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然价值

2024-10-25

实然价值(共8篇)

实然价值 篇1

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为各行各业设置了相应的门槛, 从而确保了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效率性。教师可以说是与学历最密切相关的, 因为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就是学富五车, 拥有高学历理所应当成为教师的不懈追求。由于以前对教师地位和性质认识不清, 也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师制度, 所以任何有点知识的人都可以从事教育工作, 导致教师的专业性地位和社会声誉受到许多不良影响。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指出, 教师应该是一种专门性质的职业, 而且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专业培训和长久的学习以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的工作。随后, 我国在1986年由统计局和标准局发布, 正式将教师列入“专业技术人员”类别中。当然教师作为专职人员的地位得以最终确立有赖于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自此, 相应的教师选拔制度和教师招聘制度得以逐步建立和完善, 为规范教育事业和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为了积极响应高校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战略方针, 为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师资水平和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我国在1996年正式决定设置教育硕士学位并于1997年招收第一批教育硕士, 这一举措也确实为基础教育培养了相当多的高层次人才, 收效显著。但随着教育产业化的不断推进, 教育硕士的热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使人们不得不担心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问题。教育硕士的培养如何按照其初衷进行下去, 并发挥教育硕士应有的价值, 这不禁让人们深思。

一、教育硕士的“应然”

教育硕士应该是新教育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涌进, 反传统之风日益盛行, 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也被推到了极致。教育领域尤为突出, 教育的对象就是活生生的人。由于长期以来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影响, 使人被蒙蔽, 催生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教育观念落后, 普遍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 学生只是知识被动的接收者, 导致师生关系恶化, 不利于教育过程的和谐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教育专业学位委员会就教育硕士的定位明确指出, 教育硕士是必须要掌握现代教育理念的具有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通过在高校的研究型学习和自身经验的总结, 可以说已经切实体验到了新的教育理念的巨大育人作用。中小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更需要有一种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他们加以引导, 以为他们茁壮成长握准方向。教育硕士有责任, 也有义务, 更有能力做好教育理念传播和践行的工作, 为中小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教育硕士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推广者。素质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提出, 付诸实践已有30多年的时间, 可在应试教育这个拦路虎面前似乎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分数至上的观念依然占据着无数教师和家长的头脑。虽然应试教育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批判, 但也不能完全肯定地说, 应试就是教育不力的滥觞。素质教育也需要应试, 只是评价的标准和方式更加人性和多样性。素质教育说白了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表明的很清楚, 这也给只追求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的应试教育当头一击。学生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在很大程度上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因此说, 要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势必需要一支素质全面, 综合实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做保障。可纵观现代教师队伍中的教师年龄结构, 中青年教师占据着教育阵地的主战场。而这一批教育者接受基本是价值-规范文化背景下的知识-技术教育, 他们虽在职后参加了大量的培训, 但这种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的状态使得他们无法挑起素质教育的大梁。教育硕士作为新生代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 他们所接受到的教育是多样和丰富的, 也更有活力和激情将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推广开来, 让这片土壤开出五彩缤纷的花。

教育硕士应该是中小学校教科研引领者。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 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师生观都发生了很大转变。特别强调教师不仅仅成为知识的传播者, 更应该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这便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研究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研究, 在教研交流中反思成长, 所以教科研工作成为中小学校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它旨在提高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在这种双能提升前提下, 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 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 中小学教科研工作并不是很乐观。大多数学校都是敷衍了事, 教师能力并未得到切实的提高, 反而在无形中给教师们增添了压力和烦恼, 使他们苦不堪言。这种状况使有因可原的, 一是由于学校人员和学科不全, 无法开展正常的教科研工作;二是在整个教师队伍中缺乏主心骨和榜样。也就是说, 大部分教师并不具备进行教科研的能力, 大部分都是滥竽充数, 因此对教科研工作产生懈怠心理。教育硕士则不同, 教师硕士是经过专门科研训练的, 具有一定科研水平和高教学水准的新型教育者, 而且越来越多的教育硕士到中小学工作, 这无疑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是福音。教师硕士的补充, 可以很好的改善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贫瘠的惨状, 为带动基础教育整体教育质量和教育改革作出巨大贡献。

二、教育硕士的“实然”

教育硕士在实际工作中却成为了墨守成规的教学新手。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环境理论告诉人们, 与人们最接近的环境对其的影响最大。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将其培养成为能掌握现代教育理念, 具备较高教学技能和较高素质的教师。可以说, 随着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推动, 各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原本怀着一腔热血到基层学校发光发热, 原本想将自己毕生所学付诸实践, 哪怕是开天辟地的尝试也要闯一闯。可在生存压力面前不得不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基层学校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 偏远薄弱学校更加严重, 他们秉承的依旧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育硕士碍于人情和伦理, 只能收敛起“异化”的行装。除此之外, 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报考教育硕士, 而他们并没有参与过教育实践, 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下到基层学校被同事戏称为“具有高学历的教书匠”。这无疑对于教育硕士的地位和作用是个不小的打击, 人们甚至开始怀疑教育硕士的含金量和真实水准。可以说, 教育硕士有效身教育之心, 但缺乏大刀阔斧的魄力和勇气, 无法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

教育硕士不得已成为应试教育的追随者。在基层学校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那就是在学期期末教师们凝重的表情, 因为他们担心学生考不好;在新学期开始前, 教师忧心忡忡地等待着县教育局的考试成绩排名和分析, 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评比结果不尽人意, 可以说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或者说为了巩固自身地位使出浑身解数。有采取课外辅导的, 有的教师干脆直接放弃成绩垫底的学生, 而重点培养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 从而拉平整个班级的平均分, 这样的做法明显是有悖于教育伦理的, 但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 教师们又能如何呢?普通教师尚且如此, 教育硕士作为拥有高学历和高教学技能的人才更加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注, 教育硕士可谓是“压力山大”, 也是为学生成绩的提高而绞尽脑汁, 也便无暇顾及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出现这类问题的根源不在教师身上, 而在于现有评价制度上。在片面追求分数的大环境里, 教育硕士为保住饭碗不得已成为应试教育的追随者, 即便是有悖于自己的初衷也不足为意。

