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胃管的护理

2024-10-21

留置胃管的护理(精选11篇)

留置胃管的护理 篇1

留置胃管主要作用是通过胃管给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提供药物及食物, 临床应用广泛, 减轻胃肠压力, 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常用于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另外经胃管抽取并观察胃液的性状可以了解患者有无消化道并发症[1]。对消化道胃肠等手术来说, 术前留置胃管还能为有效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 对术后患者胃肠恢复意义重大[2]。随着临床疾病的复杂化及对护理要求的复杂化, 留置胃管也越来越普及, 对其应用的护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 通过广泛收集资料, 现将留置胃管的置入方法与护理做一综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20例, 占66.7%, 女性患者10例, 占33.3%, 平均年龄53岁, 文化程度:本科8例, 大专8例, 中专6例, 初中5例, 小学3例。患者主要疾病是急性胰腺炎18例、脑梗死7例、不完全性肠梗阻5例, 30例患者都无留置胃管经历, 精神紧张、焦虑, 担心预后。患者鼻腔无肿胀、炎症、无鼻中隔偏曲、无鼻息等。30例患者符合留置胃管适应证。无胃部手术史, 且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详细的向患者介绍留置胃管的目的以及它的优势, 并解释插管时及插管后的注意事项。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认知水平有限, 加上疾病带来躯体的痛苦, 会加重他们的紧张和焦虑, 所以在操作前的解释工作至关重要, 说明护理操作的目的、意义和患者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必须交代清楚, 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利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减轻插管前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问题。如何提高置管率?如何运用科学工作方法提高护理操作的效率?笔者准备相关解剖图片和硅胶胃管一条, 带入病房, 硅胶胃管组织相容性较好, 头端较硬, 管壁柔软, 管道透明, 管前端侧孔较大, 胃管插入比较, 患者刺激小并能随时观察管内情况, 灌注食物或引流方便。末端连接一小塞子在灌注后塞住末端开口, 不必反折末端并包裹纱布, 节约卫生材料;对比图片告知患者胃管插入的部位和长短, 并让患者用手感受胃管的材质、柔韧度, 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通过解释工作和模拟操作后, 教会患者做吞咽动作和配合方法, 摆好体位, 采用半靠卧位。通过耐心的解释本组30例患者都易于接受, 并配合很好。

1.3 操作过程

用缓慢置入胃管法, 其不良反应比较少, 患者耐受性比较好, 比传统的快速置胃管法一次性成功率高。全程时间段在20s左右, 随患者深呼吸及吞咽动作缓慢插入, 并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情况, 调节插管速度, 经过鼻腔, 咽喉及食管狭窄处应减缓动作, 同时安慰患者使其全身放松, 避免咳嗽, 在缓慢将胃管插入到胃内, 置管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无法耐受。

2 结果

29例患者顺利置管, 耐受置管引起的恶心等不适, 置管时间能配合病情需要, 成功率99%, 1例62岁女性患者出现明显恶心, 休息后顺利置管成功。

3 讨论

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 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 但对于医学知识患者更希望能从专业的医护人员获得, 这对我们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治疗护理过程中, 应及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让患者能够认识到该病的主要情况, 及插管的优势, 积极配合治疗, 从而提高其医疗依从性。心理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消除或缓解患者或家属因对疾病产生的不安、紧张心理, 能够积极认识到自身的健康状态, 配合医师的治疗后能够达到的状态, 使其能够信心十足的面对疾病, 并对医疗工作者有信心, 积极配合各种的治疗措施, 消除各种自身的不利于恢复健康的不良因素, 早日恢复健康[3]。密切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现在是社会上的一大热点话题, 如何缓解医患纠纷, 提高患者治愈率, 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理解, 使患者掌握自身健康状况, 配合医师的治疗, 减少住院天数, 降低治疗成本, 最终让患者满意出院, 仍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努力。

摘要:目的 与传统的留置方法比较, 提高成功率和患者的耐受程度, 提出使患者有充分的知情权, 使患者配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至2011年我科30例清醒患者采用新方法留置胃管的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男性20例, 占66.7%, 女性10例, 占33.3%, 文化程度:本科8例, 大专8例, 中专6例, 初中5例, 小学3例。患者主要疾病是急性胰腺炎18例、脑梗死7例、不完全性肠梗阻5例, 30例患者都无留置胃管经历, 精神紧张、焦虑, 担心预后。患者鼻腔无肿胀、炎症、无鼻中隔偏曲、无鼻息等。根据结果判断:29例患者顺利置管, 耐受置管引起的恶心等不适, 置管时间能配合病情需要, 成功率99%, 1例62岁女性患者出现明显恶心, 休息后顺利置管成功。结论 分析置管患者的心理, 解决焦虑情绪, 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护理操作效能。

关键词:留置胃管,方法,护理

参考文献

[1]唐梅, 罗芳.两种留置胃管的方法的比较与护理[J].护理研究, 2004, 10 (20) :130.

[2]车杰, 周玉红, 黄友, 等.硅胶胃管留置时间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12) :690-69l.

[3]王克芳.医院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0, 27 (1) :124.

留置胃管的护理 篇2

[摘要]脑卒中俗称“中风”,临床起病急、死亡率高,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鼻饲法是将胃管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和水分的方法,是满足脑卒中患者机体营养需要的最佳途径,鼻饲法是一项基本护理技能操作,根据本人多年来的临床积累,现就胃管的选择、置管时间、方法、鼻饲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谈谈经验。

[关键词]

脑卒中

置胃管

护理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城市居民死因中居首位。脑卒中患者虽然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但常因昏迷或吞咽困难而不能自行进食,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合并症之一,发生率为16%--60%[1]。为了保证病人营养需要,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保证口服药物的正常应用,以及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常常需要留置胃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置管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脑卒中起病急,常常伴有肢体活动和语言沟通障碍,病人和家属一时难以接受,常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惧、无助等心理,而留置胃管无疑会加重原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会产生对抗情绪,此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理解、宽慰病人,耐心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其病情、留置胃管的目的、必要性及操作中的配合方法,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积极配合。1.2 胃管的选择

1.2.1 橡胶胃管:传统胃管为橡胶胃管,有管厚、腔小,弹性差、有异味,刺激性强,与组织相容性小等缺点[2],我院临床已不用。

1.2.2 硅胶胃管,弹性好、无异味,与组织相容性大,刺激性小,刻度清晰[3]。且官腔透明,便于观察管内情况,广泛应用于我院临床。

2、置管护理

2.1 置管时机: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置管的时间在急性卒中患者发病后24~72 h置管,孔敏[4]采用早期鼻饲,赵晓丽等报道[5]急性卒中患者发病后24~72 h内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为宜. 2.2 置管长度:常规插入胃管的长度为(45~55 cm).通常鼻饲管顶端有2~3个侧孔,第2、3侧孔距顶端的距离分别为5 cm和10 cm,为保证鼻饲管3个侧孔全部进入胃部,预防或减少因注入有刺激性药物导致的食道下段刺激而引起的上腹部不适,赵晓丽等报道[5]插入胃管的长度延长至55~65cm为宜。

