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民族音乐

2024-08-27

达斡尔族民族音乐(精选12篇)

达斡尔族民族音乐 篇1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特殊载体, 饱含着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 反映着该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特有的生存生活方式, 是一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综合反映。民族服饰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关系密切, 并最终影响该民族的审美心理、审美取向。正如有的学者称:“审美心理的形成离不开与该民族的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条件和该民族自己所造就的社会条件。”影响达斡尔族服饰形成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来自于历史的发展、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生活、经济生活、风俗节日、宗教文化等各方面, 从而在民族服饰上呈现出了多样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变异性的综合特点。达斡尔族的民族服饰是在不断的传承和变异发展而来, 又在不断的动态发展中保持了本民族独具的特色。

达斡尔族服饰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地域性, 纵观达斡尔族整个服饰的发展流变, 早期的狩猎生活和艰苦的地理环境在达斡尔族服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赖以生存的地域是白雪皑皑的高山、一望无际的森林草原, 气候干燥、风沙狂暴、冷暖多变。特殊的地域色彩赋予了达斡尔族人民强烈的自强精神。达斡尔族服饰色彩鲜艳浓烈、纹样线条分明, 体现出粗犷豪迈、古朴稚拙的情致。”一定的地理环境对服饰的质料有着必然的联系, 其服饰材料就地取材, 以牲畜毛皮为主, 多用狍皮、羊皮等兽皮制成, 服饰款式也大多宽大厚重, 多为袍服。狍皮光面朝外, 在衣领、袖口、衣襟、下摆镶以色布或细毛皮, 这种皮质的衣服不仅耐磨而且舒适柔软, 这是在特殊的地域环境下造就的特殊的服饰风格。

达斡尔族服饰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着必然的渊源关系。达斡尔族在蒙古族的统治时期, 服饰主要是为了适应长期的游牧生活, 大都穿着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 两侧开叉, 腰际处配有小刀、火镰或者烟盒, 脚穿长筒的马靴, 头戴皮帽子, 这些特征在达斡尔族的后期服装上都会有所折射。在满族的政治统治时期, 服饰文化负载着更多的是在满族文化基因, 在与满族频繁的交流互动中, 大量的布匹进入达斡尔族地区后, 款式上呈现出达斡尔族传统的皮毛服饰向满族的布衣服饰过渡, 其中, 在服饰的选料上也有了改观。进入民国时期以后, 受汉族的影响, 达斡尔族服饰主要是以布料和丝绸为主, 手工里刺绣艺术逐渐成为达斡尔族妇女、儿童休闲生活的装饰品, 达斡尔族的服饰也因此更加多姿多彩。

达斡尔族服饰的形成与其宗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对大自然现象的表现出来的各种怪诞离奇不理解, 进而把这种不安、忧虑、惶恐寄托于神灵。人们希冀这种神灵信仰充斥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而。服饰就成为了人们寄托这种信仰的传媒。在举行祭敖包、“斡米南”大型祭典时, 仪式主持者都会穿上萨满服, 服饰承载更多的是一种神的威慑感和神秘感。在祭神祭典的场合里, 仪式的主持者都要穿上特定的萨满服即法衣, 其材料大多是粗布或熟制的袍子皮, 大都是对襟紧身长袍为主, 上身配以嵌有贝壳的披肩, 在肩的两端镶有一公一母两个鸟具模型, 据说这是萨满通达神灵的使者。萨满穿戴服冠后, 一面鸣鼓跳跃, 一面念念有词, 仿佛神灵附体一样, 然后代神说话, 指出病人触犯了何方神圣需要进贡何等贡品等。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化的提高, 人们意识的增强, 这种宗教活动已成为历史的遗风, 宗教中以萨满服为主的仪式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萨满服的出现对早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服饰艺术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达斡尔族服饰与它的经济活动也是有着密切关系, 在漫漫长河里, 达斡尔族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衰弱走向繁荣,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学会了适应各种经济生活的服饰文化。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 达斡尔族的传统经济主要是从事捕鱼、采集、狩猎等, 其服装的材料主要是取自野生动物的皮毛, 如狍子、野兔、野鹿等。人们穿上这种皮毛制作的衣服不仅可以引诱动物, 还可以有效的防风保暖。狩猎时期, 达斡尔人冬天的狩猎装是到膝盖的四面开衩的长袍, 开衩是为了便于骑马, 长度要盖住膝盖, 这样能够起到挡风御寒的作用。达斡尔族长袍的外面也就是腰的部位上要紧束一条腰带, 能够起到防止刺骨的冷风和护腰的作用。进入了农业社会之后, 为了便于劳作, 传统的皮质衣服过渡到了以缝制的布衣为主。改革开放之际, 达斡尔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显著的进步, 尤其是经济上的进步成为民族发展前进的动力。达斡尔族的服饰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加快和人民审美标准的提高上不断发展, 尤其是后期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给达斡尔人供应了多种多样的、工艺精良的丝绸、棉布、化纤等织物。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主流意识的加强, 达斡尔人民不仅把服饰看成是生产生活的一项必需品, 而且是提高生活水平, 美化心灵的必备品。

“服饰是一种形象直观的物质文化, 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服饰又是无文字的历史文献, 是了解民族文化的绝好史料。”达斡尔族服饰正是以一种无声的语言向世人宣告:“我们是达斡尔族, 我们来自大兴安岭, 精奇里江沿岸, 我们饱受战争烟火, 我们长途跋涉、历尽艰辛;我们有自己绵长的历史, 我们有自己独特文化……”

摘要: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特殊载体, 影响达斡尔族服饰形成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历史的发展、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生活、经济生活、风俗节日、宗教文化是影响达斡尔族服饰形成的综合原因, 正是这种特殊生存环境构造出了达斡尔族服饰不一样的民族风情。

关键词:特殊环境,达斡尔族服饰,民族风情

参考文献

[1]:王瑞华、马振庆《宗教性、地域性、传承性—谈影响达斡尔族服饰文化发展的因素》, 载于《电影评介》, 2008年第11期。

[2]:苑利《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北京出版社, 2000年8月。

[3]:边菲《达斡尔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D) 。

[4]: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年1月。

[1]、参见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年1月。

[2]、引自王瑞华、马振庆《宗教性、地域性、传承性—谈影响达斡尔族服饰文化发展的因素》, 《电影评介》2008年第11期。

[3]、引自王瑞华、马振庆《宗教性、地域性、传承性—谈影响达斡尔族服饰文化发展的因素》, 载于《电影评介》, 2008年第11期。

[4]、引自苑利《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北京出版社, 2000年8月。

达斡尔族民族音乐 篇2

--13122218赵丹

到达中华民族园外围,一座耸立在城墙之上,土黄色的高塔便吸引了我的眼球。它看起来就像城堡里的瞭望塔一样,神秘而伟大。于是乎,我便对墙那边的景观充满了无限好奇,径直向门口走去„„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在国歌的高潮声中五星红旗在民族园门口的高空升起。紧接着,一大群靓丽的少数民族少男少女站成了一个方队,很快他们跟着广播里的歌谣开始载歌载舞起来,场面很是壮观,热闹非凡。

欣赏完了优美的民族舞蹈,我们走进了民族园。刚踏进院子,长亭的屋檐下挂着的一排金黄色的玉米便映入眼帘,整个人就很容易被那种淳朴勤劳的气息打动。沿着一些两边由大石头垒起来的曲径往里走,拐过一块巨石突然眼前就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中央摆放着一些长条木椅,豪放的歌声在广场上盘旋,我们好像置身于西藏那片炙热的土地上,后来我们注意到在一建筑下有个背对着我们的藏族青年,原来这嘹亮的歌声是出自于他的口中,片刻后他好像发现身后坐着一大群观众,青年竟然略带羞涩地扭过头低声结束了这首歌。我们迈着愉快的步伐走向下一展区。

接下来,我们又陆续参观了土家族、畲族、蒙古族等一些展区,领略到了土家族的乐观豁达、畲族的勤劳朴素以及蒙古族的热情好客。

走着走着,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十分陡峭的阶梯,为了体验登高望远的乐趣,我扶着扶手爬了上去。来到高处的感觉很惬意,微风拂面,疲惫感一下子减半。我试探性地沿着高大建筑物围起来的小路往里走,在一个转角,一个巨大的清真寺跃入眼帘。它真的好高大,以至于我很难用手机在院子里拍一张它的全景图,走近一看了解到这是由维吾尔族工匠用南疆特有的沙砖修筑的喀什磨砖清真寺。于是我才知道这是维吾尔族展区。

在院子的右边就是一座传统的伊犁民居,门楣上和窗楣上都有类似于哥特式风格的三角形木质装饰,走廊的柱子和屋檐上都雕刻有聚优美民族特色的纹饰。我踏着三两级阶梯走上了走廊,透过绿色木窗我往屋里看了看,有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鼻而来。在走廊的尽头有间开放式的展厅,墙上挂着几幅新疆当地独特的地理以及人文景观,我很是喜欢。给我映像深刻的有清澈神圣天山天池、千年不死的胡杨、美丽的艾德莱丝绸裙以及玲珑华贵的英吉沙小刀,尤其是介绍胡杨树的那幅画,那些文字,让我油然而生出一股敬佩之情。“在塔里木河两岸,苦涩的盐碱地里生长着一种耐干旱、耐风沙、喜盐碱,不畏严寒、不怕酷热的胡杨树。厚厚的树皮储存着充足的水分,而且越是干旱储存的水分越多。它们粗壮的躯体阻挡着流沙的侵袭,维系着沙漠边缘的生态平衡。传说胡杨树生长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腐。美丽的胡杨树,无论是粗犷与秀丽,残枝与茂叶,苍凉与昂扬,都在生生不息,演绎着千年的生命轮回。”

