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加工策略下初中生物

2024-08-10

精加工策略下初中生物(共10篇)

精加工策略下初中生物 篇1

生命训练是初中生物阶段提升生物素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生物功底的关键,因此加强生物生命训练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新课改的提出对于初中生物给予了新的定位,“生物”理念也被提出,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水平,同时提升初中生生物素养,针对初中生物生命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理念的由来

对于生物学科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大的争议,生物学科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工具性显然是存在的。新课改对于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即强调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生物一词也相继出现。

在实际教学中,生物教师所进行的专题知识训练以及课文知识要点总结等,都可以将其定位于“生物知识”。不过在新课标中则强调,生物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能力提升角度出发,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生物教学的重点,而同样生物实践也是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当要针对学生做好充分的引导工作,鼓励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从而感悟生物课文知识内容。

二、“生物”理念下开展生命教学策略

1. 言与意的有效融合。

对于生物教学来说,当前的初中生物教育相对已经僵化,很多生物教师都讲词语的听写掌握作为了重点,从而忽略了生命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已经逐渐变得不再像生物,也逐渐失去了“生物味”。如何让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品味到“生物味”,需要教师从“言”与“意”两个方面入手。所谓“言”也就是指生物课文中的言生物字,教师应当让学生感受到课文文字间所流露出的魅力,继而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而“意”则是指课文中所蕴含的意蕴、意向等等,这些内在的精神更是打动学生的东西。“意”与“言”的相互融合将使得学生在充分的生命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思想,从而获得生物实践的语感。

2. 注重读与写的有效结合。

对于生物教学来说,其最终反应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时写作,只有当学生能够进行完美的写作时,那么生物的所有实践活动才会变得有意义,同样也包含生命,因此在进行生物生命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写作结合。很多的学者专家都针对生命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将二者结合是当前普遍承认的观点,这一观点在新课标中也有所体现。生命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而写作则是帮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对于语言文字的不断运用显然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因此在进行生命教学过程中,应当要适当穿插写作教学。

3. 强化学生认知能力。

对于初中生物阶段来说,其最根本的任务依然是强化学生在读、听、写三个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从学生听得能力入手,让学生能够专心致志的去”听“,同时在听得时候能够进行自主思考,这样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生物能力。因此教师应当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技巧,让学生在进行生命的时候能够进行有效的表达,从而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并在生命完之后能够深入了解所生命内容的含义。而教师则应当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正确开展生命,从而让他们的生命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当学生掌握了听得技巧之后,其认知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升,最终逐渐培养学生的生命能力。

4. 注重良好生命习惯的培养。

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说,生命能力的提升是根本所在,为了提升学生生命能力,教师应当要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读书、思考的好习惯。不管是进行何种教学模式开展生物教学,给与学生足够的生命空间都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

5. 加强生命训练中的审美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各个方面都还没有完善,因此在这一阶段将审美教育融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将变得十分重要。在进行生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要针对“美与丑”进行有效的区分,从而让学生内心产生一定的衡量标准,继而在随后的生命过程中能够自我分辨出美与丑的形象。当学生在思想中产生完整的美得形象时,那么学生将会对生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从而自主投入到生命中来。

总而言之,生物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不仅体现在人文性,更重要的应当是体现在工具性,生物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生物生命能力,同时也要传授给他们使用生物的能力,而这也正是“生物”理念的根本。在进行初中生物生命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生命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教师必须要从生物理念出发,制定完善的策略来使得学生在生命方面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卫志骞.生物生命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2(03).

[2]尹海梅.浅议初中生物生命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1(35).

精加工策略下初中生物 篇2

摘要:本文从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结合教学体会分析初中生物教学有效策略与实施。

关健词:有效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1问题提出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每一节课所处的具体情况和后面的过程都不相同,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为此,我在教学中开展逐步尝试构建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力求通过实验,把学生这一主体充分激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感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

2有效教学的提出

有效教学即是一种技术或策略,同时有效教学也是一种理念,它要求每个教师超越一般的、共同的技术,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怎样提高40分钟的效益”,“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有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等等。因此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一系列的策略。

3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

3.1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矢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机会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学生自己能讲的,教师不暗示等等。

3.1.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例如:在进行探究酸雨的危害时,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问题情景创设: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自行车被雨淋后,钢圈生锈了,并且知道这是酸雨所致。”但是大家想过吗,什么样的雨是酸雨呢,酸雨对生物有影响吗,这一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用多媒体播放《酸雨的警示》再度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为实验探究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3.1.2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渗透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应以创新要求为归宿,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创新课堂构成的要素是探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知识,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用“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设环境和条件。要做到上述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即教师对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有机地结合的典范。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在生物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例如在《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亲近自然

