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2024-10-07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精选12篇)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篇1

我国绝大部分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都来自于三年制大专的高等师范院校, 所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理念, 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体系和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都影响着我国初级音乐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比较代办,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教学课程内容陈旧, 它的课程设置主要是参照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 专业音乐院校强调课程本身的严谨性, 系统性, 权威性和专业性。这些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全面的音乐专业人才或歌唱人才, 而师范院校是为了培养音乐教师为主的院校, 两者在教学目的上就不完全一样, 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参照音乐院校设置教学课程制约了师范院校的发展。对此, 笔者就三年制大专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课程整合

现有的课程设置都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形势的要求, 所以我们根据现代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 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使得音乐教育体系更加完善。首先这种做法能够精简课程数量, 减少内容重复或重叠的课程, 让课程结构得到优化, 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其他类型的课程, 充实自己。其次也能够加强各项课程之间的联系, 让课程知识能够相互融合、联系、补充、促进。提高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创造性思维, 从而促进学习效率。最后, 调整理论性强、知识面广的课程。一般来说这些课程通常会比较枯燥乏味, 如此一来, 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 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所以我们应该从体现音乐审美的角度出发, 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2. 丰富课程选择

增加选修课课程,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 拓宽选修课的课程领域, 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拓宽知识面, 更好的联系主修课知识, 让学科更有特点。

3. 加强实践

没有实践无论学生掌握多么丰富的理论知识都是无用的, 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展示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 检验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展现个性和才华, 让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音乐实践通过真实的音乐教学场景真实反映了学生的能力, 增加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让他们通过艺术实践获得成功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培养他们的学习、沟通、分享、互助的能力, 这是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学到的真实体会和经验。

4. 突出师范特点

由于大专音乐教育主要是针对培养中小学教师而设立的课程, 所以, 应该要突出师范类的特征, 例如:增加实习时间, 一般来说教育实习是6周时间, 在这个基础上, 可以适当增加2到4周, 让学生更多机会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技能课教学应该把教学方法的教授和技能的教授结合起来。比如说在教授声乐技能时也要讲解声乐的教学方法, 不仅仅只讲解某一种唱法, 而是应该兼顾到各种不同的唱法。改革后的课程结构应该包括:

(一) 必修课: (1) 保留课程:保留原有的音乐理论基础、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即兴伴奏、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与指挥、形体训练。 (2) 合并课程:可以合并《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或将《中学音乐教学法》与《普通教育学》合二为一。 (3) 增设课程:音乐课件制作与软件开发、民族民间舞蹈。

(二) 选修课: (1) 保留课程:器乐 (手风琴、电子琴、西洋乐器、民族乐器) 。 (2) 增设课程:小合唱、器乐合奏、电脑音乐、地方音乐、少儿舞蹈、舞台表演与化装。

(三) 教育理论课包括: (1) 保留课程:《教育实习》。 (2) 整改课程:将原《中学音乐教学法》改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3) 增设课程:《舞蹈教学法与舞蹈编导》、《教育见习》。

(四) 艺术实践课包括:音乐会及其它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五) 增设人文素质课:《诗词欣赏》、.《文学选读》等。

综上所述, 三年制大专音乐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需求为依据, 以中小学音乐教师标准为目标, 建立具有独特性、突破性、新颖性的课程体系。强调音乐教育培养人才要突出师范性, 突出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 改变过去课程设置偏重专业课, 忽略教育课;偏重主修课, 忽视选修课;偏重专业性, 忽视实用性;音乐课程的设置也应该以音乐教育为基础, 以音乐文化为载体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该应着重从课程整合、丰富内容、加强实践、突出师范方面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建立, 杨京楼.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6 (09) .

[2]杨咏.高师音乐教育与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音乐, 2007 (01) .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篇2

一、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及目的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特长。决定开发音乐校本课程,为教师专业的发展,为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提高,提供新的平台。

二、开发音乐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在音乐教学中,学习和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5、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音乐校本课程内容

1、口风琴

口风琴作为近几年新兴的课堂教学器具,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歌唱识谱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口风琴教学中强调结合键盘乐和吹奏乐相结合的综合训练,培养了学生体验音乐的能力,更好的解决了音乐教学中音准、节奏、吐音、气息等难题。通过口风琴教学中的齐奏、合奏、领奏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另外,口风琴与钢琴、手风琴相比小巧轻便,携带方便,因此,不仅可用于课堂内而且适宜在室外活动中使用。总之,口风琴器乐教学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2、尤克里里

尤克里里四弦夏威夷的拨弦乐器,发明于葡萄牙,盛行于夏威夷,归属在吉他乐器一族。因为简单易学,民间有一说法,这是一个适合大人及儿童,即好听易学,又能激发节奏潜能的乐器。尤克里里由于简单易学,比较适合中小学生学习。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节奏特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同时通过教学中的齐奏、合奏、领奏等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3、瑜伽形体训练

中小学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身体骨骼、肌肉等还没有发育完全,形体可塑性非常强,在此期间,进行系统性的形体和瑜伽训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同时能够使学生在身体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柔韧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还可以对矫正身体的不良姿势,塑造优美体态,提升个人形象具有特殊功效。

四、所需设备及用具预算

1、口风琴

单价:37键口风琴,80元;吹管10元(吹管可由学生自备。)数量:140台 总价:11200元

2、尤克里里

单价:32寸木制琴,250元 数量:70把 总价:17500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篇3

由于教育体制本身的种种问题,由于揠苗助长式的幼儿教育、小中学教育片面地膨胀技术知识与过早的分科,使大学教育对象的东西方人文素养十分薄弱,特别是传统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之修养十分欠缺。中学文理分科太早,病患尤大,目前文、理、工、医、农科的大学生与研究生中,人文与科学素养双重贫乏,特别是使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生源的水平下降了很多。从中学到大学,长期累层叠加的分科式教育与灌输的方法,使大学生的素养更加贫弱化或单面化,尤其是变得不会思考,没有思想和反思的本领与能力。这当然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养的国民,或平民化的公众知识分子。

这种贫弱化或单面化与目前各大学、各专业、各院系的课程设置密切相关,而课程设置的毛病根源于教育体制,根源于专业设置及校、院、系的规制。所以,单纯地谈课程设置的改革,是改不下去的。当然,改良一下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亦非完全无用。

多年以来,人文学科各系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最受欢迎。这些公选课不久被叫做素质教育课,现在又被叫做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是舶来品,与目前我国大陆大学教育的目标设计颇不相侔。一则求通才,一则要专才。为了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养,当然不妨提倡之。但今天有的大学开出二三百门通识课程,可谓丰富多彩。但其毛病是通论、概论之类的课程太多,东西方原著经典导读的课程太少。我们的学生理应从小开始,就应逐渐地了解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古埃及、古波斯的文明,前现代各族群的文化传统与哲学、宗教、艺术、道德、伦理经典,这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活水。当然,应按照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施教。

二○○四年底,我应邀在我校理工科二○○四级硕士生近三百人的政治课中讲了一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我在讲孔子、老子的思想时,引用最基本、最有代表性的孔子、老子的话,在我看来应当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却没有得到回应与共鸣。这使我大感意外,因为我在为我校本科生演讲时,引起的呼应、对话、回响与共鸣虽也不尽如人意,却好于这些硕士生。后来我了解了一下,原因一是理工科学生历来就没有受到系统的人文教育,二是从一些地方院校考进来的硕士生太多,他们过去念的大学基本上没有人文氛围,人文演讲也少得可怜。相对而言,由于生源素养的原因,武大的硕士生不如本科生整齐,据说哈佛、耶鲁、北大、清华亦然。

