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与英语分层教学

2024-11-17

减负与英语分层教学(共10篇)

减负与英语分层教学 篇1

摘要:本文从大量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出发, 提炼出一整套思维运用模式, 并命名为“思维分层教学”, 以“问题解决模式”为特征, 提供规律性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从而能够让学生构建科学的英语学科运用系统, 并快速高效地寻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关键词:思维分层教学,问题解决模式,粗心畏难,中学英语教学

马云与爱因斯坦的共同点是什么?

或许, 就所谓的纯智商而言, 爱因斯坦比马云略胜一筹吧。 因为, 爱因斯坦被认为是高智商的代表, 而马云参加高考三次后才被杭州师院录取。 但这并不妨碍马云成为世界风云人物。 让爱因斯坦与马云独领风骚的本质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或者, 是什么直接原因促使他们成功?

《 爱因斯坦传 》 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爱因斯坦拥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其实, 马云又岂能例外, 思维模式制胜已经是成功人士公开的秘密, 而这也是引发思维开发热潮的最现实的依据。

为什么优秀的思维模式可以让你事半功倍呢? 其实, 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就是快速高效地解决各种问题, 特别是疑难问题。 在这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时代, 谁掌握并运用了先进的思维模式, 谁就是时代的赢家。

重视思维模式的开发当然不能保证让你成为第二个马云或者爱因斯坦, 但可以肯定的是, 这是迈向成功的正确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从“战略主题”高度对学生学习目标提出如下要求:“坚持能力为重。 优化知识结构, 丰富社会实践, 强化能力培养。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事做人,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开创美好未来。 ”这一直是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笔者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工作近三十年, 一直专注英语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在参阅了大量的思维研究文献之后, 总结出了一系列以 “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思维开发与训练的方式方法。 经过大量的实践验证, 该思维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英语运用中因知识系统构建不科学导致的“粗心”问题, 以及因思维模式不科学导致的“畏难”问题。

一、“思维分层教学”理念简述

(一) “思维分层教学”的缘起

1.学习思维模式与问题解决思维模式

长期困扰教师和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当然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尽如人意。

常见的比如“书呆子”式学习, 费时费力, 学生的运用能力薄弱;或者学生的基础不错, 但对关键的难题很难突破。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 多数学生并非对所需知识一无所知, 但总是缺少科学的问题解决模式。 各种“改错本”的盛行客观上解决了部分问题, 但是未在思维模式的根源上组建科学的系统, 导致学生大量低层次的重复机械的劳动, 教学效果难以根本改变。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造成上述问题的关键原因是学生长期处于“学习方法模式”之中, 缺少“问题解决思维模式”, 遇到问题时, 思维依旧局限于学习的模式, 必然导致思维运行的凝滞。

研究表明, 除了部分天资聪颖的学习能手, 多数人掉进了“学习”的陷阱。 其思维模式基本上固化于“学习模式”, 对于解决问题要么“按部就班”, 要么“束手无策”。

为此, 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思维模式急需创立。 但遗憾的是, 这方面的研究虽然颇多, 但大都是囿于经验总结之类, 难以成为系统的思维模式而为大众所借鉴与遵循。

2.“思维分层教学”的诞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中小学教育急需引入一种以“问题解决”为鲜明特色的思维模式。

这种理论要确保教师“有章可循”, 不再是只借助于个人经验, 随心所欲。

这种理论要确保学生的思维进步“循序渐进”, 不再是只有学习进步的感觉, 而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检测系统来加以验证。

每一种思维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但是, 这些思维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面对各种不同的问题, 是不是需要一些共性的思维呢? 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思维与思维之间是否可以分层呢?

2012年, 笔者在查阅与思维相关的文章时, 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思维分层”, 得到零结果。 于是, 笔者不揣冒昧, 开始构建“思维分层教学”理论。

(注:此后笔者把“思维分层教学”的相关文章发往百度文库, 现在已经可以输入“思维分层”搜索, 得到相关结果。 )

3.“思维分层教学”的定义

“ 思维分层教学” (Thinking Hierarchy Teaching, 简称THT) 是一种思维开发训练模式, 专门用于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 它把解决不同问题所用到的思维模式进行分层, 针对性强, 效果良好, 具有整合思维方式、优化思维模式的特征。经过系列化的思维分层训练之后, 同学们的大脑中就会植入一种叫做“思维分层” (THT) 的思维程序, 处理信息又快又准, 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4.“思维分层教学”的意义

首先, “思维分层教学” 理论解决了教学的归宿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是为了不教”等教育理念其实充分说明了知识是为了运用的本质, 即用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其次, “思维分层教学”理论解决了教学“急功近利”的问题, 不再把提高成绩、升入名校作为唯一目标。 长期而言, 教育教学的成功标准之一就是学生具备了持续的学习力, 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 “思维分层教学”理论解决了思维开发培训的“无序性”问题。 思维分层培训确保学生接受到系统而高层次的思维训练, 从而真正成为具有强大思考力的思想巨人。

(二) “思维分层教学”的构成

1.“思维分层教学”构成概论

思维分层教学作为一套思维开发模式, 共涵盖了二十四种思维方法。 根据大脑左右分工不同, 这些思维方法共分为两大部分:我们把偏向于左脑的思维方法命名为IQ思维, 偏向于右脑的思维方法命名为CQ思维。

(1) IQ思维的构成

要解决问题, 首先必须通过思考, 找出规律。 所以, IQ思维方法的第一层就叫做“规律思维”, 具体包括三种思维方法:对比思维、归纳思维、演绎思维。规律思维的运用要求是:常对比, 勤归纳, 善演绎。

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 IQ思维方法的第二层就叫做“变化思维”, 具体包括三种思维方法:推理思维、求证思维、辩证思维。 变化思维的运用要求是:推理一定求证, 思考别忘辩证。

面对难题, 我们需要不断反思, 因此, IQ思维的第三层就叫做“反思思维”, 具体包括三种思维方法:批判思维、分解思维、转化思维。 反思思维的运用要求是:批判看问题, 分解求出路, 转化是目的。

(2) CQ思维的构成

要解决问题, 首先必须聚焦问题。 所以, CQ思维方法的第一层就叫做“点线思维”, 具体包括三种思维方法: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和交叉思维。 点线思维的运用要求是:集中一点, 发散为二, 交叉换位。

在分析问题时, 必须明确问题的方向, 否则必然事倍功半。 CQ思维的第二层就叫做“方向思维”, 具体包括三种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横向思维、侧向思维。 方向思维的运用要求是:逆向求真, 横向求变, 侧向求巧。

面对复杂的问题, 必须从全局着眼, 抓住问题的核心。CQ思维的第三层就叫做 “全局思维”, 具体包括三种思维方法:统摄思维、渗透思维、递进思维。全局思维的运用要求是:统摄有视野, 渗透有方法, 递进有保障。

针对繁难的问题, 必须突破思维的桎梏, 这就需要“创新思维”, 这也正是CQ思维的第四层, 具体包括三种思维方法:想象思维、幻想思维、组合思维。创新思维的运用要求是:大胆想象, 勇于幻想, 善于组合。

面对未知的问题, 必须善于综合调动各种思维手段, 以期拼尽全力, 凤凰涅槃。 CQ思维的第五层就叫做“创造思维”, 具体包括三种思维方法:综合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 创造思维的运用要求是:综合准备, 直觉感悟, 灵感升华。

CQ思维的构成

2.“思维分层教学”的两大模块

(1) 如何攻克“粗心”

学习离不开考试, 而考试中暴露最多的问题非“粗心”莫属。

遗憾的是, 人们在寻找粗心的根源时, 基本上脱离不了以下几类:基础差;不熟练:不够认真。 对于如何解决粗心的问题, 大家基本上就是一句:下次注意。 类似的错误在这些不断的提醒中却依然如故。

