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形态

2024-12-15

骨髓形态(通用6篇)

骨髓形态 篇1

骨髓转移癌主要指原发于非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细胞经过血液或淋巴播散, 转移至骨髓的病症,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液会产生一定的改变。乳腺癌、肠道癌、前列腺癌或肾、肺癌症在原发病灶未确诊之前可能转移至骨髓[1]。在临床中, 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骨髓转移患者也较为常见, 但是经常会被忽视而造成误诊[2]。不同恶性肿瘤患者原发病灶的性质和部位不同, 骨髓的受累程度也不尽相同, 导致骨髓转移癌具有不同的血象特征、骨髓形态和临床表现。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针对上述指标进行临床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7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10例, 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龄 (62.31±4.02) 岁;其中1例患者仅在骨髓中发现肿瘤细胞, 未获取切片依据。肿瘤类型为:乳腺癌3例, 肺癌8例, 前列腺癌1例, 胃癌3例, 肝癌1例, 结肠癌1例。17例患者中有3例由于先表现出骨髓转移而诊断为转移癌, 后找到原发癌症。16例患者经病理学切片活检找出原发癌症, 1例肝癌患者未经病理学切片活检证实, 仅经影像学证实为肝癌, 在发现转移病灶1个月后死亡, 1例前列腺癌患者由于身体状况不良, 未行病理学活检。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针对性检查, 针对患者的骨髓形态、血象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贫血、骨痛和发热是转移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本研究中11例患者有骨痛症状, 占总数的64.7%, 主要为骶骨、腰椎、髂骨等部位的疼痛, 初期表现为间歇性疼痛, 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和恶化, 夜痛逐渐明显。癌症晚期患者的全身骨骼均有疼痛, 对其正常活动造成限制。贫血亦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其中12例患者因贫血就诊, 占70.6%。部分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 偶有高热, 但经检查未见患者周身有感染病灶, 经多种抗生素治疗后无明显效果, 怀疑与肿瘤本身有关。肝脏、脾脏肿大患者共6例, 占35.3%, 其次消瘦、黏膜、皮肤出血等也是转移癌患者的主要表现。

2.2 血象表现

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均降低, 红细胞数量减少, 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血液学症状, 部分患者经血液涂片检查可见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本研究中有13例患者表现为轻中度贫血, 占76.5%, 主要贫血类型为正细胞正色素性, 少数患者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经检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情况高低不等。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百分比明显升高,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和中毒性颗粒。5例患者核左移, 能见幼红细胞和晚期幼粒细胞, 偶尔能见原、早红细胞和原、早粒细胞。

2.3 骨髓形态

10例患者骨髓增生活跃~明显, 占58.8%, 7例患者减低~重度减, 占41.2%。增生活跃以上患者的粒细胞和红细胞的比例在1.76~3.21∶1的正常范围内, 增生减低以下的大部分患者的粒细胞和红细胞比例增高。多数患者的各期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 少数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体积较大, 核染色质输送呈现巨幼状改变。部分患者的粒细胞浆中能见空泡变性和中毒性颗粒。幼红细胞的形态较为正常, 部分患者的中晚幼红体积较小, 胞浆嗜碱, 核浓染, 成熟的红细胞大小不等, 中心浅染区扩大, 可见嗜多色红细胞和彩色红细胞[3]。在骨髓增生活跃的患者中, 巨核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大致正常, 1张髓片的巨核细胞数量在17~38枚之间;增生减低患者中, 巨核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大多数肿瘤细胞位于图片的片头、尾和边缘部位, 细胞数量不均, 且细胞的体积之间有较大悬殊, 大多数细胞体积较大, 核染色质较为粗糙, 能够见到较大、较清晰的核仁, 胞浆量不等, 普遍成堆分布, 散在分布现象较少。

3 讨论

骨髓转移癌是临床常见的癌症类型, 仅次于肝、肺转移癌, 其血液学改变是最早的临床表现。研究显示, 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患者较易发生骨转移, 临床建议对骨转移患者加强骨髓穿刺检查[4]。当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消瘦、贫血、骨痛或者经外周血涂片能见幼粒细胞和幼红细胞时则提示为骨髓转移恶性肿瘤, 应及时进行骨髓检查, 这样有助于临床诊断以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徽.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人股骨颈骨折[J].解剖与临床, 2011, 18 (7) :109-110.

