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民

2024-10-25

现代农民(精选12篇)

现代农民 篇1

摘要:农村法治建设直接制约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但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 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极为落后, 其突出表现是亲情本位、权力至上等。要培养农民的现代法律意识, 必须从加强农村教育、深入普法宣传入手。

关键词:传统法律意识,现代法律意识,农村法治

以主体理性自律精神为内核的法律崇拜和法律信仰, 是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 如果没有内生性的法律信仰, 中国现代法治将寸步难行。[1]现代社会法律意识的形成是法治建设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中国农民的法律意识虽已有所提高, 维权意识在增强。但就整体来看, 农民的法律意识仍落后于现代法治建设进程的要求, 阻碍着农村法治建设。

1 农民传统法律意识的特征

一是以情代法。“情治”代替“法治”, 在“情为上”、“和为贵”的心理下, 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 不诉诸法律, 选择私了, 甚至能忍则忍。这种通过一部分法律权利的牺牲换取的人情和谐的状态, 一方面丧失了自身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 使罪犯逍遥法外, 阻滞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二是权力至上。我国封建社会一直是人治社会, “权力至上”的观念使农民习惯于接受统治、服从权力, 权即是法, 权大于法的观念导致农民不知道, 也不敢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 把法律看作某种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的工具, 使得法律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在其他手段更为经济简便时, 人们会放弃法律, 因此, 在法律工具主义思潮影响下, 许多农民形成了对法律敬而远之, 畏而避之的心理, 放弃法律终将导致法律的瘫痪, 法治进程的停滞;三法律即义务的思想制约着农村法治建设。法律即义务的思想在我国农村中还普遍存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农民对国家的法律, 看到的只是其强制性的一面, 而对其权利保护的一面却视而不见, 农民义务意识愈加浓厚, 权利意识愈加淡薄, 对法律从内心里更加难以接受。即使为了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或未来利益的法律, 在农村也很难短时期内获得人们的认同。[2];四是族规家法神圣观念。中国农村历来重视家庭和宗族, 往往都以血缘、亲情为基石, 制定家法、族规, 对涉及家庭和宗族成员生活的所有事情, 都予以规范。这些家法、族规均是以“情”字和“亲”字为纽带, 易于为人们接受, 成为内生于农民社会生活的普遍规则。

2 农民传统法律意识与现代法律意识的内在冲突

2.1 法治意识与人治意识的冲突。

现代法律意识之根本是法治, 即以法律为最主要、最权威的社会控制方式治理国家。法治与传统法律意识中的人治本质的区别, 主要在于治理国家的依据和权威是法律还是领导者的个人意志。法治的优越性在于树立法律的最高权威, 形成外部制约机制, 避免了人治及人性的弱点;保证了法制的稳定性及社会的长治久安, 避免“因人废法”的弊端;由于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的愿望,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因此可以避免个人专断所带来决策风险。然而, 在农村的现实社会生活中, 法律的权威性一直难以得到民众的认同, 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人治思想挥去。[3]

2.2 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的冲突。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当家作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这种民主思想并未完全取代农民头脑中的“臣民意识”。儒家虽然也提倡“民本”, 并有“民贵君轻”的论断, 但这与“民主”思想实是迥然相异的, 不过是一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说辞而已。尤其在当下农村社会生活中, 一些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 仍然沿袭传统体制下惯用的行政手段和专政意识, 把农民当成了被整治和管束的对象, 这无疑也加剧了农民的臣民意识, 使其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权力之本、人民是法治的主体这些民主原则缺乏深刻的体味。

2.3 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的冲突。

当前, 法律即义务的思想在我国农村中还普遍存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农民对国家的法律认识到的只是其强制性的一面, 而对其权利保护的一面却视而不见, 农民义务意识愈加浓厚, 权利意识则愈淡薄, 对法律从内心里更加难以接受。而法治的基本内容是权利, 强调法律对公民的保护, 要培养人民的公民意识, 使人民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主体, 而非无足轻重的客体, 享有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明确地懂得权利的正当性和可行性, 并对一切合法的权利给予同等尊重。

2.4 契约意识与宗法伦理意识的冲突。

现代社会是契约的社会。契约意识所包括的具体含义就是“独立平等、诚实信用、自由自治”, 它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 人们局限在一定的地域内, 宗法势力十分强大, 任何人只是宗法网络中的一环, 而不是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独立、平等、自由的主体。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巩固了伦理等级秩序, 却束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就是要提倡并保护“契约”, 以此维护人们之间平等的关系, 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优良习俗, 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把广大农民从宗法网络中解救出来。

3 促进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措施

要在农村全面实行法治, 必须将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法治精神之建立, 作为农村法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具体而言,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发展农村教育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当前, 农村教育资金不足, 大部分的教育资金投入在城市, 而农村所得则少之又少, 加大农村教育势在必行。其次, 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是我国农民法律意识不高的重要原因,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贫困学生辍学流失现象。此外,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上、物质上给予大力扶助。

3.2 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力度探索农村普法教

育新路

第一, 在传媒工具上, 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普法工作。在农村, 可以利用电视中现有法制节目, 也可以利用当地有线广播网开展普法工作[5]。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 开设法律频道电视节目作为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实施手段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广泛地宣传与普及法律, 拓宽普法渠道, 改进工作方法都有积极意义。

第二, 在普法的工作方针中, 农村普法不能只把农民当作普法的对象。根据普法规划的精神, 农村普及法律和依法治理是针对农村各级组织和公民。特别是“执法者”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对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 认为, 农村各级组织在普法和依法治理中首先应当从“自律”开始, 将自己作为法律的学习者和接受者, 模范地执行和遵守法律、法规, 然后才是法律的推广者。对于农民则应采取多种形式, 结合生产, 生活实际, 切实地运用法律去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让法律的服务功能、保障功能到充分发挥。

3.3 让农民通过生产和生活实践, 准确地解读法律

长久以来, 传统法制观念中“法即是刑”、法就是“惩罚”的观念深刻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正确理解。诚然, 对违法者的制裁是法律的重要功能之一, 但并非是法的全部功能。农村社会生活受法律调整的领域十分广泛, 依法治理中应当结合农村的特点,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给农民以法律帮助和法律引导。让农民通过法律帮助和指导, 认识到保护老百姓也是法律的重要功能。只有这样, 作为农村中主要社会群体的农民才能形成法律观念、培育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法学研究, 1996, 18:6.

[2]苏力的“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法学研究, 1998, 1.

[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4][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5]吴鹏飞.法治化进程中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S].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4, 2.

现代农民 篇2

2009-07-22 16:59:48作者:景秀娟

一、方针政策信息。要及时了解中央和各级政府关于加强农业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如扶持农业、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收入。提供农业保证的新信息。

二、实用技术信息。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实现效益农业,农民要掌握各种种养、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饮料系列加工、酿制等逐渐由单一农业向立体农业转化的高新技术信息。

三、优良种苗信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要掌握高产、优质。高效粮食作物及果树、蔬菜、瓜类。药材等产业方面的名优特新种苗信息,以适应市场,增加收入。

四、农资供应信息。面对农资市场供应渠道多、门类复杂的现实,需要了解化肥 农药、农机、高效肥液、植物激素等方面的产销趋势,尤其是要了解中央和地方控价、维护农民利益的信息,还要了解鉴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以防诈农、坑农。

五、市场变化信息。许多农产品尤其是经济作物,受市场变化影响极大。因此要不断获取有关信息,随时调整种植结构,绝不能根据往年经验或赶浪头,那样往往容易失败。对许多经济作物,可采取反季节种植,往往可卖得好价钱。

六、气象变化信息。农业生产是露天工厂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农民要随时了解气象部门对气象形势的预测,预知中短期的气象预报,做到早防范、有的放矢地种植某些作物或采取抵御异常气候变化的对策,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

七、防治病虫信息。病虫害对农业丰产威胁较大,农民必须随时了解农技、植保部门对植物病虫情报及发展趋势的预报,做到及时防治,把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八、劳务信息。需要到外地打工的农民、要先了解外地劳务方面的信息,不可盲目外出。

