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激趣(通用12篇)
有效激趣 篇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求知的源泉。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可见,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我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 总结出以下几点激发兴趣, 有效习作的方法。
一、以美激趣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作文教学以美激趣的途径有:1.在欣赏美中激趣。大自然美不胜收, 根据习作要求组织学生踏青、品夏、游秋、赏雪, 让其在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感受美、欣赏美,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2.通过名篇赏析、佳句吟诵等手段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 激发其习作兴趣。3.在表达美中激趣。如开辟习作园地、组织学生向灾区捐款、写慰问信, 与留守儿童接对子, 节假日给师长亲友寄贺信, 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新人新事, 鼓励他们向电台或报社投稿, 积极参与各年级发起的作文竞赛等活动, 调动他们的习作激情。
二、以玩激趣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尽情地玩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情趣, 而且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大有裨益。我注意引领学生通过“踢毽球比赛”“成语接龙”“电脑绘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 痛快淋漓地跳一跳、玩一玩、摸一摸, 然后让他们将玩的感受写下来。如此安排习作, 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三、以情激趣
真情激发兴趣。习作前, 我有意地组织学生到烈士墓祭扫, 敬老院义务服务, 到计生办搞人口调查, 到道德模范家去采访等, 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 让他们在实践中付出真情,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四、以谈激趣
即创设最佳的作文情境, 让学生自然入境。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易被具体形象的事物所感动。因此, 在作文指导过程中, 教师有意识地通过谈话和讲故事, 引导学生将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讲出来的欲望。这样, 通过说说、议议, 一篇记事的文章就打好了腹稿。此外, 要注重习作课上让学生分组合作, 要求围绕作文题目相互讨论, 在互议中激发并提高兴趣, 找到习作素材。
五、以疑激趣
“学贵有疑”。小学生好奇心强, 遇事喜欢刨根追底。袁微子曾说过:“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动脑筋, 如何自己探索, 如何自己运动。”据此, 我在事物的现象上设疑, 让学生去探索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以启发学生习作的内驱力。一次, 我把学生带到家乡的白马河, 让学生观察发黑发臭的河水, 激发他们去调查推测河水污染的原因, 然后写成作文。这样, 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写出了《白马河变成了黑马河》《救救可怜的鱼儿》《别再慢性自杀》等佳作。
六、以新激趣
作文教学中, 我从三点以新激趣:1.题目求新。作文题有无新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心态。教师如果刻板地以课后习题命题, 翻来覆去地去写《我的同学》《母校》, 学生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教学中, 命一些如《天上飞来一支钢笔》《月亮和小草对话》等富有新意的习作题, 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就会高涨。2.题材求新。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新人新事新气象, 从中选材, 就会在观察家乡新貌中激发表达欲望。3.形式求新。采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相结合的方法和扩写、缩写、续写、补写、仿写、改写等多种训练形式, 都可以做到以新激趣。
七、以褒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劳动和体验到胜利的欢乐。”为此, 我在作文批改评讲中, 采用肯定、鼓励的方法, 调动他们习作的内部动力, 方法有四:1.找准闪光点, 即使是点滴优点也予以肯定;2.多用赞语, 如“你的作文终于进步了, 老师真为你高兴!”;3.拔高等次, 对基本符合作文要求的习作打上“良好”;对较差的也给打上“及格”;4.巧画鼓励符, 对习作中精彩的词句段, 不惜笔墨地画上鼓励符:大拇指、小红花、五角星、小红旗等。
八、以画激趣
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如指导写苏教版六 (下) “成长的烦恼”一文时, 先让学生画出最能体现自己成长中最为烦恼的简笔画, 趁热打铁, 让学生由画面生发开去, 先说后写, 他们很快就完成了习作。
九、以乐激趣
在导读作文时, 选配一些与之感情基调相关的音乐, 烘托气氛, 熏陶情操。学生动笔时, 降低音量, 经过进一步唤起灵感, 乐写的气氛就会形成。
十、以创激趣
先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 再现生活, 激发习作兴趣。然后再让他们动笔, 将活动过程写下来, 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 也会使学生作文左右逢源, 水到渠成。
有效激趣 篇2
游戏“激趣”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无论在一个人的事业选择还是一堂课的导入中都会体现出它的具大魔力。对于新授课来说,有趣的要求和作用更是显得尤引入提供了大量的空间,形成也更多样化。根据初中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认为游戏导入的作用其是初一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认为游戏导入的作用非常的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但是应该注意:一、游戏的规则要明确化在游戏前应把规则,要求向学生介绍清楚,以免引起混乱。而且教师总的规则应该是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中更多地练习和运用所学语言,不宜过于注重学生猜得对与错。因此教师应确定范围。例如,让学生猜“What’s his job?”时,可以预先告诉学生所猜的职业范围“teacher,doctor,soldier”等。二、游戏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教学游戏,使游戏为语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服务。例如,在对八年级下册中,引入过去进行时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问一问”的.游戏,通过向学生单体、整体对其陈述句,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否定句进行操练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三、游戏的评价要有创新性和交面性不权要评价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合作精神以及创造性运用的能力,应对学生进行较交的肯定,以免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激趣 营造“丰润”课堂 篇3
