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策略研究

2024-11-05

应用策略研究(精选12篇)

应用策略研究 篇1

0 引言

网络事件营销是事件营销的一个分支,是指企业利用互联网,通过策划、组织、发布具有新闻价值、名人效应和社会影响的事件,吸引网民、媒体、社会的兴趣和关注,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并最终促进产品销售的一种市场营销传播手段。

1 网络事件营销的策划原则

1.1 求真务实

开展网络事件营销,企业首先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这是企业开展网络事件营销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一原则要求企业不仅网络事件策划要真实,而且网络事件传播也要真实。恶意炒作会严重影响网络事件营销的传播效果,损害企业的社会形象。

1.2 以善为本

以善为本是指企业在开展网络事件营销时要做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自觉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企业不仅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还要维护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

1.3 力求完美

力求完美是指企业在策划网络营销事件时要树立社会营销观念,注意网络营销事件传播的力度和效果。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事件传播时,应该尊重社会公众的感情和权利,巧妙地利用网络媒体的特点,保护信息传播渠道的完整和畅通。

1.4 全面整合

企业在开展网络事件营销时要全面树立整合的观念,进行立体化传播。企业应该充分运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用图像、声音、图片、文本等向社会公众进行立体化信息传播,同时还要利用网络人际传播,综合运用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以实现良好的整合营销传播效果。

1.5 坚持创新

网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网上一些新鲜的事物怀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展网络事件营销时要不断创新策划思路,精心地设计网络事件,合理地引导网络事件营销的传播方向。

2 网络事件营销的传播策略

2.1 情绪感染法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一些关于民生类、励志类、情感类的话题容易引起广大网民的共鸣。网络上的一篇微博、一段视频、甚至短短的几个字,都可能在网民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例如,在美伊战争期间,统一润滑油曾经做了“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的电视广告,然后利用广大网民的反战情绪在网上进行了事件传播,很快吸引了大量网民的广泛参与。通过这次网络事件营销,统一润滑油的形象深入人心,在许多消费者的心里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为减少摩擦而努力!

2.2 草船借箭法

草船借箭法是指企业要善于在合适的时机利用一些热点事件等来开展网络事件营销。例如企业可以借助当前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借助大众传播媒体引导;借助名人参与;借助专家点评等。

2.3 网民参与法

要实现网络事件营销的轰动效应,必须吸引广大网民的广泛参与。例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粮集团和新浪微博联合开展了“中粮美好生活”活动。中粮这次活动官网主要版块有“发现美好”、“发现中粮”、“相约世博”、“世博闪拍”、“粮呈美景”,其中版块“发现美好”设置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主题,让网民发表“那些偶像”、“我爱暑假”、“童年记忆”等主题内容的微博。网友还可以互动参与“发现中粮”板块,如果发现自己身边的中粮产品可以获得奖励。中粮集团的“相约世博”板块,让网民在网上选择可以和自己一起去参观上海世博会的网友;“世博闪拍”板块为参观上海世博园的网民提供了一个图片分享的平台;在“粮呈美景”板块中,上海世博园外的网民可以把上海世博会的图片转发到自己的微博。据统计,在中粮集团这次活动期间,直接参与活动的网民达到了506万,网民发送的相关微博超过了1000万条。

2.4 概念带动法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践一种新的网络事件营销传播方式:为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创造出一种“新概念”,先概念、后产品或者概念产品进行同步营销。从联想集团的小Y,到农夫山泉的天然水,再到时彩族、奔奔族、蚂蚁族等,都是运用概念带动法成功开展网络事件营销的案例。例如,第一视频网站为了宣传推广自己的彩票网站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时彩族,所谓“时彩族”指的是一群有着相同爱好的网友,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企业白领,利用业余闲暇的时间聊着相同的话题,通过网络购买可以时时开奖的彩票等。第一视频网站不仅在前期对时彩族进行了充分渲染,而且还和自己的产品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2.5 超女营销法

超女营销法是指企业事先通过主动包装参与活动的网民或预埋参与选手,进行有针对性的话题炒作,以开展网络事件营销的一种营销方法。比如,在原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比赛中,通过事先预埋参赛选手,在活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话题炒作,使超级女生成为很多人梦想出名的大舞台。

3 网络事件营销的传播途径选择

3.1 利用虚拟社区开展公关活动

虚拟社区,又叫做电脑社区、在线社区或者电子社区等,是人们在互联网上产生的一种社会群体,它由各种各样的网络社区所构成。在虚拟社区里,人们可以自由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利用虚拟社区开展公关活动,是网络事件营销传播现在常用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3.2 网络发布会

随着视频网站技术的发展和微博的流行,现在网络直播成了很多典礼、大发布会的基本方式。例如在2010年8月,作为N8智能手机正式上市的第一轮营销攻势,诺基亚公司召开了一场名为“科技,因人而熠”的全社交网络发布会。除了诺基亚公司的官方网站,这次网络直播还得到了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优酷网等的支持,网友可以选择这些网络媒体来观看网络发布会的内容。

3.3 博客营销

博客,也称为网络日志、部落阁或部落格等,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地发布新的文章的网站。在发布网络信息方面,博客上文章的题材、内容和发布方式都比较灵活,一些有价值的文章或者网络事件更容易获得广大网民的关注和欢迎,营销效果比较好。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博客这种传播形式开展网络事件营销。

如果企业有条件,可以考虑通过自己的服务器,建立企业博客。企业博客要向社会公众开放,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使他们加入到网络事件营销传播中来,以进一步扩大企业网络事件营销的声势。

4 结束语

网络事件营销是事件营销的一个分支,是近年来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一种市场营销手段。

企业要在坚持网络事件营销基本策划原则的前提下,正确地运用网络事件营销的传播策略,只有这样,网络事件营销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伶俐.“凡客体”与网络事件营销及传播策略[J].新闻前哨,2010(12):60-61.

[2]刘林波.网络时代事件营销的应用策略[J].商业时代,2010(27):34-35.

[3]徐可塑.网络事件营销策略与实施[J].学理论,2011(23):149-150.

应用策略研究 篇2

知识管理在高教园区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知识的属性和知识转换的.4种模式为基准,建立知识管理技术概念模型,针对高教园区目前知识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高教园区实施知识管理的内容和目标,制定高教园区知识管理的框架结构和实施步骤.

作 者:陈振 Chen Zhen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人事处,杭州,310018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7 关键词:知识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系统   大学城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培养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无疑包含了培养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当然在小学还是初步的。培养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是实现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策略,是培养学生解应用题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培养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简便的解答方法,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灵活性。下面就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应用题的一般策略,提高小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第一,初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解一切应用题的基础。虽然应用题的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但都是四则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然而有些学生不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解答简单应用题时乱猜算法,或者根据题里的某个词语选择计算方法,这样是不能培养解应用题的能力的,更达不到应用题的教学目的。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的认知特点分成不同的层次来教学。低年级要通过操作直观使学生理解每种运算的含义。例如减法,通过摆物品和画图等使学生懂得:减法是从整体(或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高年级再进一步抽象,使学生懂得减法是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高年级教学分数除法也是从乘法的逆运算的角度来理解的,这样就便于在解应用题时实际应用。由运算的意义(或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对运算意义(或含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应用运算的意义(或含义)来解题,从而提高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理解题意是解一切应用题的前提条件,理解题意的要求也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的认知特点分成不同的层次。具体要求是:(1)第一阶段要求学生口述题意知道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第二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操作直观学习画图表达题意;(3)第三阶段要摘录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4)第四阶段要进行补充条件和问题的练习,进而改编应用题并解答;(5)第五阶段能够从形象直观的示意图中抽象出相关的数量关系式(等量关系式),逐步提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也是应用题教学的根本目的。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是简单应用题也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绝不能因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简单而忽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只有分析清楚应用题里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才能确定计算方法。例如,“草地上有5只兔,又跑来3只兔,一共有几只兔?”学生很容易弄清,把原有的5只和跑来的3只合并起来,就可以知道一共有几只兔。同时我们应让学生明白,原来的5只是一部分,后跑来的3只是另一部分,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才是要求的整体:一共有几只兔,要求整体,所以我们用加法算。而对于“有8只鸡,鸡比鸭多3只,鸭有多少只?”有些学生往往不明白题里的数量关系,简单地看到“多3只”就判断用加法算。因此,教学时最好通过操作、直观使学生弄清题里的数量关系。分析如下图:

引导学生根据题里的条件分析算理:“鸡比鸭多3只”,说明鸡的只数多,鸡是较大数,鸡的只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鸭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鸭多的部分,要求鸭的只数,就求鸡与鸭同样多的那部分,这是求较大数中的一部分,所以要用减法计算。通过操作和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算理。这样教学,从算理上解决了学生解题思路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能力解决能力,达到了应用题教学的目的。

第四,培养检验的良好习惯。解答应用题同进行四则计算一样,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检验应用题要比检验四则计算复杂一些,首先要重新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看列式、计算、答案是否正确。高年级还可以通过改编应用题并解答来进行检验。通过检验还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对解答结果的负责态度和自信心。

