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策略

2024-09-29

探究策略(共12篇)

探究策略 篇1

通过对近几年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和福建省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的研究, 我们发现自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高考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探究题的出现, 时至今日探究题已经成为新课程高考试题的一种模式。

一、探究题内涵阐释

探究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 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 有见解、有发现、有发展、有创新, 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由此可见探究能力确为语文学习应注重培养的能力之一。高考设置探究题, 对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 培养学生质疑、思辨、探究、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个性,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探究题常见题型

1. 创新型。

就是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运用所学知识, 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题干中“给你什么启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都在强调“你”的看法, 如果仅用文本中的内容来回答, 就不符合题目要求了。但由于问题没有直接明确地给出观点, 这就要求考生结合文章内容、个人的生活积累和人生观等做出自己的思考与解答。

2. 拓展型。

就是解答问题时, 要求考生由文内拓展到文外, 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以及认知能力, 展开联想, 尝试进行个性化阅读。以“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为答案之间的区分度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距离”与文学作品的关联, 构成了区分度, 而“怎样的体验”, 则以题干明确要求的形式要求考生以文本为起点, 并作适当的引申。这样就综合考查了考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 如果考生不深入生活, 不关注社会时代, 答题时观点和情感就容易出现偏差。

3. 发散型。

就是要求考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这类题目回答时除了要尽量避免主观化, 要依据文意解答以外, 还要结合自己的深层思考, 深入挖掘文本意蕴。

4. 聚焦型。

就是问题中设置了几种不同的观点, 考生们在答题时只能选择其中某一种观点进行解答。此类探究题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审题, 回答时不要求面面俱到, 只要能就以上几点中的任何一点进行探究, 观点明确, 论述合理, 即可酌情给分。

三、探究题特点

1. 创新性。

探究题题干经常表述为“请你探究一下……问题”, 设置的题目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大。此类探究题往往以文本的某一句话或某一点为触发点, 给学生的思维以一种导向, 使得学生能沿着这个导向探索下去, 然后联系文本作适当的拓展, 鼓励考生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 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 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甚至要求学生从多个方向进行探究,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主观性。

有的探究题题干不明说, 而表述为“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 问题的设置为考生提供了探索、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 有助于考生发挥创造力, 进行个性化阅读。强调“你”的看法, 属主观题, 与以往相比, 出题更为务实, 引导考生直面社会现状, 并做理性思考, 考生必须结合文章的内容、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观做出自己的思考与解答。

3. 拓展性。

此类问题的答案起点就在文本之内, 但终点却在文本之外, 考生除了要注意一些答题的基本要求外, 还要追求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这就要求考生由文内拓展到文外, 先对文本作一定的归纳和概括, 并由此展开, 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以及认知能力, 展开丰富的联想, 以此展示考生的创新见解和语文能力。

四、复习策略

1. 强化三种意识。

探究题是立足于文本的探究, 要求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结合文本的观点、依据, 可以作合理的、适量的个人解读。一般现代文阅读题, 往往答案就在文中, 或根据文本内容分析解说, 关键在于发现、筛选、整合、吸收。而探究题的答案, 既要根据文本, 又要借助于一定的思想理论。一个人探究能力的大小强弱, 与他哲学、思想、艺术的各方面有无厚实的根基有关。否则, 就文解文, 断然不能把文章摆到恰当的位置, 不能洞察文章的深邃内涵, 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艺术风格。复习时要注意强化三种意识: (1) 审题意识。就是要仔细审读题目, 弄明白命题的意图, 答题的指向, 答题的要求。有时候我们不会答题, 往往是没有弄清楚问的是什么要答什么。 (2) 文本意识。就是要明白答案主要来自文章内容, 来自文中的信息, 是对文中内容合理的延伸、拓展或与已有知识的联系。 (3) 规范意识。就是指答题规范:一是针对“问”来答, 做到“答合所问”, 答案表达的角度要与问题一致;二是答案富有条理, 语言表达通顺, 要点简洁、明了、完整, 涉及内容有多个方面的, 要分点分条回答。

2. 紧扣文本, 有理有据。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要求是: (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要求是: (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 提出自己的见解。我们把上述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各3条要求结合起来看, 不难发现是一一对应的。第1条, 指的都是探究文本自身;第2条, 指的都是探究文本的人文背景;第3条, 指的都是对文本的特有解读。文本本身、创作背景、特有解读, 探究的就是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好记好懂。

从上面简单的分析概括又不难发现, 探究不是对信息的筛选整合, 其重点也不是对作品艺术性的评说鉴赏, 而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发掘、探讨、特有的解读和质疑, 既是对知识的探寻, 也是对生活的感悟, 更是对人生的思考。

探究性试题的分值一般为6分, 不可能只回答几个字或一两句话, 就能拿到满分的, 因此对此类试题的答案必须精心设计。探究题的答案应是一篇“小论文”, 即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小论文”的构思应该遵循“提出观点-论据采集-精要分析-总结归纳”的思路。“论据采集”主要来自文本中与探究题相关的内容, 可以摘录文本中的原话作为佐证;“精要分析”应该将探究题的要求、文本主旨与意图、考生对多元解读的评判等连缀起来, 形成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的小文章。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分点列出事实依据, 陈述理由;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总结自己的观点;语言通顺流畅, 表述规范, 书写工整。

如《寻找教育的曙光》一文设置的一道探究题: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 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下面按照“小论文”的构思模式为大家提供两个答题示例:

示例一: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实干精神值得学习: (1) 激情满怀, 永不满足, 不断追求新的目标; (2) 乐于接触贫苦群众, 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 (3) 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

