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

2024-10-29

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精选12篇)

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 篇1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由于与企业及用人单位脱节, 缺乏实战项目、实训基地、以及来自企业技术一线的高素质师资的匮乏等因素的制约, 尚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这就需要我们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适应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调整。

1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要充分考虑到就业市场的需求, 课程设置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 深入了解某种职业、具体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具体要求, 使课程设置有的放矢, 指向工作需要, 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课程内容, 使“能力本位”的思想得到体现。

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应面向职业岗位, 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基本要素。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形成“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我们将专业方向定位于局域网构建和网站建设两个方向, 专业核心技能概括为“组网、管网、网络程序开发”。对这三种专业核心能力, 分别确定其课程主线。在课程设置上, 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 按照“学网、组网、管网、建网”的学习过程设置课程。在课程的模块化划分上,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 按照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的原则, 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分解、重组、删减和补充。我们将专业课程分为5大模块:计算机技术通用模块、网络组建—“组网”技术模块、网络工程模块、网络安全与管理—“管网”模块、网络编程 (Web界面设计) —“用网”模块。

2 强化实训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强化实训教学, 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我们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⑴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现有条件, 加大实验课的内容, 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设计项目实践环节。实训教学既可以单列课程, 也可以结合理论课程作单元实训、综合实训或课程设计, 使实训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实训教学中, 除了完成基本的课堂实践环节外, 教师还需要精心设置大量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后练习和课后实训项目, 要求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 完成项目设计与实践, 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 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整合度,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目前, 我们已开设了以下实训项目:计算机维护与维修项目实训、网络综合技术项目实训、网络架构设计项目实训、系统集成项目实训等。

⑵组建计算机网络实训中心。实训中心建设目标是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改革, 充分考虑社会对应用型知识技能人才的专业知识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 突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为基本组件、局域网络系统为体系结构、网络的建立与管理为核心、综合布线为依托, 结合高职院校校园网络, 按照真实 (仿真) 的建设要求, 努力把网络实训中心建设成集网络教学、学生实训、科学研究、网络应用开发和实施为一体的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

⑶加强了校企之间的合作, 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校企结合这一办学模式有以下优势:a、可以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教育环境, 全面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的提高。b、在校企紧密结合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对专业结构和项目设置进行动态调整。

⑷鼓励学生走向社会, 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学生就业到生产一线去做, 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 使学生提前进入实际情景。

3 积极开展职业证书的认证培训

对于学生的职业证书的认证培训,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⑴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和项目实训课程, 把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 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 从而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以增强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竞争能力。例如:常规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 相关的网络技术人员、网络工程人员资格证书考试等等。

⑵根据一些学生的个性倾向, 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开辟一些课后项目实训课题, 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和岗位职业培训结合起来, 为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成长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例如:在项目管理课程中融入ISO内审员资格培训、项目经理资质培训的相关内容等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单证制 (毕业证) 已不适应企业和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双证制 (毕业证+职业资格证) 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向多证制转变。因此, 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采用创新的教学组织模式, 构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平台, 逐步提升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 扩大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领域,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未来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摘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模式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 缺少应用技能的强化培训环节。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既无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 又无针对性的专业应用技能, 难以适应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由于与企业及用人单位脱节, 缺乏实战项目、实训基地、以及来自企业技术一线的高素质师资的匮乏等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林, 鲍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 2004, (1) .[1]高林, 鲍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 2004, (1) .

[2]徐正福.产业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教育参考, 2003, (1) .[2]徐正福.产业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教育参考, 2003, (1) .

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 篇2

2010-02-27 09:15:04 来源:杭州弄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340次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加强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指导,从而策划出我们当前及未来几年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发展设想、专业规模和相关建设,结合迎接明年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最近查看了一些资料、问询调查了在外实习的学生、请教了院内、外有关的专家、老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和我们的对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情况如下:

一、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大背景

1、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一是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上看。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的全局,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一个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势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可见,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必然要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信息化的进程密切关联。我们有必要经常关注着行业政策变化和市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人才需求的走向。

2、是从对计算机市场的分类、释义上看。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这个词的含义近年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演化,形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市场。而这个计算机市场又是由硬件市场、软件市场和信息服务三个市场来构成的。

其中计算机硬件市场由主机、外部设备、应用产品、网络产品和零配件及耗材市场五部分构成。

软件市场由平台软件、中间软件和应用软件三部分构成。其中我国平台软件市场由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其开发工具、系统及网络管理软件和其他平台软件四部分构成;中间软件市场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软件和中间件产品;应用软件市场又分为行业通用软件、行业专用软件和通用类软件三部分,这其中,又以行业专用软件市场为主流。

信息服务市场它分为软件支持与服务、硬件支持与服务、专业服务和网络服务四部分。其中,专业服务市场又分为系统集成、IT教育培训服务、IT咨询服务和IT外包服务四部分。

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市场的分类和构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3、是从计算机行业应用市场的结构特征来看。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最近几年,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的需求不一,增长各异。目前,对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服务需求量较大的行业是:电子政务、电信业、民航业信息化、银行业网络改造、电力业,以及中小学“校校通”工程。

在计算机行业应用市场中,应用软件又占了重要的地位。

另一方面,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信息化类型的人才。

4、是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上看。近几年,关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已经出现了一种相互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从总体来看,计算机类人才缺口很大。教育部等五部委2004年联合发布的报告称,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但是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却已经开始出现困难。

我们比对2002和2003年毕业班学生实习就业情况看,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我们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上不够明确,也就是我们的专业方向没有和市场需求合上拍所致。

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

通过调查了解和资料显示,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可以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分为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这是指本科以上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也是本科以上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方面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代码编写、数据录入、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等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尽可能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在具体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要强。我们高职高专学校基本属于这一类人才的专门培养。

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层次结构上来看,是呈金字塔形的。比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里谈到,到2005年,我国需要高级软件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软件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实际的人才供应情况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所以,计算机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才能合理分流各层学生,提高每一层学生的就业率,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我们要找准我们自己的培养位置,才能做到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社会有用人才。

随着形势的发展,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也在发生变化。在目前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随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招聘员工时,大多数都会看重应聘者他有没有实践经验。不少企业还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经历。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问题,但都迫切希望能有效地降低再培养的成本。

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专业优势也在相对减弱。在过去的一些年里,计算机专业通常是一所大学中比较热门的专业,是不少优秀考生的首选。同时,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理论基础方面还比较扎实,按理说也应当是用人单位的首选。但是不少用人单位反映,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虽然了解的知识很多,但是许多毕业生存在着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低等问题。