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面临来自现代化、全球化、功利化的时风的挑战与压力。我们目前的大学人文教育,再怎么努力,也难以弥补我们的学生从儿童到青年理当受到的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与文明的教育。在西化日甚一日的背景下,本土化的人文资源的发掘、传承、参与、创造、转化的工作尤显重要。中国小、中、大学生理应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起码的教育,例如修习《四书》、《老子》、《庄子》(选)、《史记》(选)、《汉书》(选)、《诗经》(选)等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理当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教材,是中国人的信念、信仰与做人、做事的最基本的依据,是立身行世之本。但是,几十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缺乏国学基本知识和传统道德的教育,近十年来虽有所好转,但仍然不令人满意。就取得全社会普遍的族群认同与伦理共识而言,就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可持续发展而言,幼儿与中小学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对幼儿、小学生和中学生加强中华民族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不然,大学人文教育就根本没有办法做好。

从公民的文化教养与民族文明的健康发展来看,应当有法律严格禁止中学生的文理分科。同样的,我国应当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承传立法,或者说,应当在法律上规定,必须对幼儿与中小学生进行传统语言与文化的教育,维护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纯洁与尊严。必须改变目前青少年学英语的时间、精力大大超过学习国语的状况。在大学里,适度有点汉英双语教学是可以的,但大量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盲目提倡全英语教学,却值得警惕,如同美国所谓大片在我国电影市场横行无忌一样,长此下去,会使我们丧失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主体性。

大学生的必修课中,六或七门政治课共十四或十六学分(据说即将并为四门,但学分变化不大),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一门课六学分,共二十或二十二学分。以上课程的实际效果甚差(计算机只要会用就行了,学生们可无师自通),建议从以上课中匀出十或十二个必修学分,用来上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通识教育的课不是开得越多越好,在诸多通识课中,要形成核心课程,建议学习“四书”等数种中国文化的基本经典和一种西方文化的经典并作为核心课程(绝不要用中西文化概论之类的课程来代替)。傅斯年先生当台湾大学校长时,全校学生在大一时必上一个学期的《孟子》,一个学期的《史记》(选),增强历史感,培育健全人格与浩然正气,这个经验值得借鉴。否则,光靠选修几门比较泛一点的人文通识课或听几场人文演讲,仍不能弥补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缺憾。

大学人文教育的另一个问题是人文学科自身的课程体系的缺陷。一定要改变概论(原理)加通史(专史)的模式,使之变成以研读中外古今之原著经典为主的方式。几十年来受苏联影响,大学人文学科本身的教学工作最大的弊病是,课程体系成为概论加通史的模式。对此,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学生们学一点概论、原理、通论、导论、通史、专史、断代史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所有课程统统如此,不直接读一些东西方文学、史学、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领域里的原创性经典,那就有很大的缺憾,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原创力的人才。概论加通史的模式,是以否定东西方人文传统和不相信师生们能读懂、能分析与理解原著经典为前提的(就像今天所谓大学教学评估,是以不相信教师能讲好课为前提的)。概论、通论、原理、通史、专史等是一些专家们嚼过的馍,以此硬性地、填鸭式地喂养学生,养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怠惰,特别是思想的懒惰。长此以往,就丧失了思想的能力,只会人云亦云。我国大学人文学科的教育,往往变成背诵无聊教条的过程,学生所获益的甚少、甚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无关身心修养与国计民生。

二○○一年,在武汉大学校方及高级研究中心及其主任邹恒甫先生与文、史、哲各系的诸多老师们的鼎力支持下,我们创办了国学试验班、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创设这两个试验班的初衷,就是要改变时下我国大学文科教育不重视原著经典的状况,创造文科教学的新模式。在教学模式上,参酌中国古代书院和牛津、剑桥导师指导阅读及讨论的方法;在教材选用上,力求直接采用原典原著;在考核方法上采用闭卷考试与课程论文写作相结合的形式。

国学试验班与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的生源是从已进入我校读本科的文、理、工、医的学生中挑选的。在一年级学生读完一学期时,我们通过在校园张贴或在网上发广告等方式,欢迎各院系同学自愿报名学习国学或哲学。在放弃原专业(甚至热门专业),改学国学或哲学专业的过程中,同学们及其家长当然有很多犹豫与疑惑,每届约有百十名同学报名国学班,七十多名同学报名中西比较哲学班,通过笔试与面试的筛选,再通过试读,真正进入并坚持读下来的学生并不多。

四届国学班学生的人数:二○○一级十六人,二○○二级十七人,二○○三级十八人,二○○四级十八人。第一届国学班的学生已经于二○○五年七月毕业,确有读古书的好苗子,有九人被推荐免试或考入本校国学硕士班深造,有三人被推荐免试或考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中文或历史系深造,有四人就业(一位因其在国学班中有学习古汉语与日语的基础,被一家软件公司录用,另三位或考上公务员,或到报社等单位工作)。

国学当然包括传统学术的各方面,例如包括古代的天学、地学、农学、医学、数学与数术方技等,也包括歌舞、戏剧、书法等,但作为文科大学生或研究生的国学班,当然只能以经、史、子、集为主。国学的修习当以小学为工具,经学为核心。我还是认同晚清“穷治语言文字以通经学”的学风。学习国学更重要的是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了解中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所以然,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

国学试验班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矢志研究国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掌握古汉语、古文献等基础知识、基本典籍和治学门径,掌握两门外国语,了解国外汉学的基本走向的文史哲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对国学班单独开课,对学生的训练,主要是小学(即古文字、音韵、训诂,这还有待加强)与古文献,古文献方面的课程是导读“四书”、《老子》全书及《诗经》、《楚辞》、《周易》、《左传》、《庄子》、《荀子》、《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的选本等等。另外我们利用暑假给他们加强外语,或开第二第三外语。我们请文、史、哲各系优秀的教师及不少海内外专家来给国学班上课或演讲。同学们的视野比较开阔。我们讲“四书” 不仅讲训诂,而且讲义理,不仅讲知识,而且讲价值,讲为人为学之道,讲孔仁孟义的现代意义。

我们创办的国学班并非所谓“文科综合班”。文科综合班的课程往往变成文、史、哲现有课程之杂烩或拼盘。至于有小报说我们企图培养所谓“国学大师”,那更是无稽之谈,我们不会无知到那种地步。我们当然知道“国学大师”是培养不出来的,“读书种子”是很难寻觅的。我们创办的国学试验班可以说是国学入门班,就是通过古文字与古文献的初步学习,让学生背诵、准确理解一点经典,掌握读古书的方法,使同学们步入国学的门坎。培育国学本科生的方式并不是让他们进入研究,而是打基础。打好了基础,他们中有人日后有能力研究经学,有人有能力研究子学、史学或集部。有了这样的做学问的基础与方法训练垫底,即使不读硕士,出去就业照样能做好别的事业。其实很多事都是一通百通的,学哲学、学国学的同学毕业后就业,做什么工作都行,可能上手慢一点,但后劲足,潜力大。

需要说明的是,国学本科班培养的仍是人文学的通才,而不是国学专才。这一试验是为人文学的课程设置探索原典教学的路子。办国学班是一种尝试,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从国学硕士班开始,即可以说是培养国学专才的初步。我校首届国学硕士班已于二○○五年九月开班,有十一位硕士生,由文学院负责,挂靠在古代汉语硕士点。教师仍来自文、史、哲三院。每一位国学硕士生由两三位导师组成的小组负责,如主导师是中文系的,副导师则是历史系或哲学系的,反之亦然。国学硕士班有必修基础课“国学基础”、“国学研究方法”等,以上课程或以段注《说文》或以余嘉锡的《古书通例》或以王国维、陈寅恪等人的论文为范文或读本。另有选修课“甲骨金文研究”、“尚书研究”、“三礼研究”、“出土简帛文献选读”、“儒家哲学”、“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汉唐史学”、“宋明理学”、“明清哲学”、“海外汉学”等,这些课仍以导读文献为主。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拟办国学的博士班。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尚没有“国学”这个专业的名称、代码与编号,目前国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招生只能挂靠在别的专业上。

