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房

2024-07-08

农村住房(精选12篇)

农村住房 篇1

根据国家统计资料表明, 城镇居民收入与GDP增长相比, 多年来一直呈现下降状态, 那么城镇居民致富源泉又在哪里呢?

据2012年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 2011年末, 城镇居民人数69 079万人, 城镇居民平均住房面积32.7平方米, 城镇居民住房总面积为226亿平方米, 城镇商品房平均价格4 993元/平方米, 城镇居民住房商品房的价值为113万亿元, 人均财富价值为16.3万元。

以上表明, 城镇居民手中最大的财富就是存量住房。城镇居民收入与GDP相比是下降的, 所以完全靠居民收入购买住房, 是不可能的, 那么, 居民住房的财富是怎样来的呢?看一下图1, 人们就会一目了然。

对图1的说明:

图1A:20世纪90年代初, 根据国务院全国住房制度改革会议的精神, 以及国务院全面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 全国大中小城市全面进行了住房私有化的改革, 城市居民无论是公有住房, 还是私有住房, 全部转入商品化住房, 其占用的划拨建设用地, 全部无偿地转化为商业用地。

正是这一项最重要的改革, 使城市居民具有了住房的土地原始资本, 成为赖以生存和致富的源泉。

图1B:住房私有化为住房商品化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 私有化住房的价值, 在房改之后就开始显露其增值的作用, 而事实上增值的资本并非房屋本身, 而是房屋所占用的土地。增值是有价资本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而在房改之前, 多数城市居民是没有资本的无产者, 那么从A到B的过程, 就是城市居民从无产者, 到获得其占有土地资本增值的开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自然生存本能需要居住条件的改善, 经济发展也需要建设符合时代的城市建筑。居民想更新住房, 手中有可以更新的原始资本, 土地的增值效应, 恰恰在这个阶段爆发性地显现出来。问题的关键, 不是几个居民手中有这个原始资本, 凡是有住房的全体居民都有这个原始资本, 这就形成一种集合效应。都有需求, 都有资本, 只要国家和社会投入, 级差地租就会产生, 房价上涨, 资本就升值, 居民不花钱, 靠资本升值, 就可以旧房面积, 换新房面积, 消费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这种消费需求直接拉动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 无论政府、投资方和居民等, 各方都获得预期收益, 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图1C: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目标。在政府总体政策和规划推动下, 农民大批向城市集聚。在政府启动资金引导下, 城市软硬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国内外开发商和各种配套资金集中投入, 大中小城市的居民用房进入了拆迁时代。居民不需要任何资金投入, 就可以将旧房子换成新房子, 从平房搬进高楼大厦, 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而政府、开发商和各种资金, 在投资获得利润的同时, 也为居民建设了更优质的生活设施和商业环境。从B到C的过程是, 政府作为宏观的调控者, 通过政策和启动资金的投入, 引导社会资金集中起来, 全部投入到居民住房占用的土地上, 投入到有消费需求和有原始资本的人手中, 很快就会显现出巨大威力的过程。无论是政府、开发商、投资人、居民, 即消费者居民、开发建设者政府和投资人, 买卖双方, 各方都有比较确定的预期收益, 形成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 掀起城市大面积动迁、改造的高潮, 成为推动城市化主要动力。而房价的最终接收者是居民, 如果居民靠无偿获得的原始资本, 换上高价的高楼大厦新住房, 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居民, 这就是社会制度创造的资本增值返还的优越性, 产生的集合效应, 至今得不到认可。

图1D:拆迁改造本身产生巨大的经济拉动效应, 在这个过程中, 政府获得了土地出让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收益, 又将其中大部分重新投入到城市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如:交通、通信、人文、医疗、环保、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大规模建设。每当一项高铁、地铁、公园、医院、学校等, 创新科技成果和提高等级配套服务的增加, 不仅让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同时这些投资产生的社会产品平均利润, 也在不停地转移到住房占用的土地上, 无声无息地再一次推动土地的增值, 房价的增高, 或者说社会投资的平均利润一部分, 合理转移到住房占用的土地上。另外, 其中一部分居民并没有回迁, 而是获得了拆迁款, 这笔拆迁款足以让居民异地购买新住房。当然有住房的居民通过拆迁款, 转移出现金, 转化成自己的收入和做其他支出。因此, 住房的日常消费和通过住房转化出来的资金, 始终没有纳入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的统计之中, 中国居民消费, 始终低于GDP的增长, 也在情理之中。

图1E:当大中小城市都经历过第一次住房的拆迁改造之后, 在D过程中描述的土地增值效应依然会不断地积蓄资本的力量, 当土地增值到达新的高度, 下一次无偿的拆迁改造也就会来临, 并形成B到E整体再循环过程, 而居民只要在循环中, 牢牢掌握着土地这个原始资本即可不断获得增值。

住房使城市居民致富, 是否是公平分配呢?

房改的过程中, 每一个城市居民获得的私有住房面积以及地段不尽相同, 这与当时居民工作单位、职务和收入条件等有关, 这也就造成后期获得的土地增值会有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 绝大多数人都获得了或多或少的一份土地资本, 也就是相对平均的公平分配。

关于土地的性质以及价值问题。

很多城市居民会很看重“土地使用年限”这个词汇, 没得到“永久使用权”这个承诺总是不踏实。但从A角度来看, 国家将国有的土地无偿地分配给城市居民占有、使用、买卖和盈利, 而国家作为无偿供应者, 要求保留一定的控制权是完全合理的。从B角度来看, 每一个卖出住房的居民心里都很清楚, 买的人付出高额房款的原因, 并不是房屋本身而是房屋所占有的那块土地。从新开盘的楼房也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个现象, 因为购房款中很大一部分是开发商土地的购入成本。从C角度来看, 卖房人从买房人获得的高额购房款, 肯定是没有使用年限的, 国家无偿供应的土地变现之后, 由居民个人占有和支配, 并不需要受到国家的控制, 这笔资金的性质与国外“永久使用权”土地买卖后的资金并没有任何差异。而这种住房的土地占有方式, 恰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一种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

关于推进城镇化的现实意义。

图中所描述的城市土地配给和增值过程, 可以在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得以复制, 数亿农民占有宅基地的拆迁改造, 所蕴含的经济力量有多少?

据2012年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 2011年末, 农村人数为65 656万人, 农民人平均住房面积36.2平方米, 总面积为238亿平方米, 住房平均价格654.68元/平方米, 总价值16万亿元, 人均财富价值2.4万元。如果经过10年, 像城市一样的宅基地换楼房的动迁改造, 暂时按城市商品房的平均价格计算, 农民住房财富的价值就会增加到238亿平方米×4 993元/平方米等于119万亿元, 人均达到18万元的财富价值。每年有11.9万亿元的经济增量。未来十年推进城镇化目标实现的话, 仅此一项, 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有可靠保证的。同时, 会使人口的合理分布、城乡二元化、地区经济不平衡、房价过高、人口就业、农民和居民的贫富之差等问题, 会迎刃而解。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资料表明, 城镇居民收入与GDP增长相比, 多年来一直呈现下降状态, 2012年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 2011年末城镇居民人数69 079万人, 城镇居民平均住房面积32.7平方米, 城镇居民住房总面积为226亿平方米, 城镇商品房平均价格4 993元/平方米, 城镇居民住房商品房的价值为113万亿元, 人均财富价值为16.3万元。以上表明城镇居民手中最大的财富就是存量住房, 城镇居民收入与GDP相比是下降的, 所以完全靠居民收入购买住房, 是不可能的, 那么居民住房的财富是怎样来的呢那么城镇居民致富又在哪里就是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了。

关键词:城镇居民,城镇居民收入,GDP

农村住房 篇2

石桥镇位于江苏赣榆县北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162平方公里,人口2.3万,辖10个行政村。石桥镇是一个典型的农村乡镇。近期,我对该镇的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医疗保障状况做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让我们有忧虑,也有深思。通过调查了解到:

一、基本情况:

该镇共有小学、幼儿园22所,在职教职员工154人。小学退休教师52人。在职教师年龄状态是:30岁以下10%,30岁以下22%,31岁~40岁20%,41岁~50岁28%,50岁以上20%。由此可见,当前担任农村小学教学的60%是“爷爷奶奶”。

1、农村教职工的住房状况:该镇小学虽有教师宿舍,但都很陈旧,均属B类危房。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及2000年建的两栋教师宿舍楼,入住25户,当时基本上能保证教师的住房。但这些住房由教师个人出资购买,10多年来因为教师的调动,有6套住房出售,新来的教师没有住房。小学9所,除了近年由社会力量捐资新建的几所村小有几间教师宿舍外,其余的学校,教师宿舍,几乎是空白。大部分教师都是居住在自家修建的房屋,均属走教教师。农村的公交系统也不方便,每天早出晚归,有的教师在路上就要耽搁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统计结果表明,由于学校硬件建设与办学条件的不同,教师住房有很大差异。如,近年由社会力量捐资新建的几所村小,基本上解决了特岗教师住房问题。但没有解决原有教师住房问题,这是学校硬件建设明显存在不足。这就难以按照上级要求“基本上解决住房问题”或“住房问题突出”最大的焦点。

2、农村教职工的医保状况: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符合规定的教师和离退休教师均已参加了医疗保险。我县现行医疗保险的标准是:在职的教师个人上交全年工资总额的1%,单位上交全年工资总额的4%。可(直接打入医疗个人帐户45岁以上的只有4%,45岁以下的只有3%)。已退休的教师:单位上交全年工资总额的4%,个人不上交,打入医疗个人帐户5%。大病医疗保险,每人每年上交110元。(其中工本费10元)一些退休较早的教师因年工资总额较少,所以打入医疗个人帐户金额就少。加上年老体弱,病痛较多,根本无法应付当年的医疗费用。

