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在反恐中的角色

2024-10-10

媒体在反恐中的角色(精选10篇)

媒体在反恐中的角色 篇1

1942年哈钦斯领导的报刊自由委员会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中总结了大众传媒必须向社会承担的五项责任:应使人们“充分贴近每天的信息”;提供“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论述, 并说明事件的意义”;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提出和澄清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准确表现“社会各成员集团的典型形象”。

美国社会学家西布塔尼曾经说过, 流言是新闻的替代品。要制止住流言所带来的巨大破坏作用, 就必须保障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特别是大众传媒渠道的通畅, 一旦正式渠道信息“缺位”, 就为谣言的滋生和广泛传播创造条件, 继而影响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已经非常脆弱的社会系统。在突发公共事件中, “观点、意见” (包括流言) 被各方意见领袖 (包括流言的制造者) 生产出来。媒体拥有强大的传播平台, 因而成为最重要的、也是最强势的意见领袖。媒体要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间, 生产出合适的意见, 赢得公众的选择, 占据舆论市场, 从而实现引导舆论的目标。在社会突发公共事件中, 媒体甚至没有回避责任、不积极作为的权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信息在时空上跨越得更大。微博、微信、手机短信、BBS、网络社区极为活跃, 流言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若媒体没有在关键期作出迅速反应, 任流言散布, 将会在一段时期内造成恶劣的后果。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 又是维系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公众对新闻媒介的期待是:新闻媒介是正义的化身, 是公众利益的守望者和代言人。而在突发公共事件中, 除了获取信息, 公众接触媒介还为了获得对于情势的阐释和理解;当突发性事件爆发时, 人们会比平日更疯狂地追随媒体, 依赖媒体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 他们周围的人们在做什么。在人们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束手无策、迷茫困惑时, 媒体对于事件的阐释会成为吸引读者的卖点, 也成为引导读者的有力工具。所以, 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 恰当的媒体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策略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帮助政府处理突发公共事件。

根据“角色”的定义, 由以上人们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对媒介的种种期待可知, 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 媒体应该充当信息实时监测发布者、政府民众沟通桥梁、克服突发公共事件动员者和政府形象的代言人等角色。

一、信息实时监测发布者

作为社会环境的“守望者”, 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事件急剧的变化中, 向社会成员提供准确和最新的信息。一方面, 通过提供信息, 便于社会成员全面了解和洞察社会状况;另一方面, 传媒依据某些专家、学者对某种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发生程度的合理推测, 向社会上全体成员发出警告, 以提醒人们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注。在社会变迁过程中, 传媒是守望社会环境的“雷达”。1

信息的公开透明不等于放任自流。面对突发灾难性事件, 媒体应该客观、如实地把事实真相报道给群众, 但要想“消除受众因不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动所引发的心理恐慌, 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仅靠及时公布准确信息是不够的, 传媒的责任在于进行理性分析, 提供给大众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进行独立判断的思维。媒体应该提供一个真实、全面、客观的现实世界, 切实履行其环境监测和社会整合的作用, 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以便让他们在各自有限的空间里及时掌握外界动态, 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反应和行为。谣言止于公开, 谣言更止于理性。

二、政府民众沟通桥梁

在我国, 新闻媒介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桥梁和纽带, 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任务, 在突发公共事件时刻其作用尤为突出。新闻传媒要把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威胁和影响以及人们的反应及时报告给上级, 同时把上级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指示传达给公众, 形成统一指挥、上下一致、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主流媒体要积极发挥“意见交流桥梁”的沟通作用, 实现政府、媒体、公众三者良性互动。一方面, 它及时向公众提供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理中的对策, 解释政府行为, 凸显政府作用, 增进公众认可政府的信心。另一方面, 新闻媒体也通过与政府的互动, 向政府传递公众社会目前的心理状态, 增进政府对民意的敏感度, 为政府导航, 推动政府的公共行政运作。这样可以充分保证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有利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妥善解决。

三、克服突发公共事件动员者

媒介系统依赖论认为, 个人、群体和大型组织为了达到个人和集体目标, 必须依赖媒介所掌握的信息资源。2突发公共事件扩散的时期, 也是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破坏力表现得最突出的时候, 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往往会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因此需要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各种社会力量来共同克服突发公共事件。在这样的情况下, 强有力的政府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媒体的宣传报道是把政府的各种决策变成所有人的行动的一个重要动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鼓励作用

战胜超常的困难需要超凡的勇气、决心和智慧。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 徘徊于生死之间的人是受害者和救援者。他们在第一线直接面对死神的挑战, 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如果他们死里逃生, 他们还需要勇气走出灾难的阴影。

2. 聚合作用

媒体传播的高速度、大覆盖加上突发公共事件的集合效应使大众传媒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里凝聚人心和人力并使之朝着解决突发公共事件的方向努力。媒体的凝聚作用就是要达到一呼众应的效果。在汶川大地震期间, 人们耳熟能详这样一些词汇:“和衷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党中央领导的谈话、各种音乐电视、各种新闻专题访谈等宣传活动, 使全国人民高度一致地参与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中。

3. 警示作用

在突发公共事件得到阶段性控制之时, 常常会出现麻痹、松懈和大意, 这往往成为突发公共事件反弹的可乘之机, 因此需要警示。在抗击“非典”取得明显成果的时候, 专家和官员通过媒体指出市民当中出现的松懈大意心理, 并提醒市民不要放松警惕。这些举措无疑对巩固抗击“非典”的成果有积极的警示。

4. 缓释作用

主要是指消解紧张和恐惧心理。“非典”期间, 常听到“比疾病更可怕的是恐惧”这类的话。恐惧常产生于“没底”, 盲目性较大。为了帮助公众消除这种比疾病更可怕的负面心理, 媒体直播政府新闻发布会, 请医学专家分析疾病防治, 请心理专家进行社会心理调试, 请“非典”痊愈者与大家分享战胜疾病的经验, 还有一大批国家领导人到抗击“非典”的第一线看望医务人员以及“非典”患者, 公众的紧张和恐惧心理逐渐消除。

四、政府形象的代言人

政府形象是政府的无形资产, 政府形象传播是一种长期储存, 是一种无形的、远期的投资。政府形象构建、传播的真谛是:确立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和信任, 通过塑造、改善、修正、强化、提升政府形象来加强政府对公众的影响力、公信力、吸引力, 即形象传播以社会公众认可为前提, 以“推销”自己的观念、服务、影响为旨归。3

在信息社会中, 大众传播媒介因为具有“把关人”“议程设置”等作用, 在信息沟通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 凭借大众传播公开性、显著性、权威性和直达性特点, “通过大量收集、整理和集中发送信息, 大众传媒可以将政府的有关信息及时广泛地输送给社会各界公众, 并利用舆论的导向作用, 引导公众形成对政府的正面评价或印象”。4这样, 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权威性地位才不会发生动摇。

注释

11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0:67.

