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精选12篇)
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篇1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
马歇尔·麦克卢汉对当今世界所作的“地球村”的比喻已是家喻户晓,这个比喻也表明了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各具特色的多种文化环境和频繁的跨文化交流状况。
跨文化交流涉及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旅游、移民、教育等,其中也包括音乐这一重要领域。从范围和意义方面来看,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是教育领域,而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多文化音乐教育,也开始出现在世界大、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成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
音乐文化既是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又是最能反映各个不同民族特点并且可以直接感受与交流的世界文化现象。因此,“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应是我们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观之一。《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种新的课程理念无疑会对我国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成果指出:“如果说今天人们的生活空间已经打破了区域性的界限而走向世界,那么教育当然要培养广阔的全球意识。”这种“全球意识”具体到音乐教育上就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谓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指,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它的产生和发展受产生地语言、哲学、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呈现出多元化。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文化,彼此之间是平等的,无先进、落后之分(亦即“音乐人类学”的思想)。所以,音乐教育应立足于掌握本国、本地区的民族音乐,了解其他国家的音乐及现代音乐。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是一个世界现象,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批判地思考整个世界不同的音乐和音乐创作人, 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全球性的视野。通过了解其他文化的人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不仅学会观察别人, 也进一步学会观察自身。通过演奏其他文化的音乐, 双重乐感或多重乐感 (有效地应用两种或更多音乐文化的能力) 才能得以发展。学习其他文化的音乐也能拓展学生的听力基础, 使他们的思想更为开放, 对新的声音更为宽容, 欣赏、演奏或创作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审美体验。
第一, 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音乐。从现行音乐教材中我们发现, 选用的歌曲和乐曲有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种民族以及全国各少数民族的歌曲和乐曲, 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 适当增加了中外民族民间音乐、当代优秀作品、外国优秀作品的选用, 其中包括经过严格挑选的现代流行音乐和通俗歌曲。这不仅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而且也让孩子们体验音乐的综合范围得到了扩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时期, 我们就向学生展示音乐世界的博大精深, 有助于他们将来接受各种各样音乐表现的风格和展示音乐作品的方法。
第二,学生们开始认识到世界上很多地方的音乐与他们本族、本地的音乐一样优秀。直到最近,无论西方还是非西方的文化都还相信欧美古典音乐较其他音乐更加“优越”。现在,无论作曲家、表演艺术家还是音乐教师都开始注意到各种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正在全球范围内涌现,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地方音乐都是众多风格中的一种。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都能从某一角度让孩子们体验音乐的美、感受风土人情,从而在了解的基础上加深感悟。
第三,学生们开始发掘许多各不相同却同样精彩的方法来进行音乐创作。学生从各国、各地和各民族的音乐中汲取音乐素材,进行改编创作。正如新疆舞蹈的节奏、蒙古歌曲的旋律和优美的曲调,还有探戈、黑人舞曲的动感,欧洲音乐的内涵,都在学生的脑海里击起朵朵创作的浪花。对许多学生来说,这也许就是在学习多元文化音乐的表现中所得到的最重要的收益。当他们发现某种文化的音乐规律与本地区文化的音乐规律截然不同,而这些差异和各种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应当被理解时;某种在西方音乐看来是不可接受的尝试,也许正是世界上某个地区音乐中的精妙之作时;那些用来描述西方音乐的音乐术语在描述其他音乐的时候就不恰当,所以发展出一种更具有全球视野的术语势在必行,他们会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更主动地探索音乐的奥秘。
第四,通过学习世界和全国范围内的各种音乐,学生们能够培养出更强的音乐适应性,可以称这为“多重乐感”。这种适应性能够增强他们的表演能力、欣赏能力,进而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老师们发现,如果学生抱着一种肯定的态度来看待“外来音乐”,特别是来自海外的音乐,他们就能更好地表演或欣赏这种音乐。随着他们逐渐认可这种不熟悉的音乐,他们也就变得更具适应性。通过接触其他类型的音乐,学生们的声乐和器乐技巧都得到了发展,学习不同音乐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随着理解能力的增长,表现手段更加自由,他们就可以学习和演奏新的音乐。此外,当学生具有了这种适应性后,他们在没有尝试了解一种新的音乐之前,就不会对它轻易下结论。通过学习基础的音乐构成元素,比如旋律、节奏、结构、音色和不同的音乐创作手段,学生们开始重新评价西方音乐,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观点。他们对这些音乐的了解更为全面,而之前他们只是全盘接受这些音乐,缺少自己的见解。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措施
要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顺利实施,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1)国家教学大纲是否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想纳入其中;(2)音乐教材内容是否根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要求完成相应更新;(3)音乐教师是否具备适应、执行、完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的教学能力。在这三个主要因素中,我们看到前两个国家已在实施中。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第三个因素,即教师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学能力问题。
我们知道,就目前的音乐师资力量而言,大多数音乐教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生疏的,他们不清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精神实质,也不掌握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因而成为了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阻碍因素。应该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对音乐教师来说是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作为教学的践行者,如果音乐教师自身的能力与知识素质达不到相应的要求,那么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是一纸空文。
因此,可从两方面促进音乐教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力的提高:(1)补充与丰富高校音乐师范教育课程的相应内容,向在校学生传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为未来的音乐教师提供更多接触多元文化音乐的机会、扩展多元文化音乐视角,使他们尽可能获得满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知识与能力储备。(2)加强在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我国音乐课程标准及音乐教材已经根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要求作了适应性调整。与此对应,应该积极开展对在职中小学音乐教师规范的教学培训,增强音乐教师观念更新的主动意识,使他们获得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完善多元音乐文化的音像资料与文献资料建设,鼓励音乐教师在职自学,把握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发展趋势,努力创造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中国特色。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创新的产物。对中国的音乐教育界来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刚刚起步,在其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与问题,但困惑与问题正是音乐教育创新的内在动力。在不断的实践中,努力创建适应中国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有效模式,开创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新局面,不断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四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
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目前各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大都放弃了对西方音乐的盲目推崇或对本民族音乐的故步自封,一致认为音乐教育必须融合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如日本音乐教育就较好地融合了东西文化。美国《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九项音乐学习领域中也特别包括了“理解世界各类音乐”。澳大利亚音乐教育中,英国文化的主导地位已被多元文化所取代。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如南非认为,其音乐课程必须摆脱以欧洲为核心的传统模式,韩国音乐教育也意识到音乐教育迫切需要逐步引导学生将正宗的韩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及其他文化的音乐融会贯通。
“弘扬民族音乐”和“理解多元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文化(包括音乐文化)都是属于民族的。民族音乐是音乐文化中的“母语”。不管你走到哪里,亲近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绝不会改变,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但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与弘扬,并非一定要排斥和拒绝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音乐文化,并非一定要表现为那种狭隘的民族性、局限性,“一个民族什么时候用世界的标准,而不是用民族的标准衡量一切,那么这个民族就成熟了”。因为世界音乐的多样性是由民族性决定的,也就是说,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的多样性。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的世界中,广泛吸收世界上的一切优秀音乐文化,开阔我们音乐教育的视野,丰富我们音乐教育的内涵,共享人类音乐文明的优秀成果,应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参考文献
[1]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展望[J].中国音乐增刊:国际音乐教育与音乐人类学, 1996
[2]特里斯·M.沃尔克.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 (田林译) [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曹景谐.走向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 2005 (10)
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篇2
[摘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发展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自孔子、墨子到宋儒以及近代先进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象山教育思想产生于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书院教育时代,研究象山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且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书院教育;象山教育思想
荆门有象山中学、象山小学,是以象山先生命名的。象山先生,姓陆氏,名九渊,字子静,号象山,八百多年前曾任荆门知军,南宋光宗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卒于荆门知军任内,荆门老百姓世世代代怀念他,尊称他为陆夫子。象山中学、象山小学是荆门基础教育的两所知名学校,这两所学校的教师们,为发展荆门基础教育事业,学习象山先生的教育思想,“识义利公私之辨”,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曾创造了这两所学校昔日的辉煌。今天,在深入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侯,我们在这里同大家一起讨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象山教育思想研究问题。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要求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知识已渗透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并处于中心的位置;知识制约并决定经济、产业发展的方向、结构、水平,并且也成为一种产业;知识已成为权力的象征,成为影响财富、政治的最重要权力的来源。随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为抢占经济和科技的制高点,全球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以合作为前提,民族经济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一国、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取决于他国和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国际趋势的出现,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挑战,对培养人才的教育提出了挑战。上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并提出了一份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认为21世纪教育应以“四学”为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
