?”面对这样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老师竟说:“你倒不如问狼身上有没有毛?”全班同学听后哄然大笑,继而是缩回一个个小手——他们都怕自己的问题招来冷笑。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个性还会张扬吗?课堂还有快乐、还有童真吗?NO,这简直就是一种摧残!如果我们真有爱心,关注学生的情感,你不妨这样说“你的问题很有意思,有机会我们到动物园去仔细观察一下吧。”这样巧妙的引导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使得课堂不会节外生枝。总之,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就会想出一切办法去鼓励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学生也才能更有兴趣听你讲课,学习也更积极主动。

二、音像传情,利于调动情愫

根据小学生具有情景性易兴奋,易受感染的心理特征,若能适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的情愫会更容易调动起来,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具体形象。而音乐是最容易表现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之一,如果我们善用它,以音导情,就更容易将学生理性的思维转移到情境交融的境界中,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播放《草原民歌》。不但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课文内容,而且让没到过草原的同学也感受到了草原的广阔与壮美,还有那里的民俗风情;教学《桂林山水》先播放《我想去桂林》以轻快美好的音乐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让学生如临其境,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得到情感共鸣。怪不得我国古代的先哲孔子说:“感人心者,莫大于乐。”

三、以情传情,渲染气氛

古语言:“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所蕴含的情境,才能让他们沉浸于教师所创设的氛围里,领悟语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丰韵。如果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全神贯注于所讲的内容中,讲起来声情并茂、兴致勃勃,这种形象和状态本身就会产生一种诱人的魅力,激发起人们听他说下去的兴趣。反之,假如教师在讲台上,一面讲话一面打着呵欠,抑或是漫不经心、不苟言笑,这样的状态本身也会产生一种无形的“传染力”,它渐渐销蚀学生听讲的兴趣,使一种冷漠、无聊、沉闷的气氛笼罩整个课堂,它将切断和堵塞伴随着语言交流的渠道,这样一种抽去了情感情绪因素的语言,正如没有灵魂附体的僵尸,又怎能产生动人的魅力和生机呢?

如在教学《海上日出》时,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当曙光冲破黑暗,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蓦地,一轮红日越出海面,将一片金辉洒向人间。于是,农舍、山峦、树木、花草……大地上的一切宛如镀上了一层金色,显得那么有诗意。那金色的彩霞、浅黄色的薄光、偶尔闪光的露球,像甘露沁人心脾,像醇酒叫人心醉,多美的清晨啊!晨光中的大地是美的,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去观赏一下《海上日出》的美景吧!”

这段导语,既传神描述了客观景物又抒发了主观情感,语言形象生动,一幅多姿多彩、极其绚丽的晨光图展现在学生眼前,激起学生对日出的美好憧憬,从而满怀激情的投入到學习中。

四、朗读激情,领悟情感

其实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深含感情的文段,教师教学得法,便会感人肺腑,扣人心弦。因此,我们可运用朗读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感情,以引起共鸣。

朗读激情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的情感。“真实的感情是朗读的灵魂。”这话一点也不假。学生只有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正确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此时教师再带领学生品读悟情,自然会理解得更透彻。如《一夜的工作》中“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一句,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作者亲眼见到总理一夜的工作,看到他工作是那么劳苦,而生活又是那么简朴,作者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胸中有千言万语要向人倾诉,但又没有倾诉的对象,这种感情难以抑制,因此,他就情不自禁地发出“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的感叹,有了这些认识,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读出自豪、崇敬的语气来。

创设情感化的英语课 篇4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和谐的课堂氛围, 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 情绪是高涨的, 思维是活跃的。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 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 在教学中, 应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英语课堂呢?

一、营造生态化课堂, 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1.布置好教室, 营造良好的教室环境。

2.构建课堂活动与课堂环境的和谐。通过美化教室, 教育学生平等友好地对待周边环境, 培养同学们热爱课堂的情感。例如, 就像我们之前有些老师做的将课室的物品用卡纸, 并精心设置英语名字, 张贴在课室相应的物品上。还有很明显地学校的英语活动室就是一个很好例子。目的都是为英语学习创造一种良好的硬件上的环境和条件。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 没有情感, 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在课堂上, 老师真诚的笑容, 信任的眼神, 鼓励的话语, 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这其中, 鼓励性评价对增强学生自信心, 提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尤为重要。