四年多以来,我们把国学本科班定位为“国学初步”、“国学入门”,是比较适当的。国学硕士班还刚刚起步。草鞋无样,边打边像。人文学的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都要靠积累。积以时日,我校一定会培养出肯坐冷板凳、有一定学养的传承国学的人才。当然,由于管理体制和时风的原因及就业压力,目前办国学班还非常艰难。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篇4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过程与方法。3.知识与技能。在这三个维度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置于首要的位置, 突出了音乐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和特点。而且, 这一目标将第一维度细化为“丰富情感体验, 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音乐兴趣, 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审美能力, 陶冶情操;尊重艺术劳动, 理解多元文化;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等诸多具体目标, 指向明确;第二维度细化为“1.体验。2.模仿。3.探究。4.合作。5.综合。”;第三维度细化为“1.音乐基础知识。2.音乐基本技能。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4.音乐与相关文化”。将过程与方法定位为课程目标的第二维度体现了音乐教学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目标, 教学过程和方法就是一种课程目标。在第三维度的细化中将“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4.音乐与相关文化”与“1.音乐基础知识、2.音乐基本技能”相并列。指明了在音乐课程目标中应注重培养全面高素质的“多专一能”型音乐人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包括:1.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 音乐情绪与情感, 音乐题材与形式, 音乐风格与流派。2.表现:演唱, 演奏, 综合性艺术表演, 识读乐谱。创造:探索音乐与音乐即兴创造、创造实践。3.与姊妹艺术,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这三方面将音乐教育较全面的强调了对音乐的审美作用 (1.感受与鉴赏) 、音乐技术理论 (2.表现:演唱, 演奏, 综合性艺术表演, 识读乐谱。创造:探索音乐与音乐即兴创造、创造实践。) 、除音乐相关课程以外的文化修养课程 (3.与姊妹艺术,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的重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高师音乐课程设置指明了方向。

二、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师范院校音乐系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声乐”、“器乐”、“舞蹈”主项, 除舞蹈课为集体课以外, 声乐和器乐都以小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学制为四年。其它专业课为基础大课, 大部分开设有:“乐理”、“和声”、“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合唱指挥”、“音乐美学”“音乐欣赏”、“作曲”、“曲式”、“音乐教学法”、“教学实习” (时长为三至六个月不等, 一般在大四进行, 现在也有在大三第一学期进行的) 、“艺术概论”、“配器”等。除此之外就是学校统一安排的理论大课, 一般包括:“大学英语”、“思想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从这些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得知:首先, 课程安排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 忽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学法”是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 但是这门课程开的很晚一般学校安排在四年级第一学期, 而且时间很短一般在一个学期之内结课。其次, “教育实习”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唯一手段一般安排在学生毕业前一次性完成, 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反复磨合与提高。这样作为师范生应有的教学技能和课外辅导能力的培养很难得到锻炼提高。导致学生的师范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上都较为薄弱。再次,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课程结构模式“在课程的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已设置的课程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1]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性的培养,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高师音乐教育中应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重视除专业素质以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课程设置要凸显高师音乐教育自身的师范性、基础性等特点。

三、高师音乐课程设置改进

“当前, 针对过去某种程度上存在的重技能技巧、轻音乐文化, 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 重某些专业音乐创作流派的音乐作品、轻多元文化的倾向, 应当提倡培养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所以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不以求其专为目的, 而求其全。也就是说,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以专向为主, 而需全面发展;不以求其深, 而求其正, 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以技术的数量为追求目标, 而求其根本质量。”[2]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理应是中小学或中等学校合格的音乐师资, 理应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 在教育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 尤其是对音乐学科性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 明确体现了音乐是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基础教育, 音乐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 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等。因此,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也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音乐课程设置还必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保证音乐师资的高质量, 进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因此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要体现在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多种能力, 全面发展;突出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范性, 让学生学会如何教学, 以便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的需要, 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在高师音乐课程设置方面要做到:

(一) 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要“多能一专”突出师范性

1.扩大选修课程, 力求知识能力结构的多样化, 除了“声乐”、“器乐”、“舞蹈”外, 曾设“播音主持”、“灯光音响”、“舞台设计”、“钢琴调律”等与音乐艺术相关联的专业, 以利于增强人才的灵活性、适应性;在“多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课程作为自己提高与发展的特长方向, 掌握一技之长以满足音乐教学各种工作岗位的需要, 也利于发挥人才自身的特长。不至于让学生出现“除了本专业其他一窍不通”的尴尬局面, “多能一专”型人才的培养必将大大推进整个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2.拓展音乐学科专业课程, 力求专业理论和知识的扎实、全面。构建以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教育素质为宗旨的综合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育人环境。原来学生往往只重视自己专业的提高, 认为自己的音乐专业技能高就表示能力强, 其实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方向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依据中小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四个教学领域, 高师音乐教育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 即“以音乐审美为统领, 音乐表现为载体, 音乐创造、音乐文化为两翼, 音乐教育为基础, 形成各有侧重、互相关联、互相贯穿的课程体系。”[3]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 充实课程内容, 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3.开设音乐以外的其他课程, 其内容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 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应减少原公共基础课程, 增加选修课程, 如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等课程, 有利于学生的多项选择,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教师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 高师音乐教育要多渠道实践

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学生要达到一毕业就能胜任教学任务的水平, 除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关于教学方法的传授与影响之外, 必须在实践中掌握实战经验, 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就要将艺术实践纳入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行列当中。不仅如此, 还要将艺术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中, 并进行考核和量化评分。艺术实践的方式可以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自己拟定, 实践方式基本可以有三种:

(1) 下乡采风及创作实践。高师学生一般已经具有较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学校可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就近为学生提供下乡采风的机会, 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平台, 让学生走出课堂脱离课本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搜集素材、掌握教学经验。

(2) 组织文艺活动、登台演出、试讲相结合的实践。如鼓励学生自己搞讲座、组织并参与高师音乐专业技能 (即演唱、演奏、舞蹈) 大赛、文艺下乡等;学生除了每学年的汇报音乐会、作品音乐会和音乐舞蹈晚会之外要多参加其他类型的登台演出活动比如文艺下乡、新年音乐会等, 此类活动不但能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和组织能力还将成为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和综合能力提升的汇报和展评。在教法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实行微格教学, 给学生提供试讲机会, 鼓励学生设计有创新意识的试讲方式。

(3) 定点不定时实习。加强音乐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在县市级地区中小学建立实习基地, 建立长期合作的基地关系, 与师范类学生必须要做的教育实习相区别, 不单纯依靠教育实习为实践机会, 在平时学习中不定期的让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战讲学, 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另一方面为基地学校提供师资, 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一般第一种方式和第三种, 由于受到资金 (比如路费、食宿) 的限制, 不容易落到实处, 第二种方式比较现实一些, 对于音乐专业来说也容易操作一些, 现在大部分高校一般都有学生汇报演出。但是第三种方式更加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更加符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 建议尽量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

结语

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发展。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除旧更新, 不断探索适合我国的、走向开放和全面的音乐教育模式和理念, 以便更好的迎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并不断向开发人的智力和创造力、提升人的审美性的方向探索, 最终通过音乐教育达到人格的完善。高师音乐教育是国家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重要环节, 学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因此, 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应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 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开设音乐教育课程, 不断完善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为音乐教育课程营造良好的氛围, 培养高效优质的高师音乐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我国高师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1) .

