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适用性(通用11篇)
专业适用性 篇1
毕业设计 (以下简称“毕设”) 作为在校生毕业前的总结性汇报, 它的教学目的在于对本学科所学知识的整合融通、创新发展, 并为专业工作做铺垫。它需要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认知与灵活运用。对设计专业而言, 创新是其发展的动力, 而适用是其存在的意义, 在两者间寻求平衡, 一直是设计行业孜孜以求的目标, 也是设计专业教学所追求的方向。美轮美奂的视觉传达 (以下简称“视传”) 设计尤是如此, 这对高校的相关教学提出了要求。
一、视传专业特点、发展趋势及其毕设的实践形式
视传设计作为艺术设计重要的专业方向, 是以设计目的为先导, 利用视觉符号、图形、图像等视觉元素将特定的信息传递给受众, 并对其产生影响的过程。视觉传达发展至今, 视觉元素的载体不断更迭, 从纸媒到P C网络再到移动网络, 从二维到三维再到多媒体, 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交互, 从纯阅读性到提升受众的视觉感受, 其形式、风格在不断演进, 成为改变人们生活形态、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推动力。视觉元素作为传达设计者思想与被设计对象特征的核心载体, 必须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这也是专业价值的体现。在教学中, 它是检测学生对所学专业核心课程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视传专业来说视觉元素的构思创作是整个设计的关键。
从表面上看, 视传毕设的实践形式应包括两个方面:一, 原创且完整的视觉元素 (如图形) 体系, 包括设计概念确定及形式展现。它是考量设计者对主题的把握程度, 对设计手段、技巧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二, 对载体的发掘和最终应用效果。视觉元素需要展示载体来完成其传递信息的功能。设计者可以选择二维、三维或多媒体等形式来展现视觉元素, 传播信息。例如, 二维载体包括招贴、型录、卡片、胸章标牌等平面印刷品;三维载体包括以图形等为展示主体的包装、装置、建筑外立面、室内空间、景观、雕塑等;多媒体包括Motion Graphic (动态图形) 等以图形为内容、以时间迁移形成视觉残像为基础的动画形式。二维媒介是最为传统且相对易于把握的载体, 它便于大量复制, 传播范围广泛, 其中招贴甚至成为视觉艺术的一种经典表现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 它也是毕设常用的作品形态之一。随着纸张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式微, 招贴逐渐成为学术价值远大于适用价值的形式。而视觉艺术的发展使二维载体种种维度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人们越来越不满足其展现信息的方式。三维载体作为二维形态的拓展, 它的优势在于真实性和体量感, 对受众的信息刺激也更强烈;多媒体由于融入了时间概念和多感官互动途径, 因此视觉信息传播事半功倍, 体验也更丰富。
从本质上看, 视传毕设的实践形式应为用最合适的形态来融合理念与价值, 即寻找概念性与适用性的平衡。图形、符号、图像作为视传设计的核心元素, 是由形、色、质构成的视觉信息集合, 设计者利用视觉心理和表现技巧对信息进行编码, 同时考虑其传播载体的合理性以及对载体本身价值的提升。例如, 近年来作为毕设常用载体形式的文化衫, 其本身既是服装又是饰物, 前者是其遮身保暖的功能性体现, 后者则是其展现着装者个性的审美性体现, 而图形在其中成为形成差异化和提升附加值的关键因素。设计理念的创新性、编码形式的独特性、载体选择的合理性决定着设计作品的层次。
二、视传毕设概念性与商业设计适用性的关系
视传设计实质上是服务社会与消费者的一种社会化行为, 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这种实践性和它服务的对象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也意味着其创作要受制于客户的要求, 是“带着镣铐的舞蹈”。商业化是设计实践的特性, 一件设计作品往往要通过设计者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协调来完成, 同时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的需求往往左右着设计的方向, 商业的逐利本质使商业设计更强调设计的适用性。
视传毕设作为在校生的终极作品带有明显的学院派气息, 概念性较强,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文化性、思辨性。设计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以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培养重点, 使得最能体现学生学业水平的毕设作品往往缺乏对真实市场的关注、对商业设计规则的遵守。
在毕设指导过程中。教、学双方常会为作品概念性的适用可行和适用性的保守平庸而争论不休。实际上商业设计需要毕设作品的开拓勇气和创新思维, 而毕设作品同样需要遵守一定的适用性规则来为设计工作作准备。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成为设计教育者和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概念设计与视传毕设的概念性体现
现代传媒与心理学认为:概念是人对能代表某种事物或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意义所形成的思维结论。它也可以被简单理解为人们认识事物的符号集合。概念设计即以概念贯穿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 具有思辨价值, 利用创新思维平衡着人、生活、环境的关系 (绿色设计即是人们在深刻思考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系统性设计概念) 。它存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 不断纠正甚至颠覆着既有设计理念、形态, 推动设计不断变革。
视传设计的概念性体现在图形、图像、符号语义的前瞻性和深刻性, 表现方式和传达语义途径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传播应用媒介、材质的多感官化、多元化、跨界化等几个方面, 以此不断提升视传专业对设计本质的观照。在毕设作品中, 以上诸方面体现在选题的关注方向、创意构思的原创程度、载体表现的感知度和效果等。
视传毕设作品的概念性应以对人-生活-环境关系的关注度作为判定标尺, 以原创度作为衡量标准。这里的原创有内容和层次的区别。内容方面分语义、形式、载体等角度的创新思考和实施:独有的表现主题即为语义原创, 这要求学生在选题时充分考虑研究课题的排他性, 别人未涉足的领域往往意味着独特和困难, 如毕设作品《饕餮脸谱纹饰设计》 (图1) ;形式的原创即表现的元素样式风格新颖, 夺人眼球, 这需要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如毕设作品《“90后低度酒”包装设计》 (图2) ;载体的原创即媒介的选择对于语义、形式的传播和解读具有独创性。层次方面分理念原创、表达原创。前者指设计思维指导下的创作理念, 如鲁宾之壶的正负形效果正是基于视知觉心理与创作意图的融合进行构思;后者指表现理念的技巧, 如靳埭强先生使用真实图像与水墨晕染效果融合的方式来表达东方的人文气息。在视传毕设创作中应当引导学生慎选主题、深化理念、巧思形式、善用技巧、精择载体, 将视传毕设概念性的价值充分体现。
四、商业设计与视传毕设的适用性体现
商业设计也称商业视觉设计, 是以商业信息传播和商品宣传推销为目的, 具有明确的功利性, 也体现着设计的服务本质。它促进着商业的发展, 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质, 同时加速了商业文化的推广。笔者认为, 商业设计区别于学院派设计最明显的特征即为适用性。适, 切合、相合;用, 使用, 使人、物发挥其功能;适用即能够符合要求, 充分发挥作用和价值。商业设计中的适用性表现为:明确设计对象的目的、应用范畴、相关法规及其功能性要求;应用形式、材料、制作实现的可行性, 并以此指导设计行为;符合受众接受能力、审美意识、社会心理及禁忌;表意深刻、巧妙、新颖、准确;形式独特、简洁、醒目等。例如设计一款企业标识, 要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品牌理念、产品特点、应用范围、受众特征, 用充分功能化、强烈排他化、明确识别化、形式艺术化、实现简易化的图形、色彩进行创意制作, 而绝不单纯是表达设计者的艺术风格 (如图3笔者作品《徐州香祖SPA会所标识设计》) 。
视传设计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其毕设作品是学生结束学业走向设计一线的汇报成果, 所以适用性应是其重要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以充分的调研来掌握设计对象的相关信息, 以此指导设计方向;利用设计技巧结合传播原理准确、合适、完善地执行表现;在深入理解材质、制作工艺、载体特点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制作。设计教育从重艺轻商逐步认识到商业项目实践对于在校生的重要性, 也举办了一些诸如“校企联盟”的活动, 但能够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甚至参与真实项目的设计公司少之又少, 学生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创作, 所以毕设作品中体现出的适用性普遍具有一定的主观特征, 如毕设作品《济南“大明湖雨荷茶”系列包装设计》 (图4) 。
五、如何寻找视传毕设中概念性与适用性的平衡
如何处理概念性和适用性的关系, 既是视传毕设这种特殊作品 (学业汇报与工作演练) 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也是衡量毕业生专业能力的综合指标。笔者认为, 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在教与学中寻找两者的平衡:
1. 通过日常基本功训练提升概念设计思维和独立创作的能力, 包括思维、记录、执行三方面。
思维是先导, 通过反复训练辐散、辐合、抽象、形象、意象等设计思维, 并确定设计构思步骤、路径, 塑造和完善创作的思维状态。同时通过优秀设计师经验分享、公司案例实践、真实项目的征集比赛来了解商业设计创作中的适用性细节, 并不断加入到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去。记录是构思和执行的过渡。手绘作为记录和表现创意、磨练造型能力的有效手段, 是最能捕捉思维火花的方式, 也是创意执行的脚本。电脑软件的不断进化往往使学生急功近利, 追求特效的冲击, 却忽视了手绘这种最基本但最有效的创作手段。设计的概念性需要强烈的原创冲动, 如果离开手绘, 设计师要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作品会变得困难, 这在以视觉元素为核心的视传专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手绘代表着思辨的创作状态, 用笔自由地表现思考的轨迹, 记录思考瞬间获得的点滴灵感, 再在反复修改中完善想法。同时注意学习商业设计中始终围绕适用原则修正方案草图的过程, 这种习惯可以有效地平衡设计中的概念性与适用性。执行决定着传播的最终效果:对设计软件工具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构思的实现;对不同媒介、材质、制作工艺的熟悉程度关系着与受众直接接触的展示载体的取舍。以商业案例的形式学习软件制作, 多接触设计成品的材质和媒介, 强化对真实项目载体传播价值的感性认知, 可以事半功倍地提升学生的执行能力。
2. 加强理论学习, 提升文艺素养。
理论是从设计实践中获取的理性总结, 包括设计史论、设计美学、设计师访谈等, 此外还应涵盖与视传专业相关的传播学、心理学、市场学等学科知识。理论对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协调实践与理论间的关系, 可以有效提升对设计表现的认知水平。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扩充, 可以从更加宏观或微观的角度去认识文化、解读文化符号, 从而拓宽设计概念性与适用性的思考角度。譬如加强对传统图形纹样的研习, 并强化对形式美感的训练, 同时关注审美潮流, 可以创作出具有传统意味的时尚图形, 兼具概念性与适用性特征。人文与艺术是提升设计层次的重要支撑, 也间接影响着视传设计中概念性的关注角度与适用性的品质水准。通过对古典、现代文学的积累, 对后现代多元文化、艺术样式的去伪存真, 可以有效地促进设计思考的维度和深度。
