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止血器

2024-09-24

桡动脉止血器(共8篇)

桡动脉止血器 篇1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进步以及医师操作经验的丰富, 经桡动脉穿刺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主要路径之一, 这一途径具有损伤小, 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止血方便, 外周血管并发症少, 不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连续使用以及患者术后活动不受限[1]等优势, 此处该部位迷走神经分布相对较少, 不易引起迷走反射, 易加压包扎止血, 无需制动, 避免了长时间的卧床所带来的术后负性效应, 如腰酸背痛、尿潴留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不适和痛苦的优点[2]。术后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康复的进程。目前我科经过对止血器方法改进后, 运用弹力加压型止血器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300例。入选病例均排除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慢性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者。其中男162例, 女138例;年龄37~72 (58±11) 岁。全部病例经ALLEN实验均为阳性, 确认其桡动脉和尺动脉之间有良好的侧肢循环, 以判断术后有无缺血性损伤和坏死的危险[3]。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男79例, 女71例;年龄 (59±9) 岁;对照组男83例, 女67例;年龄 (57±10) 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均由统一标准方法培训的同一手术组, 且具有资职的成员完成。

1.2.1 观察组:

采用弹力加压型止血器止血方法。术毕操作者将动脉鞘退出至1~2cm时, 将压迫止血器置于穿刺外口的近侧, 以保证压住内口, 在鞘管完全退出的瞬间左手拇指将压迫器中点加压穿刺处, 右手将弹力带分别套于压迫板两端凹槽即可。

1.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纱布绷带止血方法。术毕护士协助术者在退出鞘管2~3cm时, 在穿刺部位上方覆盖厚度为5cm的小纱布一块, 再在纱布上方置一除去内活塞和乳头的无菌5ml注射器, 用宽6cm, 长15cm的自粘弹力绷带3条分别叠缠在注射器上方加压止血。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舒适度、手掌肿胀程度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和术后再次包扎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舒适度、手掌肿胀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术后出血发生率和术后再次包扎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表2、表3、表4。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由于桡动脉内径适合大多数行冠状动脉治疗的要求, 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具有压迫准确, 力度适当, 容易止血, 出血发生率低, 便于操作等优点, 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及依从性。以往常规采用弹力粘贴固定绷带加一次性5ml注射器对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止血存在以下缺点: (1) 松紧度不易控制, 影响静脉回流, 从而引起肢端麻木, 肿胀不适; (2) 不易准确压迫止血点, 有渗血情况; (3) 护士不容易有效观察到穿刺点是否出血; (4) 护士在定时松解绷带时, 松紧很难掌握, 易造成二次出血; (5) 患者感觉痛苦, 手掌肢端易出现肿胀, 因为绷带在压迫穿刺点的同时, 压迫了周围血管; (6) 压迫时间长达8~10h; (7) 压迫穿刺点周围易出现水泡、淤斑; (8) 操作不方便, 费时[4]。而弹力压迫止血器具有以下优势: (1) 止血器凹陷型设计不会移位, 作用力直接作用于穿刺点, 压迫范围小, 止血效果好, 不易引起周围皮肤出现水泡, 不易导致指端肿胀、麻木、疼痛。压迫板的设计符合血管解剖生理, 尺动脉无明显受压, 血流正常, 患者舒适感增加[5]。 (2) 质地柔软, 不宜滑脱, 可直视穿刺点, 松紧可随意调节, 护士容易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渗血情况。 (3) 护士定时松解时, 操作简便, 不会造成二次出血。 (4) 手术中使用方便, 省时省力。 (5) 压迫时间仅需6h, 患者活动方便[6]。

综上所述, 随着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 穿刺点止血措施逐日改进, 弹力加压桡动脉止血器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 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求,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桡动脉穿刺部位两种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300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使用弹力压迫止血器对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纱布绷带对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加压止血。比较2组舒适度、手掌肿胀程度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和术后再次包扎率。结果 观察组在舒适度、手掌肿胀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术后出血发生率和术后再次包扎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压迫止血, 操作简便省时, 并发症少。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桡动脉止血器,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丽宁, 刘磊明.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28) :98-99.

[2] 徐青.桡动脉压迫型止血器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3, 23 (3) :1415.

[3] 赵学霞, 季梅华, 康卫红.PCI术后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使用不同压力止血器效果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 2014, 36 (11) :1031-1033.

[4] 张存, 魏国芬.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的研究进展[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 20 (3) :402-404.

[5] 李晓微, 麻薇.改良动脉止血器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 2014, 35 (24) :5391.

[6] 柯小云.桡动脉止血压迫器临床应用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17) :4072-4073.

桡动脉止血器 篇2

经股动脉穿刺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常用途径,而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冠心病介入诊疗方法的一次重要创新[1]。由于桡动脉位置表浅,无重要血管神经伴行,管径细,易于压迫止血,且术后无需卧床制动等优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老年、胖肥、不能控制体位等患者,是术后并发局部出血的高危因素,更适合选择桡动脉穿刺途径。我院自2012年开始对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术后患者使用了桡动脉加压器,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行经桡动脉介入诊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53例,男90例,女63例,年龄55-65岁。病例入选标准,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试验提示尺动脉功能良好,适合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介入手术操作者由同一手术组按统一培训标準方法完成。所有患者在接受PCI术前均口服氯吡格雷(波立维)300mg、拜阿司匹林300mg,术中充分肝素化,术后继续予抗凝治疗。