不少IT项目或业务主管认为,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人力资源部门也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人才最欠缺的五个方面依次为: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承受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因此,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向、培养要求,是尽快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一个有效办法。

调查反馈中,用人单位还很看重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问题。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用人单位很注意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企业把学习成绩只是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衡量和把握的,他们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有没有。

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很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但是,在这方面一旦出现了问题,危害和损失可能会很大。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实习学生责任心不强,缺少敬业精神。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他们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多少,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的事情。用人单位不太愿意接收那些频繁跳槽、挑来挑去的求职者。由此可见,价值观的问题也已经摆在专业技术问题的头里了。比如企业要求培养的人才能够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三、用人单位、毕业生对学校培养环节的意见

在调查中,用人单位就培养环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

1、关于课程配置与师资队伍

企业和毕业生对目前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些看法,各知识块配比不够合理;教材普遍偏旧;而且学生学得也不够扎实。

毕业生们普遍认为,计算机的技术变化很快,课程也需要跟上发展的步伐,应该不断吸收新东西,最好能把专业理论与当前的最新技术结合起来。

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这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共识。他们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数学基础、建模能力、实际动手等将决定一个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前景。这些能力应当在基础课程中得到训练,在实验和实践中得到升华。

一些毕业生反映,学好工程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这四门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可惜这样的体会在工作之后才逐渐悟出。

毕业生们对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师资队伍现状也很有看法。他们认为,现在一些教师教学水平不够高,有的教师照本宣科,脱离应用背景和技术前沿。毕业生们希望,教师应当改进教学手段,在讲课的时候尽量多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课程内容具有实际的应用。另外,毕业生认为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不一样:

一、二年级需要那些讲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的老师,而高年级则比较欢迎那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身学术水平较高、有实际项目实践和开发经验的老师。

实际上,我们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这些课程的作用,许多教师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忽视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

2、改善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认为,现在我们的教学有一种教师“闭门造车”的感觉,老师就是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和选定课本上的内容、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讲解,其实,就课程安排本身来讲就可

能已经与社会需求脱节了。比如在对以后工作中所使用的操作平台,可以作为多项选择来设置课程,既安排有Windows,又设置有UNIX/Linux。学生在校期间和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操作平台肯定会有一些差异,如果能在课程安排上增大UNIX/Linux平台的比例,就比单讲Windows一种操作平台效果或许会更好些。

同样作为选择,在开发语言与环境方面,目前在校期间和工作中使用的开发语言和环境不太一致,相差最大的是Java和JSP/J2EE。可见,关于计算机开发语言的课程设置中也有值得进一步商讨的问题。

3、改革考核方式

毕业生们普遍反映,闭卷考试有很多缺陷,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实际情况,所以不应拘泥于这一种形式,针对计算机专业特点,需要对考核内容和形式作适当调整,形成多样化的考评办法。比如:减少闭卷考试的科目,安排具体实践项目,结合平时组织的小讨论、小论文,做项目、写方案报告,以论文考核为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又能使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

更多地可以通过课程的实习和成果来考核,鼓励在实习、实验中学到本领、技能,理论成绩所占比例是不是可以缩小到总成绩的50%以下。

减少必修课比例,鼓励学生选择选修课程,选择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同样可以获得学分。

总之,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而不只是为书本知识打分。考核的最终目的应该由重点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转变为考核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改革的推进,必然会使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同时要求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也要有进一步的提高。

4、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仍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中,要考很多基础理论课程,而实践课程少,动手能力不强,致使毕业后竞争力较差。有的用人单位还反映,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行业工作习惯,没有把基础的东西学好,而是觉得学了一个语言就可以去用了,结果业务基础很不扎实,稍微复杂点的问题就无从下手,而且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太规范。

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足量的实践环节,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共同反映。

一部分毕业生所从事的是企业或政府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管理、运行和维护等一线工作。他们在接触这类工作时,普遍感到十分困惑,因为他们在校期间基本上没有受到综合程度较高的、系统级的培养和训练。

他们建议,学校可采用一些有效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大赛等社会性活动,让学生在假期里能参与一些具体项目的实践。

积极稳妥地与IT企业进行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互惠互利。学生应该在校期间就安排去对口的专业公司实习,帮助自己理清思路、认清并发挥自身优势,为今后顺利地进行工作定位做好铺垫。

加强沟通协作能力。应当策划并鼓励学生组成团队进行实践活动,尽量增加集体提交的作业,培养学生沟通技巧,锻炼相互协作能力。

尽早安排实习。应当加大在大

一、大二的学时和学分量,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提前到大

一、大二,通过到企业实习让学生对计算机行业有一些感性体验,尽可能将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写作、文书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很重视的一种重要技能。他们认为,连一篇工作计划或报告都写不好的人,他是否能科学地工作就值得怀疑。有不少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写作应用能力有待于提高,他们在表达能力上有明显欠缺,往往是心里有话,却无法清楚、透彻地表达出清晰的思路、算法和逻辑过程。同样,毕业生普遍认为课程设置里面文科课程很少,在校期间也没能重视,深感应该加强应用性写作方面的训练。

针对大学期间是否应该设置热门的技术认证课程的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没有太大必要,觉得那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力测试,虽然公司在招聘时会了解学生都参加过哪些相关的技术培训,但这只能说明他具有一定的培训基础和培训经历,企业不会仅仅“以证取人”,是要看看你拿到多少个证书,都是些什么证书,但主要的还是评估应聘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状况,看他有没有发展潜力。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或者具有管理能力),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实际上,企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是很实际的。但是,在招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时候,则主要是看能否从事测试、编程、技术支持及其外围工作几方面来考察的。这就说明,从招聘的角度考虑,招聘计算机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会有一些人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个人的个性优势发展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用人单位认为,开设管理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多数毕业生也认为,应当对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开设部分管理和人文类课程。

我们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在学习内容上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基本课程是大家都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四、我们的建议

1、计算机专业是我校今后招生培训的可持续保留专业,建议在训规模维持在千人之内;目前仍以专科教育层次为主,打好基础,积累经验,4至5年之后考虑提高培训层次。

2、尽量细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各个专业学科要有清晰的培养方向,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当年招生专业。比如软件技术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可分为J2EE企业应用开发、。NET企业应用开发和软件测试三个方向来择定。

3、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理论基础课程建设,课程内容要新颖实用,起码做到每个学审慎更新一次,选本要尽量适合培训对象要求。适当时候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自己组织力量编写。

4、要有规模和内容适合的软件、硬件课程项目实践。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实作环境,更多地进行些动手实践活动。有条件的时候,模拟实际项目,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根据学院整体建设规划及早建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实验室”、“计算机网路技术专修室”、“软件技术工作室”;建设3-4个专业专用计算机上机室。