3. 注意多专业方向的交融学习。
设计专业属于交叉学科, 每个专业方向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 同时与其他方向有着复杂的联系, 跨界设计逐渐成为大设计时代的主流。以视觉元素作为核心传播途径的视传设计如果与工造专业融合, 可以使产品更能满足当前消费者求变求异的心理需求, 营造多彩的物质生活;与舞美专业融合, 可使舞台的视觉效果更具形式美感和时代气息 (可参照2010年春晚美轮美奂的舞美背景设计) ;与景观专业融合, 可使城市的众多街景更富看点 (如苏州相门桥的中国结主题景观雕塑) ;与服装专业融合, 可使其在不改变款式的前提下极大地彰显个性 (如文化衫) 等。在深入学习和实践视传专业技能的基础上, 积极发掘与其他专业方向交叉融合的可能性, 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提升概念设计的意识, 也会对设计的适用性有更深刻的认知。
视传毕设是专业课程的终极整合和日常积累的集中展现。作为教师应在课程教学和毕设指导中从以上三个方面循循善诱, 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设计、执行习惯;作为学生应结合课上专业学习和课下自觉训练, 系统而有序地培养自己对设计概念性和适用性的理解, 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结语
视传毕设应该是绚烂多彩、让人玩味的艺术展还是琳琅满目、商业气息浓郁的案例展?这取决于对概念性与适用性在视传设计中如何体现、平衡的认知, 需要在日常教与学中进行点滴的关注与积累。通过毕设作品可以让学生整合在整个专业系统学习中形成的思维习惯、创作技巧、执行水平, 并结合一定的实践经验完整地进行演练,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为毕业后设计工作做好业务准备和心理调整。
参考文献
[1]李超德.设计美学[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4
[2]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3]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4]朱永明.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美与时代 (上) , 2004 (12)
专业适用性 篇2
[摘 要]传递式是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课堂中的主要教学模式。结合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传递式教学模型在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课讲授中的适用性,可以提出传递式教学模式的改进方向,提出使用该模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162-02
当前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 [2] [3]这一方针下,多数高等院校在兼顾创新人才的培养的同时,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技术人员为主。高等农业院校要重视专业教育,重视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地位[4] [5],选择与人才培养任务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6] [7] [8]而农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在授课内容和知识内化过程方面有着独特之处。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要以这些特点为依据。
一、专业教育需求下的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课
专业教育是培养一个在专门领域从事专门职业或专门岗位的专门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是与社会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是与社会生产分工和行业专门化程度相适应的。[3]专业教育的目标是技能培养,培养专门人才,解决技术问题。专业教育的依据在于知识分类[5],因此专业课程传授是专业教育的主要形式。专业课讲授时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知识消化(知识内化)过程等构成了专业课程讲授体系。
(一)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当代教学理论一般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分为保持和迁移两个阶段。记忆是基础阶段,主要目标在于保持并再现教学中传授的基本知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则体现为迁,即常说的知识迁移。这一过程按难易程度可以划分为“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等环节。农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一般情况下,定位于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具有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一般问题的能力。与专业要求相适应,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服从专业教育目标,要求学生对课程传授知识进行有效记忆,并且能够准确的理解和应用,往往避开了创新性人才培养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分析、评价和创造等要求。这种专业和专业课程要求符合国家要求高等院校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实际情况。
(二)农业院校专业课教学内容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教育学),专业课指高等院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出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掌握并能对专业知识有确定理解和应用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农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偏向生物性、综合性。[9]实际上,农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内容很少涉及逻辑性强的抽象性知识,也很少涉及专门技能方面的内容,主要以概念性知识,描述性的知识为主,如定义、结构、功能、分类、影响因素、原理方法等,此类知识的应用结果是可预期,非开放式的。[10] [11] [12]
(三)农业院校专业课知识的内化途径
知识的内化主要有三种情况,记忆、理解、实践为基本过程并反复循环,实现知识的内化。但是在不同的内化过程中,记忆、理解和实践所占的比重具有很大的差异。基于此,知识的内化过程主要有3条基本途径。[4] [5]①基本依靠实践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例如“庖丁解牛”和“卖油翁”的例证。庖丁解剖牛和卖油翁往容器中注油时所展现出来的高超能力主要来源于练习和实践,“无它,手熟耳”;②实践与学习思考(记忆理解)并重,譬如培养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机械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深入而准确的学习、理解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理念,再经过大量的实践设计活动,最后形成设计能力;③基本依靠记忆理解来实现,实践环节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验课的验证观察完成。
农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内容主要以易于理解但是难以记忆的描述性知识为主,鲜有专门技术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知识内化过程中,挂图或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消除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也不需要大量的实际动手操作为特征的实践过程。所以,农业院校专业课程知识内化过程更多是以记忆和理解为主,必要时可以辅助以课堂或课下的验证观察。
二、传递式教学模式对农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作用
乔伊斯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
(一)传递式教学模式概念
传递式模式是以传授系统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通过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
(二)传递式教学模式适合农业院校专业课程内容
当前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程序结构的传递式教学模式注重理解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高效地掌握记忆属性强的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与当前农业院校专业课程内容以描述性知识为主相吻合。
(三)传递式教学模式符合人才培养的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普遍受到“为学莫重于尊师”和“慎言、稳重、谦恭、谦虚、克己”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尊师及内敛意识突出,在课堂教学中认同并习惯于教师的课堂主导角色;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善于通过倾听来快速理解和吸收课堂知识。完成传递式教学模式所需要的授课设施条件包括:课本、黑板、粉笔、挂图、模型、多媒体等,符合当前农业院校教学设施基础。
(四)传递式教学模式知识传授效果符合当前课程改革趋势
当前的课程改革趋势是大力压缩专业课程的学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任课教师需要在更少的课时内完成更多的知识传递任务。传递式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应用-检查评价”这一授课程序,简约教学和学生认识过程,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系统的科学工作者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应用传递式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有意识地利用演绎型教学模式
传递式教学模式适于传授描述性知识,对于其他较抽象的内容,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力求使得所传授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联系的旧知识,作为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结合,授课观点不要太鲜明,让学生有自己揣摩的空间。