1.2 方法

桡动脉加压器操作方法 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操作完毕,使桡动脉加压器中心的透明基座对准血管穿刺点,扣紧两端搭扣,把带子固定在手腕上,顺时针旋转螺旋手柄6-8周,通过中心软胶皮的压力对止血点进行压迫,确认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准确稳定,如感觉不稳定继续顺时针旋转螺旋钮加压直至稳定。其间,密切观察手部血液运行情况,目测穿刺点不渗血。

2 结果

4小时后常规撤除桡动脉加压器患者153例,渗血者23例,疼痛者25例,手指肿胀麻木者23例,指端发绀者2例,前臂肿胀者2例,1例术中发生桡动脉闭塞改为股动脉穿刺成功。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良好的心理护理是桡动脉加压器成功应用的基础,护士在术前详细介绍经桡动脉介入手术的优点,桡动脉加压器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了解术后应如何配合,同时也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

3.2 术后护理

3.2.1 桡动脉加压器的维护 应用桡动脉加压器返回病房后,应注意检查固定带的搭扣有无松动,遇手腕过粗,情绪不稳不能很好配合的患者,需在固定带连接处粘贴少许胶布,以免固定带脱落,引发桡动脉大出血。术后视出血情况应逐渐旋转螺旋手柄,放松压力,在最后一次旋转螺旋手柄,放压后,不要马上撤除桡动脉加压器,观察30min后无出血方可解除。遇有高血压、长期吸烟、大量使用肝素的患者应适当增加压力,延长压迫的时间。在减压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如出现出血,应立即加压,并适当延长压迫时间。

3.2.2 术后手腕穿刺部位的观察 术后4小时每15-30分钟观察1次。主要观察手腕部有无渗血及手指末梢循环和桡动脉搏动情况,4小时的观察每1-2小时1次,直到术后12小时。术后2h第1次松解,逆时针旋转螺旋手柄半圈,以不出现出血或血肿为原则;如有出血或血肿,顺时针旋转螺旋手柄至不出血。在第1次松解后每隔2h松解1次,每次逆时针旋转螺旋手柄0.5圈,术后6h解除压迫。注意观察伤口渗血和桡动脉搏动。

3.3 局部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患者术肢制动期间,经常巡视病房,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需求并积极帮助其解决。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有一小部分患者比较敏感,耐受性差,用上加压器后感觉术肢肿胀不适,观察局部无异常发现,此时应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做好心理护理。

渗血者多数为切口处渗血,用2-3根棉签上退出棉花头塞压后止血。疼痛明显者通过松解减压多可缓解,其中一例疼痛难以忍受伴指端肿胀、麻木,手臂抖动,减压后仍有少量出血。最终改纱布卷包扎压迫止血后缓解。手指肿胀麻木经及时减压或重新包扎及抬高穿刺侧前手臂后浮肿减轻。指端发绀也采取相同的护理策略。前臂肿胀通过局部硫酸镁湿敷后缓解。

3.4 术侧肢体的护理

患者术后,4h之内术侧腕部制动,卧位时,术肢下可垫软枕 [2],监测血压等增加肢体压力的操作,可在对侧或下肢进行,3天内勿在穿刺侧肢体进行血管穿刺,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防止穿刺点再出血或感染,1个月内穿刺侧肢体勿提超过10-15kg的重物。

4 体会

桡动脉加压器与皮肤接触的是硅胶软且有弹性,可有效保护皮肤,避免破溃损伤。有资料表明,桡动脉加压器使用可做到准确定位,作用力集中,压迫面积小且均匀,不易引起桡动脉闭塞和阻断术侧上肢血液回流[3,4];通过临床的工作观察,我们认为由于其可以直接把压力作用于穿刺点局部,避免对周围组织压迫,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另外使用时可直视穿刺点,方便观察出血,直观可靠,因此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针对使用中出现出血、血管损伤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所有的患者得到及时的处理,恢复良好。进一步证实术后有效的护理策略对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总之,在所有病例中,桡动脉压迫器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少于股动脉压迫器。使用动脉压迫器患者的卧床时间较既往手法压迫止血方式明显减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对我们临床护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密切观察患者在使用压迫器过程中的情况,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贺剑.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对比研究.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0:27(1):16-17

[2]闫静,刘玲玲.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382739.

[3]郭晓萍,梅静.?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护理体会[J].华北国防医药,2008,19(6):103-108

[4]李清玉,吕丹.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在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和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4):46-47

桡动脉止血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20例,冠脉支架190例。其中男185例,女125例,年龄35~82岁。所有患者术前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正常。患者的临床用药均不受限制,包括抗凝药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1.2 手部血管条件观察

1.2.1 选择手部血管条件的原因

手的血液供给主要来自桡动脉和尺动脉,其互相吻合形成掌浅弓和掌深弓。经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一方面要求桡动脉粗、直、弹性好,另一方面置入鞘管会影响到桡动脉血流,因此要考虑到尺动脉代偿功能。术前做Allen试验,判断手部血液循环情况,以免发生手部缺血性损伤或坏死。

1.2.2 Allen试验方法

(1)检查者用双手同时用力压迫患者的桡动脉和尺动脉;(2)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展开手掌5~7次至手掌发白;(3)放松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手掌颜色在10 s内迅速由白变红或恢复正常,则Allen试验阳性,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之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可进行桡动脉穿刺;若10 s内手掌颜色仍然发白,则Allen试验阴性,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之间侧支循环不良,不宜进行桡动脉穿刺。本组患者术前进行Allen试验均为阳性。