2.2 置管操作方法:采用经鼻腔置管,首先观察病人有无假牙、询问患者或家属病人有无鼻部手术史、鼻中隔肥大或缺损等,用湿棉签清理鼻腔,再用石蜡棉签润滑两侧鼻腔,当口腔、鼻腔、咽部有分泌物时给予彻底吸干净后再行置管,以免造成窒息,插管前用液状石蜡润滑胃管前端,润滑长度为预定置管长度。若患者意识清楚,则嘱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当插入14—16厘米(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将胃管插入至预定位置;若为昏迷患者,插管前取去枕仰卧位,当插入约15厘米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接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沿咽喉壁缓缓下行,直至预定长度。

2.3 确认胃管在胃的方法:用20毫升注射器接胃管末端并快速注入10-15毫升空气,另一人用听诊器在胃区可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置于清水容器内,无气泡逸出;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被抽出。

2.4 胃管固定方法和留置时间: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两侧,由于皮肤分泌物或患者躁动等原因导致胶布松脱极易使胃管意外脱出,并且长期鼻饲患者频繁更换胶布,极易造成患者皮肤不适或过敏发生;而我们则采用纱质绷带折叠成约1厘米宽的条形带,在鼻孔处胃管上打结,两侧沿面颊绕过耳廓上方在患者后枕下部打一活结,松紧适宜,这样固定不但牢固,而且患者感觉舒适。固定稳妥后,在留置胃管专用标识上写明置管日期、时间,于患者下颌处粘贴于胃管上,并告知家属当标识处胃管移位时及时通知护理人员,纱布绷带每周更换2次,硅胶胃管一般为28—30天更换一次。

3、置管后注食喂药护理

3.1 鼻饲液选择

王路等对31例78~99岁老年鼻饲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显示,由于热量摄入不足,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被调查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6]。所以我们除选择鼻饲营养液,如能全力外,我院营养室针对每位患者营养需求给予配置不同的匀浆液,充分保证了脑卒中患者每日所需营养。

3.2 鼻饲方法 鼻饲前将患者床头抬高20—30度,检查胃管有无移位、堵塞及胃内潴留情况。当潴留量≥150毫升时暂停鼻饲并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理。一般采用输注法和灌注法,输注法主要用于能全力等瓶装的营养液,灌注法则是应用50毫升注射器将匀浆液缓缓经胃管注入胃内。因瓶装营养液价格较昂贵,所以我科病人多用匀浆液。鼻饲液温度为38—40℃,若病人有吸氧治疗,则需先摘下鼻导管,暂停吸氧,等鼻饲完毕后再行吸氧,鼻饲前后分别向胃 管内注入温开水20毫升,每次鼻饲量200毫升,包括鼻饲液和水的总量,灌注时间不少于10分钟,间隔不少于2小时,在不影响治疗和睡眠的 情况下,两次鼻饲之间可以给予少量温开水,约100毫升,每日4—5次,以保证患者机体对水分的需要,鼻饲完毕,要保持原卧位至少30分钟,鼻饲药物前先将药物研碎经温开水融化后注入胃管,并用20毫升温开水冲洗胃管,以使药物充分吸收。4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4.1 口咽部护理

由于卒中患者意识及吞咽功能障碍,不能经口进食,口腔运动减少,口腔的自洁功能降低,应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根据医嘱选择漱口液,含漱温开水4—5次,检查鼻腔和口腔黏膜有无水肿、充血、破损等,并用液体石蜡棉签润滑鼻腔和口唇,以防干裂,且使病人感觉舒适,长期鼻饲的病人,给予薄荷油和呋麻合剂交替滴鼻,可起到收缩血管,减轻黏膜水肿的作用。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可有效减轻留置胃管引起的口咽部干燥不适。

4.1 预防误吸 鼻饲前将床头抬高30—60度,若病情允许,嘱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鼻饲后30分钟内避免对患者实行翻身、叩背及搬动,保持头偏向一侧;鼻饲前认真检查胃管刻度,确保在胃内后方可操作;灌注食物、药物时速度缓慢,(每分钟≤20毫升);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鼻饲,让病人取右侧卧位,吸出口鼻部反流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意外。4.2 预防胃潴留、腹胀

脑卒中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影响迷走神经对胃肠运动的调节,进食量过多可刺激十二指肠壁上的脂肪和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胃肠反射抑制胃排空,同时下丘脑调节失衡.血管收缩引起胃黏膜缺血、缺氧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都可引起胃潴留。鼻饲液可由稀渐稠,量由少逐渐增多,必要时遵医嘱应用胃动力药(吗丁啉)和止吐药(甲氧氯普安),以减轻胃潴留和腹胀。

4.3 预防腹泻和便秘

腹泻时鼻饲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较重的卒中患者,从最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如小米粥、面汤等,待胃肠功能逐渐适应后再给予正常的鼻饲液,同时鼻饲前护理人员应清洁双手,每日配制当日鼻饲量,容器应每日消毒后使用[7];每次鼻饲后将胃管末端用清洁纱布包裹,套圈固定,保持胃管末端清洁,可有效减少腹泻的发生,腹部受凉也是引起卒中患者腹泻的原因之一,在为病人翻身、床上更单及擦浴时,要注意为病人保暖;脑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肢体活动障碍,势必增加了便秘发生的机率,故在鼻饲过程中,应逐渐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如蔬菜和瓜果类,也可给予腹部顺时针按摩,增加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或者灌肠,告知病人切勿用力排便,以免导致颅内压增高使病情加重。4.4 意外拔管及其护理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意识不清和烦躁不安常是意外拔管的原因,护士应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对病人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并做好约束 带的使用护理;对于清醒病人,由于留置胃管带来的不适感,使患者产生厌烦心理,插管前应耐心向病人解释留置胃管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计划外拔管的严重后果,改变体位时如何妥善固定胃管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应注意观察置管期间患者的病情和心理变化,防止自行拔管。

鼻饲法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营养支持疗法,做好置管前的心理护理,掌握正确的置管方法,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将在很大程度上为患者减轻躯体上痛苦,而做好置管后的护理,则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平均住院日,节约医疗费用,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献孙丽娟,重型颅脑损伤后营养支持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8(5):478—480. 2 李肖静,史云菊:延长鼻饲硅胶胃管留置时间的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

留置胃管的护理 篇3

【关键词】 脑外科; 鼻胃管; 应用; 并发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05-02

在脑外科患者胃内营养物质的吸取中,肠内营养物质经过肠道后吸收进入肝脏,并在体内合成各种身体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尤其足在脑外科颅脑损伤的治疗上,采用鼻胃管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期间的颅肭损伤患者30例进行全面总结,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l. l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3年2月f2014年8月期问晌颅脑损伤患者3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35.9岁,其中伴有昏迷者1 9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有23例,保守治疗的患者有9例。

