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建设论文

2024-12-01

网络环境建设论文(共11篇)

网络环境建设论文 篇1

0 引言

近年来,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 同时个人隐私泄露案件也层出不穷。如“人肉搜索”等案件严重侵犯个人隐私权, 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如何完善网络环境, 保护个人网络隐私权的问题亟待解决。

1 网络隐私保护和网络环境建设的关系

在网络时代, 隐私权逐步外延出网络隐私权这一概念。一般情况下, 网络隐私权指“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 包括事实、图像及诽谤的意见等[1]。”在网络时代, 隐私权已然从现实空间延伸至网络空间, 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网络环境建设指对网络的软、硬件及其网络共享系统的构建与维护, 使网络环境满足网络主体的需要, 从而达到最优化。网络特有的共享性、开放性、虚拟性、快捷性等特征, 使得网络环境建设亟不可待。

从二者的关系角度来看, 首先, 网络隐私保护是网络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网络的共享性、快捷性等加强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距离的遥远已不会让人们产生沟通的困难, 但同时, 含有他人隐私的信息被侵犯的过程也能快速实现。网络隐私权的载体是网络, 因此, 只有完善网络隐私保护, 才能更好的把网络环境建设推向一个较高层次的发展。

其次, 网络环境建设是网络隐私保护的保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在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紧密的同时, 也会相应的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网络环境的不成熟, 导致网络主体的隐私泄露。因此, 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应建立在健全的网络环境的基础之上。

总之,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网络隐私保护和网络环境建设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2 网络隐私保护和网络环境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2.1 网络隐私保护方面

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 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 较2012年底提升了2个百分点[2]。

依此看来, 网络用户数量增多, 网络的应用也日益丰富。就我国目前的网络隐私保护而言, 虽然大部分网络主体的隐私权能得到切实保护, 但还是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1) 网络主体对隐私权保护的意识比较缺乏。至今, 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这一概念的定义比较模糊。

2) 立法深度不够。就我国目前而言, 网络隐私权领域的立法相对缺乏, 仅在一些相关法律中涉及到。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 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 侵犯他人隐私权。”但这些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只为个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提供了仅供模糊参考的依据。网络隐私保护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 我国正式接入因特网的时间仅10多年, 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侵犯还缺乏意识。人们接受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 从而导致思想觉悟还有所欠缺。 (2) 高速发展的科技水平也带动了网络隐私的侵权手段的发展, 大多立法人员不能正确把握计算机技术, 造成立法与技术的分离, 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行为不能准确界定。

2.2 网络环境建设方面

截至2013年6月底, 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2, 098, 150 Mbps, 半年增长率为10.4%[3]。我国国际出口带宽增长率明显, 表明我国的网络环境建设取得巨大进步, 相对完善的网络硬件设施在不断的满足网络主体的需要。但网络环境还存在以下问题:网络环境的抗击打能力还薄弱;我国的网络环境建设还尚处于初级阶段。

引起网络环境脆弱的主要因素为:网络技术的欠发展是造成网络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网络用户的大量增加, 使我国带宽数量不断上升, 同时也给互联网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3 促进网络隐私保护和网络环境建设的对策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 切实保护网络主体的隐私权, 构建完善的网络环境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认为, “完善立法, 实行行业自律,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开发”这一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 因此, 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架构。

3.1 完善“网络隐私权”立法, 加强法治建设

在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相对缺乏的情况下, 个人网络隐私权屡遭侵犯, 从而, 完善网络隐私权的立法, 推行法治建设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法律应以一般隐私权为依托, 进一步明确“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充分划定其范围, 以达到更好的保护网络主体隐私信息的目的。

2) 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立法及其法治管理。加强立法的颁布及其实施, 使其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有法可依, 以促进社会在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

3) 在立法过程中, 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 增加法律的技术性, 将法律在网络环境中的可实施性放首位, 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

3.2 行业自律, 加强网络隐私权的自我保护

行业自律模式是“由公司或者产业实体制定行业的行为规章或行为指引, 为行业的网络隐私保护提供示范的行为模式[3]。”就国际上而言, 这一模式被美国等国家所采用。在行业自律模式中, 通过指引行业并规范其自身的行为, 从而达到网络隐私保护的目的。从我国国情出发, 将行业自律与政府立法这二者有效结合, 才能逐步提高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效率。行业自律模式与普通立法模式相比较, 有其自身的优势: (1) 行业自律模式可操作性强。自律, 即要求行业之间、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 通过行业个体的自律规范达到对个人隐私保护的目的。 (2) 行业自律模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法律作为国家制定的强制性规范, 具有确定性和权威性, 灵活性较小。

然而, 由于网络环境建设的欠发展, 我国目前的行业自律模式并未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因此, 我国在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 应进一步构建行业自律体系, 将网络机构的自我管理功能与立法模式相结合, 利用政府的行政职能, 建立与行业相协调的网络隐私保护制度, 推进网络环境建设, 从而获得行业内部或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有效监督。

3.3 充分利用网络安全技术, 加强网络环境安全建设

在信息社会, 网络安全技术逐渐成为保护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 网络环境的安全健康依赖于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因此, 加大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力度, 推进网络环境安全建设, 也是保护个人网络隐私权的有力手段。

一般意义上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加密技术、匿名技术。其中, 加密技术、匿名技术作为广泛使用的隐私保护技术, 能够有效防止非法用户获取他人的网络隐私信息, 也能够保护在通信网络中传输的隐私信息不被非法分子所盗取;匿名技术能够提高用户在网络环境中的匿名性, 防止隐私信息的意外泄漏。

当然, 在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也伴随着更先进的数据监视、挖掘、盗取技术的推出, 以及网络环境存在的一些漏洞, 让网络安全认证技术面临高水平的挑战。因此, 推进网络安全技术的全面发展, 不断加强网络环境安全建设, 才能达到网络安全技术保护用户网络隐私权的目的。

3.4 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规范网络道德行为

1) 用户应提高在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意识, 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观。“以网络生存丰富和发展自我的现实生存, 以自己的意志力量控制自己, 形成遵守网络道德的坚强意志[4]。”网络环境只有在网民诚实守信的基础上才能健康发展。

2) 遵守网络技术协议, 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在进行网络活动过程中,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应充分遵守网络规则或协议, 提升道德修养, 遵守网络秩序。由于用户在网络上的部分信息都有可能成为公开的信息, 因此, 用户在互联网上发布个人信息时应加强防范意识。

3)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良好的价值观, 做到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统一。尊重他人人格与隐私, 拒绝网络诱惑。

3.5 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进一步推进了网络文化市场的发展速度。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环境的构建需要从立法着手, 利用法律手段、网络安全技术等解决网络环境发展上的不利因素。同时, 政府应主导网络文化环境建设的正确方向, 着手实现网络信息的安全化和公开化。

总之, 加强个人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力度, 并不断推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完善发展, 我国进入安全高效的网络时代便指日可待。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7.

[2]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

[3]蒋坡.国际信息政策法律比较[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4]曹劲松.网络道德建设初探[J].道德与文明, 2002.

网络环境建设论文 篇2

1.整治的背景:近来公安部按照中央部署,进行了打击网络谣言,整治网络环境的专项行动,秦火火等人利用网络散布谣言,进行敲诈勒索的人和事收到惩处,两高也出台了关于打击网络谣言的司法解释。

1)事例:秦火火”制造并传播的谣言达3000余条;2011年8月,“秦火火”与“拆二立四”分道扬镳,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他按照自己的理念开始了第一次造谣,8月20日他发布微博称,“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意大利籍乘客获赔3000万欧元。次日,铁道部公开辟谣,但已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此后,“秦火火”不但利用谣言继续攻击铁道部,还将矛头对准了红十字会,以及罗援少将、张海迪等名人,甚至已故的雷锋。

秦火火事件的恶劣影响:为了提高网络知名度,不仅炒作一些真假莫辩的消息,甚至还有一些行为已经涉及严重的诽谤和侵权。这样的谣言,肯定会给网络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甚至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2)网络谣言的定义: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

3)网络谣言的危害:,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它颠覆了很多人的价格观,某种程度上在社会转型期使很多人心中产生意识的迷失,这是一种恶劣的行为。另外,它会造成社会的不安情绪、反社会情绪,这些都会动摇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心,继而对公信力产生极大的影响,最终产生反社会的情绪。谣言在社会中流行,跟构建和谐社会、构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表达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2.整治的原因

1)一段时期以来,网络上的无底线炒作一波接着一波,把网络空间搅得乌烟瘴气,这些虚假信息轻则影响老百姓的判断,重则威胁社会稳定。如今,网络谣言已经成为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受害者不再局限于演艺界,从平民百姓到政府部门甚至整个国家,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引发公众无比反感,要求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违法的呼声极为高涨。如今,相关部门果断亮剑,向形形色色的网络犯规说不,顺应了强烈的民意诉求,也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可谓大快人心。

2)借助互联网传播平台,进行某些公关、炒作,无论是出于公益还是商业目的,都无可厚非,但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能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违反互联网自律公约和国家政策法律的规定。然而,极少数网络公关公司、知名网络推手出于种种目的铤而走险,采取造谣传谣、色情包装、诋毁名人等手段制造轰动效应,谋求非法利益,严重误导了网民认知,扰乱了网络秩序,影响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作为一名网民,可以允许网络稀奇古怪,网络可以允许炒作,但乱造谣甚至恶意造谣必须坚决予以打击,让造谣者、传播者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谣事件越来越多,几乎无孔不入,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也变得越来越苍白。网络谣言猛于虎,危害社会、祸国殃民。

3)应该看到,目前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民众对各级党政干部的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更是党和政府倾听民声、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也是党中央开展反贪腐行动的有力助手。

3.整治的目的和意义

(1)整治网络谣言和净化网络环境是一种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1)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又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它对经济建设不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发展方向。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离不开政治建设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文化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过程。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自觉地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来加快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3)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民众能对各级党政干部更好的监督,党和政府能更好的倾听民声、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

(2)打击网络谣言是“依法治国”的有力注脚。网络社会虽是虚拟空间,但一样有其现实属性,是针对不特定人群的公共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对现实社会造成直接影响。微博、微信出现之后,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人们获得信息更快捷,辨识谣言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导致谣言的危害性和破坏力也成几何级数增加。

4.整治的依据:

1)畅所欲言不等于可以胡言乱语

不久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与微博“大V”们达成共识,提出网络名人应坚守“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

2)网络也不可突破的法律底线

人们在社会中要进行各种活动,行为的主体是我们每个人自己,但不管从事何种活动,都应该遵守法律准则,法律是约束我们行为的最低底线,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否则的话,跨越了法律的底线,并会受到法律的治裁。

3)两高关于网络谣言的司法解释

1.诽谤信息被转发达500次可判刑。2.点击超5千次按情节严重论处。3.网络举报部分失实不属诽谤。4.爆料索财属敲诈勒索。5.行为人不明知而发布转发不构成诽谤。6.造谣引发群体事件等七宗罪将被公诉。7.有偿删发稿属非法经营。8.网络辱骂属寻衅滋事。

5.从历史唯物主义谈整治网络谣言的方法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一,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社会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第二,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存在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与此相联系,人们的社会意识也必然会相应地发生或早或晚、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第一,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第二,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长短的不同。一般来说,群众掌握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越多、越普遍,对社会的促进作用越大;反之,对社会的促进作用越小。(2)整治网络谣言具体方法