5、体现特色,发展个性,增加学生选课自由度。在拟订教学计划的时候就考虑进来。开设课内、课外多种证书教育与教学,从教、学、管三方面入手,以让学生能学到真才实学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当增设有关人文课程作为指定选修课程,并加强对学生职业特征教育和敬业精神教育的内容。

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 篇3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调查显示,不少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严重。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基本操作不够熟练,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差距较大,参加工作后进入工作状态周期较长,往往还要进行新的业务培训,未能体现出中职学校培养技术人才的特点与优势。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方面:有些学校简单照搬早期好的职校的办学模式,教学内容陈旧,与市场需求脱节;有些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实习、实训条件较差;人们对中职学校存在偏见,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总体偏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相对较弱。

二、对培养模式的思考

1.明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

温家宝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

社会要求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能够掌握某种技能,动手能力强,到岗后能很快进入角色,工作踏实,能吃苦耐劳。中职计算机专业就要努力按照市场要求去办学,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实践教学,努力造就一线迫切需要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大力进行课程改革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还是以学科体系为主,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的课程体系。因此,中职学校要进行大胆改革,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实际要求设置课程,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前瞻性。

(1)课程建设。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部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公共的必修课,如汉字录入、office等应用面最广的知识;第二层次是根据实际应用和学生兴趣,将课程设置分为若干应用方向,如网络方向、多媒体方向、图形图像处理方向、软件编程方向等。围绕每一个方向开设一组课程,如网络方向开设、网络技术基础、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站建设、网络安全技术、路由器交换机配置等课程。

为适应社会需要,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应是动态的,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实行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把原先的“以产定销”的模式转变为“以销定产”的模式。课程设置要以一种岗位需求为主,以技能需求相近的岗位为辅助,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2)精选教材。中职教材要鲜明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适合中职层次的学生使用,力求理论深度适中,突出技能教学。现已出版发行的教材中特别缺乏成系列的实验教材,有关学校可编写成套的实验教材、校本教材。

(3)改进教学与考核方法。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应用性较强的一些课程,要运用案例教学法或“任务驱动法”来进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电子作品”,实施项目解决方案,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做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在考核中要逐步减少专业课理论考核内容,加大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完成项目能力的考核。

3.培养“双师型”、“新型”教师

能否培养出受欢迎的毕业生,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职教育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掌握多门技能,努力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双师型”教师。因此,必需对教师进行更新培训,让他们到计算机行业中实践。学校要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逐步实行持高级工、技师证书上岗制度。只有教师拥有了过硬的本领,才能培养出本领过硬的学生。

4.重视实习实训环节

对中职学生要特别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校内除微机室外还应筹建组装室、网络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加强校企联合,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对实践环节要精心设计安排,将其放在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

5.引导学生考取“双证”

社会发展要求中职学生要具有“双证”,既有毕业证书,又有代表掌握一定技能的职业技能证书。中职学校要把“双证”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实施,要确定考证项目,将考证内容与教学内容适度挂钩,在教学中渗透与考证有关的内容。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通过率,也有利于规范教学,方便评价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考证扎实掌握一门技能。

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 篇4

1 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学生就业对口情况可以大概率反映学生专业能力,根据我院2013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来看,从事专业对口有50%左右,而从事与专业相近有20%多,还有小部分学生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而从学生参加应聘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对于部分专业理论不扎实、专业操作能力低的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困难,要费很大努力及周转才能找到一份工作。但对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况且选择机会也比较多。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毕业生专业能力是用人单位招聘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人单位非常的看重。因此,专业能力的培养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存在的不足

从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情况及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生都能掌握,甚至有一些学生还具有一定的程序开发能力,但与企业需求的专业能力的应用还是显得学生存在专业能力不足。

1)基本操作技能不熟练,专业操作能力不高。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够重视办公类软件、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缺少对其的操作和训练;而对系统安装与维护、硬件安装、网络组建、网络布线等方面实践也不够认真对待,动手能力不强,甚至个别学生制作不好网络水晶头,以至这部分学生应聘计算机软硬件销售公司时候没有办法录用。

2)分析程序能力及编写程序能力明显不足。由于学生平时少阅读程序,加上少上机调试和少编写代码,缺乏程序的分析和编程能力,导致实现程序功能时没有足够能力完成。

3)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不足。大部分学生由于专业技术不精,经验不够,有些学生仅停留在模仿课本例子的水平;有些学生在开发具有前后台程序时,只会进行前台界面设计,后台设计部分就不会了,或者在访问后台数据时却连接不上或访问出错,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总的来看就是其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不足。

3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所具的专业能力

根据计算机专业培养人才类型的培养目标,从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去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是能力的表现和素质体现,是三者的基础。素质是工作的基本素质,具有的责任心。能力是核心,是人才特征的最突出表现,因此,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应着手培养具备的如下的专业能力。

1)有较强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能够熟悉软硬件安装及系统的维护,能组建网络、管理和维护等能力;

2)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和数据应用能力;

3)具有较强的网络编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4)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

5)较强的系统设计与开发以及维护能力。

概括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专业能力,分别是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分析思维能力、算法设计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4 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我们从多方面对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进行探索和实践,从2010级和2011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看,成效是显著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有:

4.1 改革旧的教学体系,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1)改革旧的课程体系结构,建立实用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将整个课程体系设置成五个模块,分别是“公共课”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课程”模块。其中“公共课”模块有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个模块。“专业课”模块又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各模块的课程设置要体现该功能模块整个课程体系中所承担的培养任务。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主要任务是体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等能力;公共选修模块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的能力,等方面的修养与能力;“专业学科基础课”模块是培养学生计算逻辑思维和学科基础知识等;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程序设计思想等;专业必修课模块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算法分析与设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专业选修模块又设置“软件工程方向”及“网络工程”两个专业方向的不同课程供学生进行选择,以便培养学生掌握多方面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实用的编程技术以及系统开发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就业需要打下坚实基础。实践课程模块主要是训练学生对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的技能以及加强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2)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重,扎实推进实践类课程教学

除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外,我们还增加了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的比重,对应用型学科课程及专业课程都开设课程实验或课程设计,相对减少理论学时,加大学生对基本操作、综合设计类课程的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系统开发能力。

3)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要,适应社会市场发展,着重对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程序分析、设计等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除了更新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外,还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增加目前较流行软件开发工具,如C、C++、C#、ASP.NET、JAVA、JSP、J2EE、Android等开发语言,让学生学习以便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同时,我们还对课程设计中大项目,进行分小组完成,要求组内成员分任务合作完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2 培养学生扎实理论知识,为专业能力学习奠定基础