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乐学氛围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极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例如:《翠鸟》是一篇介紹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鲜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翠鸟很快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爱,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再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课时,一开始便让学生看英法联军抢、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体会英法联军的丑恶行径,了解关于圆明园的历史故事。接着用多媒体展示圆明园毁灭前的文化古迹和一些美丽的园林建筑,让学生把课文的内容和这些画面连在一起想象圆明园的美,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还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运用插图,发展个性,激发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很多孩子都会发现画面上有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他们在干什么呢?此时,学生们急于知道原因,我就机不可失地引导他们读课文,将图文进行对照,设疑(一),小男孩在海边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了什么?(二),那位大人想到了什么呢?做了什么?(三),假设你是画面上的大人,(或小孩,小鱼)你有什么话想说?这就使得学生学习课文更有兴趣,也更易懂。
三、课内活动激发兴趣
“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课堂上只让他们乖乖地坐在那儿,难免学生会“身在而心不在”。因此,我们可以解放学生的身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操作或表演。如我在《搭石》这课讲完后,让学生以一行弯曲的板凳为小路表演走搭石的动作。此时,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创新思维,把文中没有写到的部分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这种学生参与的教学,对于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很重要,它除了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外,还能锻炼和提高学生读、说、听、写等多方面的能力。
此外,课内增加适当的游戏内容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习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最适合于低年级教学,因为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精神食粮,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手脑口眼耳齐动,使学生易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找朋友的方法,教师可充分利用课间操,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的疲劳,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一举两得。
四、拓宽渠道,激发兴趣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也是激发兴趣巩固兴趣的阵地之一。学生的求知欲是十分强烈的,他们往往不满足于课本和课堂所得,希望开拓知识面。教师就要及时地保护和培养这种积极性,积极地向课外延伸。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举行读书报告会、故事会;组织指导学生课余创作,提供发表园地;开展语文联谊活动,如猜字谜、记成语、写楹联、接名句等。这样,就会提高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然还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处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最容易接受新奇的东西,而有一些不一定是健康的。如有些同学热衷于武打小说,痴迷于言情故事,流连于录像厅内。这就需要我们因势利导,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面来。加强思想教育,进行健康的心理指导,以及展开上述有意义的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稳定、牢固的学习志趣,对于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激趣,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篇4
1. 老故事新演绎。
选取那些流传不衰的富有启迪意义的经典故事,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愿望来个全新的诠释, 进行新编、改编、续编, 这样才会引起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如:以《井底之蛙》为例, 话说青蛙因长年住在井底,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被世人嘲笑, 为此青蛙很郁闷。终于有一天, 大雨猛降, 井水急剧上升, 青蛙得以跳出水面, 来到广阔天地……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以《青蛙跳出井口》为题续编一个情节连贯的故事。
2. 突发事巧安排。
校园内外难免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往往还会引起很大的关注, 老师可以因地制宜, 对生成的问题即兴处置, 化作资源处理, 让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 自由表达。如:宁静的校园里, 走进一位浙江卫视的少儿节目主持人, 这些小朋友心中的明星, 一走进校园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的跑去围观、有的要去签名、有的要合影……以此为题材, 教师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3. 连词语, 编情节。
让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部分词语, 按一定的逻辑联系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词语先后次序可以打乱, 但必须出现。如:根据“古堡、脚印、识破、终于、城市、奇特”这一组词, 编写一个动人的故事。再如:从汗水、雨水、泪水、胶水这一组词中寻找一下它们之间的联系, 以它们为主人公, 想象一下, 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 编写一个合乎生活逻辑的故事, 先说说, 再写下来。
4. 听音乐、看动画、编故事。