1.3 桡动脉穿刺及穿刺局部压迫止血方法

患者仰卧位,手臂自然外展,常规消毒肘关节以下前臂和整个手掌。穿刺点定位于腕第2横纹上0.5 cm处。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穿刺桡动脉,有搏动性回血后退出针头,沿导丝插入6F桡动脉鞘管;注入肝素4000 U以抗凝,注入硝酸甘油0.1~0.2 mg或利多卡因50 mg或维拉帕米1 mg以防止血管痉挛。随后行冠脉造影,如进一步行介入治疗前(如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追加肝素2000~5000 U,根据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引导钢丝、球囊或支架。术后立即拔除动脉鞘,然后用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止血。1名操作者将动脉鞘退出1~2 cm,将止血器的压板压在穿刺处,1名操作者将固定胶带围绕手腕部箍紧并粘牢,1名操作者顺时针旋转螺旋手柄,通过压板增加对止血点的压力,再拔除动脉鞘,调节螺旋手柄至目测穿刺点不渗血,持续压迫4~6 h,观察24 h。

2 护理

2.1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目的和必要性,手术操作的大致过程,患者在接受检查及治疗过程中配合操作的方法,术后使用止血器压迫止血的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与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2.2 术中心理护理

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向患者讲清手术过程,指导患者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术中可能有局部疼痛,导管经过上肢处有轻微不适,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给药,减轻疼痛及不适,消除由于精神紧张而出现的桡动脉痉挛。

2.3 术后护理

2.3.1 穿刺点及末梢循环的观察

血液循环观察指标为指体色泽、指温、毛细血管回充盈实验、指腹张力等[2]。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是由透明材料制成,可直接观察穿刺点是否有出血或血肿,并定时观察桡动脉的搏动情况。术后护十每30 min观察1次穿刺侧手掌有无苍白、青紫、疼痛、麻木及异样感觉,触摸手指皮肤温度。若患者主诉手部发麻,出现手指颜色青紫、手部水肿,提示压迫过紧,可适当减压,以既不出现穿刺点渗血又不引起手部血循环障碍为宜。

2.3.2 穿刺侧肢体护理

止血过程中,嘱患者穿刺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手掌腕部伸直,腕关节制动4~6 h,术后24 h内禁止术肢测血压及输液等,以免加重手部肿胀或压力,导致穿刺点出血。适当抬高术侧手臂,减少因静脉回流不畅所致手部肿胀及患者的不适。

2.3.3 止血器加压时间

术后手腕部并发症的观察:国外个别报道出院前桡动脉闭塞发生率为6%~10%,部分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生再通[3]。止血器加压时间:术后2 h若无穿刺点渗血,可进行第1次减压,逆时针旋转螺旋手柄1圈;术后4 h根据桡动脉搏动、末梢循环情况进行第2次适当减压,如未出现穿刺点的出血或渗血,加压固定6 h后拆除压迫装置。根据每位患者情况可适当延长加压时间。

2.3.4 介入术后常规护理

介入治疗时术中造影剂用量较大,患者回病房后,应鼓励多饮水,增加造影剂从肾脏排泄,以免引起肾功能损害。根据病情给予心电监护及氧气吸入,穿刺点保持清洁干燥,防止局部感染。

3 讨论

由于桡动脉内径适合大多数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要求[4],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具有压迫准确、力度适当、容易止血、出血发生率低、易于操作等优点,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及依从性,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技术在临床逐渐得到推广。以往常规采用自制的弹力粘贴固定绷带对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止血,该方法存在包扎松紧度不易控制、影响静脉回流的缺点,从而引起肢端麻木、肿胀、淤血等不适。由压板直接压在动脉穿刺点上,靠螺旋手柄调节压板对动脉穿刺点处的压力,保持持续均匀的压力,使桡动脉穿刺点闭合止血。桡动脉介入术后采用桡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操作灵敏,效果确切,能随时观察和调整止血效果。桡动脉压迫器压迫面为一透明面,可直视桡动脉穿刺点,便于观察出血、渗血情况。压迫板为TPE材料制成,无毒且不致敏,质地柔软,不宜滑脱,可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舒适度的需求。加压板松紧可用螺旋手柄调节,操作方便,在能有效止血的同时不会出现肢端肿胀、麻木、疼痛等不适,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胡方斌,加藤修.经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志,2000,28(6):430—432.

[2]程国良,潘达德.手指再植与再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120—122.

[3]周景昱,占安林,覃国良,等.274例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3,11(3):135—137.

桡动脉止血器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行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应用弹力带加压型止血器的病人420例, 男261例, 女159例;年龄14岁~83岁;右侧桡动脉穿刺396例, 左侧24例;冠脉造影196例,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224例;术前Allen实验均为阳性。

1.2 方法

在冠脉介入诊疗结束时打开无菌包装, 准备好弹力带, 将桡动脉鞘管向外拔出2cm~3cm, 确认无血管痉挛, 将止血器的加压胶垫中心对准血管穿刺部位, 先不收紧弹力带, 用左手拇指轻轻固定加压胶垫, 右手缓缓拔出动脉鞘管, 在鞘管完全退出之时, 左手拇指用力压迫加压胶垫, 右手收紧弹力带, 调节松紧度, 一般以穿刺切口不出血并可触及止血器压迫部位上方和下方2处桡动脉搏动为宜, 妥善固定粘扣, 压迫面板上注明压迫开始时间。术后每1h放松弹力带1次, 以穿刺切口不出血为原则。如无特殊情况, 4h~6h弹力带完全放松, 术后12h撤除止血器, 局部消毒后无菌敷贴覆盖保护, 24h后取下。

