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精品课程

2024-08-06

计算机精品课程(精选12篇)

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1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各行各业都少不了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从最早帮助人们进行科学计算, 到现在已经逐步改变了角色, 主要用于对各类信息进行处理, 应用范围深入到各个领域。计算机素养在现代人的综合素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 使学生能在工作中通过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是我们计算机教师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中职教育中计算机教学不能只限于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本使用, 更要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素质, 使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 计算机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 也是一项应用学科。职业学校培养的主要目标不是专门从事计算机研究的人才, 而是适应岗位需求, 会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这就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

所以我们计算机教研组在努力建设校级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 使本课程在我校达到“一流的教师队伍, 一流的教学内容, 一流的教学方法, 一流的教材, 一流的教学管理”的先进水平, 以满足培养合格乃至优秀中职毕业生的要求。

一、背景

(一) 分析90后学生特点

在传统课堂上, 我们多数教师总觉得坐在教室里的都是“厌学生”而不是“学生”。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差, 解决生活问题的技能差。一些中职教师总抱怨“施教者呕心沥血, 受教者无动于衷”。可是为什么星罗棋布的网吧里, 却总有鏖战正酣的学生在“学习”游戏?为什么我们眼中的“厌学生”在虚拟世界里却是有两把刷子的“高手”? (见附表)

我们的学生正是附表1中的Y世代人[1]。他们被赋予了新鲜的时代特色, 和我们教师、家长存在巨大的代沟。他们的世界是个充满选择的世界, 他们的世界没有“永远”;他们喜欢改变;他们不喜欢毫无瑕疵、神一样的权威和偶像, 而是更容易接受真诚的、不完美的人的影响;他们喜欢挑战权威;喜欢电脑游戏里控制的满足感;他们渴望被信任, 被认可, 被承认, 被接纳。

中职校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 他们更缺少成功的经验, 更需要体验成功, 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赞赏。作为育人者, 我们不是简单传授知识的教书匠, 而是需要了解他们, 分析学生特点, 认同他们的情绪,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了解、关爱的基础上,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会成为学生可信任的“权威”。

(二)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的滞后性

计算机技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一门学科。所以教学内容和最新应用软件往往存在3-5年的滞后。也就是说,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不可能与信息技术的先进水平并驾齐驱, 而只能是动态的跟踪过程。任何企图像数学、物理、化学那样将教学内容保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的, 都是不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的。所以我们计算机教师要不断推进技术更新和内容更新。

2. 教学方式单一, 缺乏深度

计算机课程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先讲解示范, 学生在下面沉沉地听, 教师演示完毕后, 学生照葫芦画瓢上机操作。这往往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为教学方式单一, 学生实践不够深入, 学生难以对工具软件有系统全面的认识, 导致学生知识技能薄弱, 缺乏深度, 不会探究和拓展, 没有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师资情况复杂

中职校计算机教师以两类人居多:一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 但不是师范“科班”毕业, 专业知识有余而教学水平不足。另一类人是“师范”毕业, 但是其他学科的教师改行。有的是兼职, 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专业训练, 半路出家, 自学而成, 专业水平总的来说不高。

二、如何建设精品课程

(一) 课程团队建设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 我们计划练就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

1. 经过两年建设使课程团队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

课程团队的高级职称教师达20%以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50%以上。

课程团队的本科学历教师达到100%, 45岁以下教师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达到40%以上。

2. 教师团队全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教师证

学校应重视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 提供机会和时间, 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作为计算机教研组组长, 我很重视团队建设, 带领大家一起开展课题研究, 鼓励团队成员多思考, 勤总结, 参与教改、课改, 撰写教研论文, 多出成果。要坚持定期召开教研组活动, 形成长效机制, 督促大家共同成长进步, 使我校教师拓展知识, 增长见识,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 成为与时俱进、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

(二) 课程内容建设

1. 处理教材内容, 自编校本教材和大纲

(1) 内容分层, 补充更新。在处理教材内容上, 应有广度和深度, 并注意更新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 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应包括:A.计算机绪论;B.常用Office办公软件应用;C.数据、文件的组织与管理;D.微型计算机原理;E.计算机硬件系统;F.计算机软件系统;G.计算机网络基础;H.多媒体技术基础等。在基础知识上, 教师应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以实现分层教学, 并对最新技术进行适时补充。

比如, 我在讲解“计算机病毒与信息安全”时, 学生获得了电脑病毒的相关知识后, 我在“课外拓展”环节设计了问题:“木马是电脑病毒吗?木马和电脑病毒的区别在哪里?”学生通过Internet网络自主探究答案, 讨论分析后汇总结果。通过拓展, 课堂内容有了深度,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联系实际, 能使学生快速了解最新技术和信息,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计算机技术与学生本专业的内容衔接, 编写校本教材与大纲。我校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 (2013年版) 》。教材对我校护理专业的学生针对性不强。根据学生的要求、特点和医院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调研, 我们开发了校本教材和实施大纲。校本教材突破统编教材的知识体系, 按模块化知识结构编制教材, 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添加护理工作中的实例作为任务、项目或者习题, 让学生学得懂、够用、实用、能用, 缩短与临床实际的距离。

2. 以应用为目的, 构建完善的教学素材库

在工作中, 我们教研组建立一套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共享教学素材库, 主要有:教与学的媒体:教案、多媒体课件、课程作业、教学案例、实训内容等。网上资源建设:所有教学指导文件和教与学的媒体、等级考试相关材料等。各位教师群策群力, 无私地拿出自己多年积累的素材, 与团队共同分享, 在分享研讨的基础上, 资源实现了共享, 素材库内容的质量也有提高。目前素材库还在不断丰富中。

(三) 计算机软、硬件建设

计算机教学应紧跟计算机发展步伐, 中职教育重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学中所需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及时更新就必不可少。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最先进、最有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 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才能够提高中职办学的质量, 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2]。

(四)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从图2学习金字塔可以看出, 传统课堂上的听讲、阅读、视听、演示, 都属于被动学习, 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低,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 现代教学侧重学生的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学在本质上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 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讨论、实践和“教授给他人”中构建知识体系。学生真正主动学习了, 知识留存率和教学效率才会大幅度提高。因此如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进行改革和创新, 将是建设我校计算机精品课程的关键所在。

1. 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近两年我校一直在积极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个完整、复杂的“生态系统”, 包含了思维导图法、大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引导 (任务驱动) 法等多种教学法。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 创设不同的情景, 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提问“你崇拜黑客吗?”的问题时, 可以使用大脑风暴法让大家畅所欲言;在讲解计算机系统组成时, 使用思维导图法, 使知识脉络更加清晰;在创作Word电子板报、贺卡、简历、Excel表格、畅游Internet网搜集信息时, 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还可以设置学生操作表演、小竞赛等环节, 激发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交流与展示, 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2. 理实一体化,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计算机学科所具有的特点, 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 是一种改革和创新。理实一体化的思想就是把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完美地结合, 对于学生的能力提高将会发挥巨大作用, 将操作技能和理论素质在相结合的培养框架下得到构建。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 使得学生在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同时, 也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能够实现举一反三, 为他们拓展了知识的应用领域, 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3]。