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还有小孩子百看不厌的动画, 在教学中, 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介, 创设一定的作文情景, 让学生编写故事。如:播放《唐老鸭和米老鼠》的一个片段, 让学生为其配音, 再根据动画情节编写一个动画片剧本。
5. 游戏作文。
学生写人的文章平常没少指导, 但收效甚微, “千人一面, 毫无特点”是常见病症, 于是我设计了“找妈妈”“认领爸爸”“学校俱乐部招聘学生”等活动, 教室成了游戏乐园、招聘现场, 学生和老师有说有笑, 仔细观察后, 学生采用老师教授的方法, 尽显其能, 抓住人物的特征, 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流淌指尖, 倾泻笔端, 跃然纸上。
6. 循环日记。
让学生以5人小组为单位, 周一至周五每天轮流写一篇日记。后面的同学要先欣赏前几位同学的日记, 再自己写。老师每天及时批改, 并组织学生利用早读或课前三分钟评赏。每周出炉一次“星星文学团”。这样, 为了实现“星星文学团”这个目标, 学生们一起出谋划策, 积极寻找材料, 尽力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日记本在学生中传递, 习作的灵感在互动中萌发。
二、作文之道, 晾晒美文, 让学生“乐写”
1. 班级习作集。
班刊给学生的优秀作文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每月摘录他们在单元习作、小练笔或周记中的较为精彩的句子或片段, “诚于嘉许, 乐于称道”, 让他们也享受成功的快乐。“课堂上的精彩镜头”记录的是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奇思妙语、精彩言论, 使优生有了展示的机会, 但不“包场”;其他学生也有展示的舞台, 不仅仅当一名“读者”。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习作集里齐展精彩。每学期编一本习作集, 并发动全体学生为作品集题词, 再请家长也参与其中, 一同体验学生习作的乐趣。
2. 作文护照、签证。
通常出境时用的护照和签证出现在作文中会让学生感觉耳目一新。他们觉得自己拿着这签证和护照活似经常出国走遍世界的人。于是我就在每次作文后, 评选出最佳作文的获得者, 颁给他们护照和签证。
3. 校园记者团。
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思, 我们成立了校园记者团进行校园各种现象的现场报导, 还推出美文专栏共赏时间, 在晨间推出“诚信故事展播”、午间“与您共赏”等栏目播报学生的美文佳作, 颁发校园小作家奖, 让孩子在作文冲浪中激情飞越, 为此提高学生踊跃写作的兴趣。
4. 班级网页。
能坚持日记接龙的班级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网名, 将修改后的习作传到网络平台, 成立一个班级网页。通过班级网页把一篇篇富有童趣与生活气息的学生习作展示给大家, 让每位学生看到后笑逐颜开, 让那些还没写到日记的学生巴不得早点轮到自己, 写日记的被动局面彻底被打破。
5. 博客。
文言文“激趣”七法 篇5
《课标(2011年)》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的交流媒体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文字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文言文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文言文教学责无旁贷。文言文在中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文言文的教学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学生畏惧文言文,此时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站出来帮助学生,让他们树立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我们可以创造性的进行文言文教学,采用一些独特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文言文。本人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文扩写
司马迁的《陈涉世家》描写了两千年前爆发的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作者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这场伟大斗争的图景,其中陈胜为发动起义做的舆论准备“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陈胜发动起义的过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和“为坛而盟”,虽然简单,却给学生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让学生扩写上述几个事件,一方面可让学生练习记叙文描写的技巧,另一方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某一学生描写的“篝火狐鸣”:
夜深了,月爬上树梢,静静地注视人间发生的一切。
就在一座破旧祠庙旁的树丛里,吴广用竹笼装着一团火,看起来阴森森的,就像是鬼火。而吴广的身影从树丛里进进出出,谁知道他在忙活什么!
正巧,一名士兵想去小解,出了军营,正让他撞见了那团“鬼火”。接着,一个幽幽的声音传来,像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这名士兵吓得愣在了那里,良久,他才回过神来,箭一般地向军营跑去……
在文言文的教学活动中,对课文进行加工,进行扩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的深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扩写是课文的延续,要想写得成功,学生就必须深入课文,理解课文,把握人物形象。这篇扩写,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检查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举办辩论会
以《陈涉世家》为例,确定的辩题为:到底应该立谁为王。正方观点:应该立陈胜为王;反方观点:应该立吴广为王。
正方:我方认为应该陈胜为王。当吴广等人都安与现状,在田间替别人劳动时,陈胜喊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明他有远大的志向,而吴广和其他人却不理解他,目光短浅的人怎么能够为王呢?“王”是要有远大志向的,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
反方:我方认为应该吴广为王。首先纠正一下对方辩友,课文当中没有说明吴广嘲笑陈胜呀,怎么能够证明吴广就没有远大的志向。在课文当中,一些事情基本都是吴广去完成的,没有吴广,起义能够成功吗,吴广在这次起义当中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正方:吴广是在这次起义当中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也不能为王呀,相信对方辩友肯定看过《水浒传》,当中的军师吴用不重要吗,可是还是宋江为王呀。
反方:如果没有吴广的策划,威服众人,惹恼将尉,并杀两尉,激怒其众,给大家断了后顾之忧,让大家一起来追随他们,起义能够成功吗?
正方:“鱼腹藏书”“篝火狐鸣”这些策略多么的高明呀,他正好利用了古人相信迷信的这一特点,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如果你是一名士兵,你能够不拥护陈胜为王吗?
反方:但是古人也是非常的淳朴的,谁有才能,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吴广做了这么的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心里明白,他们难道会选择一个只会在幕后策划,而没有一点实干的人为王吗?