为了积极适应当今国际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必须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教育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抓住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因为课程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中,往往都是从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决定“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新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这意味着,我们大多数同志都将面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对我们的考验。这个考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既是光荣的,也是严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能亲自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这是我们的光荣。然而,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必须确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随之而来的是自己人格修养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这对我们来说,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能不能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接受考验,这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思想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三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目前,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正在进行,预计2004年秋季,初中一年级将与小学一、二年级同时进入实验,2005年秋季,初中一、二年级将与小学一、二、三年级同时进入实验。
据新课程实验区的报告,实验教师的观念
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确立,“素质教育”的落实将成为可能。但由于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的差异,新课程实验所反映出的新情况也值得重视:
一、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留下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空间,教师如何利用这个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对学生的动机、兴趣、情绪、意志和信念、理想、价值
观等,进行全面培养,开发个体身心潜能,促进学生人格整体水平的升华,这对我们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存在着新课程空间自由度大和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小的矛盾。
二、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出发,信息量大,呈现形式多样化,师生互动存在可选择性和开放性。这对智力发展有差异的学生来说,存在着教学的开放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的矛盾。
三、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加强课程内容、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课时安排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对学校管理来说,存在着课时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
以上教、学、学校管理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解决?解决的唯一办法,只有提高教师(包括从事学校管理的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二、“素质教育”提出的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热点,上自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都给予了热情地关怀。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提出“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把注意力和着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最大程度的“内化”,身心潜能得到最好的开发,人格整体水平得到升华。
“素质”一词,指个人的先天秉赋(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获得的品质的统一。按照儒家的观点,一个正常的儿童,个人的先天秉赋是差不多的(性相近),素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后天获得的品质上(习相远)。我们的教育应营造适应青少年成长的最佳环境,开发个体身心潜能,促进受教育者人格整体水平的升华,造就一代当今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当前提出“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而言的,有些地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全趋向功利,教师通过各种机械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获取高分。学生手拿高分成绩单,却缺乏应有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缺乏丰富的个性和创造精神,缺乏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只重视知识,认为只要有了知识,也就有了能力,也就提高了素质。这种观点被逐渐强化,并且影响到学生,使他们的学习较多的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有的教师,虽然也重视能力的培养,却只停留在知识转化的层面,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非智力因素的主体,指价值意识体现内在尺度的心理表现形式,如动机、兴趣、情绪、意志和信念、理想、价值观等,这是个人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要求把以往重知识、重能力的教育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提高到更加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格素质的新水平上来。
“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吸取了几千来中国传统教育的优秀成果,是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发展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自孔子、墨子到宋儒以及近代先进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阐明了社会主义新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包括社会主义教育和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1997年11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中,提出要从历史文化角度来了解和认识中国,因为现实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造就了中国的文明传统。中国的文明传统不仅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乃至中国的发展方向,至今仍然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中国传统教育的优秀成果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而且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曾考察欧美,他认为理想的教育应包括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加之英人的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等,采欧美之长,熔铸孔墨教授之精神。其教学方法应参酌兼采欧美教育新法与中国古代教授法。[1]当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心病加剧、价值标准失范、道德滑坡等等,十分忧虑地说:“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他认为解决当今存在的社会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失落,要求助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他说仁爱“是今天社会之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2]西方有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曾联名发表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的道德智慧。[3]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温总理指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维系与调节作用。”[4]温总理所总结的就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素质教育”提出的重要根据。
三、学习和研究象山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素质
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有两个高峰,一是春秋晚期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二是唐宋时代高于蒙学的书院教育形式的产生。春秋晚期以前,只有少数贵族有受教育的权利,叫做“学在官府”。孔子的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教之则善,本无类),将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广大平民也可以受教育,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书院制度”形成于宋代。书院教育以教育学生“学做人”、追求人格完善为目标,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而培养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人才;书院教育不仅挽救了宋代因教育附庸科举考试造成的人才危机,而且推动了德行、学问并重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
中国传统教育经历这两个高峰所产生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象山教育思想产生于书院教育时代,研究象山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且提高自身素质。
象山先生,公元1139年4月生于江西抚州金溪,公元1193年1月卒于荆门知军任内,享年五十四岁。象山先生一生除任中央敕局删定官四年、荆门知军一年半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学生数千人,姓名可考的上百人。象山先生曾于1187年,应他的学生彭世昌等人的邀请,赴江西应天山讲学。应天山去贵溪县城80里许(上清镇东南),重峦叠嶂,飞瀑流泉,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象山先生带领学生在山南修建了一座草堂,学生建房搭棚,种菜栽禾,勤工俭学;崇拜先生学问和品德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应天山,围绕草堂建起了一幢幢书斋。先生看应天山象一头大象,便给草堂命名为“象山精舍”,学生从此尊称他为象山先生。“象山精舍”匾额挂在草堂门额上,围绕草堂的是“居仁斋”、“由义斋”、“养正斋”、“规斋”,还有“明德”、“志道”、“储云”、“佩玉”、“愈高”、“惠林”、“达诚”、“琼芳”、“濯缨”、“封庵”、“批荆”等书室。从1187年到1191年之荆门军前,先生一直在“象山精舍”潜心于他的教育事业。
象山教育思想是以其心学为哲学基础的“人”本位思想,与当时已沦为科举考试附庸的应试教育的“知识”本位思想相对立。象山先生认为教育的根本就是“人”。教育的出发点是“人”,落脚点还是“人”。象山先生说;“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岂可轻?”[5]P279教育就是教学生“学为人而已”[5]P26,“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间。须是做得人,方不枉。”[5]P278“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5]P353象山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辨志”、“明心”、“做人”。
“辨志”:辨识义利尊德性。
象山先生说;“凡欲为学,当先识义利公私之辨。”“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5]26“识义利公私之辨”就是“辨志”,知所以为学者,必“识义利公私之辨”。为人重义轻利、先公后私,乃人之自然至诚之性,是儒家君子贤人所尊敬的“德性”。儒家教育思想中,既强调“尊德性”,又强调“道问学”。“辨志”就是“尊德性”(尊重道德品质的修养)。象山先生发展了儒家教育思想,不仅把“尊德性”(德育)放在第一位,而且把“识义利公私之辨”规定为道德品质修养的核心内容。
“明心”:区分正邪求放心。
象山先生说;“为善为公,心之正也。为恶为私,心之邪也。”[5]P204“良心正性,人所均有”。[5]P221象山先生认为,有的人能保有“良心正性”,有的人“溺意功利,失其本心。”[5]P221“失其本心”,即本心放失。本心放失,“诚能反而求之,则是非善恶将有所甚明。”[5]P269求放心,就是寻找放失的“良心正性”。区分正邪求放心,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心正性”、“为善为公”的思想情感,就是对学生进行“人品”教育。“人品”教育是以知识教学为前提的。知识教学开发学生身心潜能、提高素质,是“人品”教育的重要基础,但知识教学只是手段,它必须服从思想情感的培养。1192年正月十五,象山先生对荆门军老百姓说:“实论五福,但当论人一心。此心若正,无不是福;此心若邪,无不是祸。世俗不晓,只将目前富贵为福,目前患难为祸。”[5]P204象山先生在这里明确指出:人心的正邪是作人的根本,以人心正邪论福祸的,是“人品”高尚的正人君子,以目前富贵患难论福祸的,是“人品”低下的世俗小人。象山先生的“人品”教育,就是现代西方所说的“人格”教育。
“做人”:修进德业做大人。
象山先生认为“做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象山先生说:“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其中,须大做一个人。”[5]P284然而“时俗汩没,未有能自拔者”,因此他主张教育学生“先理会所以为人,深思痛省”[5]P281,“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5]P289,然后“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师友:老师、朋友;载籍:书籍)”[5]P281。所谓“自得”(自我晓悟),就是要独立思考,自觉提高;所谓“自成”(自我完成),就是要有创造精神,自觉成才;所谓“自道”(自我实现),就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中心意思是自己修德进业,独立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德行高尚志气高远的人(做大人)。能如此成就事业的人,就是象山教育思想所要培养的人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高素质人才。
象山教育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这里只举要谈了象山教育思想的三个核心问题,“辨志”是品德教育,“明心”是人格教育,“做人”是人才教育。这三个核心问题,以及有关品德教育、人格教育、人才教育的方法问题,都需要专题讨论。如何深入研究象山教育思想,有一个态度问题,象山先生在《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指出“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此章以义利判君子小人,辞旨晓白,然读之者苟不切己观省,亦未能有益也。”[5]P323研究象山教育思想,研究者的“切己观省”,最为重要。现在有些人热衷于把“象山”作为招牌,但并不认真研究象山教育思想,甚至背道而驰,正如象山先生所批评的“终日从事者,虽曰圣贤之书,而要其志之所乡,则有与圣贤背而驰之者矣”。象山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做“喻于义”的君子,而不做“喻于利”的小人,要为“义”、为“公”,不为“利”、为“私”,然而热衷于把“象山”作为招牌的人,却巧立名目,化“公”为“私”,践踏象山先生“为学,当先识义利公私之辨”的教育思想,这是十分错误的。希望受象山教育思想恩泽的荆门人的后代子孙,努力提升的自己的道德境界,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办好荆门的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平原.中国大学百年[N],〈学人〉第13辑[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2]荀春生等.展望21世纪——汤因比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公司1985.