1. 2方法

对30例患者采用侧位拉舌插胃管的方法,具体的运用过程,就是让患者采取侧卧位的方式,常规插入胃管12-14cm,如果有遇到不良情况的时候,尤其是胃管插入有阻力的时候,要求助手采用舌钳将患者的舌体拉出一点,在顺利插入胃管的基础上,要及时给予营养补给,对肠内的营养输入的具体方法就是,缓慢滴注,均匀的经过鼻胃管输注,要分清不同时期的营养液浓度掌握,在初期的时候,营养波的浓度可以稀释为12%,滴注的速度也应该在50-1OOml/l,在l-2h之后可以适当提高营养液的浓度和滴注速度,3-4h之后可以达到全量输入,尽量避免一次性辅注大量的营养液,给患者带来腹胀、腹泻以及呕吐等现象,井要注意室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应该适当提高营养液的温度。同时,在具体的并发症护理措施上,针对不同的并度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譬如对腹泻并发症的护理,可采用逐步适应的方法,配合加入抗痉挛和收敛药物,可以有效的控制腹泻的产,此外,对于恶心、呕吐并发症的护理,要尽且减低营养液的注入速度,也可以配台使用脱水剂,针对这些并发症,要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从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仔细观察,准确发现患者不同并发症的可能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在掌握临床护理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26例,死亡4例,总浩怠率86 .7%其中,有并发症现状的为,l例腹胀,2例恶心、呕吐,l例腹泻,l例误咽.2例胃潴留,并发症发生率23 .30%,。

3.讨论

在脑外科尤其是颅脑损伤并伴有昏迷状态的患者,采用鼻胃管的运用方法,针对患者肠内营养的优越性逐渐增强的特点,尤其是患者呈现出代谢程度高、分解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身体内的能最消耗也剧增,就会使患者处于相对营养缺乏,严重者处于负氮平衡的状态,并会产生更大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在采取有效的营养制剂的方式上,经过鼻胃管的营养液输入,到达胃内,经过整体的消化、吸收、排霉等过程的实现,这些既符合身体的体征,也能更好的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尤其是肝具有解毒的作用,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被粘膜细胞利用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促进新陈代谢,这些都是鼻胃管肠内营养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具体的运用中,采用侧位拉舌插胃管的方法,让患者采取侧卧位的方式,常规插入胃管12-14cm,并注意输入液的滴注浓度和速度。

其中,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23. 30%,其中恶心、呕吐,胃潴留的发生率相对高一些,针对这些不同的并发症表现,就要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护理措施,对出现有恶心、呕吐并发症的患者,要注意与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的区别,在护理上要注意输液的滴注速度,并适当的降低浓度,降低滴注的速度,对于较高渗克分子浓度的溶液,可以配合加入抗痉挛和收敛药物可控制腹泻,同样,对于出现有胃潴留并发症的患者.要充分考虑胃肠道粘膜的缺氧、水肿等现象,因此,在每次输注的时候,先要进行抽吸,查看胃内的食物是否排空,如果胃内残留物比较多,就要尽量延长输注的间隔时间,也可以采用加服胃动力药,如吗丁啉等,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更好的防止胃潴留的发生;对于有误吸并发症现象的,可以采用半臥位的方式,如发生

误吸,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鼻饲,采用合理方式,减少肠胃内食物的倒流,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总之,采用鼻胃管对脑外科患者尤其是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有着很好的疗效,尤其是采用肠内营养液注入等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鼻胃管输注并发症的发生,更好的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苗淑玲. 脑外科患者鼻胃管的应用与并发症的护理. 中国医药导报,2008,13.

[2] 王华.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治疗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4.

[3] 肖百芳,张彦峰,罗伟雄,钟映玉,罗伟文.经鼻空肠管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现代医药卫生,2011,12

留置胃管的护理 篇4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6年11月—2008年10月住院急性脑卒中留置胃管病人194例, 均为鼻胃管。其中男108例, 女86例;年龄48岁~89岁, 平均69岁;缺血性脑卒中84例, 出血性脑卒中110例;昏迷病人63例, 气管切开病人15例;留置胃管时间为5 d~210 d, 平均28 d。

2 留置胃管原因分析

①假性延髓性麻痹:多发生于反复多次脑卒中的病人, 双侧大脑皮质均受损, 此型10例。特点是症状较重, 胃管留置时间长, 康复训练效果较差, 不易拔除。②单侧大脑或脑干病变:延髓肌肉受大脑双侧支配, 单侧病变不致引起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但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首次发病的大脑单侧病变的病人也表现出程度不同的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 影响单侧口腔及舌肌导致吞咽功能障碍。还有一部分病人属于外周性颅神经损害致单侧延髓肌麻痹。此型121例。特点是症状较轻 (健侧保留功能) , 胃管留置时间较短, 康复训练效果较好, 一般不留后遗症。③其他:此型63例, 如气管切开或昏迷病人, 此时胃管留置时间不定, 与气管切开或昏迷时间有关, 一般此类病人均为病重或病危病人, 预后不良。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因为脑卒中病人起病突然, 病情重, 根据病情不同而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失语、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 病人及家属常常会产生焦虑、恐惧、失落、无助等心理问题。而留置胃管加重病人及家属的此种心理, 并会产生抗拒心理。护士应以积极的态度、温和的语言稳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 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留置胃管的目的、方法及如何配合, 使病人了解目前病情及疾病预后的重要性。让清醒病人现身说法, 消除病人及家属心理顾虑及抗拒心理, 取得配合。同时, 我们在插胃管时选派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操作, 保证一次插管成功。在操作中注意与病人沟通, 即使是昏迷病人, 也要有语言交流, 增加与病人的亲近感。

3.2 鼻饲管道的护理

3.2.1 插管前评估

详细询问病人或家属病人有无义齿、鼻咽部手术史、鼻中隔缺损、鼻出血史等。插管前认真检查胃管的完整性及通畅度, 清洁病人鼻腔。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病人的感染, 减轻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3.2.2 插管深度及方法

所有病人均选用经鼻插管, 长度为发际至剑突水平, 一般为50 cm~60 cm。插管前用液状石蜡润滑胃管前端。病人去枕平卧或半卧位, 头后仰, 待插入深度为15 cm时一手托起病人头部, 使下颌靠近胸骨柄, 以增加咽部通道的弧度, 缓慢插入至预定长度。如为清醒病人, 可在插入15 cm时嘱病人配合做下咽、深呼吸动作, 随后, 较快速度送管。确认胃管在位并通畅后拔出导丝。切忌不要在植入人体内的管道中再插入导丝, 以免损伤病人。

3.2.3 确认胃管在位及固定方法

采用《护理学基础》上的3种确认胃管在位的方法, 抽吸胃液检查、听胃区气过水声、看有无气泡等[1], 经双人确认后, 再向胃管内缓慢注入20 mL~30 mL温开水。固定胃管采用丝质胶布双根固定, 一根固定在鼻头, 一根固定于面部靠近耳垂部位, 这样既起到牢固固定作用, 也可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每日更换固定胶布及面部胶布的位置, 使用新胶布之前, 认真清洁病人鼻头及面部胶布印迹, 增加病人舒适感。

3.2.4 留置胃管的时间

研究表明, 硅胶胃管留置适宜时间为21 d~30 d[2]。我们均选用进口复尔凯鼻胃管, 其为高分子材料医疗器械, 材料为聚氨酯, 使用说明为最长可使用42 d。有报道称可以留置42 d~90 d[3], 根据临床实践及病人的实际情况, 可40 d~50 d更换1次。更换时选用对侧鼻孔, 以大大减少因反复插管引起的并发症。

