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技能竞赛

2024-10-27

英语技能竞赛(共12篇)

英语技能竞赛 篇1

现在, 中职学校的教学中, “以赛促教”的理念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同时也在不断地显示出其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 对于学校的教学实力和教师的指导水平也都有很直观的展示作用, 提供给学生提升到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机会, 给参赛的选手带来更多的机遇, 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所以, 准备、组织和参加英语竞赛也渐渐成为各个学校的工作重心之一。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竞赛的选手选拔标准进行讨论。

一、英语专业基础

英语竞赛是一种专业性质特别强的竞赛。区别于普通的英语课堂教学, 对于选手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一名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够高或者比较低, 那么他就不具备参加竞赛的资格。所以, 入选参加竞赛的选手的英语基础必须要明显高于其他同学。

选拔选手时, 首先要考察选手的英语发音。一名英语学习者的发音, 是他英语水平最直观的展现。好的发音能够令评委眼前为之一亮, 从而为自己在第一印象的建立方面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评委的工作繁重而且持续时间长, 在比赛进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也会出现审美疲劳和注意力低潮期, 如果选手不能在发音方面一鸣惊人, 很难从上百名的选手中脱颖而出, 引起评委的注意。每个选手都应该在有限的展示时间内通过自己最好状态的展现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清晰准确的发音也是和评委进行有效沟通的主要方式, 是各个环节中选手展示自己习得程度的传达媒介。在以往培养选手的过程中, 我们曾培训过一些选手, 他们的英语能力读写和说的能力都很突出, 但是发音存在较明显的缺陷。在培训过程中, 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纠正发音, 但是因为培训时间毕竟有限, 而且内容也多, 最后到比赛时, 选手的发音一项也还是弱点, 最终在临场展示的时候大大影响了综合实力的展示。这类选手, 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校内选拔后, 往往无法最终代表学校外出比赛。

词汇量和句型决定学生的排名等级。单词是英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构成部分。选手需要依靠自身的单词积累来理解题目并作出回答。英语句型是具体的将英语单词进行组织和排列的实际应用模式, 一名选手最终是否能够清晰有序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取决于他是否积累了足够丰富的和足够有效的句型。所以, 选手所习得的单词量和对句型的运用熟练程度决定了他们在临场比赛时, 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说出依据平时训练积累起来的各项技巧对比赛材料进行深刻分析后所得出的答案, 而选手回答的深度和广度将最终决定他们的分数和排名等级。

二、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是选手保持稳定发挥或超常发挥的内部决定因素。选手通常会因为紧张和经验不足, 在临场比赛的时候面临一些突发状况而陷入慌乱, 影响正常的水平发挥;或者有时候, 因为突然接触到不熟悉的题目, 而陷入头脑空白的状态;甚至还有学生在没有任何突发状况的条件下, 表现出失常的水平。这些都是对比赛结果有致命性的打击的。所以, 在选拔选手的时候要考量选手的进取精神。进取精神强的选手会有越战越勇的心理状态, 有着极强的胜利欲望, 本身就热爱并享受竞赛的过程。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或对手通常也是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的灵感所在。具有这类心理特征的选手通常在紧急情况下头脑会更快速更高效地运作, 有极强的临场应变能力。有一些平时做不到或是做不好的细节, 在比赛现场通过将现场的压力即时转变为解决问题的强大动力, 甚至是将不同的临场状况作为解决问题的灵感, 有超乎寻常的水平发挥, 将平时做不好的细节通过比赛打通思路, 懂得该细节的解决办法, 最后得到高于平时所能取得的成绩。这一类型的选手是最适合比赛的选手。

三、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

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决定老师的后期培训的生效程度。从开始对选手进行培训到最终派选手参加比赛要经历很长的时间跨度, 期间老师会针对每一位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辅导, 这就意味着选手实际参加比赛时的水平和能力比刚刚入选时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的。一名选手的进步空间, 就决定于该选手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而这一方面的素质是和选手本身的性格特点有关系的, 并且在培训过程中也很难通过外界的力量进行培养。实际的培训过程和结果都一再证明, 学习态度端正和努力程度高的选手的进步幅度远远超过原本起点高但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有所欠缺的选手, 所以在选拔选手的时候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也要列入重点考察标准。

四、仪容仪表

仪容仪表是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英语竞赛中选手的实力主要是靠选手的言谈举止进行展示。英语的专业素养是选手被评定等级的核心部分, 而选手的语速、肢体语言、眼神交流和声音音质等则是支撑选手展现英语专业水平的重要辅助手段, 甚至有时候对选手的最终结果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对于选手的选拔来说同样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这些惯性的动作和沟通方式都是由选手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起来的, 如果选手的仪容仪表不够得体, 将会对选手的实力呈现大打折扣, 最终导致选手的比赛结果不如预期理想。而这些细节又很难在短时间内更改, 所以在选拔选手的时候也要着重于仪容仪表的考察。

选手是英语竞赛中最终登上赛场的关键人物, 是学校集体努力为取得比赛最佳成绩的最终执行者。所以, 挑选出合适的选手, 其实就是在比赛的开端处占得先机。而看待选手, 要用发展的眼光考量比较每个选手培训前的先天条件和培训后所能得到的进步, 进而在众多的培养对象中挑选出最后能够切实代表本校最高水平的选手, 为整个团队的工作争取应有的成绩。但如果预见性不够, 就很容易错过最佳的培养对象以致伯乐错失千里马。本文就是结合实际的对英语竞赛选手进行辅导的经验, 对选拔参赛选手的标准所作的经验总结分析。

(东莞理工学校)

英语技能竞赛 篇2

商务英语口语技能竞赛方案

一、参赛对象

职业院校、本科院校各选派1名学生参赛。竞赛分设中职组和高职组(暂含本科院校)。

注:根据本科院校报名情况由组委会决定是否单独设立本科组。

二、竞赛方式和内容

竞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

(一)初赛

1.竞赛方式

采用机考方式。采用组委会指定的英语听说测试软件,利用键盘和麦克风答题,软件将详细记录选手答题情况(含录音)并自动评分。测试目标包括听力和口语两项。

特别提醒:组委会将在赛前举办指导教师培训,培训时间和地点请注意外经贸行指委网站通知。

2.竞赛程序

(1)准备阶段

选手上机,在裁判员的引导下对软件、设备和环境进行适应性训练,时间不超过20分钟。

(2)竞赛阶段

竞赛开始后,测试时间约为50分钟(暂定)。

(二)复赛

1.竞赛方式

采用口试方式。每个赛场设裁判员2名,共同对每名选手进行口语测试,每个选手的测试时间为10分钟。共有10套题目,选手从中任意抽取一套作答。中职组和高职组使用同样的竞赛试题。

2.竞赛程序

(1)赛前10分钟:各赛场第一名选手从10套考题中任意抽取一套,隔离进行准备。

(2)正式开赛:开赛后,第一名选手完成第一部分阅读内容后,裁判员收回选手的试题,选手继续后面部分的测试。同时,各考场第二名选手从10套考题中任意抽取一套,隔离进行准备。

(3)开赛后10分钟:各赛场第一名选手考试结束离场,第二名选手上场。同时,各赛场第三名选手从10套考题中任意抽取一套,隔离进行准备。竞赛依此顺序进行,直至结束。

3.竞赛内容

每套赛题均由四道题组成,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题:朗读短文并回答问题。选手朗读经贸类短文一篇,然后口头回答短文后面的问题。根据时间情况,裁判员可以要求选手只读短文的部分段落。要求:语音语调准确,朗读流利,断句合理。

第二题:英汉口译。由五个英文句子组成(其中三个关于业务交际,两个关于日常交际),裁判员随机朗读,选手口译成中文。根据时间情况,裁判员可以选择不使用全部句子。要求:反应敏捷,表达清楚、流利,意思完整、准确,术语正确。

第三题:汉英口译。由五个中文句子组成(其中三个关于业务交际,两个关于日常交际),裁判员随机朗读,选手口译成英文。根据时间情况,裁判员可以选择不使用全部句子。要求:反应敏捷,表达清楚、流利,意思完整、准确,语法错误少,术语正确。

第四题:自由对话。针对所给的题目,选手与裁判员进行自由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表达清楚、流利,反应敏捷,能主动发掘话题,与裁判员产生互动,语法错误少。

4.评分标准

每题10分,满分40分。取两名考官的平均分作为选手最终得分。

(三)决赛

1.竞赛方式

采用现场台上答题方式。竞赛材料还将通过投影设备展示在屏幕上,供选手参照使用。选手请事先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看清屏幕上的材料。除评委之外,现场会有观众,选手须做好心理准备。

2.竞赛流程

选手在候场室等候,轮到某一选手时,该选手抽取题号并到备赛室准备,等待上一选手结束后上场答题。以此类推。每名选手备赛时间20分钟,上场竞赛时间为5分钟(中职)或8分钟(高职)。

3.竞赛内容

中职组:

(1)脱稿发言:选手抽取一篇应用性文字材料(150个英语单词左右)。准备20分钟后进行脱稿复述,复述时间为2分钟。

内容包括:致欢迎辞、致答谢辞、会议主持人讲话、日程安排、介绍景点、介绍产品、介绍公司、介绍生产流程、说明市场行情等。

要求语音语调准确,表达自然流畅,术语使用得当。

(2)情景交流:选手抽取一个题目,由评委一人(外籍教师)与选手

进行一对一的口语交流,交流时间为3分钟。

内容包括:

①一般日常交际:交通、迎送、日程安排、住宿安排、宴请、陪同购物、游览等。

②业务交际:企业介绍、产品介绍、询价、报价、议价、装运、包装、保险、支付、签订合同、投诉等。

要求语音语调准确,表达自然流畅,反应迅速,术语得当,语言得体。

(1)高职组(暂含本科院校):