[2]公纯秀, 郑丽茹, 席永昌, 等.原发性肺癌骨转移的X线研究——— (转移特点及机理) [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13 (4) :198-199.

[3]董小燕.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关系:SGA方法的价值[C].南京: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12.

[4]赵燕平.热休克蛋白HSP70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热证的关系[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20-121.

骨髓形态 篇2

关键词:血液病,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学

血液病主要是因患者造血免疫系统出现异常而引发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液细胞数量改变或细胞功能出现缺陷[1]。以往,临床上多采用骨髓涂片对血液病进行诊断,但该方法极易受“血稀”、“干抽”等因素的影响,不能达到满意效果。而骨髓穿刺活检能对患者骨髓增生程度、细胞形态分布及空间结构情况进行客观反映,且便于对骨髓及其基质间解剖关系进行观察[2]。本研究以240例血液检查异常患者的骨髓穿刺切片为研究对象,探讨骨髓穿刺活检的病理形态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240例血液检查异常患者的骨髓穿刺切片。240例患者中,男137例,女103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38.5±11.3)岁。1.2方法将240例血液检查异常患者的骨髓穿刺活检标本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以5%硝酸脱钙,以石蜡包埋、HE染色进行常规制片,确保切片厚度为4μm。所有病例均实施PAS染色及网状纤维染色,部分病例实施Masson三色染色、甲苯胺蓝染肥大细胞。其中,4例患者进行相关免疫酶标检测。

2 结果

2.1 患者骨髓活检结果

骨髓活检结果显示,60例为各类白血病,48例为再生障碍性贫血,37例为骨髓纤维化,25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4例骨髓象正常,17例为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7例为转移癌,22例为其他。

2.2 主要疾病形态

2.2.1 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组共48例,骨髓切片显示急性再生障碍性改变,且造血组织面积大量减少的有36例;显示脂肪消失,填充以无定形伊红染液的有12例。多数切片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稀疏分布于脂肪细胞间。毛细血管壁及细动脉厚度增加。部分切片可见小造血灶分散在血管旁。

2.2.2白血病本组共60例,9例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6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8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为急性白(干细胞)血病,14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9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伴纤维化,8例为慢粒急变。按照骨髓切片中细胞形态,将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原始不便分辨时,按照骨髓涂片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切片可见粒细胞几乎全部替代,且造血细胞均匀分布,几乎未见脂肪细胞。对增生细胞进行高倍观察,可见多为早幼粒细胞及原粒细胞,胞浆丰富,个体大,颜色较淡。慢粒白血病多见中幼粒细胞,且嗜酸粒细胞、巨核细胞多。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不同,细胞分布不均,极易出现淋巴滤泡样团块,且细胞形态一致。

2.2.3 骨髓纤维化

本组共37例,16例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21例为继发性骨髓纤维化。骨髓纤维化早期细胞丰富,多见巨核细胞。网染可见网状纤维轻度增多,呈现网眼状。网纤增多,分布较为密集,呈束状向胶原纤维转化。

2.2.4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本组共17例,切片显示核细胞增多,骨髓病变明显7例,散在组织细胞10例,轻度异型,且异性组织细胞体积大。

2.2.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本组共25例,切片显示细胞明显增多,原红细胞小岛周围未见中幼红细胞,骨小梁旁可见小巨核细胞及畸形巨核细胞。

