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住房

2024-10-25

企业住房(精选12篇)

企业住房 篇1

摘要:我国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 对加快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 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企业当前住房公积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住房公积金,管理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在新形势下, 在政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下, 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公积金的社会保障效能, 为企业职工提供方便、快捷和有效的公积金政策,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自国家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 改善矿区职工居住条件, 满足职工住房需求, 出台了企业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经过近十来年的运行和不断完善, 企业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在缴存、提取和使用等环节仍存在诸多问题,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社会保障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中低收入职工改善住房条件的美好愿景受到制约。

1. 企业缴存部分显失公平。

根据企业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规定, 职工住房公积金分个人缴存和企业缴存两部分构成, 每月缴存额度都是以职工本人上一年度平均工资总额为基数确定, 缴存比例分别为6%和12%。其中个人缴存部分是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的, 而企业缴存部分是从企业成本费用中提取出来的存入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的, 属于企业补贴。在制度规定中虽然对上下限进行了限定, 但是由于职工之间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 缴存基数不一致, 出现高收入者企业补贴多、低收入者企业补贴少的不公平现象。

2. 职工提取和使用存在较多困难。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范围,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存在较多困难。比如职工在购买社会房产时, 由于房地产开发公司手续不齐全, 未能提供合法手续;职工在装修自己的房屋时, 为了节约装修费用, 往往雇用懂装修的社会零散人员, 提供不出正规的装修发票。如此等等条款限制了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正常提取和使用, 永远也享用不到自己长年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只能到退休时全额领取。

3. 贷款条件多, 大多数人受到限制。

由于住房公积金贷款出于资金安全考虑, 再加上我国住房制度和房地产市场不健全、不规范, 导致贷款手续繁琐、条限制多、门槛高, 审批时间长。一是企业低收入职工为了节省资金, 愿意购买手续不全的房产, 又不能提供贷款要求的相关证明;二是低收入职工作为弱势群体, 几乎无人愿意为其提供贷款担保;三是企业住房公积金中心没有与地方政府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接规, 许多银行不愿意为企业职工办理贷款业务。虽然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低息贷款, 比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贷款利率低, 然而由于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条件比较严格, 部分中低收入者, 却难以通过这个渠道获取融资购房, 让低收入家庭承受了利息损失。

二、对企业住房公积管理制度的建议

针对目前企业住房公积金在制度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议企业应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方面的制度, 加强管理, 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有效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保障作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满足企业大多数职工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

1. 加强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使用和管理。

企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切实履行职责, 规范缴存基数, 坚决杜绝擅自扩大缴存基数;同时要及时反映低收入职工诉求, 制定向低收入职工等弱势群体倾斜的制度和政策, 缩小贫富差距。企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加快与地方政府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接轨, 逐步实现全国联网, 改变目前条块、地域分割现状, 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的优势, 千方百计提高公积金的使用率。要加强资金的监管, 在国家规定的商业银行内开设公积金缴存、贷款及增值收益账户, 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

2. 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的使用范围和条件。

目前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规定, 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仅限于改善职工居住条件, 提取条件又十分苛刻。建议根据企业职工实际情况, 采用柔性化管理, 降低职工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门槛, 放宽使用范围, 切实解决低收入职工的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把沉淀的资金解放出来,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

3. 放宽贷款条件, 提高贷款限额。

一是放宽贷款条件。企业要结合目前房地产市场办证滞后现状, 并根据职工购房的真实行为, 对职工实际购买的、房产开发公司能提供两三个证件的房产的允许使用公积金贷款;同时要取消公积金贷款担保条款, 若贷款人如期不能还款时, 可以用购买的房产进行清偿。二是要提高贷款限额。企业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职工收入水平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 及时调整贷款限额, 切实为低收入职工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三是降低贷款利率。公积金贷款是政策性贷款, 带有保障性质, 因此应适当拉大与商业贷款利率差距, 减少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支付负担, 或实行差别利率, 对于购买自住、小户型低收入家庭, 应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利率, 确实起到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作用。

4. 简化手续, 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

一是企业公积金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 改进工作作风, 切实提高服务水平。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公积金提取使用条件多、范围窄问题和贷款条件过高、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等问题,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二是简化贷款审批手续。要建立个人住房贷款各个环节的联合办公制度, 实行一条龙服务, 提高贷款工作效率, 方便职工贷款。

随着2009年10月16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发出将住房公积金的50%用于保障性建设试点的意见的实施, 以及企业保障性住房和旧区改造的不断推进, 笔者相信国家和企业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将变得更加灵活和适用, 使用效能有效发挥, 为广大矿区职工解决住房困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02.4

[2].郭晟.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现状的几点思考.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0)

企业住房 篇2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暂行办法》自2010年12月20日起生效施行。该办法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购买住房公积金,无论员工是否为深圳户籍。企业应当自2010年12月20日起6个月内,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和专办员注册登记手续。

一、办理流程

办理程序为:先在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下载表格,然后到授权银行网点专柜办理缴存登记手续并开户集体缴纳。

需提交的材料: 1.2.3.4.《深圳市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登记及专办员注册登记申请表》一份;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办理协议》一式两份;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委托收款协议》一式三份;

工商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营业执照》副本或《外商投资企业办事机构注册证》;

5.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正本或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6.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件复印件一份,需盖单位公章; 7.专办员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二、缴纳规定

新员工未办理过的,应在入职后一个月后开始缴纳住房公积金;离职的员工应办理账户封存手续;每个企业应当有一个专管员,有专门的密码和账户。住房公积金的缴纳类似社会保险,分为公司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都是按照缴纳基数乘以缴纳比例,该缴纳比例单位个人应相同并且可以由单位在5-20%范围内确定。在2010年12月到2011年6月的过渡期内,老员工原则上应当按照其2009年的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该基数的限额最低不低于关内1000,关外900,最高不超过3894*5=19470);新参加工作和新入职的老员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该缴纳基数每年调整一次。

但是,如果员工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领取工资,企业为员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应当按照规定缴存,员工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可以申请缓缴免交。企业为员工申请时必须提交工资表以证明工资确实是最低标准。

三.个人所得税问题。

个人所得税申报时,可以将一定金额的住房公积金或住房补贴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办理缴存的当月,公司可选择扣除方式:或者扣除不超过职工本人月工资12%的幅度且不超过1402元的员工个人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或者扣除由单位按月工薪总额13%计算发放,且数额不超过2803元的住房补贴,但从缴存后的次月起,只能扣除不超过12%及1402元的标准的住房公积金。

四、其它问题

1、企业工资结构中有住房补贴项目的处理。从法律角度,住房补贴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只有权在工资(含住房补贴)里扣缴住房公积金的个人应缴部分,而无权因为办理住房公积金而取消住房补贴,除非原工资结构明确约定了该住房补贴名字为住房公积金。