3、农村教职工住房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乡村学校的危房改造有所改观,可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教师的住房问题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一些农村教师在谈到住房公积金时,连连摇头:“没听说过。”农村教师陈某,13年前从师院毕业,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2003年他结婚后,因为买不起房,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问他们准备何时买房,陈老师的回答是:“说不准。”他给我算了一笔账:他们夫妇每月收入大概3600多元,日用生活开销在1700元左右,而现在一套商品房至少要花几十万元,买房只不过是他们心中遥远的梦想。

特别是乡镇的财力有限,一些农村学校的可支配费用少得可怜,因而农村学校从未给教师负担过住房公积金。

4、农村教职工医疗的状况

该镇农村教师,年医疗总支出在5000元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5.5%,年医疗总支出在2000—5000元的占教师总人数4 %,年医疗总支出在1000—2000元的占教师总人数的12%,年医疗总支出在1000元以下的占教师总人数的78.5%。70%的教师选择离家较近的乡镇卫生院就医,5%的教师选择县市级大医院就医,25%的教师选择私人诊所就医。药店购药占总支出金额的56%,乡镇医院就医占总支出金额的33%,县市医院就医占总支出金额的11%。在住院教师的医疗支出中,自己支付的部分基本上都在40%左右,医院报销的部分基本上在60%左右。15%的教师对医疗保险感到满意,25%的教师对医疗保险感到基本满意,60%的教师对医疗保险感到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报销医药费少,报销手续繁杂,乡镇定点医院药价偏高,药品价格比市场上的同类药价高出许多。

在这次调研中,从被调查的老师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普遍认为医疗定点医院药价偏高。某校的李老师(55岁)对我说:那天,他喉咙有炎症,拿了医疗本去医疗定点医院买了一盒“西瓜霜润喉片”,价格是7元。可他知道在街上药店这种药的价格是4元。有病看不起,即使能看起,但花的往往是冤枉钱,住院报销时还被先扣除300元(县医院500元)再算账。所以有老师认为,能不到医疗定点的医院看病,就坚决不到医疗定点的医院看。教师们患了病,多数人选择自己到药店买点药而不去医疗定点医院,小病找街道医生、乡村医生比去定点医院看合算,有的老师表示小病不治疗,挺挺就好了,得了大病才去医疗定点医院。

二、解决农村教职工住房与医疗保障的对策建议:

关注农村教师的住房、医疗等基本的生活保障,不仅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长远发展的大事,关系到教师职业生涯质量的最根本的问题。因此,关心和帮助农村教师改变当前住房与医疗保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应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客观地说,由于受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制约,解决农村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上述问题,固然需要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努力,还有待于全社会各界的关爱。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就必须关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生存状况,我们建议:

1、不能仅停留于按时足额保障教师工资的水平上,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况。注意改善农村小学教师住房条件,加大教师住房周转金的支付力度,给农村教师发放住房公积金。特别是对在边远偏僻山村工作的教师,可考虑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帮助解决住房。从而解除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上的后顾之忧,释放其爱岗敬业的潜在能力。希望有关部门把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多建一些教师公租房、周转房,为农村教师解决后顾之忧。

2、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充分体现政府为广大农村教师办实事的诚心。逐步做到广大农村教师小病、大病应保尽保。真正的使广大农村教师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3、调整农村教师医疗保险个人和政府支出比例,逐步做到广大农村教师就医全部由政府买单。

4、增加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数量,让广大农村教师有更多的可选择性,我们建议农村教师就医定点医院应城乡统筹,统一安排。让广大农村教师享受更多的更优越的医疗资源。

5、对长期工作生活在条件比较艰苦的老、少、边、偏山村任教的教师,以及处在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条件下的教师,应考虑采取定期体检、疗养的措施和实行适当的特殊生活补贴政策,让他们享受到与当地公务员相当的社会福利待遇。

执 笔 人:杨雪

工作单位:赣榆县石桥镇东温庄小学

形成时间:2012年10月

通讯地址: 赣榆县石桥镇东温庄小学

编:222114

主要联系人:杨雪

农村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农村住房;空心村;环境;问题;对策

近几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居住环境和农民住房问题。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作为旅游型城镇,依托老龙湾风景区,2013年重新调整镇区的整体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施配套,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使农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打造一个适合居住、环境优美的旅游小镇。但在改建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1 当前农村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村庄布局相对散乱,旧村面貌有待改善 目前,镇区住宅从单体来看,造型、色彩和材质等方面普遍都不错,但由于分散建设,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形象。冶源镇的小区不少,但是都相对零散,而且,村庄四周新房林立,村内破破烂烂。不但布局散乱,而且形成“空心村”。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年年建新房,年年不见新农村”的尴尬局面,这种旧村、空心村布局混乱,道路不畅,配套缺乏、卫生较差,与我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新农村建设极不相称。

1.2 违章建筑势力难挖,“一户两宅”情况普遍 近年来,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了宅基地和建房的管理力度,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现象仍十分突出。一些人利用区域优势和外来人员租房需求量大的特点,违章搭建、扩建、翻建房屋,一是用于出租廉取租金收入,二是期盼在今后旧村改造、征地拆迁中得到更多的补偿,从而使得违章建筑越来越多。同时,农村建新不拆旧的情况十分普遍。

1.3 启动资金筹集难 从现有情况看,聚集房建设启动资金一般由镇、村集体筹集,同时建设过程中的公建配套皆由集体支付,这对冶源镇来说,基本上难以完成。

1.4 观念问題 一是村民观念。受传统的耕作模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村民习惯于居住底层、低容量率住宅,一是难以接受多层、高层式集聚小区。二是村干部观念。小区建成后续管理一时难以跟上,物业管理,房屋维修,配套设施建设让一些村重新背上包袱,导致村干部顾虑重重。

1.5 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工作开展收到制约 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历史沉淀的问题比较多,工作难度大,很多情况需要进一步探索。

1.6 农村建房用地困难,新农村配套设施跟不上 在新农村规划点集中建造村民住宅,必然涉及户与户之间宅基地调剂问题。农民建房用地由所在村村委会负责征用调剂,由于失地群众要求养老保险,而现有宅基地用地政策无法满足的矛盾,以及群众“恋土”心态较为严重,村民补偿要求高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村民之间难以达成调剂共识,导致土地征用、调剂难以实施,农民建房无法供地,无形中加大了村民建房的难度。在一些重点工程建设涉及的村庄,部分村民借土地征用之机,对拆迁安置提出过分要求,不给满足就不让征地,不让进场,阻碍建设,也是导致农村建房用地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农村住房建设的对策建议

2.1 鼓励村庄整理,优化资源利用

2.1.1 宅基地整理 本村内部进行宅基地整理,建设低层别墅式集聚房,安置已置换宅基地的村民,以及符合建房条件未享受过宅基地权利的村民,使村民居住趋于集中,完善配套设施,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2.1.2 中心村建设 村庄之间按照中心村建设规划,引导零星村庄向中心村聚集,山区边远村庄向城区外迁。中心村由村统建和村民自建独立式或联排式别墅,村民原有宅基地上住房只拆不建。

2.1.3 安置住宅区建设 针对城镇近郊和工业园区村民无耕地或少耕地、基本不务农的特点,按照规划建设多层、小高层公寓的住宅区,用来安置被征用宅基地的村民。

2.2 切实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工作

2.2.1 认识农民住宅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 农民住宅建设和管理问题关系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稳定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解决农民住宅建设和管理问题,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有利于破解农民住宅建设难、土地征收难,有利于增加农民福利,促进农村稳定。因此,要从坚持为民、集约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搞好农民住宅问题。

2.2.2 继续加大违法建房整治力度 针对违法建房普遍、情况复杂的现状,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大力度,周密部署,妥善处理。由各职能部门配合、政府负责,组织开展全镇范围内的违法建房的专项整治活动。新闻舆论宣传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氛围,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使农民建房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

2.3 探索土地置换办法 探索集体土地置换办法,促进自然村向中心村集聚。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利用集体预留的机动地和外出经商或务工农民弃包交回集体的土地,换取规划区农民的承包地;农民需跨村建房的,由镇、村协商进行土地置换。具备条件的农户可将户口迁到规划点所在地的行政村,并申请宅基地,原宅基地退还原村并复垦。

新农村住房建设低碳化途径 篇4

低碳经济概念是英国在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 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尽可能少的温室气体排放, 获得整个社会尽可能大的产出。为了遏制全球气候暖化, 必须削减碳排放量, 发展低碳经济,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明确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就“村容整洁”方面指出:长期以来农村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 污染问题凸显, 并要求在新村镇建设过程中, 做一个长期规划。在《纲要》的指导下, 各省、市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要求组织设计一批平面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节能安全农房设计方案, 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建设新型住宅。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耗能不断上升, 已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领域。2007年我国建筑能耗总计5.2亿吨标煤, 占全国总能耗的20%~25%。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预测, 2020年, 我国建筑能耗至少要到10~13亿吨标煤, 接近2000年我国全社会商品总能耗, 预计占全球能源消耗8%。而2007年我国农村居住面积约为230亿m2, 占全国居住总面积的60%, 农村建筑能耗占了全国建筑总能耗的37%。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农村的住宅建设将会不断扩大, 因此重视农村的住房建设, 利用政策、经济、科技等途径, 将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实现我国减排目标, 推动低碳经济进展起到重要作用。

