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版权管理(精选6篇)
网络环境版权管理 篇1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复制作品的成本, 也使在线传播作品变得非常容易, 它在为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 也方便了更为广泛地盗版和其他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很多著作权人担心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有可能导致他们对自己的作品“丧失控制权”, 因为传统的著作权法对网络侵权显得有些无可奈何。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电脑公司、技术开发商、芯片生产商、网络服务商以及内容提供者, 共同打造、推动了数字版权管理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发展的浪潮。
1 数字版权管理 (DRM) 概述
对于数字版权管理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 目前还没有一种一般的普遍接受的定义, 但简单地说, 数字版权管理 (DRM) 是保护多媒体内容免受未经授权的播放和复制的一种方法。它为内容提供者保护他们的私有音乐或其他数据免受非法复制和使用提供了一种手段。DRM通过技术对数字内容进行加密和附加使用规则对数字内容进行保护, 其中, 使用规则可以断定用户是否符合播放数字内容的条件, 并且可以防止内容被复制或者限制内容的播放次数。操作系统和多媒体中间件负责强制实行这些规则。数字版权管理 (DRM) 虽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 阻止数字化的内容未经权利所有人的同意被传播和使用, 但是, DRM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它对数字内容的保护并不等同于技术保护。除了技术外, 它还同时并行运用著作权人与消费者之间的使用许可合同;著作权人、DRM开发商、硬件和软件制造商之间的多方技术许可协议以及反规避法等来保护数字内容。多种数字内容保护方式的融合, 加上相关法律的穿插支持才形成了特有的DRM对数字版权的保护模式。
2 数字版权管理 (DRM) 的构成
2.1 技术
首先, 为促进数字内容和相关网络著作权的自动交易, DRM用所谓的“元数据”metadata, 去描述数字内容和相关参数。内容提供者能够利用“元数据”, 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控制哪些消费者可以访问和使用这些内容, 并且控制消费者在哪种情况和目的下使用其内容;其次, 这种“元数据”可能存储在数字内容版式的专门区域, 也可能用“数字水印技术” (digital watermarking technologies) 等加密技术直接将其嵌入内容中。有了“元数据”, DRM不仅能够控制对内容的访问, 而且能够控制受保护内容在地理上的传播。例如, “地域性代码回放控制” (regional code playback control) 被用在DVD标准中, 可以阻止欧洲消费者在其国产的DVD播放器上播放美国的DVD;再次, DRM对数字内容不仅仅提供消极的防御机制, 它还用各种方式去阻止对其安全系统的破坏, 并对破坏行为作出积极反应。例如, 专门的过滤器能阻止你进入盗版内容, “公平交易议定书”用技术手段, 确保消费者在支付相应的费用后才能进入受保护内容, 更进一步的是使消费者的解密装置无效;最后, 为了获得巨大的市场成功, DRM包含的各种技术将会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被嵌入消费者使用的播放器中。总的说来, 从技术角度讲, DRM是一整套交错技术的通用名词, 它建立起一条数字版权内容传播的安全链条。
2.2 法律
尽管数字版权管理DRM承诺提供一种高水平的技术安全保障, 但事实上, 没有一种商业化的操作系统能做到100%的技术安全, 技术保护方法在过去受到破坏, 在可预见的未来, 这一点也不会有所改变。为了提高DRM技术的整体安全性, 在过去的几年中, 美国和欧盟出台了专门的反规避法令, 禁止对技术保护措施的规避, 并且禁止能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设备、器材的交易和流通。此外, DRM中的技术保护措施也可能作为商业秘密受到保护。
欧盟1991年《软件指令》的第7条第1款第3项禁止任何仅以规避计算机程序保护技术措施为目的的工具的流通, 和以商业目的对该工具的持有。最重要的欧盟反规避条款可能存在于《2001年著作权指令》中, 而且欧盟各国都必须在2002年12月22日以前实行这个指令。该指令的第6条第1款和第2款为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提供了相当广泛的保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WCT的第12条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PPT的第19条有关于禁止删除“元数据”的规定。
我国2001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47条也规定了, 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 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的许可, 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象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将追究行政责任, 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2.3 合同
2.3.1 著作权人与消费者之间的使用许可合同
在数字版权管理DRM中, 内容提供者需要和消费者签定使用许可合同, 使消费者在满足某种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受保护作品。因此, 在这样一个契约性保护的DRM中, 消费者如果想要获得一些能够使用DRM的硬件或软件, 或者消费者想要访问和使用DRM保护的一些内容, 都必须签定一份使用许可合同。一项对苹果iTunes、微软Windows Media DRM和德国Phonoline以及之前的Pressplay的使用许可合同的分析表明, 大多数使用许可合同都有着相似的形式。例如, 很多DRM使用许可合同都直接禁止消费者复制、传播、广播或修改版权作品, 禁止修改或删除相关的元数据和使用规则。
2.3.2 多方技术许可协议
DRM使用许可合同并不是用在DRM中的唯一的契约性保护措施, 技术许可协议也存在于其中。DRM各种技术的许可方主要是开发DRM技术的公司, 或者是一些专门的许可机构, 这些机构代表技术开发公司管理、实施许可;而DRM各种技术的被许可人主要是计算机、其他电子产品、存储器和其他能使用DRM的装置和元件的制造商, 以及内容提供者。虽然著作权人并不是技术许可协议的许可方, 但是他们的利益仍然受到了技术许可协议不保护, 因为, 电子产业只有在他们的产品与DRM相结合能够保证作品传播足够安全的情况下, 作品创作业才愿意将其作品以数字形式传播, 电子产品和元件制造商必须考虑著作权人的利益。
3 DRM的特征及其在保护数字版权流程中的体现
技术、法律和合同并不单独发挥作用, 而是技术、法律贯穿于内容提供者 (著作权人) 、DRM技术开发商、硬件和软件制造商之间相互签定的契约中, 使技术、法律和合同在保护数字内容的过程中, 相互支持, 互为条件, 形成对著作权人的交错保护之势, “交错保护”正是数字版权管理 (DRM) 的基本特征。只有将DRM对数字信息的保护当作一个整体来看, 才能发现它的革新和潜力。
线索 (1) , 著作权人与DRM开发商之间签定技术许可协议, 这样, 加密技术和其他一些技术会被著作权人用来控制消费者对数字内容的使用 (技术保护) ;如果有黑客能规避这些技术, 那么他有可能会违反相关的反规避法律 (对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 ;
线索 (2) , 著作权人与消费者之间签定内容使用许可。同时消费者只能根据和著作权人签定的使用许可合同的要求复制规定的份数 (合同保护) ;使用合同中的这些规则又能被表达在作为嵌入内容的元数据中, 这样, 合同中著作权人制定的使用规则就和内容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 (技术对合同保护的支持) ;如果黑客仍然成功地修改或删除了元数据, 反规避法的条款又会运用于此 (法律保护) 。