〔师〕:大自然常常以不同的形式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感受自然的神奇与壮美。(播放自然的影像资料并配以音乐)

(二)角色的扮演

〔师〕:如果你是森林中的一种生物,在这个美丽的家园,你是怎样的生活的,〔师〕:由于这片森林要改变成农田,森林中的生物面临着失去家园的危机,这时森林召开了一个“生物大会”,各种生物都发表了自己的心声。

〔师〕:作为人类,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3.1.3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不能只一味注重形式,追求花样,应从“实效”的角度出发。即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进行宏观化模拟,将生物实验中不能替代的内容进行虚拟化,将板书内容进行直观化和简单化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用课件展示:一个可爱的婴儿刚刚来到人世间发出的啼哭声会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打出一行字:婴儿刚刚来到人世间时为什么要哭呢,再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再如用“一个氧分子历险记”的故事(课件)向同学们展示呼吸系统的各个器官,由学生们总结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概念,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简单的知识充实化。

3.2构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3.2.1动手实验—活动性学习

动手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倡导动手实验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老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式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验的氛围、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养成动手实验的习惯、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进行实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实践活动,凸现活动性学习的科学内涵和外在表现,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自主建构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各方面素养。例如《调查足弓发育情况的活动》的实施。

3.2.2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生物学习应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应是学生从生物角度发现并解决问题、完成认知构建、发展探索与创新意识的过程。优化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操作上应注意选材呈现实践性、应用性和发展性;过程要突出自主性、建构性和独创性;结论要体现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有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突出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深人了解并科学调控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要广泛提供并不断丰富探究性学习的资源,使探究性学习成为可能、变成现实,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各方面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利用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例如:《探究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和《探究蚂蚁的行为》等实验的探究设计。

3.2.3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互动是课堂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的重要特征,合作是现代社会人与人的重要活动方式。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内涵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要求生物学习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与交流。通过互动体验,感受生物学思想与法,认识生物学知识与经验,培养人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获得自我反思和纠正的机会与体验,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时有角色分工,在合作交流后有动态生成。这样,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自由空间里表述和倾听,在争辩与讨论的动态过程中感悟和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创新,在思想的交流中扬弃,在情感的沟通中融合,在智.慧的展示中互相启迪,使合作交流的互性学习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生物教学中可以利用生物实验有意识地加强师生互动性学习的教学形式,这种互动方式中教师通常采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学生设计方案—学生分组探讨”的教学方法。如探讨《酸雨的危害》的实验。

3.2.4归纳检测—反思性学习

因为初中学生年龄的特点,对知识的探究有深有浅,常常·不能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认识,有时还需要教师将知识简单归纳总结,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理与社会化的过程。另外为了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学习内容,教师通常通过检测手段对学生掌握所讲授的知识情况进行了解。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不定期的归纳和检测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生物学科相比其它自然学科而言,知识零散性较强,学生不易将所学内容记得扎实,因此学习完每章节或单元后,教师通过对知识进行归纳和试卷进行检测是对知识的落实和巩固的重要环节,因为通过归纳和检测,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再次反思和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

精加工策略下初中生物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 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高效课堂的达成,受制于多种因素,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方式等都对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诸多因素中,我尤其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窃以为教学活动高效性的源泉在于人本身。课堂的高效性,取决于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高效性。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提高教师主导作用的高效性,作为生物教师不妨从下面几点下功夫:

一、用丰富、前沿的生物学知识,激发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作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且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和求知欲。基于上述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时刻关注、搜集有关生物学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开辟前沿科学板块,每节课用几分钟向学生介绍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科研方向、动态和成果。如在学习《传染病》一节时,向学生介绍爱滋病、非典等传染病传播特点的同时,重点介绍其防治措施以及疫苗的研制情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生物知识的掌握,又在情感上增强人类战胜自然的信心。教师也可在课前有计划地让学生广泛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精心选择典型案例与教材内容相融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由学生发布信息,资源共享,让学生互动交流,学以致用,把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处理得有声有色,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又极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动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教学的情境创设要积极、新颖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做好创设问题情境的工作,要分别从趣味性、阶梯形等几方面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以明确、清晰的思路进行问题创设,联系知识点的特点以及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这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还能够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达到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规律合理的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本人的教学过程,认为情境创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设问创设情境

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问题可由教师提出,如提出相反的观点,故意设疑或设置障碍,有意出错,把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认识提出等;也可以让学生设计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抢答或咨文自问自答等。

2、通过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这是生物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突破性变化,能有效的节约时间,增加教学质量,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创设情境