走过一条两边由红色小方砖墙围住的过道,眼前出现了一座方形建筑,门旁边的标注牌上写着“和田型传统民居”。走进去第一眼便看到了沿着墙壁的走势砌成的高约30厘米的供起居坐卧的土炕,在房间中间里有四根雕花木柱支撑着屋顶,天花板的正中央开有一个形似一口倒扣的锅的有透明玻璃盖的天窗,不仔细看还以为是露天的天窗,原本光线较为暗淡的主厅由于这个天窗变得明亮了许多。据说白天可照射阳光,晚上可看见满天星斗,而且还可以通风透气。在一进门右边的墙上开了一扇侧门,里面是一间很小的屋子,墙上挂着和田居民们的传统手工艺图片,譬如闻名遐迩的和田玉以及精湛的铜器工艺。

走进里屋,我发现这个女客厅的格局与主厅大同小异,只不过天窗更为精细,由雕花木材组成。女客厅与其他房间都有木雕花板相隔,而且墙上都开有壁龛,放置食物和用具,这既节省空间又美观实用。有的壁龛还构成各种几何图案,并喜欢在墙上挂壁毯和石膏雕饰。

总而言之,和田民居适应当地少雷雨、风沙大,气候炎热的环境;格局敞开与幽密结合,八间室内围绕在主厅周围,一间套一间,既互相联通又可关门自闭;每个房间从功能上还考虑到了放置农具、储存粮食和设置畜圈之用,适宜居住。

从和田民居出来后,我又看到了那个高高的土黄色高塔,原来它叫苏公塔,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塔形伊斯兰教建筑,它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全部用青灰色砖建成。高44米,塔基直径为10米,塔身下大上小,呈圆锥形。塔内有螺旋形台阶72级通往顶部。塔身周围不同方向和高度,设有14个窗口。塔的表面分层砌出三角纹、四瓣花纹、水波纹、菱格纹等15种几何图案,具有浓厚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原建筑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的木纳村,它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额敏和卓死后次年,其次子苏来曼建成于1777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在我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开封、郑州等地。

维吾尔族是一个民族风格鲜明的少数民族,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在饮食方面,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葡萄干、哈密瓜等特色优质水果;在服饰上,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去维吾尔族做客,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分析 篇3

关键词:达斡尔族  民歌  音乐特点  分析

引言

达斡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而且现在在几个不同的地区散居,在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大的差异,但是他们仍然有着很多共同点,其中口口相传的达斡尔族民歌是其中最大的共同点。达斡尔族民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累积形成的。对于达斡尔族的人们来说,达斡尔族民歌不仅仅是先辈留下来的宝物,还是连接整个民族情感的不可分割的纽带。

一  达斡尔族民歌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在许多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歌。据调查表明,各民族的民歌往往是伴随着人们的劳动过程而产生的。达斡尔族民歌同样是这样产生的。

达斡尔族民歌也随着人们的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获得新的发展。我国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时期,有五千年之久。达斡尔族民歌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五千年之久。在原始社会时期,达斡尔族的人们生产水平比较低,依靠采集、狩猎为生,对于大自然心怀畏惧,因此寄托达斡尔族人们对大自然畏惧的萨满教就产生了。萨满教的产生,带动了萨满歌曲的流行。进入奴隶社会之后,达斡尔族人民的生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不再单纯地依靠采集和狩猎,而是能够依靠耕种来养活自己,这个时期的达斡尔族民歌就不再是萨满歌曲的天下了,而是新增了歌唱达斡尔族人民辛勤劳动的歌曲。而到了封建社会,由于受到过来自北方的敌人——沙俄的入侵,出现了保护达斡尔族人民利益的英雄,达斡尔族的民歌就多了赞美民族英雄的内容。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共产党将全国各民族人民从被压迫的命运中解放出来,达斡尔族民歌又增加了歌唱新中国、歌唱中国共产党以及反映新时期的幸福生活的歌曲,如《达族永远跟党走》、《爱祖国》、《春天来了》等等。

二  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由于达斡尔族民歌产生较早,发展时间长达五千年,因此达斡尔族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其风格也与众不同,它的主要音乐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种类多样且划分明确

达斡尔族民歌是达斡尔族人民歌唱自己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发展的手段,它展示着达斡尔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而达斡尔族民歌的形式是十分多样的,有着不同的划分明确的种类,例如充满对大自然的崇拜的萨满歌曲、赞美辛勤耕作的劳动歌曲、传达男女情爱的爱情歌曲,以及一系列歌颂英雄事迹的叙事歌曲。

(1)萨满歌曲

萨满歌曲是一种宗教歌曲。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达斡尔族人民信奉萨满教,将对于大自然的崇敬与畏惧,融入到民歌之中,就形成了萨满歌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萨满歌曲也不仅仅是反映人们对于自然的尊崇与畏惧,而是多了一些关于未来生活的向往以及展示达斡尔族的民族风俗、生活习性等等一些其他内容。一直到现在,每当达斡尔族内有重大事情的时候,萨满歌曲便会被全族人民共同演唱。

萨满歌曲中最多的还是关于达斡尔族人民对于其所信奉的神的歌颂。例如达斡尔族人民多信奉的祖先神是“芟昆”和“哈拉”。当达斡尔族人民遭受疾病困扰与自然灾害时,往往会向他们祈求帮助。但是,随着人们抗击自然灾害与医疗水平的提高,达斡尔族中信奉萨满教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达斡尔族人民中大多数甚至全部都是信奉萨满教的。尤其是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们对于雷电天气、或一些自然灾害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会把这些现象归结为是由于自己的一些错误行为而引得神在发怒。每逢这个时候,达斡尔族全族人民,无论是在做什么,哪怕是生病卧床不起,都必须马上集合起来,共同祈求神能够原谅他们的错误行为,不再发怒,能够允许他们生存下去。到后来,人们为了能够与天上的神有更好的联系,而创造出“雅德根”这一角色。达斡尔族中的“雅德根”既能够帮助他们与天神对话,又能帮助他们与地狱神联系。每次达斡尔族人民要与天神或地狱神联系时,如祈求地狱神能够让家中重病的人再活一段时间,就会需要“雅德根”唱着“雅德根”之歌,传达自己想要和天神或地狱神所说的话。而由“雅德根”唱的歌如果无法清楚的传达心愿,就会被达斡尔族人民排斥。因此“雅德根”为了能够满足达斡尔族人民能够让神清楚的听到自己的心愿并能够有所回应的要求,创造了两种不同的唱“雅德根”之歌的歌调。因此后来,通过“雅德根”唱歌与神取得联系的就需要有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表达达斡尔族人民与神进行联系的目的,即祈求神能够完成自己的某个心愿。“雅德根”在唱这个部分时所用的歌调是虔诚的,节奏十分缓慢,这是为了能够让神清楚的听到自己的心愿、感受到自己对神的虔诚之心。第二个步骤,就是神对于达斡尔族人民所许下的心愿的回应。“雅德根”在唱这个部分时所用的歌调时高昂的,因为“雅德根”这个时候是代表神在讲话,而歌唱节奏忽快忽慢,显得十分的神秘。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达斡尔族人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已经认识到神是不存在的这个事实,不再需要“雅德根”唱歌来与神进行联系。除非在达斡尔族重大的庆典节日,“雅德根”之歌已经不再被人们演唱。与他相同命运的是萨满歌曲也不在较高频率的出现在达斡尔族人民的生活中。

(2)山野之歌

山野之歌顾名思义即是在山上、田野上等高处或空旷处所演唱的歌曲。达斡尔族人民的山野之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经过打磨的有歌词类,另一种是即兴演唱的无歌词类。在这两种类型中,经过打磨的有歌词类的山野之歌,往往是押韵的,演唱方式多为抒情,传唱度比较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即兴演唱的无歌词类的山野之歌却能表达演唱者当时的情感状态,感情真挚,虽然没有歌词,但是演唱者起伏的歌调却同样能够传达演唱者的演唱意图。在达斡尔族每年的山野之歌演唱大赛中,无歌词类的歌曲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名次。对于无歌词类的山野之歌,运用恰当的歌调来传达真实的情感是最为重要的。这就对于无歌词类的山野之歌的演唱者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要有真实的情感,二是选用恰当的歌调。有真实的情感,也就是说对于那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虚假感情的排斥与反对。就如同演员运用对话、肢体语言演戏,如果对话、肢体生硬,观众就会觉得很假。同样的无词之歌的演唱者如果没有真实的情感,在演唱时必然会出现歌调不自然,不同的歌调之间转换不顺畅等等一些不应该出现的状况,会让观众感受到演唱者虚假的情感,产生厌烦的心理。若想将无词之歌演唱得当,最关键的是有真情实感。只有感情真挚,才能有强大的感染力去打动观众的心。当然,真实的情感,绝对不是当要表达愤怒时就大吼一声,当要表达伤心是就泪水纷飞。毕竟有这么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演唱无词之歌时,需要取材于生活,但是不能完全像生活中一樣,必须有一定的歌调转化技巧。例如,当要表达愤怒时,被信任的人欺骗的愤怒与被陌生人算计的愤怒,两者之间,必然前者的程度更加的深。前者的愤怒与后者相比多出来的是一定程度上的伤心。因此在演唱的时候必须选用恰当的歌调,才能将这种复杂的情感真实地表现出来。

(3)叙事歌

叙事歌的演唱者相对于前两种歌有一定的年龄范围,大概都是较为年长的男性。每当演唱者演唱叙事歌时,周围会有很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倾听他的演唱。而演唱者并不是需要向某些人去学习演唱叙事歌的技巧。但是一般来说,演唱叙事歌的人都应该有着丰富的知识,能够进行自主的创造叙事歌,而不是依赖他人。这是因为人们对于叙事歌有着一定的要求,为了能够听起来更为舒适,歌词往往要求必须能够押韵;对于曲调也有一定的要求,演唱者往往和必须在单一的曲调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编制;对于演唱的内容要求能够十分广泛,能够将达斡尔族历史上的英雄事迹进行清晰地叙述,绘声绘色的演唱语言故事,甚至能够对经典名著中的情节进行演唱。这些要求对于叙事歌的演唱者就必须有较高的文学素养、音乐水平和叙事能力。一个优秀的演唱者必须经过事件的沉淀、人们的打磨,因此演唱者往往比较年长。

