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2024-09-05

器质性精神障碍(精选4篇)

器质性精神障碍 篇1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由脑部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 包括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瘤等所致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由脑部病理或病理生理学改变所致的一类精神障碍。以精神症状首发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临床上很少见, 容易造成误诊。为了探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 现对我院2002年—2004年收治的 35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2年—2004年住院治疗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35例, 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 中关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标准。35例中, 男25例, 女10例, 年龄 (73.4±15.2) 岁;其中癫痫18例, 血管性痴呆11例, 脑外伤5例, 颅内感染1例;冠心病14例, 高血压8例, 动脉硬化3例, 震颤麻痹7例。阿尔茨海默病10例。

1.2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20例, 错觉8例, 幻觉5例, 妄想、焦虑12例。有各种病理征18例肌张力增高12例, 抽搐13例, 大小便失禁8例, 球麻痹3例, 自主神经紊乱7例。

1.3 辅助检查

颅脑CT显示:脑梗死15例, 脑出血10例;脑脊液检查:病毒性脑炎6例, 结核性脑炎7例。16例裂隙灯检查:12例存有K-F环。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利培酮开始剂量0.5 mg/d, 14 d内治疗量 (3~4) mg/d;丹参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输注, 每日1次。

2 结 果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评定疗效, 35例中痊愈18例, 显著进步9例, 进步2例, 无效6例。

3 讨 论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病因或病理改变是大脑疾病、脑损伤或其他导致大脑功能紊乱的损害。主要表现包括意识障碍、情感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神经衰弱综合征等, 各种症状可以混合状态及不典型表现 。意识障碍是急性脑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意识清晰度下降, 意识范围狭窄和谵妄等, 意识障碍常提示急性弥漫性脑损害 。本组资料病例以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20例)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由于病因不同, 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及神经系统症状, 其精神症状特点有意识障碍、情感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神经衰弱综合征等, 往往伴随有饮食障碍、睡眠障碍、排泄障碍、生活自理障碍等护理问题, 对护理的要求和依赖性强。所以, 精神科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综合知识, 在治疗过程中, 耐心、细致的全面观察病情变化, 对早期发现情绪变化, 精神症状以及记忆障碍, 早期的痴呆症状却是非常关键的。虽然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来恢复患者所丧失的功能, 但良好的护理, 对控制和改善病人的精神障碍, 延缓病人精神衰退的过程, 减少并发症, 促进自理能力和简单劳动的恢复均十分有益[1]。

器质性精神障碍:各种视幻觉在急性器质性精神障碍时都可出现 , 在急性谵妄状态中更是多见 , 通常出现这类视幻觉时患者都伴有紧张害怕或极度恐惧的表现。由此引发情绪和行为改变及发作性的意识障碍 , 该例患者有急性谵妄的临床表现 , 追其某种器质性病变灶 , 从临床的神经系统检查和有关的辅助检查都缺乏明确的证据支持 , 脑 CT及 MRI检查正常。二次脑电图检查示轻度的慢波化又不能完全排除抗精神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 , 脑脊液检查因患者配合和操作原因:3次穿刺 , 有明显的损伤 , 其结果失真实。

当脑部出现器质性病变时 , 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 , 如兴奋性氨基酸、单胺类神经递质、一氧化碳及自由基等物质在脑组织中释放与蓄积, 产生兴奋毒性作用, 当与精神症状有关的脑细胞受到刺激, 处于兴奋状态, 便会产生相应的精神症状。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一部分脑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其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晚于精神症状 , 甚至有的患者自始至终只表现出精神症状。特别是有: 1 自我定向障碍; 2 睡眠节律改变;3 言语散乱; 4 起病急骤的患者更应注意 , 不能轻易排除脑器质性疾病[2]。因此 , 详细的询问病史 , 细致查体 , 并对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脑血管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及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更要慎重 , 以免误诊延误治疗。脑电图、脑 CT等必要的辅助检查对脑器质性疾病的诊断均有帮助。

参考文献

[1]覃志云, 邓秋雁.90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 1 (12) :127.