实践表明,只要长期坚持按照上述原则和方法教学,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容易接受,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增强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解题的正确率而忽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应用题分类型、概括解题公式,或者让学生根据题里的某个词语选定计算方法。结果出现死记硬套的现象,稍灵活一点的题就不知从何着手,无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给学生增加了学习负担。对这个问题,下面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1)从数学本身看,把应用题划分的类型以及概括的解题公式是否科学,还值得商榷。应用题的内容范围很广,从科学的角度说,研究它的分类是完全可以的,但是,目前缺乏分类的依据和标准,大部分是根据个人主观或经验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是否规范合理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如: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作为一个类型题也欠妥当,因为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样的应用题不过是分数乘法的意义的直接应用,根本没有什么分类型的问题。至于有些解题公式是否正确地全面地反映实际也值得研究。例如,所谓“标准量×分率=部分量”,容易使学生误解“部分量”都是小于“标准量”的,从而导致判断哪个量是“标准量”的错误。而且遇到这样的问题只要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能解决,因此这种公式是多余的。

(2)从唯物辩证观来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分类型、套公式,往往把本来有联系的问题人为地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掌握。例如,有这样两道应用题:“食堂每天吃20千克面粉,3天吃多少千克面粉?”“食堂每天吃20千克面粉,吃的大米是面粉的3倍,每天吃大米多少千克?”如果分析两题的数量关系,都是求3个20千克是多少,因此要用乘法算。如果要把它们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题,就割断了它们在数量关系上的内在联系,从而不利于学生以简驭繁地掌握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3)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也值得研究。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解应用题同教学其它数学知识一样,也应结合操作、直观,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进而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不是以能正确解题为最终目的,这涉及到教育的目的和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所以不宜教按类型、套公式的解题方法。本人认为分类型、套公式的解题方法违反儿童认知规律,给学生增加了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本末倒置的教学行为。

(4)从现代数学论的原则看,要教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才能实现最大迁移;强调思维过程,要从以记忆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到以思维为主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而以教分类型、记公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正好与上述的原则相违背,妨碍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提出简单应用题教学不宜分类型记公式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教给学生公式。对某些内容在适当的时候教给学生必要的公式,如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等,还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学时也要注意使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防止机械的记忆。

信息网络安全策略应用研究 篇4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犹如人的健康安全问题,生活的丰富多彩导致了问题的层出不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新闻如:一些网站存在不良广告,用户在点开网页时这些广告也被弹出;明星的隐私遭到泄露,粉丝获取后对明星的生活造成困扰等等。为了防止这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我们应该从强化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安全法规、重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实行有效的措施。

1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1.1 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法规健全程度低

当我们在使用计算机、使用电脑时,应该有很大一部分人忽视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只有出了问题了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又缺乏计算机知识基础的中老年人,他们只是在享受网络沟通的便捷,购物旅游的方便等,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却非常的薄弱,甚至连基础的杀毒软件和防护软件也不会使用。有些人可能会每天都定时的去杀毒、清理垃圾,但只是机械性的完成这些流程,形成自我意识的安慰,认为这样,自己的电脑就不会遭到病毒的侵害,但是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根本是一无所知的。并且有些人为了使自己的一些账户密码简便好记,经常根据自己的身份证、出生日期、手机号码等设立密码,使用的密码也是纯数字的,这样的密码很容易遭到一些黑客的破解从而盗取用户信息。所以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的薄弱是造成计算机网络信息问题的一个重要形成原因。

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我国也相应的发布了一些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的法规条例,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使用人数数量也是相当的庞大,有些条例法规不符合事实,内容模棱两可,这些都导致了网络信息安全的法规条例难以实施。一些人更是利用这些法律漏洞,实施一些不良行为比如盗取一些名人的微博发布一些不真实的信息,盗取别人的微信、QQ诈骗他人钱财等。缺乏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保障,致使计算机网络信息问题越来越凸出。

1.2 计算机专业人才短缺

人是支撑科技的主力,只有具备专业的计算机人才,才能更好的发挥维护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由于缺乏专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国家的重要机构网络受到黑客的入侵时,国家的利益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如国家的银行网络机构受到入侵,那么会失去大量的国家资金,人民也会失去对银行的信任,不把钱存入银行,银行便会面临倒闭问题,国家经济也无法正常的运行;再如国家的军事网络机构受到入侵,那么国家的军事机密遭到泄露,就会引来其他国家的入侵,那么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全也会出现问题。计算机不断的走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企业和事业单位却大量的缺乏专门解决计算机问题的人才,在职工遇到一些计算机安全问题时只会一筹莫展,对工作的展开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1.3 IP地址问题严重

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缩写为IP地址,IP地址是互联网给每一台主机分配的地址,好比我们的居住地址。网络信息最重要的特性就是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共享性,让我们最方便的使用一些网络信息,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信息的共享性行成了网络信息的弊端。网络信息被无条件的获取,会引发一些网络安全问题,致使网络信息遭受到刻意的破坏。网络通讯协议TCP/IP是网络运行的基础,但是这个协议的完善程度还不是很高,在安全这方面也控制得不够明显,增大了网络信息遭受攻击的可能性。

2 完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有效对策

2.1 宣传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完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法规体系

要想加强用户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意识,就有加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要加强对计算机用户、网络经营者、网络安全管理者、计算机程序编制者这四个群体的传播。利用举办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知识讲座、印发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知识手册等手段来传播计算机信息安全知识。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计算机网络信息要从用户和国家相关部门两方面抓起,在进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传播的同时,国家也应该发布相关的网络信息安全法规条例。而网络信息安全法规条例要弥补漏洞,根据现实状况,建立内容明确的条例法规,对于一些不法分子的恶意行为要进行公正的惩戒措施。清理网络使用环境,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法规体系。

2.2 重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专业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必然选择,只有专业的计算机人才才能根据网络安全问题针对性的编制出安全防护程序,保护用户的安全隐私,维护国家的网络信息安全。当出现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时,及时实施应对保护措施,防止信息的泄露,保护国家、人民的财产和安全。国家应该鼓励学校对计算机人员的培养,企业和单位也要相应的聘用和培养计算机人才,为计算机网络建立一道安全有效的保护屏。

2.3 认识IP地址的重要性

黑客在进行对他人电脑进行攻击时,主要是根据网络探测技术的基本过程是:获取主机IP地址,锁定并攻击目标。通过TCP/IP协议通过截取用户的数据包或者发送大量数据包造成传输堵塞。黑客利用IP地址攻击他人客户端的方式有很多,因此我们也需要积极采用各种防护手段来住址黑客的攻击如隐藏IP地址、使用代理服务器,通过开放系统互联模型的对话层,建立起防火墙,从而防止黑客攻击,保护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吸引了大量的计算机用户,同时也引发了花式百态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如果不使用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黑客的肆意妄为,数据包丢失等难堪的局面。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出现,必须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环境,加强用户的安全防护意识、重视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改革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可行的防护措施,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最小化。

参考文献

[1]王旭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15.

[2]孙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

应用策略研究 篇5

【摘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教育信息化也已同步发展,但是由于一些现实因素,教育信息化的成果并不令人满意。由于地域、经济的差距,很多农村小学的中老年教师群体对于信息化教学知之甚少,没有使用信息化多媒体上课的经历和经验,对于最基本的计算的使用都有

难度。在省教育现代化创建进行的关键时期,如何解决快速提升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所以研究如何让提升这部分群体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有效办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 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该能力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计划纲要》出台以后,信息技术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化教学迅速席卷校园,来势汹汹。这是一次信息技术由上到下的普及,是信息化教学的全面覆盖。为响应此趋势,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自2013年初正式步入省教育现代化创建的高潮阶段,从市区实验学校到偏远农村学校所有多媒体硬件设备配备都一步到位,那么应用多媒体主要是计算机进行信息化教学就成了当前摆在中老年教师面前的最大的任务。众所周知,电脑自普及开来真正用于教育教学的时间也仅仅不到二十年,而且是从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从高学段到低学段缓慢过度的。而由于经济教学条件落后,农村小学多数是中老年教师留守,所以在省教育现代化正式延伸至农村小学的今天,中老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将彻底面临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一台电脑,一件投影机”的本质转变。所以如何提升农村小学中老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成为教育现代化普及所要解决的首大问题。

二、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1.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

我国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年龄主要集中在45-53岁,第一学历主要集中在中师和大专层次,还有一些是非专业的代课老师出身。调查表明,我校中老年教师群体中,第一学历专科的教师占69.2%,有30.8%的老师曾是代课老师;目前这个教师群体中通过函授学习获得本科学历的老师占92.3%。

这部分教师的学历层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只有利用完善的知识结构,把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技术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有效结合,才能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艺术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教学设备现代化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都让农村小学教师意识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信息化教学对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性。但是,偏远农村地区教育教学条件落后,中老年缺少与年轻教师同等的学习机会,再加上本身安于现状的惰性心理,导致他们逐渐脱离新形势下的新教学,难以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

2.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又有了新的要求,就是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创新能力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在经过新课程改革相关知识的学习之后,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渐转变,我校84.6%的中老年教师已经认识到终身学习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只有23.0%的中老年教师能够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并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其余15.4%中老年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转变,而传统的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形式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农村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或者确切的说行为表现普遍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3.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调查显示,92.3%的农村教师最缺乏的教学技能就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的能力,84.6%的中老年对于信息化教学最核心的设备——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极度匮乏,尽管部分农村教师能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只是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制作与教学相关的文档课件资源;甚至有23.1%的农村中老年教师连基本的开关电脑都有问题。尤其又缺乏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再加上农村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缺乏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高能力、高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教师,因此,在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的信息化教学时代,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进度令人堪忧。