[3](新加坡)吴德耀.古今人对孔子的评价[N].济南:走向世界1989年第5期.
[4]温家宝.把目光投向中国[N].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03.
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篇3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舞蹈律动
音乐作为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以及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必须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情感学习;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处在七岁到十二岁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他们单靠听和唱是不能完全理解音乐的内涵的,而如果借助舞蹈律动辅助教学,则更能加深学生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兴趣,优化教学,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目标。
一、舞蹈律动和音乐的关系
舞蹈,是以音乐为背景,以人体的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方式的一种艺术形式,人们通常运用舞蹈来进行形象的塑造,抒发情感。舞蹈律动,就是人们根据听到的音乐节奏而进行的肢体运动,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这种规律,包含了情感运动规律和审美规律。音乐作品的展示,通常是以演唱的形式表达。就“演唱”二字来看,包含着“演”和“唱”两个方面,所以“演”和“唱”是一个统一体,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音乐和舞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古人中就这样描述道:“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更加有力地说明舞蹈能够对音乐进行充分的表现。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上,合理运用舞蹈律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音乐的内容和相关情感进行表达,让其更加深层次地了解音乐内涵,让音乐有更加鲜明、形象和生动的形态,能有效激发其想象力。此外,舞蹈律动能够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内容中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美术等科目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条件有限等,使部分小学生对这些科目失去了兴趣,教师难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活力。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急需对小学音乐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以及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探索能够利用的资源来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而舞蹈律动就是其中一种简便的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利用同样作为表现手段的舞蹈律动,跟音乐相辅相成,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升华,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1.舞蹈律动有助于表现音乐内容。将舞蹈律动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在歌声中舞蹈,在舞蹈中歌唱,形成一个声音与肢体协同配合、情感表达由内而外、立体完整的“唱”与“演”结合模式。舞蹈律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在演唱方面的小欠缺,让学生通过体验音乐的内涵,把握发音位置,提高声乐水平,帮助学生在演唱中找到自信,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改倡导的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能够在融洽的氛围中理解、欣赏和体验音乐。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在动物园里》的教学中,笔者在运用了多媒体的基础上,采用了模仿动物动作的舞蹈律动形式来进行教学。小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在音乐旋律中,模仿着小动物的动作,进行欢快的舞蹈律动,逐渐融入了音乐的境界中,课堂的氛围也变得活跃起来。如此,就在轻松的舞蹈律动中,降低了歌曲的理解和学习难度,促进了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由地、心情舒畅地学习音乐,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2.舞蹈律动有助于表现音乐情绪。音乐和舞蹈都是人类思想情感表现的产物,一种通过声音、旋律、节奏等来表现情绪,另一种通过有节奏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情感。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将舞蹈律动融入音乐中,让学生通过动作变换,自然地投入情感,促使他们更直接地切身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进一步准确地表现作品。不同的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是有所不同的,如小学音乐课本中《大海啊,故乡》是一首曲风悠扬的抒情歌曲,饱含着创作者对大海的一片深情。歌词中的大海、故乡带给孩子遐想,美丽的大海是多情而温柔的。但另一首管弦乐《海上风暴》,这首曲子中所表现出来的则是海上的惊涛骇浪、呼啸的狂风,以及充满恐怖气息的电闪雷鸣,整首曲子体现的是气势汹涌而又紧张的气氛。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两首有关大海的歌曲来进行演示和对比,通过与学生一起设计相关的肢体造型和舞蹈律动,配以相应的或沉醉,或夸张的表情,促进学生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不同的情绪。
三、舞蹈律动对育人功能的作用
教育,都有一个目的——育人。音乐旋律下的舞蹈律动,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产生积极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以及思想品德的提高。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握好音乐的这种德育功能,抓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时机。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三个和尚》一课中,笔者设计的舞蹈律动表演是随机选择学生模仿三个和尚的动作,有的模仿和尚一个人挑水的动作,有的两人合作模仿两个和尚抬水喝的动作,有的三个人一起,模仿三个和尚没有水喝的窘态。在学生舞蹈律动的过程中,笔者及时抓住这一德育契机,问学生们:“为什么三个和尚反而没有水喝呢?”在音乐的旋律、舞蹈律动和富含思想内涵的环境中,学生们明白了学习、做事要勤劳和不计得失的道理,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另外,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舞蹈律动避免了由于长时间的连续学习产生的心理倦怠现象。在欢快优美、节奏轻快的音乐声中,舞蹈律动帮助学生缓解了疲劳,减轻了学习压力,愉悦了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四、总结
小学音乐课堂中,舞蹈律动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探索和尝试,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在舞蹈律动中也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小学音乐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造,不断地实践多种教学形式,在教会学生唱歌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及表达能力,将新课改中的要求落实到音乐教学中,让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更加鲜活生动,结果更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张鸿舜.广东韶关地区合唱教育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06).
[2]王立红.制约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因素探析[J].科技信息,2011,(19).
[3]赵爽.试析伊春市友好区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J].音乐生活,2011,(08).
[4]王新力.通识教育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0).