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时刻注意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 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 对学生的任何回答, 我们都应细心处理, 正确的回答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地甚至错误的答案, 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也要积极肯定;即便是一时答不出来, 也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切忌冷嘲热讽。 (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 有时确实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或者一些效果的原因又或者其他原因, 有时会对个别学生的回答不够用心去听完或者打断, 这可能都会成为他学习上的一种不自信或者打击, 维护学生自尊和自信心的原则其实自己都知道, 就是在实践中不能完完全全去坚持做好, 真的要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学中不能急, 要保护好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只要学生肯说, 愿意说, 乐于说, 我们都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对于学生表达含义上的错误或者语言上的不准确, 我们要采取“容错”的原则, 肯定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 忽略学生的错误。 (本学期在一年级教学中, 我就有切身体会, 攀登英语1b的教学内容比上学期难度加大了很多, 学的都是长句, 例如教年龄时, 课本出现的回答是I’m 7years old.在预设教学目标时是想着能说出数字几岁就行了, 但一到课堂时, 教着就把学生定位在照教材要说完整句I’m 7years old才行, 所以老师不停地在纠正学生, 那两节课发现学生的兴趣并不高) 真的, 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起始阶段, 可以采取容错原则。总之, 要让全体学生在你的课上感觉到有希望, 有信心、爱上你的课、上好你的课, 宽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也就自然产生了。

三、坚持课前的free talk,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把为学生把生活中的常用会话搬上课堂, 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在今年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穿插了一个课堂教学环节, 即把前2--3分钟作为学生英语口语训练。每天由一对学生上台表演, 可以是一个日常会话, 也可以是两人表演课文 (小短剧) 。内容不限, 可以是打招呼、问路、自我介绍或是上台讲一个小故事。在学生学完6B第三单元Ask the way后, 有两位学生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对话。他们自制路牌, 自备服装, 要求教室里的一些同学充当hotel, hospital, school, museum等建筑物。其中一名学生饰演警察, 另一名学生饰演游客, 模仿书中的对话进行表演。学生就地取材, 道具逼真, 表演得惟妙惟肖。这种真实的语境, 真实的演习,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做到把已学的英语知识活用。

四、开展和谐的教学评价,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开展和谐英语学习评价, 必须从学生英语素质的发展出发, 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使学生在积极正面的评价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并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 激励自己不断努力, 走向英语学习成功的彼岸。

1.以激励为主, 坚持正面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智慧的火花, 对学习主动、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要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时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回答, 只要基本正确, 就要给予充分肯定。同时, 避免学生偶然的失误而引起的评价失真, 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能以一二次的评价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定位。

2.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化。小学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 因此在学习评价的手段上可以灵活操作。如内容上可以是平时的、期终的、单项的、综合的、课内的、课外的;形式上可以是口试、笔试、操作、展示等等;在评价结果表述上, 可以是定量的分数、积分、定性的等级评语等等。

创设情感化的英语课 篇5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创造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巧妙的引言,生动的开头既能吸引学生,使之全神贯注,又能启迪思维,使之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而且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打破以往常规、单调、机械、固定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课堂不会气氛沉闷,教学质量不会难以提高。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创造出适合学生,而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果,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在此谈谈情境教学的几点心得: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兴趣,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积极发言,那被调动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

一、导入情境

打开兴趣之门的钥匙五花八门,各显其通,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导入:

(一)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进新的教学情境。

(二)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当然导入情境法远不止以上阐述的几点,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需要广大专家、教师的共同探讨。 课文的教学是每个语文老师教授的重点,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文,深刻的理解课文,这是所有教师的愿望也是难以达到的境界。由此看来,课堂情境教学是情境教学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二、课堂情境教学

1、让现实生活走进文章,以情动情。

初中语文教材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多是贴近中学生的生活的文章,所以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到课内,自己的亲身体验像润滑剂那样,不断加速运转,就能引起学生相同的情感体验,那么学生就可能真正地理解文章,达到情感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当好学生情感的调动者,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来体悟文中之情,“披情入文”以达到情感的共鸣。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轻松愉快。

2、让美妙的音乐带学生进入文章的氛围中。

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与文学本就都属于文艺,其中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作品是音乐家、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景,创造气氛,还能使不同的人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在有的时候利用音乐与文字的优势,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播放,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文章,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把音乐语言与文学巧妙融合,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运用多媒体让生动的影像图画带学生走入文章的境界中。

可以说,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课堂教学时可以用一组组的图片、镜头甚至是一些影视的片段来展现文章所表达的内涵。语言文字是一种理性的表达,缺乏直观性、形象性,学生在理解一些文章时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而借助影像图画,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影像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