九、经商信息。对从事经商的农民,需不断了解商品供求情况和价格变化等信息。

现代农业需要职业农民 篇3

靠谁来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从现代农业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中寻找答案。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所依托的农业科学技术支撑,更在于其必然根植于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必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需求。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从经济效率不断提高的根本目标看,必然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经济体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最终,“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方式不断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达到农工商的一体化。简而言之,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农业生产的“企业化”。

既然要企业化,就要考虑成本核算、生产效率、市场竞争、资本收益、风险规避等等在传统农业中显得不是特别重要,或者仅仅隐含在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但没有被如此明确提出来的一系列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依靠谁去考虑这些问题呢,自然要靠农业企业的经营者——这里,我们将之命名为“职业农民”。

职业农民不是某一特定的技术工种,而是一群有着多种职业技能的农业从业者。他们有的从事育种和营养管理,是现代农业的原料提供商;有的从事种植养殖,是现代农业的生产车间;有的从事农产品销售和物流,是现代农业的供销员;有的从事合作社经营、农业企业并购,是现代农业的企业家;还有的从事农业金融、保险、期货,是现代农业的风险管理者。他们的技能可以是专门的,也可以是复合的;他们可以是传统农业农民深造而来,也可以从专门的农业院校培养而来;他们的身份可以是农业户口,也可以是城镇户口。

职业农民是一个新鲜事物。我们畅想她的美好,期待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这才露尖尖角的小荷走向春色满园:“农民”成为一种自豪的职业,农村成为年轻人的“职场”。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我们可以不断地探索,勇敢地实践,在职业农民培育的征途上,亲笔描绘下我们的努力。

现代农民 篇4

关键词:新型农民,信息素质,培育

一、引言

现代化的中国离不开现代化的农业和农村, 农民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所在, 因此提高农民各种素质,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成为目前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中农民的信息素质由于传统思想和自身知识水平的影响尤其薄弱, 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 信息是社会活动的枢纽, 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可以说, 谁掌握的信息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快谁就能胜出。因此, 建设新农村, 除了需要我们农民能“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外, 还要培养和造就具有较强信息素质的新型农民, 这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农民信息素质的内涵和现状

信息素质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动态性。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这一概念, 指出:信息素质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因此广义上信息素质是指人们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等多方面的修养与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出现, 到20世纪九十年代, 人们则将信息素质进一步具体而狭义地定义为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信息, 以便对信息的性质、技术基础, 信息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做出批判性反应的一种能力。

目前总体而言, 农民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还停留在浅层次上, 还缺乏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接收新信息及发布自己信息的意识。农民不能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 获取信息的能力比较低, 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造成农民整体信息素质偏低。

三、现代新型农民信息素质培育的有效途径

(一) 教育为本, 先行其道。发达国家在推进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时领先于我国, 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终身教育连成一体, 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学习”和“网络教育”新格局, 制定农民信息素质培育的科学规划。

1、信息普及教育。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对提高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当务之急要为农民提供必要的信息普及教育, 激发农民的信息意识, 培养农民使用基础信息技术与信息设备的能力, 并引导农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时做出正确决策。各地政府要通过各种宣传形式, 结合“典型案例”宣传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使其认识到信息就是财富, 信息就是效益。信息普及教育也可由农科院等农业科研单位牵头, 通过宣传、讲课、短期培训、现场指导和课后回访等多种形式进行, 旨在激发农民的兴趣, 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2、基础教育。农民没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 就会缺乏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的接纳、消化、吸收能力。我国已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应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个人、企业等社会力量捐助义务教育;更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从法律法规方面提升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吸引更多大学生教师投入农村教育, 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总之, 要狠抓农村义务教育, 确保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同时, 把信息素质教育编入义务教育课程, 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一样, 从基础教育做起, 从启蒙教育做起。

3、网上远程教育。针对农民用户居住分散难以集中的特点, 积极开展网上远程教育。目前, 农村基本实现了乡乡通网络, 尽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信息传播瓶颈。把关于网络利用的知识、技能以及安全、法制等内容放在网上, 让用户在家庭、单位或任何一个计算机站点都可以进入, 得到在线教育。农业院校等有关部门更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廉价高效平台, 发挥信息优势, 将自己收集的各种信息做成通俗易学的网络课堂, 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

4、“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思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路子, 积极推进“农科教的结合”, 直接参与到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民信息素质教育中, 缩短科研成果的推广路径,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 加快科技信息的集成和传播速度, 以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时也能使农民掌握到最新的农业技术, 使其更好地适应新型农业的要求。

(二)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

1、农村图书馆升级为文化信息“超市”。农村图书馆就是建立在农村地理范围内的, 与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等活动息息相关的所有图书馆。建设农村图书馆, 应该向国外社区图书馆一样, 随时随地可见, 而且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农民随时都可以进入。不仅把留守儿童等吸引到图书馆里来, 推荐他们阅读健康的文化知识, 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 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而且像超市一样通过举办各种有奖读书活动、讲座等, 把闲暇的农民大众从麻将桌上或闲聊中吸引过来, 营造读书氛围, 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 充分利用农村图书馆这一平台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信息素质的新型农民。

2、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图书馆尤其是农业院校图书馆可向广大进城农民工免费开放, 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 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 可利用现代高效的网络检索工具为农民提供信息检索和信息素质教育服务。可以制作农民信息素质教育资源库、网络课堂等, 对农民进行长期的教育培训。图书馆还可针对农民用户开展网络咨询, 在图书馆主页建立FAQ, 同时也可在网上设置读者信箱, 开设咨询窗口等形式, 解答农民朋友的各类提问。农业高校图书馆更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类信息, 经常性发布, 及时更新, 并将一些质量较高、更新较快、内容比较安全可靠的网站向农民推荐, 以此作为信息源, 使广大农民不断提高信息素质。

(三) 信息员、农业服务组织形成信息传播链

1、发挥农业信息员“以点带面”的影响力。农业信息员引导农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 普及提高农民计算机水平等。农业信息员还随时上网关注市场行情, 打印出有价值的信息张贴到村务公开栏里, 使农民增收致富。农民通过农民信息员得到近距离的感性认识, 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质。原则上每个乡 (镇) 信息站培训两位信息员, 每个村级信息点培训1~2位信息员, 凭借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活跃在农村, 像一根根链条, 把市场、农户、企业的信息串联起来, 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影响力。

2、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这种新型组织极其有效地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信息传播链的形成, 因而他们对农业信息的传播更具有积极的、直接的、高效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让农民学习者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 建构自身的信息素质体系。

四、结语

农民信息素质培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要始终贯穿于义务教育等所有教育途径中, 让农民渐渐具备基本的信息素质, 更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待农民信息素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提供一切文化信息“超市”, 并建立信息传播链, 逐步培育农民的信息素质, 使新型农民在当代信息社会的大环境中利用信息技能进行交流、检索, 解决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小雄, 郑瑜.面向农村的信息素质教育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9.

[2]王翠玲, 田清华.新型农民信息素质培育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8.24.

[3]卢秀茹, 王健, 高贺梅.提高我国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水平的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04.12.

[4]辛洪芹, 吴青林, 曹冰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J].科技广场, 2007.10.

[5]续元申.试论高校图书馆在加强农民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及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 2006.34.11.

[6]刘春静.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现状和策略[J].农业考古, 2010.6.