示例二:陶行知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改造中国的理想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1) 人民群众与“三座大山”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2) 他认为“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 显得过于简单化; (3) 他的教育救国的设想过于理想化, 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

总之, 探究题就是要培养学生“个性化”发现问题、“独特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高中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 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 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理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我们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 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学习探究的方法, 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使我们在与学生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进行“探究”时更有意义。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语文卷的研究和分析, 得出探究题已经成为新课程下高考试题的一种新模式的研究性结论。针对探究题, 笔者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探究题,内涵阐释,常见题型,特点,复习策略

探究策略 篇2

摘要:在新课标要求、教材及教学形式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来进行有效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融会贯通,并将中外历史在宏观的空间中嫁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高中历史 有效策略 探究分析

根据高中历史新大纲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而这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更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很多历史教师尝试着去改变学生被动参与的课堂模式,并要求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和培养,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本文主要是探究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营造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热情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让学生在较放松的环境下快乐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兴趣爱好,他们同样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能快速地接受新知识。因此,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我们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中学生活跃的思维,引导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概括,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和谐、民主、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一定能营造出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课堂教学语言,我认为应做到准确精炼。教育心理学表明,如果课堂教学语言这一环节能做到准确生动,那么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就能让学生产生愉快、高兴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重视程度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重在课堂上导入多种多样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讲述一些历史名人的小故事,利用小故事来让学生爱上历史课,还可以结合其他教学科目,引导学生更好地记住知识点。其实,历史是一门多元化的课程,它不仅可以跟语文结合起来,还可以跟包罗万象的地理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可综合这些学科间的相关性,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教学影响力及教学方法的独特性来吸引学生。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我们应不断启发学生掌握一些历史的答题技巧,比如,在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进行评价时,可以结合军事、农业等方面来进行评论,还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进行综合评价。

三、合理利用图文,培养独特思维

新教材中有大量的图文史料,合理利用这些图文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只是对教材不断地简单重复,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从而产生不想学不愿意学的心理。想必编者在教材中增添这些图文史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史料的学习来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做到以史为鉴,史论结合。另外就是要注重探究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洋葱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还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概括。因此,我们要有一定的驾驭文献史料的能力。第一,注意合理选择史料,可来自课本,也可来自其他书籍或网络资源。第二,有层次地提出一些问题。问题可从容易到难。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掌握一定的对历史信息的筛选能力,并客观地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历史事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采取互动方式,发散学生思维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便是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那么,如何构建每个章节的知识体系呢?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经过实践的证明,我们发现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能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课堂上,我们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互相观察、思考与交流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同伴分享的乐趣。教师应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实现策略多样化,并且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实现思维多样化。比如,在学到维新变法时,可通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可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和“维新思潮”三个方面,展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这就是说,通过教材上的内容,我们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进而联想到相关历史知识。

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策略探究 篇3

关键词: 中学物理    探究式教学    教学策略

在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有效开展科学探究学习,需要教师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增强适应现代生活能力,发挥学科优势,把科学探究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从而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物理教师应当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营造有利探究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运用生活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结合本校和本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优势,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大自然,领会物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电能以后,我们带领学生参观电厂,了解水力发电的原理、电能的输送原理等。还可围绕“电”开展一系列的调查活动,如电能浪费的调查、节能措施的调查与改进、农村电网电能损失的原因及电网改造的调查、用电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等。

2.通过实验、实验问题,创设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实验心理学认为,创设实验情境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的结合,从而有效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思维激活,记忆强化。物理实验事例表明,只有当学生为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染,或者思维进入预设情境之中时,实验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掌握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电流的大小,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由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并在应用中加以巩固和深化,没有实验进行学习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就容易理解。物理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物理仪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发问的时间和批判的时间。

二、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利用特定的教学条件,不断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使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在探究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思考,纠正学生错误的探究方向,使学生能够明确问题的探究方向和探究目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起指导作用。因此,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方法是物理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一个物理实验就是一个完整的物理情景,让学生亲眼看一些物理现象,亲手做一些物理实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亲身体验与理论学习相对照、验证,加深理解,以形成正确的物理情景。如在学习电场、电场线的内容时,为加深学生对各种电场线的分布的印象,电场线可以采用几种方法进行模拟:用自制的验电羽(绝缘支架上固定金属小球,存小球上粘贴多根细棉线或小纸条)接感应起电机,使验电羽带电,小球上棉线由于受库仑斥力的作用而排斥开,其形状似点电荷的电场线的分布,若用两个验电羽彼此靠近,使它们带同种或异种电荷,则可清晰模拟同种或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线的分布;还可以采用花生油与碎大米的混合物作为电介质,放入装有电极的平底玻璃容器中,使电极带电,同样可模拟演示各种电场线的分布情况。经过这样的演示,电场分布模型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思想和精神。

四、中学物理教师引导学生做探究式习题,拓宽其知识面

近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逐步提高,探究性试题的数理也多起来,样式也很活,但万变不离其宗,这类题考察的根本目的还是对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领悟。所以,笔者在教学中不时地渗透一些探究式习题,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动向,不时地体验物理学者的喜与忧,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些试题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注重生活实际,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标中介绍的很多事例,都是将探究的焦点引导到生活中的。例如:“比較材料的保温性能”、“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自制指南针”等,都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近。教学之余,我们应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多让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探究新知识、实践新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是如何经过无数次试验性实验慢慢累积形成的,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从而提高学生利用实验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总之,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通过探究式的物理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东颖.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策略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王舜卿.浅谈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121-122.