如何提高企业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率 篇3

关键词:企业 住房公积金 使用率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83-02

以某企业为例说明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的必然性:该企业于1995年8月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机构挂靠原房地产部门,其业务只是简单的归集,并向社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上缴,2003年企业成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设三个管理部,2004年后企业开始自行归集职工住房公积金,经过八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工作业绩:出台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等、实现了住房公积金业务归口财务的管理、实行了职工个人公积金在工资中代扣代缴等等,到2011年企业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已走向了规范化管理轨迹,其业务工作也有了较大提升,在此期间作为以前年度政策的补充先后出台了各种有利于职工购房提取和贷款政策,如:扩大了购房提取的范围(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患有重大疾病,造成家庭困难的、见义勇为造成人身伤害的均可提取住房公积金)、拓展了购房提取时效(由6个月拓宽为一年)、扩大了贷款范围(个人住房装修贷款业务)等等,截止2011年末企业住房公积金归集率达到92.58%,使用率达到17.76%,个贷率达到1.24%,但这些远远不能满足职工的购房需求,这就需要企业改变工作重心,以满足职工的购房需求,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在2012年住房公积金工作会上,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明确2012年住房公积金工作重心由基础管理向经营业绩管理方向转移,对所属各管理部的住房公积金归集率、使用率及个贷率均提出当年的业绩目标任务。因此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各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现阶段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的现状

1.房价居高不下,居民购买力下降,而住房公积金在银行里闲置。低贷是住房公积金的最大优点,在当前让老百姓咋舌的房价面前,住房公积金理应不愁贷不出去,也不愁没人贷,但就全国而言2011年末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为63.65%,上海最高为91.82%,大部分省市普遍面临使用率不足的压力。

2.住房公积金管理不完善,使用条件限制太多。住房公积金购房提取和贷款受区域限制,造成了许多购房者没有把其购买的住房公积金用到实处;住房公积金贷款没有优惠中低收入群体,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借款人大多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家庭,属于中高等收入家庭,很少是低收入家庭,造成了大多数中低收入者用自己的公积金储蓄为少数中高收入者购房提供补贴的局面;住房公积金贷款相比商业贷款,需要填写和提供的材料、表格及手续繁多,办理过程中审批时间较长,对于申请人造成诸多不便,影响了职工使用公积金贷款的积极性。

二、我管理部存在的住房公积金使用率难以提高的因素及住房公积金使用情况

(一)存在因素

1.我管理部住房公积金属于企业自行归集管理,在有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社会归集不能完全接轨,如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还款担保有三种方式:置业公司担保、担保单位担保和担保人担保。我管理部目前的担保方式只受理担保人担保,置业公司担保和担保单位担保没有条件开展,因此存在贷款职工找担保人困难,(因为担保人一旦确定,其公积金就不能外调转移或提取)。

2.职工在购买商品房办理购房提取和贷款时,所需资料较多,这些影响了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的积极性。

(二)使用情况

住房公积金使用率的计算公式:

住房公积金使用率=【(当期购房支取总额+当期贷款总额+当期购买国债总额)/当期归集额】*100%

截至2011年12月末,我管理部住房公积金归集人数为71179人,本年累计归集额为67201.37万元,共办理退休提取1704人,提取金额5767.74万元;办理购房提取人1614人,提取金额6173.7万元;办理调出提取137人,提取金额462.46万元;办理其他提取10人,提取金额18.71万元;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45户,发放金额2406万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当年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为12.77%,这个数据远远落后于全国公积金使用率,进一步说明了职工没有有效使用好住房公积金,银行沉淀资金较大。

三、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率,在归集额不变的情况下,就要提高购房支取总额、贷款总额及购买国债总额(购买国债不在各管理部业务范围),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促进企业住房公积金健康发展

1.制定专管员制度。各基层单位专管员代表单位及职工与管理部进行工作联系,负责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法规宣传和本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基础管理工作。我管理部缴存单位多、专管员变动频繁,制定基层单位专管员管理制度,有利于让单位专管员做到有章可循,在岗位变动后能很快胜任工作,及时为职工规范办理业务并提供业务咨询,更好地服务于缴存职工,满足职工的业务需求。

2.制定行之有效住房公积金系统绩效考核制度。住房公积金考核机制能有效激励单位专管员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能得到单位领导对住房公积金工作的大力支持,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和处罚,从而促进住房公积金系统工作。

3.完善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系统管理。建立完善的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是做好住房公积金业务的关键。为了保障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作,实现互联网,以及为基层单位提供信息支持服务,满足业务工作需要,推进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分解企业考核指标,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我管理部缴存人数基本固定,除了当月无资封存人员外均为正常的缴存职工,月度缴存额相对稳定,要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率,就要在购房支取额和贷款额上做文章。首先要分解指标,确定每月的购房支取额及发放贷款额,然后再将业务工作量分解到各科室、各基层单位,保证每月完成考核目标任务,最后完成管理中心下达的半年及年度考核目标任务。

(三)争取开创业务新政策,为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保驾护航

1.放宽贷款时效和提高贷款额度。随着职工人均工资的逐步提高,缴存金额也在相应提高,为了满足职工购房资金需求,需要提高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额度。近几年企业的保障房和旧区改造房均为高层建筑,房价将提高两倍,为了让职工用足用好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在贷款时效和贷款额度上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将贷款时效由半年放宽为一年,将贷款额度单职工由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双职工由30万元提高到40万元。

2.扩大购房提取范围。购房提取也是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减少银行沉淀资金的有效措施。随着我企业资源整合工作的推进,在其他县、市成立了多家整合单位,有的职工在工作地购房,有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意愿;另一方面随着房价逐渐上涨,有些中低收入家庭在居住地周边市区购房,也有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意愿。为了让职工充分使用住房公积金,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率,管理部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争取开展缴存职工“异地购房贷款、提取业务”。

3.拓展贷款担保方式。随着企业的保障房和旧区改造房的大量出售,管理部应积极寻找合作置业公司做还款担保,也争取开展以担保单位做还款担保,从而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量,同时为职工办理贷款业务铺平道路,减少职工找担保人困难而放弃住房公积金贷款。

(四)加大宣传,提高职工认知度

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让更多的职工用足用好住房公积金资金,针对企业今后几年的保障房建设、旧区改造房等住房建设工作的推进,管理部门为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推出与售房单位、内部建设单位“预约上门服务”、“集中办理”等形式多样的购房提取及贷款业务,为职工增强住房购买力提供保障,同时也为企业的住房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桂珍.谈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现存问题及改进构想.现代经济信息,2010(5)

2.赵小娟.当今形势下住房公积金的财务管理.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7)

3.庾莉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暴露出来的缺陷及完善的措施.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11)

4.李敏.昆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5)

5.张维波.浅议如何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中国房地产,2007(10)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住房公积金管理部 山西太原 030053)

企业住房公积金的益处与风险研究 篇4

住房公积金是一项惠民政策, 企业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 既是贯彻执行了国家政策, 又体现了企业给职工的住房福利。那么, 住房公积金到底给企业和职工带来了哪些好处, 又存在什么样的风险呢?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一、住房公积金概念及特点

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住房保障制度, 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的特点。

二、住房公积金主要政策依据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与管理主要依据国家、地区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其中, 国务院1999年颁布、2002年修订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是最早的管理制度, 地方及行业系统管理办法的制定均以此为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单位录用职工的, 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第17条规定:“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 “单位新调入的职工从调入单位发放工资之日起缴存住房公积金”。第18条规定:“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第19条规定:“职工人个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由所在单位每月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第23条规定, 企业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在成本中列支”。下面, 对住房公积金带来的益处进行阐述。