其实, “粗心”的根源在于思维模式。 因为, 很多粗心的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考试时不会做, 但到了老师评讲试卷时常常恍然大悟。 这种现象表明, 学生并不是不会做, 而是在考试的时候没想到。 所以, 从学科的思维模式上构建“想得到”的机制, 就是“思维分层教学”最核心的工作。

针对此种情况, “思维分层教学” (THT) 把IQ思维与CQ思维进行综合提炼, 组成学科自我导航模块:集中+二分发散+推理求证。 其主要针对学生在解题时提取信息不顺畅、不准确的现象, 从根源上解决“粗心”的问题。

其运用的基本步骤是:首先运用集中思维聚焦问题, 然后按照学科二分发散思维模式分析问题, 优先考虑最特殊的情况, 运用推理求证予以判断。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则问题得以解决;否则再按照规则的要求予以推理求证。

THT自我导航模块要求教师对于所教学科高屋建瓴, 然后根据二分发散思维的要求, 对学科知识的运用体系进行科学重组, 这是提高解题速度与正确率的保证。

(2) 如何攻克“畏难”

考试中出现的第二大问题就是“畏难”, 面对难题, 不少学生茫无头绪, 直接选择放弃。

从思维的本质上来看, 难题之所以难, 表面上是缺少方法, 根源是思维模式不科学。 所以, 按照学科特点, 设计并训练难题解决思维模式, 是“思维分层教学”最重要的工作。

针对此种情况, “思维分层教学” (THT) 把IQ思维与CQ思维进行综合提炼, 组成学科难题分解模块:统摄+分解转化+渗透递进。 其主要针对学生面对难题不知所措或者思维步骤不连贯的现象, 从根源上解决“畏难”的问题。

其运用的基本步骤是:首先运用统摄思维提炼问题, 然后运用分解转化思维抽象问题, 最后一步一步渗透细节, 解决问题。

在解答难题时, 可能某些步骤很清楚, 但是有些步骤却比较模糊。 如果第一步有问题, 那就是统摄思维不发达,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一步对了, 后面的某些步骤出问题, 那一定是渗透思维和递进思维有问题。

THT难题分解模块要求教师对于所教学科的综合运用要求具有创造性的把握, 并善于培训学生面对难题能够精准把握主旨, 耐心细致抽象分析, 快速准确地解决疑难问题。

二、“思维分层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 如何从思维模式的根源上解决“粗心”的问题

1.“粗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先看例题:

She made the demand that she_at once.

A.leave B.leaves

C. leftD. to be left

学生为什么误选C?

因为其思维程序中缺少“谓语动词, 虚拟语气优先”的程序。 因为没想到, 导致错误发生。 为什么会想不到? 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先学习“谓语”的各种变形, 后学习“虚拟语气”, 但是在运用的时候, 必须优先考虑“虚拟语气”。

所以, 教师在运用“思维分层教学”进行学科运用知识系统重组的时候, 一定要为学生安装的一个思维程序是:当遇到“谓语”问题时, 首先必须考虑到“虚拟语气”, 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谓语形式。 那么, 这道题就简单了:demand后面的名词性从句的谓语形式要用 (should) do/be done, 答案当然就是A了。

2.如何重组英语知识运用系统

由上述可知, 要运用“思维分层教学”对英语知识运用系统进行重组, 就必须按照“先特殊, 后规则”的原则。原因非常简单:在学习模式下, 学生接受知识必然是“由浅入深, 先易后难”的, 如果在运用知识的时候还是按照此种思维模式操作, 就必然导致对特殊情况“没想到”, 从而掉入思维陷阱。

英语最大的系统可以分为“复句”与“单句”两类。 在复句系统中, 特殊的又分为“强调句”和“倒装句”;规则的分为“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 “状语从句”作为补充放在最后面。 在单句系统中, 首先考虑“谓语”系统, 然后是“主谓一致”系统。

(二) 如何从思维模式的根源上解决“畏难”的问题

1.“畏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请看例题:

They were abroad during the months when we were carrying out the investigation, or they _to our help.

A.would have come B.could come

C.have come D.had come

学生为什么误选D?

因为他只想到了虚拟语气从句时态的改变, 而忽略了主句的情态动词。 这里必须使用转化思维: 前半句“They were abroad during the months when we were carrying out the investigation” 是一个事实, or后面实际上省略了一个条件从句“If they had been there”, 所以, or后是主句的虚拟, 要使用would have done这个结构。

所以, 英语的难题体现在学生对某些步骤不清楚, 教师要善于分类总结不同思维步骤的一般性规律, 并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从而让学生真正具备解决难题的能力。

2.如何塑造英语难题分解模块

首先是统摄思维的训练。 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题型中, 首先测试的就是统摄思维。 教师要善于训练学生精准把握主旨的能力。

其次要训练学生分解转化的能力。 比如, “You aren’t a student, are you? ”的回答, 如果按照正规的讲解根本不好用 (所谓的英汉有别) 。 实际上这是要确认一个事实, 就可以转化为:Are you a student?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转化思维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思维, 是教师的独到见解 (悟性) , 优秀的教师善于通过转化思维来指导学生开悟, 从而慢慢让学生自悟, 这就是思维开发的终极目标。

最后是渗透与递进思维的训练。 这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环环提问的能力, 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积极思考, 一步一步聚焦问题。

当然, 要解决英语学科综合运用题, 需要综合使用各种思维, 主要是逻辑思维。 这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开发训练。

(三)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1.雪中送炭型

初三学生袁某某, 学习很刻苦, 但是英语基础差, 英语知识系统散乱, 英语考试基本上都是80多分。 针对此种情况, 我们以重组英语知识运用系统为主, 辅之以难题分解模块的训练, 经过16次课共32小时的“思维分层教学”系统训练, 该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很大, 参加中考英语得分115分。

反思这个成功案例, 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值得重视:一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有强烈的学习愿望, 认真接受培训, 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二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善于运用英语“思维分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模式”进行系统培训;三是针对雪中送炭型的学生, 必须从心理上树立其学习的信心, 同时注重教学效果的检测, 持之以恒, 必然达到满意的结果。

2.锦上添花型

高二学生谢某某, 头脑灵活, 英语基础不错, 但是英语知识系统不全面, 面对英语难题缺少科学的思维程序, 每次考试成绩都在90分附近徘徊。 针对此种情况, 我们在进行英语知识系统化训练的同时, 强化难题分解模块的训练, 经过16次课共32小时“思维分层教学”系统训练, 该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明显提高, 在学校组织的期末统考中英语取得了117分。

对于锦上添花型的学生, 重点在于提升英语学科思维层次, 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一是重组英语知识运用系统的时间相对减少, 在英语难题分解模块上的训练时间需要增加;二是以抽象思维的训练为重点, 让学生逐步掌握渗透思维与递进思维的运用方法;三是适当开发创新思维, 加强想象思维与组合思维的训练。

三、结语

“思维分层教学”是在“学习模式”的基础上, 以“问题解决模式”为特征的思维开发培训模式, 其诞生的历程极短, 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很多。 实践表明, 它具有整合思维方式、 优化思维模式的功能, 能够指导学生快速解答各种问题, 从思维模式的根源上解决学习上的“粗心”与“畏难”问题, 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中学英语教学中当然离不开学习模式的教学培训, 但是, 系统化的解决问题模式培训也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它是学习模式的延伸与深化, 更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短期来看,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长期来看, 有助于培养开拓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在日常教学中, 针对不同的情况, 每一种思维的使用频率是不一样的, 需要注意不同的阶段侧重, 不可贪多求全, 面面俱到。 同时, 每一种思维训练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可揠苗助长。 其基本训练步骤是:首先通过生动的事例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 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明确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最后弄清楚它与其他思维的区别与联系, 以及各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等。

在“思维分层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中, 英语学科知识运用系统的重组是重点, 它需要形成标准化、流程化的研究成果, 以方便教师学习使用, 从而让“思维分层教学”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沃尔特·艾萨克森, 著.张卜天, 译.爱因斯坦传[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2]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link?url=_F2f_Cov GNMk M_Nlp Xr4XCLPxc3vgb Mh ETB m1o Dvlf1SXt0bm AMkqz G6g Q88bpibo HI29K3944Hkr X1_x-9EGXQm YTcbw PDTIH4e GFNRW4_

[3]浅谈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link?url=Pq Lqqw Hwuk Z1Jksx Dehwe Zzz M v Ctrw Gn R41c1F_9l RE7y KKTdc_o5-1k8DFBUz T8vzuk4D1M u Wm3w QI988oz Qi Of1Kw Sygh2no-gk QSZj Qu.