线索 (3) , DRM中各项技术的开发商与硬、软件制造商签定技术许可协议, 使其产品能使用DRM保护下版权作品 (合同保护) ;同时, 技术许可协议中约定, 禁止使用DRM的电子消费产品和软、硬件制造商生产能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装置;如果硬、软件制造商违反了合同约定, 或合同虽然没有约定, 但制造了规避装置或软件, 又会受到反规避法的约束 (对技术的法律保护) 。
4 DRM的实践及可能带来的法律问题
数字版权管理 (DRM) 这一概念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和研究, 它和著作权权利限制、个人隐私权等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 美国法院已经适用了《千禧年数字版权法》中反规避的条款作出了相关判例。中国的数字版权保护才刚刚起步, 数字版权管理的相关技术也还不太成熟。但值得庆幸的是, 中国也有了中星微这样的具有核心技术实力的机构, 其研发的数字多媒体格式VMD技术 (Versatile Media of Digital Format) 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一跃成为数字版权保护芯片领域的领头羊。技术领域的发展必然推动相关法律保障的进步, 相信对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在数字版权管理领域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DRM为我们在数字化时代保护知识产权, 一方面, 其优点很明显, 它能在网络环境下尽可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 阻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 它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冲击了传统著作权法的框架, 例如:1) 著作权法对权利人的保护从来都是受到限制的, 而DRM对数字内容的保护从理论上讲, 是可以没有限制的。因此我们需要考虑, 在DRM中, 著作权人能够用各种方法来保护他们的权利, 但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合理利益仍然需要法律来保护, 就像Lawrence Lessing教授指出的:“问题将不再集中在作品的权利上, 而集中在作品义务上——受保护财产的权利人使其财产能够容易被利用的义务。”2) 合同权利向来被认为是相对权, 但著作权人与每一个使用者签定的合同加起来, 事实上形成了“合同的绝对权效力”。这是否违背了合同的本质特性, 又是否与著作权的绝对效力等同?
尽管DRM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但它的确是保护数字版权的发展方向, 因为知识产权法的初衷正是要保障创作的源泉——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法律是需要对新技术和新现象作出积极回应的学科, 需要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对各方利益进行调整和平衡。
参考文献
[1]Stefan Bechtold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2004, spring:338.
[2]反规避法的思想并不完全是全新的,早在1984年,美国通信法就有一条规定,禁止个人非法拦截卫星电视的加密信号。而且,英国1988年的版权、外观设计、专利法案的296—299页也有类似反规避法规的规定.
[3]See Severine Dusollier, Electrifying the Fence: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Technological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Copyright, 21 Eur. Intell. Prop. Rev. 285, 286 (1999) ; Wand, supra note 38:64-76.
[4]然而,几乎所有的成员国,包括德国也没有遵守这个期限.
[5]Stefan Bechtold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2004, spring:340-342.
[6]See Stefan Bechtold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2004, spring:353.
[7]参见袁真富,数字版权保护亟待解决,DRM技术有望护航http://www.lawking.cn/onews.asp.
[8]see Lawrence Lessig , Code and Laws of Cyberspace 127.
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成新课题等 篇2
数字版权保护进入新阶段
中南财经大学校长吴汉东在其发表的主题演讲中概括出了网络时代版权保护存在的诸多问题,他说,网络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网络产业所涉及的版权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现今网络时代版权保护的几大突出问题是:搜索引擎服务商“主观认知”标准问题、新兴网站存储空间技术的替代责任问题,P2P技术条件下引诱侵权及最终用户责任问题、现行数字图书馆运营模式下的版权侵权问题、网络游戏软件产业中的“私服”与“外挂”问题,作品技术保护措施反限制的公共利益考量问题。吴汉东提出,应对网络时代版权保护的新问题,需要现行立法与司法实务建立技术创新者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需要现行知识产权法进一步完善技术创造者责任规避机制,需要建立多方利益主体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需要技术服务商建立适当的风险防范机制等。
版权产业涵义日趋广阔
此次版权年会针对三个议题进行分论坛研讨,包括“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研讨会”、“版权企业发展研讨会”以及“中国报业版权保护研讨会”。
本届年会还首次推出了中国版权产业评选活动,旨在选出2008中国版权产业风云人物和2008中国版权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陈天桥、陈听、陈堃球、张艺谋、杨丽萍等人荣获中国版权产业风云人物称号,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搜狐公司、第一视频、凤凰出版集团等13家企业捧得2008中国版权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大奖。
学术讨论与组织建设同时进行
在本届年会分论坛“版权企业发展研讨会”上,还成立了“中国版权协会版权企业发展研究会”。这一组织旨在应对今后版权产业界的突发事件,研究版权产业的宏观发展战略,把握全球版权产业的走向,维护版权企业的利益,正确评估版权企业的价值,促进版权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中国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广州日报等30家发起单位成为该研究会的首批成员。
《2008中国数字版权保护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本刊讯(记者王化化)12月5日中文在线应邀承办了2008首届中国版权年会的“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研讨会。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等人儆了相关报告。童之磊在会上正式发布了《2008中国数字版权保护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数字版权保护状况的研究报告,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报告》从数字版权产业发展的角度,回顾了数字版权发展脉络,阐述了数字版权保护的现状,并分别从音视频产品版权保护、软件产品版权保护、数字版权集体管理、手机出版版权保护和数字版权环境下的出版社转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得出了部分结论。由于是首次报告,《报告》还突出了对概念、定义的理清和对历史情况进行了回顾。