2 农村住宅及资源特点

2.1 农村住宅特点

我国农村地广人稀, 传统农村住宅分散, 大都为庭院式单元住宅, 至2006年底, 我国农村户均住房面积为128平方米, 户均住房占地面积为51平方米。

从规划看, 目前住房建设缺乏规划, 布局不合理, 房型各有不同, 住房的水、电、气等能源供给的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污水排放不合理;从房屋结构看, 我国农村住房中绝大部分为砖混结构, 约占住宅比例的88%, 钢筋砼结构占4%, 砖木结构占8%;从住房设计看, 农村住房缺乏设计, 大都是农民自建房, 所以房屋的三通、采光、隔热、排污等很不合理, 功能区划分粗略, 卫生条件差;从房屋的施工看, 均以家庭为单位, 建筑规模小, 建设时间短, 在物料采购、运输、人力上都存在极大浪费。且施工队伍专业水平低、工艺落后, 缺乏质量监督。所以农村住房安全保障系数低, 防漏、防潮、保温节能差。

2.2 资源特点

我国农村具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以秸秆等自然清洁能源, 在消耗过程中都不会产生CO2排放。

太阳能是分布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根据国家气象局科学研究院对全国近700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显示,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全年日照总数在3000小时以上, 全年辐射总量在5.9×105J/cm2。太阳能资源丰富。农村的住宅多为庭院式住宅, 屋面面积大, 根据现有的光伏发电技术, 可将12%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据测算如将农村住宅屋面铺装太阳能电池, 则可满足家庭的用电需求。

我国地处亚洲大陆东南部, 季风盛行, 风能资源丰富, 风能能源总量为16亿千瓦, 其中10%左右可供开发利用。其中我国东南沿海及其岛屿、内蒙古和甘肃北部地区风力资源极其丰富, 风能密度大于200W/m2, 平均风速大于3m/s的时间大于6000小时。

生物能作为我国农村的传统能源, 总量超过了7亿吨。近年来, 我国农村家庭生活燃料逐步被煤、电、液化气能燃料替代, 生物能源的使用比例大幅下降。农作物秸秆不但没有作为生物能源加以利用, 反而直接焚烧, 向生物圈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大幅增加了农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3 新农村住宅的低碳化途径

3.1 充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新农村住房应根据农村的住宅特点和当地的资源特点,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选择合理的可再生能源类型。例如太阳能的利用要考虑日照时间和强度;农村风力资源较丰富时, 可有效利用风力发电。新农村住宅对各清洁能源的利用可如下图所示:

3.2 从住房的建设、使用、回收利用等重要环节控制碳排放

新农村住宅建设在尊重住户意愿的情况下, 当地政府应积极指导,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 改变以家庭为单位的零散、粗放的建筑施工。以便从住宅的施工、使用、回收利用各环节控制农村住宅的高能耗、搞排放问题。并可从以下方面具体控制。

在用材需求方面, 遵循低碳选材、就近取材、集中用材的原则。就近取材、集中用材, 减少材料的运输成本, 从而减少运输过程中消耗能源而形成的碳排量。低碳选材应从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选择低碳建筑材料, 另一方面, 采用钢结构、新型墙材、石膏砌块等可回收建筑材料, 可提高建筑寿命期结束后资源回收利用率。

在水资源回收利用方面, 设计中水回用系统, 将生活用水与饮用水系统分离, 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 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达到间接减排的目的。

在通风采光方面, 合理利用建筑通风, 增强建筑物门窗气密性。一方面合理设置建筑门窗, 引入自然通风, 以满足室内换气和夏季通风散热的要求;另一方面, 又需要保证建筑物密闭性, 避免空气渗透造成热损失。在采光方面, 农村住宅由于层高底, 可充分利用天窗采光, 消除采光死角, 减少照明能耗。

在住房隔热方面, 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建筑物的屋顶、门窗和墙体是建筑室内外的热交换通道, 减少围护结构的室内外传热, 稳定室内温度, 可以减少能量损失, 进而减少采暖、制冷等设备的能量消耗。

摘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积极有序的进行和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的背景下,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住房建设及农村资源特点, 探析了新农村住房建设的低碳化途径。

中国农村住房建设的成就 篇5

在我国经济建设以来,我国的农村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建国60年来,中国农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小城镇迅猛发展。我国农村建设工作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主要依靠农民群众、艰苦奋斗、建设和改造数百万村庄、发展数万个小城镇、持续改善农村和小城镇生态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社会和谐进步、为“三农”全局工作服务的路子来。中国广大农村展现出一幅幅特色鲜明、生机盎然的锦绣画卷。

城乡关系的根本性变化——进入到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综合国力还不强,农业必须为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提供积累。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除农房建设外,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相对缓慢。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乡人居环境产生了差距。新世纪以来,以5个中央一号文件为标志,城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城乡关系更加协调更加紧密。

第一,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繁荣,村镇规划和建设等也得到了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城镇化在引领国家发展,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全面增强。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至1999年的30.79%,2008年城镇化水平达到了45.68%,60年年均增长0.9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有6亿多人。

第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正在形成。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十七大报告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工作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决定。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实施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新格局。

第三,农村人口向城镇持续转移,农村聚落形态不断变化。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大幅增加,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本地就业和回乡创业相结合的有序转移就业新局面。近些年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始终保持在1.2亿人以上,跨省流动的在6000万人,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41.5%%。与此同时,农村的自然村和行政村的数量减少。2007年底,全国自然村、行政村(村委会驻地)从1990年的377.32万个、63.4万个分别调整到264.7万个、56.29万个。

村镇建设法规体系的形成——农村建设纳入依法规划、依法管理的渠道

60年来,我国农村经历了从自发建设到依法建设的过程。国家高度重视村镇建设的立法工作,先后出台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和《村镇规划标准》等法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下发《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村庄整治中规范农宅拆迁保护农民权益的意见》、《关于推进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颁布《村庄整治技术规范》,指导各地初步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有序推进、防偏纠偏和持续改善3方面机制。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增加了城乡协调和镇乡村庄规划的相关内容,为农村地区的规划建设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依据《城乡规划法》,村镇建设司正在加紧修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制定《镇乡村庄规划编制办法》,研究《乡村规划建设许可实施细则》,调研农房建设引导标准和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法规体系。各地也制定了一批地方性法规。截至2008年底,累计有83.5%的建制镇、54.4%的乡编制了总体规划,38.6%的行政村编制了建设规划;全国所有的省(区、市)、地(市、县)和75%的乡镇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村镇建设管理机构,村镇建设的企事业机构近万个,县、乡两级村镇规划设计室近500个,各类基层工作人员10万多人,有专业技术人员7000多人。

依据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三定”方案,2008年7月设立村镇建设司,专门负责统筹推进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拟定村庄和小城镇建设政策并指导实施,指导镇、乡、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农村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提出进城定居农民的住房政策建议,指导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组织村镇建设试点工作,指导全国重点镇的建设。农村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农民住房质量的明显改变——农民主要依靠自己力量解决居住问题

我国数亿农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通过自筹资金、自主修建、自我管理、自家使用,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住有所居”的基本目标。1957年和1980年,全国农房年末实有建筑面积分别为61.3亿平方米和98.3亿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为11平方米和11.6平方米,砖木结构所占比例不足20%。2008年,全国农房建筑面积235.9亿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3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2.1倍;现有住房建筑中90%以上是永久性、半永久性住房建筑结构,砖混及以上结构的农房占到60%以上,农房安全居住水平有了根本性转变。农村地区住房存量资产大幅度增加,仅1984年~2007年的24年间,农民群众共投入3.5万亿元建设各类农村住房,新增建筑面积13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存量约比城市多出近90亿平方米,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建设成就。

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通过灾后重建、大型水利工程生态移民定居点建设、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农村残疾人住房改造等,加大对农村困难住户住房建设的帮扶力度。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中央财政拿出40亿元资金,帮助农村试点地区改造近80万户农村危房,大力维护国家形象,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民生活品质逐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建设逐步开展,如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农村的道路、厕所、排水沟渠建设,人民公社时期和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推动了村镇规划和建设等。

改革开放以来,农房建设和农村道路、供电、供水、垃圾污水处理,以及农村家庭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深入调研和总结先行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部署了稳步推进村庄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12万多个村庄开展了村庄整治工作。1984年底全国通电村庄所占比例仅为45.6%,自来水受益人口只占农村总人口的4.9%。及至2007年,全国行政村中,主要道路硬化的占61.6%,实现集中供水的占46.7%,有垃圾集中堆放点的占31%,对生活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庄比例分别为3.4%和11.7%,村庄基础设施配置逐步完善。在村庄里建成一大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有了质的提高。

小城镇的迅猛发展——城镇功能不断完善、集聚效益逐步显现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小城镇发展与建设。早在建国初期国家最高领导人就曾明确指示:“城市太大了不好”,要“多搞小城镇”。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005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明确“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

近年来,小城镇的平均人口规模增加、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集聚效益逐步显现,城镇功能逐步由乡村型服务功能向复合型服务功能转变,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国建制镇由1979年的2851个增加到2008年的19234个,建制镇人口由1978年的4039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13785万人,全国建制镇(不含县城关镇)平均人口规模接近万人,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镇密集地区甚至出现了一批5万至20万人口的小城镇。2004年原建设部会同发改委等6部门,确定了1887个重点扶持发展的全国重点小城镇,有力地推动了小城镇的率先发展,也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改革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新的路径。

60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镇建设事业也在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发展。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必须将村镇建设工作纳入到国家“三农”工作大盘子中统一考虑,争取国家层面更多的支持;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接触农村实际、尊重农民意愿、服务农民需求;必须与时俱进推动村镇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变革,不断推动农村建设从无序建设向依法有序建设,从单一的工程建设向人居环境建设,从独立村庄建设向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转变,实现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村镇建设工作的基本方法,城乡统筹,分类指导,抓住村镇规划、农房建设、小城镇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的工作重点,推动全局性工作。

