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消费观念(精选3篇)
住房消费观念 篇1
目前推动房价攀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需求的过剩, 又有供给的不足;在需求方面, 既有刚性需求的拉动, 也有投资甚至投机的推波助澜;既有政策性因素, 也有体制及经济预期等因素。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但是还有一点——住房消费观念却很少被人提及。而这点恰恰又是非常重要的。房价上涨的原因从市场层面上可以很简单的概括为供不应求, 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需求?人们的住房消费行为是由什么来驱动的?这就需要我们来探讨一下我国目前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观念。
1 我国目前的住房消费观念误区
住房制度的改革以及住房信贷政策的放开让许多居民圆了住房梦。但由于居民消费心理的不成熟, 目前存在着一步到位、超前消费、偏爱房产及买涨不买跌等不理性消费行为, 而这些不理性行为所产生的需求则进一步拉动了房价的上升。
1.1 过分看重“自有产权”的观念
由于传统“富而置地”观念影响, 居民将“有房住”和“拥有住宅”区分开, 在租房住和买房住的选择中, 90%的人会想办法购买住房产权。从情感上来说, 在大部分中国人心里, “家”不仅是有地方住, 还包含精神寄托。很多人觉得只有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心里才踏实。目前, 在购买住房的刚性需求中有不小的比例是由于结婚、孩子读书等原因产生的。我国传统观念中婚姻一向是和房子紧密相连的, 结婚要准备好的第一件事就是房子, 有了房子, 心才能安定。同时, 由于我们目前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安排, 也让不少人为了孩子上学而买房。另外, 从经济上来说, 租房所要的租金也不少, 到头来房子还不是自己的, 尤其是在房价、房租不断上涨的趋势下, 让人觉得租房在经济上不划算。
1.2 一步到位的观念
一步到位观念就是购房者希望通过一次性购买住房解决终生居住问题。一步到位的购买者认为:买房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买套不满意的, 住着也不舒服, 不如咬咬牙买套好的,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前享受, 另外也少了许多搬家的麻烦。甚至有部分人, 在子女还小甚至刚出生时就早早的为其购买住房。前些日子, 搜房网推出了《2010年重庆春季购房消费调查问卷》, 截至4月8日共有10899名网友参加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 在接受调查的群体中首次置业者超过一半, 达到了58.76%。超过40%的市民首选9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 其中选择15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选择5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的不足15%。由于网民大多是年轻人,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年轻人购房喜欢一步到位。
1.3 超前消费的观念
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负翁”、“房奴”现象就是超前消费特有的产物。自从“中美两个老太太买房子的故事”广为流传后, 我国居民 “量入为出”的观念开始转变, “超前消费”的步子迈得又大又快。购房者为购买一套属于自己产权的住房, 不仅把自己的存款花了, 把亲戚朋友的钱借了, 而且还把自己的后半辈子抵押给了银行。2009年年末, 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已经超过34平方米, 这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及居民收入水平相比, 整个国民财富的累积水平在住房消费上已经超出了现在居民的富裕程度。消费者不仅在住房面积上追求宽敞, 同时在居住环境、房屋装修方面也过于追求“舒适、高档、豪华”。住房消费观念由“居者有其屋”向“居者有佳屋”转变, 导致住房消费出现了一种非理性化的超前消费倾向。
1.4 用房产来保值增值的观念
房产确实兼具 “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目前股市不景气, 投资渠道缺乏, 没有开征物业税, 城市化进程加快, 在房价上涨及通货膨胀的预期下, 不少人通过购买房产来实现自身财富的保值升值。尤其是在我国住房改革完全货币化以后,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经历了几番疯狂的上涨, 这种房价上涨带来的巨大“财富增值”诱惑着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为买房竞折腰。不少先富裕者, 在手头盈余资金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渠道时, 纷纷将眼光转向了房产市场, 出于对未来房价走高的预期, 希望获得稳定的租金回报和升值回报, 于是把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温州炒房团、山西炒房团都是例证。《深圳蓝皮书:中国深圳发展报告 (2007) 》显示, 深圳的投机性购房占到了58.42%。许多二次或多次置业者购房目的大多也是投资或投机。但是, 我们必须的理性的看到, 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并不健康, 高房价里的泡沫有待挤出, 并且我国目前很多商品房的使用寿命只有30多年。如果居民利用银行贷款来投资的话, 房产并不是很好的投资品种, 在贷款利率较高、物业服务费、住宅功能贬值、经济贬值的综合作用下, 投资住宅房地产可能会血本无归。国内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香港房地产市场、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都证明了这一点。