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篇4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要做好班级工作, 班主任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小学生正处在一个生理成长期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一个特殊的时期, 作为老师, 特别是班主任, 班主任的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行为。因此, 作为班主任, 更应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修养, 以感染和教育学生。例如, 要求学生做到的, 班主任首先要做到, 你要求学生知错就改, 当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时, 你也要放下你的架子, 真诚地对学生说:“这件事是我没查清楚, 错怪你了。”这样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做错了, 能够主动地找到跟我认错。

二、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激励

人无完人, 金无赤足。学生无论怎么样的顽劣, 在他的背后都隐藏着许多可贵的闪光点。班主任的责任就是要用爱心去发掘出言行中的闪光点, 让学生在教师这样爱批评中, 增强自信并走向成功。我班里有一个男生, 他上课时总是不遵守纪律, 学习成绩很差, 属于那种“刺头”学生, 犯了错误后马上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但是马上又犯同样错误。他的优点就是自尊心很强。班级观念强烈, 班级中的一些累活脏活总是抢着去做。我觉得以这个为突破口, 首先在班上我一边表扬他的优点, 我一边注意观察他的表情, 我看到他脸上泛着幸福的光芒, 嘴角上挂着微笑。我抓住时机, 委婉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在以后的日子里, 我发现他变化很大, 时常犯点小错误, 我感觉这是很正常的, 我及时给予提醒。后来这个学生初在日记中说, 他没有想到老师会那样的看重他, 当老师表扬他的时候他感到很快乐。他还记得:天冷的时候老师发现他的手套被水沾湿以后, 说要把自己的手套给他, 他说老师对他这样的好。再不好好表现他就对不住老师。在接下来日子里他学习、纪律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 他的成绩进步很大。每个学生都有优点, 班主任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 公开赞美。这样, 赞美将会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求学的巨大动力。

三、组建模范班组织,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班干部是老师的小助手, 也是同学们的好朋友, 能用好班级骨干是形成优秀集体的一个重要条件, 更重要的是班干部是老师联系同学的纽带, 班干部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因为他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班级。这样就能帮助班主任跟准确的理解班级的情况。那如何建立一个模范班组织呢?首先班主任要善于发掘哪些学生在同学中有威信, 德、智、体全面发展, 并且有领导组织能力。由这些同学组成一个班组织:第二是班主任要在具体的工作中教给他们如何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当他们在工作中有失误的时候, 班主任纠正他们的错误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注意要提高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再次, 对于班干部要有更高标准的要求, 使班级干部在班级中成为各种制度遵守的表率、学习的表率、班级工作的表率, 学生的榜样。这样, 一方面使班主任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用更多的时间去探讨工作方法, 指导班级活动,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如班长全面负责班级工作、学习委员专项负责组织每天和双休日后作业的收发、文体委员主持班级各项文体活动等。小组长协助他们。工作中做到分工明确, 相互配合, 各司其职, 例如去年的“六一儿童节”节目从选节目编排到服装的准备化妆到最后的演出, 我放手让班干部牵头, 学生自己组织、自行排练, 结果我班的节目很成功。

四、实行量化管理,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没有一个学生愿意落后, 每一个学生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与认可。所用的学生都有着参与管理班级想法, 只是缺乏自信心, 特别是那些学习上苦难的学生, 他们在内心深处潜藏着不甘落后的因素, 因此班主任应该重视这一点, 给他们创造合适的环境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在制定班级量化管理的过程中, 让每个学生都参入。每个同学都制定出适合自己目标, 如果目标太高长久实现不了, 他们就是失去竞争的意识, 如果太低也不能达到激发竞争意识的目的, 这就需要在老师德帮助下制定出明确的恰当的竞争目标, 必须有的放矢, 制定目标不能盲目。对于学生的行为老师必须及时给予评价, 每天一小结, 每周一总结, 看看自己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达到了老师要及时给予评价给予信心, 如果没有达到目标老师班组长帮助其找到原因, 给予鼓励。这样做既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合作意识也得到增强, 又形成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

五、充分利用好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促进班风的形成

教育是一种活动。班主任老师应带领班级的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大型集体活动, 如运动会、歌咏比赛等。通过集体活动, 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思想品德, 不甘落后、团结拼搏的精神。对整个班风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六、建立学生家长档案, 家校联手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家庭教育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有两面性, 在家与在学校表现不一, 班主任必须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 借助家长的力量来管理班级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通过网络、短信、家访、写感谢信等形式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 把每一次联系都变成老师与家长友情的交流, 变成家长与孩子友情的交流, 必定会赢得家长的支持与尊重。

总之,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讲求管理的艺术和方法, 培养和锻炼自己较高的心理素质和管理素质, 这样才能管理好班级,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最佳环境。

摘要: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注意管理的艺术和方法, 培养和锻炼自己较高的心理素质和管理素质, 这样才能管理好班级,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最佳环境。

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篇5

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我校针对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拖沓,学生参与活动的面与时间少,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开展更新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探索,初步构建了“自学—引导—发现—总结”的课堂教学法策略。

“自学—引导—发现—总结”的教学策略,从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着手,启发学生独立地学习,去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实现认知与情感双因素和谐发展。“引导”是这一策略的中介,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激励学生发现,又及时引导学生解除探索中的困惑,使学生既获新知,又获探索新知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与创造能力。

“自学—引导—发现—总结”教学法策略的理论基点

1、学生主体说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自学—引导—发现—总结”教学策略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基础上,它充分肯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为全体学生创造一种“求知”、“探索”、“创造”的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学、发现的时间,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2、自我实现说

学生学习的起源来之于动机,而动机则来这于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期待或志趣。在“自学—引导—发现—总结”教学策略中,教师用真诚的信任、积极的期望、准确的诱导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形成一种自觉、持久的内驱力,激励学生去积极思维、自我实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对立统一说