据悉,该报告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联合中文在线共同研究发布,今后每年将发布并正式出版。该报告的发布及出版,一方面标志着我国数字版权保护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另一方面也是国家级出版科研机构与数字出版龙头企业联合研究行业重要问题的一个新尝试。
湖南出版界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11月21日-25日,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主办的省出版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书法和摄影获奖作品展在湖南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将湖南出版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推向了新的高度。
湖南出版投资控般集团是湖南出版界的旗帜与标兵,在30年改革开放浪潮中,几代湖南出版人开拓进取,创造了骄人的成绩一一集团从原来的一家出版社发展为拥有26家子(分)公司、一年销售收入60多亿元,利润3亿多元、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国界的大型出版企业,在全国地方出版集团中排名第三。
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 篇3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道德,版权
一、版权的定义
1. 版权与著作权。
在英文中, 著作权表述为“author’s right”, 而版权是“copyright”;如果从字面上讲, 前者着重的是作者 (author) 的权利, 后者着重的是利用作品 (copy) 的权利。对于中国, “著作权”和“版权”都是舶来品, 最早使用“著作权”一词的是《大清著作权律》, 该词由日本学者传入;而“版权”一词较早见于严复先生的论著, 官方文件见于1903年签订的中美《续议通商行船条约》, 该词由英美学者引入。但如今从中国的使用情况来看, “著作权”和“版权”是通用的, 其含义一致。对英文中的“copyright”, 中国香港地区一般译为版权, 中国台湾地区一般译为著作权, 中国大陆有的译为版权有的译为著作权;从撰写论文和出版图书来看, 尽管有的冠以著作权法, 有的冠以版权法, 但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同时,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六条之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可见, 在中国, 版权与著作权在法律上是同义词。故此, 本文所说的版权也即著作权。
2. 版权的含义。
版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依法处分其作品的权利, 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版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印权、发行权、展览权、表演权等7项权利。而广义的版权除了狭义版权以外, 还包括艺术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在法律称谓上, 通常叫作著作邻接权或者称作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此外, 我国著作权法还把图书报刊出版者的权利, 也置于著作邻接权的范围内。
二、网络与版权的特点及其冲突问题
1. 网络的特点。
从技术层面来讲, 互联网是相互连接的IP网络系统, 是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网络通过TCP/IP网络工作协议连接而成的。它是世界计算机信息与通讯资源的集合体, 是一个全球信息媒体。它所组成的网络系统将世界联系在一起, 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分享数字化文件、网上交流、电子出版、查询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互联网的技术日新月异, 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它的发展, 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想观念;另一方面,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 也深刻影响了传统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 对现行的版权制度提出了挑战。而版权保护, 是互联网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中最为突出的。
2. 网络环境下版权的特点。
其一, 版权作品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 版权作品的创作、传播、使用人数不断壮大。互联网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 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创作, 并自行将作品通过网络传播给社会公众。每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版权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其二, 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新问题层出不穷、矛盾越来越突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使得利用网络的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三,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版权保护的难度增大。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和传输质量的提高, 人们复制、传播与使用他人作品变得更加容易。任何一个人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获得作品, 并将其再次传播出去。其四, 一些网站未经授权, 大量非法复制、上传他人作品, 或以私服、外挂等形式非法从事互联网游戏经营。这严重侵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扰乱了互联网正常的经营秩序, 影响了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而且对图书、音乐、影视等传统产业也将带来巨大冲击。
3. 网络特点和版权特点的冲突问题。
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所言:“法学是人类古老的学问, 网络是当代新奇的发明。网络技术给法学及法律的发展提供了前人无法想象的空间, 同时也给传统法律理论和法律规范提出了此起彼伏的难题。”
(1) 专有性问题。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下, 版权人能从出版社了解到作品的发行、使用等情况, 对侵犯版权的行为容易发现也容易向法院举证, 从而寻求司法保护;而网络上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信息多是公开的, 权利人通过传统的控制原件或复制件的方法保护自己权利的办法基本上是无效的, 版权人很难掌握其作品被发行、下载、复制的数量, 并为艰深复杂网络技术所羁缚, 难以向法院举证。故此, 版权的专有性正受到网络传播公开性的不断挑战。