1.3 结果

17例桡动脉穿刺切口出血、39例并发肢端缺血、18例穿刺切口周围血肿、7例皮肤损伤。以上问题及时给予处理和护理, 病人均恢复良好, 如期出院。

2 常见问题及护理

2.1 穿刺切口出血

拔出动脉鞘管时加压胶垫中心位置不准确、术肢活动不当、使用止血器减压时手法不对、术后减压时间过早、压力下降过快是造成穿刺切口出血的常见原因。拔出鞘管时加压胶垫中心未对准桡动脉穿刺点上方;术肢腕关节过度弯曲、过度活动;护士在进行减压操作时, 左手拇指未充分按压加压胶垫的情况下即调节弹力带, 这些因素造成止血器倾斜, 加压胶垫中心偏离血管穿刺部位发生出血。护士术后应正确掌握减压手法、减压时间及力度。加强巡视, 每次减压后认真查看止血器压迫位置, 观察2min~3 min确认无出血后再离开, 如有移位立即请医生重新压迫。指导病人术后最小限度地弯曲穿刺侧手腕, 确保止血效果。本组发生17例穿刺切口出血, 均为少量渗血, 给予重新加压, 延长压迫时间后再无出血。

2.2 肢端缺血

主要表现为术侧肢端青紫、苍白、肿胀、麻木、疼痛、皮温下降, 张力增高, 常与弹力带压迫过紧、压迫时间过长有关。护士每30min观察病人术肢情况, 注意肢端颜色、温度、张力、感觉的变化。术后1h给予首次减压, 适度放松弹力带, 放松的量以穿刺切口不出血为宜, 以后每1h减压1次, 4h~6h完全放松弹力带, 12h撤除止血器。若病人术肢出现压迫痛与麻痹现象时及时放松弹力带。在减压过程中指导病人腕关节伸直自然放置, 每30min~60min做握拳动作数次以活动手指, 将术肢适当抬高置于胸前, 促进血液回流、减轻疼痛。术后24h严禁在穿刺侧肢体进行输液、采血、测血压等操作。本组39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肢端缺血表现, 经减压、抬高术肢, 解除压迫后症状均得到改善。

2.3 穿刺切口周围血肿

多与术中操作损伤血管、压迫位置不当致血液渗入皮下有关。防范血肿发生关键是术者提高穿刺成功率, 操作轻柔;此外病房护士应及时和术者进行沟通, 大概了解手术过程, 若病人穿刺不顺利, 返回病房后对病人要有针对性的护理, 及时观察术侧肢体变化, 出现皮下血肿及时告知医生, 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至血肿上方, 抬高术肢, 局部冰袋冷敷;标记血肿范围, 测量术肢臂围变化, 必要时使用脱水剂。密切观察肢端血运, 重视病人主诉, 警惕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本组18例病人出现穿刺切口周围血肿, 其中7例前壁血肿, 给予上述积极处理后血肿均逐渐好转、消除。

2.4 皮肤损伤

多为止血器压迫穿刺处时间过长、压力过大所致, 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皮下淤斑、湿疹、水疱、破损。为避免皮肤损伤, 在拔出动脉鞘管时用干纱布完全擦干穿刺部位及其周边的消毒液后再使用止血器, 防止穿刺部位产生湿疹。记录止血器压迫起止时间, 注意观察压迫处皮肤情况。在炎热季节病人出汗较多的情况下, 可在穿刺点上覆盖一块略大于加压胶垫的2层~4层无菌纱布后再进行压迫止血, 这样可以保持局部干燥,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皮肤损伤的发生。本组出现7例皮肤损伤, 均表现为穿刺处周边水疱, 处理:小水疱不做特殊处理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在水泡的最低处抽出液体, 局部保持干燥, 促进吸收愈合。

3 小结

在应用弹力带加压型止血器的过程中, 护士必须要正确、规范地进行减压操作, 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 做好病人的指导。由于病人自身条件及穿刺技术的不同等因素, 护士术后应及时与术者沟通, 做好交接工作, 了解术中肝素及一些特殊药物, 如替罗非班的用量、血管穿刺情况、使用的鞘管直径、术后抗栓药物的使用等, 对病人进行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护理。注意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止血器的减压时间及力度,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达到安全、有效止血、病人舒适度最大化的目的, 为介入日间病房的广泛开展提供保障。

摘要:分析420例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病人术后应用弹力带加压型止血器过程中常见问题, 包括穿刺切口出血、肢端缺血、穿刺切口局部血肿、皮肤损伤。强调术后护士严格病人交接流程、正确规范地进行减压操作、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 做好病人的指导, 做到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关键词:桡动脉,弹力带加压型止血器,护理

参考文献

桡动脉止血器 篇5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6例, 其中男性患者17例, 女性患者9例, 年龄21—67岁, 所有患者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并排除以下情况:伴有皮肤病和高度皮肤过敏体质者, 明显周围血管病变者, 介入操作穿刺时有透壁损伤或穿刺失败者, 既往有周围血管并发症者。所有患者在接受诊治前均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300mg, 氯吡格雷片300mg, 术中均给予肝素100—200u/kg。术后使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后均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发生。

1适应症

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适应于经股动脉插管术后动脉穿刺点体外压迫闭合止血。

2止血原理

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遵循生理性止血的规律, 针对股动脉穿刺点采用体外压迫的方式使抵抗动脉内压力的对抗力增大, 促使血小板凝聚力增强, 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3机械原理

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是一种体外佩戴式的止血器械, 通过压板从体外直接在股动脉穿刺点上, 两条固定胶带直接黏在皮肤上, 利用螺旋手柄向下旋转加压达到止血目的。

4在完成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使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正规操作