三、住房公积金给企业带来的益处

(一) 吸引和留住人才, 稳定职工队伍

企业按规定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 从表面上看, 企业多了一项支出, 似乎有些亏了, 但依法缴纳公积金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它有利于树立职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 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例如, 效益好的企业, 把缴存公积金当作是为职工谋福利, 提高单位缴存比例, 让职工获得更多的实惠, 以此吸引和留住了更多的人才为企业做贡献。

(二) 享受免交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国家为了推动住房制度改革, 对企业缴存住房公积金实行政策上的倾斜, 以显示对这项制度的支持。根据规定, 企业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在成本费用中列支,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可在税前扣除。随着经济的发展, 职工收入不断提高, 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后, 发放给职工个人的住房公积金可以依法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 这样既增加了职工收入又相应减少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四、住房公积金给职工带来的实惠

(一) 免税优惠

企业职工有依法享受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权利。根据规定, 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免交个人所得税;当年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按活期利率计付利息, 上年结转的, 按三个月整存整取利率计付利息。

(二) 得到补贴

依照规定, 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是由职工个人和所在单位分别缴存, 全部归职工个人所有, 职工得到了单位的资金补贴, 相当于增发了一块住房工资。

(三) 按规定提取

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 购买、建造自住住房时, 可凭相关合法有效证件资料提取住房公积金。例如:我厂自1996年实行公积金制度以来, 在近二十年中, 职工充分享受到了住房公积金带来的益处, 截止到目前, 全厂近80%的职工提取过公积金, 极大地缓解了职工购房难的问题, 改善了职工的居住条件, 提高了职工的生活质量。

(四) 可作养老金

职工退休后, 凭退休审批表、身份证等相关材料, 可一次性提取全部住房公积金本息余额。

(五) 享受低息贷款的优惠

根据住房公积金政策规定, 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一年以后, 职工在购买、建造自住房时可以得到低息贷款的优惠。例如, 现行的5年以上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年利率是4.5%, 商业银行同期贷款年利率为6.55%, 以一笔20万10年期的贷款为例, 住房公积金贷款到期比同样的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到期少支付利息24394元, 节省了一个不小的数目。

五、住房公积金风险探析

尽管公积金制度是我国的一项福利制度, 但由于各种原因, 住房公积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风险。下面对公积金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探析。住房公积金风险是指住房公积金贷款中存在的风险, 如借款职工由于下岗、疾病以及过度消费形成其他债务造成购房融资资金无法收回, 或者是借款职工由于所购房产贬值以及房产交易纠纷造成购房融资资金无法回收。探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客观原因

虽然住房公积金贷款有房产抵押, 信用风险较低, 但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加之目前显性房价较高, 而周边环境不断发生变化, 仍存在借款职工由于所购房产贬值或者房产交易纠纷造成贷款资金无法回收的风险。

(二) 主观原因

由于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营私舞弊, 借款人恶意违约, 导致公积金风险的发生。就目前个人信用制度还不完善的状况而言, 借款人的收入状况、还贷能力、信用程度, 只能靠申请人自己提供的有关资料, 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另外, 有些借款人思想狭隘, 认为住房公积金里有自己缴存的钱, 自己不用别人也要用, 反正是大家的钱, 还不还也无所谓;甚至有的借款人绞尽脑汁利用各种虚假手段, 骗取借款, 用作其它投资, 一旦出现风险便偿还不上, 造成长久拖欠。

公积金风险的形成表现在贷前、贷时、贷后这三个环节上。一是发放贷款前对借款人的贷款用途、经济收入、信用程度等审查不够严格、细致, 对抵押房产的价值认定不准, 从而造成风险的产生。二是发放贷款时, 没认真核对借款人、抵押人、保证人的身份证件, 发生代签现象, 造成无效担保和无效抵押, 后续贷款的逾期回收也就没有了保障。三是贷款后期对逾期贷款清理、催收不够及时, 造成贷款风险产生。

六、住房公积金抗风险措施

(一) 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配备懂政策, 有能力, 责任心和原则性强的人担任业务人员;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职业修养, 把好人为因素关。

(二) 加强公积金贷款过程管理

首先, 要加强贷前审查。要对借款人资信及还款能力进行深入细致的贷前调查, 降低贷款风险。其次, 要规范贷中管理。银行办理完贷款手续后, 中心要再次进行检查, 以确保借款合同的准确性, 签章的完整性和抵押登记的有效性。最后, 要跟踪贷后服务。建立逾期催收跟踪记录, 及时、全面开展逾期贷款的催收工作。

(三) 运用有效债权保护措施, 规避和化解风险

1. 住房抵押。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抵押物是提高贷款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弄清抵押房屋产权及价值, 确保贷款的安全。

2. 融资公证。

通过办理融资公证, 在办理公积金贷款手续中引入法律工作者, 一方面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去审查借款人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强制执行回收债权过程中的成本, 加快回收进程。

企业住房 篇5

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解决职工住房

问题的通知建房改[2000]1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房委会)、建委(建设厅)、财政厅(局)、经贸委、总工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家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和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学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以下简称《通知》的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深化企业房改、加快解决职工住房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企业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企业特点的住房新体制,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调动职工住房消费的积极性,使住宅建设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不断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促进职工队伍稳定。

(二)企业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改革住房实物分配方式,逐 1

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为理顺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关系,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服务;逐步实现企业的主辅分离,把住房建设和维修管理职能从企业生产经职能中分离出来,减轻企业为社会负担,实现住房建设和维修管理的社会化。

(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的原则是:坚持在国家房改统一政策指导下,因企制宜,方式多样,方案自选,民主决策,稳步实施;坚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兼顾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利益,坚持三者合理负担。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现有公有住房改革

(四)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

[1994]43号)和《通知》规定,根据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自管公有住房的改革。近期在进一步加快自管公有住房向职工出售的步伐,盘活存量住房资产。有条件的单位,可结合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公房租金水平基础上,适当加大租金改革步伐,逐步实现住房租售比价的合理化。

(五)各级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要简化办理程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协助企业为购房职工办理住房产权登记手续,保证职工购房产权证及时发放。

三、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六)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是企业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各企业应根据《通知》精神,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关于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快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进程。住房货币分配的主要形式,包括职工工资中的住房消费含量、职工住房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中的单位资助部分,以及由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转化的住房补贴等。

(七)各企业应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当地人民政府的具体要求,为本单位职工交纳住房公积金,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八)凡符合《通知》和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发放住房补贴条件,且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可转化为住房补贴的企业,可以建立职工住房补贴制度,对无房和住房未达到规定的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的职工发放住房补贴。

住房补贴水平,应根据企业所在地区(或地段)经济适用住房基准价格、本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不同职级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以及有房职工按房改成本价购房负担水平等因素具体确定。企业职工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可参照当地机关公务人员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结合本企业职工住房的实际情况制定。

住房补贴方式,可参照当地人民政府关于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有关原则,结合单位补贴资金来源情况确定。

(九)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实行聘任制的职工、新设立企业的职工,全部进行住房新体制,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四、多渠道加快住房建设,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