[2]邓钧, 王锦云, 赵灵芝.6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 (5) :566.

器质性精神障碍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近年来,装备制造业的高技能人才出现了较大的供需矛盾。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升以及国家对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视,高技能人才缺乏的局面将更加日益突出。主要存在以下现状:一是企业和院校培养方面都出现过断档和轻视,造成了高技能人才的缺乏;二是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产生脱节,学生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三是校企联合办学存在实质性困难。

二、造成问题的原因

1.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时缺少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初期至上世纪末,我们刚刚摆脱长期闭关自守,面对技术落后、生产力落后局面,为解决温饱问题,为快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绝大多数行业企业都是通过引进或购买进口设备、进口生产线来快速满足巨大市场需求以及弥补国内装备制造业落后的局面。期间,除装备制造业外,各个产业和行业都从无到有、从小变大,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好象淡忘了装备制造业的存在和重要性。一定时期内很大程度上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及行业内的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全国性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和各行各业的高精度设备的维修使用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人才缺乏局面,绝大多数企业很难找到真才实学的高技能人才。至今很多大学生和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又无法胜任企业的岗位要求,出现了很大的人才结构性矛盾。

2.职业院校自身存在不可逾越的实质性困难

受多年来各种政策和形式的影响及国家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造成近年来绝大多数职业院校自身受生存的压力不得已追求办学规模,受社会追求学历的不良影响,不得已追求办学层次提升或改校名。教学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设置不实用,授课形式太教条、太死板,而学生的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更是无法保证。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好的实习教师、场地和设施保证基本技能的训练,想安排学生到技术含量较高的装备制造企业实习,企业根本不愿接收,而到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熟练型的企业实习又只能充当劳动力,工作单调又学不到技能,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导致学生为了就业而就业,为了生存而就业,最后只能到劳动密集型或技术熟练型企业充当劳动力,影响学校的声望,影响了学生的技术前途。近年来,国家及教育职能部门发现和重视了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并规定、甚至考核有关职业院校要与企业联合办学,来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但落到实处却非常困难。

3.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方面都存在实质性的困难

学校是为了培养人才,但离不开自身的吃饭问题、效益问题、发展问题。而企业是为了生产产品,追求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别技术含量较高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由于产品精度高、工艺复杂,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顶岗和胜任,因此即使学院给予企业费用,企业也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锻炼,害怕造成设备损坏、工具消耗、产品废品、降低效率等。另一方面,双方各自的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很难接轨,在教学形式、学生管理、安全等等方面都存在障碍。

三、解决建议

1.正确定义高技能人才,不断探索培养途径和方法

本世纪初以来,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从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高度,中央政治局明确提出“高技能人才也是人才,是其他人才不可替代的人才”。从目前市场供需缺口看,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装备制造业体会到,培养一个真正的高技能人才比培养一个博士生所需的时间还长、难度还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如何培养出来?我们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行动上缺少应有的政策和措施。

(1)首先分析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应该具备什么知识和什么技能?与学历教育的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有什么区别和对应?与职业教育中的高级工、中级工有何不同?与一般劳动力、操作工、技术熟练工、能工巧匠、技师、高级技师有何区别?从目前人才结构和市场需求看,在人才层次上至少对应学历教育的研究生以上,在技能类型上具备技师以上。但目前看,学院多了、学生多了,各种高级证、技能证、技师证多了,但装备制造业企业所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却从学校中找不到了。

(2)其次分析高技能人才如何培养。目前看,学历教育中的专科以上人才根本不具备基本技能和实践经验,主观思想意识上也不愿意从事技术工人行业。而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也是在不得已追求规模、层次和学历,技能不扎实、缺乏生产实践的锤炼,与装备制造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差距巨大。纵横比较、借鉴、分析国内外科研技术发展过程证明,任何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都要经过充分的实践检验和高技能人才实施。更何况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更加需要生产实践的反复锤炼,才有可能培养出来。实践证明,在目前社会形式和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下,在不具备技术含量型产训结合条件的院校自身或与不具备装备制造业技术含量的企业进行实质性的联合办学,很难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因此应该重视加强院校自身实训、产训和师资力量建设,不断探索改革培养途径。

