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教法创新

2024-10-08

计算机课程教法创新(共9篇)

计算机课程教法创新 篇1

高一年级学生的教学中, 要结合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思维方式的转变,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 为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 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一些实践。

一.转变教学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求创新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 应对了学校的教育理念,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 这意味着上课不仅是教师传播知识, 而且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 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习方法的形成共存, 并相互促进;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 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基于以上认识, 当前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 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上帝。在新课程下, 再不能固步自封, 继续按传统模式, 从上课的第一分钟到最后都在唱“独脚戏”,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事实证明, 这种观点是行不通的, 是不符合新课程精神的。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由过去的学科本位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二.创设新课导入的新模式, 提高教学效果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下是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所以, 我们在课堂开头短短几分钟内, 应注意学生追求兴趣的心理特征, 精心设计活泼多样、新颖有趣的新课导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无定法, 在设计导语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 注意交叉使用各种方法, 不在每一堂课均采用同一模式的导语, 这样才会起到“引人入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 活动导入法:在讲《观察法》这一课教学内容时, 上课开始我就让学生观察课前准备的桔子、糖果、树叶、花生等物件。通过学生对观察的感知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实录:

(大屏幕显示)

课前热身:希望你通过上网查资料、咨询行家、询问家长与老师, 弄清以下问题:

1、观是什么意思?察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观察?

2、为什么要进行观察?

3、怎样进行观察?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观察活动:观察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橘子 (或一颗花生、一颗糖果、一粒瓜子………) , 并运用第一单元所学到的科学探究方法, 用眼睛看一看、用耳朵听一听、用鼻子嗅一嗅、必要时还可以用嘴巴尝一尝……, 作好观察记录。

除了活动导入法之外, 还可以尝试采用歌曲导入法、温故导入法、激情导入法、悬念导入法、小品导入法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 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哪一种设计, 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主体———学生主动地学、快乐地学。新一轮的课改就是要改造那种以教师为传授中心, 学生得不到一定情感体验的教学。

三.既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又要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新课程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获得终身发展的素质。老师要有计划的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 学习的重点内容, 事先做好各种设问的准备。力求在课堂上形成研讨氛围, 指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加上一定的思维整合来学习新的知识内容, 并且教学生学会多种学习技巧及思维方法, 授予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对一些知识进行合作与探究, 就更加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老师的备课和学生的预习) , 通过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来共同完成, 这种双方的互动合作、探究的活动需要有一个指导者显得更加重要。因而也需要老师在充当指导者的同时学会与学生合作, 共同完成课程目标。

新课程的实施, 使教师由单一角色转变为多重角色。教师只有不断努力进取, 才能出色地完成多重角色的任务, 实施好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元祥.走向课程领导——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丛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3.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版.

[3]康黎.在实践中前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 2010, (05)

计算机课程教法创新 篇2

大学专业包括文科类、理工科类、艺术类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培训时,应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将跨学科元素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从而达成不同的教学目的。比如,对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可将视频编辑、音频编辑等内容加入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对文理科类专业学生而言,计算机教学中可以融入专业知识,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可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入学之初,学校可组织计算机基础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配班级。组织课程内容时,可采取模块化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专业要求设定相应模块,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计算机知识[3]。

3.2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入网络教学,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相较于传统教学,混合教学模式能够综合传统教学、网络教学二者的优势,不仅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而且保留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计算机教学中有效达成更高一级能力的培养目标,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又能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精神。设计混合式计算机课程教学时,可分为四个基本步骤,即学生分析、课程分析、学习活动设计以及评价设计。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实现了角色转换,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基础上,有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充满兴趣,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同时,混合教学强调团队合作,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为了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考虑到学生基础水平的不同,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具备立体化、多层次特点,基本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即混合教学、学习活动设计和实践能力拓展。第一,混合教学。按照基础测试成绩划分教学层次,从低至高可分为三个层次:主要针对低水平学生的以面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中等水平学生的面授与网络教学并重的模式;主要针对高水平学生的以网络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第二,学习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以任务为基础,将丰富的生活情境作为学习活动的来源,在任务设计中镶嵌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实现计算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课程教学的开放程度。设计学习活动时,应注重实践性与层次性,将基础任务、一般任务和复杂任务囊括其中。此外,学习活动可分为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两种形式,既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加强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协作精神,同时强化知识技能。第三,实践能力拓展。实践能力拓展主要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通过竞赛等方式,深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优秀人才提供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

3.3发掘教学规律,引导学生科学学习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思维的基础和前提,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狄克斯特拉曾说过:“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思维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应努力发掘计算机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模式。首先,总结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内在规律,其次引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构成时,教师可通过模型简化和抽象其工作原理。“I—P—O”结构代表计算机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其中I代表Input(输入),P代表Process(程序),O代表Output(输出)。作为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物质基础,该模型上运行的软件会产生相应的运行规律。软件学习过程中,只需将特定指令赋予I、P、O即可。计算机课程讲解时运用“I—P—O”结构模型,能够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础流程、基本规律,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计算机学习要领,促使学生在常用软件的学习过程中得心应手。以word为例,I代表文字输入、表格图片插入等指令,而在视频制作软件中,I则代表素材导入、采集等指令。相应的P、O在不同软件中代表的功能也存在一定差异。学习几项基础性应用软件后,学生学习其他软件时也可应用这一模型,首先需掌握软件的整体功能,其次深入研究软件的基本模块,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此外,教师通过教授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训练、提升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Windows系统的操作流程可抽象为“S—R—C”结构模型,其中S代表Select(选择)、R代表RightKey(右键)、C代表Command(命令),通过讲解这一抽象模型,无论是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还是操作系统文件和应用多媒体工具,都可以依靠基本方法进行操作,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操作效率[4]。