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有的方矢的展开定向式讨论;可以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自由讨论;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辩论或讨论;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做调研式讨论。在讨论中,讨论的主题要鲜明。学生唱主角,积极思考探究。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有效的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有收有放、松而不散。

三、让现代教育技术用起来

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优化了生物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各项素质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把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具体形象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正是处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阶段。他们对生物体的认识大多只有来自生活中肉眼的观察所得,对曾“亲眼所见”的内容课堂教学中较易掌握,对不曾见过的一些细微的生物结构,又因实验技能、时间等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完成其相关知识的学习。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提供有新异性的客观事物,能引导学生产生惊奇情绪,进而转化为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时因教材提供的材料种类少,而且不生动,不是太陌生就是太熟悉的,学生学习起来热情不高。因此,在导入该课时我播放了图文并茂的动植物的音像材料,创设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指导学生迅速完成“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知识的意义建构,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有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由于这些特点,教师想要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些特点教师也可以利用,使其成为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垫脚石。教师要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享受到高效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连喜?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思路及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2(12)?

精加工策略下初中生物 篇4

一、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由此可见, 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单纯地教授学生生物知识, 而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 建立一种良好的、与学生互动的初中生物课堂。在互动型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 而学生忙碌记笔记, “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

整个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不断地进行着交流与互动, 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让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 学生则能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 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无疑是高效的。

二、联系生活实际, 充实教材内容

初中生物课内容较为浅显, 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联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紧扣生活实际, 补充鲜活的教学内容, 例如选择一些学生相对而言比较熟悉的, 又能够理解的生活知识到课堂上来, 使学生将学习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尤其要注意到所选用的实际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素材必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否则适得其反。例如, 在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影响这一章节时, 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提问: 蚯蚓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大雨过后, 蚯蚓常常露出地面, 这是为什么呢? 然后围绕这一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让学生理解保护蚯蚓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又如, 在讲解人的性别遗传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以运用科学方法来分析男女染色体XX、XY的组合差异, 使学生明白真正决定性别的因素是什么, 并引导学生去联想身边重男轻女的现象,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去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改变教学观念, 将学生利益放在首位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明白, 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 而是富有情感和个性的主体, 因此, 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基本的生物知识, 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所想, 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生物实验活动,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搜集资料, 了解生物界的成功人士和事件, 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 以促进学生自愿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也就意味着教师应该处于教学的辅导地位。教师应该抛弃以往教师决定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被动接受这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将学生看成是合作方或者是服务对象, 在设计教学方案中, 要将学生的需求考虑进去, 通过建立合作讨论小组或者实验小组的形式, 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某一生物现象, 自由讨论并总结, 或者亲自做生物实验的方式, 观察生物现象, 教师及时引导和参与交流, 这比学生听老师灌输知识的学习效果明显很多。

四、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改进教学技术

生物课直观性较强, 很多内容通过单一的语言教学难以阐述清楚, 而且生物课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 实验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但是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 很多初中生物实验难以开展, 而必须通过再现其他经典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方式向学生展示, 这就需要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这样既能突破实验条件的限制, 又能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较为复杂的生物知识。例如, 细胞分解课, 不论教师如何天花乱坠地解释, 都比不上让学生亲自通过观察多媒体演示细胞分解过程来得有效, 另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共享的方式, 学习到更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生物知识。然后, 教师也应该认识到,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烈,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现象, 再通过多媒体的分解过程, 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去,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不会以讲解和板书等枯燥的形式呈现出来, 而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整个讲解过程就更加直观化。

五、让学生学以致用, 牢固学生对问题的掌握

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更加注重生物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新课改强调: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 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生物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观动手、动脑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这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初中阶段是激发学生思维, 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应用意识, 这也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精加工策略下初中生物 篇5

关键词: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课程改革 课改理念 素质教育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课改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许多生物教师已经较好地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教学中来,但是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科学组建学习组

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条件,作为生物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可以依据班级小组进行教学,也可以依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进行小组划分。在小组划分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成绩的优劣,以及男女生的性别比等,把全班同学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人数在五六人为宜。同时每个小组成员角色也要进行适当地划分,至少有小组长一名。小组长在选择上一般选择性格外向,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成绩也比较优秀的同学。

除了小组长之外,小组内的信息记录员也非常重要,他们负责记录小组学习过程中,小组各个成员的表现情况和学习情况,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完成基本的学习目标。同时,为了促进小组成员能力的全面发展,小组角色之间应该定期进行轮换,尽量确保在一个学期内,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对每个角色进行轮换一遍。

二、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在课程改革进行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技能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或者说学生在合作学习进行之初根本不具备基本的学习技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七嘴八舌地乱发言,没有秩序,也没有规则。也存在一些磨洋工的同学,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发言,或者盲从其他同学的发言。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会大大降低,不利于合作学习的进一步推广。