……
辩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气氛激烈。通过这样一节 课,同学们更加熟悉了课文内容,把握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不要以为你不讲,学生就不会,其实不然,应该认识到我们的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舞台,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编写课本剧
教师要更新观念,给学生提供一种环境,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
《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有生动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可指导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课前布置任务以及明确要求:①再现原文情节,忠于原文;②要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③表演时语言要连贯得体,声音响亮;④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任意组合。经过了解,他们每个小组课后在一起自学了课文,利用手中的资料以及其他的途径,通过这一方式,他们基本上了解了课文,生字词的障碍基本解决,仔细体会文中的人物性格形象。
《唐雎不辱使命》课本剧(节选)第五幕
将军:安陵国使臣求见。秦王:宣!将军:宣唐雎进见!唐雎:小人叩见亲王!秦王:来者何人?
唐雎:小人安陵国使臣唐雎。
秦王: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臣未尝闻也。
秦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布衣之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秦王: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明白了: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只因为有先生也。”
唐雎:那大王还换不换地了? 秦王:不换不换,今天我作东,到泰和酒楼一醉方休!走,走!
四、节目访谈
以《桃花源记》为例,课前准备:①任意组合,在小组内,一人为主持人,其余为嘉宾:;②主持人负责准备问题,嘉宾负责回答问题;③忠于课文。
节目访谈开始:
主持人:各位观众,我们今天有幸请来桃花源里的人物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掌声响起)
主持人:人们都向往世外桃源,你们能够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那里的自然环境吗?
嘉宾:我们那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土地肥沃,池塘美丽。主持人:你们能够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那里的社会情况吗? 嘉宾:和平安宁,村落间能够听见鸡狗的叫声,老人和小孩都自得其乐。
主持人:那你们的风俗习惯怎么样? 嘉宾:我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
主持人:你们热情好客,如果有外人到你们那里去了,你们会如何招待?
嘉宾:杀鸡摆酒,每家轮流作客。主持人:那他们走的时候,你们如何叮嘱? 嘉宾:不足为外人道也。主持人:你们为什么到这里来?
嘉宾:我们的祖先在秦朝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此后我们一直生活在这里。
通过节目访谈,可以让学生很好的熟悉了课文内容,而且也很好地解决了预习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把握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五、绘画激趣
在文言文教学的时候,抓住“文中有画”的特点。凭借学生丰富的想象,将“文”和“画”有机的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
在教学《醉翁亭记》的时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文章的第一节句式整齐,并且是按照方位来描写的,我就要求同学根据文章的内容,展开想象,用笔画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图画,脱离课本进行讲解。
六、解说词
文言文具有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感情,而且语言优美。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学生感受我国古代语言的优美,从而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修养。
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七、开展专题学习
学习《隆中对》和《出师表》后,结合主要人物诸葛亮,可开展“诸葛亮专题学习”。故事、成语、诗词、诸葛亮我想对你说、诸葛丞相追悼词、二十一世纪的诸葛亮等。还可以通过知识竞赛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上的这些方法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比较多的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问题小情境,激趣有效大课堂 篇6
关键词: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游戏情境
情境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教材,以其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探索情境,不是把知识直接塞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准备充足的素材,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
一、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知识,很多日常生活实例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资源。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合理地借用学生司空见惯的事例,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也才能让学生将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二、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验和理解知识。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开火车、找朋友、漫游数学宫等数学游戏,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轻松愉快,教学效果也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我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引到“旋转”。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过这种游戏经历,比较熟悉。创设这种情境,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平时生活中,游戏是很多学生都会玩的,但几乎没有学生会思考这一游戏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也没有自己描述过俄罗斯方块中的旋转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适当引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在玩中质疑,在玩中释疑,在游戏的过程中既获取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三、借助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方法,也是诱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获得,而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适当的情境,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教材和课程内容的需要,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方式获得材料,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掌握数学知识和规律。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让学生用正方体学具搭出立体图形,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设置问题情境“诱”使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使学生在想一想、搭一搭、猜一猜、看一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引发学生对操作活动产生兴趣并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只要有学习活动的进行,就应有相应的学习情境,它应当是多维度和全方位的,应当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激趣的三个策略 篇7
一、动手实践,生活化激趣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能够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案例1】:《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师: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让同学们到超市记录商品价格。现在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
生:展示商品价格……
教师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小数”、“小数点”的概念之后,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除了商品价格,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生:……
师:你们在电视上看到过小数吗?
老师播放录像:一名歌手在参加歌咏比赛,9位评委在欣赏;歌手演唱结束,9位评委当场亮分;最后,屏幕上很快出现了一串评委亮分的结果:9.58,9.75,9.60,9.35……
师:看到过这样的评委打分吗?这是一位小朋友在一次歌咏比赛中的成绩。读作什么?请同学们写出来?