培养应用型专业能力人才,必须具有完整专业知识结构体系,那就必须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我们通过学科基础课模块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如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等数学类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数学知识。通过专业基础课模块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如开设C++、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及算法分析与设计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分析、设计等步骤,并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来训练学生读写程序的能力。通过专业必修课模块的课程使学生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及步骤,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理论知识与综合设计能力,如开设软件工程、网站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络编程等课程。

4.3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通过开设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综合实习、专业实习等环节加大对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的比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1)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基本操作能力是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包括办公软件、常用工具软件、硬件安装和系统的维护、局域网的组建、网络线制作及布线、网络的维护、常用图形处理和动画制作等使用能力,通过开设办公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相应的课程和课程实习来培养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操作能力。

2)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算法分析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解决专业问题而采用算法;而编程能力是体现学生的编程能力强弱,良好的编程能力是作为软件开发人员必须具备的。在校期间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算法分析与设计能力、数据库的建立及编辑操作能力、模块化程序设计的理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能力、网络编程的能力、掌握C/S模式和B/S模式的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因此,我们通过开设如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AVA、JSP、ASP.NET等课程的实验及课程设计来训练学生实操能力。此外,我们组织学生参加每年的市级、省级软件设计大赛等,以便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与开发能力。

3)程序分析与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程序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课程设计和综合实习等实践课程,每个学期开设一至二门的课程设计或综合实习,除了要完成具体的程序设计外还要上交课程设计报告,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提高程序设计和开发能力外,同时也能提升了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4)任务和项目驱动,培养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一个系统的设计和一个网站建立,这两门课程放到动态网页设计及网络数据库中进行,作为大作业考核学生开发程序的能力。经过10级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从学生毕业设计中看出这功效还是挺好的,学生综合开发系统能力显著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明显有所提高。

4.4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活动,校企合作可以做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局面,最近两年我系跟澳翔科技公司的合作,对学生进行Java、.NET、Android程序开发的培训,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学生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和系统开发流程等,学生专业能力明显提高,综合开发能力进一步的提升。

经过近两年实践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培养学生是有效,能有效是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能力。

5 结束语

职高计算机专业的定位与学生培养 篇5

[摘要]本文对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定位:市场、就业、师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的定位做了明确的说明,阐述了如何进行计算机教学定位和对学生的培养。

[关键词]职高 计算机教学 定位学生培养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计算机成为各类学生的首选专业。该专业确实红火了好长时间,很多学生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它。因为热门,对于各校来说,有了计算机专业便无疑就有了更多的生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类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或扩大了该课程的教学规模,各级各类计算机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布神州大地,计算机学科就这样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开来。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也许正应了这句古话吧,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在职高有所降温,更多人在专业选择时多了一份冷静的思考,少了一份盲从。报了,学了,一年过去了,二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学到什么了?也该毕业了,就业去何方?这一系列问题,也是摆在职高计算机教育教学面前的严峻现实。

本人从事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多年,目睹了职教的可喜发展,也深刻感受到职教计算机教学中依然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下面就针对职业学校这一块谈谈个人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职高计算机专业的定位

为什么计算机专业在不少职高由当初的红红火火到现在的冷冷清清,不是发展壮大而是停滞不前,甚至逐渐萎缩了呢?一个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怎样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我想这和计算机专业的定位是分不开的。何为“定位”?

定位,是方向,是目标,只有找准位置,确定目标,并为之奋斗,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确立定位时,千万别忽视与之相关的任何一个方面。下面就七个方面来简单谈谈计算机专业的定位。

1.市场定位

专业的开设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做适当调整、变化,把准市场的需求趋势是开设专业的关键。如果学生三年毕业时,该专业市场上需求很少,学校却盲目扩大招生人数,结果可想而知,必竟职高生毕业就直面市场。

2.就业定位

计算机行业市场需求很多,但不像电子企业需求的员工可以是大批量的。要说会计算机,谁不会?要说精通,又有多少?计算机行业市场需求的,是精通计算机某方面的专业人才。而职高生特别是职中生,这样的人才很少,适合他们的岗位也相对较少。程序开发薪资高,好,那我们就开编程专业,对职中生来说,可行吗?!

那是不是说,计算机专业在职高就没法开设呢?实际并不然。大家知道,计算机行业需要团队合作,一个项目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从项目难度、工作效率、完成效果几个角度来说,都需要协同合作,在公司单位里每个人(某些人)只做某一部分或几部分工作。如动漫专业,对职中生来说,应该很难了吧,让学生毕业后负责动漫项目设计开发,显然是不现实的,但职中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训练,完全可以胜任项目中的几个步骤,在编导确定动画剧本、高级设计人员设计好动画人物形象、绘制编排出分镜头画面脚本之后,剩下的操作如动画的绘制、制作、剪辑录音这些工序,职高毕业生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3.师资定位

认清学校当前的师资配备,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在某专业师资薄弱的情况下,开设该专业并大肆宣传招生,结果可想而知,可能要误人子弟了。当然不是说某专业师资薄弱就不开了,可以进行尝试性开设,同时应加快相应的师资培养,必要时聘任行业专家。学校要发展,师资是关键。

计算机专业分支多,知识更新快,一位教师不可能什么都会,有专长、也有薄弱,师资应统筹分配,量专长而教学。学校应创建提高教师知识技能的氛围,在教学中、自学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4.专业定位

经过市场分析、就业分析、师资分析之后,再来确定开设专业的哪一个分支。当然确定好开设具体专业或对调整当前专业,相应的教学设施都必须有计划的配备到位。

5.课程定位

专业确定下来就涉及到具体课程开设了,课程开设可以说是前面定位的具体实施。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不应求大而全,计算机专业课程方向很多,应针对职高生特点,有计划有选择的开设。

6.教材定位

可能每个学校对专业课程开设都非常重视,却忽视了对教材的慎重选择。前面做好了,这一步没走好,对教对学都是一个绊脚石。大家知道,现在教材书本,数量种类,要多少有多少,鱼龙混杂。如果没有选择好教材,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7.教学定位

这一步是最具体的一步,和学生面对面。应根据学生的现状、特点进行教学。这一点将在下面关于学生培养中具体阐述,这里就不细说了。

以上介绍了计算机专业的定位,七步定位,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哪一步没走好,都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二、职高计算机教学及对学生的培养

经过以上七步定位,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就能成人成才了呢?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的仅仅是定位,方面目标确定下来了,下面就涉及到教育过程了。怎样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成人成才?