3.4转变评价方式,注重综合评价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还要创新评价方式,将考核与评价有机结合,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环节,教师要依照课程组织教学活动,而考核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方面尚未建立标准的量化评价模式,因此计算机课程考核的重点依然在于应用能力,实施这种评价方式时,教师应极力避免“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形式。通过研究当前大学计算机教学评价方式得知,采用阶段考试、综合作业、期末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式比较科学,综合作业的权重应适当增加,过程考核要重点关注。考核内容不应局限于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将计算思维相关知识点纳入其中,利用能力考核实现计算机思维品质的考核。比如,布置办公软件综合作业,全面考核学生的文字排版、编辑、表格制作、数据分析、信息检索和表达演示能力,这就是一种综合评价方式[5]。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思维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能力。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融入计算思维,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加快推进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环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思维和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具备科学的计算思维,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芳.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信息科技,,2(8):129-131.

[2]冯敏.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3):141-142,153.

[3]丁鹏,贾月乐,张静.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13):78-79.

[4]申璐,高淑香.创新创业与计算思维相融合下的教学改革—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3(17):171-17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教法的创新 篇3

一、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维度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因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尽在情理之中。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影响到学校教育能否实施素质教育。所以教师应该具有全新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的新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民主、合作、平等、互利的师生关系。一切要从学生出发,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深入到学生当中去,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课程目标主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课程内容多样化、弹性化,课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发展。作为在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应该尽快进入“角色”,走进新课程。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走进新课程、构建新型课,这是体育教学模式以及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进行教学创新的前提。

1. 在教学中多种独特而创新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提供参考,使其择优而行,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能、运动动机、运动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活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能学到新知识,并在运动技术上有所提高。

2. 教法创新应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造欲,不必过分强调动作一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抒发不同的感受。

3. 教法创新应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4. 教法创新应与学法创新相结合。对于学生来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对于教师来说,教会学生锻炼比带学生锻炼更为重要。

5. 教法的创新更注重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的获得,在教学过程中,艺术地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运动中与教师、同伴相处和睦、快乐,使学生既喜欢体育运动,又喜欢体育课和体育老师。

二、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法的创新

1. 运动技能教学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思想是体育教学、教法创新模式所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使人们能够了解教学模式的来龙去脉。如快乐体育教学、教法的创新,就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课程结构,融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中的核心因素,决定着创新模式的操作程序和策略等方面。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五个领域目标得到部分或全部的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 使得构成体育教育模式教法的创新结构要素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而体育教法的创新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也为我们改革和创新适应学生的技能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2. 根据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这就意味着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新课程标准》还指出: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学生自我创编的体育运动项目,校外、社区体育运动项目等都可以成为体育课程资源。这强调了体育教学内容不等于原传统意义上的竞技运动项目,也不等于专家编写的体育教科书上的某些教学内容。教师不只是“教”这些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的运动项目,而是要通过这些运动项目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教会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充分发展。我们除了使用这些原本的运动项目作为教学手段外,还要学会改造和建设这些运动项目,使它们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我们改造和建设作为课程资源的运动项目,并作为新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

3. 新课程标准下的快乐体育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因为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学生产生活动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快乐体育强调以积极的方式去促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它追求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和最拿手的体育项目,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乐趣。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体育课的创新主要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作为体育教师应设计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教材内容,要跳出教材大纲的框框,不断用新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的、复杂的活动。学生的每一个创意、创新都需要老师的支持和鼓励,老师的一句话有可能就是学生创新的动力,体育教师应该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去影响学生,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帮助和鼓励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和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的。这也说明了一定的教学目标的决定因素。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使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高效、实效,是我们每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的实际课题。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法探讨 篇4

以能力素质为核心, 以知识素质为主体, 应该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结构的主体, “能力本位”教育是中职教育的体现。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 应建立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是认知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 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 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近年来,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规模扩展较快, 学生生源质量一直没有明显的提高, 主要问题有:

(1) 职高的学生学习习惯差, 学习态度差, 学习成绩差, “三差”是大部分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入学时掌握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已经非常熟练, 而有的却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 不用心学习, 甚至旷课;而基础差的同学又觉得学习吃力, 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3) 教学手段单一, 师生间的互动不够。教师为了便于驾驭课堂,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整堂课都采用Power Point课件加实例演示教学模式。虽然该模式比以前板书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提高, 加大了课堂信息量, 更直观形象, 但是缺少师生间的互动, 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4) 课程内容陈旧, 时代感不强。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更新周期总是落后于技术的发展, 从而导致计算机的许多新技术、新知识不能很快出现在教科书上。教学内容的陈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体现不出中、高等教育的先进性, 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三、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工作的目的、任务, 在充分审视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为某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所设定的最终达成结果, 它是开展某一阶段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课堂教学, 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掌握学习的方法, 能够将计算机作为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工具, 为计算机知识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旨在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着重提高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等方面的技能, 培养根据职业需要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态度, 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教学有法, 却无定法。”在明确了教学目的后, 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坏。

在本课程教学中, 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本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 提倡结合现有教学条件, 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应充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强调学做结合, 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的思维。