22 梅尔文·德弗勒.等.大众传播学诸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0:67.

33 彭伟步.信息时代政府形象传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10) :382.

44 吴飞.传媒影响力[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1) :89.

媒体在反恐中的角色 篇2

雅礼寄宿制中学初一英语组鲁桂芬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进入了中小学课堂。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有容量大、信息多、趣味多和效率高的优点,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语言实践,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但是,它也对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一个重新定位的问题。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涉及到对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的问题。一些较为保守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多媒体教学在迎合了学生一时猎奇的口味的同时其实是降低了教学质量,而教师的水准也可能因为这种新兴方式的出现大受影响。另有一些较为理性的教学工作者也严肃地指出,多媒体教学实际上是“偷懒教学”,因为的确也有许多教师或迫于学校的号召,或急于追随大众潮流,在实施多媒体教学时,避其重、就其轻,学生在眼花缭乱的一节课后什么也没有学到。

针对这几种对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误解和误用,我认为很有必要给英语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的角色做一个定位。首先,教师不再是传统理念中的“活词典”、知识的“储备箱”。教学的过程不再是知识灌输和倾倒的过程。“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学生是学习的主人,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not from teachers but with teachers.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英语中 有句谚语说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事实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越充分地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扮演一个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评论者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除了要有主题、有秩序地组织课堂教学,还要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及时地、正确地总结、归纳、评论他们在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

其次,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从“台前”转到了“幕后”。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而未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出最重要的改变是“走出演讲的角色”,并认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在一堂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教学辅助手段的英语课上,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支持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或声音、或图像、或文字。教师在确定学习某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后,要做大量的查找、编辑、整理的工作。为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学会在网上查找信息,而且还要能够开动脑筋对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和取舍。决定哪些信息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课堂上是教师在课前要颇下功夫、颇费脑筋的准备工作。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课件,并将它们融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学习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很赞同一些英语专家打的一个比喻,说现在的英语教师应该甘心担当一个“facilitator”(帮助者)的角色。其实,这种角色的转变的根本来自于心理上的转变,一个英语教师应该勇于放弃做“master”(教书先生)的角色,而应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帮助,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因为学习英语有别于其他学科之处在于,它不光是要 2 学习知识,而更多的是要学习技能。就像学习游泳一样,看教练游得再好也不如自己亲自操练学得快。多媒体教学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游泳池,而真正给游泳池注水,鼓励学生下到水里去游,这些任务都是要靠英语教师来完成的。

谈多媒体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角色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课堂;角色

数学教学内容都是经过抽象化以后的“形象化”材料,需要理性地认识。正是数学教学内容的这一特点,使大多数学生只感受到数学的“冰冷”,却无法领略它的“美丽”,以至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生动直观的形象、丰富多彩的内容、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集声、色、光于一体的特点,弥补了数学教学内容“冰冷”的缺憾,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片生机,彻底改变了“教师一只粉笔、一张嘴”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但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摆正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角色、地位,不分析教授内容的特点,一概用多媒体展示,给人的感觉是课堂上多媒体充当主角,居主导地位。实际上,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上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应针对授课内容和课型恰到好处地使用,还数学课堂的本色,让多媒体增色。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如下几类课型授课时使用多媒体比较适宜:

一、引言、章头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结构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对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进行同化、重组、改造、构建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帮助学生构建起立体式、有层次的认知结构,促使学生的认知向纵深发展。新课程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章前增加章头图和引言及与本章相关的问题总领全章,帮助学生理解本章的重点、难点,了解本章内容以及与前后知识间的联系。由于课时紧张,这部分内容被教师舍弃,学生放弃,使本来很有特色的内容失去了功效。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在课前用很短的时间展示章头图和引言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本章知识,使学生以一种高屋建瓴的心态去学习,既能抓住要害,又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引入时,运用多媒体设置问题情景

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能积极的思考,努力地去解决问题。但学生很少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问题相联系,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让现实置身其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投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去,使学生形成主动寻求知识的动力,自主地寻觅、探究和发现。在这种情境中主动的学习活动所获得的东西比讲授给他们的要丰富得多、扎实得多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先到生活中去感悟,可请多媒体来帮忙。如:在讲解“数学归纳法”时,再现真实的情境“玩多米诺骨牌的游戏”,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两个步骤之间的关系,使这节课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

三、帮助理解时,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手段

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注重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便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而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便能化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依据,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帮助学生完成对问题的解决。例如:在立体几何问题中,对图形的翻转、旋转,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不能抽象出其中的关系,造成学习困难。借助于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观察,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四、复习总结时,运用多媒体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有指导的创造性过程,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评价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再创造过程,激发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运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就可以为学生搭建这样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题型训练时,运用多媒体实现信息反馈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传授的书本上的知识转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溶入到学生自己的认知体系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反馈。传统的反馈往往是让学生上黑板板演、书面检查、收交作业等,最后的手段是考试。这样,了解学生费时费力且不全面。教师如果用实物投影仪直接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作业,及时讲解、及时更正,就可缩短反馈间距,节约课堂时间。同时,也可使一部分学生的新颖思路得到及时展示和推广。这样做省时省力、检查面大,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效率。

除此以外的其他授课内容,应慎用多媒体。因为,教师在板书概念、抄写例题、板演解答过程中给与学生的作用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一方面,教师的书写过程给学生留有充足时间去思考、理解、感悟;另一方面,教师板书概念时,学生可体味概念的含义、捕捉概念的关键字;抄写例题时,学生可体审清题目的已知条件,思索解题过程;板演解答过程时,学生可探求知识发生的过程。这样,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审题能力,探究能力,而多媒体只是对知识的一种呈现,学生缺少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对于习惯于抄写笔记的同学,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课堂笔记。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使学生尽情领略数学的“美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作为教师不能不分授课内容,每节课都让多媒体充当课堂的主角,自己充当一个“键盘手”。因为,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手段,教师才是课堂真正的主导者。

