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资金筹集策略

2024-10-24

问题分析资金筹集策略(精选6篇)

问题分析资金筹集策略 篇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中的建筑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增长了20多倍, 建筑业的增加值也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左右增长到7.0%以上。在我国, 现有的贷款规定对企业贷款限制的比较严, 尤其是地方中小型建筑企业。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建筑企业的扶持, 积极引导、协调商业银行对建筑企业的信贷支持, 然而, 银行贷款的增加和企业发展的速度不同步, 有时候还存在对企业贷款减少的情况。因此, 很多企业, 尤其是建筑企业的资金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 导致建筑企业在发展中由于资金筹集而形成了发展的瓶颈。

二、榆林市中小型建筑企业资金来源现状

(一) 自有资金缺乏

榆林市建筑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内部集资为主, 外部资金来源非常有限。榆林市建筑市场行业目前已经饱和, 而且竞争非常激烈。由于利润少, 原材料价格变动较大, 有些建筑企业由于资金缺乏的原因经常出现拖欠工程款的现象。资金短缺使得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现金流量净额减少的情况, 这成为阻碍建筑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问题。另外由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签定合同的不平等现象, 往往出现施工企业先垫付资金或者提供了一些担保金等情况。造成了施工企业资金不足照常进行施工的现象, 这样就会经常出现拖欠工程款的现象。由于自有资金不足, 所以造成建筑企业资金出现严重缺乏。

(二) 筹资渠道过窄

根据榆林市建设银行2011年底对建筑企业筹资状况的调查分析, 榆林市建筑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 其次是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来源渠道还有民间借贷、股权融资、财政投入、内部集资以及其他方式。此次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发放问卷调查表426份, 收回426份, 有效率100%。通过分析, 在参与调查的426家企业中, 有372家选择银行贷款, 占87.32%;有369家选择自筹资金, 占86.61%, 有134家选择民间借贷, 占31.45%;其他的资金筹集渠道分别是股权融资、财政投入、内部集资和其他方式。如图1所示。

(三) 缺乏为建筑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

建筑企业贷款的数额一般都比较大, 没有可供抵押的资产, 又寻求不到其他企业的担保, 所以, 建筑企业要从银行获取贷款, 通常只和担保企业之间相互担保。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投入为企业发展支付各种费用。这些费用主要用在:工程投标保证金、工程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工程项目进场等方面的支付上。建筑企业用于承担生产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非常少, 往往不能满足公司的资金需要。为了降低资金贷款的风险程度, 银行方面用于为企业提供贷款进行了信誉分级, 分别是1~3亿元不同信用额度。如果建筑企业要想获得相应额度的贷款, 就必须一家或者几家企业的担保, 这几家企业的资产额度也必须达到规定的贷款要求。但是对于榆林市这样的企业比较少, 因此, 建筑企业一般会找当地的担保公司。但是, 如果一家担保公司出现问题, 资金链就会受影响, 同时建筑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榆林市的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贷款担保的信用体系不完善, 急需要改善。

(四) 筹资难度大, 成本高

多数建筑企业规模小, 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管理混乱, 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资金而导致企业发展受限。由于企业规模小, 资金匮乏, 得不到外来资金的支持, 企业在发展中步履维艰, 市场竞争力较弱。而且如果要进行银行贷款, 成本很高, 银行一般考虑到偿还能力的影响及到期不能按时偿还的风险因素, 使得一些建筑企业在银行信用贷款中存在信用危机。所以银行考虑到这些中小企业的状况, 一般很难给中小企业贷款, 由此增加了中小企业筹资的难度。从银行的角度来看, 由于一些建筑企业的财务状况很糟糕, 财务信息不透明, 银行在对企业进行贷款评估时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 所以银行一般考虑到这些风险问题, 不会很顺利的给予贷款。

资料来源:榆林市建设银行项目开发中心

三、榆林市建筑企业资金筹集难的原因

(一) 内部原因

1. 管理不到位, 盲目上项目

榆林市作为陕西省能源大市, 随着经济发展, 榆林市利用自身的能源优势, 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展速度很快, 城市建设投资增大, 考虑到发展的合理化、科学化和可持续性, 榆林市政府逐渐减少了基础建设投资规模。但是由于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 对项目投资没有合理化的规划, 不考虑政府的宏观调控, 还是盲目上项目, 当经济出现萧条时, 这些建筑企业财力出现不足, 资金出现短缺。此时再进行资金筹集难度很大, 成本很高。

2. 部分建筑企业违法违规现象严重, 导致企业信用下降

为进一步推进榆林市建筑安全质量工作, 确保2011年县以上城市规划区施工建设安全进行, 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于2011年3月至5月, 对全市十个县区、榆林经济开发区和市属在建工程建筑安全质量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为, 三个县建筑企业施工无问题, 其他七个县城均存在不同情况的施工安全问题, 并在全市给予了通报。对于违规的企业自身的信用体系建设落后, 企业领导的商业信用意识淡薄, 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对建筑企业的严格评估, 导致建筑企业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3. 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

许多建筑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信息公开制度, 财务制度不健全, 企业信息透明度差, 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 缺乏详细的资产负债信息与其他财务信息, 会计信息失真, 财务报表缺乏可靠性, 银行无法有效的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掌握企业的资金运用状况。又因为建筑企业之间的交易大多采用现金交易的方式, 无法取得相关凭证, 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资金监管的难度。所以商业银行就更不愿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调查建筑企业的财务和信用状况, 这直接导致建筑企业很难得到信用贷款。

(二) 外部原因

1. 商业银行对建筑企业惜贷

榆林市建筑企业创造了榆林市生产总值的65.59%, 工业增加值的60%, 全市财政收入的43.2%, 但随着近年来榆林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原来对建筑企业的筹资政策的歧视并没有改变。榆林市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较少, 主要是一些施工设备, 对商业银行来说, 对他们的贷款就存在很大的风险问题。考虑到这些问题, 商业银行在对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进行贷款时都非常谨慎, 存在“惜贷”现象。商业银行对外进行贷款时必须要有不动产抵押, 或者第三方担保。许多企业达不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 出现资金困难。另外在建筑企业施工中存在很多拖欠工程款现象, 而且逐渐发展成为“常规”现象。这种“三角债”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建筑企业的发展, 同时无形中也降低了银行对建筑企业的担保信任。