注:根据本科院校报名情况由组委会决定是否单独设立本科组。

(1)脱稿发言:选手抽取一篇应用性文字材料(150个英语单词左右)。准备20分钟后进行脱稿复述,复述时间为2分钟。

内容包括:致欢迎辞、致答谢辞、会议主持人讲话、日程安排、介绍景点、介绍产品、介绍公司、介绍生产流程、说明市场行情等。

要求语音语调准确,表达自然流畅,术语使用得当。

(2)现场描述:选手抽取一幅表现某一情景的画面、图表、广告等,准备3分钟后根据给出的说明进行口头陈述。陈述时间为3分钟。

内容包括:描述进出口额(营业额、产量等)的变化、说明市场行情、介绍公司机构、介绍景点、描述包装和唛头等。

要求语音语调准确,表达自然流畅,条理清楚,术语得当,仪态专业得体。

(3)情景交流:选手抽取一个题目,由评委一人(外籍教师)与选手进行一对一的口语交流,交流时间为3分钟。

内容包括:

①一般日常交际:交通、迎送、日程安排、住宿安排、宴请、陪同购物、游览等。

②业务交际:企业介绍、产品介绍、询价、报价、议价、装运、包装、保险、支付、签订合同、投诉、人员培训、专家待遇、合资方式等。

要求语音语调准确,表达自然流畅,反应迅速,术语得当,语言得体。

4.评分标准

每部分为10分,中职组满分为20分,高职组(暂含本科院校)满分为30分。评委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余打分的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最终得分。

5.决赛评委会组成由7-9位国内外英语专家组成。

三、竞赛成绩评判

中职组和高职组(暂含本科院校)分别计算竞赛成绩和名次。参赛选手的初赛、预赛和决赛成绩,均计入各参赛院校的团体总分。

注:根据本科院校报名情况由组委会决定是否单独设立本科组。否则,本科院校参赛只计选手个人成绩和名次,不纳入院校团体总分。

四、说明

英语技能竞赛 篇3

【摘要】目前正属于高职英语改革的关键阶段,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了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并得到师生的一致欢迎。高职英语教学中举办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高职院校积极开办英语口语大赛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和专业英语的特点,同时还和社会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英语口语技能竞赛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具有比较重大的影响,是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教学改革 高职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4-02

在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还可以满足时代以及社会的需求。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口语竞赛网站存在内容、情况不符的现象,口语竞赛达不到预期标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习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引导学生参加英语口语比赛,并认真学习英语口语。在高职院校中有效应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有助于教学策略的合理选择,能够不断促进英语的教学改革。

一、在高职院校开展英语口语竞赛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口语竞赛主题脱离实际,限制学生的思维扩展

从学生的实际竞争内容来看,同时通过研究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发现,大多数传统的英语口语竞赛是在一个特定的主题用英语演讲,或者是广告的网站图标图像描述[1]。传统的英语口语竞赛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限制了高职院校英语口语竞赛水平,限制了学生的扩展思维。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主题太简单或太冷,会对英语口语大赛的有效性产生很大的限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合理应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不断促进学生口语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英语口语竞赛受到地面场景等的限制

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产业为导向,所以学生必须有良好的工作情况以及英语口语应用能力,只要求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使用英语顺畅交流。学生只有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工作来展示英语水平[2]。但在高校的实践发现通常在讲堂或演讲比赛中,在有限的环境中,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不完整的。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创造英语口语竞争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

二、在高职院校开展英语口语竞赛的优势

(一)改善英语口语发音的准确性

英语口语技能竞赛要求学生使用流利的英语口语发音,在比赛中英语口语大赛能为学生提供自觉锻炼准确的英语发音的机会[3]。在高职英语口语技能竞赛中被评为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发音,学生们为了获得更好的英语口语竞争力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追求英语口语发音更加真实准确性。

(二)促进学生英语口语的流利

英语口语比赛不仅考察学生发音,对学生英语口语流利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在英语口语的过程中,一般使用比较有限的词汇,因此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量的英语词汇[4]。词汇是说一口流利英语的重要基础。学生将不会缺乏英语词汇,进而可以使用正确的英语语法和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英语口语竞赛中,学生们将积极扩大使用地道的英语词汇英语展示自己的思想。

三、在高职院校开展英语口语竞赛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比赛,比较重视学生解释句子语法和词汇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真正的教学学习情景,让学生获得有效的情感思想。在英语口语比赛前,教师要改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要让学生做英语题目,还要不断锻炼英语口语的应用能力。每一次英语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口语训练,并且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随即进入式教学模式以及情境教学法等多种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口语练习,成为英语口语课堂的主人[5]。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努力让所有学生能够积极地表达英语口语。

(二)将教学重点向听说能力培养倾斜

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将重点放在了读写能力的培养方面,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上存在不足。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英语口语竞赛,可以引导教师将教学重点向听说能力的培养上进行倾斜,有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更容易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口语技能大赛的宗旨不符,如此一来,教师必须要选择新型学习模式,进而促进教学的深化改革。教师在英语口语技能竞赛中会意识到英语必须要在真实情境中使用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育的效率以及质量。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营造出第二课堂,提供竞赛平台,为学生展示真实的英语口语环境,在自然日常的学习中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多种活动,促进学生在英语交流互动过程中,掌握表达方法与技巧。

总而言之,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教师应该在比赛过程中,不断思考英语口语的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要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展示真正的英语口语应用程序环境,提高学生的参加英语口语比赛热情,不断丰富学生的英语应用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夏华.沉浸式教学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2(02):47-49.

[2]陈博旺,龚雪.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析——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5,26(12):26-28.

[3]王志雄.“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困境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02(08):183-185.

[4]张胜华.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探究——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J].英语广场,2016,02(03):79-81.

英语技能竞赛 篇4

1 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制订竞赛培训方案

我校护理专业英语方向已开办多年, 于2011年加入ISPN协作组织, 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综合执业能力的培养, 以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实用型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为迎接这次竞赛, 在主管校长的指导下, 制订了具体的竞赛培训方案, 及时购买了与竞赛相关的学习资料, 明确了指导教师, 制定了培训课表, 学校从上到下进行了周密部署, 各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特别是在实训设施上, 为技能训练提供了硬件保证。

2 指导教师精心制订培训计划

2.1 理论培训针对CGFNS考试

我校负责理论培训的教师共有7人, 分别负责成人护理、儿童护理、母婴护理、精神护理、护理药理学及公共英语, 其中有国外学习、工作背景的教师3人, 其余教师均接受过CGFNS培训。专业课全部采用竞赛主办单位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推荐的与CGFNS考试相关的全英教材, 各位教师认真备课, 精心制订培训计划, 采用双语授课模式。为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课堂接受能力, 提前把讲义发给学生, 让学生做好预习。在培训过程中, 指导教师都非常耐心, 与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沟通, 遇到困难及时解决, 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每周举行一次CGFNS原题模拟考试, 考试后教师分析考题并讲解, 强调国际护理更注重人文关怀和良好的护患沟通, 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在做题技巧上, 提示学生平均每分钟必须完成一道题, 对于不能明确答案的先选一个认为正确的并在试卷上做好标记, 全部完成后若有时间再仔细思考有疑问的试题。另外, 要及时、正确地填涂答题卡。

2.2 技能培训密切结合临床

技能竞赛要求以临床护理案例形式体现, 突出护理人文关怀和英语沟通能力, 分为密闭式静脉输液、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术、铺麻醉床3项, 且分别由不同的指导教师负责培训。指导教师分别来自不同附属医院, 具备丰富的临床及技能竞赛培训经验, 其中一位教师具有多年的国外护理工作经验。各位指导教师接到任务后, 认真细致地研究组委会提供的操作流程和竞赛要求。为保证选手的训练质量, 首先狠抓基本功, 要求学生对每项操作的步骤、手法非常娴熟。同时将操作过程与临床实际工作充分结合, 对每项操作精心设计多个临床案例及情景, 并进行标准的护理英语对话。为了突出护理人文关怀, 在操作过程中的每个动作、每句语言均融入了护理礼仪, 充分体现我校护理专业学生较高的专业素养及良好的仪表和精神风貌。指导教师间团结协作, 取长补短, 每周按照竞赛程序对学生进行一次技能模拟考试, 要求所有技能指导教师参加, 同时邀请3个附属医院的不同护理专家组成评委组, 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技能操作应试能力。每次模拟考试后教师在一起讨论, 提出好的建议及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使各项操作更加完善。

3 参赛选手刻苦训练, 发扬拼搏精神

参赛选手在平时训练中勤学苦练, 早晨6∶00到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和训练, 直到晚上10∶00才离开教室, 走路也在练习英语对话。一位学生说他们这两个多月的培训好像又参加了一次高考复习, 过得非常充实。

比赛中沉着应战, 勇于进取。我校4名学生参赛, 与全国各地卫生职业院校的护技高手同场竞技, 展开了激烈角逐。竞赛中, 我校选手依靠平时锤炼的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操作技能, 沉着应对, 在展示规范、娴熟操作技能的同时, 充分展现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及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 展示了我校护生的风采, 得到评委的一致肯定。

4 竞赛培训经验与建议

大赛归来, 各位竞赛指导教师畅谈了这次参赛体会, 找问题, 找差距, 找对策, 对本次竞赛培训经验进行总结, 并提出了建议。

4.1 护理技能培训经验

4.1.1 心肺复苏突出急救意识

心肺复苏掌握的要领是在有效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方法、频率、深度正确、到位的基础上突出急救意识, 充分体现抢救病人时的争分夺秒及紧迫感;训练时精确计算每个步骤需要的时间, 看着秒表进行训练, 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操作, 学生练习时两人一组, 一位学生操作, 另一位学生计时, 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如此反复练习, 每次都要有所提高。指导教师详细记录每位学生每天的训练情况, 并及时告诉学生错误之处, 要求改正并不再出现同样错误。

