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骨髓

2024-12-26

外周血/骨髓(共4篇)

外周血/骨髓 篇1

白细胞减少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0×109/L, 因白细胞数通常60%~70%为粒细胞, 所以大多数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109/L, 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称粒细胞缺乏症[1], 白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理化损伤、严重感染、毒素、血液系统疾病及免疫性机制所致。为了明确病因, 我院对89例正常体检人群白细胞减少者行骨髓穿刺检查, 结合临床资料及骨髓象特点, 查找病因, 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7年1月-2014年1月正常体检发现白细胞减少并行骨髓穿刺检查者89例进行骨髓象分析。其中男38例, 女51例, 年龄16~70岁, 中位年龄43岁, 其中16~30岁14例, 31~60岁64例, >60岁11例, 89例均符合外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4.0×109/L 3次以上, 86例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 3例有轻度贫血, 都为女性, 分别为:白细胞2.84×109/L, 红细胞2.74×1012/L, 血红蛋白91g/L, 血小板183×109/L;白细胞3.08×109/L, 红细胞3.2×1012/L, 血红蛋白90g/L, 血小板138×109/L;白细胞2.99×109/L, 红细胞3.1×1012/L, 血红蛋白105g/L, 血小板217×109/L。骨髓象检查这3例均为血液系统疾病。89例均为正常体检时发现白细胞减少, 均排除有临床表现的疾病及服用过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1.2 方法

1.2.1 血常规检查:

严格按操作规程取EDTA-K2抗凝静脉血2ml, 2h内采用XT-1800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血细胞计数, 并用手工法进行复查。

1.2.2 骨髓象检查:

89例白细胞减少患者行骨髓穿刺术并制作骨髓涂片, 选用薄厚适中, 头、体、尾分明的涂片用瑞—姬氏染色和组织化学染色后, 显微镜检查, 观察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各系增生情况, 各阶段细胞所占比例及异常细胞等。仔细辨认全片细胞形态, 骨髓形态学检查标准参照标准图谱[2]。

2 结果

89例年龄在31~60岁多见, 占64例 (71.91%) , 峰值在41~60岁占50例 (56.18%) 。89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75~3.92) ×109/L, 峰值 (2.51~3.50) ×109/L, 有68例 (76.40%) 。89例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者骨髓象检查结果和形态学特点见表1。89例患者均无明显诱因, 无临床症状, 在正常体检时偶然发现。

3 讨论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免疫细胞, 它不仅能抵御细菌、病毒和其它异物对人体的侵袭, 还能吞噬人体内的异物而产生抗体, 白细胞减少会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 从而诱发各种疾病, 影响人体健康, 应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对白细胞产生的根源—骨髓象的分析研究, 查找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原因,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力的实验室依据。

本组资料表明, 正常体检外周血白细胞减少89例中骨髓象异常20例 (22.47%) , 尤其较为严重的有1例MDS, 2例恶性血液病。这表明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有血液系统的疾病, 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另外, 白细胞减少者的年龄分布具有极为明显的特征即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明显增加, 尤其集中在41~60岁的年龄段, 占56.18%, 1例MDS与2例恶性血液病都在此年龄段, 这可能与这些人较其他小年龄段的人受饮食、环境等有害物质的影响时间比较长及机率大有关。因为当人体受到感染、药物、放射线、毒素等有害物质影响时, 能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是深层次的, 它不但对白细胞会产生较强的杀伤作用, 而且还对骨髓及人体的其他正常细胞造成影响和伤害, 甚至导致其发生变异, 从而导致人体白细胞的大量减少。长期接触农药、苯、砷等剧毒药物时, 不仅会直接对骨髓产生毒副作用, 抑制骨髓产生血细胞, 降低骨髓的造血功能, 而且可以对骨髓内的造血前体细胞或外周血液中心粒细胞造成伤害, 从而降低人体的造血能力[3], 由于白细胞较其他细胞更新较快, 故白细胞减少先于红细胞和血小板。HPVB19、细菌等感染性疾病常常会在人体内产生大量的毒素, 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紊乱, 这样也会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 从而导致骨髓的造血功能下降。同时大量的毒素还会导致外周血液细胞分布异常或者大量白细胞被破坏等问题, 这样也会导致人体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减少[4、5]。