[2]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 2002 (1) , 15-22.

高校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篇5

素质教育,是指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人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人的生理、心理、文化、能力和道德为内容,以激发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手段,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文件《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将未来南开大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核心观点定义为“公能”。“公能”一词最早见于晋代袁宏所著《后汉纪·顺帝纪》:“ 峻(任峻)以公能,召拜选。文武吏各尽其用,发剔奸盗,不得旋踵,民间皆畏之。”

结合目前我院现状,所谓“公能”,即“公正能干”。“公正”是指要培养“明事理,辨是非,懂大体,晓全局”的学生,而“能干”则是指要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实用型学生,这也将是我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

文件中提到了新时期学生素质教育的三个转变:

——在办学观念上,从“学科为本”转变为“学生为本”,即真正实现“一切以学生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是集教学、科研、队伍、基地等于一体的育人综合平台,学科建设要为“育人”服务。

——在教育内容上,从侧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重在“提升素质”,即要超越知识教育,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知识是提升素质的必要内涵和重要载体,既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培养模式上,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努力形成学生自觉学习的生动局面。既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也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教学互动。

在这三个转变的思想指导下,本系同仁经讨论,对于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有一些想法,愿与诸位分享。

大学生的基础素质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即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四者是相互促进。美国各高校相当重视“通识”教育,创立了一整套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1945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领导的委员会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即能有效地思考、清晰地交流、明确地判断和正确地辨别普遍性价值的人。20世纪50——70年代,哈佛校长德理克·博克指定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主持改革通识教育,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教养的人。在以后的时间里哥伦比亚、哈佛、迪堡等许多大学都创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通识课程。他们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具体职业做准备,而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一个大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和工作,他们首先应该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学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应该将视角放在学生的“通识”教育上。并且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不应该仅仅限于通过学生工作,学生活动以及有限的几门思想政治教育课,而应该在课堂授课领域内增加比重,强化目前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且增加新的以培养学生基本道德情操和基础素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

哈佛大学的罗索夫斯基于1978年提出了((哈佛核心课程报告》,把哈佛通识课程分为五大领域:文学与艺术、科学与数学、历史研究、社会与哲学分析和外国语文与文化。到1985年有所变动,课程分为六大领域:文学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和外国文化。哈佛大学创立的核心课程可以说是美国本科教育课程的典型代表,它不仅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要求,而且也蕴涵着一种教育哲学,即:哈佛的学生既要进行某一特定学术性专业的训练,又必须接受广博的教育。它假定学生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一些指导,而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在知识、技能和思维习惯方面给予指导,使他们成为有教养的人。从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可以看出,他们在内容上不仅强调基础性、全面性,而且更加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融通性;既强调课程的知识层面,更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在课程设置与安排方面,人文素质教育在内容上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审美教育、传统与文化教育、科技与社会教育、政治、法律、经济基础知识教育,文史哲基础知识教育,心理与人格教育等

(1)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处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位置。核心课程以介绍综合性、基础性的知识为主,是学校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应当掌握的人文知识。可以分为思想政治、哲学、历史系列课程(如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政治学原理、中国哲学简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古代史、中国革命史、世界宗教史等),经济、管理、法律系列课程(如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法律基础、法律的原理与应用等),语言、文学系列课程(如大学语文、公共语言艺术、商务英语、中西文化比较、中外文学名著赏析等),艺术审美系列课程(如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欣赏、音乐鉴赏、美学概论、美术基础等),教育、心理系列课程(如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等)。

(2)技能课程。技能课程主要培养、锻炼学生走上社会后为人处事的能力。社交礼仪方面的,有商务谈判与口才技巧、交际与礼仪等;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有面试的艺术、公文写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恋爱家庭方面的,有婚姻与家庭、现代家庭教育等。

(3)特色课程。各理工科专业为主的独立学院应结合本校的发展历史、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学科建设的特点、师资力量的具体情况等,开设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特色课程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已有的专业知识为背景,使学生在学习特色课程的同时,能加深对专业课程的理解,拓展知识面。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思考 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考

当前学校体育较之上个世纪有了很大发展,在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除了上好课堂45分钟体育课,还需要有更多的课外体育辅导的过硬本领。比如在大课间组织健美操,啦啦操一类的舞蹈,比如在放学后组织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篮球队,跆拳道队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在45分钟的体育课上的确有很好的表现,但在课外体育指导方面就显示出了能力的不足。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家长方面都更倾向于聘请有过专业运动员经历的或运动训练专业的体育人才。原因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专项能力不突出,从体育项目角度看,每个项目都学过,但每个项目水平都非常有限。

1 体教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课程设置是课程方案中的一项主要内容。课程设置是学校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师资水平,体现地域特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和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的保证。因此,在各专业课程方案中,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校落实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质量。

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教学三个部分。必修课包含公共课(政治理论课、工具课)、专业课。选修课包含专项主修课和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训、实习、劳动、毕业论文等。由于实践教学环节时间相对较为集中,又有一定的机动性,各校的状况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只对各类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

在体育教育的专业必修课里涵盖了体育的大多数重要项目,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摔跤,游泳,滑冰,手球,棒球,举重等,这些项目能否开设基本取决与学校场地和器材的提供情况。比如冰球,橄榄球没有开设,是因为没有相应的防护工具。所以这样的必修课程就显得不是非常必须了,这些课程少则18学时,多则几百学时,这些大量的必修课程占用了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从而挤占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的课时,拿2013级学生体育选修课的课时来说162学时,分3个学期上完,这样的课时投入和田径,体操几乎没有差异,和三大球相比也没有多大差异,也就是说学生的专项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当然没有一技之长。还有一种观点说专选的内容不能只存在与课堂,还要有大量的课下练习时间,这个问题不仅要从课时角度去考虑,还要从体育这门学科的本质来考虑,即运动员需要体能的恢复。学生从事体育训练与理论课不同,理论课可以一天连续上若干节,但体育训练课程就要考虑到学生体能的情况了。换句话说是大量的必修课程占用了学生宝贵的体能。田径,体操固然是运动之王,可以提高人的基本运动能力,但是在大学期间用大量的课时和学生的体能来练习是否有足够的必要还待考证,田径和体操中其实是分为很多小项的,退一步说是否可以考虑拿全部的田径课的课时学习一个小项,比如跳高,这样即达到了田径对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又让学生有了一技之长。同理体操也是一样。

2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对于专业的理解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基层体育教师,这一点深入每一个体育教师心中,所以每一个项目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绝对不会忘记教师教法这类内容,二十多个项目其实就等于二十多次教法课,这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巨大的课时浪费。体育课堂的组织的确至关重要,我们是否可以专门开设一个教法课程,规范教师专业用语,队伍组织与调动等教学教法的问题在一门课程中集中解决。这样就可以节省下来很多时间让教师和学生真正在专业上下一点功夫。

3 几点建议

3.1 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的比重

必修课与选修课实际上标志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一个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越是单一,其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修课就越多。但当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出现多样化的趋势时,选修课的比重就得相应地增加,充分体现出课程方案的发展趋势是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越来越大。选修课学时的大量增加,既保证了学生所学选修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保证了学生有自由发展的机会,从而促进个性的发展。或设计限制性选修课,比如田径和体操二选一,再比如单杠,双杠,鞍马,自由操四选一,再比如足篮排三选一等等。