2.2.6 转移癌

本组共7例,切片可见条索状或小巢状癌细胞,细胞核较大,且颜色较深,含明显核仁,胞浆界限不明显,多伴有纤维化。

3 讨论

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中,骨髓病理组织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在部分血液学疾病中有着较独立的诊断价值,能与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互为补充,促使血液病诊断准确率大大提升[3]。作为临床上常用的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方法,骨髓穿刺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是,骨髓穿刺在对骨髓纤维化、淋巴癌、骨髓转移癌等疾病进行诊断时,极易因干抽现象造成漏诊或误诊[4]。而骨髓穿刺活检能有效克服这些弊端,可经由对一块完整骨髓组织切片的观察,对骨髓造血细胞增生程度做出准确判断,且能对血细胞与血管、骨小梁、脂肪等组织的解剖关系进行观察,对局灶性病变或弥漫性受累进行区分,从而有效发挥准确诊断疾病的效果[5]。

骨髓穿刺活检能按照造血细胞的分布,对骨髓增生及减少程度进行判断,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患者出现骨髓纤维化时,纤维组织大量替代正常造血组织,切片染色检查均证实网状纤维增生,能按照纤维化范围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转移癌切片中癌细胞呈现小灶性集结现象,而其原发灶可按照排列及形态进行推断,在原发部位及肿瘤性质判断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17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中,骨髓病变明显7例,散在组织细胞10例,结合骨髓涂片及临床表现确诊。2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见异位未成熟前体细胞22例,10例为原红细胞小岛,7例为小巨核细胞及畸形巨核细胞。有研究认为,在早期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中,骨髓穿刺活检有着较涂片更为显著的效果,能早期发现病变。本组60例白血病患者中,1例女性患者骨髓穿刺活检切片显示原始及早幼细胞成片小簇分布,但涂片仅提示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且临床表现不支持白血病。该例患者3个月后出现白血病典型症状,涂片及外周血检查,均提示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综上所述,在诊断骨髓纤维化、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骨髓活检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小勇.骨髓活检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1):131.

[2]吴光启.骨髓穿刺涂片联合活检病理切片在全血细胞减少性血液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吉林医学,2012,33(21):4628.

[3]张延清.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测在血液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44(4):396.

[4]栗瑞敏.骨髓组织活检诊断骨髓转移癌及血液病价值.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7):710.

骨髓形态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和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每组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男26例, 女34例;年龄23~56岁, 平均 (31.45±2.64) 岁;血红蛋白 (75.76±30.54) g/L。溶血性贫血组男28例, 女32例;年龄22~55岁, 平均 (32.41±2.31) 岁;血红蛋白 (75.45±30.34) g/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骨髓形态检查采用Olympus公司CX41型的显微镜, 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的瑞氏染料;骨髓涂片计数200个有核细胞, 并对各种细胞发育异常的形态学改变和所占百分率进行计数;计数全片巨核系、红系、粒系细胞的数量, 并观察病态三系细胞所占百分率, 如果油镜下各系的细胞中存在≥10%病态细胞则表示明显病态造血。

基因检测取2~3 ml的骨髓标本, 利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 送检北京海思特临床检验所, 检测基因突变、融合和数量异常。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小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的血小板为 (63.54±25.45) ×109/L, 溶血性贫血组为 (180.41±114.21) ×109/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骨髓细胞计数病态造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的骨髓细胞病态造血比溶血性贫血组更明显, 尤其是巨核系及红系病态造血,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2.3 骨髓原始细胞计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骨髓原始细胞计数为4.57%±2.54%;溶血性贫血组为0.77%±0.34%,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染色体、基因异常情况