(2) 无形化问题。在网络环境下, 版权的无形化显得更加突出, 比如软件、多媒体、数据库的销售和使用均可以在网上进行。产品的交付可以通过网上查询、下载等方法实现, 而货款的支付则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的电子支付手段进行。因此, 也有学者认为, 在知识经济中, 商品生产出现了“隐形化”的趋势。
(3) 地域性问题。版权保护具有地域性, 即一国的版权只能在该国法域的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 任何国家都不自动保护他国的版权, 除非该国加入的国际条约、签订的双边协议另有规定的除外。然而网络的普及, 作品可以很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以国家利益为背景的版权保护地域性原则也必将被互联网所突破。
(4) 时间性问题。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的传播速度极为迅速, 且范围更广, 这使得权利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授权而获利, 因此版权的法定保护期有缩短的趋势, 这必然冲击到传统版权的时间性。
可见, 网络技术的发展已向传统的版权保护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下保护版权人利益, 又能积极促进网络行业的发展, 已成为很多学者普遍关心并积极探讨的问题。
三、网络版权保护的对策分析
1. 与国际接轨, 加快立法步伐。
由于网络与版权的法律冲突导致网上侵权行为、执法主体等难以确定, 挫伤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者的积极性。因此, 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最终要突破一国或几国立法的地域限制, 保护标准也要逐渐趋于国际化的统一。中国加入WTO后, 与世界各国的信息贸易出现快速增长, 当前必须紧跟国际版权保护的潮流, 加强版权保护的国际化, 这样不仅可以使中国信息产业在国际交往中减少法律交易成本, 促进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为中国版权人获得更多国家的版权保护铺垫道路。
因此, 要对现有版权法进行清理, 作出一定的限制或扩张以适应网络环境的需要, 同时要尽快顺应国际信息化发展的潮流, 为版权人在网络环境下版权的扩张设定新权利, 与国际版权保护立法趋势接轨。与国际接轨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两个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WCT) 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WPPT) 网络版权保护的立法制度进行法律分析与吸收。这主要在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及新加坡、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已依照这两个条约修改本国知识产权法, 法国、菲律宾等国则通过法典化使本国法与条约一致, 以便加入该条约受到版权的国际化保护。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同样有必要在今后的版权立法中参考两条约的成熟立法经验。
同时, 版权立法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同时, 也要兼顾网络产业的自身特点, 为技术创新留有出口, 保障赖以创新的公共资源的开放和社会公众合法获取信息的自由。
2. 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打击网络环境下侵犯版权的行为, 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加强法律保护力度、加强版权技术保护措施等等, 都离不开网民及网络业的法制意识这一基础。只有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才能使网民及网络业树立法制意识, 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减少侵犯网络版权的行为。
当前, 网络立法还不完善, 网络立法的滞后性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即使是发达国家的网络立法也有较多不完善之处。因为网络一方面在普及之中, 一方面又在发展之中, 制定出针对网络的稳定的立法难度较大, 而且网络法律的制定也需要全民网络法制观念的提高。因此我们应从增强网民及网络业的法制观念入手, 这是加强网络法制建设的基石。
首先, 我们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国家的全民普法计划中, 让大家了解到国家的网络立法, 减少一些网络法盲,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违法者不知道自己已违法的情况, 在现实中就有很多网民不知道破解版权人技术保护措施是侵犯版权的行为。其次, 要将网络法制教育融入到各种计算机的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去, 在传授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掌握网络技术的同时, 应当让人们能学习、了解到网络的法律规则, 从一开始就树立网络上必须守法的观念, 人们在学好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同时, 也应当学好网络法律, 树立良好的网络法制观念。
3. 网络道德体系建设。
道德是凭借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力来规范人的行为。加强人们在网络环境下内心的自我约束力, 是防止网络侵权的事前预防, 因此对构建网络道德体系的作用我们不应忽视。
目前, 国外对网络道德问题、网络伦理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视, 一些研究组织纷纷成立, 并开始出现各种规模不等的学术讨论会。美国华盛顿布鲁克林计算机伦理协会从1992年开始每年都召开关于计算机伦理的年会。美国乔治亚州律师协会计算机法律部就设有网络伦理委员会。这些机构不仅为其成员制定了应该遵守的计算机和电子网络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 还针对出现的一些新的理论问题组织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在对网络道德研究的基础上, 国外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组织为其用户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在这些规则和协议中, 比较著名的是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为计算机伦理学所制定的十条戒律, 如:你不应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你不应使用或拷贝没有付钱的软件;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等等。
网络道德是一个新事物, 它的建设也需要一个过程。中国尽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但各网站对用户提供服务的格式合同中都对网络道德规范有所触及。我们应当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 去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提出适合中国文化传统的、能被广大网民普遍接受的网络道德规范, 从而构建起良好的网络道德体系。
4. 技术保障措施。