教育硕士成为转岗期待者, 游离于教学之外。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目前城乡差距依然较大。乡村仍然存在大量的薄弱学校, 办学环境不甚理想。人往高处走, 这里的教师谁没有个走出去的梦想呢。要想在教育领域内向上爬升, 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便是努力提升学历, 所以有许多农村教育硕士为了完成的自己的梦想而游离于教学之外, 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稳固提升。由于政策的限制, 农村教育硕士不得不在原农村学校任教, 促使他们产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不良状态, 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基层薄弱学校的发展根基。另外, 许多应届教育硕士缺乏教学经验, 仅凭一纸学历很难在城市学校谋得职业, 一大部分教育硕士只能选择到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供职。出于工资待遇、人际关系和发展前途等方面的考虑, 加上与他们高昂的教育付出相比, 这微薄的收入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期望, 使他们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无心从事教学工作, 而选择再一次投身于各种社会招聘考试和晋升考试中, 逐渐游离于教学之外, 这种危险的情况应该引起领导者的足够重视, 采取措施留住人才。

三、教育硕士价值实现的路径

1. 前提:

高校应该深化研究生培养改革, 扎实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我国也已经步入改革的深水区, 正急需一批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必须要通过教育的改革来推动社会的进步。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有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 因此在教育硕士的培养问题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范问题。教育硕士是应用型人才, 应该重点培养教育硕士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但从各高校的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来看, 存在与学术型研究生同质化的趋向, 并且研究生所开课程也不能很好的与基础教育教学相契合, 依然学院风很浓。除此之外, 在教育硕士导师的遴选上也一般由学术型导师兼任。学术型导师本身实践性水平的局限, 便直接导致教育硕士培养质量难以保证。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 切实落实2016年教育部提出的工作要点, 有效进行研究生课程改革, 加大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 努力开发具有实践导向, 以满足基础教育需要为指引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精心培育和引进一批精良的教育硕士导师队伍。为体现高校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战略要求, 高校还应密切加强与基础学校的联系, 建立合作基地, 积极探索理论加实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让教育硕士真正成为既具有科研素养, 又具有扎实教学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2. 舞台:

基础教育学校要大胆尝试, 重推新人, 让教育硕士挑大梁。费孝通先生曾形象的指出中国的社会就像是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泛起的涟漪, 人情在乡土社会中尤为看重, 甚至中国出现了先看资历, 后看实力的不良现象, 这是对人才极不负责的一种选拔和任用态度, 尤其在当下改革的攻坚阶段尤其有害。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表示, 让人才敢创新, 能创新, 可以干成事, 并且要求相关部门建立创新风险保障机制, 以鼓励那些有才能的新人。教育领域可谓是人才辈出, 只是大多人才被无情的埋没, 这对中国教育来说可谓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以前基础教育发展缓慢, 改革也步履维艰,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魄力和赏识力的领导以及优秀的师资。但目前随着大量教育硕士到基层学校工作, 事实上给基层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按理说, 基础教育的改革应该风生水起, 教育质量也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可现实情况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教育硕士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离职倾向明显。曾有学者做过相关实证调查发现, 这些高素质人才的离职并不是因为工作环境多么恶劣, 而是他们对基层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满意程度低, 而他们又无能为力改变这一窘境。处于发展前景考虑便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开。这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对偏远薄弱学校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因此, 基层学校的领导者要积极转变观念, 改变领导和管理方式, 认真耐心倾听教育硕士的心声, 给予他们展现的机会, 让他们承担一部分管理工作, 重点是教科研的任务。同时也要包容他们所犯的错误, 并且对他们要悉心指导, 从而使他们的心稳固下来, 以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踏踏实实的做贡献, 使基础教育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3. 内功:

教育硕士应该提高自我认同感和增强自我效能感, 努力创造佳绩。教育硕士是为满足基础教育需要而设置的, 这一点是任何一位教育硕士在成其为它之前就应该明晰的。只有这样, 教育硕士才可以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抓住自己所需要学习和锻炼的关键点, 而不是心高气傲, 将教育硕士作为一个跳板, 为自己跻身优越工作岗位铺垫。高校在培养教育硕士过程中也应该有意识强调这一想法, 让教育硕士真真正正能符合培养他们的初衷, 使他们能扎扎实实的投身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教育硕士也更应该树立振兴基础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提高对自我角色的认同, 并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和综合水平。要时常告诫自己, 积极承担起基层学校发展和改革的重任, 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基层学校发展服务、谋福利。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高调, 也要低调。高调的是积极参与学校发展的各项决策制定, 利用所学理论知识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尝试。低调的是做人要谦虚, 要学会诚恳的接受领导的批评教育和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 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带领教师共同致力于学校的长效发展。努力钻研, 创造佳绩, 让同事们钦佩, 让领导赏识, 实现自我价值。教育硕士价值的实现当然还离不开社会的鼓励、支持和信任。教育硕士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能力, 才能在基础教育这片沃土上结出坚强而又灿烂的果实。教育硕士的力量是有限的, 但基层学校教师学历程度提升是未来必然发展趋势, 可以说是在新形势下基层学校发展的契机, 学校应该保持清醒认识, 充分合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为促进基础教育整体师资队伍提升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推进城乡一体化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梁传杰, 吴晶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瞻[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 (3) :23-27.

[2]钟振国, 陈海瑛.全日制教育硕士职业定位的失范与构建[J].教育评论, 2015 (4) :93-95.

[3]周险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进展、问题及对策--基于二十四所培养高校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 (2) :36-40.

[4]余必健, 谭诤.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学校发展困境与出路[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 (6) :111-114.

[5]宁虹, 赖力敏.“零距离”教师教育--全日制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探索[J].教育研究, 2015 (1) :81-89.

[6]徐学智.教育硕士工作满意感与离职倾向的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 2005 (3) :67-70.