3. 改革考核制度

(1) 多元评价。美国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 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 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 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根据这个理论, 对学生学习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4]

(2) 以证促考。我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学年, 学年结束后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一级MS Office) 。首先, 等级考试并不仅仅考学生, 其实也是在考教师。为了带学生参加考试, 教师会自觉了解考试信息、考试大纲、考试题型, 进而整合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在备考中, 教师找重点、难点, 并积累了很多操作技巧, 这将大大提高教学水平, 实现以证促考、以证促学。

其次, 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教师和学生目标定位明确, 各个计算机任课教师之间教学目标统一, 成绩能较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水平。如果自己教、自己出试卷, 教师可以控制学生及格率、优秀率, 考核机制不够客观, 不能真实反映各个教师、各个班级学生的水平差异。

再次, 获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机房局域网和Internet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 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 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机房局域网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 能为学生创造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Internet技术更是将课堂无限放大, 通过遨游因特网, 学生会找到最新的知识, 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最有价值的计算机资料。这在教师的实际课堂上是很难获得的, 因此, 互联网能把世界的知识全部汇集起来供学生学习和使用, 学生可以自主探究问题答案,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宽课堂内容, 增加教学深度, 并教会学生享受健康网络生活。

5. 计算机教学要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计算机教学中, 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 还要研究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因素, 要重视实践教学,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要重视合作教学,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教育,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能够懂得诚实守信、勤劳奉献的价值, 使学生成为拥有良好职业操守的人, 这样, 才能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就业, 计算机教学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5]

课程是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必要渠道, 抓好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在中职学校更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自身不断完善和继续发展。对课程建设研讨要制度化, 要广泛深入地交流。我们要努力打造校级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 最终为未来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创造出高效优质、科学合理的教学系统新模式。

附表:

参考文献

[1]陈翼.80/90后之教与学·学习积极性教学设计专题培训.内部学习材料.

[2]劳德兰.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J].市场论坛, 2013 (4) .

[3]贡国忠.理实一体化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 2013 (31) .

[4]孙效彬.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操作技能的评价策略研究[J].学周刊, 2013 (1) .

[5]邹颖伟.高职计算机教学特色研究[J].知识经济, 2013 (23) .

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2

2010年3月26日到27日,我有幸参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网络培训。这次培训主要由上海同济大学的龚沛曾教授和杨志强教授为我们讲授“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并做了本课程的示范教学。通过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无论从精品课程的建设以及教学上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我今后的工作有着指导作用,现结合我教学部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1、精品课程的建设

我教学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建设已有三年,现已被我校评为“优质课程”。通过本次学习,我发现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有待提高。龚沛曾教授总结的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几个要点对于我校今后的精品课程建设有很大启示。精品课程建设的总原则是:早规划、日积月累;不是为评精品而做,而是为学生能力培养努力,精品课程就水到渠成。我认为这是一个指导性的原则。首先长期的工作积累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不是为评精品而临时抱佛脚,平时要注意材料的日积月累:形成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实践体系、建设或使用优秀的教材、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方式多样化,逐步取得教学成果和展示学生效果;同时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不是为评精品,而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为培养学生能力而努力。除此之外,建设精品课程需要有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学团队,需要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材料总结突出重点,人有我优,人无我有。总之,要建设成为一个精品课程就需要我们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寻找适合本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程教学建设方面更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形成本学校特有的教学理念,与广大同仁及学生分享。

2、“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是各高校计算机入门课程,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和重点,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内容多、比较杂、更新快、学时紧;学生程度不一,教与学效果不理想等等。通过此次培训,我发现我们的课程在许多方面与同济大学的课程设置是一致的,如:开设的基础课程“2”均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及“VB或C”、周课时的安排均为2(理论)+1(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原则均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等等,当然还有更多的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如在夯实基础之上开设选修“X”课程(“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面向应用的课程)、在正常的周课时之外还安排有课外上机实践的1课时等。除此之外,对我感触比较深的还有以下几点:

(1)教学方法

我教学部在最近几年一直进行着教学改革:其中在教学方法上,从最初采用的“问题驱动”到后来使用的“案例教学法”直至今日采用的“项目教学法”,我们一直在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培训,我看到了同济大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数据库、网络、多媒体等章节的内容采用案例驱动,明确学习目的;每次实验后上课前,采用问题驱动,倡导自主探索;Office软件等章节的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由此给我的启示是,要分析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管理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到了同济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上机固定机位,保证出勤率、随时检查实验效果;实验课随时递交实验作业,减少复制现象、提高实验效率;课堂随机做小练习,点名作用和掌握教学情况;机房随机、定期检查实践情况。这样的管理,使我看到教师的责任以及学生的努力,我们学习与借鉴这样的管理,也将会保证我校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保证了课堂、上机出勤率和作业递交率,并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考核方式

我教学部对考核方式一直也进行着改革:采用的是过程考核+期末笔试考核+期末上机考核,但各部分的分值一直发生着变化。通过培训,我们学习到了同济大学的考核宗旨,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每次实验作业网上递交;课堂、机房随机检查。为防止到期末考试积重难返,而增加期中测试。最终的期末考核实现无纸化考试,杜绝了作弊。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对学生的优秀的创新作品进行网上公布,并加分。采用如此的面向过程的考核,能够全面、科学评判学生综合能力;使得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打的扎实,及格率和优秀率大幅提高;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通过此次培训,我的受益不止以上几点,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很好地实践两位教授教给我们的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以及新的教学理念,从而逐步完善我的教学;同时要与各位同事齐心协力,共同将我教学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成为优秀的精品课程。

布克阅读http:/// 范文:http:///fanwen/

尹树玲

运城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部

2010年3月28日

参考:

文学:

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3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程

TP3-4;G642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课堂教学在这种大背景下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进行了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微课程模式开始被引入课堂教学,在课程教学当中发挥出更广泛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程教学效率。

一、实施微课程教学的现实价值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当中的主次地位认识不清,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置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讲授,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日益下降,而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凸显计算机课程教学在目前高校课程当中的重要性,教师必须从教学模式上着手,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而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将短教学视频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随身进行携带,包括平板、手机和MP4当中,随时随地都能够对教学视频进行查看,自我学习相应的课程知识。而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不断普及,高校中的教师也应该愿意采用这种模式来进行教学。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当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计算机教学的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谓是一举多得,因而在高校当中应该提倡采用微课程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当前对于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对微课程当中所用教学视频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教学当中的措施进行研究。教师在录制教学视频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是其他工具来丰富视频的内容,吸引学生反复进行观看和学习,而学生也能够打破传统的学习方法,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好习惯,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我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优秀品质,减少学习滞后性的出现。由此可见,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当中的应用是当前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高校教学当中的主要模式之一,因而应该加强对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当中应用的重视。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当中微课程的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选题

