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生物课外活动(精选12篇)
多媒体与生物课外活动 篇1
进入21世纪, 网络信息技术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速度,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是现代公民的基本仅能, 这种时代的特征推动了我国现行的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 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 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学科的整合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的课题, 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展开一系列的教研、教学活动, 构建高效课堂。
一、正确认识多媒体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1. 多媒体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
多媒体为教师和学生创设了多种功效的信息环境, 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改革, 它给生物教学带来了新活力, 比传统的教学更有冲击力。但是, 传统教学方法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途径, 是无法替代的。比如, 板书, 把内容有条理地列出来;教师的语言讲解, 比屏幕更有亲切感;模型和生物标本, 学生可以触摸感受学习等等。所以, 教师不能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万能的, 从始至终在课堂就利用多媒体, 喧宾夺主。多媒体无论多么优越, 都是为了课堂教学服务, 一堂课中学生永远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多媒体只能是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多媒体与传统学科教学之间是互相协作的关系, 相互促进的作用。多媒体的运用要掌握一个度的原则, 适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 而不能滥用, 替代学科教学。
2. 多媒体课件内容要有实质性
有的教师把制作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目的, 为了电教而电教, 不重视课件的质量, 流于形式。比如, 多媒体课件与教学目标不一致, 偏离了教学大纲、教材, 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等, 只重视形式;如果课件过于简单, 只是简单地几张幻灯片进行交换, 学生被动地在台下当“观众”, 教师在台上当“导演”, 学生对于这样的课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相反, 如果课件过于复杂, 并且只注重课件当中的图画效果或者画面的美幻, 而忽略了知识面的本质, 那么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就会被转移, 进而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这样让多媒体的优越性适得其反, 好钢没用在刀刃上, 淡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 严重削弱了电教课的质量。因此,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要在详细背教材、备学生的前提下, 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 做到有的放矢, 避免找不到着力点或者“画蛇添足”。
二、制作适合课型的不同多媒体课件
尽管多媒体传播给学生的是生动、活泼的内容, 但如果教师演示的千篇一律, 也是无法适应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特点,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 媒体使用的方式要灵活,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
1. 新课教学
新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应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 合理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课堂教学。选择电教媒体 (投影、幻灯、录像、微机等) 能够克服传统媒体教学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将平面、竞争的文字化静为动, 综合多种信息, 创设了逼真的效果。在理论教学中, 可根据内容特点, 合理选用, 互相配合, 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让学生看图像, 创设情境, 引起学生的注意, 学习氛围变得活泼,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比如, 在讲解基因组合规律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完整的豌豆植株和不同品质豌豆的种子, 让学生思考能否用黄圆和绿皱豌豆作亲本来种出绿圆豌豆。在教学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内容中, 植物细胞十分微小, 肉眼无法进行观察先让学生制作洋葱鳞片叶玻片标本, 并运用显微镜观察此标本, 再配以模型, 以CAI软件演示其内部结构, 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内部构造, 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
2. 实验课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生物教学常常要进行一些演示实验, 但一些常规的实验方法存在一些弊端, 如有的可见度太小, 有的过程太快, 有的难以演示, 有的操作规范性太差, 导致实验效果不佳。多媒体实验能够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 提高了实验的演示可见读, 加强了实验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比如, 在动手实验中, 学生操作失误, 会损失仪器, 引起某些危险性, 影响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如果让学生在计算机前进行模拟, 掌握正确的实验步骤和动作, 再进行实验, 就提高了实验的有效性。
3. 复习课教学
复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复习课的教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初中生物学科包括的内容多, 知识重点和要点多, 单纯一节课的复习难度较大。为此, 我们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提高初中生物学科的复习课的教学效益。在复习阶段, 利用多媒体把教材内容系统化、条理化, 加强相关知识间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给学生构建出完整的知识网络, 让学生学习起来清晰、明了, 避免了盲目化, 提高了复习效率。同时, 多媒体内容要配以图像、声音、动画等,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又减少了教师课堂板书时间, 可以尽可能多地与学生沟通, 发现学生复习存在的问题, 遇到的困难。
三、多媒体教学中应提倡合作的学习模式
多媒体中教学中, 网络的运用帮助学生们学起来更为轻松, 让教师教学起来更为有个性以及具有针对性, 比之原来的传统教育更加个性化、更有针对性。在多媒体的环境中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为自己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的, 都可以根据多媒体来规划。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使学习过程更为顺利, 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和同伴的共同探讨。因而, 在多媒体的教学中, 也应该提倡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 可以让每一名学生分享同学之间的不同观点, 不同看法以及不同意见, 从而在不同的意见当中取其精华。通过合作学习的进行, 学生们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吸收更为全面且合理的学习方式, 获得学习之间的交流, 从而形成更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总之, 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教育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这为今后生物学科教学的发展指明方向。多媒体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工具, 教师要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探索、创新来提高生物的教研活动。通过合理有效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多媒体与生物课外活动 篇2
张晴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新授(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的内容,此内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生物教。运用了多媒体辅助课本教学,将全过程进举动态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运用PPT的图片很宏观和微观的把课本知识呈现在课堂上,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让学生能主动的对重点知识熟识和巩固,提高了收纳知识的水平。因此,对于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可以优化教学效果。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生物研究的基础,可以很好地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特别是对很多无法进行实验的理论知识,多媒体课件教学更是凸显了其极大的优势。如在讲解观察事物的变化,那么微小的变化在实际空间中就占去了很大的时间,而且在实物观察中不易发现变化,观察实验的效果很难让学生理解,这时,完全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模拟制作让学生有非常详尽的了解,变化的过程一目了然。
其次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内容,利用多种媒体技术,以其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特点强烈地刺激学生,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增大课堂容量。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时光板书和画图就能占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讲完练完这么多内容也需约两课时的时间。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和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用于老师当堂检查学生掌握这节课知识的情况,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的应用与生物教学 篇3
关键词:生物教学;多媒体;特点;优势;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30-01
一、多媒体生物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生物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视、听、思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教学方法上,具有不拘一格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愉快教学和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形式方面,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和传统教学方式交替进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可以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讨论,这可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改变了过去那种光靠教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气氛从传统的“死气沉沉”转变为“生气盎然”,教学方法更加生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多媒体到底有什么优势,可使教学质量提高呢?