(十)停止住房实物分配之后,职工可利用工资积累、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资金,并通过住房贷款,自主购买商品房或申请购买经

济适用住房。

(十一)在一定时期内,对有自用土地的企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单位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经批准可以在自用土地上自建住房。所建住房原则上按建造成本价向本单位职工出售。已经取消单位建房的地区,按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二)鼓励成立城市社会型住宅合作社,进行合作住房建设,按照住房建设成本向职工收取建房费用,解决城市低收入职工家庭中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十三)对合作建房和单位自建住房给予政策扶持。住宅合作社进行的合作建房和企业利用自用土地建房,执行当地人民政府关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有关政策。

新加坡住房与中国住房 篇6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中的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按规定缴存的专项用于住房消费支出的个人长期住房储金。我国的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半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另一半由职工个人缴存,总缴费率为16%左右。国家规定,住房公积金制度一经建立,职工在职期间必须不间断地按规定缴存,除职工离退休或发生《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外,不得中止和中断,这体现了住房公积金的稳定性、统一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由于住房公积金单列,养老、医疗和失业则采用保险形式,按基本工资为基数,其中养老保险比率为单位20%,个人8%;医疗保险比率为单位9%,个人2%;失业保险比率为单位1.5%,个人0.5%。从比例来看,个人缴费比例与新加坡相当,单位则要高一些。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该制度没有再分配功能;缴费率过高,最高时达到工资的50%,企业负担较重;账户投资收益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等等。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优势为:职工退休时,其账户内住房公积金的本息结余可一次性结算支取,相当于一笔养老金;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建住房时,可以享受较普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年利率低1个多百分点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规定比例内住房公积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和利息所得税,因此可以获得税收优惠。

新加坡的民用住宅主要由政府组屋和商品房两部分组成。组屋的价格由政府统一规定,以低价出售或出租给中低收入阶层使用,包括共管公寓等高级公寓和私人住宅在内的商品房则是由私人投资修建,按市场价格发售。

中国的商品房是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并存投资修建的,无可非议的是,不管是国有还是私营企业,开发房地产就是为了赚钱。值得商榷的是,具有国有背景的企业通过房地产牟利,是否也是政府在从中受益?而在利益的驱动下,政府部门又怎能舍得消减商品房对经济适用房的强势排挤?

新加坡政府坚持以行政干预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牢牢掌握了房地产市场的主动权,供应充足的组屋既解决了大部分国民的住房,也有效平抑了房价。与此同时,高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也为私人开发商提供了商机,这种各阶层在住房品种上各取所需的机制,符合市场规律。

中国目前的经济适用房明显不足,一些大城市的比例不到10%,其主要原因是保障性住房难以满足地方政府和官员多方面的需求。在保障性住宅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大部分中低收入者被迫选择日益高涨的商品房。而一些已经利用政策空隙赚得仓满钵盈的开发商,则把房价上涨完全归咎于保障性住宅的不足,以转移公众视线;更有无良学者推波助澜,或则提出了根本无法实现的改良方案。

新加坡组屋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政府已经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住房的属性除了政府的就是私有的,大部分居民都可以通过一次性自购、政策性贷款或政府支持等方式最终获得产权,极其困难家庭也能得到基本居住权。

我国国内住房的来源较为复杂,有自建房、合作建房、房改房、军产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商品房等等。近两年新开工面积的经济适用房是新加坡目前组屋总量的6倍以上,尽管如此,由于人口数量的差异和财力的相对不足,目前能够享受经济适用房待遇的居民还属于居民总数的少数。

新加坡规定只有本国居民才能购买组屋,永久居民只能购买二手组屋,对其收入不设限制。对于骗买骗租者,法律将课以高额罚款或刑事处罚、严惩不贷。

我国各地城市基本也只允许本市居民购买经济适用房,但一些城市的相关管理部门由于审核不严,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再加上房地产商急于出售楼盘,外地人购买本地经济适用房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几乎成了外地移民的领地,个别区域的住户甚至是亲戚套亲戚,连口音都是外地某一个地方的。

新加坡政府对申请购买组屋的居民有收入上的严格限定,首先照顾无房户,然后逐步减低门槛,放宽政策,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政府提供的住房福利。

前些年,我国的经济适用房分配极为混乱,因而导致买到经济适用房的竟有一些是开着高档轿车的住户。

新加坡规定居民在获得组屋后5年之内不可以出租,5年之后允许腾出半套出租,但房主必须与房客合住。2003年开始没有向建屋发展局贷款,也没有领取公积金购屋津贴的屋主,可在住满1年后出售在公开市场上购买的组屋,也可在住满10年后,出租整套组屋,否则只能将其中一间分租,与租客合住;在购买组屋后5年之内,不得将其转让,也不能用于商业性经营。

北京市新出台的《关于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1.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未住满5年,不允许按市场价格出售。确需出售的,可以不高于购买时的单价出售给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购买条件的家庭或由政府相关部门收购。出售家庭如符合条件可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2.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住满5年的,可以按市场价格出售,出售人须按成交额的10%补交综合地价款,出售后不得再购买政策性保障住房。在出租方面,原则上是不允许出租,如出租则需缴纳土地收益,但是目前尚未出台具体实施办法。不管如何,从这些举措我们看出政府希望通过政策的调整,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房管理、实现公平、有序的市场分配原则的决心。

过去40多年中,新加坡共修建组屋近100万套,目前约84%的人安居在组屋中。而商品房的购买者主要是收入较高的二次置业者、投资者或者外国公民。

我国在1988年住宅市场化开始时,曾设想按照新加坡的模式,保障性住宅达到80%。但是因为房地产业既能提升城市形象,又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可以从土地使用费及房价快速上涨带来的税收增长中获益,所以各地在发展住宅建设时,急功近利,不断扩大商品房的份额,使保障性住宅降到了很低的比例。无奈之下,商品房就几乎成了居民都唯一选择,而这种群体性的选择又促成商品房价格上涨。应该说,中国内地商品房的购买者除了是收入较高的二次置业者、投资者和外国公民,更多的还是普通百姓。

新加坡政府规定,一个家庭同时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如果要再购买新房子,旧组屋必须退出来,以防有人投机多占。对于商品房,新加坡政府规定,业主出售购买时间不足1年的商品房,需要缴纳高额房产税,从而有效抑制了“炒房”行为和商品房价格暴涨。

企业住房 篇7

一、继续完善住房公积金信息管理系统, 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 以信息透明和安全为前提