[4]艾迪, 晏清才.培养发明创造的24种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8.

减负与英语分层教学 篇2

应城三中

刘曦

[摘要]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教师设计民主、平等、愉悦的课堂,主张分层教学,运用人性化管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上的多重收益。

[关键字] 分层教学

新课改

人性化

实施

在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较之前都有很大的改变。作为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大潮下,如何更好的改革教育,如何能真正的搞好教学,都是我们教育者应积极思考的问题。如何更好的改革教育从而相关部门和许多专家提出了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标准,是对我们数千年传统教育的一个挑战。作为一线教师,如何能真正的搞好教学应对挑战。个人认为了解了人性化,信息化的分层教学能在这个问题上产生很大助益。

一. 分层教学的现实意义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学段,它担负着既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由于高中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群体差异日趋明显,学生群体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极已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浪费,水平中等的学生难以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因跟不上学习感觉负担太重,因而产生强烈的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有的甚至逃学。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种基于认识论规律的教育思想之所以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衰,正是由于它反映了教育的基本规律,现代教育中的分层次教学实际上正是源自于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性差异,针对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实行不同目标、不同难度、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能了解自己潜能并得到充分发挥。

从现代教育论的角度看,教育过程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禀性。因而教育过程的方式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的发展”。分层次教学则可以发挥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质,使我们的教育过程更加富有成效。教材中提供的诸如PROBLEM SOLVING,DISCUSSION,ROLE-PLAYING,INTERVIEWING,DRAMA PLAYING,等,正是基于“ 以人为本” 的现代教育理念设计的。此外,新高中英语中词汇、阅读等的分级要求也给教学增加了弹性,有利于分层次教学。

英语学科的分层次教学还有其心理学依据。不同的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学生先天的遗传因素及环境的不同,学生在语言的模仿、识记、阅读等方面的能力各不相同。高中英语的学习,知识点较为分散,有些虽有规律但也有很多变数。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又决定了英语运用能力的高低,因此分层次教学恰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二. 分层教学的实施

2.1教育人群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前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使教学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差异,根据分层教学的原则,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为后进生;B为中等生;C为优生。如何划分学生的层次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得学期的最初,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不熟悉的。个人在教学活动中是这样进行的:学习热情,初中基础,领悟力,三者都有的为A层,三者有二的为B层,三者有一的为C层。而且注意一个问题分层情况只能代表暂时性的学习情况,是可变的数据。其实,这个问题是也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涉及到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建议教师对分层教学的重点不要放在名单分层而是要放在教学设计内容上。

2.2教学目标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关键

分层次教学,不仅是教学设计内容,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要分层,制定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坡度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A级:基本性目标:要求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知识。适用于后进生。B级:提高性目标:把基本目标提高一个层次,将各知识点综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用于中等生。C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培养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技能与技巧。适用于优等生。

例如,在选修7的unit 1 Living Well的第一节,复习词汇部分,我就是这样设计的。

词汇复习:

A读书上P1-2粗体词汇并标注中文。B单词拼写

1.The theatre has very good access for the _________(残疾人).2.We test your ________(视力)before giving you driving license.3.I couldn’t have done it without your _______________(鼓舞).4.Mary is an old lady of great _______(高贵的品质).5.Tom is studying ________(政治)at university.6.One of her a_________(志向)is to become a doctor.7.She went on holiday alone---she’s very i___________(独立).8.She took a year’s leave of a_______(请假,缺席)from her job.9.The tale of Two Cities in one of the great works of English l________.(文学作品)10.He g________(毕业)from high school and went to college last year.C短语复习

1.in other words

_____________

2.out of breath

_____________

3.all in all

_____________

4.bump into

______________ 5.at a time

______________

6.up until

______________ 7.dream about / of

______________

8.make fun of

_______________ 词汇复习部分共分三层,都是在教授完单元新词之后进行的,一层是简单的标注课文第一二页黑体字的中文释义和词性,也是词汇复现的一种方式;二层是根据汉语来写英文,适用于基础较强,记忆力较好的学生;三层是课文中短语和课后单词表中短语的考察进行了适当的扩展,也是对学生英文水平的考察。

分层次施教是一种人性化教学。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都得到加强,力争照顾每个学生。如对低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原则;对中层次的学生采用“重概念、慢变化、多练习、强激励”的教学原则,而对高层次学生采用“小综合、大容量、高密度、促能力”的教学方法。

3.3 教学活动分层是分层教学的核心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大纲的要求、教学的内容,在同一时间、同一进度内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讲授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自然分层的实际,采取分层教学,课堂重点时间完成A级 B级的教学任务,将课堂训练的难度降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C级任务有时要加以引导。

Task1: A,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Q1:What makes Marty Fielding difference with othe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sk2:B,read the text again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Read para.1 and do the exercise._______ ______ _______makes him very weak _____ and can’t ___ or _____ stairs as quickly as other people.live one day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Read para.2&3 and do the exercise.Why did the doctors cut out a piece of muscle from Marty’s leg?

A.Because they could cure the disease by cutting it out.B.Because they wanted to use it as a specimen(标本).C.Because they would transplant(移植)the new muscle.D.Because they wanted to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Read para.4&5 and do the exercise.Q: What are the Marty’s ambition and hobby? 1)Marty’s ambi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arty’s hobb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What is Marty’s advi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ask3:C,Let’s read the text aloud and try to sum up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and then finish Ex3 on Page 4 easily.Paragraph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graph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graph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graph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graph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阅读中最常见的题目是细节题和主旨题,将其分别设置在AB和C层,分层培养学生思维与解题的能力,分层进行课堂练习,使不同层次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得。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问,回答问题,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

3.4 考试与评价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延伸

试题评析是一种延伸了的具有重复意义的复习课。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成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的能力提高。教师在进行评析时,要多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有成就感、以树其信心。教师在分析学生答题误区时,要对所有学生展现思路,通过分析类比使学生切实掌握解题的方法。对 C级学生,教师在讲评时,要讲出试题的拓展和延伸。设计一些对应性的练习,供学生课后完成,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对B级学生,重点要放在弄清题目的测试目标和答题误区上。对A级学生,则要求学生尽量理解,尽量培养起自信,引导其对英语的兴趣,还有在习惯上多进行敦促与指导。

三、分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消除学生自卑心理

分层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法,而不是对学生的品行,人格进行分层分级。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这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问题,但是在教学之外,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应该是和谐融洽的,不宜把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负面情绪转移到生活中,这是对我们教师情商的一种考验。同时教师应该明白,C级、B级、A级只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落差”,只是生活中的一种挫折与考验而非失败,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重要的是鼓起勇气,树立信心,不断寻找成功的方法。