就各方面来说,农村的居住条件有了显著的发展。具体有以下进步方面: 1居住空间不断扩大

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村居民建房的欲望十分强烈,住房支出基本呈线性增长。197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8.1 m2;至2011年末,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2 m2,翻了四倍多,农民房子大了。据国家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数据,2005年底,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住房面积已达到人均29.68平方米,与2000年人均24.82平方米相比,增长了15.6%;与1990年的17.83平方米 相比,增长了66.5%;与1985年的14.70平方米相比,增长了101.9%;与1978年的8.1平方米相比,增长了266.4%。

2住房品质越来越好

在农村经济逐步发展的带动下,农民通过发展种养业、外出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农村住房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新建住房逐年递增,住宅品质越来越好。平房逐渐转向楼房,竹草土坯、砖木结构逐渐转向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2006年,全国农村住房中楼房的比重为30.5%,砖混和刚混结构的住房比重为45.4%。住房状况得到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房屋的抗灾性能(水灾、风灾等)逐步提高。房屋质量高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数据,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住房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大幅上升。2005年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已占到39.4%,与2000年的248%相比增长了14.6%。与1990年的6.8%相比增长了32.6%。与1985年的2.1%相比增长了37.3%。砖木结构住房比例占一半左右,基本保持稳定。2005年末为47.6%,2000年为54.8%,1995年为56.7%,1985年为50.8%。

3宅内生活设施逐渐完善

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迫切向往与城市一样的居住条件,室内配套设施也逐步向城市靠拢。许多农村居民家庭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还安装了空调和卫生厕所。普查资料显示,中国自来水普及率达48.6%,89.7%的家庭没有饮用水困难,64.9%的家庭主要饮用安全净化水和深井水;12.8%的家庭拥有水冲式厕所。村民参与规划,盖房得看图纸了。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截至2005年底,全国约有乡村人口9.49亿人,比1990年增加了5317万,但行政村的个数已由1990年的74万多减少到2005年的64万多;2005年,农民收入来源中,工资性收入已经占到36%,家庭经营非农业纯收入已经占到12%,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占到7%。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村庄规划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范畴,希望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

苏州市吴中区浦庄镇湖桥村是江苏省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6年请苏州市规划院的专家帮助村里做2006—2008年的3年规划。但是,专家只提供规划技术支持,规划草案发到了村里的每户人家,村民反馈意见的达到80%以上,然后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规划方案。如今的湖桥村,谁家盖房,先得看全村规划图,做到心中有数,再去找村干部,再也不能东建一户,西盖一家。湖桥村不仅规划出了自家住的房子,还规划出了用于出租的房子。

许多村庄或者集镇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印迹,一些村落和古民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农民集中居住布局规划一定要特别重视保护、挖掘和传承村镇的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等特色资源,在规划中融合村镇的历史文脉、山水特征和现代文明,尊重乡村的自然形态和人文传统,注重保留历史凝重感和文化气息。

当然,集中居住并不适合每个村。农村房屋建设要和农民的就业方式和生活水平相适应。不能为了实现所谓“城市化”而消除“庭院经济”,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一定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生活模式确定农村居住模式,不能片面追求集中居住。

政府投入跟上,住房环境改善。“十五”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除了通过村庄建设规划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外,还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引导农民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并不断加强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01年到2005年期间,中央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累计达840多亿元,直接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2000年以来,农业部还提出了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中央已累计投入60多亿元,直接建设农村户用沼气600多万户。加上地方政府和村民自己的投入,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推广应用农村户用沼气池1807万户,我国适宜地区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12.5%。

据国家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数据,2005年末,全国粮食主产区有69%的农村住户用上水冲式厕所,比上年增长47.3%;有10.5%的农村住户使用暖气,比上年增长27.5%;有9.1%的农村住户使用清洁燃料,比上年增长74%;有30.1%的农村住户饮用自来水,比上年增长10%;有54.2%的农村住户住宅外的路面为硬质路面。

4公共设施日趋配套

普查资料显示,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覆盖面有所扩大,给农村居民出行、就学、就医、娱乐和购物等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1)交通方面。95.5%的村和82.6%的自然村通公路,25.0%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进村公路路面以水泥路面居多,村内道路路面以沙石路面居多。

(2)教育方面。87.6%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9.4%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

(3)医疗方面。50.2%的村距离医院、卫生院在3公里以内,74.3%的村有卫生室。76.1%的村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6.3%的村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

(4)文化业余活动方面。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97.6%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57.4%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

(5)购物方面。34.4%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0.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化肥,5-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彩电。

5村居环境大有改善

近年来,中国以新农村建设、集镇建设为载体,使农村旧貌换新颜,逐步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同时,一般的农村住房都具有生活居住、农作物生产加工、贮存、晾晒等功能和区域,住房的简单使用功能相对完善,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本次普查的19391个镇中,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33.5%的村有沼气池,20.6%的村完成改厕。中国传统的农村家庭不仅是一个生活的家庭,还是一个生产的单位。住房与院落不仅要方便生活,还要承担自给自足的众多功能。收获的粮食要放在家里,干活的牲畜晚上要拴在圈里。既是住宅,又是仓库。所以,盖带院子的“三大间”曾一直是许多农民的梦想。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加了,盖房子速度加快了,“三大间”不再流行了。如今,大家比的不再是房子的大小和多少,而是房子样式、风格、装修。

1999年,建设部曾组织“面向21世纪的农村住宅”设计大赛,推出了一批风格各异,功能不同的住宅样板。河北、山东、云南等省的建设部门也都组织了农村住宅设计比赛,把获奖的设计推荐给农民。建筑专家与农民同吃同住,感受农村的生活,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农民共同设计、修改,甚至建设,设计建设出了既美观又经济实用的住房。随着自来水、罐装液化气和沼气在农村的大量使用,厨房和卫生间已逐渐进入室内,新的设计更加注重从功能上对室内空间进行有效划分,合理设置。

农村住房 篇6

原告高先生本为南谯区大王镇郝郢村的农民,1985年得到本镇林楼村的宅基地,并于1986年建成2层楼房4间和2间平房的住房。1991年高先生转为非农户口,为方便小孩上学,于1997年在滁城买商品房居住。同年9月3日,高先生与叶先生签订了“房屋买卖契约”。高先生将林楼村的农村住房作价53800元卖给叶先生,并约定过户手续及建房证由高先生帮助办理,后未办理,同时叶先生便欠高先生6300元房款未付。叶先生购买此房后,举家离开原籍来安县农村,并放弃了承包地、卖掉了住房,在南谯区大王镇靠贩菜维持全家生计。2008年3月,高先生反悔,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双方所签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叶先生退还所购六间房屋,高先生返还叶先生的购房款4.75万元。

【评析】

该案在处理中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由于高先生与叶先生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违反《物权法》第9条的规定,加之叶先生又未付清房款,所以应认定房屋买卖协议无效,双方各自返还。

另一种意见认为:高先生与叶先生的房屋买卖契约是双方自愿的真实行为,符合法律规定,高先生未按照协议约定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叶先生也未付部分房款,但叶先生的欠款行为不能导致房屋买卖契约无效。

笔者认为:高先生与叶先生的房屋买卖契约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是双方自愿的行为;双方的行为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故双方所签订的的房屋买卖契约应该有效,应驳回高先生的诉讼请求。

其理由如下:(一)高先生作为郝郢村民却取得林楼村的村民房屋宅基地,当初取得就是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1997年9月,原告高先生与被告叶先生自愿签定房屋买卖契约,至今已10年有余,双方签约时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标的物合法,协议内容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所以该协议真实合法有效,依法应予保护;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未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解除。本案诉争房屋,来源清楚,归属明确,叶先生从高先生处善意购得房屋自住,其欠12%房款与高先生未按照约定帮助办理建房等手续,符合本地交易惯例,被告的欠款行为不足导致合同无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1款第5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但法律、行政法规对农村房屋买卖并无禁止,仅限制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在农村建房;原、被告交易时被告叶先生系农村户籍,故此房屋买卖协议并未违反禁止性规定。

(三)因为本案的房屋买卖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之前,不适用该法的规定;现原告以签订房屋买卖协议严重违反法律规定,其出售该房屋属法律禁止性行为,未办理过户手续,也违背《物权法》第9条规定为由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双方的房屋转让协议无效等理由不能成立。

(四)针对本案,由于原、被告争议房屋坐落于农村,该房至今没有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考虑到大王镇街道的农村房屋目前现状大多没有房屋所有权证,且现叶先生举家生活在大王镇数年,唯有此一处住房;原告也有房屋居住,各自生活稳定。如果转让后不予保护,势必扰乱正常的交易秩序,也有悖诚实信用原则。最后,法院依据公平原则,综合考量双方利益和本案具体情况,认为原告的诉讼理由不能成立,依法不予支持,遂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生效后,双方均未上诉。

农村住房 篇7

一、提高认识, 完善保障制度的建设

推进四川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难点在危房改造。长期以来, 农村危房改造存在“两头热, 中间散”的局面, 中央和省里高度重视, 基层和群众愿望强烈, 但有的地方重视不够, 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和真抓实干;有的地方工作流于一般性号召, 工作力度不大, 措施落实不到位;有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密切, 未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因此, 要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工作职责。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 各级政府应加强领导, 成立由政府领导挂帅, 各部门参与的协调推进机构, 建设、发改、财政、国土、民政、环保、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卫生、扶贫、残联、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应发挥职能, 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目标, 密切配合, 共同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二是要制定相关政策, 做出工作进度安排。要结合四川省实际和试点情况, 学习借鉴其它省的试点经验, 制定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的相关政策, 并与相关惠农支农政策相衔接;要扩大改造范围, 提高资金补助标准;要结合新农村建设, 扶贫安居工程等项目, 科学合理地编制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要加强规划引导, 突出地方特色, 帮助贫困危房户建设最基本的安全、经济、适用、节能、节地、卫生的农房。三是要强化督促检查。各地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 层层签订责任书, 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 及时进行督促检查, 随时跟踪项目工程进展情况, 确保农村危房改造有序高效推进;要实行问责制, 对工作开展好的通报表扬, 对工作推进不力、违规违纪的将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二、整合资源, 加大保障资金的投入

