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四个层次

2024-08-08

高效课堂的四个层次(共11篇)

高效课堂的四个层次 篇1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课堂。怎样才能结合学科的特点,打造出高效课堂,使学生在每节课内学有所得,成为新形势下每一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激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随着谈话内容的进行,教师不时地挥动手臂、皱眉、抿嘴、耸肩、摇头等,尤其是眼神的运用,可将全班学生扫一次,让学生知道你注意到他,而他也会注意你。当学生也具有激情时,会和教师产生共鸣,与教师进行更自然、亲切的情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生动娴熟、极富情感的语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学生集中精力、活跃思维的催化剂,是激情的直接表达。教师始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开发学生的潜能。要通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再针对问题提要求,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得多,同时也就更加勤奋,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教学所采取的积极措施,对学生的进步具有关键的作用。

二、高效课堂需要有秩序的课堂环境

好的课堂要有纪律的约束,要有规则,缺乏了规则就缺乏了对学习活动应有的束缚力,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面对后进生,教师不要“居高临下”,而要“蹲下来”与学生谈话,态度要亲切和蔼,语言要生动活泼。教师要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创设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现自我。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有效互动的关键,师生之间的相互欣赏,才能把课堂的人际关系上升到一个审美的高度,才能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三、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众多成功教学案例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轻负高质,教师必须要在优化教学设计上下工夫,让每个学生都有效地动起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既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也对创建高效课堂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激励我们如能继续探索,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四、高效课堂应注重多样化评价

教师的点评在学生作业阶段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他们无法对自己的艺术水平正确定位,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及长处,就无法提高艺术技能和审美能力。有效的、精彩的、生动活泼的点评对学生个性的发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自评、互评、小组评议、教师点评、个别评价,这其中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童心看作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另外,还可选一些有个性的作品进行展览,这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通过评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大面积受到鼓励和表扬,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互评过程中还可使学生取长补短,培养其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并能发现自我,激励自我。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师,课堂环境,教学设计,艺术评价

高效课堂的四个层次 篇2

良好的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教师不能受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盲目自尊,不容许学生有丝毫挑战,并且把自己立在知识灌输者的人设框架里面。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容易导致师生间的疏远,甚至对立,从而影响到老师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确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学会把自己当成和学生一起学习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抛出问题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尊重他们说话、思考、做事的权利,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别差异。只有建立好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可以使课堂不会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一起使课堂变活。

充分备课

孔子曾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奏,教师备课前一定要嚼碎教材上的知识点,厘清前后知识点的关系。在备课时设计精彩的教学环节,给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不单单考虑到死板的书面语言,而是要和实际相关联,使课程更有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另外备课时除了将知识点讲生动、讲透,更要注意习题的准备。要将习题讲“活”,注意立足知识基础,推陈出新,新颖题目同样更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在课堂的45分钟里,一方面要求教师把重要的知识点讲清楚,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又要给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时间,要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合理分配时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重要的一点。教师可以在课前留给学生自主预习教材的时间,因为大多数学生不会在课外预习,所以有必要把它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来设计,最好是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教材,一边预习一边思考一边解决问题。课堂上由问题引到知识点,要多留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而不是自己急于求成从而使学生不能理解。

合理分配小组

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习的最小单位不再是学生,而是小组。建立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可以根据男女生比例分配适中、学生的性格搭配与互补、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的结合、座位安排的合理等原则安排座位,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优学堂教学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的数据统计,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教师分析。

打造高效地理课堂的四个技巧 篇3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正像卢安·约翰逊说的:“当你真的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他们的确能学习),当你说服学生相信成功是可以实现的,你就掌握了开启学习之门的钥匙。”如果教师相信学生可以成功,那么他们至少成功了一半。一旦学生相信自己会成功,他们就会努力尝试;反之,如果他们不相信成功,那么不管他们多聪明、学习内容多简单,他们都不会努力去尝试。以高中地理为例,第一章《行星地球》的第三节内容是高中地理最难掌握的部分,教师只要相信学生一定能学好,并且告诉他们只要掌握了这一节知识,那么掌握整个高中地理知识就不是一件难事。当学生攻下这道难关后,他们就会信心十足地学好地理这门课,并且会更加努力地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能取得成功。