4.农村小学中来年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教学

科研状况

信息化教学的大面积开展和新课程改革贯彻实施使得基础教育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农村小学教师应不断反思并提升自身研究教学实践的能力,从而改善提升教学效果。调查表明,30.8%的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认为教师应针对信息化教学实践开展教育科研,但仅有7.7%的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能够针对自己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建立教学案例,并对

之进行反思和研究;30.8%的农村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反思和研究信息化教学实践对提高现代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性,认为教师是否开展教育科研并不重要。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已经从思想上意识到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科研是为了解决现代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但实际上广大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一直处在低水平层次上,无法保证信息化教学的全面高效开展。

三、提升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策略

农村小学种种现实因素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村小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低则是首大障碍。几乎100%的村小老师都反映:现在不会电脑是关键,过了这一关,什么都好说。所以针对阻碍教育信息化的这个主要矛盾,我校经过一段时期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和受培训教师的问题反馈分析,初步总结了提升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有效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硬件配备必须到位

其实,到2012年为止,江苏省基所有的村级小学也只能说配备有电脑机房,基本上没有用于正常学科教学的多媒体教室,而且即便是机房的电脑,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得到保证,有的村小根本不足以为学生开设计算机课程。就我自己所在的学校来说,2012年是建校之初,曾经的旧电脑基本已全部作废,新电脑迟迟没有配备到位,所以,一学年学生没法上信息技术课,而正常学科教师的教学仅仅是凭借一本手写教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2013年我区正式进入如火如荼的省教育现代化创建时期,村级小学的教室多媒体、机房设备和校园网络等一系列教学相关信息化设备全部配备到位,为响应创建工作,老师也每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于现代化教学。

2.注重培养村小教师信息化素养

如果说农村小学信息化设备短缺是阻碍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因素,那么教师信息化素养则决定信息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信息素养的定义包括以下几点:有确定、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的人;能清楚的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2]。现在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已经被全世界接受和重视,并逐步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性思想。而拥有信息化素养正是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问卷调查显示,我校中老年教师群体13人中仅有1人具备这样的信息素养,能够独立自主学习,将网络上有用的信息筛选、整合、并应用与教学和正常的交流中。其他教师根本缺乏独立自主、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意识弱,信息敏感度低。多数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信息面窄,缺乏对信息的敏感意识和处理能力,而且心理还对现代信息化教学极度不适应;二是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精。他们缺乏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随着教育信息化的的不断发展,这部分教师群体越来越停滞不前。所以在校园网络也已通行的今天,首先要对这部分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这就需要各校跟军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制度,从心理层面到能力方面逐步接受信息化教学模式。

3.加快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

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要想快速应对信息化教学模式并熟练应用,需要专业人员的专业性指导,信息技术教师不可或缺。当前国内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有的不具备信息化教学条件,有的即使达到要求,也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在各学科当中,计算机学科无疑被认为是所谓的“副科”,需求不高,不受重视,在条件落后的农村小学更是如此。基本上信息技术教师都是主科教师中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好的兼职,所以缺乏专业性指导。当前要想带动整个教师群体的信息化发展,就必须先对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化培养,以小群体带动大群体,系统的提升整个教师群体的家算计应用教学能力。

我校目前教师总数23人,专业信息技术教师仅有1人,为响应省教育现代化创建,信息技术既要教师要负责现代化档案材料创建、校园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各学科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等任务。目前我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多数集中在城市初、高级中学,农村小学本科计算机教师微乎其微。所以,政府领导应该为农村小学大力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并积极鼓励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相关专业的在职研究生,以达到不断提高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技术教学能力,真正实现个人发展带动群体发展。

4.加强信息化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指导

目前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所面临的是首要问题是计算机应用能力太低,满足不了实际的教学需要,这无疑需要制定一个全面而又系统的培训计划,由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牵头,进行系统的实践培训教学。但是,实践教学过程中也不能缺乏理论指导。缺乏实践操作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3]。当然,农村小学的中老年教师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他们所进行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也并非完全盲目,但就他们第一阶段计算机培训实践操作效果来看,仅注重技术的学习和使用却没能掌握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理论,也是影响他们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一个更为主要的原因。

根据调查研究的情况来看,就三大办公软件,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迫切需要学习的是课件(ppt)制作技术,因此有必要在进行计算机全面操作技能培训的同时,给他们更详细地提供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根据这批教师专业成长及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理论扎实与否,既影响教师学习相关技术的态度、动机以及应用技术的能力、方法,也将反过来影响中老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影响他们信息化教学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因此培训、研究人员认为在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的培训。

5.互帮互助,相互影响,创造整体性发展趋势

为了快速提升村级小学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首先通过让他们观摩和研讨现代信息化教学的案例,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其次,针对农村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低的状况,结合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实际及其教育教学实践,精心制定中老年教师计算机技能培训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基于信息化教育环境的校本培训体系,使农村小学教师在电脑知识培训的过程中体会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学习的同时,结合他们自己的教学实际,引导老教师在学习、自我反思、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农村教师要主动应用和反思信息化教学,并针对教学实际问题不断进行学习,在懂得使用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案例交流、网上论坛发帖、互动交流研讨、课题研究讨论等多种方式与其他教师进行切磋合作,提高自身利用电脑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及有效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能力,真正促进自身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针对培训,还应建立完善的培训反馈机制,因为培训也是出于摸索阶段,我们要不断为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的不断学习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供指导和服务,不断提升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群体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日常教学的能力。

6.实施奖励机制,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调查问卷中发现,多数村小中老年教师很少有展示自己教学技能的机会,而92.3%的老教师认为针对中老年教师这个特定的群体开展的多媒体赛课活动将能大大激发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产生动力。外在设施到位了,教师的内在需求也就产生了。我区经常会有学校教师到其它学校参加各种校际交流活动,而且校内也会定期举办多媒体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等赛课活动,但以年轻教师教师居多,少数中老年教师参与也都相对处于劣势,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学习发展。目前我们迫切需要为村小中老年教师群体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借助这个平台展示自己,可以让他们的所学尽力发挥展现。从我们周身边的环境来说,集体备课,教师间课程的互动交流,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学习,学校的的学科教学研讨会,示范课,公开课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完成展示自我的平台;对外来说,校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更能激发他们拼搏的斗志,创造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共同和整体发展。而伴以一定的奖励机制,将能都大大催生这些教师心中的积极正能量,这些教师们在这些活动能够中互相学习,分享成功教学的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研究结论及展望

省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已逐步接近尾声,正面临全面验收,对于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这个群体应如何快速提升计算机教学应用能力,以彻底实现我区教育现代化,通过对我校中老年教师群体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分析、制定培训方案、培训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反馈得出如下研究结论:首先要保证基础信息化硬件设备配备到位,这是保障和前提,其次再针对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短缺不足的地方进行填补,最主要的是计算机实用技能培训,最后针对中老年教师心理发展特征提出采取有效学习竞争方式,整体上对于提升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很大提升促进作用。

对于农村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前人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我区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这个群体,抓住特殊地区特殊时候影响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因素——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策略进行有效研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地方法。在接下来的教育现代化验收工作中,我区村级小学的中老年教师群体将会以新的姿态展示自己!

参考文献

[1]廖龙龙.农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8,2005,08

[2]郭力.浅谈中职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J].民风·期刊1671-1297(2008)07-093-01

高中数学分类讨论策略的应用研究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类讨论;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1-02

在解答一些数学问题时,有时会出现多种情况,对各类情况进行逐类求解,然后再综合归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分类讨论法。运用这种方法解题,可以将对问题的宏观研究变为对问题的局部分析,尤其是在求解的头绪繁多、有易重易漏问题时,分类讨论方法有独特的功效。需要进行分类讨论的情况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类:一是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进行分类讨论;二是根据函数定义域等定理限制进行分类讨论;三是根据图形位置进行分类讨论;四是根据运算的要求进行分类讨论。其解题的一般思路有三个步骤:首先,弄清分类原因,找准分类对象;其次,选择分类标准,正确做出分类;最后,明确分类层次,优化分类顺序。下面我就来简单说明一下。

一、根据绝对值定义进行分类讨论

数学中的有些概念是分类定义的,像是绝对值、分段函数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时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类讨论。

例1.解不等式|2x+1|+|x-1|>6.

分析:该题中含有绝对值,我们在解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要去掉绝对值,但是由于两个绝对值符号去掉的条件不同,我们要对此进行分类讨论。

解:令2x+1=0,得x=-;令x-1=0,x=1

可见在实数集内应以-,1为分类标准,分成三个区间讨论求解:①当x≤-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2x-1+1-x>6,解得x<-2;②当-6,解得x>4;③当x>1时,原不等式可化为2x+1+x-1>6,解得x>2.

综上,x<-2或x>2,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2或x>2}.