3.2 加强专业学科课程,相应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

基础理论知识是一切专业学科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接受和处理知识经济时代巨大的信息量。但是,体育学科有体育学科的特点,体育学科更着重本体感受,从纸面的来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术科课程比例的增加并意味着学生将掌握更多的运动技术和技能。。

各个学校还可以因地、因校、因人制宜,灵活多样地开设各类课程,各个学校可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充分运用各校独特、宝贵的教育资源,建设本校课程,形成课程特色,为社会培养特色人才。

3.3 足选修课,增强适应性,提倡课程小型化

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要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又要适应知识化和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需要,以应对21世纪对体育教育人才的要求和市场竞争的挑战。在培养模式上要从过去以培养“体育专才”为目标向以培养教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的“体育通才”。转变选修课程体系与结构的改革是体现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广适应和重创新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规格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新型的知识体系、扎实的专业技术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这种选课方式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创造了条件,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了过去所培养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状况,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发展个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简介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021000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篇7

关键词: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从实验阶段到全面实施,效果明显,但还是存在部分问题。而《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在2011年11月颁布,它的颁布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提高教师质量是关键环节,因此体育教育专业职前培训课程要进行改革,以适应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的对接。本文分别从当前河南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等方面入手,分析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在现实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之间的衔接情况,旨在为体育教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河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当前河南省部分学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情况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专家访谈法。针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情况与问题对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同时针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访谈,对于二者之间的对接问题进行咨询访谈。

2.文献资料法。搜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基础教学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研究与探讨,同时对河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与探讨。

3.问卷调查法。对当前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情况以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研。

二、结果与分析

(一)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问题。

1.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情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其培养方案主要培养目标有两种,一种是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另一种是培养体育人才。单从培养目标上看,1997年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内容,即学生要求学习方面入手;而2003年的培养目标则是注重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工作能力。而当前学生学习目标主要有:考研、找份好工作、拿文凭、做专业体育人等等,而这些与课程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学习目标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2.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发展需求脱节。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河南省部分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受传统体育教育政策的影响,课程设置情况具有局限性,课程对于基础理论与竞技体育项目为主体课程,而对于现代社会需求的休闲体育、娱乐体育、体育交叉学科等课程较少。在基础课程中外语、计算机、政治教育等课程得到重视,体育人文、体育文化等课程重视不够;在技术课程中,注重运动技术培养,缺少相关理论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课程。重视学生技术与成绩,忽视学生个人能力方面的培养,缺少对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培养与社会实践能力相关的课程。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融合与整合不够,课程独立性较强。调查表明,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中的显性课程比例较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培养师资中的实习环节。据调查,当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在校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较少,导致他们在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不能很快适应并成为基础教育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学生在合作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欠缺。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对教学实践与教育实习不够重视。在培养理念上,多年来一直以“一专多能”为主要目标,即所谓“一专多能”是指在运动技能上学生要有一个优秀的运动项目,而其他项目也略知一二,但不精通,这种思想的价值取向有悖于体育教师成才的规律,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师素养培训有待提高,这大大偏离了社会的需求。事实上,“一专多能”应当可以理解为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其体育教学的多种教育能力。这些能力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与训练获得的,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缺少对大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方面的培养。

(二)当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情况存在问题与分析。

1.新课改的目标与要求。基础教育各教学阶段要求不同,即小学的课程要求是培养学生兴趣;初中的课程要求锻炼习惯和掌握健身知识;而掌握运动技能则是高中阶段的课程要求。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出现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脱节的情况。“健康第一”是新课标的指导思想,符合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潮流,但应试教育的思想的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课程要求偏离了国家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得体育教育的功利性增强。

2.体育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不能发挥积极作用。部分基础教育管理者一直以来不重视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因而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也就相对较低,对体育教师在专业技术与教学技术的培养与发展上也相对较少,年终评优评先的机会相对其他教师少,这就大大消减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使得群体业务能力提升受到影响。体育课程新目标的落实与体育教师息息相关,重视体育教师,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业务培养,改善学校相关制度与保障,是真正落实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目标的关键。

3.当前河南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的相关问题。新课程标准中基础教育课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基础体育课程应该从这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其掌握一定的技能,培养其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体育观。然而调研发现,河南省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全面把握其真正含义,其课程内容较为单一,教学内容简单,教学理念与新课标理念不相符,不能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与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课程较少,如武术等项目。当前,河南省部分中小学开展了武术特色学校的建设,不能不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教学工程,对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4.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在具体实施中得以实现,而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在实际实施中并不能贯彻实施。教育监管是教学改革实施的监督措施,能够较好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开展与实施。然而,实际上学校教学监督制度不够完善,或者说教育监督不能执行,就形成了对一线教师的监管力度不够,使得教师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自觉性与敬业精神来完成教学任务。然而,教师之间又存在很大个体差异,在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存在差异。因而,靠自觉的课程实施是目前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要解决的问题。

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体育课改对接的策略

(一)深入调研,适当调整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灵活掌握,适当调整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开设课程,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体育教师不是单纯体育教练员,体育教师职业的专门化,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要合理完善,使学生在基本运动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要提高教育方面的基本素养。体育专业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因此加强学生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是适应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二)正确认识与分析基础教育体育教学课程性质,把握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健康第一”要在课程的组织实施、课题评价等方面有所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健康概念有全新全面的认识与理解。选取适当的健身类课程作为教学内容,把竞技体育项目作为健身的方法手段,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的联系,选择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精选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技能的课程。课程内容要按《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第一”的理念的要求调整。建立基础教育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之间的联系机制,让高校学生深入了解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三)加强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培训。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主要传授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又是未来基础教育的实施者,二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加强高校教师培训,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基础教育教师人才的保障,也是培养高质量基础教育体育教师人才的保障。

四、结语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存在必然联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应该改变现状,确立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体育专业人才,应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超越,如果要完成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实现新课程的教育目的,高校教师、基础教育的管理者以及基础教育体育人才都要转变观念,切实从实际出发,通过探索、实验,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汲取新的教育理念,真正立足于基础教育,使高校体育教育与基础教育体育有机衔接,最终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关北光,李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1:28~31

[2]高松山,云林森.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98~100

[3]刘坚,刘华等.云南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之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5:75~78

[4]吴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好课”的判断[J].体育学刊,2013,2:62~64

课程设置应体现教育本质 篇8

教育, 不仅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 还要给学生忧患意识。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并不是杞人忧天。在地震、洪水、车祸、火灾等灾难中怎样保全自己、帮助别人, 既要有道德素质和生活经验, 也要有体能和本领。如果平时没有任何危机感, 不做任何储备, 一旦灾难来临, 就会措手不及。

教育, 要教学生有备无患的意识和转危为安的能力。这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如能先为学生储备应对危机的体能及技巧, 一旦面临灾难和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刻, 我们的学生就能够凭借储备的体能和技巧, 进行自救和救人。比如见到有人溺水, 成年人理应施以援手, 但是在现实中, 很多救人的英雄, 徒有一腔热血, 可自身却不会游泳, 结果往往使人既赞美壮举, 又为之扼腕。现在的生存教育往往是地震之后讲防震, 水灾之后讲防洪, 如果学校都能够像厦门大学那样, 居安思危, 根据各校条件开设适当的生存训练课程, 使更多的人具有自救和救人的本领, 其结果可能就会好许多。

因此, 学校的品德、文化、体能、技能教育, 都应面向应用, 未雨绸缪, 使学生面对困难时, 能用学过的东西化解困难。日本是发达国家, 国民的生活水准很高, 但他们从小学起就进行危机教育, 除了防震等训练之外, 小学生冬天裸背跑步, 中学生训练爬冰卧雪, 既提高体能的适应性, 还达到了激励意志的目的。因而, 当9级强震、海啸到来时, 日本人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沉着、镇定。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篇9