利用加密、防火墙等计算机安全技术来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保护, 防止被非法访问和套录;通过入网控制、身份鉴别等, 加强客户端对资料访问的管理;采用防病毒技术, 通过在服务器上装载防毒模块, 在计算机上安装防毒程序、在网络接口安装防毒芯片以及使用杀毒软件等, 对网络进行病毒检测和病毒消除;访问控制技术中最常用的就是“口令”和“身份验证”, 可采用信息的访问控制技术来保护网络的版权;可以通过对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 来控制其访问不同的信息资源, 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对知识产权的盗用。
5. 建立版权集体管理机构。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方法, 建立统一的网络版权管理组织, 即为网络版权管理“开辟一条专用车道”。建立一个网络版权管理中心, 网站可通过该中心向版权人转交稿费, 也可将真实身份不明、无法送达稿费的版权人的稿费交至该中心, 并可将此作为抗辩今后版权人以未付稿酬为由提出的侵犯版权之诉。该中心从会员网站的登记费和经其转交的版权人稿费中提出一定比例作为经费。这种集体管理版权的方式, 使得网主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网络作品的授权、免除今后的侵权之诉,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的维护、制作中去;版权人的版权也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版权人也可全心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中去。
6. 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搞好网络管理, 还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版权专业管理人才的队伍, 这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关键。网络管理人才不但具备高学历、懂法律, 还应对版权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比较精通, 同时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拥有这样一支专家型、律师型、网络管理型复合型人才队伍, 是执行网络版权法规, 有效保护网络版权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7. 加大网络侵权的打击力度。
要不断加大打击网络环境下的盗版侵权的工作力度。各级新闻出版、版权行政管理部门, 要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行动相结合, 坚决打击各类侵权盗版、查办网络侵权案件、关闭非法网站、没收服务器, 遏制网络侵权盗版活动的蔓延势头, 规范网络经营秩序, 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网络版权的强大声势。
参考文献
[1].刘宁.知识产权若干问题热点问题探讨[M].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7
[2].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法律出版社, 2000
[3].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 (第四卷) [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4].蒋波.知识产权管理[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5].陈美章, 刘江彬.数字化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0
[6].黄健.网络传播环境下的版权保护.广西新闻网, 2007.11.30
[7].申柳华.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体系的构筑[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 (5)
[8].张林利.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存在问题浅析.2008
[9].张贤杰.网络环境下版权的司法保护.法律教育网
[10].李中锋.知识产权工作实务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11].知识经济:跨越工业化的新阶段.人民论坛, 1998 (7)
网络环境版权管理 篇4
近年来,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 数字图像、数字音频、数字视频等数字媒体的发布、拷贝和下载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 但互联网可以看作一把双刃剑, 在给人们提供各种方便的同时, 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一些人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所进行的一些恶意的行为, 诸如侵犯版权、信息篡改等, 使得一些人在没有获得原始数字媒体所有者授权的情况下, 从中牟取巨大的非法利益, 严重地损害了数字作品的创作者和使用者的利益。
由于传统的版权保护方式已不能满足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需要, 人们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数字水印技术, 它是信息隐藏 (Information Hiding) 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分支, 它是将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 (例如版权所有者的信息、公司的特殊标记和产品的序列号等) 嵌入到图像、视频、音频及文本文件等数字媒体中, 以达到保护知识产权和防篡改等目的。
二、Agent技术在DRM (数字版权管理) 系统中的应用
Agent最先起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 (DAI) 。现有Agent技术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三类:智能Agent (Intelligent Agent) 、移动Agent (Mobile Agent) 、多Agent (Multi- Agent) 。这三类Agent技术在许多特性方面相互包含, 却又各有侧重。智能Agent侧重利用Agent的学习与知识推理特性, 并用其解决问题;移动Agent作为一个能在网络中自治地移动的实体, 其侧重利用Agent的可移动特性解决某些与此相关的问题;Multi-Agent侧重于解决使用一个Agent很难或无法单独完成的复杂任务。而多Agent系统可以通过多个Agent之间的通信、协作、互操作来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任务。
三、基于Multi-Agent和数字水印技术的数字作品版权管理系统 (MADRM)
(一) MADRM系统版权管理的主要任务。
在一个大规模的计算机网络中, 有数百万台主机, 在这样的开放式网络环境中进行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 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任务。因此, MADRM系统应该能够在对数字作品自动嵌入和提取水印, 从而达到实时版权保护和内容认证的目的。MADRM系统版权管理的主要任务应该包括:一是版权注册;二是浏览和购买下载作品;三是版权转让;四是版权识别和跟踪监测;五是版权验证与仲裁;六是交易跟踪。
(二) MADRM系统版权管理的技术要求。