(二)注重引导-发现式模式的运用
引导-发现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传授定理及法则等抽象知识的内容时,要以培养学生探新求知、概括归纳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情景设计和提问等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分组思考,对所思考问题进行结果开放式讨论,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反对注入式、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处于接受教师所提供信息的地位,就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如果只是机械地套用该模式,易形成注入式、满堂灌教学。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用启发式的语言,多鼓励学生思考,避免形成注入式、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 注 释 ]
[1] 周远清.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0(7):1-2.
[2] 王大中.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2(7):3-4.
[3] 祝家麟,陈德敏,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与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6):17-19,37.
[4] 杨叔子,王筠.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7(4):1-3.
[5] 杨叔子,吴昌林,吴波.再论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5-8.
[6] 于成永.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选择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6(6):79-80.
[7] 徐文彬,王利民.试论教学模式选择的基本策略与原则[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7-58.
[8] 黄凤英.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探讨[J].大学教育,2012(9):120-121.
[9] 周建忠,赵明宪,于彦华,刘占柱,汤永杰.大众化阶段高等农业院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9(2):43-45.
[10] 陈日曌,张友民,王成章,高宇,史树森.借鉴儒家“知、仁、勇”思想,推动高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58.
[11] 陈日曌,邵玺文,张大瑜,徐玲.儒家教育思想视阈下的“园艺植物昆虫学”课程内涵建设[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2):81-83.
[12] 高宇,史树森,陈日曌.试析《诗经》中的昆虫[J].农业考古,2014(4):284-2914.
专用性视角的高职教师专业调整 篇3
一、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 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带来未来更大的国民财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指出, 人力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原因。一国人力资本的存量越大、质量越高, 其国内人均产出或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人力资本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 它除了本身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之外, 还能改善物质资本的生产率。与宏观层面的研究不同, 微观层面的研究把人力资本进一步细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 分别考查二者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贝克尔指出, 完全通用的培训能提高工人的边际生产率, 提高的程度在本企业和其它企业中是相同的;而专用性培训可以使本企业的生产率获得更大程度的提高。
教师的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 其投资水平和方向也事关经济发展全局以及所在单位的竞争力。教师的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职业专用性, 其素质结构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有很强的专业专用性。如果说普通学校提供的学历教育形成的主要是通用性人力资本, 那么职业技术院校提供的职业教育形成的主要是专用性人力资本。高职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更新人力资本, 不能顺利地完成专业调整, 既不能培养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也无法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在人力资本错位这方面我国已有严重的教训。例如, 截至14世纪, 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已经达到爆发全面科学和工业革命的条件。但是, 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发源于中国, 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获得特定人力资本并专门从事科学事业的科学家, 大量的有才之士把他们有限的时间和资源都用于积累参加科举考试所需要的特殊人力资本, 很少有人有兴趣去获取科学研究所需的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本专用性对高职教师专业调整的影响
人力资本专用性的概念来源于威廉姆森的资产专用性概念。资产专用性指在不降低生产价值的条件下, 资产可以用于其他用途或由不同使用者使用的程度。具备专用性质的资产称为专用性资产, 主要包括专用地点、专用实物资产、专用人力资本和特定用途的资产。而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就是指人力资本在某种特定用途上的价值高于在其他用途上的价值这样一种特性。对于企业来说, 所谓专用性人力资本就是指员工的技能依赖于所在企业的产品特点、市场情况、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以及工作团队, 这些技能的专用性程度越大, 员工离开原企业后的价值损失越大。对于教师来说, 其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同样表现为在组织内工作运用中的不可流动性, 或者说是人力资本与组织分离使用的不可还原性。专用性人力资本对高职教师专业调整的影响源于专用性资产的投资风险。
专用性人力资本首先面临着客观风险或市场风险。专用性人力资本具有不可转移性,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 某个专业的招生就会减少或停止, 某些学科就会被淘汰, 那么该专业教学所需要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自然也就贬值或报废了。相反, 通用性人力资本具有可转移性, 在面临市场风险的时候能够实行自救, 不至于导致人力资本的重大损失。市场需求变化以后, 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变成沉淀成本, 无法通过转移或流动来打捞, 影响投资的积极性。
其次, 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还面临着主观风险或投机风险。德国历史学派创始人李斯特指出, 人的经验、习惯和技术在失去了本业以后, 一般就会大部分不存在。贝克尔认为, 如果员工自己投资专用性培训, 他有可能遭受企业解雇带来的损失, 如果企业对员工专用性培训进行投资, 它将面临员工离职带来的损失。这些看法是对投机风险的早期描述。专用性人力资本很容易被要挟或敲竹杠。所谓敲竹杠, 指交易中的一方为了榨取另一方专用性资本投资的准租金而实施的对另一方有损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会给专用性资产的投资者造成损失, 使得本来在合作条件下有利的投资逐渐减少或消失。
交易中的要挟行为包括三种主要情形。首先, 如果所在机构是唯一的投资者, 即由单位完全承担对员工专用性技能培训的全部成本, 那么, 根据谁投资就应该由谁受益的原则, 员工因参加培训而提高的边际生产力收益就应当全部归单位所有。但是员工可能不太满意这种结果, 毕竟自己也投入了时间和精力, 他们希望自己的工资能够有所提高, 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分享职业培训的投资收益。员工一般会采取两种方式对所在机构进行要挟:或者是在职偷懒, 因为专用性操作技能的实际投入具有隐藏信息的特点, 并且对其绩效进行精确计量与考核也比较困难, 这样就可以增加员工的闲暇和效用, 减少雇主的投资收益份额。或者是干脆离职, 虽然这样做对员工来说没有什么好处可言, 但是所在机构却会遭受更大损失, 它投资在员工身上的全部成本都会烟消云散。因此, 这些机构在预见到自己事后可能会被要挟的情况下, 都不会对员工进行任何有效的职业培训投资。
其次, 换作员工成为唯一的投资者, 由员工自己进行职业技术学习与培训的投资, 那么培训投资所增加的收益就应当全部归员工本人。但是, 此时所在单位可以设法分享员工投资收益, 假如员工不同意的话, 它可以以裁员或解雇来对方。一旦雇佣关系终止, 单位虽然没得到什么好处, 但是员工损失更大, 其原先进行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就将全部报废。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员工自己是不会产生学习专用性职业技能的兴趣的。
再次, 由雇佣双方共同承担员工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成本, 此时要挟现象会不会发生主要取决于双方如何分摊投资成本。假如双方分担得比较合理, 那么要挟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因为只要双方关系破裂, 各自都要承担相应的沉淀成本损失。但是如果双方的成本分摊不合理, 那么在专用性投资准租金的分割过程中, 支出偏少的一方仍然有可能要挟支出偏多的一方。在很大程度上讲, 正是由于双边机会主义的存在, 导致高职教师在专业调整时, 对自己人力资本的更新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三、促进高职教师专业调整的相关对策