实然价值 篇2

一、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应然分析

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应然功能不仅是它赖以存在的依据,也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追求。

(一)有利于转变人们的教育理念,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目标的提出,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学以及教育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从开始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作为该项目重点内容之一的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改革既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动人们转变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认为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也许更有实际意义,尤其是对于不以选拔为目的旨在提高成人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的开放教育而言,开展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教师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要,创造一种真诚、关心、理解的气氛,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对参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学生和教师来说,他们各自的.角色也要相应地进行转变,学生应该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应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

(二)有利于监控教学过程,提高开放教育的教学管理质量。开放教育的教师和学生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这曾经是影响开放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障碍。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的应用,则可以打破这种屏障,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在学生方面,他们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安排好学习的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网络教育的个别化学习的特点。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网上作业都有时间上的分段和控制,这是根据该门课程的学习进度划分的,学生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分解,循序渐进地掌握了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实现了知识的平时累积,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有利于加强师生、生生的教学互动,提高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开放教育的教与学在时空上、在教学内容上都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代教学交往理论认为,教学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间存在着大量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教学决非简单的知识授受或发展学生个体的智力潜能,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学的互动与交往。因此,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应该成为师生之间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学习论坛应该成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渠道,师生、生生之间可以实现即时的沟通与互动,师生之间都可以得到对方的及时反馈,一方面教师利用反馈的信息可以判断学生学习的程度,学生则可以从反馈中了解到自身的不足;

二、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实然分析

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应然功能只是一种理想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并不会直接在现实运行中体现出来。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实施现状做了调查。我们对盐城市电大及6所县级电大分别发放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涉及15个专业的32门课程,共回收有效教师问卷72份、学生问卷287份。下文呈现的即是本次调查的结果:

(一)关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基本看法

在回答把课程考核分为形式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是否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一问时,有86.1%的学生认为符合。虽然大家对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认同程度比较高,但是有43.3%的学员表示不太适应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其中60%的学生认为不应该推广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而100%的受访教师认为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应该推广或者选择性的推广。以上的数据表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这种方式受到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是由于部分学生不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他们暂时不建议进行推广。92.6%的学生建议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比例应在30%-70%之间,这个结果比较符合现行的形成性考核比例的标准。83.3%的学生认为参加中央电大网上形成性考核对学习主动性的促进作用很大或有作用,仅有16.7%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

(二)关于形成性考核任务设计的看法

在量方面,70.3%的学生和47.6%的教师认为题量适中,其余受访者均认为作业量多或者太多;但同时仅有34.3%的学生平均每周网上学习时间超过4个小时,其余学生平均每周网上学习的时间等于或者小于3小时,这说明目前网上作业的量并没有超出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有76.9%的学生认为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对理解教材有帮助或者帮助很大,其余23.1%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68.5%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考核任务的周期性有利于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形成性考核对他们的学习和理解知识持肯定态度。

(三)关于教师评阅网上形成性考核任务的情况

41.7%的学生认为辅导老师很重视网上形成性考核,并经常督促检查,给予辅导,57.4%的学生认为重视程度一般,只是部分检查。所有受访教师都认为教师网上作业的批改时认真负责或者比较认真负责的。受访教师中,平均每周花在评阅网上作业或者组织网上学习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有23.8%,评阅时间为3小时、2小时和1小时的比例分别为21.4%、26.2%和28.5%,这主要是受所带课程数和学生数的影响。在回答辅导教师的作业评阅情况时,64.8%的学生选择了教师评阅及时且有评语,仅有2名学生表示曾经遇到批改不及时且不给评语的教师。在教师问卷中,所有的教师都表示在评阅学生网上作业时会部分或者全部给出评语。

(四)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的情况

在调查中,所有的学生对于教学点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100%的学生认为网上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其中43.5%的表示帮助很大或极大。在回答哪个在线平台上的教学资源更能满足学习要求时,中央电大、江苏电大、盐城电大的比例分别为28.7%、68.5%和2.8%,选择县级电大的学生数为零,这表明地方电大资源库建设的迫切性。97.2%的学生认为教学点的辅导教师对完成网上形成性考核有帮助,说明教师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对教师的问卷和访谈中,绝大部分教师都提出需要有关形成性考核平台提供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三、完善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对策与建议

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应然功能具有的浓厚的价值意味相比,它的实然功能显得更具工具性。这种工具性的特点,一方面促进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趋向其理想目标,使得它的应然功能的实现具有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导致了客观上充满缺憾甚至出现弊端,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出现应该有的功能不能体现出来和向预定功能目标相反的方向运行的情形。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要真正实现其功能,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形成性考核平台以及参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所有成员不折不扣地实施,都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先导

转变教育观念看似旧话重提,但是任何一项改革都首先是观念的变革。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深有感慨地指出:如果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改革,那就必须从发动教师本身的心理开始,如果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依旧不变,那么即使一再提高教师的工资,他还是会改头换面地使任何一种新的教科书去适应自己的旧观念。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的价值观、目标观、教师观以及学生观等进行重新的思考和认识,摆正自己在其中的位置,从而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才能真正有效的进行。作为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正确认识并认同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并正确对待它,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加强科学管理是基础

时至今日,管理对于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性不必赘言。同样,对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来说,科学的管理能够使其应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使得出勤管理、网上学习管理、小组学习管理、媒体应用管理等常规教学管理变得轻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尤其对教师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建立可行的监督机制,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三)优化平台设计是关键

实然价值 篇3

关键词:价值教育,理想困境,中小学教育

当代教育观念正在由知识教育转向文化教育。这种转变的核心问题就是价值问题。价值观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合理的价值取向可以让青少年的成长更加健康。学校教育活动是具有价值导向性的, 中小学学校教育一定要重视价值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些基本问题, 如:价值教育究竟何为?中小学到底应该怎样来实施价值教育?在实际实施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和困境?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1 价值教育的概念界定

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掀起了一种新的价值教育浪潮, 注重通过教育来传达社会导向, 并且更加关注教育的价值属性, 这次浪潮促使国际价值教育思潮勃然兴起。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泰勒的《价值教育在欧洲:1993年26国的比较调查概况》这一研究报告, 它准确地描述了欧洲各国价值教育的情况, 又为国际价值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由此可见, 价值教育在西方早已开始实施, 并且是西方诸国应对现代性价值危机挑战的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思想。当前, 我国教育学术界对价值教育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尚未取得一个共识的标准。本文认同石中英教授的观点, 即把价值教育作为“完整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认为“价值教育”不是有关如何增加物品或社会服务“有用性”的教育, 而是有关人们如何行为才是“正当的”、“对的”、“好的”或“高尚的”教育, 是有关人们行为正当性原则的教育, 因而也是有关培养正直的、真正的、有良好品格的人的教育。 (1) 如其所言, 价值教育真正关注的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获得, 不应是日常课程中所包含的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等, 而是学生“价值观念和价值态度的形成、价值理性的提升、价值信念的建立以及基于正确价值原则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2)