1)网络谣言具有隐蔽性、炒作性、攻击性、报复性、宣泄性、诱惑性、强迫性等特点,已成社会毒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我国的网络文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网络谣言很容易成为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有些网络谣言可称得上是妖言,极具蛊惑性和危害性。它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如同引诱人们吸食毒品一样,慢慢地让人上瘾,麻醉人的神经,扰乱人的生理功能,让人的心理也变得越来越不正常、不健康,进而破坏家庭、诱发犯罪,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正常秩序。

2)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上官酒瑞认为,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成为一些人凭空捏造、传播虚假信息的工具,成为造谣、传谣的载体,比如“谣盐”**、“军车进京”等谣言就是借助网络平台得到了快速传播。网络谣言的产生,可能迎合了社会转型期一些人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但诸多事实表明,各种网络谣言的滋生、扩散和传播,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引发了公众恐慌,而且破坏了政府公信力,损害了政府形象。如果网络空间中谣言横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上官酒瑞表示,整治网络谣言是人心所向、法治要求。

3)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政府应该以宽容、包容、虚心的态度,畅通社会公众正常的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公民言论自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但是,社会公众在享受言论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民义务,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维护舆论环境,根除网络谣言存在的土壤。政府应当与主流媒体协作,建立防范网络谣言扩散的预防机制,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建立防范谣言扩散的预警机制;其次,应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对可能成为谣言的虚假信息加以重点筛选,尽早采取措施来掌控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最后,当谣言在网络上泛滥,具有快速传播的特性时,政府应当及时有效地公开各种对澄清谣言具有重要作用的信息,让“信息公开”遏止“谣言扩散”。

4)杜绝“大谣”:需要“智”更需要“治” 本来,如刚刚被逮捕的“秦火火”、“立二拆四”这等货色,传播谣言的方式无非是无中生有编故事,恶意造谣抹黑重伤一些道德楷模,估计也是领会到最能抓人眼球的莫过于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他们那些攻击中国慈善制度,中伤道德楷模的谣言,本因为个人的影响力有限,而杀伤力有限,然而经过拥有百万、千万粉丝的大V转发,至少于我,似乎就多了一些可信度。

5)网络大V切莫成“大谣”

互联网时代迅猛而至,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大V们也顺势而生。目前,在新浪和腾讯微博中,10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1.9万个,百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3300个,千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200个。网络名人这个群体,在引导网络舆论、处置网络事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净化网络环境的关键在于让网络谣言“无处藏身”

1)净化网络环境,让网络谣言“无处藏身”,就是要在引导与提升人们网络安全意识上加倍努力。首先,加大网络等舆论媒体对网络环境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播报、报刊杂志、流动宣传等形式扩大宣传范围,拓深宣传深度,巩固宣传成果,营造全社会关心网络环境安全,肯为网络环境安全作贡献的良好舆论氛围。其次,深化网络环境的教育力度,制定网络环境安全意识纲要并写进教科书,加以引导广大人们树立正确的网络环境安全意识,努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制止谣言的散播。

2)净化网络环境,让网络谣言“无处藏身”,就是要在把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网络制度纳入同家安全战略上做好功课。结合网络敌特份子利用我国网络建设管理滞后空隙大作破坏活动的特殊原因,制定眼前与长期网络环境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国家安全管理与规划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同时,对现有有关网络管理制度不断加以完善,并由公、检、法等部门联合监督实施,形成一股对网络敌特份子的强有力的威慑力量。加大对网络环境破坏份子的打击力度,必要时做到杀一儆百,绝不轻饶。

3)净化网络环境,让网络谣言“无处藏身”,就是要在不断完善对网络环境监测与管理技术开发上下足功夫。网络环境的复杂化,有时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某部门某些工作人员的无为,因为网络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从事网络的敌特份子具有隐秘性强,难以追踪与定位的易守难攻的特点,这在管理上存在技术设备等难题。先要持续扩大投入,聘用专业技术人才钻研净化网络环境的新课题,保证经费到位,采购管理网络环境必要的设施设备,再在此基础上对网络上具有破坏性等过激行为的言论进行屏蔽,引导网民自觉遵守网络秩序,共创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事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引导与提升人们网络安全意识上加倍努力,在把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网络制度纳入同家安全战略上做好功课,在不断完善对网络环境监测与管理技术开发上下足功夫,才能不断净化网络环境,让网络谣言“无处藏身”,才能保证人民网络精神生活的健康,社会方能和谐。7.总结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近年来,互联网低俗之风盛行,网络中有害信息太多太滥,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破坏了社会风气,再加上青少年分辨能力、抵抗能力不强,所以,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净化网络环境,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起着阻碍作用。互联网低俗之风盛行,对社会,尤其对青少年有巨大的腐蚀作用,会训导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事关民族的希望,事关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所以,必须抵制互联网低俗之风。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网络建设3G网络技术分析 篇3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化,宽带业务竞争越发激烈,但随着智能化载体的推成革新,人们对于移动网络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传统的宏网建设,已经越发的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因此WLAN网络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与传统宽带相比,WLAN网络不但成本低,而且具有极高的灵便性,因此在新时代发展中,增强WLAN网络建设,加快WLAN网络与3G网络技术融,对于未来网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WLAN网络建设;3G网络;技术融合

1 WLAN网络业务发展历史及现状

无线网络技术最早我们可以追溯到90年代中后期,由美国技术人员研发,最早并不是为了居民的应用,而是应用在军事行业之中。美国军队通过将无线信号进行加密手段,在利用其进行资料传输,这种方式不但方便快捷而且保密性质高,因此被广泛推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无线网络技术为许多科研学者带来了灵感,在1971年,夏威夷大学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被命名为ALOHNET的无线电通信网络,通过WLAN网络连线跨越4个岛屿的7台计算机,因此可以说,这款网络通信技术是如今WLAN网络的前身。目前WLAN网络主要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建立的范围性网络,它通过无限地址通道作为传输媒介,将有线局域网络进行传输,可以从环境和速率上与3G网络进行互补,使用户能够不限时间、不限地点,随时的进行网络切换,是当下最流行的数据传输系统。[1]

2 WLAN网络建设策略

2.1 独立建设方式

WLAN网络的独立建设方式,主要是针对大型人流区域,通过统一的网络规划,实现灵活的网络服务管理,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WLAN网络建设方式。WLAN网络分为漫游、半封闭、封闭三种领域。在公共场所提供的WLAN网络一般就为漫游时的,为办公区域、医院、学校等提供的WLAN网络就为半封闭或者封闭式的,因此在建立WLAN网络时,要根据不同地域和不同用户的需求建设WLAN网络,从而保证WLAN网络业务的区域性和准确性,因此运营商必须从四点出发,实现WLAN网络的独立建设。第一,多种网络计费方式,常用的计费方式是根据时间计算,按年或者是按月计费,如今我们也可以根据流量的多少进行计费,用多样的计费方式,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第二,对于漫游客户的认证收费方式,由于如今城市人口工作的流动性,漫游客户越来越多,因此运营商在建立网络时必须要支持手机用户、宽带用户在WLAN网络范围内的漫游识别,在确保漫游客户的正常上网功能时,有效地进行漫游计费。第三,网络的保护功能,由于近些年网络黑客与病毒越来越多,因此运营商在建设网络时,必须要保障WLAN连入的安全性,防止由于非法用户的入侵,造成正常客户信息的外漏,从而对用户的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损失。第四是WLAN网络的无缝切换,运营商要保证居民在热点范围内,满足用户不同设备的无缝切换,从而确保用户网络数据的正常使用,尽可能地为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

2.2 合作建设方式

WLAN网络合作建设方式主要分为合建和连锁加盟两种,在了解合建方式前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内部无线局域网,内部无线局域网是通过运营商的网络标示,来实现对该区域提供WLAN网络服务。而合建方式就是针对一些区域有内部无线局域网需求,但是却没有没有建设WLAN网络的客户,例如医院学校、医院等,因此企业与运营商可以共同为客户提供接入、认证等系统设备,并提供线路、电源、路由器等配套设备,满足用户的上网需求。连锁加盟是对于一些已经建立无线局域网,并且可以提供收费业务的用户,例如酒店、咖啡馆等娱乐场所,运营商可以利用业务置换的方式,来换取企业客户设备的使用权,进而通过WLAN网络向客户传递一系列的品牌业务,实现运营商与企业的双赢。[2]由此可知,合作建设方式,是一种非常好的WLAN网络建设方式,不只可以降低运营商在WLAN网络上的投资成本,也可以扩大WLAN网络客户的使用人群,将无线网络的使用门槛降得更低,对于WLAN网络的建设与推动具有显著的优势。

3 WLAN网络与3G网络技术融合分析

3.1 松耦合方式

通过松耦合方式,将WLAN网络与3G网络技术融合,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方式,松耦合方式的第一步就是在WLAN网络中接入相应的WLAN网关,我们可以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植入WLAN网关,而不是直接与3G核心网络交换机连接,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增加网关的松散集成。[3]同时在进行技术融合时,我们要考虑到,访问WLAN网关的客户,不只是本地的注册用户,也包括很多外来人员的网络用户,因此在采用松耦合方式时,我们要从整体的用户需求出发,实现WLAN网络与3G网络技术的完全融合。我们可以把松耦合方式视为一个移动的IP,使其不仅可以对WLAN网络的配置进行独立管理,也可以对3G网络进行独立管理,这样通过松耦合方式,3G网络运营商就可以通过少量的资金投入,却可以从WLAN网络中提取利益,而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只通过对一个服务商的网络进行访问,就可以实现多种网络的认证,因此将WLAN网络与3G网络技术融合不只可以实现运营商的自身利益,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多接入方式。

3.2 紧耦合方式

紧耦合方式对于WLAN网络来说,是一种另外的3G网络接入模式,这是通过WLAN网络对3G网络进行不断的功能模拟,来实现WLAN网关的增加,首先先将3G核心网络隐蔽,然后在建立一个WAG系统,最后将WLAN网络数据与3G网络数据系统通过WAG系统接入。[4]这种紧耦合方式可以将WLAN网络作为3G网络的接口,完成WLAN网络与3G网络技术的融合,进而扩大运营商的整体网络功能,不但可以将3G网络核心功能发挥到极致,也可以运用统一的服务器,为WLAN网络提供服务,对于WLAN网络与3G网络新型业务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因此紧耦合方式也是目前最具有研究前景的一种融合技术。

4 结语

随着我国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发展趋势逐渐走向大数据、高速度的发展模式,因此在这种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景下,技术的可靠性尤为重要。网络设计者、管理者,只有站在群众的角度上,去思考网络建设的内涵,才能够从群众的需求出发,设计出抗干扰性强,容错辨识能力大,并且可以快速回复网络故障的网络通信技术,实现WLAN网络与3G网络技术的完美融合,极大程度提高居民的上网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瑞峰.基于WLAN构建无线城市的规划设计分析[J].电信科学,2013(06).

[2]王焕义. WLAN+3G混合组网及建设策略研究[J].无线通信技术,2014(01).

[3]唐治军. WLAN与3G网络融合方案及应用[J].江苏通信,2015(06).

[4]徐荣,于永,张北江,赵陆文.双模紧耦合定时模块的技术实现[J].时间频率学报,2013(02).