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器官, 造血组织出现病变可导致骨髓细胞出现质量和数量的异常。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细胞形态学研究和血液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根据骨髓涂片观察细胞的数量、质量的变化, 可以反映出多数血液病的病变状况。所以骨髓象检查对有些血液病具有绝对性的诊断意义。某些恶性血液病的早期仅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了解它的骨髓象特点, 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资料表明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 诸如血液系统疾病等。69例骨髓象未见异常, 无任何临床症状者, 可能是发病初期或者发病缓慢机体慢慢适应, 无任何感觉。对于骨髓象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 也应动态观察外周血象, 必要时复查骨髓象, 尽早查明原因, 以免耽误病情。因此, 对于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者即使临床无明显症状也应早行骨髓穿刺, 以提高对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检出率, 为患者及时争取治疗时机, 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正常体检人群,外周血白细胞减少,骨髓象检查,恶性血液病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 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J].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99-101.

[2] 王前, 张蒙恩, 裘宇容.血细胞形态学诊断图谱[J].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 李小民, 黄作良.白细胞减少伴骨髓细胞增生活跃200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17) :114-115.

[4] 蒋红, 杨迎, 何进, 等.小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31例相关因素分析与探讨[J].临床医学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 8 (10) :22.

[5] 陈涛.50例HBV-M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 2004, 25 (4) :86-87.

外周血/骨髓 篇2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周血

急性肺损伤 (acute lung injury, ALI) 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e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感染、脓毒血症、外伤、休克、中毒等多种临床常见病因均可诱发ALI/ARDS。促炎症细胞因子 (TNF-γ、IL-1、IL-6、IFN等) 和抗炎症细胞因子 (IL-4、IL-10、IL-3、IL-17 等) 的失平衡是其发生的主要机制[1]。其中TNF-α 在ALI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可以使溶酶体破裂酶外泄, 损伤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 还可促进中性粒细胞 (PMN) 与肺血管内皮细胞粘附, 导致PMN在肺内聚集, 产生氧化应激反应, 引起肺炎症反应[2]。大量的研究证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 在发生ALI时, 内源性或外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 mal stem cells, MSCs) 能够向肺脏迁移并定值, 通过旁分泌作用或多向分化功能平衡炎症介质, 修复损伤内皮[3,4,5,6]。所以, 损伤部位MSCs定值的数量与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MSCs向肺损伤的组织迁移和归巢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较为明确的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 对MSCs有明显的趋化作用[7,8]。研究证实, 肺损伤时, MSCs可以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抑制致炎症因子的产生[9], 而炎症因子对MSCs归巢的影响却少有研究。本研究采用TNF-α 抗体干预脂多糖 (LPS) 复制的ALI大鼠动物模型, 观察其对于外周血中MSCs数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动物

健康SD大鼠, 雌雄不拘, 身体质量150~200 g, 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1.2主要试剂

脂多糖 (LPS, E.coli O111:B4) 、茜素红、油红、抗坏血酸磷酸盐、β-磷酸甘油钠、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 (Sigma-Aldrich公司) ;Percoll密度分离液 (Pharmacia公司, 美国) ;TNF-α单克隆抗体 (英夫利昔单抗, 西安杨森公司) ;TNF-αELISA试剂盒 (美津生物公司) ;胰酶、L-DMEM培养液 (Hyclone公司) ;胎牛血清 (杭州四季青生物公司) 。