针对计算机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大部分课程内容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互动式教学”,使用“先学而后教”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学习的自主性。“电脑不是学出来的,是玩出来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计算机课程是技能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理论知识有些也很抽象,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不能僵化的使用任务驱动法,对于一些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

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如果能够把握、领悟教育家陶行知关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并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将会是成功的教育。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职高生中“问题学生”不在少数,对职高生更需要用爱去感化。所以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知识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引领学生去学习、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让我们的学生在和谐的大家庭中成人、成才。

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 篇6

1.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使得当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伴随着计算机使用功能的不断开发和世界IT业泡沫经济的出现,对计算机人才需求逐渐趋向实用性和多元化。经济的发展虽然让就业环境变得相对宽松,但在当今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使用讲究实用,没有一技之长、实践能力弱的人在当前社会找到合适工作谈何容易。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2002年前曾一度非常抢手,然而近几年来的毕业生却往往坐冷板凳。究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的推广和普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已是一项基本技能,普通人也可以简单操作计算机,所以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层次需求和专业度在不断提升,可是目前大多数中职毕业生还只是局限于会简单的应用操作,没有专业特长,因而就业时专业优势就显得不够明显;另一方面,虽然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了十几门专业理论课,但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不足,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与用人单位要求差距较大。基于以上原因。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逐渐成了学校推荐就业时的困难群体。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要解决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而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问题

2.1 计算机专业内部分工不够细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计算机专业内部专业划分与工作分工日益细化,对计算机毕业生专业技能方向的要求也越来越专门化。据某中职院校对近二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就业的岗位根据比例从大到小分别是:信息收集及数据处理(19%)、计算机销售及技术支持(12%)、办公文秘(9.5%)、图形图像处理(8.3%)、局域网维护与管理(4.5%)、网站管理与维护(2%)等,以上岗位比例之和大约5 5%左右,而其它占45%左右。虽然只是某个学校的数据,但可以说明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细化。以上各个领域对技术要求差距很大,相关性不强,但都有人员分布,表明岗位和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较低,这对大多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2.2 课程设置不科学

某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如下:一年级开设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基础》、《PHOTOSHOP》、《网络技术》、操作系统 ;二年级开设有《VB》、 《网页制作》、《FLASH》、《CORELDRAW》、《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从开设的课中可看出课程类型非常多,有数据库类、操作系统类、网络类、图形处理类,可以说门类非常齐全,属于典型的“通才化”的宽领域培养目标定位。目前中职主要采用“二加一”形式,二年在校学习,一年在岗实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公共基础课占不少学时,专业课学习时间有限。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方向能力不突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是全而不精的状况,走向社会,无法快速顶岗,无法适应企业岗位需求,这与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是相悖的,这种现象受传统的课程体系观念影响太深并且普遍存在,需要教育部门及时纠正。

3.解決措施

3.1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率先吸纳生源,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相对较差的现状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学校应立足学生素质这一现实和人才市场的具体需求情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正确定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不同于电子专业的流水线,也不同于机械专业批量生产的车间,其岗位技能具有较强的行业相关性。因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也不能是同起点、同规格,必须面向职业岗位差别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计算机软件的“白领”,是不现实的。但让学生学会具体的应用、维护、组网和简单设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可以定位到面向基层岗位,培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一技之长”的中、初级应用型人才。

3.2开展技能兴趣小组

为适应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多元化的需要,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突出学生的岗位技能培养。学校可根据岗位技能培养需要开设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实行专业到时负责制。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特长培训,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真正掌握适合当前社会的“一技之长”。根据岗位技能培养的需求,学校可以开设网页制作、办公自动化应用、软硬件维护、三维动画设计、组网技术、VB编程、数据库操作、图形图像处理等技能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以及未来从业需要自主选择兴趣小组。学校需要让每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至少参加一个技能兴趣小组。为确保每位学生的实践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指导,每个兴趣小组人数以5~15人为宜。

3.3 拓展课外技能训练场所

课内的实验训练形式基本是任务式、作业式,训练内容都是教师事先设定好的。而计算机在各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不尽相同,岗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因此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面向职业岗位参与实践。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学校可以把技能训练场所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拓展到校外,面向职业岗位有针对性地实践。例如在学生入校后就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由学生本人、家长或学校出面分别跟学校的文印室、计算机房及校外的打字复印店、电脑公司、摄影楼、网络公司等进行合作,联系搭建实验基地。第一学期鼓励学生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到这些合作的实验基地做调查、打下手,帮助其了解计算机专业在各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各工作岗位职责及岗位工作流程、计算机相关的使用及电脑附件产品种类等等。例如到学校文印室可以了解复印、打印、印刷全过程及相关外设的使用,熟悉纸张种类,提高打字速度,了解各类文档的排版技巧等;到摄影楼实践的学生可以熟悉摄影相关的产品、图像拍摄处理过程及熟悉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等;到电脑公司实践的学生可以认识更多电脑产品,了解计算机发展动态及各种软件的应用领域,以及熟悉计算机的维护维修技术,接触基本的计算机营销技巧等。

4.结语

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 篇7

一、高职院校确立软件人才培养方向的依据

(一) 国际1T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相对于既懂rr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掌握软硬件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言, 软件人才主要从事编程、录入等大量的基础性技术工作, 包括客户服务、程序开发、商业策划、媒体编程、网络管理等。可以说, 在一个大型软件开发项目中, 是他们将软件的设想转化成了现实的产品。实际上, 国外软件开发领域早已活跃着一批从事简单程序编写工作的“数字人才”。

(二) 中国软件业的现状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在发展软件业的开始阶段, 软件研发被神秘化, 编程过程所需技术知识被夸大, 加上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笼罩, 高校甚至高职的在读生和毕业生, 也大多以比尔·盖茨、王志东等为楷模, 一心想独立开发软件, 成为软件市场上的个人英雄, 进入软件公司后也乐意当多面手, 开发、设计、编程、录入等一应全包。

(三) 高职院校培养软件人才优势。目前软件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种。传统学历教育培养的学生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和理论教育, 但由于传统教材更新慢, 同时又缺乏实践机会, 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理论有余而实践操作经验不足, 不能马上适应企业的需要。非学历教育往往由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承担, 教材与教师都来源于软件企业, 课程针对企业需要, 教师有丰富的项目经验, 所以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软件人才的优势。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实用型人才, 并不是从事开发研究的高层次人员。与本科教育相比, 其毕业生理论知识不够充分, 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与非学历教育相比, 因为学生要接受专业的理论教育, 其理论知识的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这样, 高职培养“软件人才”可以走一条高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道路, 即介于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 兼有传统的大学理论教育与有效实用的职业培训教育的特点。