3.3 鼻饲的护理

3.3.1 鼻饲方法

鼻饲前抬高床头30°, 检查胃管是否在位、通畅、有无脱出, 病人有无腹胀、胃潴留、胃液颜色是否正常等。如有异常, 及时汇报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病人痰液多, 或为气管切开病人, 应先予以翻身叩背促进病人痰液咳出, 或机械吸痰后再予以鼻饲。在鼻饲后30 min内尽量避免吸痰, 清醒病人避免用力咳嗽, 防止诱发病人呕吐及误吸[4]。鼻饲液温度为38 ℃~40 ℃, 薄稠均匀。鼻饲前后用20 mL温开水冲洗管道, 每次鼻饲液量为200 mL~300 mL, 缓慢注入, 一般10 min~15 min鼻饲完毕, 每日1 600 mL, 除鼻饲营养液外, 在20:00增加200 mL温牛奶, 这样既可增加病人营养, 又能促进病人夜间睡眠。因病人不能经口进食, 水分摄入减少, 在不影响病人治疗及睡眠的情况下, 根据病人实际需要, 每日增加3次或4次温开水, 每次150 mL, 以保证病人水分的摄入。鼻饲后, 保持床头抬高位30 min。鼻饲使用一次性灌注器, 每位病人1个, 做好标记, 每日更换1次。

3.3.2 鼻饲期间的口鼻腔护理

第一次置管后, 测量病人口腔pH值, 根据结果选择口腔护理溶液。以后每周进行2次口腔pH值的测定, 结合病人口腔分泌物及痰培养结果选择口腔护理溶液。按照江苏省卫生厅行政处编写的《实用临床基本知识操作篇》中口腔护理的要求每日口腔护理2次, 仔细检查病人口腔黏膜的变化, 特别注意口腔软腭处, 痰液易在此聚集, 需要及时清理, 以保证病人舒适, 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在进行口腔护理时, 用温开水棉签清洁鼻腔, 液状石蜡棉签润滑鼻腔, 或用复方薄荷滴鼻液[5], 防止鼻黏膜干裂、充血、破损。在口腔护理结束时用液状石蜡棉球滋润口唇, 增加病人舒适度。

3.3.3 药物的注入

几乎所有脑卒中病人患有高血压, 口服药物治疗在脑卒中病人治疗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遵医嘱按时按量注入药物对于留置胃管病人尤为重要。在鼻饲前, 尽可能研磨碎药物。鼻饲前后采用温开水20 mL冲洗胃管, 既可防止堵管, 也可使药物充分利用吸收。

3.4 并发症的护理

留置胃管期间的并发症包括胃管脱出、堵管、胃潴留、腹泻、消化道出血、反流、口腔疾患等。需严格认真做好留置胃管期间的各项护理操作, 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对于烦躁病人, 可适当采用上肢约束器具。在鼻饲前, 认真检查胃管是否在位、通畅、有无胃潴留、胃液颜色是否正常。鼻饲前后均应严格注入温开水冲洗管道, 认真做好病人的口腔护理。只要严格操作, 可减少病人留置胃管期间因护理不当而造成的并发症, 减轻病人的痛苦。

关键词:脑卒中,鼻胃管,护理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70.

[2]车杰.硅胶胃管留置时间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12) :690-691.

[3]黄慧君.复尔凯胃管在临床应用中的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 (10) :2950.

[4]胡荣.管饲病人护理的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13) :1854-1855.

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的体位探讨 篇5

[摘 要]目的:提高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过程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不良反应,也为基层医院没有条件使用成功率100%的导丝置管法而提供了简便,易行,副作用相对小的置管法。方法:选择2003年10月到2007年10月,气管切开置管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功的例数。结果:实验组成功率为90%,对照组成功率为60%。

[关键词] 气管切开

留置胃管

案例总结

体位探讨

气管切开病人一般由胃管内灌住食物、药物和水。长期留置胃管者需2—3周更换一次,但这类病人由于气管的插入压迫了食管,食管受压,管腔变得狭窄,从而使胃管插入不畅,造成置管困难。按常规置管方法操作,不仅成功率低,而且也给病人造成一定的不适,特别是重度颅脑外伤的患者,因插管不畅,反复多次插管,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甚至加重病情,加重脑出血,后果不堪设想。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减轻患者的痛苦,为了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全科护士共同探索,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取侧卧位留置胃管法。此方法能显著提高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缩短插管所需的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与大家共勉。

1、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10月—2007年10月的气管切开置管患者96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实验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50岁,对照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8岁。

2、胃管的选择:一次性硅胶胃管

一次性硅胶胃管对病人刺激较小,便于观察胃内情况,留置时间较长又相对经济,临床上多采用硅胶胃管留置。

3、方法

(1)实验组采用改进的侧卧位置管法;患者取侧卧位(一定要轴位翻身,否则躯体扭曲,食管也随着扭曲),抬高床头15—30°,使头、颈、胸保持一条直线。先吸进口腔及气管内痰液,抽出气管套管气囊内气体。操作者站在患者面侧,用棉签蘸清水清洁鼻腔,取适宜型号胃管,测量插管长度(成人为45—55cm,婴幼儿为14—18cm)即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或前额发际再到剑突距离,做好标记,用液体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以左手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到咽喉部(插入14—15cm)时,遇有阻力轻轻旋转胃管,以旋转式送入,直至插入目的地。[2]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妥善固定;(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式插管,[3]选择与实验组完全相同的胃管及常规用物。患者平卧位,测量胃管插入长度并做好标记,撤去患者枕头,头向后仰,观察鼻腔,选择通畅侧后用棉签清洁,液体石蜡润滑胃管及插入侧鼻腔,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一手持镊子夹住胃管,从选定侧鼻腔插入,当插入15cm时,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缓缓插入至预定长度,确认胃管在胃内后固定。(3)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例数、成功例数、失败例数及成功率。

4、结果

总例数

成功例数

失败例数

成功率 实验组

50例

45例

5例

90% 对照组

46例

28例

18例

60%

结果:实验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成功率

5、讨论

1、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因气管插管的插入压迫了食管,使食管变的狭窄,弯曲,使胃管插入不畅,插管失败,取侧卧位可以消除气管插管对食管的垂直压迫,从而使气管插管下部的胃管处管腔增大,食管通畅,使胃管顺利插入。

2、基层医院没有成功率100%的导丝胃管,只能靠其它方法解决,再加之导丝胃管也有不小的副作用,比如由于导丝坚硬,会损伤食道,而此方法没有任何副作用。

3、此方法由一位护士即可操作,而以往上提气管插管的方法需另一名护士协助操作,同时上提气管插管时存在一定危险,有可能气管拔出,使病人再次窒息,而此方法既省时、省力、又没有其它危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英霞,鼻饲法的护理进展,《现代护理》,(2007 5(13)1268)