2  丰富的题材内容

达斡尔族的民歌内容有着丰富的题材,基本上包括了达斡尔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一切生产生活、英雄传说、恋爱故事、家庭生活等等。达斡尔族的民歌就是达斡尔族人民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所描绘出的一幅漫长的画卷,反映该民族在历史中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人民曾经饱受来自外敌的侵略、阶级的压迫,却无力反抗,只能创作出诸如《大葱的辣》这类反映内心中对于当前状况的不满的歌曲;后来当出现一个人能够带领达斡尔整个民族去进行反抗时,他们内心的激荡又是无法用语言具体的表达出来的,同样创作了一曲《小郎与岱夫》,来赞扬英雄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人们对英雄的无限敬仰之情;达斡尔族的人民始终依靠大自然的眷顾生存,因此他们对于大自然有着十分热烈的情感,在春天时,看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中,会让达斡尔族的人民从心底感受到轻松和喜悦,创作了诸如《春天的歌》这类赞美自然的歌曲;当然,达斡尔族民歌中必然也少不了关于爱情的歌曲,如《想情人》表现出了对于情人的想念,表现出了其中缠绵的情感。

3  复杂的演唱风格

每一种民歌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例如陕北民歌——信天游,就以高亢的演唱风格而被人们熟知;云南民歌中由少数民族演唱的,以余韵绵长而被人们熟知;闽南地区的民歌小调,多用方言演唱,以婉转多情的而被人们熟知。但是,若想让人们说出达斡尔民歌的演唱风格特点,恐怕没有人能夠具体的说出达斡尔民歌的某一种特点。这是因为达斡尔民歌的演唱风格是复杂多样的。而这是源于它有多种民歌种类,在每个民歌种类中,还又包含着很多种不的题材。种类的多样性、与题材的多样化,让达斡尔民歌的演唱风格是必须与之相符。这就使得达斡尔民歌的演唱风格是十分复杂的,既有粗犷的嘶吼,又有相思的婉转小调,还有神秘莫测的祈神之歌等等近十种。而这种复杂的演唱风格,一方面可以表明达斡尔族人民的音乐文化的高超,另一方面又可以展现出达斡尔民族人民的音乐智慧。

结语

音乐是没有国界、没有民族、没有地区之分的。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音乐,都是由她的民族文化经过时间的考验,沉淀而成的精华。达斡尔族的民歌不仅能够让达斡尔本民族的人民得到精神上的鼓励,还能让我们的到美的享受。因此,我们要进我们最大的努力将达斡尔族民歌传承下来、传播开去,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达斡尔族民歌,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她的无尽魅力。

注:本文系齐齐哈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12zsy0010。

参考文献:

[1] 谢百军:《达斡尔族民歌的创作特征》,《大舞台》,2015年第1期。

[2] 张宇:《达斡尔族传统歌曲的保护与传承——兼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问题》,《大众文艺》,2011年第4期。

[3] 李晓燕:《齐齐哈尔与塔城达斡尔族民歌同异》,《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达斡尔族民族音乐 篇4

1 弘扬民族文化对促进民族旅游景观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高度的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 给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也为其带来了新的突破。继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继承, 何谈创新;没有创新, 就失去了继承和发展的延伸。

将民族元素融入旅游景观展示的是传统民族文化, 重要性在于千年流传下来的社会内容和历史沉淀, 以及在历史进程的演变中对美的追求和向往。通过景观设计手法, 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展现, 还原一个民族的本源文化, 对部分落后民族文化的变革发展, 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 展示民族文化的进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56颗璀璨的明珠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 都保留了各自丰富多彩的独特文化, 把丰富的民族元素与人们向往的旅游环境相互融合、贴近生活的景观设计之中, 用现代设计手法加以表现传统民族文化,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景观, 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的融合, 在传承中逐渐丰富、发展民族文化的内涵, 弘扬宝贵的民族文化。具有特色的民族地域条件, 使少数民族聚居地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成为发展民族旅游的必然趋势。

2 民族元素与旅游景观的融入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民族村落、特色的民族文化、与世隔绝的民族美景、淳朴热情的聚居族民, 成为了旅游业的重头戏。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大量的商业化景点也推动和促进着当地民族村落的经济发展。民族旅游景观的形成, 使民族元素与民族文化成为旅游景观设计的核心。民族元素是一个民族的精髓体现, 不同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呈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通过对这些旅游景观环境设计的实践, 人们对以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为主题的旅游景观环境设计的价值认识越来越深, 不论是历史文化名城, 还是新兴城市;不论是经济城市, 还是文化城市, 发展城市文化建设, 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精神, 已经成为旅游景观环境设计的一种崭新追求。

3 达斡尔民族元素在民族旅游景观中的体现

达斡尔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 民族风情浓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以及辽宁省, 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北方严寒地区是达斡尔族人生活繁衍的聚集地。这里延续着达斡尔族的民族精神, 也记载着达斡尔族的民族历史。他们喜欢无限度地亲近自然, 依靠大自然繁衍生息。达斡尔族属于典型的游牧民族, 独特的民族元素衬托出悠久的历史文化。学术界曾有过关于达斡尔族来源的争议, 据许多学者研究, 认定达斡尔族属于契丹族后裔。达斡尔族世世代代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 并在传承的同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融合时代性与民族性, 与其他各民族共同构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大厦。树立正确的民族生态观, 使达斡尔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展迫在眉睫。

黑龙江省西部的达斡尔族聚居地位于齐齐哈尔市梅利斯区哈拉新村, 哈拉新村拥有极具特色的文化资源, 但知名度并不高, 对于一座拥有宝贵民族资源的村落来说, 哈拉新村在民族旅游景观形象构建方面仍处于待深入挖掘阶段。达斡尔族民族元素在旅游景观中的体现是从物质可视层面对民族文化的展示。

民族元素是民族旅游景观的灵魂和支撑, 也是民族旅游景观设计的核心。因此, 现代民族旅游景观设计应特别强调文化内涵。没有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景观是无观赏价值的。新形势下对旅游景观的设计, 民族特色文化有其重要价值。旅游景观设计中民族特色文化元素的运用对旅游景观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民族旅游景观的兴起也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延续。

合理的将民族元素融入旅游景观设计中, 对民族旅游景观的开发起到激进作用的同时, 也是对推进达斡尔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制定有利于达幹尔族发展的民族政策、对于达斡尔族在现代化及全球化背景下继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蒙贤.民族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13) :74-75.

[2]吴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达斡尔族文化研究[J].世纪桥, 2012, (13) :133-135.

[3]刘建.为现代都市建筑注入传统文化元素——以重庆市为例[J].城市问题, 2001, (06) :33-42.

[4]张明明, 周贺云.浅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J].河南建材, 2014, (02) :56.

[5]周贺云, 蒋壮力.浅议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几点思考[J].河南科技, 2014, (09) :23-29.

达斡尔族风情 篇5

概况: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达斡尔,意为“耕耘者”,是达斡尔人的自称。达斡尔族人主要聚居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及附近县、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及附近旗县,少数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县。在中国历史上,达斡尔族人和各族人民一起为共同开发祖国北疆,保卫祖国领土,抵抗沙俄入侵建立过不朽的功勋。达斡尔族人喜爱并擅长打曲棍球,莫力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被誉为“曲棍球之乡”。

服饰:

达斡尔族的男子喜穿两侧开口、蓝色或灰色的长袍以及皮裤和皮帽;妇女多穿袍,外套坎肩儿,衣边上绣着精美的图案,穿在身上美观大方,极富民族特色。达斡尔人的皮帽,是用狍子的头皮原样制成的,双耳挺立,耳边有对称的犄角,是达斡尔族最典型的服饰。

民俗:

达斡尔族的住房多是坐北朝南的高大的“介”字形草房,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屋内南、北、西三铺炕连接在一起,构成“弯子炕”,家庭成员及其客人的铺位都有相对规定的位置。

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恪守氏族外婚制度原则。婚礼一般在春暖花开时举行,婚礼仪式隆重,分订婚、送礼、结婚三步。

达斡尔族敬老重礼,以年长者为尊,见面向老人请安施重礼;达斡尔族的装烟礼颇具特色,客人到家即使已经叼着烟袋,也要请客人拿下来,他们要亲自给装上自己家种植、晒制的朵烟,点燃后敬给客人。

达斡尔族主要信仰萨满教,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

节日: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阿聂节”(春节),人们燃放烟花爆竹、点燃牛马粪、跳起“罕伯舞”以示庆祝;正月十六“黑灰节”,人们彼此向对方脸上涂抹黑灰,意为避邪免灾、预祝来年丰收和幸福