由于高校与企业组织性质不同, 所以不能机械套用企业的办法去激励教师进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 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在现有条件与环境的约束下鼓励高职教师积极进行专业调整, 下列措施可重点考虑。第一, 转移部分决策权。为了保证员工通过干中学获取的专业知识与决策权力相互匹配, 学校可采用决策权转移的方法。学校可将一定的决策权下放到拥有各种专业知识的员工手里, 让员工参与管理,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组织的决策效率和质量, 还可以通过权力激励引导员工积极获取更多的对专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稀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二, 学校和员工共同分担培训成本和共享投资收益。贝克尔主张企业与员工共同承担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成本, 并共同分享收益, 高校也应当如此。从逻辑上讲, 教师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通过在职培训和干中学的方式实现的。在职培训包括在职学历培训、在职非学历培训, 干中学包括教中学、研中学、团队学习等形式。前者需要教师减少闲暇时间、承担培训期间工资降低的损失, 后者要求教师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任劳任怨, 这些都意味着教师个人的时间、精力以及财力等的更多的付出。如果没有学校的明确承诺, 没有相应的经济与非经济补偿措施, 教师个人不会轻易作出这种极易被要挟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
第三, 采用通道权力激励。通道即使用资产、思想和人等关键资源的能力和权力。产权理论强调物质资产的所有权对专用性投资激励的决定作用, 但是有些时候权力又不仅仅来源于物质资产, 况且拥有更多的物质资产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激励。通道是物质资产权力的另一种来源, 它比物质资产更能使代理人状态依赖于专用性投资。产权不仅在供给上比通道更加稀缺, 而且有时候还会对代理人的投资激励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果不能通过向员工转移组织所有权份额的方式来激励其专用性投资, 就应当考虑给予其通道权力, 比如向员工转移更多的经营决策权, 赋予其战略决策参与机会, 给予其关键资源的支配权等。
第四, 建立心理契约。心理契约简单地说就是组织非常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与愿望, 并且尽量满足他们;而员工也为组织的发展不断奉献, 因为他们确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研究发现, 员工感知到的组织心理契约越高, 员工的组织承诺也会越高, 离职意向就会越低。同样, 组织如果能够重视不同员工心理契约的差异, 其人力资源政策会更加有效, 并且会进一步对其生产率等产生积极影响。心理契约对要挟问题的缓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它可以减少雇佣双方的不安全感,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正式契约的不足;第二, 它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 减少双方在专用性投资后的机会主义行为;第三, 它可以使员工对组织中的事件产生情感性的反应, 能使员工更愿意遵守原有的契约, 防止产生要挟行为。心理契约的形成包括雇佣前、雇佣时、早期社会化、后期经验四个阶段。组织在雇佣前, 要提供可信的、清晰的消息发布渠道, 并保证消息的一致性;雇佣时, 要提供真实的工作信息, 不仅包括积极因素, 还要包括消极因素;早期社会化阶段, 对新员工进行适当培训和引导, 使其尽快适应组织;后期经验阶段, 及时更新契约中彼此对等权利义务的内容及实现方式, 以满足员工需求。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灵活性要求教师及时进行人力资本更新;教师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再投资对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提高专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加大了高职教师专业调整的市场风险和投机风险, 影响了其投资积极性;审慎推进教师人力资本投资, 重点关注决策权下放、成本分摊、通道权力、心理契约等激励措施。
关键词:资产专用性,人力资本,高职教师,专业调整
参考文献
[1][美]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 (中译本) [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2][美]贝克尔.人力资本 (中译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4]姚先国, 盛乐.对中国经济转型成效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动态, 2002 (5) :15-18.
[5]周金江.企业专业性人力资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0.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篇4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
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 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 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解析 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基础应用性跨专业应用性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持续艰难,地方院校纷纷升格成为综合性大学而增设许多新专业,高校对各专业的考核愈益以就业率为刚性标准,汉语言文学等传统基础性老牌专业慢慢转向被社会看轻的冷门专业。因此,探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便成为地方院校新增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当务之急!
一、汉语言文学的学科、专业性质
(一)从学科与专业的区别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辞海》对学科的定义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1](P2603)。对专业的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而设立的学业类别”[1](P3036)。由此可见,划分学科与设置专业依据的原则不同。学科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学科及其分支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处于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从大学的角度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需接受的训练而设置的。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要求有着不同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与之适应。专业以学科为依托。
所以,学科发展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专业则以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己任,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在质量、数量上的具体要求。专业的目标是出人才,所以专业自然要把目标定位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上。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任何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取决于该高校的学科和专业水平。
大学设置专业,既要考虑学科基础又要适应社会用人的需要,确定具有一定专业适应范围、一定层次与规格的专业培养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与发展也不例外,既要考虑学科发展的因素,更要将专业人才的培养放在首要的地位。当然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样包含了学科发展人才的培养和社会语言文学类人才需求培养两个方面。只是,为学科发展培养的人才属于研究型人才,其职业要求需要在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得以深化、专业化后得以实现,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以社会职业的应用型人才为主。
(二)从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语言和文学学科在美国《韦氏词典》中被定义在自由教育的领域:“liberal arts──学院或大学里诸如语言、哲学、数学、历史、文学或纯科学等学科,意在提供最为基础的通识性知识,并发展较为全面的智能。”Liberal arts即文科,又译为自由艺术,在教育学领域用来指与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相对而言的自由教育。《韦氏词典》对职业教育的解释是:“vocational ──关注的是对一项技能或行业的选择或训练,以满足日后的职业追求。”《牛津英语辞典》也这样解释:“liberal──起初,这是对那些被认为赋予‘一个自由的人以价值的‘人文或‘科学的别具一格的描述或形容;与卑屈臣服的或机械呆板的品性相对……它特别关注较为全面的智慧的增长和提升;而不是狭隘地局限于技能技巧或职业培训的要求”;“vocational──归属于或关于一种职业或行业。”[2](P26)因此在传统的学科界定上,文学和语言类学科不与技能技巧、职业培训之职业或行业直接挂钩,它更强调培养学生基础的心智和全面的智能。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无疑属于自由教育的范畴,它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文学史知识、作家作品知识、语言学知识、写作学知识与理论、文学欣赏与批评知识与理论的教授,重视读写能力、作品欣赏、分析、表达能力的训练,注重在作家作品的研究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高尚情操和美好人格。这与社会职业的技能性、应用性要求显然有较大的距离,所以探讨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实为一个新生而又紧迫的问题。这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其他国家的教育专家也在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在《回归大学之道》中就提出了在文理专业中增开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课程来解决自由教育专业的应用性技能问题的办法。“在文理专业的课程中增加两三门商科方面的课程或其他实用技能的课程,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样不仅可以保留自由教育的核心价值,而且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3](P206)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性要求
虽然无论从学科与专业的联系与区别来论,还是从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来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都将以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要目标,但是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又必须以学科或专业本身的特性为基础。汉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本身的社会应用性体现在哪儿呢?