4.1.2铺麻醉床注重病人舒适

铺麻醉床要领是先铺好床, 铺单手法、顺序正确, 外观平紧、美观, 能够使手术后病人舒适、安全地休息。在严格训练中对中 (床单的横、纵中线对床横、纵中线) , 线直 (中线、边线直) , 角满 (床角饱满、被角饱满、枕角饱满) 的基础上, 突出动作轻巧、准确、节力, 能够正确收集病人病情、手术部位、麻醉方法的资料, 准确放置中单、橡胶单。

4.1.3 密闭式静脉输液针对静脉穿刺

密闭式静脉输液基本功就是具备精湛的静脉穿刺技术, 一针见血至关重要。密闭式静脉输液练习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两名护生一组, 分别充当护士与病人, 利用教学模拟输液手臂练习整个操作步骤。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已经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真人练习, 方法是相互穿刺, 并安排学生去附属医院到不同科室由各科护士长亲自带教练习穿刺, 如没见回血, 很可能是针体紧贴血管壁的缘故, 此时可捏住针柄轻轻转动针体, 或稍向前进针少许, 就可见到回血, 像这样很多应注意的细节都教授给学生;带教教师主要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虽然真人练习的机会不多, 但只要细心体会进针的手感, 就会有所收获。对一些穿刺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提前分析, 让学生在穿刺前对这些情况心中有数, 以轻松、平和的心态操作, 从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对个别心理紧张的学生可给予心理辅导, 帮助其克服胆怯心理, 树立信心, 大胆练习。此外,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三查七对”更不容忽视, 应充分体现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再者, 操作后用物的分类处理必须明确, 与医院感染控制密切结合。

4.2 建议

首先, 在涉外护理专业护理理论和实训教学中, 加大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力度, 尽量采用全英教学, 培养具备国际护士执业能力的学生。

其次, 在技能实训教学过程中, 每项操作与临床实际工作密切结合, 设置多种障碍以培养学生对意外情况的应变及处理能力。

再次, 在赛前培训过程中, 每项操作应采用多种方式, 如心肺复苏人模拟人体位、姿势的改变, 麻醉床的方位, 物品摆放, 静脉输液穿刺练习时间安排在全天不同时间段。

英语技能竞赛 篇5

根据国家有关外语教育教学的政策法令,为提高我国教师培养质量,促进师范院校学生对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掌握, 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由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举办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National Teaching Skills Contest for the English Majors of Higher Normal Schools)。特制订本简章,作为竞赛的操作依据。

一、宗旨与目的

1、本竞赛的宗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师英语专业学生之英语教学技能(含隐性素质与显性素质)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以推动英语教师专业化的建设。

2、本竞赛的目的在于推动广大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积极学习义务教育法,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部有关英语课改、教改的文件,自觉地进修英语外语教育教学理论,自觉地提高英语教学技能、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等复合型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缩短他们上岗后的适应期,帮助他们尽早成为优秀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故竞赛面向全体高等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提倡“重在参与”的精神;评奖是参与的结果,不是竞赛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

1、大赛由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及其各省、市、区协作组主办,英语辅导报社承办。

2、大赛每二年进行一次。协作组于每届竞赛之前成立当年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简称全国大赛组委会),选聘协作组主要领导成员和著名外语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协作组秘书处。

3、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省级赛区,由协作组在当地的工作委员会于每届大赛前组成本地省级赛区组委会,统筹本省级赛区大赛工作。省级赛区组委会由省级协作组负责人、协作组成员、外语科研学术带头人和参赛院校负责人构成,各地应在征得省教育厅主管部门同意后进行操作。

尚未成立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的省、市、区,由全国协作组于每届竞赛之前经省教育厅高教处同意后委托某个师专、师院或教育学院组 1 织赛区组织工作。

4、参赛学校为赛点,赛点设立赛点组委会,按照赛区组委会的部署负责各赛点该届的竞赛工作。赛点负责人和成员由参赛院校主管院(校)长或教务处长担任。

5、每级参赛院校在参赛中要积极宣传并严格贯彻《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简章》的规定和精神,并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努力提高高师学生作为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素质,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培训和集训活动。

三、参赛对象

1、全国师专、师院、教育学院、师大、职业学校、电大和综合大学的英语师范院系或专业1—4年级的专科、本科学生,均可报名参赛。

2、中师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可以比照专科学生报名参赛。

3、本竞赛面向全体高师学生,重在参与,力避只选“尖子”学生参赛而置大多数学生于赛外的做法。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1、大赛内容

大赛从我国高校学生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四个方面检查、培训其英语外语的教学技能:

(1)宏观理念。对国家关于英语外语教育的政策、法令、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文献的理解。

(2)理论修养。英语外语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普通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教学操作技能。通过英语教学进行教育的技能;以英语课堂教学为对象的教材处理技能;教学行为和教学设备的操作技能,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课内外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引领技能,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修养与运用以及教学评估等技能。

(4)英语语言水平。以高校英语专业六、八级考试的要求为考查范围。

2、大赛方式

初赛采用书面测试,试卷包含上列四方面的内容,其中英语语言水平方面含听力测试。

复赛采用微型教学或说课形式,按赛项制作题签,参赛者分组抽签口头应赛。

五、命制赛题和制卷

1、制订命题大纲

协作组根据本简章的要求,邀请专家制订《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命题大纲》。大纲经协作组工作会议通过并上报备案后,适用于各届大赛。但每届赛事启动之前,可根据具体情况的发展,酌予修订。

2、命制每届的赛题和试卷

每届大赛的试卷,均由该届全国大赛组委会聘请国内资深英语教育专家根据《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命题大纲》为初赛及决赛统一命题。命题后再聘请中外英语教育专家审题。

审题通过后由全国大赛组委会交办公室统一制卷。赛卷及赛卷管理均比照全国性规范外语考试的要求办理。

3、赛卷结构

赛题以现行专、本科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以《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所涉及的内容及其实施操作能力为范围。

初赛赛卷中主、客观题各占一定比率,满分150分。其中,英语外语教师教学技能的隐性素质30分,比如,师德、身心素质、英语外语教学理念、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教育机智等。英语外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显性素质50分,比如,掌握教学依据的技能,教材处理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能,教学的评估技能,教学行为的创新技能等等。作为发展教学技能之重要基础的英语语言能力(含听力)70分,决赛赛题采用题签,其结构为按赛项提出教材和比赛要求,限时作微型教学或说课,并答辨。

4、赛题分一级、二级两套,一级适应于参赛之专、本科1—2年级学生,二级适用于专、本科3—4年级学生。

六、程序和时间

1、报名

报名时间一般为每赛年的10月。由各省级组委会根据全国组委会的统一安排组织报名。报名前要宣传大赛的宗旨,报名时要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认真填写全国大赛组委会制订的报名单,一式两份,赛点和省级赛区组委会各留一份,省级赛区组委会按专科、本科分别汇总后于报名后二周内,报送全国大赛组委会。

2、寄发赛卷

(1)赛卷、答题卡及听力磁带和决赛题签由全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依据审定后的赛题统一制作和寄发。故各赛点和省、地赛区组委会在报名结束后向全国大赛组委会报送汇总材料时,必须准确地说明:各赛点的详细地址;专、本科参赛人数及所需赛卷和磁带数量;赛场(标准赛场为30名参赛者)数;赛卷保管人姓名以及接收地址;希望采用什么方式寄发试卷(邮寄或铁路托运)等。

(2)初赛赛卷按每个赛场30份,另加两份备用卷和答题卡,密封挂号邮寄或托运。

(3)决赛用的题签将密封后于决赛前寄达各赛区组委会,由比赛选手抽签定题。

3、初赛

初赛一般在11月进行。初赛由各参赛院校赛点组织并负责阅卷;但不得改动、泄露全国大赛组委会制订的赛卷及其评分标准。初赛评分后评出优胜奖、三等奖和决赛参赛选手,将其名单及相关情况填表送交当地省级赛区组委会。

4、决赛

决赛一般在12月进行,具体时间由各省级赛区确定。决赛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组织全区决赛选手进行,评委由当地省级赛区组委会聘请资深外语教育专家3-5人组成。各位选手抽取题签后,准备5分钟,进行10分钟的微型教学 4 或说课并答辨。决赛评分按全国大赛组委会制订的评分标准执行。决赛评出一、二等奖。未参加初赛的学生不能直接进入决赛。

5、每届竞赛的具体操作日程,由当年全国大赛组委会决定,在寄发大赛通知时一并寄发各个省级赛区。

七、奖励办法

1、奖励分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四个级别。获奖比例分别为1%、3%、6%和10%。各省级组委会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设少量的省、校级奖励。

2、由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按获奖等级颁发获奖证书。

3、由协作组在《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及其他有关专业报刊上公布一、二等奖得主及其所在学校的名单。

4、协作组将在举办夏令营等相关活动之际,选拔优秀获奖者参与。

八、经费

本项竞赛不以赢利为目的。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根据当地物价水平可收取15—30元,用于竞赛宣传、组织、发动、阅卷、颁奖等。全国大赛组委会只从低收取初、决赛制卷、磁带和邮费、联络、交通费等工本性费用共5元/人。

九、本简章由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批准后试行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

英语技能竞赛 篇6

关键词:技能竞赛 技能教学 教学质量

技能大赛是培养、选拔技能型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要设计和创新,并且倡导“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 。采用各种措施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完善和优化实训基础; 促进校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技能大赛的品牌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较快地提高技能教学质量。

一、影视后期制作技能大赛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过程

1.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课堂学习状况调研(采用两个平行班)