(1) 介入手术皮肤消毒范围用生理盐水清洁后, 用无菌纱布擦干皮肤。

(2) 操作者确认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将动脉导管鞘拔出2cm, 然后确认股动脉穿刺点, 用无菌纱布覆盖, 将压板压在股动脉穿刺点的体表投影位置, 调整底座方向, 使胶带达到理想的黏贴角度。

(3) 另一位操作者将固定胶带围绕股部顺势加压箍紧并黏贴牢固, 胶带固定必须保证螺旋手柄和压板的平衡固定。

(4) 顺时针旋转手柄6圈左右, 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加压, 确认压板对止血点加压平衡稳定时, 拔除动脉导管鞘, 再继续顺时针旋转手柄3圈左右压至穿刺点不出血。

(5) 检查足背动脉搏动应为略减弱不消失。

5松解、解除、活动、步行的时间 (见表1)

6使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优于传统压迫止血的好处:

(1) 操作简便、安全, 省时省力, 避免了拔除动脉导管鞘后的手压穿刺动脉15-20 min。

(2) 止血效果好, 不易出血、形成血肿, 下肢循环及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不易形成静脉血栓。

(3) 固定牢固, 受压力量均匀, 节省了盐袋压迫动脉穿刺处8 h。

(4) 制动时间短, 传统的手压法需制动肢体24小时, 易形成血管痉挛及下肢静脉血栓。

桡动脉止血器 篇6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 coagulation, DIC) 是临床患者病情危重的重要表现之一, 并且是所谓“疾病晚期”、“预后不良”的重要特征。DIC作为综合征, 是一组由于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临床病理现象, 临床表现为全身体表与内脏器官弥漫性的出血, 其病理生理机制是全身广泛的炎性反应与凝血、纤维蛋白溶解功能障碍[1]。在临床工作中, DIC患者动静脉采血后, 穿刺点往往出血不止, 需延长按压时间, 如按压时间不足, 按压位置移动, 则极易出现再次出血、皮下血肿或皮下瘀血。部分瘀血或血肿甚至面积极大, 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 过长的按压时间对于护理人员而言, 占用大量工作时间, 特别在抢救过程中, 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目前, 市面针对桡动脉止血的装置种类繁多[2], 我院在为DIC患者动脉采血后采用自行设计的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止血, 可以明显缩短操作时间, 减少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 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2013年7月至12月我院诊断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40例, 其中男性23例, 女性17例, 年龄25~92岁, 平均52.3岁。原发诊断为:严重感染24例, 恶性肿瘤10例, 多发伤6例。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 PT) 延长 (比正常延长3 s以上) 35例 (87.5%) , 为17~20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延长 (比正常延长10 s) 36例 (90.0%) , 为56~80 s。分别选择左右桡动脉采集动脉血标本, 左侧采血为对照组 (40例) , 采用传统方法用棉签按压采血点止血;右侧采血为观察组 (40例) , 采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止血。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DIC的诊断标准

DIC的诊断标准[3,4,5]如下:

(1) 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 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大型手术及创伤等。

(2) 有下列2项以上临床表现:1严重或多发性出血倾向;2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或休克;3广泛性皮肤及黏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及溃疡形成, 或不明原因的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4抗凝治疗有效。

(3) 实验指标同时有以下3项以上异常:1血小板<1011个/L或进行性下降 (肝病、白血病:血小板<5×1010个/L) ;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 g/L或进行性下降或>49 g/L (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1.8 g/L, 肝病<1.0 g/L) ;33P试验阳性或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 >20 mg/L (肝病FDP>60 mg/L) 或D-Ⅱ聚体水平升高 (+) ;4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 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肝病: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5 s以上) ;5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6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 (不适用于肝病) 。

1.3方法

(1) 选择4名临床工作5 a以上的护士, 集中培训, 统一操作手法及评价标准。患者采血侧上肢外展, 手掌自然下压, 操作者以桡骨茎突为基点, 向尺侧移动, 触及动脉搏动处为穿刺点;穿刺点皮肤及左手食指和中指常规消毒, 左手固定搏动点, 右手持一次性血气针, 以15~30°向心方向进针, 见回血后停止, 待采血量足够后拔针。

(2) 对照组采血后, 取无菌棉签在拔针同时按压穿刺点, 左手食指位于棉签及穿刺点上方, 中指及环指按压血管穿刺点近心端, 由于穿刺角度问题, 皮肤穿刺点与血管穿刺点并非垂直关系, 故按压力度应沿血管走行略偏上。按压15 min后松开棉签, 检查有无出血, 如仍有出血则继续按压直至出血停止。

(3) 观察组选择血管后, 将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弹力绷带部分置于穿刺点下方, 待采血成功后, 取无菌输液贴在拔针同时覆盖穿刺点, 迅速缠绕止血器, 将充气气囊部分置于穿刺点上方, 按压空气球1~2次, 充气至20~30 mm Hg (1 mm Hg=133.322 Pa) , 即黄色区间。标注止血器使用时间, 15 min后缓慢放气, 通过透明可视的充气气囊观察有无继续出血, 如有出血则重新加压至出血停止。

1.4评价指标

(1) 观察24 h内穿刺部位出现皮下瘀血或穿刺处血肿的情况:皮下瘀血为瘀斑直径5 mm以上;穿刺处血肿为穿刺局部皮肤青紫, 面积≥2 cm×2 cm, 有肉眼可见出血性肿块, 高出皮肤表面[6]。

(2) 计算采血成功后拔针至护士离开病床所需时间, 作为止血操作时间。

1.5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 2种止血按压方法临床效果比较, 见表1。对照组有7例发生瘀血, 2例出现血肿, 而观察组仅发生1例瘀血, 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说明应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在DIC患者前臂采血中的止血效果优于传统按压方式。

