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适用性

2024-10-04

企业管理适用性(通用12篇)

企业管理适用性 篇1

一、引言

随着我国投资的持续高涨, 建筑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值利税都有大幅增加。通过对近些年来建筑业产值与增加值幅度的比较, 不难发现建筑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在下降, 在建筑业中居主体地位的建筑施工企业的产值利润率也是徘徊不前, 有些企业甚至下降, 究其原因主要是落后的工艺流程制约企业发展、各方协调成本高、施工材料浪费, 等等。鉴于供应链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成本高、效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 同时能够降低经营风险, 促进多方合作, 供应链管理方法日益成为建筑企业关注的焦点。有专家学者认为, 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供应链中流动的存货, 所以物流运营管理本质上是存货资产管理, 这充分说明库存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其他物流活动都是围绕如何降低库存、减少成本来展开的管理活动。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开始采用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供应链战略来进行企业之间的联盟, 供应商管理库存又逐渐开始在电子制造企业中应用, 也在化工企业, 如巴斯夫应用化工、杜邦等有所应用, 那么供应商管理库存在建筑领域能否应用?如果能, 需要哪些条件, 又将如何应用呢?

二、供应商管理库存 (VMI)

(一) 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有效的库存管理策略, 最初由宝洁公司和沃尔玛公司发起并采用, 宝洁公司是生产企业、零售商的供应商, 沃尔玛公司则是宝洁公司的零售商, 这是建立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性战略。VMI的主要思想就是实施供应厂商一体化, 供应商在零售商的允许下设立库存, 零售商将商品数据的变化随时传递给供应商, 供应商根据这些数据决定未来的货物需求数量、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供应商拥有库存控制权, 即由销售资料得到消费需求信息, 供货商可以更有效地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控制库存水平。

(二)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条件

1、VMI的技术支撑。

实施VMI对上下游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出了要求, 其运行需要众多技术的支撑, 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VMI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 VMI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原始数据采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以及数据存储技术等。VMI通过Internet、EDI、POS、条形码技术等作为技术支撑, 使上下游企业能够实时获取并处理各种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 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快速有效的反应能力, 获取市场竞争的时间与空间优势, 创造供应链条上的企业利润。VMI的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共享, 因此说信息系统是整个VMI的神经系统。

(2) VMI的运行管理技术支撑体系。VMI系统中的运行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需求预测技术和补货配送技术。

a、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下游企业要协助上游企业做库存管理决策, 准确的预测可以使上游企业提供明确的商品, 提供给谁, 以何种价格、何种方式提供, 何时提供等, 预测需求时的参考因素有:下游企业订货历史资料、下游企业平常的订货资料、下游企业的生产计划等可以作为未来预测的需求、外部历史资料各种市场情报和市场信息。

b、补货配送。用以指派可利用的成品库存以满足顾客需求, 计算产品出货达到的成本效益, 通过实际实时库存的配置, 改善顾客服务, 降低库存水平及最小运输成本, 有效的管理库存量。它所产生的补货计划是依据需求预测得到的结果、并与下游企业约定相关的补货规则:如最小订购量、经济批量、配送前置时间、安全库存、配送规则等, 在补货订单方面, 系统可以自动产生最符合经济效益的建议性配送策略:如运送量、运输工具的承载量及配送时间。

需求预测和补货配送是供应商管理库存运营流程的核心, 加上企业信息化中ERP系统的订单管理和生产制造功能, 在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共同支撑起VMI的运作流程。在这一流程中, 实现了下游企业库存状态的透明化、共享化, 使得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库存状态能随时进行跟踪调查和检查, 及时制定、调整补充库存计划;在订单处理方面, 由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一起确定订单业务处理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和库存控制参数, 然后把订货、交货和票据处理各个业务功能集成到上游企业, 通过建立订单处理的标准模式, 使得业务处理标准化、程序化。

2、VMI的契约支撑。

VMI只能以强调合作和签订契约作为实施的基础, 因为在上下游企业间没有组织机构和行政隶属关系作为支撑, VMI上下游企业在平等、自愿、互利、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签订合作协议, 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共同协商最低库存量、补库数量等关键性指标。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整个供应商管理库存所做出额外投资的成本, 由下游企业和上游供应商按比例共同承担; (2) 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所带来的供应链利益的上升, 应由双方共享, 特别是在双方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前期阶段, 可能会使得供应链上游的利润大部分被下游买方企业所攫取, 所以在短期内下游企业应该让渡部分利润给供应商来保证其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积极性和信心; (3) 在整个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过程中, 规定一系列的条款来规范双方企业的行为:如例外条款的拟订:一旦出现例外事件需要及时通告双方, 通告的渠道和方式;付款条款的拟订:包括付款方式, 付款期限的规定等;罚款条约的拟订:包括供应商如果在运输配送中出现差错, 将如何对其实施罚款;下游企业如果传送错误的产品销售信息将如何对其实施罚款等; (4) 关于操作层面的协议:供应商和下游企业通过协议, 来确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过程中前置时间、订单处理时间、最低到货率、补货点等一系列操作层面的问题等。

3、VMI的理念支撑。

VMI中除了上述的技术支撑和契约支撑之外, 还存在着理念支撑, 理念支撑体现了VMI的本质:如合作、共赢、联盟等, 只有营造起企业间相互信任的氛围,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赢。双方为了与合作伙伴协同, 很多时候都能够做到自愿妥协, 并帮助合作伙伴实现目标。

VMI的支撑体系中, 理念支撑坚定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意愿, 可以融合上下游企业的文化, 并指导上下游企业的战略转变和组织转型, 使供应链条上的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契约支撑保证了VMI的合作机制, 稳定了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 为VMI的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信息与管理技术支撑可以实现VMI的运作流程与渠道, 如果没有技术支撑, 即使建立了契约支撑, 信息也无法处理和传递, 上下游企业也难以进行沟通和协调。

除此之外, 还包括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所必需的物流方面的配套支持:下游企业产品的仓储和上游企业运输、配送资源等。

三、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分析

(一)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库存特点分析。

现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库存主要是围绕项目施工进行的, 建筑材料主要是原材料库存, 有少量半成品, 没有成品——建筑物库存;原材料库存主要是在各施工现场, 库存分散, 一般如钢筋等主要材料各现场都有大量库存, 重复库存占用大量资金, 公司集中库存主要是工程施工中起辅助作用的周转材料、加工机具等;各项目部仓库一般设在施工现场, 原材料仓库堆场要根据工程的需要进行转移, 一般工地原材料堆场要进行2~3次搬运转移, 从而造成人力、时间资源的浪费;各工程的原材料是由客户需求拉动, 若没有重大设计变更一般变化较小, 需求预测较为准确, 在过程控制中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 一般有大量的原材料库存。

(二) 现代建筑施工企业选择VMI的动因

1、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保证施工生产连续、降低产品消耗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前提和关键。而为了保证原材料的稳定, 建筑企业往往加大库存的投入, 这必然占有大量流动资金, 降低企业效益。因此, 在建筑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就成为建筑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2、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的同时保证物资供应可靠性的需要。

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 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物资供应的可靠性。同时, 建筑企业产品的资金含量高, 企业在人力、管理方面的投入较大, 这也迫使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 建筑企业选择VMI正是一种适应供应链管理和符合建筑企业自身特点的业务外包模式。

3、消除分散库存带来的资源积压、浪费。

现有的施工项目部的分散储存, 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与实物资源, 造成资源的浪费, 建筑企业通过集中主要原材料采购, 并实施集中加工配送的新型生产供应模式, 为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提供了条件, 从而能减少库存储备, 增加资金周转。

4、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优势。

与其他库存管理模式的比较, 供应商管理库存能为建筑企业带来其他库存模式所没有的优势, 可以实现施工项目部的及时化生产。建筑企业库存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零库存, 即企业将自己的库存转移给其上游供应商。在科技发展的今天, 零库存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在供应链库存管理理论中可供建筑企业选择的模式有联合管理库存 (JMI) , 这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风险分担的管理模式, 它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 在这种管理方式下, 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 库存控制成了连接供需的纽带和协调中心, 若建筑供应链管理采用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要涉及供应商、承包商、施工项目部、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 由于设计单位多, 需要协调的关系多, 信息传递以及各方反应不及时、意见不一致时很难做到快速反应, 保障供应;持续补给 (CRP) 是一种基于客户需求的库存补给策略, 它通过加强供应链中有效的信息流通, 上游企业得到下游企业的需求数据, 并利用这些数据, 在维持一定的库存水平基础上, 在约定的时间间隔内准备发货, 建筑企业的施工特点决定了原材料的耗用很难仅用约定时间来保证;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 (CPFR) 是利用Internet通过零售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合作, 共同做出商品预测, 并在此基础上实行连续补货的系统。在我国, 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的研究与应用基本处于空白, 实施难度较大。

四、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

建筑企业如何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 关键在于建筑施工企业是否能满足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条件、建材供应商方面在合作中能否得到实惠。

(一) 实施条件

1、建筑企业条件

(1) 库存场地。现在的建筑企业集团为了向管理要效益, 开始进行业务流程的改组, 实施信息化改造。在物资供应方面实施集中采购, 由集团统一将集团下属施工项目部的主要材料统一采购, 主要是钢材、木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等大宗材料, 这些材料一般是由集团物资部门统一采购, 供应商根据要求按时按量送到需要的施工项目部;根据建筑施工与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 建筑材料逐步走向场外加工——运输配送——现场组合安装施工的模式, 这为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创造了条件:诸如钢筋、木材等材料要在施工现场外加工, 就要有加工场地、库存储备, 有库存场地就为供应商管理库存提供了仓储条件。为此, 建筑企业需要成立物流供应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的集中加工储存场地可以免费提供给供应商存储原材料, 供应商根据库存信息变化及双方协议及时组织货源补充库存, 保证建筑企业的正常生产。供应商也可以动用库存为其他客户提供服务, 但要在库存变化信息中反映出来, 不能记在建筑企业的账户上, 供应商动用库存首先要保证建筑企业的生产需要。

(2) 信息交换。随着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化等要求对材料进行编码处理, 每一种材料都有相应的编码, 这使得建筑材料信息的录入、储存、传输、应用等极为方便快捷, 为供应商和建筑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传递与共享等提供了条件, 诸如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难以像零售商场里的商品那样都有条形码, 能实现POS录入或无线射频技术进行录入, 但根据产品编码人工录入是可以实现EDI在Internet上传输, 能满足供应商管理库存数据信息要求。

(3) 持续需求。建筑企业承揽的工程项目的原材料消耗一般较稳定, 需求预测较准确, 施工项目生产计划一旦确定, 材料需求的时间与数量就更容易确定, 供应商根据项目生产计划就可以做库存补充计划, 如果有多个施工项目部同时施工, 供应商可根据各施工项目生产计划汇总后制定补充计划, 库存信息系统中的库存数量及时反映出建筑企业的生产耗用状况。只要建筑企业存在生产活动, 就会有持续的原材料需求。

2、供应商的条件。

供应商“补送配货”主要是根据建筑企业项目生产计划, 制定物资需求计划, 根据库存数量与预计消耗数量制定补充库存计划, 根据实际消耗与补充计划安排组织运输补给, 保证建筑企业生产加工的需要。

3、双方的契约合作。

在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模式中, 双方的相互信任是彼此合作实现供应的基石, 如果没有了诚信, 双方就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一切都成为空谈。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双方要按照经济合作的模式签订合作协议, 在合作协议上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库存量控制、补库数量、时间以及双方结算时价格等关键性指标, 此外, 双方还要对运作的程序以及出现非正常情况做出预测以及补救办法等。

(二) 实施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 在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具体的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说明: (1) 建筑企业下属施工项目部的生产计划提供到企业物流供应加工中心; (2) 建筑企业物流供应加工中心将项目生产计划与供应商沟通, 供应商制定库存补充计划保证库存数量, 以保证建筑企业的生产加工; (3) 加工中心根据项目部生产计划进行原材料加工, 直接动用库存; (4) 原材料被耗用, 及时更新库存信息; (5) 供应商访问库存信息; (6) 供应商根据库存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补充库存; (7) 供应商安排车辆组织货源补充库存; (8) 加工中心定时、定量将加工好的半成品配送到指定的施工项目部; (9) 供应商在保证建筑企业生产的前提下也可以动用库存; (10) 建筑企业与供应商定期结算。

五、结语

通过研究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和供应商的条件得出以下结论:建筑企业不但能满足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条件, 而且有些条件更有利于双方合作:建筑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不但理论上可行, 而且在实践操作上同样可行, 这为建筑施工企业实现项目部及时化生产, 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契机。

参考文献

[1]建设部综合财务司, 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建筑业发展态势分析[R].2006.