教师在录制视频之前应该先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来选择相应的题目,围绕题目来进行视频录制,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录制视频前应该选择计算机课程当中的重点知识和操作难点来作为视频录制的主体,对于计算机课程来说,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因而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创建真实情境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一定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反复打开视频进行学习,反复按照视频中的内容进行练习,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教师在选择教学主题时还可以增加一些拓展任务,让高素质的学生能够去挑战,这样能够满足素质较高学生对于学习成就感的追求,也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能够有信息继续深入下去,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

(二)制作教学视频

在微课程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学习,对于知识的掌握都是从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视频来进行学习的,因而教学视频的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教学视频创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视频内容,视频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这样才能达到微课程教学的目的;二是注意收集计算机教学的相关资源,通过与其他教师之间的讨论、网络上的其他资源参考来确定教学视频内容,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录制难度程度不同的视频,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视频掌握到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三是视频的时间应该控制好,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一般是在十几分钟,因而每一段教学视频的时间也应该控制在十几分钟左右,这样能够让学生在高注意力情况下完成学习,提升计算机课程学习效果。

(三)科学评价学习效果

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应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指标,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能够自由选择相应的指标进行练习和检验,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这些网络上的练习来增强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时了解自己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这样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评价上也不会太过单一,能够科学综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增强合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教师组织学生之间通过讨论、探究和协作等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充分得到锻炼,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在计算机学习当中的能动性,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合作学习的重视,让学生能够分小组来进行微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就教师布置某一任务或是微视频中的某一问题来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对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在小组当中积极发言,并且分工合作,共同来解决某一问题,并且能够有机会向其他学生学习,彼此共同进步,使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定提升,增强计算机教学效果。

三、結语:

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够让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影响下,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促进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诸晓毅.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10):102-103.

[2]宋诗海,王兰兰.高职院校微课程的开发模式初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30(2):88-91.

[3]白香芳.高职“微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建设为例[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90-93.

[4]廖俐鹃.高校微课程设计的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J].电子测试,2016,(5):71-72.

[5]黄皓.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学习系统”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5):55-59.

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4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理论基础较强、实践应用性突出、前沿新技术发展迅速等特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就需不断的改革,我校自开设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以来,该课程的教学经历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从传统教学模式到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该课程2002年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课程”。2006年大学计算机基础被确定为学校重点资助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一、课程的教材建设及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等)讲授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基本操作+网络基础知识及使用。我们根据专业性质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和实验大纲,文科、医学类专业:讲授40学时,实验30学时,理工农类专业:讲授16学时,实验24学时,我们对文科类的学生增加了一周的计算机综合训练,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Office以及使用Photo Shop处理图像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紧跟计算机的发展,更新了教材,更新了教学内容,取消一些陈旧的内容、充实新技术,从Windows 98到Windows XP,办公软件从Office 97到Office 2007,网络从一般的了解到互联网的应用,我们不断地调整课程内容,增加了实用工具,如防毒杀毒、Q Q聊天等的应用,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2005年,我们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最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我们以我校为主编联手5所学校教学一线的教师一起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指导》一套书,用新教材取代了旧教材。新教材目前在我校学生中使用了4届,并在南阳师范学院等一些院校使用,该书到2009年经历了3次改版,不断在更新内容、补充新知识。每年在大一学完该课程后,在学生中对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对教材水平认可度较高,各项调查指标满意度均达到80%以上。

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从早期的“黑板+粉笔”发展到“计算机+大屏幕”,又发展到目前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体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变革。这门课我们通过引入和教师开发,制作了适合我校教学的电子教案和课堂教学课件及C A I教学软件,从2000年起全部实现教学电子化,即全部采用大屏幕进行课堂教学,教学的方式是“精讲多练”,有些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

这门课实践很强,我们建立了开放实验室,有420多台机器的机房全天候开放,每天8:00~22:00,周六、周日不休息,学生一进校就办理上机卡,可以在课余时间持卡上机,灵活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全天候的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上机实验环境。

我们严格实验教学:任课教师必须负责本教学班的实验教学,除了任课教师外,每个教学班另外配备两名实验课教师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上机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先利用大屏幕向学生讲实验的主要内容及步骤,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然后由学生完成实验内容。还用增加综合性实验来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综合性的实验,学生除了要在教学网站上提交章节作业和实验报告外,还要做综合性实验,如:Word综合作业、Excel综合作业和Power Point综合作业,实验内容是发布在网站上,学生可下载到本机上,按照要求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题材,去设计、去创新,在本机完成后进入个人空间上传提交,每个综合性实验的作业可进行多次的修改和提交,任课教师只需要规定每个综合性作业的最后提交时间。通过提交这样的大作业,使学生得到Office综合性的训练,在反复上传、下载、修改大型作业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也大大培养了学生学习期间对计算机上机操作能力的兴趣。

三、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B/S模式下的网络考试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全校大一学生必修的课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而作为传统的卷面考试则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能力,忽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因此,我们自己开发出了计算机上机考试系统,在开发期间,几位教师一起进行了分析、试题库的题型设计、开发环境的选定、大量试题的收集和录入,以及最后系统的调试等工作。我们原开发的C/S模式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上机考试系统,在2002级~2005级学生课程的考试中已成功使用,但一是试卷不能保存,二是在我们3所学校合并后,多个校区不能同时在线考试,考试时学生只能从桌面上登录考试系统。

2006年,我们将该课程的上机考试系统又开发成了B/S模式下的网络版考试系统,多个校区可同时在线考试,学生的试卷通过课程的网站提交到服务器上保存下来。学生考试时,和平时做课程作业、实验报告一样,用自己的用户名(即学号)登录课程的教学网站,进入课程考试,做到了平时作业和考试都在教学网站上进行。我们每年对试题库都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和完善,经过几年使用不断完善,试题库中除了客观题(选择题)外,还有9种题型(问答题、打字题、Windows操作题、Word排版题、Excel制表题、Power Point幻灯片制作题、网页制作题、互联网浏览题、邮件收发题)每个题型都可以依据标准答案进行自动判分。该系统对主观题型的判卷方法的解决,使得所有题型均可自动判卷,试题库题量大,目前已收录试题2500多道,并且题库为开放式的,可以由教师随时修改、维护,组卷方式灵活,抽题采用随机抽题算法,但是可由主考教师控制难易度、覆盖范围以及各知识点所占的比例。