二、多媒体运用的优势
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取决于教学的媒体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开头导入部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运用多媒体导入,能很快的吸引学生的眼球,使授课能顺利进行下去。
三、应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生物教学的设计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灵活确定,不可千篇一律。但不管采用何種形式都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采用的多媒体一定要紧扣主题,同时还要抓住适当的环节和呈现的时机,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在导入新课时一定要抓"新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和适当的形式。如运用投影、幻灯、播放录像或录音等引出课题,在一开始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对知识的悬念、联想,把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2、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的功能选择、应用多媒体。生物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借助媒体传递知识信息的过程。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设计多媒体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来选择。
3、要根据不同课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组合媒体。在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组合并不是随意地凑合,而是要根据不同课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过程去组合。现将常见课型组合媒体的方法介绍如下:
(1)绪论课:其关键是使学生懂得生物研究什么和研究的意义,怎样让学生爱上这门课。组合媒体:①用实验展现一些有趣的生命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②用投影片和录像片提供史料。介绍生物科学史的成就。与此同时,向学生渗透生物思想教育。③生动、具体地讲述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④板书学习要点。
(2)理论课:理论课是高中生物知识的核心,它起着贯穿全书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的内容,产生过程和应用,又要培养他们观察、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的能力。
(3)实验课:实验课要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独立操作,才能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提高分析观察能力的目的。为达到此教学目的,我这样去组合媒体:①指导学生重点阅读教材,使其掌握实验目的和操作要领。②用语言或板书进行质疑,了解学生对实验的准备情况。③用录像片示范基本操作、展示装置结构,提示实验 步骤。④用投影片分析实验原理,指导填写实验报告。
(4)单元习题课: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必须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练习不同形式的习题,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已学的知识。组合媒体的要点是:①用投影片浓缩单元教学内容。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②用板书提示重点、难点或易出错之处。③采用笔、口、板书、投影等多种形式结合进行练习。④设计小型书面测验题进行教学反馈。评价教学效果。
4、遵循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动规律控制使用多媒体。在教学中使用多种直观媒体时,必须依照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有效地控制:(1)媒体的使用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学生疲劳,分散注意力。(2)媒体使用时要注意变换呈现的形式,以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要尽 量变静为动,以引起学生注意。(3)演示时要与讲解、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好,使教学语言起着动员、组织、指导和总结的作用。(4)按照协同律组织多媒体,要尽量做到视听结合、说做结合、手脑并用,以提高识记效果。(5)两种教材(教科书和音像教材)、两种教法(传统和电化教学)必须实现最优结合,以扬其长补其短。优化教学方法和过程。(6)在设计多媒体时,仍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5、注意学生的独立学习,注意人机交互和师生交流。提倡运用多媒体,而不是否认了教师的讲授地位,在运用多媒体时,还要注意教师的授课技巧,注意和学生的交流,而不单纯的机器化授课。只有充分恰当地发挥媒体功能,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结语
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 篇4
一、多媒体教学能够使一些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一幅生动的画面, 一组动听的声音, 一段动态的场景, 一串跳动的文字, 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优点, 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境, 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新鲜、好奇、兴奋感, 从而高度集中注意力, 使思维聚焦在教师的控制之下, 并深入到教学内容的深层。
二、多媒体教学缩短了生物教学中的时空感
时空感即时间感和空间感。生物教学中的时间感是指一个生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时间, 如植物的双受精, 从花粉粒的形成到精子和极核及卵细胞的融合, 如果我们寸步不离地在显微镜下观察整个受精过程, 恐怕得花很长的时间, 这就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进度, 可是我们在多媒体教室观看植物受精过程的动画仅仅需要几分钟, 而且更加形象生动、容易理解。生物教学中的空间感是指每种生物所生长的环境不同, 每个地区动植物的类型也有差异, 而在教材中讲到物种的时候, 内容是比较全面的, 涉及到了地球所有的生物种类, 但是这些物种并不是每个地区都有的, 如果要将这些物种引进的话太费时费力,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去搜集所有的物种, 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去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球, 避免他们像“井底之蛙”一样, 只看到自己头顶的一片天空。
三、多媒体教学扩展了学生的知识
有人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 生物将会成为各个学科间的纽带, 引领整个社会的发展。生物是一门注重运用的学科, 生物技术现已应用于很多行业, 如: (1) 克隆技术包含的巨大潜力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它将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新途径:畜牧业是克隆技术的直接受益者, 可大量繁殖优良品种, 加快育种速度;在人体健康方面:对人类来说, 克隆动物可以成为未来的名贵药物制造厂, 同时还可以生产出人类移植用的各种器官、组织, 解决了移植手术中器官或组织排斥反应的难题;生态平衡方面:通过克隆技术可有目的地使某些生物的个体数量增加;加快珍稀物种的繁殖;挽救濒危物种;重现已灭绝的物种等; (2) DNA指纹技术在人类医学中被用于个体鉴别、确定亲缘关系、医学诊断及寻找与疾病连锁的遗传标记;在动物进化学中可用于探明动物种群的起源及进化过程;在物种分类中, 可用于区分不同物种, 也有区分同一物种不同品系的潜力。在作物的基因定位及育种上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3) 乙肝疫苗、流感疫苗、干扰素等生物制剂的问世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体基因测序的完成, 对根治人类疾病作出了重要贡献;转移抗病毒基因、导入生长素基因、两系法杂交水稻、抗虫棉的发现, 对农业的增产起到重要作用;石油草的培育, 对能源和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在宁夏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也只是刚刚起步, 我们的学生所接触的生物制品更是寥寥无几。所以, 我们要把计算机多媒体作为学生和外界沟通的媒介,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世界, 为祖国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四、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
新课改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互动, 那么我们理科教学的刻板化、程序化、枯燥化严重制约了新课改的这项要求, 由于理科比较公式化, 使教师和学生都容易产生疲劳感, 因此, 整个课堂死气沉沉, 没有一点活力。当多媒体走进课堂之后, 它丰富的画面、逼真的动画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使课堂变得异常活跃、轻松。
所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任何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的运用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探求的过程性和参与性,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来发现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体验中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 使学生能自觉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调节和控制学习活动, 逐步形成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的研究方法。而CAI以其生动的形式、丰富的画面, 加大了知识的密度, 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为学生积累信息开拓了广阔的视野空间, 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做好了物质准备。
摘要: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生物学科的教学注重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强调实验能力恶化科学素质的培养。而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 化虚为实, 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 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 拓宽课堂学习的外延。因而,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尤其是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
多媒体与生物课外活动 篇5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整合
作 者:杨凯悦 指导老师:杜敏华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给传统的生物学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将结合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实践,就如何使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生物教学有机整合,有效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中学生物学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生物学教学;整合;优势;误区
0 引言
“课程整合”是中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也是当前我国正在着力研究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1]。所谓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就是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声、像、图、文,通过人机交互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2]。