二、高职院校培养软件人才目标和方法

高职计算机专业“软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在计算机专业理论、程序设计、数据库、网络技术等方面接受较系统、较深入的专业理论教育, 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实习, 强化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调整课程结构。

避免大而全。实行少而精用一年的时间重点学习专业基础课。强调《C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 与之相关的数学与英语课程也要同步学习。用一年半的时间进行软件开发相关课程的重点学习与实践。可以采用如下具体课程安排:程序设计, 包括、{WIN32API) 、{Delphi) 等;数据库开发, 如《数据库原理》、《SQLServer) 等;网络技术, 如《计算机网络原理》、{JAVA}等。结合开发工具还可以讲述《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事件编程技巧》等课程。如果条件容许, 最好能开设心理学课程, 因为在软件设计过程中, 各种非预料性情况都可能发生, 开发人员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所以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最后半年可以介绍学生到软件公司学习, 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能力, 积累经验。

(二) 改进教学方法。加大实习力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要牢牢把握“实用性”思想。

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功底, 过多、过深的理论学习不符合软件蓝领的培养要求。这部分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根据培养的实际需要, 对专业知识进行适当的取舍。软件开发课程的教学, 必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两种以上的开发工具。要丢弃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 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授课, 采取启发式教学, 边教学生学习使用开发工具, 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 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 既掌握了开发工具的使用, 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两种以上的开发工具, 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时, 就要开设相关实习课程。实习中教师与学生组成开发小组, 教师充当系统分析员或高级程序员的角色, 学生充当软件蓝领, 模拟实际的软件开发环境, 强化学生的编码能力和编码意识,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 加强师资力量。

完善配套设施整个改革中, 教师始终起着关键作用。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 对教师的要求也要相应提高。讲授理论课程的教师应具备中高级职称, 有多年教学经验, 通过理论的讲授, 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而进行开发课.程讲授的教师应具备软件工程师以上水平 (获得过相关的权威认证) , 参与过一些软件项目的开发, 这些教师不要求太高学历, 但要能够跟随软件业的发展, 及时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条件容许的情况下, 可以从软件公司聘请一些职业技术人员兼课, 他们的经验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 切身的体会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相关的辅助设施也应达到相应水平。例如, 计算机实验室的规模、计算机的性能、校园网络的建设、图书馆的藏书量等等都要达到配套要求。

加入WTO以来, 中国的软件业正向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软件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相信通过改革, 高职计算机教育完全有能力培养出大量具备较强竞争力的, 实用型的软件人才, 为高职教育开辟新的发展方向。

摘要:通过介绍我国软件业的发展情况, 分析中印在软件业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上的差异, 以及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 指出软件蓝领作为高职计算机软件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并提出了与之相关的改革意见。

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 篇8

近年来, 我国应届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高达十几万人, 稳居第一大理工科专业。尽管社会需求量大, 然而由于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 毕业生难以满足岗位需要, 计算机成为近年来就业最差的专业。因此, 探索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 表现为:

(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 职院为了适应“订单式”企业需求, 大幅改造专业培养方案, 一些重要专业方向课程被取消。

(2) IT企业实训模式良荞不齐, 部分企业从“招聘储备”角度考虑, 只安排学生进行日常事务性锻炼而不是真刀实枪的研发应用训练, 影响到实习实训效果。

(3) 部分IT企业视学生为免费劳动力, 采取高收费方式招收实习生, 周期长, 人身安全和医疗没有保障, 不仅严重影响到正常的高校教学秩序, 而且一旦发生恶性事件都将严重影响到校企合作的开展。

可见, 改革现有的计算机校企合作模式, 构建学校、企业、毕业生和社会多赢的计算机人才合作培养新模式己经势在必行。

2 改革目标和任务

按照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原则, 结合计算机专业自身特点, 我们提出了“云模式”校企合作计算机人才培养新模式。

“云模式”校企合作以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实用能力为目标, 通过云计算技术平台, 将著名IT企业的实训案例, 无缝嵌入到他们实习实践培养方案中, 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中, 云计算平台是“云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基础载体。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了一个学校师生、企业、外校师生参与其中, 进行资源共享、教学交流、校企合作的环境。根据云计算的核心理念, 网络教学平台将是一个实现资源共享共建、节约成本、防止重复建设的优秀教学系统, 是一个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办学成本的有效技术手段。

3 改革具体内容

3.1 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平台中, 学院用户、外校用户和企业用户可以通过省份认证进入定制界面, 在系统中享受个性化服务, 还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教学交流完成平台的拓展和共建工作。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平台架构如下图所示。

我们将云计算技术充分的应用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中, 为校园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无限规模、完全虚拟化、保证资源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网络服务, 进而实现了教学资源和校企合作资源的高效率管理、分配和调度, 为我们师生提供了一个按需使用、随时获取、任意扩展的, 集在线学习、资源共享共建、校企合作、自由交流于一体的个性化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

3.2 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紧紧围绕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知识+技能+职业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针设计功能结构。网络教学平台利用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资源管理机制来实现功能架构, 将教学资源、网络课堂、企业合作、互动交流等功能以服务的形式发布到网上, 用户按照不同的权限按需访问。目前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系统管理模块、网络课堂模块、资源管理模块、企业合作模块和互动社区模块。

3.3 网络教学平台的实现

云计算技术的核心思想就是把数据存储和计算逻辑运行在性能强大的集群服务器之上, 用户通过网络来调用云上的资源,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平台拥有若干个数据中心, 这些数据中心负责管理教学平台上已有的资源, 提供高可靠的数据存储和读取服务。数据中心直接由专业团队负责运行和维护, 他们提供计算能力超强的业务处理软硬件环境, 并负责用基础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另外除了教学资源, 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可以通过特殊的接口接入数据中心, 在校园网之间搭建随时访问随时得到的“数据仓库”。

为了保证网络教育平台的运算能力和可靠性, 使用集群服务器来组建云计算体系结构, 使得云计算具有超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和无限扩展的计算能力。云计算环境的服务器集群一般采用购买、租用云服务器的形式构成, 云服务器的价格一般比较低, 并且不需要使用方投入任何维护资金。云服务器提供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数据计算服务, 用户只需要根据业务进行定向开发, 不需要考虑软硬件环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云服务器构建在网络环境中, 用户使用真正意义上的瘦客户端方式访问系统, 用户甚至可以用网页访问操作系统或大型数据库程序。

4 改革的预期效果

“云模式”校企合作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改革基于云计算技术平台, 将IT企业的最新项目案例引入到高校实习实践环节中, 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免费”、“统一”、“多样”的工程能力实训平台, 实现高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共赢。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在云环境下,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创新培养学生的改革方式。重点阐述了云模式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功能和实现。

关键词:云计算,校企合作,网络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张业平, 王琼花.IT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1) .