教师要经常学生沟通,进行心理疏导,为之消除不必要的焦虑。要满足各类学生的情商需求。请他们谈谈以前的经历,挖掘目前的闪光点。采取科学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积极的自身形象的动机,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不断进取,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学会吸取教训,使他们明白:人生要经得住挫折,只有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奋好学探索创新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2.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具有独立解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些学生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依赖别人,或抄袭,或对答案,或等别人来解答,而没有留给自己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特别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手机,互联网已经是我们中学生的生活日用品,他们大多喜欢上网搜索题目答案。一旦养成习惯,他们的自控能力就会越来越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不赞成严厉批评,因为在十七八岁的学生是人生比较脆弱、敏感的时候,他们上网搜寻答案从另一角度是对你这个学科的一种重视,此时教师应多多引导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进行情感上多元文化上教育。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也可以当场叫学生做一些练习,随时让他们进行课堂活动,不给其依赖的机会。着重培养他们学习的好习惯,要求他们上课除了专心静听,勤做笔记外,还要锻炼学生大胆发言,给学生创造讨论和讲练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使各类学生能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要教育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加强英语锻炼。如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阅读英语报刊、参加英语角活动、记周记等,每天坚持15-20分钟,持之以恒,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学会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学习英语的旧习惯就能逐步改变,学习能力也会到较为迅速的提高。

3.设立学生学情档案

学生之间,不仅有英语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要解决这些,建议教师应设立学生学情档案。通过建立班级名册,记录每层每个学生的作业、背诵短语课文、考试情况以及薄弱部分。这样教师便可以了解学生是自身功夫不够还是教学讲解有所缺漏。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教师要建立好的制度,引导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消除学生存在的懒惰或懈怠的现象。要针对具体学生的学习障碍采取矫正策略,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最后,教师

还必须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单方面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总之,分层教学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以及个别教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有着较好的成效。当然文章中的方法只是个人教学经验的总结,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教学创新是事关民族振兴的大事,是对新时代新变化的一种思考,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集思广益,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课程学 廖哲勋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

减负与英语分层教学 篇3

【摘要】2009年6月12日,江苏省出台了《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这一意见的实施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规范了学校的管理,促进了考试评价制度改革。面对这样的改革,学生多出了大量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在高三这样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教师要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减负增效,另一方面学生要在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实行有效地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必要性高三英语学习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97-01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或者合作式的阅读、质疑、分析、理解等来完成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面对过去由教师来主导的学习变成目前的可自己支配的学习,学生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理智上都还没有能够正确地对待这件事情。大量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并不意味着就达到我们减轻学生负担,让其更好地发展的目的。而怎样来处理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高三学生,在高考的紧要关头,有必要把这些自由支配时间用来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仅是高考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时就提出自主学习。主要原因: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二是学科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转变。人本主义强调人本身的情感需要。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共同合作学习。主张所学内容要符合学习者的自身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这种教育哲学认为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要具备自我决策、自我选择、自我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师在这个转型时期。我们应该不断向学生渗透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方法。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检查,自学的时间、途径、方式、自学材料、学法的指导。教会他们必须要制定好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其次,树立目标,为着心中的理想目标而奋斗,即使辛苦但是快乐。再次,注重合作学习,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对学习来说无疑帮助很大。当然在这过程中学生要注重心理调节,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

二、怎样指导高三学生进行英语自主性学习

首先。课堂上学生对于知识的本质上的掌握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我们在高三英语复习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对于语法的学习感觉枯燥无味,又难又烦。难是因为语言的结构不懂,烦是因为语言规则又多又琐碎。譬如在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的学习中,我们以学案的方式把这些从句的规则都罗列出来,让学生在自主支配的时间里自主复习,课堂上主要进行句子结构的分析。由于学生结构意识的薄弱,我们必须让学生花时间来处理这个问题。句子结构了解后,接下来让学生明确在定语从句中一定缺少的是哪个成分,是需要关系代词还是关系副词。同时区分定语从句与名词性从句中的同位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的学习也是先分析结构,其次看意思。最后对于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最重要的是:首先定性,究竟是哪类从句,然后注意区分名词性从句中用what,定语从句中用which。作为教师而言,在语法学习的课堂上一定要简单明了地指出一类语法的分析方法解决途径,不能简单的罗列规则,而不注意去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问题。教师教授知识应该从最根本的要素人手,让学生能接受、理解、运用,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就感。保持学习的兴趣是教育者最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短短的课堂里教会学生根本的学习方法,给学生必要的学习参考资料,课后学生就能以点带面较好地掌握好所学知识。

其次,学会怎样处理同一类型的文章,了解重难点是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对于高三英语而言,教师对于文章的处理相比较高一、高二而言就没有那么细致入微了。减负了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磨”学生了,这时学生的自学就很重要。那么怎么自学?一句简单的“回家自己看书。”肯定一点不起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首先给学生布置自学任务,然后以学案的形式明确学习过程中应该去处理那些问题。譬如,简单的阅读文章,我们会通过学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后完成,以图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通过精选的少量习题让学生抓住重难点,也可以以英文翻译中文的形式检查学生对于文章难句的理解。最后不可或缺的是英语的学习还需要一定的背诵。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学习步骤之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我们就可以推荐他们自主阅读一些英语杂志与报纸开阔自己的眼界。也可以教他们模仿或者背诵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优美句子,注意观察阅读文章的写作结构,通过不断地积累学生是可以写出好的句子,甚至是好的文章。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同时利用可支配的时间去解决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信心、能力是课堂学习中所不能获得的。

最后,一定量的限时自主练习是必要的。我们的英语学习最后都要过考试这一关。目前减负取消了很多考试机会,而一学期两次的考试机会是不能满足高考需要的。因此在课时紧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指导学生自主练习。以听力为例。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背单词,了解一些固定表达方式。除此之外,我们给学生推荐一些专项练习,譬如听主旨、听数字等练习。他们就可以在自主听完之后及时对照听力材料弄明白自己错的地方,把与错误相关的单词和句子积累下来记忆。这些学生弄错的地方一般都会因人而异,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明显不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因此一定量的不同层次的针对性限时听力,完型、阅读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4

但是近年来高职教育在蓬勃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学生来源复杂, 英语基础偏差且参差不齐, 学习动机也千差万别。不同的教学对象毫无疑问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英语教学效果。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 从精英教学到大众教学, 再到培养实用性人才的转变, 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较前几年降幅较大。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既有五年制的初中毕业生, 也有“三校生” (来自技校、职高、中专的对口单招生) , 生源的英语基础薄弱, 而且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学校英语教学的尴尬局面:假如教师就高不就低, 会造成多数水平不够好的学生听课时多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完全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而假如就低不就高, 多用汉语讲课, 又会使水平较好的学生失去提高的机会, 必然制约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常处于两难境地。

针对高职生源的特殊性和多层次性, 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们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 即分级教学, 因材施教。

一、英语分层教学具体实践

在此我结合自己高职大一英语分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心得, 对高职分层教学做一些总结。

1. 班级分层

研究学生情况, 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入学英语考试成绩及入学后的摸底英语考试成绩, 把学生分成三层:高层 (A班) 、中层 (B班) 、低层 (C班) 。当然,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研究学情, 调整学生的层次结构。

2. 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我们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在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的基础上,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英语水平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A班的教学目标为:全面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B班的教学目标为:在全面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 把重点放在听、说等实用能力的训练上, 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C班的教学目标为:补充并巩固基本的语法知识, 重点培养学生用浅易英文进行交际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并培养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任务分层