1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几大主要弊端

当前,我国高校现行体育课的枯燥和乏味,令许多大学生和家长痛心疾首,很多学校开展体育课,只是简单的做一些跑步、拉伸等简单的体育活动,根本没有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这不仅大大地降低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且也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产生一定的惰性,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由于一般趣味性的体育项目都带有竞技性质,比如篮球、排球等,学校考虑安全因素,往往少开、不开。至此,使得我国部分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全局工作中“短板”问题日益突出,存在评价机制不完善、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受传统体育教学概念的影响,不少学校认为体育就是为了达标,很多学校把体育课上成了体质健康测试课,本末倒置,功利色彩严重。根据大量文献资料显示,可以看出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大弊端。

1.1 体育活动内容单一

体育课程的设置没有新颖性,缺乏趣味性,总是跑跑跳跳难以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实践体育课程活动当中,由于体育教师往往只单单重视学生生理运动是否已达标,而在心理健康的指导方面非常欠缺,因此导致学生往往带着逆反心理和负面情绪进行体育练习,这不仅完全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而且对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方面以及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布置教学场地器材,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用心去让每个学生能够“动”起来,真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在有限的条件下上好体育课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职责。大学生由于受专业课程的压力随之增大,生怕浪费时间,整天就是看书做作业,但无暇顾及身体健康与否,造成成绩一路下滑。因此,我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们传授知识,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用信任、鼓励、表扬等方式来开启学生封闭的心灵之门,让他们在自信中释放压力。减压最好的办法就是体育锻炼。针对体育学科的特殊性,我们在注重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要将体育专业书本知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1.2 教学项目被割裂

随着世界体坛运动的跳跃式发展,高校体育也呈现出摇摆式的发展模式,各项体育教学项目以多以分散式的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施教,学生不是在学项目,而是在学一个个被拆分的技术,使得体育本身具有的人文属性和“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如何抓好专业体育项目活动理解不够深刻,对体育的教学质量、教学模式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都缺乏较为专业的评价体系。与此同时,教师数量与专项能力存在缺口;缺乏教材,评价测试手段有待完善;比赛是培养兴趣、激发锻炼主动性的关键;引导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各级校队;消除体育教师对于意外伤害事故的思想顾虑等是体育教师现在所面临的五大难题。

1.3 体育评价应试化

体育考试是评价学生体育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随着人们对于唯分数第一的“应试教育”的痛恨,各级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育方针政策,然而,体育考试仍然带来了一些负面现象。那就是越临近体育考试越是“恶补”,加大训练量,延长训练时间,增加训练强度,这些做法颇有些“应试”的影子。大多数学生天生喜欢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体育锻炼的条件。要培育专门的体育师资,提升教材的规范化和体育课程的科学性,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吸引他们锻炼,不能只去应付体育考试。身体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从培养孩子热爱运动,养成运动习惯方面入手。教育其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运动作为一个重要的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在长期的时间里不断的对其进行强化、教化、重复。

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专业体育教育人才目标进行实施和优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强、内容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其优化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改革,其二则是体育课程内容的革新。当前,中国体育改革的主要难点在于怎样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过渡到专项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当前的体育课像其他的文化课一样,受到驱动机制的影响,具有应试倾向,因此我们所要改变的体育课程的形式,实际上则是为改革体育课的驱动机制,让体育兴趣成为驱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的主要动力,推动专项体育课,以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目标作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突破口。据此,率先优化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体育课程改革,探索学校体育改革全新的方式、路径、管理和保障模式,从而带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变革,更新传统体育教学理念。

2 课程创新,实现多元体育教育改革的优质发展

课程创新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高校体院应以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将自主教育课程、自主学习课程、自主活动课程、自主评估课程。凝练出“全人教育”的课程目标,构筑“生本、一体、多元、综合”的体育优质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探索课程和主题德育校本课程等三大板块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体育课程创新带来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多元优质发展。学校结合学校育人目标,合理开设体育基础课程、拓展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加快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鼓励学校创新体育课程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加大体育课程整合和校本课程开发力度,积极探索国家体育课程校本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在学校层面,体育课程改革包容三项内容:一是体育创新课程实施,通过课程、教师、学生和环境的互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二是丰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三是拓展体育课程内容,丰富体育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实际联系,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促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体育锻炼体验及感悟,提高思维的敏感度和流畅度,提高学科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生发展的质量。学校应从学生培养目标、成长方式和学生未来发展趋势出发,构建科学地校本体育课程体系和体育教学质量标准。作为学校一名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挖掘课适合当代大学生锻炼需求的体育课程资源,调动师生参与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引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方向,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3 定位优质体育课程设置,释放体育课程新活力

在体育课程引领、规划、建设、实施、管理、评价等六大方面作为定位优质体育课程设置的主要驱动力,促使各高校体院校领导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回归教育者本色。教育局应及时组建高校体育课程教材调研,鼓励学校对体育课程计划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加强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施管理,有组织地开展体育课程评审认定,并鼓励学校引进和开设国际体育课程,与此同时,结合提升高校所要求的素养工程,从学生评价到课程评价入手,改变过去重视“课堂”忽视“课程”、“重结果”忽视“重过程”的做法,引领学校开发、利用、享受体育新课程,创建具有生命活力体育课堂,从而形成完整的、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与课程文化。

4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优化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及培养目标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创新促进了教育质量跨越式提升。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在特色发展道路上,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起点,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委契机,重点改革开展游戏和运动想结合的体育教学,在体育运动项目方面要机遇学生充分地自主选择权利。榆次同时,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体育课要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体育教学应该实行体制健康促进、运动技能掌握和健全人格培养的三围目标,推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积极优化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健康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强。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应及时以国家“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为契机,依托现代化科技教学资源优势,深度推进现代体育教育制度建设,深度推进高校体育课程基层改革,以体育专业目标培育创造性体育人才,完善学校内部完善课程治理,实现体育教育的高端化、集聚化、多元化。

5 结语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生命是教育的基础,而身体是生命的基础,忽视身体就是忽视生命。参加体育锻炼的作用并不止于强身健体,参加体育运动对高校大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体育训练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学会尊重规则和权威,令他们较快社会化,为未来的成功打好基础。正如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一句名言所说:“健康的身体孕育健康的灵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发展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而进步。体育自身又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作用。体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只是体育的竞技因素,人们更关注它的结果,而忽视了体育对人的培养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姝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

[2]蒋健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专业化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潘涛.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分析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刘兵.“十二五”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5]张丽娜.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6]宣蒙蒙.我国部分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7]关北光,李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1):28-31.