与传统模式下的考试相比,避免了判卷工作量太大和人为造成一些失误的因素,该考试系统已完全达到了现实、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真实水平。从我们对该课程进行考试方式改革后,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校每年的学生近万人都使用该考试系统进行课程的结业考试,同时省内有部分学校也在使用我们开发的考试系统。

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特色

我们学校是2003年开始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始时是将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FOXPRO数据库管理3门课程放在一起,功能比较简单,2005年开始我们将3门课程的教学网站各自独立,每门课程都有独立的网络教学平台,新建的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是:1.课程学习资源丰富、内容全面;2.涵盖了教学评估对课程所有要求的内容;3.课程作业、实验报告与课程考试全部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4.良好的学生和教师的交互功能、达到了教与学的统一;5.系统开放、维护方便;6.风格多样、灵活设置、通用性强,可以轻松生成其它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而且,每年都在进行更新和完善。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

课程学习(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讲义、电子教案、视频课件等),课程作业(包括章节作业、实验报告、综合作业,其中综合作业包括:打字题、Windows操作题、Word排版题、Excel制表题、Power Point幻灯片制作题、网页制作题、互联网浏览题、邮件收发题,还有综合性作业),目前题型均可维护并自动批改,只有学生自主创新的综合性作业上传后,教师下载进行批改。课程答疑(学生提问、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回答),课程考试(可以随机或指定课程作业题型组卷并能全部自动判卷),学生空间(包括个人资料、我的问题、我的收藏、我的笔记、我的短信、我的文件等),文章精选(分类收录大量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的文章)、课程公告、每日1帖(收录学习方法、计算机基础知识等短文)、教师空间(教师基本信息、教师短信、教师教学笔记、教师收藏、回答并审核学生问题、学生基本信息维护、学生作业批改等),系统功能(包括每日1帖、精选文章、网站调查、网站公告的维护与管理,教师管理、班级管理、题库维护、资料维护、考试设置、考试管理、常用参数维护、系统维护等功能)组成,实验管理(教师安排实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进行实验的查询)。

有了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我们经常对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栏目数量、作业及实验报告系统、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内容、考试系统等方面认可度较高,均在80%以上,最高达到95%以上。

五、分层教学的实施

由于目前新生入校后,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差距较大,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难以掌握深度和进度,导致教学难度加大,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太简单,基础差的学生觉得高深莫测。针对这种现状,该课程进行了分层教学,改革了以往的一个起点、统一内容的讲授模式。

我们在几个规模较大的学院学生进校后,进行了课程的水平考试,考试内容全面,难度适中,能够让学生拉开差距。成绩达到80分以上的进入提高班,其他的进入普通班。提高班的学生按照规定的教学学时,讲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流行软件的使用,如:Photo Shop、Frantpage,学生可以进行网页设计,参加网页设计大赛等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通过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起点更好地学好这门课,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六、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采用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教研活动等制度,加大国内外学术交流力度,鼓励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通过科研考核来鼓励教师参加科学研究项目。由于全体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方面所作的努力,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在学生评教结果中,得分名列前茅,有70%以上的教师获校级教学质量奖,12人次获教学质量一、二等奖。只有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了,富有了创新精神,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结束语

目前,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与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尤其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经过多年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验室建设等教学环节进行的科学研究和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教学改革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在教学中还将面临更多的新问题,我们要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继续研究和探索,使本课程成为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实用基础课程。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我校多年来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和网络化的教学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实践表明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有了大幅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网络化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分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赵希武,杨贵,韩吉义.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139~141

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5

现社会是信息技术发展飞快的社会,这也位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包括教学内容及方式。在现代技校教学中,首先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方式和理念,满足现社会的需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技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微课程”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习兴趣。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伴随当今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广泛普及,公共计算机课程已然成为技校各学科领域当中的一个重要通识课程,此课程开设时间一般为大学第一学年。开设此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力,使其具有运用计算机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职业能力,推动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尽管公共计算机可能在各类技校中已经开设多年,但仍然存在有如下问题:①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参差不齐。尽管多数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简单应用媒体资源、Windows系统操作及上网等,当仍然有一些学生入学之前较少接触计算机,但在自主学习欲望方面比较强。②缺乏多样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当前,较多运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依然是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长久获取学生兴趣及注意力。

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6

【关键词】网络课程平台 计算机基础课程 高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C-0064-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持续更新,不断变化。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许多新问题、新要求。高职院校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多元化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师信息资源优势弱化,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突出。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学生可通过网络主动获取更多资讯,教师不再是唯一或最主要的教学信息资源来源。另一方面,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大一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如笔者在所授课的项目管理、酒店管理专业新生班级课堂调查中发现,以文字录入速度测试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要求准确率在90%以上),能够达到45字/分钟以上的仅占10.8%,77.2%的学生在30字/分钟以下。大部分学生表示,在学习过程中,有教师分层次教学和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个性化安排学习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与教学资源匮乏存在矛盾。网络环境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能够更好地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更具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网络还能够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打破时间与空间局限,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这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软硬件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部分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未能满足教学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硬件资源不足。由于扩招,学生人数激增,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实训室等硬件资源显得更为紧缺,教师不能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演示、讨论与合作;教师被迫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离,无法实现预期“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效果;不便于学生课堂和课后实训作业的提交保存和教师评阅;不便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考试操作练习等。

2.教学软件不够丰富。部分教师授课还是以PPT课件为主先,没有创新和突破,教学方式枯燥、单一;教学内容和拓展知识不能及时更新补充。

3.教学资源共享不足。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以来由公共基础部教师承担全院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和等级考试指导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经验。随着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授课教师数量存在严重缺口,因此部分教学系开始独立授课。但由于缺少学院层面的统一管理和系部之间的沟通交流,授课标准、教学大纲、教材、课件等都不尽相同,丰富的教学和考试资源未能实现整理成库和网络共享。

(三)师资力量亟待加强。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基础也是一门更新速度较快的课程。由于对课程教学和教师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或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不足,部分院校安排非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授课,且未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导致老教师对新技术、新现象接受不够敏感,知识更新速度不快,无法将新知识融入教学中;年轻新任教师则缺少理论教学、实训指导和等级考试指导经验。

(四)等级考试对素质教育的制约。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规范计算机课程教学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水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有的院校仅把过级率作为教学质量的唯一评价标准,有的教师仅将考级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应试教育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非常有限,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能够与教学资源数据库有效整合,具备所需的应用工具和子系统,从课程网站的教学组织、资源发布、学习支持和教学交互,到教学管理、用户管理和课程管理,形成完整的网络教学支持环境。通过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解决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系统,构建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一)建设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前提和基础。借助学院教学资源数据库的海量存储系统和高效的管理系统,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上传至数据库中,按照教学要求和特定的教学活动需要,对数据库中的基础资源进行编排和组织,并发布给学生。