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对主要教学任务实施分层。学生共用的英语教材是全国高职高专新视野英语教程,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听、说、读、写、译的专项训练。根据教材难易度的差异, 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 如每课的新单词、短语、日常交际用语, 这部分内容要求每层学生都能掌握;第二类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 如每课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 要求A、B班学生掌握、消化、巩固和提高;第三类是难点知识, 如《大纲》上不作要求, 而课本中及练习册上出现的知识对C班不作要求, B班作一般理解, A班要求能突破难点。通过这样的分层基础教学, 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授课方式分层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对语言学习者来说, 真实的情景和氛围是非常必要的。要想让学生提高英语的听、说实用能力,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讲英文, 让学生时时、处处耳闻“英语声”, 以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因此, 通过一个单元的课题教学, 结合与各层次学生的座谈, 确定对A班采用基本全英文授课;B班采用全英文授课附以少量汉语解释;C班采用英、汉对半的讲解方式。

此外,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结合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了更为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对A班学生, 我们采用最多的方式是学生来做主持。老师把全班学生分成小组, 结合教学内容分配任务, 学生课下讨论, 课上为全班同学做讲解或表演, 鼓励尽可能多用英文。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做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 指出优点和不足。对B班学生的授课方式采用自主学习与传统授课相结合的方法。教材中相对容易的部分, 授课方式同A班;对于难度较大的课文, 由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来发现问题, 如:课文中长、难句;背景知识等。教师可据各组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对C班的学生授课方式, 部分同于B班, 即:由教师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来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努力解决问题, 教师根据各组学生提出的问题做细致、耐心的讲解并辅以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5. 课余辅导分层

语言综合水平的提高是靠“习得”而来, 并非短期行为所至。为了让学生转变中学时对教师过于依赖的心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结合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课后补充内容。对A班学生重点适量补充口语、听力的训练, 主要形式是成立“英语角”和“对话搭档”来强化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给学生提供各种辅导资料,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过“四级”及“Pets”考试的条件。B班学生的补充内容主要放在口语和听力训练上, 主要形式为每天定时听录音并就所听内容分组讨论, 同时组长要记录讨论内容并提交英文的讨论报告。对C班学生的补充内容主要是语法知识和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上, 主要形式是讲座和游戏, 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激发兴趣。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加每年两次的三级考试, 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高职英语教学的思考

总结这自己的分层教学实验过程, 我发现实施分层教学有一定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性, 提高了课堂效率, 但也存在一些隐患。

1. 有利方面

(1) 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与学生座谈, 可以肯定地说, 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将同等水平的学生集中在一起, 便于教师实施因材施教, 从而实现了学生的“各取所需”的要求, 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2) 学生成绩有所提高

通过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在逐步提高, 各层次的学生都普遍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原有程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学期末班级平均成绩和及格率都在稳步上升, 而且三级考试通过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 有助于教师研究并改进课堂教学

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他们不适应传统的外语教学。分层教学让教师们看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状况和他们不同的需求, 这为教师的研究创新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教师开始发现问题,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来与时俱进。

2. 存在的问题

(1) 榜样的缺失

同龄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关注的焦点及为人出世的态度和方式往往具有相通性, 同伴往往成了青少年直接学习、模仿的榜样, 这是一种不可低估的无形的力量, 它对学生会产生一种持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鉴于实验班总体英语基础薄弱的情况, 实施分层教学结果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 对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而言, 他们较易得到满足, 不再有学习的动力;另一种情况是, 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 同班都是差生, 自主学习能力差, 周围同学的懈怠势必会造成负面影响, 以至自己也自暴自弃。

(2) 自信心受到挫伤

在对几个教学班级进行的问卷调查中, 当问及“你对英语学习有信心吗?”, 竟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答“不知道”或“没信心”。可见多数学生早在中学时对英语学习就已失去了信心, 分层教学更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挫伤。现代教育理论越来越推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在教育中, 受教育者首先是人, 然后才是学习者。如果学生失去了自尊心、自信心, 就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们的培养目标就会落空。

3. 总结

实施分层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目的要端正。“分层教学”追求的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得到发展, 在教学中要重点照顾大多数普通学生, 而非一味向“尖子”学生倾斜。二是方法要得当。在操作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因素, 分层的主要依据除了学生的基础能力和认知水平外, 还应将认知风格、性格特点、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作为参考变量。

减负与英语分层教学 篇5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RSEFC教材阅读教学的现实情况,分层教学是高中英语“1+X”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高中英语阅读“1+X”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三个方面阐述一种新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分层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1+X”

RSEFC教材(即现行的修订版高中英语教材)是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93版SEFC教材基础上改编而成。与之相比较,RSEFC教材有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尤其注重加大对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强化和优化。

一、关于RSEFC教材阅读教学的现实情况

RSEFC教材与93版教材一样,高中三年,共有六册,单元式编排,除第一册12个单元外,其余每册各设10个单元。与93版相比较,其对阅读内容的设置具有以下特点:

1. 量的扩大。每个单元的学生用书(The Student’s Book)包含至少2篇篇幅从高一的300-400词到高三的700-800词的阅读文章以及同步练习册里1篇篇幅更长的阅读文章。每个单元的总的阅读量可以与一套高考试题的阅读量相当。

2. 质的加深。阅读文章涉及的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生活,自然科学,心理思想,古今中外等方方面面,力求在世界各国文化的同时,也注意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外文化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跨文化交际的信息。

3. 形式的更多样化。阅读文章的体裁有人物传记,文学作品节选,新闻,影评,广告,议论文,说明文等等;有完整篇幅的文章,也有开放型的阅读类型。

4. 阅读任务强烈的渗透性及延伸性。RSEFC教材阅读文章,不再像93版教材那样以单独的课呈现,不仅仅承载了该单元有关主题的重要信息,还呈现了其中大部分的词汇与语法结构。教学任务渗透于整个单元,包括学生用书和同步练习册的听、说、写其它三方面,即不再是孤立或单纯的“读”。同时还将阅读教学延伸向课堂之外,以“任务型”模式要求学生学会从网上“阅读”,从其它书、报、刊上阅读等等。

可是,RSEFC教材对阅读的设置以上特点,在传统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和应试要求的双重夹击下,对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引起了许多“供--求”上的矛盾和差异。具体表现为:

首先,大容量的阅读,要求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有足够量的词汇积累为前提或保障。而事实上,通过中考的检验,并非每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都储备了这足够量的词汇。尤其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层次的原毕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或重视程度,都会造成这个词汇量储备的巨大差异。由此产生对教材阅读“吃不饱”或“吃不消”的差异,而绝大多数中学教育又是以半为单位的“批量教育”,从而造成学生个体差异越拉越大。

其次,泛内容的阅读,要求学生已有的知识面必须尽可能的广泛。而在中考指挥棒下的偏“应试”教学,以及学生自己兴趣差异和范围大小,都会导致具体的阅读内容可能只适合非全体学生甚至少部分学生“口味”。这种“口味”的不同,也同样严重影响阅读教学效果的好坏。

第三,阅读体裁的多样也可能成为影响学生阅读的障碍。类似地,学了两三年英语的学生阅读水平,就像小学二三年级的语文阅读水平,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阅读多是记叙文体裁方面的故事性强的,比较幽默的文章。当涉及到议论文,科普说明文等文章体裁时,当前的学生们大多不愿主动去阅读,这也造成很大差异。

最后,每个单元阅读的“渗透性”很强,界限比较模糊,学生不容易清楚把握。阅读任务“延伸性”大,需要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如上网需要的网络设备,查资料需要的博大规范的图书馆等等)。即使条件具备,要顺利完成阅读的各项任务,耗时较多。高中生迫于高考的压力,不可能将所有或者绝大多数课外时间只用于英语这一个科目的学习,其它科目也同等重要。因此,有条件或基础者“顺理成章”,无条件或基础者只能“囫囵吞枣”,学生个体差异也就产生,而且越拉越大。