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篇4
中职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服务项目,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中职音乐教育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中职院校专管科研的部门或者领导并未把基础教育方面的课题文章列入科研范畴, 而且因为当下核心期刊的评定标准和评价机制缺陷, 致使关于音乐教育课题论文的选用倾向商业化和利益化, 造成大部分人员追求表观虚荣而丧失认真研究、严肃对待基础教育的现象;第二个是关于音乐教育的核心期刊选择文章的内容倾向于“古典主义”式的“高深”文章, 反而将关于基础教育的内容置之不理, 削弱了讲师致力于基础教育的热情、主动, 阻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速度, 使中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偏离了最初设定的轨道——为基础教育服务;第三个是在教学实践中, 中职院校的讲师只注重本课程的教学研究, 并未对基础教育做出深入的理解和探究, “小农意识”严重, 缺乏多音乐教育整体趋势的把握和认识。
2. 中职音乐教育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2.1. 优化中职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中职教育是中职学生刚刚接触专业音乐的起步阶段, 加以其自身职业教学的目的特性, 决定了中职教育的音乐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中职教育音乐层次比较浅, 音乐的层次是依据和音乐两方面的内容来讲的, 中职学生处于音乐的学习阶段, 尚未对其完全的掌握, 并且其职业教育的目的, 决定了其对音乐的更深层次探索的缺乏, 对于音乐的学习只是当做自身的技术门类的扩展。此外, 对音乐的学习必须以的基本知识为基础, 这也极大地限制了音乐的深层次教学, 因此, 中职教育的音乐属于对音乐领域的浅尝辄止, 一种入门知识的学习;第二, 中职教育音乐强调实用知识的学习, 音乐是一个巨大的学习体系, 因此, 中职学生难以对其进行很多知识的学习, 但是基本实用知识的学习则相对比较容易办到。
中职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是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讲师专业素质和毕业生实践能力。现行中职音乐教育课程结构存在不能平衡“师范性”和“专业性”之间的主次、公共基础课程开设不全、音乐专业课程内容陈旧、教育类课程针对性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数量差距大等问题, 均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优化中职音乐教育课程结构势在必行, 实践证明, 下述措施有良好的效果:将中职音乐教育的课程进行分类设置、整合兼顾各相关内容、压缩必修课程数量、从选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将新信息和新知识加入教学内容等, 这样可以开阔学生对于音乐专业课程的视野, 拓展音乐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度, 增加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 以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为辅,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实际操作过程中, 可以将中职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音乐教育类课程, 这一类课程可以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思想》《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讲训练与案例分析》《音乐教育实习》等;第二类是音乐表现类课程, 这一类课程可以包括《声乐及演唱》《钢琴与配奏》《歌曲作法与伴奏写作》《乐器演奏》《中外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美学》《中外音乐史》等;第三类是音乐文化类课程, 这一类课程可以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形势政策》等。这样分类的优势在于实现了整体课程的整合, 为新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时间, 可以根据各自学校的教学特点选择某一课程的开课形式, 可以开设为必修课课程, 可以开设为选修课程, 也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进行。
2.2. 用实践检验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检验”指学生 (毕业生) 的教育实习工作, 教育实习是学生 (毕业生)
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基础阶段和最后磨练, 是学生 (毕业生) 深刻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前奏, 通过教育实习, 能使学生 (毕业生) 了解自己在理论学习阶段的不足之处, 能使学生 (毕业生) 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架构, 增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理解, 树立为音乐教育事业奉献精神。音乐教育实习是中职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 但是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存在音乐教育实习时间少、安排随意性大、实习基地不稳定的问题。实践中, 必须结合教学计划, 适当调整延长音乐教育实习的时间。例如可以采取学生试讲的方法, 在学习的某一阶段, 通过学生和讲师互相配合讲课,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在中职院校音乐教育院 (系) 开展学生讲课的评比活动, 即在学生试讲阶段, 组织专业讲师组成评比小组, 制定统一的评比标准, 通过对学生试讲的听课和其讲课教案、讲课计划的评定, 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讲师”。还可以在毕业生毕业之前, 通过“课堂教学比赛”的方式, 在音乐教育院 (系) 内举行实习成果和经验的评比, 为优秀毕业生颁发实习奖状奖品等。上述的方法能高效化的提高学生 (毕业生) 的授课素质, 使其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尽快融入基础课程讲授的角色。再者, 必须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 能稳定、长期、持续的和中职院校周围的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可以通过定期招考实习基地领导层会议的方法, 听取他们对实习生的评价和对于中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建议;可以通过本院校领导的实地考察和调研, 掌握有利于中职院校建设的意见, 调整中职院校或者音乐教育院 (系) 的办学思路和课程架构;可以通过对已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 获取他们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意见, 再根据学校的实际调整教学思路, 使中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工作始终适应基础课程改革。
3. 结语
中职音乐教育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集长期性、复杂性为一体的项目。中职院校音乐教育院 (系) 要始终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契机, 强化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 优化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平衡必修课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 落实音乐教育实习工作,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中获得主动权, 结合其他学科的发展变革, 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篇5
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近十几年来,西方不少心理学家对传统的智力概念的内涵开始提出了质疑,在批评传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不仅具有多种智力,而且人的多种智力都与具体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紧密相关而独立存在的观点。其中,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dner)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最具代表性。
一、多元智力理论概述
加德纳认为,一方面,智力的内涵与一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这使得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对“智力”一词的理解不尽相同,对智力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智力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力。这七种智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这七种智力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即便是同一种智力,其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具有较高逻辑-数理能力的两人,其中一个可能是数学家,而另一个可能是文盲,但他有很好的心算能力。由于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智力。多元智力理论的本质是:承认智力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承认各种智力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加德纳指出,传统的智力测验也许对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能够进行较好的评估和预测,但对评估和预测学生学校以外的表现和发展其作用则微乎其微。不少在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一无所成,而不少在校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甚至是调皮捣蛋的“差生”却能于离校后在某一领域或行业创出佳绩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多元智力理论在高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加德纳教授关于智力本质和智力结构的新理论对传统的智力理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数理智力或以逻辑——数理智力为核心的智力,而是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二,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可以跨时空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的某种特质,而是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为特定文化所珍视的能力;第三,智力不是一种能力或以某一种能力为中心的能力,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多种智力。
上述三个突破为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启示:第一,把智力定位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支点——我们的课程改革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我们的学校再也不能仅凭某种标准测试的分数或几门书面考试的成绩衡量学生,而是应该重点培养并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初步创造的能力;第二,把智力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为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依据——我们的智力观和智力培养观或课程观应该是与时俱进和因地制宜的。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一定要改革,不改革就只能落在时代的后面,被时代所抛弃。同时,我们的教育改革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做到既与时俱进又因地制宜;第三,把智力结构看作是多维的和开放的,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视角——我们的课程改革应该保证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我们不能只围绕着某几种智力设置课程,不能把多种“非学术”智力领域当作可有可无的“副科”,而是应该使我们的课程保证学生的多元智力都得到有效发展,使我们对教育方针的追求变为实实在在的课程;第四,把每一个体的智力结构看作是差异性的和个体化的,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我们的教育应该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培养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智力强项或特长,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发现差异、因材施教、培养特长、树立自信的教育。
三明九中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支撑,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实际,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课程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实施多元评价,我校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效果。
1、学生观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至少拥有七种智力,只是这七种智力以不同的方式及不同的组合形式表现出来,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学生不存在聪明
与否的问题,只是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因此,我们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力的情景,给每个学生多样
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力,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新课程中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校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从高一年级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体育、美术兴趣的培养,到高二年级根据学业成绩和不同的兴趣、特长进行分科,再到高三年级时组织各专业的集训与考试,学校、年段、班级做好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档案,随时跟踪,充分发挥学生的各项潜能。同时,与学生家长、社会等有关方面密切联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使很多原本学习基础差、自以为高中都无法毕业的学生顺利地考上了本二以上的高校,还有不少同学考上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充分贯彻了我校“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
2、教学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倡导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求新的课程应“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多元智力理论倡导的教学观是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不同的智力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无论什么教育内容都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法,无论哪个教育对象都采用“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形式,是有违教育规律的。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正如孔子在分析学生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因材而教之,也能各成其才。因此,教师应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教学情境,以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让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充分、富有个性的发展。我校近两年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每间教室都安装了投影仪和屏幕等多媒体,给每位老师配备了手提电脑,在高
一、高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制图等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3、评价观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就应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种多样的多元评价观。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把这种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学生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智力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新课程中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体现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影响。
加德纳根据其多元智力理论,又于1993年提出了他的评价理论,其基本特点是: ⑴ 重视评估而非测验。⑵ 评估应该是简单的、自然的,它是自然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不是在额外的时间里强加进来的。⑶ 重视生态效度,在实际学习状态下的评估才可能是较佳的一种预测。⑷ 设计智力评估的工具,直接观察操作中的智能。⑸ 使用多种评估工具,使评估结果更客观准确。⑹ 评估时要对个别差异保持敏感。⑺ 提供具体反馈,帮助学生辨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据此,我校提出了多元智力评价的五条指导原则—— ⑴评估应是长期的。学习档案是一种可以对学生作品长期观察的有效工具,可以鼓励学生对学习做持续的反省,我校学生人手一份学习档案跟踪册,包括每一阶段的考试成绩分析、评价。⑵评估是多向度的。可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和教师评估;除等级或分数之外,应使用描述性的评语,偏重认知、情意和技能的评估。⑶评估为教学提供信息,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被评估者哪些方面表现很好,哪些方面需再加强,我校政教处专门印制了一本学生综合评价手册,里面包括每一学期的日常行为表现、学习成绩、教师评语等内容,此外,我校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其纳入学生的学分认定体系之中。⑷重视非正式评估。教师可利用简易的检查表记录学生平日的生活表现,也可举行讨论会让学生评论作品的好坏。⑸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估者。教师应培养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并评估自己的成就。
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篇6
一、教师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
四师现有普通中小学校26所,其中独立小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37185人,其中小学生20394人、初中生10915人、高中生5876人,校均规模1430人。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3018人,其中专任教师2520人(小学1146人,初中953人,高中421人),学历合格率100%。
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有利于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思想已成为四师教育人的共识。教师从角色、观念、行为、心态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逐步形成。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四师一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体现了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师一中的“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66团三中、71团的“杜郎口”模式,73团的“金祺珊六步教学法”等大刀阔斧地走出了一条课改新路。
二、教与学的评价标准呈现多样性特征