2 价值教育的应然理想

教育本应是一种唤醒。然而在知识性教育, 特别是强调科学知识的环境下, 教育逐步沦为传递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手段, 只为塑造“知识人”服务, 其价值之根由此断裂。价值教育, 正是对这种知性教育观的矫正, 其根本目的在于丰盈人性、健全人格、重寻人生意义、增进幸福生活。在这个方面, 加拿大著名教育学者克里夫·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让我们看到了价值教育的理想形态。

贝克认为, 教育是为了生活的目的, 不仅是要学习“何以为生”的本领, 还要学习“为何而生”的能力。“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类的幸福, 因为教育即生活的准备, 也因为教育在目前也越来越多占据着青年人的生活, 所以学校的目的应该囊括更为广泛的人类所关注的事物, 它们应该反映普遍生活的重要方面”。 (3) 以人类的基本价值以及其他具体价值构成的价值系统, 无论何种形式, 只要能提升人类幸福感, 有益于人类过上美好生活, 都应当在教育中得以呈现。这也是我们当代价值教育的追求。学校教育应该唤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望,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相关技能, 使其有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为人们提供启示和信心, 使其在遭遇困境的情况也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赋予人们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洞见, 使其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到追求本身的乐趣。这种关于美好生活的论述体现着价值教育的应然理想。 (4)

在我国, 石中英教授对于价值教育理论建设方面颇有建树, 提出了今天我国的价值教育应该肩负起如下的使命:“传承人类的基本价值;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整合优秀的传统价值;注重职业价值观的养成;提升人们的价值理性” (5) 也是为价值教育理应达到的高度给予了界定。

3 价值教育的实然困境

(1) 在理论建设上, 研究的根基尚浅, 内涵过于宽泛。价值教育因其自身有独特的目的与内涵, 因而是不同于道德教育的。而当前现状却是, 中小学价值教育常常会被诸如人格教育、公民教育等其他教育形态所替代, 这与价值教育的研究根基浅, 内涵宽泛, 不易获得统一的认定有关。为了促进青少年合理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实现, 以促进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较好的落实价值教育, 就必须从理论上深入挖掘, 明确价值教育的内涵与特点。而这个方面我们的理论建设还有待提高和深化。

(2) 在认知侧重上, 过于重视价值认知, 较少价值体验。价值教育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 主要承袭了以认知为主导的模式。价值教育被认为可以像知识一样通过讲解传授, 通过记诵、练习等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 而忽略了形成价值观需要一个从认同到内化的特殊心理过程。体验式的价值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价值的内涵和坚守价值的意义。如果只是把各种价值观浮光掠影地呈现或者生搬硬套地讲述, 那么看上去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实现了价值教育, 但实际上, 却违背价值教育的内在精神, 容易培养出信仰不坚定、表里不一的学生。

(3) 在具体操作方法上, 流于浅显, 忽视规律。喊教育口号, 空搞形式主义, 这种这种影响不可避免地容易造成中小学价值教育的“不知所云和不知所措”。这种“不知所云和不知所措”很容易造成简单化处理。究其根源, 还是因为教师忽略了价值信仰确立的特殊规律, 忽视了价值教育要遵从“长周期、小步子”的原则。价值教育如果想达到预期的效果, 应该如古诗中“细雨湿衣看不见, 鲜花落地听无声”一样, 于悄无声息中, 影响学生的价值养成与价值选择。新时代对于价值教育的理解与呼唤, 要求我们应该把价值教育融于各学科的具体教学之中, 让价值教育渗入到师生课堂活动的细节和学校文化生活的点滴中, 让价值教育由强硬的灌输变成无声的渗透。 (6)

在当代教育实践中, 价值教育会不断被强化。中小学价值教育可以广泛学习和借鉴国际教育界的经验, 整合全球优秀的价值教育观念, 改进革新价值教育的教学形式, 找准价值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应然的呈现形态, 使价值教育内涵不断深入、理论不断坚实、课堂不断充实, 以促进我国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创价能力的养成。

注释

1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 2010 (8) .

2石中英.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J].中国民族教育, 2009 (1) .

3克里夫·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戚万学, 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

4艾诗根.价值教育与美好生活——克里夫·贝尔的价值教育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 2012 (4) .

职业教育的应然与实然 篇4

当下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或言说, 过于实然化、功利化、低端化, 达不到应然的哲学高度。诚然, 实然的表达也是需要的, 实然的追求更是不能丢, 它是职业教育务实和根本的东西。但过于务实、一味实然, 就会在“埋头拉车”中, 失去方向感;就会因导向定位过低, 纠结于实际操作的经验层面;就会在过于追逐实然东西的惯性中迷失, 失却对职业教育应然理想的追求和把握。比如,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吗?这样的定位太低, 功利性也太强, 窄化和矮化了职业教育, 无益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吗?这也只说对了职业性、技能性实然的一半, 而对高等性、人文性、发展性应然的另一半却全然丢弃。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应然的方向和选择, 但人们看重它的理由也只是资金、设备、实习等实然的利益, 并没有上升到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然高度来认识。这些表达、追问和实践, 暴露了当下职业教育的实然化倾向, 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应追求应然与实然的有机统一。它不能抛却形而上的东西, 应然与实然之间必须保持应有的平衡和张力。尤其是在实然倾向突出的背景下, 更应强调应然的价值选择与表达。因为应然的诉求能够提供一种“仰望星空”的理想追求的标高, 一种价值导向和定位, 一种方向把持与指引。同时, 还能提升人的视野和境界, 好比登山, 能够获得一种高远的视界, 一览众山小;观海, 能获得一种邈远的境界, 视野无极限。职业教育只有获得这种形而上的势能, 才能实现视野的敞亮、本质的彰显、意义的澄明, 才能驱策职业教育行之久远。

什么是职业教育的应然诉求和表达, 我们认为是整合。整合是将职业教育的事物、现象、要素等统整组合, 使之形成合目的的价值整体的归并融合过程。整合是职业教育应然的哲学表达。