①按正常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讲解影视后期制作课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是否能够得到提高,最终的作品能否满足企业需要,技术含量是否达到一定水平。

②按技能大赛的要求,调整教学计划,采用技能大赛项目化教学,以题库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训练,达到熟练应用视频特效和视频转场。并结合理论学习,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操作的理解。

选取两个平行班,分别进行“齐步走”式的常用教学设计,调研两班的学生对两种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数字影音技术技能大赛近几年变革进行研究

①前几年数字影音技术技能大赛强调学生的创新创意,作品可以利用所学知识随心所欲的完成,只要新颖出彩,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制作结果。平行班中有一个班级就是按这个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知识点集中在学期前半部分,大部分时间给学生创作作品,评价标准以创新创意为主。

②近两年的技能大赛侧重点有所改变,加了理论题,并且侧重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必须按样片一比一的模仿,这对学生的基本功要求非常高,少了之前的创意部分,评价标准也是非常严格。平行班另外一个班级就是按这个技能大赛要求实施教学过程。

③根据技能大赛要求,建立课外培训小组,让感兴趣的和领悟能力高的学生参与到培训小组,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教学质量。

3.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课题研讨,定期进行学生座谈。

4.学生课前课后可以登录影视后期精品课程网站自主学习,及时上传课后作品,并且网络联系企业专家,实现校企合作,让企业思想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发展。

二、影视后期制作技能大赛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观点

1、平行一班的学生是未按照技能大赛的要求上课的,教师按课程要求完成知识点的讲解,但一般在最后的综合实例制作中,如果没有具体要求,让学生自由创意发挥的作品,就会发现有些学生会投机取巧,有时遗忘的知识点会有意避开,从而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视频特效;尤其在AE特效制作过程中,有些学生不能够理解参数,制作作品的很多成份是随意设置的参数形成的,最后让学生缺少了积极进取,努力钻研思考的精神。虽说最后作品有创意点在其中,但最终的技术含量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很多知识点学得不够扎实,基础薄弱。

2.平行二班的学生是严格按近两年技能大赛的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的,以真题的形式一题题一比一模仿制作,每道题的知识点反复强调制作,在发散思维没形成之前,拿出固定的样片,让学生思考样片采用的知识点,巩固知识点,打好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基础。在制作作品过程中,很明显的发现,本班的学生掌握知识点非常牢靠,做过一题,肯定就能够记住,并且牢记特效或转场名称(全英文软件)。技能大赛在近两年加入了理论题,可见理论支持实践的做法要逐步推广,我们在教学中也穿插着讲解了理论知识,同样发现,有些理论知识辅助支持了实践操作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操作,效果显著。最终的考核方式和技能大赛方式一样,时间和要求上都严格控制,作品评价上,创新创意点有些欠缺以外,知识点掌握基本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至少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每一个作品。

3、技能大赛的实训基地,以课外培训的方式,组成一个影视后期工作室,一方面为了每年的技能大赛,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企业,接手企业的订单,实现校企合作,将企业的需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学员以老帶新的方式在比赛前进行魔鬼训练,以点带面来给其他没有参加培训的学生最新的影视咨询和企业的影视动态,从而全面的提升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教学质量。

4、学生在不断地评价中,才能够得到成长和提高,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包括课上和课外,课上教师采用边讲边练的方式,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实时评价,提出合理建议,让学生及时得到修改;课外学生可以随时登录影视后期精品课程网站自主学习,将自己满意的作品随时上传,教师随时上网批阅,指出不足,同时学生还可以上网自主学习网络资源,在技能大赛的不断推动下,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问题!

5、校企信息的畅通有待加强。目前尚未形成学校与企业的持续互动机制,无法真正以市场化的模式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更好的解决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在各层次技能竞赛中,学生既是参与竞赛的主体,又是竞赛的最大受益者。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安排下,影视后期制作项目组建了一个竞赛团队从低年级学生就开始培养骨干分子,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普及性训练。同时建立竞赛奖励机制和技能证书认证等方式鼓励学生群体积极参与技能竞赛。先在班级内部选拔,然后班班之间竞争,目的是将技能竞赛的积极作用辐射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把握专业方向。学校层次上组织的影视后期制作项目技能大赛,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竞争的氛围中空前高涨,技能竞赛已经俨然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文化。

通过影视后期制作项目技能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如将实际问题联系课堂理论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吴达 教学与技能竞赛对接模式创新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29).

[2]蔡勤生 “赛教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3]杨桂珍 以技能竞赛为手段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09(15).

[4]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技能大赛制度的意见(苏教职[2008]40号).

英语技能竞赛 篇7

根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解释,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2008 年我国首次举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此职业技能竞赛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开展技能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高技能人才岗位的需求,引导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考查选手技能水平的同时,注重展示选手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2010 年我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参加了有“国际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技能大赛。大赛的宗旨是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青年人和培训师职业技能和能力水准的提升,并积极推广职业技能,加强各国在职业技能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2011 年,职业英语技能竞赛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之一,竞赛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大赛致力于推动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展示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成果,着力于中职学生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的综合培养,服务于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为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产业发展要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012 年和2013 年江苏省和全国都举办了职业英语技能竞赛,2014 年江苏省继续举办竞赛,国赛改为2 年一届,这些年技能竞赛方式与内容是一样的。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能竞赛的同时,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影响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大赛对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教材建设、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具有深远影响;有的建议将技能大赛内容提炼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重学生技能培养,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有的通过对大赛赛题的分析与反思及对参赛学生的培训,引发和推动教师对课程教学的改革,认为职业院校应把职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育教学及教研教改结合起来,实现竞赛内容与课程建设结合、竞赛训练与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结合。

职业技能大赛因其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职教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他们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大赛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进行了理性思考。目前,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对职校英语教学的导向作用还需要更深入、更具有影响力的探讨和研究。本文将在分析全国职业英语技竞赛的方式和内容的基础上探讨职业英语技能竞赛赛题设计对职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1 职业英语技能竞赛赛题设计分析

1.1 赛题笔试部分的题型设计与分析

笔试部分是“在线测评”,包含听力和应用型阅读,考查选手在通用职场情境下的输入型语言技能(即听力技能和阅读技能)。听力题是听一段简短的对白,选出与对白相符合的图片;听一段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完成图表中所缺信息。阅读题有多种类型:完成一个小对话,考查学生日常交际用语的恰当运用;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合适的话语完成对话,考查学生具体情境下较长对白的理解和交际能力;阅读一篇应用型阅读材料如邀请函,完成选择性阅读理解题,考查学生应用型阅读能力,在真实语境中理解和提取具体信息的能力;任务型阅读,阅读一篇对话并补充所缺的信息;阅读类似于招牌、广告等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信息的提取;将阅读的描述和相应信息匹配起来,考查学生归纳、分析和理解能力。

由测试题目和题型可看出,笔试的题型和内容不是以“学术性”为方向的,而是以“实用性”为标准。学生被测评的不是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而是在真实语言环境下的语用能力,如信息处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学生正确理解阅读内容的前提是能把语篇中的前后信息贯通起来,孤立地看一个句子,阅读时不积极联系上下文并不断进行信息的整合和判断,就难以顺利完成阅读任务。

1.2 赛题口试部分的题型设计与分析

口试部分有3 个环节,都是由学生2 人组合共同完成,所以学生一定要有合作、协商的能力。

“情境交流”考查选手用英语描述事物的能力、现场应答能力和时间掌控能力。要求2 位学生观察一组图,共有4 幅画面,这4 幅图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描绘了一个完整的职场事件。学生在正确理解图片内容和逻辑联系的基础上选择描述故事情节的切入点,围绕这个主题在90 秒内详略得当地概括4 幅图片的具体信息,有逻辑地、生动地讲述整个事件,最后画龙点睛,加上对事件的评论,彰显职业意识。然后学生回答评委提出的与该事件有关的事实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事实性问题学生只需直接给出回答,并适当地作一些解释;开放性问题则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的回答能体现其知识面和视野、是非判断力、条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简而言之,学生要用生动的叙述吸引人,简洁的评论说服人。

“职场应用”考查选手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初步职业能力(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时间掌控能力)。要求2 位学生分工合作,在模拟情境中完成一个仿真任务,这个任务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学生在生活中或未来职场中可能经历的。为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对各自所得的任务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双方用英文交流,索取和交换信息,经讨论、协商后得出正确的选择。然后学生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回答评委的现场提问,包括叙述任务内容、做出了什么选择、并提供充分到位的论据解释选择原因。学生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紧扣中心,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

“职业风采”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英语风采和青春活力的平台,学生自主设计和表演节目,形式不限,内容与所学专业或将来的职业相结合,考查学生的台风、表现力和创造力。

2009 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等职业英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语言应用能力”,职业英语技能竞赛赛题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原则与职校课程目标是一致的。因此,研究英语技能竞赛赛题对职校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技能竞赛赛题设计对职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目前能参与职业英语技能竞赛的是极少数职校“精英”,绝大部分学生无缘省、市级英语技能竞赛,全国性比赛更遥不可及。但这并不意味着技能竞赛只是极少数职校生和他们的指导教师的事情,与其他教师和学生无关。职校英语教师可以在研究职业英语技能竞赛赛题设计的基础上,领悟其核心精神,找到技能竞赛与日常英语教学的契合点,改革英语教学,让更多学生受益于这一职业教育界的“盛事”,提高英语水平和综合素养。笔者在接触职业英语技能竞赛的2 年多时间里,对竞赛赛题设计逐步有了更深的认识,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职校英语教学。

2.1 职校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

职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能力不强,但是职校英语教学并不是要从学术角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而是学生能在生活或未来职场进行简单的运用就可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英语课堂上,不能以词汇、语法、句型为主要教学内容,过于抠语法知识,玩题海战术。讲练语法的目的是为了能在语法规则的帮助下听懂和看懂句子、篇章,能从所听和所读的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在线测试没有单纯的语法题,但是在字句之间,学生能用语法帮助自己理解。

