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合发展

2024-10-01

竞合发展(精选12篇)

竞合发展 篇1

一、长三角港口物流产业分析

1. 长三角二省一市物流发展国内领先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二省一市经济实力雄厚, 基础设施完善, 交通方便快捷, 物流发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主要生产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洋山深水港区已经形成规模, 其硬件设施、软件管理水平和整体作业效率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平。2012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7.36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达3252.9万标准箱。口岸环境不断完善, 港口保税区和物流园区的功能进一步增强, 海关区域“大通关”政策进一步落实, 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海港拥有国内一流的、初具规模的口岸物流基础设施, 拥有成为口岸物流中心所必需的经济发展背景: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 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 同时还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口岸。此外还拥有物流发展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为现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沿海地区集疏运体系完善

江苏沿海地区岸线资源优良, 沿海高等级公路贯穿南北, 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南通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北翼重要港口, 拥有沿江、沿海两条黄金岸线, 航道条件好, 深水资源丰富。洋口港已具备20万吨海轮通航能力, 正朝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喂给港和支线港方向发展。大丰港以特色产业港定位, 以港口为中枢的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对外辐射半径日益延伸, 中转性物流需求市场潜力巨大。连云港港腹地广阔, 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 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 亚欧间重要的水陆中转港。沿江港口群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迅猛增长, 已形成以南京港、镇江港、苏州港、南通港为国家主要港口, 江阴港、扬州港、泰州港、常州港为省重要港口, 分工合作、持续协调的分层次发展格局。苏州港由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港三港合一, 实现了有序竞争、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 成为江海河联运、内外贸货物运输、装卸与仓储、多功能综合性港口, 江苏省重要的集装箱干线港。

浙江省政府加快对交通设施和物流园区的投入建设, 现代物流的发展显示出蓬勃朝气, 形成了以《浙江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浙江省交通物流基地布局规划》、《浙江省沿海港口集疏运网络规划》等为主体的规划体系。港口布局日趋合理、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信息基础设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沿海港口配套物流园区、物流加工区和保税仓储区等不断完善, 内陆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乡镇物流站点已形成网络化发展趋势, 基本建成集装箱、煤炭、石油、液体化工、矿石、粮食六大货种为主体的港口物流体系。宁波—舟山港区位、资源、集疏运网络和信息化等优势明显, 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枢纽港, 2012年全年货物吞吐量达到7.44亿吨, 居世界第一。

3. 长三角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长三角物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一些结构性矛盾凸显, 物流基础设施仍然落后, 包括港口物流在内的长三角物流业在国际供应链中仍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环节, 物流增值功能不强, 综合物流成本相对较高;港口功能、产业结构趋同, 物流市场竞争存在一定的无序现象, 使长三角港口整体效应发挥受到抑制;物流管理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各地发展物流业的政策标准不一致, 导致难以实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推进长三角物流业迅速发展, 各港口之间的联合协作显得必要而紧迫。

二、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现代港口功能演变, 第一代港口主要功能是装卸和仓储, 第二代港口发展为提供分拨、配送等增值业务, 第三代港口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港口物流的发展历经传统物流、配送物流、综合物流和港口供应链四个阶段。全球物流、共同配送, 智能化管理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基本趋势。

1. 以供应链的概念经营港口物流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 促使港口物流必须向国际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 以供应链的概念经营港口物流势在必行。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动态、复杂的网络结构, 需要作为供应链核心的港口企业对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进行协调运作, 通过港口物流企业与路域、航空物流的全方位的合作, 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专业物流公司合作, 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通道。将静态的管理机制与动态的计划实施相结合, 使各企业在共同利益驱使和优势互补的情况下, 通过资源整合, 形成辐射全球的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联盟。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 以提高物流链运作的效率和降低供应链成本, 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为客户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

2. 依托物流园区开展一体化服务

充分依托港口附近的物流园区开展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开展如腹地运输、拆装箱、报关、报验、包装、质量控制、库存管理、订货处理和开具发票等增值服务;提供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服务;提供货物在港口、海运及其他运输过程中的最佳物流解决方案。加快高增值港口物流园区建设, 筑巢引凤, 建立“前港后厂、港工互动”的发展模式;加强与城市及腹地的对接、合作与联动, 拓展空间, 使港口真正成为城市、腹地走向海外的枢纽, 成为承接国际物流、金融、流通、咨询等服务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和桥梁。

3. 高科技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加大

新加坡、鹿特丹、香港、汉堡等国内外先进港口利用港口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大力推进以高科技手段、现代化管理为特点的港口物流, 取得巨大成功, 其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港口业的新趋势。从这些典型港口的发展轨迹与特点不难发现, 依托良好的区位、岸线资源, 集疏运、腹地经济、金融、信息和政策等优势条件, 提高港口物流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开展高效且具有特色的增值服务, 是港口物流发展的有效途径。各种先进的技术, 如条形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卫星定位技术、自动仓库、集装箱电子识别技术、物流仿真技术、辅助决策技术等将在港口物流领域广泛应用, 使港口物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4. 信息化是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先决条件

现代物流企业业务运作过程具有环节多、信息量大的特点, 其信息的动态特性和实时特性较为突出。因此, 企业的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物流的畅通依赖于信息流迅速、实时地运转, 信息流不畅或滞后是导致物流速度低下的关键因素。而信息的快速收集、处理、传递与交换依赖于信息的载体。EDI通过结合现代Internet通信技术, 可以很好地满足物流、信息流的要求。港口物流必须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 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提供电子定舱、网上报关、报检、许可证申请、结算、缴退税、虚拟银行等网上服务;依托“虚拟链”, 建设服务覆盖全球的“虚拟港”, 通过“虚拟链”, 使港口物流的供应链上任何一环都能达到资源、信息共享, 从而实现总体功能最优化的物流服务目标。

三、长三角港口物流产业发展对策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长三角逐渐成为接轨世界经济的前沿, 这要求长三角在经济发展中迅速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实现现代物流一体化运行机制, 构建港口物流一体化网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战略上来看, 长三角港口合作发展有利于扬长避短, 发挥各自的优势, 可以实现对区域内港口的总体布局及市场结构进行合理化规划, 协调各方利益, 以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等资源重复浪费的局面;加强各港在具体分工上的协作, 细分货运市场, 完善运输功能, 减少区域内各港口间的激烈竞争而引发的内耗, 促进物流在区域内全面畅通;壮大合作各方港口的实力, 提升整体力量, 维护共同利益。从港口功能竞争走向物流与供应链竞争是长三角港口群持续协调发展的最佳选择。

1. 推进长三角港口物流规划对接

根据长三角城市“一核九带”发展框架和城市定位, 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园区为结点,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建设、互利共赢原则, 完善长三角港口合作协调机制, 整合长三角现有物流资源的相关政策, 使长三角现有传统物流资源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全面落实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推进长三角区域港航合作的指导意见》, 加强长三角区域港口规划协调, 避免物流园区重复投资, 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和港口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支持港航企业跨区域开展业务, 加大航运综合试验区的政策创新力度。上海组合港管委会作为区域性港航发展行政协调机构, 要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港航企业资产和业务融合、促进长三角地区港航经济整体发展、提高综合国际竞争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完善长三角各城市的交通发展, 加快各城市间规划对接。统筹规划物流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物流节点规划, 力求实现多功能、多种运输方式共享。

2. 推进长三角港口物流通关对接

当前区域港口合作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障碍是现行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沟通与协调, 各自为政, 跨地区的物流服务往往受到区域性局部利益的影响而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 难以有效合作和协调, 缺乏系统性、一体化的考虑。长三角各市应调整转关运输监管流程, 提高转关效率。在跨关区快速通关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虚拟的区域数据平台, 实施“选择申报, 多点放行, 统一平台, 区域联动”的一体化模式, 对物流监控目标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监控, 实现跨关区的申报、审单、验放, 最大限度地加快进出口货物在长三角区域内的流动, 全面提高海关管理的整体效能。

3. 推进长三角港口物流信息对接

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梯次推进的原则, 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 整合现有物流资源, 建设现代物流基础平台、信息平台和政策平台, 培育和组建大型现代第三方物流集团, 形成涵盖长三角, 辐射周边地区的强大物流产业优势。合理调配物流资源, 实现物流的信息化管理, 使信息网络和实物配送网络两网合一。具体措施包括:采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投资建设长三角物流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 将物流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嫁接, 抢占该领域的全球制高点;推进EDI项目建设, 建立长三角交通通信服务专网系统, 采用先进的数字编码、计算机网络和数字通信等技术, 与智能应用系统互联。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现代物流供应链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推进物流企业敏捷化改造。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综合化、网络化大型骨干物流企业, 实现物流企业对外联系的高度数字化、网络化。通过与国外著名物流企业结成合作伙伴, 形成较完善的长三角物流网络并与全球物流网络无缝对接, 运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进行实时管理, 为品牌企业及B2B电子商务网站提供从物流系统规划、咨询、集成到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全球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

4. 推进长三角港口物流人才对接

如何尽快培养优秀的专业化人才已成为长三角城市各物流企业的当务之急。面对人才的紧迫需求, 力争引进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现代物流策划和管理人才, 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人才使用环境吸纳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培训体系, 在物流产业中推行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制度, 从更加广阔的角度来加快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训。

参考文献

[1]上海港管委会.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情况及形势分析[J].港口经济2013 (4) :20-22.

[2]叶红.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分析及策略选择[J].物流科技2011 (5) :36-39.

[3]楚天骄.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 (4) :118-121.

[4]黄少卿.当前港口物流发展态势及对策[J].港口经济2012 (2) :33-36.

[5]卢山.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同构测度与产业协同发展[N].南通日报2010-2-24.

竞合发展 篇2

后来小和尚长大了,终于还是不堪忍受寺庙的清冷,从楼上跑到了楼下,还做起了生意。不过老和尚的智慧还是对他有所启迪,他发现在生意场上虽然各色人等,纷纭复杂,但也只有两个人:合作者和竞争者。

这只是原始的发现,后来他据此做了更多的研究。

什么是合作?

合作就是商业中的多个主体为了共同的利益做共同完成一件能产生价值的事。没有合作就没有价值的产生,合作解决了利益的产生问题。

什么是竞争?

竞争就是商业中的多个主体为了自身利益而针对同一利益目标互相开展利益争夺。没有竞争就没有利益的分配,竞争解决了利益的归宿问题。

小和尚有点兴奋,继续钻研下去。

我该和最合作呢?

合作者中最最重要的就是客户。有人会问?一个顾客到一个小店买了一包口香糖,拿糖付钱走人,一分钟不到就完成交易,他们之间也有合作吗?当然!一个有钱,一个有烟,相互交换就是合作,只不过很简洁而已。复杂一点的情况比如我们为客户提供一个解决方案,首先是要和客户一起深入沟通,了解客户需求,直到探求最佳方案,然后报价,最后实施验收。过程很复杂,但你能说和口香糖买卖有本质的区别吗?

合作者很重要的还有股东之间,企业和员工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与供应商的合作,与代理商的合作,甚至和竞争者的合作。

这么看来,合作真是无处不在啊!合作就等于赚钱,要赚钱就要合作,小和尚的心里这样一来回,豁然开朗。

接下来我该和谁竞争呢?

当然首先是和我们抢客户的人,我们必须要胜出才行,不然就没有客户同我们合作罗!没有客户同我们合作,后果可不堪设想!!

在竞争者中不可忽略的还有股东,因为赚了钱之后谁都想多分一杯羹;到底谁多谁少呢?这一点真要费点思量啊!

竞争关系还有企业和员工,员工和员工,企业和供应商以及代理商之间。

不要忘了,竞争者中还有我们的命根子——客户,因为客户老是和我们讨价还价呀!