1.2 实验方法

1.2.1动物分组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 (CG) 6只, 每只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气道滴入;模型组 (MG) 组8只, LPS (5 mg/kg) 气道内滴入, 复制ARDS模型;干预组 (IG) 组8只, LPS (5 mg/kg) 气道内滴入同时英夫利昔 (10 mg/m L) 腹腔注射5 mg/kg。同时对照组 (CG) 和模型组 (MG) 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1.2.2外周血MSCs的分离培养

造模5 h后麻醉大鼠, 分别从上述3组大鼠心脏取血9.0 m L, 其中取1 m L静置、离心各20 min, 取血清, -80℃保存, 准备行外周血TNF-α含量检测。余8 m L, 加入100 IU/m L肝素抗凝, 磷酸盐缓冲液倍稀释后, 用密度为1.077 g/m L的Percoll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 1 500r/min离心25 min, 取白色云雾状细胞层即为单个核细胞层, 计数后以5×104密度接种于12孔板, 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培养基 (含100μg/m L青霉素, 100μg/m L链霉素) , 置37℃、5%CO2饱和湿度培养。48 h后换液, 以后每3天换液1次, 观察细胞形态。

1.2.3外周血TNF-α的检测

为明确TNF-α单克隆抗体对外周血TNF-α含量的影响, 检测了不同组大鼠外周血TNF-α含量的变化。取外周血1 m L, 静置, 离心各20 min, 取血清, 依照TNF-α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外周血TNF-α含量 (pg/mg) 。

1.2.4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F) 的检测

每例培养3个孔, 计算CFU-F时取平均值。原代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14 d, 此时集落数较稳定且未融合, 分别计数每组单核细胞形成的集落数。显微镜下计数细胞集落数, 计数≥50个成纤维细胞团为1个CFU-F集落。

1.2.5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和成脂诱导

取第3代外周血来源MSCs, 接种于12孔板, 细胞70%~80%融合时将其中6孔培养液换为含成骨诱导剂的L-DMEM诱导培养液 (地塞米松100 nmol/L, 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 维生素C 50μmol/L, 10%胎牛血清) ;6孔换为含成脂诱导剂的L-DMEM培养液 (地塞米松1μmol/L, 吲哚美辛200μmol/L, IBM×0.5 mmol/L, 胰岛素10μg/m L, 10%胎牛血清) 。每隔3天换液1次, 3周后成脂细胞行油红染色;4周后成骨诱导细胞行茜素红染色。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外周血TNF-α

与对照组大鼠比较 (38±21.6) , 模型组大鼠外周血TNF-α 水平显著升高 (354±82.4)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与模型组大鼠比较, 干预组大鼠外周血TNF-α 水平显著降低 (206.5±64.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图1。

2.2 骨髓基质干细胞形态学观察

外周血单核细胞接种后首次48 h换液, 此时大量的造血细胞沉积于培养板底, 贴壁细胞无法辨认, 此后每3 天换液1 次, 6 d之后可见长梭形贴壁细胞, 以集落方式生长, 见图2A。2 周后细胞铺满板低, 可见多角形及不规则形态, 见图2B。传代后, 细胞形态逐渐均一化, 呈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 均匀性分布生长, 细胞数增多, 呈漩涡状排列, 见图3。

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2) 与干预组比较, P<0.05

2.3 外周血CFU-F集落形成分析

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培养出的成纤维样细胞集落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干预组大鼠集落数明显少于模型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见附表。

2.4 外周血来源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成脂诱导

外周血MSCs经成脂诱导液诱导3 周有少量含脂质空泡出现, 细胞变得宽大, 密度降低, 脂滴量显著增加, 油红染色呈阳性, 见图4。

(个, ±s)