【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5-6

留置胃管的护理 篇6

【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康复科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132例留置胃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非计划拔管原因,并提出护理方法。结果 在132例患者中,共有12例患者存在非计划拔管的情况,发生率为9.09%。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包括带管患者有不舒适感、意识不清、知识缺乏、未及时给予风险评估、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材料因素以上几项因素。结论 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临床中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神经康复科;非计划拔管;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741. 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11-01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重点国卫办函【2013】544号

留置胃管鼻饲饮食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无法经口摄入营养物质,可通过鼻饲的方式,使患者摄入身体所需的营养,确保机体功能与结构无异常,对患者身体的康复可起到促进作用[1]。不过在这期间,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非計划拔管的出现,对营养供给产生较大影响,增加了再次插管率,甚至可能出现医源性损伤,导致患者痛苦增加,不利于疾病的治疗[2]。为此,必须找出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文主要分析神经康复科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2例病例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132例留置胃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8例,女性64例,年龄在21至75岁间,平均年龄(56.59±7.63)岁。

1.2 一般方法

由医护人员记录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原因,并观察患者病情,分析非计划拔管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

2 结果

经研究了解到,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包括带管患者有不舒适感、意识不清、知识缺乏、未及时给予风险评估、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材料因素以上几项因素。在本次研究中,共有12例患者存在非计划拔管的情况,发生率为9.09%。

3 讨论

所谓非计划拔管,指的就是没有经医护人员同意或者导管滑脱,导管意外拔出的情况,导致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临床中对其也十分重视。留置胃管所针对的对象为无法经口进食病例,经胃管将食物摄入,可确保患者体内营养足够,经胃肠减压,能够将胃肠中存在的液体、气体引流出来,便于使胃肠道压力降低,促使肠壁血液供应得以改善,对胃肠道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3]。非计划拔管发生后,一般需重新将胃管插入,可能会导致鼻粘膜受到伤害,且难以确保摆放位置的准确性,不利于疾病的治疗[4]。

3.1 非计划拔管产生的原因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了解到,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包括带管患者有不舒适感、意识不清、知识缺乏、未及时给予风险评估、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材料因素以上几项因素。

①意识不清。有研究资料表明,在非计划性拔管病例中,夜间拔管率要高于白天,夜间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较低,二氧化碳潴留、肺泡通气不足,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烦躁、头痛等症状,在这期间易发生非计划拔管。

②不舒适感。一般而言,留置胃管会致使胃部、食管、咽部、鼻部等受到刺激,且被管道束缚后,患者被迫卧床,极易产生不适感,例如恶心呕吐、咽部肿胀、咽后异物感等。

③知识缺乏。患者因对胃管留置知识缺乏了解,因此,与医护人员间的配合性较差。

④未及时给予风险评估。胃管插管前,需及时给予风险评估,对于存在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的病例,则需考虑到其病情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若未进行评估,则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对于清醒患者而言,患者可能会选择自行拔管的情况,护理人员若不够引起重视,也易导致非计划拔管[5]。

⑤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患者在留置胃管过程中,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这就会因打喷嚏、活动、翻身等出现意外滑脱的情况。

⑥材料因素。若胃管材料为普通胶塑材料,说明该胃管材质坚硬,会降低置管的舒适度,导致患者产生抗拒行为。

3.2 护理方法

①实现护理程序规范化。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护理人员需根据相应制度给予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在这一期间的注意事项,夜间值班护理人员更要注意巡查病房。

②加强护患沟通。给予抢救措施后,如果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症状,则需告知其出现该症状的原因,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并采取措施减轻不适症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有利于让患者对留置胃管目的更加了解。

③提高患者配合度。部分患者因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难以配合插管,护理人员要讲述插管的重要性,提高患者配合度。对于意识清楚的病例,可指导其作吞咽工作,当存在恶心呕吐症状后,能够使不适感减轻,有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

④评估插管的相关风险因素。胃管插管前,需及时给予风险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若未进行评估,则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⑤强化宣传教育。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分成几个阶段进行,在置管之前,可以向患者讲述配合技巧,在带管期间,需告知患者带管后可能会出现的不适症状,当其发生不适症状后,要及时处理,使症状得以缓解。针对治疗依从性较差的病例,需请主治医生告知患者留置管道的作用,并告知其自行拔管指针的危害,让患者能够接受治疗。

⑥合理选择胃管类型。在胃管选择中,要选择材质硬度适中的胃管,胃管不可过于坚硬,否则会增加患者不舒适感。

综上所述,非计划拔管的产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通过积极采取措施,给予健康知识宣教,让患者对留置胃管更加了解,能够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清,刘燕飞,吴少珠.35例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3(23):143-144.

[2]汪慧.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16):2039-2040.

[3]孔晓梅,关金凤,张丽娜等.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9):3724-3727.

[4]李加平,刘瑞洁,沈芳,许文.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78例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4(22):2706-2708.

留置胃管的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56例气管切开留置胃管的患者, 其中男42例, 女14例, 年龄19~68岁。重型颅脑损伤38例, 脑出血18例, 全部患者均符合气管切开留置胃管的条件并采取“垂直留置胃管法”, 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

1.2 操作方法

我院临床插置胃管所使用材料为头端较硬、管壁柔软、侧孔较大、对患者刺激小的透明硅塑胃管, 临床使用为14~28号硅胶胃管, 以16号最为常用。医护人员安置患者去枕平仰卧位, 保持患者头、颈、躯干处于同一水平线 (患者头部轻度后仰) 。在选取最为适当型号的胃管后用石蜡油进行润滑, 用左手轻推患者的鼻翼 (暴露患者一侧鼻孔) , 用右手将胃管前端以握笔的方式垂直插入12~14cm, 插入时感到有阻力后沿顺时针方向以螺旋运动的方式将胃管向下置入 (左手托住胃管后端) [3]。

2 结果

54例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6.4%, 经过精心护理56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恢复, 仅4例患者出现食管反流并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经60d治疗后均气管切开顺利封管。

3 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3.1 胃管的护理

为确保胃管的顺利插入与降低对患者鼻黏膜的损伤, 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颅内压的具体情况, 并检查患者鼻孔是否有阻塞问题 (颅底骨折、鼻骨骨折、脑脊液鼻漏等情况的患者应从口腔插入胃管) 。首先, 医护人员为患者清除鼻腔与口腔内的分泌物, 使用吸痰器将患者气管内的分泌物吸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其次, 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插入胃管后应迅速为其吸痰, 在患者呼吸平稳 (插入胃管的刺激会引起患者咳嗽) 后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20ml) 向胃管内注入空气, 以确保胃管成功插入胃中 (在剑突下听到有气过水声) 。胃管插入后用线在患者近鼻翼处的胃管打第1个外科结 (1cm×1cm的布胶布固定于患者鼻梁中段) , 在患者眉心处胃管打第2个外科结 (2cm×2cm的布胶布固定于患者眉心) , 以防止患者因躁动 (颊部出汗) 导致胃管移位 (脱落) 甚至误吸问题的发生[4]。