2. 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非常有限

榆林作为能源丰富的城市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 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呈现不足, 尤其是资本的供给不足。另外, 由于榆林的建筑市场体制还不是很健全, 导致很多民间资本无法进入资本市场, 以神木县民间借贷和邻省鄂尔多斯的非法集资尤为突出, 更不用说是建筑企业筹资市场了。加之榆林的资本市场不发达, 致使国有大企业挤占中小建筑企业的银行贷款份额。

3. 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够健全

信用环境差、缺乏完善的担保体系一直是建筑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瓶颈问题。1999年我国经贸委《印发〈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对于中小型企业的产品在产品市场广、技术含量高和发展前景好的情况下才能成为担保对象。但是建筑企业中存在的担保机构不多、资金不足和缴纳押金等都是信用担保面临的问题, 这就加大了建筑企业的筹资成本, 增加了筹资难度。另外, 榆林市还没有完善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 有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也很少。

4. 榆林市建筑企业资金筹集措施

第一, 建筑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机制, 并与银行之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良好的信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也是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关键性因素。建筑企业在与银行的业务开展中, 要重视与银行信用关系的培养, 如果与银行发生违约时, 建筑企业应该主动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最大可能挽回由于自己的失信而导致的损失。不能把对银行的借款作为一次性交易活动, 如果采取这种态度, 那么将来企业一旦存在资金需求, 再次与银行进行沟通或谈判时就会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所以, 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维持稳定和持续的业务结算关系是企业在资金急需时能获得银行贷款的前提, 也是企业能否争取到银行给予其保函筹资的关键性因素。

第二, 建筑企业发展中不断营造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 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为了解决企业短期的资金需求, 好的商业信用融资环境是最为主要的, 因此, 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的监管, 营造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才能够获得良好的筹资渠道。建筑企业在商业信用筹资中为了拓宽筹资渠道, 关键在于: (1) 和原材料供货商、建筑机械设备供货商等保持良好的关系, 并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 (2) 严格按照签订的合同办事, 依法履行合同要求, 如果出现意外情况, 必须分析原因, 按照合同要求给予补偿, 避免出现到期不按时付款的现象。 (3) 在建筑施工中, 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有选择地承揽一些自信较好、违约率低的工程项目。在合同签订中最好能够争取预付备料款和预付工程款, 这样能够节约企业在发展中需要的资金流。

第三, 广泛利用各种筹资政策, 开展多渠道筹资, 尝试新型筹资模式。

首先, 通过租赁来代替购买大型建筑机械设备, 为企业发展节约资金。建筑企业一般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较大, 投资大。对于中小型建筑企业发展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来满足对这些设备的需求, 同时可以降低企业筹资的压力。其次, 建筑企业在施工时所需的进口工具, 可以利用出口信贷来完成。通过出口信贷可以规避中国金融市场对企业购买资金的制约。最后, 中小型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国家给予的资金扶持政策, 积极获得筹资。按照国家对现代中小型企业的要求, 如果符合条件, 国家可以在财政补贴、援助贷款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企业以补助, 帮助企业发展。因此, 榆林市建筑企业应该开拓技术创新, 实施现代化企业发展道路, 走高新技术企业的路子, 来获得国家给予补贴的条件, 从而实现拓宽筹资渠道与企业成长同步进行。

摘要: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地方建筑企业。榆林市中小型建筑企业在筹资中出现自有资金缺乏、筹资渠道过窄、缺乏为建筑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以及筹资难度大, 成本高等现象。从筹资的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并提出建议:建立可持续的银企关系;营造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 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利用各种筹资政策, 尝试新型筹资模式。希望以上分析能为地方建筑企业资金筹集提供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中小企业,资金筹集,建筑企业

参考文献

[1]缪华昌.企业缘何陷入过度竞争的旋涡[J].施工企业管理, 2006 (10) .

[2]贺云龙.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 2003 (02) .

[3]于洋.中小企业筹资战略的制定与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09 (11) .

[4]张水英.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 2004 (11) .

论企业资金筹集最佳策略 篇2

关键词:企业,资金筹集,资金管理

一、企业资金的筹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企业将被全方位地推向市场, 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而优胜劣汰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财务资金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要搞好资金筹集, 建立合理的筹资结构, 加强资金的管理, 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资金的筹集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要, 通过一定的渠道, 采取适当的方式, 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难免会出现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 解决的办法是从企业外部筹措资金。筹集资金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求来确定筹资方式, 预测筹资风险, 选择一个最佳的筹资方案。

二、企业资金的筹集渠道

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可分为外部资金和内部资金, 对实业集团而言, 主要的外部资金来源是金融机构中的银行贷款。从银行贷款筹集成本分析, 其筹集成本主要有利息支出、公证费、抵押资产的评估费和保险费等, 在时效上, 由于需提供担保、抵押、评估、保险、审批等手续, 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在用款时限上的要求。内部资金主要包括:企业保留盈余和提取的折旧, 靠企业积累和提取折旧筹集资金最经济, 不用支付筹资费用。但要以企业盈利为前提, 且筹集的资金有限, 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融通有以下优点:一是降低企业集团的筹资成本, 筹资成本包括利息和利息收入缴交的税金及委托银行手续费, 利息费用在企业集团内部发生。对企业集团而言筹资成本仅为利息收入应交的税金和少量的手续费, 比向银行借款成本低。二是时间快, 企业集团内部融资。根据集团对内部企业信用的掌握, 可不提供担保、抵押等手续, 手续较银行贷款简便, 在时限上能满足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要求。三是获得税收上的差别利益。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金借款, 由集团中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向其他成员企业调剂资金时企业集团的利润实际上从高税率企业转移到了低税率企业, 有利于降低企业集团的所得税, 提高其净利润和企业价值。