许多职校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缺乏自信,不敢开口说英语。还有的学生当着很多人的面发言不好意思,感觉紧张。这给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带来很大的障碍。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情境,给学生开口说的机会,例如安排学生轮流做主题演讲、讲故事、平时课堂上给学生单独发言的机会、2 人一组对话、3 人以上小组表演等。笔者在所教班级请学生做主题演讲时这样操作:提前1 周通知学生准备,演讲内容自选,演讲稿要求原创,并且轮到演讲的同学都要把自己写的演讲内容抄在专门的本子上。演讲时面对全班同学脱稿说,演讲完毕针对演讲内容向全班同学提2 个理解性的问题,请同学回答。老师也会认真倾听,根据演讲同学的内容或回答问题的情况继续问1~2 个问题。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学生的语音、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得到训练。每一期的演讲内容都各具特色,有自我介绍、有遇到老外怎么“套近乎”、有个人爱好介绍等。作业本上一页纸的内容学生能流利地说出,同学们听得也很认真,说与听的互动很好。

图片描述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刚开始接触这种语言运用形式时学生会不适应,不知道从何入手去描述。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比如What is happening? Who is it? Where is the person? When is it? What does the person do / say / think?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erson?开始阶段学生练习一幅画的描述,渐渐地,可以增加图片的数量让学生练习。学生从一个孤立的场景描述上升到多幅场景的描述,并且能体会其中的逻辑联系,通过谋篇布局把故事完整地叙述清楚。学生还可以从“所见即所述”上升到“述未能见”,也就是能把图片中没有的画面、隐含的情节通过想象描绘出来,让整个故事显得更合情理。教师可以寻找教材中适合进行图片描述的内容进行改编,以此形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2.2 职校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协作和思辨能力

在职业英语技能竞赛的赛题中,有多次需要2 位参赛学生合作完成的内容,比如“情境交流”中一位同学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另一位同学回答评委的问题,互相补充对方没有说到的内容;“职场应用”需要双方的密切配合,完成任务单,才有可能介绍任务完成情况和回答评委问题;“职业风采”更是2 位同学的用心配合之作。在未来职场,学生与同事的合作、协商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孤军奋战的概率很小,协作无处不在。在职校,英语课堂也要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仿照“职场应用”的安排方法,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过任务和信息处理后,把全班学生2 人一组分成若干组,1 人阅读任务单,1 人阅读具体信息,互相不交换阅读材料的情况下通过口头交流获取信息。最后,可以请一些小组在班级展示他们商讨和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这种做法比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大组讨论问题更有效,因为在大组中往往会有学生有依赖思想,不积极参与阅读和讨论,最后坐享其他同学的成果,缺乏自己的经历和锻炼。

思辨能力强体现在提供的信息量够大、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深度,因此需要学生知识面广、视野开阔,能旁征博引;表达时思路清晰,有观点有理据,观点与论据一致,论证过程符合逻辑。思辨能力强则能说服人,令人信服并产生共鸣。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有阅读议论文,学习使用说理过程中使用的关键词,如first,second,finally等词;练习列提纲、记笔记、写完整的作文,看所写的内容是否表达清楚了,是否有新意。

2.3 职校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职业英语技能竞赛考查学生的是英语职场应用能力及基本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具体考查的是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表达与应答能力等。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些职业能力。

职业素养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员工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和未来潜能的发挥,英语课堂上也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几乎每个“情境交流”所反映的职业场景主题都与一种职业素养有关,如面试、工作时不迟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讲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安全生产等。江苏省新版英语教材第三册为职业模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单元设置的主题如实习、应聘、接受任务、安全意识等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艳智.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对中职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促进与启示[J].职业教育,2013(16)::21-23.

[2]王笃勤,梁明辉,李仁平,等.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评价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5):24-28.

[3]汤晓华,吕景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设计及其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5):81-84.

[4]刘东菊.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48-52.

[5]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3):46-47.

英语技能竞赛 篇8

1 实践探索的背景, 科学依据及现实意义

1.1 目前中职英语教学和技能竞赛参与情况的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大部分是中考的失败者, 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调查显示 (蒋乃平, 2008) , 38.63%的入学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 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英语基础差的同学对英语学习有着不同程度的习得性无助感。显而易见, 在中职学校里很多同学不但对各种英语考试存在恐惧情绪, 同时也会对英语技能竞赛敬而远之。技能竞赛似乎成了少数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和英语基础好的同学的专利。但实际上, 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并不是最终目的, 笔者和同行们一直在研究的是如何把技能竞赛的要求真正融入面对全部学生的英语日常教学。

1.2 近年来中职英语技能竞赛的主要项目设置

笔者调查了近五年来各级各类英语技能竞赛的项目设置, 例举如下 (主要范围为广东省内和全国级别的竞赛) :2006年广东省首届中等职业学校“商务杯”英语口语技能竞赛比赛项目设为主题演讲和即兴朗诵;2009年广东省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亚龙杯”英语口语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为主题演讲、情景描述和现场回答;2010年广东省第三届中等职业学校“科信杯”英语技能竞赛比赛项目为主题演讲、情景描述、现场答问和英文听打;2011年首届“高教社杯"全国中职学校学生英语技能大赛比赛项目为:主题演讲、图片描述和英语才艺表演;2009年到201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口语”技能竞赛比赛项目均为:主题演讲和情景描述。

以上项目设置的共同特点为:首先, 技能竞赛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和时间限制, 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于英语听说能力的比拼。同时, 竞赛项目的设置符合中职英语课程改革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标、以活动为基础”的原则。

1.3 中职英语技能竞赛与日常有效教学相结合的相关理论

1.3.1 CBI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教学理念

包括主题演讲、图片描述、情境描述、英文听打在内的竞赛项目都体现了“情景内容依托”的理念。这与我们日常教学中的CBI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内容依托教学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就是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教学或基于某种主题教学来进行。在CBI理念指导下的中职英语日常教学中, 各种语言习得任务都是围绕着主题进行的。这恰恰与技能竞赛的项目相呼应。因此CBI教学理念下指导的日常教学是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取得成绩的前提, 而技能竞赛的开展同样也促进了CBI理念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1.3.2 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 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 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它是通过教师切实有效地“教”促进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在中职英语日常教学中, 教师必须努力创设有效的英语语言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从而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 教师要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于英语教学中,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品格素质和心理素质, 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技能竞赛正是一个考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心理素质临场应变能力的平台, 即是检测有效教学策略实施效果的手段之一。因此, 中职英语技能竞赛与日常有效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职英语技能竞赛与有效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实施策略

笔者主要以本人在中职学校里的英语教学实践为基础, 并借鉴和研究了同行们的一些经验, 探索并总结出将中职英语技能竞赛与有效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2.1 充分利用教材, 进行有效教学设计

目前包括笔者所在学校的广州市很多中职学校在公共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英语》基础模块。全书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主题展开并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学习目标 (Goals) ;主题图 (Picture Dictionary-style Chapter Opener) ;课文 (Text) 。总体来说, 这套教材的编写符合CBI的教学理念, 也非常适合被用于开展各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标的课堂活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主体图和生活场景、工作场景中对话所配的插图在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的同时进行看图说话情景描述甚至英文听打的训练, 并且在难度设计上遵循“由易到难, 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可在课堂中穿插各种难度和各种形式的“brainstorming”任务, 将教材上的图片直接拍下来或者进行组合加工后放到投影上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 说出或者写有联系的单词和词组, 编出句子、对话甚至短文。这些任务可以看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完成、成对或分组完成。对任务完成的评价可以由老师来进行, 也可以采用分组完成成不同任务之后将完成的结果进行传递学习和互相评价的形式。具体来说, 这里的不同任务不但可以指针对不同的图片完成任务, 也可以指对同一图片进行分工, 有学生负责听, 有学生负责写或者在电脑上将文字打出来等。

同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家庭作业 (Homework) 、文化注释 (Culture Tip) 、网上冲浪 (Internet Idea) 等特色栏目, 在课堂内使听说读写各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任务和活动更多样化的同时布置课外扩展任务, 将主题演讲、情景描述、现场问答等项目的训练穿插其中。例如我们可以巧妙设立讨论话题让学生课余独立或者分组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文化注释的内容, 进行图片展示、内容总结和上台分享、复述出所听到的自己喜爱的内容或者对内容进行一些评价和提出自己的意见等。这些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对于训练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也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 中职学校的同行们应技能竞赛的要求, 积极大胆地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尝试。例如有教师尝试在计算机房利用网络进行互动教学;教师们积极参加教研会举办的游戏设计比赛、特色课型说课比赛等。

2.2 在CBI理念的基础上, 开发校本教材和选修课程。

作为常规教材和必修课的补充, 许多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都进行了校本教材与选修课程的开发

以进一步将中职英语技能竞赛与日常有效教学相结合。

以本人所在学校为例, 我们教研组在CBI“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的理念基础上开发了《视听说》、《实用英语教材》等校本教材。《视听说》的教材编写是完全围绕不同主题图片来进行的;《实用英语教材》中分为日常英语, 医药英语, 和商务英语几个部分, 其中医药英语和商务英语的章节中提供了包括药店销售、阅读药品说明书、办公室对话等场景。这两部校本教材的内容不但可以用于选修课程的教学, 还可以用于必修课程中的常规教学的补充。例如在进行基础版Shopping (购物) 这一章的教学时可以根据本学校的专业设置特点, 补充基于药品销售和购买场景的听说读写训练。