一、整合是职业教育本质规律的彰显

职业教育是整合教育, 整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这一命题并不是在表达一种实然的存在, 而是表达一种应然的期待和诉求。因为作为整合的职业教育这一应然的本质, 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在实践上, 职业教育的许多办学行为也是离散的、非整合态的, 与职业教育整合的本质相背离的。因而职业教育需要理性的哲学思考, 把握职业教育整合的应然本质, 并以这一本质观为指导, 统一办学思想和行为, 规范和引领职业教育的实然发展。

二、整合是职业教育各种实然诉求的融合

整合虽是职业教育形而上的应然本质, 但与实然的实践密不可分, 它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了抽象的行为模式, 体现了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和融合。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就是教育与实然的服务职能和就业的目标的整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整合, 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然追求, 也是实然的实践;再如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普遍不足的实然状况, 也要求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应然整合。这种融合的意义在于, 使职业教育在整合的应然框架内运行, 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应然的发展目标与实然的不懈追求完美结合, 构成了相互作用的永恒张力和动力。

三、整合是处置职业教育各种关系的方法论

哲学是研究事物联结与关系的学问, 整合就是在思维和实践中处置事物关系的一种哲学方法论。方法是分层级的:有经验层面实然的做法、理性层面的方法以及哲学层面应然的方法论。对职业教育来说, 整合是外延极广、包容极大的顶层的方法论, 它扎根于经验的做法, 超越了具体方法, 具有了总方法和宏方法的性质, 成为普遍适用方法论工具。它是职业教育背后起终极支配作用的核心范式和根本之道。

四、整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然趋势

实然价值 篇5

一、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价值取向

1. 实然的“工具论”

基于此种假设和理念, 大多数培训过多的注重于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现代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和技术等, 而教师师德与教师职业礼仪、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科学研究、体育教师健康与心理调节等内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必然导致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培训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

2. 应然的“育人为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就要求体育教师培训不仅要关注参训者的当前发展, 还要关注他们的长远发展, 更要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服务对象——国家和学生, 还要关注他们自身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

二、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公平问题

1. 缺少制度约束的实然不公平

通过对2010年“国培计划”甘肃省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236名教师的调查发现, 共有123名体育教师兼任学校其他科目的教学, 占总人数的52.1%, 而其他科目教师兼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共有85人, 占总人数的36%, 只有23人专任体育教师, 占总人数的9.7%, 其中初中17人, 小学6人。还有5人是专任其他科目, 与学校体育教学无关的教师, 占2.1%。这反映了甘肃省基础教育师资的现实情况, 教师兼任课现象普遍, 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国家教师培训政策贯彻不力, 对国培计划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以致在参培学员的遴选中忽略了教师的培训需求和专业发展需求, 没有培训制度约束, 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

2. 基于教师法和教育政策的应然公平

首先, 我国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教师享有权利中明确提出:教师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这说明每一位体育教师都有权参加进修以及各种方式的培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都应当予以保障和提供相应的机会。其次,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鲜明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群众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已经成为我国基本教育政策。目前, 我国教育公平问题虽然主要聚焦在学生身上, 但体育教师的教育公平也必然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应当在制度上予以完善和践行。

三、农村体育教师培训中的组织管理

1. 各种利益诉求中松散组织管理的实然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各种级别、类型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相继展开, 教师培训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已经成为诸多机构和单位试图分割的美餐, 而真正能承担培训责任和高质量完场培训任务的却为数不多, 许多承担机构的师资力量、专业结构、培训场所等捉襟见肘。从培训组织来看, 基本上是由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出, 各省 (地、市、县) 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培训项目招标和形式上的管理、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市场的分割和组织培训, 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负责人无利可图, 就表现淡漠。这种现象随着培训的级别越高越普遍, 因为培训级别越高, 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获得培训经济利益的可能就越小, 以致他们的积极性和配合度越低。其次, 由于培训政策对培训机构约束力的薄弱, 缺乏对培训机构的监管, 仅是笼统地要求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 适应教育改革或课程改革的需要, 而没有量化标准和质的检测尺度。由于有国家专项资金保障实施, 各培训机构是比较热衷于做, 因为既有经济效益, 又积极支持了国家的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 名利双收, 于是乎出现了教师培训“实工虚做”[1]。

2.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师强则民族强的应然要求——形成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纵横合力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师强则民族强。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教育使命光荣, 教师责任重大, 教师培训责任更大。《意见》 (教师[2011]1号) 指出: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要摆上重要日程, 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管理到位。所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统一认识, 将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放在国家兴亡、民族强盛的高度去认识, 它关系到我国的前途和命运, 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改革开放的进程, 也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以及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它需要在纵向上各级部门自上而下的团结与协作, 包括培训政策法规、精神理念、组织管理、考核评估的贯彻与执行, 培训的各种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公开与共享;在横向上培训机构、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包括培训方案、内容、方式、资源、组织管理等内容的研发与讨论, 培训经验与总结、心得与教训、反思与启发等内容的分享与交流。

四、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内容

1. 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应然需求

我国于2010年开始对全国18000名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进行为期15天的研修培训, 为各地培训一批“种子”教师, 使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为此, 对于培训单位、培训组织者和培训者来说, 在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时存在理想中的“应然”, 即他们认为, 体育教师的培训就应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能力与水平, 必须掌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等。目前, 从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实际来看, 大多数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修养”为基础, 根据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 以学科为基础, 以任务为驱动, 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农村体育教师培训中的实然需求

掌握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技术固然重要, 但在培训中, 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工作, 搞一刀切, 大谈特谈先进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方法的运用, 这种思想的实质是将教学看成是一种技术规则, 可以复制, 却忘记了教学也是一种发生在特定情景中的艺术, 在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时需要不同的方法和策略[2]。对于农村体育教师来说, 什么才是他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呢?在2010年“国培计划”甘肃省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中, 组织者安排了北京师范大学某著名教授与培训学员之间3个小时的互动与交流, 根据参培学员对该教授的提问中发现, 所有学员提问中, 涉及现代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寥寥无几, 而其他问题却五花八门, 有的涉及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法律问题, 有的涉及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问题, 有的涉及农村体育教师交通问题, 有的涉及农村体育教师的婚姻、家庭、生活、养老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看上去庞杂零乱, 不值得向这位国内著名专家请教。然而, 在冷静思考之后才发现, 这些问题正是困扰农村体育骨干教师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所以, 如何解决这种“应然”需求与“实然”需求之间的矛盾, 让培训真正走进农村、满足农村体育教师的“实然”需求, 是关系到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3]。

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推进我国农村素质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 各地各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农村体育教师培训,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 农村体育教师培训中存在着“应然”与“实然”的矛盾。《教育规划纲要》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大力加强农村体育教师培训, 是新时期农村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紧迫要求。

参考文献

[1]周颖华.教师培训中“实工虚做”现象解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2]严月娟.农村中学教师培训现状的调查.辽宁教育研究, 2007 (12) .