生物学科的教学注重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显得无能为力,比如,细菌本身已很微小,要让学生搞清细菌的结构和功能比较困难,往往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并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所以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机整合,较其他学科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可实现交互性教学,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两者的整合具有必然性[3]
第1页(共10页)
1.1 生物的微观性
生物的细胞结构极其微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通过挂图和语言描述,往往使学生难以理解。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模拟放大任何细胞结构的详细部件,极大地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拓宽时间、空间领域,实现微观的东西宏观化,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使学生易懂好记。1.2 生物的运动性
生命是运动的,其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过程很难利用通常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细胞分裂的三维动态过程、气体交换过程、尿的形成过程、生物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全过程等,这种动感化表现手段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学生看得透彻,听得明白,优化教学过程。
1.3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有200多万种,每一种又有许多个体,每一个体又有许多结构和生理特征,生物现象更是纷繁复杂、包罗万象;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于生物学科中,则能在瞬间表现那些用一般教学手段所不能表现的许多生物现象,例如,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生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海底世界的奇妙、克隆羊多莉的诞生等等。这一切,在此之前学生根本无法直接观察,也难以想象,而现在,学生可以通过学科整合来领略世界的博大、生物的精彩,掌握自然科学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识。
2 优势
2.1 有利于教师收集更多的资料信息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搜集信息的途径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不灵活、不方便,没有交互性。随着科技的普及,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生物教学带来了形式多样的、图文并茂的、声色俱全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从而实现多方位的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灵活多样。如:谈到动植物的分类、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及不同地域物种分布的差异时,利用多媒体就可以省时省力、因地制宜、有选择地获取并展现信息,让学生有机会
第2页(共10页)
深入实际地观察到不同地方典型物种的特征[4]。2.2 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教师连篇的生物学术语,而是希望通过视觉、听觉来感知生命的现象和奥秘。在中学生物课的教学中,若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整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便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在上《人的性别遗传》课之前用幻灯片展示这样一个情景,一只小鸭正对着一个孕妇,若有所思。起初学生们窃窃私语,有的会说,这是一个孕妇和一只小鸭,有的会说,小鸭在猜孕妇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学生思维将不断拓展,非常活跃,虽然可能有些异想天开的成分,但体现的正是学生的丰富想象,学生想出的答案越多,说明创设情境的效果越好,探究的兴趣越高,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越强[5]。又如教学中先放一段电视剧《少年特工》里小队员在山顶用塑料袋在树枝上取水的片断,配以导语来问:为什么带叶的树枝会有这种“吐水”现象?一下子将学生的思维发条拧紧[6]。
2.3 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拓宽学生视野
生物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阔,时空跨度很大,小到动植物细胞,大到世间所有生物,近到我们人本身,远到世界各大洲,凡是有生物存在的地方,他都无所不在,这就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带来了难度。因此,教师在设计和表现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使复杂、抽象的内容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生动、具体、形象的表现出来,打破时空界限,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轻轻松松就把知识记牢。
例如:在上《生物进化的历程》这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生物进化过程的画面,再加以声情并茂的解说,把学生带到浩瀚的宇宙中,让学生沉浸在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水生到陆生的过程中[7]。又如在《生物的生活环境》一课中,先展示一组画面:茂密的热带雨林、炎热干旱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雪山、鸟儿飞翔的天空、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从而引出课题[8]。又如:“种子的结构”中,胚的四部分发育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不易观察,学生又缺少感性认识,这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察胚的发育,建立关于植物个体发育动态变化的概念[9]。
第3页(共10页)
2.4 化解难点,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生物学是细微、动态、抽象的一门学科,大部分生理现象,比如人体的细胞分裂、血液的流动、神经的传导、食物的消化过程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初中生来说非常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困难较大。过去的教学模式,虽然也能强调重点,但缺乏生动性,学生不易产生动态理解。如果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就能真实、艺术地再现这些动态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生动活泼。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主要有如下转化:(1)化快为慢,化慢为快。例如青蛙捕食过程可以慢放,花的开放过程可以快放;(2)化抽象为具体。例如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吸水的原理模拟;(3)化微观为宏观。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用模拟图象放大演示;(4)跨越时空,重现实物。例如在讲海洋生物时可以把各种海洋生物有关的内容通过录象呈现给学生[10]。
比如,在《开花和结果》这一节的教学中首先用FLASH动画展示花粉萌发、精子运动并与极核和卵细胞分别融合的过程。再配以生动的解说,让学生很好地弄清花的结构、传粉、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的过程。又如在高中生物《DNA的结构及复制》这一节内容中,使用课件向学生展示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和DNA的复制过程。教师可以一边提问一边进行一步步的演示,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归纳总结出DNA复制过程及复制结果的特点。再如在讲授“细胞膜——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时,首先从细胞内外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能量这三个角度切入,然后用多媒体展示高山滑雪的体育运动情景、江河中顺水漂流的木筏以及逆流而上的船只这样的画面,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引导学生产生联想,用已有的知识类比三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达到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的目的[11]。2.5 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多数规律和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但多数生命活动的实验需要较长时间,而且有些探究实验会因为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有效开展,很多理论因缺乏实验基础而显得苍白、空洞。如果只凭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如果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就大不相同了。
例如:模拟生物学经典实验——人鼠细胞的融合,电脑首先使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物质分别标记人、鼠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在最终融合后
第4页(共10页)的细胞表面,看到不同的荧光物质分布均匀。又如:引起轰动的“虚拟解剖青蛙”的实验,在这个实验里,实验者可以放大或缩小图象,观察到青蛙的肌肉、骨骼,与真实的实验几乎一样,但没有呛人的气味,这种虚拟实验还可以重复操作,节约资源、避免实验过程中带来的危险因素[12]。误区
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共存、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及跨越时空的超强表现力,在课堂教学中逐渐被广泛应用。但它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发挥优势,反而会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13]。
3.1 讲稿式的课件易引起负面教学效果
有些多媒体课件纯属一般性的讲稿,即利用多媒体系统把一页页讲稿投放在屏幕上,制作成电子化的“板书”,然后上课时用教鞭指指点点,当学生还没有跟上教师思路时,下一页的内容又被呈现了出来。由于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淡化了教学语言和板书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不易使学生大脑皮层兴奋起来,自然就会降低识记效果。
3.2 过分增加课堂容量,加重学生负担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采用多媒体技术,加之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进度比传统教学方式快,使得课堂时间有了剩余,所以,有的教师将所有能收集的资料都塞进课件中,将课堂容量大大增加,还补充和拓展大量的课外内容,认为这样做就提高了教学效率。可实际情况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高密度和快节奏”,往往是教师盯着屏幕“念课”,学生则忙着记笔记,一节课下来课堂容量过大,重点不突出,加重了学生负担令学生非常紧张,由于来不及思考而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反而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3 媒体元素过于丰富,分散学生注意力
有些课件在运行中,图片文字、音像视频应有尽有,屏幕画面复杂绚丽,切换不断,不同的效果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看起来活泼、生动,特别是公开课和评优课几乎变成课件制作比赛,认为课件做得越“漂亮”,学生越容易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实际上学生光顾着看影片和图片了,很难
第5页(共10页)