2.加强宏观及微观调控

实践证明,无论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还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市场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长的后显性,更应该是百年大计,更应该加强调控。

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闭关自守期间,不尊重知识、不重视教育、不尊重国情,造成知识匮乏、科研技术落后。上世纪末本世纪处以来,过度追求学历教育学历层次和规模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导致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出现严重的人才结构矛盾。然后的一哄而上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层次、不求特色,顾此失彼。

因此,国家要加大调控力度,加强对各产业各行业的人才需求的调研,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调控,加强对重点职业院校扶持和监管的力度,使部分优秀职业院校能够摆脱临时行为,达到健康良性发展。

3.职业院校应加强实训、产训基地建设

目前职业教育中,无论是中级的、高级的、技师的,还是学院的,国内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受生存的竞争压力,都在追求办学规模、办学层次,教学形式雷同、教学无特色,学生实训、产训落不到实处。在数量与质量上、生存和发展上顾此失彼、左右为难。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与现实需求和现实条件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应结合市场需求,结合自身设施和条件,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在分层次的基础上分出类型:一部分按劳动力培养,一部分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熟练型培养,一部分按高级技术工培养,最优秀的部分按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区别培养方法和方式,确保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和质量。

另外,在目前校企联合办学很难达到实质性联合情况下,院校应切实加强自身实习教师能力及实训、产训基地的建设,保证基本功训练、提高技能;保证产训结合、减少消耗性训练;保证产训数量、提高技能技巧;保证产训种类、锤炼综合技术;达到既能培养学生,又能生产产品。通过产训锤炼,筛选培养出一定数量的高技能人才。

器质性精神障碍 篇3

关键词:奥氮平,利培酮,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临床疗效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地老龄化,患有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数量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脑结构损害所致的精神障碍,又称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癫痫性精神障碍,而不包括精神发育迟滞。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复杂,主要表现在为谵妄状态、痴呆状态、遗忘症等,且涉及广泛的社会、经济、医疗保健等问题。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因传染病、中毒等所致者已很少见,但随着寿命的延长,发病率增高[2]。本文通过应用利培酮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与奥氮平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进一步评价利培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均排除在治疗期间使用其他种类抗精神病药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66.5±6.3)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3.1±0.3)年。观察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6±3.2)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3.2±0.5)年。本研究通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奥氮平,起始剂量为10mg/d,每日一次,与进食无关,再根据患者的临床评估调整剂量为5~10mg/d;试验组患者服用利培酮,起始剂量为0.5mg/d或更低,然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每次增加剂量1~2mg,2次/d,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药物疗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价:

患者在服药治疗一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评分,然后根据评分评定治疗效果,评分方法为(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100%,大于70%为显效,30%~70%为有效,30%以下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利培酮的治疗疗效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已成为老年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为很多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3]。在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时,也为患者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其中包括患者失眠、嗜睡、食欲减退、视物模糊、头晕、便秘、体重增加及肝功能异常等,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运动迟缓、震颤、僵直、肌紧张,偶尔会有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和高血压出现,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4]。利培酮作为一种最新研制的抗精神病类药物,是苯并异恶唑衍生物,属于一种拮抗剂,对患者造成运动功能的障碍,以及强制性昏厥等副作用,要比其他同类药物少[5]。临床上,通常采用利培酮治疗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反应迟钝、情绪淡漠等精神症状的患者。在采用利培酮药物时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癫痫和帕金森氏综合征的患者,要注意谨慎用药,以免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注意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要立即停止用药。同时用药时还要注意剂量,从小到大,合理用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由于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病程较长,不易治愈,治疗效果短期内表现不明显,所以患者在服药时,要能坚持服药,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6]。奥氮平与利培酮相比,在患者服用过程中,同样要注意对低血压、癫痫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谨慎用药,患者若出现高热的临床症状时,应立即停止用药[6]。有运动功能障碍或运动迟缓出现时,可以适当减轻药量,长期服药治疗的患者,在用药期间会出现嗜睡和体重增加,偶尔会出现身体各系统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中,试验组的药物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利培酮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奥氮平。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可见利培酮的临床不良反应比奥氮平低很多,虽然使用利培酮仍有3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与奥氮平相比,效果要更好。所以,针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的患者来说,利培酮仍然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综上所述,利培酮无论是在临床疗效,还是在药物的不良反应方面,对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在疗效和治疗的安全性上都较好。在用药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排除用药的禁忌患者,及时调整用药的剂量,就能将药物的不良反应控制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昌英,宋志强,崔国新,等.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对照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8):1016-1017.