溶血性贫血组无染色体、基因异常情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的染色体、基因异常发生次数分别为19 (31.67%) 、27 (45.00%)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很多情况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白血病的征兆, 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 大概有30%左右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都会发展成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因此, 为了尽快让患者得到对症治疗, 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就必须尽早准确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比较复杂, 该疾病与溶血性贫血在某些方面上有着共同点, 比如贫血, 红系、粒系和巨核系减少, 同时两者的骨髓象都显示增生活跃, 尤其是红系的增生最为明显。溶血性贫血虽然也是血液系统疾病, 但其是良性的, 该疾病与一些髓系原始细胞比例不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不仅在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 而且预后的转归也有很大的差别。

本研究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溶血性贫血一般临床参数中除了血小板计数有明显的差异外, 其他均无太大的差别, 但血小板减少并不是鉴别两者的主要表现。因此当不能明确诊断患者的疾病时, 可联合骨髓形态和基因检测来进行鉴别。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 骨髓细胞病态造血比溶血性贫血更为明显, 并且以外周血三系的巨核系和红系为最明显的特征[5,6]。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标本中, 髓系原始细胞比例一般会比溶血性贫血患者要高, 但是也有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红系增生较为明显, 但是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并没有显著的增高。针对这种情况, 可通过遗传学的检测来进行鉴别。基因检测主要是对染色体和基因的异常情况作出观察, 一般来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染色体和基因的异常情况较溶血性贫血多, 但是也存在没有诊断意义的情况[7,8]。因此, 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中, 骨髓细胞原始计数和病态造血类型是其中较为可靠的依据, 但对于部分无法诊断的患者, 联合骨髓形态和基因检测是保证准确诊断的重要方式。

摘要:目的:研究骨髓形态和基因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溶血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和60例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骨髓形态和基因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的骨髓细胞病态造血比溶血性贫血组更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骨髓原始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溶血性贫血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的染色体、基因异常发生次数明显多于溶血性贫血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中, 联合骨髓形态和基因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关键词:骨髓形态,基因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溶血性贫血

参考文献

[1]滕敏.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初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 14 (33) :60-62.

[2]阿孜古丽, 王晓敏.骨髓细胞形态学在大细胞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 2014, 34 (12) :65-66.

[3]李英, 张金花, 唐中.175例老年贫血患者血液细胞学检查特点与病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 (2) :261-262.

[4]康成兰, 国巍, 刘春水, 等.伴HBV感染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58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 (2) :269-272.

[5]浦杰, 陈真, 石军, 等.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 2014, 43 (3) :257-259.

[6]赵晓丽, 王小钦, 李爽, 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p G岛甲基化模式的建立及其诊断价值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 35 (10) :944-948.

[7]林巍, 张莉, 廉红云, 等.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2例[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 30 (3) :194-197.

骨髓形态 篇4

为更加完善地诊断血液病, 笔者分析了200例血液病患者的诊断资料,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笔者收集了2010年7-8月血液病患者200例, 其诊断情况见表1。

2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 血液病诊断单独依据形态学占43%, 依据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检查诊断占26%, 依据形态学、骨髓活检诊断占21%。联合应用形态学、免疫分型、骨髓活检、细胞遗传学检查诊断及准确率可达95%以上。

3讨论

3.1 血液形态学检查

血液形态学检验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是诊断血液病最基础、最直接、最快速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包括骨髓组织化学染色如过氧化物酶 (POX) 染色、特异性酯酶染色、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及氟化钠抑制试验、糖原染色、铁染色等, 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各种贫血、髓系及淋巴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 (MM) 、骨髓转移瘤等的诊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血液形态学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不可或缺, 但其仍存在一些缺陷, 如抽吸骨髓液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容易对一些疾病给出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判断。此外, 血液形态学检查不能观察组织结构, 不易觉察肿瘤早期浸润, 对以组织错位、纤维组织增生和异常细胞簇为病变特征的血液肿瘤也不能提供证据, 因此必须结合其他的相关检查才能全面、科学、正确的诊断血液疾病[1]。