通过文章的录入来学习Word中菜单的使用, 如在录入《快乐的生活》时, 文章中不断出现“快乐的生活”这几个字。为了使录入更省时省力, 在学习了Windows操作系统后, 学生自然会想到“复制”。接下来是“复制”的方法有哪些问题。学生一边利用原来所学到的知识, 尝试应用到现在的实际中, 一边学习新的知识, 要“复制”就要先选定被“复制”的内容, 所以就有了选定内容的问题, 这时自然就增加进了Word特有的各种选定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中, 为解决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这样的学习过程看起来是把教材内的次序颠倒, 重新组合了, 但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灵活应用。

2.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事实证明, 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 具有问题性的情境对学习将产生强烈的激发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 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形成认知冲突, 激发其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

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语言要有情境, 内容要直观,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考虑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 问题要处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能让学生通过探索获得成功。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人是不会拒绝美好的东西的。无论是一篇词汇优美的文章, 还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 或者是设计精美的杂志, 把这些陈列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的眼睛会为之一亮。图片是怎样插入的, 底纹是怎样产生的, 漂亮的边框是哪来的, 艺术字是如何变化的, 背景、色彩如何改变等等, 学生非常好奇, 这时师生都进入了最佳“教”与“学”的状态。

3. 互相讨论, 解决问题;及时指导, 恰当评价。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与周围同学形成学习小组, 讨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假设, 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启发和补充。学生对自己及同学的假设进行分析和推断, 并进行尝试, 逐渐在合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 使其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另外, 评价也是非常必要的:肯定的评价一般会对学生的学习起鼓励作用, 通过评价, 学生学习上的进步获得教师承认, 心理上获得了满足, 从而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否定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焦虑, 而适度的焦虑则可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等情况做出恰当的评价, 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并为其形成良好认知结构, 为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4. 利用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对于大量无法在黑板上描述的软件窗口, 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入多媒体教室。动态与静态视频的出现, 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上帮助学生接受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 强化了学习计算机的动机。随着鼠标的移动, 窗口的不断变化, 对科学知识的娓娓讲解, 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都达到了普通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在学习演示文稿Power Point时, 利用从网络上下载的Flash动画或各种精美的图片, 配上好听的音乐, 标注说明文字, 链接到前面所学的Word文稿上, 在全班同学共同的努力下, 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创作, 一个个小小的菜单不再枯燥乏味, 一步一步的操作不再需要死记硬背。

5. 利用上机操作加强能力培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再动听的讲解, 再精辟的分析, 再生动的演示, 也无法培养出学生过硬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的应用能力, 所以上机操作是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学生技能的高低完全有赖于上机时间的积累。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循序渐进的训练, 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 不断提高、加深、巩固学习的内容, 就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 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

在上机时, 教师既要顾大体, 又要顾个体, 让那些基础差的同学能完成任务, 也让基础好一点的同学能吃得饱。教师在准备实验内容的同时, 应该还有附加题, 让那些先做完的同学有时间再做附加题, 使他们有事可做, 也不会影响速度慢的同学。

6. 任务驱动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带着任务学习, 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教学过程中, 把教材中每一章设计成一个大任务, 再根据具体章节, 把大任务分解为若干小任务, 每一节又由一个或若干个简单的小任务组成。

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前设计出科学、切实可行的“任务”。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 把握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设计的任务或实例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可操作性和任务完成手段的多样性原则,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操作技能基础等因素。落脚点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创造”, 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摘要:本文讲述了如何上好计算机基础课, 如何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使学生能掌握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为以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牟连佳, 梁皎等.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05 (1) .

[2]黄国兴, 周南岳等.计算机文化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 (美) Gary R.Morrison, Deborah L.Lowther, 顾小清译.计算机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计算机课程教法创新 篇5

2008-12-25 16:17:14

【摘要】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培养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与特点,结合学校近年来计算机教学的实际,从教师如何应对计算机课程改革,计算机课程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以及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和创新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 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的职能正在悄然改变。未来的大学校园将成为信息化校园,这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研究的平台。借助于这样一个校园平台,学习者将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解脱出来,培养独立主动获取、加工、利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大学将大大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效率,加快知识传播的速度,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这将带来一场大学的革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又给我国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一、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特点

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不仅对课程体系进行重大调整,而且要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归纳起来,应该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和创新教育之中。

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

2、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3、强调课程目标,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

创新教育标准应重视对不同阶段目标的刻画,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建议,对达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标准》和《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我校近年来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和《VB程序设计》教学中按照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和能力编排讲课内容的前后顺序,不按部就班,不做硬性规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

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和《VB程序设计》教学中采用主题作业让学生来系统地整合知识片,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素质能力方面的系统教育锻炼。从而处理好知识教育与素质能力教育之间的关系,在等级考试成绩提高的前提下,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大为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

5、评价体系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新标准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思路和方案

为完成以上目标,我们必须对现行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具体方案如下:

1、新生入学后,根据学生已有的计算机基础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免修考试并进行分层次教学。

以新生为对象进行免修考试,达到合格成绩的学生可允许免修本门课程并取得本门课程相应的学分,同时提前学习《VB程序设计》。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第二学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软件设计和开发,第三学期进入课题,同时通过浙江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二级考试。对免修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就《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进行分层次教学,分中等和差两类,基础差的集中教学,基础中等的辅导教学。

2、精心设计实验题目,加强上机实习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动性。

在开课前,我们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精心设计实验题目,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设计实验,分必做、选做和提高等类型。学生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在课内和课外充分进行实验。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是学生认知的重要环节,辅导中应特别重视“实践”这一环节。有些知识和技能学生不是靠辅导教师教和读讲义,而是靠自己动手、动脑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的。只有多上机动手实践,才能破除学生对计算

机的神秘感,才能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所以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加强上机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人机互动中获取知识。