自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角色 篇4

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设立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核, 门槛较高。相比之下, 自媒体不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 无需高深的专业技术, 进入门槛低, 操作简单。自媒体的普及性成为大众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重要场所。自媒体的移动性、互动性和及时性打破了时空限制, 个体可随时上网评论热点事件, 符合受众在工作、休闲、移动等情况下获取信息和娱乐的心理。在突发事件中, 政府可利用各类媒体发布信息, 第一时间告知群众, 为救灾赢得时间。2005年中石油吉林石化发生恶性爆炸事件, 新华网发出的第一条关于此事的图片新闻就是居民用手机拍摄的;2005年伦敦发生震惊世界的爆炸袭击案, 手机拍的现场照片被迅速发布到网上, 比传统媒体播发的新闻照片早了两个多小时;第一条记录汶川地震现场的视频是一名大学生 (被称为地震实拍第一人) 用手机拍摄上传到网上的, 被电视媒体多次转载。

手机媒体及时精确地将信息有针对性地发送给事件涉及的个人, 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到达目标受众, 达到最大化的有效传播, 抑制谣言的扩散, 遏制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手机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可发挥正向的处理效能, 引导舆情, 快速辟谣, 维护社会稳定。

在突发事件爆发前的潜在期, 信息的流动处于失衡状态, 手机媒体也容易成为谣言等负面信息的滋生地、播种机和发酵剂, 阻碍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处置。

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利用自媒体传播谣言、在微博上肆意谩骂等不理智行为经常出现, 但这些现象并不能说明自媒体有问题。八卦、谣言等是任何时代都存在的现象, 只是在传统媒体时代, 人们沟通不畅而已。而有了微博, 人们很容易知道彼此在关注什么。至于微博上存在的无良广告泛滥现象, 同样不是自媒体的问题, 自媒体只是一个交流平台, 工具本身没有问题, 应该打击的是不法商人和无良用户。

在突发事件中, 政府希望依靠各类媒介获得全方位的信息以做出决策。自媒体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突发事件的信息, 甚至在事态尚未完全爆发之前, 觉察到线索, 引起政府的注意, 及时做出决策。自媒体可以利用其影响力, 推动政府完善相应的制度, 设计出更科学的预警、救灾制度, 提高政府抵御危机的免疫力。汶川地震中, 有一个在茂县长大的学生听说部队找不到合适空降地点, 写了一个《希望大家顶起来的帖子》:“有个地方特别适合空降!在汶川县城往成都方向7公里的七盘沟村山顶。如果有很多人顶, 就可能被官方、军方看见。”该帖经过上千次的转载, 被抗震救灾临时指挥中心发现, 经过核实, 最终成功实施空降。自媒体不仅帮助政府进行决策, 并且在政府决策制定和行为实施后, 继续行使“电子眼”的监督功能。

自媒体为网民搭建了话语平台, 打破了传统媒介由媒介采编人员决定新闻话题的模式, 颠覆了媒介记者和受众的固定角色, 使得人人可以成为记者, 人人可以发表和设置话题, “公民记者”、“公民新闻”由此诞生。

“公民新闻”中的图片新闻和视频消息通过视觉形象来传播信息, 内容丰富、形象生动, 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地震中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就是由身处现场的“公民记者”提供的。网络媒介上的图片和视频给人们展现了一个多维的时间发展过程,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央视的“虚假捐款”事件, 显示了自媒体的力量。《新闻联播》播出了火炬手为地震灾区捐款这一新闻, 细心的观众发现几个捐款者手中是空的, 只是走过捐款箱时做了塞钱动作。假捐款事件立刻在网上引起轰动。事后, 央视澄清此事属于“误播”。在捐款活动结束之后, 一些摄影者请求三位火炬手在捐款箱前再次走过合影留念, 央视未仔细审核而当成捐款画面播出, 实际上火炬手确实捐了款。传统媒体的丝毫闪失会被自媒体突出和放大, 这种监督效果是传统媒体未能预料的。

媒体在反恐中的角色 篇5

【关键词】网络媒体  视听说教学  建构主义  自主学习  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02-02

一、网络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背景

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 7 月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规定,各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情况,设计出适合本校情况的基于单机或局域网以及校园网的多媒体听说教学模式,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因此,与之适应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对基础阶段传统听力和口语单项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外语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评价学习结果,使视听说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 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

二、网络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

基于新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改革措施往往专注于摒弃传统大学英语课“一言堂”的模式,教师不再是教学主体,不再是集教学内容策划、过程实施、目标监督、成绩评估于一身,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绝对的控制权[2]。相反,“以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教师地位由知识传授者转为指导者和监控者;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中心转为学生为中心”造成了以下现象的出现:教师只是在学期初将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范围划定,接下来学生就按照教材和学习任务,利用网络搜集资料自己完成即可,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学习质量的监督。有的教师甚至认为,网络环境下的视听说课程根本不需要教师,只需有实验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学生电脑使用情况,剩下的一切就可以全部交由计算机处理。这种模式是否真正达到视听说课程预计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呢?

笔者针对正在学习视听说课程和已经修完视听说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获得的反馈总结为以下几点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概念不清

中国学生已经适应了传统课堂模式,而视听说课程改革,突然完全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这一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一时间学生还达不到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自行进行学习监控和评价,部分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概念仍然模糊不清。他们对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感到茫然,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有有的放矢,过渡性的有效指导渗透,逐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挖掘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形成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思想,方可达到自主学习的最佳效果。

2.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效率低

网络资源丰富,学生在缺乏指引情况下,对信息筛选和利用效率不高。更有甚者,以学习为由,实际却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材料搜集,在做与学习任务无关的事情,这就失去了视听说课程原本引以为特色的网络的实际效用。

3.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因素影响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受到自身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英语基础本来就很差,“自主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明显,仍然说不好,听不懂,因而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干脆放弃听说训练,或者避重就轻,绕过问题和困难。还有的学生就是单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或是想获得较好的平时成绩,不注重自身学习收获和效果,抄袭他人的作业应付了事。