3.2 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对血液病诊断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一些血液病具有独立的诊断价值, 能够准确地反映骨髓增生程度, 尤其对于骨髓穿刺干抽更是必不可少。另外对MDS的鉴别诊断及白血病化疗效果分析具有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在再生障碍性贫血、MM患者骨髓浆细胞浸润程度、淋巴瘤诊断和临床分期以及骨髓纤维化 (MF) 的判断中, 活检切片更具有重要意义。骨髓活检与形态学结合, 能有效提高血液疾病的诊断率, 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2]。

3.3 免疫分型 (FCM-IM)

近几年来, 流式细胞仪FCM-IM对血液病的辅助诊断已被国际所公认。借助FCM-IM使血液病分型越来越细, 因而国际白血病免疫分型机构要求对每例白血病患者都做FCM-IM, 目的在于: (1) 区分形态学和细胞遗传性方法无法鉴别的T、B系或髓系白血病及其亚型; (2) 确定缺乏特异谱系抗原标记的急性未分化和双表型白血病; (3) 确定细胞成熟阶段及其克隆性; (4) 了解与亚型有关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 建立临床适用的标准化诊断模式; (5) 发现和确定细胞恶变相关因子, 探讨发病机制; (6) 识别微小残留白血病 (MRD) [3]。FCM-IM主要通过一线抗体和二线抗体的结合检测来诊断血液病, 由于急性白血病 (AL)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LL) 一线抗体特别强, 所以能对大多数AL、CLL作出诊断并归入相应类型和亚型。二线抗体用以验证一线抗体的检测结果, 并确诊一些少见的髓系白血病如M7、M6等。

3.4 细胞遗传医学检查

细胞遗传学检查包括常规核型和荧光原位杂交 (FISH) 分型, 在恶性血液病诊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一些骨髓形态学检查并不典型的血液疾病, 通过对其特征性染色体改变的检出而确诊, 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4]。此外细胞遗传学检查还有助于血液病的鉴别诊断和分型, 2001年WHO发表关于淋巴和造血系统肿瘤的新分型, 将t (8;21) 、t (15;17) 、inv (16) 和del (11q23) 作为4种髓系白血病亚型诊断标志, 以上4种亚型均伴有不同的再现性遗传学异常。

综上所述, 现今血液病的诊断首先建立在血液形态学的基础之上, 再结合骨髓活检、免疫分型和细胞染色体检查, 四者密切配合, 外加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更加完善血液病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卢兴国.完善血液形态学诊断的模式[J].实用医技杂志, 2003, 10 (9) :1079-1080.

[2]董昌虎.骨髓活检在血液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 2001, 30 (10) :589-590.

[3]钟国梁.血液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互补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4) :291-292.

骨髓形态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血液科32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12例,年龄12~67岁,平均(41.72±6.42)岁,病程1~11年,平均(5.24±2.56)年。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肝、脑、肾等严重并发症及血友病等骨髓穿刺禁忌证。

1.2 检测方法

1.2.1 骨髓白血病细胞形态

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液涂片,常规细胞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并计数。根据细胞大小的一致性、核浆比例的多少、核染质的性状等进行初步筛选;应用氧化物酶(POX)(天津市生命科学应用研究所生产)和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试剂由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进行确证,经过非特异性脂酶+氟化钠抑制实验(α-NAE+NaF)、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进行鉴别,最后依据FAB协作组AML的形态学诊断标准进行分型[2]。

1.2.2 AML1/ETO融合基因检测

抽取骨髓1~2 ml用肝素抗凝,采用美国雅培公司双融合AML1/ETO探针,光谱橘红直接标记ETO和光谱绿色直接标记AMI,离心,去上清液,加入0.075MKCL静置30 min,加入固定液1 ml混匀离心,去上清液,重复2~3次后,滴片,按操作说明书制备样品,用配有DAPI/FITC/TRITC三色激发块的O-lympus BX51荧光显微镜检查杂交信号,用Olympus PM30显微照相机进行照相,每个样本观察500个间期细胞。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不同AML分型患者AML1/ETO融合基因检出率。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32例AML患者中,M1型3例,M2a型2例,M2b型20例,M4型3例,M5型4例。