之所以说加强上机实践对提高学生兴趣很有效,其道理在于上机操作与教师讲授有很多的不同之外:讲授时,主要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而在上机时学生则处于主动一方,教师主要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引导他们去探索及创新,这就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即把辅导教师的知识和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学生自己的头脑加工及动手实践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去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除采用计算机联网式多媒体教学外,还应采取“分立式”教学法,即上课和上机是分开的。我们把上课和上机的课时比例按1∶2或1:3进行分配,上机操作时,学生不仅要与机器对话,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请教老师或查阅讲义。这种教学属“双向式”教学,即“学生←→计算机”,“学生←→教师”,使教学处于不断的交流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采用书面作业、上机作业和主题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和《VB程序设计》教学中采用书面作业、上机作业和主题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主题作业让学生来系统地整合知识片,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素质能力方面的系统锻炼,从而处理好知识教育与素质能力教育之间的关系,在等级考试成绩提高的前提下,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大为提高,从而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另外,我们还采用班级授课与学生自主网上学习相合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经功能扩展之后,放在校园网上,并提供学生自由上网学习的环境,改变学生单渠道从教师那里获得学习信息的状况。同时精讲理论课,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上网进一步对课程自主学习,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根据这个教学模式的要求,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即:预习教材、重点讲解、上网自习、上网自测、网上讨论和提高。

4、强调教学活动中的信息反馈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复杂过程。要使这个过程得到控制、调节达到优化,主要是通过辅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来实现的。控制论告诉我们:“没有反馈信息的非闭合回路是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的。”在校外教育这个特殊的活动过程中更要强调教学活动信息的反馈,即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掌握知识的各种变化情况能及时而准确的做出反映及处理。辅导教师通过这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反馈,可以实现和矫正教学活动目的,使教学活动中的缺陷之处得以弥补,不当之处得以纠正,完善之处得以强化,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计算机教学活动是知识技能性很强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巡视检查学生上机操作练习,从学生的操作过程及完成试题的步骤和结果中搞好每次活动的教学信息反馈,即做好“行程性”反馈。当发现个别学生“反馈”的效果不佳时,教师应提出一些“暗示性”问题,启发其继续准确地完成练习。而对反馈中出现的共同性问题,辅导教师既要修正自己的教法,又要修正学生的学法。统一、深入地进行分析讲解,与学生共同研究、讨论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反之如果不做活动的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出现一定程度的阻碍,从而产生知识的负迁移,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避免和消除。

5、对目前的考试方法进行完善和改革

在计算机教学中,素质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计算机知识教育之中,这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为了客观、准确并经常地掌握和检测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能力,必须对目前的考试方法进行完善和改革。目前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的考试一般分为各高校自己组织的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两类,其形式分为笔试和上机考试两种。由于这种考试的组织难度大和不经常性,使许多学生无法在平时自我检测自己的程度和能力。我校开发完成一套先进的考试系统软件,并建立内容丰富的可以随时更新的题库,供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行自我测验。这一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大学一年级学生因中学学习计算机程度不同而是否免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这一突出问题。

6、加强重点课程和系列课程建设

《计算机程序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属于大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的第二层次的教学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应用程序,并为计算机的深入应用以及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这门课程是省级统考课程,与学生的学位评定挂钩。《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而且在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学院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将对《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方面的改进来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普及,将有更多的大学生在入学时可以获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免修资格,合理地制订免修同学的计算机技能培养计划,不仅可以使这些同学的计算机水平有更好的提高,还可以调动周围其他同学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通过免修班的培养,还可以吸收他们中优秀的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开发、大学生的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我们将通过总结前两届的教学成果,在本课程建设中继续摸索总结经验,制订出一整套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包括免修对象的确定、免修筛选考试方法和筛选标准、开设课程及授课方式、课程实践内容与场地、免修学分和创新学分的给予等一系列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辅导教师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又能对这些知识运用自如,教学环节的安排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加强上机操作、努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重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活动的信息反馈,善于创新,才能形成完整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体系,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提高。

三、教师如何应对计算机课程改革

计算机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创新教育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创新教育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创新教育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创新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以我们熟悉的考试升学率为例,它本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对其本质意义严重忽略,而经常将其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时甚至作为唯一标准),其表征意义被很不恰当地夸大和强化了。这种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必然使评价导向发生偏差。这也是实际工作中素质教育很难落实、“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看来,我们在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考试观等教育思想方面应该都有重新认识和认真反思的必要。

其次,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创新教育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本校课程的开发者„„照此要求,我们任重道远,确需努力。

四、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大学教育最终是人的教育。今后教学不是“母鸡喂小鸡”的方式。要培养大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教给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在研究中学习,而不只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运用知识。只有让学生学会收集知识,鉴别知识,综合知识,最后才能接受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着重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把发展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自学能力,让课堂充满创造活力。首先,我们应该充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形象、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具备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通过制作教学软件,如幻灯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把复杂的、抽象的教学内容简单化、直观化,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创造力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接受创造教育。

总结、评价是教学活动课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来体验创新的乐趣,评价是最好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给予热情的肯定。因为教师的这些肯定,往往使学生如沐春风。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此活动印象深刻,产生极大的满

足和喜悦感,而且还能在无形中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创新活动中,从而下一次的创新兴趣又得以激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提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我们的教育无疑应担当起开发培育创新精神的时代责任,而万万不能留下窒息创造力的遗憾和过错。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刻认识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科技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过程,努力让教学活动焕发出创造的活力,让学生在科技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