MADRM系统中使用的水印算法应满足如下要求:一是盲检测;二是非对称水印;三是有意义水印。另外, MADRM系统中的隐藏水印Agent应满足如下要求:一是隐藏水印Agent应包含自身标识ID和密钥;二是当用户购买该数字作品后, 隐藏在数字作品中的水印Agent程序将被安装在该用户主机的引导系统中;三是用户主机进入操作系统后, 隐藏水印Agent程序将会自动运行以防非法拷贝;四是用户不能删除数字作品中的隐藏水印Agent。如果隐藏水印Agent被删除, 则数字作品也同时被删除;五是当非法拷贝发生时, 隐藏水印Agent内部的时间戳TS应发生改变。
(三) MADRM系统的一个实例。
系统总体组成包括数字版权所有者、用户、作品分发中心、版权管理中心、交易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等模块, 各模块功能简单介绍如下:
1.数字授权中心 (Digital Authorization Center, DAC) 。DAC负责许可证的生成、发放和管理。DAC由许可证生成器和许可证管理器组成。许可证生成器利用作品ID、用户ID和使用权限生成唯一对应于用户的一个许可证。
2.水印加载/检测器。根据设计的水印算法, 对作者要求注册的数字作品加载水印, 当出现侵权时, 通过提取水印来验证数字作品的版权信息。
3.Agent服务器。移动Agent服务器 (移动Agent中心、隐藏水印Agent (HW Agent) 、网路巡查Agent (NI Agent) ) ;静态Agent服务器 (静态Agent中心、版权注册Agent (CR Agent) 、版权转让Agent (CT Agent) 、水印嵌入Agent (WE Agent) 、用户注册Agent (UR Agent) 、验证仲裁Agent (VA Agent) ) 。
4.许可证验证器验证作者和用户的许可证。ID检验器负责提取作者提交的数字作品的ID, ID列表分类记录所有被注册的数字作品, 封装加密器实现对数字内容及其ID的加密和封装, 并把经过加密封装的数字内容在网络上发布。WDC可以通过数字作品的ID在多媒体作品库中检索作品, 并提供用户下载使用功能。
5.数据库服务器 (Database Server, DBS) 。DBS负责系统所有交易过程中数据的存放, 是系统的数据中心。DBS主要包括8个数据库:作者数据库 (Author_DB) , 用户数据库 (User_DB) , 静态Agent库 (staticA_DB) , 移动Agent库 (MobileA_DB) , 交易信息库 (Trade_DB) , 数字作品库 (Works_DB) , 水印库 (Watermark_DB) , 密钥库 (Key_DB) , 报告库 (Report_DB) 。
6.版权所有者。数字作品的版权所有者是数字产品的创作人, 拥有内容的数字版权, 因此版权所有者向CMC提出申请, 注册数字产品版权。CMC利用水印算法向作品中嵌入水印来保护作品的版权信息。注册成功后, 版权所有者可以向WDC提交数字作品使其在网络中发布。版权所有者也可以根据WDC的销售情况提取利润, 得到一定补偿。必要时, 版权所有者要对原始作品的真实性提出验证和仲裁申请。
7.用户。用户可以是发行商, 也可以是数字作品使用者。若是发行商, 他可以使用和发行合法数字作品, 但是发行商和使用者都不能非法拷贝和篡改数字作品内容。用户首先需要向CMC注册, 得到许可证后通过交易服务器支付使用费用, 从WDC获取受版权保护的数字作品。
8.交易服务器。交易服务器是对受版权保护的数字作品实施有偿使用的一种手段或途径, 主要实现可能存在的交费事宜。负责给作者和WDC支付版费以及为用户提供帐单支付服务。另外, 还负责与不同的发行商之间制定与解析规则, 保证消费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 MADRM系统协议。
MADRM系统协议主要有:
1.作品版权注册协议。是版权所有者和CMC及WDC之间一次完整的安全信息交换过程, 它仅仅在第一次版权注册时, 或者安全信息需要升级更换, 版权转让后重新注册时需要执行。注册过程完成了数字作品的两次水印嵌入。
2.用户购买作品协议。用户购买协议是用户与WDC、CMC之间一次完整的安全信息交换过程。仅在用户第一次购买某作品或使用某作品许可证过期时执行。得到许可证后, 在许可证有效期内使用作品都可以直接在WDC中心下载使用。
3.版权转让协议。从统一管理和服务的角度出发, 版权所有者在得到一定的版权使用/转让费后, 可以将含有版权水印的数字作品的部分或全部权利转让给用户, 由URAgent负责重新加载包含用户身份标识的版权信息版权。
4.版权跟踪与检测协议。当用户购买并下载了数字作品后, 隐藏水印Agent便安装在用户主机上。如果用户企图对数字作品进行非法修改和使用时, 嵌入在作品中的隐藏水印Agent将自动运行, 防止非法行为的发生, 并发消息给CMC。CMC接收到来自隐藏水印Agent的消息后, 便需要在远程可疑主机上进行版权跟踪与检测。网络环境下的版权跟踪与检测主要是由移动Agent服务器完成。
5.版权验证与仲裁协议。当版权所有者发现网络中数字作品存在侵权盗版行为时, 可以向CMC提出版权验证和仲裁申请。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目前开放式网络环境下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系统的系统框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Multi-Agent和数字水印技术的数字作品版权保护和内容认证系统, 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实用性和通用性, 只需增加相应的数字水印算法, 在基于Multi-Agent的数字作品版权保护与内容认证系统方面, 合理地分配Multi-Agent角色, 使Agent之间相互协作, 系统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数字图像、数字音频、数字视频及三维模型等多种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
摘要:本文对目前日益开放的网络环境下数字作品版权保护及认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运用数字水印算法技术的数字作品版权保护及认证系统, 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实用性和通用性, 系统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数字图像、数字音频、数字视频及三维模型等多种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
关键词:数字水印,Agent技术,版权保护,认证系统
参考文献
[1].王炳锡.数字水印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2].江雪梅.数字作品版权保护与认证的若干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7
网络环境版权管理 篇5
随着数字新媒体强势崛起, 使纸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远远不及数字新媒体外, 纸质报刊的内容被数字新媒体, 特别是网络媒体无偿、无限制性地侵权使用, 更进一步压缩了生存和发展空间。纸质报刊该如何加强版权保护?
一、“拿来主义”冲击纸媒“内容为王”
伴随着信息技术、存储模式的不断发展, 传播媒介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通过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媒介获取信息、在线阅读报刊的人数得以快速增涨。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12月,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 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 增长率19%。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在新的移动互联技术和软硬件快速发展之下, 出现了越来越多传播媒介, 如楼宇液晶屏、手机终端、平板电脑终端、微博、微信等, 已经在广播、电视、报刊和户外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之外形成全新的生态环境, 因此, 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
尽管内容是传统报刊的核心竞争力, 但纸媒的内容刊发以后, 可能会在很多平台上出现。有的不署记者的名字, 有的甚至连媒体的名字也不署, 甚至有的干脆改头换面变成人家的东西。