生:把这些小数的读法写在练习本上。
师:谁愿意当一回主持人来宣布结果。
生1:九点五十八、九点七十五、九点六十……
生2:应该是九点五八、九点七五、九点六零……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同学们认为哪位同学的回答是正确的呢?这样吧,我们请真正的主持人来宣布,看看她是怎么宣布的,与我们宣布时有什么不同。
老师接着播放主持人宣布评委亮分的录像片段———主持人宣布小数部分只是依次读出数字,像9.58读作九点五八,而不是九点五十八。
以动诱思,以思促动。教学中,教师让先让学生动手实践,到超市记录商品价格。教读法时,又让学生动手写出来。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学生通过这种实践,不管之前自己是对与错,都能够加深印象。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课本的知识”变成“生活化的知识”,有效激趣。
二、自主探究,活动化激趣
成功源于欲望。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了需要跳一跳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得到有效激发,就会产生一种长久的学习兴趣。
【案例2】《三角形面积公式》教学片段。
教师先把全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2个相同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这2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师:请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看看哪组小朋友能快速将其拼剪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学过的图形有哪些呢?学生开始思考,并动手实践: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然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前展示。
教师接着引导观察讨论:新图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来三角形的哪部分?新的图形的面积与原来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怎么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操作与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学生在相互的合作、探究活动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和体验数学,获取到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实践证明,采用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来组织数学活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被有效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就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潜力,自主发现、探究新知,用内心的体验与行为参与到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来。
三、合作交流,游戏化激趣
合作交流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从而弥补课堂发言的机会有限等缺陷,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教学中,教师预设的合作交流,要考虑儿童活泼好动的性格,以游戏化的合作交流,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逐步引导他们活学、活用。
【案例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数学其实是很有用,也很有趣。下面我们用今天刚学到的记数方法来玩个“价格竞猜”游戏吧。
老师让学生出示课前准备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同桌或分组竞猜价格,可以用“高了、低了、高得多、低得多”或“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提示形式,引导同学猜出正确价格。
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优于个体的独自的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竞猜价格”的游戏既是合作交流的有效形式,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不仅能满足学生的身心活动,而且能在轻松的合作交流中,增进学生语言、思维等各种能力的发展。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是运动,如果规定每个同学都去跑800米,学生肯定会叫累。如果让学生选择有兴趣的打球、跳绳、老鹰捉小鸡等活动,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可能活动量更大,但他们不会觉得累。
有效激趣 篇8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 我国的英语教学不仅要关注教育方法的创新, 还要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当然, 英语教师在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 还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 确保学生有正确的学习目标, 让其发挥探索精神, 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基于此,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下面我们探讨一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展开,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 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缺乏兴趣的学习过程是枯燥的, 相反, 只有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学习效率。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让学习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 让学生有由“要我学”变成主动学习, 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好习惯。
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要尽量利用已有的条件, 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 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课堂教学富有情趣, 寓教于乐。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鼓励的作用, 及时奖励学生, 把目光放长远, 及时发现学生的每一个小进步, 并给予肯定。第二, 充分运用“肢体语言”。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无声的语言, 都能激发学生的热情。第三, 英语教师还应该有一双尖锐的眼睛, 努力寻找学生学习的动力。英语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学习过程不仅需要兴趣的支持, 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 英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动力, 学生只有产生内在的动力, 才能持之以恒地去学习, 才能拥有我要学的心愿, 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根据学生自身所需改革学习方法
目前, 在国际上英语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语言。因此, 身为英语教师,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使学生成为新课程标准的受益者, 并且能够挑战自己的潜能, 让自己成为语言的主宰, 而不是奴隶。当然,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交际机会来提升学习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其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技能。
(一) 大胆想象, 独立思考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身地改革精神, 科学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问题。英语本身的词汇量就超大, 并且不同句式对语言表达的要求也不同, 英语教师需要结合英语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 提升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处理不同问题的能力。
(二) 培养学生勇于提问题的精神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提醒我们遇到问题要勇于提出质疑, 只有不断质疑并思考解决疑问, 才能不断进步。尤其是对于英语学习来说, 有疑问一定要及时提出来, 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另外, 教师还要注意英语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们明白注重疑质的目的, 即实现多元化发展, 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只有善于质疑善于思考, 才能有发展。学生们需要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实际上, 懂得发现问题远比会解决问题重要得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是基本的技能, 但是懂得提出质疑则需要依靠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我们就要在适当的时间指导学生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运用已经学会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提问及回答做有针对性的总结, 供学生学习。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还能够锻炼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由浅入深,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他的智力水平。学习英语也不例外, 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影响学生的自身发展。从更深层次来看, 阅读能力不强的人, 其大脑的连接性纤维就会受到抑制, 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会受到影响;不喜欢阅读的人, 思考能力就相对较弱。一个不阅读的人是蒙昧的, 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 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浅薄的。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 英语教学一定要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下面我们简单探讨了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的兴趣的方法很多, 但是只要能让学生激起兴趣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简短有趣的英语故事,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 方法适当, 阅读量适中