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有时课件中声音的出现会增添一份吸引力,但声音的过分刺激,容易打断或干扰学生思维,过密的视听刺激又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听觉上的疲劳,同时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淡化主题,对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反而不利,削弱了预期的目标。3.4 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缺乏与学生的沟通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而目前的多媒体教学是按照“教师→课件→学生”的模式进行,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局面,教师和学生被课件人为地割裂开来。许多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做得太过详细和具体,所有内容像教案一样显示在屏幕上,而且根据个人的设想和预见设计成顺序式结构,结果屏幕成了学生眼中的教师,教师则忙于点击鼠标,按照做好的顺序播放课件,关注课件的运行,讲课内容与屏幕演示同步进行,教师只是照着去念, 成为现代媒体课件的放映员,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照本宣科的感觉,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挖掘和拓展,使教师的讲解被忽略,主导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学生则如走马观花一般,被动地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缺少思考机会,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产生疲劳、厌倦的心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大大减少,使课堂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成了冷冰冰的“人机交流”,是一种由“人灌”演变为“机灌”的被动的填鸭式灌输。3.5 以多媒体完全代替实验操作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中动手和动脑的有机结合,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觉得多媒体演示实验省时省力,干脆将所有实验都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给学生听,认为这样“眼见为实”的教法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其实这样做根本无法达到实验教学本身的目的,再逼真的模拟也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实验操作,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掌握实验技能,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如显微镜的使用若只用多媒体演示,不管老师讲得多么细致,学生还是很难对高倍镜、低倍镜的转换,视野中物像的调节,污点的判断等过程进行熟练操作,特别是视野中物像的寻找很难掌握,多次练习后仍有学生不能熟练掌握。因此如果以多媒体演示完全代替实验操作,最后学生只能是“雾里看花”,很难达到培养应有实验技能的目的。
第6页(共10页)对策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学生物教师无章可循,只按个人的理解去实践和探索,造成很大的盲目性,缺乏有效的整合模式。下文就对生物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分析。4.1 正确认识多媒体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是万能的。在教学中只有合理利用声、形、光、电等元素的有效刺激,呈现一些课堂教学中用语言描述比较抽象的内容,注意该用时用,不该用时不滥用,能简不繁,才能达到辅助教学,提高效率的目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关键不在技术,而在于教育思想,不管多媒体课件的教育手段多么先进,教师始终是教学设计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应摆正它的位置,切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如果教师的教育思想不更新,多媒体技术可能会成为高强度的“灌输”,成为扼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具。4.2 学生要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上,往往容易出现教师、学生跟着程序走的现象,看似课堂结构完整,内容紧凑,实际上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知识的掌握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只有适度的教学信息才会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合理的分配,善于运用适度、适量的多媒体教学信息,将教学内容的难度降低到能被学生理解、消化和接受的程度,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为师生互动和交流创造条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保证,从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4]。4.3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精细
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制作至关重要,课件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依教材内容而定,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编制教学软件时,尽量将多年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充分体现出来,精心制作课件,在制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节约时间,在制作课件时可以参考现成的课件,但不能直接使用。
2、媒体元素要合理取舍,制作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效果”,而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内容要求合理选择材料,切忌繁多。
3、精心组织教
第7页(共10页)
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选择恰当的图文、音像进行有机组合呈现教学内容。
4.4 与传统教学手段配合使用,合理处理人机关系
研究表明,持续的单一刺激容易疲劳,多媒体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屏幕靠视觉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多媒体、黑板及其它媒体如模型、标本、实物、教具等与传统教法配合使用,就能让学生从不同侧面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其中黑板是师生相互交流互动的有效媒介,教师在点点画画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因此多媒体教学不能摒弃板书,教师要努力将传统的板书教学与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有机“整合”,以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并像传统教学那样,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牢牢掌控课堂节奏,有张有弛地调整教学进度,通过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很好的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发挥思维潜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不能以此代彼,过分扩大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定要处理好“人机”对话模式,决不能忽视“人”这一根本,更不能以“机”代“人”[15]。4.5 实验教学中适时使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实验中动态微观的过程或周期较长的过程进行宏观或连续的模拟,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收到较好效果,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有利的;但有些实验只让学生观察录像和动画而不亲自动手操作是不可取的,用多媒体制作出来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会让学生产生怀疑,也是行不通的,可以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引入多媒体的演示,如显微镜的使用,玻片标本的制作等,让学生边看边做,教师再做适当的讲解,这样既容易掌握操作要领,又训练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理解课堂内容,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基本技能;如果对那些用其他教学方法就能轻而易举解决的问题也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处理,可能会变得画蛇添足甚至适得其反,如通过直接观察动植物标本、生活习性等,可能比观察图像、录像会更直观清楚。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把握好尺度。思考与总结
第8页(共10页)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部分内容,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要很好地实现生物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教师就必须提高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改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接受现代教育理论、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设计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等方面的培训,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要在先进教学理念和正确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生物学科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借鉴传统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其中合理、优秀的部分与现代多媒体进行优化组合,更好地发挥其学科优势,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整体效应”,方能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诸多功能有效地应用到生物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郭凯明.浅析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J].学园(教育科研),2012,03:172.[2]张海渝.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整合[D].云南师范大学,2004.[3]田友华.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整合之我见[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4:125.[4]王晶.浅谈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J].卫生职业教育,2008,03:58-59.[5]陈莲.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学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6]李丰英.生物课堂教学因信息技术更精彩——浅谈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J].学周刊,2014,04:156.[7]林国栋.模型方法——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点[J].生物学教学,2004,03:26-27.[8]王成武.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J].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02:30-31.[9]蒋鄂忠.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教学的整合工作之我见[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05:62-63.[10]张亚雄.对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思考[J].教育革新,2009,04:71.第9页(共10页)
[11]刘双.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12]Shiguo Lian,Zhu Li,Stefanos Gritzalis,Xi Chen.Guest Editorial[J].Journal of Multimedia,2011,64:.[13]袁冕.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的整合及误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101-102.[14]B.Prabhakaran.Multimedia Information Delivery Over Wireless Channels[J].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2001,152:.[15]陈时强,胡兴昌.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物学本土化教学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04:46-51.The Integration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Author: YANG Kai-yue