[2]鲍新中等.物流运营管理体系规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4.3.

[3]周睿.供应商管理库存 (VMI) 在电子制造业原材料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 2007.4.

[4]刘尚明.化工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研究[J].物流科技, 2007.5.

[5]丁伟东, 胡燕祝.供应商管理库存支撑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 2006.3.

[6]赵雪锋, 郭志涛.建筑企业库存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 2006.7.

[7]叶吉庆, 李锦飞.浅析建筑供应链管理中的联合库存管理[J].商场现代化, 2007.6 (上) .

企业管理适用性 篇2

技术负责人

为了进一步提高卫生检测工作的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满足实验室管理中检测检验工作的需要,《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我中心建立和运行管理体系,实现了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我中心对外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一、质量方针的建立和适用情况

我中心的质量方针是:公正、科学、准确、有效,同时也对质量方针作出了具体的说明。

1、公证性:公正无私、诚实守信是卫生检测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公正性是作为第三方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的总则。为了保证实现公证性,中心制定了《公证性声明》,制定了《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要求所有人员必须遵守《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履行《公证性声明》的承诺,维护中心的公证性地位和信誉。涉及保密的技术资料严格按照《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数据控制与保护程序》执行。到目前,未出现任何来自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防止了商业贿赂,其公证性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2、科学性: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是卫生检测人员的原则。没有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就无法谈科学性。我们在科学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培训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2009年中心派出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掌握和了解新技术和方法,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二是提供有效的标准和方法。我们在实际的检验检测工作中,密切跟踪国家的标准和方法,提供现行有效的标准和方法,从而保证了检验检测的科学性。

3、准确性:数据准确,结果可靠是卫生检测人员的永恒追求。有准确、可靠的数据,才能未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每年参加省市CDC的质控考核,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9年我们参加省CDC组织的能力验证,并且按照内部质控计划开展了质量控制,通过比对和能力验证,操作技术明显提高,实验室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

4、有效性: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出具有效的检验报告,规范高效地为社会服务是卫生检测人员的职责,公正、科学、准确是实现有效性的前提,只有实现公正、科学、准确才能达到有效。为了实现有效性,我们从样品的接收到样品的分发,从采购供应到实验室验收,从人员到实验环境,从实验的开始到实验的结束,都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同时,增加了质量监督员的监督,完善了管理制度,确保出具检验报告的有效性。

二、质量目标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在《质量手册》中,我们制定了质量目标,控制性目标,突破性目标。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具体的工作质量目标。在具体的工作目标中,要求检试验报告的主要数据和结论准确率100%,其他差错率低于0.5%;标准、规范、法规执行率100%;合同履约率100%;对客户的申诉与投诉100%受理及回复;仪器设备的配备率和送检率达100%。2009年我们粗略的统计,各项目标均达到要求。

三、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分析

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侧》的要求建立管理体系以来,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下两个方面对管理体系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1、按每年进一次内审和管理评审。内审和管理评审就是对管理体系适用性的全面评价,依据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情况,内审和管理评审情况由质量负责人作详细介绍。

2、建立了监督检查机制、监督检查是找查和发现不符合因素的一种手段,其它主要目的是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进而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能够适用我中心的具体情况。2009年各实验室均设立质量监督员,每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质量管理科进行随时的监督检查。2009年,我们发挥监督员的职能和质量管理职能和质量管理职能,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以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企业管理适用性 篇3

胜任素质模型是指与参照效标(优秀的绩效)有因果关系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的组合,包括深层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浅层的知识和技能。近年来,国内企业界对胜任素质模型的热情逐渐高涨,许多企业纷纷从基于工作分析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转向基于胜任素质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成功应用胜任素质模型的条件

胜任素质模型的应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一次转变,企业引入胜任素质模型意味着对原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改造或摒弃,因此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弄清楚成功应用胜任素质模型的条件有助于企业从基于工作分析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成功地转向基于胜任素质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战略的指导

企业战略犹如一面旗帜,它为企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企业只有明确了战略目标,才能认清将要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才能知道为迎接挑战和解决问题需要具备何种核心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等IT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对各种资源的独占与差异化使用,企业只有通过建立一个比竞争对手制造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并且能够更快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通过不断学习,及时调整行动的组织才能获得核心竞争力。而所有这一切的实现,都依赖于组织中的核心资源,即人力资源。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于持续构建企业中人力资源所具备的核心专长与技能,它是构成组织能力的核心要素。而这种核心专长与技能就是胜任素质,它能够为顾客创造独特的价值,并且是竞争对手在短期内难以模仿与复制的。所以,胜任素质模型要在企业战略明确的条件下进行探索、设计和运用,这样,个人绩效的改善才能够确保组织绩效的提高,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这就要求企业在确定某一职位的胜任素质模型时,必须从上往下进行分解,即由“企业战略”确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企业核心竞争力”确定“企业业务发展需要的胜任素质”;由“企业业务发展需要的胜任素质”确定“职位需要的胜任素质”,将胜任素质概念置于“人员——职位——组织”匹配的框架中。根据特定职位需要的胜任素质,招聘、选拔符合职位要求的人员,确定该职位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培训主题、职业生涯发展等。

(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应用胜任素质模型,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战略管理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等基础理论和方法,还需要对心理学尤其是心理测量等学科有深入的了解。即使依靠外部顾问团队在短短数月时间内设计出来的模型方案,其效果也是有限的。还必须经过内部团队的精诚合作,对模型进行持续的改进和优化,才能保证其有较好的适用性。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特征,与大量表现优秀和表现一般的员工密切地接触,充分提炼出其行为特征的差异。胜任素质模型构建中所用到的行为事件访谈、信息编码、建模等方法,其使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本身的胜任素质与经验,技术门槛较高。

(三)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

绩效管理系统作为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中枢,对推动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各业务功能板块的有效联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员工素质模型能否真正有效“嵌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为撬动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杠杆,实际上很大程度取决于它与绩效管理系统的衔接程度如何。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对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在胜任素质的提炼方面,行为事件访谈法要以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为基础,才能找出能引致理想绩效的行为特征。同时,胜任素质的应用,也始终要以绩效考核为基础来确定其应用对象和检验其应用效果。与胜任素质模型的应用相适应,绩效管理体系应具有公正性,具有发展导向和战略性,而不仅仅关注考核结果。

(四)企业需要选拔优秀员工,而不仅是合格员工

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的都是能够创造优良绩效的员工。为实现此目的,胜任素质模型是非常有用的。但在个别情况下,企业也可能宁愿需要一个现在就合格的员工,而不是需要一个将来能创造优良绩效的员工。例如:对于初创期的企业、缺少人才储备的企业,很可能就是这样。对于处在这种情况下的企业,胜任素质模型就显得意义不大。

(五)企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

一个企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体系,就能够主要依靠潜质,也就是胜任素质模型来选拔和管理人员。相反,一个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的企业,在人员选拔中,则需要更加注意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不是单纯依赖胜任素质模型的要求进行人员招聘。

另外,建立起以素质为基础的职能薪酬体系也是企业成功应用胜任素质模型的条件之一。

二、胜任素质模型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的适用性分析

中小民营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数量众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小民营企业在面对大好发展机遇的同时,遇到了更加严峻的竞争与挑战: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大型企业的垄断、融资的艰难、一系列政策不能及时到位和政策效应的迟缓等等,这一切造成中小民营企业举步维艰,也使得其更加重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近几年,胜任素质模型开始被引入,我国,海尔、联想、华为、中兴通讯等一些企业纷纷将胜任素质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渴望求得西方企业管理“真经”的中小民营企业自然也不甘落后。

(一)中小民营企业通常没有企业战略

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主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迫于企业生存的压力,中小民营企业主把大量时间花在企业具体业务拓展上。他们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对企业战略不重视,甚至认为没必要对企业进行战略管理,重要的是企业能够把产品卖出去。所以中小民营企业缺乏企业战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企业战略缺位的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不能够建立起科学的胜任素质模型。员工高绩效和企业高绩效缺乏必然的联系,甚至可能出现员工绩效高而企业绩效低的情况。

(二)中小民营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人力资源管理是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引入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对于其他专业人才来说比较匮乏。随着中国企业逐渐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再加上中小民营企业在员工待遇、企业抗风险能力、社会地位等方面均不高,致使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聘用到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而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有很高的要求。这成为中小民营企业有效地开发和应用胜任素质模型的瓶颈。

(三)中小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中小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促使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企业自身的绩效。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实施了员工绩效考核,以期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但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存在诸多问题,致使绩效管理系统不能和胜任素质模型有效配合。第一,许多中小民营企业高层对绩效考核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认识上,没有认识到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没有将绩效考核放在绩效管理的体系中考虑,而是孤立地看待考核,不能够重视考核前期与后期的相关工作,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同企业的战略、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使考核流于简单的形式。第二,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前,没有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总动员,向员工解释绩效考核的目的和必要性、合理性,造成广大员工对绩效考核人心惶惶;在设计、确定考核指标时,不和员工一起对有关工作业绩、员工素质等考核指标进行商讨,不知工作分析为何物,在考核中想当然地制定考核指标和绩效标准,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产生抵触情绪和绩效考核中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在绩效考核后,没有根据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探讨如何改善员工素质、改进个人绩效,只注重考核结果,使员工看不到绩效考核对其职业生涯发展带来的益处。此外,中小民营企业中不存在与绩效考核理念相容的企业文化,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的考核方法或盲目追求考核方法的新颖,绩效考核的激励措施运用不当等因素也造成了绩效管理系统不科学。

(四)中小民营企业一般实行职位薪酬体系

职位薪酬体系是首先对职位本身的价值做出客观的评价,然后再根据这种评价的结果来赋予承担这一职位工作的人与该职位的价值相当的薪酬这样一种基本薪酬决定制度。职位薪酬体系是一种传统的确定员工基本薪酬的制度,它最大的特点是员工担任什么样的职位就得到什么样的薪酬,职位薪酬体系在确定基本薪酬的时候基本上只考虑职位本身的因素,很少考虑员工胜任素质的因素。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长期以来都是实行职位薪酬体系,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中小民营企业出于节约制度创新成本和本企业管理水平有限的考虑,通常都采取职位薪酬体系。而胜任素质模型的有效应用要求企业建立起以员工素质为付酬依据的职能薪酬体系,根据员工的不同素质水平把员工归入不同的任职资格等级,从而支付不同的薪酬。职能薪酬体系的建立不仅要正确地进行职类职种划分,还要科学地定义出每个职种不同的任职资格等级,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未免太困难。

此外,中小民营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甚至没有培训意识。胜任素质模型被引入中国才几年时间,工具本身还有待于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实践检验;建立完善的胜任素质模型需要花费大量费用;适当样本量是建立胜任素质模型的必须条件,中小民营企业由于人数不多导致样本量太小。这些原因也是中小民营企业应用胜任素质模型时要考虑的因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胜任素质模型不适用于中小民营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应本着实用、简单的原则,在方法上不要追求时髦、新颖,基于岗位分析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比较适合。企业发展如同人的成长一样,有其特定的不可违抗的客观发展规律,而有些发展阶段确实是无法逾越的,中小民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真正的发展状态,选择符合现实情况的可操作性方案。