天哪!这到底是怎样一个世界啊?几乎所有的合作者都是竞争者,所有的竞争者也都是合作者。小和尚刚刚还自我感觉天地初开,现在又完全一片混沌世界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也许世界就是这样吧,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分合分合,合分合分,世界的精彩也许就是这样开始的。于是他带着更大的兴趣研究下去。

小和尚经过冥思苦想,决定结合自己从老和尚那里学到的仅有的一点阴阳八卦的知识,按照阴阳三个排列组合生成八卦的方式来描绘竞合关系,如果把合作当成阳爻,把竞争当成阴爻,任意排列组合生成如下竞合八卦:

一. 生卦

构成:合→竞→合

描述:始于合作,间有竞争,结于合作。合作为体表,竞争为内在,寓争于合;竞在内动,合在外承。

分析:此卦为竞合八卦中最好的一卦,竞合交错,互相转化,而以合为首尾,为未来开启道路,两合大于一竞,价值生成大于价值的瓜分, 所以取名为生卦。

经验:1、“君子和而不同”,一家人的矛盾是内部的矛盾,不至于破坏到整个家庭共同追求幸福的目标,

2、软件厂商和硬件厂商的关系。

二.成卦

构成:竞→ 合→合

描述:以竞争为开始,随即开展合作,并持续到最后。

分析:此卦始于竞争,转化之后收成于合作,合作是非常有成效的。故名“成卦”。竞争只不过是合作的媒介。合作是短暂竞争之后的持续深入合作。

经验:

1、“不打不相识,相识成好友”

2、两家本是同一市场的敌手,接触后发现彼此存在极大的互补性,进而形成联盟,成为市场的霸主。

三. 化卦

构成:竞→竞→合

描述:以竞争为出发点,充分竞争之后转为合作。

分析:充分竞争之后,眼看已经没有多少市场资源,转而一起开拓新的市场,于是事情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化。故名“化卦”,此卦关键点在于事情发展到极端而开始变化。

日常体验及案例:宿敌原是好友。 比如一对夫妻常年不合一直到老年,到最后才发现谁也离不了谁。

小结:前三卦都是以合结尾,具有面向未来的趋势,所以都是比较好的卦。

四、溢卦

构成:合→合→竞

描述:充分合作之后转而竞争。

分析:充分合作之后,市场价值开始膨胀,而且潜力很大,这就为竞争提供了条件,就好像一个水杯,装太多水就会溢出来,不如两个杯同时装,故名 “溢卦”。虽然此卦以竞争结尾,但两合大于一竞,所以还算不错。

五、分卦

构成:竞→合→竞

描述:以竞争为始终,但之中也会有合作。

分析:此卦竞争为根本,合作是辅助。此卦两竞分立两边,一合夹中间,故名“分卦”,要说明的是合作的空间其实很小,只不过是一种补充,但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它存在的理由。

经验:

1、敌人之间也有握手的时候。

2、比如移动和联通之间的互通互连,各大商业银行之间的“银联”等。

六、裂卦

构成:合→竞→竞

描述:以合作走到一起,而后持续竞争。

分析:简单合作之后却转向持续竞争,而且以竞争为结尾,看不到新的希望,竞争已经是恶性竞争,故名“裂卦”。此卦是最差的一卦。

经验:握手不过是战争的序曲。

七.合卦

构成:合→合→合

八.竞卦

构成:竞→竞→竞

分析:以上两卦为理想模型。因为在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但它存在的意义在于,它们是最原始的两种力量,它们相互碰撞而生成不同的商业关系,同时它也是我们思考的出发点。所以说它们是最重要的两卦。

竞合发展 篇3

关键词:竞合关系;博弈;双赢;竞争博弈;合作

“竞合”一词可以看作是由“竞争”与“合作”两个词组合而成的。事实上,它是上世纪末由两位学者亚当·布兰登博格(Adam M.Brandenburger)和巴瑞·奈勒波夫(Barry J. Nalebuff)从博弈理论出发所提出的一个与价值创造有关的理念。

一、竞合的内容与含义

如图1.1所示,竞合关系是博弈理论的应用结果。其中的“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争取价值的过程,而“合作”,则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在竞合关系的建立中,增加互补者(complementors)是一个重要的理念与做法,它能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变成更有价值。

图1.1 竞合关系的内容与含义

二、竞合的意义与价值↓

(一)竞合是博弈论的应用结果。博弈论的理论模型中,通常根据全体局中人的支付总和是否为零,将博弈过程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在前者,即零和博弈中,一方之所得即为另一方之所失,这是博弈只发生于甲乙双方时。

如果博弈过程的局中人超过两方,就可能出现其中一部分的局中人需要进行合作的问题,此时的两个极端情形是:1、零和博弈(即无合作);2、与所有局中人合作,从而使他们总收入达到最大。后者就是“非零和博弈”,也可称之为“合作博弈”。

博弈论的分析可以带给企业经营者以这样的启示:竞争是市场经济中亘古不变的规律,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然而,如若将其演变成难以调和的“顶牛”、“针尖对麦芒”,就失去竞争的本质意义,变成了一种扭曲的“对抗”关系。

竞争的战略和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与“两败俱伤”、“同归于尽”截然不同的是,新时代的竞争战略和理念是以“合作”、“共生”、“培养竞争伙伴”、“跟对手一起成长”作为主题的[1-2]。在竞争的过程中,与对手建立长期的关系,相互依存,共同进步,谋求一种长久的竞争环境和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这个典型的合作博弈类型正是“竞合”的理念[3]。

(二)竞合以“双赢”作为宗旨。“双赢”(win-win),就是要从摒弃传统概念中关于企业之间非赢即输的看法,改变为更具合作意愿、为谋求更大利益而共同努力的关系。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这样的关系不是永恒不变的。优势互补,方能双赢(或共赢)。企业如果能够树立一种与竞争对手合作的观念并为之去努力,而不是将眼光始终放在如何不惜代价地去搞垮对方以争夺市场上。

(三)竞合是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与保障。供应链中的各方都可看作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环节,它们都是整个链条中创造价值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供应链上的诸多企业既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如前所述,竞争与合作都是处于价值的考虑,竞争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合作是为了整个供应链利益的最大化。

链上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有效缩短交货时间,提高货源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生产与运营的成本。

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可以充分发挥链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创造竞争的整体优势[4]。链上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有效缩短交货时间,提高货源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生产与运营的成本。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可以充分发挥链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创造竞争的整体优势。

三、港口竞合的博弈模型

港口的竞争与合作,可由图1.2的博弈模型来表达。

图1.2 港口竞合的博弈模型

如今,产品及服务的“同质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港口要在竞争中取胜,就会推行“异质化”的策略。如此一来,不同的港口或企业在经营目标、经营方针、重点业务、服务特色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无论如何,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是不同港口的相同追求[5]。按照博弈论来进行分析,不同港口之间博弈的结果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就是图中Ⅰ、Ⅲ象限所表达的“合作-合作”与“竞争-竞争”。由此可见,不同港口之间存在着“同时竞争”与“同时合作”两种博弈均衡。

假设有A、B两港。当A港与B港之间的利益目标相同时,双方可能倾向于合作。这种合作和分工做得越好,所创造的价值就会越大。在合作的同时,双方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定会存在着竞争的关系。如果合作博弈的过程进展得顺利,它们的关系就会进一步走向合作,反之则有可能走向竞争。

按照博弈论的思想来分析,不同港口之间的博弈行为可能表现为竞争博弈与合作博弈两种形式。

(一)竞争博弈。见图1.2 港口竞合的博弈模型中的Ⅲ象限。参与博弈的港口之间,各自的利益是完全不一致的,此时,任一港口都会注重自身的收益而不会考虑对方的利益,一方所得乃另一方所失,港与港之间的行为就表现为“对抗性竞争”,这就是“竞争博弈”的情形。

(二)合作博弈。见图1.2中的Ⅰ象限。参与博弈的港口,其利益完全一致,不同港口之间的行为表现为合作,彼此都会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并会基于长期的互相信赖来分配额外的价值。这样的“合作博弈”如果能够长时间坚持,就有可能形成“联盟”,追求“共赢”的结果。

(三)竞合博弈。正如图1.2中的Ⅱ象限和Ⅳ象限。参与博弈的港口之间,利益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一致,此时存在合作的前景和必要,是一种非稳定性的均衡,类似于力学中的“随遇平衡”。当某一港口获得的收益(或称正效应)大于损失(即:负效应)时,参与的港口之间会倾向于彼此合作;反之,两个港口就会倾向于选择竞争。这样的选择首先是基于它们自身的利益目标,可能会在某些方面选择合作,在某些其他的方面则选择竞争,抑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竞争或合作策略[6]。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竞合博弈的过程究竟是走向合作的方向,还是趋向于竞争,实际上取决于不同港口之间通过彼此的合作能否创造额外的收益或价值,同时,也取决于参与者,即港口的经营方针或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洋.影响港口集团间竞合关系的因素分析[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2): 32-35.

[2]刘凤元,李晴,李波,元利兴.国外竞合战略的理论研究概述[J]. 现代管理科学,2013,06: 68-70.

[3]谭介辉.竞合战略:企业逆境突围的利器[J].中国经济周刊,2013, 23: 21.

[4]闫莹.网络组织成员竞合战略选择的模拟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70-74.

[5]张继良,郑静静.港口物流系统竞合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 2012,31(1):10-12.

[6]皋炳华,卢璐.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竞合发展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3,(13):16-17.

竞合发展 篇4

关键词:竞合,环渤海港口,港口物流

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 向南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使环渤海地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区域内港口群物流合作逐步推进, 同时竞争非常激烈。

1 环渤海主要港口物流赢利点分析

1.1 天津港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海港, 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天津港 (集团) 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以自有资金对港口投资, 港区土地开发;装卸搬运;仓储;货物中转联运、分拔;港口理货;客货运输服务;驳运;船舶引领及相关服务;港口设施、设备及港口机械的租赁、维修;商品包装加工;工属具制造;物资供销;船、货代理级船舶供油、供水。其中集装箱、原油及制品、矿石、煤炭的发展已经形成为天津港的支柱性赢利点, 钢材、粮食等在货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1.2 秦皇岛港

秦皇岛港地处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 是我国煤炭、原油运输的主要港口, 也是其他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口岸, 有能源运输枢纽之称。秦皇岛港进口货类结构, 内贸进口以件杂货为主, 占总量的0.2%;内贸出口以煤炭、原油为大宗, 占总量的71.5%;外贸进口主要是小麦、矿石、木材、钢铁、化肥、糖、水泥及其他件杂货, 占总量的5.1%;外贸出口的货物主要是煤炭、原油、非金属矿石、钢铁、粮食及其他杂货, 占总量的23.2%。港口煤炭货源分布于山西北部, 内蒙古西部, 宁夏、陕西北部, 以及河北、北京等地。港口杂货出口货源分布为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西部和京、津、唐地区;进口货源分布于河北、山西、京津地区、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及辽宁、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

1.3 大连港

大连港港口水域开阔, 水深可以容30万吨级油轮停靠, 四季水面均可运营, 自然条件良好, 货物在远东、南亚、北美、欧洲之间流通转运非常便利, 所以大连港在东北亚油品转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赢利点主要集中在原油、成品油和液体化工产品的物流活动中, 装卸与仓储分量最大。大连港拥有先进的散装液体化工产品装卸设施设备和仓库, 是目前亚洲理想的转运中心, 海上客车滚装运输业务在我国港口中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1.4 青岛港

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内, 港内水域宽深, 四季通航, 港湾口小腹大, 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晋中煤炭和胜利油田原油的主要输出通道就是青岛港, 青岛港目前主要赢利点集中在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货物的装卸运输以及国际物流服务上。目前与国际上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关系, 非常注重国际间港口的贸易合作与经验交流。2010年青岛港吞吐量达到了3.5亿吨, 集中箱1200万标箱, 成为世界第7大港, 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全球铁矿石进口第一大港, 以及全国原油进口第一大港。

2 环渤海港口物流竞合态势分析总结

2.1 整体竞合形势分析

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核心角度看, 环渤海地区港口可以分为东北港口群、山东港口群以及津冀港口群。其中东北港口群以大连港为核心的港口群, 主要包括葫芦岛、锦州港、营口港、丹东港等支线港;山东港口群以青岛港为核心, 主要包括龙口港、威海港和烟台港等支线港;津冀港口群以天津港为核心, 主要包括曹妃甸港、秦皇岛港、黄骅港等支线港。三大港口群彼此实力相差不大, 且各地政府均大力支持港口物流发展, 但是滨海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后, 给天津港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由于天津港与青岛港地理位置接近、主要赢利点重叠, 二者竞争最为激烈, 对货源的争夺更是二者的关注焦点,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天津港与青岛港相比, 总体的货物吞吐量占有优势, 但是集装箱吞吐量略逊于青岛港。东北港口群中的大连港口目前在竞争中表现出集装箱装箱率较低, 造成集装箱的生成量连续走低, 进而影响运输量的发展, 并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用于远洋运输的主干航线不多, 集装箱物流系统不完善, 缺乏现代物流服务理念, 物流服务的软件环境、口岸环境、信息化通关等服务环境都需要大力加强与优化, 尤其是众多纷乱的中介需要资质审核, 其服务态度与水平亟待改善和提升。

2.2 环渤海各港口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 环渤海港口的重复建设

港口一旦达到一定规模, 积存一定实力后, 便会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二次投入。环渤海港口物流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四个亿吨大港上, 即天津港、青岛港、秦皇岛港和大连港。无论哪一个港口成为北方区域性航运中心, 都会吸引更多的货源、企业、资金、合作等, 众多利益会纷纷而至, 所以这四个港口竞争极为激烈, 积极注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但是盲目过度的竞争导致资源严重的浪费。除各核心港口重复建设外, 渤海湾沿岸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当地发展港口, 营口港、日照港、丹东港、州港、唐港、龙口港、威海港等在国家大力发展物流经济、港口经济的大背景下日渐成型, 但地方政府之间缺乏沟通, 各自为政, 港口重复建设项目日益增多, 临近港口业务争夺更是激烈。例如, 北方国际 (000065) 与唐山合作建设的唐港, 就是唐山与天津港恶性竞争的结果, 因为从北方国际 (000065) 到天津比到唐山距离上要近一半, 其最理想策略是在天津港建企业的专用码头。

2.2.2 环渤海各港口之间的恶性竞争

环渤海港口发展相比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较晚, 港口运营机制尚未成熟, 缺乏风险意识, 为了争夺货源可能会采取恶性竞争, 例如恶性降价等。西北地区是四大主要港口的共同腹地, 为了争夺其矿物资源运输资格, 环渤海各港口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竞争形势。这种情况的产生不仅不能提高港口物流的竞争力, 还会导致港口经济效益的下降, 不利于港口的发展。