二、制订和执行严格的课堂规范

一个管理有效的课堂会有很多规范,如果教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按照课堂规范去做,那么教师就不必花费更多的课堂时间去强调课堂纪律。让学生遵守课堂规范,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主要有三个关键步骤:

1.教育阶段

教师必须清楚地告诉学生课堂规范是什么,应该如何来遵守,然后进行示范。

2.练习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犯错,但教师千万不要批评学生,而要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只有多次犯错才能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法。

3.执行阶段

教师必须按照事先的规定要求学生,规范的执行必须前后一致,且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某些学生做不到就不坚持。如果学生没有按照规范来做,教师可以提醒他,直到他改正错误并养成习惯为止。

三、把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

当你精心准备了一堂课,却有学生问你“我们为什么必须知道这些”时,你会气愤吗?教师都被问过这类问题,感受过心中燃烧起来的怒火。可是,作为教师,我们知道这些知识会对我们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而学生还没有经历这段人生,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把所教的内容与学生今天的生活联系起来。如在讲解地球公转时,笔者通过“为什么一到冬天,太阳就很早落下呢?”“为什么我们的家乡会四季更替,而泰国却终年皆夏呢?”这两个问题,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对我们来说,真实的东西一定是确實发生过的,在某些方面对我们产生过影响。我们必须能够与它建立某种联系,才能让它变真实。所以,教师一定要把知识融入生活,一旦失去了这种联系,教学就只能在真空中进行。

四、让教学内容变得容易消化和吸收

如果让你数一数铁罐子里的软心豆粒糖,你可能会很轻松地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如果把你带到一个充满糖果的游泳池前,要求你数清楚池子里的糖果时,你会觉得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多时候,学生都会有这种感受,因为教师常常把他们带到游泳池前,而不是罐子前,所以在任务没有开始的时候他们就选择了放弃。

如果学生可以数清楚铁罐子里的糖果,他就有可能数清楚游泳池里的糖果,因为一个小任务的成功可以造就另外一个大任务的成功。但如果两者调换,结果却大相径庭。如分析某地区的气候类型对高一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的,因此教师可以把它分成几个小知识点来讲解:第一步,了解气候的定义;第二步,了解气候形成的要素;第三步,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气压带、风带和大气环流等);最后,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把一堂课分解成可以完成的几个部分,就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没有一个成功的田径选手是以马拉松为训练起点的,没有一个成功的滑雪运动员是以最高的山峰为训练起点的。使学生获胜的法宝就是:把每天的任务建立在可操作、可消化的基础上,这有利于学生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卢安·约翰逊.跳出教育的盒子[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伊丽莎白·布鲁瑞克斯.好老师征服后进生的14堂课[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3]安奈特·布鲁肖,托德·威特克尔.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小技巧获得大改变[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

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四个举措 篇4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英语教师必须对教学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学习上进心。

其次,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素质。语言素质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一方面是指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与文化背景等知识;另一方面是指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初中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语言素质要求很高,如果英语教师的语音、语调不标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音。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做到能够准确地拼读字母,音标;能够注意升降调和按意群读等;能够流利地背诵一定数量的歌谣以及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并能够流利地讲述英语小故事等。初中阶段的学生善于模仿,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

最后,初中英语教师还应该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设计教学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它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教学理论素养的综合反映。初中英语教师应该考虑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语言水平等各个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力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在教育中加大感情投入,把自己真诚的爱心像阳光一样播撒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把教师作为自己可信赖的朋友。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赞美和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高效的先决条件。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适当、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一定要巧妙设计、先声夺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中。导入方式也有很多:如歌曲导入,图片导入,视频导入,情境导入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右脑快速记忆法去记忆难记的单词;用PPP Method,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提高学生用英语完成真实任务的能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大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做好课后反思工作

教师根据上课情况自我检查。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都要抽出一段时间来回忆一下课上讲的内容、学生的听课情况,总结得失成败,并记录下来,作个总结,以备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其次是跟其他英语教师交流,交换信息,介绍各自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共同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发挥备课组的力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要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找出上课过程中的遗漏和不足,给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避免再犯重复性错误。不耻下问,向学生征询意见和建议。教师有时不能准确地找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请学生提意见,可以从中反馈一定的信息。教师能够听到学生对自己教学的真实意见,必定有助于我们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和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订出改进方案,使“下一节课”成为“更好的一节课”。