现代农民 篇5

何翔凤

嘉禾县是全省25个重点产烟县之一,是郴州市第二大产烟区。嘉禾“神龙叶”是国家级注册商标,是全国县级烟草行业中第一家注册的烟叶品牌。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烟叶质量为核心,以优化产业布局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机械化作业、产业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民强县的新路子。

一、坚持科技兴烟,扩面积、上规模

一是打造基地单元,示范带动。以2011年全国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现场会为契机,大力推进普满基地单元建设,建成了科技示范园区、精准农业示范区、万亩育苗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区、烘烤工场等五个区,完成基地单元烟田整理4000余亩,构建了“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涝能排、旱能灌、树成行”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实现了基本烟田保护率100%、烟田水利工程覆盖率100%、烟田机耕路覆盖率90%以上、密集烤房烘烤90%、雹区防雹网络覆盖率100%、机械化作业率80%以上,大棚育苗率100%。目前,全县种植烤烟50亩以上的种植户达到了150多户,规模化种植达到70%以上。二是组建专业合作社,烟农互动。引导烟农组建专业合作社,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实行规模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完成向服务型和市场化的转变,实现抱团发展。三是加快流转土地,集约推动。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强化经营权”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完善土地流转新机制、新办法、新模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流转方式,引导农民耕地向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能人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推进烟叶种植规模经营。目前,全县流转土地21000多亩,扩大烤烟种植6500亩。四是深化舆论宣传,广泛发动。

充分利用大小会议、公开信、广播电视、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重点宣传烤烟价格、优惠扶持政策,和农民算清种烟的比较效益帐,激发群众种植积极性,使群众的思想认识从“要我种烟”转变为“我要种烟”。全县烤烟种植面积连年递增,已从2010年的3万亩扩大到了今年的4.2万亩。五是严格督查考评,奖惩促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分管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将烤烟生产任务分解到10个产烟乡镇,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具体责任人,签订责任状,健全考核机制,完善奖罚措施,加强督查督办,有力促进了工作落实。

二、坚持基础先行,强支撑、增后劲

一是大力推进烟水配套工程。整合涉农项目建设资金向烟区倾斜,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烟水配套工程建设。2010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5000万元,完成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8个;建设排灌沟渠106条65千米,建设机耕路69条38千米,整修水库、山塘2座,改善灌溉面积1.86万亩。同时,建立烟水工程建后管护制度,县财政每年划拨50万元作为烟基管护基金,并从烟叶税中提取6%作为烟基发展、管护基金,明确专人负责管护,确保烟水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二是大力推进三百蹬水库建设。在舂陵河上游的南岭麓南面规划建设三百蹬水库,项目总投资约1.89亿元,分水库枢纽工程、渠系工程、引水渠道工程、城乡供水工程四个部分建设;设计为小Ⅰ型水库,库容为560万方;可增加和改善灌溉水田7.3万亩,新增水田2600亩,扩大烟叶种植面积1.6万亩。目前,已完成项目论证、规划设计、项目勘察和项目申报等前期工作。三是大力推进土地整理项目。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争资立项,加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强化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着力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烟叶种植。2010年以来,全县争取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个,累计投入1200万元,完成土地整理4000 亩,扩大烟叶种植面积1200亩。

四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烤房建设。投入5600万元,新建大型卧式密集型烤房1890座,大型密集烤房全面推广余热共享、叠层装烟、推车与烟夹等先进烘烤示范技术,全部按四层装烟进行规划设计和修建,并采用固尘脱硫、烟尘尾气集中回收处理等生态环保技术,有效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五是大力推进基层站点建设。以完善收购服务体系为重点,整合基层烟草站资源,以基地单元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标准化烟站建设。目前,全县建成两个基地单元烟草站,拥有收购线14条,可承担烟叶收购12万担,有效增强了烟草站服务功能。

三、坚持重点扶持,育产业、壮实力

一是完善补贴扶持政策。严格实行烟用物资“套餐制”供应,按420元/每亩的标准收取,对烟农缴纳有困难的,实行银信部门贴息贷款;对实行稻草覆盖的,补贴20元/每亩;对优化烟叶结构补贴75元/每亩;对实行专业化分级散烟收购的给予50元/担的补贴;对种植大户异地承包土地的补贴150元/亩土地流转费。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对购买专用农机具的按实际购机价的80%给予补贴,购买通用农机具的按实际购机价的30%给予补贴;烤房群建设的“三通一平”和电力设施安装,给予2000元/座的补贴。同时,严格落实国家上调20%的烟叶收购价格。二是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县政府和县烟草公司拨出专项经费,对种植30亩以上的烤烟生产大户给予投保农业生产保险,增强烟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决烟农种烟的后顾之忧。今年,全县共投入42万元,为所有烟农进行农业生产保险。三是推行烟叶生产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烟叶生产激励机制,提取烟叶发展基金,对完成任务数的,乡镇按20%分成,超额完成的乡镇按超额部分的80%分成,乡镇按烟叶发展基金所得的10%补贴到村;对村级完成种植收购任务的进行奖励,即生产阶段奖励5元/担,收购阶段奖励给予2元/每担;设立

1000-10000元的特别贡献奖,对种烟乡镇和村以及种烟大户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各级抓烤烟生产的积极性。

四、坚持服务至上,严管理、提质效

一是科学化育苗。围绕打造“优质、安全、生态、环保”烟叶的目标,大力推广选用优质品种,大力推行“集中育苗、统一管理、合作社(村组)经营”运作模式,全面实行漂浮育苗、大棚育苗,采取精量播种、机械装盘、精准育苗和机械剪叶等科学方式,育壮苗、育足苗。目前,全县建成育苗工场6个、育苗大棚35座,可供种植面积 4.2万亩。二是精细化管理。组织涉农部门技术人员成立专业服务队,为烟农提供科学生产,提高烟叶质量。建立灾害防治体系,大力推广太阳能诱蛾灯,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增强烟叶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严格标准化生产流程,加强烟田管理,确保了烟叶产质量稳步提高。同时,加强烟叶生产技术培训,着力提高烟农烟叶生产水平。三是规范化收购。严格按照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实行一证一卡、约时定点收购,收购前安排人员逐家逐户发放预约单,并对预约烟叶进行初检。收购时全部实行封闭式密码电脑收购,有效杜绝了收购“人情烟、关系烟、面子烟”,确保烟农种出好烟都能卖好价钱。

提高农民素质 发展现代农业 篇6

摘要:农民是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来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民素质;农民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05

1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都应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入手,加强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及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1.1 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

农民文化程度偏低,导致观念陈旧、行为保守,影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新技术、新产品通常是观望、等待,这种心理和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风险,但往往容易丧失机遇,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生产与市场脱节,影响了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农民树立全新的生产生活理念,打破单一的种植结构,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科学种田、合理种田;打破传统的产业经营模式,走市场化、规模化的道路,收获规模效益。

1.2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职业化的素养、行为规范和技能。做好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重点要在观念、知识、技能、诚信、合作等方面加强培养,使职业化农民的思维、行为、态度心理都能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用现代科技武装农民,推进农民从经验型向科技型转变;要培养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农民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要培养农民合作意识,推进农民从单干型向组织型转变;要培养农民主动参与意识,推动农民由盲从型向主动型转变,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1.3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要有新型的农民,二是要有发达的农业,三是要有繁荣的农村,因此必须培养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做好科学文化知识、实用技术技能等培训是提高广大农民素质的直接途径,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保障。

2 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

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技能意识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大部分农民的小农意识强烈,排斥市场经济、农业科技信息和现代化的经营方式,针对在农民中普遍存在的这种状况,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农民中广泛宣传农业科普知识,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在乡、村、社的办公场所以及农民聚集的地方设置农业科普宣传画廊和科普大集,向农民渗透农业科学技术;二是组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深入村屯、农户传播种养殖技术,向农民推荐优良的种养殖品种;三是以农村集市为平台,向农民发放科技传单,引导农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四是利用农民培训机构的远程教育网络,举办时效性、实用性较强的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帮助农民应用农业科技技术。把以上的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营造一个学科学、用科学、靠科学发家致富的氛围,让农业科技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2.2 开展个性培训,增强农民的科技应用能力

农民素质主要是指科学文化素质和先进科技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就是要促进农业科技在农村的应用。一是对职业农民的培训。以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环保技术、种养殖技术等的培训力度,重点传授农业科普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民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二是对未务农和未就业农民的培训。这部分人通常是农村中的闲散人员,要引导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种养殖技术,鼓励他们参与农业经济活动,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生产生活技能;三是在乡镇基础教育中渗透有关农业职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因地制宜地开设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