2.2.3 环渤海港口过度依赖腹地经济

我们可以从前面的赢利点分析看出环渤海港口主要货源以周边腹地的能源、工业输出为主, 对周边省市的经济依赖性很强。环渤海港口物流的货物中转、货代等业务比例不是很大, 环渤海地区位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 但并没有起到东北亚地区货物中转站的作用。

2.2.4 环渤海港口物流技术相对落后

近些年来, 国家的重视, 地方的努力使环渤海地区港口物流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一些港口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从表1我们可看出, 环渤海主要港口相比于上海港、广州港等的吞吐量还有很大的差距, 物流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注:来源于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3 环渤海港口物流发展方案

竞合成功的三大要素:贡献、亲密和远景。首先, 整合方案以差异化为导向, 其他影响因素辅助进行。突出差异化, 主要目的是使各港口有自己的贡献点, 能为整合后的港口群做出贡献, 突出自己的作用。其次, 亲密性方面可以采取设立协会、完善交通体系、加强信息建设等方法, 来加强港口群间各港口的沟通与协作。最后竞合成功需要拥有共同的愿景, 所以环渤海港口应加强区域整体意识, 确立共利共惠、荣辱共担的思想。我们依据竞合思想可以根据不同港口的地理位置和优势所在, 对环渤海地区的港口进行整合研究。

通过前面对环渤海主要港口的竞合分析, 发现各港口各占一方、各有所长,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港口的地理位置和优势所在, 对环渤海地区的港口进行整合研究。从空间位置来看, 天津港和秦皇岛港应该进行合作, 联系周围系列小港, 共用码头岸线等设施资源, 减少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为小港节约资金, 大港也可以间接地扩大规模。从业务角度来看, 天津港和青岛港竞争最为激烈, 也就是说它们在业务上有交叉部分。但由于天津港和青岛港的优势不同, 所以天津港和青岛港可以在业务上进行合作, 共同承揽业务, 再让其经营擅长的部分, 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终达到共赢。具体方案如下:

3.1 加强环渤海港口物流区域整体意识, 科学制定物流规划

环渤海港口应该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 大家所在同一片腹地, 拥有共同的利益。只有形成整体意识, 科学地对环渤海港口进行物流规划, 才能避免资源的浪费, 设施的重复建设, 业务方面的恶性竞争等现行。

3.2 错位发展, 发展自身优势项目, 劣势项目采取合作战略

港口的竞争, 实质上是港口腹地及货源的竞争。在环渤海港口群中, 天津、青岛、大连、秦皇岛四大港各有特点, 各有所长。四大港口根据自身和整体情况, 发挥自身优势部分, 劣势部分采取与其他优势港口合作的路径来弥补自身不足, 最终互利互惠, 形成共赢的局面。例如:天津港是北方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 秦皇岛港是能源运输大港, 二者空间距离也相对较近, 可以形成联盟, 发展优势产业, 劣势产业采取合作策略。大连港港口水域开阔, 自然条件良好, 货物在远东、南亚、北美、欧洲之间流通转运非常便捷, 可以大力发展转运业务。青岛港是晋中煤炭和胜利油田原油的主要输出港, 液态原油装卸运输是其优势所在, 相比于秦皇岛港, 秦皇岛港主营固体煤炭的运输。

3.3 完善区域交通体系, 形成完善交通网络结构

为打造以环渤海港口群为基础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环渤海周边三省两市要从整体上规划区域交通设施的战略布局, 完善公路、铁路基础建设, 大力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 建立完善的国内支线运输网。

3.4 通过地方政府或企业组建港口群协会组织, 预防港口企业的低端竞争

通过地方政府或企业组建以天津港、青岛港、秦皇岛港、大连港为核心, 支线港口物流企业为辅的协会。通过港口群协会组织协调港口关系, 理顺港口竞争与合作领域, 制定公共章程, 统一协调各种价格、费用标准, 共同遵守行业规定, 预防和制裁不正当竞争与恶性竞争等。

3.5 建立战略联盟

港口群在各港口业务经营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战略联盟, 有助于港口的协同发展。首先港口群具备战略联盟的前提条件, 即毗邻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港口条件、部分交叉的货源腹地以及业务上的合作, 同时在这些同质基础上有存在着差异, 各具特色, 相互弥补。战略联盟可以选择资本运营公司或其中一个或四个港口为核心, 以资本纽带维系与各港口关系, 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强强、强弱联合, 最终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于静静.环渤海地区三大港口物流系统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水运, 2009.

[2]李艳双, 于树江.环渤海经济圈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研究[J].中国商贸, 2010.

竞合发展 篇5

企业联合重组基本历程,并分析联合重组后的中国烟草企业在竞争与合作存在一些问题与对策。

一、竞争合作理论

1996年,由a·m·brandenbuerger和b·nalebuff合写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the right game》中首次提到竞争合作概念正式引入战略研究领域。此后,学者欣起了对竞争合作战略研究的热潮。1997年,maria bengtsson和soren kock两位学者对竞争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只有既包含竞争又包含合作的现象称为竞争合作,并研究了企业网络的竞争合作。2002年,a·m·brandenbuerger和b·nalebuff又提出,“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并且“当与同一个竞争者在同一商品领域同时拥有合作性和竞争性的互动行为时,就存在竞合关系。”

在竞争战略的应用研究上,较多的集中在如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具体的竞合战略上。此外,1998年,loebbecke等研究了基于竞争合作的知识转移及竞争合作组织间的知识分配理论。2000年kjell hausken研究了团队间的合作竞争,认为利益主体间的竞争有利于利益主体内部成员积极性的提高,其他利益主体内的竞争合作情况也影响该利益主体内部的竞争合作程度。

我国学者也在2000年后开始研究竞争合作战略。学者王涛在《竞争的演进——从对抗的竞争到合作的竞争》一书中较为系统研究了竞争的演进过程,对竞争合作的内在根源和主导机制进行了分析。之后,其他学者主要在对竞争合作简单分析和具体应用上先后提出协作型竞争、竞争力聚合、合作营销、联合竞争等理论。

二、烟草行业联合重组历程及存在问题

(一)烟草行业联合重组历程

烟草行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式的联合重组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经近20个年头。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1、松散型联合重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出现了一股史无前例的“集团热”,正是受到全国实施多元化和规模经济的理论影响,我国烟草企业就开始实施联合重组。最先起步的是山东烟草,于1993年组建了全国烟草行业第一家地区性烟草企业集团——山东省济南烟草集团。之后,又组建了潍坊、青岛、鲁南、宏发和上海、湘南、红塔、武汉等15家地区性烟草集团。然而,短暂的重组整合,多数企业集团又进入了更名、分立、合并、撤销等,国内卷烟工业企业基本上还是处于“散、乱、低”的结构布局。

这个时期,组建大集团大公司,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很多企业根据地方政府拉郎配的方式,更换名称,没有在资产、品牌和实际运作上深入管理。

2、战略性联合重组

进入“十五”,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始实施“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战略,推进卷烟工业组织结构调整。2003年国家局下发《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规划》,采取“关小”措施。2004年,国家局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到2004年底,各省10万箱以下规模卷烟工业企业基本关闭,17家非重点企业实现联合重组,云南卷烟工业企业也顺利实施了“九变四”等。在此基础之后,国家局提出要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联合重组,按照57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提出“两个10多个”的战略构想,以湖南中烟工业公司联合重组长沙、常德卷烟厂为标志的深入推进,基本完成了省级工业公司与所属卷烟工业企业的联合重组。经过5年的战略性联合重组,卷烟工业企业省内联合重组基本完成,中国烟草的整体竞争力有效提升。截至2007年底,全行业卷烟品牌突破100万箱以上的达到13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超过200万箱的有10家,初步形成了大对大、强对强、快对快的竞争格局。

3、跨省联合重组

2008年5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在北京召开省级工业公司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专题研究行业下一步卷烟工业跨省联合、品牌整合工作,对《卷烟工业跨省联合重组工作的指导意见(讨论稿)》进行了讨论。指导意见为贯彻全国烟草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卷烟工业跨省联合重组的改革任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卷烟工业的适度有序竞争,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姜成康在会上强调,关于跨省联合、品牌整合的途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竞争来推动卷烟工业企业跨

省联合、品牌整合。预示着中国烟草联合重组进入了更加深入、范围更广的跨省重组阶段。

(二)烟草企业联合重组中存在问题

第一、联合重组后的卷烟工业企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提高竞争合作意识。例如,各方没有核心资源与能力;各方无法形成资源与能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强势企业一旦形成主导地位,则表现出欺凌弱小,使

得被重组企业怨声载道;主导企业缺乏一体化管理意识与能力,核心资源被蚕食;联合重组只是为了应对国家政策需要,虚多实少。同时,联合重组中,还存在“诚信”问题,合作随意性强,无法有效推进。这些,都需要联合重组双方通过深入研究竞争合作中可能需要规避的风险。

第二、在跨省联合重组中,需要通过竞争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由于烟草行业财税体制的特殊性,具有劣势地位的企业,会借助当地政府来极力维护自己的生存条件,企图限制跨省重组的趋势。同时,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对跨省联合重组的预期是不同的。地方政府考虑政绩,股东考虑利润,企业管理人员考虑自己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员工考虑自身的职业发展,国家局则站在行业整体布局中国烟草发展。因此,各方对互补核心资源的判断是有区别的,联合重组的推动力依靠哪一方?主要受益者是谁?这些都是根本问题,也是从源头上决定了下一步跨省联合重组的性质及前途。

第三、联合重组后的总部与分支机构关系处理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一些大工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卷烟工业集团,仍然沿袭传统的大工厂管理方式,用管理单个企业的方式套用到管理集团,集权过渡,自然影响集团各子分公司的积极性;二是通过行业主管机构或者当地政府撮合的企业集团,由于受到计划资源和市场资源的限制,集团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之间及成员企业相互之间争利,企业无法形成合力。

三、烟草企业联合重组的竞合管理

当前,烟草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进行竞争合作。在松散型战略重组中,存在国家政策与实际运作不协调,即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和刚性化的烟草计划体制,从根本上严重阻碍了大企业、大集团的形成,而且各企业间合作意愿不强,最后不欢而散。自2003年以来,国家局以高瞻远瞩地战略部署,有序推进联合重组,以及加入wto后,企业危机意识增强,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使得这一阶段的联合重组能够快速有效地实施,极大促进了中国烟草市场大格局的形成。2008年5月,国家局明确提出跨省联合重组的构想,为下一阶段联合重组出台政策性指导意见。那么,对于烟草企业而言,如何在规范的市场运作中,实现跨省联合、品牌整合成为卷烟工业企业竞争合作的重要课题。

竞合管理理论揭示:当企业各自拥有独特核心资源与能力,又迫切需要外部核心资源与能力的互补性,还希望各自独立发展的时候,他们都会权衡利弊任务,共同合作的利益大于彼此竞争的利益,就会建立各种联盟。以独立性需要和互补资源价值两个纬度来分,可以形成独立发展、紧密联盟、随机交易和合并或兼并。

不难看出,当企业独立主观意愿强,对互补核心资源的需要急切且强烈,那么,企业间就会选择紧密联盟方式推进。当企业独立主观意愿强,对互补核心资源的需要缓而弱,那么,企业间就会选择独立发展方式。当企业独立主观意愿弱,对互补核心资源的需要急切且强烈,那么,强势企业间往往会合并或兼并推进。当企业独立主观意愿弱,对互补核心资源的需要缓且弱,那么,企业间就会选择随机交易推进。

生存发展是企业的本能。每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都时刻在权衡、比较、继承、改变、突破、创造自己最稳健的发展方式。烟草行业实施战略性重组以来,工业企业数量从原来的123家,减为现在的31家,基本形成以省内为主导的卷烟工业大型企业。近几年以来,烟草企业发展迅猛,各卷烟工业企业都有强烈的做大做强意愿,提出宏伟目标,自然对企业独立的主观意愿强烈。那么,下一步跨省联合重组的发展方向,各卷烟工业企业偏向于独立发展或者紧密联盟。

为了能够促进下一步跨省联合重组有效推进,促进卷烟工业的适度有序竞争,笔者提出以下竞争合作管理思考:

(一)树立竞合管理意识

对于烟草行业所有企业而言,在市场竞争中,既是“商战”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大家既竞争又合作,为了同行企业的共同利益,为了真正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需要共同协商、协调与合作,以规范彼此竞争行为,共同维护有利各企业公平发展的市场竞争秩序,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二)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间自由选择

实践证明,只有在规范有序的政策引导下,中国烟草的联合重组才能有效推进。跨省联合重组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更需要国家局政策引导和支持。但是,联合重组原则上是企业的自由选择。如果实施联合重组,一方面能为双方减少风险,创造更加安全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又能增强成员企业各自核心资源的互补性,从中获得资源支持,那么,企业将积极参与,形成紧密联盟的竞合关系。否则,很难长期有效保持各方关系。