Instructor: DU Min-hua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information age, multimedia technology as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ultimedia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the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for the traditional biology teaching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impact.This article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how to mak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traditional biology teaching, effective use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of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Key words: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teaching of biology.Integration;Advantage;myth
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探索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生物教学;整合
一、多媒体技术与教学
(1)多媒体技术是指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的总和。
(2)“整合”是个新概念。“整合”中的“整”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内涵。“整合”一词昭示了:要在多媒体技术与生物课程这两个方面都要下功夫,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新的整体。“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
(3)什么是生物学科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就是指整合生物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的支离破碎的状态,把生物学科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生物学科的整合即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生物学科、多媒体技术等学科知识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课件的设计上。
二、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就目前来讲,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思路有两种:
(1)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课件设计,这是当前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思路。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我们简称为“辅教”。用这样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在这里不作深入的探讨。
(2)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这是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要求,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未来占主导地位的设计思路。现代教育理论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三、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教学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以往的板书、口授形式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向学生们介绍动物的行为动作时,如果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如果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屏幕展示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用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动作的旁边,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理念,学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知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知识也就更快。
四、多媒体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实施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多媒体技术与生物学科课程相整合,是为了实现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的目标,因此。多媒体技术与生物课程相整合决不仅仅是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2)高度重視生物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落空。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3)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王丽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课程整合形式的探索[J].中小学教育.2003
[2]沙培宁.淡化学科意识强化工具概念.中小学管理.2000
[3]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1
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7
1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1.1 教学过程中的直观化, 加强了课堂目标的可操作性
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 决定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千篇一律, “教科书、教鞭、挂图、粉笔一统天下”。致使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教学目标的实现, 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 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反复刺激学生感官, 以加强知识的理解, 也可以借助画面、音响等效果, 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兴趣。
1.2 课堂内容的丰富化, 加强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可训练性
由于计算机具有快速的信息处理和图像传输的特点, 可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省去写板书时间, 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课, 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 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前占课时较多的内容, 如减数分裂, 现在用很少的时间就能完成, 因而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同时, 由于信息载体的改变 (计算机) 和信息传输渠道的改变 (人机对话) , 让学生视、听、触同时并用, 提高了对信息的吸收率, 多种方式获得信息又可以互相强化, 因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容量增大。
1.3 教学情境的形象化, 拓展了教学过程的时空观, 加强了教学目标的可感受性
在生物教学中, 常涉及发生在一瞬间或几十小时、几天甚至几年才能完成在微观和宏观物质的变化过程, 时空跨度相当大。仅仅依靠标本、挂图或教师的语言描述, 是很难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 由于多媒体课件实现了信息媒体的多样化 (包括声、图、文等多种信息) , 能有效地创设教学环境。如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 可用动画展示冻土带中的地衣、苔癣;沙漠中的纺锤树、仙人掌、仙人球、仙人鞭等等;讲“濒危动物”时, 可以看见逼真的画面, 听见动物叫声及自然声响, 会使你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 将学生的思维活动范围带到了教室外, 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时空观, 使学生更加贴近自然的虚拟环境中, 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使学生印象深刻。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 教师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必须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或多媒体电教室内进行;而对于大多数职业学校来说, 这样的场所很少, 即便有, 也多用于计算机学科的教学, 很少用于其他学科。多媒体教学属于“表演”性质的优质课的评比, 真正属于常规教学的很少。因此在现阶段而言, 多媒体教学只能做为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 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
2.1 经费与师资问题
目前由于办学经费不足, 在现在条件下, 很少学校有多个供非计算机学科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场所, 多媒体教室是在供人参观的“面子工程”。参观结束, 教师的教学立即回到读读背背、做做习题的老路上来。由于培训经费不足, 教师进行培训、进修的机会少。在学校里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多为计算机专业课教师。而其他多数教师没有学过计算机操作, 少数虽能操作计算机, 但也只限于进行文字处理, 而缺乏对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了解使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 教师们由于缺少技术, 制作出的多媒体课件, 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不能达到教学目的。
2.2 适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太少
目前, 制作简单, 无精美装饰但实用性好的多媒体课件, 无法在各种课件比赛中获奖。获奖的多是一些制作复杂、有画面精美, 声、光、电俱全、容量很大的课件, 这类多媒体课件有一个很大的缺点, 即制作一个这样的课件花费的时间很长。对教师来说制作这样的课件不现实。此外, 制作一个这样的多媒体课件需要求助于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士。但这样易造成制作的课件针对性差, 没有很好地考虑教师、学生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协调问题, 如将此方法应用于教学则很难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这样的课件是不可取的。
2.3 不利于因材施教和知识的掌握
多媒体辅助教学减少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一个优秀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当堂的反应,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因而影响学生的个性成长和知识的掌握, 不利于因材施教。多媒体教学使用大量的优美画面和大量的素材,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画面和素材之中, 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另外, 多媒体课堂容量往往过大, 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 教师应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多媒体与生物课外活动 篇8
调查的对象、方法、内容
本次调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01、02、03级三个年级所属的九个班级的270名同学, 采用以问卷调查为主, 结合座谈讨论的方法。问卷主要包括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了解程度、多媒体教学优势的认可程度、目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不足和使用各种信息载体是否足够、使用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后的满意度等四方面内容, 共设22个问题项, 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多媒体教学了解程度以及具有的优势的认可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98%的学生能很好的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手段, 大多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优势持肯定看法 (占93.6%) 。最多人赞同的问题是“使用各种多媒体信息载体有助于加深理解教学内容, 扩大教学内容的广度” (占88.6%) ;较少人赞同的问题是“多媒体教学提高知识的深度” (占45.9%) 。总的来说, 大多数学生认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 多媒体教学更好”。