教学资源库的基础资源有:课程标准、职业(岗位)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教学录像、电子教材、教学课件、实训指导、教学案例、课堂练习、考试试卷、参考资源、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专业图片、动画仿真、音频视频、成果作品等。媒体类型包括: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和混合媒体。

教师拥有个人资源库,可将个人资源库内的资源上传至学院公共资源数据库,丰富公共库的内容;还能将公共资源数据库中同一课程、延续课程、同一专业的相关教学资源和拓展资源下载到个人资源库中,实现教学资源优化利用和共建共享。

(二)建设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分为教学资源、作业练习、测验考试、交流答疑四个模块。

1.教学资源模块。该模块课程网站栏目设置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实训指导、教学视频、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拓展学习、资源下载等。教师将授课资源详尽地发布出来,同时提供资源下载功能,实现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师生共享。教师通过后台系统,可以随时对数据库资源进行更新补充,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和教学需要,实现知识的及时更新;学生可以突破时空界限,课堂、课后浏览和下载学习资料,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拓展学习栏目,教师将课程学习的参考资料、拓展知识、延伸后继课程资源、专业相关知识进行发布,便于教师分专业、分层次教学和学生课后拓展学习。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多媒体集成的优势,运用各种图像、动画、音视频将教学内容丰富化、形象化和立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业练习模块。课程网站栏目设置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学习和操作实践紧密联系,且更重视学生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将课堂和课后习题发布在课程网站上,布置作业任务,学生可以浏览、下载习题,还能在线答题、提交和管理作业成果、查看教师评价和作业成绩;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动态把握学生学习情况,进一步调整教学安排。

3.测验考试模块。课程网站栏目设置为:随堂测验、模拟测试和在线测试。教师对考试题库进行管理,可以添加、编辑试题;通过手动组卷或自动组卷,形成随堂测验试卷、模拟测试试卷、在线测试试卷等试卷形式并进行发布;还可以通过设置学前测验,限定学生在学习某知识点之前必须通过该测试,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和自主学习需要,进行各项测验和自测,学会利用测试来巩固知识,查漏补缺。教师评阅试卷并记录系统自动评分成绩,了解学生学习和等级考试掌握程度,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

4.交流答疑模块。课程网站栏目设置为:在线交流和教学评价。教师运用系统的交流论坛、文字聊天室和在线答疑功能,搭建学生间、师生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线进行小组学习讨论,发布、参与主题互动;教师可以对学生网上的提问进行答疑,并能够利用系统投票功能,设置和记录教学评价和反馈。

三、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应用

(一)基于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平台,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如下:

1.分专业、分层次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为差异化教学提供支撑。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平台系统对授课班级进行管理,为每个授课专业搭建一个网站,利用系统模板,这一操作可便捷地完成。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在教学案例、拓展学习、作业练习等栏目中发布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例如,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增加财务报表编辑和数据统计的内容,文秘专业布置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相关作业,酒店管理专业融入酒店信息化建设案例等,增加课程的实用性。

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基础程度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测评调查结果和学生意愿将学生按层次分组,小组间还能进行互助互动。第一层次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完成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的基本内容;第二层次侧重专业应用,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并完成相关习题;第三层次拓展延伸,学生学习计算机延伸和拓展课程。课程网站中作业练习、测验考试、拓展学习栏目的内容按不同层次分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的学习和考试内容。

2.项目化教学。借助网络课程平台,教师可以组织项目化教学。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作业练习栏目中,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感兴趣的内容创建情境,将作业设计为若干项目和任务,涵盖单元模块知识点和技能,布置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例如在PPT演示文稿的学习中,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分组完成产品营销策划介绍。学生在研究型和合作型的学习中,独立思考,合作创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多方位评价。在教学平台系统中,教师可以通过网上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测验成绩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考量,对学生综合评定成绩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还能在交流互动平台上获得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刘颖.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

[2]李昕,褚治广.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2)

[3]朱志国,赵枫.面向财经类院校的多层次立体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作者简介】覃曼丽(1983— ),女,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公共管理。

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7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 只包含计算机基础操作内容, 不能满足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 为了更好的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医院管理领域以及临床诊疗中, 我院从2012 学年开始实施计算机课程改革, 确定了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 2013 年批准立项《医学信息服务于医学专业建设研究》为院级课题, 于2014 年结题, 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加快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推动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培养医疗行业发展需要的既懂医疗又懂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2014 年该课程申报院级精品课程。

2003 年4 月, 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说法,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由此可见, 精品课程不仅指课程的内容, 还包括了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要素, 包括教学、师资、资源、管理等。因此,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精品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一、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 既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根据社会对应用型高技能岗位人才的需求, 坚持“以服务为目的,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导思想, 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 结合职业岗位群的特征, 将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的学科型课程模式, 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以任务引领知识组织教学的职业课程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采用工学结合模式, 将工作任务设计为“学习项目”, 采用项目化教学, 按项目的不同采用任务驱动、行为导向、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

二、教材的选取与使用

目前, 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所采用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 教材单一, 内容统一。不能结合专业特点、满足专业的需求, 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就高职院校医学生而言, 掌握一定的医学信息系统知识尤为重要。因此, 课程组成员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考虑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教材的新颖性, 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 所包含的内容有:医学信息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等。经过4 年实施, 该教材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要求。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课程组成员有课程改革经验的教授, 又有长期在教学岗位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及教学第一线的中坚力量, 还有能注入新活力的研究生, 具有一定的研究理论和研究经验。在《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精品课的建设过程中, 由有经验的资深教师作为课程的带头人, 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管理中心组织的全国医学信息技术培训 (MILC) , 获得注册讲师资格, 具有全国医学信息技术培训 (MILC) 证书, 成为双师型教师, 为精品课程的实施作保障, 形成了精品课建设的队伍。

课程组成员6 名。其中教授1 名, 副教授1 名, 讲师4 名, 硕士研究生4 名, “双师型教师”3 人。

四、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设计

根据课程体系和内容,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项目化组织教学, 分为三个模块, 医学信息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七个项目:医学信息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Office办公软件系统、信息系统安全、医疗服务信息系统。

医学信息基础知识模块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信息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块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技能、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医疗服务信息系统模块, 由于目前各大医院采用的医学信息系统不同, 针对我院实际情况采用四川九阵公司开发研制的医疗服务信息系统, 使学生使用计算机掌握医院就诊的流程及使用。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以具体的应用案例为素材, 导入概念和知识, 起到了易化知识、化解难点、加深理解的效果。

2.“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所谓“三位一体”教学法就是在实训课中教师在计算机上教, 学生在计算机上学, 然后在计算机上做, 这种边教边学, 边学边做的方法, 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达到了教、学、做合一, 手、脑、机并用的效果。