汉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的主要领域是汉语言与文学,语言教学直接作用于人的阅读与表达以及对阅读与表达的研究上。表达与社会上的播音、主持、谈判、律师、教师、写作等职业相关,但相关的职业各自有其所属学科与专业的特性,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所独具,所以不能以这些相关职业的应用性来迁就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文学教学直接作用于人的阅读、欣赏与批评,与社会需求的文学写作、文学研究等职业相关,这些不是应用型的职业,培养的人才也不是应用型的人才,而属于前文已述的其研究能力的习得与巩固有待高层次的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应用性体现为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学阅读、鉴赏与批评能力的习得与锻炼。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语言与文学这两方面的应用性,不具有强烈的职业导向性和鲜明的职业对口性,但它在各行各业又都是必不可少甚至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通用性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应用性。
在大文学观的视角下,将“文学”不局限于“纯文学”,而是拓展为“人文学”,其教学中不仅仅注重对纯文学名著、纯文学名家、纯文学史的教学与研究,而且注重对社会、历史、哲学、艺术、宗教、政治甚至科学等领域的人类文化名著的教学与研究,其对于人的思想、思维、思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熏陶、培养与锻炼对社会职业需要将具有更为深广的适用性[4]。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应用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离不开对作品的研读。在作品中学习、领会语言的知识、语言运用的规律与效用;在作品研读中体味人生百态、了解社会世相、见识各种人性、品味文学美学与创作技巧。研读作品属于“知”的层面,从“知”的层面抬起头来,投身到生活与社会中加以应用,才到了“用”的层面。从“知”,我们掌握语言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的基本规律与方法;从“知”,我们经历许多丰富动荡、曲折离奇的社会、历史、人生图景,体会各种深细的人类情感,接触各种深刻的人的思想,并形成自我选择、判断、思考、表达的能力与习惯。这些能力与习惯回到自我的社会、生活、职业现实,便具体体现为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能力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适用于其他各行各业的基础的应用性。
endprint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即是一种自主独立地科学务实的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唯权势、不唯书本、不唯权威地坚持真理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各行各业都需要批判性思维,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才能务实科学地具体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才能真正做到继承精华摒弃糟粕;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才能真正有创新、有变革,而变则通矣,变革才能真正有发展!
所以,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世界许多顶尖大学为学生设计的首要培养目标。“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发现:超过90%的大学教师认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本科教育最重要的目标。”[3](P68)“高等教育,无论是发生在哪个学科,都意味着个体交往能力及敏锐的批判意识(综合、分析和表达)的发展。”[2](P3)
汉语言文学专业天然的教学资源——人类文学、文化及科学名著——本就是创新变革的产物和成就。文学创作是创新的事业,文学作品是创新智慧的投射与结晶;社会、哲学、宗教、政治、艺术等领域的名著本身就是批判性思想与批判性思维的宝库!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方沃土!
(二)道德推理能力
各行各业在具体职业履行中都会碰到本行业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医有医德、师有师德、律师有律师的职业道德、公务员有公务员的职业要求、商人有商人的社会责任,每一个人会碰到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相冲突而需要社会公德的时候。大学生在就业前就该具备这种道德的品质,进入社会具体职业中碰到具体道德问题时,即可运用大学里练就的道德推理能力成熟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选择,而维护社会的更大公共利益!
汉语言文学专业往往通过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情境让人感受各种人生际遇,体会人物的情感、道德与理性选择过程,做出自我的分析、评判与选择。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这些情境、感受和思索便成为他们进行实际道德推理和选择的有力参照。
(三)写作与表达能力
即使是操作性最强的职业也需要进行操作流程的口头介绍与书面表达,要进行问题的阐释、说明和解决办法的表达与交流,所以说社会上任何行业的任何职业都离不开语言的口语交流与书面表达。“精确而优美的书面表达能力……清晰而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和毕业之后都会广泛运用的能力,也是作为公民和一切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3](P68)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基础即是语言与文学,教授与培训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书面写作能力,是其最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定位的写作与表达能力正是其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应用性的最强表现。
(四)交往能力
职业交往包括向内的上下级交往、同级交往,也包含向外的单位间交往、地区间交往甚至国际间的跨文化交往。这些交往可能是浅层的知会通达,但更多的是深层的谈判、交涉、协商或合作,其中所蕴含所需要的交往能力涉及口头表达、周密思考、理性批判、文化通晓、道德判断与选择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所侧重的内容及其学科本性确定的培养目标,这些也恰恰体现出汉语言文学专业适用于各行各业要求的基础应用性特点。
上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之各种能力虽然适用于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只要学生真正具备了上述各项能力,进入各行各业各职位,其能力便会在实际工作中立马发挥作用,表现出强有力的实际应用效果。但是,这种普遍的通用的应用性,却恰恰暗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没有明确的针对性强的职业应用性,因此才产生了其职业应用性探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跨专业应用性便成为这种探索的最好方向与途径。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跨专业应用性
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应用性,适用于社会上各行各业各职位,但是在探索其跨专业应用性时,我们还是必须把握这样几个尺度:一是其它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亲疏远近;二是其它专业本身的职业应用性强弱。因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应用性在于语言的应用性和文学的应用性,语言的应用性见于表达与写作的能力,文学的应用性见于文学鉴赏、批评、写作的素养,思想、文化的涵养,道德、判断的修养。相较而言,文学的应用性更为基础,语言的应用性则较有职业针对性。所以在找跨专业相关性时,便可着重从语言的应用性角度着手。
比如律师需要口才、严密的逻辑思辨推理能力和司法文书写作能力,但是司法专业性太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内部发展律师和法学的跨专业方向,自是非明智之举,所以许多司法和律师专业便在自己的课程体系中加入演讲与口才、应用写作、逻辑学等课程,即是从其专业本身的职业针对性强处考虑跨专业设计的。
(一)新闻出版:新闻出版侧重采访、写作、编辑和排版,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与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文学文化素养与道德推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交叉面大。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扩展采访、编辑、排版等技能性课程,其可能性与可行性都大大加强。既能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的职业应用性,又能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应用性在新闻出版专业中尽情发挥其长处与优势。
(二)秘书:秘书职业除了需要较好的文稿写作能力和上传下达等向内的口头交往能力之外,还需要诸如会务安排、时间管理、人员接待与安排等操作性强的技能。但其文稿写作和对内对外的交流、协调及对事务的判断和处理方法的选择,更求其深厚的语言、文学的素养与思维、道德的涵养,所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应用性课程体系中增加秘书专业的事务性课程,也是可行必要的跨专业设计。
(三)语文教育:中小学语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时期,两者不过是从幼儿到成人的两个不同的成长阶段而已,接受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人其学习的内容与语文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大筐与小筐的关系。所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教育、语文教学法方面的技能性的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跨专业应用性的最具亲缘性的考虑。与此相近的对外汉语教学,也是较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跨专业应用性的亲缘性设计。
所以说,从学科与专业的不同的设置原则、目的来看,专业设置与社会的行业、职业分工需求相适应;从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目前发展境地和趋势来看,专业的设置必须考虑学生的就业求职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计与发展必须考虑其职业应用性。但是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本身属性决定了批判性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及交往能力等的培养是其通用于各行各业各职位的基础应用性能力。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设置新闻出版专业、秘书、语文教育等专业的课程,则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跨专业应用性设计。
(本论文是常州大学2013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号为:GJY2013037。)
注释: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2]英·大卫·帕尔斯曼著,冯青来译:《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德雷克·博克著,侯定凯,梁爽,陈琼琼译:《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刘汉光:《回归大文学传统 重铸中文专业学科理念》,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中职汽车专业英语教学实用性分析 篇6
汽车行业对中职学生专业英语的要求是“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 应用为目的”, 在内容中要结合职业岗位知识, 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要求学生能阅读简单的英文维修手册, 了解手册中主要的内容, 能掌握必要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达方式, 能运用英语与客户进行简单的交谈。这强调了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要具有实用性, 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主的实用性发展目标。
二、中职汽车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而非“研究型”人才, 应重视能力的培养。为了能完成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在对学生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 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也就是“实训法”的具体使用, 实训操作某个工作场景或是工作过程, 增强英语的实用性和职业性, 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 中职英语教学必须向实用性教学模式转变, 构建中职英语与汽修专业英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三、中职汽车英语教学实用性的途径及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 中职英语教学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 英语教学以实用为目的, 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如汽修专业学生英语基础非常差, 但对汽车结构、品牌等会比较感兴趣, 教学中, 教师可以穿插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词汇, 如进口汽车品牌名称、发动机部件的名称等, 我们平时看到的进口车的说明书都是英文版, 而零部件上也有英文标识, 所以了解汽车各重要部件对应的英文名称及其缩略语对他们的专业学习至关重要。