(三)规范股权结构,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

股权结构选择是组建烟草企业集团的一个重要课题,直接涉及到烟草企业集团的母公司与各级子公司的股权结构问题。股权结构选择涉及烟草企业集团成员企业间的持股方式。持股方式有两种:一是纵向垂直持股,表现在企业集团不同层次上,是集团公司的母公司对子公司持股,子公司对孙公司持股,而形成宝塔式的股权结构。另外一种是横向持股,即在集团组织结构的同层次或同一水平上,一个子公司持有另一个子公司的股份,而这种方式又有两种情况:单向持股(成员企业单方面持有另一成员企业的股份)和双向持股(成员企业间相互持有对方股份)。按我国有关母子公司体制的相关规定,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只允许单向持股,只能是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份。57号文件已经明确规定中国烟草总公司对所属工商企业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权利,经营和管理国有资产。从整体股权结构和持股关系看,烟草企业集团应以母公司垂直持股为主,形成以主导品牌产品为核心的塔型股权结构。然而,在尊重历史框架下,烟草行业能够打破地方垄断,维护地方利益,为能够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联合重组,成员企业间采取环形持股或相互持股,也是必要的辅助形式。正如姜成康局长强调:“对于跨省重组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从有利于加强协调出发,着眼于共同发展,可以采取参股、持股、全资等多种形式。”也就是说,只要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行业发展出发,进一步理顺行业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强化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联结的稳定性,提高其相互依存和相互协作的能力,提高适应市场能力,都是可以大胆尝试的。

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实现现代产权制度的具体形式。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在公司中构建责权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权力结构,形成公司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

如果说产权制度决定了谁控制企业,那么法人治理结构则规定了如何控制企业。控制权之所以重要,在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由于不确定存在,另一个是由于经济主体的机会行为等种种“摩擦”因素的存在。对于烟草企业而言,基本是国有控股企业,是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围绕法人财产权展开的一种制度安排,目的是解决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于未来跨省联合重组企业而言,合理妥善处理控制权将是焦点问题。虽然联合重组能够实现“双赢”目标,有效运行能够达到“1+1〉2”的协同效应,但成员企业间的受益并不相同。那么,什么因素决定获益大小呢?至少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成员企业在联合重组的实际控制权;二是他人的互补性核心资源与能力对自己的关键性或价值。

(四)建立资源互补与相互信任的契约关系

长期以来,卷烟市场受到地方割据影响,形成了资源分散、整体竞争力不强的格局。企业能够长期达成联盟,其一是资源互补,尤其是核心资源。资源包括市场资源、品牌资源、技术资源、研发资源,以及备受行业关注的生产计划资源等,各个企业核心资源不同,互补性较强,反之,则互补性不强。其二是相互信任,彼此了解。信任是建立长期合作的基础,也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方式。如果双方彼此不了解,或者由于地位差异太大而产生不安全感,之间的合作常常处于短期行为。真正有效的合作是彼此相互信任,资源互补性强,处理好内部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联盟,才是最有竞争力的。

结语

影视:竞合生财 篇6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教授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今年,可以说是影视产业资本市场最为活跃的一年,标志着中国的文化产业进入了真正的资本运作层面。”

影视混血儿诞生

继2003年12月17日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控股北大华亿之后,资本在影视文化产业中的操控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这一事件被称为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并购案。直到2004年,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的成立刷新了历史。

10月14日,中影集团、华纳兄弟和浙江横店集团三方在商务部批准的第一时间,联合向外界发布了三家共同组建中国首家中外合资影业公司的消息。

经国家广电总局和商务部两家主管部门批准,中影集团、华纳和横店集团分别以4:3:3的比例持有公司的股份,涵盖了外资、国资和民资三种不同资本形式。公司主要业务将涉及投资、制作、发行和推广华语电影及电视电影。

众所周知,时代华纳是世界最知名的电影娱乐公司之一。广电总局下属的中国电影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影业公司。而横店集团则是完全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因为其在影视文化产业近30亿元的投资,以及由它主要运作的亚洲最大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和中国首个影视产业实验区,才得以在影视领域声誉鹊起。

实际上,中影、华纳和横店三方的合作计划早在2003年的8、9月份就已开始酝酿。但在当时,外资进入中国电影制作环节还是禁区,因此,这个“混血儿”迟迟无法降生。去年12月,广电总局颁布规定,允许投资者成立中外合资的电影制作及发行公司,为外资以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拉开了一线生机。

在经过一系列的股权商讨之后,今年7月,三方在北京签署了初步的合作协议。10月10日,广电总局和商务部又联合发布了《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再次明确了放开外资进入中国电影行业的权限。有了明确的依据,三方的合作开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几历周折,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才得以成立。

目前,时代华纳主要有六大业务:美国在线ISP、电视和广播部门、有线电视部门、出版、影视娱乐以及音乐。而其影视部分在中国的发展无疑走在了最前面。

时代华纳一直看好具有13亿人口的庞大的电影消费市场,对进军中国市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2003年,中国整个广电系统的行业总收入仅为600亿元人民币,还不及西方一家大的影视公司一年的收入。票房统计显示: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花在看电影上的钱还不到0.8元。“这两个数字说明两点:中国的电影市场才刚刚起步;同时,可以拓展的电影市场空间无限。”华纳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Ellen Eliasoph说,这恰恰为华纳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中等收入阶层开始逐步增加其在休闲和娱乐方面的投入,但高质量节目的制作并未随之跟上。而合资公司的成立,使得打开中国这块有利可图的市场成为可能。

8年前,时代华纳开始试水中国,却因为投资领域限制而无法立足中国电影界。随着中国改革的逐步推进,时代华纳终于把握住了机会。

Ellen Eliasoph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进展。截至目前,外资公司仅被获准在一次性的基础上面向中国市场合拍影片,这就意味着每个合拍项目均须经历一套冗长繁琐的审批程序。而根据新的模式,合资公司的拍摄项目将享受与中国国产影片相同的审批程序,即在影片的剧本和最终样片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后,将被获准发行其制作的电影。这对于华纳而言亦属首次。此外,合资公司还将获准制作电视电影。

另外,掌控下游也是华纳电影产业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华纳兄弟已在中国建成多家影院,并拥有上海和南京4家影城的多数股权,华纳兄弟目前计划在明年底以前再开12家影城。就在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正式获得商务部批准的前一天,10月13日,华纳与金逸合作的北京新中关国际影城落户中关村地区。

对华纳而言,一旦获得自行制作和发行电影的权利,它将可以在中国迅速建立从电影创作、制作、发行到放映的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

民企星美完成跨行业组合

在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成立的半月之前,一家中国的民营企业完成了其以资本运营为纽带的跨媒体产业集团正式组合。与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的高调宣传不同的是,这家公司选择了不事张扬的方式来庆祝成立。

它就是星美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有媒体把它称之为文化市场中的“资本大鳄”。而张晓明教授却赞道:“星美是战略投资者,而中国文化产业需要这样的熟悉资本运营的战略投资者。”他认为,星美是在不断地买进卖出寻求最佳的产业组合。

星美集团总裁郝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传媒只有与资本结合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郝兵说,从2001年9月到现在,星美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迅速完成了其文化传媒的整体框架。按照他们新的业务构架设计,原有30多个公司,重新编组为七大业务集群,分别是影院建设与院线发行、内容制作与频道运营、音像发行与连锁网络、报刊出版发行、广告策划与媒体销售、网络数字媒体、影视基地与租赁服务。每一业务集群由一个核心公司统辖业务规划、管理、运营,集团本部成立运营管理总部、财务管理总部、综合事务管理总部,以财务考核为主线,垂直管理7大核心公司。星美在香港的三个上市媒体公司,形成海外业务群。

在每个业务集群中,都有一条贯穿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在电影领域中,星美在加速渠道收购建设。星美影院建设发展公司董事长任建宏说,今年院线和影院建设占到星美投资额的50%,“面对2005年中国院线市场新一轮的洗牌,我们必须在今年内完成从影片发行、到院线、到影院、到后产品的内部产业链,巩固现有院线,联盟新的合作伙伴”,任建宏说,“同时,我们已经开始建设一条数字院线”。以星美成都西南影都、北京世纪金源影城开业为标志,星美的影院版图又形成了两个旗舰。世纪金源影城位于北京最大的高尚社区之一——北京世纪城,据说装修渠超五星级。而今年5月份进入上海大光明院线,被成为是星美占据华东优质市场的重要一步。

影视放映渠道方面有和中国电影集团合作的中影星美电影院线,在全国拥有37家高档院线,这其中包括北京唯一的一家五星级影院华星影院以及上海的三家五星级影院;影视制成品方面的发行渠道拥有曾经是文化部直属的上海中录音像有限公司;影视基地方面通过并购飞腾制作获得了位于北京郊区的北方最大的影视基地;知名艺人姜昆的鲲鹏集团也在星美的囊中;另外还有星美广告、演艺经纪等数不清的公司。一位知名的业界人士曾经说,这些公司都是许多资本垂涎的“难啃的骨头”,一些项目和公司能够买下来,星美的能量不可小觑。

星美的战略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用资本的手段,快速完成资源积累;二是以股权为骨架,形成传媒产业链,建立传统媒体之间的、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之间的跨媒体整合经营机制;三是最终以资本为助力,完成产业对接,进入数字娱乐传媒的发展时期。并购——整合——跨媒体经营——产业与资本对接,这就是星美的基本发展思路。

郝兵认为,“星美有三个制胜的砝码:一是拥有了完成资源积累的时间优势——比其他人提前两年完成产业链建设,二是我们拥有了在中国的文化产业改革中通过实战积累起来的判断力,三是我们的资本平台基本搭建完毕,这是我们的信心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星美传媒做的是一个产业价值链的工作。它在做网络、通路和渠道之外,还在做内容。保证自己的价值产出有一个完美的链条效应。他认为,如果产业价值链的上中下游都受制于人的话,其反应速度就会比较慢,协调成本也相对来说比较高,就不能适应现在以高速率变化的市场环境,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如果所有的价值链环节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可以实现规模化竞争,实际上这是一种必然,也是未来传媒领域集团化发展的一个样板。

同时喻国明也认为,在这样的操作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投资者本身必须拥有雄厚资金实力,要搭建一个整合的价值链条,资金准备如果不足以支撑的话,就会很成问题。此外,价值链条的搭建对于运作的经验和能力是有较高要求的,在整个链条的每个领域都会面临专业性的挑战,整合能力所带来的好处完全能抵消某一个专业的经验不足。

合作成为市场主流

根据中国社科院文化产业报告课题组的研究表明,2004年,新画面、保利华亿、华谊兄弟公司、世纪英雄等非电影行业的民营企业,仍然是中国电影产业中的主角。目前的这些民营企业,特别是原来那些行业外的具有国有、民营多种所有制形式组合的大型媒介企业,还加快了产业合并的步伐。如中信文化传媒集团,采用了一系列市场运作手段,进入电影制片、电影发行、电影媒体、电影基金、电影奖项等10个产业环节,与卫星通讯、有线电视网、城域网、宽带网、光纤骨干网等网络运营系统相呼应,正在形成集内容、品牌、渠道、网络以及资源于一体的经营态势 。其他,如保利华亿集团也进行了电影、电视、娱乐等多种领域的整合。这些企业未来将成为中国电影领域真正的主导力量。

而这种产业链条的形成,大多是通过合作和并购的方式获得。有业内人士透露,无论是境外还是国内的电影制作机构,均对成立合资公司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中影董事长杨步亭在谈论与华纳、横店的三方合作时道出了其中原因,“此次的合作代表了一支真正的‘梦之队’――三方是各自领域中的领头羊,把各自资源的优势结合起来能达到最有效的互补。”中影能够提供它的市场优势,但同时也能从与世界最顶尖的影视制作公司学到更多。合资所能带给中影的所有利益,对横店集团来说同样适用。

而对于民营企业星美来说,其所有的并购、项目合作与其他资本都是一种很好的互补关系,像星美与中影的院线合作,像星美与国家广电集团、上海文广或者是与保利等,都在项目与市场上形成了很好的互补。而星美与政府也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衔接关系。

竞合发展 篇7

作为区域旅游的核心单元, 旅游目的地在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竞合理论为大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即旅游目的地内部整合、周围地区竞合以及产业链竞合, 并通过旅游目的地中的旅游企业内部新建、外部兼并、战略联盟、企业集团等途径, 构建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旅游区。因此, 探讨区域战略联盟发展, 构建旅游区战略联盟实现竞合发展, 对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吸引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大连旅游的发展现状

大连是一座依山傍海的海滨城市,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并有1, 900多公里曲折绵延的海岸线和170个大小岛屿, 风光秀丽。改革开放以来, 大连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其旅游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现已成为全国热点旅游城市之一。南部沿海风景区, 旅顺口风景区, 金石滩风景区和冰峪沟风景区是大连的四大风景区;市内地区同样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连森林动物园、老虎滩乐园、圣亚海洋世界、星海广场、滨海路等等;还有每年一度的大连国际服装节、赏槐会、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国际性活动。融经济、文化、旅游为一体, 闻名海内外, 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活力。因此, 旅游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大连的支柱性产业, 成为大连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而且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作为旅游热点城市, 大连的旅游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即先塑城市品牌, 后创旅游品牌, 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 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的城市典范。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典范, 这也就是所谓的“大连模式”, 这种模式已被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成为大连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成就。但是由于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 在现有的条件下, 也难免有一些不足之处, 如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空间布局南重北轻;缺乏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缺乏懂国际业务的国际性人才;在发展国际旅游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旅游业的有效供给落后于需求的矛盾突出;旅游产品单一等。