3.2 鼻饲的护理

首先, 医护人员在为患者鼻饲前都应检查胃管刻度 (防止胃管脱出或盘曲于患者口腔) 有无腹胀并常规抽取患者胃液观察胃液颜色判断是否有胃潴留 (胃液清亮且食物残渣较少表示无胃潴留, 对于呈现咖啡色或鲜红色的胃液应暂停鼻饲, 报告医生处理并留标本送检) 。当抽出的胃残留液>100~150ml时应推迟或减少鼻饲量以有效防止胃潴留引起反流 (鼻饲时床头抬高大于30°能有效防止反流问题的发生) 导致误吸问题的发生。其次, 医护人员在为患者鼻饲前同样应先清除患者气管内的痰液, 以防止鼻饲过程中患者吸痰而呕吐 (窒息) 。患者鼻饲的药物 (充分研碎) 与食物应选取无渣流质 (牛奶与果蔬等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吸收消化的食物配制) 。依据患者的消化情况配比鼻饲量 (食物温度38~40℃, 食物量250~300ml, 鼻饲时间15~20min/次, 间隔时间1.5~2h, 8~10次/d) , 我院采用顿、顿的间歇式喂养方式有效刺激患者胃肠道激素的周期性释放。此外, 为患者鼻饲流质的前后都应通过注入少量温开水以有效防止流质残留于胃管的情况发生, 且鼻饲后30min内除特殊问题发生外应避免翻身、扣背、吸痰等护理操作, 以免导致食物反流误吸问题的发生。对于需要长期鼻饲的患者应每周更换1次胃管 (晚上喂完药物与食物后拔管, 次日早晨从另一侧鼻孔插入) [5]。

3.3 呼吸道的护理

呼吸道护理的关键在于加强患者气道湿化以保障呼吸道的通畅, 从而有效防止患者肺部感染问题的发生。我院采用将湿化液 (生理盐水100ml+α糜蛋白酶1支) 用一次性连接管插入气管切开套管内 (4~6cm) 并固定的方式 (以4~5ml/h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气管切开套) 为患者进行气道湿化。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1~2次/d[6]。

4 讨论

气管切开的患者因气管套管占据喉部空间使得喉部空间变狭窄, 这就直接增大了插管时胃管通过喉部的难度。患者的食管被向后的气管套管压迫加之长期的放置会出现喉咙部位组织水肿、咽与食管的交界部位异常狭窄;气管的后壁是膜壁 (纤维组织膜封闭) , 缺少软骨的膜壁在患者吸气时 (气管内压力增大) 受气管套管的直接压迫使气管后壁与后壁间隔软组织后方隆起、患者的食管前壁受压迫及昏迷患者因吞咽反射迟钝 (消失) 无法配合插管加大了插管困难程度。我院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垂直留置胃管法” 有效提升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 “垂直留置胃管法”有着安全、简单、方便、有效的优势, 其操作要点为:患者去枕平仰卧位, 保持患者头、颈、躯干处于同一水平线 (患者头部轻度后仰) 能够有效拉直患者的喉部通道、最大限度保持气管套管的相对绷直度、胃管端沿食道轴线降低、气管与气管套管相对前移、扩大患者咽喉部与食道间隙、减缓咽壁抵触刺激度, 方便胃管插入;插入时减少患者咽部与胃管形成的角度、降低插入时胃管的反折情况、降低误入口腔与喉的情况;顺时针方向以螺旋运动的方式将胃管向下置入能够有效降低胃管对患者咽部的摩擦力与刺激、增加胃管的任性, 促进胃管的顺利插入[7]。

颅脑损伤与脑出血的患者抵抗力与机体营养都处于较差水平, 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气管切开患者需留置胃管鼻饲药物与食物来满足患者营养素的摄取、机体代谢、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身体康复等需求, 对此可以看出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留置胃管的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医护人员应通过各项措施提升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并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 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患者痛苦,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时晓红.气管切开病人留置胃管的护理 (J)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 22 (11) :1066-1067.

[2]秦学英.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留置胃管的新方法探讨 (J) .当代医学, 2010, (1) :153.

[3]赵宇坤.介绍一种为昏迷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的操作方法 (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 39 (9) :842.

[4]张爱军.颅脑术后行气管切开并留置胃管患者的护理 (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 24 (1) :207.

[5]黄惠芬, 李小梅, 林洁梅.改进留置胃管方法在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 (J)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1, (5) :1247-1248.

[6]袁凤英.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J) .齐鲁护理杂志:中旬版, 2011, 17 (12) :87-88.

浅析成人留置胃管的长度 篇8

1 鼻饲

通常鼻饲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 自管内注入流质食物、水份和药物, 维持病人营养和治疗需要, 常用于不能由口进食者, 如昏迷、口腔疾患、某些术后或肿瘤、食管狭窄、拒绝进食、病情危重等患者。

传统的胃管留置长度为病人前额发际至剑突的长度, 约45~55cm, 通过解剖学证实此长度胃管末端在食管的第三狭窄和胃的贲门之间, 如病人剧烈咳嗽, 有强大气流逸出, 易使胃管脱落;恶心、呕吐所致胃的逆蠕动也可使胃管移至口腔;病人平卧时由于食管处于较低位置可使胃内容物返流, 引起病人呛咳而形成吸入性肺炎。当注入刺激性药物时, 直接接触食管下段的黏膜, 而致局限性食管下段黏膜药源性损伤, 严重者可造成黏膜下出血, 而引发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改变, 引起病人上腹部烧灼痛。张玉英等[1]在护理实践中总结, 按传统测量长度插管, 在首次鼻饲或鼻饲一段时间后约30~40%患者出现误吸, 为减少这种不良反应, 插管深度必须在55 cm以上。。莫海花[2]将常规插管长度再往深延长7~10cm, 使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处, 则注入的食物不易返流。

2 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术是外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 它利用负压吸引原理, 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 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 减轻腹胀及缝合口张力, 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 有利于炎症的局限, 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胃管插人的深度是影响胃肠减压效果的重要原因。人体解剖显示, 食管长度为25~30cm, 咽部长度为12cm, 鼻部长度药8cm[3], 总长度45~55cm, 胃管远端侧孔距顶端距离为12.6cm。传统胃管插入长度, 即从前额发际-剑突, 约45 55 cm, 胃管侧孔不能完全进入胃内, 影响胃肠减压效果, 术后部分患者仍有腹胀。杨爱君[4]在X光机下观察, 胃管插入45~55 cm胃管前端在贲门下3~5 cm减压缓慢、侧孔在胃内暴露少易阻塞, 达不到减压效果。黄金莲[5]报道手术患者胃管插入深度为55~70 cm (耳垂-鼻尖-脐上水平) 利于充分引流, 促进术后肠蠕动恢复, 减轻术后恶心、腹胀, 可早期拔除胃管减轻病人痛苦。