2.3 采取多种方法,激励农民应用农业科技

在传统农业时期,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对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知之甚少,强化对农民的培训,是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对年龄偏大、文化基础差的农民,开展进村入户、现场服务指导等形式的短期培训;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开展中、长期的就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较好的人员,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同时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农业科技应用能力为重点,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种养殖结构、农民文化程度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建立科技示范村和科技示范户,促使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人人接受教育。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和教育,科技和教育的落实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农民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为此,做好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对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繁荣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农业园区引领农民脱贫致富 篇7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上林源葡萄庄园技术员潘升朝说:我到上林源3年了, 经常有周边群众来咨询技术方面的问题, 公司计划在2016年后期带动周边群众栽植葡萄, 提供葡萄种植技术、销售服务, 帮助周边农民发家致富。

与上林源葡萄庄园仅有一条马路之隔的铜川天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工人们也正在加班加点地抢工期、赶进度。该项目将单一的农业发展与工业、观光旅游相结合, 在温室大棚棚顶架设光伏电板发电, 将现代农业与新能源工业完美结合, 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目前, 一期项目已于2015年11月实现了并网发电。铜川天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永平介绍: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3亿元, 而且将建成农业设施大棚1 200个, 主要发展香菇、生态水果、养殖等产业, 采用“公司+科研院所+合作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 预计可以为当地2 000余人提供劳动就业岗位, 帮助当地农民转型增收, 脱贫致富。

近年来, 耀州区按照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 着力打造步寿塬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照金 (小丘) 现代农业园区, 引进了铜川伊利万头奶牛养殖示范牧场、海升千亩苹果示范园、天辰光伏农业等项目32个, 完成投资13.9亿元。2015年, 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 为周边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 000个以上, 累计实现年增收5 000万元以上。

从传统农夫到现代农民的角色转变 篇8

从社会地位来看, 毫无疑问, 在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 农业不仅仅是人们谋生的最基本手段, 而且也是历代统治者赖以统治的社会根基。中国华夏民族的起源, 就是与农业休戚相关的。“神农氏” (意即“农业之神”, 传说他是牛的头, 人的身子) 的传说, 就说明了中国农业的悠久历史。除此之外, 中国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源于农事, 包括最隆重的春节, 都是因农业演化而来的。这与世界上许多民族迥异。揆诸世界上许多民族, 他们的民族节日大多都来源于宗教。因此,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 重农思维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 农耕是财富的来源就成为中国人民的一个基本共识, 所谓“不耕获, 未富也”[2]就是一个明证。正是由于如此, 中国古代的圣贤们一遍又一遍的宣扬农业是国家命脉的这一理念。

但是如果从社会形象来看, 农民的一个最明显的形象特征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面朝黄土背朝天。可以说, 这一特征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农民的基本形象。由此, 土地也就自然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工具, 于是以农民与土地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小社会。所谓“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就成为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实际上, 与其说是“农民”, 还不如更贴切地将其称作是“农夫”。

为什么中国农民对土地会有如此深深的眷恋呢?事实上, 耙梳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尚农重农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 历代统治者皆把农事与自己的万世基业相联系, 把它当做国家命脉而加以强调。但是另一方面, 传统社会森严的等级结构, 又将从事稼穑之民众置于等级结构的最底层, 注重脑力而轻视体力劳动的心理作用, 终究还是得出“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的基本轨迹。在传统社会中, 对农业重要地位的深刻认识与农民的社会形象的轻视, 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社会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的农民形象要说有所改观, 可能最明显的是增添了几分激情与澎湃, 在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中继续演绎着生生不息的故事。然而“布满皱纹的皮肤、缠着破布的手指、粗糙的手指甲、皲裂的嘴唇、发黄的粗布以及粗瓷碗里黄褐色的茶水”, 依然是我们在画家的作品中经常看到的形象。高晓声笔下的农民———李顺大, 尽管已体现出了翻身农民朴素的阶级感情以及永远跟着党走的坚定信念, 但是在另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不善思考、不分是非、一味盲从的性格特点, 依然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形象。

2005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3]。

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并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建新屋、铺新路就能完成, 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它不仅仅包括经济发展, 还应提高农民素质,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故此, 笔者认为要顺利完成这一重大的战略任务, 关键是大力培育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型农民, 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 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制下的新农民。

首先, 从社会地位上来看, 新农村体制下的农民是一个处于真正主体地位的农民。可以这么说:拥有真正的主体性, 正是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分别所在。当前,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是全国上下各族人民的普遍愿望。尽管现代化首先是工业化, 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 意味着农民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下降, 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产值也在减少, 但是农民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依然处于主体地位。这首先就表现在中国整个人口结构中, 农民依然是最大的社会群体和生产群体, 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中国农民的现代化, 可以说没有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是不完整的。这就意味着, 在中国整个现代化过程中, 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不容改变的。如果再从近代中国革命的角度来看, 农民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新中国成立之后, 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道路上所体现出来的火热的激情, 亦不容抹杀。特别是农民在经营方式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首创精神, 更是开创了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不仅大大缓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而且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正是由于如此, 我们说现代农民依然是中国现代化的主体, 这也就意味着, 凡是持有忽视农民的作用, 进而产生对农民的歧视与偏见的思想的人, 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漠视, 更是对中国的未来不负责任。一句话, 现代农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 是整个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

其次, 新农村体制下的农民, 是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素养和具备相应技术水平的农民, 同时兼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的特点和优点。众所周知, 中国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 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模式, 与当前实现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这就要求现代农民必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以提高农业的科学技术、物质装备水平;同时, 要科学的管理农业, 从而使农业由自然经济农业转变为高度发达的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农业。也就是说, 现代农民应该是一个懂科学、会经营的管理者。与此同时, 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是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此外, 从思维观念来看, 现代农民应该摒弃传统农民的那种胆小守旧、固步自封、害怕变革的思维观念及价值取向, 而应该是一种开拓进取、积极向上、追求效率的价值取向, 尤其是对文化知识的学习, 应尤为重视与迫切。

最后, 新农村体制下的农民应该是一个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受到尊重的形象。如果现代农民依然还是一介农夫, 那我们的现代化到底要在什么时候实现, 就算实现所谓的现代化, 这样的“现代化”不要也罢。基于这一认识, 只有尊重农民的地位与形象, 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与首创精神, 新农村建设才是完整的, 由此体现出来的农民形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

从传统的“农夫”到现代的“农民”, 尽管只是一字之差, 但其中所体现出的社会转型却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即便到现在, 从农民身上依然可寻求到传统农民的影子。由此, 也引发我们对“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首先, 通过前面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 农民形象问题以及由此涉及到的当前的“三农”问题, 虽然是一个现实的课题,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却是一个历史问题。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是从近代以来面对全球现代化趋势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问题。随着现代化浪潮中以工业文明为载体的工业、城市和工人等现代文明因素的出现, 与传统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开始逐渐显现, 进而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因此, 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人为地割断历史的延续不仅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甚至会走向反面。

其次, 我们所谓历史的延续性, 不仅仅要注意去除历史发展进程中附带的一些糟粕, 同时也要注意历史上关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事实上, 从近代以来, 特别是进入民国以来, 农村问题就成为引人注目的大问题。到20世纪30年代, “农村危机”、“救济农村”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 “复兴农村”、“乡村建设”、“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因此, 可以说, “历史所积累的认识价值却是永恒的。回观历史, 并将当代三农问题置于近代历史进程加以审视, 才能够厘清其形成、演变的趋向, 也才可以认清其时代特征。”[4]

最后, 我们必须要看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不能因仅仅盖几幢所谓大楼就美其名曰“新农村”, 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首要的甚或是最重要的, 恐怕应该是新农民的形象和素质。对于从传统社会一路走来的现代农民, 在从传统中剔除一些不合时宜的特征之外, 要努力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 进而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制下的新农民。这才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应该塑造的一个最基本的, 同时也是最核心的农民地位与形象的标签。

参考文献

[1]谢树阶.保富.约书卷八[M].

[2]易经.无妄[M].

[3]建设新农村, 当好新农民[N].人民日报, 2006-03-02 (6) .