二、大连发展区域旅游的优势

1. 大连的地理区位得天独厚。

大连地处北温带, 四季分明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大连处于环渤海地区的核心, 是内陆与国际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大连靠近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俄罗斯远东地区, 处于国际和国内两个交通辐射面和聚集点;大连有曲折延绵的海岸线和众多大小岛屿, 海与山为城市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2. 大连具有相对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优势。

大连拥有1, 900多公里曲折绵延的海岸线和170个大小岛屿, 风光秀丽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城市中有1300万平方米的绿地, 成为中国北方绿化最好的城市;拥有众多具有独特美感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广场;城市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以欧式为主秉承传统又富有现代气息, 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内容。

3. 大连享有较好的国际声誉。

近年来, 大连不仅通过举办国际服装节、赏槐会、商品交易会、马拉松赛跑、烟花爆竹迎春会等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而且通过举办达沃斯高层经济论坛、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亚欧部长会议等国际性会议, 吸引国内外高层人士的青睐。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称号, 同时被联合国授予人居奖、全球环境五百佳城市、宜居城市等称号, 这些都使大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4. 大连具有完善的城内城际交通物流服务体系。

周水子机场与国内外主要城市连接;大连港与东部沿海及海外港口相通;烟大轮渡、东北铁路网, 为内陆与海运的联系创造了极其便利的交通物流条件;哈大高铁的开通更是加强了铁路运输的能力;沈大、丹大高速公路与省内外城市间高速路的连通构成陆路交通网络。市内交通连接各旅游景区、景点, 道路畅通。海陆空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为大连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安全快捷便利舒适的条件。

5. 大连具有发展成熟的旅游景区。

大连不仅拥有星海湾、棒棰岛、老虎滩海洋公园、滨海路、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海岛风光等为主的海洋景区系列, 而且拥有以冰峪沟风景区、蛇岛、鸟岛等为主的自然景区系列, 还拥有老铁山温泉、安波温泉、龙门汤温泉、步云山温泉等为主的温泉景区, 以及发现王国为主的主题公园景区等。景区类型较多, 可以满足不同旅游需求的客源市场, 同时也可以与环渤海旅游区内的其他类型旅游景区互补。

6. 大连的城市旅游服务设施完备。

现有星级饭店、宾馆、经济型酒店、家庭旅馆等多层次住宿体系, 能满足各种旅游者的住宿需求和餐饮需求。多类型娱乐、休闲、康体、文化服务设施可以在旅游者游览之余为他们带来更多不同类型的闲暇体验。

三、环渤海区域战略联盟下的大连旅游竞合发展

旅游区域间的竞合发展是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开展旅游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 对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 能够更好地满足旅游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 更有效地克服各地旅游业发展的局限性, 从而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竞争与合作中, 一个地区的旅游部门在做出战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身优、劣势, 还要考虑其他地区的相关决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并且要清楚自身决策的制定也会影响到其他地区决策的选择。

我国的旅游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破了传统的发展模式, 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以后, 开始步入区域旅游协作的时代。加强区域联合, 打造精品线路, 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 把零散的旅游产业要素组合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集群, 实现以合作促发展, 以竞争求合作已成为国内发展旅游的新趋势。从2004年起, 我国大规模的区域旅游合作开始兴起, 积极需求无障碍旅游区的建设, 如长三角旅游合作, 泛珠三角旅游产业合作等都已初见成效。

环渤海地区是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 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 以济南、沈阳、太原、石家庄、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 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项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 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 环渤海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环渤海区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区域之一。渤海湾经济圈协作研讨会上提出了环渤海地区开展旅游合作的问题。2005年9月北方环渤海11个城市成立了“旅游联合体”。同年10月, 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16个环渤海港口城市在天津成立了旅游合作组织, 提出了“建设环渤海旅游经济圈无障碍旅游区”的区域旅游合作目标。2010年“9+10”区域旅游合作交流会上,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指出, 环渤海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产业要素齐全, 互补性强, 区域内交流和区域外合作潜力巨大。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将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环渤海旅游圈的发展已经在我国旅游业总体发展格局中占有了重要地位。大连地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带, 大连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着周边地区的发展, 同时环渤海圈的一举一动也影响着大连旅游发展的步伐。基于环渤海旅游圈的竞合发展构想, 对大连旅游发展战略提出几点构想和对策。

1. 共拓市场, 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

按照价值链的理念, 同类旅游地用自己价值链中的强势部分 (核心优势) 与其它旅游地的强势部分相结合, 通过集聚整合产生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则可以突出比较优势, 实现旅游要素一体化经营和旅游价值链的重构, 通过优势互补与整合作用, 产生倍增效应, 提升合作区域整体的竞争优势。大连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既有相似性, 又有互补性, 互补性的旅游资源可突出各自优势通过多样化的产品组合, 提升产品的内涵与品位, 重构并延长旅游产品的价值链。相似性大的旅游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市场共轭的特征, 则可以强强联合, 将各自的强势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协调双方的市场份额, 明确各自的市场定位, 推动共同市场的持续拓展。当然, 由于合作各方目标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因此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整合的过程中, 各合作单元需要通过整合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政策, 通过规范的制度建设来建立区域旅游资源利益分享机制, 从而协调各方旅游经济利益的分配。

2. 坚持科教兴旅, 人才共育, 构建区域旅游网络。

旅游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智力支撑, 大连应该加强旅游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制定旅游人才培养规划;多形式地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切实加强对旅游人才的使用和管理, 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鼓励技术创新和发展, 积极吸引市内外各类旅游人才的流入, 促进大连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是使区域旅游要素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流动, 多方位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选择, 从而构建完善的区域旅游资源网络体系。所以, 大连应该重视和鼓励有关旅游的科研工作,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建立起各地方的信息交流制度和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建设集查询、检索、预订等功能于一身的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 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信息。同时实现旅游统计、景区监测、旅行社管理、旅游人才信息等工作的自动化与网络化, 真正实现管理的动态化和科学化。

3. 协助并配合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

协助并配合完善环渤海区域旅游的标准, 对各省市旅游市场管理法规和产业促进政策进行改善, 逐步统一区域内旅游基础设施标准、旅游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旅游行业规范等, 促进区域旅游市场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4. 改变传统观念, 打破行政区域局限。

大连政府应摆脱传统的地方保护观念和以行政区域划分为依据的经济观念, 需要与其他城市各地区政府加强直接的交流和合作, 树立“大旅游”的整体发展观念。打破行政区域局限, 政府层面强化区域旅游合作意识, 在政府协调和市场运作上加强合作, 而不是只单单停留在学术层次上的讨论, 需要加强引导和扶持, 采取实际行动。

5. 进行科学的总体布局与规划。

应借鉴国内外大都市圈发展旅游的经验和教训, 配合环渤海旅游的联合发展, 适时调整部署大连的旅游总体规划, 做到旅游建设与发展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政府要从全局发展出发, 进行合理布局, 突出和强化大连有竞争力的城市特点和形象, 发挥龙头景区的核心作用。同时加强大连与其他城市地区间的互相交流与合作, 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在充分考虑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特色的前提下相互配合, 积极做好环渤海区域旅游的整体性规划。

6. 做好形象宣传工作。

在环渤海旅游整体的形象定位之下着力做好大连旅游的宣传工作, 将大连推向全国、日韩及东南亚国家, 打响环渤海——大连旅游名号。2011年4月份开始, 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甚至是省级旅游局相继在网络上开通官方微博, 以亲民的方式发布旅游资讯, 不失为一种新颖便捷的宣传方式。可以将打造好的大连旅游整体形象置于网络, 开展网络营销, 增强互动性, 将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富有潜力的旅游服务市场。大连在环渤海圈中的地位优越, 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大连旅游的发展现状入手, 分析大连在环渤海地区发展区域旅游的优势, 探讨在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联盟下, 大连旅游的竞争合作发展战略, 并提出了在环渤海经济圈战略联盟下加快大连旅游发展的几点实质性措施。

关键词:环渤海,旅游圈,大连,竞合战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国发[2009]41号) .

[2]大连市2006~2020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3]张兰霞, 周蓉姿, 孙建伟.竞争合作理论述评.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4]郑荣富.促进区域旅游与合作, 加速发展福建旅游业.旅游学刊, 1997 (5)

[5]尹贻梅.旅游空间竞争合作分析模型的构建.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2)

[6]吴泓, 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经济地理, 2004 (1)

[7]王冬梅.大连旅游业的市场定位及营销推广.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0 (20)

[8]封甜惠.环渤海旅游的联合发展研究.地情研究, 2011 (6)

竞合发展 篇8

关键词:竞合博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源禀赋分析

(一) 自然资源禀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覆盖率达63.1%, 富集了江西省最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 拥有庐山、三清山2处世界文化遗产;庐山、龙虎山2处世界地质公园;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39个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鄱阳湖多年平均径流量达1436亿m3, 占长江流域径流量的15.5%, 在每年的枯水季节平均可为长江下游补充约60亿m3的清洁淡水, 对下游长江航运、城市供水和南水北调 (东线)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全球重要的六大湿地之一, 鄱阳湖湿地是国际迁徙性珍稀候鸟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 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08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33个, 总面积22.4万公顷。

(二) 人文资源禀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文历史悠久, 有着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 其中最富盛名的是: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文化;以浮梁、婺源为中心的茶文化;以龙虎山、三清山为中心的道教文化;以庐山东林寺为中心的佛教文化;以庐山白鹿洞书院为中心的书院文化;以南丰为中心的赣傩文化;以弋阳为中心的戏曲文化;以临川为中心的才子文化;以德兴为中心的铜文化等。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各自都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 对中华民族文化史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塑造了大量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对于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 红色旅游资源禀赋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 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 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江西的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在历史上创下了很多“第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宣告了人民军队的诞生;井冈山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 创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第一个红色政权, 也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萍乡安源煤矿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 创立了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等, 这些都是特定历史时期, 革命先辈们用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生态资源, 对于弘扬革命精神, 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竞合博弈分析

(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竞合博弈模型的建立

设包含n个参与者的竞争战略博弈对局, 表示为:G (N, S, π) , i∈N, N= (1, 2, …, n) 。

(1) 参与者集合N;

(2) Si是参与者i的策略空间,

(3) 支付函数为, π= (π1, π2, …, πn) , πi= (s1, s2, …, sn) 。

假定参与者有明确的选择, 并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 根据纳什均衡的定义, 则必存在Nash均衡S*= (s1*, 2*, …, sn*) 。

如果对于每一个参与者i, 在给定其他参与者选择s*-i= (s1*, …, si*-1, si*+1…, sn*) 的情况下, si*是参与者的最优战略。即si*∈argmaxπi= (s1*, …, si*-1, si*, si*+1…, sn*) , si∈Si, (i=1, 2, …, n) 。

(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竞合博弈分析

如果参与者利益完全不一致, 都不考虑对方的任何利益, 其中一方所得即是另一方所失, 那么不同参与者之间的行为就表现为对抗性的竞争。这时也会出现纳什均衡, 但一定不是帕累托最优解。纳什均衡满足博弈各方的一致性预期, 具有自动实施的特征, 但此时的纳什均衡是一种“僵局”:给定别人不动的情况下, 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 对抗性竞争的结果往往会陷入几败俱伤的“囚犯困境”。

如果参与者的利益一致, 参与者之间的行为表现为合作, 都考虑对方的利益, 并基于长期互信来分配额外价值。这类合作博弈的实质是妥协, 妥协之所以能增进各方利益与社会利益, 是因为妥协能够避免恶性竞争, 降低交易成本, 从而产生合作剩余。合作剩余的分配既是妥协的结果, 又是达成妥协的条件。合作博弈更加强调集体理性, 若无法达成强有力的约束协议, 抑或各方在合作剩余的分配上产生矛盾, 那么合作博弈也无法长期持续。

传统经济学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避免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无效率状态, 而竞合博弈理论认为, 一种制度安排若不能满足个体理性, 就不可能实行下去。解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的办法不是否认个体理性, 而是设计一种制度, 在满足个体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进一步假定策略组合是帕累托最优组合, 即满足。si∈Si这是需要博弈各参与者充分协商合作的情境下才能做到的, 必须建立起各方都能接受的促进合作机制τ, 即G (N, S, π) →Gτ (N, S, π) 。

完全信息条件下, 满足合作机制的预期博弈将成为各参与者决策的依据。机制τ的设定, 一方面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 同时又要保证为预期博弈的纳什均衡, 才能保证参与者各方不会偏离帕累托最优解。构造Gτ (N, S, πτ) , 即得:

, 其中Δπi为合作附加收益。

从理论上看, 确实存在着“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可能, 由获益的或即将获益的子区域对利益受损的子区域进行经济补偿, 那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合作经营进程就会顺利得多。