阅读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它们三者之间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学生在阅读英语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根据上下语境猜测一下, 最好不要马上查字典。教师还可指导学生限时阅读等, 有条件的还可以给学生引荐一些合适的英美文章, 以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重视应用, 善于交际
学习英语, 不仅要会说, 还要进行日常交际用语的运用, 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需要开阔学生的视野, 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参与
学习英语就是为了交流, 对话则是交流的最好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创设语言环境,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师还要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内容常新课外活动, 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信心。
有效激趣 篇9
一、构建和谐课堂阅读氛围
在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和沟通,努力调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达到促进学生的阅读进步有效方法之一。在目前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必须要紧跟时代的脚步,通过老师构建的和谐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活跃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是行之有效的积极教学方法。同时通过老师的观察和发现,深入的去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引导, 让学生能够更加舒心的去参与到语文的阅读过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喜欢自己的语文老师,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文的于都兴趣,利用和谐课堂学习氛围来感化学生,这样才能相互促进,相互引导学生的正确阅读之路。同时,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安排相适应的文章,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学习,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和阅读课文。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必须充分的去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在鼓励和支持中不断进步,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维持和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二、积极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小学语文老师更加广泛的去开展语文阅读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去认真的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通过这些积极性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小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这种创新性的语文教学活动, 充分的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首先,必须要充分的通过整体阅读环境进行阅读感染,让学生通过老师创作的板报或者一些童话和小说,让学生积极的去参与道班级的图书馆阅读活动中来。其次,老师要勤于观察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充分的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后,积极的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合适的安排一些阅读比赛和活动,通过这些阅读活动,来带动学生参与进去,既能锻炼学生的演说能力,又能够带带动学生的阅读活动。例如,开展一些讲故事比赛、美文班、诗歌朗诵等等等,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愉快的教教学比赛活动中,不断的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知识接受能力。
三、通过经典人物和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也是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有很多经经典的人物和故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合理的利用这些古代经典典人物故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在课课堂上,老师可以针对性的去讲解一些神话故事,例如,在讲解《草船借箭》 这这篇文章时,就可以生动的将整个三国的历史进行简单的讲解和介绍,让学学生对于三国的历史和故事有个大概的了解,再引出这篇文章,通过将文章章的内容进行细细的讲解,让学生对于三国里的英雄人物有个大概的认识识,知道诸葛亮和周瑜的多谋,曹操的多疑,通过这些讲解,贯穿整篇课文, 进进而描述整篇《草船借箭》大概故事脉络,为最终的结局埋下伏笔,这些学生生会觉得整篇课文的层次清晰明朗,学生阅读起来就比较顺畅,同时也能更更好地理解文章作者的安排,对文章中人物性格的描写和故事的生动所吸引引,提高对于课文的阅读兴趣。这种通过经典人物和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阅阅读兴趣的提高,是比较成功和易于推广的,而语文老师对于文章的课后备备课和教学准备工作是做好课堂阅读训练的必备条件,所以加强老师的备课课思路和教学准备是小学语文老师需要积极提高的一个方面。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兴趣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师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的去总结和发现问题,不断的去致力于提升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断的去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只有这样才才能够更好的让学生通过语文阅读的学习,更好增强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力,更好地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对于语文学习的帮助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必须要重视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培养,充分的去调动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语文阅读训练,进而提升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有效激趣 篇10
一、从教材内容中发掘兴趣点,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教学八年级“在‘责任’中长大”(苏教版)一课中的“行为与后果”一框时,教材中有这样一则案例:意大利人海因茨的“两难选择”:偷药——违背道德,触犯法律;不偷药——爱妻速将病逝。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假如时光倒退到海因茨痛苦抉择的那一刻,请你给他一个合理的建议。
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在这个案例中,“两难选择”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给海因茨一个合理的建议”问题一抛出,学生的兴趣点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各种观点“奔涌而出”,课堂气氛高涨。接着,笔者采用“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场域中畅所欲言,进而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任何对课堂教学的严密“把控”都会导致教师教学行为变得程式化、机械化,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兴趣,必须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又是教师、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研究学情,深入了解学生的默会知识以及他们想要在课堂上解决的学习难点,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思考者。教师应力求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以愉悦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了解学生的现状,尊重和赏识学生的独到见解,特别是对学生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不轻易否定。
二、在学生生活中发现兴趣点,唤醒学生的体验意识
在教学八年级“艰苦奋斗走向成功”(苏教版下)一课时,笔者以PPT形式展示了优秀人物事迹后,又设置了以下对话情景:
师:在我们班级同学中,你们认为可以称得上“艰苦奋斗达人”的都有谁?