那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如何开展,才能既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确保学生个体能“吃饱”“吃好”呢?通过实践,在分层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尝试提出高中英语阅读“1+X”教学模式,教学效益有明显提高。

第二、分层教学是高中英语“1+X”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什么是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一个班,一个年级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为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其理论依据有: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主张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伟大教育思想;前苏联教育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等。

因此,分层教学的理论对于解决上述关于RSEFC教材阅读教学的现实情况中的“供--求”上的矛盾和差异是“对症下药”。笔者在分层教学理论指导下提出高中英语阅读“1+X”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和教学高效益的。

第三、高中英语阅读“1+X”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那么,什么是高中英语阅读“1+X”教学模式?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其具体操作情况:

1.“1”指的是现行的RSEFC教材。从上文总结的特点来看,它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础和线索。

首先,它阅读量大,任务型阅读活动多,可供不同层次的学习对象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合理的取舍;如学习BOOK1A的Unit 5 The Silver Screen这一单元的阅读包括人物传记关于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创作生涯和一些作品,和在综合技能的一篇关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剧情介绍以及在同步练习册了的一篇关于著名影星成龙的奋斗历程三篇不同体裁的阅读文章。很明显,第一篇和第三篇在体裁上雷同。笔者认为,对于“吃不消”的部分学生而言,则可以将两篇文章中的一篇进行简略的处理,即泛读;对于“吃不饱”的或感兴趣学生而言,则三篇都可以作为精读处理。

其次,它阅读内容覆盖面广,可作为知识范围小或片面的学生进行知识补足的参照,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补充。涉及到学生比较陌生题材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醒他们至少通过精读教材文章来弥补相关知识。如学生很可能对古今中外的一些节日知道不多,通过对教材BOOKIB 的Unit 14 Festivals的学习,帮助学生们更多了解世界各国的传统节日。

第三,每个单元的阅读文章,总有一篇承载了该单元的主要词汇或语法现象,一篇在结构上是该体裁文章写作的标准范文,一段或几段文字优美值得背诵的段落,这些都有助于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对其说,写等能力的培训。如BOOK1A的Unit 1中文章Chuck’s Friend中的最后两段文字优美,既可作为背诵的佳句,又可灵活应用于学生自身的写作中,还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现在完成进行时,虚拟语气等一些英语重难点知识。

所以,“1”即教材,是伴随学生高中英语学习的“纲”运用好了教材,就可以“纲举目张”,为学生能够更好学习英语作好铺垫。

2.“X”则是比较灵活的,也是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关键所在。

首先,“X”可以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群的实际情况在教材的基础上而进行“额外量”补充的阅读材料。对于,对于“吃不饱”的或感兴趣学生而言,“X”可以是老师补充的,或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其它渠道,自主补充的一篇或多篇相关阅读材料,有助于他们对这一块知识进行深入、广泛的探求和学习,使优生更优;对于“吃不消”的部分学生而言,“X”指的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回归到相对应的初中部分阅读(据笔者了解,高中教材中的阅读内容,绝大部分在初中教材里都有涉及,只不过初中的知识内容更为浅显)找出所欠缺的那一块,找出问题的根源,进行必须的补充,扎实基础,帮助他们至少不落后别人太多,甚至有机会赶上别人。

其次,“X” 可以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群对日常阅读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A层次学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而言,对教材阅读放低起点和要求,主抓对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信心,即Read for fun。对于B层次学生(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上进心,成绩中等)而言,则要注重对教材“1”的运用,即帮助学生对教材文章的阅读,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养成并规范日常阅读习惯,初步形成语篇阅读能力,也就是Read for knowledge。对于C层次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学生而言,则在掌握甚至超前完成教材阅读任务的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通过其它渠道扩大或加深对相关内容的阅读,训练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技能,即Read for soul。

第三,“X”可以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群的实际情况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对于A

层次学生,采用“问题带读法”,即Problem-solving,通过老师事先设计的由浅入深的问题去展开阅读,获取问题的答案即获取了文章信息。对于B层次学生,则通过“结构整理-主旨归纳-意图推理”三结合的教学方法,即Structure rebuilt-Main idea concluded-Intention inferred,训练学生对语篇阅读的把握。对于C层次学生,以开放式的阅读教学形式,通过讨论,深思等方式对阅读文章细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走近作者的内心。

第四,“X”还可以指对学生阅读水平进行评估的多样化方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采取词汇、翻译、复述、改(续)写、听力等诸多方式进行水平和能力的测验,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群爱读,会读和善读。

总之,高中英语阅读“1+X”教学模式是笔者将分层教学理论与现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有效尝试。它与其它的阅读教学法并不互相冲突。因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良法。

参考文献:

1. 王松美 林继玲《中学英语典型课事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月;

2.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月;

3. 成都市教育学院《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改革研究》 6月;

4. 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 7月;

减负与英语分层教学 篇6

1.1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含义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是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承认并充分考虑学生间英语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异, 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信息加工者, 并且根据学生英语水平不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群体, 进行分类教学,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 通过有效控制教学进度, 变换授课方式, 配备合适的教师进行教学, 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层次上得到最充分的自由、和谐的发展, 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最终适应社会不同需求, 达到培养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1.2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在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意义重大。首先, 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 按专业组班的教学模式常常是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因而英语水平提高很慢;而基础差的学生则“吃不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部分学生就会因无法跟上学习节奏而自暴自弃, 进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最终一无所得。因此,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也成为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分层次教学, 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又能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从而使学生可以各有所获, 主动地获取知识, 整体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其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认知和加工信息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引自丰玉芳, 2006) 。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去构建有关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意义构建只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分层次教学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 可以使学生恢复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充分发挥英语学习的主体作用,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再次, 分层次教学符合“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大学英语的教学原则。

2 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专业“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大学英语教学层次的确定

实施分层次教学, 如何科学地确立教学层次十分重要。确立教学层次的依据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根据学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 二是在学生入学后进行统一英语摸底考试, 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分层。一般说来, 高考入学考试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 考试的区分度也比较可信, 因此我们认为根据据学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进行分层较为合理, 同时也要征求学生本人的意见, 作为分层组班时的参考。科学合理地分级是成功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2.2 大学英语专业“分层次”教学内容的确定

确立好分层组班后,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层次有针对性地确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 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A级学生一般有较好英语基础和较高学习兴趣, 而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属于提高班。因此, 要适当提快教学进度, 注重拓宽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较好地掌握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构建能力, 以发展学生个性才能为主, 教学上采取“慢进度、多鼓励、重进步、勤沟通”的办法, 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加强教书育人工作, 使这部分学生英语学习有所进步, 具备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材的选用上也要有所不同, 以利于教学顺利的开展。

2.3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 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思想, 注重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英语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教学活动关系。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分层次”教学的特点,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不同层次, 不同素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并不断听取学生的意见, 充分考虑学生的反映,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将教与学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取得了英语教学的最佳效益和效率,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首先, 对于A级班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教材为依托, 快进度、严要求, 适当提高教学要求, 在按质按量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之外, 适当扩充阅读的内容, 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内容, 满足A级学生的需求, 以提高A级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在每节课讲课前5分钟, 让学生讲英语小故事,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在课后布置学生写英语短文, 如简历、应聘信、应用文、商务信函等。A级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较扎实、学习英语的兴趣较大, 有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愿望,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 尝试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和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中精讲多练, 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还应鼓励指导这部分学生积极参加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 如参加英语朗读演讲比赛, 看英语电影, 参加英语角等。这些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英语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 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 从而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与气氛, 也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实际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其次, 由于B级学生英语知识基础比较薄弱, 学习能力和自觉性也相对较差, 缺少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讲解详细, 条理清晰, 举一反三,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控制难度, 逐步提高。教学中还要注意温故而知新, 内容应删繁就简, 多一些模仿练习, 同时教学中还要注重提高学生自信心及学生学习兴趣, 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和思想情况, 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 综合运用直观教学法、交际法、游戏法、表演法、竞赛法和小组讨论法,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如A级学生若采用竞赛法和小组讨论法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B级学生则较适合游戏法, 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中对B级学生以鼓励为主,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避免单纯的机械式操练和“填鸭式”教学, 设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总体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4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存在的问题