(一)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以中职的汽修专业为例, 该专业学生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相比英语基础较差, 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 一方面要强化基础教学, 另一方面要时刻提醒自己, 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是为将来就业服务的, 教师在为汽修专业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 一定要加强相关汽车专业知识的学习。例如, 熟悉和掌握汽修专业的一些常用专业英语词汇, 读懂先进的、出口的、国外的汽车零部件的英文使用说明书和维修手册, 具有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翻译英文专业资料的初步能力, 能针对汽修专业进行基本的英语口语交流。
(二) 确定教学内容
我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 即使在偏僻和贫困的地区也可能接触到进口汽车的修理, 因此, 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是现代优秀汽车维修人员必备的条件。对英语一窍不通的维修人员读不懂技术资料, 看不懂检测分析仪器的检测分析结果, 甚至可能不会使用汽车上的功能, 又怎么可能修好车呢?
中职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分为两个阶段, 即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多数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实际上只是一种基础阶段的教学, 然而应用提高阶段即专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却普遍受到冷落, 导致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 对工作岗位所需的外语能力明显不足, 工作受挫。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应用提高阶段的英语教学, 为学习汽修专业英语做好准备。学生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后还必须学习汽修相关专业英语, 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时间应安排在基础英语学习结束后, 即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期, 这样还能与汽修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
(三) 中职汽车英语教学实用性教学手段与方法
实用性教学模式是多种实用性教学手段与方法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使用后所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采用新颖的、实用性强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实用性教学模式的重点。
良好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实际的教学效果。根据汽修专业的学生状况及专业特点, 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较为有效。
1. 师生合作式
在教学方法上, 教学应采用双向合作式, 变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式, 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模式。具体方式很多, 如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双向互动、师生双向互动, 有针对单词学习的、有针对语法学习的、有针对篇章学习的。例如, 让学生把我国一些著名品牌的汽车的中文说明书翻译成英文, 将学生有代表性的翻译“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展示, 让同学们针对其中的用词、表述方式等进行讨论并加以纠错。或把教师做好的带有错误的英文说明书提供给学生, 让他们找出错误并讨论纠正。
2. 与实物相结合
教师应该在给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 加强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真正带到知识使用的实践场合进行训练。这也就是“实训法”的具体使用, 实训操作某个工作场景或是工作过程, 比如说, 汽修专业的一系列的接待工作, 销售专业的一系列的洽谈, 以及维修操作工作, 等等。
采用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 加强实用性教学。这一方法更适合专业英语单词、词组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如针对汽车部件、构造, 将课堂安排在实习场地和汽车实验室, 学生们结合实物, 面向具体的设备学习, 将这些英语单词与其汽车的部件和功能联系起来, 可以加深印象, 增强记忆, 充分体现专业英语的实用性。
3. 销售服务场景英语模拟练习
汽车行业对中职学生专业英语的要求是“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 应用为目的”, 力图探讨在就业导向下, 英语教学如何结合职业教育特点, 增强中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突出英语教学职业性。对于会话, 主要要求能沟通理解, 不一定语法完全正确, 用词恰当, 意思到了就行。阅读技能的要求可稍高一点, 不仅能读懂一般的文学作品, 而且能基本理解浅显的专业性文章, 如汽车介绍、产品说明书。所以, 教师应该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 加强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就需要教师能把学生真正带到知识使用的实践场合进行训练。比如, 可以安排像前台接待英语、车款推介及价格讨论和支付方式的英语场景练习;还可以安排维修接待英语, 像接受顾客投诉、登门维修、用户反馈等英语的练习。
参考文献
[1]李瑞玲.高职英语教学应突出实用性.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 (1) .
[2]马冬虹.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中国高教研究, 2003, (11) .
[3]聂莎.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8, (11) .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究 篇7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改造,理论,措施
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的一个基础性专业, 发展历史较为漫长, 文化底蕴极其丰富, 很多职业都是从此专业发衍生出来的, 例如作家、语言学家等。然而, 社会的发展, 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希望学校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力。为了适应社会需求, 与社会对接, 保证学生就业, 专业应用性改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应用性改造, 需要立足我国当前的社会现状,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性的培养。
1. 进行应用性改造的理论基础
专业的改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作, 不是简单增设或删除一些课程就能实现的。专业应用性改造涉及观念上、教学方法上、体系上等方面的综合完善。因此, 改革需要从认识角度出发, 转变观念, 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
1.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奠定了本体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具有实践性, 问题可以在实践中得到解决。学生的认识是从具体的实践中来的,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积累相关知识, 厚积薄发,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里, 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便于了解自身, 了解社会现状, 进而, 得到思想上的升华, 完善世界观和价值观, 最终为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1.2 新知识观念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学科知识论是指导学习的较为基础的理论, 认为无论什么类型的知识都对人们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职业能力体现着将知识用到实践中。因此, 首先要学习相关知识, 为之后的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在具体设定课程的时候, 应该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分时段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具体实施中, 注意循序渐进, 开始时学习简单的理论, 之后逐步进行实践, 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 并且提高运用的能力。
2. 专业应用性改造的具体措施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应用性的改造, 需要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 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综合性改革, 才能少走弯路, 实现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当前, 专业实践性改革处在探索和不断完善的时期, 需要不断总结之前的经验, 发现其中的问题, 为之后的改革提供指导, 促进改造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2.1 确定专业定位, 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应用性改革, 首先需要重新对专业进行定位, 进一步完善专业的培养方案, 为培养应用性改革奠定基础。具体实施步骤上, 需要在之前的学科设置上, 进一步调整定位, 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为出发点, 注重实现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 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注重人力资源建设, 夯实师资力量基础
教师是学校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是连接学校教学与学生培养重要纽带。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应用性改造, 首先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完善。从当前的师资力量上看, 学校教师的学历与职称情况比较完善, 但是教师的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相对欠缺, 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 需要注重人力资源建设, 完善相应的教师结构, 着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夯实师资力量基础。
2.3 根据培养目标, 改革教学方式
要实现具体的培养目标, 还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以便学生更易于接受相关知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注重写作、沟通、学习、应用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前文已经提到, 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 主要有综合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并且涉及一定的实践课的内容。因此, 需要利用现有的课程设置优势, 根据调整后的培养目标, 调整相应课程设置, 并且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4 完善实践基地, 注重提高实践能力
传统观念认为,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投入局限于简单的师资力量建设方面, 却忽略了与社会对接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投入, 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综合提升。应用性改造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 需要完善实践基地, 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 让学生接触到具体的应用性的工作,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夯实相关知识。
总结
综上所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改造, 是适应社会需求基础上产生的, 也是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改造中, 需要在完善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专业应用性改造的具体措施中, 需要从多角度综合进行, 要确定专业定位, 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学校要注重人力资源建设, 夯实师资力量基础, 教学中要根据培养目标, 改革教学方式, 注意完善实践基地, 注重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方习文.“应用性”观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的思考[J].文教资料, 2010 (023) :161-163.