生:我认为可以称得上“艰苦奋斗达人”的是葛同学,因为在学习上他一丝不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难问题;在生活上他勤俭节约,中午的盒饭从来不浪费;他还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同学解决难题。所以我推荐他为我们班的“艰苦奋斗达人”。
生:是的,我是葛同学的同桌,最有发言权了,他真的如××同学说的那样,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师:葛同学真是了不起,他在学习、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艰苦奋斗的精神。那就让我们举手表决吧,支持推荐葛同学为我班“艰苦奋斗达人”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表决)
师:反思自己与身边的人在艰苦奋斗方面还有哪些不足?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改进的方法,也可以请“达人”帮你出出主意。
……
在这一课中,艰苦奋斗本来是一个较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题,而推选“达人”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讨论形式。在课堂中,教师借助这一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榜样,进而学会欣赏别人、肯定别人。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鼓励和点拨,不仅加强了交流和沟通,弘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传递了正能量,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立足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沐浴在“对人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信仰生活的关切之中”,是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本色”。又如,在“行为与后果”“积极生活态度”的教学中,笔者设置了“听证会”这一环节,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生活环境相结合,还原了课堂的“本色”。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从关注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的公共问题,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一方面激发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激情和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能力,将课堂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本色”应该关注学生生活,简明而不简单,平实而不平淡,激情而不矫情,教师能很好地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整合为一体,在自然、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中进行教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化、个性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还原思想品德课堂“本色”。
三、以互评方式激发兴趣点,唤醒学生的反思意识
在教学七年级“认识差异展示风采”(苏教版)一课时,笔者考虑到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渴望了解异性,但又不敢大方地与异性交往,生怕陷入早恋的舆论氛围中。所以笔者组织了以“怎样的男生受欢迎,怎样的女生受欢迎?”为主题的互评活动。在课堂中,让男女生分组列举喜欢的男女生的共性,并让他们相互评价,学生表现得异常兴奋,发言很积极。最后,男生们一致认为:他们最欣赏脸上经常有微笑、温柔大方、清纯秀丽、善解人意、朴素善良、纯真坦然的女孩;女生则表示:他们最欢迎有强烈的进取心、大胆勇敢、思维敏捷、善于变通、团结同学的男生。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发现同伴之间的评价比教师的评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相互评价,互为老师,可以进一步深化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同伴评价既是提升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互评是思想品德课评价中最具吸引力,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评价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在同伴的评价中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且有利于促使课堂“活”起来。这样的评价方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尽可能给予学生鼓励和引导,使课堂评价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促使学生自查和自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设境激趣构建聋校有效课堂 篇11
关键字:聋生 英语 情境教学 有效课堂
【分类号】G762
布鲁姆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上海市聋人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试行稿)指出:英语教学应根据聋生特点,在强化语言输入的基础上,注重语言输出,尽量创造语言运用的环境,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②。陈鹤琴先生很注重特教的“有效”:特殊儿童教育就是对特殊儿童施以有效的适当教育。”本文笔者以聋生的特点为出发点,结合Unit 4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A 3a的教学,探索性地研究如何在聋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来培养聋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打造有效课堂。
Unit 4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A 3a的短文是一篇游记,内容为9班的同学去蓝水水族馆的所见所闻。时态为一般过去时,句子结构简单,文章脉络清晰,主题鲜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泛读、精读等阅读技巧来理解课文,掌握文章中的连词,为以后写作打好基础。最后能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单词和短语来仿写游记作文。
1.多媒体直观教学导入情境,激发聋生兴趣。
直观教学就是教师借助图画、实物、动作、语言和电化教学设备等创设情境和语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直接感知的教学③。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片、图文于一身,可以把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影像效果演示出来,能充分调动聋生的视觉,使聋生在多种感官刺激的状态下,高效投入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去。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说:“同学们,大家一定非常喜欢大海吧,现在老师就带大家欣赏奇妙的海底世界”。接着播放海洋世界的视频,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之后,笔者继续说:“大海真美啊!9班的同学也喜欢大海,老师听说前几天他们去了蓝水水族馆,他们看到了什么,做了哪些事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Unit 4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A 3a的短文。”成功的开头,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迅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欲。
2.课堂任务创设情境,吸引聋生注意力。
聋生有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听觉残疾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走神”。因此聋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应用真实的实际情景,布置课堂任务,让每一个聋生都参与到语言交际活动中,提高聋生英语交际的能力,激发聋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节课在布置精读任务时,笔者再现实际情境,提出问题:“9班的同学去蓝水水族馆玩得很高兴,他们看到了什么?做了哪些事情?下面同学们精读课文,把名词短语用“ ”画出来。”聋生在实际情境中从整体上理解语言,更有针对性地系统记忆语言,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
3. 图片教学再现真实情境,拉近英语与聋生的距离。
聋生虽然听不到,但可以看得到。教学中利用图片能尽量发挥聋生的视觉功能,变乏味、枯燥英语学习为生动、有趣的知识,从而激发聋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了这篇游记的重点动词和名词短语后,笔者出示烟台晚报新闻报道“烟台海昌鲸鲨馆来了一只金象”,学生兴致勃勃地看着这条新闻。笔者趁热打铁说:“你们想去看吗?老师上个周末去了海昌鲸鲨馆,大家能不能结合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用英语写一写呢?”同时笔者出示自己写的参观海昌鲸鲨馆的游记,学生用英语翻译。