三、竞合博弈视角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一) 统一规划, 提升“鄱阳湖”品牌价值

生态旅游地属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敏感区, 而在这种环境中开发旅游业很容易对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并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源散落于5个地市, 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 针对这一状况, 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统一规划, 以发挥整体实力, 实现“鄱阳湖”品牌的新突破。按照2010年国家旅游局颁布的《鄱阳湖生态旅游规划》这一首个国家级生态旅游规划, 面向国内外市场, 高起点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带。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核心, 重点开发以湖泊、湿地和候鸟等为依托的湖区生态观光旅游;国家自然保护区庐山、三清山和龙虎山等, 重点发展以温泉、高山峡谷、森林以及河流为依托的生态度假旅游;鄱阳湖平原及婺源、浮梁等丘陵地区, 发展以沙地运动、地质景观、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的生态休闲旅游;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抚州、鹰潭等市及所辖市县均可开展文化旅游, 发展城区古建筑文化、陶瓷文化和名人故居文化。

(二) 打破行政区划, 力争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在国内, 旅游资源跨区域合作开发、经营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例如广东与香港, 由于彼此的旅游产品具有极大的互补性, 有效促进了双方的发展, “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应运而生。又如西安与咸阳旅游一体化, 在不增加投资的基础上, 通过相互利用对方的资源与优势, 达到扩大自己市场份额与增加收益的目的。这种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经营模式, 能够减少旅游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节约资金, 降低成本, 对鄱阳湖周边经济欠发达、财政吃紧的县市而言, 是十分有利的。因此要打破行政区划概念, 组建由江西省政府全面统筹管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管理部门, 成员由省旅游局、5地市旅游局、42个县 (区、市) 旅游局以及省、市、县的文物、宣传、财政等部门组成, 以便协调区域内部关系, 建立共同的市场规则;摒弃旅游发展“政府主导”的思想, 力争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监督、全民参与”的区域一体化模式。

(三) 积极探索旅游合作多样化, 开发特色旅游

为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鄱阳湖城市群要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旅游合作, 突显整体优势, 实现区域互补, 客源互送, 共同发展, 打造鄱阳湖生态旅游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是一个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本质所在, 要根据市场的动态需求, 有主题、有重点、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发各种生态旅游产品。依托鄱阳湖生态区内丰富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水利风景区等生态景观, 着力打造一批绿色精品景区;在赣北环鄱阳湖五彩精华黄金旅游路线上, 打造鄱阳湖湿地科考之旅、山江湖城之旅等若干条精品旅游线路;利用生态区内丰富的休闲度假资源, 打造休闲体验度假区;利用厚重而独具特色的文化遗存, 打造文化精品景区;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 打造大型综合文艺节目、实景演出等文娱精品;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 如中国庐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节和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等;还可以举办具有宣传效应的系列研讨会, 如中国景德镇陶瓷博览会、中国 (江西) 生态国际旅游论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化高峰论坛等, 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知名度, 扩大影响范围。

(四) 整合营销, 加大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宣传力度

实现鄱阳湖生态旅游业大发展需要借助整合营销, 满足消费者需求。一方面, 要从4C (Consumer、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 理论出发, 考虑更多目标消费者的点滴需求, 对消费需求的反应最优化, 持续一致地与顾客保持双向沟通, 根据客户需求开发并提供合适的旅游产品, 在顾客愿意付出的成本内确定产品价格, 将消费者的精力浪费降至最低;另一方面, 要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产业目标, 将顾客利益转化为产业利润, 通过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观光需求和体验需求、生态认知需求, 助推区域经济发展。除此之外, 还应当建立涵盖江西全省、面向国内外的专业旅游门户网站和营销网络系统, 做好对鄱阳湖生态旅游资讯的采集与编排, 利用微博营销、微信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电子邮件营销以及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即社会性网络服务) 社区营销等多种现代化营销渠道, 宣传介绍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及相关旅游服务信息。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 从而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推向国际旅游市场, 使其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五) 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设施建设, 构建连接南北、沟通东西、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根据环鄱阳湖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 区域交通布局应以环鄱阳湖运输通道为核心, 呈放射状连接周边省域经济中心和城市群。在公路方面, 随着杭瑞高速江西段、济广高速公路江西段的贯通, 江西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4000公里, 对完善环鄱阳湖公路体系, 提升高速公路畅通水平有重要意义。在铁路方面, 要大力推进铁路干线建设, 重点建设向莆铁路、沪昆高铁杭南长客运专线、衡茶吉铁路、九景衢铁路以及武九客运专线等干线铁路。航空方面, 江西将推进干支线机场建设, 打造建设南昌国际航空港, 推进建设宜春明月山机场、上饶三清山机场。水路方面, 江西将以九江、南昌港口建设为重点, 加快鄱阳湖水系的航道建设, 建立联系紧密、运行高效、环境优良的生态水运体系, 打造水路空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 为鄱阳湖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硬件支持。

(六) 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走低碳发展之路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 改变单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旅游增长模式, 处理好生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构建低碳旅游产业体系, 走集约发展之路。根据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 构建旅游地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尽量减少对土地等资源的占用, 从源头控制资源的进入量,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采用节能降耗技术, 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推广力度。为了保护好鄱阳湖这“—湖清水”, 还要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环境监测, 具体内容包括:1.生态区环境质量状况, 如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空气状况, 近3年的监测数据、评价资料和环境质量报告;2.废弃物及处理情况, 如生活废弃物, 农业废弃物, 工业废弃物, 废油的产生地点、时间、数量, 资源回收利用率, 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 垃圾处理数量, 处理场地;环境卫生容器如垃圾箱、废物箱、洒水水罐、冲洗车水罐、粪罐车的数量、使用情况。通过详细的环境监测数据, 严格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审计, 合理规划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承载量, 促进鄱阳湖生态旅游业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发展, 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二者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孙冬英, 王燕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J].生态经济, 2010 (3) :128-130.

[2]马勇, 何莲.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共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 2010 (1) :69-72.

[3]明庆忠, 陈英, 李庆雷.低碳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J].人文地理, 2010 (5) :22-26.

竞合发展 篇9

家用饮水产品泛指家庭中与水直接相关的设备和电器, 针对的是家庭用水和饮水, 目前主要有饮水机、净水器、直饮机、纯水机、软水机等产品, 都属于本文提到的家用饮水产品范畴。人类饮用水的历史发展很长, 水作为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逐渐重视, 饮用水经历了从最初的自然水到自来水, 一直到桶装饮用水, 再到目前广泛认可的直饮水历程。展望我国近二十年的饮水家电行业发展, 其市场前景和潜力是不容忽视的。相对比国外家用饮水产品行业的发展, 美国和日本的家用饮水产品 (设备) 普及率都已经达到了70%以上, 而据我国的调查数据显示, 普及率不足10%。随着行业的发展, GE、A.O史密斯、美的、海尔、荣事达、帅康等巨头纷纷进入到该行业, 从2009-2012年, 市场以20%以上的增速, 家用饮水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家电市场上的最大亮点。可见, 从促进区域经济跨域式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 探究家用饮水产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刻不容缓的, 与此同时, 在其强劲发展势头之下, 制约家用饮水产品发展瓶颈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产品种类混杂, 多而不精。

由于此前技术门槛低, 资金投入少, 据数据统计, 仅江浙一带家用饮水产品生产制造企业多达3000多家, 但是就规模影响力而言却不足1%。许多的水家电企业多为中小型规模, 其企业经营思路、发展前景受到很大的局限。企业之间的竞争总是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上, 导致市场需求的迅速饱和, 而真正具有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企业缺乏开发实力, 一些小企业小品牌扰乱我国水家电企业市场, 削弱市场竞争力。因此改变市场格局, 有效规范整个市场, 准确定位市场, 理性引入行业强势品牌显得尤为重要。

(二) 产品同质化严重, 缺乏科研开发能力。

目前市场上同类饮水产品很多, 大多都是相互模仿制造, 没有创新性。家用饮水产品市场的标准不明确和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如二次污染、黑心桶装水等。随着直饮机引入到我国, 少数企业加入到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但是缺乏成熟的市场氛围, 无法建立一套完善的产业链, 技术不成熟, 新产品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整体性能等方面要求极为严格, 需要获得国家卫生部门的卫生生产许可证才能进行生产, 但是由于多数的企业没有技术、规模和质量保证, 造成产品技术创新不足。

(三) 产品行业的规范政策不完善, 标准不一, 存在安全性风险。

饮水产品是直接关系到居民身体健康。我国的饮用水法律法规的建设尚不完善。尤其对于饮水机的制作材质、过滤材料及相关零部件也都没有统一的标准, 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行业市场乱象关键在于行业规范性强制性的国标确实, 紧靠行业出台行业规范是不够的, 还有待于强制性国标的制定。

二、宁波家用饮水产品发展分析

宁波作为全国的三大家电产地之一, 有着本身的家电产业集群, 同时积聚了巨大的产业规模和品牌优势, 其家用饮水产品 (设备) 一直位列小家电产品出口前列。拥有产业集群带来的优越配套资源和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宁波小家电产品以其物美价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因此家用饮水产品拥有着内销、外销和OEM三大市场, 涌现出沁园、浪木、惠康等一批知名品牌, 不断地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家用饮水产品。以沁园为例,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从饮水机发展到涵盖水家电、水处理和瓶装水等多个业务模块, 引领中国的净水行业。随着绿色环保健康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 满足净水需求的家用饮水产品将成为人们健康生活必需品, 因此宁波家用饮水产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一) 针对企业规模相当的饮水产品制造企业而言, 在理性情况下, 企业间合作收益要远大于竞争下的收益。

同时增加知识创新投入, 使得本产业的产量增加, 市场占有率提高。因此, 对于单条供应链而言, 加大科研力度, 增加创新投入, 能充分保证其市场地位。

(二) 针对企业规模相差甚远的两企业来说, 小规模的企业往往不会选择投资到品牌建设和研发新产品。

因此无论大企业是否投资, 小企业的最优选择都是不投资, 那么大规模企业只能选择投资, 便产生这就出现了小规模企业“搭便车”的现象。

三、宁波家用饮水产品产业竞合发展启示

所谓的“竞合”是指在企业经营中, 始终处于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中, 与同行以及上下游之间企业都存在这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既是一种竞争性的合作, 又是一种合作性的竞争, 而正是这种竞合关系促使竞争合作者共同保持进步。通过对宁波家用饮水产品企业间博弈分析, 企业间竞合发展具有以下优势特点, 有助于未来地方企业的产业规模化发展。

(一) 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宁波家用饮水产品企业关注的发展方向是要充分利用资源, 寻求市场的效益最大化。树立竞合发展意识有助于企业较好的实现充分利用资源, 利益最大化发展, 拓宽家用饮水产品的经营理念边界, 也提供了该类产业资源优化的创造性思路。

(二) 有利于实现产业升级。

竞合发展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博弈消耗, 也能避免“零和博弈”的出现, 对于家用饮水产品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有激活作用, 加强产业链的内部关系, 构建合作共赢、有序竞争的局面。竞合策略使家用饮水产品企业彼此之间成为合作者, 共获市场收益, 即使是业务上的差异性竞争也将使产业环境更趋合理。

(三) 有利于市场整体发展。

通过之前的分析, 企业间实力存在较大差异时, 大企业对于某项能带来巨大收益的投资积极运行时, 小企业会搭大企业投资的便车, 从中获得收益, 促进自身发展, 因此对做大做强的骨干企业而言既利于自身发展, 同时也带动小型的企业发展。当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发展。

四、宁波家用饮水产品产业实施竞合发展策略

(一) 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竞合目标。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我国的饮水家电产品产业集中度低, 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缺少更多的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企业集团, 这类企业集团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其总体规模, 更重要的是具有通过竞合利用行业内资源进行管理创新的能力。通过企业间的协同发展形成技术创新优势是我国的饮水产品行业竞合的主要目标, 从而改变“投资驱动”的传统模式。

(二) 兼顾竞合短期与长期利益。

竞合是企业竞争与合作同时存在的情况, 在开发产品、拓展市场、形成规模优势时是合作, 而在利润分配、品牌建设、专利获取方面是竞争关系, 企业间的竞合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使竞合过程呈现“阶段性”和“波浪型”变化趋势, 在竞合过程中企业应制定不同阶段的竞合战略。对于企业竞合过程的“阶段性”特征, 决策者应及时明确技术、竞争对手、管理模式的变化, 避免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失去长期的发展机会。

(三) 实行高准入和低退出竞合伙伴选择原则。

企业在竞合过程中希望获得稳定性和低风险的收益, 市场竞合过程中或增长或低迷往往难以控制, 在竞合过程中应通过合理的选择竞合伙伴来规避可能的风险。

(四) 有选择的与竞合伙伴知识协同。

企业由于具有技术, 竞合企业更倾向于进行保护, 严格地控制专有技术交流程度, 对其工艺、设备、材料、设计等方面提出明确的约束, 甚至形成相应的政策法案, 竞合企业应根据不同知识的类型采用适度的协同策略。