达斡尔族民族音乐 篇6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氛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堂元素,一个成功的施教老师都会很善于营造和利用良好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更加高效的教学目的。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国家教育观的认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到尊重每一学生;学生要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来学校学习的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要学会互相尊重,增加对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了解从而促进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的形成。第二,良好的班风、学风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循循善诱,努力培养一个具有团结友爱好风气的班集体,在这个团体中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接受得平等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互相帮助,即使是这个群体里最弱的学生,也不能忽视,建立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身的缺点和自卑的心理,在其他学生的帮助和关爱和老师的鼓舞带动下,使他们可以一步步主动地去学习,走入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去敞开心扉大胆去展示自己的才华,慢慢的改观现有的一些缺陷,走进融洽的班集体氛围当中。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就是要让学生走出唯师、唯书的条框限制,能够真正地走进文本,能够将文本与学生的认知基础、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基于文本,产生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因此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展开富有个性的学习,就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体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学习平台,将文本还原生活、体验生活,再回归于生活,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对文本的肤浅理解,形成个性见解与感悟。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学生,要明确学生不是机器部件,没有整齐划一的特点,他们是一群鲜活的生命。基础知识、认知规律、学习水平与生活阅历等的不同,使得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这决定了他们在理解时自然也产生不同的见解。但是由于学生处于认知初级阶段,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并不能一步到位,而往往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此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或是对学生失去信心,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展开讨论,促使学生展开自由交流,在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寻找新角度,通过不断地发现差距、修正完善,最终形成深刻的个性见解,达到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与掌握。

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

在初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单单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是不能对文章产生深刻的理解的,只有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才能使读者切身感受读者的思想。这有读者不断进行有感情的诵读,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方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亲身体会作者的情感。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阅读方式能够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的真谛,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在教课文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反复阅读,然后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谈谈自身的感受,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将阅读的权利交给学生,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使学生感受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为了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师也可以学生阅读课文时添加一些忧伤的音乐,从而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真正进入文章所讲述的情景之中,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在学生朗读时,促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作者的情感世界相连,这样就能使学生切身感受作者的情感。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的阅读中,应当鼓励学生自行进行阅读。在维吾尔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因为阅读对中学的语文教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就能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从而能够顺利解答与文章有关的问题。

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达斡尔族民族音乐 篇7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达斡尔,意为“耕耘者”,是达斡尔人的自称。据史学家考证,达斡尔族起源于大兴安岭南麓的洮儿河。达斡尔一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属辽代契丹的后裔。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布特哈旗、阿荣旗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区、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主要居住在罕伯岱村、洪河村、全和台村、海雅屯)、龙江县、富裕县、嫩江县、爱辉县;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人口数为132394人。本文调查对象为齐齐哈尔市洪河达斡尔族聚居村达斡尔族村民。该村是一个以达斡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村,全村1050户,3405人,其中达斡尔族55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6.4%,是全国达斡尔族重点聚居地区之一。通过对年龄和性别的等比抽样方法选定被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调查方法包括100份有效问卷和10个深度访谈,问卷回收率为100%。

二、大众传播对达斡尔民族文化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来阐述大众传播对达斡尔民族文化的具体影响。在本次调查中发现,99%的达斡尔族人家里拥有电视,8%的人家里有广播,6%的人家里有报纸(经常阅读),4%的人定期阅读杂志,20%的人家里有电脑(可上网),26%的人手机可上网。随着达斡尔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村村通使电视在达斡尔族人中间普及率极高。电视也成为达斡尔族人接触大众传播的主要工具。

大众传播对达斡尔民族文化的具体影响如下:

(一)语言

达斡尔民族有语言,没有文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洪河村达斡尔族村民占总人口的16.4%,是达斡尔族聚居村。在长期与汉族人民杂居的过程中,他们熟练掌握汉语,汉语水平非常高。在100个被调查者中所有的人都会说写汉语,88%的人会说达斡尔族语言,13%的人会英语,1%会俄语。而他们学习汉语的原因主要有二:因工作、学习、生活需要而学习汉语的人占76%,因身边人都使用自然学会汉语的人占30%。在长久的与汉族人杂居的生活中,达斡尔族语言已经成为较之汉语次要的语言了。

(二)民间艺术

在当今信息浪潮的剧烈冲击下,达斡尔民族文化艺术也随着社会发展在大众传播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发生着变化。

1. 节日

据调查,58%的被调查者过本民族节日霍·乌都日(正月十六);10%的被调查者过本民族节日求雨节;61%的人过妇女节;66%的人过劳动节;48%的被调查者过典型西方节日圣诞节;33%的被调查者过典型西方节日情人节。

2. 娱乐活动

“乌春”是一种说唱体的达斡尔族诗歌,以叙事、抒情、说教为主。在被调查的100人中,92%的人闲暇活动是看电视,只有14%的人闲暇活动会选择民间游戏。看电视成为达斡尔族人的首选和主要娱乐活动。知道流行音乐的人有72%,知道摇滚音乐的人有28%,知道唐诗的人有33%,而知道本民族艺术形式乌春的人仅有10%,其中只有8人会唱乌春。民族传统乐器木库莲则已在这个村子消失多年,知道木库莲的只有9人,知道葫芦丝、马头琴、双簧管的各占54%、50%、20%。

3. 服饰

据调查,4%的被调查者在日常生活中穿达斡尔民族服装;40%的人只在重大节日中穿本民族服装,而56%的人从来不穿本民族服装。穿本民族服装的多为年长者,年轻人已经基本不穿达斡尔族服装了。

(三)宗教信仰

达斡尔族过去多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喇嘛教。据调查,这个村子,88%的人没有宗教信仰,6%的人信仰佛教,5%的人信仰基督教。最可悲的是达斡尔民族曾经最盛行的萨满教,如今在被调查者中只有一人信仰,原因还是其祖上世代为萨满师。而其祖传的萨满师进行宗教活动的服饰也早已所剩无几。这个村子里已经没有萨满师了。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萨满教已经被二代人所抛弃了。萨满教正逐步走向没落。

三、保护民族文化的媒介对策

人类文化应该是多样的,达斡尔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璀璨一支。大众传媒在民族内外文化信息进出间的严重失衡,直接加剧甚至导致外来文化对达斡尔民族文化的全方位剥蚀、削弱、改造。据调查92%的被调查者希望经常看到本民族相关信息;72%的人选择达斡尔民族文化需要保护的程度非常大或大,可见达斡尔人渴望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急切心情。这样环境下的达斡尔民族优秀文化更需要媒介、相关部门、达斡尔民族人民、相关社会组织等热心人士的关心和有意识的保护。主要对策如下:

(一)激励本民族大众对达斡尔民族文化的研究与热爱

大力提倡达斡尔民族大众媒介从业人员学习、研究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深刻地关注达斡尔民族的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在了解民族文化独特优势的基础上,自觉地去发掘民族文化的魅力并努力加以表达。激起达斡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达斡尔民族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二)加大对达斡尔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度,积极弘扬优秀的达斡尔民族文化

强化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突出民族文化在传播中的分量。在大量搜索中,笔者没有发现达斡尔民族语言的广播和电视形式的传播。主流媒体中达斡尔民族的相关信息也少之又少。87%的被调查者在电视上看到本民族相关信息的频率非常小或很小;8%的人没有看到过本民族相关信息。虽然笔者搜索到很多达斡尔民族相关网站,但碍于达斡尔族人多文化水平和经济收入不高,只有4%的人家里有互联网,10%的人登陆过本民族网站。说明达斡尔族人民接触网络仍很少,网络传播达斡尔民族文化对本民族人民的直接的传播效果极为有限。但网络传播对意见领袖的影响是明显的,在对作为“意见领袖”的洪河村委会党委书记沃春林的访谈中,笔者发现互联网对他的影响很大。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传播效果的显著也是可以预期的。

(三)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保护达斡尔民族文化并不是保持固有的生活方式一成不变,而是在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抛弃本民族的文化精髓,通过不断地融合,与时俱进,使民族文化具有新的生命力,使达斡尔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至于消亡,反而走向世界。

(四)倡导运用经济手段保护民族文化

大众传媒应当宣传、鼓励企业为民族文化保护事业捐款投资。但有些文化是不能推向市场的,而是要将它们当作文化中的珍稀物种来对待,将其保护起来,当然要有一些人来传习和演出,以活体保存的形式让他们生存下去。在保护的同时,还可以加强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的结合,盘活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发挥他们的乡土文化功能和他们对人们认识当地文化特色所具有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尽可能地用电脑、多媒体、数码复制等高科技手段把一些代表性民族艺术形式保存下来,建立、扩大和充实集观赏研究保护游戏于一体的民族博物馆、图书馆。据了解,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保护达斡尔族语言工作已全面启动,成立了录制达斡尔族语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达斡尔族语言录制工作方案。而这些方式并不是根本方式,根本方式是使民族文化在民族日常生活中保存下来,而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等待多年后民族文化消失殆尽,民族后代前来瞻仰。内蒙古达斡尔学会理事长敖景峰说:“各少数民族自治旗、自治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本民族语言课、民歌课、手工艺课、体育课等民族文化课程,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多淑金;论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的特点与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

达斡尔族民族音乐 篇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体育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少数民族群众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稳定国家大局、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深厚的群众基础、浓郁的民族特征、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人们参与。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的渔猎生活,造就了达斡尔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它们是达斡尔族劳动生活、军事斗争、娱乐活动的综合反映。

二、达斡尔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达斡尔族是一个热爱运动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达斡尔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波依阔(曲棍球)、颈力、射箭、赛马、摔跤、滑雪、寻棒、萨克、陶力棒,掷坑、打枕头等。

l、波依阔

曲棍球在达斡尔语中称为“贝阔”,它在我国的开展虽然时间不长,但在达斡尔族中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深受达斡尔人喜爱的体育项目,我国著名的曲棍球运动员多出自达斡尔族。这一运动多在春季和农闲时举行。球称为“扑列”,用兽毛团成的是毛球,这种球轻软且弹性好,球速也很慢,特别适合儿童和老年人使用;青年人和年轻人一般使用木球,用杏树或柞树根制成,比较坚固耐用。旧式球棍选择根部弯曲、枝干挺直的柞木,经过削磨加工而成。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比赛多在重大节日和集会时举行,比赛场地大都选在平坦的草地上或是村中开阔的地方,场地大小没有统一的规定。