高效课堂的四个层次 篇5

文昌路小学:李燕

学习“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理念”后,给我的教学指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一节成功的课,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把课程标准具体化,变成学生的标准、各班的标准、我个人标准,把目标落到实处。我们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主动学习的主人。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谁更重要?这就是“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其次: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怎样获得?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是很有讲究的:教什么?怎样教?其中奥妙无穷。“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这是目前我们外小行动纲领中必须践行的教学策略。留心一下现在外小的课堂,就会发现教师绝不就题讲题,或只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教的方式,也以学生讲为主,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学占主导地位,但其中的每一步又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在课堂上我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知识,达成目标。对此,蔡林森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好比是在驾驶汽车,而老师好比是“引桥”、“路标”,他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走上学习的“高速公路”,不走“岔路”。

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成了教学目标?这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小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要参与了学习的过程,无论收获多少,他都会有长进的。

校长的四个层次 篇6

其实,学校中的领头人——校长也有这样四个层次,也应该追求最佳的层次,求“太上”,远“侮之”。

“不知有之”——

“文化管理”型校长

好的校长靠的是文化治校,以文化之。学校有清晰的愿景,牵引着每位员工自觉地改变心智模式,不断地超越自我。好的校长实施人本管理,相信下属,适当授权,讲究原则,注重程序,与时偕行。

这个层次的校长从不自以为是,而是在自觉实施服务型管理,做仆人不做主人。正如黄循财所言:“最好的领袖能让人民觉得任何国家的成就是人民达成的。领袖不应自称懂得怎么做或要民众落实他勾勒出的愿景,而应替人民表达他们所关注的事,并协助他们达到他们想要的成果。”

这种类型的校长,他对组织的影响是深远的,真正的管理无形但实效明显;这样的校长即使外出学习一年,学校的管理仍有序推进,持续发展;这种管理不是“人治”而是“文治”,最优的校长应该让大家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亲而誉之”——

“人格管理”型校长

这类校长常常以校为家,大多到校最早,离校最晚;多以人格引领团队前行,注重身教,大多事必躬行;多采用走动式管理,无缝隙管理;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有极强的人格魅力,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此类校长往往身心俱疲,我认识的很多校长属于该层次,自我加压,负重前行,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我建议,此类校长应加强学习,科学管理;解放自己,发动属下,共同推进学校前行,组织进步!

“独而畏之”——

“权威管理”型校长

此类校长只懂“用权管理”,以权压人,独断专行,自以为是。他们少沟通、多武断,喜欢拍脑门决策;高高在上,少进课堂,多在办公室里工作;喜欢听小报告,不能明察秋毫等。这类校长执政时,人们心情压抑,人心离散,组织凝聚力差。

这类校长在我认识的校长群体中为数很少,多为不懂业务的圈外人士,胡乱指挥,贻误事业。我建议,此类校长甘为小学生,弯下身去,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融入一线。

“劣而侮之”——

“糊涂管理”型校长

这类校长一不懂管理,二不懂教育,且不懂装懂,贻害无穷;其次,人品极差,不会尊重人,趾高气扬,胡作非为。这仅仅是作为一种类型列出,在笔者接触的校长团队中尚未发现一例,甚喜。

高效课堂的四个层次 篇7

一、灵活导入、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而教师要具备在课堂的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能力。导入这一部分所用时间虽然不长,最多两分钟,但是这两分钟却是十分关键的。笔者在教小学语文课时,就经常运用到猜谜、听歌、看图、讲故事等多种激趣导入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上《美丽的彩虹》一课时,首先出示了这样一个谜语: 天上有座彩桥,不用水泥和木料,只好看不好走,太阳公公把它造。引导学生猜一猜谜底到底是什么,然后相机出示了彩虹的图片,引出了课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上好整堂课,提高整堂课的效率开了一个好头。

二、放手自学、设问主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手,要有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能力与胆识,有能力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放手学生自学互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我上小学语文课时,每一节课上,我都会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一、二类字,然后把画出的带有一、二类字的词语在小组内互读互查,并要求自读课文后提出一个问题在小组内解决。这时教师做的就是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帮助。教师每一节课都应统一做法,坚持放手学生去做,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自学的习惯就会养成,就能够自主完成字词部分的学习,无用教师帮学,教师只需做好督学即可。学生自学后,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予以检查,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和表现的机会,当然应尽可能地照顾学生在生理、智力等方面的差异,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关注,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放手学生自学,并不是甩手不管,放手自学并不是把课堂全部丢给学生。为了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无效性,课堂只能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必须发挥好主导作用,在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上给学生科学的指导,并要掌控好课堂,让课堂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在模块教学中,设问导学这个环节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设问,不求数量,但求质量。教师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吃透教材,把握好重难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提出学生通过努力才能解决的、能突破重难点的问题。这样,课堂才会因为教师的精心准备而变得更精彩。