学校、教师逐渐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的有机结合,考试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近年来,四师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中考招生制度评价、普通高中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呈现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向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特点,促进了学校师生的个性发展。2007年以来,四师在中考制度改革方面,将体育由30分增加到现在的100分,使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中考质量分析方面,更加重视学校的合格率、进步率,使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思路放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上。
三、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极大提升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培训成为推进课改的首要工作。近十年来,四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多轮全员培训,培训教师达2000多人次,培训讲座100多场次,使教师能全面系统地了解新教材,走进新课程。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区域教研、城乡联片教研、科研课题导向研究、专题研讨等多种新的校本研修模式不断形成。通过举办师级教学大赛活动,各学科推出新课程优质课大赛、新课程优秀教学案例大赛、新课程优秀论文大赛、新课程优秀校本课程大赛等活动,培养了大批青年教师,锤炼了教师队伍。通过考核评选出90名师教学骨干,通过举办研讨活动评出优质课150节、优秀案例100多篇、优秀校本课程50多个。广大教师依托课题引领,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全师现有国家、兵团、州、师级立项课题100多项,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成为全体教师、教育工作者不断成长的过程。
四、学生的学习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从讲台走近了学生,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主动探究,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一是在校本课程中,张扬学生的个性。我师校本课程达50多门,师教育局编写的校本教材《魅力家乡我的伊犁》在四师所有中小学使用,得到师生好评。各校校本教材有《美丽的可克达拉》、《64团团史》、《72团团史》、《美丽的新源》、《西域明珠》、《边陲重镇——霍城》、《草原明珠——新源》等。丰富的校本课程,使学生们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个性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是借助综合实践的平台,放飞师生的梦想。四师连续多年在参加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年会中,选送的优秀活动案例、论文、现场说课、研讨课等均取得好成绩,有近100篇论文、案例获奖,对四师中小学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为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以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为舞台,施展学生的才智,把学科教学、学校传统课与青少年科技创新进行有机整合。多年来,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方面我师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2003-2012年,四师参加了10届全国、兵团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优秀科技小论文、小发明获奖数均名列兵团前列。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校长和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推动者,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因。因此,师教育局一直把师资培训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几年来培训超过2000多人次,除国培计划外,师教育局专门组织了100多名骨干教师前往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参观学习课改经验,已连续3年选派了200多名教师到山东杜郎口跟班学习。各团也采取有效措施,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师教育局每年分两次组织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开展大型的送教下乡活动,深入到边远团场、民族团场的中小学,上示范课120余节,召开教学研讨会30场次,参加观摩研讨教师1500余人,促进了团场教师素质的提高,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出了贡献。
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四师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看到和充分肯定成绩与经验的同时,也应看到在课程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部分团场和学校对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和校长改革的勇气和魄力还不够。各级领导和校长必须增强对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带领广大教师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二是国家课程方案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执行。一些学校国家课程开设不齐全,课程课时开设不足,课程结构还不够合理。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和高中通用技术、艺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薄弱。各校今后应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订和完善学校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三是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学生发展和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观念和做法还部分存在,符合素质教育的激励评价、多元评价、综合评价等科学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要达到改革的目的、实现改革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按照国家和兵团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同心协力,改革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四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论析 篇7
一、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目的和教学思想的统一
高师音乐教乐专业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服务于基础教育的人,理应密切关注、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将关系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所以,高师音乐教育应实践将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和专业与文化并重的原则,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全面发展,以便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在目前的高师音乐系教学工作中,虽然教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刻苦,部分学生在某门专业课程上成绩突出,在专业比赛中拿大奖,但是各地教育部门对其输送的毕业生确颇有微辞。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尽管高师音乐系认为是优秀的毕业生,但在地方教育部门来看,也只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而不是学校需要的“又专又能”的通用型人才。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首先应优化核心课程,建立少而精、容量大、实用性强的主干课;其次应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灵活性;最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形成隐性课程。这三种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新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
二、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
审视高师音乐系目前的教学,可以看出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还有许多与师范教育目的不吻合的地方,如理论课的单一化、专门化。要适应21世纪音乐教育需要,就要结合中学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来调整高师音乐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变过去单纯追求课程内容的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单一性状况,提倡课程内容的系统化、综合化、模块化,使课程之间的内容有所联系,有所不同,对课程内容进行精选、整合和组编。高等师范教育因其培养目标的特定性而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就师范院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来说,其重要职能即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音乐教育的合格师资。由于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将会直接关系到普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进而对全社会的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水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拓展必然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而钢琴教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又将积极作用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本文将以现代教育理念及现代教育技术为基本依据,参照国外同类课程的有益经验,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两个角度讨论钢琴课程的教改问题。
三、突出音乐教育整体优化,改革教材与教法
根据高素质音乐教师要求特点,高师音乐系教学内容应该向综合性与多元化目标努力。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具体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实施上,就体现在教材与教法的改革上。而现有的教材适应性与科学性差,相对陈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故此教材改革要注意系统协调性、结构完整性、灵活多样性及实际操作性。21世纪是人类知识表达方式全面更新的世纪,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将普遍得到应用。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与设计上,应适当考虑在新媒体辅助下教材的表达方式的现代化。充分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进展,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努力探索并尝试新的音乐教学形式和方法在优化音乐教学过程的作用,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还应该考虑在既有的印刷教材基础上,不断充实声像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教学教材等。教材改革必然要求相应的教法研究与改革。如何使课堂变得生动、愉快,在保证课程的完整性的同时,使课程灵活生动,既规范化又富有创造性。21世纪的音乐教育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与自我发展的机会,应该引入鼓励学生探究、强调交互式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状态,启发、激励式的教学方法,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互相尊重、合作的师生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应是现代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
总之,对教育来说,21世纪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世纪。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能力的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与国际的全面接轨,我们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重视教师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教育的“工作母机”的作用,坚持“三个面向”,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为培养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
摘要:21世纪是科学与教育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需要大批高素质、全新型的音乐教育专门人才。为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必须从教育目的和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材教法、教学活动等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探索。本文主要对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点看法,希望能为音乐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包铁良.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几项措施[J].音乐生活,2009,(06).
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篇8
一、思辨审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存在的革新之处
1. 音乐技能课程开展过于单一化。
哲学思辨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全面地看待事物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综合性地对音乐技能课程进行深刻地剖析会发现,当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开展过于单一化,比如:音乐课程设置过于追求现代化和中国化,而忽略了对于中国优秀传统多样音乐文化和技能的传承。同时缺失一种音乐教育学习的包容性,没有认识到音乐之所以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就在于其内涵和外延的多样性,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过于强调了中国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没有对于国外一些精进的音乐技能表现形式给予研究和专业性的传授,致使中国音乐技能发展没有开拓的思路和视域,也便导致了当下音乐技能没有创新性。显然,高校音乐技能课程的单一化开展,是一种对中国音乐发展的阻碍,在僵化的理论和狭隘的视域下,这种高校音乐技能课程并不能够精进学生的音乐技能,也便使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缺失核心竞争力。
2. 音乐技能课程开展过于理论化。
从哲学视野来看,一切课程理论学习都是源于社会实践活动而后又服务于实践活动。由于高校音乐技能课程教育工作者缺少哲学思维认知,导致音乐技能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性认识的讲授,而没有认识到音乐技能理论知识讲授的最终性目的就是为了推进音乐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培养大量音乐技能专业化和高超化的音乐技能人才。比如:音乐教育工作者注重讲授音乐技能的音律、曲谱、指法理论和演奏技法等,而没有着重从音乐实践性需求方面来对音乐理论进行应证和引导。
二、从哲学实践视域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进行改新的举措
1. 音乐技能课程开展要多元化。
首先,音乐技能课程设置上要具有包容性,要囊括包含传统中国音乐技能形式、当代中国音乐技能形式和外国音乐技能形式在内的课程,并合理安排课程所占比重,不能够设置过于多或者少,使各种音乐技能形式都能够得到发展,从而使音乐技能课程古典与现代、通俗与流行、婉约和豪放并存;其次,音乐技能课程讲授过程中要合作探究化,音乐教师借助于现代多媒体音乐教学辅助工具,利用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形式进一步拓展音乐技能课程内容的范畴,同时引导和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去技能课程内容进行探究和讨论,以便于学生从多视域多角度多层面对音乐技能认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纵横比较延伸和倾听,比如竹笛与横笛、小提琴与胡琴、钢琴与电子琴等技法相互融合交织,这样的多技法性重叠和优化组合开拓了学生音乐技能的思维,从而促使学生以哲学思辨来看待和理解音乐技能形式,也潜在地使各种音乐技能形式得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最后,高校音乐教师要转变讲授内容单一化,改变技能课程的片面性认知,否定唯技能中心课程论,在课程内容讲授过程中兼具理论和技能并存,以达到理论深化技能,技能深厚理论的教学目的。
2. 音乐技能课程开展要实践化。
首先,要从音乐技能实践角度来讲授音乐技能课程,促使学生以音乐技能发展的现状和现实需求方面来规划自我音乐发展之路,并对自我的音乐技能进行一个反思和弥补不足,也便于学生职业规划紧密地实践结合以达到就业的目的;其次,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强化学生技能实践对比,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要加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讲授环节,以最新和最为前沿性的音乐技能给予学生展示,并让学生及时把技能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演示,从而使学生在实践的操作和发展中去进一步挖掘音乐技能发展的空间和余地,并从现代音乐技能发展的趋势方面来强化音乐技能的多样性形式;最后,要与社会音乐产业基地以及创造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音乐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来对学生的音乐技能进行验证和剖析其薄弱之处,最终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音乐技能。
结语
哲学是一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智慧之学,那么,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改革进程中引入哲学思辨思维,并以实践理论对改革举措进行系统性地谋划,无疑不是一种科学的和有效的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只有用思辨思维和实践理论深思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现状,才能够对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进行全局性地把握和理性地革新,也才能够促使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紧密地与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相契机。
摘要:从哲学实践论来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进行深思,会发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还存在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状态、人才个体性价值不相符合的方面,这就需要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思辨地剖析当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站在哲学实践的视域来对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发展道路进行综合性地规划,以便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真正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也便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真正地凸显自我个人价值。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技能课程,实践,举措
参考文献
[1]毛亚雄.关于改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几点探讨[J].音乐时空,2014,(2):175-175.