2 我国目前住房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分析
2.1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对住房具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 儒家文化又是以“家”为核心的文化, 而维系“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则是住宅 (有私有产权的房屋) 。没有住宅就没有“家”, “家”是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所, 因此, 人们可以倾其所有去购买属于自己的住宅, 年轻人结婚一般都要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这是儒家文化圈国家国民的特殊消费习惯。有土斯有财, 就是这种文化的口头表达方式。以前人们说一个人一无所有就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可见住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2 住房需求在过度压抑后的释放
计划经济时代, 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下, 单位和政府建房很少, 以至于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5平方米降至1978年的3.6平方米, 出现了许多住房困难户。住房消费商品化市场化后, 人们可以自己掏钱选购所需住房, 对大面积住宅的渴求瞬间可以变成现实, 于是长期被压抑的住房需求得到猛烈释放。
2.3 财富增值的诱惑
近年来, 房价节节攀升, 房价上涨所展示的巨大升值空间诱惑着人们争相购买房产。国土资源部《2009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报告》披露:2001年全国城市住宅价格均价为2017元/平方米, 2009年为4474元/平方米。从这个比较保守的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间房价已翻了一翻。从我自身买房的经历来看, 房产的增值空间更是巨大, 2006年年初, 笔者在上海浦东内环边上买的一处房产是9600元/平方米, 目前, 该小区的房价已涨至30000元/平方米。房价的快速上涨让人不得不望房兴叹:存款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越是等待, 越是买不起房子。房产所展示的巨大升值空间不仅让有刚性需求但购买力欠缺的人们千方百计想办法凑首付, 争取早日当上“房奴”以免为下一波的房价上涨埋单, 而且更加强烈诱惑着那些手头有闲钱又没有更好投资渠道的人们竞相购买房产以期获得财富的保值增值。
2.4 超前消费的过度宣传
在房改初期, 为了改变中国人“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 鼓励居民用信贷购房, 一个关于中美两个老太太购房的故事流传甚广。故事的大意是: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30年的钱, 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 临终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后面的问题就是:你觉得两个老太太哪个更幸福一些。此后的十几年, 这个故事被房地产商和银行顶礼膜拜, 改变了一代中国人 (尤其是年轻人) 的住房消费观念。很多人利用贷款住上了自有产权的房子, 中国的房地产信贷市场也因此蓬勃发展起来。这个故事用人人皆向往的“幸福”来倡导超前消费, 但却没有提及超前消费的前提及后果。要享受“超前消费”带来的幸福是需要有条件的, 其前提就是你有能力并有意愿还完贷款。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保障程度较低的今天, 面临着随处可见的失业、疾病等意外, 又有多少人能保证自己有能力还完二三十年的贷款呢!另外, 如果房价不是一直上涨, 而是暴跌的话, 又有多少人有意愿去还贷款呢!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给了我们这方面的警示。
2.5 盲目攀比的推波助澜
所谓攀比心理, 是刻意将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 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攀比之风在我们这个社会的任何一个时候、任何一个领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原有的只要能够居住就行的那种居住环境, 而是向着更高更好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不少消费者在买房时并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需求, 流行什么就追着买什么, 本来两夫妻住着90平方米的房子刚好适用, 却偏要四处筹钱换成140平方米的大房子;本来家里人多需要更多的房间却非要选择客厅大卧室少的“气派户型”;本来住在市中心方便自己上班、孩子上学的却为了身份的象征跑到郊区买别墅。所以, 小房换大房, 低档的换高档的, 有房的想投资更多房产赚钱, 人们的这种攀比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房价的上涨。