作者简介:高博晗(1997—),男,吉林长春人,沈阳理工大学学生。

刘寒(1995—),女,辽宁葫芦岛人,沈阳理工大学学生。

抵制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 篇4

古人云:“众议成林, 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 一里能挠椎。”谣言的传播速度和杀伤力往往不容小觑。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 各种“冷料”、“热料”、“猛料”、“假料”接踵而至。这些不负责任、肆意编造出来的网络谣言不仅严重混淆了视听、扰乱了人心, 更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公共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 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毋庸置疑, 在这个网民数量接近6亿的信息化社会, 网络谣言已经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毒瘤。为国家稳定计、为社会和谐计、为群众安康计, 根治网络谣言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网络谣言破坏安全感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 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 何建明就提交过一份有关惩治网络假信息的提案。“网络谣言多了, 正能量的东西反而没人信, 让人感觉物质上再幸福, 内心也会没有安全感。它影响整个社会, 影响国家形象, 影响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判断。”

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说:“网络上传播的虚假信息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 让他们觉得网络是可以随意发泄情绪、没有法制的地方。”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强调, 言论自由, 言者有责。“一方面, 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公民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自由;另一方面, 言论也要受到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的制约, 遵守国家法律, 尊重公民隐私, 恪守道德底线。”

明确网络语言的红线禁区

全国人大常委、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指出, 我国的网络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于网络发展, 法律界早就呼吁要尽早采取行动。“我国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是弱的, 没有一个国家的网络像中国这样松散, 我们过去放任了大量的违法、不负责任、违背社会公德、攻击他人的谣言和煽动性的言论。”

浙江省海宁市司法局局长金中一在网上的微博“@中一在线”很有名, 身为大V的他指出, 大V要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和鉴别能力, 对有疑问的内容要谨慎转发, 对身份不明的博主和口碑不佳的媒体所发布的帖子也要谨慎转发。发布真实的权威消息, 才是止谣的良策, 同时还得法律与自律相结合, 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 网民自律。

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 首先要靠“治”理。相关部门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用法律武器严惩恶意造谣、传谣者, 使网络谣言彻底失去生存空间。在我国, 网络谣言之所以在近年来呈泛滥态势, 探其原由,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违法成本低。在“注意力也是生产力”的E时代, 网络谣言背后利益输送暗流涌动。据供述, “立二拆四”创立的网络推手公司七年来毛收入达1000余万元, 纯利润有数百万元之多。造谣传谣, 最终是为了“吃谣”。因此, 要铲除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 重要的一条, 就是要用制度重构网络秩序, 用法律斩断网络谣言背后的“黑色经济”链条。

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 其次要靠“智”理, 即政府机构、有关部门要有敢为、善为的应对智慧, 用真实准确的信息第一时间击破谣言的泡沫。加大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及时用真相消除事件的模糊性是根除网络谣言的“利器”。事实证明, 在谣言传播伊始, 有关部门认真、及时地回应公共疑虑, 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抢占信息制高点, 使谣言不攻自破。

网络环境建设论文 篇5

摘 要:新形势下,高校利用网络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高校网络治理中存在诸如虚假信息泛滥,制度有待健全;围观气氛浓厚,信息碎片化;创新性不强,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发挥“把关人”作用;加强议程设置,打通“官民”舆论场;提高师生媒介素养,发挥“意见领袖”作用。而在构建高校健康网络文化路径上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打造高校网络文化特色品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形成校内外联动的,营造高校健康网络大环境。

关键词:高校;网络治理;构建;健康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145-03

这是一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新传播技术带给人类深刻的影响。网络是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低成本的虚拟平台,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信息呈高速、大规模流动,带给人们极大的方便,对人类各领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4年是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的第20年,从社会、国家层面到高校网络治理与构建健康网络文化都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崛起,它们形成的网络舆论相当迅速、广泛,影响巨大,应当引起高校重视。加强高校网络建设、治理和管理,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高校网络舆论导向的正能量,唱响高校网络好声音,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网络运用现状

时下,“互联网思维”“微时代”成为社会热词。新的媒介格局和传播形态,使得高校网络纷纷谋求创新之路,探索融合之道。高校网络阵地从传统的新闻网站、专题网站、论坛、BBS、贴吧、QQ等,拓展到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适应形势发展,满足受众需求,形成互动融合的新局面。2010年,微博火了!这一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同年11月25日,暨南大学开通官方微博,首吃“螃蟹”成为广东第一所开通官方微博的高校,目前有粉丝126155万,发布微博6314条。微信,与微博同为自媒体下产物,属于社会化媒体,发展速度也非常惊人,影响力之强大。2014年4月6日开通的厦门大学官方微信,现有粉丝三万多人,发展迅速。同年10月9日,南方周末第三期中国高校微信排行榜发布,厦大官方微信以总阅读数92441,影响力值5706的成绩摘得周排行榜桂冠,成为本期排行榜中成长力最高的学校。

迄今为止,全国已有317所高校以学校名义开通微博并进行了官方认证[1]。据统计,全国有1400多所高校开通官方微信。“两微”在高校网络宣传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广泛使用和关注,得到师生喜爱。众多高校在“耕耘”好传统媒体时,也都充分利用新媒体,形成“共舞”的大格局,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二、高校网络存在问题

(一)虚假信息泛滥,制度有待健全

网络是一种虚拟平台,普及得相当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给人们全新的生活体验。据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互联网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对网民的生活形成全方位渗透。报告显示,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高校网络的匿名性,造就了网民可以大胆发言,网民数量如此庞大,素质却是参差不齐,容易受情绪控制,不能理性发言,传播谣言、散布谣言,甚至直接制造谣言,造成虚假信息泛滥,引发校园不和谐,对校园安全稳定的影响不可低估。

高校网络信息涵盖范围广,每天信息量在大规模更新流动,难于做到全面实时监控。各高校在网络管理上相应制定信息审批制度,管理条例等,使得网络监管相对规范有序,但整体上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及要求,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网络应急预案不足等现象在一些高校普遍存在,有的相对严重,使网络出现的问题更多,更有甚者网络应急处置能力不足,难于应对或不能恰当应对突发网络事件。

(二)围观气氛浓厚,信息碎片化

超过八成网友认为“看客心态”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顽疾,其中认为这一心态“很普遍”“较普遍”的网友分别占63.7%和25.5%,仅有0.3%的网友认为这一现象在社会中并不存在[2]。在高校网络中,围观气氛也甚为浓厚,缺乏思想性,原创性不强,习惯于发表一些生活琐碎的事情或感想,对学校官方的网络平台关注度不高。笔者随机打开广东一所211大学新闻网,其一篇头条《梦想未来“任我赢”》,被置顶处理,发表于2014年12月16日,近四个月的浏览量仅有595次,评论为0。新形势下,尤其是新媒体快速发展,围观气氛很强的现象更加严重,冲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另一方面,信息碎片化也充斥于高校网络之中。所谓信息碎片化是指人们通过网络传媒了解阅读非常多的信息,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让自己了解的东西成为过眼云烟。娱乐化时代,高校师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打发消遣,利用手机或者移动客户端上网的随处可见,随时可见,已经突破传统时空的限制,相发便发,想转即转,想评就评,很多是即时性的,未经过大脑深思熟虑的信息。“娱乐至死”甚至成为一些人的标配。如此导致诸多信息成为网络“垃圾”,不仅对师生需求没有帮助,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三)创新性不强,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创新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也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和助推器。然而高校网络管理、网络文化建设方面的创新却有待提高。高校网络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传播载体较为传统,传播内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师生的需求,未能形成吸引力、关注度。打开各高校校园网主页或新闻网,不少栏目相似,缺乏新颖,有些更是更新不及时,内容陈旧,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栏目。

同样,高校网络管理队伍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有待加强;有的高校网络管理人员少,队伍不稳定,承担的工作任务却相当繁重,甚至这还不是“主业”,而仅仅是“副业”,兼职干,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应付基本的工作,更谈不上创新。

三、高校网络治理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发挥“把关人”作用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加强高校网络治理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网络制度建设,对高校网站分类管理和层级管理,建立完善强化辟谣机制,及时清理网络垃圾,净化网络环境。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认为,传播组织决定着什么样的新闻信息能够进入大众传播渠道[3]。高校网络治理中要充分发挥“把关人”作用,使之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当好“守门员”。同时,要区别对待高校发生的网络舆情,注重分类治理,合理引导,疏堵结合,以疏为主。

(二)加强议程设置,打通“官民”舆论场

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多元的空间,议题纷繁复杂、多种多样,不断吸引着众多网民的“眼球”,触动着网民的“神经”。高校网络治理要加强网上议程设置,唱响网上主流声音,引领舆论风向标。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

2012年12月18日23:03分,@中大热点:发布长微博致中大学子“请中山大学推迟开学”,期间为广大务工人员返回高峰,导致返校火车票难买,请求学校推迟开学。该微博在网上爆出,12小时内即被转发五千余次,评论六百多次,迅速形成强大的“民间”舆论场,对学校形成舆论“倒逼”态势。此时,中大三校区学生会发起微博投票调查民意,跟进事件的进展动态。@朱孔军(中大党委副书记,实名认证微博)在“中大热点”发布长微博前一个小时便转发了@中大时区 向学校发问推迟开学的微博,并向@胡不归之 询问具体情况。校方一直密切关注学生的微博动态平台,及时召开会议进行研究解决。到12月21日下午,@中山大学发布寒假变更通知,一小时之内该微博被转发三千余次,热评三百多次。致使,整个事件从微博上发端到最终解决前后不到3天,65个小时。

“这种学生和校方之间的良性互动,反应出新媒体时代社会管理的正能量。”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如是说。因此,高校网络治理要加强议程设置,主流媒体和官方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打通“官民”两个舆论场,关注和引导网民的公众情绪,使之得到充分互动,消除彼此的疑虑,方能化解网络舆论可能造成的潜在危机。

(三)提高师生媒介素养,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与此同时,娱乐化、情绪化的喧嚣在网上此起伏笔。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高校网络治理要注重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使之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可以独立思考,理性行动。1992年美国媒介素质研究中心定义的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高校师生在网络中要加强新闻专业主义修养,提升信息识别能力,加强自律自省,客观公正地发言,有效利用网络媒介促进自身的成长。

高校网络治理同时要注重培养和发挥“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引导舆论的走向。所谓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2013年中山大学寒假推迟事件中,三个校区的学生会微博积极引领了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了公信力、意见领袖的作用,角色转换得巧妙,设置新议题,做好调研工作,为中大校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四、高校健康网络文化构建路径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健康网络文化建设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它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论述,提出确切的要求。高校健康网络文化的建设,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指导,要像空气一样弥漫其中。要适应互联网快速的发展形势,主动和善于利用新媒体,抢占网上传播的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等方面,做好重大信息网上发布,积极回应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导向,传递正能量。

(二)打造高校网络文化特色品牌凸显健康网络文化建设

特色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显著的特点和表现,具有独特性质。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特色品牌是赢得胜利的有力法宝。高校健康网络文化的构建同样应该致力打造自身的特色品牌,以此吸引师生的眼球,赢得社会的认同。高校健康网络文化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突出育人功能,凸显思想引领,立足服务定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动网络特色品牌传播。厦大官方微信主打“厦大身边人”“别young学院”“故事忆厦吧”等品牌特色栏目,语言诙谐生动,形式新颖活泼,内容寓意丰富,引发许多厦大人集体共鸣,获得众多网友点赞转发。此外,还要适应形势发展,创作出适合新媒体传播、格调健康高尚、师生喜闻乐见的精品网络文化作品,从而掌舵好高校网络健康文化发展方向。

(三)加强高校师生网络道德教育净化网络环境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时代,网络作为一个虚拟平台,人们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无所顾忌。正是因为这种隐匿性质,导致了网民在自我表达时很少顾及社会规范、道德约束[4]。高校师生作为网民的一大主力,人数众多,鱼龙混杂,各种声音在这里自由表达。高校健康网络文化构建需要加强师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要坚持底线原则,加强自律意识和能力培养,提升自身网络素养,恪守网络道德,从而净化网络环境,构建网络诚信。诸如,在新生入学教育、平时的课堂教育、第二课堂等环节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冷静思考、理性发言等意识和能力;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以其健康的网络道德教育和影响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这样“无论身穿什么‘马甲,不管发表什么‘见解,或者转播什么‘内容,要做到有理性、有思想,不可‘起哄,更不可‘走邪[5]。

(四)形成校内外合力营造高校健康网络大环境

网络文化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划时代产物,是一种以先进技术为驱动力的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指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6]这充分说明影响高校健康网络文化的重要性,事关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新形势下,互联网发展迅猛,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高校网络治理任重而道远,应该形成政府、社会、高校等联动效应,形成合力。国家要不断完善互联网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使之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形成威慑作用,为高校健康网络文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各种社会化的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专题网站等,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是要加强行业自律,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共同努力,高校健康网络文化建设才能够实现。高校要发挥在健康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其中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淑敏.高校官方微博发展及运营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1).