三、企业资金筹集最佳策略

第一, 建立货币资金的预算机制。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有必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完善结算中心制度。预算可以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之中。年初企业应根据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 对公司资金的取得和投放、收入和支出、经营成果及分配等资金运作做出统筹安排。根据资金预算总目标, 统一筹集、集中使用资金, 调剂资金余缺, 确定经济合理的现金余额, 并将资金预算分解下达, 年度内各项收支严格按预算执行。

第二, 针对货币支出和收入的严格管理。财务部作为公司的风险管理部门, 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制度作为货币资金支出风险管理的基础。一旦公司的组织结构确定, 财务部会根据此结构颁布各管理层的财务权限和制约条款。对于各项费用支出可以根据管理权限, 授权能够审批的额度, 通过严格审批, 能够使得资金不至于浪费和滥用。在资金收入方面, 尤其形成应收账款, 要进行严格管理, 事前分析客户资信情况, 事中做好记录跟踪, 事后及时催缴。

第三, 提高资金利用效果。在资金利用环节上, 可以利用流动负债中的不平衡性所造成的闲置资金进行短期的投资和生产, 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消耗和不必要的资金占用, 在必要的情况下负债经营, 利用暂时的负债资金来补充企业资金的不足, 以此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资金周转, 加速存货周转, 缩短应收账款周期, 延长应付账款的付款期。

第四, 建立风险指标监控体系。资金管理过程中, 会涉及到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及营运风险。筹资过程中应选择合理的资金结构, 做到长短期资本、债务资本和自有资本的有机结合, 有效地规避和降低风险, 降低筹资成本。企业应加强对资金营运风险的控制, 通过对资金风险指标的监控, 及时掌握资金运用状况, 规避本企业内部的营运风险。

第五, 建立和完善集团内部融资机制。是提升企业集团价值,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重大的价值。基于实业集团现状, 本着降低筹资成本、整合集团资源、寻求集团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且我们的筹资规模也较小, 故筹资方式不宜多样化。但随着实业集团业务的发展和骨干企业的壮大, 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提高技术水平等需求的提高, 与企业改制相结合, 我们还将尝试更多的资金筹集渠道和筹集方式如: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 力求资金来源结构最佳, 筹资成本最低。

第六, 明确集中管理下的母公司资金管理权限。集团母公司实行集中式资金管理的内容包括:信贷集中管理;收益分配集中管理;完善结算中心制度, 使子公司资金的出入处于母公司的严密监管下;重大资金投向集中管理;银行账户集中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国兴.集团公司的资金集中式管理实践[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2) .

我国非营利组织资金筹集问题探讨 篇3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筹资,对策

一、非营利组织概述

(一) 非营利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非营利组织 (non-profit organization) 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也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之外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的集合。在许多发达国家, 非营利组织是社会的主要经济力量之一, 也被称为“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涉及的范围非常广, 包括了教育医疗卫生、科研、社会服务 (包括慈善活动) 以及文化娱乐等领域。它所运用的社会经济资源占了全社会经济资源总量的很大比重, 在提供公共服务领域方面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非营利组织具有以下六项基本特征: (1) 正规性。要有国家法律正式登记注册的合法身份。 (2) 民间性。非营利组织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 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 也不受制于政府。 (3) 非营利性。非营利组织可以从事营利活动但其营利利润不能分配给组织所有者、管理者和任何其他个人。 (4) 自治性。要求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 (5) 志愿性。无论是在管理组织的事务中还是在实际开展活动中均有相当程度的志愿者参与。 (6) 公益性。即服务于某些公共需要。

(二)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在国内, 与非营利组织对应的概念表述为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包括了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现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对这三种组织进行了定义。

1. 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是指由中国公民根据自愿组成, 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 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行业性社团、学术性社团、专业性社团和联合性社团。在我国2 000多个全国性社团中, 其中使用行政编制或事业编制、由国家财政拔款的社会团体约200个。而共青团, 全国总工会, 全国妇联更是政治地位特殊、影响范围广的社会团体。

2. 民办非企业单位。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如各类民办学校、医院、文艺团体、科研院所、体育场馆、职业培训中心、福利院、人才交流中心等。

3. 基金会。

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 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 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主要分为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发达国家,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非营利组织在政府、企业、民众相互支持协调下, 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资金循环过程, 有效解决了非营利组织筹资问题。如美国, 英国, 法国等发达国家, 非营利组织有效地融入社会经济, 为解决社会就业、提供公共服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筹资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资金筹集主要依靠政府, 而政府资助力度不足

政府资助非营利组织的方式, 包括:项目委托, 直接拨款、合同外包, 政府采购, 免费待遇等。在我国比较常见的方式则是财政直接拨款与免税政策支持。

1. 政府财政拨款。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补贴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而会费以及服务性收费较少, 大约只占三分之一。而美国该类收入占总收入的56.6%。根据我国历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对于非营利组织的财政支出随着社会组织的增长每年都会有所增加。截至2011年底, 社会服务事业费支出3 229.1亿元, 全国共有社会服务业机构 (其成员组织包括社会组织与自治组织) 129.8万个, 平均至每一个社会组织国家拨款与补贴仅为25万元左右。国家财政补贴力度远远不够。然而, 较少的财政拨款却构成组织50%左右的收入, 由此可以推断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紧缺程度, 这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非常不利。

2. 政府减免税政策。

我国在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房产税等方面均对非营利组织的运行给予了一部分的优惠, 但是获得优惠的范围不广。主要的免税收入是国家的财政拨款以及会费, 对于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 如设影剧院等营利设施免税程度不够, 这也是造成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不足的一个原因。如增值税, 仅用于科研, 科学实验和教学进口的仪器设备可以免征增值税, 而纪念品超市卖出的商品则无此优惠。在美国, 联邦政府以及州和州以下政府对非营利组织销售税、所得税和财产税的豁免, 也构成了非营利组织收入相当大的一部分。据统计, 美国每年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转移高达445亿美元。对于捐赠企业和个人, 根据中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四章的规定, 仅提供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境外向境内捐赠享受减征和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如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利润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然而, 由于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额, 有时企业享受不到捐赠所带来的税收优惠, 严重打击了企业捐赠的热情。