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篇9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了全面掌握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笔者对照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我国部分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进行了调研与分析,从而对我国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1. 课程结构的目标定位不明
尽管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师范性应该成为课程结构的突出特点。受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许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沿袭的是专业音乐院校培养音乐专业表演人才的模式,课程的结构也与普通音乐专业类似。具体表现是:艺术概论、乐理、声乐、舞蹈、钢琴(含中外器乐)、合唱指挥、歌曲写作等纯音乐类专业课程比重偏大,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应用型课程比重偏小。对提高学生教学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教学实习、艺术实践、职业道德等课程更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种课程结构目标定位的不明使学生模糊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削弱了学生未来的岗位发展潜力。
2. 课程设置的人文意识薄弱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把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作为音乐教学的核心诉求。但目前许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十分明显。过分强调视唱练耳、和声基础、曲式分析、舞台表演等专业类课程,除了《中外音乐史与音乐欣赏》之外几乎没有对学生人文素养有显著提高作用的课程。加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招收的学生均为艺术类考生,文化基础本来就差,相当多学生的文学、历史、自然等方面知识欠缺,知识面狭窄。不仅影响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鉴赏、感悟和评价,也从更深的层次制约了学生音乐审美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3. 课程内容的针对效应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决定着人才的培养方向,课程内容是否直接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是衡量高师音乐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指标。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关联度依然较低,专业课程内容还缺乏与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对应性。例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舞台表演教学关注的是学生本人如何将音乐内涵展示出来,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舞台表演强调的是如何指导学生挖掘作品蕴含的音乐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目标性差异,自然弱化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而课程内容的针对效应不足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与中小学音乐教学需要的错位,阻碍了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是一个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有效的实施策略推动课程体系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无缝契合。
1. 更新教学理念,明确目标定位
理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必须从更新教学理念入手。通过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分析,明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是一种高深的学术研究教育,而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学技能的教育。无论是人才培养目标,还是课程结构都应体现综合艺术教育观念,突出师范性。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设定音乐类专业课程与教学应用型课程的比例关系,把“体系新、起点高、少而精、综合化”作为课程结构优化的原则,保证课程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2. 整合课程,强化多能
根据高师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课程进行整合。既保证学生必要的音乐知识学习,又解决专业课程过多、内容重复的问题,展现音乐教育中“音乐”作为知识本身的“广泛联系”。如将“中国音乐史”与“中国音乐欣赏”整合为《中国音乐》,将“合唱指挥”与“舞台表演”整合为《表演指导》。在加强课程之间联系、促进各门课程相互渗透和补充的基础上改变和淡化专业音乐院校课程模式,构建起“以师为本,强化多能”的课程体系。
3. 重视人文类课程的教学
现代音乐教学立足于宽厚的文化底蕴,重视人文类课程的教学。使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不仅包括舞蹈、戏剧、影视、美术与音乐相关的姊妹艺术,也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音乐艺术之外的学科,是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为此,通过开设音乐哲学、文学作品鉴赏、民族音乐发展史等课程,形成以音乐课程为教学主线,其他艺术门类课程为两翼的学科联系网络。让学生从文化的脉络中感悟音乐的内涵,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教育素质。
4. 结合中小学课程标准设置选修课程
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审美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和注重个性发展的双重音乐教学任务。要完成新课标的使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结合中小学课程标准设置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范畴,发挥学生的教学创造性。如高师钢琴课程对即兴演奏涉猎不多,而这方面的能力恰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吸睛点”。设置有关的选修课,实际上就是增加了教育教学实践课程,对于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教师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中小学音乐教育承载着传承民族文明、增强爱国情怀、丰富文化内涵的重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应从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深入研究音乐教育专业的基本任务、发展方向,大胆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培养更多“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本文立足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探究相应的课程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存在问题,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瑞年.新时期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问题探析[J].鲁东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1).
[2]张天慧,李巧伟.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J].品牌(下半月),2015(06).
试论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篇10
一、新教材带来的教学改革
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 为音乐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环境。新课程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中心, 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力求生动活泼, 具有时代性、丰富性和创新性。
(一) 新教材具有新、趣、广的特性。
1. 新中带趣, 让师生赏心悦目。
传统教材过分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音乐技巧的训练, 内容繁、杂、偏、旧, 缺乏新颖感和时代性。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终生喜爱音乐为基础,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重视音乐实践, 贴近学生生活。教材充满着趣味与创意,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体验音乐的美, 享受音乐与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每一个学生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与他人合作, 轻松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
2. 内容广泛, 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重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重视音乐教学中的音乐艺术实践, 挖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大教材范围 (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国别、不同民族等) , 拓宽学生的视野, 力求构建开放的内容体系, 使新教材更富有广泛性, 特别是加大了民族音乐的比重。
(二) 新教材设置的音乐活动丰富,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先进。
新教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设计了丰富的音乐活动。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探索音乐、创造音乐。现代信息技术以视听结合、声像一体, 形象性强, 信息量大, 资源宽广等特点, 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新教材制作了美观大方易操作的配套光盘, 它给音乐教学课堂带来了生动有趣的景象。
(三) 新教材注重引导、创新和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结合。教材中为师生设计了许多共同体验、发现、创造、感受音乐的内容, 着力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活动中, 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实践放在首位, 并面向全体学生,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如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黄河的故事》,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用各种彩色纸片表现各段音乐的感受, 变抽象为具体, 变无形为有形, 这样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作品, 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又将其他艺术与音乐进行了有机结合。又如在执教第六单元《节日里的歌》一课时, 通过搜集我国节日里的歌曲, 并设计一张“节日里的歌”的节目单, 学生对音乐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
二、教育改革的实践与尝试
(一) 以审美为核心, 注重体验与感受,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使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和学习音乐。
音乐的本质就是审美。首先, 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 将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注重体验与感受, 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 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挖掘作品蕴藏的音乐美, 培养审美意识, 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情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美传递给学生, 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做到以美感人, 以美育人。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应用影视 (VCD) 光碟、校园网、录音磁带等手段, 视听结合、声像一体, 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与此同时, 师生形成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 教师是促进者、协作者和引导者, 通过音乐检验、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音乐和学习相关文化, 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从而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和喜爱音乐。