评注:在涉及到绝对值的问题时,我们经常都需要分类讨论,最常用的方法是零点讨论分类,先去掉绝对值的符号然后再进行求解。下面我们来看一道在函数中对绝对值符号进行分类讨论的例题。

例2.已知a∈R,函数f(x)=x2|x-2|.求使f(x)=x成立的x集合。

分析:由于该题中含有未知数,也含有绝对值,我们首先就要想到将绝对值符号去掉,那么要对x的取值情况进行讨论;另外,由于该题中并没有给出x的取值范围,那么我们在做题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以免造成疏漏。

解:由题意可得x2|x-2|=x.当x≠0时,该式可化为x|x-2|=1,此时:①当x>2时,该式可进一步化为x2-2x-1=0,得x=1±√2(1-√2不合前提舍去);②当x≤2且x≠0时,该式可进一步化为2x- x2-1=0,即(x-1)2=0,得x=1.③当x=0时,显然满足f(x)=x.

综上,满足f(x)=x的x的集合为{x| x=0或x=1或x=1+√2}.

评注:该题的解题思路虽然有些复杂,却是常规思路。在进行分类讨论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将每种条件下得出的结果与原始条件进行对比,若是不符合条件则要舍去该答案,如本题中的x=1-√2,显然不满足小前提x>2,故舍去。面对复杂的分类讨论问题时,尤其是面对多级的分类讨论,我们一定要逐级思考,并逐级分析,最后再将结果进行汇总综合,切忌越级思考,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解题时更要循序渐进,否则难以理清问题的头绪,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分级时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依次进行讨论可以避免遗漏。

二、根据函数定义域等定理限制进行分类讨论

在有关函数的问题中,由于受到函数定义域的限制,我们在解题中常常会对题目进行分类讨论,由于每种函数都有其不同的分类原则,对数函数的底数和真数等;三角函数中不同角的分类讨论等。对于复合函数则需要我们综合进行考虑,如考虑两类函数的图像问题。由于此类问题非常庞杂,我们暂不做介绍。下面我就以二次函数中对两根大小的讨论为例来进行说明。

例3.解关于x的不等式x2+(a2+a)x+a3>0.

分析:该不等式中的a为常数,要解该不等式,可以先将原不等式进行变形,然后再讨论根的大小。在讨论根的大小时,我们要综合考虑到所有情况,尤其是特殊的情况,像是为零等。我们在做题时,为了避免造成解题的疏漏,分类讨论中的特殊情况可以率先进行分析。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x+a)(x+ a2)>0,所对应的方程的两根为-a,-a2.①当a>1或a<0时,有-a>-a2,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x<- a2或x>-a}.②当a=1或a=0时,有-a=-a2,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x∈R 且x≠-a}.③当0-a2}.

评注:该题为对不等式的两根的大小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在做题时要注意常数为零的情况。根据题目的不同情况,在做题时学生要综合考虑根的情况,不缺项漏项,只要在平时的做题中注意总结与反思,将解题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整理,并充分考虑到特殊情况,那么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解题就极其容易了。

三、根据图形位置进行分类讨论

在高中数学的平面几何问题中,常有因为图形的性质不同而引发的分类讨论。若是不注意对图形的观察,采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很可能考虑不全,从而失分。

例4.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C与y轴相切,且点C的坐标为(1,0).直线l过点A(-1,0),与⊙C切于点D.(1)求直线l的解析式。(2)在直线l上寻找点P,使△APC为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

分析:该题要使△APC为等腰三角形,由于没有说明顶点与腰分别是哪个,因此,就要对该图形的形状进行分类讨论。

解:(1)略解:连结CD,应用点斜式方程可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y= x+.

(2)以等腰△APC的顶点为标准分类讨论: ①当P为△APC的顶点时,则AC的中垂线为y轴,它与l的交点P(0,)为所求;②当C为△APC的顶点时,则点P与点A关于CD对称(因为CD⊥AP),易得P(2,√3)为所求;③当A为△APC的顶点时,则在l上点A的两侧分别存在两个点满足条件,运用三角函数知识可得P(-√3-1,-1)或P(√3-1,1)为所求。

评注:在进行分类讨论时,要找准分类的标准。解析几何中图形的位置不同,形状不同,其点的坐标就会发生变化。

四、根据运算的要求进行分类讨论

有些数学运算由于有严格的限制,我们在解题时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这就要求学生要综合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将其熟练运用,融会贯通。像是分数的分子不为零等。对数中的真数部分必须要大于零等,将这些小知识点渗透到综合题中,也是近几年常见的考点之一。

例5.已知===k,求一次函数y=kx+k一定经过的象限。

分析:要求一次函数一定经过的象限,那么就要知道函数的关系式,即斜率k的值,那么就要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求解。

解:由已知,得b+c= ak ,c+a =bk , a+b =ck,将三式进行相加,得2(a+b+c)=(a+b+c)k.

当a+b+c≠0时,得k=2;

当a+b+c=0时,得b+c=-a,c+a=-b,a+b=-c,可得:k=-1.

综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或y=-x-1。函数y=2x+2的图像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函数y=-x-1的图像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因此其一定经过的是第二、三象限。

评注:根据数学运算的要求分类讨论,主要是要对数学问题的定理、运算定律等掌握,形成条件反射,在进行运算时就能自然而然地考虑到特殊的情况,进而得出问题的完整而正确的解。

分类讨论不仅仅是一类题型,更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有变量就有分类讨论的可能,因此我们不可能将分类讨论的类型全部进行总结。但是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也有一定的原则,即分类准确,不重复不遗漏。要想做到这一点,要遵从两个步骤:一是要找关键点,并以关键点为分界依次进行分析;二是在多级分类时,要逐级讨论,切忌跳级讨论。

总之,我们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时,传授给学生知识只是一个小方面,我们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数学问题的分类讨论思想是培养学生概括性与条理性的有效手段。学生掌握了数学分析的思想,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解题时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解题的思路,提高解题的效率,还有助于学生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促进自己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石成效.高中数学专题复习与研究中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

[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15(06)

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应用研究 篇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已经不在仅仅关注建筑的面积大小以及朝向, 开始更多的考虑周围的居住环境诸如小区的绿化面积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 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而生态建筑的发展也将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

1. 生态建筑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通常情况下, 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元素, 在生态技术的作用下形成的建筑被称为生态建筑。而生态策略主要是指生态建筑的一种思想, 为生态建筑的设计提供指导。从特点的角度上来看, 生态建筑强调与自然地结合, 因此我们也可以将生态建筑成为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本身当做一个生态系统,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选择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来达到一种生态平衡的环境, 营造出一种低碳、环保的生活氛围。一般来说, 都具有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通过蓄热等相关措施来减少能源的消耗, 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诸如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利能源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 生态建筑所采用的材料大多能够循环使用, 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资源的浪费。相对于正常的建筑来说, 生态建筑还能够减少对垃圾的排放, 减少向外界排放有害污染物, 能够为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

2. 当前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策略的应用现状

虽然经过多年的实践, 我国在生态建筑的设计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并且取得了一定进步, 但是从整体发展情况上来看, 生态建筑设计策略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 虽然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有很多年的时间, 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很难将可持续的生态理念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来。在我国仍然有部分地区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这些行为和做法不但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并且在建筑的施工和装修过程中, 对于材料的选用没有做到严格把关, 使用了很多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 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重要的不良影响, 也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为此, 我们应当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可持续的生态理念切实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 促使生态策略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更好地应用。

3. 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应用研究

3.1 生态策略在建筑屋面设计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 屋面是建筑耗能大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在建筑屋面的设计过程中应当选用新型高效的保温材料。屋面保温施工也是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我们在进行屋面保温施工时应当注重对保温材料的应用, 通过使用容重比较低、吸水率低以及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来发挥出应有的节能效果, 我们通常都将这些节能材料设置于屋面和防水层之间。并且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 我们也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宜的节能材料, 但是在进行节能材料的选用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对保温材料的各项参数进行了解, 做好材料的把关工作, 并且在施工前应当设置好配合比, 必要的条件下可以进行试配。另一方面, 我们还可以采用倒置式屋面来达到相应的节能效果, 这种倒置式屋面主要就是指将以往的保温层和防水层进行调换, 这么做的原因在于以往保温层中的材料在吸水后导热系数将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这种做法不仅会增加施工难度, 更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成本和费用。为了能够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 我们应当尽量采用倒置式屋面。此外, 屋面绿化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屋面的能耗, 因此在未来的房屋建设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和应用。此外, 我们还可以采用蓄水屋面。由于水的比热较大, 因此在平屋面上蓄好三到五公分的水层, 这样就能够起到显著地效果, 在气候干燥的环境下能够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 在湿热的环境下也同样具有相同的效果。

3.2 生态策略在建筑外窗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所有建筑来说, 窗户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外窗的设计也是生态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影响。首先从材料的角度上来说, 当前新型玻璃在房屋节能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低辐射玻璃主要是指在表面镀上一层半导体氧化物等涂层薄膜, 在这种处理方法下, 玻璃的反射率将会降低, 这种玻璃能对可见光以及近红外的透光率较高, 反射率较低, 能够获取大量的太阳能辐射能, 但是在常温环境下长波红外热的透光率较低, 反射率较高, 因此在保温性能上具有较大优势。这也使得这种新型玻璃材料在我国近年来的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 为了增强门窗的节能效果我们还可以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 采用新型的门窗材料, 增强房屋建筑的自身保温性。在门窗框以及墙间的缝隙中可以采用弹性松软性材料、弹性密闭性材料以及密封膏进行密封。而在窗户与墙之间的比例设计上也要予以严格控制, 在炎热干燥的区域我们就可以采用较小的窗户, 这样就能够减少白天从窗户透过的太阳辐射的热量, 晚上也能够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

3.3 生态策略在建筑混凝土材料中的应用

随着生态建筑的不断发展, 关于混凝土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通常情况下, 高性能混凝土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更加严格, 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也需要更加优质的材料, 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高性能混凝土的作用, 确保其在强度、稳定性以及时效性上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 进而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凸显出建筑的生态属性。所以, 为了促进生态建筑的发展我们还应当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加强对高性能混凝土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推进生态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简而言之, 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而建筑的设计则是为了使我们能够以一种更加舒适的状态生活在自然环境中,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 建筑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将生态策略充分的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 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帅.湖南地区建筑设计中适宜技术生态建筑策略的研究[D].湖南大学, 2008.