3 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
科学的住房消费观念应该要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要能积极引导居民的住房消费向良性循环发展。纵观目前的住房消费行为, 确实存在一些不理性的消费行为。而住房作为重要的消费资料, 应该建立一种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才符合当前的实际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要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 首先要正确意识到以下几点:第一, 社会在发展, 居住的品质、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延伸。十年前购买的豪宅, 在今天看来可能是很普通的住宅, 甚至是不合流的住宅。第二, 人的一生, 在不同的阶段, 其收入水平是不断变化的, 能用于住宅支出的能力也是变化的, 相应的对住宅品质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第三, 家庭人口数量、结构也是变化的, 你可能由两口之家变成三口或四口之家, 然后又变回两口之家。家庭人口变化, 会促使你对住宅的要求发生变化。第四, 现代社会人才流动频繁、加速, 人们往往要异地就业、异地转换工作。意识到了以上几点, 在我们购房的人生规划中, 就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梯度购房。
所谓梯度购房, 要根据消费者自身的年龄、收入来确定自己的住房消费层次, 不要盲目追求住房高消费;同时, 消费的形式也可以按照自己收入的增长逐步由租赁到自用再到投资转变。就是在一个房地产市场中, 购房者根据自己的收入及需求, 先租后买、先买旧后买新、先买小后买大、先买普通后买高档、先投资创业后安家养老的购房理念。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它的含义,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踏入社会, 这时他首先用租房的形式解决居住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工作踏上正轨手中也有了一些积蓄, 这时候可以考虑买上套五六十平方米的二手房先安个家, 这样结婚用房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再过几年孩子长大了而你的收入也可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这时你就可以卖掉旧房子, 根据自己的能力买入一套居住舒适度相对较高的住宅, 面积大一些、房型好一点, 这时你可以说拥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家”了。若干年后, 也许你已经成了一位“金领”级的人物, 这时你就有资格和能力考虑一下你个性化的居住需求了, 这可能会是一套高档的复式住宅甚至是一座别墅, 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居住梦想。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 美国人平均一生换7次房, 很多美国人在30岁、40岁、60岁时会按不同的收入情况和需求特点购置不同的住房, 从普通公寓到连体别墅, 再到更高档的单体别墅。在国外成熟的房地产市场, 都经历并演绎着一个“梯度消费”市场。有的人一生可能永远租房而不去买房;有的人多次置业、异地置业, 不断调整自己的居住环境。人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决策自己的置业计划, 市场很自然地形成了“梯度消费”特色。
另外, 梯度购房消费观念不仅与个人成长规律相适应, 也与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相适应。目前我国住房供应体系是商品房主要面向中高收入家庭, 特别是高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主要面向较低收入的困难家庭。当我们收入较低时, 我们可以先申请廉租房,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财富的积累, 可以由购买具有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向商品房甚至高档商品房过渡。
这种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居民来说, 既能让我们“有房住”, 又不至于让我们由于超前消费背上过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 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避免房价的暴涨暴跌;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社会公平来说, 可以避免由于房价涨跌所造成的穷人的财富向富人转移的现象。总之, 梯度购房消费观念有利于我们个人的身心发展, 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百度文库, (2010-3-2) .http://wenku.baidu.com/view/df7090956bec0975 f465 e236.htm.l
[2]欧阳洁.“认房不认贷”配套措施:需实现购房信息共享[N].人民日报, 2010-5-24.
[3]张平石, 祝平衡.住房消费观念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 2009 (1) .
[4]朱高林.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误区分析[J].消费经济, 2007 (4) .