2.现阶段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和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总体上, 大多数同学还是比较满意现在的教学, 94.1%学生认为教学上有必要应用多媒体技术, 而且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学生对新知识、新领域了解的欲望, 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3.使用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后的满意度。调查显示97.6%的学生对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很满意, 认为值得在全院乃至全校进行推广, 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 (主要是成绩) 的分析统计, 使用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
讨论
1.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特点。⑴多维性。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处理信息范围的空间扩展和放大能力, 即可以将输入的信息加以变换加工以增加信息的表现能力, 丰富信息的显示效果。学生不仅可以看到文字说明, 观察到图像, 还可以听到声音。使信息的表达不再单调, 而是有声有色, 生动逼真, 有身临其境之感。⑵集成性。多媒体计算机是集合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各种媒体的一种应用, 是一个利用电脑技术来整合各种媒体的系统。使学生能够同时看到文本材料、听到讲解, 观察到演示。⑶交互性。人的行为与多媒体计算机的行为互为因果关系, 它可以与使用者作交互性沟通。如多媒体计算机制作的教学系统,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选择不同的章节、难易各异的内容进行学习;对重点的内容一次弄不清楚, 弄不明白的可重复播放;已掌握的部分可以跳过在程序允许的条件下, 还可以通过鼠标、键盘或触屏等输入工具参与练习、测验等实际操作。如果学习有错,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可以及时地评判、提示和纠正。
2.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优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具有多维性、集成性、交互性等特点。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⑴课堂信息量大, 节省教学时间。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将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或电子讲稿直接投影在屏幕上, 节省了板书、绘图的时间, 故单位课时的效率大大提高。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比传统教学方式节省时间20%~30%, 有效解决了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⑵生动、直观, 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 计算机作为主要教学媒体工具, 充分发挥其信息处理与图形、语言输出功能, 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出生动、鲜明的动态形象信息来揭示只用语言和文字这样媒体难以描述的事物的复杂变化过程, 帮助学生在感觉与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解决他们由直觉思维到形象思维和直接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过去在课堂上难以表达的图形、图像等快速投影到屏幕上, 因而生动、直观,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遗传学》课, 在讲解减数分裂时, 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很难画出或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 而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通过精美的动画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讲解, 整个过程顺序出现在屏幕上, 一目了然, 既容易接受又加深记忆, 教学效果明显改善。⑶可实现虚拟实验, 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实现虚拟实验, 大多数课程的实验、甚至很多现实条件下难以实现的实验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的全过程。借助相应的软件学生在计算机上设计实验, 观察实验过程, 得出实验数据。精美的图片、逼真的动画、细致的讲解, 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建立一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例如在讲解“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 如果用多媒体演示半透膜这个实验, 则可以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半透膜两边水分子和蔗糖溶液中的蔗糖分子, 还可以看到分子穿过半透膜的动态效果, 让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半透膜的作用。⑷促进教师不断地学习,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要求。利用多媒体系统教学, 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计算机软、硬件的知识, 掌握课件的制作方法, 用教学手段的更新来带动和促进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 以满足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
⑸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促使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管理教学, 也可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化, 可以扩大教学规模和改善教学环境。我国经济的发展, 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来满足社会需要, 而各类学校的扩招必然使教师、教室和其它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利用多媒体课件、校园网等多媒体系统, 可以让一名教师教更多的学生, 打破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小班级授课制, 大面积, 多方式, 高效率教学, 突破原有的时空限制, 大大节省师资、校舍和其它教学后勤设备;另外, 还可以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 将教师从简单 (重复) 再造的 (负担) 环节中解脱出来, 如利用计算机软件备课, 设计更灵活, 文字、图表处理更方便, 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投影或幻灯媒体避免了低效的重复板书, 录音、录像等视听媒体则避免了重复讲授等, 这样教师就可以将宝贵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分配到解决问题和创新 (包括教学创新) 研究上来, 为其进行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存在的问题。目前, 真正使用这些课件的教师大多数没有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和能力, 因此, 许多课件在使用时要么借用现成课件、要么稍作修改, 这样就不能做到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授课习惯和方法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不能完全符合教学的需要, 使教学模式比较单调, 甚至有些教师连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都不会, 多媒体课件也是别人制作好的, 不能灵活使用, 把自己仅仅简化为媒体播放员的地位。计算机或课件出一点小问题, 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 这时多媒体教学成为一种学习的碍障, 效果当然不好。
摘要:调查总结出生物专业当前运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与传统教学相比的优势和不足, 讨论了二者的互补关系。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
参考文献
[1]潘京等.关于我校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多媒体与生物课外活动 篇9
关键词:中学生物课程教学,多媒体,整合
素质教育的主题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 “素质”的内涵在不断演变, 不断延伸。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开辟了一条无止境的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投影机、实物展示仪、多媒体设备作为新的教学仪器进入了课堂, 互联网也被运用到了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 不但促进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为教师们所采用, 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对于生物课程中那些枯燥、抽象及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如果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就可以化枯燥为有趣, 变抽象为直观, 从而解决并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比如细胞分裂、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生殖发育、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教学内容, 不易于学生的观察和实践, 因此可采用课件动画或观看有关科教纪录片的形式演示这些生理过程或实施过程, 让学生有更形象、生动的认识, 也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教学内容。生物课程的信息量大, 通过计算机辅助还能对大自然的万千事物信手拈来, 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就展示大量的生命现象和规律。利用计算机还可以将生物题目中繁杂的题干快速地展示出来, 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法, 它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相关的“媒体”:如标本、实物、动画等, 这些教学媒体, 不仅准确、丰富地“携带”了教学相关信息, 而且把知识点转化为了声音、图像、动画等, 使生物课中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 对所学知识看得见, 摸得着, 更加激发和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并有效地提高了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 激发学习兴趣, 集中注意力
中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是因为生物课讲述的是鲜活的生命, 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实现象, 但是在如今是信息时代, 同学们渴望到更广阔的生物世界中畅游。
通过实物投影仪, 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一只昆虫的结构, 如:在讲《节肢动物门》这一节内容时, 抓一只蝗虫, 放在实物投影仪的展示板上, 对照实物讲解, 非常充实和生动。
然后, 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 将蝗虫的头、胸、腹部一一指出, 并数一数蝗虫有多少对足, 让学生仔细观察蝗虫发达的一对后足, 从而了解蝗虫跳得又高又远的原因。恰当地运用各种多媒体设备, 把实物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可使学生身临其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网络,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那么, 如何才能利用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呢?