2、颈力

颈力是达斡尔族人非常青睐的一项运动,它不受场地的限制,在草地、田间地头、场院、室内、坑上都可以进行,男女都可参加。因此这项活动开展的相当广泛。颈力比赛在两人之间进行,把一根长布腰带的两头系紧,形成套状,套在双方的脖子上。比赛中双方用力蹬脚后仰,拉动对方,臀部被拉起离地者失败。

3、赛马

在历史上达斡尔族可谓是马背上的民族。达斡尔族的赛马多在春节或敖包会等重大节日和集会时进行,分为竞速和竞力两种。比赛速度的距离为二三公里,跑到指定地点返回。比赛耐力的距离为十多公里。比赛没有年龄限制,无论是青年人还是年过花甲的老人都可以参加。

4、萨克

又称“嘎拉哈”就是狍子或羊的踝骨,这种萨克棱角滑润,形状规整,能立出四种不同面形态,分别是立、反立、背、坑,是一种专供儿童玩的天然骨玩具。游戏方法很多,有抓萨克、猜萨克、扔同面萨克和弹萨克。女孩子一般以室内游戏为主,男孩子多在室外游戏。萨克是少年儿童经常开展的体育活动,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手指灵活和加减运算的能力。

三、达斡尔族传统体育在农村体育中的优势

1、良好的健身功效

达斡尔族的体育项目大多都是通过各种身体活动完成的。波依阔主要以跑和挥杆击打为主,动作主要包括屈膝、弯腰、弓步、跨步等,运动过程具有有氧运动的特征,可以改善人的心肺功能,减少脂肪,增强肌肉弹性和韧带柔韧性。摔跤、颈力对发展肌肉力量有很大帮助。摔跤是培养力量与耐力的好项目。颈力的动作虽然不太复杂,但通过肌肉持续静力收缩比较力量的同时,可发展局部肌肉力量。因此,强身健体的功效让人们热衷于这些体育项目。

2、深刻的教育价值

波依阔历史悠久独具特色,达斡尔族的祖先契丹人建立辽时就开始盛行,距今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达斡尔人引以为荣,振奋精神的体育项目。摔跤、颈力等表现出不畏对手,顽强拼搏,战斗到底的高贵品质。射箭、赛马等表现出达斡尔人对狩猎的重视,强化了子女顽强彪悍的性格。参加这些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可以从中学习与感悟到民族精神,具有塑造品质的教育价值,博得了人们的钟爱。

3、器材简单,场地随意

许多活动所需的工具制作简单,甚至是可以就地取材。像波依阔的球棍是根部弯曲的柞树杆,颈力比赛的长布腰带,游戏用的萨克等。从场地上来看,在田边牧场,平坦的草甸上都可以开展波依阔、摔跤、赛马、颈力等。虽然北方的冬季外面寒气逼人,但屋里暖呼呼的热坑却为孩子们进行萨克游戏开辟了一个乐园。因此,正是由于器材,场地的简便随意性,为人们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提供了优越条件。

4、感染力强,交流面广

许多体育项目都是以群众对抗的形式出现的,不但让参与者势气高涨,在比赛时展示自己的勇气、力量和技巧,还可以培养人们的集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激烈的比赛常常吸引大量的观众进行观赏。观众在赛场上互相交流,队员在赛前,赛后相互切磋比赛技艺,这不但促进了各种比赛项目的发展,也加强了体育项目的对外宣传,从而发扬了达斡尔族优秀的民族文化。

四、达斡尔族传统体育的推广策略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虽然是达斡尔族的聚居地,但从历史上来看,达斡尔族与汉族无论是在生产生活方式还是在工作学习方面都处在一片融洽和谐的环境中,两民族的人们秉承互助、互爱的原则实现了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为构建美丽家园团结奋进。

1、加强宣传力度

由于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功能与价值尚未为被当地人们所重视,因此为了在莫旗大力发展,需要有关部门如主管文教的旗长、教育局、莫旗体委、各乡镇的镇长、村长等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和各级体育职能机构的作用并结合电视节目、广播、体育知识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让人们认识到这些体育项目具有满足人们身体健康、缓解心理压力、娱乐身心等功能,一定会成为人们喜爱的活动。

2、纳入学校体育

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学校体育是基础。因此在莫旗及乡镇的各学校中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设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为以后学生参与这些体育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培养出了体育师资和社会指导员,为日后有效的指导莫旗人民参与这些体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完善竞赛规则,开展各种比赛

由于达斡尔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有些竞赛规则缺乏规范性,因此为了这些体育项目推广,必须对相关的规则进行完善来迎合各种比赛的顺利举行。在学校、企事业单位举办传统体育比赛。此外,在乡镇举办农民运动会等也是一些加强推广的有效方式。不仅加强了汉族与达斡尔族之间的交流与友谊,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4、作为旅游新品牌

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够较为全面的向游客展示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满足游客的求新、求奇、求异的文化心理追求。而且这些体育项目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参与性会等特点,会使游客情不自禁的参与到其中,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了达斡尔族的魅力同时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加强了这些体育项目的影响力。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性、娱和性、群众性、灵活性等特点,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农村体育,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农村体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农村体育的发展也将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农村体育,推广策略

参考文献

[1]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吴景芳.达斡尔族的传统体育运动[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9.

[3]尚长孝.达斡尔族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5.

达斡尔族民族音乐 篇9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受流行音乐影响最突出、最直接的人群。本文以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展开调查,系统了解并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音乐现状,从而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文化引导与调适提供理论支持,为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提供决策参考。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www.cnki.com)对“大学生流行音乐”进行检索,发现从1990~2015年,一共有113篇关于流行音乐的文献,但大部分都是与音乐学和社会学相关的,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有18篇,而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音乐的只有5篇。[1]可见目前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音乐现状研究这方面存在较大空白,需要我们加大对其的调查研究力度。

(二)研究范围和预期价值

本次有关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接触行为的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维吾尔族大学生群体对于音乐的总体态度与接触习惯,个体差异对于音乐类型偏好和使用习惯影响的探索。

第二,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于当前流行音乐尤其是日韩、欧美、内地、港台等流行音乐的接受状况的探索。

第三,从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探索大学生接触音乐的目的和动机,以及满足的程度。

笔者试图通过对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接触行为的调查,分析出该群体在听音乐方面的共性和个性,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

(三)研究方法及调查内容说明

1. 研究方法。

访谈法:新大本部图书馆、研究院二楼自习室及一号综合楼,对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全面深入地了解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不同语言及不同风格歌曲的接受情况。对比法:为了彰显维吾尔族大学生对音乐收听情况的特色,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发现了“民考民”与“民考汉”同学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特意对此群体进行了对比。

2. 调查内容说明。

由于本次调查时间紧迫,所以笔者将调查对象锁定为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随机选取了26名在校大学生,为了得到更明确的调查结果,本文的调查数据来自其中的20名维吾尔族同学,即“民考民”和“民考汉”同学各10名,这些同学基本上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及不同年龄层次,具有个性和共性双重特点,符合本次调查的典型性要求。调查中,大部分同学都比较配合,都愿意积极参与,但部分“民考民”的同学由于受到普通话的限制,沟通有些困难,访谈不太顺利。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研究

(一)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偏好等音乐接触行为的调查

大学生群体由于相仿的年龄、共同的生活环境等因素使得其有一些共同的或相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文化内容的接触上也会做出一些相似的选择。具体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音乐接触和欣赏的问题上,维吾尔族大学生群体是否存在一些共同的态度和偏好,而这些态度和偏好又是被哪些因素影响而产生什么差别。本部分的研究中,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

第一,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于不同类型音乐的偏好。在维吾尔族大学生对待不同的音乐类型的态度调查中,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即让被调查者从6种不同类型的音乐里选出自己平时喜欢听的音乐,并根据自身实际谈一下对这6种音乐(民族乐曲、日韩、欧美、港台、内地、网络)的收听情况。结果表示,维吾尔族大学生“民考民”和“民考汉”同学对于不同音乐类型的偏爱程度有很大的不同。调查的10名“民考民”同学中,全都喜欢本民族乐曲和欧美英文歌,日韩和港台歌曲喜欢人数为零,笔者也对此询问了原因,回答较多的是不喜欢或听不懂,而其他10名“民考汉”同学则有很大不同,其听日韩、港台、内地歌曲,不听网络歌曲。通过访谈,笔者认为“民考民”与“民考汉”同学之间有如此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从小受的不同教育且身边接触的人也有很大差异。

第二,维吾尔族大学生性格差异对音乐偏好的影响。人的性格往往对人的行为习惯等各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具体到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欣赏这个问题上,不同性格的大学生是否存在差异。本次调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访谈中,笔者让被调查的20名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进行了选择,即较外向、较内向、双重性格三个选项。结果显示,4名同学选择了较外向,7名同学选择了较内向,其他9名同学选择了双重人格。

为了突出不同性格维吾尔族大学生在音乐欣赏问题上的显著性,笔者主要针对外向与内向同学对音乐的一些偏好特点进行比较,对存在性格差异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非维语歌曲的接受态度,欣赏音乐的频数,最喜欢的音乐类型,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考察,一共有11名同学,外向的4名,内向7名。

结果显示,在对待非维语歌曲的态度上,外向的维吾尔族大学生更容易对非维语歌曲持较乐观的态度,而内向的则不太容易接受维语或英语以外的歌曲;在听音乐的频数上,外向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与内向的大学生没有显著的差别;在最喜欢的音乐类型和音乐风格问题上,外向的大学生更喜欢旋律节奏感强的音乐,而内向的大学生基本喜欢抒情等伤感型慢歌,且他们都有自己所喜欢的音乐形式。

第三,维吾尔族大学生接触音乐的目的特点。由于音乐的种类有许多,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仅以欧美英文歌曲为代表,对维吾尔族大学生听音乐的目的做简要概述:对2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访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同学们接触音乐的目的有所差异,比例最高的是放松心情,占30%;其次是跟随潮流,比例为25%;学习语言为第三位,所占比例为20%,笔者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有4名同学听英语歌曲都是为了学习英语或者是四、六级考试前听英文歌,来增强单词和语感熟识度;陶冶情操和学歌这两个目的分别占15%和10%。可见,大学生对音乐的接触行为都具有某种目的性。