我国大学人文教育之实然 篇6

关键词:人文教育,缺失,表征,原因

科学教育得到崇尚以来, 大学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博弈也随之出现。近代以来, 西方科学技术的不断东渐, 掀起了我国的科学技术潮。我国的大学也毫不例外的引进并崇尚科学教育, 在大学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之而来的是人文教育的中心序位受到挤压逐渐被动地走向衰落。然而,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本不可偏废其一。在我国大学, 人文教育普遍缺场, 此实然境况应得到关注并引起深刻的反思, 从而为我国人文教育的重构埋下伏笔。

一、“科学至上”

人文教育, 往往被视为科学教育的对立面, 并与科学教育不断的对抗。人们习惯性的将二者视为了矛盾冲突的两极, 并将二者的关系视为“势不两立”。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在与科学教育的顽强对抗中, 难以抵挡“科学至上“的汹涌之势, 在大学中渐渐退渐, 甚至缺场。

首先,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矛盾但并不对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实在矛盾冲突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 但并不对立, 甚至相融相通。如果说科学教育的作用, 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那么人文教育的作用, 则在于使受教育者领悟做人的道理。 (1) 由此看来, 二者各有千秋, 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使命, 将二者融合, 不可偏废其一, 才能促使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但恰恰不能避免的是, 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国家, 甚至文化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这些作用和影响无疑是直接的、明显的。科学教育的意义和地位日重, 渐渐成为了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现今, 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境况, 已迫切的要求我们追根溯源, 以认清“科学至上论”对我国人文教育甚至是整个大学教育发展的误导, 帮助我国大学重拾起人性教育之任。

二、重目张轻纲举

近年来, 我国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上主要是参考美国的模式, 因为美国的本科教育特别重视通识教育。学习和借鉴, 无疑是有意义的。但问题之所在恰恰在于, 中国大学在借鉴学习时, 很少认真的去思考美国通识教育体制的精华所在, 如: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具体要求。以至于中国大学只学到其皮毛, 未能学其根本。“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反而受到了标榜的“美国模式”的误导, 越来越偏离其应然的轨道。

美国大学里的人文教育课程就是本科生前两年的核心课程, 这些课程都是进过严格设计后开设的, 有着严格的教学、学习要求。美国大学里的人文课程往往凸显的是一所大学的风格, 凝聚着一所大学的精华。然而, 我国大学却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对美国通识教育课程的外在分类方式上, 盲目的追求通选课门类的齐全和多样化, 误以为可供选择的课程数量、种类越多, 那么人文教育的质量也就越高。事实上却缺少教学目标和对教学方式的要求, 我国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已步入了“重目张轻纲举”的误区。

通选课不是主课之外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兴趣的一种方式, 而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 其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要求都应明确化和清晰化, 才能在有限的课程中尽可能使人文教育的作用最大化, 从而与科学教育一同发挥作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重国粹轻拿来

“人文”一词, 咋一听来就带着浓浓的中国味, 人们自然地就以为“人文教育”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明的教育, 但这无疑是窄化了人文教育的范畴, 也弱化了人文教育的意义。

“大学人文教育应该贯穿着对文明、人性的尊重, 应该贯穿着对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尊重, 这种文明成果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华” (2) 。但在我国, 人们更偏好于将人文教育内容“中国化”, 坚信理应将中华文明作为人文教育内容的全部, 西方文明毋庸置疑应被排除在大学人文教育的内容之外。事实上, 中西方文化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成果, 西方文化中也有人类文明的精华, 自然应给予继承并发扬。

我们大学的人文教育往往缺少面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胸怀和气魄, 大多时候把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对立起来, 未意识到二者的共通之处, 更未认识到将二者选择性的有机结合的结果即是人类最优秀的文明。而整个人类的优秀文明才是大学人文教育内容的应然, 不应窄化大学人文教育的内容范畴, 走入“重国粹、轻拿来”的误区。

四、重外显轻内化

任何教育都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在大学实行人文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其全面、自由的发展。那么, 现行的我国大学人文教育, 内容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授课方法是否能助学生将知识内化, 课程意义是否能被学生理解?这些都应是制约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然而, 总体上来说, 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工作所获得的成果仍主要体现在外在形式上, 如人文课程数量的增加, 人文课程涉及领域的扩宽、考试方法的不断改进等, 学生的人文素养却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人文教育要想实现其最终目的, 那么就应将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焦点, 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内化程度为努力的方向, 将工作重点从外在上升为内化, 人文教育的效果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威武.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与复兴[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3.

实然价值 篇7

关键词:教育中介组织,法律地位,社会行政

一、引论

“教育中介组织”最早可追溯到“缓冲组织 (buffer organizations) ” (1) , 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悠久历史 (如英国1919年成立的大学拨款委员会) 。二战以后, 西方国家教育民主化浪潮不断高涨, 教育质量问题成为公众焦点;政府却面临财政危机、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各国政府纷纷要求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由其负担某些教育责任。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育中介组织作为参与教育管理和质量保障的社会力量, 不断发展壮大, “是‘促进梦想照进现实’的重要工具” (2) 。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有效转型” (3) , 政府职能转变与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落实, 教育中介组织应运而生。其职能在相关政策法律中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 “为了保证政府职能的转变, 使重大决策经过科学的研究与论证, 要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 包括教育咨询决策研究机构、高等学校设置和学位评议与咨询机构、教育评估机构、教育考试机构、资格证书机构, 发挥社会各界参与教育决策与管理的作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肯定了非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在诸如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办学水平评估、人力资源预测和就业指导等管理服务领域可以发挥作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强调深化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 重申“四个分开”的要求, “即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 “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可见, 中国政府职能在进一步转变, 教育管理的社会化日趋明显, 教育决策民主化进程日益受到重视, 却“缺乏法律强制力” (4) 。教育中介组织的建立与规范化建设也成为重大现实问题。目前, 理论界对教育中介组织的类型与功能等展开研究, 但其法律地位定性是基本研究前提, 亟待迅速澄清。