计算机的应用、互联网的出现, 让整个世界变小了, 人与人的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每个人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更简单了。老师和学生既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新知识, 又可以将这些新知识应用于学习之中, 开阔学生的视野。
我校电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投影, 购置了教学光盘, 在生物课上, 我经常把学生带到电教室上课, 如为了讲生物的适应性, 我把《动物世界》这张光盘在课堂上播放;我放上一段《地球的南极》, 让学生了解南极, 理解生物是如何适应自然界的。同学们兴趣盎然, 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互联网的出现, 为同学们获取知识提供了便利。如在上《节肢动物门》这一课时, 我在讲完了课本知识后,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 我带领学生进入“广东蝴蝶”这个网站, 学生立刻被网站上丰富多彩的知识吸引, 纷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样一来, 不仅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 而且教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声音、图像、动画俱全, 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 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知识点更直观, 更形象, 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使用多媒体技术, 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 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触发学生灵感, 培养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例如, 我在上《细胞的有丝分裂》这节课时, 利用多媒体设备动画演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把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动画形象演示出来, 使同学们易于理解, 印象深刻, 从而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多媒体技术, 可以把知识点转化为声音、图像、动画, 可以直观地表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使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而是充满了生机, 增加了趣味性, 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丰富的教学素材库
多媒体与生物课外活动 篇10
1 利用多媒体, 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许多知识在高中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特别是那些与高中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的生物知识, 利用教师单纯的讲解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例如, 微观世界的知识以及人体的生理结构等, 其知识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已经超越了靠讲解理解的水平。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 教师会利用一些简单的教学用具, 像挂图等对其进行讲解。在这样的讲解中, 高中学生很难对这些生物知识真正的理解与接受。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高中生物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转换, 用科学的文字与图片对生物知识进行别样的呈现。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高中学生创设的学习情境, 可以引导学生入境, 拉近学生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距离。
例如, 在讲授《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时, 教师要让学生对DNA以及染色体等生物元素进行认识。在高中学生的实践生活中, 他们是很难接触到这些事物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情境的创设, 拉近学生与遗传信息携带者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相关图片与视频的搜集与整理, 然后在课上为学生进行图片的展示与视频的播放,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加强对遗传信息携带者的观察, 了解其形态与性质。这样的高中生物教学活动, 对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与效率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2 利用多媒体, 进行高中生物教学个性的打造
高中生物教学与多媒体的结合, 不能仅仅局限在高中生物课堂之内。加强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的自由使用, 对于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来讲十分重要。在当代的高中学校中, 越来越多的学校具备了计算机教室以及学科教学专用的媒体教室, 这些为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与多媒体的结合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基础不同, 所以有着个性化的高中生物学习目标。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生物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关注, 利用多媒体来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 将教学所有的课件以及资料等上传到校园网络, 使学生具有下载这些资源的权利与渠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生物学习资料进行下载与学习, 从而巩固生物学习知识。
例如, 在讲授《减数分裂》时, 许多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学习不满意。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教师将这些资料上传到一个公共的网络空间中供学生反复使用, 就有利于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高与生物学习途径的扩展。运用这样的方法, 高中生物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实现了无限制的结合, 方便了多媒体生物教学资源的高效使用。
3 利用多媒体, 进行高中生物自主学习的引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是高中生物教学与多媒体结合的又一个重点。许多教师对于多媒体与生物学科教学结合的认识不尽全面, 认为多媒体的使用, 就是为了方便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其实, 让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分享生物学习资源是教学活动与多媒体进行结合的体现。教师可以利用课题的选定与资源的收集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生物课题进行研究。然后将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上传到网络上, 使学生能在网络上进行高中生物的自主学习。
例如, 在讲授《DNA的分子结构》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DNA的分子结构进行分析, 利用图表等方式对其进行呈现。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 来丰富学生的高中生物学习方法。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将学生小组自主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 让学生对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大家在生物学习中共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的高中生物教学, 实现了教学趣味性的提高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 结语
综上所述, 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对多媒体的正确利用, 可以大大丰富高中生物教学资源, 更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多媒体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结合, 对于高中生的生物学习来讲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唐慧颖.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J].学周刊, 2012 (33) :188.
[2]宋效纲.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与多媒体的结合[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9) :225.
[3]郭建兵.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融合[J].才智, 2012 (22) :64.
[4]郑军.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巧用多媒体[J].学周刊, 2013 (35) :97.