注:1) 与对照组比较, P <0.05;2) 与干预组比较, P <0.05

2.5 外周血来源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诱导

外周血MSCs成骨诱导后增殖变慢, 形状不规则, 诱导4 周后茜素红染色呈阳性, 见图5。

3 讨论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 ARDS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肺内炎症细胞 (如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为主导的肺内炎症反应失控导致的肺水肿。许多炎症介质如TNF-α、IL-8、NF-κB、氧自由基等都参与到这一病理过程中。而该病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就是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的损伤。而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多向分化功能及修复功能的干细胞, 发生急性肺损伤时, 在肺组织中的聚集明显增加, 参与肺损伤的修复[10]。骨髓MSCs动员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即肺组织损伤程度越重, 动员骨髓MSCs进入外周血并归巢到肺组织越明显[11]。该作用机制虽然不完全明确, 但认为和MSCs表达不同的趋化因子受体、一系列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有关[12,13]。

TNF-α 在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的所有炎症因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能诱导肺内皮细胞活化、白细胞迁移、粒细胞脱颗粒和毛细血管渗漏, 积聚的水肿液阻碍了氧气交换, 最终导致ARDS。但在急性肺损伤时, TNF-α 对骨髓MSCs动员的影响, 却并不明确。本实验利用内毒素复制ALI动物模型, 干预组给予TNF-α 抗体干预, 观察外周血中MSCs数量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 模型组外周血中TNF-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同时外周血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NF-α 抗体干预后外周血中TNF-α 含量较模型组下降, 外周血中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P <0.5) 。证明外周血中TNF-α 水平和MSCs数量有密切的相关性。

急性肺损伤时, TNF-α 对于外周血MSCs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但其他疾病动物模型及体外细胞实验已有研究。RYOSUKE[14]在研究TNF-α 对肿瘤动物模型MSCs定值时发现, TNF-α 可以通过NF-κB信号通路, 促进MSCs表达VCAM-1 和VLA-4, 使得MSCs易于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结合, 促进MSCs在损伤部位的集聚。COFFELT和ZHANG体外研究[15,16]证实, TNF-α 可通过促进MSCs合成多种生长因子, 如胰岛素样生长激素-1、血管上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促进MSCs骨髓动员及归巢。SUN的研究显示, 把人脂肪来源的MSCs和TNF-α 共孵育后, MSCs定向迁移能力明显增强, 进一步的研究[17]发现, TNF-α 可使MSCs表达C-C趋化因子受体明显增加, 如CCR1、CCR7;C-X-C趋化因子受体增加, 如CXCR4、CXCR5、CXCR6, 增强其骨髓动员及定值。以上实验研究均提供了TNF-α 作用于MSCs可能机制。而对于急性肺损伤, 涉及到蛋白激酶、核因子 κB (NF-κB) 等转录因子的激活, 炎症因子、趋化因子、活性氧化物、蛋白酶等物质的释放等, 体内各类因子及炎症介质相互作用均可能影响到MSCs的动员及归巢, 而外周MSCs数量的增多, 也是多种因子及炎症介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明确的机制尚需相关实验进一步研究。

由于目前对生物特性的研究尚不够完善, 尚未发现MSCs的特异性表面标记[18], 因此, 目前主要通过细胞形态学特征、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以及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对BMSCs进行鉴定。而公认的鉴定MSCs的“金标准”就是细胞形态学及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本实验中所分离的细胞经过传代, 到P4 及以后的镜下所见:细胞体积较小细长, 呈梭形或纺锤形, 细胞核明显, 核浆比大, 均匀性分布生长, 汇合后呈漩涡状或辐射状排列, 符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形态学表现。在成骨诱导4 周以后, 细胞爬片的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脂诱导3 周后, 油红染色呈阳性。证明研究所分离的细胞有分化潜能, 所培养细胞即为MSCs。

外周血/骨髓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5例患者为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2年住院患者,均经确诊为AIDS,其中男29例,女26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为(34.5±4.6)岁,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接受血常规与骨髓形态学等必要检查。