在选修课程方面, 我们教研组开发了英语系列视听说、英美文化、趣味实用英语、商务英语会话、听歌学英语、医药英语等课程供, 供英语学习有兴趣的同学和尚有余力的同学选择。这其实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也是某种程度上分层教学的尝试。例如在视听说课程的授课过程中, 可以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景描述、看图说话、主题演讲等多种专项训练。

2.3 通过各种途径在整个校园内尽量创造英语学习氛围。

除了课内外的教学外, 我们应该在整个校园创造英语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为中职英语技能竞赛与日常有效教学相结合创造有利条件。经过总结, 主要途径如下:

1) 在各种重大场合设立了双语主持人。同时我们还可以在部分班级和部分场合尝试召开英语主题晚会。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德国法兰克福教育交流团的学生来学校参观的时候, 在欢迎仪式后准备了一个英语主题晚会,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也极大了激发了学生们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热情。

2) 有计划有规律开展校园英语角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 中职校园内的英语角的组织、策划和主持可以由学生分组或者轮流担任。为了给学生提高成就感并鼓励学生开口练习, 建议将英语角的话题与日常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各种交际场景, 避免部分同学对于话题感到陌生不敢开口或者无法可说最终不愿意参与英语角的局面。

3) 通过各种学生组织开展和英语有关的课外活动和竞赛。例如围绕制定主题的英文手抄报比赛, 中英文演讲比赛, 英语歌曲演唱大赛, 英语写作比赛等等。这些比赛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创造英语学习氛围, 还能为学生参加主题演讲、情境描述等项目积累了训练素材和经验。

4) 在校内技能竞赛项目中设立相应项目, 并鼓励学生大范围参赛。笔者所在学校在每年一度的技能竞赛中, 设置了看图写单词、英语演讲、看说说话、医药英语等不同项目。这些不同难度的比赛不但可以检验日常有效教学的效果, 也可以为更高等级的技能竞赛选拔人才。

5) 对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奖项的同学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彰宣传, 起到榜样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4 建立对学生学习的多元评价体系

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现状, 以上课出勤和纪律情况、作业、测验和卷面考试的成绩进行综合的传统评价方式显然是值得改进的。除了传统评价方式里包括的几方面外, 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独立或者分组完成各项课内外拓展任务的表现、参加包括英语角在内的各种和英语有关的课外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获奖情况都纳入评价标准内。值得注意的, 上述三条中的表现和情况除了具体的成绩和分数之外, 还必须包括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态度的评估。多元评价体系的建议正是为了英语技能竞赛与日常有效教学相结合打下良好基础。

3 实践探索的反思与建议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中职英语技能竞赛与日常的有效教学可以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在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日常教学中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本校学生在广州市甚至更高级别的学生技能竞赛中学生还未能名列前矛, 这证明在日常教学中和竞赛的指导环节上还需要下功夫继续研究。其次, 针对基础非常差的同学的教学还需要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研究。同时, 由于本人经验不足, 没有做大范围的具体调研环节, 对于各个中职学校实施的具体效果欠缺了直观的数字反馈。也希望各个学校能互相交流教改成果和竞赛指导经验, 共同为如何将中职英语技能竞赛与有效教学相结合而努力。

参考文献

[1]2010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英语技能竞赛规程[S].2010.

[2]张连仲.求实、踏实、扎实、落实的中职外语教育[M].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 2009.

[3]陈莉.CBI教学模式与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9) .

[4]崔允漷.有效教学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新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S].2009.

[5]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英语》基础模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6]池旭明.谈中职英语的有效教学[J].科技信息, 2011 (5) .

英语技能竞赛 篇9

关键词: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心理调适和辅导,策略研究

一、职业英语技能竞赛特点分析

2008年我国首次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大赛的开展目的是为了满足高技能人才岗位的需求, 引导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在考查选手技能水平的同时, 注重展示选手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具有以下特点:

(一) 竞赛形式多样

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包含在线测试、情境交流、职场应用和职业风采四个部分。“在线测试”是笔试, 考查选手在通用职场情境下的输入型语言技能;“情境交流”考查选手用英语描述事件的能力、职业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职场应用”考查选手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等;“职业风采”是由学生自主设计和表演节目, 节目的内容与所学专业或将来的职业相结合, 考查学生的台风、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 竞赛注重选手的合作

无论是国家级、省级还是市级竞赛, 参赛选手都是两人一组, 以小组的形式参加比赛。竞赛成绩不按个人表现计分, 而是以小组形式计分。“在线测试”的成绩为两选手笔试成绩的平均分。“情境交流”中, 一名选手描述图片故事, 揭示其中的寓意, 另一名选手回答评委提出的有关故事本身的事实性问题和由之延伸出的拓展性问题。“职场应用”中两位选手分工合作, 对各自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 双方用英文交流, 告知、索取和交换信息, 经讨论、协商后得出正确的选择。然后一名选手汇报任务完成情况, 另一名选手回答评委就该任务提出的有关问题。“职业风采”环节, 表演节目的正是两位选手。

二、参赛选手分阶段心理调适和辅导策略

(一) 赛前训练阶段

1.树立和培养选手的合作意识,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参赛组的两名选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英语水平、综合能力方面的差异。要想达到双方最好的合作效果, 两名选手要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 既不自命清高或妄自菲薄, 又不鄙夷不屑或唯命是从。在日常训练中, 两人互相帮助和提醒, 在知识、能力、个性品质等诸多方面取对方之长补己之短, 形成友好融洽、积极进取的搭档关系, 从而提高小组凝聚力。

如前所述, 职业英语技能竞赛采用的是两人一组, 按组计成绩的方式;在比赛形式方面, 四项比赛中有三项是由两名选手当场合作完成的。因此, 两名选手需要强化合作意识和训练。例如在“情境交流”环节的20分钟备赛时间里, 当负责说故事的选手在读图和组织语言时, 负责回答问题的选手也要理解故事内容, 思考故事寓意, 在搭档试讲时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供其参考。说故事的选手完成了故事试讲后, 也有必要提出一些自己想到的评委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让搭档有所思考, 进入回答问题的情境和状态。在技能竞赛后三项的比赛中, 两名选手通过日常训练建立起来的彼此之间的默契非常重要, 一个会意的眼神, 一个简单的手势, 一句简短的话语, 互相之间的支持和交流, 都将体现出两名选手的有效合作, 带来高质量的沟通效果。

2.激发选手的竞技意识, 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职业英语技能竞赛作为技能大赛的一个赛项, 是职业学校英语学科最高级别的竞赛, 汇聚了各校、各地英语水平最高的选手。每一位选手被选拔参加比赛都有他本身具有的优势, 也必然存在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选手是否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英语技能的训练实践中, 对于选手综合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选手的主动性越强, 越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 选手水平的提高速度就越快。如果选手有全力以赴的决心和行动, 他们竞技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此外, 在训练期间, 指导教师需要及时关注选手的思想动态, 及时给选手“打气”, 适时、适度地表扬和批评都是十分必要的。在选手懈怠的时候, “推”他们一下;在选手泄气的时候, “拉”他们一把。

3.设置训练目标和竞赛目标, 提高竞赛动机水平。目标是努力的方向, 有目标就有前进的动力。训练期间, 选手既要设置每一天的训练目标、阶段性的训练目标, 又要设置竞赛目标。训练目标为选手提供每日或阶段性训练的方向, 及时检验训练目标的实现情况有助于确保训练效果;竞赛目标为选手自我突破和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可以避免出现“去打次酱油”的不良心态和“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当然, 在设置训练目标和竞赛目标时, 要客观评估自己的现有水平和能力, 不断设置略高于现有水平的目标, 让自己“跳一跳”能“够得着”。这样既不会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 又有相当程度的激励作用。一旦目标设置得过高, 选手经过努力还是无法实现目标, 就容易产生悲观、厌倦情绪, 甚至彻底放弃。如果目标设置过低, 则不能充分调动选手的潜能, 影响进步的速度和幅度, 达不到本可达到的水平。

4.开展模拟训练, 增强心理素质。赛前训练多见选手在指导教师的布置下, 依照赛项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单独或配对的练习, 这种训练形式能给选手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带来技术上的保障。但仅有这种训练形式还不够, 因为选手在自我训练时或面对指导教师时的心态与在赛场面对陌生的评委老师时的心态会不一样。在竞赛现场严肃、紧张的氛围之下, 选手极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情绪, 影响自身水平的正常发挥, 甚者出现头脑一片空白, 不能定下心来完成比赛内容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在比赛之前开展模拟训练大有裨益。模拟训练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如参加竞赛的多个小组在一起进行模拟竞赛, 让参赛小组之间有所比较, 让选手接受指导教师之外的其他教师的提问等, 这样选手能更快地适应竞赛现场的紧张气氛;还可以安排选手到不同的班级, 面对熟悉或陌生的同学们, 完成竞赛的各个环节。

5.争取家长的支持, 获得有力保障。为提高英语水平和技能, 选手自身、指导教师等力量自然非常重要, 但家长的支持带来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家长所给予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支持都非常重要, 其中心理上的支持尤为重要。竞赛训练过程中会有各种情况发生, 例如选手遇到困难有畏难情绪想退缩, 训练不够投入, 训练与别的事情有冲突需作出抉择, 或选手训练状况很好取得进步, 等等, 指导教师需要根据竞赛训练进展情况和选手训练状态, 适时与家长沟通, 争取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为选手营造安心、和谐、积极的训练氛围, 从而提供有力的训练及参赛保障。

(二) 实时竞赛阶段

1.指导身心调控, 展现良好的自我暗示。在比赛现场, 有一类选手总是比其他选手更引人注目, 他们仪态大方, 声音响亮, 精神昂扬, “台风”一流。他们掌握了身心活动的调控方法, 不怯场, 放松比赛心态, 专注于自己的展示内容和形式, 相信“我能行”。因此, 选手进入到比赛的每一个环节时, 要对自己是满意的、有信心的、有表现欲望的、乐于交流的。在职业英语技能竞赛的赛场上, 这种良好的自我暗示必定会带来突出的表现。