(二) 组织监管有缺陷, 社会公信力缺失

任何一个运行良好的组织绝对不是放任自由的, 而是必须处于一定的监管之下。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管缺失的问题也一直为社会所诟病。不完善的监管, 不透明的组织信息, 造成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强。中国红十字会作为我国公益组织的领军组织, 近几年也纷纷曝出丑闻。除此之外还有中国慈善总会的“尚德诈捐门”,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中非希望工程”, 慈善信任风暴愈演愈烈, 慈善组织成为“众矢之的”。非营利组织筹资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而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此方面却严重不足, 原因在于:

1. 非营利组织法律不够完善。

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实务界, 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法律的建设都有很高的呼声。然而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立法之路似乎异常艰辛。从建国到现在, 正式的法律文件只有4部, 慈善法已在2009年11月2日递交国务院审核。为了政府有效管理, 中央及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非营利组织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 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纵观我国出台的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 可以发现现行法律对于非营利组织应该如何运行做出了合理的规定, 但是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立法层次低, 没有总纲领性文件。二是无监管的强制性要求, 惩罚成本低。

2. 财务信息不透明, 组织权力集中度高。

非营利组织有义务向捐赠者提供组织资金的收支情况, 并且提供相关的票据。这是组织的义务, 也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有的知情权。然而, 直到最近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被网民曝出丑闻后, 在民众的一致呼声中, 才开始在网上公开相关的财务信息。而让我们记忆犹新的中国妈妈胡曼丽事件, 充分显示出我国和发达国家在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管方面的巨大差异。

首先,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管理欠全面。发达国家将非营利组织作为与企业、政府并列的组织, 因而在其管理上采取同样严格的制度。而我国由于非营利组织起步较晚, 而且对于此类受捐赠的组织仅仅当成一种消费性的机构, 基本处于不管理状态。另外, 因为所获取的收益无法分配到捐赠者, 因而捐赠者在获得了心灵 (精神) 满足后, 很容易忽视非营利组织自身运行的情况, 缺乏对其财务状况的监督。胡曼丽事件中, 当追查至具体支出时, 甚至连当地政府也认为小额的支出可以不需要开发票, 只需记账。政府或组织自身, 为了一时的方便, 而走捷径达成目的, 或许没有造成损害组织的结果, 但是一旦形成行业惯例, 就极有可能会被有些人利用, 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其次, 我国非营利组织没有有效的票据管理和会计核算。直到2010年7月1日, 财政部才颁发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非营利组织的票据使用。但是非营利组织使用的票据与营利组织的发票有所区别, 在管理上的严格程度也不一样;所对应的会计核算也有所差别。胡曼丽事件中, 胡曼丽为了逃避检查让捐赠者直接将款项汇往受助者账户, 因而不给捐赠者开票。虽然现在出台了有关管理办法, 但是如何执行、如何加强监管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最后, 非营利组织内部权力过于集中化。虽然我国规定非营利组织也要设有相关的制衡机制, 但是设立的委员会并没有起到监督作用。真正掌握非营利组织的高层人物可以较为容易地掌握组织资金。集中的权力也会让捐赠者怀疑, 自己的爱心是否沦为他人谋利的手段, 从而使得社会公信力进一步降低。

(三) 专业筹资人士较少, 组织内成员素质不高

我国并没有规章规定非营利组织人员的素质要求, 也鲜有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人员培训和成员素质培养的课程。非营利组织内部高素质人才缺失, 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绝大多数非营利组织管理混乱, 找不到有效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

在国外为非营利组织筹资的专业筹资人士多为高素质的专业人士, 他们与企业、政府沟通, 设计筹资方案, 解决非营利组织的资金问题。而我国非营利组织绝大多数带有政府色彩, 在与企业进行资金洽谈时, 企业更多是向政府获得某些保障。如曾经存在的牙防组, 本来是从事与牙齿保护有关的公益活动的组织, 但是却打着卫生部下属的旗号向企业授权, 收取授权费。因此,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筹资队伍是促进非营利组织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

(四) 社会捐赠形势不容乐观

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之一。根据赛拉蒙教授的调查, 22个国家社会捐赠收入占总收入平均比重为27%, 美国, 日本等国的非营利组织占比略有不同。根据中国慈善捐助报告, 随着我国GDP的发展, 我国的社会捐赠在非灾年份稳步上升, 但是社会捐赠和准捐赠项目总额 (包括社会捐赠款物, 各类志愿者服务折算价, 彩票公益金) 占GDP比重较低, 只占0.18%左右, 人均捐款62.7元。而1995-2000年, 英、美等34国捐赠占GDP均值为0.38%。近四五年, 美国捐赠占GDP的2%左右。另外, 从捐赠的使用流向来看, 教育和扶贫是最吸引捐赠的两大领域, 其他领域所能得到的社会捐赠有限, 不利于非营利组织多样化的发展, 特别是医疗服务领域的非营利组织。此外, 不同地区的非营利组织所能获得的社会捐赠资源也不同, 由于发达地区聚集较多的公益慈善组织, 捐赠多流向发达地区, 而真正需要大量资助的中西部地区非营利组织却得不到捐赠。

(五) 筹资方式陈旧, 自创收入少

非营利组织比较常见的募捐方式有:在公众场合放置捐款箱, 写信劝募、电话劝募, 义卖义演, 广告劝募等。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协同筹资、联合筹资、网络筹资、分成筹资等现代化的专业筹资也开始在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执行。在美国, 有不少慈善组织建有网上的资金募集平台, 人们可以很便捷地通过网络捐赠。美国的电视节目也很好地与公益事业结合起来, 实现企业与公益组织名利双收。在我国, 非营利组织的筹资方式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只在当地小范围进行义卖义演, 设置募捐箱等方式募资。筹集的资金十分有限, 不能满足组织运行的需求。非营利组织之所以不能够有效利用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筹资方案, 主要原因在于:

1. 非营利组织缺乏有效的宣传, 不能塑造自身的公益形象。

要拓展自己的筹资方式, 组织本身要有良好的形象。目前我国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在组织的使命、愿景和战略方向上的表述不够清晰, 使捐赠者很难完整地认识到该组织是在做什么事, 怎么做, 未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自己的捐赠能够起到什么作用等。而国外, 如美国福特基金会, 其宗旨是研究美国国内外重大问题, 如教育、艺术、科技、人权、国际安全等方面课题, 采用的方式是出资创办研究机构、颁发奖学金、向国外派遣专家、捐款、捐赠图书仪器等, 向国内外有关组织、研究单位提供资助, 期望达到的目的是以影响美国社会生活、文化教育事业和政府的内外政策。自成立以来, 始终坚持自己的宗旨, 实现了组织的目的。通过宣传和行动, 非营利组织不但创造了良好的形象, 还获得了更多捐赠者的信任。

2. 非营利组织缺乏使命感。

我国非营利组织募捐主要依靠捐赠者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而给予帮助, 因而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在进行宣传时, 主要凸显弱势群众的困难之处。然而依靠一时的同情心, 难以获得持续的捐赠, 而且捐赠收入也难以集中。

3. 非营利组织之间沟通合作较少。

为争夺有限资源, 同类非营利组织之间会产生竞争。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合作, 常常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4. 非营利组织过于依赖企业的捐赠。

根据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 非营利组织主要的捐赠来源于企业。大部分非营利组织依赖于企业供养, 而不是与企业形成双赢的格局。非营利组织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企业做宣传, 企业将自己的一部分利润捐给非营利组织, 二者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 开拓新的筹资方式。

5. 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不全面, 难以满足民众需求。

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 然而我国非营利组织服务性收入不足是困扰已久的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服务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例如, 非营利性医院的建设大大不足, 而且收费标准也难以确定。我国非营利组织主要集中于教育和扶贫, 对于医疗服务等涉及较少, 而国外非营利组织早已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使命, 因此, 在没有足够服务和商品供给的情况下, 自创收入的提高难以进行。

三、非营利组织筹资的对策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 解决好非营利组织的问题, 将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历史特征, 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策略。

(一) 完善非营利组织法制建设, 加强非营利组织监管

一是制定非营利组织纲领性法律, 对非营利组织各方面进行规范。二是完善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机制, 加强监管。三是引入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方法, 对非营利组织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评价。四是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实现组织内部各单位互相监督。五是提高违法舞弊的惩罚成本, 以肃清非营利组织内部的不良现象。

(二) 加大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资助

随着GDP的增长, 我国财政收入充足, 政府应该将更多的支出用于民生建设上来, 加大对非营利组织的投入, 同时资助的方式也要有所变化。目前我国政府主要采用直接拨款的方式进行资助。一些大型组织获得较多资金, 可是却出现大量结余的情况, 而一些小型组织却因资金不足而难以为继。政府应该以有项目需求作为资金拨款的标准, 以促进各种类型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政府应该改善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 对于非营利组织合理的营利性收入予以更多的税收减免, 对于积极捐赠的企业与个人也应予以更多的税收优惠。

(三) 加强非营利组织形象建设, 提高组织公信力

非营利组织应该有清晰的宗旨、使命、价值观, 设计属于组织的标志。一是应充分利用发达的媒体网络, 宣扬组织工作, 主动接受广大群众的检查, 保持财务信息透明化, 公开化。二是定期出具经过审计的报告, 表述组织的活动、收益等。三是要塑造非营利组织健康、良好的组织形象。要持续不断地贯彻组织方针, 加强组织内部员工素质培养, 为组织的服务对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 促进非营利组织与企业、捐赠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

非营利组织能够与企业一同实现社会责任,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是非营利组织可以设计较好的回报方式, 使得企业、捐赠者获得更多的满足, 如给捐赠者授予荣誉会员、荣誉理事等光荣称号。二是非营利组织的筹资也可以与企业的盈利行为结合在一起, 如使用环保材料等。三是定期举行感恩回报活动, 让捐赠者充分体会到爱心产生的力量, 从而帮助更多的人。

(五) 利用现代化方法拓展筹资方式

非营利组织应利用发达的网络平台, 建立自己的组织网站, 进行在线募集资金。非营利组织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筹资队伍, 按照组织的需求设计合理的筹资方案, 实现组织筹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六) 提高组织服务质与量, 增加组织自创收入

非营利组织应尝试进行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只要其目的是为了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如纪念品小超市等。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在服务方面涉及的领域太窄, 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 提供更多的服务, 从而有利于民生建设。有好的服务, 结合合理的收费, 不但能为非营利组织增加资金收入, 而且能使非营利组织的资本运转更加通畅, 同时实现资金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 .王洛忠.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困境及改善对策——以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经验为借鉴[J].新视野, 2012, (1) .

[2] .马坚.我国非营利组织资金筹集问题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 2011, (6) .

[3] .金秋蓉.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困难的路径探析[J].经济观察, 2011, (4) .

[4] .肖强.非营利组织筹资策略研究[J].山东省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

[5] .姚君芳.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督机制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2009, (9) .

[6] .李敏.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的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广场, 2008, (9) .

[7] .王骞.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8, (4) .

[8] .曾强.非营利组织筹资问题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 2008, (5) .

[9] .戚舟波.非营利组织筹资渠道与方式探析[J].价值工程, 2011, (9) .

[10] .郭美丽.完善非营利组织筹资问题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0) .