[2]张可.生态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与设计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 2013.

[3]任砚春.建筑的生态气候设计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09.

[4]吴峰.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方法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3 (05)

[5]汤寅.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科技投资.2012 (30)

白酒企业文化营销策略应用研究 篇8

中国是白酒生产大国。改革开放以来,白酒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产量从1978的143.74万吨增长到1996年创纪录的801.3万吨。1994年到2003年,国家对白酒行业的发展调控,白酒总产量逐年下降。2003年,白酒产量缩减为305.6万吨。随着国家做出有利于白酒行业的政策调整,白酒行业开始复苏。2007年,全国白酒总产量为494万吨,总产值为1241.96亿元。

目前,全国有白酒企业35000余家,产量和产值排名行业前五位的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老窖和沱牌集团占行业销售额的40%。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各大全国性的知名白酒厂商都关注中高端白酒市场,推出主打产品。五粮液集团推出新品五粮液,茅台推出贵州茅台,剑南春集团推出金剑南、泸州老窖推出的国窖1573以及全兴酒业推出水井坊等。区域性的白酒企业也试图通过选择差异性市场细分变量,不断进行市场细分,选择一个有利的细分市场。对市场无效细分、过度细分和无法针对细分市场采取有效的营销方式导致了白酒行业严重的营销问题,曾经出现了“一年喝倒一个品牌”的惨状。

二、文化营销在白酒行业的应用

1. 文化营销理论研究与应用

最初有学者将文化营销定义为企业经营活动中针对企业目标顾客面临的文化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文化适应策略;王方华、伏宝会、肖志兵在《文化营销》一书将文化营销定义为:“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这突破了仅把文化作为营销的一种外部环境的理念,围绕目标顾客,将文化融入到营销理念中,包容于营销战略之中,形成一种新的营销理念和方式。

文化营销的实践应用有三个层面,即产品文化、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具体而言就是将企业的产品、品牌和企业自身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赢得消费者的认同,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中国移动动感地带品牌的营销,围绕青少年的“酷”、时尚等文化特色,运用“酷”的品牌诉求去迎合目标消费者群体的文化需求,最终实现通信产品文化、品牌文化与目标消费者文化的完美结合。

2. 白酒企业文化营销

中国一直就有酒文化,而且中国人往往将酒与诗、与情相联系,酒的消费事实上也不仅是一种物质消费,更是一种精神消费,酒文化与白酒是无法分开的。激烈的行业竞争促使白酒企业进行营销创新,价格促销、广告宣传、渠道公关等各种营销策略都被广泛的采用。文化营销就是在酒文化与这种背景下在白酒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的。

白酒企业不断去发掘、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文化价值,然后将其提炼为白酒产品、品牌和企业的文化,使之与消费者的文化需求、精神需求相匹配。金六福的“福”文化,茅台的“国酒文化”,剑南春的“唐文化”,国窖1573的“年份文化”,孔府家酒的“家文化”无一不是对传统的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将之与酒品牌相联系,迎合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消费者的成就感,最终达到营销的目标。

文化营销在白酒行业的实践应用主要有两个关键点,即白酒品牌核心价值提炼和核心价值传播。

(1) 核心价值提炼,即文化诉求点的挖掘。市场定位理论的实质是目标顾客差异化和顾客价值差异化(余伟萍,2007)。品牌核心价值的提炼是整个白酒文化营销的核心,需要找准目标顾客的文化价值需求和精神需求并进行深入挖掘,最终提炼出有效的、独特的文化诉求点,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金六福”抓住中国消费者对‘福文化’的认同,孔府家酒围消费者对“家文化”需求,剑南春针对消费者“唐文化”的仰慕,打造独特的、有意义的白酒品牌文化或企业文化,满足顾客的文化价值需求和情感需求,最终牢牢地把握了市场。

在进行核心价值提炼和挖掘同时,白酒企业也要注重企业文化价值的创建和挖掘。“酒王”五粮液对企业的文化价值的进行深入挖掘,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提炼了多个文化诉求点: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独有的600多年明初古窖——年份文化;独有的五种粮食配方,独有的酿造工艺——酿造工艺文化,独有的中庸品质——儒文化,使五粮液成为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

(2) 核心文化价值传播。白酒企业提炼了核心文化价值之后,必须通过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对其进行传播。

第一、整合内、外部资源,充分利用传播渠道。白酒企业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和杂志四大传统传播媒介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户外广告牌、售点媒体等非传统的营销传播渠道,将白酒品牌的核心价值传播给顾客。五粮液在推出金六福酒的时候,牢牢把握了中国大众的“求福”文化需求,整合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户外广告等传播渠道,将目标消费者包围在“福文化”之中,赢得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

第二,合理策划和利用各种活动和新闻事件,进行有效的品牌传播。白酒企业如果能充分利用各种新闻事件或其他活动,即将事件营销和文化营销相结合,不但可以大大节约营销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白酒品牌传播效果。全兴酒业对水井坊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授牌和水井街酒坊遗址当选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最古老的酿酒作坊”等事件都进行了事件传播策划,让“天下第一酒坊”的美誉扬天下;剑南春集团利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公司的参观访问新闻事件,进行传播策划,提升了剑南春的高品位品牌形象,也为其打入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白酒行业文化营销的误区

文化营销在白酒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采用文化营销,整个白酒行业已经呈现出“文化营销泛滥”的趋势。实践表明文化营销在白酒行业的应用存在以下误区。

第一,文化“泛滥成灾”。目前,绝大多数的中高端白酒都是进行的文化定位,而真正有意义的文化价值的却不多。有了“家文化”、“福文化”、“诗文化”便有了以后的“生日文化”、“婚宴文化”、“年份文化”和“礼文化”“健康文化”等等,可能还会有以后的“毕业文化”“离婚文化”。众多的文化价值诉求中有意义的、独特的核心价值的却不多,能真正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就更少。

第二、迷信“文化”,忽视产品质量。一些白酒企业成功的挖掘了一个文化价值诉求点,便专注于使用各种传播手段进行狂轰滥炸,获取顾客的认同,忽视产品质量和产品创新;有的企业甚至购买散装原浆进行勾兑,然后以“文化”为幌子,通过“文化营销”牟取暴利。

第三、盲目进行文化概念炒作。一些白酒企业在进行核心文化诉求点挖掘时,忽视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进行盲目的概念操作。金六福在成功推出广“福文化”后,提出了又所谓“六福人家”,还提炼了“六福人家畅饮型顺喝”的广告诉求。这也许是金六福的“福文化”特色的延续,将中国人讲究福的特点推到高潮。但到底什么是“六福人家”?什么是顺喝?消费者完全无法理解,更谈不上认同。这仅仅是一个文化概念的炒作,根本没有给顾客带来文化价值,不能满足顾客的文化需求,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四、结束语

作为一种创新的营销策略,文化营销在白酒行业的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白酒企业在进行文化营销时,必须了解消费者的文化价值需求,对产品、品牌的核心文化价值进行挖掘,提炼独特的、有意义的核心文化价值诉求点,有效利用营销传播方式去满足消费者的这种文化价值需求。

摘要:文化营销在白酒营销中应用非常广泛, 即白酒企业利用白酒产品文化、品牌文化迎合顾客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 从而获得顾客的认同。白酒企业成功地进行文化营销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准确地提炼白酒产品和品牌的核心文化价值, 二是围绕核心文化价值进行有效的传播。白酒企业进行文化营销时, 必须避免滥用文化, 迷信文化和进行单纯的概念炒作等文化营销误区。

关键词:白酒企业,文化营销,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酿酒网www.niangzao.net

[2]Hofstede, Geert:Cultural constraints in management theories.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3 (.2) :81~94

[3]王方华伏宝会肖志兵:文化营销.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8:42~43

[4]余伟萍:品牌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5]江志明:房地产业的文化营销.房地产营销, 2004.4:48

Web应用的安全策略研究 篇9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Web应用软件被部署到Internet中。Web应用软件是一种通过Internet技术加以连接的客户/服务器软件,可以传输其处理的数据。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动下,Web应用软件的种类和数目不断增加,软件开发周期缩短,软件规模扩大,软件复杂度增加,软件的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Web应用软件的服务包括电子公告牌、邮件服务、网上商店以及数据库管理工具。这些服务的提供使得系统有更多的弱点暴露在攻击者面前。基于其自身的特点,Web应用软件通常可以被绝大部分Internet 用户所访问,这也就意味着Web应用软件面临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