企业管理适用性 篇4

关键词:信托机制,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适用性,收购主体,融资渠道

管理层收购 (MBO) , 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 进而改变目标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 达到重组目标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它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传统并购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并购方式, 属于杠杆收购的一种, 其实质是股权激励。企业管理者借助于融资购买股权进而获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在我国, 管理层收购是国有企业改制的一种重要方式, 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 至今不过十余年时间, 但发展却十分迅速。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实践中, 相关法律法规上的限制使得实施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障碍, 信托机制一度在解决这些障碍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信托机制在适用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 使得我国针对信托方式参与管理层收购的行为又逐渐制定了相关的规定来加以规范。因此, 当前信托机制应用于我国的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一我国管理层收购制度的发展

我国的管理层收购最早始于1997年, 是由四通集团管理层发起的, 通过职工持股结合管理层共同出资设立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方式完成对四通集团的收购。在此之后, 陆续有国有股权转让的案例出现, 如宇通客车、健力宝、康辉、恒源祥、胜利股份、鄂尔多斯等公司, 然而直到2002年10月, 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才首次对管理层收购的问题制定了规章。随后, 在短时间内一些具体化的应用条例迅速颁布

2003年11月, 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资委) 《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的意见》将“管理层通过受让企业股份, 掌握企业的控制权”的做法也称为管理层收购;同年12月, 又制定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进一步对国有产权转让的实施作了具体应用的说明。

2004年9月, 国资委《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 首次对国有股权转让作了一定的限制, 提高了转让的要求, 减少了管理层收购的操纵余地。

2005年4月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首次明确提出, 四类企业国有产权不得向管理层转让, 其中包括禁止“大型国企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同年10月, 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意见 (试行) 》又明确表示:上市公司可以运用股票激励、股票期权, 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对企业高管进行激励。

2006年1月, 《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允许“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层在企业进行增资扩股改制过程中持有企业股份, 但要进行严格控制”。至此, 当前形势下关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相关制度已经基本形成。

回顾以上我国管理层收购制度的演变, 可以发现这是一个从实践到制定规范, 从出现问题再到规章限制的过程, 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特点即是在实践中寻找经验和规律, 不断发展完善。从整体上看, 上述一系列的规定构成了一些基本原则, 但还远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约束, 所以在这些规定发布之后至今, 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处在了一种半公开的状态之下, 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层收购已经偃旗息鼓, 相反意图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依然众多, 变相方式的收购仍然存在。信托机制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法规环境中运用于管理层收购, 其适用性也发生了变化。

二信托机制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中的适用

信托机构在参与管理层收购过程中, 各方当事人之间形成的关系主要如下图所示:

1. 信托机构作为收购方主体资格

在《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之前, 实践中管理层收购的主体主要有三类:一是管理层设立公司 (“壳公司”) , 以公司名义收购;二是职工持股, 由职工持股进行收购;三是利用信托机制, 由信托投资公司完成收购。而《暂行规定》颁布后, 收购主体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根据其中第2条的规定, “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 是指向管理层转让, 或者向管理层直接或间接出资设立企业转让的行为”。对于管理层个人来说,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又规定了, “个人不得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千分之五以上的普通股”。这说明了管理层收购是无法以自然人身份进行的。而《证券法》中又有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从事证券交易活动的规定, 上市公司管理层是自然又成为了禁止的对象。

而原本传统的以职工持股会或者信托为收购主体的方式来实施管理层收购, 又被《暂行规定》中“管理层不得采取信托或委托等方式间接受让企业国有产权”这一条彻底否定。这条法规的产生源于管理层收购所要求的信息公开与信托业务保密性 (信托本身的特殊性) 的矛盾, 因此管理层只能通过成立公司的形式, 以新设立的公司为主体进行收购。

2. 信托机构参与管理层收购定价

定价是管理层收购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定价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定价过低则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国企发[1997]32号文件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第12条, 都对国有资产转让的价格有明确规定, 要求不低于每股净资产。但在管理层收购中往往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 已经有很多文章揭示了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中, 管理层通过操纵会计利润, 减少企业净资产等方法来压低每股收购价格。管理层作为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又是购买方, 使得管理层收购实际上属于关联交易, 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需要有更合适的定价机制来规避。

因此, 为了使国有资产体现应有的市场价值, 引入竞价机制是顺利成章的。信托公司可代表管理层作为收购方参加股权的竞买。信托公司在投资理财方面具有的专业优势, 对股权价格的评估有较强的专业性, 一方面, 能够取代管理层另行雇用财务公司和资产评估中介机构, 另一方面也能独立于管理层做出合理、公正的价格判断, 易于维护股权出让方—— (国家) 的利益。

3. 信托方式作为管理层收购融资渠道

按照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正常收入计算, 其要完成管理层收购是绝无可能的, 企业收购所需要的资金远远超过管理层的能力——特别是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因此, 管理层毫无疑问需要借助于融资, 而融资又可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内部可以是职工集资的方式, 外部则包括负债和权益两种方式。

第一种途径是信托贷款, 即管理层通过信托公司提供的贷款收购目标公司。贷款资金的来源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自有资金, 由信托机构提供;另一种资金是用集合信托资金计划募集而来, 相当于委托贷款。例如, 苏州精细集团2003年的管理层收购融资即是以集合信托资金计划的方式进行的 (苏州信托向苏州精细集团管理层发放收购融资信托计划, 募集到1.25亿元人民币) 。

无论是直接贷款还是委托贷款, 将信托贷款运用在管理层收购中, 都与《贷款通则》中的相关规定相违背。《贷款通则》明确规定“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信托机构作为金融机构, 属于《贷款通则》中所指的贷款人, 与商业银行一样不能向管理层提供贷款业务。《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强调, 管理层筹集收购国有产权的资金, 要执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所以信托贷款这种途径目前至少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

第二种途径是信托投资, 是在发行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后, 以股权投资的方式, 进入到收购项目中。在这种方式中, 为收购而成立的新公司由信托机构和管理者共同出资设立, 完成收购之后, 以控股公司股东的身份间接持有目标公司的股权, 管理层和信托机构之间通常有一定的契约, 约定信托机构不具有控制权或与股权比例相应的表决权, 因此信托机构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控制权, 而是希望股权的增值能够带来退出时的收益。二者之间的契约可以是信托协议文件, 规定控制权和股份回购等事项。这一约束可以避免战略投资者的存在而导致股权分散。

第三种途径是管理层收购基金, 它属于风险投资的一种。从国外管理层收购基金的发展情况来看, 它实际上是一种集财务顾问、风险投资、基金公司、担保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于一身的复合型投资银行和风险并购基金, 它融合有顾问、投资、担保、基金、信托等多种功能, 可为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提供全方位服务, 如方案设计与咨询、股权与债权融资、融资担保、股权托管及信托服务等。

基金是以信托的方式运作的, 它是一种模式固定化、结构法定化的特殊信托。准确来说, 国内的管理层收购基金属于夹层基金, 夹层基金一般提供的是无抵押的担保贷款, 它与风险投资基金相类似, 但是夹层基金不是股权投资, 不要求获得企业的股本。

总的来看, 管理层收购基金介于股权和债务之间, 应归属于贷款性质, 但具体的界定权还是掌握在有关部门方面, 也正由于它的存在还处于我国法规的空白领域, 因此目前仍是我国管理层收购中较为推崇的一种融资来源。

三对信托机制进一步适用于管理层收购的建议

尽管当前信托参与管理层收购受了较大的限制, 但信托作为一种财产的制度安排其所具有的优势使得信托投资发展成为一个趋势, 而管理层收购中收购主体、融资需求等方面的特点又不可避免地需要信托投资之类的投资基金的参与, 因此相关法规对信托方式参与管理层收购的限制不会是长期性的。在信托制度逐步完善, 解决了在管理层收购实践中的问题之后, 信托投资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应用。鉴于此, 笔者对信托机制能进一步适用于我国管理层收购提出三点建议。

1. 规范信息披露, 提高审查力度

管理层收购属于关联交易。管理层收购中应对收购价格定价依据、收购资金来源等予以披露, 这与《信托法》中的保密条款冲突, 因此, 在法律上需要进一步对信息披露人、披露内容, 以及被披露程度等予以规范。不仅要披露收购双方的常规信息, 更要对公司股东的关联方作详细披露, 对收购方的收购意图与经营水平等作充分审查;对于收购资金的来源, 也应该作详细披露, 涉及信托保密方面的内容可以由国资委等国家相关部门或者独立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非公开的审查。

2. 完善收购制度, 实现权责对等

在各种限制条例下, 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自身主体资格、融资条件等受限的情况下要参与国有股权收购较为困难。2005年之后已很少有公开的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案例出现。但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进一步深入, 国有股权一旦涉及转让, 则管理层收购一定是无法避免的。管理层作为收购方有其天然的优势, 如代理成本的消除、对企业的熟悉、经验管理方面的经验等。因此, 如《证券法》中对个人持股等的限制, 可以通过在管理层收购制度的完善中加以解除, 对涉及内幕交易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制、明确收购方责任等方式与一般证券交易区别对待, 在立法中增加对管理层作为收购方可能发生的问题、后果的责任承担;此外, 还有融资渠道的问题。对融资问题来说, 没有规范或者一律禁止反而容易导致更多的不合理甚至违法现象的出现, 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或者受贷款的限制, 使得管理层往往会以个人信用、或者抵押等方式来获取, 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这在过去的管理层收购案例中屡见不鲜。因此, 限制性有区别地放开融资渠道, 增加银行贷款, 甚至开放企业间的贷款, 都是可以考虑加入到企业收购中的制度。

3. 加强信托监管, 健全信托机制

建立和完善信托监管体系。由于信托公司大多为国有资本持股, 容易发生关联交易;同时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使得公司内部缺乏明确的职责界定, 容易出现越位和缺位现象;因此, 信托公司有可能利用自身行业优势发生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信托业的监管应该以政府监管为主体, 由政府加以合理的引导, 对发现的违规现象应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力度, 减少关联交易。此外, 还应发挥信托行业协会的作用, 对信托体系进行定期评估, 增强行业自律。

我国信托业还处于发展阶段, 信托制度并不成熟, 加上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 在适用于管理层收购时难免出现与我国基本制度相违背的风险。要健全信托机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 规范市场, 关键在于将信托机制中国化, 制定出适合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具有中国特色, 符合国情的信托机制。只有降低利用信托实施管理层收购的风险, 针对信托保密的特点, 制定与我国国有企业收购相适应的信息审查制度, 才能有望使信托机构作为管理层收购的收购主体合法化, 从而更好的发挥信托机制在管理层收购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丽.管理层收购融资途径研究—MBO基金信托计划[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21)

[2]韩大涛、黄艳丽、莫长彬.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 (MBO) 融资问题研究[J].企业发展, 2011 (10)

[3]司云波、赵晓菲、杨克磊.对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结构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2)

[4]葛安凤.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风险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5]李艳.我国上市公司MBO的立法缺陷及完善建议[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6]刘苏宇、王斐.初探信托机制在我国国有企业MBO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 2011 (22)

[7]李盾.管理层收购ABC[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

[8]华洋.企业改制并购法律事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9]王欣欣.信托业务在管理层收购 (MBO) 中的应用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 2004

企业管理适用性 篇5

基于决策有用计量观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适用性研究

作者:蒋勇 陆萍

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9期

摘要:企业价值评估是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共同关注的研究命题,价值评估模型也纷繁芜杂。本文基于会计信息对价值评估决策有效性,将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梳理成信息观和计量观下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进而对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得出在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反映其生命周期特征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适用,并选择林业类上市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决策有效性 信息观 计量观 企业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模型