〔2〕徐艳红,袁静,谭峰.官媒总结十大社会病态:信仰缺失、娱乐至死等入选.人民论坛,2014-09-10.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63.

〔4〕殷子然.从“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看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J].新闻界,2009(02).

〔5〕熊传东.守住“七条底线”才能hold住网络[N].光明日报,2013-8-26.

〔6〕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崭新的文明[M].上海:三联书店,1996.31.

网络环境建设论文 篇6

目前,大多高等院校都在进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1,2,3,4,5,6,7,8,9,10,11,12]。为了起到实验教学的宣传与示范作用,进行实验教学中心网络环境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主要工作,也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点。如何利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学管理,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环境建设的重点。为此,本中心结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环境建设,开发了实验教学管理、开放实验管理和网上评教三个特色模块,尝试进行实验中心网络化管理。

二、网络环境特色模块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除了组织机构、实验课程、规章制度、仪器设备、新间动态等常规模块外,还包括以下三个特色模块:

1.网络实验教学管理模块。网络实验教学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教师管理模块和学生操作模块。

2.网络开放实验管理模块。网络开放实验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教师管理模块与学生预约操作模块。

3.网上评教模块。网上评教模块主要包括中心管理员模块与学生、专家评教模块。

三、网络环境特色模块主要功能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环境常规模块起到了展示了中心建制及实验室组成、实验室相关的规章制度、实验室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主要大型仪器设备等功能。

1.网络实验教学管理模块主要功能。网络实验教学管理模块主要实现教师网上发布实验课程、学生网上选实验课和网上提交实验报告、教师网上批改实验报告并登记实验成绩的功能,如图1-图4所示。

2.网络开放实验管理模块。网络开放实验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发布开放实验项目、学生网上预约开放实验。如图5-图6所示。

3.网上评教模块。网上评教实现了学生和专家对实验课教师上课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如图7所示。

四、特色模块网络化管理效果

1.实验教学管理。实验中心管理人员通过实验教学管理模块,可对本中心将要开设的实验项目通过实验教学管理模块发布在网上,对上实验课的学生进行分批次实验管理,同时,教师也能利用实验教学模块进行学生实验报告的批改和成绩登记,大大提高了实验课管理效率。

2.开放实验管理。实验中心管理人员通过开放实验管理模块,可以方便地面向全校学生发布本中心拟开放的实验项目,学生也可以及时地了解本中心开放实验项目动态,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预约感兴趣的实验项目,既提高了开放实验管理效率,也提高了开放实验项目的开出率和仪器的使用率。

3.网上评教管理。根据网上评教系统结果,实验中心管理人员可以全面了学生及听课专家对实验中心实验课的综合评价,可根据评教意见,改进教学质量。同时,也可参考评教结果,对实验课教师进行评优考核等。

五、结语

1.通过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提高了实验课程管理的工作效率。

2.通过开放实验网络化管理,提高了开放实验的开出率和仪器的使用率。

3.通过实验评教网络化管理,为实验教学质量管理和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摘要:结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环境建设,开发了实验教学管理、开放实验管理和网上评教三个特色模块。实现了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及网上评教的网络化管理。实践运行表明,特色模块的运用和网络化管理,提高了实验课程的管理效率和开放实验的利用率,也为实验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了参考。

从网络谣言透视网络新闻道德建设 篇7

一、当前我国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现象的表现及危害

(一) 网络谣言肆意流传, 社会滋生信任危机

互联网传播具有传播速度的实时性、信息内容的海量性、信息形态的多媒体性、信息检索的便利性、传播过程的交互性、传播范围的全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拥有比传统媒体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更持久的影响力。截至2014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其中, 手机网民规模5.27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当谣言遇上网络, 其制造量、传播范围、传播速度便出现几何级的增长, “当真理还在穿鞋子, 谣言已经跑遍世界”, 其负面影响超乎以往。

而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的流行, 网民中的微博客用户已成为数量庞大的群体。这当中有一批粉丝 (听众) 大于10万人的用户被称为“网络大V”。谣言如果被他们再传播, 危害将被放大。臭名昭著的造谣者秦火火曾经制造的许多谣言, 都得到过薛蛮子、何兵、李开复等网络公知、“大V”们的鼎力转发和评论, 他们不负责任的行为助长了谣言的传播, 使这些谣言迅速传遍整个互联网, 成为当时社会舆论聚焦的中心。而那些受害者, 如少将罗援, 虽然也进行了辟谣, 但是薛蛮子等只转发谣言, 不转发辟谣内容, 最后变成“真相不出门, 谣言传千里”。

在当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获取讯息、进行交流学习的环境下, 大量的网络谣言无疑会引发民众对网络、社会的怀疑, 甚至造成信任危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714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 83.2%的受访者确认现在社会谣言很多, 85.8%的受访者认为谣言最常见的传播渠道是“网络”。

(二) 低俗化新闻泛滥, 网络媒体形象受损

在网络上, 谣言、虚假新闻甚至是真实新闻, 常常包含着“星、腥、性”的内容, 低俗化取向明显。如2013年震惊全国的秦火火造谣事件, 网络造谣者“秦火火”等人编造了张海迪入日本国籍、雷锋生活奢侈等谣言, 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这些谣言涉及一些知名人士, 通过诽谤这些知名人士, 他们获取了大量网民的关注。此外, 暴力、色情的元素也常被植入网络新闻中, 搅浑了网络环境。比如一些新闻网站津津乐道于抢劫等各种犯罪报道, 描写过于直接, 场面过分血腥, 这些报道的重心不是如何汲取教训以及宣传法律知识, 而是热衷于细节描写, 采用大标题、大图片, 以求最大限度地刺激受众感官。

网络媒体工作人员不顾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忽视了新闻的宣传价值及主流价值观, 以刺激性的信息博取受众点击率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从短期来说, 媒体的经济利益得到了很大的回报, 但长此以往, 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受众来浏览这些低级趣味的信息。潜移默化中, 网络媒体就不会像传统媒体一样给人一种严肃庄重、可信度高的印象, 而受众将对网络媒体所发布的信息持怀疑态度, 甚至形成网络新闻内容低俗的成见。

(三) 侵权现象时有发生, 扰乱网络公共秩序

网上新闻的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侵犯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通过网络, 用户能轻易借用传统媒体新闻资源而不经许可, 调出大量的文字、图表等信息作为新闻的信息来源或背景资料, 极易触犯著作权、隐私权。而互联网隐蔽性与匿名性的特点, 使用户在网上进行注册时可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这种自由使得某些别有用心的用户假冒公众人物在允许网民自由发言的网上论坛、电子公告板等网上社区和交流场所发表不实信息, 或者对公众人物进行诽谤、谩骂, 对当事人的名誉造成恶劣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随意的一条侵权言论、侵权信息, 可以在几秒钟之内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随意的一次点击就可能给被侵权人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和经济损失。网络新闻侵权扰乱了网络公共秩序, 带来了降低网络媒体自身公信力、侵犯他人正当权益、滋生腐败现象等不良影响。

二、加强网络新闻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 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建设, 让传播主体更自律

我国网络新闻的传播主体可分为媒体网站、网络个人用户两大类。

媒体网站中, 新闻单位网站要保持其母体的优良传统, 注重新闻质量, 遵守职业道德, 以迅速、全面、深刻的新闻作品树立权威形象, 成为各类新闻传播网站的标杆;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要按照国家规定, 在满足具备新闻编辑机构、专职新闻编辑和负责人等条件后方可创立。同时要学习新闻单位网站的先进经验, 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调整, 本着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 按照最新政策法规要求, 对网站新闻严格把关, 对网民负责。

网络个人用户尤其是网络“大V”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网络新闻传播主体意识, 认识到网络新闻道德秩序关系到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体网络用户的共同利益, 只有秩序良好, 全体网民才能和谐共生。根据现阶段个人用户的道德现状, 完全依赖个人的道德自律还难以实现网络新闻道德的建设目标, 必须结合道德他律, 如2013年出台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办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上, 由网络名人讨论、提出的七条原则。充分运用道德自律和他律, 在两者的动态平衡中推进道德建设, 我国的网络环境才能不断净化。

(二) 重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让受众更理性

面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 网民要学会判断和选择, 避免在无用信息中浪费时间、精力, 或被有害信息错误引导。“从个人角度来讲, 受众如果对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通过主动思考, 对媒介信息进行恰当的解构, 从而得到积极的效果。积极的效果会将受众自己引向有价值的目标”。对于一些无法确认的信息, 可先上网搜索官方信息, 以辨别真伪, 不要贸然转发, 以避免自己成为谣言的“扩音器”;在转发之前, 要想一想会不会构成对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的侵犯。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 讲文明、担责任是每个网民需要践行的准则。

另外, 互联网的交互性为受众积极与传播主体互动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网络受众要牢牢抓住这个优势, 主动参与媒介每一次的传播活动中来, 不仅要理性地选择信息, 更要合理使用媒介, 勇于发表意见、看法, 积极监督媒体行为, 对其失范行为提出批评。我们的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除了要培养大众成为精明和有品位的传媒消费者, 另一方面也要鼓励他们监察和改善传媒, 做一个有责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信息接收者, 为净化整个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 完善信息公开及谣言监控机制, 让辟谣更轻松

经验告诉我们, 社会信息公开程度越高, 谣言存在空间就越小。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后, 最初的10分钟内, 有关地震的谣言满天飞。第18分钟, 新华社发布确切信息: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7.8级强烈地震。谣言顿时止息。后来, 关于化工厂爆炸、水源被污染的谣言出现时, 《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公布真相, 停止了人们的胡乱猜疑。此等例子不胜枚举。正是由于主流媒体、权威机构的及时发声, 才使得事件真相大白, 谣言烟消云散。

因此, 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 建设好政府网站, 加强对网站工作人员的信息公开意识的培养, 增强信息敏锐度, 结合政府中心工作和公众关注热点, 及时、准确发布政府信息,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为政府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要建立完善谣言监控机制, 通过群众信箱、政府热线、政府网站等及时获取到谣言信息, 针对谣言, 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介辟谣。通过多角度、多渠道治理, 网络谣言才会越来越少, 网络空间才会日益清朗。