中国农民现代性的自觉与培育 篇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因此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成为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 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无论在“三农问题”的理论探讨, 还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需要方面, 对农民现代性的研究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在已有的大量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成长和培育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国农民的现代性状态

尽管中外学者从20世纪初就已经十分关注对中国农民的研究, 但时至今日, 要对中国农民的现代化程度给出一个“系数”式的量化数据, 仍然是十分困难且不可靠的, 因为中国的农民数量实在是过于庞大, 且存在种种差异和不均衡性。我们只能根据众多的定性分析 (如历史性梳理或逻辑性推演) 与定量研究 (多为局部地域的案例式实证) , 对当今中国农民的现代性作出一个大致的估计

英克尔斯设计的现代性量表表明, 人的现代性是一系列的人格特质, 它由两性平等观、自我效能感、创新意识、自主意识、自保意识、参与意识、家庭教育观、科技意识、时间观念等多个因子构成。通过对福建沿海五地市及绍兴县等地农民的考察, 一些研究者发现当前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身上的现代性开始大大增强, 传统性的影响逐渐减弱, 他们的人格和心理正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基本证实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所呈现出的共性。[3]而通过对武汉市及苏北B县等地农民的社会调查, 另外的研究者发现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 “留守农民”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上较接近“传统性”, 而“流动农民” (主要是农民工) 的表现更接近于“现代性”, 或者说是正在从“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4]

1.中国农民的现代性自觉越来越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迅猛的变化, 农民的现代性意识已经大为增强或正在日益觉醒, 他们正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2.中国农民的现代性自觉呈现出“差序格局”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性不均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基本国情, 受其影响, 农民现代性的获得也必然呈现出非均质性。显然, 在经济发达、市场发育充分、教科文卫等公共物品供给较为丰富的地区 (主要是城市) , 处于“近水楼台”的农民的现代性发展程度也就相应较高。这样就会形成我国农民的现代性依东、中、西地势而逆向递减的“差序格局”。这一地域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也许应当更多地从公共政策 (特别是经济发展政策) 供给的时间的不同步性上去寻找原因。

实证研究表明, 除地域因素之外, 中国农民的现代性自觉还在其他一些方面表现出诸多个体差异。从性别上看, 男性农民的现代性倾向一般要强于女性农民;就年龄而言, 青年和中青年农民的现代性倾向显然较中年和中老年农民为强;在乡土性程度上, 农民的现代性沿着纯农民、亦农亦工者、小手工业者递增, 纯农民的现代性发展无疑是最低的。

即便在同一农民个体身上, 表现出来的各个现代性指标的水平也不尽相同。例如, 一般农民比较容易养成较强的计划性、时间观和自主意识, 但政治参与意识却不易养成;绝大部分农民对新技术、新变化持往往积极肯定的态度, 但革新意识仍然有待增强;两性平等观并不普及等等。

中国农民现代性的自觉水平在各个层面上的参差不齐表明人的现代性有一个渐次获得的长期过程, 不可能齐头并进、一蹴而就。

3.中国农民的主体性尚未完全确立

在哲学家们看来, 人的主体性在现代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些学者敏锐地直接把现代性理解为主体性, 即现代性就是主体自主性的实现。如罗蒂所言, 现代性的原动力是“自信其是”。[5]或如中国学者更为直接的论断:“所谓现代性, 乃人类在不断进化的条件下 (涵人类自身、自然、人化自然、人造物的进化) , 不断发掘、重申人、人类的主体性。”[6]

由于社会、文化、历史等原因, 农民是当前主体性最不发达、处于现代性层次最低, 因而也是最难以获得现代性的群体。不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一味委曲求全, 将全部希望给予“包青天”式的官员, 政治参与意识淡漠, 凡此种种现象, 无不说明中国近代以来力求突破传统桎梏对人的束缚而实现个性的解放的任务并未全部完成。“正如工人的解放必须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前提一样, 社会现代性的实现必须以农民主体性的确立而最终完成,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性之标杆。”[7]而中国农民主体性确立的长期性意味着现代性实现的艰巨性。

二、中国农民现代性获得的影响因素

梁启超将中国近代变革概括为三个时期, 即感觉器物之不足而进行的自强运动、感觉制度之不足而进行的维新运动和感觉文化根源之不足而进行的启蒙运动。[8]因此, 本文从经济、制度和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农民现代性获得的影响因素。

1.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中国农民现代性获得的催化剂

英克尔斯认为“工厂是现代化的学校”, [9]可见工业化对人的现代性养成的重要性。他还以自己于80年代初期在中国进行的有关人的现代化的调研结果为例来加以佐证。中国“城市产业工人并未成为最现代化的人, 而是农村人在现代性量表上赢得了最高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结果呢?他结合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国情进行了解释:“在农村劳动者中间, 获得最高分的是那些生活在农村而在乡镇企业工作的人。”因为“鼓励发挥人的生产和经营积极性的一系列政策首先在农村实行”, 所以“在中国农村, 生产第一线普通劳动者在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个人现代化过程早于许多城市工厂”。[10]

10多年后, 一些中国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也基本与此相同。“无论是流动经历还是城市体验, 都是一个普通农民完成其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不过, 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城乡分离现实, 流动经历的获得对农民现代性的养成恐怕更为重要。”[11]之后又过了10年, 中国学者在新世纪进行的实证研究结论还是与上述观点大同小异。

2.城乡二元结构是影响中国农民现代性获得

“所谓城乡二元结构是指维持城市现代部门和农村传统部门二元经济形态, 以及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相互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制度结构。”[12]这种二元结构既是在长期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更是国家为保证工业化的顺利进行而人为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城乡分治指导思想下形成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诸多规定, 人为地在城乡之间树起了一道樊篱, 导致了农村的长期贫困、阻碍了农民的社会流动、限制了农民的身份变迁、禁锢了农民现代性意识的自觉形成。相比较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 当代中国农民现代性获得的迟滞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归因于这一制度性羁

3.小农意识成为阻碍中国农民现代性自觉的想桎梏

“小农意识是小农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家庭血缘为本位的环境中形成的并内化于小农头脑中的认知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意识等的总和。”[13]小农意识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生产和生活的封闭与狭隘, 其“最本质特征是非主体性”, [14]表现为经济上的平均主义意识、政治上的皇权主义意识、人格上的依附意识等, 其自闭、偏狭、保守甚至蒙昧的特点都是与自立、开放、交往的现代性特征格格不入的, 因此成为中国农民头脑中阻碍现代性自觉的最大思想痼疾。

三、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培育

1.中国农民现代性获得的途径

罗荣渠先生将人类社会变迁归纳为四种基本形式:渐进式微变、突发性微变、创新性巨变和传导性巨变。所谓传导性巨变, 是指主要由外在因素导致的对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的突破, 属于外源性现代化, 是自上而下或上下结合的急剧变革过程。[15]据此分类思想, 中国农民的现代化问题应通过传导性巨变的途径来解决, 即以外力介入和培育为主, 显得既有必要, 也较为切实可行。

(1) “三农”现代化必须靠工业和城市反哺。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经济因素是自变因素, 而文化因素则是他变因素。[16]管仲也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管晏列传》) 。与其说经济落后地区相当一部分农民“多子多福”的非现代性生育观念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在作祟, 不如说是在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到近乎空白的情境下, 农民的一种自保性生存措施。

可见, 农民现代性的获得有赖于整个“三农”问题的解决。

中苏学者之共识认为:“`三农’问题之实质, 乃是将`三农’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对象、原始积累来源”, [17]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工农业产品 (交换) 价格的“剪刀差”强制形成农业剩余, 使农业资金大量流入工业领域, 实现“价值转移”以支持工业建设。在中国, “从1953年开始到1985年改行粮棉合同订购制度为止, 在特定条件下开始实行的农产品统购制度, 持续时间长达32年之久。”[18]据中央党校周天勇按现价折算, “……仅仅以上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土地、工资差和未上社保等几项, 农民建国后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的积累, 最保守估计也高达30万亿!”[19]