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难点在资金的筹措。按照中央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要求, 结合四川试点情况, 按每户最低40平方米, 每平方米工程造价约需700-800元计算, 每户农村危房改造投入约需3万元左右。据西部各省试点的资料, 每户除了中央补助5000元外, 各级财政补贴资金最低为6000元, 最高为2万元, 基本保证了资金的投入。据调研了解, 四川省试点资金除中央补贴1.7亿外, 省、市县仅配套2.3亿, 资金缺口较大。筹措资金有三难, 一是低保户、困难户自筹建房资金困难, 有一定的等、靠、要情况。二是省内农村危房大都处于欠发达地区, 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困难。三是省内农村危房大都处于地质自然条件较差地区, 为满足抵御地质灾害、抗震防灾、防寒保暖等要求, 改造成本偏高。因此, 要保障资金的投入。一是要充分调动贫困农民群众改造危房的积极性, 教育危房户树立主人翁意识, 发挥建房的主体作用, 积极筹资、投工、投劳。二是要切实搞好地方配套;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危房资金纳入年度预算计划, 调整支出结构, 增加农村危房改造所需配套资金。要整合资源, 统筹规划, 将抗震安居、牧民定居、三房改造、沼气建设、人畜饮水工程、扶贫工程、林业工程、生态移民工程、金土地工程等项目有机衔接, 提高政策效应和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更多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 提供捐赠和资助。并通过制定贴息、担保等政策措施, 促进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贷款。

三、因地制宜, 建立实施保障体系

试论农民流动与农村住房建设 篇8

一、农民流动基本状况和原因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 在农业饱和就业的前提下, 除了被当地乡镇企业吸收的劳动力之外, 大多数的农民人口处于流动或者半流动状态。根据统计,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全国大约有8000万至1.2亿农民处于流动状态。这一数字主要是指流出县境外的人口。

在我国, 农村人口众多而且未经前现代化时期农业商品化的改造和消化直接卷入现代化浪潮, 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如何将堆积在土地上的众多农村人口解放出来, 便成了20世纪以来世界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50多年前, 费孝通教授便致力于这一问题的探究, 他认为我们的民族“从这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 自然也会受到土地的束缚”。费孝通教授曾以英文出版了一本名为《被土地束缚的中国》 (Earthbound China) 的书, 他认为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将亿万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具体途径是乡村工业化。农民流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也是现代化的起点。但是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农民流动了, 一切都好了, 就有利于建设现代化了, 就能带动经济发展了。从农民流动的成因看, 它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必然结果, 也是农业不发达的客观产物。由于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 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结构落后, 使农民普遍对农业感到失望, 于是, 农民们寄希望于打工挣钱这条道路上了。

二、农村的住房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据调查, 目前农民消费支出的先后次序是:建房、子女教育、婚嫁、家用电器和日常消费品。建房与装修房屋仍是农民消费的首要选择。与城镇居民一样, 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在住房消费方面的支出也不断增大, 居住质量、居住条件改善在农村居民提高生活消费水平的目标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居住类消费支出由1999年的203.6元提高到297.2元, 增长46%, 可见, 新的一轮建房与装修房屋热已在农村兴起。

目前, 我国农村居民在住房消费上表现出了新问题, 那就是住房投资过度, 布局不合理, 甚至有大部分的农村住房面积过大, 出现了一种“空心房”, 那就是有大量住房, 面积过剩。这种现象的发生, 与农村人互相攀比而缺乏理性投资有关, 很多农村居民认为, 房子大, 外表气派就是有面子, 而忽视了房子里面的内容, 许多外表气派的住房里面连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建房是许多农民一辈子的大事, 许多人外出打工辛苦挣钱, 就是为了回家建一座新房。这几年, 农村里又出现了许多漂亮的小洋楼, 虽说起那么大的房子又没有几个人住, 很是浪费, 但别人看得心痒痒的, 有些农民为了相互攀比, 甚至举债建房。显然, 农村住房消费的过快增长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合理规划, 宅基地浪费了大量良田好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农民自建住宅急剧增加, 标准也越来越高, 单个家庭建房占用的面积越来越大。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 曾试图通过对农民住宅地使用收费办法, 来抑制过多土地的占用, 事实证明并非有效之举。由于缺少强制性规定, 农村建房随意性较大, 追求超大面积住宅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一方面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 一方面也增加了建材用量, 加重了农民负担。据调查, 随着农村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高, 未来5年将有14%的家庭准备修造新房, 户均支出约11万元, 平均每年增长7.4%。有14.6%的家庭准备装修住宅, 户均支出约2万元。由于住房支出仍是今后农民消费的重要部分, 这一趋势将会挤占农民其它消费份额。在这种情况下, 为农民建房“立规矩”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农村住房投资过度

1. 城市化水平滞后于非农化水平

城市化发展的过程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是身份的转换过程, 同时也是居住地的转换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 理当是农村住房投资的有效减少。而我们的现状是农村的建房热潮有增无减, 现在, 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非农产业, 也就是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 但是没有形成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 致使农村居民的职业转换与居住地转换不一致, 收入源转换与身份转换脱节。

2. 农民缺少有效的投融资渠道

一方面, 在目前土地分散的家庭小规模经营情况下, 农业收益比较低, 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向农业作更多投入, 只好进行住房投资;另一方面, 在紧缩性的金融政策下, 客观上讲, 在没有开辟出更有效的的储蓄和投资渠道的情况下, 会逼迫农民收入投向住房, 令农民将住房作为财富储藏手段。

3. 农村落后的投资和消费观念

中国农民由于政策因素长期被束缚于农村, 加上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乡土情结, 农民往往遵循锁定的路径, 将有限的资金投资了住房, 而较少以投资的眼光看待建房行为。农民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流活跃, 不论你是属于哪个群体的成员, 在作较大决策时, 公众意见或内部示范作用给决策个体各种有形无形的影响, 使他自觉不自觉地跟从大多数人的行为。有些农民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盲目跟风, 攀比建房。有很大部分农民家庭全部在外面打工, 闲置的房子几年没人住, 但是村里人盖了三四层小楼, 自己也要盖一个更好的小楼, 即使闲着, 也不能落后于人。因此, 攀比和从众心理会强化农民的住房支出。

4. 农民流动对住房建设的影响

每年, 各地的输出人员能寄回大量的资金, 这些资金是农民人均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面已经提到, 我国农村掀起了建房热潮。在我过农村建房资金60%来自外出打工的收入。外出务工人员不仅带回了大量的资金和和各种技术, 而且带回了经济发达地区的新观念和新思维, 带回了当地非常稀缺的外地人缘关系和市场信息资源。其中一部分人返乡后成了当地发展经济的能人和致富带头人。从这点看, 农民流动拉动了农村的住房消费, 对农村住房建设是起了推动作用的。但是, 由于住房消费的缺乏理性, 导致了农村资源的大量浪费, 不仅浪费的是建筑材料, 建设资金, 有些住房还占用了大面积的良田, 导致农村中耕地面积减少, 这些从长远看来是远远得不偿失的。

甘肃农村住房建筑节能技术探讨 篇9

据统计,建筑能耗约占我国全部能耗的30%[1],有些地区已接近40%[2]。我国目前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相当于同纬度发达国家的2~3倍,为与我国北方气候条件相似的德国的2.5倍,节能潜力很大。清华大学的一项大规模农村建筑、能源和环境综合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商品能源在整个农村地区生活用能中已经占到60%,生物质能只占到40%。而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使用薪柴和秸秆等生物质能的比例占到80%以上。伴随着农村人口对提高室内舒适度的要求,农村住宅建筑能耗的比例将会逐步提高。可见搞好农村建筑节能是实施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甘肃已建农村房屋建筑约3.8亿平方米,很多建筑建造随意,缺少规划和合理的建筑设计。大部分农村家庭都住在以围墙和房屋围成的院子里,房屋大多为单进深一层的平房,不同功能的房间大概以四合院的形式分在院子四周,见图1。

这种单进深的一层房屋体形系数大,不利于冬季保暖,各种功能的房屋建筑比较随意,缺少规划,浪费建筑材料影响使用及生活卫生,既不利于生活舒适性的改善也浪费土地。住宅外墙材料是以机制红砖和土坯为主,窗为单玻木窗,门为单板木门且长时间开启,门口周边无任何密封 ,屋顶地面基本无保温隔热措施;寒冷季节的主要取暖方式是利用煤炭炉和土炕, 室温均在9℃以下 , 室内的舒适度极其不好,能源利用率极低 , 同时还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强建筑物建造前的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加强农居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因地制宜选用建筑节能材料,开发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及生物质资源 ;合理利用地方采暖节能技术;降低农村住房能源消耗,提高农村住房的舒适度 ,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工程技术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1 适合甘肃农村住房的建筑节能技术

1.1 建筑规划设计与节能

新建建筑的早期设计规划将影响建筑物使用周期的耗能,影响建筑物的规划节能设计应从建设选址、建筑布局、建筑方位朝向、建筑间距、冬季季风主导方向、太阳辐射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构成小区气候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条件的有利与不利影响,通过建筑的规划布局改善居住条件,形成有利于节能的微气候环境。