(二) 互动合作, 课堂气氛和谐、宽松。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唱歌和弹奏, 学生坐在下面听, 学生非常被动, 生怕自己的行动在某个时候出现差错被老师发现而受批评, 造成学生神经极度紧张, 课堂气氛暗淡没有活力。课改后的教学方式则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灵活调整师生的位置, 形式多样地排列学生的座位和顺序 (圆形、三角形、八字形、正方形等) , 改变了长尊幼卑的传统思想, 构建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 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 形成自主、模仿、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参加课改实践最大的收获是教学富有个性, 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音乐课是无价值的课, 而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基本动力, 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 享受音乐, 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教学内容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模仿、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 多鼓励、少挑剔, 重感情、少冷眼, 平等评价, 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充满自信。
新课标理念重视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也就是说, 不能歧视个别学生, 应该给每一个学生爱心和机会, 使他们得到锻炼, 对爱好专业的学生要关注他们的发展和进步, 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帮助。在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再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学生, 而是采取欣赏关爱的态度, 发现学生的优点, 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对待学生。在评价中关注“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平等对待, 重在参与, 增强学生的勇气、自信。如在教学中, 对那些第一敢于发表对作品看法的、第一个敢在全班同学面前唱歌和演奏乐曲的同学, 不管他们说唱弹跳水平如何, 只要能积极踊跃参与活动, 就要表扬和鼓励他们, 消除他们的自卑、怯场的心理障碍, 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摘要: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 广大师生越来越喜爱新教材所设计的内容, 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增强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音乐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生既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又要继承优秀的传统。
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篇11
这个研究项目以音乐教师培养课程的改革为目的,并获得了美国联邦教育部和瑟纳德基金会1998-2001年、2001-2004年和2004-2007年的专项资金赞助。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拉瑞·斯克瑞普博士的主持下,这个至今已进行了五年的研究项目,无论在高等音乐教育机构课程改革的宗旨与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标准及其教学的理论探索中(MIE);还是在基础教育的公立学校中的音乐学习与学生发展的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LTM);还是在传播、推广音乐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的应用中((NMIEC),都已创造出了一个有系统、多层次、多维度的三位一体的音乐教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在美国目前高等教育的音乐教师教育的改革和研究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三位一体的结构意义
三位一体结构意义一是指以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一个较系统的音乐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为切入点,达到培养学生具有集音乐表演者音乐教师音乐研究者综合素质为一身的音乐教育改革目标,这是音乐教师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如图一);二是指由艺术团体、基础教育公立学校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组成的三位—体的音乐教师教育改革的联合协作,即在以改革和研究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充分使用音乐艺术资源,鼓励音乐艺术家和音乐研究者在音乐教育改革中发挥作用,发展和促进项目的研究水平。(如图一、图二)
这两个三角形图解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和社会之间的结构关系,其所展示的各元素的相互支持和相互影响是进行音乐教育改革所必须考虑的。在这两个三角形理论假设框架的支持下,一个代表着三位一体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及其内涵意义就显而易见了。(如图三)
二、MIE——置于大教育背景中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系统
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课程(MIE)设置是以大教育和大课程为背景,其课程宗旨是实现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提供一个能适应支持学生发展的、灵活的、可操作的课程系统,以便使任何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时,能具有通过州级教师资格认定测试的条件,具有适应现行教育体制中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音乐教师工作的能力,或是奠定继续向音乐教育或音乐表演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这个课程系统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含有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以及跨系课程的课堂研究和学习;二是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实验学校中所进行的有指导的教育实习。共有34门课程。
1必选课程(又称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提供了关于理解和研究教育中音乐作用的不同的基本切入点,帮助学生掌握作为职业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并获得在各种音乐环境(背景、条件)中能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学与教的模式的比较研究、传统与现代的心理学、认知与评价理论的发展趋向以及对音乐教育哲学的探讨。其中的每一门课都是与三位—体课程框架保持一致,并能通过在实验学校中的“通过音乐进行学习的”研究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可靠的、综合的、广泛的和多学科训练的实习机会。
本科生的核心课程包括:“教育中的音乐”导论,音乐教学论,学与教模式的比较研究;研究生的核心课程包括:音乐与人的潜能——音乐教育发展心理学,音乐教育哲学,音乐学习评价,音乐、脑与学习。
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音乐教育中的教与学的课程群。学生可以通过选修相关课程,进一步提高已有的专业和教育知识与技能水平,进而为实现更深入的三位一体的学习目标进行探索。其中包括:各专业技术训练,J、课教学法、普通学校音乐即兴教学法(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特殊教育)、音乐课堂教学的多学科综合训练、音乐表演艺术家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有指导的音乐教学实习研讨班、音乐教师资格证书指标体系研究等等。
3跨系课程
这属于选修课程的一部分。是指除音乐教育系提供的课程外,其他各系所设置的相应专业的教学法等课程。这也体现了为实现三位一体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结构的特征之一。其中包括:音乐基本理论教学法,音乐史教学法,钢琴教学法,弦乐教学法,声乐教学法,木管、铜管乐合奏重奏指导法、合唱指挥等等。
4有指导的教育实习
时间为一个学期,一般要求学生必须结合所选的课程内容,完成两个有指导的实习项目。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机会。有指导的教育实习包括:①以课程学习为基础的实习;②以研究项目(课题)为基础的实习。
以课程为基础的实习:是指通过某—课程的学习之后,结合其中的阶段性内容进行实践教学;以研究项目为基础的实习:是指学生个人在某一专业教学研究方面有兴趣或是为实验学校的教学改革的特殊需要。实习时间安排及任务完成:无论任何一种实习,实习的上课为不少于15学时,不超过30学时。
实习文案材料汇编:包括教案、课程设计,课程目标陈述、教学目的陈述、学生问卷、自我评价,学生作业、调查(论文)报告,图片、照片、录像、指导教师评价,等等。
5选课要求:
MIE课程的完成,要求必选4门课,其中1门核心课程,3门选修课程(或跨系课程)。4门课中必须有2门课包括有指导的实习课。各门课的学分均为0-2分(指零学分选择Zero Credit Options)。给那些已完成了自己所选专业要求的学分的本科学生,提供一个免交选课费的选修机会,本科生只能选修本科课程作为零学分;硕士研究生也可以选本科课程作为零学分。跨系课程不能作为零学分选择。可以看出,有指导的教育实习将理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且选课范围非常大(至少34门),但实际要求的选课学分并不难达到,并可用零学分选课方式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可以说,这是-个低障碍、宽基础、高水平为原则的选课要求。
三、LTM——关于音乐教育改革的实践支持
LTM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而提出的:在音乐学习中,必定要涉及和参与以下五个过程:倾听和感知;表演和表现;创意和发现;提问与探究;反应与关联。这五个基本过程不只为音乐学习所独有,也是进行任何一个领域学习的基本要素。这
也是LTM项目区别于其他音乐研究项目的独特定位。LTM项目在这五个基本过程的支持下,通过音乐文化,使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了具体的联系。这些联系要素将音乐学习活动本身视为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提供丰富综合的声乐、器乐、跨文化音乐文献研究和音乐技能等学习活动,进行思维训练和科学与人文知识的学习,保证每个学生有多种机会通过音乐活动与其内在的学习过程发生联系。尤其是通过LTM项目专家、研究中心的顾问和任课教师的共同探讨后,又设计、规划并实施了具体的关于LTM项目每周的单元和课时计划,设计了在学习活动和学习时间之间的新旧知识不断循环联系的周期性的合理节奏,缩减了“学什么和如何学”之间的距离。通过学习活动中对行为反应过程的处理,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探究发现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新问题。由此,LTM项目使音乐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之间建立了联系和交织,同时产生了学术、情感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音乐概念与技能学习之间的相互促进。
如果说MIE是以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的改革为实践的理论假设,那么,LTM则是将这个假设付诸了行动验证。这个操作性很强的研究项目,重在实践效果。1998年成立的音乐学院实验学校(学前至小学5年级),就是以“音乐是进行学习的一种通用语言”为理论前提,并确信音乐学习会帮助和加强学生的阅读、数学、语言艺术和社会化的发展。通过研究实验,激发学生对各学科学习的意愿和智力兴趣,内化学习过程。其中包括:倾听(Listening)——区别和分类;询问(Question)——提问和探寻;创造(Creation)——发明和设计;表现(Performance)——阐述和表达;反思(Reflec-tion)——相关联系和个性化。并通过相对评估(对实验学校学生的阅读、数学、语言等基本技能的测试)和绝对评估(州级标准的综合评估测试和斯坦福学绩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跟踪研究和分析。
四、NMIEC——改革资源和成果共享曲行动计划
这是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三位一体音乐教育改革系统工程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传播、推广和共享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资源和成果,使其在全美音乐教育改革中产生影响。
现已有6个州的公立学校(K-12年级)、音乐学院、教育学院、艺术组织、专业团体、公司及基金会的教师、音乐家、教育家和研究学者组成了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全美音乐教育改革协作体。这个协作体的组织结构正如前所述,由三个主体构成。其组织意义一是体现了由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教授、专家和学者论证、设计、改进和发展的改革方案;二是体现了由艺术和文化组织和团体的艺术家共同参与高等教育机构和基础教育公立学校的音乐教育改革项目,发展和扩大的改革成果;三是由公立学校的课堂教师和学区的教育督导,组成基础教育改革联合组织,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和艺术组织的改革和实验的接受者,在公立学校中,实施运用“教育中的音乐”项目的设计过程、内容,并体现实验成果。
这三个主体中的各项因素相互支持和相互影响,在对三位一体培养目标形成一个强有力、稳定和立体的支持基座的同时,又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艺术事业的发展产生相互作用的支持力。(如图四)
因此,这项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使传统的音乐教育课程有所变化,而且由此扩大、发展和沟通了音乐教师教育与教育改革、与高等教育机构、与基础教育公立学校、与专业团体、与社区文化乃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和良性循环;不但使改革研究的影响能顺利传播、扩大和付诸实施,并促进研究项目本身不断向更深入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开拓。
从狭义说,三位一体体现了集音乐加/音乐教师/音乐研究学者为一身的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广义说,三位一体强调了高等教育机构和教授、专家及学者;社会艺术团体和音乐艺术家以及公立学校和音乐教师共同参与音乐教育改革的整体理念。
五、思考
1994-1995年笔者曾就美国音乐教育改革进行过考察和研究。当时,正值美国的《2000年教育法》颁布不久(1993年),艺术课程作为核心课程的地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中被确立,并于1994年又颁布了美国国家艺术课程标准,这对于美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历时9年,上述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可以作为代表美国音乐教育界近十年来对其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对美国音乐教育改革所做出努力的一个缩影。