[2]凌云,孙华,王丽.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5):2035-2036.

[3]冯婉霞,陈婉珉,莫翠英,等.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25):133-134.

[4]李桂亮.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对照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1):58-59.

[5]钟智勇,吴小立,韩自立,等.利培酮口服液与片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11):878-880.

器质性精神障碍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立意采样法[1], 2012年7月—2012年8月深入访问10名 (以N1~N10依次编号) 在急重症病区工作1年以上的护士。访谈者均为女性;年龄21岁~46岁, 平均33.4岁;已婚6名, 未婚4名;工作年限1年~22年, 平均6.8年;学历:本科2名, 大专5名, 中专3名。研究样本量的确定以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时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 (资料饱和) 为标准。

1.2 伦理问题

访谈前先与受访者进行沟通, 详细说明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告知在保护隐私权的前提下对谈话进行现场记录和录音, 承诺使用编码替代姓名,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收集资料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 使用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自拟半结构性访谈大纲:①您对压力的认识是怎样的? ②请叙述一下您在精神科工作中所感受到的压力, 它对您产生了哪些影响?在访谈中进行现场记录、录音。每次访谈时间控制在45 min~60 min, 每名护士访谈1次或2次。场所设在休息室、会议室等不受他人干扰的安静环境。

1.4 数据分析

由经过专业培训、有经验的研究者进行[2]。访谈结束后将所做的录音整理成文字, 然后按以下步骤分析资料:①仔细阅读所有记录;②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④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⑤写出详细、无遗漏的备忘录;⑥总结、归纳出共性的观点;⑦返回参与者处求证[3]。

2 结果

2.1 不良的生理反应

在描述自己的生理状况时, 有8位受访者 (80%) 表示在急重症病区工作期间, 出现了全身乏力、头痛、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如N1“一个夜班来了3个病人, 病人哭闹了一个晚上, 下夜班后就感觉头痛, 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 饭都不想吃就休息了”。 N8“有一次梦到一个重症病人把约束带解开了, 去砸门, 手上全是血, 吓了我一身冷汗”。

2.2 不良的心理反应

2.2.1 恐惧感

受访者中的护士都表示存在恐惧的心理。所有的受访者都表示害怕遭受暴力。N5“一次我给病人打针的时候, 他以为我要害他, 回头就咬了我一口, 都出血了, 现在想起来都挺害怕的”。N10“我有一个同事怀孕了, 病人病情发作, 正好踢到肚子, 结果流产了, 实在太可怕了, 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其中有6位护士表示工作时间越长, 恐惧感越强。N8“我在精神科工作20年了, 见过不少自伤、自杀的病人, 现在越来越害怕了”。

2.2.2 焦虑

受访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N2“每天下班后, 总会去想我有没有做错事, 有没有工作忘记做, 害怕看到单位的电话号码”。N7“担心在我当班时有严重精神病病人突然发生自杀、伤人、毁物等行为”。N4“现在医患关系紧张, 每天上班精神绷得紧紧的, 就怕有医疗纠纷”。有4名护士担心自己的工作会影响婚姻质量。N9“日常生活中遇事较以前爱生气了, 因为一点小事就和爱人吵架, 我们感情不如以前好了 (眼圈红了) ”。

2.2.3 压抑、无助感

N6“我们急重症病房都是全封闭式的, 每天见到的不是病人就是医生, 就好像是困在笼子里出不去的感觉, 挺压抑的”。N3“我在重症病区工作时间不长, 经验不足, 就怕病人突然病情发作, 身边要是没有其他护士, 我怎么办呢?”