建筑物选址应首先选择向阳的原则,利用阳光冬季采暖是最经济最合理的有效手段,所以建筑的基地应选择在向阳的平地或山坡上。为更好的吸收太阳辐射,应将向阳的墙面和屋顶涂成深颜色。避免“霜洞”,由于寒冬的冷气流在凹形基地会形成冷空气沉积,造成“霜洞”效应,故节能建筑不宜布置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形基地。避免“不利风向”。[3]甘肃省全省平均风速1~5 m/s,河西走廊北部及高山地区平均风速3~5 m/s,河西走廊其余地区3 m/s左右,河东1~3 m/s。其中大风天气都集中在冬春季,正是需要采暖的季节,风向多为西北风,合理选择封闭或半封闭周边式布局的开口方向和位置,少开面向西北面的门窗,使建筑群达到避风节能目的。避免“雨雪堆积”,地形中处理不当的“槽沟”,会在冬季产生雨雪沉积,雨雪在融化(蒸发与升华)过程中将带走大量热量。优化建筑物的体型,为了减少热损失,节约能源,要把建筑的“体型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而如果建筑平面布局复杂,层数少、凹凸太多,就会造成外表面积增大,建筑热量损失增加。甘肃地区乡村民居通常是以户为单位的一层独立式住宅,以几种典型户型(建筑面积60~120 m2)为例,其形体系数在0.7~0.8[4],对乡村建筑的节能极为不利,因此,宜加大进深,最好采用两户或几户联立式布置,以降低体型系数。由于外窗的传热性能比起外墙和屋面高达4~5倍,一般门窗及其缝隙的热量损失达到建筑物全部热损失的近一半,所以建筑在满足采光的要求时应尽量少开窗,且应把窗开在南面,已更好的获取太阳光,并减少冬季冷风灌入。在外门设一个防寒门斗,可减少冷风进入室内,特别是面向北向开的门设防寒门斗可减少冷风吹袭,门斗尺寸要满足人员进出及使用需求并密封良好。见图2。(假定北面为冷风面)

甘肃大部分地区处在太阳能丰富或较丰富地区,有着很好的太阳能利用的自然条件,农村地域宽广,结合太阳能利用的太阳房是农村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太阳房设计要因地制宜、遵循适用、坚固、经济,并注意建筑造型美观大方。选择太阳房的建造位置时,要避免周围地形、地物(包括附近建筑物)对建筑南向及东、西向15°朝向范围内在冬季的遮阳。太阳房平面布置及其集热面应朝正南或南偏东、偏西15°范围内为宜。避免建筑物本身突出部分(挑檐、突出外墙表面的房柱等)在最冷的1月份对集热面的遮挡。建筑平面内部组合时应将有严格温度要求的房间尽量朝南布置,并尽量避开边跨。对主要使用时间在晚上的房间,应优先选用蓄热性能较好的集热系统和集热部件,以使晚间有较高的室温。主要居室在无辅助热源的条件下,室内平均温度应达到12℃;室温日波动范围不得大于10℃,且夏季室内温度不得高于当地普通房屋。太阳房按传热过程分为:直接受益式、间接受益式、隔断式采暖;按集热—蓄热系统分为:蓄热墙式、集热蓄热墙式、附加阳光间式、屋顶浅池式、自然循环式;按太阳房的功能可分为:太阳暖房、太阳冷房、太阳能空调房;按所需机械动力的有无分为:主动式太阳房、被动式太阳房。下面为适合甘肃地区农村住房使用的一些被动太阳房的图例,见图3~图5。

通过各地实践和测试资料表明[5]:与同类普通房屋节能率30%相比,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可以达到的节能率在60%以上。与节能50%的普通民房建筑比较:被动式太阳房的整体造价估算高出25%左右。与节能65%的普通民房建筑比较:被动式太阳房的整体造价估算高出15%左右,经济回收期一般在3到8年之间,具有较好的经济可行性。

适合甘肃地区农村住房的主动太阳房则需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以满足生活用热水需求,尽量做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还可以推广太阳灶用于炊事需求。

针对甘肃农村住房现有的不合理状况,结合甘肃省的气候自然条件及社会发展需求。以下为适合甘肃农村地区住房建筑节能、居民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及未来发展的典型户型结构平面图见图6。

该户型加大了房屋的进深,减少了房屋的形体系数;尽量把卧室和起居室放到了南面,把储藏室,厨房房间放到北面,提高冬季居住的舒适性;在南面增设阳光间,阳光间内墙及地面选用储热性能好的材料,提高了室内温度,在阳光间内可栽种一些花木,可美观及改善室内环境;在迎风面增设防寒门斗,减少了冬季冷风渗入。

1.2 建筑维护节能技术

加强建筑物围护结构(指外墙、屋面、楼地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利用节能型门窗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是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达到建筑物冬暖夏凉的重要措施。

(1)外墙保温隔热:

目前我国外墙保温隔热主要有三种形式(指外承重墙),即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夹芯保温。据有关机构测试表明[6],墙体不做保温处理其能耗会占到建筑能耗的50%,如果做保温处理则约占10%~15%,所以做好外墙外保温对建筑节能的意义是很大的。

现在普遍使用的有机保温材料中聚苯板、挤塑板与聚氨酯板保温性能好,施工简便;无机保温材料中保温砂浆、珍珠岩保温板相对保温性能较差;矿棉板、泡沫玻璃板价格昂贵施工复杂。从保温效率、施工技术、耐候性、经济回报几方面综合考虑。甘肃地区外墙外保温用60 mm左右的EPS保温系统最为适宜[7]。

(2)屋面的保温隔热:

农村住房各种类型的屋面均应设置保温层,保温层应覆盖整个屋面。木屋架屋面保温层可设置在斜屋面上也可设置在吊顶上,钢筋混凝土屋面保温层应设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上。

(3)地面保温防潮:

室内地面温度较低,相对比较潮湿,不利于建筑节能。因此应做好地面保温防潮处理。

(4)外门、窗保温:

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和甘肃农村住房的具体情况选好节能型的外门外窗,有条件的地区,宜采用中空玻璃塑钢窗[8]。据有关资料介绍,单层玻璃钢窗的传热系数K=5.8而单层玻璃塑料窗的传热系数K=4.2,可减少传热量27.5%。如果做成双层玻璃塑料窗,其传热系数值K可减至2.0~2.2,甚至更小,这是塑料窗作为节能门窗的有利条件之一。如再采取提高气密性的措施,将达到较好的节能的效果,因为外门外窗是建筑物节能的最关键部位,在能满足室内采光通风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外窗的面积。

1.3 地方节能采暖技术

甘肃农村住宅一般是一家一户,独门独院;既有住房多为一层建筑,砖墙或土坯墙,新建住房多为单层砖墙或保温外墙,保温屋面。

农村住房采暖多数是一家一户单独设采暖设备,采暖方式一般为火炕、火墙,也有简易的散热器采暖系统,其热源为钢质火炉;还有单一火炉采暖,也是钢质的。用火炕、火墙采暖,炕体、墙体材料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省投资。在燃料上可以采用有机质材料杂草、碎屑或煤炭;在使用上可以一火两用,节约燃料,符合居者生活习惯,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室内温度。简易散热器采暖系统设备简单、系统小,不要锅炉和水泵,也不要软水器。一个系统仅带3~5组散热器;节省投资、节省暖气费;节省燃料、适应多种燃料(各种秸秆)环保好;不占房间使用面积,室内布置灵活(见图7、图8)。

本图特点是:火炉比散热器低、没有水泵、水箱(膨胀罐)装在供水总立管顶端,比散热器高,比最高水平干管高20 cm。

2 结语

根据甘肃农村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既有住房的状况,在对农村住房建筑节能影响比较大的建筑前期规划设计、建筑维护结构做法、新能源的利用、地方采暖节能技术几个方面系统的对甘肃农村住房建筑节能进行探索分析。对农村住房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较好的指导建议。

摘要:本文针对甘肃农村住房的节能现状,从建筑规划设计、建筑维护、建筑材料、新能源利用、地方采暖技术等以上几个方面,对适合甘肃农村住房节能的节能技术进行研究与总结,将对甘肃农村住房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很好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农村住房,建筑节能,节能技术,太阳能利用

参考文献

[1]韩喜莲,王瑛,周茗如.办公楼改造的节能设计[J].低温建筑技术,2010(2):111-112.

[2]刘胜,孔杰,阮文易,周茗如.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改革现状及对策[J].节能技术,2010,28(2):150-153,181.

[3]邓振镛,谢金南,刘德祥,尹东.甘肃气候特点与开发利用[J].甘肃气象,1998(16):14-17.

[4]赵华,金虹.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本土生态技术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2):235-237.

[5]刘叶瑞,张学东.被动式太阳房技术及应用前景[J].新能源产业,2007(2):34-37.

[6]洪艳惠.外墙保温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1(4):200-201.

[7]周茗如,孔杰,阮文易.外墙外保温系统适宜性风析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6):116-118.