鉴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的培训。例如,首先要给学生明确基本的任务分工,给学生一些有效学习的方法,同时根据小组成员之间能力的差异,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划分。当然,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当一些技术性的内容学生掌握以后,小组合作学习就比较容易都进行的比较流畅了。

三、引入竞争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

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样有利于小组成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取得较快的进步,尊重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也应该把竞争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教师必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有效地竞争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在较为完善的学习小组构建的基础上,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依据团体成绩对各个学习小组进行奖励。奖励学习小组的目的之一是,把每个学习小组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奖励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奖励让每个学习小组成员都进行积极的努力,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小组之间的竞争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各个学习小组争先恐后进行努力,在班级内就形成了良性竞争的环境。

四、有效实施评价策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这是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的有效保障。

首先,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评价,这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小组成员的整体进步,不仅有效促进个体成员的进步,也有效促进整个学习小组的的进步。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过程中,要结合小组成员之间的教学目标对小组合作行为进行评价。如果小组成员在合作基礎上有效落实了学习目标,教师就给予小组成员及小组全体一个积极的评价。

其次,教师要构建激励性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通过小组合作的实践表明,激励性评价机制的构建,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促进因素。教师在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从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小组分工的合理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价。

五、善察学生的合作需要

为了更好的落实小组合作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性地对小组合作行为继续有效观察。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有的时候,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较差,或者学生的合作热情比较低,或者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等等。这些情况的存在都制约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对小组合作行为进行评估,及时纠正小组合作过程中的不适当因素,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运作的高效。

教师在对小组合作进行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调查学生的学习需要,如果教师把学习内容强加给学习小组的话,学习效率也不会太高。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需要,共同确定学习内容,共同制定学习环节和学习目标,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高涨,学习过程才能够有效地落实。

六、注重教师自身参与

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调整好自身的角色身份,教师不要把自己置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之外,教师不是学习的旁观者,教师应该扮演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以及评价者,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去。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地参与,及时了解学习的进程,给了学生无形的激励,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不同学习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对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3.

[2]郭凤云.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2).

精加工策略下初中生物 篇6

一、关于“18420”

所谓“18420”,其核心就是“1”———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中各方面能力都得以提升。

所谓“18420”,其着力点在“842”———8人一大组,4人一小组,2人一对子,兵教兵,兵练兵,通过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互助学习,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协作精神。

所谓“18420”,其关键是在“0”———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实现学生全过关,这样才能真正将自主学习进行到底,将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补救,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18420”实施的策略

1.有效预习阶段:完成“18420”课堂教学模式中的“1”———自主学习就是要做到有效预习

(1)要明确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要确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加强自主学习。(2)预习时不是用笔在某一段文字下一划了之,而要力争完成书上的讨论题,并将不懂的部分列出来,作上标记,这样的预习才是有效预习。学生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才能参与课堂交流学习中,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讨论,交流时才能一点就通,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合作讨论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形成初步想法,再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合作讨论阶段

这一环节是为学生的真正“自主合作”的有效学习、凸显学生的学习地位而设置的。(1)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来分组。从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来优化组合,组内设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本组成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2)要设计好问题,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讨论合作学习中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设计什么样的讨论问题既可以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进去,也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发展。同时,还要找准问题讨论的切入点和切入的时机,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由需而生,自然和谐,也能使“18420”模式中的“842”这一着力点发挥更大的功效。

3.反思阶段

要完成“18420”教学模式中的“0”———四清,需将课堂教学与学习反思有机地统一起来。对于生物课堂教学而言,适当的巩固练习可以达到目的,既可以让学生理解巩固学习的知识,又能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将教学中的成功方法、困惑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记录下来,及时调整,长此以往必有“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的收获,必能提高课堂效率。

精加工策略下初中生物 篇7

一、对初中生物幸福课堂构建的理解

幸福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辞海》对幸福的定义是:人们在理想及预定目标实现时感到的满足状况与体验。因而幸福与否是个体的体验和感觉,关键取决于满足感。对初中生而言,生物是一门崭新课程,对此,我们要想在课堂上营造幸福课堂的氛围,就需要老师掌握最新的生物学知识,给学生一些有趣的课外拓展。同学们对生物课程的喜爱,与老师的个人魅力,以及老师的上课方式有很大关系,亲和的老师会受到同学们的喜爱,爱屋及乌,同学们也会更用心对待生物课。就课堂教与学的模式,同学们都喜欢互动型、活跃型的课堂。我们调查的对象是初中生,他们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很强,他们喜欢有趣、有笑声的课堂,尤其是生物课,同学们都喜欢在生物课上进行适当的实验,一方面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验,能够亲自感受生物的魅力。