如此巨大的贡献, 是以同样巨大的牺牲为代价的。时至今日, “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既有生产要素, 是无力承担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的”, [20]“靠农村的GDP水平以及与之相关的财政税收收入和居民收入, 无论如何不可能使农村生活条件达到城市水平”。[21]因此, 洪银兴教授等人认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推进三农现代化, 要直接以农业、农民和农村为发展对象, 即引入现代要素发展现代农业、以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现代化, 以农民市民化推进农民现代化。[22]不言而喻, 现代要素投入农业是由投资推动的, 所以“三农”现代化必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导向, 必须通过公共财政的支持, 特别是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 使广大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大体相等的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而在这个过程中, 工业和城市对三农的反哺无疑是特别重要的助推外力。

(2) 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养成需要教育和改造。一般而言, 新观念多为异域文明的产物, 现代性与中国农村的环境自然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农民获得现代性的过程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 其接受程度与新型文化观念的教育及推广力度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在几千年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超稳态结构, 使得农民思想中的小农意识沦肌浃骨, 单靠自身的力量是无力自拔的, 而必须借助外力才能对其进行改造。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用无产阶级意识置换小农意识、列宁提出的改造小农, 使他们的心理健全起来、毛泽东强调的教育农民思想, [23]都是注重从外部着手解决农民的现代性获得问题。

不仅英克尔斯重视教育和学习对个人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我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也通过对农民“精神唤醒”教育的身体力行, 证实了“建设必寓于教育”的基本道理。[24]列宁更是指出了培育农民现代性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改造小农, 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 这件事需要花几代人的时间。”[25]

(3) 传导性巨变契合中国政治决策的路径依赖。中国专制主义的悠长历史早已形成了“顶层设计”式的政治决策路径依赖。因而, 当代中国的政策议程更多地使用动员模型, 政策大多是“自上而下”, 由政府主导的。[26]这一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了政策过程是由政府自身进行利益聚合的表达, 主体地位本身就不强的农民群体目前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的利益集团那样以“博弈”的方式向政府施压, 反对予取予夺。

罗兹曼教授对中国政治精英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是高度评估的。他一方面讥讽“在19世纪晚期, 若论领导人对现代化的忽视程度, 中国恐怕算得上是世界冠军”, [27]另一方面又称赞当今“中国政治制度为特定目的而动员技术和资源的能力, 反映了官僚传统的本领以及共产党的组织能力, 这在现代化后起国家中是难得见到的”。[28]

“三步走”战略表明中国的现代化战略仍然是属于赶超型的, 必然还会依靠“举国体制”动员和组织资源的力量来实现现代化巨变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轰轰烈烈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是实例。新农村建设绝不应当只是修路造房的面子工程, 农民的现代性培育自是题中的应有之义。期盼在这股传导性巨变的洪流中, 中国农民的现代性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2.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培育措施

在分析完中国农民现代性获得的影响因素及可能采取的途径之后, 关于其培育措施的探讨主要是对症下药式的“缺什么, 补什么”的问题了。主要对策包括:

(1)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以社会化大生产冲击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 为农民现代化奠定经济基础。市民化是推进农民现代化的必要步骤, 只有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 给予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 才能最终破除在自然经济结构和小生产方式基础上树立起来的农民非主体性自我意识。

(2)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 为农民现代化创造民主政治条件。协商民主是一种新型的基层民主形式, 在“平等参与”、“说服而非强制”的方式上, 以及“公共利益”的价值追求上, 与我国的乡村治理机制是相吻合的, 有利于农民从原有的“顺民”主体身份向现代人转换。[29]

现代农民 篇10

我国的传统文化倡导多子多福, 追求家族繁盛, 自古就有“早生”、“多生”、“生男”的生育偏好, 农村社会尤盛。而自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人口生育水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人们的生育意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强制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本质上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 导致人们的“生育”发生很多变化, 而这便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从“计划生育”开始实施到目前的“二孩”政策出台, 学者从各种角度对人们的“生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成果颇多。其中, 生育意愿是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之一。

生育意愿是指人们在生育问题上的一种愿望, 是人们在生育决策过程中的一种意向, 主要包括数量、性别和时间三个维度, 即理想子女数、性别偏好、理想 (婚) 育龄和生育间隔。关于“生育意愿”的研究, 学者们多以研究对象为标准进行了分类研究, 其中包括城乡的对比、低生育水平地区的农民、农民工、多年龄阶段人群等, 侧重于量化的描述。当然, 也有学者侧重于分析特定生育意愿背后的影响因素。虽然研究成果广泛, 但是大部分研究停留在量化研究的层次上, 而针对个案的质性研究则相对较少。同时, 多数研究都使用全国范围的大数据进行概括性研究, 但是这样却忽略了不同地域的异质性。2015年4月, 笔者走访了江村 (江苏吴江开弦弓村) 全村25组, 以访谈的方式调研江村农民生育意愿的转变。

2 江村农民生育意愿的转变

2.1 从“男孩偏好”到“生男生女都一样”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生育旺期大部分处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他们正好处在了一个社会巨变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社会变革, 百废待兴。而其后, 又经历了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以及文化大革命等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 整个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农村地区更是极为贫困, 人们的价值观念依然十分传统, 传统生育观念所主导下的生育意愿在性别偏好上依然保持着“男孩偏好”这一倾向。

事实上, “家本位”文化观念对农民性别偏好具有深刻影响。传宗接代的宗祧观念、单系 (男性) 重的继嗣制度、农业劳动对于体力的依赖以及养儿防老的现实需要, 这些因素的合力是造成农民男孩偏好的基本原因。而在第一代村民处于生育旺期的时候, 传统的文化观念依然浓厚, 村里依然以农业劳动为主, 生育男孩无论是从文化意义上还是现实工具性需求上都是重要的。但是, 在60年代, 国家开始呼吁“节育”, 到70年代的时候, 江村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较为严格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改变了村民的实际生育行为, 干部带头、妇女主任游说、强制节育等手段大量实行, 首先从生育数量上对村民进行限制, 而当时检测手段还未发展起来, 村民不可能提前知道孩子的性别, 所以生育的女孩开始增多。不过, 计划生育政策本身的强制力在于实际生育行为, 在村民的生育意愿里, 男孩偏好依然盛行。T主任家里只有一个女儿, 因为当时村里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 身为干部的他需要起到表率作用, 成为村里最先“独生”的那批人之一。但是T主任当时是想要男孩的, 因为他觉得中国传统思想上都是想要男孩, 男孩无论在体力、生活、地位上都比女孩更强一点。村里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想法, 生育男孩是一件让人抬得起头的事情。男孩的强壮可以支撑整个家庭, 代表家庭在村里争取更高的地位, 同时也能够不断延续血脉。但是, 村里当时还是有人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村里二组的XXM家有3个孩子, 大女儿40岁, 二女儿36岁, 儿子30岁。儿子是在80年代出生的, 在此之前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女儿, 但是家里男人传统观念很强, 十分想要个儿子, 当时也是很巧, 第三胎生出来就是个儿子。但是, 80年代, 江村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非常严格了, XXM家违背了政策生了3个孩子, 而且最后一胎还是个男孩。所以, 当时村里罚了他家3000元, 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XXM家宁可冒着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风险也要生育男孩, 由此说明家里的男孩偏好思想是很重的。

随着改革开放, 江村开始兴办缫丝厂, 工厂的兴办给予了女性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获得高收入的能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地位。当地工厂的兴办也使得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江村, 这些外来人口开始和江村人接触来往, 并成为本地人的结婚对象。这些外来人口,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 家里基本都有兄弟姐妹, 因为当时计划生育政策只有在江苏等地实行较为严格, 在其他地区依然允许多生。这种状况使得村里独女家庭能够通过“招赘”的婚姻形式延续香火, 补充家庭劳动力, 由此进一步推动了“生男生女都一样”观念, 减弱了村民对于“传宗接代”的顾虑。女性地位的提升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例如“婆媳冲突”。村民都了解婆媳关系很难处理好, 而传统时期婆婆地位高, 进而能够完全支配媳妇, 但是现在媳妇独立性增强, 二者的关系很难调和, 使得一部分村民开始偏好女孩, 因为在他们的经验里, 上门女婿从来都是很好相处的。