2011年长庆油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正式上线, 新系统全面覆盖各缴存单位工作业务, 将服务模式由原来的两级流程变成三级流程, 各缴存单位使用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单位版 (以下简称单位版) , 通过网络建立单位与中心数据共享, 达到单位住房公积金业务与中心实时互动。单位建立申请使用单位版, 经单位CFCA身份认证后, 通过互联网访问网上的业务平台, 办理本单位住房公积金相关业务, 查询相关业务信息, 实现年度核定、单位信息变更管理、职工个人信息变更管理、部门管理, 职工账户设立、封存、启封、转移、汇缴、补缴、业务信息查询, 对账单管理、文件下发、网上交流等功能。这些功能简化了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随着新形势发展, 中心的管理部门也要跟上发展需要, 踏上与时俱进的步伐, 要有前瞻性, 不断加强对单位版继续完善工作。笔者就管理信息系统提出几点思考意见:一是职工公积金对账单打印格式单一。住房公积金对账单是为了让职工对自己缴存公积金有一定了解, 也是确保职工知情权的方式, 在打印格式上如果能多样化, 这样缴存单位就会根据自己单位情况, 打印出适合本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对账单。二是中心应该增添在网站上公布当月结账、下月开账时间和某项业务权限暂停时限, 利于兼职管理人员更加快捷地了解系统运行情况, 也利于对前来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职工做好解释工作。三是住房公积金统计报表应该选择数据字段自由组合, 方便兼职管理人员统计本单位所需要数据。四是职工购房支取业务, 由自己提交资料到中心办理, 变成各单位管理人员统一收集后到中心办理。这虽然减轻了中心业务强度, 但也有很大弊端存在, 为了确保资料上报真实, 应该对提供的购房合同、购房发票、身份证等资料, 进行扫描形成影像数据。中心按月进行抽样检查, 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监管机制。五是应该在住房公积金系统连接各省市房地局, 便于业务人员查询合同是否真实。六是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的内部规章控制制度。使住房公积金业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科学化有章可循、依章办事, 走上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二、不折不扣地落实住房公积金的政策、规定, 尽可能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

依据国务院2002年3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0号《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适合油田实际情况需要, 制定长庆油田有关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使用、缴存等实施细则。具体做法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 分为油田内部购房和油田外部购房两种情况, 职工购买油田购买内部住房, 享受了住房公积金贷款, 办理贷款手续简便。但职工购买油田外部住房时, 手续繁琐, 大多数职工根本就办理不了住房公积金贷款, 而只能办理由开发商指定银行的商业贷款。另一方面为了保障职工享有住房公积金利益, 油田对一次性购买住房或贷款购买住房的职工, 制定了不同的提取办法, 大大提高了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率。

随着近年来职工购买商品房需求量的增加, 如何保障职工使用好住房公积金贷款, 同时让更多的职工享受上住房公积金贷款, 这是中心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一是中心要开拓不同的贷款市场, 中心可以依靠有资质的评估公司、银行对信用、还贷等各个方面综合因素评估几家开发商。将这些有着良好评定的开发商公布在网站上, 供职工参考, 同时提供为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二是中心对油田自建住房公积金提取次数应该放宽, 油田自建住房, 住房款项收款有它的特定性, 有的是两年左右的时间之内分三次交款, 这样与公积金提取细则相冲突, 细则规定职工一年内只能支取一次住房公积金, 而只有贷款的职工每年支取一次。油田建房收取房款是依据工程进度等原因, 往往到最后一次交款时, 也没有多少房款, 因此造成有的职工第一次用住房公积金抵交部分房款, 而有的在最后一次抵交剩余房款, 往往自己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过大不能全部使用完, 这样就阻碍了住房公积金政策的落实。住房公积金是国家为解决职工购、建住房建立的制度, 在完善把握提取政策的原则基础上, 能否在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中增加这个特殊业务模块, 最大限度地满足缴存人的提取使用需求, 以减轻他们在住房消费各个阶段的支出压力, 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三、健全并强化内部机制, 提升住房公积金管理水平

住房公积金缴交单位多, 如何管理好这些单位, 提高公积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是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一是要增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中心应举办住房公积金法律层面研究,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培训, 促使公积金管理人员在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中, 依法办事, 杜绝违法乱纪, 从根本上确保制度实施,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二是要建立住房公积金管理人员考核奖惩制度。住房公积金管理岗在单位并没有单独设立, 都是其他岗位人员兼职, 在单位对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考核机制, 住房公积金这方面是空白, 而且也不被单位重视。可是住房公积金工作量很大, 一年中需要做的工作有:每月单位职工新增与减少必须与劳资部门核对;按财务部门要求提供本单位下属各部门单位缴存分摊表;由于产假、病假、借调等原因暂停缴纳职工的管理及年底催缴工作;当月缴存报表上报工作;职工购房支取以及每年职工基数的调整等, 这都大大增加了兼职人员工作量。所以中心应该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以便调动住房公积金管理人员积极性, 也可以提升单位领导对住房公积金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三是要提升中心为管理、代管单位的服务意识。定期通过走访单位, 关注职工对住房公积金方面需求, 同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 了解住房公积金管理以及住房公积金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等相关问题。四是要加大对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 由中心人员自编教材或外聘老师授课方式, 培训各单位人员, 创造一个业务人员之间的交流的平台, 并将此纳入年底对管理人员考核机制内容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也可以提高缴存单位人员的综合素质, 同时还能够提升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整体水平。

摘要:文章对企业住房公积金的使用和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应继续完善住房公积金信息管理系统, 尽可能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和整体管理水平。

关键词:企业住房公积金,使用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曾欣.住房公积金管理网络信息化过程中问题与对策.企业家天地, 2009 (10)

企业住房 篇8

半年前, 我即与罗某所开办的私营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 并一直上班至今。近日, 我突然想到劳动合同中并没有提到公司应否为我缴纳住房公积金问题, 而实际上公司也的确一直没有为我办理相关登记, 更没有为我缴存相关费用, 遂向公司提出了缴纳请求。不料却被罗某拒绝, 理由是公司系私营企业, 我无权提此要求, 公司也没有缴存义务。请问:罗某的理由成立吗?

读者:赖雨虹

赖雨虹:

罗某的理由不能成立, 公司必须为你办理相关手续并缴存费用。

一方面, 私营企业也应为员工缴存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条例所称住房公积金, 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罗某所办公司虽为私营企业, 但其也有为你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法定义务, 并不能因为私营而免除。

另一方面, 为员工办理相关登记并缴存应当按期。根据条例规定, 单位录用职工的, 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 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 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 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新调入的职工从调入单位发放工资之日起缴存住房公积金, 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在你已上班半年后, 公司却一直没有为你办理缴存登记, 更没有依据相关比例为你从第二个月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 明显与之相违。

企业住房 篇9

一、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的利与弊

虽然近些年来, 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若干政策, 鼓励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运营, 但是从效果来看, 企业的积极性并没有被调动起来。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我们应该站在企业的角度, 从参建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利与弊展开讨论。

(一) 企业的利

1. 获取收益, 加速资金周转

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相对于商品房项目而言, 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往往微薄, 但是, 保障性住房面向的消费者却具备明确、量大、受市场影响波动小等特点, 因而参建保障性住房给企业带来的最大的利益是促进了企业资金的快速回笼, 提高了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效率。

2. 享受政策, 提高企业效益

因为国家一直对参建保障性住房的企业提供帮持优惠, 因此, 对于参建保障性住房的企业而言, 可以获得如下的优惠:第一, 低成本拿地的优先权;土地年租制付款, 有效降低企业资金压力。第二、政府出面, 采取相应的措施, 提供给企业多种融资渠道,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直接给予参建保障性住房的企业以建设补贴。第三, 国家除了在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营业税、等方面给予企业以减免或者优惠, 还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方面给予企业以减免或者优惠, 大幅度的减少了参建企业来自赋税方面的压力。第四, 保障性住房在国家审批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优先地位, 审批加快, 有利于企业快速开展投资建设的相关事宜, 继而获取市场等一系列因素的优先权。