目前,Web应用对于全球的Internet 用户来说都是开放的,而且很多都能够很容易地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这使得易受攻击的主机能够很容易地通过搜索引擎获得,而且攻击工具较容易开发。本文详细讨论了几种Web应用软件安全策略,并提出一种Web应用防火墙技术。

1 安全策略

对于实际的安全检测与防护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安全策略。通常安全策略分为3个层次:

1.1 物理安全策略

物理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打印机以及存储介质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和人为的物理破坏以及信息窃取,具体策略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物理破坏的防护

首先,所有设备都应远离灾害(如火灾、水灾、雷电、战火等)的侵扰;其次,主要设备需要远离人为破坏,比如计算机和打印机等要放置在安全门锁的机房,光缆通常需要埋入地下并保护不受施工的破坏;最后,主要设备要屏蔽电磁干扰。对于网络而言,还需要考虑优化网络的拓扑结构,尽可能减少网络受到破坏时受影响的主机数目。

(2)信息窃取的防护

物理层的信息窃取包括存储介质的盗取和对监视器和网络线路的窃听。系统的某些信息可能保存在主机以外的存储介质上,如光盘、磁带等,这些介质通常需要交由专人保管,以免被盗。监视器和网络线路在工作时可能会发射信号,如果这些信号被窃听,就有可能泄露机密信息。通常需要选用发射信号比较弱的设备,同时采用其他安全措施,如对通信数据加密,不在监视器上显示机密信息等。

1.2 访问安全策略

访问安全是指控制外界对主机的访问,从而减少甚至避免非法的访问和使用,因此访问安全策略又称为访问控制策略。常用的访问控制策略包括以下3个方面,通常这些策略可以同时使用。

(1)入网访问控制

入网访问控制通常是防止非法访问的第一道防线,它决定了一个用户是否可以访问某个网络、主机或Web应用软件。入网访问控制的主要方式就是常用的基于用户名和口令的访问控制,这种方式通常既简单又有效,其主要弱点是口令容易被盗或被破解。因此,大部分系统会要求对口令加以控制,包括限制口令的长度和强制修改口令的间隔等。此外,入网访问控制也可以采用基于智能卡或指纹的访问控制。

(2)服务器安全控制和节点安全控制

通常,管理员可以在服务器直接进行相关操作,而无需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操作,以免受网络的影响。此时需要加强对服务器的安全控制,防止非授权用户操作服务器。因此,除了对服务器进行物理安全控制外,管理员还可以锁定服务器的控制台,防止非授权用户进入服务器。类似地,也可以对客户端进行控制,防止非授权用户操作客户端计算机。同时在服务器进行身份识别,只接受来自指定客户端的访问,常用的方法包括指定IP或MAC地址等。这种安全控制的主要缺点是灵活性比较差,一个用户出差到另一个地方,就可能无法访问服务器。

(3)防火墙控制

防火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的基本思想是把网络分为安全区域和不安全区域,在安全区域内进行比较弱的安全控制,而严格控制来自不安全区域的访问。通常可以把需要进行安全控制的服务器放置在安全区域内,这样安全区域内的所有服务器就可以共享防火墙提供的安全服务,而自身只需提供较为简单的安全控制。常见的防火墙有3种:包过滤防火墙、代理防火墙、双穴主机防火墙。

1.3 信息加密策略

由于Internet上存在不安全的区域,凡是经过不安全区域的信息都存在被窃取的可能。对信息进行加密是保护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保护信息安全的策略主要分两种:一种是针对物理链路的保护;另一种是针对软件连接的保护。针对物理链路的保护比较简单,而且可以由硬件实现,但配置不够灵活。针对软件连接的保护需要由软件实现,配置灵活,其主要缺点是只能对报文加密不能对报头加密,报头可能会汇露重要信息。

2 WEB应用防火墙技术

在网络中部署多层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设备,已经不能适用Web应用了。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网络安全设备对于应用层的攻击防范,作用十分有限。目前的大多防火墙都是工作在网络层,通过对网络层的数据过滤实现访问控制的功能;通过状态防火墙保证网络不会被外部网络非法接入。所有的处理都是在网络层,而应用层攻击的特征在网络层次上是无法检测出来的。IDS、IPS通过使用深包检测的技术检查网络数据中的应用层流量,和攻击特征库进行匹配,从而识别出已知的网络攻击,达到对应用层攻击的防护。但是对于求知攻击,和将来才会出现的攻击,以及通过灵活编码和报文分割来实现的应用层攻击,IDS和IPS同样不能有效地防护。Web应用防火墙的出现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应用防火墙通过执行应用会话内部的请求来处理应用层,它专门保护Web应用通信流和所有相关的应用资源免受利用Web协议或应用程序漏洞发动的攻击。

2.1 Web应用防火墙的特点

理想情况下,应该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遵循安全编码原则,并在各阶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然而,多数网站的实际情况是:大量早期开发的Web应用,由于历史原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对于这些已上线、正提供生产的Web应用,由于其定制化特点决定了没有通用补丁可用,而整改代码因代价过大变得较难施行或者需要较长的整改周期。

针对上述现状,专业的Web安全防护工具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传统的安全设备,如防火墙、IPS,作为整体安全策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模块,局限于自身的产品定位和防护深度,不能有效地提供针对Web应用攻击完善的防御能力。针对Web应用攻击,必须采用专门的机制,对其进行有效地检测、防护。

Web应用防火墙(以下简称WAF)正是这类专业工具,提供了一种安全运维控制手段:基于对HTTP/HTTPS流量的双向分析,为Web应用提供实时的防护。与传统防火墙/IPS设备相比较,WAF最显著的技术差异性体现在:

(1)对HTTP有本质的理解:能完整地解析HTTP,包括报文头部、参数及载荷。支持各种HTTP 编码,提供严格的HTTP协议验证,提供HTML限制,支持各类字符集编码,具备Response过滤能力。

(2)提供应用层规则:Web应用通常是定制化的,传统的针对已知漏洞的规则往往不够有效。WAF提供专用的应用层规则,且具备检测变形攻击的能力,如检测SSL加密流量中混杂的攻击。

(3)提供正向安全模型(白名单模型):仅允许已知有效的输入通过,为Web应用提供了一个外部的输入验证机制,安全性更为可靠。

(4)提供会话防护机制:HTTP协议最大的弊端在于缺乏一个可靠的会话管理机制。WAF为此进行有效补充,防护基于会话的攻击类型,如Cookie篡改及会话劫持攻击等。

2.2 网络架构和部署:双臂代理模式

双臂代理模式是Web应用防火墙部署中的最佳模式。这个模式也是拓扑过程中推荐的模式,能够提供最佳的安全性能。在此模式中,所有的数据端口都将被开启;端口eth1是对外的,直接面向因特网的端口;端口eth2将会和内部的设备(交换机等)进行连接,是面向内部的。管理端口可以被分配到另一个网段,我们推荐将管理数据和实际的流量分离,避免因为实际流量和管理数据的冲突。

2.3 双臂代理模式工作特点

Web应用安全问题本质上源于软件质量问题。但Web应用相较传统的软件,具有其独特性。Web应用往往是某个机构所独有的应用,对其存在的漏洞,已知的通用漏洞签名缺乏有效性;需要频繁地变更以满足业务目标,从而使得很难维持有序的开发周期;需要全面考虑客户端与服务端的复杂交互场景。双臂代理模式最显著的工作特点有:

(1)对应用数据录入完整检查,HTTP包头重写,强制HTTP协议规格化,杜绝各种利用协议漏洞的攻击和权限提升。

(2)预期数据的完整知识,防止各种形式的SQL/命令注入,从而进行跨站式脚本攻击。

(3)实时策略生成及执行,根据应用程序定义相应的保护策略。

Web应用防火墙是专门为保护基于Web的应用程序而设计的,它不像传统的防火墙,基于互联网地址和端口号来监控和阻止数据包。一个标准的端口号对应一种网络应用程序类型。例如,telnet接收发送到端口23的数据包,邮件服务器接收发送到端口25的数据包。传统的防火墙允许向邮件服务器相对应的互联网地址发送数据,让数据包通过25端口送达目的地。发送数据包给一个不是邮件服务器系统的互联网地址和25端口,这样就为一个攻击,防火墙会阻止这些数据包,Web服务器理应通过80端口传送数据包。所以所有发给支撑Web服务器系统80端口的数据包必须被允许通过防火墙。传统的防火墙没有办法测定一个地址指向正确的数据包是否包含威胁,但Web应用防火墙可以仔细检查数据包的内容,来检测并阻止威胁。

2.4 网络实现

双臂代理模式网络实现过程如下:

(1)由于双臂代理模式中前端端口和后端端口位于不同的网段,所以外部客户在访问之前将会和应用虚拟IP地址进行连接,此虚拟IP将会和前端端口(eth1)进行绑定。

(2)虚拟IP和前端端口(eth1)绑定后,客户的连接将会在设备上终止,接着进行安全检查和过滤。

(3)合法的流量将会由后端端口(eth2)建立新的连接到负载均衡设备上。

(4)负载均衡进行流量的负载。

(5)双臂代理模式可以开启所有的安全功能。

3 结束语

本文针对Web应用软件的安全策略问题,讨论了几种安全策略,其中防火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网络安全技术,根据 Web应用防火墙的特点,提出了Web应用防火墙部署中的双臂代理模式,这个模式也是拓扑过程中推荐的模式,能够提供最佳的安全性能。随着Web应用的丰富,各类攻击工具不断的普遍和强大,互联网上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随着客户核心业务系统对网络依赖程度的增加,Web应用攻击事件数量将会持续增长,损失严重程度也会剧增。因此,政府、企业等各类组织都必须有所对策以保护其投资、利润和核心业务。

参考文献

[1]黎连业,张维,向东明.防火墙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宗田.WEB站点安全与防火墙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赵泽茂,吕秋云,朱芳.信息安全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胡道元,闵京华.网络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双十.黑客Web攻击的十大原因及十大抵御方法[J].网络与信息,2008(11).