(四) 建立完善网络新闻法规, 让监管更严格

当前有关网络新闻立法的首要工作, 就是将现有有关新闻和网络新闻的立法进行梳理和整合, 将不同部门制定的相关立法系统化。只有各个部门的意见一致, 监管标准一致, 才能使得网络新闻监管的立法明确。

其次, 应出台专门针对网络新闻管理的立法。现有的一些立法, 明确针对网络新闻管理的非常少, 都是将网络新闻作为网络管理的一部分, 这就导致了某些情况的界限模糊和权责不明。当然, 这也与网络新闻出现的时间尚短有关, 现在正是制定类似这样立法的最佳契机。因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网络新闻业已经趋于成熟, 相关的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具备了比较充分的条件。制定专门的网络新闻管理办法时, 要切实考虑到网络新闻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除了多部委同时参与外, 还应该聘请业内专家对相关的基本概念、问题的基本性质进行界定, 务必使相关立法符合行业需求和人民意愿。

三、结语

网络新闻是依托各种新兴网络媒体发展起来的全新新闻形式, 表现出传播速度快、信息量丰富、互动性强、突破国家地区界限等诸多优点。但在其诸多优势的背后, 网络新闻传播也表现出一定的负面效应, 如网络谣言充斥、低俗化新闻泛滥、侵权现象严重等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现象。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加强网络新闻道德建设、逐步建立起一个健康、有序、道德的网络新闻传播环境。

摘要:当前互联网已全面渗透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网络新闻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格局, 一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捷, 另一方面却出现了一些新闻道德失范问题, 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便是其中之一。基于此, 本文以网络谣言为切入点, 陈述我国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谣言,网络新闻,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 zyj/hlwxzbg/hlwtjbg/201407/P020140721507223212132.pdf.

[3]向南.83.2%受访者确认现在社会谣言很多[N].中国青年报, 2011-09-08.

[4]张开, 石丹.提高媒介传播效果途径新探——媒介素养教育与传播效果的关系[J].现代传播, 2004 (1) .

[5]网络不是文明的荒地[N].人民日报, 2014-08-03.

网络环境建设论文 篇8

关键词:网络安全,人权,网络诈骗,网络安全法

一、我国网络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网络虚拟经济的蓬勃发展,个人信息的采集成为在商业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网络技术为个人信息的采集和快速传播提供了快捷的平台。这些公民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在互联网环境中被迅速共享,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暴露公民隐私,侵犯个人权利的可能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调查显示,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中国网民绝对数量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近一年来,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为人均133元,同比增加9元。近日国家核心媒体纷纷报道的“台湾电信诈骗集团”通过短信,电话等间接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实施的诈骗行为尚不在此次调查范围内,倘若公布中国大陆公民的个人财产损失,恐怕更加触目惊心。和传统环境相比我们在互联网环境下个人权利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使国家不得不提出解决方案,也引起了我们对大规模信息泄露背后深层原因的思考。抛开技术原因、政治原因,公民道德素质以及政府监管责任等问题,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当前相关法律规范模糊导致违法成本过低守法成本太高,导致很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造成我国网络安全不良现状的原因有很多,笔者根据当前情况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互联网产业在我们国家属于新兴产业的范畴,法律和监管的滞后性导致目前保护网络数据信息方面处在“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甚至公民的身份证号码,电话,个人财产信息,车主信息,股民信息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公开在海量信息网站等平台出售。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绝大多数网民专业知识的缺乏,公民的个人人格权利因非法外泄而受到侵害以后难以维权。在立法方面,首先管辖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则,同时追责主体也不甚明晰。其次部分传统法律行为在互联网方式下进行导致定性不明晰,同时公民受到不法侵害后取证困难。

(二)网络虚假信息审查制度不完善,网络谣言泛滥。我们审查网络言论信息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网络虚假信息的界定问题,以现有法律法规为依据来表述可以归纳为:没有事实依据,传播者恶意虚构或捏造,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或者破坏了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国家整体“转身”的过程中,新兴事物与各种旧的传统模式之间冲突摩擦难以避免,互联网以及衍生出来的各种新媒体作为影响更广传播更快的舆论平台,各种热点问题迅速发酵。我国民众整体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局部的负面事件在具有复杂背景的反动势力操纵下掀起了较大的舆论风波。

(三)网络财产诈骗犯罪日益猖獗。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通过网络钓鱼方式对用户的侵害案例远远超过木马病毒成为网络安全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网民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2015年全年中国大陆网络诈骗损失额的70%因网络钓鱼。不仅如此,钓鱼网站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骗取用户财产的案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比如发送诈骗短信,用户点击链接就掉入诈骗陷阱,甚至通过免费共享wifi的形式套取用户资料。与此同时钓鱼网站结合传统的木马病毒侵害方式,逐渐形成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即源代码编写、销售、建立假银行、假网站、实施钓鱼欺诈、骗钱。甚至通过短信电话的方式把一些不使用互联网的公民也纳入诈骗范围。

二、关于上述问题的防范

(一)我国的网络安全立法方面首先应当明确监管责任主体,应建立政府与互联网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同时明确责任边界。在宏观层面,立法规定可能将涉及到获取公民的数据信息的存储服务器必须设立在境内,防止通过跨境操作规避法律。

(二)关于网络谣言监管方面首先要落实网络实名制,在国内影响力较大的主要论坛,网站,游戏软件,微信等新媒体严格执行。积极发挥政府监管职能作用,建立强大的网络过滤系统,在源头上清理虚假的违法信息。立法上尽快制定针对散布网络谣言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立法精细化,根据谣言的社会影响,散布者的主观恶性,以及对事实的虚构程度进行区分处理。法律上明确政府和媒体的舆论指引作用,落实热点网络言论的核实责任。加强对网民的教育指引,通过互联网新形势下对教育的创新,提高民众整体素质,明辨是非区分谣言和事实,促使“谣言止于智者”。

(三)鉴于网络钓鱼已经成为全世界网络安全的重大威胁,它的传播范围已经超越国界。因此笔者建议国家在执法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建立互联网模式的网络犯罪防御体系,打击利用境外服务器对我国公民进行诈骗的犯罪行为。加强互联网犯罪侦查能力建设,落实管理责任,成立专门的网络公安警察队伍,培养一批专业化技术人才。加强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和老年人,杜绝贪小便宜的侥幸心理,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引导公众正常理性的消费理财观念。一旦上当受骗,应当有法律意识,第一时间报警同时进行证据保存,以便公安机关及时侦破案件,不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三、我国网络安全立法方面的最新进展

我们国家历史上第一部《网络安全法》草案于2016年6月27日正式提交二次审议,对于当前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状况来说,本部法律可以称作“及时雨”。本次立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互联网+”形势下的网络安全挑战,本部草案中亦有诸多令人拍案叫好的立法亮点,比如:在特定场合对公民个人数据匿名化处理,承认网络虚拟财产的合法性并明确其在《物权法》中的地位,与此同时《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法》和《电信法》也在立法过程当中,我国首个“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也在日前正式成立。

四、结语

中西方法学理论对于“人权”的定义有诸多不同,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人权”的内涵也有诸多争议,针对西方国家利用边疆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对我国人权问题的攻击,笔者比较赞同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的观点,在追求所谓“自由”“平等”的道路上,安全稳定的国内生活环境无疑是人格权利的基石。当前,新疆等边疆地区的分裂势力尤其猖獗,“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此时成为他们宣传破坏国家统一的有力工具。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的斗争已经上升到网络层面,我们更应该加固网络思想宣传的阵地,针对不稳定地区进行网络环境净化工作,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宣传,利用好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加强同内地的交流,让恐怖主义和分裂势力无处藏身。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2004.1.

明珠网络有限公司网络建设方案 篇9

明珠网络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网络、存储产品代理销售和信息项目整体方案解决的国家二级系统集成商,公司地址在广州,随着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的需求,各部门间为提高办公效率,促进信息交流,适应现代化办公的要求,需要组建一个完善的企业办公局域网。

2 需求概况

2.1 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及相关业务概况

公司组织结构如下:

1)财务部

2)工程部

3)销售部

4)行政部

5)人事部

6)董事会

2.2 网络系统的整体规划

2.2.1 网络规模

建设适合大中企业的互连接入网络。

1)需要CISCO 6509交换机1台、二层交换机7台、服务器6台、客户机60台、1块FWSM防火墙模块、1块VPN模块等。

2)公司所有员工通过6509交换机能接入并访问互联网。

3)公司的计算机以部门为单位实现隔离。

4)公司出差员工通过VPN访问公司内部网络。

5)公司构建FTP、DHCP、WEB、DNS、BBS、E—MAIL、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等服务器。

2.2.2 网络设备

设备选型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设备满足未来3~5年用户需求的变化。

2)由国内外知名厂商生产,技术指标先进,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

3)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并符合经济性、适用性原则。

4)至少支持100Mbps以太网端口。

5)网络系统的总存储量、各客户机的存储量以及相应内存容量等应考虑一定的冗余度。

2.3 系统需求概况

2.3.1 系统管理

互联网系统是公司跟外界的一条重要信息交互通道,要求具有快速高效以及运行稳定的特点,同时,要对员工用户帐户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管理,并提供完善的日志功能。

1)用户安全、帐户管理

2)用户权限管理

3)网络访问控制

4)事件日志

2.3.2 相关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选择原则

1)主流操作系统: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和Windows Server 2003。

2)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构建以下服务:WEB、FTP、邮件服务器、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等服务器。

3)使用Linux构建以下服务:BBS、DNS、DHCP等。

2.3.3 工程投资

表1是部分硬件及软件产品的清单和报价。

3 项目设计原则

根据本网络系统的特点和用户要求,我们的设计原则是:

1)可靠性──系统具备网络诊断、测试和在线故障恢复能力,关键设备、线路能做到实时备份和自动故障切换。

合计:222500元人民币

2)标准化──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不能盲目求新,必须以符合国际标准为准则,选择技术已经成熟、标准化的产品,这是保护投资、易于维护的基础。

3)扩展能力──充分考虑到目前的业务需求和今后长时间内业务发展的需要,系统可方便地实现升级。当将来采用新技术(如ATM)时原有设备能继续使用,只需增加有限的模块和设备,保护原来的投资。而且,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有些业务部门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可能会安排在本系统之后,将来随着业务的发展,还可能有新的业务部门出现,本系统应该能够适应和容纳这种变化。

4)开放性──网络体系结构与系统应用各自独立,与服务器、工作站的操作模式无关,支持各种通讯协议,各种数据库和客户机/服务器以及Internet/Intranet的应用,并能方便地和其它机构、企业的主机和网络互连通讯。

5)灵活性──拓扑结构必须灵活,便于进行网络的管理和调整。

6)可维护性──网络系统便于管理和维护,配置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集中维护和检测。

7)严密的安全控制和保密性能──系统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手段,防止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以及系统的意外故障而造成数据丢失或破坏;同时能防止系统外部的侵入和操作人员的非法操作,系统的信息安全性要求达到C2级标准。