三、网络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以上几点问题的出现,与教师在视听说课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清晰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完全放手,造成学生对本课程重视度不高、课堂时间和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学习过程和效果监督不够。要想真正達到网络媒体环境下大学视听说课程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目的,就要将“自主学习”和“教师角色”的关系处理好。

要准确定位教师在视听说课程的角色,首先要明确视听说课程学习理论的内涵:

“自主学习”基于“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形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是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其教学理论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3]

四、网络媒体环境下,教师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角色定位的几点建议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视听说课程教学实际遇到的问题,不难看出,“自主学习”绝不是让学习者放任自流,也不等于教师不发挥作用,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个过程。于是,笔者就教师的角色定位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因为有别于传统的具有绝对控制权的集大成者,在基于网络的视听说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也并非只是单一的,同样也是集多种作用于一身[4],但更突出其基于网络进行教学的特点,并且更具时代性与功能性。

1.学习内容的选取和设计

视听说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对题材单一、“不实时”的课程内容会感到厌倦,这样就会丧失主动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如何上好这门课,使用什么材料,直接影响到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划定学习素材范围时,既要注重语言输入,也要重视文化输入。

基于网络的视听说课程具有教学资源形式丰富的特点,声音、影像、图片、文字等互相结合形成了多位一体的语言载体。互联网确实可以提供无限量的素材和信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但海量的内容必然会造成学习者的方向迷失和时间浪费。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在教学中设计真实的任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应尽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文化学习环境,主要围绕电视节目和原版影视资料开展。原版影视材料中地道的表达、真实的语言文化情境,大量的英美文化知识点以及生动的情节内容都非常适合作为视听说课程的资料。

比如电视节目。电视节目包括纪实性访谈、纪录片、英语新闻、书评、影评等节目。资料的来源主要选自当前英语国家主流媒体,如 VOA、BBC、CNN、CBS 等以及 CCTV9等渠道。这类节目内容通常都是探讨当前热门话题,通过节目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如何用英文来表述最新的时事事件。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学习和展示素材时,应当根据各单元主题,除了考虑到所选材料语速适中、语言规范等方面,也要考虑到内容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例如:谈到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时,就可以播放英国查尔斯王子就中国新年讲话的视频。其中,他调侃到“羊年” 让西方人很困惑,不知如何向中国朋友拜年,好奇中国人究竟过的是哪个“羊”年,有角大公山羊ram,山羊goat,抑或是绵羊sheep。

教师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传这个视频,供学生学习参考和使用,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类似有语言知识学习内容,不乏趣味性、又涉及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并在实际交际中可以使用的学习素材。

2.学习形式的选择

视听说课程的教改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引入了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概念,而网络的辅助教学功能则为这一概念的实现提供了强大而且便利的条件。但是,“自主学习”绝不等于要求学生“自己学习”[5],脱离了教师的指导与监督,没有良好的学习策略,均无法实现自主学习的真正效果。在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除了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演示、咨询,甚至还需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6]。

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视听说教学应构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小组协作式学习、任务型学习等交互式教学,提倡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在这种前提下,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适宜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指导正确的学习方向,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向,不断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效。

以实际教学操作为例:

1)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等原则划分合作小组,并尽量使各小组总体水平大致均衡,保持每组4人,同时也兼顾了性别,座位等因素。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小组负责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2)学习任务分配

课前学习素材收集阶段:由于视听说课程不同单元的学习任务侧重点不同,小组成员可以基于各自特点,自行选择在哪一单元作为主要负责人,但必须保证:每个小组都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最后达到什么目标、每个组员要承担什么角色等。对于难度较大的任务,教师先提供一个任务演示,为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提供一定的支撑并且提前把任务下达给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进行交流,开展小组讨论,对讨论结果进行整理、筛选和处理,最后形成短对话,情景剧,PPT课件等小组成果。教师则通过校园英语学习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答疑解惑,参与并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

3)课堂小组学习成果展示阶段

以“music&past time”为主题:

①小组选派代表用图片或PPT格式课件来展示所收集到的音乐类型和发展历史、乐器名称和业余爱好等各类的核心词汇,模仿“中国好声音”或者“我是歌手”的方式,演唱具有代表性的歌曲,由小组成员带动全班同学用英语竞猜音乐名称及音乐类型。

②由小組成员播放视频或幻灯片,同时用英语向大家介绍几种主要的音乐类型和发展历史,每位组员负责一种类型;然后小组成员模拟明星身份,由班级学生提问其业余爱好,问答均要用到本单元强调的语言知识点。

③小组成员代表做活动总结,展示本单元学习重点和难点,并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全班同学参与其中,课后练习的收集和评价由小组成员负责,成绩汇总到教学网络平台,供教师存档和班级每位同学上网查询跟进。

④角色聚焦:学生成为课堂中绝对的核心,同时通过小组展示和情境模拟等新颖方式,调动全班同学参与其中,避免出现一组展示,其他学生认为事不关己、“散漫”“溜号”的情况出现。而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活动过程中,担任组织、监控的角色,包括各个环节时间安排掌控、适时给予提示以保障小组任务顺利进行,同时对学生在使用本单元知识点如want,love或like等动词时,容易出现后接-ing 形式还是to do形式的混淆错误,教师应及时总结和纠正,并进行一定的操练。

3.学习效果的评估

与传统大学英语课程相比,视听说课程的评估体系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估、组内相互评估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进程的效果评估等几部分。这是与视听说课程新模式相适应,教师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评估者成为了学习评估中的一个参与者和监督者,将从全局上协调控制学习评估的成果,将评估的自主权更多地交给了学生,确保了基于网络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学习成果评估的公正、公平以及其课程特色。

本科程总成绩100分,学分2。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50%。

平时成绩又分为两部分:自我评估和组内相互评估各占15%;电子学习档案成绩占20%,以教师评估为主,内容包括小组完成各项任务的成绩,如学习素材收集、小组报告、课件视频等辅助材料。

无论是平时成绩还是期末成绩,其中既有全组完成任务的得分,也包含各个小组成员完成任务情况的得分。

教师评估与学生自我评估、组内相互评估相辅相成,这种多元评估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意识,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关注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评估的加入协调了学生在评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偏差,并参照调查问卷、学生访谈、课堂观察等反馈信息,达到真正的公正、公平,以评促进的目的。