[6]赵妮.浅谈校园网中Web站点的安全防范[J].科技信息,2009(3).

[7]缪纶,叶茂,王冠华.SQL注入攻击及web应用安全防范技术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应用,2009(1).

CBE主动学习策略应用研究 篇10

“Chalk and Talk (粉笔加讲) ”目前仍然是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课程最常见的教学方式, 虽然PPT现在已替代了粉笔, 但并没改变其认为“教就是讲”的本质特点。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面临如下三方面问题:

1.1“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听、写、记、练, 都是教师起着主导地位, 教学过程强调理论知识的转移, 教师基本把握课堂的全部时间, 学生只能被动地复制并记忆老师的言语、板书或PPT, 教学方式单一, 最后学校教学评估也是看教师讲授过程如何。这种方式对教师来说是简单有效的, 但学生学习效果比较差, 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许多教师都在强调纠正这种“被动应答”的教学方式。

1.2 高职管理类课程内容的不合理性

高职管理类课程大多以教材为导向, 而教学内容与本科院校没有任何差别, 理论知识说教为主, 没有真正体现出能力培养和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学材料使用简单的、非情境化的例子和问题, 导致了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远离实际工作, 学到的很多理论知识在工作岗位中无法应用, 更不用说能力的培养, 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严重脱节。

1.3 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效果均差

目前的高职管理类学生普遍入学分数较低, 学习积极性差, 为考试而学习, 平时基本不看书学习, 指望考前老师划重点。老师将各种知识简单罗列出, 学生只去死记要考的教材“重点”, 机械的学习不去认真消化吸收, 在短期记忆后随即消失或者不能灵活应用于更广泛的实际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 教学过分强调抽象的基本知识、概念和定义, 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呈现一种惰性的结构。这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际工作能力的导向相违背的, 结果是学生普遍觉得大专三年学不到东西, 就业压力大。

管理类工作实践性要求较强, 因而,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如何改变课程安排, 改进课堂教学, 让学生学以致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笔者有幸在加拿大进行访问学习, 体验到他们的高职学院所使用的CBE教学模式对国内高职院校有很好借鉴作用, 认为应在管理类课程使用CBE模式构建主动型学习课堂, 让学生学到真正专业技能。

2 在高职院校中应用CBE教学模式

2.1 CBE模式简介

CBE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是指“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教育教学体系”, 在北美国家应用较为广泛。CBE教学模式分为四个阶段:职业分析形成DACUM (Develop A Curriculum) 能力图表、学习包的开发、实践教学实施与管理、实践教学评价。在CBE教学模式中, 唯一予以明确规定的仅是能力标准, 即学习者在学习结束后应达到的水平, 至于学习者以何种方式或途径达到能力标准的要求, 则不作限定。CBE的教学具有以下特点:a.CBE教学是一种灵活、开放的教学模式;b.CBE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c.CBE教学是以学生演示的能力为标准, 只要学生掌握了该能力就可以进入下一个能力目标的学习。

2.2 CBE实施过程

首先, 由企业人员为主组成的专业委员会进行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职业要求构建技能模块, 每个模块明确学习目标, 再细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 建立专业知识能力表, 并进行各种能力目标和训练方式手段等的建立。在构建模块时注意打破课程分类,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专业必需技能不能少, 非必需技能不能多加, 比如加拿大高职院校管理专业的部分技能在国内未曾听过, 也有部分技能根本不能划分在哪门课程中, 而大多技能只是一门课程中的一小部分内容。

其次, 根据技能图表结合技能培训理论和操作要求, 编制“学习包”:学习目标;学习步骤, 每一步骤包括学习内容、方法和资料;需使用的工具、设备、材料;与本模块相关的学习章节。构建教学网站, 将教材大纲、完整能力模块学习指导书、教师演示文稿、分析案例、理论与实务练习、完成学习的考核内容、作业及常错的问题、多媒体视听资料等学习指导资源呈放在互联网上, 供学生随时访问。

最后, CBE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充分参与的学习原则, 强调学习目标明确,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主动式教学方法, 避免“一言堂”的被动式学习。

CBE教学模式要求多样化考核方式, 不以单一的试卷决定合格与否, 最终的理论笔试只占本课程总成绩很少部分。在模块技能的考核方式中, 平时大作业、课堂参与表现等多方面综合考核, 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考核目标以学生绩效为焦点:学生修完课后会学到什么新的知识、技能、态度?学生修完课后能做什么以前不会做的事?而不是简单的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的问题。对特殊技能可面对面的操作考核, 而且如果技能很重要, 学生应该100%掌握, 不能60分就通过。

3 基于CBE的主动学习教学模式

3.1 主动学习含义与特点

荀子很早就在《儒效篇》中就认为“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这与西方教育界所认同的“Tell me and I'll forget;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ll understand.” (告诉我, 我会忘记;演示给我看, 我可能会记住;但让我参与其中, 我就会理解了) 实质是相同的。他们都认为学习过程不应该简单的听讲, 而应参与其中, 从“做”中学。

主动学习 (Active Learning) 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 Paulson and Faust (2003) 认为是“学生在课堂中所做的不同于被动的听教师讲所获更多的学习方式”, 包括使用各种策略让学生学得更好, 课上的相关测验, 复杂的小组讨论练习, 真实问题的应用等, Meyers and Jones (1993) 认为主动学习是通过一些技术让学生不是简单“听”而是“做”得更多, 包括发现、处理、应用知识等来完成学习。主动学习来源于两个基本假设:a.学习应该天生是一种主动的努力过程, b.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学习。因而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 积极思考, 提出质疑, 不断反思的一种学习过程。主动学习在教育理论界已受到广泛称赞, 不少国外高校已在工商管理、法律和医学教育中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主动学习有如下主要特点:a.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当前如何在思考与吸收知识。b.学生被要求更多的如阅读、讨论、写作参与性学习活动。c.学生容易获得知识内容以外的额外技能, 教师将较少的注意力放在信息的传递, 更多的放在扩展学生的能力上。d.学生更多的参与高层次的思考 (分析、合成、评价) , 将已学到显性知识逐步转移成隐形知识, 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2 主动学习与传统被动学习的对比:

图1是主动接收与被动接收信息的效果对比, 从图中可以看出主动学习是一种相对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认知假设认为学习与学生的贡献和参与程度关系不大学生可以不在亲身经历和应用的条件下就能掌握并吸收知识和理论。在这种假设主导下, 课堂教学必然看中的是教师的精辟讲解和对高深知识的传授。因为这种教学不是把学生融入到学习机会中去, 而是给他们大量的事实、结论, 这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和好奇心的消失。

主动学习教学模式则更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发展、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以及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目的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由此带来的课堂气氛。因为学习不是一个旁观者的活动, 没有讨论、提问和实践的过程, 就不可能真正掌握。学生必须讨论思考所学习的内容, 将知识与过去的经验相联系起来, 运用到日常生活, 转换成自身知识能力的一部分。与传统讲课教学方式相比, 主动学习课堂能让学生学到更实用的信息, 保留信息更长久, 适合更多的学生, 学生更愿意学习。主动学习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不再完全占据课堂上的时间, 也不再象以前那样频繁地发言或带命令地讲话, 交流与合作成了教学活动的主流, 学生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来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3.3 在管理类课程中主动学习策略应用

在西方课堂上使用的主动学习方法有上百种, 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3.3.1 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经常在小组教学中使用, 它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方式。许多研究表明, 合作学习能产生更好的成绩, 更积极的学生关系, 比竞争或个人主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当然这些优点不会自动出现的学生的团队中, 这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监控学习小组, 让学生以小组内互学、讨论、作业等方式完成各种学习。

3.3.2 以完成实际工作问题学习策略

让学生在实际工作问题中学习, 是一种最佳的“做中学” (Learn-by-doing) 的学习策略, 包括案例导向型研究、体验学习、项目导向、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式, 如管理、市场营销等很多课程都可以将实际工作案例引入到课堂中, 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

3.3.3 增强课堂的互动参与策略

为了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参与, 可以使用如下方式:破冰游戏活动 (是一种提高师生互动认识的最佳方法) 、批判性阅读与写作 (让学生对阅读或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 、鱼缸法 (要求每个学生在卡片上写出他们的问题或概念, 在他们上课或下课时将其放在纸箱中, 上课后, 可以选择卡片上这些问题讲解, 这给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有机会提问) 、采用背景知识调查法 (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评价了解基础上进行教学) 、学生陈述 (学生当着所有同学完成各种问题讲解, 展示所学知识) 等。

4 总结

主动学习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模式, 在西方高职院校已成为一种主流, 教师讲得少, 更多是学生在完成问题中学习, 其教学效果明显, 但是在国内推广需注意如下问题:

首先,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较难是主动学习教学模式广泛推行的障碍。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测量、记录主动学习教学模式的效果是极其困难的, 因为它所需要的指标, 如学生的创造性、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意愿、对教育的热情、更大的个人能力和自我导向等都只能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慢慢地显现, 很难用考试结果在短时间内来发现这些指标的优劣。

其次, 中国学生习惯于传统讲授性课堂,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这种方法, 应给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引导。因为主动学习教学模式要求个人更多的参与投入, 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高部分学生会不适应, 由于怕遭教师或同学的负面评价, 如何让学生很快适应这种方法, 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最后, 由于班级人数较多, 较难进行研讨式主动式学习课堂的建立, 因而课堂教学应有较低的师生比, 小班教学最理想。

参考文献

[1]http://en.wikipedia.org/wiki/Active_learning.