3. 任务驱动法

根据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每节课教师都布置一些任务,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带着任务去做, 有助于锻炼学生思考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本课程所要进行的所有实训任务:

上机实训一计算机键盘操作与指法练习

上机实训二资源管理器的操作和文件管理

上机实训三文档的创建和编辑

上机实训四Word文档的排版与修饰

上机实训五Word表格的制作与编辑

上机实训六Word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上机实训七数据录入与表格编辑

上机实训八表格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上机实训九演示文稿的应用

上机实训十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

上机实训十一临床信息系统 (门诊系统)

上机实训十二临床信息系统 (住院系统和护理系统)

上机实训十三电子病历和药品管理信息系统

4. 情景教学法

由于引入了医学信息系统,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医院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 可以使学生熟悉医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5. 项目教学法

该课程依据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组织学习项目, 根据课程内容可分为7个项目, 每个项目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建设

1. 硬件条件

近年来, 学院投资1000 余万元建设和完善计算机基础课实训教室、实训基地。机房拥有400 余台 (套) , 连成高速局域网的各类计算机设备、服务器, 并与校园网相连。实训室均拥有专用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微机、投影仪等设备, 形成集教、学、做、练于一体的实训环境。

2. 软件条件

各类实训室的计算机、服务器中均安装有不同平台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和各类应用软件, 并与校园网相连, 校内开设有多台专用FTP服务器, 提供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学生可通过网络获取各种学习资源。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 除了安装操作系统软件, 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外还需要安装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四川九阵公司研发的医学信息技术培训软件。

3. 内容丰富的课程教学网站

学院开通了精品课程网, 可以将本课程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 (课程大纲, 课程计划, 电子课件、授课教案、习题、实训项目指导书、录像、已开发的部分课程的Flash课程件等) 放在教学资源网站上, 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校内的局域网进行网上在线学习和资源的下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七、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和电子实训室相结合

学院投资建成了多媒体教室, 充分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 改变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单一性, 扩大了信息容量, 完善了计算机教学课堂结构,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 仿真模拟教学

由于学院《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采用的是九阵公司开发的软件, 因此, 学生在学习期间主要对该系统的数据中心、门诊管理、住院管理、医护管理、药房管理药库管理、物资管理和财/ 报表系统进行仿真和操作。

八、考核方法

考试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一部分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将平时作业, 考勤情况占总成绩的30%, 体现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技能;期末的实践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70%, 体现了学生扎实的操作能力。另一部分, 为了将该课程应用到以后的学习、工作中, 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证书考试和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参加工信部组织的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资格证书考试, 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 通过竞赛, 使竞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 实现课证赛深度融合。

结束语

本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已开发形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有了稳定的教学队伍, 达到了精品课的示范性标准。主讲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特色鲜明。

本课程是一门包含了实践性教学的课程, 该课程的教师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 又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

参考文献

[1]http://www.jingpinke.com/.

[2]李晓辉, 朱勇, 周东升, 宋晓强.Visual Fox Pro数据库与程序设计精品课建设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 2014, 4 (4) 72-74.

[3]杨玲娟, 高广林.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建设之我见[J].甘肃科技纵横, 2011, 3 (40) 171-172.

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8

一、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小型局域网组建》课程是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搭建及应用职业岗位模块的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本课程是结合“岗位驱动、项目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需求, 考虑到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和行业技术结构, 为了与有关网络技术方面的招聘台阶接轨, 适应学生稳步地走向职业生涯需要, 而开发、设计的一门综合性的网络课程。本课程以真实的项目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为主, 将相对独立的阶段工作过程设计为教学项目, 通过项目实训让学生逐一掌握相对独立的技术, 不断提高项目的综合性引导学生将相应的知识点关联起来, 达到能够独立设计和组建完整的小型局域网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更新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是以“岗位驱动, 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设计模式。

依据与企业专家共同对“网络搭建及应用”工作领域的任务和技能分析, 以学生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家庭双机互联、企业部门网络的应用为切入点, 确定了本课程的建设思路, 即岗位需求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目标确定-->教学项目设计-->课程综合评价, 突出了技能培养、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整合课程内容, 开发出版教材

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坚持以“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原则, 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 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所以在充分进行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服务器及操作系统选型、安装、维护、备份及恢复;网络设备的配置、维护;安全方案规划、实施、管理、文档撰写归档等知识和技能整合为七个教学项目, 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了《小型局域网组建》教材及实训指导书, 并已出版。

四、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以企业真实工作情境为载体,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以七个企业真实项目, 贯穿整门课程的教学。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特点, 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六个环节:任务下达、任务规划、任务决策、任务实施、任务检查、任务评价。

五、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为主, 在各教学环节中灵活运用了引导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角色扮演、实战教学等方法, 辅以经典板书、实物投影、PPT多媒体电子课件、模拟软件等教学手段。

学生可以在校园网平台上预习和扩展学习课程内容的, 也可以通过网络提交作业及实习报告。我们也尝试了部分课程的网上授课, 通过对网络图文并茂的各种知识的学习,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达到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获实践技能的成效。

六、完善课程综合评价方式

本课程建立了“三结合”模式的形成性考核方式, 全过程、全方位地综合评价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综合职业能力的达标情况。

1、企业评价、行业认证相结合;

2、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3、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其中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是综合评价学生专业能力的关键。过程性评价是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中,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并强调过程的价值。结果性评价:是在课程结束时, 依照本课程对应的岗位要求, 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大作业, 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反映学生对该岗位工作的整体把握能力。

实践证明, 通过小型局域网组建精品课程的开发,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 为示范校课程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网络搭建和应用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对课程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并卓显成效。

关键词:课程模式,整合,教学方法,考核

参考文献

[1]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刘成新.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中国远程教育, 2001. (3) .

[3]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4]谢幼如, 柯清超.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9

关键词:中职,课改,精品课建设

我校于2011年6月被三部委批准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 两年建设期内, 以就业为导向, 校企深度融合, 深化并实践“三基四结合、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层递进、双证融通、岗位引领”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网、管网、用网”三大领域的就业岗位群需求, 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 邀请北京金商祺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 共同完成《网络综合布线》、《网站后台设计》和《网站前台设计》3门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 不断总结经验, 查找不足, 形成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工学结合解读

工学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强调学中做、做中学, 有利于人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工学结合强调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重视学习和劳作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开发的意义

目前,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教材延用高职高专类教材, 知识内容高度不适合中职学生, 教学模式单一, 同时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课程体系冗余和缺失, 实用效果不佳, 二是中职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 课堂专注度不高, 无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是学生缺乏理论学习的热情, 文化底蕴不足, 从而造成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上课状态不佳, 学习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 有必要从中职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为切入口, 以企业实际项目为主线, 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 切块式、地毯式的展开教学内容, 使上课即上岗, 创设一个岗位工作情境, 以企业真实的案例引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三、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开发的过程