二、基于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师幸福———生物课堂幸福教育的基础

课堂上学生的幸福主要由教师创造,教师若不能幸福地教,学生也就无法幸福地学。教学属于社会角色及自我个性的统一,因此幸福课堂构建的前提即为教师幸福。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人,教师扮演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传递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职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会受到家长、学生及领导等多因素影响。那么可从如下方面实现教师幸福。

1.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关爱可提高教师幸福感。生物课堂上学生应认真听讲,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主动积极发言,学生快乐成长,个性张扬,积极协助教师实现每日教学目标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师工作成效,教师受到学生、领导的认可与肯定,成就感自然也就得到满足。

2.家长支持、信任与理解可促教师幸福感的提升[2]。教师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为学生创设的丰富文化活动等受到家长的肯定与认可,得到社会鼓励及支持,均可实现教师伦理幸福。

(二)教学幸福———生物课堂幸福教育的核心

1.教学目标更明确

幸福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会学”“乐学”,进而提升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促学生个性发展,具备创造幸福及感受幸福的能力。分数及成绩已并非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学生获得知识的依据也并非是为了就业这一道门槛,更多的是为将来幸福生活做好铺垫。因而教学目标更偏向于幸福能力的培养与增强学生幸福感体验的教学活动。笔者在幸福课堂建构中将教学目标的制定分作以下方面:首先应先让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其次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感受思维的乐趣,让学生获得知识学习的幸福体验;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体系,找出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

如在学习初中生物课程中的《生物的基本特征》这节知识点时,教师可先为学生展示一盆含羞草,让学生判断这是不是生物,是生物的理由,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小组讲述的理由更充分,结果更正确。

A组:是生物,因为含羞草需进行呼吸作用,并交换空气;

B组:是生物,因含羞草生长过程中,叶子会变黄、枯萎后落掉,这是植物排除体内废物的现象;

C组:是生物,含羞草需要定期给予水与肥料,成熟后可产生种子繁殖后代;

A组:是生物,用铅笔触动含羞草,叶子会产生合拢现象;

……

整个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讨论,延伸出了植物生长过程中摄取营养物质、呼吸、废物排出、繁殖、应激反应等一系列生命现象,最终通过合作学习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每个学生均感受到知识探索与获得成功后的幸福。

2.优化教学资源

幸福教育崇尚的客体教育内容不能单单局限在教材,还应在教材、课程、教具等多基础上延伸至身边较熟悉的、形象的资源,进而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3],还需从以下几点着手:(1)在教材优化方面,需适当减少经典生物学内容,纳入更多生动有趣的现代生物科学内容,如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温室效应)、人的繁殖(试管婴儿)等。多将与生活相关的、我们身边常常发生的生物现象融入课堂教学中,包括健康、环境、疾病、发育等知识,知识讲述过程中,课桌椅可灵活调动、随意排布,如排成圆形、U形、田字形,教师坐在最中间,学生则围绕教师而坐,打破了传统的课桌椅死板排列的教学方式,可提高学生上课热情,促课堂教学氛围更活跃,让学生轻松愉悦学习生物知识,增强学生知识学习中的幸福感。

3.和谐教学氛围

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更利于自身个性的自由展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知识学习的乐趣,产生愿意学、乐于学的动力,主动克服各种学习障碍,最终获得知识学习成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那么在幸福教育观引导下,初中生物课堂和谐师生关系应属于学生积极思索,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发言,教师敏锐倾听;学生认真动手实践、教师全面评价的过程。换句话说,教师应在课堂上用心配合学生,引导学生,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感受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与喜悦,结合学生动作、神情合理调整教学。

例如在学习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种子的萌发》一课时,教师可结合生活中的玉米、花生等种子,让学生提前在课下开始试验,鼓励学生由实验现象着手,探究种子各部分结构及作用,种子中含有那些物质,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萌发的过程,若你是农民,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育种?种子发芽的原因等问题。整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观察、记录,交流、总结,但不去刻意干扰学生思维,适当点播、引导,用心分析学生所述的每一句话,对学生探究出的创新性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最后由“一粒饱满的完好的种子在外界条件充分的条件下是否一定会萌发成幼苗呢?”这一问题,将学生讨论的话题延伸至种子休眠与寿命知识点的探究,学生开心地学到了书本相关知识,整个课堂氛围更和谐、融洽,也体会到了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幸福,有老师关注、指点的幸福。