分层次教学实施因材施教, 分类指导, 最大限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并且使学生们从不同层面上构建起自己英语语言知识的金字塔。但是, 在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实际问题。首先是B级班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以及厌学情绪, 失去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因此部分学生经常无故旷课, 放弃了英语学习。其次, 由于B级整个班级英语基础差, 上课时课堂气氛十分沉闷, 难以组织起生动的教学, 长期下去, 有的教师也失去了耐心;部分学生最大的愿望是期末考试及格。再次, 分层次教学各层次教学内容不同, 期末考试A、B级考试题量、难度也不同, 因而容易造成A、B级学生期末英语学习成绩不具备等值可比性, 这给学生评比奖学金带来不公平性。最后, 大学英语这门课程涉及到非英语专业的各个专业, 因而涉及面很广。分层次教学打破各专业的界限, 这给教学管理带来许多不便。这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有待于今后在教学发展中进一步研究解决。

3 结语

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专业实施“分层次”教学, 因材施教, 分类指导, 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 课堂教学中按照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施教, 使之学有所成, 学有所长, 因而能充分发挥学生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能力, 对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 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8) .

[2]教育部办公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G].教高厅, 2004.

[3]王初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0) .

[4]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6) .

减负与英语分层教学 篇7

1 分层教学的依据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 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 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力、能力欠缺, 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 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1]。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 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所需要的学习时间, 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

我校把2004、2005级高级英语护理专业 (五年制大专) 4个班作为首批试点班, 实施英语分层教学。具体操作:参照学生入校以来历次英语期中、期末成绩的总和与平时的课堂表现, 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编入强化班, 基础薄弱的学生编入提高班。

2 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

2.1 授课分层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 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 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且注意层次和梯度, 并在备教材、备教法、备组织教学、备作业练习、备教学评价上投入精力。对加强班的学生, 在完成基本教学的基础上, 适当加快教学进度, 拓宽知识面, 培养自学能力;对提高班的学生, 着重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 使学生相对以前有更多机会参与教学,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培养了学习兴趣。

2.2 评价分层

不论是课堂评价还是测试评价都要注意区别对待。教师应在分层后注意评价标准在不同班级的转换, 以便给每个学生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按分层教学内容进行测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 选做题要求较高, 为加分题。这种设计可使提高班的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进而提高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同时也可激发加强班学生的求知欲。

3 英语分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分班前学生心理的疏导

由于分层教学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 学生难免出现思想波动。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使学生明确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2]。

3.2 教学安排

根据教学要求, 学生的实习、实践时间安排比较多。这给分层教学中同一层次不同班级的教学进度安排增加了难度。另外, 由于几个分层班级同时上课, 不利于教师相互听课、学习。

3.3 分层后的磨合

因为分层打乱了原有的班级, 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磨合。在磨合中, 课堂会出现不活跃、甚至冷场的局面, 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准备, 积极寻找应对措施。

4 英语分层教学的成效

分层教学加强了教师对课堂调控和监管的力度。此外, 分层教学中不断出现的问题促使教师加大教学研究的力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英语,护理专业,分层教学

参考文献

[1]杨鹤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 2000, (2) :37.

减负与英语分层教学 篇8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 关注个体, 尊重个体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这点, 认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顺理成章, 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是不可能的, 如果因为个体差异而改变整个教法会对大多数学生不利。教师在所教课的每个班级中都需要面对学生个别差异悬殊的情况, 大多数教师进行的是拉平和补短教育, 难以开展创新教学, 且难以挖掘学生不同的潜能, 难以让每个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这一点在中国目前的各级教育体制中尤为突出。美国心理学家B.S.Bloom上世纪70年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 (Mastery Learning) 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 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 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由此可见,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 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特征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了。

针对高职生源的特点, 为解决学生英语参差不齐的现状, 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采用分层次英语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分层教学, 就是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条件及实际出发, 通过班级组织与教学形式的变化, 创设“因材施教, 分类指导”的环境。教师通过分层组织教学、改革教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我院决定在2007年开始, 对每届学生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 并向学院申请了研究课题。

2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也称结构主义, 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提出者皮亚杰 (J.Piaget) 认为, 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 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是只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 而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 他要在主动改造和重建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信息的意义。不同层次的学生“原有经验和基础”大不相同, 因而他们建构新知识的能力和速度也不可同日而语。多元智力理论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提示我们, 外语学习和教学方法是多元的, 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以及构建能力都有很大的区别, 必须根据他们不同的原有水平去实施不同的建构新知识体系的方法, 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3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操作

3.1 学生水平分层

我院的英语分层教学是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 以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的成绩为依据, 将考试通过的学生与考试未通过的学生分开, 开设不同的课程。这样从一定程度上, 将英语基础在同一等级或者比较接近的学生分在同一层次。从每位学生实际出发, 着眼于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提高, 能够切实进行因材施教, 调动每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高职教育面向实际能力培养的目的。

3.2 教学设置与教学目标分层

原本我院对大二学生不再开设英语课程, 经过学生水平分层后, 开设每周三节的英语课程。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英语学习, 在知识和能力培养方面拓宽和加深, 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目标是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未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进行B级考试辅导为主线, 掌握好基本知识结构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作适当拓展。目标是能够加强他们英语学习的基础, 顺利通过B级考试。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比较模块化的教学, 遵照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的理念, 突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转变教师的主导角色, 以学生为中心, 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3 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分层

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 鉴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同,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主要体现在课堂内容、课堂提问和作业内容的设置上。以我院为例, 具体做法是:对通过B级的学生有意识多增加练习, 以四级为目标, 提出明确的任务, 让他们更多地进行独立学习, 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为日后的英语四级做准备;对B级考试未通过的学生, 则实行基础教学, 要求学生逐步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语法、词汇、阅读方面进行多题量的强化, 要求他们通过一年的英语学习, 能够顺利通过英语B级考试。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 让各层学生都能各得其所, 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3.4 分层教学效果评价

1) 我院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进行分层次教学后, 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效果得到了提高。调查数据显示, 78.3%的学生认为实行分层教学后, 教师的讲授内容更加符合他们的实际需要, 47.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成绩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 而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所增强, 不再像以往那样, 处于焦虑和畏缩的状态, 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甚至开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这部分的学生大多是B级考试未通过、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每年举行两次的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等级考试中, B级考试的通过率我院08级和09级始终保持在83%以上。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高职高专组 (D类) 比赛中我院获得了一等奖一名;在安徽省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中我院学生也取得了优秀奖的好成绩。

2) 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热情有了较大的提高

分层教学使得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更加精确地选择教学内容, 更加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关心个体差异, 这促使教师要更认真地对待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更加透彻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研室的各位老师能够运用集体智慧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将班级学生加以细化, 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课堂实际教学技巧都有极大受益。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都在分层教学的实施中得到提高。