[2]刘力.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比较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2001.

[3]吴雪敏.高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索.高职教育在线, 2010 (4) .

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 篇9

近年来,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矛盾凸现。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 另一方面是企业为招不到高素质人才而着急, 形成了“就业难”和“人才荒”并存的现象。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类专业, 为了消除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鸿

沟, 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我院对计算机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型的改革和研究, 探索出一个具体可行的计算机专业“3+1”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3+1”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改革

“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 重视工程, 提高素质”, 4年制本科的前3年在学校进行系统的教育培养, 完成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训练, 第4年到企业结合生产工艺和科研开发实际, 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工程实践培养模式, 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 最终完成毕业设计[2]。

“3+1”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 按照课程学分及内容不减的原则, 优化重组课程体系, 实现课程内容模块化。根据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常州及周边城市计算机行业的特点, 制定面向行业方向、课程群模块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我院设立了嵌入式系统方向和软件工程方向。其中, 嵌入式系统方向主要的专业课有: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结构与设计等。软件工程方向主要的专业课有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和统一建模语言等。

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产生了一些新开课程, 但是一些传统的主干基础课程又不能丢掉。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又能引入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和技术, 我院在专业建设上采取了课程群建设的方法, 将相关的几门课程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群, 设置主要的知识点, 去除课程中重复的部分。例如, 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归为一个课程群;又如, 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汇编语言、单片机等课程归为一个课程群。对课程群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处理, 形成前后连续的课程, 一方面节省了教学资源和课时, 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相关课程融会贯通的能力。

2“3+1”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环节的改革

实践环节是学生理解理论、创新创造的重要平台, 通过实践环节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 训练操作技能, 培养创新精神[3]。我院计算机专业“3+1”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来抓。每门专业课程都设置相应的实验学时, 实验学时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来决定, 如计算机动画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 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其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比例安排在1:1;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性较强, 根据其特点, 其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比例安排在2:1。一门课或一个课程群学习结束后, 还设置课程设计或实习, 如C语言课程设计、软件实习和硬件实习等。

此外, 在实践教学方法上不断优化, 采用“开放、多练”的教学方法, 逐步建立开放型实践教学模式, 即实践教学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到学与用相结合, 以适应毕业后就业岗位的需要。

3“3+1”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的改革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是多方面的、多阶段的合作。一是安排企业技术, 管理人员给学生授课, 二是学生到企业实习, 三是高校教师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

我院聘请企业相关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作为课程的兼职教师和创业导师。一些专业课程由高校教师进行理论教学, 而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负责指导实践环节。此外, 我院还不定期地请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开设讲座, 给学生们讲授他们项目开发或管理的经历与经验, 和学生们交流最前沿的成果、最新的行业动态。

学生四年级进入企业, 进行实地科研开发并完成毕业设计是“3+1”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这一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 论文题目由企业依据企业实际项目选定, 让学生在技术人员及校内指导教师的共同帮助下完成, 最后,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学生的答辩。这样, 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在企业以准员工的身份开展工作, 能够掌握大量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 同时,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学生长了见识、增了才干, 培养了创新创造精神, 而学生获得的工作经历和人际关系, 也为毕业后择业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 高校教师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也可以进行科研合作。我院鼓励教师去跟踪当前最新技术, 与企业合作搞项目, 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得到提高和更新。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间的科研合作也将呈现新局面。

4“3+1”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课程的改革

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动力在于创新创造, 计算机行业也特别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我院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渗透和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 学生低年级时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 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基本常识, 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生高年级时主要采用模拟演练的方式, 使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院开设多门选修课, 专业教师从专业的角度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目前, 学科竞赛已成为检验大学生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4]。为了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我院每学年都定期组织一系列科技活动, 每年上半年举办软件技术大赛包括程序设计、flash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平面设计4个主题, 每年下半年举办电子信息技能大赛包括计算机组装、电子设计、PLC控制系统设计3个主题。在此基础上, 学院还积极完善科技活动的场所和设备, 为科技活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面向社会, 服务社会, 满足社会的需要, 是计算机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独立学院根据自身特点, 开展的“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把学位教育与职业训练相结合, 旨在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适应市场的需要, 而且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随着“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不断深人以及各种制度的日益完善, 其推广应用价值将会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1]罗旋.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5) :3448-3449.

[2]程艳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3+1”模式初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8 (5) :126-127.

[3]崔亚楠.独立学院以项目为指导的计算机教学改革与研究[J].现代计算机, 2011 (5) :101-104.

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 篇10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试从当前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思考。

一、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认知模糊,教学模式及方法滞后。实践教学的宗旨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体验整个实践的过程获得真知。但中职院校的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认识上存在着偏差,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演示整个操作过程,然后学生操作。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必然造成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低下,积极性差,学生的创造性更是无从谈起。部分教师实践经验匮乏,对专业教学培养方向不明确,计算机知识的体系结构缺乏完整清晰的认识,教学方法上照本宣科,没有注重理论知识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这必然会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工作岗位相脱节,影响教师教学成效和学生再学习能力的提高。

(2)实践教学软硬件设施落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促使软件不断更新,版本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丰富,这对硬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目前,很多中职院校硬件设备陈旧,无法满足新软件的需求,即使安装成功也只是勉强运行;很多中职院校对正版软件的专项投入少之又少,使用的大多是破解版,这些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远不如正版软件,老师和学生在上机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奇怪的错误, 误导学生,理论知识无法成功实操验证,学生逐渐对上机实践产生厌倦,不能达到上机实习的目的,教师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被大打折扣,也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意义。

(3)实践教学的考评措施老套。在计算机课程的考核评价中,许多中职学校仍然采用卷面考试的形式,以教师讲的内容为 “纲”,学生只要考前突击复习一下便可过关。而对于计算机这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来说,这种考评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考评,不能完整地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业水平。部分中职学校即便安排有实操考试,可老师在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很大,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做支撑,没有积累和形成系统性、科学性的实践教学试题库,造成教师无法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成绩,学生对上机实习也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中职学校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对策

(1)要提高和落实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认识。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灵魂,直接关系着中职教育的成败。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设法安排实践课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实践,以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应积极寻找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探索“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促使中职教育良性发展。而作为计算机实践课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把最新鲜的知识呈现给学生;要在充分了解学情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安排合适的实训项目,并在实训中充当项目实践的引导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提高学生实践参与度,激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极性。