1.2 艾滋病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发热患者23例,时间最短8 d,最长1年左右;咳嗽者8例,时间最短5 d,最长1年左右;体型消瘦患者10例;腹泻患者7例,时间最短20 d, 最长5个月左右;4例患者见颈淋巴结肿大;3例患者出现皮疹,伴随的其他症状主要有:头痛、咽痛、视物模糊、盗汗、瘀斑、下肢浮肿、面色苍白等。此外,体征方面,发热者最高40.5℃;肿大淋巴结主要位于颈部、腹股沟等,直径最小2 cm,最大4 cm,平均直径为(3.2±0.5) cm;肝脾肿大患者5例,其中,肝脏最大者齐脐;口腔溃疡患者4例。

1.3实验室检查

本文55例艾滋病患者均接受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初筛,由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确认为艾滋病阳性。采用,分析患者外周血细胞(日本东亚SysmexF-800型全自动血细胞仪)。骨髓形态学检查内容:分析骨髓细胞200个以及外周血细胞100个。

1.4 并发症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艾滋病标准,所有患者均处于艾滋病进展期,常见并发症:10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4例患者出现霉菌性肠炎,2例患者见组织胞浆菌,6例患者并发肺结核,3例患者并发胃溃疡,2例患者出现带状疱疹,1例患者出现肛周疱疹。

2 结果

2.1 外周血象

本文55例艾滋病患者中,9例患者经检查,发现外周血细胞三系减少;血红蛋白及白细胞二系减少的患者9例;白细胞、血小板二系减少的患者10例;单纯血红蛋白减少患者4例;单纯白细胞减少患者15例;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5例;白细胞增高异常的患者3例。血常规检查显示患者的淋巴细胞相对比例大大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相对增高,且小部分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核稍向左偏移。

2.2 骨髓象检查

本文55例艾滋病患者中,经骨髓检查,36例患者见有核细胞增生活跃,12例见有核细胞明显活跃,7例见有核细胞增生降低。36例核细胞增生异常的患者中:25例患者出现反应性早幼粒细胞异常增多现象;该粒细胞主要表现为胞体增大,且呈不规则形状,其细胞内可见内外浆,浆量丰富,且颗粒变大;部分中、晚幼粒细胞细胞核膨胀,可见已经破碎的细胞以及细胞碎片。5例患者存在感染性骨髓象、4例真菌感染骨髓像(骨髓经培养,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2例患者巨幼细胞性贫血。本文红细胞骨髓象中,巨幼改变较普遍。成熟的红细胞呈线状排列,片尾可见已被吞噬的成群桑葚状的病原体的网状细胞。

3 讨论

外周血象异常在HIV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中非常常见,常见的如贫血、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等均为其血液异常的表现,对患者机体伤害较大。据报道,70%~80%的艾滋病患者会发生贫血,处于晚期是,一半左右的患者存在粒细胞减少现象,大约一半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现象[4,5,6]。但是由本组患者检查结果可见,本组患者粒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的比率均小于报道值,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组患者的样本数较小,尚不具备代表性有关。

引起HIV感染患者贫血的原因较多,研究表明,其产生贫血的主要原因为,患者体内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7],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从而导致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另外,有学者发现,HIV感染患者体内有针对于自身红细胞的抗体,进而造成溶血现象,同样导致贫血的发生。再者,AIDS患者体内叶酸、VB以及铁元素减少亦可引起大细胞性或者小细胞性贫血[8]。本文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象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比例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相对增高,且小部分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核稍向左移。HIV感染机体后,通常是导致T淋巴细胞亚群中T4的衰竭,从而引起细胞免疫缺陷。

机体容易发生真菌、病毒等低毒性或者机会性感染因子所致的反复感染,从而引起机体多种器官组织被感染,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HIV感染患者,体液免疫以及B淋巴细胞功能均正常,所以被HIV感染后,机体会分泌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导致红细胞出现缗线状排列,使得血沉加快[9]。