网络的“无限”传播已经对纸介传媒的发行和广告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二、纸媒维权“步履维艰”
由于之前传统媒体对版权问题的“忽视”, 在全新的媒体运营环境之中, 纸媒自采的内容往往或低价或“无偿”地被新兴媒体, 甚至被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大量“复制”使用。
近年来, 作为地方性制党报的《哈尔滨日报》, 以“政治家办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为经营思想, 不断对刊发稿件的内容和质量进行全面提升, 从“松花江新世纪第一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行”再到“关爱母亲河, 我们在行动”等一系列独家活动报道, 使得《哈尔滨日报》的内容获得同业的广泛认可。
然而当奔波在一线的记者采回鲜活的报道后, 部分门户网站通过之前以低价打包获得资源轻松转载, 个别网站则通过“复制”、“粘贴”后直接“盗取”内容, 广播也通过“早报早读”等形式将相关内容直接“口播”, 而移动互联“新贵”—“今日头条”更是通过“推送”方式, 将此类内容轻松发布在读者面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老媒体, 纸媒的弱势日益突显, 从2006年以来, 尽管以新京报为首的纸媒陆续通过法院向“侵权”者提起版权诉讼, 但时至今日, 并未收到明显的改观。
例如, 2007年10月, 新京报曾以浙江在线网站未经授权使用其采编原创作品共7706篇为由, 向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提起诉讼, 并提出近200万元赔偿。期间, 浙江在线通过以管辖权疑议等为由, 迫使新京报将起诉法院更改为杭州中级法院, 又经过近两年的“拉锯战”, 2012年3月29日, 杭州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裁定, 驳回新京报起诉。新京报状告浙江在线败诉后, 该报代理律师刘家辉曾愤怒地说:“按一年250个工作日算, 每天审一个案子, 要30年才能审完。”
同时, 在现行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下, 传统媒体目前还面临“时事新闻不受版权法保护”、“新闻作品版权归属不明晰”等维权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 大部分传统媒体在时间、精力和财力的巨大消耗前选择了沉默。
三、纸媒维权不止于司法
传统媒体的危机, 让纸媒更关注自身的著作权保护;同时, 随着技术的进步, 侵权的形式也在改变, 变得不太明目张胆。就以“今日头条”的经营来说, 它并不是简单地转载其他媒体的内容, 而是机器抓取热点新闻, 在自己的App界面上形成新闻标题, 再链接到原来媒体的新闻网站上。这样, 其堂而皇之的辩解是:我们在做搜索链接, 而不是“复制”。
“我们做技术, 不做内容”, 这种辩解似曾相识。上个月, 收到2.6亿元罚款的听证通知书的“快播”, 之前也是这么辩解的, 也终尝苦果。
今年6月, 《广州日报》和《新京报》再次打响了纸媒向网络、新媒体维权的第一枪。靠抓取其他媒体制作的新闻资讯App应用的“今日头条”, 从未向媒体支付分文。于是6月4日, 享有《广州日报》版权的广州交互信息向北京海淀法院提起诉讼;6月6日, 《新京报》发表了社论讨伐“今日头条”侵权行为, 也引发众多纸媒、原创自媒体平台的共鸣。
目前许多党报集团仍缺乏版权价值意识, 轻易就将集团下属所有报纸的网络传播权全部打包, 低价卖给门户网站。连新浪都知道分拆新浪乐居、微博等分别上市, 纸媒再也不能做打包贱卖的生意了。同时, 纸媒体制改革要跟上, 要赋予都市报法人地位, 缩短决策反应弧, 以便更好地实现新闻价值。而与之相呼应的时, 各家地方纸媒也纷纷从技术方面开始有意识地保护版权, 其中, 黑龙江新闻网和哈尔滨新闻网纷纷通过镜像和延迟上稿时间等方式, 加强对自身发布内容的保护。同时, 就是有条件的传统媒体, 要应势而动, 积极搭建自身的新媒体平台, 努力在自己掌控的渠道中实现新闻价值。
网络环境版权管理 篇6
相对于传统媒介中使用音乐作品的方式互联网上对音乐作品的传播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使用传统媒介时, 音乐录音带、CD等物质载体被用来固定声音等信息加工成有型音乐产品, 并需要使用机器、设备等来播放或复制甚至传播;而互联网的应用, 使音乐作品不再受制于有形载体, 实现了传播方式的无形化, 使音乐作品成为与其他由二进制编码组成的计算机文件一样, 能够被直接使用、复制, 并由网络传播。现今, 使用何种方式在繁杂的网络环境中去对网络音乐作品的保护, 从而更好的维护有关权利人的利益, 以达到促进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并最终使整个文化产业都能受益, 是版权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 实践中各种有关网络音乐作品保护的问题很多, 但很少有将集体管理组织在网络音乐作品保护方面的应用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进行研究。但其实把集体管理组织如果能适当地应用于对该领域的管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因此应该对此进行探讨。网络音乐作品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含义是网络音乐版权人对其实现困难或自己行使不方便的音乐作品的版权交给一个专门的、集体统一管理而成立的社会组织。该组织在获得权利人授权后把成员的音乐作品提供给使用者使用并收取使用费, 然后在扣除必要的管理费之后, 把剩余部分分配给版权人。
2 集体管理组织在网络音乐版权管理中使用的必要性
首先, 网络传播方式使音乐版权人的合法利益在很多时间处于无法有效保护的困境。比如网上播放音乐作品的情况每时每刻都可能在发生, 每个人点击鼠标就会可能开始传播音乐, 但音乐作品版权人不可能知悉究竟有多少使用者, 并找到他与其签署许可合同, 也很难了解自己作品被播放的次数、频率等, 这就导致权利人对其音乐作品的控制力迅速下降;而对于利用量巨大的作品使用者而言要想得到所有权利人的许可也是一份十分繁琐的工作。因此对网络音乐作品更需要利用集体管理组织来保护、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其次, 音乐作品的创作数量是巨大的, 但与网络音乐平台的使用量相比每一个单位作品的价值就是微乎其微, 权利人与整个平台处于事实上的不对等地位, 作品的权利人在能够使用的救济手段等方面都无法与网络机构相比;而对网络机构而言找到每一位具体权利人, 甚至是同名同姓或使用艺名的权利人并与之签合同也缺少可操作性。所以, 集体管理组织采用的“一揽子许可”的方式更能满足音乐作品数量多、保护困难的特点。这将大大降低网络音乐作品使用者以及其他版权行使各方的经济成本, 能使各方主体的利益实现最大化。
因此, 我国对于网络音乐作品版权集体管理工作一直沿袭着对于其他音乐作品的管理方式, 由成立于1992年的中国音乐版权协会以及近些年成立的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负责。这种方式的应用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从当初的稚嫩发展为现在的初步成熟。2014年, 我国音乐产业规模已突破2700亿元, 每天通过网络下载音乐超过2亿次。但音乐作品的权利人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还不能获得与之相适应的合理报酬。这也使集体管理组织在网络音乐版权管理中的作用变得日益重要, 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在使用集体管理组织的时候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 目前集体管理组织在网络音乐版权管理中使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 集体管理组织的发展并没有跟上网络音乐蓬勃发展的速度。从近几年文化部颁布的数据与年度报告中可以发现, 与实体唱片业的萎靡截然相反, 整个中国网络音乐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上升的, 并且市场巨大, 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互联网已经成为音乐作品传播的主要场所, 使用互联网的结果是作品的创作者与作品的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完成对作品的使用, 作品的传播者的作用相比于实体音乐作品时期大大的被弱化。并且这种趋势在逐渐加强导致原来的音乐产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网络音乐作品的使用者在通过互联网获取作品时不需要支付费用, 版权人就无法像原来一样通过对作品流通的控制来获取经济上的利益。虽然集体管理组织现在也已经开始展开相关的业务, 但无论是从机构设置上还是业务内容上都不能适应网络音乐产业的发展速度, 需要不断改善自身的业务水平, 实现与新兴领域的对接。