(2)要加大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良好的软硬件设施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保证。“画饼充饥”“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条件,会挫伤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所教内容与市场所需人才质量严重脱钩,学生所学知识可能没走出校园就已经被淘汰了。 因此,学校要舍得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建设与专业教学标准配套的实训室,购买配套的正版软件,为计算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同时,学校应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及时做好软硬件的补充、 升级和日常维护工作,提升机房管理水平,提高机房设备的开出率和使用率,以保证教师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3)要改革计算机实践教学考评的方式方法。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考评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在考评方式上,应摒弃过去卷面考试的单一方法,可通过直接购买或自己实践积累的方法建立标准化试题库,逐步加大上机考试的力度。在考评方法上,可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既有协作,又有竞争,教师最终的点评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考评内容上,要将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相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融通,形成计算机课程实用性评价体系。

三、结束语

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 篇11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61-01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中职学校也在不断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以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进而为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中职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更加适宜学生学习,对学生计算机网路技术专业技能的发展更有促进作用。笔者将根据当前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中职学校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一、当前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计算机网络具有高速、高质、高信息量等特点,所以计算机网络行业得到高速地发展,尤其是国家提高对计算机网络的重视程度与投入,更加促进了计算机网络行业的發展。因此,在计算机网络行业高度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数量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根据调查显示,未来十年,我国每年至少需要上百万IT人才,其中计算机人才需求在40万以上。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今后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到2010年,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的人数将达到90万人。由此可见,我国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在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岗位要求上,主要倾向于人才需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数据库操作能力,静态与动态网页制作能力,网络安全与防范能力,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能力等。这样的人才将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通过有效的实践与探索,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完成对岗位工作的创新。

二、中职学校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经过不断地研究与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能力也得到同步提升,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找到适宜的工作,并发挥自身的价值。但是,目前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毕业生人数增加,增大了就业难度,出现就业结构失衡状况;中职学校在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方面,对市场的调查不详细,致使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不准确,使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就业方向,同时一些企业又招聘不到专业人才,造成供求关系的错位与失衡。

(二)创新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第一,构建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我国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促使着中职学校不断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出适宜市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因此,在创新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必须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将学生学习的课程与就业紧密相连,对市场具体岗位在知识与能力上的要求做到了如指掌,充分体现与时俱进思想,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够使课程的设置更有指向性,课程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加具有实效性与目的性,进而有效地指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目前,较为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模块:计算机技术通用模块、网络组建技术模块、网络工程模块、网络安全管理模以及网络编程模块。

第二,创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就业。因此,在中职学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可以将学生的工作与学习相联系,加强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的力度,并遵循职业性、实践性、发展性等原则,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按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要求重组教学内容,创新项目教学法,增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实训课程,使学生在项目实训中,发展自身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素质。

第三,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应该以职业面向为基准,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所以,中职学校应该注意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开展校企合作教育,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知识构建与专业能力的发展都能够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另外,紧密联系学校与企业,还可以为学生的实训提供场所,进一步促进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的提高,为企业输送更多适宜市场发展的、高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是以培养实用型计算机人才为目标的,所以,教师要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视,以当前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为指导,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中职学校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中职学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书红,杨莉.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2]魏武华.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李圣良.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6

[4]魏武华,刘锁仁,黄媛.计算机网络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与规格设计[J].出国与就业,2010,10

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 篇12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就曾中指出:“要以信息化的项目为依托,培养高级人才、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也明确要求:“要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以增强利用信息技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1 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岗位需求脱节

目前,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中,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一方面,社会急需大量的计算机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调查表明,当前企业中既有通用的软件、工具,也有根据自身特殊的专业需求和技术要求定制的操作平台。而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其培养目标比较宽泛,针对性不强。只是提出了“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之类的目标,实际进行课程设置时,却没有根据具体的市场需求进行细化培养方向和目标[1]。这样就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不能实现有效的对接。这也是造成学生就业难,就业后适应不了工作需要的主要问题之一。

1.2 设置的课程体系与就业时的市场需求相脱节

普通高等学校优质的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来支撑的。由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考试方式等几方面组成。根据调研,了解到目前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相对当前的就业市场需求来说,是比较滞后的。有的院校开设的课程,选用的教材,几年都不更新。教材和教学软件的陈旧,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与实践结合少,不能与时俱进……这些存在的问题,都导致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相脱节[2]。

1.3 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优势不强

计算机类的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与应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多种专业。计算机类专业是全国专业点数之首,据统计,计算机类的在校人数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量的1/4还多。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竞争优势不强,就业率不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专业特色不明显。目前全国范围内开设的,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专业和方向有数十个之多,但设置的课程中基础课居多,有特色的和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和具有技术含量的选修课少,更缺少能跟得上目前形势的,针对行业中本专业领域相关职业岗位的分析。这些都会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存在问题,遇到困难,竞争优势不强。

1.4 不具备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岗位需求

高校计算机专业应该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训技能的培养。而当前,各高校不仅开设的实训课程少,更主要的是,由于受到办学条件及办学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学校几乎无法给学生们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场地。这就造成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独立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弱,更不要说培养创新能力。这都导致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未来社会计算机岗位的需要。

2 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

针对以上存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尽量让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1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掌握具有实践性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是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这也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一点。计算机专业技能不仅仅包括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专业技能不像机械加工等行业,只需技术能力,也不像行政工作,只需知识水平和文化底蕴。计算机专业人才既需要具有较高的基础知识水平,还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制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就需要了解现代社会计算机发展的前沿动态,能综合社会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再结合不同高校学生的自身情况,多方面综合考虑学,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方案。

总的来说,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并且要根据客观变化,不断地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拥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清晰和灵活的思维方式,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也能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游刃有余。

2.2 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需要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到毕业设计,最后到专业实习,一步步地,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一点点地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中,就采用实例教学的方法,经常性地设置一些小的、合理的实践情境,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快更好地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喜欢这个专业,进行主动的学习。

此外,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应该与企业联合,创建实训基地,让他们通过教育实训,在实践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与实际相结合的知识和能力。

还可以通过进入企业实习、业务培训等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具体工作中,会随时遇到新的问题,能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同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德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实训项目都是与工程紧密相关的,这样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才能真正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3拓宽专业领域,明确社会需求,造就社会所需人才

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不够明确社会的需求,导致了专业设置结构上的不合理。只有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会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对计算机专业的岗位需求大致可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这三种。目前来看,其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最大的。当今社会要求这类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能够熟练地应用各种软、硬件系统知识构建优化的信息系统,熟悉当前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能管理和维护复杂信息系统的运行。还要具有能继续学习,能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的能力。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相互交叉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更是重大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就要根据计算机学科自身的特点,拓宽专业领域,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3 结束语

上一篇:有效问题情景下一篇:岗位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