二、中国教育中介组织的实然状态:模糊的法律地位

经过长期发展, 西方国家教育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相对明确, 主要有半官方型、民间组织型和学术组织型等三种 (5) 。半官方型是亲政府的, 学术型是亲学校的, 民间型则介于两者之间。

传统的政府与学校是行政隶属关系, 学校受政府支配和管理。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转型, 学校拥有法人地位。为了使学校能自主自律, 不受政府过多干预, 减少政府与学校的摩擦, 教育中介组织成为协调于政府和学校的机构。但由于中国教育中介机制是借鉴品, 就其发生而言不同于西方。西方教育中介机构是自发形成的自下而上的组织, 中国的教育中介机构则是由政府刻意推动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目前主要是半官方型机构, 法律地位模糊、权利义务不明确。政府通常做法是, 既然要求将一部分功能转移给社会机构, 那就把以前的某部门划分出去, 成立新的社会组织, 有时也作为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渠道。这些组织机构一不是行政机关, 却与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权力义务来自附属机关的随意指命;二不是社会团体, 它们没有独立财产权, 没有独立诉讼地位。作为教育领域的另一方主体——校方, 也更愿意接受政府管理, 怀疑教育中介机构的行为能力, 担心其成为新的官僚机构。对于社会大众, 教育中介机构的半官方性质使其远离民众, 缺乏广泛认知效应, 其公信力一直备受否定。中国教育中介组织的官方色彩在不断磨合, 使其发展不尽如人意。

纵观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历程, 可以发现至少两点趋势:一是它的代表面大为扩展, 经济、科技、行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二是它在参与教育事务的范围及作用发挥方面亦同时扩展, 涉及国家的重大教育决策、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教育经费分配政策、学校课程设置、教育考试和鉴定、教育质量评估、学校内部的管理等许多内容 (6) 。通过教育中介组织的参与, 可以大为加强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推动教育和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联系和结合。发达国家在加强对教育立法监督和宏观控制的同时, 还通过其行使政府行政无法行使或行使不力的职能。由于政府在微观管理方面, 特别是对许多专业性强的教育管理内容难以控制和发挥作用, 法律也往往限制政府干预学校内部事务。多数发达国家都把诸如学校专业和课程评估、师资水平鉴定、证书和资格认可等服务性职能交由教育中介组织承担。即教育中介组织在反映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方面, 起到扩大社会参与和民主的、政治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教育中介组织的应然状态:独立的法律地位

结合中国政府转变职能和教育体制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 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如欲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应当确立教育中介组织独立的主体地位, “提高教学效率、减少资源投入……推动教育信息化、产业化与现代化” (7) 。

1. 教育中介组织应当成为社会行政性质的教育行政主体

中介组织是在国家与社会分化及公民社会组织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产生发展起来的, 在教育领域就表现为社会行政性质的教育中介组织。社会行政组织的标志性特点是在组织系统、行政职能等方面与国家行政相分离, 保持法律独立性, 自负其责地进行管理活动。即在国家的眼皮底下实行自治行政, 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履行概括的或法律规定的公共事务, 只接受国家法律监督, 而不接受专业监督。社会行政性质的教育中介组织成为教育行政主体的新型组织形式, 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教育中介组织拥有的行政权力, 主要来源于以下方式 (8) :一是因接受委托而获得行政权, 二是被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权;三是通过自治规章获得行政权。此类组织是依照一定的法律、法规、规章或根据政府委托, 遵循独立、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 在专门领域里从事法律法规允许的活动。对于教育中介组织, 国家行政机关只负责监督, 不得干预, 社会公众也负有监督义务。

2. 教育中介组织应当成为独立的法人组织

中国教育中介组织的合法成立必须经过核准和登记, 即由教育主管部门核准同意, 再到民政部门审批登记, 实行的是“双重审查许可制”。这种许可制过于严格且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管理思维模式。正常的逻辑顺序应当是先有相关专业性的教育中介组织, 然后政府根据现实所需, 下放权力选择并给予相应的教育中介组织去管理公共教育事务, 而不是等政府放权, 再临时成立所谓的中介组织来承担相应职责, 当然, 出于历史原因, 中国目前现有的教育中介组织是从原有的教育行政机构中剥离出来的, 是转型期产物。从长远看, 这种审查许可制不符合教育中介组织良性和谐的历史发展趋势。

教育中介组织应当与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一样, 只需发起者和组织者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确立组织宗旨, 设立必须的组织机构, 有足够的保证组织运转的人员和经费, 就可申请登记。登记主管机关依法核准就可以使教育中介组织拥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对内独立行使管理权, 对外独立承担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将专业性很强的事务授权给某教育中介组织执行和管理, 其接受委托后依法行使管理权, 但这种权力的授予并非固定不变, 政府负有监督义务, 一旦发现此组织不能胜任工作, 或有渎职、贪污、腐败等不良行径时, 可以收回权力授予, 并给予相应惩处。没有得到行政授权的教育中介组织照常有自己的工作范畴, 可以在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各种教育服务中生存和发展, 取得良好口碑, 获得官方及民众认可, 成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主体。具体的制度模式还有待探索和立法确认。

注释

11伯顿·R·克拉克.王承绪, 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59.

22陈芳.大数据服务提供者的类型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5 (34) .

33蒋洁.中欧高校本科课程调整的比较研究[J].教学研究, 2014 (11) .

44许颖.云计算环境下临时复制的法律性质及立法完善[J].中国集体经济, 2015 (34) .

55周光礼.论教育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5) .

66金东海.发达国家教育中介组织及其借鉴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5 (11) .