企业集团资金筹集分析 篇4

资金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讲, 资金管理的内容包括筹资管理 (即资金的来源管理) 、投资管理 (即资金的投向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 (即采购资金、存货资金、应收账款等管理) 、现金流管理、资金运作与资本运营等。狭义地讲, 资金管理仅指资金的筹集与运用、货币资金的计划调度与监控, 重点是现金流的管理。

2 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研究

2.1 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介绍

就目前而言, 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主要经历了以下几种模式, 笔者首先对这几种模式进行简要说明。 (1) 统收统支模式。是指集团的一切现金收付活动都集中在企业的财务部门, 一切现金支出都通过集团公司财务部门付出, 现金收支的批准权高度集中在集团公司的批准人或授权人手中。 (2) 拨付备用金模式。是指集团公司按照一定的期限统拨给所属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一定数额的现金, 备其使用。待到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发生现金支出后, 持有关凭证到集团公司财务部报销以补足备用金。 (3) 结算中心模式。是由集团公司为内部各子公司设立的, 主要办理内部各成员或子公司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 (4) 内部银行模式。是将社会银行的基本职能与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机构, 主要职责是进行企业或集团内部日常的往来结算和资金调拨、运筹。

(5) 财务公司模式。它是一种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财务公司大多是在集团公司发展到一定水平后, 由人民银行批准, 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而设立的, 所以, 它还担负着集团公司的理财任务。

2.2 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对于上述五种模式的利弊分析, 笔者将其分成三类, 首先是统收统支和拨付备用金模式, 其次是结算中心模式和内部银行模式, 最后是财务公司模式。

2.2.1 统收统支和拨付备用金模式利弊分析

统收统支有助于企业实现全面收支平衡, 提高资金流转效率, 减少资金沉淀, 控制资金流出, 但不利于调动各层次开源节流的积极性, 影响各层次经营的灵活性, 以致降低集团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效率。拨付备用金有助于企业实现资金预算管理, 达到减少内耗的目的。其缺点是资金整合力度偏弱, 无法解决资金过多占用问题。上述两种模式主要适用于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

2.2.2 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模式利弊分析

(1) 结算中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①各子分公司有独立的财务部门, 有独立的二级账户, 有财务管理权, 这使得子公司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②统一进行资金结算和账户管理, 减少了现金沉淀,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效益;

③结算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能够真实反映分公司财务状况。

(2) 结算中心的不足之处是:

集中结算后, 由资金结算中心在合作银行开立统一的结算账户, 资金结算中心再给集团各成员企业开立内部结算账户;资金结算中心与开户银行之间建立业务收支往来关系, 结算中心负责内部成员企业的业务往来关系, 并分别进行资金收支的明细分类核算, 结算中心相当于外部市场与成员企业的桥梁。这种做法割断了成员企业与外部资金市场的联系, 增加了对外结算环节, 同时结算中心内部资金调剂时, 面临很大的风险。

(3) 内部银行从本质上来讲, 就是集团公司的结算中心, 信贷中心, 货币发行中心和监管中心, 这些功能都是面向集团内部的成员公司。除了内部银行可以发行供集团内部使用的支票和货币 (用于内部的结算和支付) 这一点外, 其他方面的功能结算中心基本可以具备。其利弊之处和结算中心有较大的相似性。

2.2.3 财务公司模式利弊分析

(1) 从财务公司模式的优势来看, 由于财务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地位, 它能实现经济、自发的资金整合控制功能, 可以承担集团的理财职责, 具体表现为:

①通过在企业集团内部转账结算等加速资金周转;通过融资租赁和买方信贷, 减少资金需求, 解决集团内部产品购销问题。

②财务公司具有结算中心、内部银行所不具有的货币市场同业拆借的优势, 可以为集团开辟广泛的短期融资渠道, 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

③扮演投资中心角色, 将集团暂时闲置的资金投向高回报项目, 或者用于集团本身发展, 使资金运用效率最大化。

(2) 另一方面, 财务公司模式也有不利的一面:

财务公司的准入制度比较严格, 需要集团整体的经营业绩来做基础, 并通过人民银行的批准。它进行的是完全市场化的管理, 不可避免的要直接面对更大的风险, 比如政策风险, 客户风险等。

3 国内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现状与改进措施

3.1 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围绕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很多问题都和资金管理相关,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 企业的运行离不开资金运动。资金管理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集团对资金的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 同时存在一些问题, 如思想认识不够;信息失真, 难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资金散乱, 使用效率低;资金管理不善, 影响企业运营等。

3.2 加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有关措施

3.2.1 设立资金管理中心, 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

主要从集团整体资金政策及相关管理办法的制定与落实、对外担保对外融资业务的统一办理、大额资金收支方案的评估、存量资金运作调剂方案的拟定、资金报告系统的构建、以各成员企业为基础的统一内部银行管理机制的建立, 以及对各成员企业资金收支存业务的监督指导、内部资金借贷、资金业务培训等方面做好工作, 实时提供资金流转信息, 分析资金收支情况, 提供集团经营决策所需要的资金信息支持。

3.2.2 加强融资管理, 拓宽融资渠道

不同的筹资渠道, 资金成本不同, 只有通过多种融资方式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才能最终实现降低资金成本的目的。一是依靠资金管理中心实现内部企业相互融资, 充分发挥资金管理中心的资金管理作用。根据集团内部各企业的资金状况, 灵活调度资金, 尽可能在集团内部解决各企业的资金缺口, 减少集团外部贷款, 节约利息支出, 以降低集团整体资金成本;二是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其具体形式主要是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 合理运用它们相当于取得了无息贷款等。

3.3 如何强化资金管理, 创新运作模式

3.3.1 以加速资金周转和实现资金增值为目标

在资金运动过程中, 各种资金的形态变化具有继起性, 并以相对独立性的运动参加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循环。资金运动应带来一定的价值增值。因此, 企业的资金管理, 必须以加速资金周转和实现资金增值作为控制的行为目标, 以便及时的组织资金供应, 保证资金周转通畅无阻, 合理节约使用资金, 不断提高资金利用效果和资金增值幅度。

3.3.2 以资金计划或资金预算为控制准则

企业资金控制需要一定准则来进行。具体的控制标准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是通过资金计划或资金预算来实施管理。也就是在资金预算或资金计划基础上, 制定各种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 把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纳入计划或预算许可的范围, 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

3.3.3 以对资金运动实行监督检查为手段

(1) 加强资金管理, 排除了重大财务风险的隐患:

加强的资金管理, 规范了集团内部各子公司的投资、筹资决策行为, 有效地控制了投资、筹资的随意性, 排除了重大财务风险的隐患。

(2) 集中资金管理, 加强企业资金的监控和管理:

加强的资金管理, 可及时掌握资金存量、流量、流向, 加强对开户企业资金进出的监控和管理, 有效地规避“经营代理风险”, 同时建立和完善了下属单位的评价及监控机制。

参考文献

[1]胡杨.财务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

问题分析资金筹集策略 篇5

一、新旧《企业财务通则》差异对比分析

(1) 筹资管理理念的变化。新《通则》引入风险控制、资本结构决策、资金成本等全新的观点和理念, 将旧《通则》简单的核算管理提升为控制成本、规避风险的决策管理。同时, 指导和要求企业在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前提下, 自主决定筹资规模、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实现资本结构最优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2) 投资者出资方式的变化。按照《公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投资者可以采取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两种形式出资。用以出资的非货币资产必须具备“能够以货币估价和能够依法转让”两个条件。因此, 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股权、特定债权等可以作价出资, 而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则不具备出资条件。与旧《通则》相比, 新《通则》增加了股权和特定债权两种出资形式。特定债权, 指企业依法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转作股权的债权。

关于无形资产出资的规定, 《通则》中指出, 企业接受无形资产出资的, 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相应的比例。《公司法》规定, 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30%, 也就是说无形资产出资最高比例可达到70%。但《外资企业法》规定, 外资企业的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的作价原则应与国际上通常的作价原则相一致, 且作价金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0%。

(3) 增加对投资者出资或增资行为的程序性规定。新《通则》规定, 企业依法以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份等方式筹集权益资金的, 应当拟订筹资方案, 确定筹资规模, 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和必要的报批手续, 控制筹资成本。企业筹集的实收资本, 应当依法委托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也就是说, 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 应当按照拟订筹资方案、筹资决策审批以及验资的程序严格执行。企业筹集权益资金, 其筹资方案经过财务审核之后, 应当上报投资者批准。企业承担向投资者出具出资证明书的义务, 以保证出资的真实可靠。

(4) 增加了回购股份的规定。新《通则》规定, 除《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 企业不得回购本企业发行的股份。企业回购股份, 一是要符合法定情形, 二是要符合有关条件和财务处理办法, 三是要经投资者决议。

(5) 取消了法定公益金的内容。新《通则》规定盈余公积是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资本积累, 包括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删除了原有按税后利润的5%~10%提取法定公益金的规定。但是外商投资企业仍需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其“福利基金”部分的用途与内资企业的公益金有类似之处。衔接性规定, “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经董事会确定继续提取的, 应当明确用途、使用条件和程序, 作为负债管理”。对于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或者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 原属于公益金使用范围的内设职工食堂、医务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所需固定资产购建支出, 应当严格履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批, 并按照企业生产经营资产的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6) 细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规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公司制企业由董事会决定, 按投资者原有持股比例转增, 并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国有企业由经理办公会决定, 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后的留存部分, 以不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为限。

(7) 规范财政资金的相关规定。 (1) 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财政资金, 应当增加国家资本, 对于超过注册资本的投资则增加国有资本公积。 (2) 属于投资补助的财政资金, 如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补助、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项目补助等, 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 (3) 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财政资金, 作为收益处理。企业使用这类财政资金如果形成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 应当作为递延收益, 按照资产使用寿命分期确认;如果没有形成资产, 则应当作为本期收益处理。 (4) 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财政资金, 这类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 企业收到时应当作为负债管理。 (5) 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财政资金, 作为本期收益或者递延收益处理。

二、新《企业财务通则》对资金筹集的影响

(1) 规范资金筹集证据, 保护了投资各方的权益。新《通则》分别对出资各方规定出资的证据做出如下规范:一是对于企业筹集的实收资本, 应当依法委托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二是企业依法取得各类财政资金, 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例如, 属于国家直接投入的资金,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 对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等, 作为企业收益处理;三是企业依法以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债务资金的, 应当明确筹资目的, 根据资金成本、债务风险和合理的资金需求, 进行必要的优化资本结构的决策, 并签订书面合同。

(2) 规范资金筹集的账务处理, 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新《通则》对于企业收取的各类财政资金的处理做出了明确规定, 并要求通过明确每一项财政资金的政策意图及账务处理方式不断完善现行的有关资金管理办法。例如投资补助, 拨款时要明确该项资金的权属。如果政府是从投资者的角度给予企业投资补助, 补助对象是民营企业时, 应由企业投资者出具承诺文件, 保证财政资金作为国有资本处理, 同时明确国有资本的持有单位。同时, 要求做到一项资金一个办法, 编制项目资金预算, 实现项目执行的刚性约束;加大拨款条件的审核力度, 确保财政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3) 增加了资金筹集的方式, 使得筹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新《通则》增加了股权和特定债权两种出资形式, 新的筹资方式的采用, 使得企业筹集资金更为灵活。

摘要:2006年12月4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 (以下简称《通则》) , 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通则》与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同时实行, 形成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完整框架。《通则》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护企业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具有重大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将重点论述资金筹集方面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企业财务通则,资金筹集,筹资方式

参考文献

[1]赖永添.《企业财务通则》解读.[J].国际商务财会, 2007, (8) :36-37.

[2]王斌, 周慷.企业财务通则:理论依据与逻辑创新[J].会计之友, 2007, (10) :32-33.

[3]蒋琳玲.浅谈新《企业财务通则》的主要变化及意义[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5) :56-57.