2.鼓励与表扬选手, 坚定应赛自信心。如果指导教师被允许观摩技能竞赛的比赛过程, 那么指导教师最好参加比赛的观摩活动。如果选手看到自己的指导教师在场, 甚至看到老师的微笑, 那么他们会更加自信, 更加镇定。在各比赛环节结束后, 如果允许指导教师与选手交流, 那么教师倾听选手的参赛感受, 并对选手说些鼓励的话语, 对他们是莫大的安慰和支持。以我曾经指导的一组职业英语技能竞赛选手为例, 在“情境交流”和“职场应用”两个环节, 这组选手表现不够理想, 不能完全听懂评委提出的两个问题, 不能给予准确、流利的回答, 不能很好地与评委互动。最后一个环节是“职业风采”, 在候场时, 两名选手一脸落寞, 无精打采地坐在座位上等待完成最后的比赛程序, 丝毫没有排练一遍节目的念头。看到我时, 她们问我:“老师, 我们是不是很差啊?”在那一瞬间, 我脱口而出:“不, 你们表现挺好的。和其他选手差不多。”很明显, 她们心中升起了希望。因为她们立刻找了一间空教室排练, 最后节目表演得非常流畅, 比之前任何一次的练习效果都要好。正因为最后这个环节她们出众的表现, 这组选手总成绩的排名上升, 获得了奖项。这次的经历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赞扬和鼓励远比批评和打压更能振奋人心, 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三) 赛后总结阶段

1.进行口头交流, 分享参赛感受。经过一段时间较大强度的赛前训练, 又经历了短暂但高强度、高消耗的实时竞赛后, 选手的身心需要平复。在技能竞赛结束后, 指导教师有必要组织参赛选手交流, 大家当面细致地沟通比赛时和比赛后带来的内心感受, 让选手有机会表达自己, 将紧张 (恐惧) 、担忧 (郁闷) 、兴奋 (亢奋) 、愉悦 (自豪) 等各种情绪一一陈述与释放出来, 舒缓竞赛带来的压力与刺激, 以平和的心态静待竞赛结果。

2.进行书面小结, 留下参赛经验。如果口头交流更多是在表达直觉性的、感性的认识, 那么竞赛后理性的小结也是不可或缺的。参赛选手赛后经过理性思考后写下书面小结, 为自己之前进行过的赛前训练、经历过的竞赛留下宝贵的经验。这既是对过往的回顾与总结, 又有对未来的期许与展望, 因为今天的结束意味着明天的开始。有选手这样写道:“参加技能大赛让我认识到什么是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也许你认为你做得已经足够好了, 但其实会有人比你做得更好。所以, 我们要做的唯有努力, 努力, 再努力。”“在训练过程中, 一开始我感觉挺有趣的。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 我感觉压力很大。在临近比赛时, 心里更是紧张到不行。一个人的心态会影响他的表现, 所以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摆好自己的心态。”“比赛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就算上一个环节自认为没有发挥好, 也不要胡思乱想, 不能因为过去了的事影响当前的状态。”“在现场与评委老师要有眼神交流;一定不可以紧张, 只有当我们进入了状态, 才能有最好的表现。”指导教师认真阅读后, 再根据选手的书面内容继续与其进行沟通, 把好参赛选手心理调适与辅导本阶段的最后一关, 同时为今后的选手参赛指导工作奠定基础, 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田朝霞.如何指导英语口语大赛[R].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3.

[2]张俊.职业英语技能竞赛赛前辅导[R].南京:南京市职教教研室, 2014.

[3]李艳, 徐大真.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心理训练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5 (1) .

英语技能竞赛 篇10

关键词:英语职业技能竞赛,学习动机,中职生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由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的增长, 从2002年开始对至今,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人数还是很客观的。虽然每年的增长趋势是缓慢的, 但是据统计, 2009年,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860万, 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50%以上。早在2005年10月28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和“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在各领域, 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与其它各国的往来更加密切, 语言就成了国际交流的桥梁, 社会各行业都需要既懂得专业又有外语交流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语言, 成为了国际交流媒介中的主角。英语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它为学生的就业, 深造和自身长期发展打下基础。在我国, 各类学生因从业或深造的要求, 对英语的需求仍在增长中。那么如何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就是各级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如何达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水准培养出合格的“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也是我们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理论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和心理语言学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发现英语学习动机特别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Gardner (1985) 说过:“动机是指学习某种语言的愿望以及对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对学习某种语言所持良好态度的综合。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作为非智力因素, 间接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英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驱动力并且其作用具有持久力。

根据Gardner and Lambert (1972) 对二外学习动机的研究, 他们把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 (integrative motivation) 和工具型动机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 多年来, 研究者对我国学生进行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发现, 我国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属于工具型动机, 只有少部分属于融合型动机。我国的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都是为了达成某一目标, 如升学、考试、考研、出国等, 而中职的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很弱甚至有些中职学生没有语言学习目标, 导致职校英语教学陷入困境。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学生从自我内心产生想学, 乐学的意愿, 才能取得积极的学习效果。比如:澳大利亚籍基督教布道家力克·胡哲, 虽没有四肢, 但对他来说世界上似乎没什么做不成的事。这就是个人内在动机推动行为的结果。总的来说, 学习动机越明确, 越强烈,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活动参与度越高, 学习的效果越理想;反之, 学习动机不强烈甚至不存在, 学习热情和活动参与度就越低甚至为零, 学习的效果就不理想了。心理学家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把动机分为内部和外部动机,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3大因素:需求、期望、诱因, 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可表示为:动机强度 (T) =需要 (M) X期望 (P) X诱因 (I) 。在动机强度不够时, 可以适当通过诱因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次参加调查的中职学生中, 包括17个参加过英语竞赛的同学以及随机调查了62个未参加过英语技能竞赛的同学, 共收集到有效问卷77份。在填写调查问卷的时候,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当场填写。在统计过程中, 笔者发现在从未参加过英语竞赛的学生中, 有一部分同学希望能有机会参加, 因此笔者把这些学生和参加过英语竞赛的学生放在一组为G1, 同时把不想参加英语竞赛的同学分为一组为G2, 来比较两组同学的学习动机强度是否存在差异。

2.测量工具。笔者根据高一虹 (2003) 的问卷, 并根据本研究所需的数据, 对问卷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用于收集参加问卷的78位同学的数据。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了同学们对英语技能竞赛的看法, 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以及英语学习动机强度, 并且通过数据分析软件spss13.0来分析英语技能竞赛对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否有促进作用。

四、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

在61位未参加过英语技能竞赛的中职生中, 有34%的同学, 即21人希望能有机会参加英语竞赛, 他们大部分都希望能有机会接受更高的教育或者想看懂英文原版电影。笔者通过水平输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得知, G1的学生英语学习目标 (均值3.76) 和课堂主动性 (均值3.38) 均高于G2的学生。

华慧芳 (1998) 和石永珍 (1999) 研究都指出对中国学生的主要动机是“证书型动机”。孙鸣等人 (2004) 调查到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考大学。陈秀丹 (2009) 年针对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所做的调查表明中职生外部动机远远大于内部动机。以下数据也说明英语技能竞赛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有积极影响的。数据分析证明参加过英语技能竞赛的同学和想参加英语竞赛的同学动机强度与不想参加英语竞赛的同学的动机强度有明显的差异 (P=0.40<0.05) , 并且相对于G1 (mean=35.95) , G2的学生动机强度明显要弱 (mean=20.50) 。

但通过调查发现, 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每年都有, 但是英语竞赛这个项目并不是每年都有, 在参与调查的16名学生中, 只有2名参加过省级英语技能竞赛, 其余14名都是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技能竞赛。同时, 由于举办技能竞赛的时间和场地问题, 参加竞赛的同学比例只占到学生总比例的4.17%。这表明虽然英语技能竞赛虽然对促进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有效的, 但是设计的范围不够广阔。

五、结语

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对于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是有促进作用的。如何让这个作用能扩大化, 激发更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主动性是我们一线教师所希望的。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需要不断探索,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英语活动, 如第二课堂, 英语角, 校园英语技能竞赛等,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要抓住英语技能竞赛的积极作用, 实行“以赛促学, 以赛促改, 以赛促教”的英语教学模式, 达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水准, 培养出合格的“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 1.

[2]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 3.

[3]王归立.动机策略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 2.