3. 间接获得土地, 增值房产价格

对一般情况而言, 市政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拆迁安置, 公共建筑的建设,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都会加速人口流动的速度, 带来区域性的人口聚集, 继而带动经济大面积的增长, 从某个层面上讲, 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物业资产升值的目标。

4. 其他方面的利

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项目可以解决职工住宿问题, 为企业吸引新型人才;在增加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 提升了公司在社会上的美誉度, 继而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帮助政府解决了部分住房问题, 提升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融洽度, 有利于获取更新的资讯信息, 方便企业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二) 企业的弊

1. 来自资金方面的弊

因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因此, 从资金的角度出发, 企业的“弊”主要包括如下四点:第一, 企业资金大量投入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导致流动资金减少, 其他项目的有效开展受到影响, 甚至不能再开展;第二, 保障性住房不仅在项目建设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后续的运营期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企业的资金回笼无法快速实现, 企业压力剧增;第三, 盲目追求资金回报率, 导致保障性住房质量不佳, 一旦企业成本控制力不强, 会导致不盈利甚至是亏损发生;第四, 企业运作过程中, 由于缺乏资金, 导致出现资金三角债问题。

2. 来自其他方面的弊

其他方面的“弊”主要包括市场的弊和国家政策方面的弊。市场的弊主要指保障房供给与消费者需求不匹配, 而国家政策方面的弊主要指国家政策不明朗以及执行不力。

二、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的策略

(一)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就现阶段中国市场上的保障性住房形式而言, 主要包括两类, 一类是建成后立即出售的经适房和限价房;另一类是建成后需要长期持有运营性质的廉租房和公租房。企业参建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 企业在进行参建方式选择的时候需要进行理性的思考, 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 追求利益, 但不盲目追求利益, 只有选择出适合参建投资的最佳项目,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人民, 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目标。

参建项目的选择帮助企业确定了发展的方向, 固然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但是企业还需要从管理的角度出发, 加以辅助。

众所周知, 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运营中, 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以最少的开销保证房屋依照合约顺利建成”。探寻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并将之应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从产业链的角度思考问题, 以建立向着企业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子级公司。当然, 企业在考虑降低成本的时候还要保证房屋的质量, 保证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

(二) 从政府角度出发

除了优惠鼓励政策以外, 政府部门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以促进企业有效参与到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运营中。

1. 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有效降低参建企业土地成本

对于企业而言, 获取土地的途径主要包括划拨、协议还有竞拍,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 对企业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针对这种情况, 国家可以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 例如, 在财政能力允许的地方, 应尽可能的帮助企业, 选择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成本的划拨方式供地;在财政能力无法实现划拨的地方, 可以采用协议拨地方式或者有限度的竟拍, 提供给企业一种类似于“租赁”的交付土地租金模式, 以缓解企业承受的财务压力。

2. 加大支持力度, 帮拓参建企业融资渠道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需要强大的金融做后盾。首先,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 鼓励金融部门配合参建企业完成建设目标。从住房的设计经营流程入手, 对包括土地开发环节在内的全部过程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以降低企业压力, 保证建设任务顺利开展。其次, 帮拓企业的融资渠道, 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建设运营资金来源, 保证企业在建设过程中有足够丰富的流动资金, 满足建设需求。

3. 优化企业方案, 增强企业盈利

在住房建设中存在一种名叫“混建”的模式, 混建模式存在很多优点, 例比如, 在混建的过程中加入配套商业设施的出租或出售, 能够帮助企业大幅度增加资金的回流速度;再比如, 混建导致人口聚集, 带动经济大面积的增长, 从某个层面上讲, 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物业资产升值的目标。因此, 政府部门应该投入精力对类似于“混建”的这一类模式进行研究, 规划出更多的保障性住房项目, 并鼓励企业参与, 最终实现“多赢”格局。

4. 健全退出机制, 确保企业资金流转

只有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 才能实现一个企业的长效稳健发展。因此, 国家需要对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可能存在的所有问题进行考虑, 健全参建企业的退出机制, 防止企业因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而陷入“资金套牢”的状态, 保证企业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 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增加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积极性。

结束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住房问题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大事情, 不仅关系着经济, 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为了社会的要求, 为了人民的要求, 开展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是非常必要的事情。企业需要积极探索,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用创新的管理理念投入到生产中, 以实现提高住房建设保障性和运营高效性的根本目标。

摘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运营需要企业投入巨额资金作为支持, 高投入意味着高弊。在参建的过程中, 企业若是能及时把握利并对相关的弊进行有效规避, 一定能够实现企业“大收益”的根本目标。文章基于此展开讨论, 旨在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中的企业参与问题分析, 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企业,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琨.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中的企业参与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13 (03) .

[2]孟春, 朱小丰.健全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管理机制的建议[J].发展研究, 2012 (09) .

企业住房 篇10

日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2号) 。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2007年6月26日原建设部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159号) 同时废止。

企业住房 篇11

关键词:住房市场;住房保障;系统动力学;因果反馈回路

一、 引言

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作为我国住房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代表了住房制度中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目前国内关于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关系的研究尚处于定性阶段或是各自单独层面的研究,缺乏定量和系统化的研究支持。本文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统一系统模型,对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

二、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模型构建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是以认识与解决系统问题为主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系统动力学模型是一种因果机理性模型,它强调系统行为主要是由系统内部的机制决定;在数据不足及某些参量难以量化时,以反馈环为基础依然可以处理一些高阶次、非线性的复杂问题。

1. 系统结构的构建。通过对影响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分析,可将包括这两者在内的整个系统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其外部因素包括经济、社会、金融、建筑市场、心理、政策因素,内部则是住房保障、住房市场和土地市场通过供求以及价格机制相互影响。

由图1可以建立七个子系统关系图,包括:社会、经济子系统,土地子系统,金融子系统,商品住房需求子系统,商品住房供应子系统与住房保障供求子系统。这七个子系统共同构建了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其因果反馈回路图如图2所示。

2. 模型的参数及函数关系的确定。本文中的各函数关系是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而对于一些非线性关系或数据缺失的函数关系的确定,则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预测,结合相关研究资料,运用系统动力学中所独有的表函数来表示其函数关系。因政府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并实质性地推动是在2000年起,因此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定为2000年~2018年间。由于数据获取难度原因,本文以南京市为例、从历年《南京市统计年鉴》和《南京市房地产统计年鉴中》获取。某些历史数据不足的部分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存在数据进行推算。实际研究数据的获取范围为2000年~2008年。以住房保障供求子系统为例对函数关系做出阐述如下:

(1)保障性住房需求量t=保障性住房需求t-1+DT*(保障性住房需求增长t-保障性住房需求实现t)

其中,t:测算年份,t-1:测算年份的前一年,DT为计算时间间隔(从J时刻到K时刻)。

(2)保障性住房需求增长=保障人口增长*人均保障面积*房价收入比影响因子

其中,保障人口增长=0.4*城市人口增长;人均保障面积=0.6*人均居住建筑面积

(3)保障性住房需求实现=保障性住房供给增长

(4)保障性住房供给量t=保障性住房供给量t-1+D- T*(保障性住房供给增长-供给实现)