五、计算机课程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是教育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努力培养和培训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民教师,是推进教育创新的重要前提。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也迅速发展起来,许多学校花大力气建立师资队伍,投入大量资金购进计算机等硬件和软件建网、建库,积极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教学方法。这对计算机课程任课教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计算机课教师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基于计算机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应具备精深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设计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的能力,会用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进行课程设计和组织网络教学。教师综合运用能力要强,能灵活、熟练运用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并将之付诸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其次,计算机课教师自学能力要强,要具有创造性,懂得吸收、借鉴国内外典型计算机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先进成果,引进教材,进行教学方式创新。这必然要求计算机课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做大量开拓性工作。综上所述,计算机课需要专和精的师资队伍。在各个高校建立一只专职的、高质量的计算机课教师队伍将会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将最终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以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革新,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将产生深远影响。

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是推进教师教育创新的重要原则。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教师教育,必然要在本土经验与国际经验的交融中、在参与世界教育体系的互动中,才能走出一条发展之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经验,但是,这些经验是否都可以直接移植,需要经过仔细的筛选和甄别,吸收借鉴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时,必须重视中国教育情况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中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和成功经验,同样可以为世界教育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参与全球体系中与别国教师教育的互动与对话,是提高我国教师教育质量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未来的大学,将在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大学将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成为认识未知世界、探索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成为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

计算机课程教法创新 篇6

关键词:数据库,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1 引言

数据库原理一直是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讲好这门课程, 是广大从事数据库理论教学的老师关注的问题。同时数据库原理也是一门相对抽象的课程, 没有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 感觉还不如学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实用。本文将针对数据库原理这门课的特点, 探讨如何在数据库理论教学中配置好合理的实践课程来完成该门课程的教学。

2 课程教材的选取

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阅读有关数据库方面的书籍。得到一本适合自己需要的参考书, 有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 数据库原理课程方面的教材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数据库原理为主, 侧重于理论研究, 应用方法与技术介绍得很少。这类教材主要适用于广大计算机、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研究生使用, 也可供从事数据库教学及科研工作的教师与科研工作者参考;另一类是以数据库技术为主题, 侧重于对某一具体数据库软件产品及其开发技术的介绍, 数据库理论知识介绍较少, 写作风格有点类似于产品使用说明书。这类教材主要适用于广大非计算机、非信息管理类专业的本专科生使用。

显然, 以上两类教材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类专业的本、专科学生的数据库课程教学均有一定程度的欠缺。若太注重于原理及理论知识的学习, 再加上各个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 直接使用第一类教材有一定困难, 而若采用第二类教材, 由于理论方面的内容较少, 容易造成学生理论知识的缺乏。因此, 根据本专业所开设的前导课程及本专业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专业发展及教学需要的教材, 较好地将抽象理论与应用实际相结合, 力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并使用大量应用实例, 将“数据库原理”和“数据库应用技术”两部分内容有机结合的教材, 是数据库原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当务之急。而该类教材就是我们所要使用的第三类教材。由萨师煊、王珊编著的《数据库系统概论》是这一类教材的典型代表。

当前数据库教材名目、版本较多, 教材的选用, 将直接影响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因此, 针对一定的培养目标, 授课教师在选用教材之前一定要作全方位综合考虑。

3 教学内容的确定

数据库原理这门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指导, 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初步具备使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而言, 所开设的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也各不一致。因此, 在进行教学内容选取, 既要考虑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又要顾及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

3.1 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里, 一般都会明确规定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数据库的管理及各项基本操作, 掌握一定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技术。在参阅大量资料后, 找出课程的重点内容, 然后根据各部分的特点, 在如何讲好讲透、做到深入浅出上, 对课程教学内容作精心的筛选。

3.2 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课时要求确定教学内容

教授对象是计算机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平均年龄约在十八九岁左右。这批学生的特点是:

(1)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数学知识和程序开发能力, 通过《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等前导课程的学习, 具有计算机专业方面的数学知识和程序开发能力。

(2) 具有较强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 同时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 对理论课程的实践应用要求强烈。很多同学认为大学的学习与今后工作没有多大的联系, 特别是数据库理论这样的课程, 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对学习的投入不够, 不肯花更多的时间在理论课的学习上。

因此, 最终确定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水平, 合理分配教学课时。

3.3 根据教学实际适当增补教学内容

在现有教材中, 很难找到完全符合学生需要的教材, 由于学校、专业以及学生存在的差异, 教材编写者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当教师选择好基本上能满足要求的教材后,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专业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作适当的增加与补充。

4 传统理论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理论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讲授很多基本理论知识, 但学生面对这些理论却茫然无措。实验课时也配置了相关的实验, 学生也是一头雾水, 不知如何下手, 使原本很重要的实践活动变成了搭配。数据库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而这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 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教学方法, 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低下, 学习刻板, 难以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5 理论课中以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1 案例教学的作用

(1) 案例教学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 归纳和演绎恰当的结合, 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

(3) 以案例促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4)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数据库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5.2 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 精选案例。在选择教学案例时, 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典型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例如, 在讲解概念模型时, 主要讲解E—R图, 以及如何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这一部分比较抽象, 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作业, 即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数据库系统, 要求学生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画出系统的概念模型。学生可以用WORD或其他画图工具画出该系统的E—R图。完成该设计后, 学生能够掌握E—R图的实践意义以及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地位。然后在讲解关系模型时, 再让学生将该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在讲到规范化理论时让学生对其规范化, 分解为若干个满足某种范式要求的关系模式, 最后在讲到SQL语句时就可以让学生使用SQL语句在实验环境中建立相应的数据表。