2.2 本组32例AML患者共检出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22例,总检出率为68.75%。

2.3 各型AML患者AML1/ETO融合基因以M2b型检出率最高,达95%,显著高于其他分型(P<0.01),见表1。

3 讨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最常见t (8;21) (q22;q22)易位所涉及的野生型AML1/ETO基因对维持正常造血至关重要,而易位所产生的AML1/ETO融合基因则干扰正常造血细胞增殖与分化,并诱导白血病发生,同时也为诊断及治疗含有该融合基因的白血病提供了靶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最常见的t (8;21) (q22;q22)使21号染色体上的AML1基因与8号染色体上的ETO基因发生融合,形成AML1/ETO融合基因,产生一种嵌合蛋白,作为主要的抑制物改变了正常AML1-CBF(核结合因子)B这种与造血干细胞分化有关的转录复合物的生理功能,导致白血病的发生[3,4,5]。

吴学琼等[6]采用基于Taq-Man探针的RQ-PCR技术,以AML1/ETO融合基因为靶分子,定量监测15例AML患者初诊和随访时融合的表达水平,分析该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结论认为应用RQ-PCR技术对AML1/ETO融合基因进行定量监测,是判断和追踪该基因阳性的白血病患者疗效的良好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患者微小残留病的动态变化。笔者对32例AML患者骨髓涂片用瑞氏染色后,按照国内AML分型标准进行观察分析;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结果显示:32例AML患者共检出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22例,总检出率为68.75%,其中M1型1例,M2a型1例,M2b型19例,M5型1例。其中以M2b型检出率最高,达95.0%,显著高于其他分型(P<0.01),提示AML1/ETO融合基因与M2b型AML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本研究样本较小,无法确证其相关系数。

由于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导致AML患者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不一,临床鉴别复杂,特别是原本表达不一的抗原又缺乏特异性及敏感性,造成了对AML患者临床分型和处理意见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指南。钟辉秀等[7]研究显示:113例AML中以髓系抗原CD13、CD33、cMPO、CD117的表达最常见,其次是HLADR、CD34及CD71,其中以CD13、CD33可在各型AML中表达最高,认为对AML与ALL的鉴别有重要意义。临床观察显示,M2b型AML患者骨髓常见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增生活跃,并以异常中幼粒细胞增多最为显著[8]。徐兵等[9]研究显示,CD19和CD56抗原在M2b型AML患者中检出率显著增高,但缺乏特异性,认为其原因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朱守伟等[10]研究也证实,AML的疗效及预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能单纯依靠t (8;21)来评估疗效及预后。

综上所述,骨髓白血病细胞形态与AML1/ETO融合基因的关系在某一分型上表现为较高的相关性,但特异性较低。基因和遗传学诊断方法在AML分型诊断中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去不断研究证实。

摘要:目的:分析骨髓白血病细胞形态与AML1/ETO融合基因的关系。方法:对32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AML1/ETO融合基因检测, 并比较分析检出率。结果:本组32例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22例, 总检出率为68.75%, 其中M2b型患者AML1/ETO融合基因检出率达95.0%, 显著高于其他分型 (P<0.01) 。结论:骨髓白血病细胞形态与AML1/ETO融合基因的关系在某一分型上表现为较高的相关性, 但特异性较低。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形态,AML1/ETO融合基因,相关性

参考文献

[1]陈小卫, 毛平, 王顺清, 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23) :234-235.

[2]张之南, 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2008.

[3]薛永权.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改变及其意义[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 (2) :186-188.

[4]赵杰, 殷宇明, 杨君芳, 等.83例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和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12, 25 (3) :341-344.

[5]吴珺, 张乐萍, 陆爱东, 等.伴t (8;21) /AML1-ETO阳性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1, 13 (12) :931-935.