4.网络媒体的利用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帮助学习者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网络的作用在以上几点建议中都是贯穿始末的。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程网络平台上介绍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每单元的学习任务、重点和难点等;教师也可以把每一单元示范内容,包括课件和视频资料等上传至网络平台,并提供相应的文字资料,方便学生访问和参考。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开设交流、讨论、作业、测验等模块。学习者可以在课下按照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平台中与老师、其他同学之间进行咨询和讨论、参加测试、查看学习记录和成绩;教师也可以在网上发布学生们学习阶段性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实时信息,随时检测和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视听说课程的学习范围和规划。

当然,网络课程资源库和习题库的建设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课外语言和文化输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多媒体网络课程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不仅提供网络资源,也将常用的英语学习网址和搜索引擎上传到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五、总结

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英语的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没有任何改变的,那就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对于视听说教学来说,听说技能的掌握才是教学之根本,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技能培养者这一人性化功能[7]。

在基于网络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的革新和探索仍在继续,但教师在其中的角色也尤为重要,因为再强大的网络资源也无法取代教师对学生语言技能进行的精巧细致的雕琢。所以在网络环境的辅助下,教师在视听说课程中的清晰角色定位,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張桂春.简论建构主义教师观[J].教育科学,2006,(1):49-52.

[3]柏桦.多媒体、网络技术下英语读写模式及其效果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32-135.

[4]郭隽萍.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谈教师角色的定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94-195.

[5]李晓玲,陈荣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2):207-208.

[6]伊辉春.试论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J].教育探索,2009,( 9) :108-109.

论媒体在司法公正中的角色定位 篇6

一、媒体审判的客观存在

理论而言, 新闻作为媒体传递信息的主要类型, 应该是客观中立的, 也不容许添加任何的个人意愿。可新闻稿件作为人的精神创作, 不可避免的会呈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或个体风格。而这种多样性或多元化, 恰恰也正是各大媒体能同时并存的一种反映, 如若所有的新闻稿都是同一副面孔, 恐怕大多数媒体组织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意义。

实际上, 过多加载个人意见的法制新闻, 确实将公众的思路和判断引向了道德审判, 已经影响到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和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 这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因而, 媒体报道对司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甚至可以说“审判媒体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当一个案件被媒体报道, 立即会在一定区域内引起轰动效应, 此时, 社会大众的舆论压力或多或少都会对案件的最后审结造成一定的影响。作为一种事实, 我们无需也无法回避, 我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尽量使案件审结前的新闻报道客观公正。

二、媒体在司法中的价值

换个角度来看, “媒体审判”并不像某些学者担心的那样一无是处。它至少可以使社会大众关注中国的法治进程, 关心我们的司法公正话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推动了中国的法制或法治建设。

对于“媒体审判”, 我们不能局限于形式意义上的理解, 将它等同于对案件结果的提前宣判。我们应当从广义和实质意义上来考察媒体对案件审理产生的实际影响。因此, 从这一点上来说, “媒体审判”是客观存在的, 或者说, “媒体审判”实际上是指媒体对案件进展及其结果的间接影响作用, 而并非简单强调媒体对案件结果的决定性作用。

当然, 媒体在司法中的主要价值在于舆论监督, 而不是直接的介入审判过程或企图过度诱导公众的主观判断。司法公正与否的评判是建立在一定客观事实基础和衡量标准之上的主观判断。媒体的作用在于为其提供基础性素材, 或进行事后的引导性总结, 借以宣扬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 进而促进大众形成现代法治理念, 加快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

三、媒体的正确定位

媒体在司法公正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部分媒体、新闻工作者、社会个体对媒体的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这一偏差, 影响了媒体应然价值在司法实践中的有效发挥。

媒体在司法公正中的角色定位宜作如下考量:

首先, 媒体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者。媒体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 在普法工作中至关重要。自1999年“依法治国”入宪至今, 不过短短十余年时间。这与几千年的人治历史相比, 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尽管这几年我们的法治进程神速, 但无法否定的事实是——与真正的“法治”相较, 我们目前所处的法律环境, 还不够理想, 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对于社会大众来说, 长期以来的人治思想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就予以彻底消除, 这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消化吸收“法治”思想的过程。要实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理念或法律思想的传播和宣扬是首要的。因此, 媒体在法治建设中的宣传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法治, 不是精英人物的法治, 它应是人民群众的法制, 它必须依托于社会大众对法治的理解和感悟。要提高大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媒体在法律思想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使之成为真正的法制宣传者。

其次, 媒体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监督者。权力需要监督, 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审判权也是如此, 司法不公或司法腐败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和国家对此也高度重视。媒体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客观中立的职业规范使它成为天然的法治监督者。为充分发挥监督功效, 媒体应当在法制新闻的报道中, 全面而客观的陈述有关信息,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参与案件的整个过程, 及时披露相关资讯。作为监督者, 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合理距离, 正确处理好新闻媒体与司法机关的相互关系。两者既不能相互对立, 视若仇敌, 也不可无原则的亲密无间, 情同手足。在新闻报道中, 媒体绝不能恶意攻击诋毁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处理, 也不可为司法机关的最终判决铺路修桥, 预设“结案陈词”。

媒体在反恐中的角色 篇7

网络媒体是其中最为快捷的一种, “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量大得惊人, 同时传播信息尤其是突发性事件的信息的速度快得惊人”。 (1) 它因为传播快速、及时、海量、渠道多样以及可以匿名发布的特点, 成为公共危机事件报道的领先者和主动者。除了官方网站, 还有博客、BBS、微博、社区聊天室等形式与途径。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因为传播速度稍慢呈现式微之态, 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尴尬与困境, 在公共危机事件报道上似乎成了网络的跟随者, 不仅如此, 还出现了责任、价值观缺失的现象。