4.灵活的教学方法

灵活的、声色俱全的教育方式是幸福课堂的主要标志。那么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应结合生物课程教学知识,通过采访、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环境调查、标本制作等灵活多变的方式辅助教学,保证教学内容更生动,全体学生均能积极参与其中,促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问题探究过程中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感与幸福感。

如在学习初中生物教材《神经调节》这一节知识点时,主要教学目标即是让学生掌握“神经冲动是在神经纤维与神经细胞间传导的”,为了让学生轻松学习该知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建构幸福生物课堂,即利用Flash制作神经兴奋传导过程的动画,将神经纤维的电位差变化、神经递质传递、突触结构等动态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将学生不能理解的、无法看到的现象通过电脑模拟得以显现,让学生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完成生物知识的学习,体验其中幸福,进而取得全面发展。

三、学生幸福———生物课堂幸福教育的条件

幸福课堂构建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幸福感,才能增强学生追求幸福的动力。学生幸福感主要展现在自我认知、内在价值实现上,而赏识教育则可达到该目的。赏识教育即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赞赏与赏识,培养学生的乐观、积极心态,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促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效教育方式。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多表扬学生、信任与理解学生、对学生的做法、能力给予肯定,让学生始终以愉悦的心境学习知识,让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幸福教育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如在以上所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点学习时,当小组成员在回答出了所探究的问题时,教师就应适当给予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相应的赞赏,如A/B/C小组中的某某在问题探究中积极发言,希望下次继续努力,以达到激励与支持之效,还可让学生体验到受教师赞赏后的幸福感。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为学生带来更多快乐,让学生感受到更多幸福。因而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量力而行”原则,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彻底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快乐学习,体验知识轻松学习的乐趣,领悟到成功后的幸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不过,我们在幸福教育实践方面的理解尚浅陋,期望更多专家指点迷津。

参考文献

[1]张志青.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幸福教育探讨[J].科普童话,2015(47):71.

[2]储玉萍.小议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幸福感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4(26):119.

精加工策略下初中生物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 新课程在现代教育中相对于传统教育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而初中生物学, 是基于实验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加深对于该学科相关的理解与掌握, 由此来提高学生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能力。因此, 在新课程的前提下, 研究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 随着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后提出自己的想法, 亲身感受实验中的变化, 从而提高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

一、教学之效率性

在全国新课程推广的时候, 教学有效性对于新课程的效果起到加强作用, 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 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在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一) 高效率理念及意义

教学的高效率是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对教师而言, 在原有的基础上, 更加出色、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 因而让学生受益, 让教师从以前的“授之以鱼”变为现在教学的“授之以渔”, 形成让学生成为主体, 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完成自主学习。

(二) 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影响

对于现在新课程的推行, 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以多元教学为目的的教学目标, 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而教师通过改变教导学生的方法, 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得到、有所改变、有所进步, 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从以前的枯燥学习转移到现如今的兴致学习, 从以前对于学习是应付心态转移到现如今的热爱学习, 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对在教师手下学习的人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的良好改变。

二、关于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 传统教学方法机械单一

现在初中生物实验课程教学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 是由于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造成的。在以前, 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对于学生而言, 教师的机械性的灌注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麻木地学习, 并不能让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 改革传统教师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变是基于教师观念的改变, 从以前的死板教学转变为活学活用教学, 因为相对于传统教学中课堂的沉闷, 活跃的上课氛围, 让学生处于精神饱满的状态, 刺激学生的脑细胞进行思考, 在教学前期, 教师充分准备教学课件, 精彩的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好奇涉猎心思, 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投入到学习的海洋中来。

(三) 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导

根据人的好奇心理, 生物教师精心设计实验内容, 让学生亲手操作感受生物实验的全过程, 相对于只是在以前仅仅观察教师操作实验, 学生的实际亲身操作是在更多的感官中熟悉教学内容, 让学生从以前的观望实验到现如今参与实验, 成为真正的主导者, 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对教学内容记得更加牢固。

(四) 多安排自我探究型试验

自主探究型实验是教师给学生在本身基础能力范围内, 给予一个研究课题与方向, 让学生自我去设计实验, 从而来验证实验结果。实验教学中开展自我探究式实验, 对于新课程标准下, 培养现如今学生的自主独立思考性、学生综合素质性有重要作用。学生自己对于实验的观察和理解, 会从自我的特有的方式和视角去看待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思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 也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 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去涉猎到别的方向实验, 从而加深实验与实验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自我头脑中对于实验形成一个真正的系统, 加深对于生物学科的认知。