77蒋洁.教育信息云储流的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10) .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与实然 篇8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

1.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第一,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在特性使其能够承担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首先, 公民意识教育内涵广博, 至少包含爱国意识、社会主义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民主与法治意识、道德与文明意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等内容, 它涵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 并且都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现代性原则相关的意识。其次, 公民意识教育辐射面广, 大到积极参与社会政治事务, 小到保护社区公共环境和向慈善机构捐款, 既涉及“公民社会”理念的传授, 也涉及具体的实践指导。最后, 公民意识教育渗透性强, 它可以融入高校任何一门专业课中, 也可以渗透到各种实践活动中。这种渗透性使其在操作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能将鲜明的阶级性隐藏起来,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悄悄地渗透到各种人文科学当中。在国家处于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它比传统的显性的灌输式的思想教育更具实效性, 也不易导致学生逆反心理[1] 。

第二, 大学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凸显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以往, 我国的高校教育是精英教育, 在社会青年中为数不多的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 与其同龄人相比, 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他们是社会的精英, 他们会有很好的社会位置, 他们所从事的都是社会上最优秀的职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高校改革和扩招的影响,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从“社会精英”向“普通公民”转化的过程中。而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 还没有走出把自己视为社会精英的误区, 进而心理严重失衡。在此情况下, 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大学是年轻人成人成才的摇篮, 大学期间是他们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如果他们在校期间没有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 那么我们很难想象他们走上社会以后能当好一个合格的公民, 更不用说模范公民。因此,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合格公民, 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 公民意识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以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突出“政治”任务来带动教育, 教育的内容往往更多地集中在政治意识形态上, 教育的姿态往往是站在执政党、国家政权及其相应的政治原则的立场上, 在教育方法上常以灌输的方式强化受教者的思想政治及思想觉悟。它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某一类特殊人 (例如接班人) 的教育, 教的是如何做一类特殊人。而公民意识教育是以公民的基本要求为基本取向, 是站在法制国家权威、社会公众利益和现代化法制秩序合理性的立场上, 通过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积极互动, 以多种形式和主动参与的具体操作方式, 来充实和完善受教者的法制意识、道德自律及政治人格。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 教的是人如何在社会或公共空间中做人。

2.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应当成为构建现代公民社会的出发点

第一, 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呼唤公民社会的构建。

第二, 现代公民社会的构建关键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

第三, 大学生应当成为公民意识培育的先锋军。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薄弱的原因

客观地说, 当代我国大学生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 具有一定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但是, 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公民概念理解模糊, 公民意识较为薄弱, 具体表现为:一是公共意识淡薄。二是责任意识缺失。三是公德意识稀缺。造成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薄弱的原因如下:

第一, 传统的封建臣民意识的根深蒂固。

中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农业大国, 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制度,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制度哺育了中国根深蒂固的臣民文化心理, 这种心理集中表现为权力至上、权力崇拜, 并进而引发权力追逐心理, 外化的行为就是“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人们企盼圣人明主、清官好皇帝, 把公平、正义寄托在开明君主和清官身上, 没有权利本位观念和权利维护观念;社会重视伦理家族、亲情礼法, 忽视程序规则, 进而演化成至今仍然存在的关系社会、熟人社会;裙带之风盛行, 人治大于法治, 潜规则重于正式规则, 重视编织人际关系网, 轻视法制建设, 具有强制力的法律制度也可“变通执行”;义务本位而非权利本位, 造成人们的消极归属心理, 政治冷漠感强, 政治参与率低, 不是主动参与而是被动参与。这种长时期积淀而成的国民心理特质至今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意识和行为。

第二, 政府引导的失范性对高校德育实效的抵消。

在我国, 德育是由政府来推动并主导的, 这种由政府作为教育者并加以推动和主导的德育模式在学术讨论中也被称作政府推进型的德育模式。在政府推进型的德育模式中, 政府是主动者与施动者, 其掌握着思想话语权力, 教育的内容都是随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而设定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家政权的统一与巩固是必要的。但长期以来, 由于社会力量的作用与空间有限, 这种现实局面造成了人们对政府介入的心理期待。政府及其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必然对教育的受动者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然而现实是政府本身不是也不必是道德与理想的化身, 公共权力的运作者只是整个社会成员的一部分, 他们并非是经过筛选和净化选择出来的。而且由于他们手中掌握着公共权力, 且这种权力缺乏很好的监督和制约, 政府就会把自己推到一个尴尬的境地:如果政府权力的掌握者用手中的行政权力推广政府的意识形态及理想信仰, 自己却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的实利哲学, 弃自己宣扬的道德规范与道德价值而不顾。当此种态势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社会风气时, 仅指望学校里通过几堂德育课就能达到提升学生公民素质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第三, 高校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缺失。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缺少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在我国高校中, 公民意识教育通常是渗透在“两课”的教学中进行的, 教育的内容主要设计法律法规教育及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对公民意识内容的学习是零碎的、不完整的。而且高校“两课”在大部分学生的眼中是一份“副课”, 他们专注的是自己专业的学习, 对于“两课”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公民意识教育课程的缺失不仅是高校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中学教育阶段也没有固定的课程。二是高校缺少公民实践的体验。大学生都是年满18周岁的具有选举权利的公民, 但是不少大学生对于选举的体验却十分缺乏。有一部分学生是从来没有参加过社会性的民主选举, 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参加过选举, 但是他们表示在对候选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投出的茫然的一票, 这样的选举让他们觉得参加不参加都是一个样, 丝毫感受不到行使公民权利的神圣感。然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高校的公民意识教育却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美国, “1916 年, 全美教育协会 (NEA) 就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方式、课程设置等向全国学校提出了建立‘社会科’的建议报告, 标志着美国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始, 从此, 美国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即由注重政治教育转变为注重公民能力的培养和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2] 在英国, 学校会定期邀请政府公务员去学校演讲, 比如警察告知学生们什么是犯罪, 如何自我防卫, 市长讲述政府和执行机构, 市民责任, 政府的义务等。此外学校还经常会组织“模拟选举”活动, 让学生感受政治参与的意义, 同时锻炼学生团队合作, 沟通和辩论的能力。

摘要: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应该成为构建现代公民社会的根基所在。然而,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情况下, 也不乏公共意识淡薄、责任意识缺失、公德意识稀缺的现象。究其原因, 一是传统的封建臣民意识的根深蒂固, 二是政府引导的失范性对高校德育实效的抵消, 三是高校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缺失。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然,实然

参考文献

[1]陈继红.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江苏高教, 2003, (1) .

上一篇:建议及期望下一篇:书面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