注:2组比较 χ2=7.31;P<0.01

(2) 2种止血按压方法止血操作时间比较, 见表2。对照组平均花费17.32 min, 观察组仅花费1.24 min, 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说明应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在DIC患者前臂采血中所占用的时间明显短于棉签按压法。

注:2组比较P<0.01

3讨论

(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发生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 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 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 随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重症感染患者炎性细胞积聚上升, 大量炎性细胞会广泛激活凝血因子或血小板, 大量促凝物质被释放进入血液, 从而引起凝血功能失常、微循环障碍、血栓等, 同时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大量的消耗, 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最终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出血、微循环功能障碍、微血管栓塞。由于大多数DIC起病急骤、病情复杂、发展迅猛、预后凶险, 如不及时诊治, 常危及患者生命[8]。因此, 一旦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应该立即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应对。在DIC患者的抢救中, 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病因或诱因、临床表现及分期, 保证抢救时各种操作及时、准确、有效, 强调“时间就是生命”, 增加工作人员的使命感, 分秒必争[9]。

(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的改变, 血液学检查是监测病情变化的可靠和必要手段, 为抢救提供了真实客观依据, 需要随时监测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血气分析等, 根据结果调整电解质, 补充新鲜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对于DIC患者来说, 应尽量减少穿刺次数, 而采血化验又是必需的, 所以要加强对穿刺点的护理。采集血液标本时选择血管应更加谨慎, 提高穿刺技能, 尽量一次成功, 避免反复穿刺血管。静脉穿刺时扎止血带不要太紧、时间不能太久, 穿刺完毕应长时间按压, 但不能太用力, 既需要避免由于按压过度引起皮下瘀血, 又必须避免按压时间不足导致的并发症。传统按压方式的按压压力由护士的主观意愿决定, 不能保持恒定的压力, 虽然持续一定的按压时间, 但由于按压压力的不确定、按压部位移动等问题, 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下出血, 甚至血肿, 若沟通不佳易引起医疗纠纷。本例对照组中1例患者经桡动脉采血采用棉签按压法按压20 min后未见再次出血, 护士停止按压离开床旁, 但穿刺12 h后, 穿刺点逐渐出现一个3.5 cm×3 cm的皮下血肿, 引起家属不满, 后经解释沟通后取得理解。

(3) 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利用固定良好的充气气囊部分对采血部位进行按压, 充气气囊规格为6 cm×6 cm, 受力均匀, 压迫面积大, 可以保证持续有效的按压, 避免了护理人员在按压过程中由于疲劳而发生按压压力不准确、按压位置改变等问题。止血压力 (20~30 mm Hg) 经试验为动静脉采血后的安全有效压力范围, 气囊部分为透明可视材质, 可以清晰直观地观察穿刺点渗血情况。压力指示卡的气柱内腔与止血气囊相通, 当为气囊充气时, 气柱内腔受到同样的气压, 密闭的气柱随着压力的变化将指示卡的色卡推向不同颜色的位置, 以显示出在不同要求下的压力值, 从而达到最理想的压迫止血作用。整个操作过程标准有效, 操作手法统一, 止血效果明显, 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4) 对于护士而言, 采血后的长时间按压无疑增加了工作负担, 特别是在ICU、无陪伴病房, 采血后的按压必须由护士完成, 普通患者动脉采血后需要15 min的有效按压, DIC患者的按压时间更是需要延长, 直接导致了其他工作的停滞, 并造成了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传统按压方式并不能完全杜绝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护理人员而言, 无疑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一旦患者出现瘀血或血肿, 采血的护理人员首当其冲的成为责任人, 需要为此承担多方的压力。 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的操作仅需十多秒钟即可完成, 护士每隔15 min左右放气一次, 检查有无再次出血, 若仍有出血则继续加压, 待完全止血后撤下止血器即可, 完全不影响其他工作的进行。同时, 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的下一步设计中将加设简易的定时报警装置, 更有益于临床的操作和使用。

(5) 传统的棉签按压方式增加了护士与患者血液接触的机会, 而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可以避免这种接触, 杜绝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4结论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 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是治疗的根本措施[10], 在治疗过程中, 要求严密的病情监测, 及时的实验室检验及各项有效的治疗, 而对DIC患者动静脉的保护作为细节, 应当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一处皮下血肿的发生将导致此部位较长时间内不可再次采血, 严重者直接影响到病情的观察和治疗。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应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桡动脉采血中, 避免因采血导致的护理并发症, 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护士工作量, 保障临床各项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提高工作效率,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患者前臂采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0例DIC患者, 分别于左右两侧各采集动脉血标本1次, 其中左侧采血为对照组 (40例) , 采用传统方法用棉签按压采血点止血;右侧采血为观察组 (40例) , 采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止血。观察24 h内穿刺部位出现皮下瘀血或穿刺处血肿的情况。结果:2组数据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在DIC患者前臂采血中止血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关键词:加压止血,DIC,桡动脉采血

参考文献

[1]安友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实质是内皮细胞重度炎性损伤[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11 (32) :887-888.

[2]Pancholy S, Coppola J, Patel T, et al.Prevention of radial artery occlusi—on patent hemostasis evaluation trial (PROPHET study) :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versus patency documented hemostasis after transradial catheterization[J].Catheter Cardiovase Interv, 2008, 72:335-340.

[3]贾苍松.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5, 20 (1) :11-12.

[4]符有畅, 夏兰戚.输血治疗产科出血合并DIC 9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 2010, 9 (2) :98-99.

[5]刘惠姿.35例产科DIC抢救及护理的临床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31) :64-65.

[6]沈小清, 边旭娜.气囊压迫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3) :29-30.