汽车维修教育课程设置分析 篇10

1 汽车维修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1. 1 课程设置的内涵

所谓课程设置就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过程中,学校所开设的教学科目。[1]就我国目前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在中小学开设的教学课程往往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但是在职业技术学院与高等院校中课程设置则往往是学校同专业需求与人才培养需求的要求下对其进行设置,需要学校自主进行研究与开发。

1. 2 汽车维修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是否对课程进行恰当的设置,对教师能否正常开展授课,在其授课过程中能否将其知识结构灵活应用到教学中;对专业教学是否能够实现其专业培养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影响,对学生在以后参与到社会实践与工作实践中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与维修技术,这样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实现其个人价值。因此,必须保证汽车维修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从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与实践技能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升。

2 汽车维修教育课程设置的实施

2. 1 精简当前课程,提升课程的综合性

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学校应该明确其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尤其是要将学生培养中的核心能力与核心课程实现较好地连接,从而能够对教程内容实现优化,并根据学生的培养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与排序,能够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通过查阅相关的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简介与各个学校的教学计划来看,汽车维修专业中课程设置往往包括: 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学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维修工艺以及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内容。根据当前市场中对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实际情况来看,对人才的专业素养与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较高,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为了减少学生学习压力,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相关性较高的基础课程进行缩减,在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中,对课程进行开发设置的过程中,可以将《机械制图》 《工程力学》以及 《金属材料学》三门相关性较高的基础性课程进行教学结构与教学内容优化,设置为《机械基础综合》课程,可以将该课时用于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维修技术。同时,根据当前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新技术需求,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将 《汽车电器设备》 《汽车空调》以及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进行整合,从而形成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这一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教学,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还需要学校定期到汽车市场中调查,了解当前汽车市场实际情况和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并对未来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进行科学、大胆的预测,从而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2]

2. 2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合理增设选修课程

因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一些基础维修技术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维修的相关技能与技术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汽车维修行业的变化,对其课程设置进行更新。例如在近年来的汽车维修专业中,开设了汽车管理与营销、汽车装饰与美容等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汽车维修技巧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与市场中汽车维修行业的对接,在学生毕业后可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也实现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3]同时,在汽车维修专业中为了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要开一些选修课。就我国目前的汽车维修专业,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建设还比较欠缺,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未来发展方向,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要使学生的就业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2. 3 加强对教材的设计,加强校企合作

科学、合理的教材是实现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实现课程结构调整的重要前提。学校在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进行设置时,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与学校实际的实验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以及市场需求,在教材中适当地引入一些新内容,对当前的汽车维修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行介绍。[4]

在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技术型、实用性人才。因此,在对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加强对实践课程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需要学校能够大力支持,建立校园实训基地,并能同汽车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针对目前实践性与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在实训基地开展教学,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时在其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安全与正当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2. 4 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机构

在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中,在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置,要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还需要对教学评价机构进行优化与完善。在对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考核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的技能考核作为考核中重要内容,所以要将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取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选择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操作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要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中对 《汽车运用工程》进行考核,该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且该课程中包含的知识点较多,仅仅通过闭卷考试或是实践技能考核,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全面的评价。因此,在对其进行教学评价时就要求教师能够将闭卷考试与实践操作考核结合起来。也可以采取开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增加对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进行考核,需要学生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论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培养市场所需要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使学生从学校毕业后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岗位需求,从而实现其个人价值。因此,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从而满足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

摘要:在当前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中,要求汽车维修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具备专业技能。汽车维修教育课程设置对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文章就汽车维修教育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分析汽车维修教育课程设置对培养专业型、实用型汽车维修人才有重要的影响,在对汽车维修教育课程进行设置时,需要学校将教材、市场需求、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资源等多方因素相结合设计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汽车维修,课程设置,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友良.浅谈汽车维修课程的改革——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启示[J].轻工科技,2012(8):148-149.

[2]黄关山.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134-136.

[3]何振俊,葛强,张朗昌.浅谈远程开放教育与城职院高职教育的课程互通与学分互认[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36-39.

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研究 篇11

关键词: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实践教学

中国分类号:G65

实践教学是教育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都具有理論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加强实践教学已成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关键环节。

一、实践教学及理念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是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1]实践教学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教学侧重基本理论、原理、规律等理论知识的传授、具有抽象特性,易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2]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地域性强、开放性大、制约因素多、教学环境复杂、可控性较差,因而,不少师范院校的实践教学存在着形式化、随意化、实效性弱化的偏向。因此,要切实提高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促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是一个不需要严格规划的教学环节。然而,随着对实践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入,显而易见,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的成败。实践教学基于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知”与“行”统一,学问与德行并重,既注重内在思想、理论素质的提升,又关注外在行动的展示,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采取答疑、对话形式进行教学。[3]实践教学理念在师范教育中,努力贡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课程编制和教学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突出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使所学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固化为良好的教育教学素质,进而转化为合格教师应具有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的系统化的师范课程与教育模式。

二、基于实践教学理念的教育类课程反思

(一)教育类课程设置相对不合理,重视学术性,轻视师范性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不少师范院校盲目向综合性高校发展,“去师范化“倾向严重,极大影响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体现在教育类课程上,即是重视学术性,轻师范性。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的师范生,甚至部属师范大学的师范生,他们的培养目标就是学生考研,因此就忽视了教育类课程的作用,学生只有在考研失利的情况下才去任教,这样就必然导致其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教师的角色。

另外,师范院校虽然有师范与非师范专业,但是在前两年,他们开设的学科课程大同小异,从第三年开始才分开培养,师范生才有机会接触教育类课程,甚至有的师范院校的二级学院,如西南大学,本科前两年不分专业,这就使得学生不便确定自己的目标。[4]

(二)实践教学时间短、形式和内容单一,教学技能训练环节薄弱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积累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一环。从目前师范院校的教育 实习情况来看,一是时间过短,基本上是一次性的、终结性的教育实习,且安排在全学程的最后,利用6—8周的时间集中进行实习,但实际上很多学生真正在学校实习的时间只有4—6周。二是形式单一,主要采取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两种形式。[5]三是内容简单,部分师范院校的教育见习仅仅要求师范生到中学观摩课堂教学,回来讨论一下就完结,对于见习的目的、见习的内容、见习的要求则鲜有问津。在实习的过程中,只能让实习生讲几节课,配合班主任做一点工作,较好的还可能主持一次主题班会或团、队活动,而深入细致地做中学生的思想工作,全面掌握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家访等等,根本无法落到实处。而有的实习生甚至连实习班主任的机会都没有,仅仅在中学完成高师院校规定的教学实习任务。时间短、形式和内容单一,加上前期准备不足,后期缺少反馈、巩固,这样很难使实习生通过一次性的实习对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及教师职业有一个全面的接触和了解,难以使师范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技能。

(三)实践教学基地较少,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实践教学基地是承担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师范生向教师转型的物质场所保障。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一方面有利于师范院校的教师组织教育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基地学校的指导教师熟悉师范生的情况,有效地加以指导。[6]当前,师范院校实习基地较少,并且与学校距离较远。以河南省为例,截止2013年,全省共有14所师范院校(或以师范类专业为主),其中仅有7所师范院校开办附属中小学校,开办2所以上(含2所)附属中小学校仅有3所师范院校,分别是河南师范大学3所(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各1所),信阳师范学院2所(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各1所),郑州师范学院6所(附属中学4所,附属小学2所)。

(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实践教学评价是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7]评价本身具有激励和反馈功能,通过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励他们更好地加强技能训练。然而,目前师范院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一般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忽略了形成性评价。评价过程中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标准不统一、评价不全面问题较多存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不利于评价功能的发挥。

三、基于实践教学理念的教育类课程构想

(一)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

从广义上说,学术性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性,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师范性是指教师的教育专业性,解决“如何教”的问题。[8]学术性决定着教师的知识结构,而师范性则决定着教师的技能结构,二者决定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师范教育要兼顾学术性和师范性,现代教师必须即是学者又是教育家,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在增加教育类课程比例的基础上,要实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比如,除了开设和改造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实习等教育类课程外,要增加选修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技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方法、西方教育理论等课程。endprint