住房消费观念 篇2
是否具有健康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 关系到住房需求是否合理, 继之影响供求关系是否正常, 再影响土地供给和住房生产是否合理, 乃至于国民经济的正常循环。多年来, 人们在讨论住房问题时, 淡忘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在开出的各种治理住房问题的药方中虽都有各味好药, 但独缺住房消费观这味“重药”, 以至于无论何种药方总觉得医治不了当下的“住房病”。2008年3月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坚持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 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 增加中小套型住房供给, 引导居民适度消费”。但是, 中央政府的正确意见, 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扭曲的住房消费观依然故我。现在, 到了需要花力气校正并确立健康合理的住房消费观的时候了。
我以为, 健康合理的住房消费观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 住房消费自住其力的观念。
“自食其力”的古训, 流传千年、颠扑不破, 人们认为是自然而然的真理。住房消费“自住其力”, 就是“自食其力”的自然延伸。在住房问题上, “自住其力”的意思就是个人和家庭有多大的经济能力, 就消费多大、多好的住房;不能因为自己经济力量薄弱, 就怨天尤人, 甚至无谓地向他人、社会伸手或施加压力。有能力的父母帮助子女解决住房问题, 天经地义;政府帮助经济力量薄弱的民众解决住房困难, 也是天经地义。但这一切, 肯定不能削弱住房消费“自住其力”的观念, 更不能成为依赖父母或政府的理由。
二是, 住房消费循序渐进的观念。
住房消费循序渐进的理由, 是建立在自住其力基础之上的。经济能力提升一步, 住房消费可以扩大一步, 这才合情合理。同住房消费循序渐进相对立的是住房超前消费, 这大量反映在年轻人身上。多年来, 一大批刚就业的年轻人鄙视租赁住房急于买房;要买住房, 就要一步到位买大房、买好房;买不起房或一步不到位, 就怨气冲天。中国刚就业年轻人的住房消费表现, 已经成为中国有别于世界各国住房市场一道特别的风景。其实, 刚就业的年轻人就要买房, 是违反世界住房消费潮流和规律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毕业生, 一般刚就业时是租赁住房, 差不多10年以后, 在事业和薪金都小有成就和稳定以后, 才开始抵押贷款买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年轻人刚就业就要购房而且要一步到位, 在世界范围内是当作新闻来传播的。中国年轻人住房超前消费的思想和行为, 极大地增加了市场的压力, 是导致多年来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 住房消费节制适度的观念。
住房消费节制适度是指两个适度控制, 一是住房的占地面积要有所控制, 二是住房的建筑面积要有所控制。住房消费的节制适度, 也是建立在“自住其力”基础之上的, 但是要超越“自住其力”本来的涵义。就是说, 即便是经济发展了, 民众收入提高了, 也要提倡节制适度的住房消费。
提出住房消费的节制适度, 是由两大原因决定的。第一个原因是, 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节约土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官方统计计算, 2008年底中国的人均国土面积只相当于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强,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1.39亩, 相当于全世界的六分之一。为当代中国庞大人口的农副产品需求计, 也为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着想, 必须将节约使用土地作为基本国策, 必须控制住房的占地面积。第二个原因是, 节能减排的需要。中国的能源现状无论从总量、结构还是对环境的影响看, 都具有巨大缺陷及长期挑战性。节能减排, 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紧迫课题。但是, 住房面积越大, 耗能越多, 碳排放也越多, 同节能减排的要求明显对立。所以, 不仅要对住房的占地面积有所控制, 还要对住房的建筑面积有所控制, 实行节制适度的住房消费。上海市2005年提出了住房消费的“三个为主”, 其中“以普通商品房为主”就含有住房消费节制适度的要求。
提倡住房消费的节制适度, 是指住房消费的主流, 并非完全排斥奢华型消费这一支流, 因为社会有一部分奢华型住房消费的要求, 也需要满足。比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现在的住房消费层次就相当立体化, 高端住房包括奢华型住房需求也有相当的数量, 需要去满足。不过对于奢华型住房消费, 需要设置很高的奢华成本, 如很重的税金、费用、租金、信贷、利息成本, 以补偿社会因奢华型住房消费而形成的外部成本。
提倡住房消费的节制适度, 不是一般地否定消费和扩大内需, 更非提倡“苦行僧”。两者的区别和界限, 只要不是故意曲解, 应该是很清晰的。鼓励消费、扩大内需, 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住房作为主要的大件消费品, 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民众福利的主要体现之一, 不应该被排除在外。不过, 在住房消费上体现水平提高的方面有许多, 住房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但不是唯一, 还有住房功能的完善细化、建筑人文含量的丰富多彩、配套设施的充分便捷、内部环境的优美环保等丰富的内容, 都可以体现住房消费水平的提高。本文仅提倡对住房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适度控制, 不是说住房的面积就不能扩大了;况且, 住房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适度控制, 不影响居住水平全方位的提高, 更扯不上同鼓励消费和扩大内需相对立。
住房消费观念 篇3
多年来, 在上述问题上有不少似是而非的看法。就在前些年, 对于涉及民生的住房保障问题, 一些人口头上表示支持, 但在实际工作中总是以政府财力有限、或是土地资源有限等种种理由, 对住房保障不感兴趣, 或打不起十足的精神来实施, 比起发展商品房的那股勇往直前的劲头来, 形成鲜明的对照;一些人干脆直言, 住房保障搞多了, 减少了房地产市场的土地资源, 影响了商品房市场的供应, 或是牵制了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上升, 降低了经济和税收增长的速度。上述情况, 近些年拜中央政府住房保障态度之坚决, 不少地方的思想和行动有所转变, 但是否在思想深处真正转弯仍是未知数, 未来的行动是否继续有力也有不确定性。以上种种, 反映了一些人对于住房发展的目的, 以及如何处理民生要求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认识, 是不清晰的、模糊的, 甚至是错误的。