(五) 对竞合进行政府联动监督。

企业在竞合过程中是基于市场竞争原则, 其参与或退出决定于企业竞合预期目标是否得以实现。政府对企业竞合的影响主要是从整个产业发展角度, 更多是通过公路交通设施改进、信息化水平提高、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提高中介组织规模等间接手段进行干预。采用多部门联动监管, 提高政府管理信息共享程度, 使竞合中出现问题及时反馈速度提高, 政府决策过程由于所获得信息全面, 形成调控更客观、有效, 对提高企业竞合效率会更有帮助。

五、宁波家用饮水产品产业实施竞合发展模式

(一) 产业集聚式发展。

产业集聚区发展是宁波企业的特点, 为家用饮水产品竞合发展提供平台。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发展中, 着力打造小家电产业园区, 明确功能定位, 突出重点。对于家用饮水产品产业园加大扶持, 以资助、贴息、奖励等等方式扶持重点企业和项目, 逐渐扩大扶持面, 加大扶持资金投入, 做好项目配套工作。

(二) 强强联手模式。

强强联合往往是能最大调动资源并予以利用的合作模式。骨干企业、知名企业之间强强联合, 成立股份制集团, 扩大市场, 将先进设备、雄厚资金和先进技术融合, 共同打造企业品牌。2013年, 国美与美的、沁园、安吉尔、3M、立升等行业知名品牌, 合作紧密度大大增强。

(三) 互利互惠模式。

对于单独的企业来说, 所具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但是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领域又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 因此, 各家用饮水产品企业在市场发展中必然是要相互合作, 在互惠互利模式中, 各自得到较好效益。同时也是节约成本的方式, 企业可以各自致力于其核心业务发展, 有助于企业的自身优势得到集中精力发展, 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摘要:近年来, 家用饮水产品发展表现出长足势头, 同时也受到产业种类混乱、科研开发能力不足和行业规范不足等多种因素制约。根据宁波家用饮水产品企业间博弈分析, 家用饮水产品行业发展要引入竞合策略, 并且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针对家用饮水产品的适用的竞合发展策略主要有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竞合目标、兼顾竞合短期与长期利益、实行高准入和低退出竞合伙伴选择原则、有选择的与竞合伙伴知识协同、对竞合进行政府联动监督。采用产业集聚式、强强联手模式以及互惠互利模式共同发展宁波家用饮水产品。

关键词:家用饮水产品,产业聚集,竞合策略

参考文献

[1]饮水机发展史_赢在积累[DB/OL].http://blog.sina.com, 2013

[2]中国饮水机市场发展情况-中国饮水科技网[DB/OL].http://www.skj58.com, 2010

[3]苗小郁, 林学峰, 高东辉, 刘长青, 韩冰冰.国内6大品牌饮水机专利申请情况分析[J].企业导报.2012 (04)

竞合发展 篇10

都市圈县域旅游业竞合发展作为调整都市圈产业结构和促进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十二五”时期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意义重大。以杭州都市圈为例, 通过资源整合与品牌树立等多种方式推动都市圈县域旅游业的竞合发展, 是都市圈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选择。具体来看, 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从理论角度来看

加大对都市圈县域旅游业竞合发展问题的研究, 有利于填补学术空白。现代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都市圈问题的研究较多集中于都市圈经济总量的增长, 对都市圈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论述较少, 涉及县域旅游业竞合发展的研究成果更是匮乏。作为国内都市圈的后起之秀, 杭州都市圈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 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尚未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以县域旅游业的竞合发展为突破口, 实现杭州都市圈的产业聚集与经济转型, 可以为都市圈问题的研究提供最前沿的例证,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2 从经济角度来看

现代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 目前已成为国内都市圈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杭州都市圈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和休闲旅游需求的核心增长区域, 其现代化程度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旅游业竞合发展的规模与程度。客观而言, 杭州都市圈旅游业的发展目前面临着严峻挑战:

(1) 从外部竞争来看, 尽管杭州都市圈旅游业总量增长显著, 但与上海、南京等都市圈相比, 杭州都市圈现代旅游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还略显弱势;

(2) 从内部合作来看, 杭州都市圈的整体组合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突出表现为区域内竞争有余、合作不足。“十二五”时期, 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契机, 依托县域旅游业的竞合发展, 将杭州都市圈打造成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规模经济和综合竞争优势的现代化都市圈, 意义重大。

1.3 从空间结构来看

依托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周边节点县市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加快都市圈县域旅游业的竞合发展, 有助于加速都市圈内部的资源整合, 推进财富在区域间的再分配。以杭州都市圈为例, 尽管杭州都市圈旅游业竞合发展的概念提出由来已久, 但其实质进展缓慢。目前杭州都市圈内部各节点县市都是在相对独立地发展, 缺少应有的联系与协调。同时, 杭州都市圈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 已成为国内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 依托县域旅游业的竞合发展, 既可以有效扩大杭州都市圈的辐射半径, 提升其在国内的综合竞争力, 也可以为国内其他都市圈的转型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 都市圈县域旅游业竞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都市圈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是围绕中心城市形成的一系列同心圆, 中心城市与县域城市彼此支撑、互为映衬。目前我国都市圈旅游业竞合发展存在合作意识淡薄、企业联系松散、总体规划欠缺、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都市圈县域经济的转型以及都市圈整体实力的提升。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都市圈行政区划所导致的资源割裂, 进而引发了中心城市拉动作用不明显、县域城市发展后劲不足的两难局面。以杭州都市圈为例, 目前制约都市圈县域旅游业竞合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意识约束:都市圈县域旅游业合作意识薄弱, 组织联系松散

发展区域旅游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区域内各城市能够就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和问题进行及时沟通, 实现信息和资源的有效共享。但长期以来, 我国都市圈内部各层级城市之间的竞争意识大于合作意识,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外部效应无法通过正常的效益途径获得补偿, 县域城市迫于经济发展压力又缺乏支撑中心城市的积极性。从本质上来讲, 这是由于我国都市圈发展长期注重中心城市的辐射和扩散, 忽视县域经济的转型与提升, 势必影响都市圈整体的良性发展。以杭州都市圈为例, 尽管政府出台了“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和“文化名区、环境立区”等战略举措, 区域内各城市也提出了旅游业联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但真正的合作机制并未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而且已有的合作协议也不规范, 缺乏稳定性和实效性。总体来看, 目前杭州都市圈各旅游城市还是相对独立地发展, 不同城市旅游业相互排斥, 普遍存在不正当竞争, 而且地方政府为对本地旅游企业提供庇护, 通常以各种方式限制外地旅游企业的进入, 导致区域内各城市旅游业发展机制与运作方式差异甚大。

2.2 政策约束:缺乏旅游业竞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有效的协调机制

旅游业竞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有效的协调机制是指导和推进都市圈旅游产业合理布局, 实现各层次城市旅游业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尽管制定了“生活品质之城”和“旅游西进”的发展战略, 但杭州都市圈目前仍然缺乏统一、明确而切实的全局性发展规划, 这是制约其县域旅游业竞合发展的最大障碍。首先, 现有的发展战略只是指导性意见, 并非具体的可操作建议, 县域旅游业发展无所适从。从行政区划上来看, 杭州都市圈的发展框架为“核计+副中心+节点县市”, 区域内各城市隶属不同行政区划, 分属不同层次, 在无统一的发展规划指引的情况下, 各城市通常只考虑自身的利益需求, 最终导致核极城市拉动乏力、县域城市支撑不足的尴尬局面。其次, 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区域内旅游资源分割严重、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由于区域内县域城市各自为政, 杭州都市圈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 因而重复建设严重, 特色旅游发展滞后。例如, 目前海宁、桐乡、诸暨均以观光旅游为主, 安吉和德清则以休闲旅游为主, 在具体的项目制定上, 各地普遍推出“农家乐”。由于模式单一、差异化不明显, 县域旅游业发展后劲不足, 随着都市圈内部不良竞争的加剧, 区域内资源的互补优势不断弱化, 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遭到削弱。

2.3 禀赋约束:区域内发展不平衡, 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内耗加剧

都市圈旅游业的竞合发展离不开两方面因素的支持, 一是区域内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均衡, 二是都市圈内部基础设置的完备。然而, 目前杭州都市圈上述两方面均有欠缺。具体来看:第一, 杭州都市圈各层次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作为极核的杭州, 不论是旅游客源还是旅游收入, 均远超其他节点县市, 具备旅游业集群发展的良好基础。但县域城市经济不发达、缺乏必要的配套条件, 不仅难以有效利用靠近中心城市杭州的区位优势, 还要面临杭州这一极核城市阴影效应的影响。第二, 区域内基础设施不完备, 突出表现为旅游业的软平台建设滞后。近年来, 杭州都市经济圈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助推旅游业竞合发展, “硬平台”建设成就瞩目。但就软平台的建设而言, 目前杭州都市圈还没有旅游业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的网络平台, 旅游信息公布不全面、不及时, 行业发展相关信息披露也不完备, 难以满足旅游业整合发展的软环境需求。

3 促进都市圈县域旅游业竞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都市圈县域旅游业竞合发展的思路

中心城市是都市圈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集散地, 要实现都市圈县域旅游业的竞合发展, 应当继续依托中心城市的拉动作用, 以区域整体的发展规划为导向, 制定旅游业的开发、经营和管理思路。其中, 重点应当打破传统的“单核”发展模式, 以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突破口, 充分发挥副中心城市和节点县市的支撑作用, 促进区域内的优势互补。

以杭州都市圈为例, “十二五”时期, 杭州都市圈县域旅游业竞合发展的思路应当确定为“多核心+网格化+互动”的发展模式, 在对区域内不同层级城市旅游业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制定优势互补、分批推进的发展战略。具体而言, 应当着眼于杭州都市圈整体的发展规划来开发、经营和管理城市旅游业, 以城市旅游景观打造为龙头, 以生态自然资源为支撑, 以文化积淀为基调, 重点培养不同层级城市的自身特点, 积极塑造山水都市、休闲都市、文化都市、开放都市于一体的国际化都市圈的整体形象。

3.2 加快都市圈县域旅游业竞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3.2.1 强化竞合意识, 建立合作机制, 树立区域旅游品牌新形象

所谓“竞合”发展, 是基于合作基础之上的有序竞争。要促进都市圈县域旅游业的竞合发展, 要加快实施大旅游和区域联合战略相结合的政府主导型产业发展战略, 即通过区域内各城市之间旅游资源的整合, 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副中心城市为增长极、周边县市为节点的区域旅游网络体系。就杭州都市圈而言,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杭州作为极核城市的功能和作用, 打破行政界线, 促进都市圈内各层级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自由流动;另一方面, 要充分调动湖州、嘉兴、绍兴三个副中心城市和安吉、海宁、桐乡、德清、诸暨等13个节点县市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区域内县域城市的差异化、专业化发展, 衔接杭州的“旅游西进”战略。总之, 在有序竞争的基础上, 都市圈各城市应当加强交流与合作, 努力谋求资源、客源和信息流的共享, 以进一步拓宽都市圈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3.2.2 制定都市圈旅游产业竞合发展的协调机制, 整合旅游资源

“竞合”发展的核心是都市圈内各层级城市的均衡发展, 而不是平衡发展。要实现合作基础上的有序竞争, 应当通过构建都市圈旅游业竞合发展的协调机制, 实施“旅贸结合、产业联动”战略。2007年以来, 杭州都市圈已经建立了规划、交通、产业、环保、旅游、宣传6个专业委员会, 并将进一步启动信息、金融、商贸、统计四个专业委员会。为贯彻落实杭州都市圈“一主三副两层七带”的发展规划, 应当加快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合作发展协调会”, 科学合理地做好各节点县市的发展规划, 发挥县域旅游业的生态环境优势、空间要素优势和区域联动优势。具体而言, 应当实施“错位发展”战略, 即周边城市以自身的经济条件和资源禀赋为基础来寻求发展的空间, 实现同核心城市的错位发展, 避免与主城和其他节点城市的恶性竞争, 实现优势互补。既有效利用靠近核心城市的便利条件, 又尽量不受或少收核心城市阴影效应的影响。

3.2.3 加快都市圈旅游业软平台建设, 实现与硬平台的优势互补

都市圈旅游业的竞合发展离不开交通、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有效支持。从杭州都市圈旅游业硬平台和软平台的建设情况来看, 存在硬平台建设超前、软平台发展滞后的局面。首先, 杭州都市圈“一小时半交通圈”和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成效卓著, 实现了以杭州为中心, 辐射都市经济圈内县级以上节点一个半小时交通时空圈, 城际快速通道为主体的高速公路网能够满足经济性、快速性、舒适性的出行需求。其次, 杭州都市圈旅游业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应当加快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具体而言, 应当以杭州都市圈信息专业委员会为主管部门, 建立都市圈综合旅游网, 涵盖区域内各层次城市, 连接各城市旅游门户网站并实现信息同步, 促进旅游网络与综合开发一体化, 最终形成层次分明、协调优化的综合网络体系。

摘要:县域经济是都市圈的有效支撑, 是都市圈发展的现实推动力和潜在增长极。要提升都市圈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单靠中心城市的拉动作用是不够, 应当以旅游业的竞合发展为突破口,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以杭州都市圈为例, 通过阐述县域旅游业竞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分析了制约都市圈旅游业竞合发展的相关因素, 并提出“区域联合”和“错位发展”等对策建议, 以实现都市圈县域经济的优势互补。

关键词:都市圈,县域,旅游业,竞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治伟, 冉群超.对构建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产业密集带的思考[J].企业活力, 2007, (7) .