精品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系统的工程, 从顶层设计到模块式分解, 需要开发团队的协作, 需要企业案例的注入, 需要专家的引领, 需要不断决策与更新, 归根结底, 精品课程的开发要以四需为前题, 紧密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 广泛开展调研,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 不同的地域的不同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也不尽相同, 因此开发精品课程之前, 不仅要在本区域内调研, 还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研, 通过走访企业、电话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 确定企业人才需求,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2. 围绕企业需求, 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根据建网、管网和用网的工作过程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 确定培养目标, 形成课程体系, 以企业真实的案例为载体, 组织课程教学, 突出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转教师的教为教师传帮带, 在以工作过程为主体的教学中, 以学生为中心, 设定学习情境, 提供学习资料, 让学生亲自在做中去学、切身体会、感受技能世界的原本面目, 师生关系已转变为一种师徒关系,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咨询师。

3. 倒推职业岗位, 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能力和岗位目标, 整合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如下图所示:

4. 运用先进教学方法, 形成多元教学模式

以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导向。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将项目教学任务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仿真教学等方式, 以企业真实项目引领, 将项目分解成若干子模块, 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边学边练, 从而达到真实工作过程的情景化呈现。在企业、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下, 将工作岗位情景化、工作过程项目化。形成以理实一体教学———技能竞赛选拔———专业特长训练———企业项目开发———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线的教学形式, 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

四、中职精品课程开发的创新

1.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实现课程结构体系模块化, 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项目化处理, 采用以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方法完成教学目的;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工作任务, 使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任务完成率和完成质量评价;采用“教、学、做”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

2. 教学目标与企业、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满足企业对不同层次技术水平的劳动力的需要, 将中、高年级的学生分别派往企业实习, 将顶岗实训与半工半读相结合;满足企业对所需劳动力的连续性需要, 采用模块式工学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将半工半读与工学交替相结合;满足企业不同岗位对各种人才的需要, 将企业的这种需求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

3. 校企共建实现精品课程的实训环境

在创新“以企业为中心”的模块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了与IT类企业联系, 建设顶岗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络。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确保合作持久深入的延伸下去, 把实习基地打造成双方共赢的基地、人才的基地、创新的基地、就业的基地。

4. 精品课程开发提升师资队伍建设

工学结合精品课实施的关键, 是要有一支能够操作能力强, 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因为在精品课建设过程中, 如何进行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及适合中职生个性特点的内容设计并实施、理实一体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都要依靠一支高素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师队伍去操作完成。所以, 在精品课建设过程中, 不断开展专业教师培训, 企业专家讲座, 教师下企业实践等活动, 提升专业教师技能水平, 促使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双师结构的团队优势。

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10

一、弱化理论, 强调操作教学理念

现在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书中往往有不少的硬件原理等理论知识, 由于现在的中职学生基础素质越来越差, 对于理论性强的一些知识, 一是不想学, 二是学不懂, 因此讲理论的效果和不讲没有多大的差别, 而且中职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高技术人才, 而是培养一般的技术工人, 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就能满足社会中的岗位技能的需求。因此大胆地弱化理论, 尽量少讲理论, 对于难懂的理论可以不讲。理论讲解简单化, 把重点放在操作的示范讲解上和实训上。把一些纯理论作为阅读材料处理。尽量把课堂从教室移到实训现场, 讲要多从实物、实训现场讲, 少在教室讲。采用任务驱动法, 在完成任务中教, 在完成任务中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更新发展的能力教学理念

采用两种方法培养学生:一是网络学习, 不仅能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更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更新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上网学习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上学习。二是市场调查研究学习法, 在电脑市场上往往能看到最新的电脑硬件, 学到最新的电脑技术知识和技能, 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更新, 因此在学校的组装与维护教学中, 通过下任务, 教方法、组织市场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市场调查学习的方法, 学会从最新硬件的说明书中学习最新的知识。

三、集中实训

课程结束时安排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实训, 分小组进行, 采用最新的硬件系统, 熟悉并能够识别计算机各种配件, 按要求组装计算机并在组装中排除硬件故障, 掌握计算机故障的分类方法, 确定计算机故障产生的原因, 学会通过直观检查法、拔插法、交换法等进行故障判断。对计算机几种常见的故障, 通过检查进行判断并找出故障的原因。并通过光盘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系统安装等, 实训内容与毕业后实际工作情况大体一致。彻底弥补了平常练习的局限性。

四、学习评价的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化的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我们终身最有用的技能之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所有专业的基础课,也是所有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现在高职教育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一、课程定位

关于本门课的定位,我们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学生有三个主要地方用到计算机技术。一个是在求职时,如何在众多的求职简历中脱颖而出,需要学生设计独特的文档格式。发送电子简历又用到了互联网。第二个是学生在营销过程中,如何设计策划方案,广告方案,写出营销软文,要用到办公软件和互联网。第三个是在日常工作当中,如何上传下达文件,总结自己工作,要用到办公软件和互联网。因此,我们归纳出学生今后用得最多的计算机技术是Office办公软件和互联网应用技术。而Office办公软件和互联网应用技术中最重要的技能是设计文档格式和编辑、排版技术。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将课程定位为:该课程面向一年级新生,从浅入深,学生将学习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的基础知识,并重点学习编辑、排版技术,本门课是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课。

二、课程目标

根据前面的定位,我们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①基础知识:Office 办公软件和互联网应用基础。②编辑、排版技术。

1.知识目标:①windows XP操作系统。主要学习:资源管理;控制面板;附件工具;桌面设置。②PowerPoint。主要学习:幻灯片编辑;对象编辑;演示文稿放映;打印和打包。③Word。主要学习:格式编辑;表格编辑;版面编辑;高级编辑。④Excel。主要学习:单元格编辑;公式与函数;图表编辑;数据处理和统计。⑤互联网应用。主要学习:邮件接收和发送;BBS和论坛;博客;QQ洽谈。

2.能力目标:①打字的能力。要求每分钟120个英文,60个汉字。②用WinXP 管理资源的能力。主要要求能创建文件夹,复制和移动文件夹。③Word文档编辑的能力。要求接到一项文档编辑任务时能按照要求编辑排版好。④Excel数据处理和统计的能力。要求会进行单元格的编辑,数据的处理和统计。⑤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的能力。要求演示文稿简明扼要,图文并茂。⑥能用互联网发送和接收邮件,查找信息。⑦通过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证(中级)。

3.职业素养: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的选取

教材的选取既要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要符合我们的目标,因此我们选取了邹月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及实训指导》(以下简称《案例教程》)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编写的《办公软件应用:试题汇编》(以下简称《试题汇编》)。《案例教程》采用工作任务驱动,讲解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为办公软件和互联网应用基础知识。《试题汇编》针对高新技术考试,编辑了八个单元的练习,主要学习编辑、排版方面的技能。