一、引言

决策有用性主要关注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信息观和计量观就是在决策有用性指导下的两种提供会计信息的方法。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认为预测未来公司业绩的责任在个人,并且专注于为此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一方法假设证券市场是有效的,认为市场会对所有来源的信息做出反应,包括财务报表。Ball & Brown(1968)第一次用资本市场的数据对会计盈余数据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行了检验,揭示了会计盈余数据与股票超额报酬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提出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反映了一切可得的信息。因此,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是研究会计信息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不考虑市场是如何把信息转换到股价中去的,其前提就是市场是有效的。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设发生怀疑并且对信息作用股票价格的内在机制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提出的,目的在于设计模型来说明会计信息应该怎样转换到股票价格中去。计价模型观的流行要归因于Ohlson(1990、1995),Feltham & Ohlson(1995)在股票估价建模方面的开创工作,在剩余收入估值模型中,首次将股票价值与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和未来会计盈余联系起来。Ohlson模型将估值和会计数字用简单的线性函数描述出来。股票价格被表述为当前股权账面价值和预期的超常收入的现值和。Feltham & Ohlson(1996)提出了著名的Feltham & Ohlson公司权益价值的估值理论与模型。本文结合实例对其适用性进行了研究。

二、计量观下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及适用性研究

(一)计量观下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企业价值评估是对企业所有有机结合的资产进行估价,既包括企业权益估价(即本文探讨的企业价值),也包括企业的债务估价。主要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如图(1)所示,基于决策有用性视角下,其评估参数主要来源于会计信息,受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影响,估价模型的适用性也各有不同。Fama在前人对股票价格随机游走形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并形成了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将有效市场定义为:“价格总是完全反应可获得

信息的市场称为有效的”。Roberts又从信息集的角度讨论有效市场假说。将信息集分为三类:历史价格信息、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相应的市场有效性可分为三个层次: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有效市场假说也就成为企业价值评估中相对比较评估(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模型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英美成熟资本市场在70年代已实现了弱式有效。新兴资本市场有效性研究的结论是比较模糊的,新兴资本市场也存在向弱式有效收敛的趋势。我国学者研究表明,在90年代中后期我国资本市场也实现了弱式有效。国内外对资本市场半强式检验均未取得一致性结论。计量观下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主要包括:重置成本模型、股利折现模型、现金流折现模型、剩余收益模型等。

(1)重置成本模型。利用企业资产负债表信息,采用现行市价对资产和负债进行重估。根据会计恒等关系,企业权益价值(V0)等于资产的市价(MVA)减去负债的市价

(MVL),即:V0=MVA-MVL。该模型在企业清算假设下是非常合适的,因为此时企业价值就是企业的单项资产进行拍卖后的价值和,扣减债务价值后,即为股东权益价值。但企业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作为多个资产要素组合的系统的商誉溢价很难被估计出来,该模型的适用性也就要大打折扣。

(二)计量观下企业价值评估模型适用性研究 企业价值评估可选模型应该如何进行选择?Penman & Sougiannis(1998),Francis(1999)把剩余收益模型与现金流折现模型和其他的估价模型进行了比较。基于理性预期的观点,Penman & Sougiannis(1998)在利用剩余收益模型时,使用过去的实现盈余代替预期盈余。与之相反的是,Francis(1999)使用分析师预测的盈余与现金流对可选择模型进行了比较。认为剩余收益模型会比其他可选择的模型产生更准确的结果。这些研究都使用目前股价作为衡量股票真正内在价值的基准,成为这类研究的致命弱点。基于决策有效性视角下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分类,这类模型运用的假设前提就是在否认市场有效的假设下的,用不是有效市场的股价来衡量评估的内在价值,本来就是一种“悖论”。换一种研究思路,企业价值评估的多个可选模型中,其核心会计变量的本质分别是资产(重置成本模型)、现金流(现金流折现模型)、利润(股利折现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这些会计变量在企业每一个阶段都呈现不同的特点。因而,可以从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去研究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适用性。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把企业的生命过程简单的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如图(2)所示。一般来讲,在企业初创阶段,既要不断的投资,又没有形成盈利,所以现金流和利润都呈现为负值,资产中商誉价值含量不高;在成长阶段,开始获取高额利润,但是需要不断的追加投资进行规模扩张,所以现金流会呈现为负值,利润为正值,资产中商誉价值不断提升;在成熟阶段,利润虽逐步减少,但却开始大规模回收现金流,所以,二者一般都会呈现为正值,而且资产中商誉价值达到最高;在衰退阶段,利润开始降到零值以下,企业这时往往采取收割战略,进行现金最后的回收,所以现金流仍会呈现正值,资产中商誉价值快速下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代表企业价值的典型会计信息变量各不相同,依次对应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的分别是资产、利润、现金流、资产。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应先进行企业生命周期的判断,再选择能代表该阶段企业价值特征的价值评估模型。需要单独交待的是,选择股利折现模型还是剩余收益模型来评估成长阶段的企业价值呢?由于公司股利发放政策受管理层或经营层主观影响较大,更倾向于剩余收益代表公司盈余更加具有典型意义。Bernard(1995)

对剩余收益模型和股利折现模型进行了比较和检验。结果显示,剩余收益模型的平均R2达到68%~80%,而股利贴现模型仅为29%。

三、企业价值评估模型适用性研究案例分析——以“中福实业”为例

(一)“中福实业”概况 福建中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设立。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福实业”,证券代码000592。2007年公司经过资产重组,新任大股东山田林业开发(福建)有限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新股收购福建省建瓯福人林业有限公司66.239%的股权并置出原有资产注入了优质林业资产,中福实业于2008年4月14日顺利恢复上市,公司得以摆脱过去的经营困境,获得重生。由原来一家从事工程总承包(壹级)、二级房地产经营和工业生产资料等业务的公司转变为以造林营林、林产品加工与销售为主业的公司。以下就以2010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对中福实业企业权益价值进行评估。

(二)“中福实业”价值评估模型适用性研究 通过分析该公司上市以后的会计数据表(1)和图(3)。可以发现,2007年的资产重组,成为该公司的转折。收益和现金流均实现了由负转正,公司商誉价值也快速上升。收益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现金流量却呈现正负波动的现象。说明了企业的经营正处于成长阶段,但同时业务的扩张,也导致现金流量波动较大。因此,这一阶段选择剩余收益模型评估企业价值是比较适合的方法。商誉的快速上升,如果使用重置成本模型,公司经营管理所带来的资产协同价值,很难通过资产组合价值的加总来体现。公司在资产置换后,经营业务快速扩张,需要大量的现金流来支撑,现金流量大多为负,现金流折现模型也不太适合。该公司也像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一样,除上市之初有过分红外,多年不见分红,股利折现模型也就不用考虑了。利用剩余收益模型评估企业价值,以Lee(1996)提出的程序为基础。首先,用净剩余收益关系来预测年末的账面价值(BVt)。BV10=BV09+NI10-d10。此处dt是股利,NIt是净利润。通过等式dt=k*NIt,其中k是股利支付率,上式可化为:BV10=BV09+(1-k)NI10;BV10=BV09[1+(1-k)ROE]。式中,ROE为净资产收益率,等于NIt+1∕BVt。通过参考公司年报数据,可知:BV09=39965.95万元,NI10=6947.79万元,ROE=6947.79∕39965.95=17.38%,公司一贯不分红,k为0。年末的账面价值BV10=39965.95*(1+17.38%)=46916.73万元。然后,我们计算2010年以后的剩余收益。剩余收益(RIt)被定义为会计盈余扣减掉资本成本的余额。会计盈余等于假设ROE乘以期初账面价值,资本成本等于权益资本成本乘以期初账面价值。因此,2011年的剩余收益为:。式中,权益资本成本(r)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估算r=Rf +β(Rm-Rf)。Rf我们选取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因为我国大多数居民都是以银行存款为无风险资金储备,2010年12月31日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利率为Rf=2.75%。β选取巨灵金融服务平台中的数据,2010年12月31日中福实业β= 0.8663。Rm-Rf被定义为风险补偿率,选取经验数据10%。计算可得

r=2.75%+0.8663*10%=11.41%,RI11=46916.73*(17.38%-11.41%)=2800.93万元。类似地,可以假设未来5年该公司保持相同的成长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的压力会消除剩余收益,假设该公司ROE逐年递减1%,2021年剩余收益消失。计算出相关评估数据表(2)所示。2011年至2020年该公司剩余收益的现值和为22710.97万,加上2010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V10=46916.73+22710.97=69627.70万元。通过比较中福实业2010年12月31日的评估价值和市场价值,该公司股价被高估如图(4),进入2011年以后,该公司股价一路下跌,价值回归

之路长达一年多。此外,还应该注意到,采用这一剩余收益评估方法简单方便。但是没有考虑到不同国家会计信息制度披露的特点和不同行业的特质。该模型中组成评估价值的账面净资产价值应该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而我国大部分会计要素都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案例中的中福实业为林业企业,其资产构成中很大部分为林木和林地资产。林木资产在会计核算是按历史成本计量导致其价格被严重低估,而林地资产由于我国土地制度的历史原因,是未予以核算的。因此,账面净资产价值并非公允价值。模型中的另一评估参数剩余收益,计算主要是依靠公司利润的形成。综上所述,剩余收益模型要很好的运用到具体地区、行业的企业价值评估中,应该还要结合该类企业的特性进行完善和修正。

参考文献:

[1]谢诗芬、彭玉龙:《权益估价、会计信息、公允价值:模型与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2]Aswath Damodaran著,张志强、王春香译:《价值评估》,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3]William R.Scott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企业创新需要经济适用 篇6

创新未必需要高科技

工业4.0听起来很美好,但是且慢,有必要吗?在我看来,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不需要4.0,甚至先进的工业国家也不需要。德国最先提出工业4.0的口号,我到德国看过奔驰公司,在它的生产线和总装线上没看到,而且我认为4.0也没必要。我问德国的大公司高管,你们搞工业4.0的成本是多少?资本开支增加多少?投资回报率是多少?没有人说得出来。

汽车的流水生产线做到工业3.0已经足够了,一块金属板进入车间,机械手(恐怕还不是机器人)把它放在冲床上,压制成型,另一个机械手又把成型的零件传递到下一个工序……最多就工业3.0吧。没必要每块铁皮、每块玻璃上安装一个传感器,再加个智能模组,做成物联网,让每个零件彼此以及和中央控制系统对话。有必要吗?4.0是要花钱的,这个投资能有收益吗?