关于改善农村住房条件问题的讨论 篇10

关键词:住房建设,政府职能,规划建设,生态环境,观念

一、我国农村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

1、过去的状况。

以前, 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管理, 统一分配”的住房制度, 这种状况适合低水平的生活状态, 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2、近期的状况。

自“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以来, 政府把它全面的贯彻了下去, 切实的给农村居民带来了福音。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政府下发文件, 只要农村居民有意愿按照规划盖新房, 政府将免费提供盖房所需的砖。这样一来, 盖房的投入就减少了许多, 因此基本上所有的农村居民都同意盖新房。在得到居民的支持后, 新农村的各项规划就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了, 乡镇政府带领各个村支书进行了总体规划, 又由各个村支书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具体部署。一时间, 居民抽签选房址, 道路的规划建设等各项工作开展的异常顺利, 住房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

二、农村住房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在建设中职能欠缺。

众所周知, 农村是因为各项条件不够好, 所以才要有所改善, 但是建设中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方面存在欠缺, 公共服务方面依然薄弱。如政府虽然为建房的居民免费提供了砖, 但是运输问题却要居民自己解决, 包括找车还有缴纳过路费, 这样直接导致了运输费的上涨, 到居民手中的实惠被中间环节剥削殆尽。而且城乡结合处的路况条件非常差, 路面难以承受源源不断的运输带来的压力, 导致了路面坍塌, 这将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很多基层政府对于易出“政绩”和实现自身利益的一些公共产品, 有非常高的供给热情。但是对于文化设施建设、市场信息提供等, 则不愿提供或提供不足。在新农村建设中, 在担负社会管理、提供公共物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政府担负着主要责任, 所起的作用也是其他组织和公众无可比拟的。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房屋质量存在隐患。

房屋的选址方面是按照抽签抓号的方式选定的, 但政府事先并没有让相关部门测定选址是否适合建房, 延边州是山区地带, 地势起伏相对较大。选址不合理将直接导致地基不牢固, 影响房屋质量。再者, 在建设过程中, 劣质建材普遍用于住宅建设中, 究其原因, 应该是农村建设市场管理不规范, 劣质建材产品随处可见, 其质量控制更是一个盲区, 一方面农民缺乏建材方面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是对价格要求不能太贵, 对质量要求较少。质次价廉建材就有市场前景;再一个原因是工商、技术监督、建设等部门对农村市场疏于监管, 农民所购的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 大部分无产品合格证, 也谈不上取样做复检试验。

3、居民本身的观念影响房屋建设。

中国人的住房观念是相当传统的, 并且农村普遍都是三代同堂, 有一个大家长。老年人对自己居住生活多年的地方有浓厚的感情, 基层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要采取合适的方法, 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农村的院落是居民使用多年的私有财产, 街道的规划要占用大面积的院落, 人们的心里难免会产生抵抗情绪, 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农村的整体规划进程, 也将影响邻里关系。因此, 基层的协调尤为重要。

4、当地环境对住房建设的影响。

延边州是多山地区, 因此农民建房所用的石头基本上是就地采掘, 这样直接导致了山体的垂直变化, 当下大雨时, 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延边也处于火山地震带, 但是长期以来, 广大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淡薄, 所建的房屋基本上没有进行抗震设计, 没有采取抗震设施, 住房的抗震能力普遍低下, 所以当发生小震级的地震时, 也会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 公共设施的破坏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规范农村住房问题的对策

1、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职能。

乡镇政府的职能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履行经济发展职能。在建设过程中, 乡镇政府要抓好建材方面的监管, 以保证房屋质量, 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 同时要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使农民增产增收, 来减少农民为盖新房所承担的压力, 还要加大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的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 培养造就大批适应现代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第二是围绕“乡风文明”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对乡村社会进行管理, 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加强综合治理, 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调节和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和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抓好农村思想建设,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乡村社会文明新风。第三是围绕“村容整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抓好公共服务, 提供公共产品, 政府责无旁贷, 在建房过程中, 要组织好农村产品的供应, 提供各个方面的保障, 尤其是生产方面的保障, 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管, 把“有形手”和“无形手”结合起来, 规范市场秩序,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坚持高水平的规划与建设。

乡村的住房虽然规定了统一标准, 但是真正落实到实处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基层部门下大力狠抓。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 包括土地利用、房屋建设、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都要有统一规划, 并且要加强宣传, 把规划落到实处。同时要在设计住房、定点放线、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方面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3、注重生态环境, 促进和谐发展。

在建设中, 对石头的无限制开采必然会有恶果, 因此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对资源的使用要先申请后开发, 减少盲目性。同时在后续建设中, 应植树造林, 防止水土流失。基层组织要加强宣传, 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对水资源的使用方面, 也要有合理的规划, 保护日益减少的水资源, 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安生.新农村住宅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山西建筑, 2008 (23) .

[2]高乐胜.当前农村住宅建设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城乡建设2007 (04) .

[3]王宏强.政府角色定位刍议[J].江汉论坛, 2004 (12) .

[4]胡忠英.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

[5]刘龙.浅谈农村住宅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 2007 (33) .

农村住房 篇11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做好农村承包土地(指耕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统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流转有关要求,以落实农村土地的用益物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出发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稳妥有序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增加农业生产中长期和规模化经营的资金投入,为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和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依法有序。“两权”抵押贷款试点要坚持于法有据,遵守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先在批准范围内开展,待试点积累经验后再稳步推广。涉及被突破的相关法律条款,应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试点地区暂停执行。

二是自主自愿。切实尊重农民意愿,“两权”抵押贷款由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自愿申请,确保农民群众成为真正的知情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流转土地的经营权抵押需经承包农户同意,抵押仅限于流转期内的收益。金融机构要在财务可持续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

三是稳妥推进。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前提下,妥善处理好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机构、政府之间的关系,慎重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工作。

四是风险可控。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完善试点地区确权登记颁证、流转平台搭建、风险补偿和抵押物处置机制等配套政策,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平稳实施。

二、试点任务

(一)赋予“两权”抵押融资功能,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在防范风险、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政策基础上,稳妥有序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强制度建设,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土地权益作为改革试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两权”抵押融资功能,明确贷款对象、贷款用途、产品设计、抵押价值评估、抵押物处置等业务要点,盘活农民土地用益物权的财产属性,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二)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强农村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结合“两权”的权能属性,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担保、风险控制等方面加大创新支持力度,简化贷款管理流程,扎实推进“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切实满足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剩余使用期限内发放中长期贷款,有效增加农业生产的中长期信贷投入。鼓励对经营规模适度的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

(三)建立抵押物处置机制,做好风险保障。因借款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需要实现抵押权时,允许金融机构在保证农户承包权和基本住房权利前提下,依法采取多种方式处置抵押物。完善抵押物处置措施,确保当借款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承贷银行能顺利实现抵押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抵押物处置应与商品住房制定差别化规定。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中宅基地权益的实现方式和途径,保障抵押权人合法权益。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抵押物处置,受让人原则上应限制在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范围内。

(四)完善配套措施,提供基础支撑。试点地区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住房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对通过流转取得的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农民住房财产权设立抵押的,需将宅基地使用权与住房所有权一并抵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部署,探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机制。依托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完善多级联网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建立“两权”抵押、流转、评估的专业化服务机制,支持以各种合法方式流转的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用于抵押。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有效调动和增强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

(五)加大扶持和协调配合力度,增强试点效果。人民银行要支持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参与试点,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再贷款支持力度。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要研究差异化监管政策,合理确定资本充足率、贷款分类等方面的计算规则和激励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地区要结合实际,采取利息补贴、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公司、利用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提供担保、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建立“两权”抵押贷款风险缓释及补偿机制。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和农民住房保险工作,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人民银行会同中央农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税务总局、林业局、法制办、银监会、保监会等单位,按职责分工成立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指导小组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指导小组(以下统称指导小组),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各项要求,按照本意见指导地方人民政府开展试点,并做好专项统计、跟踪指导、评估总结等相关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

(二)选择试点地区。“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以县(市、区)行政区域为单位。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主要在农村改革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较好的地区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原则上选择国土资源部牵头确定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开展。省级人民政府按照封闭运行、风险可控原则向指导小组办公室推荐试点县(市、区),经指导小组审定后开展试点。各省(区、市)可根据当地实际,分别或同时申请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三)严格试点条件。“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住房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率高,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全,交易行为公开规范,具备较好基础和支撑条件;二是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较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势头良好,具备规模经济效益;三是农村信用环境较好,配套政策较为健全。

(四)规范试点运行。人民银行、银监会会同相关单位,根据本意见出台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管理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管理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本意见和金融管理部门制定的“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信贷管理制度并制定实施细则。试点地区成立试点工作小组,严格落实试点条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支持政策,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后,送指导小组备案。集体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草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可参照本意见执行。

(五)做好评估总结。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及时提出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建议,加快推动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人民银行牵头负责对试点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和指导,开展年度评估。试点县(市、区)应提交总结报告和政策建议,由省级人民政府送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形成全国试点工作报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全部试点工作于2017年底前完成。

(六)取得法律授权。试点涉及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七条等相关法律条款,由国务院按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允许试点地区在试点期间暂停执行相关法律条款。

国务院

2015年8月10日

农村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探讨 篇12

农村住房, 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依法无偿取得的宅基地上自行建设的住房, 以及合法购买或者继承的建设在农村宅基地上的住房。农房具有生活和生产资料双重功能, 是农民重要的资产形式和获取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福利和保障得以实现的基础。[1]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村居民住房条件也得到不断改善, 对于农村居民的生活安定和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在看到农村居民住房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农村住房领域仍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 亟需得到合理解决。

1.农村居民住房现状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 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2002年到2011年逐年增加,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2002年的24.5平方米增加到2011年的32.65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2002年的26.5平方米增加到2011年的36.24平方米。可见,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均不断增加。对比城乡居民住房面积,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略高于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两者差值最小为1.5平方米, 出现在2004年;最高为3.59平方米, 出现在2011年。单纯从住房面积来看,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略高, 但考虑到城乡住房特征的不同, 住房面积略大并不能说明农村居住条件优于城镇。

根据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008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四号) , 2006年末, 农村居民住宅类型主要为平房。其中, 居住平房的14774万户, 占66.8%;居住楼房的6750万户, 占30.5%;居住其他类型住房的584万户, 占2.7%。住宅结构主要为砖木和砖混结构。住宅为砖木结构的9799万户, 占44.3%;砖混结构的8706万户, 占39.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335万户, 占6%;竹草土坯结构的2124万户, 占9.6%;其他结构的144万户, 占0.7%。因此, 从建筑质量来看, 城镇居民住房的安全性要远远高于农村住房。