3 洗胃

洗胃是临床长用的急救护理措施, 目的是清除胃内容物或刺激物, 避免毒物吸收或做胃部手术前的准备。

洗胃的基础操作是插胃管, 但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否适宜直接影响洗胃的效果。周夏兴[6]在胃镜下观察45~55 cm插管长度, 对身高165cm左右的患者最多达到胃体部、对175cm身高者胃管顶孔和1个侧孔在贲门下, 未达胃底部。故将胃管延长插入到55~70 cm, 胃管顶端可达胃窦部, 胃管侧孔全部在胃内, 能广泛冲洗胃腔, 吸出时从整个胃腔内吸出, 毒物在胃腔内存留时间短、吸出快, 并减少并发症。临床传统插入长度45~55 cm, 洗胃液流出缓慢, 且时有间断, 吸出洗胃液时间长, 且不彻底。病人洗胃后腹痛、胃出血的几率高, 可能与不能尽快吸出灌洗液而导致胃扩张、胃黏膜损伤有关。胃管延长插入至55~70 cm后, 顶端可达到胃窦部、胃管, 侧孔全部在胃内, 患者不论取何体位, 均达到洗胃液流出快而通畅、洗胃时间短, 洗胃彻底的目的, 且洗胃后发生腹痛、胃出血的几率低。黄伟等[7]研究表明, 延长传统的洗胃管的长度10cm, 能提高洗胃的效果。

综上所述, 在临床实践中, 我们应根据患者的身高、体型、年龄、不同目的, 采用不同的胃管置入长度, 做到护理操作个体化,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玉英, 孙彩玲, 迟建丽, 等.鼻饲患者胃管插入长度的测量方法及探讨[J].河南神经疾病杂志, 2003;6 (1) :89.

[2]莫海花.为重患者置管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与预防2例[J].护理实践, 2003, 19 (8) :66.

[3]陈咨夔.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16-118.

[4]杨爱君, 李利平.胃管插入长度不同对治疗肠梗阻疗效观察80例[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 21 (3) :18.

[5]黄金莲.胃肠减压管置管长度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 2003;2 (4) :199-200.

[6]周兴夏.改进洗胃胃管侧孔和插入长度前后洗胃效果的观察[J].现代护理, 2002, 8 (4) :315-316.

留置胃管的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5月, 我院门诊手术患者48例, 男33例, 女15例, 年龄40岁~81岁, 采用随机分组, 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5例, 对照组23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病情差异无显著性。术前均无高血压、心脏病史, 留置胃管前患者无鼻黏膜损伤, 留置16F硅橡胶胃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均在手术室内进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后按常规操作步骤留置胃管。

将十二指肠营养管先行插入胃管的前缘侧孔内, 测量胃管的长度, 并作标记。滑润胃管和营养管前段, 沿选定侧鼻孔插入胃管, 插入10 cm~15 cm (咽喉部) 时, 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 直至预定长度, 吞咽动作可帮助胃管迅速进入食管。成人插入长度为45 cm~55 cm, 确定胃管在胃内, 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3]。

1.2.2 试验组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 给予咪唑安定静

脉点滴0.1~0.3 mg/kg, 芬太尼静脉点滴1~2μg/kg, 作用3 min后按常规步骤留置胃管。

1.2.3 对于食管上段肿瘤患者, 留置胃管时不要强行将胃

管插入所规定的长度, 当插管遇到阻力又确定胃管不在气管中时固定胃管, 待手术中将胃管拉入胃中, 这样可以防止术前强行留置胃管造成梗阻部位出血和置管困难等问题。

1.3 观察指标2组均在置管时观察并记录一次性留置胃管成功率, 患者留置胃管时的主观感受和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2组患者鼻腔黏膜损伤的比较

对照组有9例患者鼻腔黏膜出血, 试验组3例鼻腔黏膜出血,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4.703, P<0.05) 。

2.2 2组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18例, 置管成功率为78.2%;试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25例, 成功率为100%,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3.961, P<0.05) 。

2.3 2组患者主观感受及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1例置管后未固定患者自行将管拔出, 2例患者主诉不舒适, 表情痛苦, 难以适应, 要求拔管后再插, 护士被迫将管拔出, 安慰患者, 给予诱导麻醉后从另侧鼻孔置入, 患者不适感减轻。1例置管过程中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患者不配合, 随即出现呛咳, 血氧饱和度下降, 表明误入气管内。2例患者均为食管上段肿瘤患者, 未下到规定长度, 强行插管, 拔管后鼻腔黏膜出血, 更换另侧鼻孔, 也未下到规定长度, 被迫将胃管置于肿瘤部位上段后固定胃管。对照组对置管过程的满意度为73.9%。试验组无1例主诉不适, 紧张及恐惧感较轻, 对置管过程的满意度为100%。2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χ2=5.259, P<0.05) 。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

舒适是一种主观感觉, 不同个体因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背景不同, 对舒适的解释和体验有很大差异[2]。患者由于受疾病、心理、社会、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尤其面对许多有创检查和操作, 经常处于不舒适的状态。插入胃管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护患之间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 让患者理解该操作的目的及安全性[3]。

3.2 本文对照组有9例患者鼻腔黏膜出血, 一次性置管

成功率78.2%, 患者对置管过程的满意度为73.9%;试验组诱导麻醉下留置胃管能减轻置管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感, 无1例主诉不适,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 同时患者清醒, 对置管过程的满意度为100%, 满意度提高。麻醉诱导后留置胃管能明显减轻患者在置管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感, 减少黏膜损伤, 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患者满意度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留置胃管后患者的舒适性和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方法 随机抽取手术患者48例, 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给予心理安慰后常规留置胃管;试验组给予咪唑安定和芬太尼作用3 min后按常规步骤留置胃管。结果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3.9%,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78.2%;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达100%,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 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手术前患者留置胃管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麻醉诱导后, 其能减轻患者在置管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感, 提高留置胃管的成功率, 患者舒适, 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手术患者,清醒无痛,留置胃管,护理

参考文献

[1]刘竹英, 钟铃.胃管改良及留置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3) :60.

[2]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27.

留置胃管的护理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留置胃管的脑卒的患者100例,将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纳入标准:所有脑卒中留置胃管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配合,拒绝留置胃管的脑卒中患者。其中观察组中(50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为(62.4±10.2)岁。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科比性。

1.2方法:选择的材料和插入长度:硅胶管鼻胃管(带钢导丝)长100 cm留置时间30 d。鼻胃管插入的长度:鼻饲管顶端有2~3个侧孔,第2、3侧孔距顶端的距离分别为5 cm和10 cm,为保证鼻饲管3个侧孔全部进入胃部,预防或减少因注入有刺激性药物导致的食道下段刺激而引起的上腹部不适,研究报道显示: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的测量长度加5~10 cm[4]。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选择同一材料胃管和插入长度。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留置胃管方法,具体方法为:当患者神志清时,插至咽喉部,使患者做吞咽动作,若患者昏迷时,则插至咽喉部下颌靠近胸骨柄增大咽喉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咽部,插至所需长度。观察组患者采用留置胃管方法,具体方法为:当脑卒中患者丧失吞咽功能,喉中间腔积存分泌物较多,留置胃管前,先给予吸痰护理,吸出喉中间腔分泌物,避免留置胃管时患者误吸分泌物导致窒息;吸痰操作时动作轻柔,严格执行操作流程,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根据患者病情取坐位或平卧位,胃管放入冰箱内冷冻10 min,2名护士配合,操作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留置胃管的目的及操作中如何配合,必要时模拟操作使患者真正掌握如何配合,有效的配合可以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操作动作轻柔和有效刺激,胃管插入15 cm时,1名护士向患者口腔内滴2滴冰盐水(清醒患者),刺激患者吞咽,点头样进食,下颌靠近胸骨柄,避免呛咳反应,随患者的吞咽顺势插入,注意与患者的吞咽动作同步。检查胃管插入成功的方法:(最少用两种方法)观察患者无呛咳、面色无发绀、呼吸平稳、胃管未置入气管内,胃管的末端放入盛有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溢出或有少许气泡溢出,轻压患者的腹部气泡溢出增多,再次观察患者情况,必要时胸部透视检查,确定胃管位置。用注射器向胃内快速注入10 m 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区听到气过水声,注入空气前先在胃区听诊1 min,与肠鸣音亢进区别。用20 m L注射器抽出胃液,p H试纸测试呈酸性。