第四,维吾尔族大学生收听音乐的渠道特点。在收听音乐的渠道问题上,笔者设置了多选题,列出几种主要的渠道,根据与访谈者选择的频数进行比较。同时,又让被访谈者从中选出自己收听音乐的最主要渠道,并对此进行对比。

调查显示,在维吾尔族大学生收听音乐的各种渠道中,音乐软件是最主要的渠道,基本每个人都通过音乐软件听歌,将网络在线音乐欣赏和网络音乐下载作为自己欣赏音乐的最主要渠道,较多的软件是QQ音乐和网易音乐,并且通过其中的猜你喜欢功能,获取所喜欢的歌曲。当今社会新媒体高速发展,微信新媒体成为主要的潮流和人际交往的方式,访谈的20人中,有5人从电视剧插曲或电影主题曲中获取自己喜欢听的歌曲,所占比例为25%。综上可以看出,互联网在为大学生提供音乐欣赏条件上,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而电视电影或其他渠道则次之。

第五,维吾尔族大学生听音乐的主动性情况。在本次调查研究中,笔者对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主动性进行了考察,通过5个问题,考察大学生对于音乐接触的主动程度,并以情绪低落时大学生对音乐的接触为例考察大学生使用音乐的满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8名同学是主动欣赏型、2名同学属于被动接受,还有10名同学在心情低落时选择。

可见,绝大多数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而这种主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当一部分是一种偶然的音乐欣赏,而调节情绪是其中的一个内容。但是在欣赏音乐调节情绪问题上,大多数大学生通过欣赏自身喜好的音乐,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大学生对于音乐的使用和满足

使用和满足理论揭开了受众研究新的领域。对于受众是否在生活中使用传播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某种目的,媒介本身内容以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成为使用与满足理论考察的重要内容。[2]

具体到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欣赏问题上,大学生对于音乐的需求是否也是一种主动的,满足自身一定目的需求的行为,其需求是否存在一些特点,所接触的音乐内容是否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成为重点思考的问题。

三、结语

在本次的有关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接触的调查研究中,笔者对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欣赏情况得到了初步的勾勒。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民考民”和“民考汉”同学对于音乐类型接受情况的差异。他们都喜爱音乐,“民考汉”同学与汉族同学在这方面没有太大差异,平时比较多听汉语歌曲,较易接受日韩、港台等类音乐。而“民考民”同学则不同,他们喜欢本民族语言和英语歌曲,而对其他国家类型的音乐尤其是日韩等音乐怀有排斥态度,基本也不听汉语歌曲。而这种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对当前的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接触现状产生深入的思考。

摘要:新时代的流行文化已经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起来,而且其迅猛之势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迅速传播的流行音乐最为典型。本文以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主,从维吾尔族大学生与流行音乐的关系入手,随机抽取了26名维吾尔族大学生,通过访谈法客观描写、真实记录了该群体在听流行音乐方面的一些情况,并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维吾尔族大学生,流行音乐,接触行为,使用与满足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DB/OL].www.cnki.com.

达斡尔族民族音乐 篇10

新疆地处西北边陲, 属于典型的“少、边、穷”地区, 处于国家反“三股势力”的前沿阵地, 在维护国家的社会稳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 新疆总人口约为2200万, 少数民族占59.9%, 其中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占52.9%, 主要分布于南疆四地州和北疆伊犁地区。贫困是影响新疆民族地区稳定最直接的因素, 最新公布国家级贫困县名单新疆有27个, 上述地区占23个。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 中央召开了新疆工作会议, 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突破口, 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 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是其中方式之一, 近些年来, 在新一轮对口支援背景下, 少数民族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 既增加了收入, 又开阔了眼界, 提高了技能, 回乡之后不少农民工选择了创业。目前, 学界关于一般农民工创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较多, 但是关于少数民族农民工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调查几乎是空白。因此, 本文主要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农民工创业问题的基础上, 主要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

2 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为获得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基本情况, 课题组人员在2012年寒假和2013年暑假期间, 分组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回乡机会调查, 调查主要采用个别访谈、问卷和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进行。依据自治区农民工就业处的资料数据, 依据样本的集中度和典型性, 我们调研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南疆, 分别是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喀什地区泽普县、疏附县和田地区策勒县、克孜勒苏州的阿克陶县;北疆主要是乌鲁木齐市南郊萨尔达坂乡东南沟村、伊犁州伊宁市、奎屯县、霍城县, 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其中, 阿克苏市 (10, 43) 、阿瓦提县 (31) 、泽普县 (5, 29) 、策勒县 (20) 、疏附县 (8, 42) 、阿克陶县 (8, 39) ;北疆乌鲁木齐市 (11, 30) 、乌鲁木齐市南郊萨尔达坂乡东南沟村 (6, 18) 、伊宁市 (7, 42) 、奎屯县 (35) 、霍城县 (28) 、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白泉村 (4, 10) (括号里前排数字代表深度访谈对象数, 后者代表问卷发放数) , 共发放问卷367份, 与59位回乡创业者进行了深度访谈。问卷设计内容包括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文化程度、民族、性别、年龄) , 回乡创业原因、创业目的、创业类型、创业资金的来源、创业存在的问题等内容。回收有效问卷286份, 回收率为77.9%。回收率不理想的原因与调研学生培训不到位有关, 特别是语言关, 另外与少数民族农民工在填写问卷不规范也有关系。

3 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基本情况分析

3.1 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原因

通过问卷分析了解到, 促使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文化、宗教的不适应,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跨省转移就业农民工身上, 又有亲情、自身工作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得到, 26%的少数民族农民工是因为思念家乡而重回故乡创业, 23%的农民工是因为亲人健康有问题, 16%的农民工则是因为自身工作问题, 10%的农民工是因为宗教、风俗的差异而选择回乡创业, 其他农民工则主要是因为婚姻、工作满意度为由回乡。由此可见, 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主要考虑家乡情和亲情上, 因为宗教习俗不适应而回乡的农民工只占很少一部分, 这与我们估计有一定的差异。

3.2 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性别构成与文化素质

通过问卷分析了解到, 在回乡创业的少数民族农民工中男性多于女性, 男性占总人数的62%, 女性占总人数的38%。2011年, 新疆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20万人次, 其中, 男性占71%。从访谈了解到原因:一是新疆少数民族外出务工主要以男性为主, 女性则主要集中在未婚这个阶段, 在维吾尔族同样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习俗, 女性一旦结婚一般不外出, 主要从事家务劳动。这一点在哈萨克族则没有这样明显, 女性成家后照样参加各种劳动, 这可能与游牧方式有关。新疆少数民族回乡创业者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 整体素质较低。48%的农民工创业者只上过初中, 高中以上学历为39%, 其余则小学毕业 (25%) , 这与汉族农民工创业者文化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在访谈中了解到在少数民族聚集区, 大学生都属于人才, 基本上有固定的工作, 小学文化的农民工基本上不识汉字, 不懂汉语, 上了中学后才认识和会说汉语, 这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业, 这也注定少数民族农民工创业存在不少的风险, 也决定其创业的种类层次较低。从我们调查来看, 少数民族回乡创业农民工40%仍然从事农业, 主要是在养殖业和种植业, 21%开办手工作坊, 16%从事餐饮服务, 7%的经营运输, 开办工厂的仅占4%。

3.3 少数民族农民工创业前就业情况与创业形式

从问卷调查获悉, 少数民族农民工外出就业主要在疆内务工, 约占87%, 主要从事农业和传统服务业。以2011年南疆三地州为例, 转移到第一产业仍然从事农业的比重约为62%, 主要是拾棉花和摘番茄;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重为15%, 主要是建筑业和棉纺织业;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为23%, 主要在饭店打工等, 大部分属于季节性转移就业, 存在较为突出的季节性失业和隐性失业情况。跨省转移的劳动力仅占13%, 主要是通过政府统一组织、中介介绍和亲戚朋友带领的方式, 67%的在企业上班, 主要从事服装鞋袜、玩具制造等, 其他则主要是零售业, 从事烧烤与新疆特色餐饮。他们回乡后在创业形式的选择上, 49%的创业者是家庭式创业, 43%的选择与他人合作, 8%的通过合作社创业。这反映少数民族创业仍然以家庭为主, 注定其规模不会很大。

3.4 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目的与希望

从创业目的来看, 不同的创业者动机差异大, 18%的创业者是为了过更富的日子, 14%的人是为实现个人理想抱负, 12%的人是为解决温饱问题, 11%的人是为解决看病、上学、盖房、结婚等问题, 10%的人实现资金增值, 9%的人想成为大老板, 8%的人为子孙置办家业, 8%的人为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8%的人为提高社会地位, 2%的人为其他目的。他们在创业中希望获得的支持从高到低依次是技术支持 (23%) , 资金支持 (22%) , 提供信息 (20%) , 优惠政策 (20%) , 市场开拓 (15%) 。

3.5 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行业选择原因

据统计分析, 34%的创业者看到政府对创业有资金、技术、政策支持, 政府的引导, 33%的创业者认为自己具备相应技术和能力或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 19%的创业者看中了村委会或合作组织的带动和引导, 其他选择创业是因为龙头企业带动或项目支持等。可见政府的支持、个人能力是决定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主要原因。