考察导致传统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报道中处于被动局面以及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一是把关机制和传播技术的制约使得传播速度较之网络媒体有些慢。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尽管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发生相应的调整, 但是经过一定的审查把关是必须的程序。二是传统媒体的实名报道方式和潜在的风险性使得对于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比较慎重保守, 甚至难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不像网络信息那样灵活尖锐。网络媒体的匿名性对传播者形成特殊保护, 易于表现真实信息, 良莠俱存的现状要求受众有较强的分辨能力。三是媒体的增多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媒体从业人员因为自身以及组织利益、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局限, 缺少相关的责任意识和处理经验, 公共危机事件报道出现偏颇, 歪曲事实, 误导公众, 甚至价值观、责任感缺失, 使公众丧失了对媒体的信任。总之, 网络在对传统媒体公共危机事件传播形成冲击的同时, 将传统媒体逼入狭窄的角落。面对这一困境, 传统媒体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为非网民为主的受众服务的角色。“2010年7月15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该《报告》显示, 截至2010年6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 (2) 虽然这数目不小, 但面对中国13亿人的信息传播市场, 它还是有未能送达的受众, 这就是非网民受众群体。如果说网民是以网络媒体为主要信息获取手段, 那么非网民则以传统媒体为信息源, 只要非网民存在, 传统媒体依然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不会轻易退出市场。

严格、慎重把关的角色。当今是一个多种媒体共存的时代, “2008年全中国共出版报纸1943种” (3) , 加上电视频道、广播电台频道等, 媒体的数量就更多, 因为把关的标准、分寸等不一样, 造成各媒体的价值观和公信力也不一样。在公共危机事件上的严格把关显示出的是传统媒体的审慎与对公众的尊重。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认为, 媒体有为大众设置议程的功能, “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 它既能影响人们思考些什么问题, 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 (4) 如果说网络媒体为公众首先设置了议程,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定了公众议论的话题的先后次序 (即思考什么) , 那么传统媒体则可以在议程设置初级影响之后再进行议程设置的深层影响 (即影响人们怎样思考) , 也就是通过严格把关, 告诉人们对网络媒体先行报道的这一事件应该怎样思考, 应有的价值观是什么。因为网络媒体虽然通过快速传播为公众设置了议论话题, 但对于这些话题应该怎样认识才是最为正确合理的并没有给出答案, 只是呈现了信息。网络媒体上信息的繁杂不一, 尤其是一些非主流、非官方渠道所传播的信息冲淡了对于事件应有的正确判断与认识。当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 如果媒体不及时透明地公开信息就会引来猜测甚至流言, 引起恐慌。这时公众特别需要新闻报道, 特别是权威性的报道, 报纸甚至电视等传统媒体则是政府的喉舌, 是政府的权威发言人, 有绝对与先天的公信力, 而这一点恰恰是网络媒体欠缺的。在网络媒体快速议程设置之后, 再跟上传统媒体对同一话题的报道进行补充或确认或纠正, 是政府对公众的信息交代, 是严肃把关的表现。面对公共危机事件以及网络媒体的快速、海量信息, 传统媒体可以避其速度的锋芒, 将重点放在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价值判断和真相揭示以及由此带来的与公众内在道德判断的契合上面。只有这样, 才能呈现与网络媒体不同的定位倾向, 赢得公众的信赖与支持。

讲究伦理规范的角色。媒体讲究伦理规范就是在报道中站在公正的立场传播真实信息, 勇于在是非善恶面前表现立场, 不为利益炒作、夸张、揭露隐私。现实中由于利益驱动, 一些媒体在报道中为了吸引公众注意力, 表现出娱乐化和过度夸大的倾向, 只要利益和热闹, 不讲社会影响, 忽视了应有的责任和伦理尺度, 难以获得公众的信任与好感。正如波兹曼所说:“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毫无怨言, 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5) 此外, 媒体对危机事件不分分寸的报道也有违伦理。“媒介发挥监视功能也可能引起几种反面功能。如果过度强调危险和威胁, 便可能导致社会的恐慌。除此之外, 过多地接触那些不寻常、不正常、极特殊的‘新闻’, 还会导致受众毫不了解社会上平常、正常、普通状况的后果。” (6) 针对这些情况, 传统媒体应该坚守伦理底线, 表现良知与公正, 不偏向、不歪曲、不误导、不煽情, 才能赢得公众对媒体的信任。

权威地引导舆论的角色。媒体不仅要传递信息, 还有教化社会、普及良知的功能。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认识世界的方式与表达方式, 帮助形成舆论环境。“舆论是一种意见, 它不是客观陈述, 而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 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也就是具备了一种评价性。” (7) 借助于直接或间接方式表达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倾向和意见来表达对于该事件的立场, 进而引导舆论的方向。在网络媒体监督功能不断细化、深化, 甚至利用备受争议的人肉搜索进行舆论监督时, 传统媒体作为政府喉舌更应及时反应、慎重辨析和小心引导。如果说网络媒体对舆论实施了快速监督的话, 那么, 传统媒体则应该从信息方向方面来引导舆论, 双方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对舆论的共同作用。相比较而言, 舆论方向的引导更显重要。

有明确立场和正确价值观的角色。公共危机事件报道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有明确的是非、责任判断, 只报道后果不查是非责任是回避问题、消减报道深度的表现。当下一些媒体传播该类事件时在标题上追求吸引眼球, 在对事件的报道尺度上顾及某组织或某领导的利益, 不考虑公众需求, 遮盖、扭曲或者冷眼旁观, 没有价值观, 更没有正确的价值观, 对假恶丑现象没有表现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责任、道德, 这种过于冷静和中立的态度是对受害者的冷漠和伤害。在2010年年初的校园安全危机事件报道中, 一些媒体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现场、作案过程等详细做了报道, 连篇累牍的频次与大版面的篇幅引起社会心理恐慌的同时也一次次刺痛着每个受众的心, 它告诉我们只呈现结果是不够的。新闻媒体在承担起告知任务的同时, 还要讲究责任、人文关怀, 通过这些体现媒体的伦理道德水平和秉持的立场。网络中存在一些价值观不明的现象, 传统主流媒体中不应存在。在公共危机事件报道中通过新闻评论、动态消息、深度报道等形式树立起鲜明的旗帜, 明确是非, 正面引导公众应该怎样看待这一事件, 引导舆论而不是放任舆论。“我认为如果想要在暴行、大屠杀或许多人祸场景中寻求中立观点 (或所谓的中立性) , 这不但不可能, 同时也不恰当。” (8) 现在媒体不是缺少报道, 而是缺少有正确价值观的报道, 要用报道中的正确价值观唤醒、激发更多民众心中的道德良知, 这才是网络冲击下公共危机事件报道应该追求的目标, 也是对没有立场只有呈现的媒体信息的矫正与补充。