8)经济性──一次性投资,长年受益,维护费用低,使整体性价比达到最优。

9)先进性──支持任务优先级的划分,具有适当的多媒体应用支持。

10)工程建设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实施。

4 项目设计方案

4.1 网络拓扑图

系统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4.2 项目设计方案具体描述

网络的主要结构是以一台CISCO W-C6509-E的高端交换机为核心,安装在办公楼的主机房,为了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我们采用主交换机机箱冗余电源,避免了电源单点故障造成的系统瘫痪,因为电源模块故障是设备故障发生率最高的部分。6509具有9个模块插槽,其中1个槽用来插千兆引擎模块(WS-X6K-SUP1A-MSFC),用来管理整个交换机,并作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该模块可以实现冗余热备份(支持HSRP),实现系统更高的可靠性。1个槽用来插12口千兆以太网模块,用于连接各个部门交换机。1个槽用来插防火墙模块,用来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性。1个槽用来插IP安全(IPSec)VPN模块,便于外出办公人员远程访问公司内部网络。同时,为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安全考虑,在6509上划分若干个VLAN,如服务器群、行政部门、工程部门、财务部等各划一个VLAN。同时,管理员组直接连接到6509上,这样可以很方便得对网络进行管理。6509机箱上的其余插槽用于将来网络扩展。Catalyst6509交换机具有背板带宽高(32G,6500系列可扩至256G)、高速三层交换(15M,6500系列可扩至150M)、端口密度大(130个千兆端口)、扩展能力强等优势。

在其他各个联网部门,我们采用6台Cisco WS-C2960-24TT-L交换机和1台Cisco Catalyst 2960G-24TC交换机作为交换机平台,Cisco WS-C2960-24TT-L交换机有24个10/100以太网端口和2个10/100/1000固定以太网上行链路端口;1机架单元(RU)。Cisco Catalyst 2960G-24TC有20个10/100/1000以太网端口,其中4个为双介质端口;可以完全满足该网络的要求,是典型的高性能桌面交换解决方案。

为了防止网络中的大量广播信息包产生广播风暴,同时也为了系统管理的需求,我们根据需要对核心交换机划分若干VLAN,制定交换机的各个端口属于那些VLAN,然后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VLAN之间的路由策略,在CISCO 6509的MSM上配置路由,既要满足性能的要求,又要满足安全性的要求。

网络的对外出口(Internet)接入设备采用Cisco 6509路由器模块,用1个以太端口用来连接6509外网段(Internet网段),另外申请了两个公网IP地址,一个用于内部PC客户端访问Internet。一个用于外部网络访问内部服务器。

由于各部门的距离不远,所以各交换机之间我们采用了千兆以太网相连,各PC客户端通过百兆以太网接入二层交换机(服务器使用了千兆以太网接入)。在6509上有一个光纤接口模块,我们通过光纤接口用光纤连接到Internet,并申请了10M的带宽,满足了公司日常业务的进行。

4.3 局域网主要技术分析

1)千兆以太网技术

千兆以太网构筑于以太网协议之上,但是其速度比快速以太网增加10倍,达到1000Mbps或1Gbps。该协议在1998年6月实现标准化,有可能成为高速局域网主干和服务器连接领域的一种主要协议。千兆以太网和普通以太网从数据链路层以上是相同的,它通过将IEEE802.3以太网和ANSI X3T11光纤信道技术结合起来,使速率增加到1Gbps。千兆以太网标准利用了现有光纤信道的高速物理层接口技术的优点。

2)VLAN技术

基于交换机的虚拟局域网能够为局域网解决冲突域、广播域、带宽问题。传统的共享介质的以太网和交换式的以太网中,所有的用户在同一个广播域中,会引起网络性能的下降,浪费可贵的带宽;而且对广播风暴的控制和网络安全只能在第三层的路由器上实现。VLAN还能减少因网络成员变化所带来的开销。在添加、删除和移动网络成员时,不用重新布线,也不用直接对成员进行配置。

3)第三层交换技术

三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的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实现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可以归结为“一次路由,多次交换”,这类技术的实现占大多数;另一类是基于高性能硬件的线速路由器。一个具有三层交换功能的设备,是一个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但它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地把路由器设备的硬件及软件叠加在局域网交换机上。

4.4 服务器架设方案

1)服务器选型方案

公司内部所有服务器均使用了IBM System X3400(7976I15),该款服务器标配一颗Intel Xeon DP E5420处理器,核心频率为2.5G,12MB二级缓存,支持英特尔64位内存扩展技术;ATI RN50 16MB的显示芯片。标配2条2×1G PC2-5300 DDR2 SDRAM(Chipkill)全缓冲内存,最大支持内存容量为32GB。这里建议用户加配1GB内存,以保持每颗处理器核心能够独享1GB内存,保证了服务器的运行速度。

存储方面,服务器集成了ATA控制器,标配146G SAS HDD硬盘,最大支持1TB容量的SATA硬盘。集成RAID 0、1、10,可选的阵列卡支持到RAID 5模式,此外还有6个扩展插槽。接口有2个串口、2个USB 2.0(后面)、2个USB 2.0(前面)、1个并口、1个千兆以太网接口(RJ-45)、1个系统管理接口(RJ-45)、还有三个冷却风扇。外设方面,IBM System x3400带有一个CD-ROM光驱,并且集成了千兆以太网接口。IBM System X3400服务器仅万元的售价使其具备了显著的价格优势,5U塔式结构尽管占用托管空间较大,却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可扩展性。

2)服务器主要技术分析

为了满足公司日常的需要,在这里我们为公司架设了各类服务器,有FTP服务器、WEB服务器、BBS服务器、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等。接下来我们会简单得进行介绍。

(1)DNS服务器技术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为Internet上的计算机提供名称(如“www.dzz.com”的域名)到地址(如“192.168.6.2”的IP地址)的映射服务,以用于域名解析。

(2)HCP服务器技术

DHCP,即动态主机分配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从原有的BootP协议发展而来,用于对多个客户计算机集中分配IP地址以及IP地址相关的信息的协议,这样就能将IP地址和TCP/IP的设置统一管理起来,而避免不必要的地址冲突,节省了网络管理员手工设置和分配地址的麻烦。

(3)Web服务器技术

Web服务(Web Service)是基于XML和HTTPS的一种服务,其通信协议主要基于SOAP,服务的描述通过WSDL,通过UDDI来发现和获得服务的元数据。WEB服务器也称为WWW(WORLD WIDE WEB)服务器,主要功能是提供网上信息浏览服务。

IBM WebSphere: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是一种功能完善、开放的Web应用程序服务器,是IBM电子商务计划的核心部分,它是基于Java的应用环境,用于建立、部署和管理Internet和Intranet Web应用程序。这一整套产品进行了扩展,以适应Web应用程序服务器的需要,范围从简单到高级直到企业级。

BEA WebLogic:BEA WebLogic Server是一种多功能、基于标准的web应用服务器,为企业构建自己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各种应用开发、部署所有关键性的任务,无论是集成各种系统和数据库,还是提交服务、跨Internet协作,起始点都是BEA Web Logic Server。由于它具有全面的功能、对开放标准的遵从性、多层架构、支持基于组件的开发,基于Internet的企业都选择它来开发、部署最佳的应用。

APACHE:apache仍然是世界上用的最多的Web服务器,市场占有率达60%左右。它源于NCSAhttpd服务器,当NCSA WWW服务器项目停止后,那些使用NCSA WWW服务器的人们开始交换用于此服务器的补丁,这也是apache名称的由来(pache补丁)。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网站都是Apache的产物,它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它的源代码开放、有一支开放的开发队伍、支持跨平台的应用(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的Unix、Windows、Linux系统平台上)以及它的可移植性等方面。

(4)FTP服务器技术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用户可以通过它把自己的PC机与世界各地所有运行FTP协议的服务器相连,访问服务器上的大量程序和信息。FTP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用户连接上一个远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上运行着FTP服务器程序)察看远程计算机有哪些文件,然后把文件从远程计算机上拷到本地计算机,或把本地计算机的文件送到远程计算机去。

(5)邮件服务器

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最为流行的应用之一。如同邮递员分发投递传统邮件一样,电子邮件也是异步的,也就是说人们是在方便的时候发送和阅读邮件的,无须预先与别人协同。与传统邮件不同的是,电子邮件既迅速,又易于分发,而且成本低廉。

(6)BBS服务器技术

在搭建BBS服务器时,我们使用的软件是Discuz!,他是康盛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英文简称Comsenz)推出的一套通用的社区论坛软件系统,用户可以在不需要任何编程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设置和安装,在互联网上搭建起具备完善功能、很强负载能力和可高度定制的论坛服务。Discuz!的基础架构采用世界上最流行的web编程组合PHP+MySQL实现,是一个经过完善设计,适用于各种服务器环境的高效论坛系统解决方案。

4.5 网络管理方案

在本方案中,我们选择了Cisco公司的CiscoWorks2000来管理整个公司的网络。

1)CiscoWorks2000功能介绍:

Cisco公司的CiscoWorks2000是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管理软件。CiscoWorks2000作为全面的网络管理软件,基于SNMP业界标准,利用业界领先的Cisco IOS软件的强大嵌入式特性,在不同的异构型网络内提供全面的Cisco解决方案管理。

CiscoWorks2000系列产品的特点:

1)支持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灵活方便,可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要求。

2)安装、配置和管理简单方便,支持CiscoWorks和Cisco View等网络管理软件。

3)支持硬件加密卡,完成数据加密时,不影响路由性能。

4)保护用户的投资。

5)模块化的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6)保证各种服务的传输质量。

7)支持语音、数据和传真的集成,节省长途电信费用,促进新的应用产生。

4.6 网络安全策略

对于一个新建网络系统,我们通过了以下途径来实现网络安全:

(1)划分多个VLAN

在本网络系统中,为了保证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实现各个部门的隔离,我们运用了VLAN技术。即在核心交换机上将属于以上几个子系统的计算机分别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去。

(2)ACL

访问控制列表(ACL)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特征来确定用户对各种资源的访问权限,控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范文,维护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在Cisco IOS中,访问控制表还可以进一步提供更详细的安全策略控制。比如:基于物理端口、MAC地址、特定应用和数据类型的过滤控制。

(3)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级的访问控制技术,它通过在内部网与外部网(公共网)之间设立一道屏障,控制进出的交通,达到保护内部网络资源的目的。

服务器是网络系统核心,服务器故障意味着整个网络的瘫痪,对于实时性要求很强的网络而言,这种事故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要求服务器有以下功能:

1)完善的容错能力:在电源、硬盘、阵列卡、内存保护、CPU电源模块、PCI总线上实现在线冗余。

2)带电热插拔技术:保证易损部件的更换与维护不影响系统的运行。

3)智能I/O技术:对重负荷的I/O卡,如1000M网卡、高速硬盘卡,采用按最新I20规范设计的智能通道卡,减轻主CPU的压力,优化总线传输,增加I/O吞吐能力。

4)良好的扩充性:保证在应用增加时只需扩充服务器计算能力与存储能力便可保证应用的升级,而勿需再增加服务器。

(4)双机热备技术

双机热备包括广义与狭义两种。

从广义上讲,就是对于重要的服务,使用两台服务器,互相备份,共同执行同一服务。当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由另一台服务器承担服务任务,从而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保证系统能持续提供服务。

从狭义上讲,双机热备特指基于active/standby方式的服务器热备。服务器数据包括数据库数据同时往两台或多台服务器写,或者使用一个共享的存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台服务器运行。当其中运行着的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无法启动时,另一台备份服务器会通过软件诊测(一般是通过心跳诊断)将standby机器激活,保证应用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正常使用。