无症状HIV感染者中,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大约为10%左右,处于晚期的患者,其发生率较高(50%)。患者血液中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为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成减少。据报道,经该病毒感染的正常细胞,可产生一种可溶性抑制物,其可抑制粒细胞生成,随着粒细胞的逐渐减少,患者血清G-CSF水平也随之下降[10]。同时,粒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者的感染几率,其感染的发生率大约为17%左右。另外,本文见部分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二系减少;血小板的减少是因为血小板生成的减少、增加的破坏。艾滋病患者的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血小板产生降低。HIV结合巨核细胞的CD4受体,从而进一步感染并破坏巨核细胞,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发生。

HIV可以侵犯骨髓,进而引起类似于血液病的骨髓异常改变[11]。本组55例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位骨髓中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和明显活跃,极少部分见增生减低,感染性骨髓象及真菌感染骨髓像较少。有粒系在晚幼粒阶段有成熟障碍,多见于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单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红系细胞大部分有增生现象,且可见成熟的红细胞呈缗线状排列。AIDS患者中,骨髓象异常具有共同的表现形式,例如,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增加或者减少、网状细胞和浆细胞增多并且病态造血、成熟红细胞呈缗线状排列。在骨髓涂片中,感染病原体以马尔尼菲青霉菌为高。马尔尼菲青霉菌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随着血液游走于组织间隙中,所以,骨髓更容易受到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侵犯。

总之,外周血象及骨髓象异常在艾滋病患者中常见,也是主要的血液学改变,并且血液异常改变会伴随艾滋病病程和患者免疫状况的逐渐恶化而逐渐加重。因此,通过对外周血象及骨髓象异常改变的分析,有利于指导相应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异常改变, 为临床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组共55例艾滋病患者, 对其进行外周血细胞检查, 骨髓细胞形态检查, 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外周血细胞三系减少;血红蛋白及白细胞二系减少的患者9例;白细胞、血小板二系减少的患者10例;单纯血红蛋白减少患者4例;单纯白细胞减少患者15例;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5例;白细胞增高异常的患者3例。血常规检查显示患者的淋巴细胞相对比例大大降低, 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相对增高, 且小部分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核稍向左偏移。经骨髓检查, 36例患者见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12例见有核细胞明显活跃, 7例见有核细胞增生降低。另外, 5例患者存在感染性骨髓象、4例真菌感染骨髓像, 2例患者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骨髓象中, 巨幼改变较普遍。结论:外周血细胞及核骨髓细胞的异常变化为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血液学改变, 其与HIV及其基因产物扰乱辅助细胞的造血调节功能, 进而干扰造血干细胞的增值和分化相关, 同时还可能与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相关。

外周血/骨髓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资料来自2004年1月-2009年12月就诊我院门诊及社区筛查的COPD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共1500例;排除人数220例,失访人数28例;完成试验人数1252例,男1046例,女206例;平均年龄69±11.2岁,体重70.1±5.2kg。

1.2 诊断标准 符合2002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

1.3 纳入标准 入选的病例为确诊COPD且肺功能分级为Ⅱ-Ⅲ级的患者,即肺功能:FEV1/FVC<70%,30% ≤FEV1<80%预计值。

1.4 排除标准 ①对氨茶碱等药物过敏者;②患者肺功能分级在Ⅲ级以上者(不含Ⅲ级);③存在心、肝、肾功能损害者;④合并肺部肿瘤、血液系统、风湿免疫系统等基础疾病或受试过程中出现骨折、急性心脑血管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而无法继续参加研究者;⑤合并支气管哮喘等其他肺部疾病;⑥患有可能影响肺功能结果的疾病者,如近2个月内做过胸腹部手术;⑦不愿意或无法配合者不列为调查对象。

1.5 25只实验羊产地新疆,属绵羊科系,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绵羊繁育重点实验室提供,月龄5个月,15雄10雌,平均体重24±5.0kg,其实验标准符合《医学实验动物学》标准[3]。每只实验羊在实验过程中均用麦草微贮饲料喂养。