其中,t,t-1,DT 与上文含义相同。

(5)保障性住房供给增长=保障性住房上市面积

其中:保障性住房上市面积= DELAY(保障性住房开工面积,1),DELAY为延迟函数

保障性住房开工面积=4.4*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

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政府保障房建设拨款*保障性住房供求比影响因子

(6)保障性住房求供比=保障性住房需求总量/保障性住房供给总量

三、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模型仿真模拟分析

1. 模型仿真模拟结果输出。本文运用Vensim软件,设定参数和状态变量初始值输入模型中进行模拟,图3为输出结果示意图。下文中的数据分析基于全部模拟输出结果。

2. 住房保障及住房市场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为着重研究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市场的相互关系,本文遴选出“保障性住房需求总量”、“保障性住房供应总量”、“商品住房需求总量”、“商品住房供应总量”四个状态变量进行变动,分析其数据的变动造成的系统的变化,从而观察各个数据对系统的影响力。

(1)分析方法。以模型最初运行结果为基准,依次改变以上四个状态变量的初始值,分别使其增加50%,并运行模型,观察其运行的结果。其变化引起其他状态变量变化的程度用δij表示,即第i个状态变量的变动对第j 个状态变量的影响力。

运用Vensim软件后可得表1所示内容。表1中的每一单列数据分别表示各个状态变量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力系数,第五行δi值即表示该变量对系统其他变量(即系统总体)的影响程度。

(2)模拟结果分析。设定δij的值对应的影响程度如表2所示。

①保障房供给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力系数分析。从表1中可知,保障性住房供给对商品住房的供给、保障房需求、商品住房需求的影响力依次是一般、弱、弱。其中对商品住房供给的影响幅度最大,其影响力约为对商品住房需求影响力的10倍,约为保障房需求影响力的5倍。

从因果回路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商品住房供给的两个一级因素是二手房源和商品住房开工面积;而影响力系数证明了保障性住房供给量的变化使得这两个因素都会产生较大幅度变化。

反观商品住房需求,其增长速率则受到投资型需求影响因子、自住型需求增长率、改善型需求影响因子、拆迁型需求增长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保障性住房只对部分自住型需求和拆迁型需求有影响,影响力系数表明其影响效果较小。

②保障房需求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力系数分析。从表1中可知,保障性住房需求对商品住房的供给、保障房供给、商品住房需求的影响力依次是一般、弱、弱。其中对商品住房供给的影响幅度最大,其影响力约为对商品住房需求影响力的7倍,约为保障房供给影响力的6倍。

保障性住房需求变化时一方面对商品住房开工面积有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引起二手房市场波动,这两个因素都是商品住房供给的一级影响因素,影响力系数表明这两者关联密切。但是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受到国家政策导向、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保障性住房供地等影响,呈长期稳定的特性。保障房需求虽对保障房供给有影响但影响力较弱。

反观保障性住房需求对商品住房需求的影响,其影响因果链为:保障性住房需求→自住型/拆迁型需求增长率→商品住房需求新增速率。商品住房需求的一级影响因子有四个,其中自住型需求增长率有三个一级影响因子——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保障性住房需求总量,因此相对其对商品住房供给的影响,保障性住房需求对商品住房需求的影响力较低。

③商品住房供需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力系数分析。从表1中可知,商品住房供应总量直接与商品住房需求实现速率关联,商品住房需求也直接受商品住房供给增长率影响,而这是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商品住房供需因素对保障房供给与需求的影响也大于保障房对他们的影响。商品住房需求对保障性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供给影响的主要因果链与商品住房供给对保障房体系影响的一致,都是通过对商品住房求供比产生影响,最终分别间接作用于保障性住房需求增长率和保障性住房供给增长率。

将表1每一列数据相加,可以得到各个状态变量对总系统的影响力系数,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到,商品住房市场子系统对整个住房系统影响力是保障性住房子系统对住房系统影响力的10倍。这说明商品房市场在整个住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其对整体住房系统乃至经济状况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都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房屋政策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时候,进行政策调控或行政干预时,要充分考虑到市场机制的重要性。

排除了各个状态变量对自身体系的影响——如保障房供给的影响力排除其对保障房需求的影响力(0.592 674- 0.097 481=0.495 193)——可以得出各个状态变量对对方系统的影响力系数表,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各个状态变量对对方系统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是:商品住房需求、保障房供给、保障房需求、商品住房供给。与商品住房供给对保障系统的影响相比,商品住房需求的影响力依旧较强,其影响系数是商品住房供给影响系数的8倍。

反观保障房供给与保障房需求两者对商品住房子系统的影响作用基本一致,影响力均一般。

将表4的每一子系统两变量影响因素相加(0.495 193+0.346 065=0.841 258),可得两个子系统彼此的影响力系数。如表5所示。

从表5中可以看出商品住房子系统对保障性住房子系统的影响力要高于后者对者的影响力,倍数关系约为3倍。因为商品住房在整个住房系统中占有比例较大,其房价高低代表着整个住房市场的健康状况。成熟的商品住房市场,能够为保障房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技术、管理能力等等支持,因此对保障房体系影响力大。而目前的保障房系统,在需求市场仅能吸引无商品房购买能力者的需求以及少数低端商品房购买需求,剔除政策影响,还难以对商品房供给比例产生非常大的冲击。

四、 结论

1. 商品住房市场子系统对整个住房系统影响力大大于保障性住房子系统对住房系统的影响力。这说明商品房市场在整个住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下转第105页)其对整体住房系统乃至经济状况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2. 通过各个子系统因果关系的分析显示各个外部宏观环境中社会、经济、土地、金融都会对商品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影响。

3. 通过总系统因果回路图及模型运行表明,数量化地印证了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并协调发展的关系。政府在制定住房整体市场与保障性住房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市场机制的重要性,而不能过于偏重行政干预。

4. 商品住房子系统对保障性住房子系统的影响力约为后者对前者影响力的3倍。因此,要同时保持商品住房市场宏观调控与保障性住房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索维金.经济适用房建设应该成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手段.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2):25-28.

2. 陈酉宜.保障性住房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研究.经济纵横,2009,(4):32-34.

3. 李辉婕.各地区廉租住房保障水平测算及其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当代财经,2008,(11):39-42,71.

4. 王先柱, 赵奉军.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2009,(5):143-147.