[7]李家增, 王儒利, 贺石林.现代出血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36-137.

[8]张克俭.DIC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J].医学新知杂志, 2013, 23 (1) :16-17.

[9]于贵华, 马文, 张英.产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急救护理[J].河北医药, 2013, 35 (3) :473-474.

桡动脉止血器 篇7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TRBand止血阀,冠状动脉介入术,血管并发症,护理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成功率高的方法, 具有止血容易、并发症少、病人痛苦轻和易接受等特点[1]。术后穿刺部位的止血方法越来越引起关注, 术后止血不当会出现穿刺部位出血、血肿、麻木、发绀、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 如何进一步减少术后血管并发症的产生是当务之急[2]。TR Band止血阀压迫可对穿刺点进行准确定位压迫, 作用力相对集中于穿刺点, 止血压力还可以通过注入气囊的气体量来调整。同时方便观察出血, 可直视观察穿刺点情况, 如果穿刺口再出血, 只需通过增加气体量即可达到止血效果。TR Band止血阀具有以上的优点而备受病人和介入医生的青睐。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938例病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TR Band止血阀压迫止血, 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 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938例病人, 其中行CAG 432 例, PCI 506例;男 515例, 女 423例;年龄43岁~85 岁;术前均进行艾伦 (Allen’s) 试验, 均为阳性 (<10 s) , 术前检查凝血止血功能均正常;病人的临床用药均不受限制, 包括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1.2 方法

本组938例病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TR Band止血阀进行压迫止血, 桡动脉穿刺TR Band止血阀是一种带有气囊的手腕式约束装置, 通过一种特制的注射器注入空气进行穿刺点的压迫止血, 止血压力可以通过注入气囊的气体量来调整[3]。术后先退出动脉鞘管 2 cm~3 cm, 展开止血阀, 止血阀气囊中心的绿色标志线对准桡动脉穿刺点, 并且用可调节型的粘扣将带子固定在手腕上, 用配套的注射器通过附带导管注射空气使气囊膨胀 (标准空气容积 13 mL, 最大容积 18 mL) , 边注入气体边完全拔出鞘管, 并观察是否出血, 如有出血再注入少许气体, 直至出血停止。

1.3 结果

本组病例中有19例病人穿刺口有少量渗血, 及时发现后给予调整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松紧, 无继续出血发生。4例病人出现伤口出血, 5例病人出现穿刺局部皮下小血肿, 8例病人发生手部肿胀, 3例病人前臂以下出现淤斑。经及时处理, 全部病例穿刺口愈合良好, 无一例发生桡动脉闭塞和手部缺血。

2 护理

2.1 术前宣教

使用TR Band止血阀前进行护士专业知识的培训, 了解其结构、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便于在临床护理观察和及时有效处理问题。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TR Band止血阀对病人来说是新鲜事物, 不免会产生一种好奇而紧张心理。护士应向择期手术的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目的和必要性、手术操作的大致过程、术后使用TR Band止血阀的重要性, 使病人主动配合。向病人提供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 介绍TR Band止血阀结构、安全性、注意事项, 告知病人切忌自行将止血阀移动位置或取下, 以免气囊着力点移位造成大出血。请手术成功病人现身说法, 以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本组1例病人自行取下止血阀引起出血, 立即消毒后重新用止血阀加压止血, 使用胶布将粘扣固定。护士加强巡视及指导病人家属陪护, 病人能安全度过加压止血期。

2.2 术中护理

术中护士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消除其恐惧心理。指导病人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手术, 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注意与病人交流, 分散其注意力。认真倾听病人的感受, 桡动脉穿刺时嘱病人做深吸气, 以减轻穿刺肢体引起的疼痛及不适, 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因病人过度紧张而出现桡动脉痉挛。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手指末梢循环情况, 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 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备齐抢救药品、物品和器械, 以供急用。

2.3 术后护理

2.3.1 观察穿刺局部情况

术后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局部皮肤有无压痛、桡动脉搏动情况及术侧肢体末梢循环情况。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止血使用TR Band止血器的压迫板为透明材料制成, 可直接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或血肿, 并定时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每隔15 min加强观察局部和全身情况1次。观察穿刺侧手指和手掌有无肿胀、疼痛、发绀、麻木及异样感觉, 触摸手指皮肤温度。如果出现以上情况提示压迫过度, 适当放出止血阀气囊内气体减压, 以既不出现穿刺点渗血又不引起手部血液循环障碍为宜。

2.3.2 加强术后监护

术后病人常规予多功能心电监护, 严密监测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 准备好急救药品, 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鼓励病人多饮水, 以利造影剂从尿液中排出。本组病人术后监测中无一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2.3.3 TR Band止血阀减压放气的护理

护士每隔15 min巡视1次术后病人, 术后压迫4 h无穿刺点渗血可进行气囊放气减压, 开始时用配套的注射器均匀慢速抽出气囊内1 mL~2 mL气体减压, 床边观察3 min~5 min。如穿刺点无渗血, 以后每隔30 min抽出2 mL~3 mL气体减压;如未出现穿刺点的出血或渗血, 一般术后4 h~6 h解除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穿刺点碘伏消毒后敷创可贴, 避免感染。护士在放气减压过程加强巡视, 尤其第1次放气减压后最容易发生再出血。一旦出血立即用配套的注射器注入气体并重新压迫。