(5)防病毒技术

(a)对公司网络中PC机的病毒防护

个人PC机位于企业防毒体系中的最底层,对企业计算机用户来说,也是最后的一道防线。考虑到网络中PC机的数量问题,为了很块得实施防病毒策略,日后的维护和更新工作,我们使用了趋势推出了Office Scan企业授权版,它们具有如下特点:

1)通过服务器自动分发客户端工作站防毒软件,大大简化了安装过程。

2)自动识别客户机操作系统并下载和安装相应的防毒程序,支持多种作业平台的工作站。

3)通过服务器设置统一的防毒策略,获取完整的病毒活动报表,实施集中的病毒码和程序更新。

4)设有密码保护功能,防止企业内用户随意卸载病毒监控程序,从而形成企业网络的病毒“后门”。

5)储存所有工作站硬盘引导区记录,以备工作站引导区遭受病毒破坏后的紧急救援。

(b)对公司网络中服务器的病毒防护

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在日常的使用中,它会遭受大量引导型病毒、DOS病毒以及宏病毒等的攻击,更为常见的是,由于文件服务器为网络中所有的工作站提供文件资源共享,所以很可能会成为病毒的隐身寄居场所,进而将病毒扩展到网络所有机器上。为此,我们使用了趋势科技的LDVP(LANDesk Virus Protect)。

作为防毒体系结构中的服务器端产品,ServerProtect的实时病毒监控功能,远程安装、远程调用功能,病毒码自动更新功能以及病毒活动日志、多种报警通知方式等,为企业内文件服务器的病毒防护提供了最大便利和效能。

(c)邮件服务器的病毒防护

随着企业内部电子邮件应用日益普及,病毒入侵的管道又增加了一个。所以,病毒完全可以利用电子邮件来进行传播。所以我们不得不重视对邮件服务器的病毒防护。除了对公司所有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之外,我们还使用了趋势科技的ScanMail系列防病毒产品,使网络防毒体系结构中又增加了一道关卡,确保其安全。

5 本方案特点

(1)高带宽、高性能

在本方案中,核心层使用了高端的三层交换机,实现了快速转发,主干交换为1000M、100M交换到桌面,并且采用了快速/千兆以太网通道,使网络带宽的100M/1G之间自由选择。

(2)可靠性高

充分考虑到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整个网络系统设计时,核心设备、重要模块、电源、线路等均采用了冗余设计,这些均为消除系统单点故障提供了可能性。

(3)网络更安全

整个网络应用了各种安全策略,安装了各种安全软件,使网络更加安全、可靠。

(4)可管理

所选用的各种网络设备,包括CISCO 6509、CISCO 2960等均支持SNMP简单网络管理,可通过Cisco公司的网管软件CiscoWorks对网络设备实现动态管理和配置。

(5)灵活性高、可扩展性

核心交换机预留了一部分插槽,等到有新的系统需要加入网络中时,可以增加相应的模块,直接和核心交换机连接。CISCO6509具有9个插槽,能灵活得配置模块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无需对网络拓扑做任何改动。

(6)先进性

CISCO公司是网络界的龙头老大,其产品覆盖了最新的各种档次的交换机和路由器。本方案选用的产品都是属于CISCO功能完善和强大的产品。而本方案中所使用的容错和冗余技术也是一种先进和有效的技术,可以满足网络的日常应用。

6 项目进度安排

根据该公司网络的具体要求和特点,将工程项目实现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程设计和准备阶段---5天;

第二阶段:网络设备安装、调试阶段---25天;

第三阶段:网络测试、验收---5天;

第四阶段:网络正常投入使用。

7 系统测试和验收

1)测试验收内容

连通性测试

网络功能测试

2)测试验收步骤

测试验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测试验收方案的设计

测试验收方案由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组在总体方案设计和项目实施方案设计时设计制定,必须得到双方的认可,并经审核后方为有效。

(2)项目测试验收

双方在项目实施的第三阶段(项目测试验收阶段),严格按照测试验收方案进行整体测试和验收工作,包括编制测试验收方案,进行测试和验收以及提交测试和验收报告等。

(3)提交测试和验收报告

项目测试和验收完成后,编制项目测试和验收报告,提交给甲方审核。

8 技术支持与培训

1)技术支持

卖方应向购买方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和培训课程,保证系统运行后的正常运转。提供24小时的热线支持,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在系统发生重大故障时,卖方技术人员应在24小时内到达事故现场。

2)设备保修

网络产品:高端(6509)保修三年;低端(PIX/3500/2600等)保修一年;

服务器:保修三年;

外设及其他:保修一年。

3)相关培训

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在项目建设结束后,能使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对用户技术人员进行有关内容的培训。

(1)售前培训

时间:5天;

地点:由我方按照实际情况安排;

内容:Cisco交换机/路由器原理及配置;

IBM System X3400系列服务器培训。

(2)现场培训

时间:与工程实施进度同步;

地点:用户施工现场;

内容:Cisco交换机/路由器软硬件配置;

IBM System X3400系列服务器培训。

摘要:该论文首先就明珠公司网设计建设的相关知识技术要求作了必要的介绍,然后基于工程建设实际,重点就综合设计实施方案的主干网组网技术、网拓朴结构、协议标准、网络系统平台等多方面展开论述,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设备选型。经使用验证,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展性、经济实用性。

关键词:设计目标,原则,需求分析,设计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清华万博.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M].北京:清华万博,2006:222.

[2]鸟哥.鸟哥的LINUX私房菜-服务器架设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61.

[3]周国添.LINUX系统高级管理员实训手册[M].广州:广东省新闻出版社,2006:153.

网络环境建设论文 篇10

关键词: 图书馆 网络环境 信息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257-02

馆藏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 但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又不是孤立 的 , 它会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文献出版方式的变化和信息传递的网络化 , 无疑 会给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 , 如何以网络环境为背景 , 搞好图书馆 藏信息资源建设 , 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 也是 21 世纪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课 题之一。

一、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数量大、种类多 , 传播和利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按文献载体来 分 , 有纸、磁、光、电载体文献 , 如印刷型、磁盘型、 光盘型和网络型等;按信息资源 的分布 , 可分为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现实馆藏包括传统的文献资源 , 如图书、报刊、 声像资料、缩微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虚拟馆藏是通过本馆计算机系 统及其通信设备可 以共享的馆外信息资源。

二、网络环境对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影晌

1. 对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的影响。传统文献的收藏对象是以纸质印刷型的文献为主。在网络 环境下 , 现代多媒体技术使文献由实物型向虚拟型发展。馆藏文献由单一的纸质印刷型文 献发展到纸质印刷型文献与缩微、 磁介质、声像、光盘电子文献并存 , 实物文献与虚拟文 献并存 , 馆藏结构与网络间的互动关系日益增强 , 书目、数据库越来越成为用户通过网络寻求利用相关文献信息的重要手段 , 不仅促使二次文献日益丰富 , 进 -步改变着馆藏文 献结构 , 也为图书馆参与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 实现馆藏文献特色化、专业化 , 促进文献 资源社会化提供了基础。

2. 对馆藏信息资源获取方式的影响。传统图书馆主要是通过订购、直接采购、交换、接受 捐赠等方式获取馆藏资源 , 文献入藏后 , 便拥有了该文献的永久使用权和所有权。而 在 网络环境下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资源 , 获取的方式包括入网、购入、联机使用权、租 用、 免费等形式 , 实际上 , 图书馆所获得的往往不是信息资源本身 , 而是信息资源的使 用权。强调使 用权的建设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新理 念。

3.对馆藏经费预算及其分配的影响。传统图书馆经费预算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用于购买书 刊 , 而网络环境使图书馆能够便捷 利用网上各种信息资源, 将有限的购书经费去购买最 常用、最有特色的文献资源。同时网络使 经费预算的分配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 将从过去以订购这单一形式 , 转变为购买、租借、联机检索等多种形式并举 , 经费预算中将有一部 分用于网络资源的存取以及数据库建设 , 而且随着 电子信息源的增多 , 这部分经费所占 比例将会更大。

4.对馆藏质量评价的影响。传统的馆藏建设强调的是书刊采访的质量 , 被评价的对象是文 献本身 , 即实际入藏书刊的数量、结构、重点等。而在网络环境下 , 是评价图书馆在整个 信息环境中为用户提供信 息的选择能力和存取能力 , 这种能力不仅是提供检索机会 , 其 质量高低实际上反映了满足用户需求水平的高低。检索质量便成为评价馆藏质量的重要标准 。

三、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

1.加强馆藏信息资源的特色化建设。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 的建设要更加注重特色化, 突出馆藏重点 , 保证其系统性、完整性和权威性。图书馆如果没有特色馆藏 , 将难 吸 引异地读者利用其虚拟馆藏 , 就特色馆藏建设而言 , 它应是一项有明确目标的常抓不懈的 工作。我国的特色馆藏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 , 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 , 上海图书馆设立 了家谱文献专藏 , 收藏家谱原件1.1万多种 ,8.3 万余册。再如 , 湖南图书馆从1980 年起 专门成立了地方文献部 , 专事湖南地方文献的收藏 , 特别是在地方志收藏的数量、品种和 质量上形成了馆藏特色。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中不仅要突出藏书特色 , 而且要 在特色馆藏的基础上进行书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以及全文特色数据库的开发上网 , 只有 这样 , 才能极大地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馆藏特色 资源的利用价值。这是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 资源建设的新模式。

2.共享资源 , 抓好“ 虚拟馆藏”的引入。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 , 既是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的组成部分 , 也是构成网络信息体系 , 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从宏观管理角度来看 , 信 息资源建设最重要的是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协调与资源共享。

图书馆不仅在收藏文献信息资源需要协调和共享 , 而且在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时 ,更需要协作分工。在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快速增长的今天 , 图书馆仅凭自身能力 , 根本无法 构筑令人满意的馆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可以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整合 ,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 享 , 以协议方式确立各馆在资源链中所占的地位 , 明确各自的馆藏特色方向及在资源共享 中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 从而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金和人力的浪费。图书馆应该发挥职 业优势 , 有针对性地开发网络资源 , 井加以整理和归类 , 为用户提供引导服务 , 形成有 特色的“ 虚拟馆藏”, 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Internet 是世界上最大的 信息库 , 最大的“ 数字金矿”, 可以挖掘出许多有价值的文化、商业、科技和经济等信息 。图书馆应注重网络信息的挖掘和利用 , 迅速发现和利用网络信息 , 延伸自己的馆藏 ,为用户实现“ 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全球图书馆”的高度资源共享,这是未来数字图 书馆的主要 功能之一。

3.优化馆藏结构 , 加大电子文献的入藏力度。电子文献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而出现的新型信息媒体。为了适应网络时代 的到来 , 图书馆馆藏应由单一的印刷型向多媒 体方向转变 , 加大电子文献的入藏力度。电 子文献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 : 一是普通电子 出 版物 , 主要是指以光盘形式发行的电子文献 ;二是网络电子出版物 , 主要指利用计算 机网络出版发行的电子图书、期刊、图像和音乐作 品等网络电子文献。电子文献的出现极 大地改变了信息的记录、传播和获取模式 , 它在馆藏信息资源体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 位置。 其中 , 网络电子出版物特别是网络数据库 , 因其强大的异地信息存取和检索功能 成为图书馆重要的馆藏资源。例如 , 清华大学的《中国 学术期刊 ( 光盘版 ) 》是以各学 科领域的带头的期刊、核心期刊构成基本框架的全文信息 检索系统,入编的期刊总数达 3500 多种 , 这类光盘是入藏的首选。电子文献的入藏 , 要注意与印刷型文献进行合理配 置 , 使印刷型与电子型之间的配置处于最佳状态。图书馆要及时调整采访策略 , 明确电子 文献的馆藏建设方向 , 不断提高电子文献在馆藏中的比例。