4、课堂中形象的“角色”扮演。

有位教师上课后走上讲台,说是上课要用报纸,但忘了拿,然后让课代表去办公室拿,学生犹豫了片刻,问取什么报纸,什么时间的报纸,这位老师均未明确回答,只是教学生去拿。结果学生对老师群起而攻之,批评老师只说一个报字太笼统,不具体,不能明白教师的意思。而后老师随即指出平时同学们在作业中,生活中经常会犯这样的写话、说话不具体,不完整的毛病,在“报”字前面加上一句话,表明什么报纸,在名词前加上一些确定具体意思的话,意思会表达的更加具体,句子更加丰富,这种直接形象的教法使学生恍然大悟,自己不知不觉中配合老师扮演了情境中的“角色”并从“角色”扮演的亲身实践中收获重要信息。

创设情感化的英语课 篇6

学生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学生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学习数学知识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同样充满着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创造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数学的情感,更好地学习数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情感的体验。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情感的培养,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努力创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愉悦中体会数学奥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更要给学困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以特别的关注,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乐学情感,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师生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学困生“想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在分享拥有知识的快乐,则参与学习的兴趣也就会更加浓厚。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要求我们教师从主观上倾注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学困生中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因素,老师要走近他们之间,倾听他们的心声,争取他们的信赖,以师爱来温暖他们的心灵。师爱会像一座桥梁,帮助学生越过“厌学”的沼泽地,走向“想学”的彼岸。教师要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最崇高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应。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系统的知识讲解员,更多的是作为学生情感上的支持者。老师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赞美的话语,轻轻的抚摸,特别的关注,都会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喜欢数学课堂,从被动地学习变主动地学习。除此之外,给学困生进行补课也是必不可少的。补课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更是教师对学生爱心的给予!当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理解了老师的“用心良苦”,将会点燃进步的火花,促进学困生的健康成长。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节学生情感,使学困生“爱学”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用活泼的教学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唤起学困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用生动的数学现象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向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当学生置身于逼真的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中,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快、渴求、探索的状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从而热爱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不仅能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更能帮助学生立足生活,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行程中的相遇问题时,我特别找了两个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到前边来示范表演。他们带着老师对他们的信任,怀着上台表演的欲望,在老师的指导下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教学内容。更令我想不到的是,他们结合刚才表演的体会,自主参与这道题的学习中,认真分析,积极讨论,正确地做出了这道题。他们在表演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获得了乐趣,还转变了原来不喜欢学应用题的看法。而“开火车”“夺红旗”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也会吸引学困生的主动参与,也是帮助学困生知识巩固和加深的良好途径。善于捕捉教学中的趣味点,将单调的数学课堂努力变成充满趣味十足的数学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困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轻松愉悦地获取了知识,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三、创设成功条件,激励评价,使学困生“乐学”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成功的奖赏会使学困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到成功之乐,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成功会让学困生重新认识自己,获得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要使学困生有成功的欲望,就必须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创造条件使其成功,同时在成功的愉悦中产生再成功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适当降低要求,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困生能接受并且基本跟得上课堂的节奏。当他们每往前迈出成功的一步,对他们表示充分的肯定与认可。这时他们对"过去的我"进行重新审视,对自己的能力进行重新评价。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只要继续努力,会有更好的成绩。

充分发挥激励功能,对成功进行巩固和强化。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及时抓住最有效时机和最佳激励点,鼓励他们:“你的思路正确,只差一点点就可以成功了,认真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最近你的数学成绩进步很快,继续加油!”“今天你的课堂表现很积极,作业也能很认真地完成,真不错!”……在成功的激励中,学困生不再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而是当作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四、探索交流,调动情感,使学困生“创新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困生学习进步的有效形式之一。在小组的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激励性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激励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困生。同时,学困生在集体的影响下,会不断努力学习,力争进步。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在小组的汇报时,也要给学困生多一些发言机会,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

在教学《长方体的特征》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将课前带来的实物进行观察,分小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归纳长方体的特征,比一比哪组归纳的全面,分析准确。那次,每一小组讨论得都很积极,学困生也主动参与其中,认真观察,大胆发言,把长方体的特征总结的都很完整.在此之后学习的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不仅能自主学习,还进一步创新学习,把学习成果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好交给我,学困生在课堂上也能把正方体的特征对答如流,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满足。探索和交流唤起学困生的学习意识,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动脑思考,与小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在合作中也培养了学困生的创新思维与积极健康的情感。

只有激发起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情感是复杂和立体的,同时又是发展和变化的。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情感的培养至关重要。如果将单一枯燥的数学课堂转变为富有情感色彩的数学课堂,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会更能激发学困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促进求知欲,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让学困生积极参与学习全过程,从而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情感体验 创设有效课堂 篇7

一、情感教学中的师与生

1.教师情感的融入

一些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也是人的素质,并且是最重要的素质。从现实来看,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丰富的情感,要具有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情感实践的能力。陶行之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因此,提高个人的情感素质,丰富个人的情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加强理论方面学习,加强智力、道德与情感的整合,树立当代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要保持良好的心理气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利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