[2]陈雨青.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 2007, 6.

[3]杨忠.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2, 6.

[4]Mel Silberman, Training the Active Training way, [M]John Wiley&Sons.Inc.2005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学生主体

G623.5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应试题的设计脱离学生的生活

应用题是数学运算知识的一种应用,是将生活化的实践问题引入到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在生活化问题中找出数学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并思考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数学关系,是增加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的一种训练模式,也是促进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练习的桥梁。但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题库,要求学生在大量的试题中进行机械的训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注重应用题的选择和设计,不注重应用题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不注重应用题对学生思维的激发性,不注重应用题的多维性和应用题设计的多样性,使得应用题并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而是单纯的题海训练,使得应用题教学的意义失去了多维性。

(二)学生的过程性学习不够显著

应用题的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是知识运用的一种技能,而且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应用题的解读过程,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产生一种持续性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话语权得到尊重,思维呈现出相对的主动性,但是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仍然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公地位,将责任推给教师和学校,认为只有教师强制分配的任务才是作业,人生中的疑难问题学校都会系统地给予解读,在学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或者个人感兴趣的问题,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这就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以课堂为中心的终身学习。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题的解答首先需要了解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综合各种条件和关系,去除无关条件,抓住关键性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很多学生在遇到应用题时,常常出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的情况,这就是因为在审题的过程中,学生是使用内部语言进行分析的,问题分析的是否合理,是否准备,教师都不甚了解,也很难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这就需要将应用题的过程形象化。例如,在“流行感冒来临,班主任计划给班级学生配水杯,每只水杯是3元,**商城打九折,**商夏“买八送一”,需要买60个,请你算一算哪家买较合算”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从而把解题的过程形象化,增加学生的能力。同时,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进行解答,通过线段图、图形等把题目中的数量及相互关系表示出来,直观形象地进行试题的分析。

(二)采用生活化策略,增加应用题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是要让学生进行机械的数字运算,而是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开始突破封闭性,增加其开放性,这就需要教师选择从生活中选择数学资源,设计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应用题。例如,现在的小学生都有零花钱,但是学生对于零花钱却缺乏一定的管理能力,这是教师通过应用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管理。教师首先通过调查了解学生零花钱主要花费的地方,选择学生最长出现的10件商品,在黑板上显示商品和其单价,引导每一个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三件商品,要求三件商品的总价最贴近学生的零花钱20元,这是数学中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同时,为了增加学生对应用题的感知能力,教师引导每一个小组合作设计应用题,每一个小组共设计五个试题,从而形成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试题集,引导班级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为了增加试题的难题,教师可以将学生一周的零花钱变为一个月的零花钱进行试题设计,增加产品的数量和组合,从而增加应用题的灵活性。

(三)增加生活化实践,促进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

应用题是数学运算和生活问题联系的桥梁,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一种方式是将生活中的资源引入到课堂中,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另一种方式则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肯德基、麦当劳中有很多儿童套餐,在生活中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零花钱选择套餐的过程,就是数学知识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班级财务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教师可以将管理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在购买班级物品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价格最优,是购买单品合适,还是购买套餐合适,这些都需要学生合计,学生记账的过程,也是运算的过程,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生活化经验的积累,可以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直觉感知能力,增加学生应用题解答的效率。

综上所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模块,在教学中要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采用生活化策略,增加应用题与生活的联系;增加生活化实践,促进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友红. 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5:64-65.

[2]康园园. 近年国内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研究的评述[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20-23.

[3]赵艳辉,石迎春. 小學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对“买新书”的个案分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1:33-35.

ERP系统的应用与策略研究 篇12

一、ERP实施中的难点

1. 目标不明确

多数企业错误的认为ERP实施是一项简单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忽视了ERP目标的全面性和涵盖性。而明确的实施目标对实施ERP项目方, 就好象大海彼岸的港湾, 如果没有具体、明确的航行目标和方向, 轮船就很容易受到各种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迷失方向。

2. 认识不准确

多数使用ERP的人员对ERP项目只视为计算机项目, 对管理思想、管理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三个要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ERP项目不是计算机项目, 而是管理工程, 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 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 工作量大, 涉及面广, 实施周期长, 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系统工程。

3. 企业基础管理薄弱

中国国有企业基础管理薄弱, 缺乏战略观念、系统观念。长期缺乏先进理念始终如一的贯彻, 势必无法实放与运用奠定在一定管理哲学指导下的ERP系统, 即使素质优良的企业也会因外部市场环境的不规范而难以规范运作。

二、ERP实施的几点变化

1. 观念之变:传统管理与崭新理念

战略管理:实施ERP以后, 经营状况更加真实、透明度的提高, 使企业领导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用充分的时间来考虑战略管理和决策。

成本管理:企业内部整个供应链和成本竞争, 关键在成本管理。结合ERP的实施并参考三大成本管理措施, 即:货币成本靠制度把关, 生产成本靠定额控制, 管理成本定额控制, 管理成靠民主监督。

资金管理:通过实施ERP突出财务部门的核心职责, 实现限制内耗、降低采购成本和压缩库存, 使企业的资金调动更加合理。

2. 流程之度:稳健推广与风险重组

在目前条件下要做到既对原有业务流程作大的改进和提高, 又要确保稳妥前进不“翻车”, 把握好这个“度”非常重要, 在国外先进软件所体现的管理模式和我国现实条件之间, 采用“双向靠拢”以向软件所体现的先进管理模式靠拢为方的办法。

3. 特色之选:企业特色与二次创业

遵循规范、科学的ERP还是坚持灵活的企业特色成为决策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通常有三种答案:

(1) 完全采用ERP先进方法, 牺牲企业自身特色;

(2) 遵循企业管理特色, 对ERP进行“大手术”;

(3) 既采用ERP的先进方面, 又满足企业管理特色。

4. 成本之控:一次投资与无限投入

ERP系统的安半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 这一工程的进度不是以月而是以年来衡量的, 即使是在完成了最初配置之后, 系统也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反映业务上的变化与软件的升级及功能扩展, 因此ERP隐藏成本是相当惊人的。只有通过局部的实施应用培养自已的实施顾问后, 可以大大减少实施费用和隐藏成本。

5. 安全之技:系统隐患与安全措施

ERP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要建立起完备的权限管理机制。企业要建立数据异地备份机制, 重要数据实现定期和实时在线备份。同时要重视网络安全, 加强网络监测, 完善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护等安全措施。

三、ERP系统实施应用策略

1. 全员参与, 构建内部精英队伍

ERP实施过程中需要整个决策层和各部门经理要积极参与主持ERP的实施, 包括需求的分析和制定、项目决策的制定、明确的授权、统一标准的制定、有效变革管理战略的引入、实施项目最恰当时机的选择、项目规划和各阶段的计划制定等。

2. 加强对各级层人员ERP实施应用的全程培训

ERP的实施涉及到企业承包的各个方面, 不仅仅是流程的自动化, 更重要的是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的优化, 应对各部门人员进行ERP实施应用的全程培训。

3. 积极推进业务流程重组

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 现阶段的企业管理现状就要求企业在应用ERP之前, 按照软件要求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造。

4. 提出合理期望, 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实施ERP以后, 效益的产生是以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为前提的, 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ERP的实施仅仅是经过短短的半年甚至更短。同时企业员工对新的系统环境需要一段熟悉时间。企业应当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四、结论

1. ERP建设对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

平、理顺管理体制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ERP整合资源、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2. 要真正实现“三流合一”, ERP是必由之路。

从目前看, 还没有别的信息系统可以做到能将企业的各个专业系统信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实现信息高度集成, 达到物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

3. 实施ERP, 要有推倒一切重来的勇气和魄力。

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举措之一, 注重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效益、促进观念转变和流程再造、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革命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邓良松.软件工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2]毕星、翟丽.项目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3]李赛娟, 基于internet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核心软件集成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 (912)

上一篇:b小调奏鸣曲下一篇:业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