如果说, 从第一代到第二代, 男孩偏好逐渐减弱, 那么到第三代, 性别偏好已经基本消失 (或者变得多元, 即有人想生男, 有人想生女) 。第三代人的生育观念更接近现代生育观念, 他们多是在城市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受到城市地区的文化观念影响较大, 同时现在大众传媒对于男女平等观念的传播, 都是潜移默化改变着他们的观念。而且, 生育已经不再是工具化的结果而更多是情感的结晶, 男孩女孩在工具化层面上的差异已经不是第三代人考虑的重点了。他们大多经济条件较好, 思想较开放, 文化程度较高, 这些都是其生育意愿改变的原因。

2.2 从“多子多福”到“少生优生”

在理想子女数上, 村民的意愿发生了很大改变。这种改变与计划生育政策从强制到内化有关, 同时也与整个村庄的经济状况和文化观念的改变有关。第一代人依然是传统的, 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拥有3到4个孩子。家里孩子较多是“人丁兴旺”的表现, 在村民的观念里, 这就是“吉利”。而且孩子数量较多可以增强家庭的实力, 提高家庭在整个村里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 家里能够劳动的人也较多, 能最大限度提高家庭经济收入。但是, 第一代的“多子多福”意愿并没有顺利转化成实际生育行为, 因为村里当时已经实行了计划生育, 对于干部来说, “独生”是强制的;对于普通村民来说, 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 除非之前生育的孩子在生理上有残疾。这样的政策极大限制了村民的生育数量, 扎根在他们观念中的“多子多福”只能停留在观念中。

到了第二代人, “多子多福”的观念已经基本消失了。第二代人基本从出生就在计划生育的环境中了, 他们的成长也是随着政策不断严格进行的。加上改革开放以后, 村里经济状况的改变, 农耕经济逐渐被工业经济取代, 越来越多的村民进入了工厂从事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活动, 经济收入开始增多, 当然物价水平也开始上涨。由于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第二代人在生育之前就做好细心呵护孩子成长的打算, 尤其是希望在教育上为孩子增加投入, 这种优生的观念极大增加了村民的经济压力。正像E姨说的, “ (就算) 能养两个了, 谁养啊, 养小孩那么贵, 现在上学要花很多钱, 还得给孩子吃好的、用好的。你像你们一年上大学都要三万左右。要是厂里好一点, 还能支撑, 要是厂里不好, 谁还有三万。”

第三代人的生育意愿事实上已经很现代了, 他们不再抱有“多子多福”的观念, 大部分人抱有和他们的父母一代一样的观念, 更希望只生育一个孩子。但是, 不同于第二代人的是, 第三代人无法继续依靠招外来媳妇或外来女婿来延续家族, 因为90年代以后全国范围内已经基本普及计划生育政策, 全国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村民只能转而进行“两头婚”, 即夫妻双方同属于两家人, 生育的孩子姓氏结合两家姓氏。不过, “单独二胎”政策的出现, 使得生育状况发生转变, 原来只生育一个孩子变成现在生育两个, 第一胎随男方姓, 第二胎随女方姓。这就改变了第三代人的实际生育数量。可是, 笔者在询问过程中意识到, 第三代观念里并不想要两个孩子, 很多人还是希望只生一个孩子。但是, 江村一直以来影响力很大的“传宗接代”观念不断延续下来, 这改变了他们的生育数量。

2.3 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江村第一代人的结婚年龄基本在20岁左右, 村里很多女性在18岁左右就嫁人了。对于他们来说, 成人就代表着结婚生育, 只有结婚生育之后, 一个人才算真正的成人, 能够脱离父母的保护, 逐渐成为家庭的权力中心。而且早婚早育可以在自己身体条件最好的时候尽快完成孩子的抚养, 及时补充家里的劳动力。村里人的早婚早育是集体默认的, 年龄大的男性或女性在婚姻市场上都不具有有利地位。当然, 村里也有结婚相对较晚的, 比如T主任, 他年轻的时候入伍当兵, 27岁才回来, 28岁才结婚, 这在村里是很少的情况。而他的妻子比他小6岁, 因为在村里没有与他年龄相仿却还没有结婚的人。

第二代人的婚龄有所延迟, 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要求晚婚晚育, 村里的人基本要到22岁以后才能结婚生育。但是这不足以阻止村民早婚早育的观念, 当地人会通过订婚的方式提前确定一桩婚事。事实上, 一旦订婚, 那夫妻双方就只需要等待国家法定年龄领取结婚证了, 而在这之前已经有一些人发生了事实婚姻。虽然说婚恋正在逐渐推后, 但是育龄的退后是被动的, 村民“结婚即生育”的观念一直没有改变。在村里, 如果一对夫妻结婚两年还没有生育, 村里人就会在背后说闲话, 他们就会被认为没有生育能力 (尤其是妻子) 。而且, 村民意愿上仍然希望早育, 就像E姨说的那样, “早点生好, 赶紧养大了, 让他自己去念书。反正现在一家人就生一个, 赶紧大了。年轻的时候带孩子很容易, 要是年纪大了, 带孩子也很累。”“生育是责任, 不早点生, 别人就认为你生不出来, 生不出来可不行。”

在婚龄方面, 第三代人的变化是最大的。第三代人的结婚时间不再考虑计划生育政策的规定, 而是自己倾向于选择晚婚。这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业、事业方面, 他们更希望在年轻的时候完成更好的学业、找到更好的工作。他们的结婚年龄一般在25岁以后, 但是结婚即生育的观念一直没有改变。对于第三代人来说, 可以暂时不结婚, 但是一旦结婚就需要生育。因为他们依然在乎生育的责任性, 以及他人对自己生育能力的肯定。

3 结论

透过上文的叙述与论证,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 江村农民的性别偏好已经减弱甚至基本消失, 男孩女孩都一样的观念基本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 村民的理想子女数逐渐减少, “多子多福”观念消退, 但是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 第三代村民的实际生育数量增多, 这与其生育意愿不同。

第三, 理想婚龄逐渐推后, 但是育龄却始终跟随婚龄, 结婚即生育的观念一直未变。

与时俱进 培训现代新型农民 篇1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 培训

深泽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27.43万,其中农业人口23.76万。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直接决定重点治理工作的推进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为此,从2010年以来,我县整合涉农培训资源,精心打造为农培训服务平台,多措并举力抓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和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工作。现已构建了一个为县域农民提供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的新型农民培训平台和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了农民素质转型提升,为推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一、农民培训中的问题

1、培训基础薄弱。据农业普查有关资料显示,我县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在农村从业人口中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仅占5.8%,小学占42.15%,初中占38.04%,平均受教育年限7.8年(城镇这一数值为11年),纯农业为6.23年。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状况也不容乐观。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的占3.40%,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只占0.13%,而无任何培训的占76.4%。大多数农民仍然从事着简单的传统农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农村整体素质水平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已经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形势的需要,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2、培训内容不足。现有的农民培训,忽略了对农村留守劳动力的培训工作,而这部分群体在农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建设新农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培训的情况据调查表明,有超过80%的农民认为现在的职业技术培训没有合适的内容,超过70%的农民认为职业技术培训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二、结合本地区相关实际情况展开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培训

1、针对培训对象进行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于取得良好培训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参与培训的对象要根据其培训需求、知识层次进行区分。按照农民不同需要划分不同的门类。依照前文所述,参与培训学员主要通过农业生产增加收入的,应注重针对粮食增产技术、集约化科学养殖技术、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等进行培训,以提高农业附加值为目的,并将培训作为推广发展生态农业的窗口。对于希望通过其他途径增加收入学员,要做好前期课程宣传与介绍,使学员在参加实际培训前,了解相应课程,明确自己的需求做出正确的课程选择,避免培训课程开始后,学员才了解学习的目的和运用的方向,产生不适合自己之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对学员程度进行区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采用不同进度、深度的培训。