(五)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

对于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不能盲目带领学生一味地去做实验, 没有加入思考与研究的操作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生物实验教学后, 教师要根据实验出现的现象和实验记录的真实情况, 在实验后及时指导学生分析、研究、思考实验结果, 若实验结果出现问题, 首先让学生去探查实验过程, 思考实验是否有不合适的地方, 或者考虑有纰漏的方向, 也可以让学生多操作几组实验, 来验证产生的问题。然后教师带领全体学生进行统一的讨论思考, 教师亲自动手实验一组, 在学生出现问题处进行深刻讲解, 找出问题所在。让学生养成在实验上一定相信科学、尊重客观真理、尊重事实, 让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具有凡事都要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不要对于错误的实验结果报以只是偶然现象, 回避实验过程的失误操作问题。

(六) 迅速、有效地在教学后进行思考

在实验结束后, 教师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课后总结和反思, 教学课后反思是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有力手段。教师课后对于自己教学中的教学行为进行汇理、探讨、研究、查错, 从而达到改进提高的目的, 从真正意义上来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反思也是教师对于自身的提高, 让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良好的提高, 有利于使生物教学理论与实际统一, 让生物教学一体化, 增强生物教学有效性。教师也要让学生养成在课后反思的良好作为, 学生的课后反思, 有帮助于现代学生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实验操作能力、对于问题的探究发展能力, 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金利銮.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探讨[J].新课程.中学, 2014 (4) .

[2]李冰杰.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 2013 (90) .

[3]杨梅.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 2013 (11) .

[4]陈敏.初中生物有效教学方案探讨[J].新课程·中学, 2014 (9) .

精加工策略下初中生物 篇9

一、课改下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现实意义

所谓有效教学,一是指老师素养在课堂中同步提升; 二是指学生在学习模式与兴趣上都有改善; 三是指学生思维比以往更加灵活。针对于初中生的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特指学生做完生物实验以后,对已学的生物知识有了更加形象的了解,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生物知识。尤其在现今的教改背景下,生物教学需要做大的改革,学生要借助实验来充分吸收生物知识,抛弃了以往用死记理论来吸收生物知识的方式。

二、初中生物学科在实验教学上的不利现状

1. 初中学校不看重生物实验

当下,尽管各个初中学校都设有生物这门课程,但是由于生物始终属于副科课程,地位自然无法跟数学、语文这种主科课程相比。因此,生物实验也没被各个初中学校重视,学校每学期仅仅给学生设置3到4个课时的实验时间。而且,某些主科老师为争取教学时间,常常占据实验课的时间,这样下来有些初中学校甚至一学期都没有上一节实验课。所以,实验课程走过场的迹象很明显,并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低效状态。这也跟新课程提倡的“实验重于理论”的理念背道而驰。

2. 实验课堂缺乏秩序性

实验课不同于理论课,理论课要求学生必须规规矩矩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而实验课上学生可以自由走动,观看其他同学做实验,跟其他同学交流实验内容。但是,现实中很多初中生把生物实验课当成放松课,课堂上并没有探讨跟实验内容相关的话题,而是闲聊其它感兴趣的内容。加上很多实验老师自己也不看重实验课,所以对混乱的课堂没有做过多的干预,任由学生打打闹闹。最终,整堂实验课下来,学生其实并没有学到太多的实验知识。

3. 生物老师以“讲实验”的方式替代“做实验”

设置生物实验的目的,是学生实际来做生物实验,在实验中把老师传授的生物知识加以巩固。但是,很多生物老师为节约时间,取消了学生做实验的机会。在现实中生物老师通常用这3种方式来教授实验内容: 第一种是口头实验,这种方式表现为生物老师口述实验,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实验的过程; 第二种是黑板实验,这种方式往往是生物老师把实验详细步骤写在黑板上,学生像记理论知识一样熟记实验内容; 第三种是模型实验,这种方式下生物老师会在课上展现实验的过程,学生通过仔细看老师做实验来了解实验。这3种方式,都毫无疑问地遏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课改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1. 学校、生物老师都要重视实验

为充分配合课改的要求,各个初中学校都要增加生物实验的课时,最好由原来的每学期3 ~ 4个课时增加到8 ~ 10个课时。其中,可通过减少生物理论课课时来增加生物实验的课时,让生物老师尽量把生物理论融入到生物实验中来讲述。生物老师也要转变以往不看重生物实验的观念,尽量借助实验课将生物理论传授给学生。

2. 生物老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

实验具有直观、形象的典型特点。而且,实验不像理论知识那样抽象、枯燥。所以,实验这种方式对学生接受生物知识更为有效。对生物老师来讲,要牢记生物实验的现实目的,同时谨记模型实验、黑板实验以及口头实验3种方式对学生的不利之处,从而不再用讲述实验来替代操作实验,而是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再者,只有学生充分体会了生物实验的种种乐趣,才会对生物学科抱有浓厚的兴趣,学生的生物成绩也才会逐步提高。