(二)拓宽实践教学时间、形式和内容,强化教学技能的训练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践教学时间与形式都不够充足,如美国,实践教学形式分为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教学实习等,且实践时间达到75—100天;英国实践教学更是达到24周,主要是到实习基地集中实习;法国通过连续性教育实践,时间为486学时(占两年时间的25.7%);德国的教育实践每一周四个学时,另外还有两年的教育见习,结合教育课程的实践活动进行顶岗教育实习。[8]因此,我国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不应只是一次终结性的教育实习,而应该是一种贯穿整个学程的教育实习。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让学生充当课堂教师的助手,代理班主任,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辅导个别学生或学生小组,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活动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学程的始终,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而且促进学生提前進入教师角色。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进与中小学的互惠关系

参照国外发达国家教育类课程改革经验,师范院校应首先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关门办学、唯我独尊的办学观念,主动加强与中小学和基础教育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尤其是师范院校附近的中小学,应建立长期的实践教学合作意向。师范院校可以为实践教学基地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服务和辅导,可以提供师资培训、设备的使用及图书的借阅等服务和帮助,师范院校教师可以和实践基地的教师开展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如课题立项、互开讲座等。总之,要不拘一格、全力推进师范院校与实践基地、中小学的互惠、合作关系,开创共赢的局面。

(四)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实践教学评价,不但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还仅仅是教师的主观评价,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学生自我评价、团队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实践水平,了解自己的教学优缺点,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改变实践教学结构,改善实践教学环节,否则所有的教育类课程改革都是无根无源,最后也无的放矢;团队评价能促使学生清晰的确定自己是团队中的某一环节,而且不是可有可无可以滥竽充数的一环。只有把团队合作上升到考评的高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否则团队仅是凑在一起又毫无凝聚力的若干人。教师评价是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的主要来源,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率,积极性,专业精神等给出整合成绩,此外,教师评价还结合实践基地评价。这样,学生自我评价、团队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可以相对客观、全面作出评价,并调动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和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10.

[2]高悌.新世纪高师课程的研究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77.

[3]赖志群.高等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3.

[4]李阳.我国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5]刘敏.关于实践教学理念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49.

[6]刘琳,刘志新,吴忠强.高校教学质量模糊评价体系及实践[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9(3):417.

[7]王大钊.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新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02)154.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篇12

一、《修订版》相对于《实验稿》的创新之处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体验, 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它在人的生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诱导、启迪的作用。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 《音乐课程标准》也作了重大的改革与创新。《修订版》主要是在《实验稿》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 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教育价值、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不少的调整、修改和创新。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 对音乐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明确

1. 课程性质更加突出

《修订版》深化了对音乐课程性质的理解, 把原来第一部分中的“课程性质与价值”改为了“课程性质”, 并且从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从性质中体现了价值内涵, 并且明确了音乐具有较强实践性这一特点。

2. 课程基本理念更加综合

《修订版》将《实验稿》中的十条基本理念进行整合、提炼, 变成了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协调统一的五条。具体变动情况是, 将《实验稿》的第一条“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和第二条“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进行合并, 变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同时增加了“音乐的情感体验, 应以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等内容;将《实验稿》中的第三条“面向全体学生”和第四条“注重个性发展”直接合并成为第五条;将实验稿中的第五条“重视音乐实践”和第六条“鼓励音乐创作”合并为第二条“强调音乐实践, 鼓励音乐创作”, 从而把音乐实践由“重视”提到“强调”的层面上;把实验稿中的第七条“提倡学科综合”进行创新提炼, 变成《修订版》的第三条“突出音乐特点, 关注学科综合”, 更进一步强调音乐课程的特点以及价值所在;将《实验稿》中的第八条“弘扬民族文化”和第九条“理解多元文化”合并为“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强调音乐文化的主要地位。将《实验稿》中的第十条“完善评价机制”在此部分中删除。

3. 音乐课程的本质特点更加明确

《修订版》从整体来讲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更加突出, 凸显了音乐学科的内在性质与理念, 明确了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强调了音乐较强的情感性、审美性、再现性、形象性、实践性等特点, 也更加清晰了课程的价值导向。

(二) 对音乐课程要求的进一步细化

1. 对音乐课程的要求用词更加准确

这主要表现在内容框架中用词的改变。比如, 《修订版》将《实验稿》第一领域中的“感受与鉴赏”, 改成了“感受与欣赏”,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含义却有很大的区别。“欣赏”一般是怀着美好的心情去品味、感受, 而“鉴赏”则较为深入, 它是通过对照、比较和评价性的判断来欣赏, 两者的感受程度不同。所以,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 “欣赏”较为恰当。又如, 《修订版》将《实验稿》领域三中的“即兴创造”修改为“即兴编创”, 这个要求是有不同的, “编创”具有编排创造的意思, 比“创造”更适用于音乐艺术当中, 也显得更专业。

2.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更明确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内涵和体验作品意境, 《修订版》对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体现“技巧为作品和感情服务”的精神。主要体现在: (1) 在节拍感受能力上, 要求小学1~2年级能对二拍子和三拍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3~6年级主要是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的律动感。 (2) 在演唱上, 《修订版》对演唱歌曲类型的要求更为细致。例如, 对于小学1~2年级, 具体到指定民歌类型的要求;到3~6年级时, 针对学生的生理特点增设了了解变声期嗓音的保护措施等内容;在3~9年级时, 还把京剧和地方戏曲的唱段要求加入其中, 更加重视京剧和地方戏曲的学习和传承, 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3) 在演奏上, 《修订版》对所要学会演奏的乐器类型作了明确的要求, 主要是竖笛、口琴、口风琴等。 (4) 在识谱能力上, 《修订版》的要求提高了。例如, 《实验稿》在3~6年级时, 只要求学生能够识读简单的乐谱, 而《修订版》中则把原来7~9年级的“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 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提到了3~6年级, 并且把7~9年级中识读乐谱的要求提高为“具备识谱能力, 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二、音乐课程价值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教学一线音乐教师的访谈得知, 在实施和推进《实验稿》的过程中, 音乐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下两点。

(一) 教师的专业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课程的开发者和传递者。教师的专业化, 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表现这样一种转变过程。它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修养, 它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1]音乐教师在专业化道路上, 需要比别的教师付出更大的努力。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前中小学校普遍把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当作主要学科, 而把音乐当作副科, 造成音乐课的社会地位不高, 相应地音乐教师获得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就少。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 (尤其是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中小学缺少专业的音乐教师, 音乐课常常由其他学科的教师顶替。这些教师能勉强完成音乐教学内容就不错了, 对《音乐课程标准》自然不能充分有效地实施, 这就影响了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所以音乐教师在专业化方面, 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 教材的编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教材是《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优质的音乐教材不仅能够展现出音乐最本质的审美价值,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所以, 教材在编制时不仅要考虑学科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 而且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但不少音乐教材在编制时, 没能充分传达《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 就以戏曲知识进教材为例。戏曲艺术是我国的本土文化, 音乐课理应加以重视。然而在音乐教材中, 对戏曲相关知识的介绍较为稀少, 甚至存在空档的现象。在人音版教材 (实验稿) 中,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一些戏曲知识的介绍, 接着是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介绍了几种地方戏曲, 而直到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才再次对经典剧种中最具代表性的选段进行介绍。笔者认为, 教材对相关知识的介绍应具有连贯性, 就拿戏曲知识学习来说, 建议该教材在修订时可以考虑在每一册用一个单元对戏曲知识进行介绍, 以达到循序渐进的学习效果。

总之, 2011年的《修订版》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比如它能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 结合音乐学科特点, 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设置相应的课程目标;又如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更加凸显音乐的本质价值和注重音乐的实践特点, 等等。对此, 教师一定要注意将《修订版》中最新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运用于音乐教学中, 在实践中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和陶冶功能, 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固态电视发射机下一篇:成分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