从哲学角度看“自学—引导—发现—总结”,自学是内因,引导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在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正确引导,达到发现之目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学不是单向发展的,而是相互反馈,相互促进,相互成因果关系的,教师与学生是交互影响的对立统一体,

4、发现说探索是发现的前提。布鲁纳指出:人们只有通过练习解决总是和努力发现,方能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当学生获得了这种发现的探索、方法后,就能在学习过程中从已知领域,就有能力解决未来工作中出现的新课题。“自学—引导—发现—总结—总结”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一种教学策略。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内因与外因、理论与实践、内容与能力、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体现主体对教学活动的自觉参与和人格能力的主动发展为指导,贯穿渗透以下有关原则:

1、以主体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为中心的原则。

2、整体、科学、有序训练的原则。

3、方法指导、能力训练和培养人格三位一体的原则。

4、创新教育原则。

5、内因与外因相互结合原则。

6、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求新知相统一的原则。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展过程,实现认知与情感双因素的和谐发展,提高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2、探索建立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和组织形成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的本领。

3、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

4、探索启发引导,促进主体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形成有利于主体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理论体系。

5、研究教法、学法、探索教材改革,更新课堂教学传统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自学----引导----发现——总结”教学课题的操作

1、自学是基础

自学,顾名思义,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依赖别人,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学习,或多或少获取知识,当代教育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先听讲,不融化,不会成才。惟有入学而取得了自学的本领,才能成才。学生受教育,就是要学到一辈子能够坚持自学的本领。”可见,自学对一个人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把学生的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手、口、眼、耳)和思维器官(大脑),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和探索,把学生应有的自学时间还给学生;此外,教师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设计步骤,教给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以下读书的步骤,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掌握读书的方法。

疏通读:学习新的课文,先把每句话读通,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

了解读:在初步读通的基础上,再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探索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后,进一步思考重点词句的含义,分出文章的段落层次,探索作者的写作目的及布局谋篇的特点。

巩固读:理解课文内容,特点后再读,巩固获得知识。

检查读:通过读来检查文章中还有没有理解的地方。

弥补读:琢磨琢磨再读,通过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回味读:教过的.课文经常诵读,反复体味课文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并熟读背诵某些段落以培养语感。

除此之外,另有“从审题着手的预习法”,“质疑问难法”等。我们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自学步骤,便学生灵活掌握学习方法。

⑵举一反三,运用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具体事物,学其“一”,从中获取方法,认识掌握规律,然后指导实践,“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其特点是揭示旧知与新知、学习与运用之间的联系,教学中,教师以典型内容(文或段或题)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概括出现规律,然后让学生独去学习其他内容,由学到悟,由悟到用,形成能力。

⑶善思好疑,增强能力

“思源于疑,”思维从问题开始。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时着力引导学生实践中掌握质疑解的基本方法。质疑,有找依据质疑、找关键句质疑、找原因质疑、找矛盾质疑、联想质疑等。学生发现疑难后,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发表具体和想法,形成互相争辩的氛围。学生对发现疑难、兴趣盎然。“质疑—解惑—讨论”的过程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2引导是中介

在“自字一引导一发现的”的课题地教研中,教师的引导是中介。提倡学生自学,并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但这仍需教师的引导,激励。学生在探索过各中常常会出现困惑,更需教师及时点拨,指导。

实践中,教师引导的中介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激情。

情绪心理字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师生间的情感,对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会产生直接影响。教师要为人师表,爱生,教态亲切,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不同层次学生装的自信心。教师的爱如同催化剂,会激起学生对老师的爱和尊敬,这种情感也会迁移到教师所任教的这门学科上来,激发学习热情。

(2)激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求知欲、探险索欲。当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发现规律时,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结果、参与态度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获得自信,增强愉悦体验。

(3)激力。

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思维的矛盾运动才是真正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促使学生保持在学,发现过程中的持久的内驱力。

3、发现是目的。

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独立发现的过程,学生的发现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求新知,掌握方法。

发现的目标有以下三大类:

(1)表层目标。

表层目标是指课文中的知识和内容。学生在自学中寻找出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已知知识和方法,自主地去理解,从而获得新知。

(2)深层目标

此目标是指对课文中隐含的东西作深层的发现。即寻找知识背后的原因,依据。如:课文中用词的妙处,分段的依据等,还要发现现象之问的异同,现象与本质的差别,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和矛盾等。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去发现新的意义和方法,并把它们转化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识。

(3)创造目标

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懂得了课文中的知识是什么及为什么是这样的,是不够的。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对书本上现有的知识和结论作独创性的发现,甚至发现课文的不足之处,并设法加以弥补,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装去发现以上目标:

(1)直观发现

自学蝇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作用,通过观察实物,图形等,积极思考鱼肝油出其特点和规律,从而有所发现。

(2)类比发现

自学中,引导学生寻找同类问题或内容的相同,相似点,比较不同现象之间的异同。在比较中认识规律,并用这一规律去发现冷气知,提高能力。

(3)归纳发现

这种发现旨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可先从一个个别,特殊的问题材着手,分析,归纳出适合这些个例的规律,然后总结出适合于同类事物的一般规律。

(4)迁移发现

所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影响,自学中学生学过的知识去理解,发现新知识,然后再对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整理。这种学习的迁移,即复习了旧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5)讨论发现:

学生自学后,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相互交流促进发现,培养合作精神。

以上发现的方法不能孤立使用,而必须互相交织综合使用。教师对于不同的发现要给予评价,以形式正确的思维方式。发现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较牢固地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并能促进他们去探索新知。在自学过程中,发现可以是多次的,当学生有所发现时,教师可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独立思考,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探索新知的奥秘,不断完善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4总结是“自学——引导——发现”的归纳整理阶段,其实学生在发现过程中,就已进行了及时的小结,它是和“发现”紧密联系的。在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后期,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的系统性知识的总结,把前后的知识用分析、比较、综合的办法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从中悟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然后,进一步用规律性的知识把前后各方面内容串起来。长此坚持练习,会在学生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人才策略探究 篇6

【关键词】 企业人才对策

1. 人力资源是新经济时代的核心动力

1.1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当代经济学把各种资源分为四大类: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决定经济增长的第一资源。在新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出现了转移。相对于人力资源而言。资本、土地、机器、设备、原料、资金等传统资源的有效性正在相对减弱,产品生产、商品价值提高、企业成长、国家竟争力增强,都更加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资源。

1.2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资本中的第一资本

1981-1993年,在美国被兼并和收购的公司中,大多数市场作价比账面价值高出1-8倍,其原因是无形资产的价值大大高于有形资产的价值。无形资产也叫知识资产,是由人力资源创造的。知识经济本质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主导要素是知识,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199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与社会学教授贝克尔曾指出:发达国家的资本75%不是实物资本,而是人力资本。

针对这种情况,世界银行副行长瑞斯查得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比原料、资本、劳动力、汇率更重要的经济因素。美国知名学者托马斯·比得斯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日本有的学者将“人才”改为“人财”。有了人才就有了资本,就有了财富。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产。

1.3 21世纪的社会主角是人才

由于人力资源的作用超过了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因此,21世纪是人力资源主导时代,社会主角是人才。“社会主角”,是指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最大和起决定性作用的群体。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中,社会主角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人才。这样,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再向知识经济转变,我国的社会主角必将由官本位向企业家本位再向人才本位转变,我国也将进人人力资源主导时代。

2. 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对策

新经济时代下,企业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和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逐步消除影响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障碍,通过各种方式策略吸引和留住人才,使人才真正成为企业的财富和不可替代的首要资源。

2.1要树立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履行的基本条件,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的履行必须立足于诚信的道德基点上。在当代中国,诚信具有其他道德无可比拟的特殊价值。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经营管理中,企业必须通过契约的形式与员工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契约的履行实现诚信管理。这样,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员工的利益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2.2要创建具有向心力的企业氛围

企业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必须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舒心的工作场所。一要热爱自己的员工。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只有做到了让职工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让他们具备了充足的自信之后,才可能与职工们产生内心的共鸣,激发员工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促进事业有好又快发展;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员工个人的价值与企业的价值融为一体,为员工良好的智慧、才能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充分的施展,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与工作环境,大力倡导“团结、进取、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诚信形象,形成积极进取、崇尚竞争的企业文化,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团结、合作精神,“团结出人才、团结生财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3要重视人才的教育培训

人才是相对的、动态的,如果不继续学习,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老化、落伍,不再是人才。因此,人才只有在用人单位里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永不落伍,才能够长久地维持自己的人才特性。企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必须积极地履行人才培养的义务,要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增强人才的职业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激发终身学习需求,成为劳动者的终身大学。

2.4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吸引和留住人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带有长期性、战略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的一件大事。只有体制机制活,人才工作才能满盘皆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并根据个人贡献大小,适当拉开分配档次;二要不断完善奖励制度。建立企业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员工实行奖励;三要不断完善福利制度。保证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2.5要善于用好人才

用人比选人更为关键,一些单位选人时求贤若渴,到手后却束之高阁。很多企业现在是到处招聘人才,广告满天飞,到头来却是招而不用,最后招聘人才成了收藏人才。所以,要采取一切手段,把好人才选进来,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但最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是“舒心”留人,促进良好人才环境的形成,展示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良好社会形象,为引进人才的工作增添新的吸引力。

2.6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充分重视“小人物”在团队的作用,保持团队的稳定性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只要是有利于利润增长的一切方式都应该采用,为增加利润,通常是一方面增加销售收入,另一方面缩减成本。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从表面上看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是增加的人力资源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因此,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不会导致利润减少,而是利润的增加,反之,减少人力资本的投入恰恰会导致利润减少。另一方面,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不仅仅局限于引进核心技术人员和高学历等高层次人才,还应该充分重视小人物的作用。小人物是企业具体工作的直接执行者,离开了小人物,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被运用于生产,离开了小人物,再先进的管理理念也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小人物是企业形象的塑造者和宣传者,他们处于企业的底层,和市场联系最紧密,顾客是通过这些低层次的简单劳动者来认识和了解企业的,因此,小人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重大。通过对这些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技术,增强小人物的技术竞争力,是重视小人物的具体表现,通过对小人物进行技能培训,能够实现企业技术的梯次转移,更有利于企业技术的普及。

2.7要避免盲目引进人才

人才流动过于频繁对企业肯定是不利的。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除了改善用人环境外,企业引进人才工作要有年度计划,有的放矢,避免盲目引进人才。应把企业现状和发展规划,如实地告诉应聘者,不要夸大其词或许下不能兑现的承诺,要做到两厢情愿,双向选择,让引进人员无怨无悔。

综上所述,新时期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战略,要切实认清人力资源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真正意义上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为人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做到知人善任,取长舍短,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推动力作用。