三、发散思维、注重创新

有人曾这样评价过我国教育的现状:“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具备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具备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能力,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不断地进步,不会仅仅是书本的奴隶。我上诗歌一类的课文时,总会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出示这样的问题:“我也可以成为小诗人。”放手让学生仿写、创作。几乎每节这样的课都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以下诗句是我班学生在学《妈妈的爱》这首诗时在课堂仿写的诗句:“在一个很冷很冷的傍晚,妈妈来学校接我。一顶棉帽戴在了我的头上,妈妈的秀发却在寒风中飞舞,啊,妈妈的爱是暖暖的棉帽!”多么感人的诗句。给学生创作的机会,每个孩子都可以是诗人,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每个学生都会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四、画龙点睛、注重小结

高效课堂的四个层次 篇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生物教师都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什么是高效性呢? 简单来说,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最高。那么,怎样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

一、更新教学理念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掌握知识、获取高分,似乎只有这样才是成功的教学。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这种理念已被推翻。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发生了质的改变,大大推动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例如,新教材中补充了大量生物学家探究生物科学奥秘的艰辛历程,孟德尔、达尔文、沃森、克里克等不懈探索真理的精神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大量的“课外读”和“研究性学习”,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这些内容都不是考试的重点,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生物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尽快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只有认真备好了每节课,才有可能成功上好每一节课。教师除了要认真备教材,还要认真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讲学稿的设计和选题中,既要满足中等以上学生,也要体现出对“学困生”的特殊照顾,要让每一位学生拿到讲学稿后都有事可做,有内容可学。同时要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备课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有效提高讲学稿的质量。总之,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编写出的高质量的讲学稿或教案,是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

三、有效的课前导入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前奏,起着渲染气氛、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好的导入能叩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或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等, 启迪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精神振奋,进而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

例如,在讲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这一节时,转录和翻译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这部分知识抽象、难懂,笔者借助多媒体很形象地展现了细胞内的这个生命过程。学生们看过演示后都露出了笑容,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四、科学组织问题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首先,要科学选择提问内容。教师的提问要有价值, 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除此之外, 教师的提问要难度适宜。太简单的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也不会感兴趣;过难的问题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他们会觉得生物虚无缥缈, 太过于神秘,自己“跳得再高”,也不会“摘到桃子”。其次,提问之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经过思考,他们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他们才会有话可说。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学生思考时,教师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就介入,就会减少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 介入过晚则会让学生过久处于迷惑状态,造成学习兴趣降低。当然 ,根据实际 情况 ,有时教师 无需介入 ,学生们就能解决问题。

高效课堂的四个层次 篇9

一、目标定位, 准确合理, 在教学起点上高效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教学的核心所在。全面、科学、适用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节、激励等功能。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分析为基础, 做到因材施教, 使精心设计的教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找准教学的起点, 以学生生活中具体的实例来层层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使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

例如, 在苏教版三年级“千克和克”的教学中, 首先我们确定让学生认识千克和克, 初步建立起1千克和1克的概念, 这既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课件演示, 让学生初步认识千克和克, 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让学生认识1千克, 比如, 让学生上台掂同样大小的木块和铁块, 通过手感来感觉轻重的含义, 或者用秤称出物体有多重, 加深学生对重量的印象, 然后让学生观察用橡皮筋系着的字典、圆珠笔、泡沫塑料, 由于重量的不同, 橡皮筋伸长的程度也不同, 使抽象的“重量”变得直观形象。

二、优化教法, 倡导自主, 在教学呈现上高效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有的知识是统一规定的, 应该以接受学习为主, 而不是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而有的知识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和交流的方式, 让学生体验并掌握知识点, 即新课程所倡导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 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思考,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 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 我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和课堂练习的方式, 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于新课中,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上新课前的复习中, 我出示了这样两道习题:984734= () 万, 31941= () 万, 唤起学生“用四舍五入求整数近似数方法”的回忆, 明确求“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时, 要看万后面一位千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还是“五入”。在此基础上, 引出本课学习内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教学中, 我又由浅入深, 逐步使学生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最后, 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完善“求近似数”的认知结构。