(2) 课堂分析讨论。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培养学生的特长, 在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中, 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 教师除了积极地组织、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还要有意营造一种开放的气氛, 借助于提示、提问、反问、引起争论等方式, 让学生各抒己见, 逐渐深入讨论。最终确定解决方案并按小组布置实施。上机实验以学生具体操作为主, 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 让学生大胆去尝试, 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领悟。这期间, 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作及时的提醒。学生将之前确定的若干解决方案通过上机操作, 得出真正的最佳解决方法和最优方案。

(3) 总结和评价案例。教师从案例的提出、分析、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到最终问题的解决, 让学生全面了解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重点评价案例解题思路是否正确, 分析方法是否得当, 解题的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等。此外, 注意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对于学生提出的具有创新性但不太完善的可行性方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点评和总结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以案例为示范,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然而, 案例教学法仅仅是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法之一, 要讲好一堂课, 不是以一种教学方法替代另一种教学方法, 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只有把案例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才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6 教学手段多元化

6.1 利用CAI辅助教学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PPT为讲课提纲, 配合多媒体CAI,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改善教学效果。在课后, 师生之间通过参考资料资源共享、互通邮件等网络手段加强交流。但是我通过讲课切身体会到采用PPT或者多媒体CAI只是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 有时它们会限制在课堂上的即席发挥。因此老师课堂教学不能照本宣科, 要先对课程内容全面深入理解后再结合案例把课讲活讲好, 重要的是讲课要有激情。

6.2 加强课程教学辅导网站建设

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 逐步建立并完善集基本资料信息 (包括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课件、课堂录像等) 、题库管理、答疑系统、论坛等模块为一体, 内容丰富的教学辅导系统, 方便师生共享, 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加快该课程建设的步伐, 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打下基础。

6.3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程的教学由于受到教学学时的限制, 教师不可能将书本上的任何内容都讲得非常详细。所以一些简单的容易理解的内容, 即使是重点内容, 有时也可以采取给学生预留任务的方式要求他们通过自学来掌握, 既可以有效压缩教学课时,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7 结束语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和更新, 教师应该遵循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规律, 跟踪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结合专业实际把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进课堂,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珊, 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李菲.在数据库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计算机课程教法创新 篇7

1 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学生则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不断引导和激励学生前进。在本门课程的实训教学中,教师即可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再将各功能模块转换成与实训教学相对应的项目,而每个项目又可细分为若干个可实施的任务。这时,学生即可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学习。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

任务驱动法的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作为一种学习方法,特别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的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具有许多优点:

2.1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任务驱动法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能够培养学习者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素质。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用什么知识,怎么去用,都由学生自己来查找、组织、筛选。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组织、引导、促进、评价、咨询的作用。学生不用完全听从教师的指导,变被动为主动,有效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2 有利于学生对实训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一个个知识点对应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学生进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就是要完成这样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学习的目的比较明确。在学习组装计算机的各个阶段,为完成每一个具体的任务,学生都要学会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采用各种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解决完成组装任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问题解决了,目的也就达到了。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实践成果———一台计算机组装成功了。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便于我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完成一个个组装实训任务的过程中,既是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当学生发现有些实训任务不能用课堂上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时,就会尝试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把学习的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这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以批判的视角对待任务,善于发现任务中的问题,从而能够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在整个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任务的设计是关键,要体现层次感。具体的任务应具有可操作性,可大可小,有的任务只有一步,而有的任务可能要和前面已经完成的任务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可将应知(认知)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将应会(操作)目标分为初步学会、学会和熟练三个层次。

整个过程的实施包括情境设定、任务设计、任务实施和任务评价4个步骤。

3.1 情境的设定,提出任务

情境的设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创设一个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完成任务的情境。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如果提出的任务不能激发起学生要完成这项任务的主观能动性,那么这项任务的设计就是失败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训课程均需安排在组装与维修实训室和真实的电子市场进行。

3.2 详细地分析任务并进行任务设计

任务的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教师可依据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的目的。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通过细分的一个个小的目标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2)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做到因材施教。

3)任务设计要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的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分工协作,需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假设一台计算机出现无法在网络中访问其他电脑的故障现象,告诉同学可能存在的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故障原因,请同学查找出故障原因并排除。要求分组协作完成此任务。

3.3 合理地组织任务、实施任务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任务实施的本质所在。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指挥,教师应在和学生一起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合作解决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任务驱动教法下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

对于计算机组装过程中出现的网络故障问题,分析出可能的故障原因:(1)硬件原因。网卡安装错误,包括网卡硬件本身问题和网卡驱动安装问题;(2)软件原因。包括协议未安装,或者协议配置不正确,TCP/IP协议涉及到的基本参数有4个,即IP地址、子网掩码、DNS和网关,其中任何一个设置错误都会导致故障发生。经过详细的分析及任务的细分,学生根据自己的检查方案进行各个分任务工作。通过分工协作,找到真正的故障原因,并进行故障排除,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

3.4 科学地评价任务

积极的评价机制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学习进步。一是对学生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和教师评价。针对计算机组装实训课程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可以为每个可实施的项目,制定一个详细而又标准的检查流程,科学地评价每个任务。

4 任务驱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调整

任务驱动法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一是要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要从讲台上的讲解转变为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在整个计算机组装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能够给学生提供及时和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完成任务所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因此,在整个计算机组装实训课程的教学组织中,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实践活动中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是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的活动是以任务为驱动,以完成任务和掌握课程知识为目标,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当各自的兴趣和爱好被激发出来后,就会成为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

5 结束语

职业教育的学习是终身学习,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是我院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要求学生通过为期一周的实训,能够拿到计算机装调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生的“一书多证”的要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训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任务驱动法”作为一种的特殊的教学方法,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和完善,从而使其在实践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丰彩.高等职业教育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39-42.