总之, 在公共危机事件报道中, 传统媒体虽然确实存在版面有限、容量有限、时间有限、速度稍慢的现状, 但坚守自己的角色定位, 坚守正确鲜明的舆论导向, 坚持严肃、公正、讲究伦理规范, 同样会获得公众的信任。可以说, 公众的信任是传统媒体永远追求的目标, 也是传统媒体占据市场的关键。

注释

1邵培仁主编:《媒介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2中国网, china.com.cn, 2010-07-15。

3豆瓣网:《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

4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美]著, 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华夏出版社。

5尼尔·波兹曼[美]:《娱乐至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6李良荣著:《新闻学导论》 (修订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媒体在反恐中的角色 篇8

一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是集计算机、互联网、投影仪、录像机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 能够为教学提供图片、声音、视频和文字等多媒体手段, 能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 它有以下三个优点:

1. 能够增加教学的材料

传统的教学在准备材料时, 不可能准备得很多, 因为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给每一位学生复印出来。自己读材料, 学生的兴趣不高, 又不易于记忆。使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把使用的教学材料和课外的知识、习题都放在一起, 在大屏幕上放出来;也可以循环地播放英语的发音, 避免教师的劳累。

2. 能够增加课堂的有趣性

使用多媒体教学后, 能够把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 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化, 可以播放学生喜欢的视频来导入课程, 可以使用形象的动画来解释名词, 能够为学生提高形象化的场景, 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3. 能够增加课堂的教学效益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 教师要在讲解上要花费很大精力。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在学习计划和课堂设计上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 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教师的角色定位

多媒体在中职英语教学方面提高了课堂的效益, 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方便, 教师需要分析和审视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的角色定位。

1. 教师是多媒体课堂的设计者

在多媒体课堂中,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学内容,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学习目标, 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创新, 设计出教学的总体思路, 再把文字、图形、视频和声音等需要的多媒体素材进行集合, 制作出优美、精良的课件, 这需要教师既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还要对教材非常熟悉, 能够找出重点和难点, 并能在海量的网络素材中找出适合学生的材料。还要注意投影的效果、学生的接受程度、知识点的数量等问题。在多媒体的课堂中, 教师是一个很好的设计者。

2. 教师是多媒体课堂的引导者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色是增加了教学内容, 体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迷茫性, 不知道学习的重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做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 对学生进行启发, 选择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锻炼学生的思维和逻辑, 指出学生学习的盲点和不足之处, 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所以, 教师在多媒体课堂上是引导者的角色。

3. 教师是多媒体课堂的管理者

教师在多媒体课堂上要有管理者的能力。一是管理多媒体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多媒体和相关的结构, 能够在多媒体出现小毛病时进行修理, 避免没有多媒体就无法上课的情况。二是管理学生, 教师要能够管理学生的课堂纪律和课堂的教学过程。三是能够管理多媒体的网络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有利于学生的资料。

4. 教师是多媒体课堂的促进者

教师在多媒体的课堂中, 主要是传授知识, 解答学生的疑惑, 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能够很好地接受学习的知识, 并且做到掌握和运用。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教师可以及时给出评价, 对于多媒体的设计, 学生也可以给出评价。教师要很好地改进自己的课堂设计, 提高多媒体的利用率, 促进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说, 教师是多媒体教学课堂的促进者。

5. 教师是多媒体课堂的控制者

教师在多媒体课堂是掌控全局的人物, 教师应有把握时间的能力, 要能够控制课堂的流程。教师还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如果出现意外情况, 教师要有扭转局面的能力。

三结束语

中职英语教学是为学生走上职业道路打下基础, 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从以前的课堂主导者变为现在的多种角色, 能够设计教学的内容, 引导学生学习, 管理课堂的纪律, 控制课堂的流程, 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益, 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多媒体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常用工具, 给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带来了挑战。本文对在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的教学中所处的角色进行分析和定位, 促进其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

关键词:英语教师,多媒体,教学,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赵陆.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新定位[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

[2]周莉亚.运用多媒体手段, 打造中职英语教学高效课堂[J].家教世界, 2013 (24)

[3]睦春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J].中外企业家, 2013 (4)

媒体在反恐中的角色 篇9

一、校园媒体的形式和特点

校园媒体一般是指依托于学校党委、团委建立的, 以校园新闻采写为内容的, 以校园师生为传播对象的媒介形式。校园媒体一般包括校报、团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校园杂志、校园网、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其中, 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和校园网是校园媒体的四大主流形式。

1. 校报。

校报是高校党委的机关报, 也是当前校园媒体中管理最为规范、新闻效果最佳、发展最为成熟的一种媒体。 (1) 校报留存性强, 报道深刻, 风格严肃, 管理严谨成为校园媒体中最权威的媒体, 但由于校报的出版周期长、版面有限,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传播效果。

2. 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校园媒体形式。校园广播时效性强于校报, 具有传播速度快、伴随性强、节目形式自由等特点, 但是校园广播转瞬即逝, 留存性差, 并且播出时间受限, 只能在课余时间播出。校园广播的节目制作偏向学生, 它的受众集中在学生而忽略了老师。

3. 校园电视。

校园电视台的建立需要较高的技术条件和物质支持, 不仅制作端需要特定设备, 接收端也需要电视设备, 因此较之校报和校园广播, 校园电视不是一种普遍的校园媒体形式。虽然电视节目视听兼备、现场感强,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 但是校园电视多数以转播节目为主, 原创节目由于制作周期长, 成本高, 耗时耗材, 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4. 校园网。

在新媒体时代, 校园网日益成为校园媒体的中流砥柱。网络传播由于信息丰富、时效性强、交互性强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一方面校园网能及时提供师生需要的各种校园信息, 另一方面, 各种网络专题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

二、校园媒体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角色和功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寓意深刻, 意即社会的各个方面协调、全面、平稳、可持续发展。 (2) 作为教书育人, 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的高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发展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校园媒体作为学校党政的喉舌和学校内外宣传的主要阵地,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校园媒体是校园信息的传递者。

新闻媒体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就是传递信息, 校园媒体也是如此。校园媒体的基本作用就是传达发生在校园内的各种信息。校园媒体的报道主题就是发生在学校内的各种事件, 大到党政会议小到社团活动都是校园媒体的报道内容。尤其是校园网络还肩负着发布各种党政信息、教务信息、学术信息等校园信息的重任。