语文审美教育策略探究 篇7

一.巧妙设境, 体会意境美、画面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 意识到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以直觉感知为主来认识事物的, 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 他们更是缺乏生活经验, 欠缺形象思维。因此, 若要培养学生美感, 则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如利用多媒体技术, 以图文并茂、声形合一的方式将文章中的形象、意境直观而生动的呈现给学生, 使其如临其境, 直接感知, 从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使其体会意境美、画面美, 并在美的氛围中领悟文本主旨。如教学《东方明珠》时,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书上东方明珠与上海建筑等全貌图, 要求学生结合图片与课本, 用自己的话介绍东方明珠的位置。而后多媒体呈现示六种不同姿态的东方明珠, 要求学生讲讲看到了哪些不同姿态的东方明珠?并从中选择一张最喜欢的图片, 说说你原因。

二.注重朗读, 体悟文本语言美、情感美

在语文学习中,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可细细品味文本语言, 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发掘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之美,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更深切的体会文本主旨, 获得情感熏陶, 形成美感。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朗读方法来巧妙渗透美育教育, 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如教学《三亚落日》一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再现形象, 并在形象中细细品味文本诗意, 受到美的熏陶。 (1) 导读三亚美景。以学生提问“三亚景色如何?”切入, 引导他们浏览篇章, 寻找描绘三亚美景的第二自然段, 细细品读, 思考:若想将课文中描写的美景变为一幅图, 需要画什么景物, 有什么样的色彩?交流讨论。 (蓝天、蓝色海、洁白海鸥、金色细沙、碧绿椰树) 然后再读一遍, 讲讲自己最喜欢其中的哪些景物?说明原因。同时, 指导他们读出喜爱的情感。这样, 将静态的语言文字变为生动形象, 可唤起学生情感, 使其产生喜爱的情感。2) 导读落日美景。 (1) 全面感知落日特征。提问:“落日时是什么情形?”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抓住词语“美妙绝伦”与“真有诗意”, 使其整体感知落日形成。 (2) 品味落日过程。引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要求他们讲讲落日过程是如何的美妙, 然后学生自由朗读, 并想象画面, 并指导他们注意朗读的语气:活泼、快乐。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有情感的朗读, 想象画面。这样, 脑海中呈现相关画面, 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描绘的日落, 呈现动态过程:从快乐、活泼转向平静温和, 最后入水, 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深切感觉, 并将文本意象形象化与具体化, 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之情。

三.培养想象, 感悟形象美、内涵美

审美教育具有情感性与形象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 若要真正调动学生情感, 教师则需注重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 使学生结合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 运用想象, 在头脑中构建鲜明独特的形象, 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感悟形象美、内涵美。如学习古诗《洞庭湖》时, 当分析“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闭上眼睛, 听配乐朗诵, 想象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并用几个形容词加以说明。于是学生静静想象, 踊跃发言。有学生讲述道:一个秋天的夜晚, 我漫步于洞庭湖边, 柔和月色与湖水相融合, 湖面如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 君山就如一个放在白银盘中的青螺, 我深深的陶醉于这迷人的景色之中。还有的表述道:月明星稀的秋晚, 我登山岳阳楼, 远望洞庭湖, 银色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 月光如水水如天, 朦胧之中, 君山仿佛白银盘中的一个青螺, 非常惹人喜爱。

快乐体育实施策略探究 篇8

一、语言生动幽默、有趣

教师的语言是否生动、有趣,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分腿腾越练习中腾空的“身轻如燕”、落地的“稳如泰山”,足球过人及穿插跑动的“形如狡兔”, 游戏规则讲述的《攻克堡垒》《火线救伤员》 等,都能充分展示语言艺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美感及趣味,诱发学生兴趣,从而以一种蓬勃向上、蔑视困难的勇气完成技术动作。 言之有乐、有物、有趣才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学生对有感染力的语言是乐于接受的,因为便于记忆,也为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供了方便。

二、有序安排场地、器材

上课铃响了,学生对场地、器材布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几个由小木箱堆积而成的堡垒,里面放了很多垒球,8~10米处树立着几块投掷靶,而另一块则是由体操棒、体操垫、跨栏架、跳绳组成的综合素质训练的场地。这样的场地、器材设计从开始排队的那一刻起,就吸引了学生,他们开始想象课的内容,迫切想尝试练习了。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易受干扰是影响小学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 以及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因此,场地、器材安排合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三、选用新颖实用的教材

学生不愿意每天做跑步练习和单一的篮球运球练习,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那么,如何选用和搭配教材呢? 可以将青蛙跳远、武术鹰爪与故事、童话结合;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将技术动作穿插在故事、童话中;滚轴车练习短跑技术动作;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这样便显得教材的新颖。又如,篮球基本技术练习安排三人篮球赛,使他们得到满足,而达到人人快乐的要求。新颖、实用、 有挑战性的教材是学生快乐的保障。

四、在教学中进行角色转换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饰演好自身角色外,还必须饰演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一起游戏,与学生一起开怀大笑,一起做优美的动作。这样,学生就会视你为同学、朋友,与你交流,将他们最喜爱的活动告诉你。了解了他们就等于厨师知道了客人的口味,科学家有了实验的课题。同时,他们也会视你为导师,遇到困难时,他们会衷心请求教师帮助解决困难。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两面性是完成一节快乐体育课的重要条件。

五、融入游戏创造快乐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作为 “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的最重要内容和实现手段之一,能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与内容, 有效地促使体育教学向快乐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1.实现目标添加游戏。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可以适当添加体育游戏,利用它来阐述教材内容,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内容以及要求。例如,学生对防守技术动作的具体实施意义并不是很了解时,教师可采用教学比赛的“半场追打”游戏方法,边指导边给学生讲解防守技术的重要性。