1.3疗效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插入成功率和患者的临床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将所有的数据输入SPSS 1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标志,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插入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对比: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插入的成功率84%(42/5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98%(49/50),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留置胃管是脑卒中患者增加营养,减少肺部感染,促进患者康复的最佳途径。也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一种有效措施[5]。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插入的成功率84%(42/5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98%(49/50),(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上所示,通过留置胃管方法的改进,提高了留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总结临床中50例脑卒中成功留置胃管方法,包括昏迷患者、球麻痹患者,等进行经验总结。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留置胃管的脑卒的患者100例,将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留置胃管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留置胃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留置胃管插入成功率和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插入的成功率84%(42/5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98%(49/50),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留置胃管方法的改进,提高了留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留置胃管,经验分析

参考文献

[1]Cao S,Wang T,Yan B,et al.Brain Death Is Associated Wi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Apoptosis in Rat Liver[J].Transplant Proceed,2014,46(10):3297-3302.

[2]Kang C H,Anraku M,Cypel M,et al.Transcriptional signatures in donor lungs from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vs after brain death:A functional pathway analysis[J].J Heart Lung Transplantat,2011,30(3):289-298.

[3]贾秀萍,张丽华,毛立杰.两种鼻饲管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0):20-22.

[4]居媛媛,张子蔷.改变鼻胃管置管长度和鼻饲体位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3):63-65.

留置胃管的护理 篇1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4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脑出血27例、脑梗死13例, 均经CT确诊。40例患者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68.5岁, 其中男性22例, 女性18例。所有患者均伴有痰多、吞咽困难等症状, 插管方式为鼻胃管法, 所有患者均鼻腔通畅无疾病。

1.2 方法

1.2.1 操作准备

(1) 护士准备:护士准备包括衣帽整洁、七步洗手法、戴口罩等。 (2) 用物准备:用物准备包括在治疗盘内放置治疗碗、压舌板、镊子、胃管、50 m L和100 m L注射器、纱布、治疗巾;准备液状石蜡棉球、棉签、胶布、别针、橡皮圈或夹子、弯盘、听诊器、手电筒、温开水、水杯、鼻饲饮食 (200 m L, 温度38~40℃) 。

1.2.2 评估患者

询问患者身体状况, 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向患者解释相关事宜, 取得患者合作。此外, 还需评估患者鼻腔状况, 例如了解患者鼻腔黏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偏曲、息肉等鼻腔疾病既往史。

1.2.3 插胃管前准备工作

(1) 备齐用物,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核对患者,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如半卧位) , 颌下铺治疗巾。 (2) 清洗患者鼻腔, 对痰多患者进行吸痰操作。对于舌根后坠的患者, 需1名助手用压舌板压住其舌后部, 避免胃管经过咽喉部时受阻。用棉签完全湿润鼻腔, 目的是避免患者在胃管插入时因鼻腔干燥而引起不适, 颌下铺治疗中单。 (3) 用注射器抽吸水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自发际至剑突或由鼻尖经耳垂到剑突测量胃管插入的长度为45~55 cm, 并做好标记[2]。 (4) 润滑胃管, 涂石蜡油, 使下胃管操作通畅。

1.2.4 插胃管方法

(1) 常规方法: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 另一手持镊子, 距离胃管前端5~6 cm夹住胃管, 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 至咽喉部, 即从鼻孔至咽喉部10~15 cm时, 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同时迅速将胃管插入。 (2) 我们的方法: (1) 插入胃管时, 使患者头部稍低, 进入鼻腔后靠近鼻中隔方向至1/3时, 用手按摩患者颈部做吞咽动作或给患者喂口水, 这样是为了防止患者咳嗽, 造成气管张开, 从而使胃管误入气管;随后缓慢插入胃管, 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安慰患者, 目的是使患者放松心情, 避免紧张, 配合插胃管, 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2) 可将胃管从鼻腔插进去, 由口腔出来, 涂石蜡油, 再由食管插入胃中。 (3) 如为昏迷患者, 在插管前, 应将患者头部后仰, 当胃管插入15 cm (至会厌部) 时, 以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 使下颌靠近胸骨柄, 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 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 (4) 如患者出现恶心, 应暂停片刻, 嘱患者深呼吸或吞咽动作, 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 (5) 如插入胃管不畅时, 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腔中。 (6) 如发现患者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 表示胃管已误入气管, 应立即拔出, 休息片刻后再重新插入。如患者有流泪、流鼻涕应及时擦干擦净, 并安慰患者。 (7) 证实胃管在胃内后, 用胶布固定胃管于一侧鼻翼及颊部, 将胃管末端抬高反折, 用纱布包好, 用橡皮圈或夹子夹紧, 用别针固定胃管于患者枕旁或衣服上。

1.2.5 判断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1) 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 有胃液抽出; (2) 置听诊器在胃部, 用注射器从胃管注入10 m L空气, 听到气过水声[3]; (3) 当患者呼气时, 将胃管末端置于水杯液体中, 无气泡逸出。

1.2.6 插管后护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整理用物, 所有用物每日消毒1次。每日询问患者有无腹胀或腹部不适。

3 结果

40例患者均采用本文插胃管方法, 只有1例没有成功, 其余39例均成功, 成功率97.5%。我们的插管方法对于脑血管意外合并气道分泌物多的患者成功率较高;插入胃管主要是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以鼻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 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每次鼻饲之前先判断胃管在胃内, 确保胃管在胃内再开始鼻饲。39例患者胃管使用情况良好, 无不良反应。

4 体会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较大, 存在着种种影响胃管插入的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伴有痰多、吞咽困难者, 插置胃管时很容易误入气管或盘曲在口腔中[4]。采取笔者的方法, 可达到安全插管的目的。此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成功率很高, 可减轻护理人员的操作负担, 提高工作效率, 减轻了患者的不适, 利于治疗, 同时也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留置胃管非常广泛,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 总结以往操作和护理的经验, 提高在脑血管意外患者痰多时留置胃管置管的成功率, 努力减轻患者的痛苦, 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成霞.脑血管意外肥胖患者留置胃管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08, 28 (4) :66-68.

[2]陆文庆.脑血管意外病人留置胃管鼻饲的特点及护理体会[J].中国护理杂志, 2006, 3 (11) :93.

[3]姚璟, 孙志琴.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留置胃管鼻饲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5, 2 (19) :26-27.

上一篇:水利统计工作下一篇: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