2、实施科技骨干培训,有效提升示范带动效应。农广校办学以来,一直注重科技骨干农户和示范户的科技培训,每年围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等主要产业,组织骨干、核心和科技示范农户进行以日光温室、暖棚养殖、葡萄、红枣、枸杞等为主的高效农业周年生产关键技术、病害疫情防控等技术的培训。通过采取科普宣传、科技下乡、专题培训、现场培训、巡回指导、有奖知识竞赛等多种培训方式,使得培训教师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每年出动科技直通车150多次,集中举办设施农牧业技术专题培训班60多场(次),培训农民3000余人(次),特色林果业培训70余场(次),现场示范指导30余场(次),培训农民8000多人(次),分发各种培训资料3万余册(张),完成新型农民科技培训800人(次),有效提升了日光温室的生产水平和发挥了特色林果示范户的带动效应。

三、着力打造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建立手机科技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为了让全县农民在第一时间了解政策、技术、致富典型、市场信息,农广校于2011年5月开通了手机科技短信平台。短信发送实行定时段发送信息(每2天发送一条),并根据特殊农时农事,增加短信发送密度,紧急信息及时发送,截止现在,短信平台共发科技短信341条,受益农民达到12.3万人(次)。对帮助农民掌握科技知识,科学管理农业生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重点治理工作提供了服务,受到了农民欢迎。

2、开通农业科技直通车,建立田间流动课堂,为农民进行现场培训指导服务。2010年,县财政拨专款16万元为新型农民培训配备了农业科技直通车,用于进行流动培训和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指导服务。农广校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配合农技人员建立田间流动课堂,农业科技直通车按照技术指导服务“三进”工作要求,依据各乡(镇)产业布局,针对日光温室建设、管理、病害防治及特色林果业苗木抚育、管护和暖棚养殖中凸显出的热点、难点技术、信息问题和乡镇报送的分区培训计划需求,在全县日光温室、特色林果业、暖棚养殖基地优先、重点进行培训。对农户热线咨询专家需要现场查看的,派科技直通车赴现场解决,并将农户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报纸和手机科技短信平台及时进行发布,较好的发挥了技术服务的联动效应。每年开展日光温室技术集中培训186场(次),暖棚养殖技术集中培训58场(次),进棚入户分类指导培训 86次,特色林果技术专家现场巡回培训60场次,受益农民达到3.8万人(次)。有效推进全县日光温室建设进程,有效提升了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邵云,冒美娟.关于新形势下开展农民培训的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08,(1).

[2]张广花 优化农民培训模式的实践与对策 江西农业学报2009(3)188-189

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促进农民增收 篇12

一、农村经济营销观念的变革

市场营销观念也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过程, 一般包含以企业自身为出发点的传统营销观念 (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 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

1、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是一种传统的经营观念, 农民通过努力提高产量来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种观念的产生背景是科学技术发展还相对落后, 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受此影响, 产品产量少, 在市场需求上得不到充分的满足, 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 消费者难以买到自己所需的东西, 因而很少去计较产品的品质, 农民则只需要辛勤劳动, 提高亩产量就行。

解放初期, 消费者必须凭紧缺的“粮票”、“肉票”才能买到自己所需的农产品。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产品越来越丰富, 市场逐步繁荣起来, 农产品短缺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2、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也是一种陈旧的经营观念, 致力于更新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来获取利润。这种观念奉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 片面强调农产品质量, 忽视市场需求, 认为只要农产品质量好, 自然就会顾客盈门。这种观念至今仍存在着很大的影响, 农民早出晚归, 精耕细作, 但却未必能有效提高收入, 甚至有时损失严重。

3、推销观念。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农产品数量和品种都大大增加了。有时虽然农产品质量好, 但由于市场上供过于求时, 农产品大量积压下来, 农民最为担心的事情便由扩大农产品的生产转向了如何扩大农产品销售———推销观念便有了用武之地。推销观念即是通过人员推销来获取利润。在此观念影响下, 农民既怕种不好, 更怕卖不出。农村管理干部也奔波于农产品推销。京华时报报道:湖北秭归县委书记罗平烺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集贸市场大声吆喝, 帮本县农民推销被认定为“绿色食品”的秭归纽荷尔脐橙。

4、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经营哲学, 它把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看成一个不断满足顾客需要的过程:以市场为出发点来组织经营活动, 以消费者需要为中心来组织生产, 以整体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来获得利润。

在市场营销观念影响下, 农产品在产品包装、创品牌、定价、拓宽销售渠道和促销推广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如大连“咯咯哒”鸡蛋、新疆和田玉枣纷纷创品牌、树旗帜, 销量大大提高。各级乡镇政府也组织人员展开购销信息对接服务, 包括组织农博会, 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等手段, 以帮助农民渡过滞销难关。

5、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就是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并从中获得利润, 同时符合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有的农业生产者在发展生产过程中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 污染了环境, 威胁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市场营销观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从保护耕地, 治理环境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入手, 以开发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为突破口, 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增进人们健康紧密地结合起来, 促成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实际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 消费者特别是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更加重视食品安全———有需求就有市场, 农产品生产者应树立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发展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满足该部分人的需求。

二、如何运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帮助农民增收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注重长远利益和战略目标, 开展整体营销活动:做好市场调查, 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制定适宜的价格, 采用适当的促销方式和手段, 合理开拓销售渠道, 达到在不影响社会正常发展、满足顾客需要和利益的基础上获取合法利润的目的。

1、做好农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

市场调查是企业制定决策的依据。通过市场调查研究, 可以了解整个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变化, 预测未来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 抓住一些新的发展机会, 并对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及时地采取应变措施, 减少企业的损失。市场信息来源有多方面:可以亲自走访农贸市场, 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取得一手资料, 也可以通过各省农业厅的市场调研报告获取资料。受文化知识程度影响, 许多农民缺乏广泛调查的能力, 这就需要农村基层领导带头收集资料, 免费提供给当地农民。

2、提高信息传播, 引导农民按需生产。

信息不畅成为制约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农民出售农产品收入的关键因素。由于缺乏系统化的农业信息收集、整理、发布体系, 生产、流通存在很大的信息局限性和盲目性, 产地农民因价格信息误导, 一哄而上, 导致供过于求, 农产品价格低廉, 高产而不丰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工程, 充分利用通信设施、计算机、因特网等现代科学技术, 搭建一个信息传播平台, 可以达到指导农民按需生产、促进流通的目的。实际上, 早在2004年启动的“村村通工程”已为农村信息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3、理顺销售渠道。

零售终端的农产品价格较高, 但是农民的收入并不理想。原因是农产品容易发生自然损耗, 而且中间渠道太多, 导致终端销售价格高企。因此, 要使消费者购买到便宜的农产品, 又使农民取得更大的收益, 就必须理顺销售渠道。 (图1) (1) 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到农村建立农产品加工中心, 以迅速组织农产品再生产; (2) 充分利用基层供销合作社平台。供销合作社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和引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 (3) 培养一支富有活力的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经纪人活跃在农村经济领域, 弥补了政府服务功能的缺欠,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甚至为农产品走向市场牵线搭桥, 能有效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 (4) 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新鲜果蔬经过采摘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渐渐变质, 而运输过程也会产生一定的损耗, 因此减少过多的中间环节可以降低耗损率, 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新鲜的农产品。

4、大力实施品牌化营销策略。

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创立名牌产品是农业取得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利润空间。

5、加强“绿色”概念, 兼顾环保效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部分人收入迅速提高, 他们迫切要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及高质量的消费, 亦即要求绿色消费。普通群众也日益重视食品安全, 环保意识迅速增强, 回归大自然、消费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绿色农产品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 改善生存环境。

三、结论

促进农业发展不应再片面强调扩大生产, 而应强调适应现代市场需求。本文认为, 农业生产经营者必须进一步开放思想,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学习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从而达到盘活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先庆.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搞活流通.博客中国, 2009.2.5.

上一篇:修辞运用下一篇:解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