2.提高注意力融入游戏。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是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种通病。例如,篮球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都会随着外界的干扰因素来转移。教师可利用体育游戏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让学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让学生将精神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如,当学生学习注意力松散、不集中时,教师可采用“头上胯下传球接力”游戏,使学生很快集中注意力,以便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3. 降低疲劳融入游戏。当教师重复讲解,学生重复练习某项技术动作时,学生就容易产生疲劳心理。这一时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部分:首先,利用体育游戏诱导学生更快地掌握某项技术动作。在讲解完一项技术动作后,教师可趁热打铁,立即安排一个技术与之相关的体育游戏,这样就能更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运用体育游戏增加运动量。 当学生有些疲劳、思想松懈、情绪低落时, 正常教学练习不能完成或达到教学任务所要求的运动量负荷时,教师可利用体育游戏, 有效激发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练习兴趣,达到增加运动量的目的。

4.结束放松融入游戏。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逐步回到相对安静状态。而常规的体育课结束部分一般都是用慢跑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徒手操来达到放松目的,这些手段往往缺乏新意,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加剧了他们的倦怠心理,虽然身体肌肉达到放松,但是心理和精神上并不能彻底放松。 然而体育游戏对于心理、机体的放松具有独特的功效。富有情趣、健康、轻松愉快的游戏能转移大脑神经中枢的兴奋,使机体得到放松与恢复,回到较好的身心状态。因此, 在结束部分要安排能突出其趣味性特点,内容新颖、幽默、轻松活泼的游戏,使学生摆脱心理上的紧张状态。

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篇9

一、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动力。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出来, 就会对探究学习活动感兴趣, 并以积极主动和坚强的意志参与探究性学习的活动。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桂林风景的彩图, 让学生设想自己真的乘舟在漓江游览:山依水, 水绕山, 山中有水, 水中有山, 群岛隐现, 云雾缭绕, 山间“绿树红花”, 江面“竹筏小舟”, 呈现一片迷人的风光。通过直观欣赏, 学生已进入了诗情画意的优美境界中, 不禁心驰神往, 仿佛身临其境, 渴求知识的欲望油然而生。紧接着引导学生从篇末结句“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入手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 开篇伊始,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倍增, 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 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就能全神贯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教给学生探究的学习方法

1. 从课题入手进行探究学习。

语文的题目就是语文的“眼睛”, 它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阅读的韵味。如教学《草船借箭》时,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以“借”字为主线, 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教学时教师向学生推出以下问题: (1) 周瑜为什么要限期造箭? (2) 诸葛亮是在什么情况下“造”箭的? (3) 诸葛亮借箭成功后, 周瑜为什么长叹一声?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以“借”字为主线去思考、去探究, 就能了解文章的前因后果, 抓住中心。

2. 引导比较辨析, 进行探究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 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如在《登山》一课中, 写巴果茨基走小路的句子:“只见他的脊背紧紧地贴着陡峭的悬崖, 沿着狭窄的小路, 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动着”时, 让学生比较去掉“紧紧地”“慢慢地”是否可以, 为什么?把“贴”换成“靠”, “碎步”换成“小”, “移动”换成“走动”, 哪个词用得更好, 为什么?通过比较探究, 使学生感悟到课文中所运用的词语更能充分说明小路的危险和巴果茨基过小路时的真实动作和神情, 让人读后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3. 点拨解疑, 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质疑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 为了节省课堂时间, 避免学生提太多简单的、没有针对性的问题, 也为了消除有些学生担心不能把问题表达清楚、不敢质疑的心理障碍, 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后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 学生把问题的焦点放在了: (1) 地球究竟可爱在什么地方? (2) 地球母亲的慷慨表现在哪儿? (3) 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有哪些?面对学生的疑问我没有急着把答案告诉学生, 而是引导他们联系全文, 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展开小组讨论, 使学生在了解信息、整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过程中, 体会地球妈妈是在毫无保留地对待我们, 她无私地为我们提供各种资源, 哺育着地球上的60多亿人口, 从而理解地球的“慷慨”。

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篇10

由于数学学科特点, 是否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进行预习, 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 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针对性的预习, 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引导学生预习时, 我主要有三方面的体会: (1) 不是每节课都必须要进行预习; (2) 不是每种类型的课都适于进行预习; (3) 在预习的过程中, 不要搞“一刀切”, 人为地给学生规定出条条框框, 这样会限制孩子们的自主性。

从学生最后预习所展示出的成果来看, 学生完成预习的质量与他们认知水平、思维水平是紧密相关的。那些思维不太活跃的学生展示的预习成果大多是采用抄书的形式, 从他们的预习成果中, 很难发现他们通过预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有一部分学生在预习中, 采用了标注的方式, 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在书上用一些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符号标出来, 这样在听课时, 就具有较强的指向性, 可以说基本上达到了预习的目的。还有一部分思维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较强展示欲望的学生, 在预习时就已经把要讲的知识弄懂了, 能提出一些新思路、新想法。

二、在查找资料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课前, 我把要学的内容告诉学生,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自由地查找相关的资料, 由于学生认知趣味各异, 找到的资料也五花八门, 而且其中有一部分可能与课上所讲的内容并没有关系,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

课上, 在完成讲授新课环节后, 我都要安排讨论交流的环节。通过这个环节, 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学生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大家, 获得伙伴们的认同, 从而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在小组或集体的交流过程中, 将原来杂乱的信息条理化;通过交流, 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将与本节课有关的信息纳入到各自不同的知识网络中去;对学生搜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 保留有用的信息, 剔除无关信息和错误信息。

课后, 我还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自己对课上获取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再整理。同时我也建议学生、带着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整理后的资料回到广阔的生活空间去, 让他们置身于生活中, 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体验。