5. 张力菠,方志耕.系统动力学及其应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10(3):43-4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09 YGA790035);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号:SKCX2011001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杜静,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杨骋,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李德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企业住房 篇12

关键词:非公企业,扩面,对策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在九十年代初吸收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住房保障体制。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逐年扩大, 从根本上建立了职工的自我保障机制, 为城镇职工积累了一笔长期、稳定的政策性住房储金, 使得住房保障与住房改革市场化有机地结合, 既保障了城镇居民住房的基本需求, 又能够促进住房资源有效公平配置 (1) 。

近年来,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房地产的快速市场化导致了对住房社会属性的忽视, 使得住房公积金的保障作用弱化, 在实施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职工质疑的焦点在于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距离《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范围差距较大, 尤其是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的情况不容乐观, 不但使部分非公企业的职工丧失保障, 而且造成了社会不公。

一、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的重要性

在1999年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基础上, 2002年3月, 国务院进行了修订, 将住房公积金定义修改为: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新条例对公积金的概念外延进行了扩大, 使得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相同。

(一) 非公企业是住房公积金的重要扩面对象

实践证明, 住房公积金覆盖的人群越多, 则其惠及的范围就越大, 越能发挥其保障作用。根据实际统计数据显示,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率远远低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率, 其主要原因在于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的比率偏低。这也直接造成了住房公积金覆盖面难以取得大幅增长, 个人公积金相对商业贷款的比例维持在低位。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大量尚未建立住房公积金的非公企业是扩面的重点突破对象。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的情况直接决定了为了一段时间住房公积金保障体系的发展水平。

(二) 非公企业是住房公积金的重点保障对象

住房公积金制度通过积累、归集住房储金, 发挥互助作用, 政府给予低息和免税等优惠政策, 提高广大中低收入职工改善住房的能力, 发挥其社会住房保障作用。帮助广大中低收入的职工解决住房问题是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初衷。广大的非公企业吸纳了绝大多数的就业人口, 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就业于非公企业的职工普遍收入不高, 是住房公积金的重点帮助对象。因此, 如果不注意解决住房公积金对非公企业的覆盖问题, 就会有失社会公平 (2) 。

(三) 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

广大非公企业不仅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 而且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中坚力量。增强非公企业对职工的保障性, 尤其是住房问题, 有助于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更好地发挥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分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负担, 释放青年群体的创业激情。只有实现人才的合理分布, 正常流动, 保障人才的基本需求, 非公企业才能够真正体现其合理的社会地位和价值才能够推动国家的经济转型。

二、重庆市非公企业建立公积金的现状

重庆市的住房公积金发展迅速, 截至2012年6月底, 全市共有2.52万个单位, 212万名职工建立了住房公积金, 缴存总额达653亿元, 发放个人贷款303亿, 有效地保障了职工的住房权益。

据重庆市中小企业局的发布, 2012年, 重庆非公经济增加值突破7000亿元大关, 尤其是非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更是首次实现年度破万亿元目标, 达到10180亿元, 同比增长19.4%, 对全市工业增加的贡献率达81.5%, 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4.7个百分点。但是, 重庆市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的情况不容乐观。据了解, 2012截至三季度末, 重庆市非公市场主体已达到125.9万户, 其中非公企业累计28.1万户。可见, 重庆市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的比例不高, 具有巨大的扩面空间。

另外, 重庆市非公企业的发展亟需相关政策的支持。在国家及重庆市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等政策措施的支撑下, 对570户中小微企业监测数据显示, 被监测企业的亏损面比例由2012年一季度的25.3%, 持续下降到12月末的14.6%, 亏损面明显好转, 企业获利能力持续增强。一方面说明重庆市非公企业亟待政策扶持, 另一方面也说明, 对非公企业, 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收益是巨大的。

因此, 鉴于非公企业在重庆市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和政策支持的巨大收益, 以及住房公积金制度对非公企业的低覆盖率, 大力推进重庆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显得尤为紧迫。

三、重庆市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的现实困难

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偏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但在重庆市, 由于非公企业在结构和分布上的特殊性, 在推进非公企业建立公积金的过程中存在着特殊的现实困难。

(一) 增加企业成本, 直接影响利润

重庆市在吸引外资上, 集中在制造业。在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上, 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电器机械及装备制造业) , 电子信息制造业、非金属制品业 (建材、塑料、橡胶等) , 以及纺织服装业等行业。非公企业同样具有这种产业结构特性。在传统制造业面临出口压力大、产能过剩、利润率低的大环境下,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成为企业经验面临的巨大考验之一。为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这也是非公企业对建立住房公积金缺乏动力、选择逃避的主要原因。

(二) 职工权利意识不强, 轻视公积金的保障作用

工作于制造业的职工流动性大, 外来务工人员多, 他们更关心的是实际能发到手中的工资收入, 而对于购房等未来保障没有紧迫的需要, 对于是否建立住房公积金没有硬性的要求, 宁愿企业将住房公积金作为工资直接发到手中, 这样助长了企业以压低工资来建立公积金或以降工资作为威胁而不建住房公积金的做法。另外, 职工的权利意识不高, 不敢、不愿或不知道如何争取自己的正当权利。

(三)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宣传不够, 执法效果有限

职工是企业的根本, 对职工的保障归根到底是对企业自身的保障。企业不仅要认识到住房公积金的重要作用, 更要了解建立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业务流程, 最大化地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保障作用, 为职工和企业带来切实利益。由于很多非公企业缺少专门的业务专员, 经常缺席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举办的业务知识培训, 导致部分非公企业对住房公积金制度不了解、不理解、不积极。另外, 对企业在建立住房公积金过程中的各种违规和不合理的地方缺少及时的监督和执法, 加上手段单一, 执法效果有限。

四、促进重庆市非公企业建立公积金的建议

为了解决广大非公企业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 体现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3], 促进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 服务重庆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必须针对非公企业存在的现实困难, 发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服务意识, 大力提高非公企业建立公积金的比例, 从根本上解决部分职工真正需要住房保障却游离于体制外的问题。

(一) 建立相对公平的缴存和使用制度

从制度设计方面来看,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模式是与工资收入挂钩的。收入高的单位补贴相对高, 自然收入低的得到的补贴也低。由于不同行业工资收入本身具有差额, 所以在同一地区按照同一比例缴费会造成相对较大的差距。客观上造成收入较高的群体受益, 而中低收入的群众无法使用公积金, 造成了二次分配不公 (4) 。因此, 有必要针对非公企业的实际特点和困难, 调整相应的制度, 改变工作方法, 例如, 可以适当降低缴存门槛, 适当降低基数 (当前为社会平均工资的70%) 和比例 (重庆当前为7%-15%, 全国最低为5%) ;还可以分批为管理人员、专业人才、老职工、新进职工以及临聘职工等逐步建立住房公积金。在使用上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例如, 可以降低非公企业或特殊企业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首付比例、家庭成员参贷、延长还款年限、降低提取标准等。

(二) 扩大对非公企业和职工的政策宣传

重庆市作为年轻的直辖市, 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要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需要一定数量的现代企业和专业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更需要一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促进社会进步。对非公企业及其职工进行政策宣传和业务知识培训, 在认识上从了解到接受, 在情感上从排斥到拥护, 在行为上从逃避到主动参与, 不仅可以建立企业和职工的互信, 解决非公企业发展中的人才困境, 而且扩大了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 提高了住房的保障功能, 让企业和职工真正受益。

(三) 建立动态的监督和执法机制

就业于非公企业的部分职工在就业市场属于弱势群体, 缺少争取自身权利的意识和手段, 有必要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的能动监督作用。通过与工商、税务和社保部门的数据共享, 及时了解企业的变化。通过行政手段, 强化公积金管理部门对企业的取证权力, 与工商和税务等部门联合执法 (5) , 及时纠正企业在建立公积金上的违规行为,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郭松海, 李侃.住房公积金制度之创新[J].中国房地产, 2008 (7) :74-75.

上一篇:德育教育发展分析下一篇:平面设计混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