本文以为, 正确的住房发展目的观应该是, 坚持住房发展解决民生优先、同时兼顾经济增长的要求。
对于“民生”的解释可以很广泛, 而当今住房发展的民生涵义应该是什么呢?2007年10月24日,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可见, 中央是把民众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作为民生来理解的, 而非直接指经济增长问题;同时, 把“住有所居”作为改善民生的一个主要内容。循此思路, 民生涵义的“住有所居”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 民众居住要有房屋, 其中“有房屋”的“有”, 可以是租赁也可以是自有产权, 只要有所居就行。二是, 这种房屋应该能满足民众日常生活和一般发展的基本需要, 应该是指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
本文提出坚持住房发展民生优先、兼顾经济增长是指:在做社会经济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时候, 在住房发展上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要求, 并在财政和其他资金、土地资源、建设立项、施工配套等方面予以保证。在安排好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要求以后, 再根据各方面的可能性, 安排其他住房发展的需要和由此带动的经济和财政增长的需要。而不是先设定由住房发展带动多少经济增长和税金, 然后商品住房需要多少, 最后才轮到将剩下的资源配置给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这是一般的情况。当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严重短缺的时候, 属于紧急补课和还债时期, 可以予以更多的安排, 并不特别顾忌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影响。例如, 自2008年至2010年, 中央政府连续3年大规模地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 仅2010年中央财政就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 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 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
住房发展民生优先的理由是不复杂的。从最初级层面说, 人首先得活着, 住房就是人要活着的必要条件。人只有活着才能谈到其他的发展, 包括经济的增长。从高级层面说, 党和政府管理国家的初衷就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 谋福利首先是解决基本的生活需要。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 就是体现住房发展民生优先的主要抓手。这也就是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 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要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道理。住房发展民生优先, 是体现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和必备内容。
把住房发展民生优先同经济增长对立起来是没有道理的。首先, 要承认, 住房发展民生优先得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住房发展民生优先就失去了基础。客观的现实是, 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国力不断增强, 这样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内在原因和规律, 必将持续一个较长时期, 不会因为住房发展民生优先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减速和逆转。现在, 正是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成果、实现住房发展民生优先的最佳时期, 不必忧虑住房发展民生优先会削弱经济增长。其次, 住房发展中的民生优先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保障性住房还是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都需要大量的投资, 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劳务, 建成之后居民入住还要追加其他消费。这一切, 都是创造经济增加值和税金收入的, 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许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对于经济和税金增长的贡献率不及高档商品住房, 即便如此也无损大雅。因为, 无论什么时候, 高档商品住房的建设量和比例永远要比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小, 因此, 住房发展民生优先不会对经济增长有太大的影响。最后, 由于住房发展民生优先, 牵制了住房市场价格的急剧攀升, 导致住房投机行为大幅度减少, 导致投机带来的房地产增加值和税金减少, 那是健康的现象, 是对住房市场虚假繁荣的否定, 是对住房泡沫的良性收敛, 是人们应该期望、欢迎和求之不得的大好事。无所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不能混为一谈。
【住房消费观念】推荐阅读:
住房消费保障09-04
住房消费信贷12-05
住房消费者06-21
住房消费需求11-07
住房消费者调查问卷07-16
消费观念市场竞争11-24
消费文化观念论文11-30
中学生消费观念06-08
90后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的研究05-23
中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