[6]吴学琼, 孟力, 田野, 等.定量监测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40 (2) :218-220.

[7]钟辉秀, 殷明刚, 杨新春.11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5 (11) :1761-1764.

[8]刘斌, 王光平.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型患者AML1/ETO融合基因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 (16) :1206-1207.

[9]徐兵, 萧平难, 宋小燕, 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56抗原表达与MDR1基因表达量的关系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9, 5 (12) :1080-1083.

骨髓形态 篇6

目前已知在体外实验中, PTH间歇性给药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而连续大剂量给药则抑制其向成骨细胞分化[2,3,4]。而BMP2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促成骨细胞分化的生长因子之一。本实验通过添加不同PTH浓度及给药时间, 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P2的表达量, 探讨PTH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BMP2间关系, 为进一步研究PTH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氨基酸片段, 白色冻干粉, 1 mg/ 支; L-DMEM、维生素C;淋巴细胞分离液;地塞米松;β- 甘油磷酸, 低糖DMEM培养基及胎牛血清 (FBS) , 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 (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 人BMP2测定试剂盒 (Abvona) 。

1.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培养

采用离心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菌条件下, 取无骨代谢疾病骨科手术患者骨髓组织约5 ml。肝素抗凝, 等量PBS稀释, 按2∶1比例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400 g离心30 min, 取中间白膜层, PBS洗涤2遍, 接种细胞于含基础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

传代培养:PBS洗涤2遍, 加入0.25%trypsin-EDTA消化2 min, 使用等量含体积分数10% FBS的低糖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150 g离心5 min, 弃上清, 接种细胞于培养皿中。

培养条件:37 ℃、体积分数5%CO295% 的湿度, 培养72 h后首次换液, 以后每3天换液1次。

1.3实验分组设计

所有实验采用传代细胞进行。传代细胞随机分为5组,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 ( 生理盐水组) 、阳性对照组 (OS液组, 即100 nm地塞米松、10 mmβ- 甘油磷酸、50 μg/ml维生素C) 、 h PTH1-34组 ( 共3组, PTH浓度分别为40 μg/L、400 μg/L、 4000 μg/L组) 。每组研究数量n=6。PTH给药组为间歇性给药, 以48 h为一个周期。即给药6 h后, 更换不含药培养基。整个观察时间为14 d。

1.4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细胞用PBS洗涤2遍, 0.25%trypsin-EDTA消化1 min, 等量含体积分数10% FBS的低糖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离心后保存。分别收集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4 d、7 d、14 d细胞, 于冰水浴中超声粉碎。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测定培养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具体步骤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5 ELISA检测h PTH1-34对BMP2表达的影响

将P2代细胞接种于96孔板, 在给药后第4、7、14天测定。 离心收集细胞, 将细胞用超声波破碎仪破碎释放胞内的BMP-2蛋白进行检测。测定各组样品450 nm波长的吸光度 (OD值) 。 具体步骤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 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进行q检验, 检验水准取 α=0.05。

2结果

2.1 h PTH1-34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如表1所示。阳性对照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 各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逐渐增加。给药第7、14天观察发现, 较高剂量组 (4000 μg/L、400 μg/L) 与低剂量组40 μg/L相比, 碱性磷酸酶活性有下降趋势。给药第14天h PTH1-34给药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低于阳性对照组 (P<0.05) 。

2.2 h PTH1-34对BMP2表达的影响

检测上清液和胞内的BMP2表达总和, 结果详见表2。随着时间的延长, BMP2含量各组均有升高, 阳性对照组的BMP2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 , 给药第7、14天观察发现, 较高剂量组 (4000 μg/L、400 μg/L) 的BMP2含量低于低剂量组40 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第7、14天检测h PTH1-34低剂量40 μg/L组的BMP2浓度明显高 (P<0.05) , 提示合适浓度的h PTH1-34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BMP2蛋白, 具有一定的成骨作用。