[4]蔡勤生.“赛教结合, 寓学于赛, 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2010, (26) .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竞赛、考证”保障体系

一、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的定义与作用

1.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的内涵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是技能竞赛保障条件构成的整体,它包括高职院校师生关于技能竞赛的思想态度、职业技能竞赛的管理机构设置、职业技能竞赛的设置组织等方面。它是职业技能大赛顺利高效举行的有效保障体系。

2.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的作用

首先,职业技能竞赛保障体系对于职业教育有很强的正向功能。职业技能竞赛在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职业技能竞赛保障体系是职业技能竞赛的“护航器”,能使技能竞赛顺利、高效、科学地开展,使技能竞赛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其次,职业技能竞赛保障体系还有引导、激励等功能。从这些功能中衍生出的派生功能便是评价功能。它是技能竞赛各个功能综合作用的标准,是一种监督性的功能。职业技能竞赛保障体系在发挥评定功能的基础上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使职业教育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持续发展的状态。

除此之外,职业技能竞赛保障体系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个人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非常大。它能使绝大多数的学生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学生心理素质、个人习惯、学生团队精神和学生就业情况都能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的作用和意义重大而深远,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推动高技能人才健康发展。

二、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高职院校开展技能竞赛的目的偏差导致竞赛变味

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那么不可忽略的是职业技能竞赛公益性这一属性。开展技能竞赛的目应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推广先进的技术标准、维护公平与公正,促进交流与合作等。但在实际情况中,绝大多数的校领导和指导教师都把重点放在了学校的声誉上,参加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也是获取好的名次。

因此,为了在比赛中获胜,一些校领导会给教师安排一些硬性指标,如果学生在竞赛中没有拿到名次或是好名次,就会影响到学校领导对教师工作能力的评判。这样一来,职业技能竞赛完全变成了一个功利性的比赛。学校和教师大都会选“优等生”参与,并且只把注意力放在怎么样拿到名次上面。没能使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久而久之,学生会认为技能竞赛只是少数优等生的“游戏”,不会积极参与。

另一方面,那些参赛的学生的目的变成了拿奖,而不是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举办技能竞赛的初衷。

2.企业消极配合导致技能竞赛的经费保障大打折扣

企业参与技能竞赛的原因是技能竞赛会给企业带来技术和资金支持。企业的积极配合对技能竞赛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一是企业可以为竞赛带来统一规范的行业技术标准,二是企业可以为竞赛提供技术平台,三是企业可以为竞赛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校企合作对于企业而言,更多的是高职院校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最大化,因此很多企业参与的重点是达到其自身的盈利上来。因此,有部分企业在投资技能竞赛的时候往往会在前期提供设备,但到了比赛的时候要求学校拿钱购买;再或者是说企业给学校提供资金或设备支持,但学校接受赞助的同时,必须接受企业的一些捆绑条件或是捆绑销售的一些不必要的产品设备;有些企业甚至在项目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时候,中止资金的投入与支持。

这样一来,高职院校举办技能竞赛的经费保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

3.参赛机制不健全导致竞赛项目跟学校课程脱节

很多职业技能大赛,特别是国内的竞赛开设的项目很多方面都跟学校开设的课程脱节,或者是赛事项目多是单独个人的比赛或是少数几个人的团体赛,这样一来就无法考察参赛者的团队协作能力。

另一方面,学校为了参加比赛,会让参赛者去学习掌握关于竞赛的技术和知识,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落下了学校的课程,有些得不偿失。

最后,学校课程设置与参赛内容脱节,导致很多学生参加竞赛初期要重新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原来学的东西派不上太大用场,这些都阻碍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4.竞赛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学生发展得不到保障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注重“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本着“必需、够用”就行。职业技能竞赛评价体系也更倾向于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如职业岗位能力、专业基本能力等,而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和素质以及关键能力等其他职业能力。

这就导致了职业技能竞赛评价体系的评价功能失调,技能竞赛的评价结果不是用来评价诊断竞赛的情况、完善教师指导效果以及学校的管理功能和教学改进功能,而是成为了学校选拔优等生的一种途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行“教学、竞赛、考证”一体化模式的保障条件

根据上述的一些关于高职院校开办技能竞赛的种种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打破思路,寻求一条多方合作做结合的方法。笔者认为教学、竞赛、考证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显得十分重要与必要。

“教学、竞赛、考证”一体化模式是将教学、考证与竞赛相融合的一种实施技能竞赛的方式,目的是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的常态化、全程化和全员化,为“人人能成才”“人人能参与”理念的实现提供一种途径。其具体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展不同形式的技能大赛,尽力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

政府和学校要根据不同专业性质,不同的职业类型以及不同学生的个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大赛。学校可以把技能大赛分成不同的等级和不同的性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长选择参加的竞赛项目,不同层次的竞赛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照顾大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争取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想参加、都能参加。

此外,学校要营造的是全校性的竞赛氛围和文化,注重职业环境的建设,使学生在良好的职业环境中提高职业意识。

2.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与技能竞赛项目相结合,保障教学质量

由于许多职业竞赛项目的设置都比较经典、规范,考核的项目也都是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和能力。因此,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可以作为实践教学和项目教学的素材和范例,加上职业技能竞赛的评价标准也大都跟企业行业的评价体系相一致。因此,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与技能竞赛项目相结合,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方面结合竞赛项目、竞赛操作内容和竞赛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专业、科学、有效地教学,势必会事半功倍。

3.完善实训基地规划和功能,保障实践条件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的主要场所,因此进一步合理制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要结合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几个途径完善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功能。

第一,高职院校可以和周边企业或周边院校进行区域合作,建立起共同的实训基地。学校负责提供科研帮助,企业则负责资金的支持和技术支持。此外,区域合作有利于资源共建,各个参与方积极投入实训基地的共建,实现资源优化分配。第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开办校办企业,这样做可以同时解决企业实训和资金经费的问题。第三,在对实训基地的管理或对学生进行实训时,应引入相关的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积极与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保障部门多加沟通,争取得到他们的帮助,学生严格按照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进行实训。长此以往,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会得到大大地提升,达到一出校门就可以直接上岗的无缝对接的效果。

4.完善和健全职业技能竞赛评价机制,确保技能竞赛可持续发展

职业技能竞赛评价指标体系,是技能竞赛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职业技能竞赛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本着科学、公正、公平的评判原则。鉴于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性这一特点,评价指标体系也应注重考核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技能。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有高准确性、高可操作性以及高效度性的“三高”特性。

因此,评价标准的内容应包含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关键能力等要素,在指标标准确定的基础上以专业能力考核为基点,兼顾职业能力的考核,对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职业能力的各个指标进行系统性设计。

英语技能竞赛 篇12

加强协调是关键

举办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准备工作多、时间长、涉及人员广, 必须要加强沟通协调, 凝聚各方面力量, 才能完成这项系统工作。

首先, 需要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 农业部办公厅5月13日发文决定今年在江苏省举办华东区农机修理技能竞赛, 选拔出一批综合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农机修理能手, 并给予奖励。其次, 需要与承办单位紧密联系, 跟踪落实工作的进展情况, 6月13日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在江苏省常州市组织召开华东区农机维修技能竞赛筹备工作会议, 对华东区农机维修技能竞赛筹备工作做出全面部署;组委会办公室对具体工作跟踪落实, 特别是与承办企业的协调, 因为举办这样的竞赛, 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无论场地、设备、人员以及接待、会务等工作, 可以说与承办企业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还有, 需要各参赛省 (市) 相关单位的积极配合, 部里发出通知启动大赛后, 相关省市主管部门高度重视, 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 主要领导亲自抓, 精心组织, 严格把关, 推荐优秀的选手代表, 赛出风采。

技术支撑是前提

开展竞赛, 必须要有竞赛标准、竞赛大纲、竞赛考试指导以及竞赛规则、竞赛程序、竞赛试题、评判标准等一系列技术资料作支撑, 技术资料要反复推敲, 并充分考虑到代表性、可操作性。

此次竞赛的标准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农机修理工 (高级) 》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考核要求, 由竞赛专家组起草竞赛大纲和命题组卷。由于考虑到竞赛需要优中选优, 在命题的时候专家们有意加大了试题的难度, 理论试题是从试题库6000多道题中精选出来的200道, 技能操作题则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共同商议确定, 组卷后专家组还选定相关技术人员亲自试验, 计算答题、操作时间与得分, 经过反复调整以控制试题的难易度。

同时, 为了确保竞赛的公正和公平, 竞赛理论考试采用计算机答题和阅卷, 实现了零人为误差, 操作技能考核则是聘请了大学里农机专业的老师和农机化研究所的高工或研究员来担当裁判, 并且实施考评前对竞赛裁判进行了一天半时间的集中训练, 要求全面掌握评判要领、严格评判标准, 就连规范性动作、记分格式等细节都对裁判们进行了统一要求。

做好选拔是基础

竞赛活动是由参赛省市各推荐3名选手参加华东区的总决赛, 省市的选拔是做好竞赛工作的基础。各参赛省市都把它作为体现农机科技含量、提升行业队伍素质、转变农业发展方向、促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亮点工作和创新工作来抓, 广泛发动, 动员符合条件的农机修理人员参赛, 在省内开展了颇有声势的选拔活动。

例如, 山东省开展了“福田杯”职业技能竞赛;福建省开展了“久保田杯”职业技能竞赛;江苏省更是从县一级开始, 经过县、市、省层层选拔。在参赛选手选拔出来后, 各省市精心策划,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高等院校老师, 到有条件的企业或院校, 对参加总决赛选手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强化集训, 指导参赛选手加强技术动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训练, 进一步提高选手水平。为了参赛选手技术的精益求精, 有的代表队购买竞赛选用机型进行实操练习, 有的组团来到承办企业进行实地演习, 还有的邀请承办企业技术人员前去进行现场指导。为保证整个竞赛活动的效果, 各参赛队派出的选手都可谓是农机维修业的精英。

加强宣传是保障

开展农机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竞赛本身, 只有加强宣传, 才能扩大竞赛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提升竞赛活动的示范带动效应, 才能激发广大农机人员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的热情, 才能在全系统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这也是竞赛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

参加这次竞赛的不仅只有参赛的7个省市代表, 结合这次竞赛活动, 农业部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还组织了全国各农机化管理部门代表和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站的考评技术管理负责人, 共40多名代表, 开展考评技术研讨班。研讨班组织各省代表对竞赛活动进行全程观摩, 并就竞赛组织安排、裁判准则、考评技术方法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考评程序和管理要求等内容进行了交流、研讨。研讨班结束后, 代表们纷纷表示, 这次竞赛活动的开展, 有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 为全国各地开展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提供了宝贵经验, 必将带动全国农机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深入开展, 同时大家希望能进一步办成全国性的大赛, 进一步扩大竞赛的工种, 以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胜出, 把职业技能竞赛做成农机行业里的一大亮点工作。

上一篇:经济学角度下一篇:血红蛋白病合并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