多媒体与生物课外活动 篇11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为初中生物教学创造良好的情境
初中生物教学知识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教学时,仅凭语言文字有时难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导入新课。而利用多媒体通过图像、声音来表现教学内容,使客观事物的形声色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例如学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前,让学生观看食物的食用、经过的器官、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的模拟录像,通过录像播放,学生认识了食物的消化器官、消化过程、消化产物,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小肠绒毛吸收的微妙过程。这样不仅使不易理解的、抽象的、微观的消化吸收过程具体化、形象化、宏观化,而且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避免尽管教师费力劳神讲解,学生对抽象性、概括性知识感到枯燥无味的尴尬,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为讲解消化、吸收作用的概念创造良好的情境。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培养学生的初中生物图文互译能力
现代科学证明:人的大脑右半球储存形象信息,大脑左半球储存语言信息。根据人脑这样的生理结构特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力图做到左右脑并用,以起到提高学习效率、消除疲劳的作用;但是仅靠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图文,有时未能达到左右脑并用的目的。如果借助多媒体的运用,根据教材的需要,将教材的某些静态图变为动态图、微观图变为宏观图、近视图变为远视图、黑白图变为彩色图,再配合解说,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多种感官获取多种形象信息。例如,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时,尽管教材把体循环、肺循环讲解得非常详尽、条理,但毕竟教材中插图是静态的,不形象、不生动,学生不容易接受。教师讲授这一部分时,可以借助电教媒体,将血液的颜色变化,流经的器官、途径呈现给学生,把静态的、抽象的内容变为形象的、生动的、鲜活的材料,再配合解说,以视觉、听觉等多种途径影响学生。这样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诱发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所学的新知由大脑的右半球迁向左半球,使图像信息和语言信息相结合,从而培养了学生图文互译的能力。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及时为初中生物教学补充统编教材中无法设计的乡土生物信息
初中生物知识理论和实际联系强,与教材有关的乡土信息,易于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而教材中往往缺少这些内容,仅靠教师的语言传授很难使学生获得这些信息。如果适时适量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迅速把这些乡土信息传递给学生,将会使学生同化教材知识的时间缩短。例如,学生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仅从教材的插图,不能满足学生对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的认识,也不能真正认识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教师根据当地实际,设计有关环境污染的软件。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无节制的索取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多方面破坏性的影响,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学生观看后,就会受到深深地震撼,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缩短了学生同化知识的时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四、科学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既能使学生系统掌握初中生物知识,又能加快学生智能的培养
初中生物知识的系统性要求学生形成的新知必须系统化。在学生每学完一单元内容或期末总复习时,教师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实际自己亲手做一些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依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联系沟通,完善已学知识的结构,使所学知识内容条理化、网络化,使知识从零散趋向系统化。
初中生物知识前后章节联系密切,为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知识的迁移伴随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如果教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每个学生的新旧知识的联系迅速,那么就会及时加快学生接受知识到独立思维的过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知识信息便于学生分析、归纳、演绎,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认识到抽象认识,从而使学生痛快地迈过知识发展的门槛。这样既避免了学生题海的劳苦,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职能。
在使用现代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认真钻研教材,搞好每一节多媒体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设计,使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
多媒体与生物课外活动 篇12
一、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优点
(一) 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生命、进化、生态等知识的学科。在生物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丰富的内容、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与解说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深学生体验, 使生物课上起来得心应手。
(二) 突破教学难点
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物现象与生物过程。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 就可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物现象与生物过程变为可见, 而且生动形象、逼真自然。生物难点在多彩的画面中就很容易被突破,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人体的血液循环。通过反复播放就可使学生看到细节, 突破了教学难点, 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 扩大教学容量
生物教学内容很多, 课时又比较少, 传统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克服这一教学盲点。多媒体以它丰富的教学资源, 把大容量的信息以丰富多彩的画面展示给学生。如, “植物的有性生殖”这节课内容较多, 并且难以理清头绪, 如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就可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 丰富课堂内容。
(四) 增强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几乎没有, 学生的实验能力就可想而知。多媒体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能力。例如:在教学中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运用多媒体让学生预览几分钟, 再进行实验操作。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的实验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
二、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没有正确运用多媒体
现在我国大中小学大都购置了现代教学设备, 学校以及教育部门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来评价教师及教学情况, 这就使许多教师下工夫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不重视写教案, 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 只追求课件的花哨, 这样非但不能增强教学效果, 反而使学生在长时间的音像刺激中产生了厌学情绪, 在观看视频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越来越差, 在观看中更加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有些教师不热心运用多媒体
尽管有些学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 但教师还是运用传统教学手段, 对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敬而远之, 不热心运用它来辅助上课。而有些学校由于追求升学率, 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 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多余的, 用处不大, 以至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弃之不用。
(三) 教学时没有体现出师生的主导与主体关系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 大多数教师擅长运用多媒体。但有些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不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发挥不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变成了主导与主体,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比较低。有些教师每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感到没有多媒体辅助, 教学就无法进行, 教学就会更加吃力。据笔者调查, 这些教师主要还是以多媒体的演示来调节课堂,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是在唱独角戏, 没有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只有观看的热闹, 没有思维与探讨的机会, 被老师牵着走。
三、生物教学中选用多媒体的对策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 践行新课改, 优化教学方法, 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一) 多媒体要与传统教学手段配合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 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点。在新课改春风中推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以提高教学效率。如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所教内容选择教学手段, 适合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时不宜选用现代教学手段, 如教学抽象的染色体、人体的器官等时要适当选择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这样效果比较好。因此, 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媒体, 并且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要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以达到高好的教学效果。
(二) 要遵循实效原则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展示的内容一定要符合新课标要求, 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传统教学手段要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以使学生收到最佳的视听效果。此外, 教师还要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通过教学手段控制教学活动, 让运用的教学手段所具有的优点在课堂中得到最佳展示。
(三) 要遵守适度原则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 即使是感兴趣的东西, 如果长时间刺激, 也容易使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或转入抑制状态, 造成疲劳,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形式交替使用, 以保证学生注意力的稳定。
总之, 在生物教学中, 现代教学手段要与教学内容结合, 教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与年龄特点, 制作课件, 运用课件, 优化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多媒体的产生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 促使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与教学能力, 以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中的利与弊, 在生物教学中,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 以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多媒体,优点,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希玲.数学教学中的革新[J].现代教育科学 (中学教师) , 2011 (10) :121.
[2]毕凌燕.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 2010 (7) :114.
【多媒体与生物课外活动】推荐阅读:
多媒体与生物教学论文06-10
生物与多媒体整合教学反思08-29
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06-17
生物课多媒体教学05-20
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06-09
巧用多媒体激活生物课05-21
关于多媒体课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7-29
网络与生物课外活动09-28
“生物与生活”活动课的总结06-01
广播媒体的活动与成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