德国的一些中型企业反而在信息化方面做得相当到位,我见过一家为中小企业提供加工刀具的公司,它建了一个信息化的刀具管理库,客户订购的车刀、铣刀、钻头都摆在库里,每一把刀具上都有个条形码,机器自动分拣,放进盒子在流水线上高速运行,备齐后打包发货。只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刀具需要人工分拣。哪个企业什么时候订的什么刀具、数量和交货时间都在系统里,系统连接客户订货、公司内部的生产、采购、仓库和发货,虽然还有人工干预,但信息化已经基本到位,够用了,不需要物联网、智能化,不需要工业4.0。

企业创新,技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效率的手段,效率最终反映在财务指标上,而终极的财务指标就是利润。如果工业4.0不能增加利润,要它做什么?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他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里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创新未必需要高科技,传统行业照样可以创新,照样可以提高效率。

我把企业家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交易型企业家,第二类是管理型企业家,第三类叫做创新型企业家。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第一类企业家的机会越来越少。

当下的中国经济不再供应短缺,变成过剩经济了。在供给过剩的环境中,企业转型很困难,企业家很难从交易型转变为创新型,甚至很难转变为管理型,他们还在习惯性地问:“股市年底多少点?房价还能再涨吗?政府政策会有什么机会?”还在做交易套利的打算,而不是创新型企业家的思维。

创新来自于哪?来自敏锐的直觉。创新的机会各行各业、市场的各个角落都有,问题是机会到你面前时,有没有能力把机会变成现实,变成能够盈利的产品。

但德鲁克认为,仅有直觉是不够的。企业家要进行系统的逻辑分析,想象和勾勒出未来大致的商业模式,并且要组建一个管理团队,扩大规模,不断复制已成功的商业模式。

直觉和系统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经验积累。德鲁克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强调专注,强调技术和市场知识。只有避免多元化,在一个行业甚至一个细分市场长期耕耘,才能形成积累,才能抓住创新的机会。

所以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不要觉得我所在的这个传统行业没希望,我一定要去做高科技,跨界做金融或者房地产,看着人家赚钱容易。曾经赚过很多钱的美国金融业,今天在收缩,华尔街在裁员,你还想去做金融吗?德鲁克讲过创新不需要伟大,需要简单、小规模、专注和专业化。

攻关式创新 vs 隨机性创新

德鲁克认为,如果创新型企业家和管理型企业家紧密合作,可以有计划地对创新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管理,提高创新成功的概率。德鲁克非常重视基于知识的创新,而系统化掌握和运用知识成为创新的前提。德鲁克的方法虽然十分重要,却未必能适用于所有的创新。

创新活动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攻关式创新,另一类为随机性创新。攻关式创新有着明确的目标,但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互联网、移动技术的时代,很多创新都是随机的,事先并不知道这项创新能实现什么目标,带来什么效益。德鲁克在他的著作中反复论证系统研究和思考的重要性,保证创新的技术是可行的,成本是可控的,价格是市场可接受的。系统方法的有效性毋庸置疑,但这样的方法适合攻关式创新,对随机性创新就很难说了。

没有区分攻关式创新和随机性创新,这是德鲁克这本书的一个缺陷。或许因为他本人是研究管理学的,研究的对象是确定性的事物;或许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和我们不同。相对于传统工业技术,今天的互联网和移动技术更加不确定,更难以预测,迭代升级也更快。

德鲁克用柯达胶卷的发明说明什么是攻关式创新。对于这类目标比较明确的攻关性创新,德鲁克的系统研究和系统管理方法是比较有效的,随机性创新则另当别论。

随机性创新的特点就是事先根本不知道这项技术能带来什么,目标都不清楚,怎么进行系统的研发呢?随机性创新,无法用德鲁克所推荐的方法来提高成功的概率。

在随机性创新方面能做什么呢?由于目标不清,事先不知道创新将带来什么,甚至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创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所以叫做“随机”。尽管是随机事件,带有相当大的自发性和偶然性,但也不是无所作为,完全的放任自流。企业可以做的是营造和保持一个开放的环境,鼓励独立和自由的思考,建立创新的文化,让各种各样创新主意、设想无障碍地涌现,为创新的尝试及时、恰当去配置资源。

如果说德鲁克的系统开发方法可以提高创新成功概率的话,开放、自由的文化则是增加创新出现的概率;前者关注创新的“质量”,后者则靠创新的数量取胜。鼓励大家都去试,谁知将来哪一项会中头彩,反正尝试的次数越多,中彩的可能性越大。

即便对于随机性创新,德鲁克的忠告也并非没有帮助,它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商业的常识,归根结底,创新也是个商业活动,不过形式特殊一些而已。不久前还风云一时的“互联网思维”就在常识上栽了跟头。创业公司谈的都是技术、流量、用户数,很少有人问成本是否可控,什么时候赚钱以及从哪里赚钱,好像互联网公司从来不想赚钱的事,似乎赔得越多越高明,这就违反了商业的基本常识。

nlc202309090535

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思维来证明,不赚钱的生意都是耍流氓,就这么简单。有的公司说,要想赚钱是分分钟的事,实际上却年年不赚钱,弄到没有外部融资就活不下去的地步。

亚马逊那么多年不赚钱,最近终于有利润了,但利润来自云计算,而不是主营业务电商。现在亚马逊的定位和市场估值已发生变化,它不再是一家电商公司,而是云计算的技术提供商。我们要问国内电商同样的问题,你什么时候赚钱?不赚钱规模做得再大,有什么意义呢?投资者为什么要持续给你融资,买你的股票呢?

荒郊孤狼 vs 风口群猪

德鲁克在这本书里一有机会就讲专注,我十分赞同,当下国内企业尤其需要专注。德鲁克分析美國汽车业的变化,说明专注和企业成败的关系。

20世纪初期,汽车还是美国上流社会的奢侈品,一般人家负担不起。亨利·福特看到汽车销量在美国每三年翻一番,认为汽车是一个能带来巨大利润的新机会,开始琢磨如何让汽车走入寻常百姓家。

福特意识到,把奢侈品变为大众消费的关键在于降低汽车价格,于是他采用了流水生产线,降低生产成本,重塑了整个汽车产业。

福特聚焦大众市场获得成功,通用则跟福特错位竞争。其创始人杜兰特认为,汽车会成为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必不可少的交通和运输工具,通用的定位就是“通用”,卡车、轿车什么都造,什么都卖,自己造不了卡车就收购一家,通过收购与兼并健全产品线。

福特价格便宜,通用各类车都能生产,沃尔沃另辟蹊径,它的卖点是坚固耐用和安全。

沃尔沃在新英格兰地区打广告,说它的底盘永不锈蚀,而且坚固得像辆坦克,撞车事故中都是别的车翻掉。沃尔沃为它的专注也付出了代价,车子重、油耗高。但是市场就是这样,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守住你的细分市场,突出你的特色,一定会有收益。

宝马、沃尔沃在上世纪60、70年代都是默默无闻的小字辈,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能够生存到今天,实属不易。美国汽车业巅峰的时候有200多家厂商,现在仅剩2家,一家是福特,另一家就是通用。

200多家都被淘汰了,剩下的凭什么生存?就凭专注,盯住细分市场,坚持自己的特色并且做到最好。宝马的定位是“年轻的成功人士的座驾”,开辆宝马,里面坐的人不仅成功,而且年轻,你买不买?保时捷盯着跑车做,大众市场每年卖几百万辆跟我没有关系,我只做跑车,世界上最棒的跑车。

坚持差异化,坚持自己的特点,别每天老想着怎么成为风口上的“猪”,风口上的“猪”太多、太拥挤,给你留下的空间很小。大家都做同样的事,那不是创新,创新是荒郊野地里的“孤狼”。

我们知道中国经济进入了L型的轨道,中国的大多数企业也将经历L型。下行之后要在谷底停留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三年、五年的思想准备总是要的吧。在谷底不要单纯地熬,你也许可以熬过去,但当漫长的衰退结束时,你会发现和新的机会失之交臂。

在L型的长尾巴中,要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思考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思考经过这一轮寒冬,行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的机会可能在什么地方?少读微信推送,多读些书,看看其他的企业在做什么,海外的企业在做什么,未来产品、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在守住自己现金流的前提下,尝试做一些创新。

企业管理适用性 篇7

关键词:管理控制模式,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管理控制模式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 管理控制模式的特点与差异性

管理控制四大模式分别为:制度控制模式、预算控制模式、评价控制模式和激励控制模式, 有其各自鲜明的特点, 有各自管控的优势与障碍, 有对管控环境的要求以及管控目标实现的差异性。

(1) 制度控制模式是通过制度的制定、执行、考核、奖惩来规范与限制各管理者和基层员工。制度是基础、是准绳、是行动纲领, 无规矩不成方圆, 制度保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全面融合, 体现出目标上的一致性、行动上的准确性、操作上的标准性, 便于管理者根据制度进行考核。这种管控模式操作简单, 非常适用于员工素质不一, 部门繁杂的单位。缺点在于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且没有具体量化标准。

(2) 预算控制模式分为预算的计划、控制、评价和激励四个环节。它通过预算的制定与执行来规范与实现企业总目标。它以自己的量化标准为依据及时发现并修正管控过程中的偏差。只是预算控制模式较僵硬, 不能发挥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且预算制定的复杂程度和预算总目标的固态性也是预算控制模式的硬伤。

(3) 评价控制模式是在目标结果上与企业目标实现对接的管控模式, 它弱化对过程的控制, 强调各级管理目标的实现。它的控制环节增加了评价指标与程序。为追求经营效率和管理效果, 只要各级管理区域的目标结果与总目标一致即完成。这种模式能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个人潜力和团队潜力, 灵活高效。只是对过程的管控缺乏使得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纠正, 且这种模式要求人员素质整齐、工作环境整体优良。

(4) 激励控制模式相对前三种管控模式较为复杂, 它以利益做为核心元素主导管理行为。激励管控模式分战略计划、激励方式选择、激励合约、业绩评价四个环节。它注重各级管理者个人目标与企业总目标的协调性, 在管控过程中及时主动修正、调整目标与战略计划。这种将管控过程开放、管控权限下放, 通过高度自理实现管控目标的模式, 对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的要求极高, 也要求外部的经济运行环境良好。

(二)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特殊性。采用“准则”加“制度”的规范模式。2013年1月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面实施。适用于除行业事业单位及执行企业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以外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2)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特殊性。对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实行多种形式的预算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预算管理办法, 对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 (或定项、差额) 补助、增收节支留用、减收超支不补的办法。预算一旦确定, 一般不予调整。

(3)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殊性: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资产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 一般情况下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 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4)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的特殊性。严格单位预算, 加强经济核算, 提高资金效益, 加强资产管理, 对事业单位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全部纳入预算。真实全面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防范财务风险。

二、管理控制模式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的契合点

通过对上述管理控制模式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点的分析, 发现管理控制的制度、预算、评价、激励四大模式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和激效管理有内在相关性。

(一) 制度控制模式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一致

各级事业单位的规模不等, 财务管理的权限与能力也不尽相同, 通过制度这个可以放至单位内部皆准的度量衡, 可以简洁明了地进行组织与行动。有效保证资金得到合理规划、分配和使用, 保证财务管理实现有效运行。健全而规范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应包括财务管理工作制度, 如财务工作、用款计划、资金调度、财务监督、收支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如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等;财务信息披露和监控制度, 如财务报表、报告体系, 真实有效地反应事业单位的信息情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与制度控制模式都是通过规章、准则等形式规范与限制单位人员的行为, 以保证管理活动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其优点在于易操作、易考核, 但制度的条文化、限制性也使得个人能动性受到局限, 这是制度控制模式下的一种常规损失

(二) 预算控制模式与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呼应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为了实现预算管理目标、合理组织预算收入及严格控制费用支出的管理行为, 所有部门与人员参与预算编制与执行, 并接受监督与考核。

首先是预算的计划与制定, 包括制定相关预算管理目标方案、年度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表等。其次是预算的控制与执行, 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人, 制定量化标准修正管控过程中与总目标的偏差。第三是预算的评价与激励, 经过对总目标的指标分解、责任分解、考核分解, 调动全体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真正实现分配到基层的定额预算, 保证公平公正的分配激励制度的实现。

在预算控制模式下, 由于预算制定过程的复杂性和预算总目标的固态性, 通过层层审议、核算的预算指标轻易不能变更, 它的严格性和定额性同样不能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但也唯有此量化标准, 使得各级目标与总目标始终保持一致, 以达到预算执行的最终效果。

(三) 评价控制模式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互补

管理控制模式中的评价控制模式是通过战略计划、评价指标、评价程序与方法、评价报告、奖励与惩罚等环节, 规范各级管理区域的管理目标和管理行为, 评价指标是它的核心内容。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规范的内部控制是要达到财务管理程序化、岗位制度化、工作标准化、人员责任化、服务效率化的现代化管理目标。评价控制模式应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补充模式, 以达到内控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是秉承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四大原则从源头抓起的一个完整体系, 首先建立内控责任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 责任到岗, 责任到人。其次注重措施和程序制约, 任何涉及到资金、资产与建设项目的内容都必须通过预算审批、计划实施、项目检查、结果反馈等规范流程。第三确定风险点, 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 结合评价模式设定相应的风险评价指标, 完成过程管控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管控工作。

科学独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系统, 应当管理细致、程序合理, 岗位责任制贯通始终, 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财务管理活力得到激发, 偏差与失误得到控制, 财务管理总目标得到实现。