[2]王东祥.科学谋划杭州都市经济圈——关于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的若干思考[J].浙江经济, 2008, (4) .

互联网竞合路 篇11

1、360 Vs腾讯

2010年春节前后,腾讯利用假期在二三线及更低级别的城市强行推出“QQ医生”安全软件,界面及功能酷似360。5月31日,腾讯将QQ医生悄然升级至4.0版并更名为“QQ电脑管家”,新版软件将QQ医生和QQ软件管理合二为一。此后360和腾讯之间的口水战逐渐升级为诉讼战。面对腾讯集结五大公司发出的声讨,360发布了扣扣保镖,直指腾讯收入等核心要害。11月,腾讯采取逼迫用户做二选一的激烈行动,受到大量指责。次日,360宣布召回扣扣保镖,双方也重新恢复兼容。此间,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参战,将3Q大战演变为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混战。

2、360 Vs杀毒软件联盟

在腾讯QQ宣布不兼容360系列软件之后,金山、可牛、百度、傲游联手做出相似的决定,意在联手给360制造舆论压力。今年5月,360以“金山网盾破坏360木马防火墙运行”为名,提醒用户卸载金山网盾;可牛公司研发的杀毒产品刚刚上线,便被360“诊断”为恶意软件,建议用户删除。在360的系统查杀中,百度工具栏被定义为“系统安全漏洞”,并附有卸载提醒。而屏蔽广告功能,则会使百度的竞价排名遭受巨大冲击,在浏览器方面,360推出自己的浏览器后,用户被提示傲游存在“不安全”,建议用户修改默认邮箱设置。

不过随着工信部及时叫停,并谴责奇虎、腾讯两家企业损害用户行为之后,这一联盟估计也不会再采取不兼容的做法。

3、新浪、MsN Vs腾讯

11月11日,新浪与MsN中国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撼动腾讯的即时通讯老大地位。双方最关键的合作是新浪微博和MsN即时通讯工具的互通。台作后,用户在新浪微博更新的内容将同步显示在MsN聊天工具上,同时用户可以直接通过MsN登录新浪微博,直接与新浪微博的在线用户进行即时沟通。MsN做成一个开放的IM平台,这对于QQ在中国来说会是最大的威胁。未来IM会呈现开放平台的趋势,也是打破QQ垄断最有效的做法。

4、盛大、360 Vs腾讯、百度

3Q战争期间,盛大在游戏官网上要求玩家在输入账户密码、付费充值以及进行私密对话时关闭腾讯QQ。盛大和360面对的是两个共同的敌人:腾讯和百度。腾讯盘踞网游界第一把交椅,是盛大的老冤家·百度则因数字出版版权问题遭盛大文学起诉。共同的敌人让盛大旗帜鲜明地站在了360一边。

迅雷VS华军

2003年,周鸿祎成为迅雷的天使投资人。2006年6月,因迅雷的下载技术伤害了大型下载站的利益,以华军为首,各大下载站纷纷“封杀”迅雷,并不断出现对其的负面消息。在周鸿韩的调解下,双方最终发表和解声明,握手言和。

雅虎的电邮联盟

2004年,雅虎中国集结硅谷动力、天极网、携程、当当、光通、金山、网星、西陆等12家行业门户成立“电邮联盟”。经由推出一搜网、创立“电邮联盟”及在雅虎通中捆绑更多的无线增值功能,时任雅虎中国CEO的周鸿棉已为未来的门户路线图勾勒出最初的间架结构,以面对来自百度、国内三大门户、乃至在门户领域落子如飞的MSN、Google的竞争压力。

互动百科VS百度百科

2006年11月28日,互动百科才推出了“HDwiki(中文维基建站系统)”来谋求与各大站长之间的合作,向行业龙头百度百科发起猛烈攻势。HDwiki独创的互动功能,可以让整个网站都可以贡献百科的内容。这一举措,奠定了中国百科市场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维基百科三足鼎立的基础。

慧聪、环球资源VS阿里巴巴

2006年6月,环球资源和慧聪走到一起,当时双方进行了明确的业务领域划分:环球资源做外贸,慧聪做内贸,这个当时国内最大的B2B战略联盟将矛头对准了阿里巴巴,频频向马云施压。然而2007年12月,环球资源宣布出售在慧聪国际持有的全部股份,结束了双方历时一年半的短暂“婚姻”。其实,早在2005年,慧聪开始布局全力进军外贸市场,而这一战略思想与当初环球资源的希望完全相反,也成为最终分手的主要原因。

视频业的国家队Vs草根派

互联网电视牌照资源的分配导致了视频领域的台纵连横。据悉,CNTV的无线互联网平台将由空中网“承包”,暴风影音也在计划与央视网的合并重组。在草根视频网站的阵营里也有联盟在不断产生。今年4月,优酷和酷6与安徽网络电视台签订了合作协议;PPTV已经获得百度的战略投资;凤凰网将收购国内另一家视频网站的消息最近也甚嚣尘上。这些派系之间今年将会产生更加广泛的交叉合作。

搜狐、阿里巴巴Vs百度

2010年8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与搜狐达成合作,将旗下的搜狗业务分拆成立独立公司,由阿里巴巴集团以及包括马云个人在内的战略投资人进行注资,双方还宣布将在电子商务和搜索领域进行深度合作,这或将对百度构成新的竞争压力。此次合作能有效帮助搜狗获得电子商务的资源;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也需要搜索引擎作为纽带帮助其带来流量和用户。因此,阿里巴巴集团这次选择和一个不与其构成直接竞争关系的搜索引擎合作,将有效帮助其进行业务拓展。

盛大、九城Vs网易

竞合发展 篇12

在刑法领域, 想象竞合是指行为人出于一个故意或者过失, 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而触犯了数个罪名, 而其中任何一个罪名都不能单独完全包容这一犯罪行为的情况。法条竞合, 又称法规竞合, 指的是一个犯罪行为, 同时触犯数个法律条文, 其中一个法律条文与另一个法律条文之间有着重合或交叉关系。

在行政处罚领域, 想象竞合行为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一个自然意义上的行为, 却违反了多个法律规范, 且各法律规范的假定部分所规定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互不相同。法条竞合通常是指行为人实施了一个自然意义上的行为, 违反了多个行政法律规范, 数个法律规范假定部分的行为要件之间存在从属关系, 即一规范所规定的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外延包含了另一规范规定的行为要件[1]。

2 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的关系

想象竞合和法条竞合之间有极大的相似性, 通常认为它们具有三个共同的特征, 其一, 两者都是行为人实施了一个违法行为[2];其二, 行为人所实施的一个违法行为同时触犯了数个法律规范;其三, 对于这一违法行为最终都只能按照一事进行处罚, 适用一个法律规范。

想象竞合和法条竞合之间虽然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 但同时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想像竞合与法条竞合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违法行为的构成是否具有重合关系, 并且能否从若干违法构成中选择一个能够恰当、全面评价违法行为的构成。想象竞合所导致的多个违法构成间没有重合关系, 法条间的联系是由于行为人实施了特定的行为而偶然出现的。与之相对应, 法条竞合的出现是法律规定的各种违法构成间有重合关系这一现实状态的必然结果, 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立法技术缺陷。

除本质区别外, 二者尚存在着其他一些差异, 如两者发挥作用的领域不同, 想象竞合理论主要是解决一个违法行为触犯几个法律规范后如何处罚的问题;而法条竞合主要是法律的适用问题, 代表了法条间的关系[3], 是在法条之间因有错综复杂的重合关系情形下, 如何选择适用法律规范并达到对该违法行为进行全面评价的效果。

3 案例简介及分析

3.1 案例简介

案例1:2004年11月18日, 某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在对某诊所监督检查时, 发现该诊所有消毒待用的手术包1个、脚踏吸引器1台、扩宫器4个等医疗器械和医用物品。经调查, 该诊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但未经登记核准计划生育专业。同时, 该诊所也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却擅自开展终止妊娠手术。

案例2:2009年2月4日, 某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 反映某中医诊所擅自从事助产活动。卫生监督员对该诊所进行了现场检查, 发现该中医诊所有妇科检查床1张、简易吸引器1台和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若干。经调查, 该诊所医师莫某于2009年2月3日为陈某接生1女婴。该中医诊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登记的诊疗科目为中医科, 没有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案例3:2008年7月22日, 某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 反映某医院聘用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独立从事护理活动。卫生监督员对该医院进行了现场检查, 发现该医院聘用的17名护士中有12名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而独立从事护理活动。

3.2 案例分析

在案例1中, 该诊所开展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既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的规定, 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第三十五条第三款“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以及从事家庭接生的人员, 须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的规定。在此案中, 相对人开展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是一个自然意义上的行为, 它符合两个不同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超诊疗范围与无证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 , 违法行为构成间没有重合关系, 逻辑上也没有关联关系, 相对人违反的是不同的义务, 因此, 属于想象竞合。

在案例2中, 该中医诊所在没有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 从事助产活动的行为, 既违反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又违反了《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案例2与案例1极为相似, 也属于想象竞合的范畴。

在案例3中, 该医院聘用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而独立从事护理活动的行为, 同时违反了《条例》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和《护士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医疗机构不得允许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在本机构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的规定。该行为是一个自然意义上的行为, 它违反了两个行政法律规范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与《护士条例》) 。这两个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非卫生技术人员与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 在外延上具有包容、重合的关系 (非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 , 相对人违反的是相同的义务, 因此, 属于法条竞合。

4 想象竞合的法律适用

4.1 想象竞合的法律本质

关于想象竞合行为的处断, 首先要明确想象竞合的本质, 即它属于“一事”还是“数事”, 目前学术界有以下几个主张: (1) 实质的一事说。认为想象竞合是实质的一事, 应从一重罚处断, 这是我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持此说者认为, 想象竞合表面似乎具备了数事的构成要件, 但行为毕竟只有一个, 欠缺行为要件, 所以不是真正的数事, 而是想象数事, 实质一事。 (2) 实质数事说。行为人虽然只实施了一个行为, 违法行为的几个要件都与实质数事的构成要件相符。所以想象竞合的一个危害行为, 事实上产生了重复交叉的作用。因此, 想象竞合已满足数事构成要件。 (3) 折中说。认为想象竞合的本质就在于, 它既不是实质的一事, 也不是实质的数事;或者认为想象竞合的本质是不完整的数事, 或称“特别的数事”, 由于只有一个行为, 处理上应与一般数事有所区别。

4.2 想象竞合行为的处断

对想象竞合行为目前实践中较多的做法是“从一重罚处断”或者“重罚吸收轻法”的处理原则。这种处罚原则体现了该行为既区别于单纯的一个行为, 又不同于多个行为的独特本质。首先, 尽管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 但其毕竟侵犯了多个客体, 社会危害性显然要大于单纯的一个行为, 行为人理应承受较重的处罚。其次, 也正因为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 其危害性较之真正的数个违法行为要轻, 如按多个法条来合并处罚显然过重。所以说, “从一重罚处断”的做法是符合过罚相当原则的。

关于案例1, 由于《办法》第四十条规定:“医疗、保健机构……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许可, 擅自从事 ……终止妊娠手术……的, 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 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而《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 责令其改正, 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 ……”。可以看出, 前者处罚较重, 因此, 根据“从一重罚处断”原则, 应当适用《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关于案例二, 该中医诊所在没有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 从事助产活动的行为, 虽然同时违反了《办法》和《条例》的相关规定, 但在行政处罚时, 《办法》却未对“擅自从事助产活动的”违法行为规定行政处罚。而《条例》第四十七条对超范围行医有行政处罚的规定。根据想象竞合行为“从一重罚处断”的原则, 本案理所当然应当依据《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法律适用的分析, 可以看出, 虽然两个当事人违法条款完全相同, 都违反了《办法》的第三十五条和《条例》的第二十七条, 在行政处罚时, 依据的法律规范却完全不同, 一个依据《条例》, 一个依据《办法》。不难看出, 这是《办法》对从事助产活动有义务性条款规定而无相应责任性条款规定的一个漏洞。也是在卫生行政处罚法律适用中一个应当注意的特例。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卫生监督人员一定要加强各类法律规范的学习, 并融汇贯通,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法条竞合的法律适用

法条竟合的本质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构成要件的竞合。法条竞合的法律适用原则有如下两个: (1)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2)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关于案例3, 在处罚医疗机构聘用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而独立从事护理活动的违法行为时, 是适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呢?还是适用《护士条例》呢?《护士条例》相对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而言, 既是特别法, 又是新法。因此, 在对该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时, 应当适用《护士条例》。在实际工作中, 仍然有适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进行处罚的情况, 存在适用法律错误的问题, 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刘阳中.检验检疫行政处罚中法条竞合之分析[J].中国检验检疫.2007, 12:39~40.

[2]安文录, 陈洪兵.法规竞合与想象竞合比较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3, 14 (3) :77~80.

上一篇:铁路缺陷轴承下一篇:民歌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