2.学生情感的投入

人的情感对人具有能动作用,美术教育的效果与学生的情感投入有很大关系。美术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情感培养是贯彻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行动。在现代学习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必然要进行情感的交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方法上灵活性大,学习兴趣强烈和广泛,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让他们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并把感情融入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中,让他们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接受情感教育。

3.师生情感的交融

教育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学习和生活,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以心相通,构建好师生间愉快交流的学习氛围,改变陈旧的“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自己放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参与讨论、学习。如:浙美版第三册《手指玩偶》,课中与同学编排玩偶剧《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学生喜爱的玩偶角色中,其乐融融。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体验到玩偶制作与表演的美。

二、培养学生情感的途径和方法

1.利用大自然中的情感熏陶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这给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好原有的课程资源,还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加以有效整合、灵活运用。如在教学《娇艳的鲜花》时,教师让学生到校园里去看墙角里的小野菊、操场边静静开放的三角梅……处处开满鲜花的校园环境能让学生流连忘返,真切感受。充分利用了校园文化资源,在真实鲜活的情景中,获得的情感体验。

2.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1)创设美的情境,诱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情感的情境性特点启示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动活泼、新颖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沐浴在优美的情境里,激发和深化情感。在教学《地下的故事》时,利用多媒体由鼹鼠带领学生一起参观了地下王国,认识许多地下生活的动物,同时一起展开想象,地下动物们如何生活,有的说他们开车到处穿行,有点说他们住着五星级宾馆,甚至还有的说天上生活的鸟儿在地下生活了一天闹出不少的笑话……通过想象,同学们仿佛都到地下过起了快乐的生活。整堂课中,每个学生都沉浸在地下王国的情境之中。

(2)利用生活体验,培养情感

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生活体验相结合,不仅增加了美术教学的丰富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还使学生增加了生活经验,获得了情感体验。如在封面设计的教学中,让学生为自己的日记本起个书名,从里到外设计一套封面,鼓励学生为自己的童年保留一份美好的回忆。

通过美术教学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交流中获得情感交流和体验。再如教学《蚕宝宝》一课,尝试第一课时中学生枯燥回忆蚕宝宝并绘画,结果单调、乏味且不形象生动的蚕宝宝充斥整个课堂。第二课时中让学生上课带上蚕宝宝,制作蚕宝宝之家,边观察边感受蚕宝宝的可爱,通过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后引导想象,学生的创作激情澎湃。《蚕宝宝的梦》、《一百分》、《时尚蚕宝宝》等优秀作品油然而生。利用生活体验,培养情感的课堂显而易见是有效的课堂,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课堂。

(3)欣赏优秀作品,激发情感

情感是创作的原动力,是作品的生命力。好的作品是作者情动于中,溢于言表的产物。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美术作品中的情感。一位学生在欣赏评述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时说:“我看这幅画上的女人像一个妈妈,她一定是丢失了自己的儿子或女儿才哭得这么伤心,她的内心一定很痛苦。”这样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融让欣赏的作品更有生命力。

(4)精心创作,表达情感

创作出一件美术作品并不是美术创作活动,也不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通过作品表达、体验情感才是创作的真趣所在。教师切实以人为本,采取活化教材、拓展教材、整合教材等多种积极策略,让教材“站起来”、“动起来”、“唱起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创作、表现内心情感的兴趣。如教《鱼儿游游》、《太空里的植物》等内容时,教师能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既作线形的深入,又作点上的泛化,把一课内容分成有共同主题统领的几课时完成,又注重美术与音乐、语文、科学等学科的有机整合。在连续展开的学习活动中,教师采取说一说、比一比等灵活的手段激发学生表达自己情感的热情,加深对美术符号的特定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并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将内心体验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泥塑或工艺制作等不同的方式加以表现。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把内心情感外化为显性的物质作品的能力和水平,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创作的快乐,巩固并强化了自己已获得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

(5)传递鼓励信息,激发情感

美国教育家洛克说过:“爱是行动源泉,爱可以推动人去进行他所从事的任何事业。”

教师应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学生倾注爱的主渠道,让学生在情意浓浓的教学过程中去看、去感受、去创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品进行评价时,要尽量注意以表扬鼓励为主,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如“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小朋友!”、“你画的苹果真甜啊!”在传递鼓励信息的过程中,这个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赏识和表扬,自信心加强了,积极性高了,更促成了有效的课堂。

新课改不仅需要师生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师与生情感的投入和深切体验。一旦学生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教学就成为学生的主动发展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我想这句话应该能给我们以启迪。

上一篇:档案学合著网络研究下一篇:教育学生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