1.6 实验方法

1.6.1 稳定期COPD患者的试验方法

1.6.1.1 分组及比较方法 本研究对符合试验标准的患者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在进行研究之前均有2周的洗脱期,具体洗脱方案如下:①既往未治疗的COPD患者不经洗脱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②将既往曾应用氨茶碱、沙美特罗替卡松、异丙托溴铵等药物治疗的COPD患者需要停用原用药物的5个半衰期后随机分入治疗组(小剂量茶碱+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③在洗脱期内如患者出现喘息及气短加重等急性发作情况,经过系统治疗好转后,按照原洗脱方案进行洗脱后再重新纳入实验。本次调查通过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6.1.2 给药方法 小剂量氨茶碱:“茶碱缓释片”0.4 g/d口服(平均每公斤体重2.5 mg~4 mg)共75d;常规治疗:异丙托溴铵2.5mL/d 1次雾化吸入+舒利迭50/250μg/d 2次吸入。

1.6.1.3 监测方法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在试验开始前3d禁用一切影响AP代谢的药物、茶叶、咖啡、可可、烟、酒等。实验开始后第四日晨起8:00取患者上肢外周静脉血查血常规。治疗开始后每间隔15d复查一次外周静脉血血常规。

1.6.2 受试实验羊均于检测前描记心电图一份,测量体重;在给药前取羊耳静脉血0.5 mL做瑞士染色后血常规检查;取髂后上棘处穿刺,抽取骨髓液0.5 mL涂片瑞士染色后20 min,油镜下计数250个有核细胞,在低倍镜下观察骨髓增生程度。此后予氨茶碱注射液3 mg/(kg·d)+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以30~40滴/min速度静滴,每隔15d重复上述检测一次,共5次;每周均测量体重,及时调整给药剂量。

1.6.3 仪器、试剂、试药 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BX51T-32F01型显微镜;氨茶碱注射液(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0901);茶碱缓释片(山西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1g/片,批号1002002),瑞士染色试剂(沈阳市试剂三厂生产)。

1.7 数据处理 外周血及骨髓片为瑞士染色,油镜计数,细胞之比以百分数计算。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全部资料采用undefined表示,给药前后资料采用配对数据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和动物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粒细胞增殖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5d、30d、45d、60d及75d增殖与减少不明显,t值分别是1.298、1.292、1.297、0.845、0.627、0.924和0.920、0.1476、1.20、0.727、0.792、0.923,即人和动物外周血粒细胞增殖在用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2)。

2.2 在长期应用小剂量AP后,动物骨髓中嗜酸粒细胞的比率逐渐增多,但在用药的第15天、30天和45天与用药前比无差异,而在用药后第60天开始骨髓的嗜酸粒细胞的比率较用药前有显著增高,并有统计学意义,第60天和第75天的P值分别为P<0.05和P<0.025(表3)。

2.3 长期应用小剂量AP后,动物骨髓的红系呈增生改变,各阶段比例正常,用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粒:红比值明显增大,用药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嗜酸粒细胞增生活跃,研究结果也显示用药前后其它粒细胞增生无显著性影响(P>0.05);血红系统增生无变化(P>0.05)。