(四) 激励控制模式与事业单位财务绩效管理的共性

激励控制模式的核心理念是用利益引导控制, 相关责任人的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联系, 成为约束机制规范管理行为。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绩效理念贯穿于财务管理及财务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编制预算的同时制定绩效目标, 重点项目还要实行事前绩效评估制度,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优先安排预算资金并对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严格监督, 在年度结束时组织绩效评价工作, 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下一年度编制部门预算和安排资金的重要依据。这样的流程正是将经过分解到岗、责任到人的绩效目标与财务预算总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体现了激励控制模式的利益约束机制, 从而达到激励控制的目的, 即通过个人与单位利益及目标协调一致创造更大的价值。

激励控制模式的战略计划、激励方式选择、激励合约、业绩评价等环节正是通过绩效管理的计划、实施、考核、反馈与改进等程序在上述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活动中得以完整体现。使得绩效管理指标因岗而异、因人而异,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个人积极性, 从而有力地保证了绩效管理活动的成功开展, 保证了绩效管理从“事”的绩效目标实现向“人”的绩效潜能提升的质的飞跃。使得控制成为促进、协调成为合作, 保证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实现。

三、管理控制模式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用中的选择与比较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区域, 预算筹划、资金管理、资产运用、绩效考核都是工作重心。具体来说即多渠道组织收入、多方位使用经费、多途径盘活资产、多步骤提高效益、多角度强化监督, 从而保证符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 促进事业单位和谐发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 可以利用独立又统一的管理控制模分别从规则、过程、目标和利益等角度, 以不同的侧重点形成管理控制的完整体系。

(一) 以控制特点为选择依据, 注重普遍适用与分层选择

管理控制四大模式的适用性不同, 应根据各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本身特点出发, 根据普遍原则和特殊性原则选择适用的管理控制模式, 。

从控制特点来看, 制度控制模式是基础, 将制度控制做为建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基本控制模式, 必然改变随意、散漫、无序的工作状态, 形成严谨而标准的工作作风。而预算控制模式是财务管理的核心, 事业单位无论采用全额还是差额预算管理, 也无论是哪一级预算单位, 都要严格按照核定基数分类使用。这是贯穿事业单位整个年度工作的生命线, 有了它才能保证全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的顺利开展。

所以对于各级预算单位来说, 制度控制模式和预算控制模式是可以做为管理控制的标配。而评价模式和激励模式应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内容相协调, 以目标和利益为平衡点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 以控制授权为选择依据, 强调独立控制与补充协助

从控制授权方面看, 授权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激励模式、评价模式、预算模式、制度模式。每个模式都有自己独立的体系, 规则明确而易于操作的制度控制模式在基层预算单位中是理想的选择, 但也不能一成不变, 在制度的执行与制度的奖惩得以完整实现的基础上, 应以评价管控模式为补充, 核定财务管理评价指标, 通过制度规范、内控监督、目标评价, 改变工作状态, 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正确和及时, 保证事业单位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管理者需要明确工作的侧重点, 是制度规范还是利益引导, 是内控评价还是绩效激励, 应当因单位而异、因人员而异, 无论哪种模式不但最终要体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也要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工作潜能的挖掘, 即工作任务与工作人员的双重达标。这样的管理控制模式才是积极的模式。也只有通过计划、执行、约束、考核、评价、改进、提高的过程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从最低级授权向高级授权提升, 完成管控目的。

(三) 以控制环境为选择依据, 秉承综合运用与共同协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 指国家政策、行政法规、系统状态等等, 内部环境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本身, 包括财务制度建设及执行状况、预算规划及执行情况、资金及资产管理状况、经费开支现状、财务相关人员道德及业务素质、部门合作融洽度等等。对单位人员层次差别较大, 岗位设置不太清晰, 整体文化氛围较淡的事业单位来说, 内部环境的秩序改良, 首先就要选择制度控制模式, 可以迅速理清关系、调整结构。

当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外部环境优良, 管理畅通, 则相应地选择激励控制模式为主, 通过管理行为使管理人员将单位利益、事业目标与相关个人目标相协调, 并可根据政策变化、预算调整积极应对状况。

所以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根据各级事业单位情况、财务管理内容、预算级别进行相应地选择, 应秉承综合运用与共同协调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责权利相挂钩的方式进行管理, 则可无往而不胜, 可以应对任何变化, 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成度。

参考文献

[1]李良刚.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J].绿色经济, 2014 (03)

[2]胡力文.高中华.事业单位绩效管理, 如何走出困境[J].管理人, 2010 (12)

[3]王爱珍.浅议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外资, 2011 (21)

[4]郑晓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 2015 (15)

企业管理适用性 篇8

JIT是Just In Time的缩写, 或称hand-to-mouth purchasing, 即适时存货制度, 指一种现代存货管理制度或存货策略, 又被称为准时生产方式或无库存生产方式 (stockless production) 或零库存 (zero inventories) 。它不同于经济订货量 (EOQ) 存货管理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不设置库存存货, 由装配工厂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根据需要适时向合作的供应商发出零部件订购与需求指令, 由供应商直接将零部件运送至装配工厂的装配流水线。JIT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为渡过能源危机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 对丰田公司解决能源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之后, 欧美企业也逐渐推行此管理模式。因JIT管理模式源于日本, 后被西方企业称为“日本化模式”。

JIT实质上是一种存货策略, 其目的是通过降低在制存货及相关费用而达到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JIT的核心思想非常简单:库存是浪费的, 它被看作是不必要发生的费用, 同传统的理念相比较, 存货被认为是不能增加产品价值, 而只能增加产品的成本。这种方式主要是鼓励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管理库存的效率。但一个企业要真正实现JIT管理, 并不是简单的不需要存货就可以了, 它需要统计学、管理学、工程学以及行为科学等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目前, JIT理念的应用已经不单在企业的库存方面, 它已被广泛应用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管理环节中。

2 JIT管理的优势

JIT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可以产生五个方面的优势。

2.1 减少原材料的准备储量, 缩短原材料的准备储存期, 减少储存费用

生产技术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使企业优于其他同行, 能给企业带来产品的质量的提升以及费用的降低等好处, 但随着各企业生产工艺上的差异逐渐缩小或不存在时, 只有通过采取合理配置人和物两种资源的方式, 降低生产成本, 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 使用JIT进行存货管理, 缩短了原材料的采购时间, 减少了原材料的采购量, 从而提高了原材料的采购效率, 以及减少了生产前原材料准备储量, 降低了储备成本, 储备材料的资金占有量也大大减少。例如:A公司和B公司月产量都为60台客车, A公司采取JIT管理, 每天生产并出货客车2辆, 而B公司采取汇总出货的管理, 月底出货客车60辆, 工序与工序之间的换线时间显示B公司要小于A公司, 从传统的角度看B公司的单位成本应该比A公司的低。但是从资金占有量角度看, A公司生产用原料可能每天投入为2辆车的原料, 储备2辆车的原料, 而B公司生产用原料的储备, 月库存量有可能达到30辆 (60辆/2) , 那么B公司用于生产用原料准备的周转资金显然要比A公司大, A公司可以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在其他用途。因此, 资金的时间价值在JIT管理中得到了充分的考虑。

同时, 较大的库存会使企业的原料库存资金增大, 资金周转率低, 不利于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JIT推行的是“零库存”的理念, 虽然实际上不可能完全达到零库存, 但实际生产管理中可以尽量的去接近这个极限, 因此企业实行JIT管理, 将会减少仓储的使用面积, 减少仓库的租金, 以及减少在途库存、滞销库存、预留库存等不可用的库存, 存货的保管费用也会大幅度降低。

2.2 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减少次品、返工等带来的成本费用

对于JIT管理模式, 美国学者在1990年出版的《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首次给丰田生产系统冠以“精益生产”的名称, 精益生产涵盖了生产系统的各个方面, 它包括了运作管理方面的准时生产、工厂标准化、机器和生产线合理化、制造过程简化和看板管理, 质量控制方面的内控机制等。JIT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库存费用的降低, 浪费的减少, 同时还在生产制造过程、产品的研发、管理和服务各个方面得到体现。因此, “精”即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 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 (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 ;“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有益有效, 具有经济效益。

实施JIT管理后, 企业的原材料以及库存很少以至为零。因此, 企业从采购上就对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 从根源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由于和供货商的及时沟通, 可以使双方对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设计和修改更符合市场需求, 提高研发的有效性。另外, 在原材料存货不多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工人对于生产过程必将高度重视, 认真对待、防患于未然。在加工过程中, 每一道工序都要求达到最好水平, 追求零缺陷, 减少次品、废品的出现, 同时还将积极预防缺陷, 在事前做好充分准备, 以免事后消极被动的返工,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3 可以及时暴露产品生产线上的弊端

在通常情况下, 管理层有可能通过库存来掩盖机器的效率低、生产程序的不可变性、员工和设备缺乏灵活性、生产能力不足等生产线上的弊端。因为一旦有上述情况产生, 生产的产品质量或数量不能保证现有的订单时, 现有库存将发挥填补的作用。采用JIT管理, 企业可以不断减少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存货来暴露生产线上的弊病, 即通过“降低库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降低库存”可以减小生产线弊端, 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 采用JIT管理还能暴露出生产过剩以及其他方面的浪费问题, 从而对设备、人员等进行淘汰、调整, 达到降低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

2.4 增强了企业与供货商之间的合作与联系

实行JIT管理, 企业与供货商发生的业务往来更加频繁, 要求双方的合作与联系更加紧密, 否则将会出现原料供应链条的断裂。因此, 大宗原料供应商甚至还派驻专门的业务代表, 对企业实现了立即反应和及时服务, 对于供货商来说, 提高了未来采购的保障。加强企业与供货商之间的相互合作, 是实现JIT管理的基本前提。如IBM公司和长城公司之间的关系, IBM公司可以向长城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而长城公司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更好地为IBM服务, 使双方自身的竞争能力大大增强。

2.5 有利于激发员工的潜力,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JIT管理要求的精益生产还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团队精神, 明确认为工人不是机器的附属品, 而是企业授权的一分子, 他们自觉运用体力和脑力来创造更高的生产水平, 营造出满意的工作环境和相互信任的气氛, 保证了职工之间的协调和创造力的激发, 使生产过程能不断改进, 促使企业中的每个人全身心投入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不断学习新知识, 保持创造力和团队精神。同时, 由于对生产线的高要求, 企业对员工所做的高水准的内部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员工在接受培训时, 会明确地感受到企业在强调企业发展的同时, 也在关心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严格的生产过程会让员工有较强的自觉自律意识, 企业整体形象和员工的整体素质对于企业的新员工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易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员工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企业, 员工发生错误的频率也会较小, 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效益也会增加。

3 JIT管理的适用性

目前, JIT管理模式的应用早已超出了汽车业的范围, 被多个国家的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所采用。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都适用JIT管理。采用JIT管理的企业必须具有合适的市场环境和合适的企业生产类型。

3.1 适合采用JIT管理的主要企业类型

(1) 工序相对稳定、市场需求波动小、重复性生产类型的生产企业。

(2) 食品行业。由于食品本身的有效期, 尤其是食品中生鲜产品的配送时间的有限性, 更需要产品的准时生产, 生鲜产品保质期限非常短, 在配送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腐烂变质情况, 这就导致了其配送时间的有限性。因此, JIT采购方式在生鲜产品配送中具有必要性。食品的“保质”是食品的价值所在, 实行JIT配送方式, 减少食品供应配送的中间环节, 可以使整个配送过程敏捷运行, 减少食品库存, 降低食品过期腐烂现象, 增强食品的竞争能力, 为消费者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证。

(3) 服务行业。服务行业面临的市场需求波动性很大, 且服装市场的季节性表现特别明显, 顾客的需求随机性较大, JIT强调全面的高质量的适时管理正符合服装行业的波动性特点。

(4)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随着人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企业从外部获得人才的可能性增大, 即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很容易地得到需要的人才, 这使JIT管理成为可能。同时, 为了适时地满足企业对专门人才或临时人员的需要, 同时又要消除人员的闲置, 不能靠大量“库存”来满足变动的需求, 必须做好准时制人员的规划。一般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客观地预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人员需求的影响, 尤其是对临时需求人员的影响。

3.2 不适合采用JIT管理的主要企业类型

(1) 粮食行业。作为国民生活保证的粮食行业需要有一定的库存量, 特别是大米、大豆等生产周期较长的生活必须食品, 采用JIT实行按需生产和零库存, 若有粮食需要的突发情况或自然灾害发生, 短时间内无法种植生产出足够的粮食, 就会对人民的生活、社会安定等造成影响。

(2) 军事装备生产企业。军事装备生产企业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国家利益提供军事装备资源, 足够的储备是在应急的时候能够提供充足保证的前提, 因此JIT的“零库存”不适合军事装备生产企业。

(3) 医疗行业。医院在病人急需药品的条件下没有合适的备用药品, 将会导致重大医疗事故发生。因此, 医疗行业可以实行“局部零库存”。即对治疗急病、流行病的不稳定药品实施有指导的储备库存, 对于治疗慢性病的稳定药品根据销售量及订购需求确定进货量。

因此, 选择JIT管理, 应该根据各行业的需要来进行, JIT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应变能力要求高, 对供货商的依赖强, 即使是可以采用的行业, 也应该首先确定企业是否具备实施JIT的条件。但JIT管理消除浪费与提高产品质量的理念对于加快各行各业的生产或服务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摘要:作为一种与传统库存管理不同的JIT管理模式, 即零库存模式, 正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本文从JIT管理模式的概念和产生的背景着手, 对JIT管理具有的优势和适用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以进一步明确JIT管理模式适应的行业范围。

关键词:JIT管理,优势,适用性

参考文献

[1]李晓堂.JIT存货管理模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 2010 (8) .