同样来自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 2006年末, 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 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 33.5%的村有沼气池, 20.6%的村完成改厕。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 11.7%的乡镇有公园, 71.3%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95.5%的村和82.6%的自然村通公路, 25.0%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进村公路路面以水泥路面居多, 村内道路路面以沙石路面居多。从农村居住配套设施来看, 与城镇居民更是没法比, 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财政投入,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农村居民居住生活更加便利。

2.农村居民住房消费支出

在图1中, 柱状图反映的是城乡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在人均收入中所占比重, 采用左边刻度来刻画其数值;折线图反映的是城乡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 右边刻度来刻画其数值。由上图可知,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在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始终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两者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可见, 农村居民住房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较高, 建房资金紧张, 很多农民长期攒钱的目的就是盖房子, 负担沉重。从居住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来看, 即折线图反映的情况显示,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也要高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仅次于食品消费支出, 在消费支出中排在第二位。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来看, 从2002年开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11倍, 一直到2011年的3.13倍, 始终在3倍以上, 最高时的2009年达到3.33倍。因此, 农村居民住房消费应该得到政策支持, 让农村居民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 缩小城乡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

二、农村居民住房存在的问题

1.浪费土地现象严重

由于缺乏整体统一的合理规划, 农村所建房屋大多呈分散状态。很多农村居民建新房并不拆除原先的旧房, 一户多宅的现象普遍存在, 即使拆除了原来的老住房, 宅基地也并未得到有效改造复耕。农村居民宅基地的选址一般考虑生产、生活的方便程度等因素, 以自然院落形式分散居住、占用耕地建房的现象极为常见, 这都导致农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加剧了人地矛盾。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 农村经济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 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家庭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据主导地位, 许多农村的孩子在城镇读书, 有的农村家庭已经举家迁入城镇居住, 但是由于城镇生活的不稳定、户籍限制等, 使来自农村的务工者难以在城镇长久安居, 只能在城乡之间过着季节性的候鸟式生活。即使有的农村务工者在城镇买了房子, 农村的房子也留着, 以备出现意外风险, 于是出现了很多空心村现象, 许多农村住房空置。

2.农村住房保障水平低

自我国住房分配体制改革以来, 虽然住房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 但保障对象限于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被排斥在外。当然, 这种制度安排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模式有关。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房价不断攀升, 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异常严峻, 在这种背景下, 优先考虑建立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也在情理之中。但是, 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 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已得到逐步完善, 农村住房保障的问题却开始凸显, 单一的宅基地保障制度已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居住需求的满足, 无法促进农村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宅基地福利保障制度仅仅是低水平的住房保障制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居民生活条件需要改善, 尤其是农村低收入群体, 其居住水平较低, 仅仅靠一块被限制流转的宅基地无法满足其生活水平的提高的要求。

3.农村居民住房价值低

农村社会保障与土地制度紧密相连, 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两项保障制度。为了实现宅基地对农村居民居住的基本保障功能, 我国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身份”色彩的宅基地制度, 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仅限于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享有, 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包括城镇居民不得享有宅基地使用权, 城镇居民不能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和住宅。农村住房虽为农村居民的合法财产, 但现行法律制度却严格限制其流转和买卖。随着城镇住房分配体制改革和住房市场化的推进, 城镇居民住房可以上市自由买卖, 一方面提高了住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也使得城镇住房成为城镇居民最重要的财产, 对于提高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农村宅基地制度的限制, 不能自由买卖的农村住房, 其财产性价值较低, 也不能用来进行抵押融资, 不利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对资金需求的满足。

4.农村住房金融制度缺失

长期以来, 农村居民建房购房往往主要靠省吃俭用、长期积攒来筹集资金, 不足部分也大多向亲戚朋友借款或向民间高利贷者借贷, 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比例很小。调查表明, 在自筹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农村居民建房借款的比率高达70%, 由于农村居民从正规金融机构难以得到贷款, 许多农民都是向亲朋好友或者民间高利贷者借款建房。民间借贷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 由于其不规范, 产生了较多的金融诈骗、借贷混乱的问题, 扰乱了农村金融秩序, 影响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按目前的收入水平, 一般农民承担债务的能力较低, 大部分农村居民不具有能够进行抵押的财产性物资, 尤其是农村土地不能进行抵押融资, 这就使得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向农村居民进行贷款, 因此, 农村居民要想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进行住房贷款消费很难。随着农村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的凸显, 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农村住房金融政策, 保障农村居民住房消费资金的筹集, 不断改善其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三、农村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

针对农村居民住房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状, 亟需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作为实行于城镇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通过具体政策设计的改变, 辅以相应的配套措施, 应该也能为农村居民住房筹集资金发挥重要作用。

1.制度建设

(1) 机构设置。

考虑到现有的城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一系列监管机构的设置, 可以在现有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构建办理农村住房公积金的分支机构。将现有的城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改变成城乡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内部划分为城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农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一个负责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使用, 一个负责农村居民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使用。为了方便农村居民办理住房公积金, 在各乡镇设置住房公积金储蓄所或者在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 如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银行内部设置住房公积金储蓄部门, 该储蓄所或储蓄部门隶属于农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并开设住房公积金储蓄专户, 为农民缴存住房公积金服务。

(2) 资金筹集。

城镇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是单位、职工各负担一半, 而农民却没有单位, 但要体现出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性功能, 因此可以采用“住房互助, 国家贴补”的原则。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住房情况, 制定不同的缴存标准、补贴标准和缴存模式。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 地方财政较为充裕, 可以由地方政府来担负补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 当地财政紧张, 可以由省级或者中央财政来担负补贴。另外, 也可以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减免的方式予以政策优惠, 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的减免, 进一步体现国家对农村住房的扶持。考虑到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还较低的现状, 较多家庭可能没有过剩的储蓄能力, 同时在住房公积金便民原则的导向下, 农村住房公积金可以实行参储自愿、国家贴补、住房储蓄有奖、利率优惠等原则进行管理。

(3) 资金使用。

农村住房公积金应该和城镇住房公积金统一管理和使用, 实行多存多贷、少存少贷。对于农村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给以更大的政策优惠, 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鼓励农民积极缴存住房公积金, 合理使用住房公积金, 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建设或购买的支持作用。实行农村住房公积金储蓄略高于一般的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贷款低利率甚至无息等惠农住房政策, 吸引较多的农村居民缴存住房公积金, 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考虑到合理利用农村土地, 在资金使用上, 提倡集中建设公寓式住宅楼, 并以旧村改造为主, 符合政策导向的项目就容易得到优惠的贷款。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 在统一的利率优惠前提下实行不同的贷款利率, 收入越高贷款利率越高, 收入越低贷款利率越低。在贷款担保上, 可以考虑农村土地贷款抵押问题, 允许农村居民利用手中的承包地和宅基地进行抵押贷款;可以通过设计第三人质押或第三人担保的形式来解决。另外, 随着资金规模的扩大, 农村住房公积金保值增值问题也凸显出来, 可以和城镇住房公积金一起开展相应的投资业务, 在保证低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寻求高回报, 使住房公积金能够保值增值, 在更大程度上服务民生。

(4) 资金监管。

在全国层面设立中央住房公积金政策金融中心, 在各省设立省住房公积金政策金融分中心, 把全国范围内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一脉贯通。在每个地级市设立市一级的城乡住房公积金管理分中心, 下设城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农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农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除在市一级的办公机构外, 重点在各乡镇设立住房公积金储蓄所或储蓄部, 负责农村住房公积金业务的办理, 方便农村居民。纳入整个城乡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农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除了与城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一样, 受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的监督外, 尤其是在各乡镇设立的住房公积金储蓄所, 应该受到各乡镇政府部门的监督, 也要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社会监督。

2.配套措施

(1) 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实物保障或货币补贴。

政府通过收购、置换、租赁等方式, 将闲置的住房资源储备为保障性住房房源, 包括部分小产权房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转变为农村保障性住房房源。对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农村家庭, 政府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来保障其住房需求, 房屋修缮后仍可居住的, 由政府直接提供相应的现金补贴或者建材补贴, 农村居民利用资金补贴自行进行房屋修缮;属于危旧房无法修缮的, 由政府统一进行安置。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政府部门应当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 将城镇的经济实用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扩展覆盖到农民。

(2) 逐步建立农村宅基地流转和抵押制度。

农村和城市住房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和经济上都应该是平等的, 城市居民可通过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 让自己的房屋所有权拥有完整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内涵, 农村居民也应该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益。[2]因此, 应当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允许农村住房自由上市交易, 提升农村居民住房的财产性价值。同时要求农民转让房产必须征得户内人员全部同意, 转让房产后户内人口不得再申请宅基地, 对于无其它固定住所的, 不得转让农村住房。制度的实施应当在全国分地区分阶梯地进行, 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随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建立, 逐步允许宅基地可以进行抵押, 为住房公积金贷款进行抵押担保, 也能够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筹集资金提供帮助。

四、小结

对比城乡居民的住房现状, 城镇居民住房质量和配套设施远远优于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住房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要高于城镇居民, 可见农村居民住房消费的压力较大, 仅仅依靠单一的宅基地福利制度无法充分保障其居住水平, 需要构建农村住房保障制度, 尤其要构建农村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 帮助农村居民筹集购建住房的资金, 才能够在更大范围上解决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因此, 借鉴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经验, 在农村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政策性金融, 在充分发挥农民自有资金作用的基础上, 依靠国家财政补贴、利率优惠等政策解决更广大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本文对农村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从机构设置、资金筹集、使用和监管等角度进行了策略探讨。

参考文献

(1) 刘李峰.我国农民住房建设: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01) .

(2) 郑晔, 陈林顺.发展农村住房消费信贷的建议[J].西南金融, 2004, (02) .

上一篇:专业价值观下一篇:期权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