3讨论

人源性甲状旁腺素在甲状旁腺的内质网中合成, 其在血中存在有3种形式: (1) 具有生物活性的全段PTH, 占5% ~20% ; (2) 氨基端PTH片段 (N.PTH1-34) , 含量甚少, 具有生物活性; (3) 羧基端PTH片段 (C-PTH) , 为血循环中的主要部分, 占75% ~95%, 但其只有免疫源性, 而无生物活性。对PTH (1-34) 这一生物活性片段的研究表明, PTH可能通过影响包括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骨骼内衬细胞、骨细胞等众多种类的细胞系, 并激活多种信号途径, 从而达到促进骨形成的作用[4]。h PTH1-34是最早人工合成的具有全分子活性的PTH氨基端片段, 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骨形成促进剂, 有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国内韩亚娟等[5]报道在临床使用PTH (1-34) 能显著提高腰椎 (L2~L4) 骨密度, 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安全有效。目前, PTH已经被批准应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 而且是第一代骨形成刺激药的首选药[6]。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条件成骨细胞, 许多研究表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理化条件下可向成骨细胞方向转化, 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种因素对成骨分化的影响[3]。其中地塞米松、β- 甘油磷酸、维生素C的联合诱导作用已被公认。

BMP2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成骨细胞因子之一, 是BMP家族中成骨诱导作用最强的因子。可在损伤局部及异位促进细胞增殖, 也是唯一能够在异位诱导成骨的信号分子[7]。甲状旁腺素对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可促进骨形成, 又可促进骨吸收, 而此作用可能与甲状旁腺素的作用时间及作用剂量有关。Dobnig等[8]研究发现对实验动物使用泵控制给药时间小于2 h的引起骨合成, 而长于2 h的则引起骨吸收。日本学者研究显示不同剂量重组人甲状旁腺素连续刺激对人成骨样细胞的影响也不同[9]。据此本实验主要从不同剂量的PTH间断刺激观察对人骨髓间充质细胞成骨分化及BMP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PTH作用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均有提高, 提示PTH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与国内外文献[3, 10] 一致。随着给药实验时间的延长, PTH浓度为40 μg/L时碱性磷酸酶活性为三组中最高, 说明在间歇刺激下低剂量PTH更能促进骨形成。三种浓度的实验组的碱性磷酸酶均低于阳性对照组, 尤其是第14天甚至低于空白对照组;这提示PTH的长时间使用不利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虽然给药初期随着剂量的增加, 碱性磷酸酶活性略有增加, 可能与给药时间较短, 骨合成作用占优势有关。这与张玲等[3]的动物实验结果相符。已有的体外实验结果提示PTH促成骨细胞表达BMP2具体机制可能为激活c AMP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环腺苷酸) - PKA (protein kinase A, 蛋白激酶A) - CREB (c 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 AMP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通路[11,12]。PTH与其受体结合, 引起c AMP生成, 激活PKA活性, 进一步磷酸化激活CREB;CREB进而与其余一些共激活因子, 通过CRE (c AMP response element, c AMP效应元件) 与靶基因结合, 从而促进其转录。Fei等[13]研究表明在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信号通路与PTH信号在骨形成和修复方面存在交联, 并相应引起BMP2表达改变。Yu等[14]研究发现PTH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通过PTH和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 (LRP6) 实现, 主要是通过增强BMP信号通路, 增强Smad1的磷酸化。本实验结果PTH作用后BMP2含量均有所提高, 验证了PTH与BMP2的相关性。 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随着给药实验时间的延长, PTH浓度为40 μg/L时BMP2含量为三组中最高, 说明PTH的促成骨作用并非剂量依赖性, 仅低浓度有利于成骨分化, 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给予合适的浓度。

上一篇:利用教材激活作文教学下一篇:诚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