[2]孙晓波.JIT的管理哲学借鉴与思辨[J].物流科技, 2010 (7) .

[3]李林.浅析目前经济形势下零库存发展的利与弊[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3) .

企业管理适用性 篇9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国土资源,档案,适用性

数字化档案管理指的是将档案信息通过模拟技术转化成数字化信息的管理活动,数字化档案具有便于储存、占据存储空间小的优点,能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可靠。运用多媒体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将这些档案信息统一成规定格式,储存至数据库中。在该数据库中,可以实现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共享,方便档案的管理和利用。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国土资源档案信息进行管理,能实现对信息的远程控制,使在不同时间和地域的人也能查阅相关档案信息。

1 数字化档案管理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适应性分析

1.1 数字化档案管理能满足对国土资源档案的多元化管理需求

目前,我国的国土资源档案数量越来越多,其类型也向多样化发展。在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国土资源档案主要包括综合类档案、地籍信息类档案以及测绘类档案等,还有以影像资料、电子档案等形式存在的档案。当然,这些不同类别的档案还可向下分为不同的子类档案,例如,国土资源的地籍档案就包括国有土地地籍档案和私有化地籍档案。由于我国的国土资源档案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管理上也要相应地运用多元化的手段进行管理。数字化手段能将档案转化为不同的类型,然后统一规范格式,存储到同一的数据库中进行管理,充分体现出数字化档案管理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良好的适用性。

1.2 数字化管理适用于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繁杂性特点

在对国土档案进行管理时,要借助专业知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档案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档案在管理方法上也是有所不同的,且档案管理的流程比较复杂。因此,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借助智能化管理手段,以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性。数字化管理能实现数据库与知识库间的转换,借助智能化系统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1.3 数字化管理能适应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更替性特点

如上文所述,国土资源档案的种类繁多且地籍方面信息经常出现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必须借助数字化管理方法加以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籍信息的更替性问题更加突出。在原有的人工管理模式中,管理人员要手动修改档案资料,很容易产生错误。而数字化管理,可运用智能化手段将要改的信息用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然后进行统一修改,避免出现漏改、错改的问题,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实效性。

1.4 数字化管理能适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整体性特点

国土资源档案是资源和信息的综合体,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很多资源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不能对其进行分散化管理,应将所有的资源汇集到一起形成统一的数据库进行管理,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过程中,如果数据出现遗漏,会导致整个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的间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原有的人工管理方法中,由于国土资源档案非常繁杂,无法进行整体性、有效性的管理,频频发生遗漏问题。而且当发现错误时,需要修改大批档案,浪费时间和人力。在数字化管理中,只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就能实现对国土资源档案的整体管理,而且一旦发现错误和遗漏还可及时弥补,有效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实时性。

2 改进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措施

2.1 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数字化管理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

只有充分认识到数字化管理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的效果,管理人员才能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过程中,要积极推行数字化管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涉及很多部门,国土资源部的相关部门会对档案进行共同管理,但这些部门的信息都不能完善的记载到数据库中,无法实现数据库到知识库的转化。所以,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过程中,与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同,信息化管理主要是运用设备和网络来实现自动化管理,通过强大的数据库实现国土资源档案资料的整合。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转变自身的思维方式,由传统的思维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转变,使国土资源档案资料管理更加符合要求。

各部门应更新观念,将国土资源档案的数据及时存储到统一的数据库中,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实效性。

2.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

在进行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时,需借助传统管理方法与现代化管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需要借助人力。在对数字化国土资源档案资料进行管理时,人仍然是关键元素,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让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计算机知识,熟练操作办公网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土资源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档案资料管理上的缺陷。

2.3 促进数字化建设

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的是数字化技术。因此要加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没有完善的数字化技术和管理理念,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就不能实现。所以,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加大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更新硬件和软件设施,运用网络技术实现数字化管理。

2.4 制订和实施计划

在进行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之前,首先要明确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同时,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需要不同部门的人员相互配合,因此,在管理之前一定要做出完备的计划,落实资金和人才,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连续性。

2.5 进行安全性建设

在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最让人担忧的就是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很容易遭受病毒的入侵,因此,在对国土资源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应提高安全意识,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定期对系统进行杀毒。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性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在对数据进行存储时,一定要设置密码,防止数据被盗取,对资料的调用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加以规范,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优质化管理。

3 结语

企业管理适用性 篇10

自20世纪90年代来世界经济形势较为动荡, 先后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 经济几度放缓, 对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正处于快速扩张期, 必然会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挑战。如果没有好的内部控制, 包括财务预警控制, 帮助企业控制财务风险, 保证资金的充足, 会使企业很容易在动荡的经济形势下遭受财务危机。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 国外研究成果

国外资本市场起步早, 机制较成熟, 所以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财务预警的实证研究模型主要包括两种:单变量财务预警模型和多变量财务预警模型。

单变量财务预警模型:即运用单一变量来预测公司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定量分析模型。Fitzpatrick (1932) 最早开始了财务危机预测的研究。他选用的就是单变量财务预警模型, 由于当时缺乏统计、计算工具, 当时的研究大多仅仅是描述性的分析。美国学者William Beaver (1966) 提出了单一变量预测模型, 对五个不周的财务指标对财务危机的预测准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多变量财务预警模型:主要包括多元判别分析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 (1) 多元判别分析模型。美国教授Altman (1968) 提出了多元判别分析模型, 利用五个财务指标加权总和后的总判别值来预测企业的财务危机, 该方法至今仍深刻影响着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 (2) 逻辑回归模型。这种方法没有关于自变量分布的假设, 对财务危机的预测是一个重大的改进。最早使用这一研究方法的是Martin (1977) , 他成功地从1970年到1977年的5000多家美联储成员银行中预测出近60年遭遇财务困境的银行。Ohlson (1980) 运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了与企业破产高度相关的四个财务指标。 (3) 神经网络模型。Odom和Shardal (1990) 首次将神经网络用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应用, Coatst和Fant (1993) 年成功利用神经网络理论构建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二) 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 与国外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吴世农、黄世忠 (1986) 首次研究了有关破产财务指标的分析和预警模型的建立;陈静 (1999) 对西方财务预警模型在国内的适用性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她在模型中选取的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表、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及流动比率, 对1998年27家ST的公司的前三年财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总体的差别准确率高达92.6%;张玲 (2000) 以我国资本市场上的120家公司为样本, 从偿债能力、盈力能力、营运管理和资本结构四个方面选取财务指标建立了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吴世农、卢贤义 (2001) 选取1998年到2000年资本市场上的140家公司, 选取速动比率、负债比率、营运资本比率、权益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可以预测公司的财务危机, 多变量的研究模式较优, 其中多变量模型中的逻辑回归模型判断的准确率最高。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几种常用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一) Z—Score模型

1.模型介绍。Z—Score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由Altman于1968年创立, 是一个用来衡量企业财务是否健康安全的模型, 并可对企业2年内破产的可能性进行诊断和预测。通过实际的检验, 该模型的准确率可达到72%~80%。

Z—Score模型的财务判断函数为:Z=0.012A+0.014B+0.033C+0.006D+0.999E, 函数中的各变量定义及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

基于Z—Score模型的企业财务状况判断如下:Z有两个临界值, 若Z≥2.675, 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很好, 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若z≤1.81, 则企业财务问题很大, 很可能存在财务危机。而Z值居于2.675和1.81之间的, 为“灰色地带”, 不能直接判断, 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分析。可见Z值越大, 企业财务状况越好, 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越小。

2.对我国房地产企业适用性分析。Z—Score模型这个临界值是基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企业发展所做的实证研究所取得的, 而在当今不同的经济环境下, 每个国家的判断标准肯定也是不尽相同的。从现在的研究成果来看, Z值模型并不适用于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 这是由多种原因综合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探寻出适合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

(二) 逻辑回归模型

1.模型介绍。逻辑回归模型实际上是一种几率导向模型, 运用这个模型通过一组解释变量, 因以预测一个分类的因变量每一个分类发生的概率。这个模型的特点是解释变量的假设条件少, 所以在实际研究中也更常用。

逻辑回归函数的基本形式可以表示为:

设事件Y是取值为0或1的逻辑变量, 事件发生记为Y=1, 事件不发生记为Y=0;Y的取值依赖于一个不可观测的数量R, 但是R与自变量x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用简单的线性关系式表示如下:

R的值决定了事件Y的发生与否, 假设R>0, Y=1;若R≤0, Y=0, 因此Y的发生概率为:P (Y=1) =P (R>0) =P (εi>-βXi)

设εi服从逻辑分布, 因此可以得到逻辑分布模型, 记εi的概率分布函数为F (Z) , 逻辑布模型假定的概率分布函数为:

由F (-Z) =1-F (Z) , 可得到以下公式:

由此可以得出, 第i个样本点所发生的概率Y:

这样, 我们就能够得到Y (发生的概率) 与X (自变量) 之间的关系, 同样我们也可以得到Y (发生的概率) 的对数形式与X间的线性关系。Xi为第i个样本点的自变量取值, β为代估系数。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 求得β的极大似然估计值。极大似然估计法是利用总体的分布密度或者概率分布函数及所选取的样本信息求未知参数估计值的一种方法。它与估计一般线性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形成对比, 不同点在于:最小二乘法使得样本观测数据的残差平方和最小, 而极大似然估计法是一种迭代算法, 它以一个预测估计值作为参数的初始值, 根据算法确定能增大对数似然值的参数的方向和变动, 在估计了初始函数值后, 对残差还需进行检验并用改进的函数重新估计, 直到收敛为止。

2.对我国房地产企业适用性分析。虽然多研究在运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时都忽略了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但正如我们在后文所指出的, 这一不足并非Logistic分析本身的缺陷。该方法目前在判别分析研究领域仍然占有主流地位。正如前面所说的, 这种方法没有关于自变量分布的假设, 所以在实际的研究中适用性更强, 所得到的结果判断也更加准确。

此外,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当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即将出现财务困难时, 有两个财务指标是先兆, 一个是流动负债除以负债总额的比率, 另一个是经营活动净现金除以流动负债比率, 这两个偿债指标首当其冲会受影响。所以在实际的工作和理论研究中, 密切关注这两个财务指标, 就可以掌握企业的大致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1] .李恩, 刘立新.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08

[2] .戴小园, 马迅.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 2010 (5)

[3] .彭建刚, 屠海波.有序多分列Logistic回归模型在违约概率测算中的应用, 2009

[4] .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 1999 (4)

怎样做企业适用的财务分析报告 篇11

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等信息资料,采用专门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

财务分析工作是企业的一项基本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及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财务分析工作报告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实际工作中的财务分析报告往往不被企业管理层认可和使用。那么,怎样才能做企业适用的财务分析报告呢?