扶贫资金筹集的进化博弈分析 篇6

资金是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量扶贫资金的投入对解决贫困地区温饱问题、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及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深远的作用。随着新的贫困线标准的划定, 扶贫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扶贫资金的筹集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即国家的扶贫资金、地方政府、社会各界的援助和海外的资金援助和捐赠活动。[1]在农村扶贫中, 由于民间组织以其具有扶贫的组织理念、项目实施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优势弥补了政府在农村扶贫工作的不足;[2]国家在民间组织在扶贫过程中给了很大的支持政策, [3]同时民间组织的扶贫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 从七八计划以来, 民间组织的扶贫贡献率为30%-33%。[4]笔者将运用进化博弈的理论知识构建民间组织扶贫资金筹集博弈模型, 并对模型的复制动态方程进行分析讨论, 寻找影响民间组织参与扶贫的因素, 以期为政府在组织民间筹集资金过程以及提高民间组织参与扶贫过程的积极性提供建议与对策。

二、博弈模型及分析

(一) 进化博弈理论

进化博弈论以有限理性的博弈方作为博弈分析基础, 研究博弈群体成员的策略调整过程、趋势和稳定性, 其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是“进化稳定策略 (ESS) ”和“复制动态方程”。进化稳定策略具有稳健性, 即群体中所有成员都采取这种策略, 那么将没有突变策略能侵犯这个群体。详细的数学描述可参见梅纳德斯·密斯在1982年给出的数学描述。[5]复制动态方程通常用一阶微分方程来表示, 描述特定策略在群体中被采纳比例的变化规律。如果用dx/dt表示策略的变化率, 则dx/dt=xk[u (k, s) -u (s, s) ], 这里xk表示群体中采取策略k的比例, u (k, s) 表示采取策略k的期望收益, u (s, s) 表示群体的平均期望收益, 只有策略的收益比群体平均收益高时, 该策略才会被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模仿、学习和发展。

(二) 扶贫资金筹集的博弈模型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 我们把民间组织群体抽象为两个个体, 它们都是有有限理性的博弈方, 它们的策略集为{积极筹集, 消极筹集}。我们假设r表示民间组织积极筹集时获得的收益;c表示民间组织积极筹集时需要付出的成本。假设r, c都是正常数, 则此时的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根据经典的博弈理论, 可知当r>c时, (积极筹集, 积极筹集) 是表1中博弈的占优Nash均衡;当r<c时, (消极筹集, 消极筹集) 是表1中博弈的占优Nash均衡。可知, 当民间组织认为筹集扶贫资金有利可图时, 大家都积极参与, 一旦觉得得不偿失时, 谁都不愿意积极筹集扶贫资金。为改变这种一边倒的局面, 就必须通过引进激励机制, 激励民间组织采取积极行动, 积极筹集扶贫资金, 保证扶贫开发的进行。

在上面博弈的基础上, 我们假设f表示民间组织消极筹集扶贫资金被政府发现后受到的惩罚;设表示民间组织选择消极筹集策略时被政府部门发现的概率 (0<x<1) 。则, 此情形下他们的收益矩阵如表2所示。

该博弈的均衡取决于m, f, c, x的大小或者说相对大小, 假设它们都是正常数。

(三) 博弈分析

下面研究民间组织群体之间的进化动态规律。假设在民间组织群体中, 有比例为y的博弈方采取积极筹集策略, 比例为1-y的博弈方采取消极筹集策略。则民间组织在采取积极筹集策略情形下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由此复制动态方程, 不难求出其可能的稳定点为:

由进化稳定策略的性质我们知道, 作为进化稳定策略的点y*, 不仅要求本身表示均衡状态, 而且还必须满足如下性质:[6]若某些博弈方由于偶然的错误偏离了它们, 复制动态仍然会使y回复到y*。即若点y*为进化稳定策略点, 则对ε>0, 当y=y*-ε, 有dy/dt>0;当y=y*+ε, 有dy/dt<0。

当c>r+f时, 即采用积极筹集策略的成本比采用消极筹集策略被发现后的惩罚与采用积极筹集策略的收益之和大时, 由上面进化稳定策略的性质, 我们可知y1*=0为ESS, 即所有的民间组织都将采取消极筹集策略。即如果民间组织积极筹集的成本太高时, 民间组织会发现消极筹集时获得的收益比采取积极筹集策略时的收益大, 经过多次重复博弈后, 民间组织都会采用消极筹集策略。

当r+xf≤c≤r+f时, 即采用积极筹集策略的成本不大于采用消极筹集策略被发现所受到的惩罚与采用积极筹集策略的收益之和, 且不小于采用消极筹集策略的期望惩罚与采用积极筹集策略的收益之和。由上面进化稳定策略的性质, 我们可以知道y3*= (r+f-c) / (f-xf) 为ESS, 即在民间组织积极筹集成本中等时, 民间组织会以一定的概率采用积极筹集策略。

当c<r+xf, 即采用积极筹集策略的成本比采用消极筹集策略的期望惩罚与采用积极筹集策略的收益之和小。由上面进化稳定策略的性质, 我们可知y2*=1为ESS, 即民间组织采用积极筹集策略的成本是低成本时, 理性的民间组织会发现, 采取积极筹集策略是有利的, 则此时民间组织采用消极筹集策略的比例会得到很好的遏制。此时, 积极筹集策略是民间组织的上策。

三、结论与建议

由前面的分析, 可以看出:民间组织群体选择积极筹集策略的概率与对消极筹集行为的惩罚力度、积极筹集的收益正相关;民间组织群体选择积极筹集策略与筹集成本负相关;降低民间组织积极筹集的成本、增大对消极筹集的惩罚力度、增大积极筹集的收益, 都是有助于减少消极筹集行为。

因此, 我们建议减少民间组织筹集资金的成本;增加民间组织积极筹集的收益, 如加大对积极筹集扶贫资金的民间组织的宣传, 提高其知名度等;加大民间组织的社会责任感, 调动民间组织的积极性, 让更多的民间组织投入到国家的扶贫事业上来。

参考文献

[1]李含琳, 韩坚.中国扶贫资金来源结构及使用方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1998, 19 (4) :6-10.

[2]张岩松.发展与中国农村反贫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3]曲天军.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扶贫成果的贡献分析及其发展建议[J].农村经济问题, 2002, 23 (9) :27-30.

[4]何道峰.中国扶贫论文精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5]MAYN AR D SMITH.J 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games[M].Cambridge University, 1982.

上一篇:控制疼痛下一篇:希腊神话与英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