[2]李登新.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验教学探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4:60-61.

[3]田海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的应用[EB/OL].http://www.studa.net/xueke/100706/16103894-2.html.

计算机课程教法创新 篇8

关键词:教法,兴趣,效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教育。这一转变, 客观反映了目前我国对创新教育的呼唤, 也是现在国家教委提倡的素质教育的重点。这也是对我们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的一大挑战, 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和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极其紧密的联系。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中等技术专业人材”,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我们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1 精选教学软件, 营造创新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也证明, 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 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强迫学习变为自觉学习, 心情会变得愉快, 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 观察力变得敏锐, 想象力变得丰富, 创造思维更加活跃, 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劲头。现在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生源水平下降,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一部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这对于从事中等专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 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 教学中的兴趣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 更应优化教学内容, 精选教学软件。如, 学生学习指法练习时, 内容单一、枯燥。如果不选好教学软件, 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应根据不同学科精心挑选多种软件, 如在录入课上可以选择CAI指法练习、金山打字通。明伦等, 将多种教学软件相结合, 首先是在CAI下进行基本练习;学生熟练后又用金山打字通中的测试程序“吃苹果”、“打地鼠”等游戏进行单个字母的练习, 接着在“青蛙过河”中练习单词的输人, 最后在“警察抓小偷”中进行综合测试, 并结合竞赛形式, 这样一步步, 循序渐进,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仅练习了指法, 同时也激发好强和好胜的心理。

2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激发竞争意识, 提高效率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 是学生的最好老师, 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这方面能力同样能得到培养和段练如电脑绘画是施展学生想象力、发挥创造才能的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实践, 要创造就要自己动脑筋, 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在动画制作软件3D、FLASH及绘画软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画笔”工具画图时, 在学习“圆形”工具的使用后, 教师先画一个圆的轮廓, 让学生在圆的图形上画出他想要画的任何东西, 如果学生想不出来, 教师可以启发, 如让学生画出了一个娃娃的脸、车轮、钮扣、呼拉圈、钟表、圆盘、糖葫芦……之后, 再启发学生在圆形的基础上画一个方形会变什么呢?在学习画线工具时, 可以用线画出各种图形, 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如:鱼、国旗、水、船……之后, 再启发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图形能够用线描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演示, 然后让学生操作, 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如, 在“PHOTOSHOP”软件的教学中, 可采用多种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造性。在学习移动、旋转、改变大小等操作时, 我认为采用情景教学法。首先利用大屏幕投影向同学们展示一幅美丽的大森林, 有各种可爱的动物——狗熊、狐狸、野兔、小鸟、松鼠等, 同学们就会被这美丽的图画吸引住了。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 让他们通过移动、旋转、改变大小等操作来自已动手设计我们未来生活环境,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使我们的图画更加美丽。看谁设计得最漂亮, 这样一来, 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操作、教师辅导操作、学生独立操作、学生互评作品、最后修改、定型, 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使学生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学生独立操作时, 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 在电脑上可以任意创新、变化颜色, 勾勒出更加神秘莫测的自然景色。画完后, 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交互性, 让学生们互评作品, 这幅画好在哪, 不好在哪, 应怎样改进等等, 之后, 每位学生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最后我将部分好的作品打印出来, 这就更激发了全班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课堂教学就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课不同于其它学科, 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操作性更强, 具有文化性、应用性、发展性和模块化等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世界呼唤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全国中小学生都在学习计算机操作, 更何况我们作为一个专门的专业。不仅能熟练掌握主要应用软件的使用, 同时学习各种软件的快速学习方法。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新软件推出的速度惊人,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单纯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 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起指导、启发, 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 不需面面俱到, 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不利用发挥学习学习的主动性, 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 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如:中专一年级在讲解《WINDOWS 2000》时, 前后内容有操作比较相似时, 不用所有的内容都一一详细讲解, 而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已学过的操作, 尝试让学生自已操作。这样在教学中煅练了学生自学能力, 让学生充分实践后请学生演示操作, 然后教师只需略作点拨、归纳即可。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即可轻而易举地解决以后遇到的相似问题。这样, 学生积极地把学过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但学得轻松, 也容易掌握。再如教学WORD软件时, 由于学生以前已学过WINDOWS 2000操作系统, 我们应该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 自学WORD中如何输入文本并对其进行编辑修饰、如何插入剪贴画、如何绘制简单的图形等内容。由于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容易就掌握了新的知识, 并能很好运用。这样做到了温故知新, 融会贯通, 不仅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

4 优化教法, 分层次指导, 发展个性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 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各不相同, 同样一节课内容, 有的学生吃不饱, 有的学生吃不了。针对这一问题最好采用分层次教学, 力求营造一种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不同, 成立学习辅导小组, 选出操作技能好的作为小组长。练习前, 按难、中、易分层提出要求, 学生按教师提出的要求练习。如果达到教师要求就可以享受教师给予的特殊待遇及奖励机制 (做教学内容以外的更深层的学习如玩游戏或上网等) 。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也各有所得, 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懂得了协作的重要性, 掌握自我协调的方法, 培养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计算机课程教法创新 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英美文学专业课程建设,必要性,教法创新