一、内部控制体系对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财务报告的分析利用中明确规定了,企业要充分利用财务报告反映的综合信息,全面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在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利用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规定了财务分析报告应该利用资产负债表分析企业净资产的增减变化,了解和掌握企业规模和净资产的不断变化过程;通过利用利润表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了解和掌握当期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运转情况,重点关注现金流量能否满足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正常运行,防止现金短缺或闲置。

强调了财务分析报告结果应当及时传达给企业内部管理层级,充分发挥财务报告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二、财务分析工作的现状

在实际企业管理过程中,公司管理层对财务分析报告的利用程度很低,财务分析变成了每月例行公事的一项工作程序,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成现状的原因有:

就数据论数据,管理层不满意。通常的财务分析报告,主要是以财务报表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等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没有跳出财务自身的思维逻辑,只是用财务数据计算出几项财务指标,然后简单的套用分析模式,没有将这些财务指标和数据背后的经营业务关联起来,分析问题不到位。

企业的管理层觉得冗长的财务分析报告,是数据、图表、指标的堆砌,并没有体现出管理层想得到的综合性的、有用的管理信息。看不出财务分析的结果对企业的竞争状况中的管理风险,没有起到对企业未来风险的预见性作用。

只检查过去,不指导未来。财务分析的数据来源是公司的财务报表,根据一个会计周期完成后的财务核算数据进行分析,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本身就只能研究和对过去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和讨论。不论是哪种分析方法采用的数据指标,都是由于业务发生时间长,导致时效性较差。

发现出的问题也是过去的问题,如果是偶发事件对未来的经营管理没有指导作用。

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财务分析主要的依据是财务报表,但是由于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过于依赖财务报表分析的几个指标,往往陷入为分析而分析的窘境。

但是对难以货币化的非财务指标及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往往忽略不计。

人员素质不够,综合判断能力较弱。由于财务分析所用的数据来源是财务报表,报表是对账簿信息的分类、汇总、浓缩。这就要求财务分析人员对这些项目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判断分析使用,同时对财务数据的选取和采用还需要充分考虑管理层的管理思想和企业决策需要。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掌握财务分析方法,更重要的还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充分了解、对取得信息资料的综合判断能力。从目前的情况看,这样的人员还是凤毛麟角。

三、财务分析的改进措施

1、打好基础,完善报表体系

本人供职的集团公司在国内的业务涉及到房地产、商业零售、餐饮娱乐、建筑施工、矿产资源开发、建筑材料生产、物业管理等行业。为了做好财务分析报告,提高财务分析报告质量,我们从财务分析数据来源开始进行规范,完善报表体系。

规范基本报表。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规范核算口径,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方法,填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增加内部管理报表。以上报表的数据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提供的信息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根据集团所属企业的行业特点及集团管理的需要,按行业设计出一套内部管理报表体系。包括施工成本、往来款项、开发成本(完工、未完工)、费用,损益分析、应交税金、投资情况等等。并按照管理层对信息的需求,分别上报。这些管理报表加大了财务信息量,增加管理层对财务分析报告的理解和判断。

与预算相结合。同时为了准确了解经营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指标有关的报表都要有预算数、达成数、去比数,以供管理层决策使用。

2、了解管理层需求,运用好非财务指标

按照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思想,对报表数据进行分类,通过对经济业务事项的分析和描述,并运用公司战略目标、市场份额及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提高对财务指标的判断分析,同时利用财务分析的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的做好财务分析。给公司管理层判断公司的经营能力、资本结构提供重要依据;更加准确的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检验企业预算完成的情况,考核经营业绩,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3、增加对同行业指标的横向比较

由于近两年商品零售业受电商、集团购买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销售大幅下降。在分析自身经营策略、销售策略及公司总体目标等因素对销售的影响的同时,我们还参考商务网站公布的同行业的指标状况,找出经营环境、营业面积、地段等相近的商场进行比较,找出差距,为企业调整战略目标提供依据。

4、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分析报告的质量

随着企业的飞速发展,经济运营环境的不断变化,财务资料也日益繁复,分析手段也不断提高,这就更要求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素质,以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

首先,要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组织相关人员财务分析讨论会、财务决算会、税务培训、业务交流会等方式,提高其财务专业知识的水平。定期轮岗,也是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不但要学习财会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相关法律知识,以提高综合判断能力。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其道德素质水平,爱岗敬业不应该是一句空话。确保财务分析人员在工作中分析准确、立场公正客观,保证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

通过充分了解企业的管理目标、理解管理层的管理重点和方向、规范财务基础核算、采用科学、适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判断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做出一份企业适用的财务分析报告。

企业管理适用性 篇12

关键词:校企合作,适用性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培养技术专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主要针对中职学校实际工作技能进行培养,目的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自身优势,提升就业效率。大部分中职办学主体围绕育人的目的进行实践,但是在实践中还是遇到了诸多困难,影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序运行。因此,为了保障职业教学校企合作的有序运行,对校企合作的各项运行机制需要进行改革。

1 校企合作概述

1.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界定

人才培养是国家针对经济发展模式制定的相关教育技术,通过现代的教育手段,将学生培养成为思想成熟、专业知识扎实的应用型人才,在稳定的教学体系下,通过固定的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

校企合作是企业和学校合作培养学生的简称,主要是通过企业的介入将教学方式和学生管理方式进行革新,利用企业和学校的资源联合将学生专业技能进行调整,使得教学和工作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提升专业技能,将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处理,促进学生在工作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掌握工作技巧,保证整体教学的完整性,增加适用型人才数量,达到中职教学的目的。

1.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在职业教育中实施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中职学校积极展开相关模式探索,将培养实践专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并将学校教育方针进行改进,积极寻找合作企业,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但是校企合作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主要问题包括:对于企业合作伙伴的寻找来讲缺乏针对性,本身企业合作伙伴就难以寻找,对于学校来讲专业性方面是忽视的,造成校方寻找合作企业存在困难,校企合作存在难题;校方与企业的合作难以达到共通,相互之间合作缺乏深入交流,企业对于合作的学校没有帮助,学校人才资源在企业得不到应用,造成相互之间的分歧,影响相合作关系;最后,在合作中,相互之间利益关系联系不密切,企业通常和学校进行的是短暂合作,长期进行合作的情况较少,这样校企合作就失去原有意义,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讲是不利的。因此,针对现阶段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后期的发展中需要进行改进,提升校企合作效率,保证校企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2 结合案例分析现阶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果的研究

2.1 案例

某职业学校是县内一所公办专业技术学校,主要开设财务相关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包括会计、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金融事务、工艺美术等11个专业,而会计是该校特色专业,从2008年至今,和一些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有大量的实习生进入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对于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具体模式分析

2.2.1 教学内容改革

该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中的教材为通用中职教材,但是不适用于企业日常财务会计工作,因此在保持原始教材基础上将教材进行创新,进一步增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将学生学习技能进行提升,符合行业要求。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企业专业人员经常出现在教学课堂中,例如合作中财务经理经常将企业最新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相关财务专业人员也经常到课堂上进行课程讲解,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使用到教学中。同时,教师和合作企业财务人员共同商讨教程安排,将课程进行合理划分,保证课程实践性和专业性的融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优化。

2.2.2 教学方式改革

在进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企业提供了专门的实训场所和基地,对于学校来讲节省了实践教学资金投入。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中,该校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专业的理论知识由学校教师教授,保证理论知识的专业性。而日常实践课程需要和企业结合,有企业专业人员讲授。当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按照要求进行实训课程,分批分班级进入到企业进行实训,这样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减少企业工作量,为企业财务工作减轻负担。

2.2.3 教学改革评价

该中职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成立专门校企合作委员会,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各项问题和摩擦进行沟通,实现了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岗位实训为辅助要素、学习任务为载体的现场教学与企业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按照财务日常工作流程进行现场教学,将实训延伸到企业工作中,带领学生真正了解自己今后的工作内容,并在考试中将理论知识的考察和实训结合进行学生成绩判定,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进行校企结合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自身能力,提升教学成果,同时为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人才储备。

3 结合案例,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参与度存在问题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制定相关人才培养计划,但是实际工作中企业参与度与教学实训安排之间存在冲突,主要是因为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财务专业人员时间安排和日常工作的协调容易出现问题,使得企业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整体课程的安排,造成课程设计和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企业不能完全融入到教学实训中去,实训与专业课程冲突。在上述案例中职专业学校的实训中,企业财务工作具有明确的周期性,而教学计划需要和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周期相配合就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将教学顺序打乱重新分配,造成整体教学计划制定中工作量的增加。

3.2 企业投入成本较大

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建设相关的训练场地,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企业从自身经济条件考虑往往会放弃对于整体中职学生的投入,转而投资学校中的优秀学生,忽视对于技术人员的培养,使得联合办学出现偏差,导致企业对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够重视,影响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在上述案例中职学校中,企业因为建立实训基地前期投入过于巨大,转而将合作模式变为重点学生的培养,造成实训质量受到影响,学生在毕业后不能适应工作,影响今后发展。

3.3 缺乏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校方和企业之间共同的责任,但是从上述实训案例来分析,实训基地的主要投资还是依靠企业,或者是学校自筹资金的方式。但是企业从自身经济效益考虑,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这部分风险在政策方面不能得到相应赔偿,影响企业投资积极性。因此,该专职学校实训基地达不到教学要求,不能按照实际需要展开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实训基地不仅需要场地设施,还需要专门技术培训人员。而企业员工日常工作本身繁琐,在工作之余担任培训人员职位就增加了工作量,影响员工权益。如果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实训,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由此可见,实训基地的开发和建立需要进行科学的布局,显然现阶段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对这一方面关注度较少,影响相互之间合作积极性。

4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1 建立长效机制

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相应法律规范进行引导,政府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对校企合作进行支持,并在宏观政策上进行引导和调控,建立专门政策和制度,对矛盾问题进行引导。同时,建立专门财政基金,为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减轻企业和校方的负担。从企业角度来讲,明确培养学生的方式,通过“订单”的方式,促进学校和企业人才计划的深层次结合,进一步参与到教学全过程,进行课程的制定和考核方式的确定,建立整套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真正将企业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相结合,技术实训与理论知识对接,培养真正适合本企业的专业型人才。

4.2 重视课程体系建设

引入行业标准作为教学的目标,并将行业标准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根据行业的需要设置专业、改革课程。课程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际行业规范的变动进行课程调整,从人才培养角度,按照行业要求进行人才培养。在进行学生课程安排时,需要以工作过程作为基本参照,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完善工作思维,让学生可以尽早进入工作状态。这样学习过程和岗位教学是统一的,更加适用于现阶段的就业要求,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结合,加深学习印象。

4.3 建立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取得好的效果除了课程安排之外需要建立一定的实训基地,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将同行业实训基地进行联合,同行业相关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联合的方式建立实训基地,节约成本,降低风险。同时,通过不同企业学校联合的方式建立实训基地,可以实现人才资源和行业资源的共享,保证实训效果的同时增加企业收益。

5 结语

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拓宽了空间,增加了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为学生学习和实训提供了平台,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虽然现阶段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缺陷,但是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将该教学方式进行推广,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玲.中职学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03).

[2]何熠.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05).

[3]徐理文.基于中职学校就业市场下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01).

[4]栾坤.浅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制药专业教学中的影响[J].决策与信息,2015(11).

上一篇:物理课堂中的德育教育下一篇:重组人B型利钠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