四、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工作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思路是:①理清重点:本门课学习的内容多,时间短,重点放在Word和Excel的学习上。②教学内容先易后难。先讲windows XP,PowerPoint,再讲Word 和 Excel,最后讲互联网应用。③工作任务台阶式。例如编辑技术的学习,可以先从文字的录入和编辑开始,再学习文档格式设置与编排,最后学习整个版面设置与编排。

2.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①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学习办公软件和互联网应用的基础知识。②编辑、排版技术的学习。主要内容有:文字的录入与编辑;文档的格式设置与编排;文档表格的创建与设置;文档的版面设置与编排;电子表格工作簿的操作;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MS Word和MS Excel 的进阶综合应用。

3.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工作任务驱动。《试题汇编》这本书已经分好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20篇任务。其中:文字錄入与编辑任务:20篇;文档的格式设置与编排任务:20篇;文档表格的创建与设置任务:20篇;文档的版面设置与编排任务:20篇;电子表格格式编辑任务:20篇;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任务:20篇;MS Word 和 MS Excel 的进阶应用:20篇。

4.实践教学和质量控制。实践教学要和理论教学相配合,理论教学一般先观赏范文,再由教师示范操作,再学生操作,再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最后总结提高。实践教学则首先要有实训指导书、实训题目和实训要求,再抽取各单元题目让学生练习。

质量控制主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在实操课时监控每个学生要完成相应的作业;二是及时批改作业并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程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机试,每个单元抽选一道题,共八道题。

评分方法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4:6

具体为:

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12

1“微课程”的应用的必要性及案例分析

1.1“微课程”应用的必要性

传统计算机教学课堂上,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强制性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等不良情绪,为了顺应教育体制改革,教师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将微课程充分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微课程”中的微,是微小,相对较短,具有画面片段的小视频。而这种微视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甚至是MP4播放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视频的获取方式也越来越方便快捷,使更多老师愿意使用这种方式去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对于微视频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方面:微视频资源的研发,二是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效果。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学生自己也能从中获得乐趣,不再像过去一样死板地去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滞后性的产生。微课程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重要革新。

1.2“微课程”的应用案例分析

自从部分省市开展了电子书本,1对1项目,云计算辅助教育等新技术以及国外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传入国内教育界。现阶段我国有很多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使我国的课堂模式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灌输式、被动式、以知识的传递及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成了“微课程”等概念的教学模式。“微课程”的重点就是微视频,一般都是借用网络平台所展现出来,使一种将教学素材及设计、考核测试以及交流互动等内容相结合的微型的网络课程资源。为其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方向。在国外,主要以THDED以及可汗学院所设计的网络教学视频,而在国内主要是一些“微课网”的设计评比。教学设计、微视频、辅助学习资源、社会性交往平台等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微课程体系[2]。

2“微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

2.1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微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分成三个模块:课前、课中、课后。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1)课前

教师在实施微课程教学策略前,应该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课程设计,将教学重点难点融入到教学视频中去,同时,帮学生安排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回家以后进行自学,对知识进行预习,由于视频都是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开展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己想学知识的学习。由于每个视频的学习时间都相对较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去观看,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程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它的出现为信息化学习模式的发展创作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思考问题,不能被微课程所控制,否则会使微视频的应用没有任何意义,从而也丧失了学习的意义。

2)课中

想要完成对知识的进一步内化,就需要师生都有效的利用好课堂面对面交流的最佳平台。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状态予以掌握,那么在课堂中就能针对学生课前学习中所存在的困惑进行解答,并积极的评价学生在课前的学习机练习情况。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课中时间,使学者学到更多。同时学生在课堂上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层次分小组来积极探讨学习问题,便于提高学习效果。

3)课后

课后的复习和巩固是非常关键的部分,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课后作业和实际操作练习的过程中获取的是知识的内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的知识,一回到家就差不多忘记了一大半,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无法将知识真正落实。而微课程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点,上课没有弄懂的知识,可以在课后利用微视频去学习,引导他们思考微视频中是怎么引导,怎么推理,怎么结论的,通过反复地观看与探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微视频进行复习是众多学生愿意采用的方式,除了它的趣味性以外,还有它的便捷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去观看它,如果自己实在弄不懂,也可以请求家长帮助他一起去理解,这种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因此,不得不说微课程的运用为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一场革新,这种全新的体验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家长及老师们的喜爱。

2.2“微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点分析

1)设计问题及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能够找到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方式,老师可以通过微视频、PPT、HTML网页等多种学习方法供学生参考。应用任务驱动模式来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对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设计问题及内容,而且其问题还需与知识要点有较大的紧密型,并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相关联,主要设计原则包括实用性和全面性两个方面。任务设计的难度不能过大要保证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最好是添加一些拓展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同时也可以将挑战性非常强的任务给设计出来,使一些水平较高的学生需求得到满足,而最后就是在设计任务时,不要设计一些太容易掌握的内容,因为这会让学生感到枯燥疲惫,从而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不愿意再去完成任务。

2)协助学习活动设计

为了更便于学习吸收稀释,可将课程中会用到的关键点制作成为一个小视频,并积极的讲解每个步骤,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视频步骤来操作,同时学生还可根据不同的主题任务或者彼此的喜好和性格来进行学习小组的分组,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分析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需从不同角度来了解问题,将认知结构重新进行构建。而教师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其他学生一起讨论问题解决的技术及方案,并针对问题共同进行讨论,而在讨论及交流中有效吸收知识,是学生创新思维得以提高。

3)综合评价测试设计

教师应提供多层次且难易程度多样化的操作练习于网络教学平台上,以便于学生能依照自身的综合能力及水平来选择对应的练习,应用这些联系让自己能多找我一些模块知识点,能够及时对自己在学习存在的不足充分了解,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解决方法可以是找其他同学或者老师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当然学生还可以成立一些课外科学小组,在小组上将自己困惑的问题提出来予以讨论,以此促进小组之间互相进步,最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学习汇报及小组评分,对每一个小组及组员进行公平的考核。

3 结束语

微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们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自觉去钻研与探讨,不过教师在利用微课程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录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提高了学习的效果,然而,教师在利用微课程教学时,也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特点予以实施,将“微课程”运用得恰到好处,促进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成果不断提升,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摘要:伴随中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进步,尤其在教学方面。特别在计算机的学习上,我们必须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方法,一方面提高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与乐趣。随着信息的社会化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网络媒体、社交网站的广泛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得到了极高的重视。该文将对“微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模式,微课教学

参考文献

[1]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126-133.

[2]吴云,徐冠男,曲朝阳,等.基于微课的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5):122-122.

上一篇:水土保持分析下一篇:保温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