2. 校园媒体是校园舆论的引导者。

在我国,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我国的新闻工作者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报道方针。作为先进文化的先锋阵地, 高校校园媒体理应积极引导校园舆论。例如在2008年奥运火炬在海外传递中发生了一系列不愉快事件, 很多大学生群情激愤。很多校园媒体都综合运用各种方式, 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

3. 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的建构者。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 是大学的内涵所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一方面校园媒体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积极的创办各种校园媒体本身就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 校园媒体是报道校园讲座、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等主要校园文化活动的前沿阵地。在校园媒体的报道下, 校园文化活动得到传播, 扩大影响。校园媒体因此成为建构校园文化的得力渠道。

4. 校园媒体是校园风气的营造者。

校风学风建设是大学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高校教书育人取得成效的前提。校园媒体通过对校园活动的报道可以在校园内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通过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的系列专题报道, 可以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汶川地震后, 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各种悼念和捐助活动, 校园媒体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报道就可以在校园内弘扬大爱无疆、团结奉献的精神, 从而营造良好的校风。

5. 校园媒体是校园形象的塑造者。

校园媒体一方面要满足学校的内宣需求, 另一方面校园媒体在某种程度上也承担着外宣的任务。大学校园要想在社会树立自己的形象, 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媒体的力量。校园媒体是外界对校园认识最直接的信息来源, 因此校园媒体的报道常常成为联系校园内外的窗口, 人们通过校媒形成对校园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 校园媒体还在无形中塑造着校园形象。

6. 校园媒体是校园历史的记录者。

校史是高校发展的历史积淀, 是大学精神追本溯源的根基。悠久的历史可以增强校园精神的厚重感。校园媒体始终都在忠诚地记录着校园发展的点滴, 校园媒体往往成为校园发展的历史见证。尤其是高校校报由于纸媒的留存性强, 常常成为见证高校发展的珍贵的历史资料。校园媒体通过对校园大大小小事件的报道, 真实地记录着校园的历史变迁。

总之, 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和校园网为支撑的校园媒体各具特色, 互为补充。 (3) 校园媒体不但在学校内部信息传播、文化建设、氛围营造、历史传承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同时还担当着对外宣传的重任。校园媒体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力量,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担当着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潘红霞《高校校园媒体—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63页

[2]张锐、覃好君《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视角下的校园媒》《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7月下期第123页

媒体在反恐中的角色 篇10

一、校园新媒体备受青睐

大学师生文化素养比较高, 对新生事物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且善于尝试新鲜事物, 这些大学生自有的特点使其成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大学生对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要求较高, 新媒体独有的特点让其备受青睐, 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大都是围绕着新媒体进行。比如, 大学师生通过人人网、电子邮件、博客等相互交流, 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博客、人人网、手机能满足大学生对信息含量的高要求, 这使得大学生在主动获取最多信息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挑选有用信息并做出自己的判断, 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人人网、微博等更能满足大学生对个性的需要。人人网具有开放性、交流性等特点, 微博具有开放性、平等性的特点, 大学生通过人人网、微博可以互相平等、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主张, 张扬自我的个人魅力, 从而增强个人能力。校园新媒体中以人人网、微博为主的新媒体传播方式, 不仅增强了信息量的获得、加强了传播效果, 而且还消除了时空距离、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 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无障碍的人际交往方式。

二、校园新媒体影响下的校园文化

大学生在尽情享受新媒体强大功能给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和愉悦的同时,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过度热衷和不当使用。比如, 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对新媒体 (手机) 的时尚追求, 自己的消费水平远远超出了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 成为月初就光的月光族, 这十分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健康成长。因为新媒体 (手机、人人网、微博) 的开放性、虚拟性、在线互动性等特点, 可以大胆地质疑精英话语权、彰显自己的个性、反抗传统的价值观念, 还有一些大学生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 出现侮辱他人名誉等不道德的行为, 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 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学习。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够理性。校园新媒体呈现出一种新的商业化趋势。比如, 在新生入学通知书中会赠送一张手机卡、微博人气高的同学会转发一些商业广告等, 有一些道德缺失的商家不断传播一些不良信息, 或在网上发布不实的消息, 比如色情、虚假广告等, 还有一些虚假信息在校园流传开来, 比如今年3·15晚会曝光的电信发一些垃圾短信, 误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引起校园秩序的混乱。现在, 大学生大都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人人网或空间, 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博客与人人网上, 虽然通过博客和人人网可以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意见, 但是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 不利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三、校园新媒体的角色定位与功能作用

新媒体扮演着喉舌角色, 对校园文化具有引导作用。

新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为校园文化传播增加了新的力量。以往的校园传播方式是“人—传播—人”, 通过媒介传播来联系, 现在的校园新传播方式是一种互动式的传播, 所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是校园新媒体 (手机、微博、人人网等) 。网络化是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 只有充分掌握和了解学生与网络的相互粘性关系, 更好地发挥学校的政治领导作用, 把校园新媒体建设成自由、平等的网络交流平台, 让校园新媒体充分发挥其喉舌角色, 宣传正确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 才能引导校园文化积极向上并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校园新媒体是新崛起的新闻信息集散地, 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随着校园新媒体的兴起, 校园中手机的普及率提高, 使校园内的新闻传播领域不断扩宽, 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比如, 对于学校关于校园建设的一些通知, 能够更快更好地传播给每一位同学, 让同学们了解学校的有关情况。校园新媒体建设应发挥学校的政治领导职能, 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底蕴来加强引导大学生对事物的分析和明辨是非能力,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建设和谐校园的角色与功能建设的内容应是以学生为本, 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由于校园新媒体的多样性和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 我们应大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高校大学生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从信息的发布者有可能会变为谣言的制造者, 这时校园的新媒体就应当充当监管者的角色, 发挥监督的功能。校园新媒体的建设既要根据学校的文化底蕴来把握政治文化导向,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又要根据新媒体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 把握舆论导向, 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图强, 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摘要:互联网和手机引领的规模空前的传媒革命, 使人类进入新媒体时代, 而新媒体中的校园媒体平台形式日趋多样化, 并相互渗透交叉传播, 对大学校园文化产生了新的影响。大学师生作为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群体之一, 新媒体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积极引导新媒体平台建设、内容建设和进行媒介素质教育, 可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上一篇:施工质量水平下一篇:冲击电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