结合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改革实际,有以下两点思考:
1音乐教育改革的横向联合与协作
这是笔者感受最深和思考最多的。美国的音乐教育改革,虽然是分别以基础教育公立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为切入点,但这绝不仅仅是涉及某个学校或教师个人的事。音乐教育改革被认为是要全社会参与的大事。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研究项目的成员不仅来自高校,还来自基础教育公立学校、艺术社团、教育行政机构、社区和企业,等等。
在我国,某一高校的研究机构或课题组的音乐教育研究项目与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或教育行政管理和研究机构(教育学院或教研室)的研究项目,常常是各搞各的,互不搭界。前者往往侧重于学校内部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或是宏观理论的论证;后者常常偏重于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改进,或是教学技术的微观探讨。其实,只有这二者的结合,才会真正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研究内容体系。
2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垂直整合与交互构建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音乐课程结构的改革,非常注重从理论到实践的连贯系统性,即垂直整合。如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课程系统,从大教育、大课程理论到教学操作;从课题研究到有指导的教育实习;从基础教育到专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特殊教育等等,学科多,领域全;本科生与研究生的选课挂钩,并利用零学分和跨系课程选修与其他专业打通,使课程内容之间又具有了交互构建的特点。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关于音乐教师培训的相关课程只有2--3门。(教学论、教学法、教育实习),且相关选修课较少;如果学生进入大学时是以音乐教育方向为主修的话,则在入学考试、课程选择,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发展上都有不同于(低于)表演专业的要求。而美国从20世纪末的音乐教育改革以后,不论在观念还是在行为上,已经在逐渐明确了这样一个认识,即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与音乐表演技能的发展并不矛盾,音乐教师的教育知识与技能应该是以丰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训练为基础的。正像2002年1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亲笔签署的教育法令《No Child Left Behind》中,已明确规定了代表高资质音乐教师资格的主要内涵之一是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与程度,并要求到2005-2006学年末,每一位在基础教育公立学校核心课程中任教的教师,必须在其所教授的学科中达到教育法所要求的高资质。
据笔者所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4年的招生简章中,就已不再提示音乐师范或非师范专业方向,而是统称为音乐学;同时,相应的音乐课程设置,也为本科学生前二年的通修和之后的专业方向选修做了系统的调整和改革。
教育家杜威曾认为,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而是生活本身。因此,音乐学习不只是为音乐本身,而是通过音乐学习的感知、理解、表演、分析等活动,联系和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笔者认为,分析和学习美国的改革经验不仅要着眼于技术,更要关注文化、关注那种鼓励想象、追求冒险、宽容失败、激发创造力的大文化背景的存在。把通过音乐学习来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大文化的内容之一,正是“三位一体”研究项目的实质所在。
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篇12
关键词:教育技术,创新教育,高等教育,技术课程
创新教育是现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具体含义为,以激发创新意识为条件,发展创新思维为途径,培养创新能力为根本任务的深层次素质教育。创新素质不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在一种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中,使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利用激励创新意识的创新型评价体系,由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指导下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而逐渐形成的。
教育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课程,为开展创新教育提供非常有利的实施环境。笔者根据自己三年的《教育技术》教学经验,简要探讨如何在教育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未来的教师。
1. 创新教育对教育技术课程的启示
教育技术是高等教育院校开设的一门旨在培养能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灵活运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和手段来整合教学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公共课程。依据教材性质和内容进行分析,教育技术是一门具有发展性、综合性、应用性、实验性和兴趣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一般包括两大部分,即理论部分和技术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学科性质,教学媒体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论、教学设计理论等都属于目前教育界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支撑理论。技术部分主要包括现代教学媒体和教学软件的系统使用,其内容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与其专业课程相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就当前高校教育技术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来看,课程内容通常由现代教育技术概论、现代教育理论、教学媒体应用及教学资源开发和最新信息化教育领域技术介绍四个方面组成。其中现代教育领域中的教学设计部分和教学媒体应用及教学资源开发部分经常设计到其它专业的基础教育内容。
除此之外,从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得知,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践课程的安培比例占据全部内容的30%,并且在学生的实践成绩教学评价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课程不仅包含了创新教育顺利开展需要的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平台,而且这样的综合性课程非常有利于开展创新教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一个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基于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渗透创新教育的思想,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不拘泥于单一的考分评价标准,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学习动力。
2. 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2.1 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价值意识,以及自觉、主动地参与创新活动的主体意识。人们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动下,才有可能产生创新动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深刻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注意挖掘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完美结合, 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水平,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各种智力或非智力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外,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多起点”制订多层次教学目标,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蹦一下,摘到桃子”的成就感,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应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所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个“创新”的机会,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创新兴趣。
2.2“以人为本”基于技术平台,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要求思维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对思维活动实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独立地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非面对面交流和协作交互平台。由于网络具有“隐藏身份”的功能,因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思考肆无忌惮地通过网络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由于教学面对的学生个体生活背景和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差异性,产生的意见、想法、观点势必不同,通过这样的思想交流活动,可以克服由于某种思维定势造成的想法单一。另外,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观点又能进一步启发其他参加者的思想,产生某种独创性的冲动,形成具有独创性的想法。
2.3 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技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充满实践环节的开放的教学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开展实践成果展示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不仅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而且可以通过全身各感官积极响应,得到更生动、更鲜活的深刻体验。教师在实践环节中,不断地鼓励、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设计实际教学案例,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讨论,交流方法,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
2.4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发展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的实施离不开评价,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更需要科学的评价来配制、引导和激励。单一的教学评价价值观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智慧潜能的差异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学生是具有个别差异性的个体。教师应该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崭新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不可替代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这种独特性和差异性正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在对教学进行评价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价值观,采用群体分层评价、个别进步评价、目标达成评价和特长发展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为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提供适合的环境和条件。
总之,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创新教育和教育技术发展的方向。现代教育技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作为教育技术的教育工作者,在研究探索教育技术同创新教育相结合的问题上,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徐茂华.论创新教育与高校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 2006, (33) .
[2]刘素英, 高静霞.加强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J].中国大学教育, 2001, (4) .
[3]刘瑜.关于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1, (4) .
[5]罗维亮.教育技术[M].西北工业出版社, 2006.
【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推荐阅读:
音乐教育类课程11-23
中学音乐教育改革08-19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09-25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10-07
音乐课程下学前教育06-28
音乐教法课程学前教育09-26
大学公共音乐教育改革11-03
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12-02
教育改革下的儿童音乐05-31
学前教育音乐学科融合的教学改革研究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