三、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的交流能力受他们的认知水平、表达能力、综合素质诸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在进行这个过程时, 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的:

(1) “师—生”形式:在低年级,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表达能力较低, 因此, 在这一阶段交流的方式主要是师问生答, 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 “生—师”形式:到了中年级, 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而且在一、二年级对学生的质疑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培养, 因此, 在中年级阶段, 部分学生会进行自主疑问。

(3) “师—生、生—生”形式: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中、高年级的课堂上, 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前两个阶段简单的交流形式了。从中年级的中、后期开始, 就会出现“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的交流形式。

四、在体验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理论, 这一理论应用在数学教学中, 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体验。我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尝试着进行了两种形式的体验。

一种是引导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学生在“做”中思、在“做”中学。学生通过观察、搭建、比较与想象推理等活动主动生成认知结构, 促进认知体系由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 实现思维质的飞跃;另外一种方法是引导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内在体验。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数学概念具有迁延性, 因此,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思维, 在已经初步建立概念的基础上, 通过填空、判断等多种形式, 以概念为准绳, 在头脑中进行内在体验, 这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一条途径。

五、在总结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 追求策略 篇11

一、引导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景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的最好途径,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主动性”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它具体表现为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有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气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激发及引导。创设情境就是要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协调,师生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创设情境,就是要创设一种能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创设情境,唤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机。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源头性”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首先要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生活情景,供学生观察、解释、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条件给学生大胆猜测想象,并给予引导。对学生提出或回答的问题,不管正确与否,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的问题也不能简单的否定,更不能责怪,这对于学生养成敢想、敢说、敢问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探究科学真理的内在素质非常重要。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过去我们常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流程展开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效果好[1]。

三、创设操作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增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在操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主动学习状态中去,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情景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景,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有选择性的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并纳入认知结构中。

四、及时激励评价,体验探究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获得成功,才会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所以自主探究实践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面对新知识,我们要让学生独立探究,使学生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获取成功,使其探究意识不断增强[2]。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长根.构建自主探究平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3):290-290,272.

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 篇12

一、教师引导, 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首先要进行引导,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教给学生一些生疑的方法, 逐步引导学生抓住重要的本质的问题。如教学《孔乙己》这课时, 我采用寻因生疑法, 根据课文最后“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话, 引导学生讨论孔乙己的结局, 于是学生提出了“孔乙己死了吗”“孔乙己是怎么死的”等一系列的问题。再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 当学生看到于勒来信说他在美洲“赚了点钱”, 还“希望能够”赔偿哥哥的损失这些内容时, 学生很快就提出“于勒在美洲是不是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了?他在美洲到底混得怎么样?”等问题。当看到穷困潦倒的于勒, 说他不愿回到亲人的身边时, 学生就提出:既然不愿回到亲人身边, 可于勒为什么还让船长把他带回祖国, 而且偏偏是在离家乡很近的极有可能与家人相遇的“特快号”上当水手呢?课文最后说“我”给了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 还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 父亲的弟弟, 我的亲叔叔。”学生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要给叔叔小费呢?为什么不当场叫叔叔呢?由此可见, 经过教师耐心的引导、点拨, 学生会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能发现问题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二、切磋讨论, 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对于提出的问题, 我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 学生在探究中遇到问题, 教师要在关键处加以指导或点拨。如上《孔乙己》这课, 在学生提出“孔乙己是怎么死的”这一问题时, 我因势利导, 要大家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和自身的体验, 设身处地想一想, 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便展开讨论, 有的说孔乙己是饿死的, 因为他不会劳动, 还被丁举人打折了腿, 没人照顾, 缺吃少喝, 所以饿死;有的说孔乙己是冻死的, 因为他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已是深秋, 不久就入冬, 而他只穿一件破长衫, 再加上没有吃的, 身上又受了重伤, 自然被冻死;还有的说孔乙己是笑死的, 因为他自命清高, 一心想往上爬, 但不能适应现实, 所以饥寒交迫、孤苦伶仃, 他是在黄粱美梦中狂笑不已后告别人世的。通过讨论分析, 学生逐渐明白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毒害之深。再如《我的叔叔于勒》在上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 学生通过切磋讨论, 分析于勒的性格特征, 了解到于勒是个赚钱不多却很糟蹋钱的人, 他不是真的不愿意与家人相见, 而是不敢见他们, 但又希望能看亲人一眼就满足了, 可见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文中只有“我”对叔叔表示同情和可怜, 作者是通过“我”的心理、行动, 和菲利普夫妇形成鲜明的对比,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在“我”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因此,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互相讨论, 各抒己见, 往往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养成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精神。

三、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活是学习语文, 进行实践运用的广阔舞台, 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 它为语文学习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时代活水。根据教材的特点, 结合生活实际, 我们要尽量让学生走出课堂, 拓宽语文探究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如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有一道作文题是“谈谈绿色食品”, 要求:一是写作前查阅报纸杂志、科学书籍, 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上搜集关于绿色食品的相关资料;二是去超市、农贸市场作调查, 了解有关绿色食品的上市情况, 以及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态度。要完成这样的作文, 必须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去调查, 去了解, 上网查资料, 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 以及它所具有的一些特征等。为了了解绿色食品的上市情况, 以及人们对它的态度, 还有它的发展趋势等, 我让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 利用双休日或课余时间, 到超市、商店、饭店或菜市场去作调查, 结果他们表现得非常积极, 并自己拟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 进行具体的分工与合作。最后他们不但很好地完成了这篇作文, 还懂得了很多相关的知识, 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开放的语文课堂, 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上一篇:构建和谐社会:要素下一篇:加强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