英美文学历来是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面向英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低年级研究生开设, 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也曾试图将英美文学纳入课程体系, 以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就业从传统的分配型转向市场选择型, 曾经是英语专业主要支柱课程的英美文学教学, 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 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战能力。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 教育本身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得能够给他们带来理想工作和较高薪水的, 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资格证书。因此, 大量学生把学习热情转向与市场关系较大、有助于就业的实用性课程, 诸如外贸函电、公关英语、旅游英语等。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各种技能的通关考试上。本文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科特色, 阐释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英美文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 以及结合院校特点, 以培养高技能、实用性的人才为目的的教法创新。

一、专业实用化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文学课程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特别是我国加入了WTO以后, 急需一大批英语人才, 这种新形势使得高校外语系的毕业生成为令人羡慕的对象, 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全民英语热, 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 特别是将英语与一些专业加以复合, 如外语加经贸、外语加旅游、外语加法律等, 这样看似实用性的人才成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我们不能否认, 各类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 但我们却在英语专业实用化转变的过程忽略了最根本的一点, 那就是英语在作为一种语言常用交际工具的同时还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 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及表现形式, 与历史文化和哲学传统密不可分。而各院校过度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使得外语专业的许多课程被设置为纯知识、纯语言技能训练的工具课, 成为了“淘金”的利器, 忽视了对于学生品德、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熏陶和培养。英美文学作为文化类课程被缩短了课时, 逐步走向了边缘化。郭军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学实际上培养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 对任何生命主体的亲近和敬畏。它不仅是学科, 更是一种对世界的态度, 在对工具性、实用性的强调, 在大学文学课堂里培养这种感悟与体验, 不只是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 更是一种素质和品行的塑造。” (郭军, 2003:146) 王守仁教授认为, 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 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 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 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 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将使学生受益无穷” (王守仁, 2000) 。尽管英美文学是通常是高等院校本科英语专业的必修课, 但我认为以培养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也有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

英语专业培养出的人才, 首先应当是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创新意识、开阔的国际视野并且具备完全人格的文化人, 而非纯粹的语言工具。当然, 我们并不反对外语专业与其他学科适当复合, 以培养通专兼备的人才, 适应社会的急剧发展。因为高等教育既是专识教育, 又是通识教育, 二者相辅相成。原清华大学校长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提出“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 大学生应当通专结合, 但通专不能并重, 而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梅贻琦, 1993:101) 针对外语专业与其他学科过度复合的倾向,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戴炜栋先生认为, 虽然上外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是成功的, 但“这种复合并不意味着把教育导向实用主义, 也不意味着纯语言文学专业地位的下降” (虞建华, 2002:序2) 。

我认为, 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除了通过单纯的语言训练以外, 离不开经典文学作品的熏陶;广博文化知识的获得在文学缺位的前提下更是难以想象。学生经常阅读文学作品, 不仅有利于语言能力和写作技能的提高, 而且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在培养综合素质方面, 英美文学课程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文学艺术是对人类苦难和命运反抗、超越的产物, 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经典文学作品演绎着百态人生, 书写着世界各族人民的生活变迁, 它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外国人对世界的诠释, 在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品位的同时, 独立思考社会和人生, 学会调整自身的人生和社会定位, 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最终培养起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这就决定了英美文学教育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 既是专业教育的一部分, 又是通识教育的一环。只有如此, 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才能以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结合专科特色, 创新教学方法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因此高职高专的英美文学课程与本科阶段应有所不同, 我们应结合本阶段的特殊情况和本层次学生的特色, 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革和创新。

1. 灵活合理的教材内容和教法

现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普遍采用的文学史教材编写得面面俱到, 知识点过于细琐和庞杂, 学生陷入知识的无边海洋, 无暇旁顾。选读的篇幅往往从古典作品开始, 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以技术性、应用性培养为主, 还不具备阅读英语古典作品的语言能力, 加上课时和古典文学参考书的限制, 学生自学能力有限, 教师只能解读经书式地逐词、逐句讲解。文学作品失去了应有的艺术魅力, 文学课程“开阔视野, 认识人生,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教化功能难以实现。学生对作品, 尤其是现、当代作品的阅读和反应, 是英美文学课程应有的起点。英美文学课程必须把目标定位在:通过经典文本的阅读体验和阐释, 增进人生阅历, 丰富跨文化知识, 提高语言和思维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让大多数学生真正领悟到文学课程的“有用”和“意义”。

教师应采取史选合一的方式, 以作品为中心, 严格筛选材料, 精减篇幅, 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并把英美文学教学渗透到《综合英语》、《泛读》、《精读》等课程中去, 帮助学生精读一些文学经典作品, 特别是近现代作品, 不追求文学知识的系统和连贯性, 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英美文学。

2. 遵循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学习者既是认识的主体, 又是学习加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它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使自己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 课堂讲授与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相结合, 在课前设置好问题, 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切入点和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并组织开展对于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的充分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动机被普遍认为是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是人类进行活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有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制作图文并茂、高质量的教学课件, 在有限的课时内延伸课程的教学内容, 同时还可以利用光盘、幻灯、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强化, 特别是利用一些影视作品, 如《贝奥武甫》等中古时期的古典作品, 对白晦涩难懂, 但先以视觉上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他们与作品的共鸣, 则有利于开展互动式教学。教师在观看前引导学生通读作品, 对作品中人物性格、时代背景的反应、所表现的重大事件、语言艺术等提出问题, 观看后再细读篇章并组织讨论。

总之, 高职高专院校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素质教育中的技能性和实用性, 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 深化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理论基础, 增强他们对异质文化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这样才能培养出全方面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军.文学与语言学怎样相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53, (2) :146-150.

[2]梅贻琦.大学一解[A].梅贻琦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99-110.

上一篇:GPS导航定位技术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