第二, 集体管理组织在发挥作用时尚未实现对角色地位的完全转变。在传统音乐产业中, 属于“权利人”的范围从音乐作品的词曲作者等扩展为包括原来的音乐“传播者”录音制作者等, 这些地位角色的变化, 主体范围的变化都决定着目前的集体管理组织在网络音乐领域应该正视技术等手段的应用, 适用这种转变, 对自身的管理规则等进行梳理与修改。并且互联网中“免费”的观念使大量作品在传播过程中使用者倾向于不支付费用对音乐作品进行使用、传播等, 而互联网中实名制的使用还不普遍, 这样的结果是信息发布者会降低对自身的要求、执法部门无法迅速掌握当事人的身份资料, 使大量未取得授权的音乐作品在网络上传播。这种长期养成的使用习惯在短时间内要想实现转变非常困难。反过来, 这种现象又使得网络音乐的创作缺少延续的力量, 进入这一领域的人才将会减少, 导致整个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在网络音乐作品的使用地域与次数的难以准确计量, 又使得使用费的分配在集体管理组织与权利人之间、各权利人之间的分配存在着大量争议。这些问题都需要集体管理组织发挥自己的辐射带头作用, 加强对版权加大保护宣传工作, 教育使用人尊重法律、尊重权利人权益;使用更多技术、管理手段来帮助权利人维护其合法利益, 要实现工作内容的多元化, 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4 集体管理组织在网络音乐版权管理中使用的建议
第一, 应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现状, 在学习借鉴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上, 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集体管理制度, 促进中国音乐事业的持久、健康发展。目前, 对于音乐作品的版权管理, 中国采用的是独家集体管理制度。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拟设定的集体管理组织不能与已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管理组织的业务范围交叉、重合, 这种做法是为了保证音乐版权协会等集体组织进行管理时的权威性、有效性并且能够降低管理成本。但同时却因为由于缺少有效竞争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然而如果对于集体管理组织数量不加以限制允许符合条件即可成立集体组织又容易导致公众不知如何选择、浪费社会资源等问题, 因此应修改相关法律, 学习德国等国家严格审批的做法, 采用特许设立规则, 对于进行集体管理的组织数量采取有限限制的方式来确保其既能通过竞争来实现权利人的利益最大化又不会过度竞争而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对外交往主体混杂的局面。特别是针对网络音乐作品可以在互联网上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隶属于已存在的集体管理组织, 来对网络音乐作品进行统一管理, 负责对作品使用授权以及收取使用费等工作。
第二, 对于集体管理组织的职权进行配套制度建设。目前, 音乐集体管理组织的基本工作之一是发放许可与收取许可费。其中许可费的收取在世界范围内主要采用“一揽子许可”或单项许可的方式进行。前者的适用情况是作品需求量大;后者相反。显而易见网络音乐作品属于前一种情况, 但是“一揽子许可”方式的应用是在约定的时间、地域以约定的方式使用音乐集体组织管理的所有作品, 并按照对于音乐作品的使用数量或者收听率等进行收费, 然而在网络环境下, 使用者的地域很难确定, 这就要求音乐集体管理组织应该下设相关部门或委托第三方成立机构来监测当前的网络服务商与渠道商对音乐作品的播放、下载等, 或者直接委托其他机构设计计量与控制软件来统计对网络音乐作品的使用, 并按时间节点实时汇总, 这样就使集体管理组织在开展失去许可费等工作更加准确, 有据可依, 避免由于网络技术而导致的对音乐作品的传播失去控制, 从而使权利人能够通过网络对其作品的传播使用获得更多的合法收益。
第三, 扩大音乐集体管理组织的影响。对于集体管理组织而言, 其成员越多、覆盖面越广则其起到的作用越大, 集体管理的有效性越强。但相比于实行强制集体过来的德国等国家与实行延伸集体管理的北欧国家, 我国在确保集体管理组织有效性时面临的困难就更大。要想达到这个目标, 不仅需要积极加强对相关组织的宣传, 更重要是需要音乐集体管理组织把规则制定到位, 通过向使用者发放许可时与其合同约定:一旦因实施许可的行为而导致非会员权利人的起诉等行为时, 由音乐集体管理组织负责解决。使更多的使用者在使用音乐作品版权时能更加主动地与集体管理组织合作;这样反过来会促使更多音乐作品权利人加入集体管理组织。还可以考虑在音乐集体管理组织内部设置仲裁机构, 来解决相关纠纷。利用仲裁效率高、费用低、保密性好等特点来强化集体管理组织在版权保护各环节的作用。
第四, 集体管理组织应该更多地使用网络技术参与到对网络音乐作品的管理。比如可以对于相关作品使用的许可证的发放采用允许在互联网上进行申请, 采用格式合同来提供相应的服务, 达成一致后允许当事人通过网络支付的方式付费, 之后即可以合法使用相关作品。再比如对于网络音乐作品使用中发生的纠纷引入线上仲裁等方式来减少纠纷解决环节, 加快问题的解决速度与力度。
5 结语
综上, 网络是社会生活的另外一个载体, 如何维护好其秩序对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网络环境的更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 对于网络音乐作品的权利进行保护决不能仅依靠法律制度进行规范, 还需要其他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方式来配合应用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对于网络音乐作品的版权管理工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应该由集体管理组织为主导, 规范好集体管理组织的职权行使, 为其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明确其具体的权利义务, 会更好的保护权利人的正当利益。这也将更有利于网络音乐作品的传播, 促进其持久、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凤兰.数字环境下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角色重构[J].中国出版, 2013 (1) .
[2]宋宏飞, 张丽.数字化时代我国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完善[J].经济研究参考, 2014 (34) .
[3]段维.网络时代的版权法律保护[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6.
[4]周涛裕.浅析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机制[J].法律人, 2004 (3) .
[5]刘晓远.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的探讨[J].社会科学研究, 2008 (3) .
【网络环境版权管理】推荐阅读:
网络环境版权司法保护07-30
网络环境经营管理11-26
网络环境学习教学管理09-17
网络环境课堂教学管理09-28
网络教学环境设计管理08-12
网络环境下的班级管理10-25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12-02
网络协同环境05-22
网络学习环境06-09
网络环境教学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