4.加快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建设。现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数据库资 源 , 文献资源的质量和规模 , 实际上就是数据库的质量和规模。因此 , 有计划地将图书 馆馆藏的印刷型文献资源及其他类型载体文献信息数字化 , 组织成数据库投人网络 , 目的 是提高馆藏文献的易用性和共享性。这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工 作。由于技术、资金、人力等条件限制 , 图书馆不可能将所有馆藏资源数字化。图书馆应 有选择、有计划地将有特色、有持久价值的馆藏优先进行数字化处理 , 使其成为网络信息 资源中最具情报价值的信息。馆藏资源数字化的形式目前有三种 , 即书目数据库、全文数 据库、书目文 摘与全文相结合的数据库。在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 , 各馆可以视具体情况, 分层次、分类别 地实施数据库建设。

总之 , 全球化的网络信息市场正在形成和 迅速发展 , 政府在网络信息产业和网络信 息市 场政策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 , 给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动力。我们一 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 大力发展网络化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 ,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 建与共享。图书馆应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制定馆藏信息资源发展规划,不断提高馆藏质量, 拓展信息服务功能 ,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信息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建明,李虹.网络出版与图书馆工作对策.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3(1)

2.赵立芳.浅谈图书馆网络资源建设与开发. 现代情报,2003(1)

3.黄俊贵.关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 图书馆论坛,2003(6)

(作者单位: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河南平顶山 467001)

网络环境建设论文 篇11

关键词:网络,礼仪教育,高职生,网络礼仪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推动着大学校园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高职生们正以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敏锐性热情拥抱着互联网。网络以其信息容量大, 传播速度快, 能克服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实现信息共享等特点, 正不可阻挡地改变着高职生的思维、学习和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底, 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 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 这是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 一举成为全球第一之后, 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 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随着运营商的重视和手机硬件成本的不断降低, 2008年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17亿。手机上网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网络接入方式, 并悄然流行起来。同时, 随着3G时代的到来, 无线互联网将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网络求职、网络购物等实用型互联网应用率大幅增长, 我国互联网正经历着由娱乐化应用向价值应用时代的转变。从网民的从业性质结构看, 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 达到1/3强 (33.2%) , 全国学生中, 网民数量已有5945万,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7.5%, 即每4个学生中, 就有1个人是网民, 居各种职业之首。大学生使用的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即时通信、网络新闻、网络视频。在网络背景下成长的中国高职生, 将承担2l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 他们的网络礼仪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由于目前正确的网络使用规范和健康的网络文化还未成型, 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高要求的网络礼仪复合型人才, 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环境的特点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对我国大学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一种新的教育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且有加快趋势。这种新的教育环境所具有的特点, 即开放性、交互性和自由性, 在培养高职生的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网络的开放性指网络打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界限。网络成为信息的“万花筒”, 使超地域的沟通变得轻而易举, 它带来了网络环境的多元化。网络的发展跨跃了时空, 使计算机真正成为连接在网络上的“终端”, 成为人们互相访问和交流的工具。这种特性打破了许多在传统环境下视为正常的习惯做法。如:黑龙江大学允许学生跨校选课;上海筑就高考“立交桥”, 放开“三校生”包括本科在内的各类高等院校的报考资格。如此等等, 许多传统的封闭性习惯做法, 都会在互联网时代被打破。

网络的交互性, 指的是网络用户可以实时参与, 这种参与可以是有意识的询问, 也可以是随机的、无意识的点击等行为。与其相对应的是单向性传播。网络的建立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方便, 使跨地区、跨国界的多种形式的交流成为可能, 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是被动地接受。高职生在网上不仅要学会“访问”, 还要学会“交流”, 如果没有勇气就无法在其中生存下去。这样促使他们更充分地认识社会和自我, 认识环境对于自身生活的意义, 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适应性。

网络的自由性, 是指参与网络的个人或组织可以在网络中任意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做出行为。尼葛洛庞帝说:“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互联网世界是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 来自各种不同信息源的信息按几何级数不断增长。在互联网上, 你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信息, 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互联网的自由性为高职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网络的高粘性和高传播性。根据CNNIC的调查, 一旦用户接触互联网之后, 流失率极低;另一方面, 互联网上的网络游戏、即时通信、博客、论坛、交友等应用具有极强的互动功能, 这些功能会推动相关应用的传播, 这种传播既包括向网民的传播, 也包括向非网民的传播, 而向非网民的传播将推动网民规模的扩张。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生网络礼仪教育的困境

毋庸置疑, 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对于激发高职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培养高职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都是十分有益的, 并且互联网现已成为高职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 网络的发展也给高职生的礼仪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对高职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对高职生正确道德伦理观的挑战。相对于现实世界, 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 也是一个真正“自由”的地方。网络的隐匿性, 使网民能够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网络的开放性又使人能够摆脱平时的道德约束, 增加行为的随意性, 行为主体的道德规范被严重弱化。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 网络上的诸多不道德行为极易对高职生的道德伦理产生不良影响, 而外界对高职生的网络行为又不易控制, 高职生在网上道德意识大为减弱, 产生可以为所欲为的错觉, 合法与违法、罪与非罪的概念变得模糊起来, 是非辨别能力降低。这些现象反映到现实生活中, 容易使高职生不自觉地放松自我道德约束, 放弃社会责任感, 严重影响高职生道德网络礼仪的健康发展。

其二, 对高职生政治思想观念的冲击。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和高度自由的信息传播交换系统, 它打破了国界, 连接了地球上任何一个可以连接的角落, 使得人类追求多年的“地球村”的理想在虚拟环境中得以实现。然而当今世界仍存在着对立的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 网络打破了国家间的地域界限, 政治文化的渗透和传播更为直接和广泛, 传统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大为减弱。西方敌对势力出于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 充分发挥网络超越国界、畅通横行的作用, 正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利用人权、民族问题、宗教信仰等在网上进行各种形式的破坏和颠覆活动, 大肆宣传散布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企图冲击和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地位, 动摇高职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一些重大的突发性事件会通过网络迅速传播, 对校园稳定构成极大威胁。

其三, 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网络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地域界限, 各种文化在网络里都能自由传播, 由此带来的文化冲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者利用其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 在全球范围内倾销自己的文化, 竭力抹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成为网络时代的“新殖民主义者”。高职生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快, 容易沦为他们的信徒。此外, 网络上存在着的无孔不入的黄色文化, 也会像毒品一样伤害高职生, 使他们身陷其中不能自拔。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蚀和网络上不健康文化的影响将导致高职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淡漠, 并从根本上影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最后, 对高职生个性心理的影响。网络的自由性符合高职生强烈追求个性的心理。网络没有国界, 也没有中心。这一片“荒野”正好为高职生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高职生“最怕和别人不一样, 但更怕和别人一样”, 他们强烈追求能充分体现个性的东西, 仪表打扮上从服装到发型, 玩乐项目上从攀岩到蹦极, 从滑板到卡丁车, 样样都折射出强烈的个性光芒。在互联网上, 高职生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聊天室、论坛中高谈论阔, 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设计个人主页, 也可以在博客中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广泛性符合高职生渴望真情又怀疑真情的心理特点。

三、网络环境下的高职生网络礼仪教育的具体措施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学校应加强高职生网络道德修养, 建立管理制度, 强化网络礼仪, 推出“绿色网吧”, 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探索礼仪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不断提高高职生的网络道德修养。

1. 加强对高职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既要看到网络在高职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又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对高职生网络礼仪的负面影响, 既不能听之任之, 也不能因噎废食, 应该主动出击, 抢占网络教育的阵地。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在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 在网络信息建设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在网上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加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生动直观的宣传, 展示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既不自尊自大, 也不妄自菲薄。让高职生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定对我国发展的信心, 增强高职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校要加强对高职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使他们认识遵守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是每个网民的责任和义务, 主动抵制网络不道德行为, 不侵犯他人利益, 也最终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高职生要慎独、慎行, 克服自己的恶念和陋习, 在实践中躬行道德规范, 锻造高尚的人格。

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强化网络礼仪教育。

网络礼仪 (英文Netiquette是Network Etiquette的拼缀词) , 它是指网络在线交流当中哪些可以做, 哪些不能做。网络礼仪是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与别人进行相敬如宾的、相互理解的个人的和专业的交流沟通。网络礼仪包括常规礼仪和网际空间“交通规则”。根据网络社会高职生网络行为展示的道德需求, 高校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倡导网络道德礼仪新风的同时, 要根据高职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网络道德约束机制, 即通过利益调控机制和法律制裁手段等强制措施来促进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施。如可建立《高职生网络道德规范》、《校园网文明公约》、《高职生网络违纪处理办法》等制度。另外, 还应通过舆论来实现网络道德教育, 通过舆论的力量, 传导、褒扬网络中的善举德行, 谴责、鞭挞网络中的缺德行为, 从而在校园里营造一个自觉遵循网络礼仪的环境和氛围。同时, 还可以根据学校的资源情况开设“绿色网吧”。

据有关媒体报道, 为了培养健康的网络文化, 韩国开始采取综合措施, 大力抓好礼仪教育和管理:一些中小学校每周利用一个小时进行网络媒体教育, 学习网络礼仪, 同学之间约定上网“不说脏话”、“不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有的大学计划从新学期开始, 增设“网络礼仪”课程;有关团体通过举办多种学术讨论活动, 提高网民的道德意识;信息通讯伦理委员会还设立了两条热线, 接受用户的有关投诉。

3. 教师率先垂范, 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

作为教育者, 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 了解网络, 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 做学生的表率。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 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上网的指导。学校可以通过对全部教师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 让教师了解网络, 做好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 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 遵循网络礼仪, 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还可通过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来保证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4. 高职生进行网络礼仪教育的方法创新。

互联网构建了一个平等的交互式交流平台, 在这个虚拟的环境里, 高职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都被极大的调动和刺激起来, 其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均具有多元化。因此我们要紧扣时代和科技发展的脉搏, 开设各种形式的网站, 积极进行网络环境下对高职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方法创新。如学校可结合“两课”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互联网的利与弊”、“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等问题的讨论。或通过网络以礼仪教育为主线开通和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心理健康咨询、就业指导等各种网络模块, 构筑起一种新型的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关系。通过及时公布和传达学校及有关部门的教学与管理信息, 鼓励高职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通过开展网络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丰富多彩的网络校园文化。积极利用多种网络手段, 解答高职生思想、学习、心理、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和咨询, 及时沟通情况, 缓解压力, 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7.7.18

[2].彭艳芳.网络时代的高职生礼仪教育[J].医学与社会, 2000 (5)

[3].陆士祯.网络为何能左右青少年的成长[N].中国青年报, 2005.9.19

[4].胡敏.互联网对当代高职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J].教育科学, 2002 (3)

[5].周湘梅, 王方红.网络道德规范养成模式探讨[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6)

[6].朱斌.高职生网络心理障碍现状及对策[J].江苏高教, 2006 (1)

[7].居再宏.网络发展与高职生礼仪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2002 (2)

上一篇:家庭装修中的误区下一篇:服装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