3.6 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资金筹集方式

前面分析得知, 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通常选择简单易操作的行业, 资本则成为制约其创业规模的主要原因, 他们更愿意选择资金投入较小的行业进行最初的创业。调查统计, 完全以家庭积蓄作为创业的资金的占18%, 完全以银行贷款作为创业的初始资金的为29%, 完全以政府资助作为创业资金的为24%, 向他人借款作为创业资金的占16%。可见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 主要依靠银行与政府, 这也说明少数民族农民工创业自筹资金能力较弱, 创业风险较高, 银行的“嫌贫爱富”决定了少数民族农民工创业的艰难。

4 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问题探讨

相对大学毕业生, 农民工创业相对更艰辛, 就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来说, 创业困难主要表现在:27%的创业者感觉缺乏资金、27%的创业者认为是技术匮乏、10%的创业者认为是人手不够、16%的创业者认为是信息不畅通、13%的创业者觉得市场不好找、6%的创业者则认为政府官员管的太多。可见资金、技术、信息与市场是制约创业最主要因素。从创业者资金筹集的渠道来看, 29%的创业者选择从银行贷款, 意味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 对小本经营的创业者而言, 利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4%的创业者则是等待政府资助, 但是他们对政府的资助政策了解甚少, 申请过程又复杂繁琐, 所以资金不易筹集。以自家积蓄作为创业资金的人不在少数, 由于积蓄的有限性, 导致许多创业者创业规模较小、资金周转不畅, 所创行业基本是一些初级产业, 利润率相对较低, 承担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27%的回乡创业人员是因为技术的匮乏导致创业遭遇瓶颈, 近69%的回乡创业人员在近三年无相关的技术培训, 缺乏技术的他们只能从事原来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只是规模稍大了一些。但是农业生产周期长, 市场风险高, 不少创业者的收入不稳定, 创业失败的不少。

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 广大新疆农村地区, 特别是少数民族集聚的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首先表现的教育层次, 73%的创业者只具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 汉语书写和听说能力较差, 尽管外出务工, 特别是在内地务工的经历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文明气息, 掌握了一定的技能, 但整体能力明显弱于汉族农民工创业者, 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创业基本上属于传统服务业以及简单劳作, 很难给创业者带来超额利润, 微薄的收入影响到创业者的积极性。

创业环境也是影响少数民族农民工创业的主要因素, 目前新疆大部分地区创业环境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就硬件而言, 典型的绿洲经济特点, 形成封闭和局限性, 基础设施建设不齐全、物流成本高、物流设施落后等;就软件而言, 相对封闭的环境,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不发达, “小富即安”和“等、靠、要”的思想严重、政府在扶持农民工创业问题上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配套政策, 各地方的政策不统一,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乌鲁木齐的创业扶持政策相对完备, 而南疆三地州则几乎没有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农民工创业, 体现在政策、平台和资金的缺失。另外, 也没有典型的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舆论宣传, 创业的氛围和气息不浓。

5 引导与支持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回乡农民工创业已经成为一种实践性的行动, 承载着自赋或他者加载的功能, 主要集中于经济与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在经济效益方面, 对于个体,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分散风险。对于整体经济, 有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改变农村比较单一的种植结构, 提升农村产业结构, 推进农村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走非农化道路。在社会化功能方面, 既有利于农民工释放个人潜能, 提高自身素质, 整合社会资源;又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 要千方百计引导与支持其回乡创业。

5.1 完善少数民族回乡农民工创业的宏观协调机制

农民工创业是释放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 创业的意义远远大于创业本身。但是农民工创业, 尤其是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存在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单纯依靠市场的指引是无法实现农民工成功创业的, 因此需要完善少数民族回乡农民工创业的宏观协调机制。首先, 政府有必要成立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创业的服务管理部门, 做到“特事特办”。其次, 政府要出台针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工程规划, 协调相关部门, 形成支持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合力。要从制度、政策、资金、服务平台等各方面综合协调, 提高创业的意愿。这里政府要发挥主导和引导功能, 为少数民族农民工创业提高高效率的服务。

5.2 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回乡农民工创业引导机制和创业培训机制

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困难之一是缺乏创业技能和创业环境, 维吾尔族等主要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成功人士往往都很羡慕, 甚至效仿。因此, 要大力宣传引导, 树立一批回乡创业典型, 评选表彰农民工回乡优秀创业者, 发挥“示范”效应, 营造针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创业的良好氛围。另外, 加强创业产业指导, 建立少数民族回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区,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现有的工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划出一块地作为农民工创业园区, 并对其在技术、企业管理、项目选择等方面加大培训工作, 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5.3 加强少数民族回乡农民工创业基础平台建设

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缺乏有效的平台支撑。创业本身的风险与收益的不确定性, 决定更多的人在最终是否创业问题上, 选择了放弃。少数民族农民工创业由于其创业的风险相对更高, 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他们往往不愿意去做, 对于现期付出, 但收益在未来的事情他们也往往不愿意从事, 而创业正属于此种情况。如何打消这些顾虑, 关键在于创业基础平台的建设。这首先, 要建立少数民族回乡农民工创业动态服务平台, 要建立全过程跟踪服务机制, 及时解决在创业过程中的问题, 减少其创业的风险。其次, 搭建少数民族回乡农民工创业金融支持平台。资金是制约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重要原因, 当前新疆农村金融相对落后, 金融支持力度弱, 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需要, 这种需要主要表现在资金和服务两方面。近些年, 随着新一轮的对口援疆工作开展, 金融业也加大了对新疆的支持, 这是建立少数民族农民工创业金融支持平台的契机, 建议增加中小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等对农民工创业的支持, 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创业资金短缺问题。最后, 搭建少数民族回乡农民工创业企业合作交流平台等。创业是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一种社会力量。如何让少数民族回乡创业农民工能及时交流, 获取有效信息, 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总之, 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承载太多的功能, 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增加农民收入,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少数民族农民的现代性, 代表一种先进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力量, 利于新疆经济发展, 更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因此全社会要形成合力, 呵护这个群体的成长。

摘要:以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农民工回乡创业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 得到的结论是, 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原因主要是思念家乡与家人的健康, 回乡创业以农业、手工业和餐饮业为主, 男性多于女性;回乡后选择创业主要源于拥有一定的技术、资金和政府的支持;创业初始资金53%来源银行贷款和政府的支助;资金、技术和信息匮乏是制约创业前三位因素。从如何完善少数民族回乡农民工创业的宏观协调机制、引导机制、培训机制与平台等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

参考文献

[1]黄玉红.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现状及对策[J].贵州社会科学, 2012 (04) .

[2]谭宇等.少数名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路径和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2 (09) .

[3]汪三贵, 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 2010 (12) .

[4]曹卫秋, 等.西部地区青年农民创业问题调查—以陕西省铜川市华塬村为例[J].青年研究, 2010 (11) .

塔城达斡尔族饮食文化 篇11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达斡尔族饼子“哈尔莫勒”(发面烙饼)和“巴勒木勒”,后者是用麦秆烤熟的。烤这种饼子的炉子很矮小,全是泥土做成的,留有一个小口,四周要密封,把做饭烧过的麦秆灰放到里面,然后把发好的面做成的饼子放到里面烤就行了。不过,饼子要事先在锅里烙一下,在饼子的外面形成一个保护层,然后再放到炉子里烤,这样可以防止麦秆灰进入饼里。饼子吃起来非常酥,放在水里用筷子夹不起来,因为烤的时间长,约要半个多小时,饼里的水分都烤干了。但正是由于水分少,所以才能长期保存而不至于变质。

另外达斡尔族还有另一种饼子叫“沃通木”,这种饼子呈不规则的椭圆形,直径约有20~30多厘米不等,厚有7厘米,外面烤得焦黄,非常诱人。用手一捏,松软得像面包。吃起来有一股奶香味,十分可口。烤这种饼子的土炉子高约2.5米左右,是达斡尔族传统的烤饼炉。炉子的下端是用砖垒起的,炉膛部分则是用泥土垒成。炉膛内宽敞,同时可以放两个烤盘,炉门高50厘米,宽50厘米,用铁框固定,外面有铁皮门,烤饼子时将炉门关住。烤饼子之前,要用柴火加温,等柴火燃尽后,才能烤饼。目前这种烤炉在乡里已不多见了,但在达斡尔族大饼专业户白英家里,生意则十分红火,很远地方的人都前来他家买饼。

历史上,达斡尔族人还用荞麦面、燕麦面、稷子米面做饼,也有肉馅饼、糖馅饼和油饼,现在种的小麦多,所以大家只吃白面的饼子。除了吃饼子外,还有许多面食,内容也很丰富。如在肉汤里下面片、面疙瘩、面条、猫耳朵(做成猫耳朵形状的面团)等,有的是拌上菜吃,味道也很独特。

塔城市的达斡尔族人还有一种传统的“雪水冷面”,是在4月底5月初韭菜上市时吃的。其制做方法是将面和好后擀薄,切成面条,在锅里煮熟后迅速捞起放入冰凉的雪水里,将面激凉,使面保持筋道滑溜,然后将鸡蛋炒韭菜和蒜泥、熟油、盐拌入面中,吃起来凉爽可口,非常过瘾。达斡尔人说,吃这种面可以消暑去火,令人精神振奋。

达斡尔族美食中,肉当然必不可少,过去,达斡尔人是狩猎游牧民族,喜欢吃野生动物,狗熊、鹿、野猪、狍、野鸡、野鸭、天鹅、大雁等,烹饪的方法也很多。

达斡尔族人喜欢的美食还有灌羊血肠、猪血肠和灌米肠,味道也非常鲜美。除此之外,达斡尔族人还喜欢吃各种鱼。用椒蒿野菜炖鱼,味道更鲜!