2.2.4 委屈、不公平

N7“急重症病房的病人意识不清楚, 刚给他更换好床单位, 她又给尿床了, 嘴里还说着, 我就是要累死你, 这时候听到这话挺难受的”。N3“每天工作这么辛苦, 又挨打受骂的, 工资还不如其他科室的护士高, 不公平啊”。

2.3 不良的社会反应

目前社会大众对精神病普遍存在偏见, 同时对在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工作的护士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8名研究对象表示切身感受到来自社会方面的压力, 他们的辛勤劳动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表现为自我价值及满足感、成就感低。如N8“人家给我介绍了好几个对象, 可一听到我在精神科做护士, 害怕情绪受病人影响, 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歧视不仅来自社会, 也来自家庭。N2“我婆婆不敢告诉别人我是精神科护士, 有人问起来都说我是心理医生, 听到这感觉挺惭愧的”。N1“我在急重症病区工作8年了, 一直没有晋升和出去学习的机会, 觉得自己挺没用的, 想换个工作试试 (沉默) ”。

3 讨论

3.1 实施人本化的护理管理是解决精神科护士生理疲惫的根本措施

急重症病区病人病情重、工作量大, 超负荷的护理工作导致精神科护士体力、脑力的大量消耗。8位访谈对象在急重症病区工作期间出现了全身乏力、头痛、睡眠障碍等躯体化症状, 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4]。其中有6位护士希望在急重症病区工作一段时间后轮转到病情较轻的其他科室, 如心理病房、行为治疗中心等。所以护理管理者应经常与急重症病区的护士沟通, 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 对有困难的护士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另外, 增加护理人员配置, 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和轮转制度, 也有利于减轻精神科护士工作的疲劳感。

3.2 提高压力应对能力是维持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应对方式是精神科护士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调节因素, 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5]。由于护理对象、工作环境、职业性质等原因, 职业压力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比其他科室的护士更为突出[6]。研究发现, 访谈对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反应, 担心遭受暴力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是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体验的主要原因。他们多采用发泄和自我调节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和负性情绪, 这些措施也确实有效。但专业的压力管理培训也是我们提倡的[7]。对急重症病区的精神科护士进行压力管理培训, 如一些护士提到希望医院组织心理专题讲座、室外拓展训练等活动, 可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并有助于其采取有效的压力应对方式。

3.3 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是提高精神科护士适应能力的有力保障

8名访谈对象认为精神科护士社会地位低, 得不到社会公众、医院管理者和家庭的支持是导致他们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 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福利待遇等问题的不合理, 使得护士工作缺乏成就感, 自我价值得不到充分的肯定和尊重, 工作满意度低。所以,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非常必要。首先, 加大对精神卫生护理事业的宣传力度, 使人们更多地了解、尊重护士, 以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其次, 医院应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工资待遇, 创造更多的深造、学习、晋升的机会, 尽可能满足其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需求, 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责任感、成就感, 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最后医院管理者应建立健全护士安全保障制度, 保证护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从而稳定精神卫生护理队伍, 提高护理水平, 促进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Benjamin FC, William LM.最新质性方法与研究[M]//黄惠雯, 童婉芬, 译.台北:韦博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2003:252-258.

[2]Pope C, Ziebland S, Mays N.Qualitative research in health care.Analyzing qualitative data[J].BMJ, 2000, 320 (7227) :114-116.

[3]李晓凤, 佘双好.质性研究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178-184.

[4]唐荣兰, 韩晓明.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7, 13 (2) :146-147.

[5]王玉玲.精神科护士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 (7) :1065-1068.

[6]冯锦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改善对策分析[J].当代医学, 2011, 17 (6) :125-126.

上一篇:采编工作经验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