3. 生物老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首先,每一堂实验课前,生物老师都要明确本堂实验课要教授给学生的内容。其次,生物老师要在课前仔细钻研教材讲述的实验内容,同时完整地设计好整个实验的详细流程。再次,生物老师要先到生物实验室查看课上要用的材料、药品等是否准备齐全,如果材料、药品不齐全,生物老师要及时的补充齐全。最后,生物老师要把课上用的辅助教具( 幻灯片、标本) 都准备齐全。

4. 生物老师要提前演练好实验的过程

当生物老师从理论上把实验过程设计完整后,就必须要到生物实验室把整个过程操作数次,直到能够非常熟练地操作完整个实验。这样,就能避免在实验课上由于生物老师操作不够熟练而浪费了上课的时间。操作中,生物老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在哪些步骤出现了失误,分析这些失误的根源,同时找出避免这些失误的办法。因为生物老师的这些失误在学生操作时也极有可能出现,当老师有了预见性,那么学生出现失误时生物老师才能给出正确的解释。

5. 生物老师要积极维持实验课堂的秩序

首先,生物老师要严肃地告诉学生: 生物实验课跟平常的理论课一样,都是学知识的地方,而不是学生以往认为的放松课,所以严禁任何学生闲聊跟实验无关的话题。实验中,生物老师要多走多看,一旦发现某些学生在讨论跟实验毫无关系的话题要立即制止。其次,生物老师也要明确告知学生: 实验课跟理论课不同,不需要像理论课那样规规矩矩地坐着听老师讲,实验课上学生可以自由走动,观看其他同学做实验,跟其他同学交流实验内容,同时遇到任何的疑问都可以向老师发问,老师会给予充分的解释。

四、结束语

对学生来说,课堂是吸取知识的最佳地方。但是,当下的课堂明显表现出低效的状态,这使得学生难以正常地吸取知识。在当下的新课改背景下,本文侧重讲述了各个初中学校在生物实验课上表现出的一系列低效现状。同时,本文提出几点改善教学低效的策略以供生物老师参考。

摘要:“新课程”是当下各个学校都提得很频繁的一个词,而新课程的目的是让教学新理念渗透到中国的各个学校。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该把教学有效视作最终的目标。但是,当下的课堂却呈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这使得学生很难正常吸收知识。所以,家长、社会及学生本人都呼吁用教改来打造优质课堂。针对生物实验课的不利现状,提出几点有利的建议以供参考。

精加工策略下初中生物 篇10

摘 要:初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物作为初中教育中的基本内容,对初中生的成绩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各学校对初中生物教学进行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完善,不仅对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有正面意义,而且是教育持续进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新课标;生物实践;有效性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保证初中教学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各中学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各中学就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并使该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各中学当前在生物实验教学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阻碍初中教学的发展。本文就当前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做相关研究,希望对解决初中生物教学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阻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发展的因素

1.学校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高

在初中教学中,虽然一些学校设有生物学科,但是并没有受到学校的重视,导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在很多学校还只是处于理论阶段,得不到深入开展,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生物课程,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没有了解。此外,在初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高考制度的影响,很多学校在设置初中课程时,将生物设置成副科,致使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完成自己的任务,学生在学习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不在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甚至有的学校认为副科对学生成绩不会有影响,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经常占用生物课的时间上其他主科,使初中生物在教学中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深入的理解,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对学生全面发展有负面作用,阻碍初中生物实验课程教学的发展。

2.初中生物实验课堂纪律有待提高

初中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是这门课开设的重要目的。但当前在一些学校中,初中实验课并没有得到重视,例如,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课上学生可以自由走动,可以就实验内容相互交流沟通,这种教学方式给教学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难度,表现在一些学生在讨论时并没有真正地讨论实验话题,加上教师对于教学并没有做到认真负责,所以对课堂中学生讨论其他事没有进行管理,导致整个教学纪律不良的状况,严重降低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

二、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完善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一些中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升自己学校的教学效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使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阻碍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要求各中学对本学校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寻找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初中生物实验是一门动手能力极强的学科,教师在课程中所采用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也有不利作用。这要求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自我动手操作中体会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进步。

2.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抛开高考思维的影响,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针对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要积极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此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教师课件准备不足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生物实验中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对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直接的影响,此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为学生今后自我调节、提高学习能力做铺垫,有利于推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教师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反思,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除此之外,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各中学就当前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措施,积极寻找有利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发展的可行方法,在有效措施的推动下,我国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动手能力等都得到有效提高,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利銮.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4(4).

[2]张明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4).

上一篇: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下一篇:电压控制的电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