[2]何梦涵, 王书圻.关于有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若干思考[J].剑南文学 (经典阅读) , 2013 (4) .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 篇8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 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 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 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 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 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
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 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 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 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 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 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立足市场,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 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 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 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 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 不断积累个人经验, 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 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 在过程中理解自己, 理解人生, 理解社会, 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 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 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 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 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 炼出新的品质, 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 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 造成新的交往方式, 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 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 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 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 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含实习) 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 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 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 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 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 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 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 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 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 明确专业定位, 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 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 拓展专业方向, 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 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 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 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 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 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 但适当压缩学时, 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 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2、培养双师型人才, 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 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 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 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 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 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 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 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 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 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 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 增加师生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 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 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 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 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 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 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 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 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社会新的人才需求架构下进行应用性改造是必然、明智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新的知识观为专业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的基础, 为高校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摸索提供了理论依据, 指明了专业改革的方向, 有效地指导了具体专业的实践教改活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教改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 “文革”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 现代教育科学, 2004 (2) 。
[2]张英彦, 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 科学教育研究, 2006 (9) 。
建筑学专业适用型人才培养初探 篇9
1998年以后,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加快, 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转变, 并成为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 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针对严峻的现实, 高等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如何面对挑战, 如何创新都将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建筑教育已从培养传统的建筑设计人才走向了培养合格的职业建筑师。同时, 兼顾建筑师人才广泛的社会需求, 使他们既能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又能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从培养复合型建筑人才出发, 考虑建筑学本身的复杂性,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是我们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 学制最长。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 贯穿二~五年级八个学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间之长, 内容之广, 非其他任何专业所能相比。在这五年之中, 建筑学专业教学内容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工程意识、审美意识、时代意识、环境意识、专业意识、实践环节等, 使学生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所需求的适用型专业人才。
一、建筑学专业现状问题
1. 专业规模扩大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招直接导致建筑学专业学生规模的增大, 导致传统建筑学教学模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怎么能快速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就成为建筑学人才培养亟需讨论的一个问题, 因此, 我们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2. 人才培养方案方面
当今, 建筑学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并不仅局限于设计工作, 还有咨询岗位、建筑设计服务、房地产业技术岗位等。而我们的学校专业教育对设计能力的培养非常全面, 但缺少其他方面的适应知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这方面的课程不足。
3. 与建筑职业衔接问题
建筑学专业学生刚进入工作岗位时, 不能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问题, 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做事态度、团结精神、前期能力、分析能力等, 这些问题说明学校专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如重视引导从平面到立体认识事物, 忽视引导学生全面地、正反视角看待事物;重视个性、个人能力的培养, 忽视全面能力 (合作、协作、组织能力) 的培养;重视形象设计能力的培养, 忽视分析研究能力、书面表述能力的培养等。
我国建筑老八校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有自己的特色, 专业实力一流, 历史悠久, 师资力量雄厚, 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建筑学高层次人才。但绝大多数开设建筑学专业的学校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学校综合实力较弱, 设备、师资等实力不足, 这类建筑学专业应该致力于研究适应这类层次建筑学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 我国建筑学教育起步较晚, 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成功办学的案例较少, 绝大学校并不具备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雄厚的实力和师资。那么, 这类年轻的建筑学专业应该如何发展?国外建筑学专业办学成功的案例很多, 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不到20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世界知名的一流院校。她的开放式的教学, Vertical Studio教学模式十分有效, 我们可以借鉴学习。针对传统教学进行一些改革, 结合国外教学方法, 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教育模式, 培养社会需求的适用型人才。
在现今形势下, “学以致用”是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最实际的要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的观念在教育领域已获的普通认同。建筑学专业由于自身专业的特殊性, 综合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点。面对社会发展和建筑职业提出的问题和要求, 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的建筑学传统教育十分注重设计能力的培养, 但忽视其他方面的能力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 也应注重学生的人文意识和文化底蕴的培养。建筑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 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族、人文等方面内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十分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培养层次分明, 选修课的范围非常广泛, 课程设计要求严格, 具有良好的人文氛围。她的办学成功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2) 学校专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形象设计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建筑学学生对立面、图面表现、整体造型等方面的能力较强, 但对于功能、环境分析、平面及建筑与财力关系等方面能力较弱。此外, 专业教育中对分析研究能力培养不足, 反映在对书面表达训练的不足上。许多学校课程设计只交图面作业, 没有文字作业, 教师在评述时也只注重图面效果、图面成果, 这也是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欠缺所导致的结果。
(3) 高低年级结合,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前期工作能力
年轻的建筑学院校可以借鉴南加州建筑学院的教学模式, 让高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组成设计小组。在课程设计中, 老师只给定题目, 由高年级同学带领学生进行调查、市场分析研究来提出设计任务书。任务书在经过讲述、讨论、修订后再进行课程设计,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前期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计算机制图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建筑学教育注重手绘基本能力的培养, 对计算机绘图有一定的抵抗情绪。手工制图能力培养了学生扎实的基础能力, 对后期的设计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这一点我们不能忽视。但后期学习中, 大部分院校对计算机制图没有系统的培养计划, 导致学生电脑制图能力欠缺, 在实习和工作中十分不便。
二、结语
为社会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是高校的目标。从建筑职业的社会需求出发, 培养适应型建筑学专业人才才是当今建筑学专业教育的根本。我们存在很多的问题, 但同时这些问题也明确了我们努力发展的方向。建筑学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不断的实践、改正和完善, 要根据不同时代的要求, 培养适应社会的适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曹亮功.从建筑职业看建筑教育[J].建筑学报, 2005.
[2]刘显成.建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J].安徽建筑, 2007.
[3]薛芸.建筑学专业实践型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福建建筑, 2012.
[4]张衡宇.澳洲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对我们的启迪[J].重庆建筑, 2007.