达斡尔族人做的手抓肉是受了哈萨克族人的影响,达斡尔人讲究吃羊把子肉,来了客人,把羊杀了,按关节把羊卸开,肉厚的地方用刀子割开,把羊腿整个煮,肉煮熟后,给客人一条羊腿,一把刀子,客人用刀子一块一块割下羊腿上的肉,蘸上盐汤、韭菜花、蒜酱等佐料食用,滋味香而不腻,十分过瘾。

塔城市的达斡尔族饮食中虽然没有名馔大菜,但达斡尔族的真诚、热情的招待和独特的饮食会叫人终生难忘。

达斡尔族文化与萨满教 篇12

一、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与萨满教

从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中可以领略萨满教对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世代流传, 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靠口耳相传。从流传渠道上看, 则可以分为世俗与萨满两条渠道。古代的达斡尔族先民以自己独特的幻想方式对自然现象及其演变进行了种种解释, 主要有关于日、月、星辰、雨、雪、冰雹、雷电以及山川河流等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解释, 还有动物最初来源及其特征的来历等方面, 都有他们自己的解释和理解。这种形象化思维形式, 将自然界的事物加以形象化和人格化。

达斡尔族的主要祭祀有两种。一是祭敖包。“敖包”一词为蒙古语系民族词汇, 原指平缓山脉突出的部分, 又指用石块堆成的锥形体祭坛。敖包是中国北方民族狩猎时代, 在“万物有灵论”及“天神主宰一切”意识支配下的产物, 更加确切地说, 是依赖大自然崇拜大自然的产物。猎人们把自己的收获多少及不幸都归于神的恩赐, 认为是天神主宰万物的结果。所以, 猎人中开始出现了不少关于天神主宰狩猎生产的神话。而这种创作出来的神话成为了当时人们意识行为的规范, 自然就形成了对天神及自然的崇拜心理, 逐步形成原始的敖包祭形式。猎人们进山狩猎时, 走进大森林前, 在路旁大树下总要堆几块石头, 放上一些食物、乳或酒等物品, 跪地求天神保佑他们狩猎安全并获得更多的猎物, 然后才放心地进山狩猎。归来时再将猎获物放在石头堆上拜谢。这样来往的狩猎人见到石头堆都这样做, 人人都往石头堆添加石头块,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型敖包就变成了大型敖包。敖包祭祀活动及形式也由原来的猎人个体祭拜形式, 变成了氏族猎人群体的祭祀活动。后来达斡尔族的敖包又从森林迁到了氏族部落居住地周围或山顶上, 成为氏族祭拜天神的祭坛。

二是祭“白那查”。“白那查”一词为达斡尔语的缩写, 应该是“白音阿查”, 译意为“富有之父”。达斡尔人认为, “白那查”是主宰森林的天神或山神的代名词, 是善神, 也是狩猎人的狩猎神和保护神。山林中的旅游者、伐木者、狩猎者的生命安危、猎获的丰歉、伐木的多寡、运气的好坏, 都是由山神的喜怒哀乐等意志来决定的。因此, 达斡尔族的猎手、樵夫、放排行家, 在山里遇到奇异的山洞或古树, 就认为是银须美髯数丈长的山神的栖息地, 无不虔诚地叩头礼拜。他们在大树根部削去一块树皮, 画一老翁头, 当作象征性的山神的偶像来敬, 猎人们常把“白那查”的形象人性化地描绘出来。开始时以木炭条在树杆上绘出五官端庄慈祥的老汉形象, 后来“白那查”造型有了一些变化, 制作者首先用斧在粗大树杆的向阳面上, 在制作者等高的高度, 从两面向内劈开人面轮廓形后, 以墨绘眉、眼、鼻、嘴及发、须等。入山的人们, 每当野餐或饮酒时, 也都先向头顶空中举碗, 并以手指向空中弹酒三次, 以示对山神的敬祭, 尔后才可以开始吃喝。若是猎手, 要先把猎获的第一只猎获物供祭给山神。山神在达斡尔人心目中是善良和助人为乐的恩神, 因此达斡尔人也把善良的人比做山神。

在达斡尔族中, 关于“白那查”的神话传说也比较多, 在这里仅举一例。在古代, 有一个达斡尔族狩猎小组 (达斡尔语称“阿那格”) 在森林里建营地狩猎, 猎人们在“阿那格达” (即狩猎小组首领) 的带领下每天进山狩猎, 只有一个“图瓦勒” (即伙夫) 在营地里劈柴做饭。这个青年人非常崇信“白那查”, 每天在树林里向“白那查”膜拜求福。而猎人们不信“白那查”能主宰一切。有一天营地里来了个短胖的黑脸汉子, 与青年伙夫聊了起来, 说自己是打渔人路过此地, 见到林中有炊烟升起, 知道这里有人就过来坐坐。他问阿那格里共有多少人, 睡在几个撮罗子 (猎人用桦树皮建造的临时住所) 等等情况。青年伙夫向客人一一做了回答, 客人高兴的上路了。晚上猎人们骑着马驮着猎物回来了, 青年伙夫割肉煮食烫酒烧饭。饭后青年伙夫将白天来的客人向阿那格达讲述了一遍, 最后又提醒阿那格达要提防一点, 应该给“白那查”献肉敬酒保佑平安。阿那格达因饭后酒力上头, 晕头转向, 只对青年伙夫说了一句“白那查”祭拜不祭拜没有什么关系后倒地睡着了。青年伙夫闷闷不乐的收拾碗筷去了。此时夜幕已降临了, 黑云开始流向营地, 笼罩了森林, 到处是漆黑一片。这时青年伙夫感到肚子不适, 到林中去解手。突然有一个白发白须白衣的老人出现在眼前, 以父亲般亲切的口吻对他说, 孩子, 你们的阿那格今夜有大难啊, 你必须在午夜前离开阿那格躲起来, 否则你的性命难保。这些话你不能告诉任何人, 他们命运注定有此大难的, 说完话老人不见了。青年伙夫心中不安起来, 向老人站过的地方跪拜了三次。夜深了, 外面狂风大作, 飞沙走石, 青年伙夫感到不妙躲进了树林里, 注视着阿那格。突然白天见到的短胖黑脸大汉出现在营地中间, 双眼发着蓝光, 把一张特别大的白色网撒向阿那格住的两个撮罗子, 把猎人及马都兜进网袋里, 背起就要走。突然一个闪电响雷在阿那格上空炸开了, 只见那黑脸大汉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这时乌云散去了, 火红的太阳从树梢上升起来了, 猎人们也慢慢地醒过来了, 人们震惊了, 只见一只有锅盖大的黑色蜘蛛仰面躺在地上, 在旁边站着一位白发老人, 手里拿着拂尘注视着他们。这时青年伙夫急忙跑过来跪在地上大喊着“白那查”, 猎人们恍然大悟纷纷下跪, 向老人叩头。当人们抬起头时, 老人已脚踏白云漂浮而去。从此人们更加崇拜“白那查”了。

“白那查”崇拜是从原始狩猎时代形成后延续下来的, 已成为达斡尔族的一种社会信仰心理。[1]

二、达斡尔族多神信仰的社会文化根源

达斡尔族所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 是一种多神教, 反映了人类早期在生产力水平不高时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信仰。因此, 达斡尔族多神信仰的社会文化根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 达斡尔人在物质生产方面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 每种生产活动都需要祈求神灵保佑。如达斡尔人最早的原始信仰, 所奉祀的神祗多为山神、林神、树神、兽神、鸟神、鱼神以及达斡尔族地区常见的老松树、稠李子树、老柳树、白桦树、榆树、白杨树等和其他自然神。这种信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猎物和人身的安全, 反应了达斡尔人早期的渔猎文化生活特征。而后期出现的神祗中多以植物与牲畜为主, 如畜牧神、风神、雨神、山神、星神等自然神, 其目的是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这与达斡尔族农耕畜牧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上述诸神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达斡尔人希冀保佑, 祈神眷佑的心理, 同时也体现了达斡尔族多元的物质文化结构特征。

第二, 早期的达斡尔族社会结构具有高度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其内部成员都具有自己所属的哈拉和莫昆系属。达斡尔族先民除了全民供奉的神灵之外, 每个哈拉甚至每个莫昆又都有自己所膜拜的神灵。

第三, 达斡尔族较早进入了宗法制度社会, 并较早从事了以农耕为主, 兼事渔猎业及畜牧业生产活动, 因此, 也较早地形成了不同抽象概念的思维能力。达斡尔族先民直观思维的“整体”是天、地、人物的和谐统一;它的“类比”, 则常常在事物的表象上进行, 以经验观察所提供的事物外表、形状上某一方面的共同特征而不是本质和发展规律方面的共同特征为分类的依据。他们常常把自然对象与人体引为“同类”, 似乎人与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真的能够“合一”, 能够“互渗”, 从而使这些自然对象人格化。如古代达斡尔人将苍天比喻为父亲和母亲, 并将海洋比喻为美丽的少女——海公主, 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被比喻为官人——乡土的管理者。由父天、母天、海公主天、乡土官人天四位一体形成的宇宙, 无形无体, 不设神位, 祭祀时也不请雅德根, 而是仅由萨满的助手来进行各种简单祭祀事项。[2]

总之, 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中, 从自然事物到现象, 一切自然的力量, 都被神格化、人格化甚至伦理化, 从而也就有了宗教意义, 成了他们所信奉的各种神。归纳达斡尔诸神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依赖产生崇拜。自古从事狩猎、捕鱼、采集生产生活的达斡尔人, 衣食住行都要靠渔猎活动得来, 山林中的动植物始终在为他们提供生存所需的一切。这种绝对的依赖导致了崇拜。二、恐惧产生崇拜。古人因不解神秘自然的事物和现象而对它们持有恐惧感, 这种恐惧感带给人们的是相信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自然崇拜思想。作为原始社会渔猎和狩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 萨满教的世界观也自然渗透到民间文学创作中, 于是, 达斡尔民间文学就有了浓厚的萨满教信仰特色。

参考文献

[1]鄂晓楠, 鄂.苏日台.达斡尔造型艺术[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2:24-29.

上一篇:非参数分析下一篇:干旱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