4 分层教学的缺陷及其对策

1) 分层教育使得师资不足的问题得以显现。

就我院实际情况来看, 分层次教学实行过后, 班级更多了, 导致师资的不足, 英语教师周课时几乎都在24节左右, 教师工作量变大, 也会对教学质量有所影响。

2) 班级人数较多, 课堂上学生的实际练习时间较少。

由于学院现有师资力量有限, 英语分层教学难以做到按系别和专业进行细分。为节省师资, 只有控制分层教学班级数量, 并合并一些班级, 导致班型较大, 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的用口语练习的机会就会很有限, 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口语训练机会。另外, 如果学生课下没有较高学习的主动性, 不能做到及时复习和预习, 学习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 由于我院分层教学针对的是大学二年级学生, 高职类院校二年级学生的专业课开始增多, 课后没有较多的时间分配给英语学习, 只能靠课上的时间学习。因此, 在实施分层教学中为了避免上述的缺陷, 就要尽量保证足够的师资力量, 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潜能, 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做到以系为单位, 在相关专业间实施小范围的分层教学, 这样有利于全学院的教学管理和计划安排, 也能进一步保证分层次教学的质量。

3) 不同分层教学班级的教材内容选择要慎重。

在我院的分层教学实践中, 由于不同系别、不同专业的学生差异较大, 我们发觉如果使用同一套教材, 对某些班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偏难, 如我院的电脑艺术系专业;而对有些班级又偏简单, 如编辑与校对专业。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精心挑选适合各专业需求的英语教材。我院从2008年开始, 在印刷工程系学生中新开了《印刷英语》这门课, 这套教材就是专门为该专业学生挑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 适当增加和删减部分内容, 保持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觉得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5 结束语

尽管英语分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但它给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多方便, 也较好地保证了外语教学效果, 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了教师资源。今后我们要继续认真研究分层教学, 切实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发挥优势, 使分层教学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李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因材施教,分层减负 篇9

一、学生分层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前提下,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接受能力强;B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扎实;C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地调整。分组后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

二、教学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实施教学分层,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

针对教学目标的不同层次要求,设计配置相应的课堂学习任务,设置不同类型的项目作业或涉及不同领域的活动主题,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来达到目标水平要求。如浅显易懂的题让C层学生来做,并启发、暗示他们,让他们获得成功,以激励他们的求知欲和投入更多的学习热情;引申式的问题让B层学生来完成,提高发展;综合性问题让A层学生解决。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知识领域品尝成功之乐、学习之乐,使每个学生均有所得。

我在教学《ie、üe、er》一课的声韵母相拼时,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小组内个个轮流读,不会的请小组长帮———C类汇报———增加难度,标上声调读。A类学生当小老师教,B类、C类学生跟读———用音节说一个词或一句话,A类学生说一句话,B类说一个词,C类试一试。这就是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次以上交流展示的机会,从而达到分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练习分层

练习分层是分层教学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学生的练习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由于课内时间的客观局限,同样分量、同样难度的练习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步完成。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内练习可以坚持“优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差生少而适当降低要求”的原则,面向不同的学生体现层次性。对后进生一般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对作业题中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可让中等生做。对优生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时,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练习:

必做题:完成《课堂作业本》的四、五两题,并且朗诵课文。

选做题:★我是小画家。画一画美丽的荷塘景色,然后在一旁写写你想说的话。

★★当回小作家。仿照书上的样子来说说写写荷叶与其他小伙伴玩耍的情景。

设计这样的弹性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作业,避免了“吃不饱”或“撑死了”的状况,解决了“一无所获”的现象,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告别过重的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减负增效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尝试,它迈向了多样化、层次化和个性化,真正体现了我们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能跑则跑,能飞则飞。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减轻课业负担,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了成功。因材施教,分层减负真正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给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曙光。

摘要:一个班级的学生,儿童的性格、兴趣、能力、智力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习当然也就存在着差异。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吃不饱”;基础差、接受能力弱的“吃不了”,越学越吃力,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还会加重学业负担。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减负,以达到全员参与,共同进步的目的。

减负与英语分层教学 篇10

一、分析学情, 实现阅读目标分层化

在开展阅读教学前, 教师首先应明确阅读材料难度的把握和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了解, 进而将阅读目标分层化。例如, 在进行“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一课的阅读教学时, 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学情, 进而根据学生学情设计阅读目标。本篇课文包括四个自然段, 学生需要掌握的目标主要包括三点, 即文章大意、重要单词、重要语法。据此, 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层次:掌握文章大意。在此阶段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内容, 在阅读的过程中忽略不懂的单词和句子, 掌握文章的总体思想。

第二层次:掌握重要单词。在此阶段教学中, 同样给学生五分钟的阅读时间, 学生要将不会的单词标红, 查找单词表, 熟记单词。

第三层次:掌握重点语法。再次阅读课文, 让学生在不能阅读通顺的句子和自己认为是语法重点的句子上加波浪线, 尝试自行理解。

教师分析学生学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并据此简单地设计了教学任务, 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思路, 学生可以根据阅读目标开展预习, 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

二、明确任务, 实现阅读内容分层化

明确教学目标后,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 以提高阅读任务的普适性。例如, 在教学“The Curse of the Mummy”这一课时, 可将教学任务分为三个层次:

基础层次: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要求学生掌握课文, 并提供给学生基本的段落意思, 要求学生进行匹配。例如, 提供给学生前三段的段落大意, 分别为:a simple introduction of Carter;He gave up his school and became an explore;He discovered the tomb of Tutank.教师提供的段落大意与文字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合度,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并匹配, 能够对文章内容有基本的了解。

提升层次:本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基础, 针对此阶段的学生, 教师不提供给学生段落大意提示, 而要求他们用汉语对于本篇阅读的段落大意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 可以根据课后的单词表背诵重点单词。

拔高层次:此阶段的学生英语水平较高, 能够理解一些简单阅读篇目的大意。教师给此阶段的学生提出的教学任务是用英语总结段落大意并写出文章的梗概, 在此基础上, 学生还要根据单词表的内容背诵单词并查阅字典, 以熟悉相关例句。

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教学任务, 有助于各个阶段的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三、设立引导, 实现阅读难度分层化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有的阅读篇目难度较大, 仅仅依靠学生的预习和课后的生词表, 学生难以掌握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设立引导, 为学生明确阅读思路。如在教学“RealCine”这一课时, 教学引导如下:

1. 情境引入:展示无声电影的图片、3D电影的图片, 之后播放关于现代电影发展方向的相关理念的视频。

设计目的:以情境为引入与分层教学的概念没有必然联系, 教师旨在通过情境引入拉进教学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分层引导:

设计三个难度层次的教学引导, 让学生在阅读基础上, 依次完成三个阶段的分层任务。简单层次:read the article and tell what the article about and write what main informations you get;一般层次:analyze thestructure and write the main idea of every paragraph;提升层次:tell why the realcine better than a film and how the realcine works.

设计目的:教师给出了三个层次的阅读任务, 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完成不一样的任务。多层次的难度任务提供给基础较好的学生一个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同时也保证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

四、作业巩固, 实现阅读提升分层化

在阅读教学结束时, 教师要布置作业, 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巩固, 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选择作业类型, 以实现通过作业来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学“Living with technology”一课的reading部分后, 教师分层次布置教学任务, 即课后作业:

第一层次:再次阅读课文, 掌握基本的单词和重难点句子:wind up (包括与wind相关的三个短语) 、保持纪录 (四种说法) , apply的相关词组、名词和形容词形式。demand的相关词组以及delight和vary。

第二层次:熟练阅读课文并掌握上一层次中的单词、短语等, 默写梗概。

第三层次:完成第二层次的任务, 找一篇科技类的文章进行阅读。

课后作业是进行课堂巩固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师分层次布置作业, 能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 保障课后作业能够提升阅读水平。

上一篇:氧化铁(Fe2O3)下一篇:适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