专业适用性 篇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各类高校相继开设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正以新兴之势蓬勃发展起来。土木工程专业过热引发而来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由于施工管理不当,质量控制不严,安全监管不到位引发的安全质量事故屡见不鲜。众所周知,土木工程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不仅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 而且专业分支多,内容广,方向杂。检视造成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实用性不强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从业门槛低,实践经验不足是基本情况,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严重是造成建筑行业中坚技术骨干力量成长过慢的重要原因。同时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土木工程专业蓬勃的发展仍然不能满足现实社会对于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还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所以,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不断深化建筑专业改革,增强建筑专业全面性、实用性、创造性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土木工程专业应当如何提高实用性呢?
对土木工程专业实用性科学内涵的认识
当前,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解放思想,端正态度。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充分发掘土木工程专业性的科学内涵。古语有云:“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原则的精髓,是我们打破固有僵化思维,破除陈旧教条框架的利器。所以我们在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过程中要不断反省自己,不断端正自我的工作学习态度。
学习土木工程专业需理论联系实际
土木工程有两个重要主题:一是专业性;二是实用性。这两个主题相结合就构成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完全依赖于理论知识,容易犯教条主义;仅凭实践探索,则会陷入经验主义的困境。由此可见,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土木工程治学研究的一条黄金定律。
对土木工程专业实用性不强存在问题的分析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7—2013年土木工程毕业生在学总规模达493万人,平均每年毕业生70多万人,是就业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这样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土木工程相关专业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土木工程专业的实用性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
1.招生规模扩大,办学条件不足,不同程度影响了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质量提高。不少高校尤其是某些地方院校,每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高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件条件与国家标准要求甚远。在这样的状况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经验愈发显得贫乏。缺乏针对性的实习政策以及实践操作课程,严重影响土木工程学生专业技能经验的积累。
2. 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严重,导致土木工程毕业生综合素质难以适应社会需要。主要表现在:(1)个别高校过分强调就业率,以数量代替质量,片面追求高就业率带来的招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院校引领社会进步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2)部分高校未能深入贯彻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在培养人才方面,往往忽略了人格构建、技能培养和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3)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不足、就业能力亟待加强。
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实用性的思考
针对于目前的状况,我们应当从源头上抓起,过程中控制,方向上把关。
首先,建立健全高校招生就业机制,使招生率、就业率不再浮于表面的数据,使高校学生就业落于实处。以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就业协议签订为例,与中铁四局建立校企合作的高校不在少数,但能通过实习期被集团所吸纳的高校毕业生却不在多数。企业注重效益,若实习期间,高校毕业生若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则企业不会与之签订毕业就业协议。这就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就业率虚高,就职率偏低的状况。
其次,加强各高校师资力量建设,努力建设“双师型”企业教师团队。鼓励高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广泛进行高校与企业学术交流,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为例,该校常年鼓励在校专职教师利用寒暑假期到各企业进行锻炼交流,增强专职教师自身学术水平的同时,不断吸收外界先进思想以及实用型模式,从而达到教学水平与理论成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最后,全面贯彻落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使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古语有云:“一理通,百理融。”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文素质、技能培养、人格构建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唯书、唯师、不唯实是不可取的。单纯的学习一门专业知识,成为所谓的“专才”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从长远的方面看来这无异于揠苗助长、杀鸡取卵。这种高校毕业生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同样难以在其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发挥优势。综上看来,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来说意义重大而深远。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 篇11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语法、句法, 赏析中外古今诗歌、散文和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 熟悉并掌握有关我国编辑出版的相关知识的一门学科。在我国,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相当古老的专业, 曾经受到众多青年求学者的狂热追求, 并且该专业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语言学家和文学家。但是, 随着历年高考报考人数的增多, 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现了社会需求过度饱和的现象, 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另外,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不能够及时的将所学的相关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 所以人们对待汉语言文学专业慢慢趋于理性, 每年报考该专业的考生也渐渐变少。如何让汉语言文学专业保持新鲜的生命活力是现在每个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就要求高校对该专业的教学体制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改革, 地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和潮流。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第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征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潮流不相符。当前的社会是一种市场经济社会, 经济社会以经济利益为主。但是, 与自然科学类专业相比,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地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盈利, 这就导致了社会对人文类专业产生轻视、忽视, 使该专业面临生存危机。
第二, 由热门专业变为冷门专业。在过去的高校精英教育模式下,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经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追求, 该专业的毕业生也都从事于企事业管理、中小学语文教师、媒体等行业, 工作条件优越, 社会地位较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导致高校开设各种新专业, 并且猛烈扩招。这就必然引起毕业生的就业竞争, 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样的人文类专业就业变得更加困难。
第三, 汉语言文学专业产生很多新专业。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于是高校开设了许多原本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 例如新闻学、文秘、广告学等专业。这就导致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更为明显,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与这些新兴学科之间产生竞争, 而且失去了原本的特色。
三、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可行性分析及具体对策
1、提高该专业应用性的可行性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不仅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从该专业目前面临的问题来看, 本身就具有很好的现实条件对其进行改革, 该专业设置历史悠久, 有很深厚的教育教学经验可用, 因此在这些基础上都有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并且, 该专业应用性的提高不是从零开始, 很多教育学家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都做出过相当可惜的成绩, 取得了一定的改革经验。因此尝试着提高该专业的实践能力是可行的。
2、怎样提高该专业的应用性
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改革。但是本文认为, 应该重点从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三方面层层递进, 互相依存, 只有三个方面的改革齐头并进, 才能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得到提高。
(1)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培养方案
高校里任何专业的就业情况都应该是该专业设置之初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如果某一专业只是搞片面的知识传输培养而不注重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 这种专业的前景不容乐观。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 学校应该利用现有的条件, 将该专业的培养类型由学术型培养慢慢向技能型人才培养过度。首先就是要对培养方案进行改革, 例如, 优化课程结构, 可以适当扩展一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方向, 在保留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 适当的压缩学术型课程的课时, 增加一些实践性课程, 强化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2) 提高教学质量, 改善教学方法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于理工科类专业, 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会通过简单的知识灌输就能将该专业的知识技能传输给学生,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应该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 尽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教授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 让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能将这些知识在具体的实践中应用得当。此外, 将社会的发展应该与本专业的教育紧紧联系起来, 及时地将现阶段研究成果应用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去。与此同时, 高校还应该注重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只要高校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改革, 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在新的培养方案基础上进行课程的优化, 改变教学思路, 改善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加强对该专业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前两个方面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涉及的是教育工作者, 但是在学生层面的改革也同样的重要。如果只涉及教育者的改革而不注重被教育的改革, 那么最终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学生层面的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从目前的毕业生调查来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差的评价, 就业面及就业率等都不如新闻传播、播音主持等专业。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应该仅仅限制在语言学这一小的就业方面, 相反, 还应该将该专业的就业向外扩展, 比如广播、文秘、广告、新闻等专业, 在职业技能等方面着重培养学生, 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
此外, 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在哪些方面有兴趣可以着重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可以让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至于束手无策, 让学生在不断变换的社会环境中从容面对。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最重要的就是对该专业的应用性提高进行改革。改革不仅可行, 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专业应用性的提高主要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方面进行改革, 包括培养方案的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要在这些方面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进行深入的改革, 定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马腾.试问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J].中国科技创新, 2012 (25) :93-95.
[2]周娟.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解析[J].青年文学家, 2013 (30) :96-97.
[3]贾波.关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分析[J].才智, 2013 (22) :33-34.
【专业适用性】推荐阅读:
考研数学一二三的适用专业09-01
刑法适用性07-24
非适用性08-08
经济适用性09-10
适用性标准09-30
规范的适用性08-21
理论适用性论文10-02
企业管理适用性10-04
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08-23
羊草草坪适用性的评价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