4.生活化的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教育即生活”,意味着教育应该贴进生活。交流是学习英语的目的,而语言的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情境。情境是交流活动的基础。因此,英语的教学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习迁移拓展到社会生活中。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尽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课堂。最后的写作My Trip to Haichang Whales and Sharks Museum来自贴近生活的素材,这样,整个写作过程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写得兴致勃勃,用英语来描写发生在聋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情景。这样聋生在思想上更乐于主动获得知识,并能够积极探究问题,达到对其所学知识产生获得乐趣,对学习过程享受到成就的情感体验,从而克服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
在聋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有创设情境课堂才能有效④。心理学家指出:“人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其个性特长就很容易发挥,学习的效率就会成倍地提高,其自主学习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作为特殊学校的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兴趣。培养和激发聋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更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芳,2010,浅谈聋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科教纵横。
[2]阙丽华,2001,情境教学是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法,现代特殊教育。
[3]张晶,2013,创设情境 优化教学——如何利用情境教学英语词汇,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有效激趣 篇12
一、激趣导入,巧抓初中思品高效课堂的引爆点
素质教育注重自主学习。要让初中生自主学习,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力求激趣导入,抓住高效课堂的引爆点。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有以下几种。
1.时事导入。最近中菲海岛争端引起两国人民的关注 ,由于菲律宾的无理取闹使两国的矛盾日益升级。如果我们把这一热点时事引入课堂, 则肯定会引起全体学生的关注和热烈讨论。同时也要理性地分析这一争端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又如:“2008北京奥运”、“神州10号飞船升空”,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强盛。我们可以采取讨论、讲座、演讲和抢答的形式, 只要不把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 一切方法都是可行的,利用当前的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高效的最好途径。所以,上课时,学生总是会根据教学内容搜集时事,准备课上发言,兴趣浓厚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故事导入。在讲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时 ,我以神州十号飞船升空的新闻故事作为教学线索。在“社会离不开家庭”这个环节,以“神十宇航员背后的妻子”的故事为例,讲述国家的强大和家庭的关系。熟悉时事人物,感受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思品课上感受社会的精彩,使乏味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难懂的问题简单化。深入浅出,让时事说话:家庭成员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就让课堂教学亲切起来。
3.漫画导入。漫画具有很强地幽默感 、生动性和趣味性 ,利用漫画提供的感性素材,能够令初中生过目难忘和回味无穷,还可以创设“愉悦的情境”,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如讲“邻里关系”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漫画:香蕉皮从天而降,垃圾变炸弹。学生在大笑之后,领悟漫画深意,明白邻里相处之道。通过漫画引入教学,产生联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我还让学生创作漫画,并搜集一些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并予以展示,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学的兴趣,将乏味的理论融于生动的动画中,同时发展学生的绘画与鉴赏能力。
二、质疑探究,不断发现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兴奋点
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其所认识和接触的东西就越多;并且表现其越聪明,思辨能力越强,记忆力越好。要培养学生的智力,我们就应该教会学生勤于思考。教师要巧妙设疑,积极指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教学“家庭生活法律保护”时,我引入案件聚焦:小梅和许多农村妇女一样,虽然上学时间很短,但仍相信靠她的辛勤汗水,换得她的幸福生活。小梅不管风里雨里总是踏着她那破旧三轮车到处奔波。但她辛辛苦苦攒的钱,常被游手好闲的丈夫拿去赌博。有时不给钱还要挨打,小梅的头被打破过,手被打断过。她很痛苦,但又不知如何做? 学生认为该如何帮助小梅脱离苦海?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施救方法,有的说找警察,有的说以牙还牙,有的说找法院离婚,学生通过积极发言和探究,找到探究的兴奋点,有学习积极性,更主动地投入学习。
又如在教学《公共生活注重规范》时,我们可以先从讨论“如何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开始 , 先让初中生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谈谈平时接触的公共生活规范,再顺其自然地过渡到课本知识上。这样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能够很好地激发初中生的课堂积极性,并且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三、思维训练,寻找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创新点
教学的实质就是思维训练, 尤其是思想品德课中关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思维训练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尤为重要。教学的艺术并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和创新。初中生的天性是好奇和爱动,凡事喜欢与别人不一样。为此,我们不能压抑,而要积极引导和激励。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并不是知识的“接收器”。新课改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课堂知识有效内化,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实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起指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训练他们的能力。例如教学《生存环境呼唤保护》时,可以让学生设计和想象未来生活的场景, 什么样生存环境才更好地适应我们的生活。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这样,形式多样,自主探究,能够很好地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尤为重要的学科,它关系到初中生能否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必须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我们必须通过情境教学和理性思考并举, 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并着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同时也要合理高效地利用时事资源组织教学,这样才能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真正高效。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地位。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和首要要求。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必须通过情境教学和理性思考并举,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并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合理高效地利用时事资源组织教学,这样才能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真正高效。
【有效激趣】推荐阅读:
有效提问有效教学10-22
有效讲解才能有效学习08-12
有效备课才能有效教学08-01
掌握有效教学理论 指导有效教学实践09-15
有效费用07-16
有效免疫07-17
有效区域10-14
扎实有效10-14
有效意识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