2.3.4 穿刺侧肢体护理

护士要加强术后病人的巡视, 严格交接班并使用警示腕带, 交接班过程中详细记录压迫时间和开始放松时间及拆除时间。止血器压迫止血观察中发现压迫侧手臂不适和肿胀、疼痛与压迫的松紧度和压迫时间有关, 及时调整止血器气囊压力、抬高手臂及解除止血阀后肿胀会自然减轻。嘱病人穿刺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 肢体适当抬高, 腕关节制动 4 h~6 h。现我科使用手腕部安心护托确保手掌腕部伸直, 术侧上肢24 h内严禁加压, 监测血压、静脉输液、采血等操作在对侧上肢进行, 以免加重手部肿胀或压力, 导致穿刺点出血。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 避免局部感染。

2.3.5 血管并发症的护理

穿刺点出血、血肿和皮下淤斑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病人术中、术后使用抗凝剂;术中反复穿刺, 术中已有血肿形成, 压迫时间短、压迫止血力度不当, 抗凝治疗等原因, 止血器固定不稳定, 胶布松脱也是导致出血、血肿的原因[4,5]。术中反复穿刺容易引起前臂以下出现淤斑。本组有19 例病人有少量渗血, 其原因主要有压迫时间短、术前术中抗凝剂应用、压迫止血力度不当、放气频率过快。及时发现后给予调整止血器的压力, 无继续出血发生;4例病人出现伤口出血, 其中1例病人自行取下止血阀引起出血, 立即消毒后重新用止血阀加压止血, 现我科予胶布再次将粘扣固定以防意外, 其余3例病人在术后4 h进行第1次气囊放气减压2 mL时即发生伤口出血, 立即用配套的注射器注入气体重新压迫至4 h后开始放气减压, 无再出血发生, 伤口愈合良好。5例病人出现穿刺局部皮下小血肿, 3例病人因压迫点移位, 2例病人术中已有血肿形成, 经穿刺上方再加一止血器加压并适当延长止血器压迫时间, 前期局部冰敷, 均能消肿;8例病人发生手部肿胀, 压迫止血力度不当, 经调整气囊压力、抬高手臂及解除止血阀后均得到改善。3例病人前臂以下出现淤斑, 术中反复穿刺, 形成皮下淤血, 3例病人的淤血没有特殊处理, 自行吸收。护士加强巡视及指导病人家属陪护, 病人能安全度过加压止血期, 全部病例穿刺口愈合良好。

3 小结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止血方便、外周血管并发症少、不会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连续应用以及病人术后活动不受限等优点[6]。TR Band止血阀用于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具有安全、操作简便、调节性强、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等特点, 真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的痛苦, 减少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7]。

参考文献

[1]王静, 罗萍, 王霞, 等.应用TR Band止血阀对桡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的护理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7) :648.

[2]周建军.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两种止血方法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08, 22 (4A) :907.

[3]王静, 颜琼, 罗萍.TR.Band止血阀在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中的应用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2) :1082.

[4]张藜.PCI术后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5) :473-474.

[5]何佩丽.桡动脉止血器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10) :1793.

[6]王益.桡动脉径路应用弹力加压型止血器不良事件分析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 (24) :3168.

桡动脉止血器 篇8

1对象

2006年4月至2006年10月在我科住院诊断小儿肺炎120例, 年龄均为1~5岁小儿, 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 男39例, 女21例。观察组男39例, 女21例。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均排除小儿出血症的患儿, 均为首次血管采血、针头一次进入血管抽取所需血量的患儿, 排除因穿刺失败, 需要重新穿刺者。

2方法

2.1 操作方法 股静脉采血法, 小儿取仰卧位, 穿刺侧大腿外展, 膝关节屈曲,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和术者左手食指, 助手协助固定小儿, 术者以左手食指在股三角扪股动脉搏动, 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 与股动脉平行, 术者右手持注射器, 针头与皮肤呈90°, 在股动脉内侧0.2~0.3 cm 处刺入, 抽出呈暗红色血液, 表示达股静脉, 根据需要抽取所需血量, 抽出完毕拔针后, 助手立刻用无菌纱布用食指按压2 min。

2.2 桡动脉采血法, 小儿由家长抱着呈坐位, 帮助小儿伸出手臂, 可以一人操作, 术者左手抓紧小儿腕部, 以右手食指扪桡动脉搏动位置, 记下搏动位置,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 右手持注射器, 针头与皮肤呈5°缓缓向下刺入, 见鲜红色血回流, 表示已达桡动脉, 根据需要血量, 抽血完毕后, 用棉球按压穿刺部位, 按压2 min。

3结果

见表1。

从表1可见:按压2 min止血和皮肤淤斑者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皮肤淤斑者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4讨论

4.1 小儿心理特点及其对止血效果的影响, 小儿心理承受还没有达到成人的承受能力, 轻微刺激易产生反应, 由于穿刺刺激, 他人的按压, 小儿产生反抗, 手脚乱动, 穿刺部位易渗血, 需增加压力, 按压力增大, 小儿产生更大的反抗, 如此反复, 形成恶性循环, 由此而来延长了按压止血时间, 若穿刺部位有渗血, 局部易出现皮肤淤斑或血肿[1]。

4.2 桡动脉采血法优于股静脉采血法。儿科护理工作繁忙琐碎, 所有治疗与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完成, 对照组有6例按压2 min未止血, 需延长2~10 min。有9例出现皮肤淤斑, 甚至有血肿, 家长对护理工作不满意。观察组在按压止血同时, 可以诱导小儿引开其注意力, 小儿很快容易安静, 按压不易移位, 轻按则能止血。拔针后2 min均无止血。为护理人员赢得宝贵时间, 从而有效地完成护理工作。观察组小儿出现皮肤淤斑和局部血肿, 提高了家长对我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上一篇:市场经济转型下一篇:“营改增”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