三、营造氛围, 注重和谐, 在教学关系上高效

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对师生良好的情感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宽容和信任的关系, 教师对学生就好像是父母对子女, 让学生觉得老师像是自己的朋友, 可以毫不费力地进行交流与沟通, 进而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例如, 我在讲授苏教版二年级“七巧板拼图”时, 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请同学们欣赏由七巧板拼成的各种各样的图案。同学们欣赏以后, 迫切想动手操作。从生活中寻找课程素材,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情境, 导向现实, 在教学应用上高效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把生活实践与数学相割裂, 学生不能把数学很好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学不能为所用, 导致教师也常常抱怨学生难以理解数学问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教材, 将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 做到灵活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学生学会用慧眼去观察生活, 从而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 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时, 我创设问题情境:小明和大家一样喜欢喝蜂蜜水, 一天, 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两杯蜂蜜水, 让小明选择其中的一杯, 小明喜欢喝甜一点的蜂蜜水, 那他应该选哪一杯呢?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第一杯蜂蜜水是360毫升的水, 配上40毫升的蜂蜜;第二杯是180毫升的水, 配上20毫升的蜂蜜。学生们兴致盎然的相互商量着, 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比的基本性质, 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很快就解决了该问题。因为360毫升的水是40毫升蜂蜜的9倍, 180毫升的水也是20毫升蜂蜜的9倍即360÷40=180÷20, 所以, 两杯蜂蜜水中小明不管选哪杯都一样甜。

函数单调性概念应用的四个层次 篇10

一、正面应用,掌握规范的操作程序

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实际上已经给出了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1)设出定义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并给出大小关系;(2)做差(或商)比较相应的函数值的大小关系;(3)利用定义,进行判断,给出结论.在解题过程中,同学们应严格按照这一程序进行操作.

例1给定函数.求f(x)的单调区间,并证明f(x)在其单调区间上的单调性.

解:f(x)的定义域为(-∞,-b)∪(-b,+∞).f(x)在(-∞,-b)内是减函数;在(-b,+∞)内也是减函数.

下面证明f(x)在(-∞,-b)内是减函数.

设x1,x2∈(-∞,-b),且x1

因为a>b>0,x2>x1>0,所以a-b>0,x2-x1>0,x1+b>0,x2+b>0.所以,即:f(x1)>f(x2).

所以,f(x)在(-∞,-b)内是减函数.同理可证f(x)在(-b,+∞)内是减函数.

评注:规范的步骤要注意几点:(1)在单调区间内设出任意的两点;(2)作差比较时,变形后要判断每一个因式的符号;(3)下结论.

二、逆向应用,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定义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学会使用概念的逆命题,对培养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例2设f(x)是定义在(0,+∞)内的增函数,且满足f(xy)=f(x)+f(y).若f(3)=1,且f(a)>f(a-1)+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因为f(xy)=f(x)+f(y)且f(3)=1,所以,2=2f(3)=f(3)+f(3)=f(9),所以,f(a)>f(a-1)+2即f(a)>f(a-1)+f(9),再由f(xy)=f(x)+f(y)可知,上式亦即:f(a)>f[9(a-1)].

又因为f(x)是定义在(0,+∞)内的增函数,从而有,解得:.

所以,所求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评注:单调性的逆用,实际上是已知单调性和函数值的大小,判断自变量的大小,在抽象函数中较为常见.

三、灵活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单调函数的定义易知,任何一个单调函数,在其单调区间上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应用此性质解题,是单调函数概念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3给定函数在(0,+∞)上.问在函数y=f(x)的图象上是否存在两个不同的点,使得过这两点的直线与x轴平行,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下面证明在(0,+∞)内是增函数.

设x1,x2∈(0,+∞),且x1

所以f(x)在(0,+∞)内是增函数.

从而对函数图象上任意两点A(x1,f(x1)),B(x2,f(x2)),当x1≠x2时,一定有f(x1)≠f(x2).因此,在函数y=f(x)的图象上是不存在两个不同的点,使得过这两点的直线与x轴平行.