3 讨论

AP是磷酸二酯酶(PD)抑制剂,同时也是腺苷受体的阻断剂,能对抗内源性腺苷诱发的气道收缩。近年来有些学者还发现,AP还有调节免疫和抗炎的作用。本文通过1252名患者和25只实验羊进行长期应用小剂量AP观察发现:AP可通过调节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增殖而引起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是血液粒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骨髓干细胞产生,不产生于粒-单细胞(CFU-GM),它与红细胞及巨核细胞一样,有独立的前体细胞;CFU-E,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受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骨髓中嗜酸早幼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构成了嗜酸性细胞分裂,其分裂、增殖及成熟方式与中性粒细胞相似。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在进入外周血液前数天储存于骨髓内,平均渡过时间为9d。分裂后的过渡时间约为2.5d。本组资料发现:长期应用小剂量AP,骨髓红系增生无显著性变化(P>0.05),粒细胞增生呈递增性活跃(P<0.05),粒:红比值明显增大(P<0.05),而外周血嗜酸细胞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AP可能通过调节淋巴细胞功能,而产生趋化因子和促嗜酸性粒细胞生成因子,以促进骨髓嗜酸性粒细胞生成。因嗜酸性粒细胞的循环半衰期(T1/2约30min)明显短于中性粒细胞半衰期,并于骨髓释放以后进入循环最初期间一小时,嗜酸粒细胞约有50%离开血液并大部分进入组织中,若一旦离开循环和进入组织就不能再进入循环中[4]。因此,用药后骨髓嗜酸粒细胞比值较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

值明显增大(P<0.05)。

bcl - 2 (b-cell lymphoma/Leukemia-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质家族是控制线粒体致凋亡因子释放的主要调节因子,作为细胞内蛋白,可以抑制众多因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在调节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凋亡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5]。茶碱可以抑制免疫机制等刺激反应从而使哮喘患者的祖细胞表达Bcl-2蛋白,茶碱可以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系统的移植和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的凋亡,而这个过程是通过cAMP系统抑制bcl-2的表达来实现的。而茶碱的抗炎的作用抑制了祖细胞的循环[6]。

嗜酸性粒细胞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白细胞,正常情况下,其在人体内所占白细胞的百分比相对稳定。当人体因寄生虫感染而导致过敏反应或患有哮喘、SLE、类风湿关节炎、湿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时,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多,并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7,8]。巩惠芸等[9]对100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患者以及100名正常人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I.S%值)进行检测,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的I.S%值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说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的T淋巴细胞增殖活跃,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增高,帮助机体对抗异物,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AP可能通过调节骨髓粒细胞增殖而参与调节免疫,以提高机体抗炎、调节免疫作用。由于本研究资料欠缺,AP导致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活跃的原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小剂量氨茶碱(Aminophyllin,AP)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动物骨髓、外周血粒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应用前瞻、随机分组、对照及自身对照的方法,将1252例稳定期COPD患者(Ⅱ~Ⅲ级)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茶碱缓释片0.4g/d)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开始后每间隔15d复查1次血常规,对治疗前后的指标进行自身前后比较。(2)25只实验用羊采用自身对照法,在应用AP 3mg/(kg.d)后,对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自身前后比较。结果 (1)长期应用小剂量AP,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外周血粒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2)长期应用小剂量AP可使动物的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活跃(P<0.05);(3)长期应用小剂量AP对动物的骨髓、外周血粒细胞增生无影响(P<0.05)。结论 长期应用小剂量AP可使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活跃以提高机体抗炎及调节免疫能力,而对骨髓血红系统及外周血粒细胞增殖无影响。

关键词:氨茶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周血/骨髓,调节免疫,人/动物

参考文献

[1]黎友伦,罗永艾.氨茶碱的药理作用[J].医药导报,2005,24(9):807-80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秦川.医学实验动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4]邓家栋.临床血液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2001,6:555-557.

[5]吴昌归,史皆然,张新海,等.茶碱对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增刊:43-46.

[6]Chun-Hua Wang,Horng-Chyuan Lin,Chien-Huang Lin,et al.Effect of theophylline and specific phosphodiesterase IV inhibition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progenitor cells in bronchial asth-ma[J].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3,138,1147-1155.

[7]Bochner BS.Verdict in the case of therapies versus eosinophils:thejury is still out[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4,113(1):3-9.

[8]Klion AD,Nutman TB.The role of eosinophils in host defense a-gainst helminth parasites[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4,113(1):30-37.

上一篇:学校教育文化下一篇:案例教学金融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