评注:把貌似与单调性无关的问题转化为单调性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四、构造应用,培养创造能力

应用单调函数解题的创造性体现在:通过已知条件进行联想,从而发现或构造出单调函数,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题.

例4设x,y为实数,且满足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

故若设f(t)=t3+1997t,则上述条件即为:f(x-1)=f(1-y)=-1.

又易知函数f(t)=t3+1997t在R上是单调增函数,所以由上式有:x-1=1-y,即:x+y=2.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四个层次 篇11

一、借助媒体手段,引发自主观察

眼睛是思维的窗户,观察是获得数学知识的必要环节,要给学生创设有利于观察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借助多媒体展示这样的场面:小猫、小狗、小猴骑自行车比赛。先静态出示三种不同的车轮,让学生先猜一猜,谁的车会跑得更快一些呢?为什么?再动态播放骑车的过程,在比赛中小猫的车上下颠簸得厉害,小狗的车不够稳,小猴的车稳稳当当的,第一个冲到终点。面对这样有趣的对比性的画面,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三辆车所吸引。教师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这三辆赛车有什么异同?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原来这三辆车除了车轮外,其他都一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车轮产生兴趣,作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最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猴的车最快到达目的地?原来小猫赛车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小狗赛车的车轮是圆形,但它的轴不是装在中心,而小猴的车轮是圆形的且轴装在圆中心。

在有趣的情境中,学生自主地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产生问题: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正中间为什么会跑的又快又稳?这样,不但引发了学生对圆形车轮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帮助,也提高了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编制趣味故事,引发自主思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它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编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寓问题于故事中,可以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获取新知的情感,激起学生积极思考和急于探究的动机。例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以编出这样的故事: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一天,师徒三人口渴了,孙悟空找来了个大西瓜,八戒连忙过来抢西瓜,悟空大喝一声:“呆子,你想吃这个西瓜的,还是吃

呢?”八戒连忙说:“猴哥,那还用说,我要吃这个西瓜的 。”悟空“咔嚓”几下就把西瓜切 给八戒吃,而且掩嘴偷偷地笑了。八戒接过西瓜,发现悟空他们吃的西瓜比自己的大,八戒挠头抓耳,嘴里直叫:“猴哥偏心,你们吃的

怎么还比我吃的多呢?”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悟空为什么要笑呢?到底和哪个比较多呢?怎么比较呢?

有趣的故事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并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投入新知的探索中。

三、参与游戏设计,引发自主表达

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游戏和学习互相渗透,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灵自由、发展潜能的机会,能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更有意义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在游戏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例如,教学“可能性”时,课前,我跟学生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前先猜想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体会“可能赢、可能输、也可能平”。课中,再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参与设计游戏,教师给学生提供红、白、绿颜色的球各10个。思考:1.在盒子中要放入什么球才能“一定”摸到红球?2.在盒子中放入哪些球就有可能摸到红球?3.在什么情况下“不可能”摸到红球?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三个问题有什么区别?共同讨论针对每个问题如何设计游戏?

通过设计游戏,然后摸球验证,营造了一个“动”中学、“乐”中学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提高了数学思考能力,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发展。

四、开展竞赛活动,引发自主创新

心理学家乔治·波利普认为:“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具有尽可能多的探索兴趣。”在教学中,创设竞争的氛围,是培养学生探索兴趣和自主思考的重要途径。适当的良性竞争,可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独创性。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请你们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②你们能想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③比一比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谁的方法更有特色?过一会儿,各组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方法。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再加起来;方法二: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方法三:不用剪,只要把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往里面折,也可以折成一个平角;方法四:因为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在长方形内画一对角线就把长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也可说明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正当大家为自己的方法得意洋洋,想鸣金收兵时,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大家用了量、剪、折、画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而我只要用一把直尺也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直尺?”同学们惊讶地叫起来,同时,向这位同学投去了质疑的目光。这个同学不慌不忙地拿着直尺在黑板上演示着:先在黑板上画一个任意的三角形,然后,一手拿着直尺沿着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顺序地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这样旋转一周,直尺回到原来的位置,只是直尺的方向相反了,这就说明这把直尺正好转过了180度,从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等他做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为他这么有创意的想法赞叹不已。

上一篇:微生物作用下一篇:虚拟货币对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