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务本求实论

2024-10-07

语文教育务本求实论(精选4篇)

语文教育务本求实论 篇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市房山区受城乡二元结构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教育信息化投入不足,存在历史欠账,导致房山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建设基础薄弱、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信息技术水平与城区和其他先进区县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和学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几年,房山区信息技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结构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房山走出了一条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发展与应用之路。无论是信息化认识观念,还是信息化工作实践,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究竟他们是如何应对困难与挑战,如何在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找准自身的定位,进行艰难探索和果敢实践的呢?本刊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对房山区教委主管信息化工作的米忠诚副主任进行了专访。

记者:房山区地处北京西南郊,山区面积较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困难之大、任务之重可想而知。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基础和条件下,房山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您能否谈谈,房山这几年是如何在探索和实践中求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

米主任:房山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始终贯彻“正视现实、着手基础、寻求突破、全面推进”的发展策略。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抓认识,促规划。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如果认识跟不上,规划则无从谈起。经过几年的思考与积淀,我们形成了几个认识。第一,房山基础薄弱,相对落后,如果不通过信息技术转变人们的管理和教育观念,不转变教育模式,不改变教学过程,就很难缩小与城区的差距。第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电子政务平台信息公开,使行政办公的手段和途径更加开放,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跟上这一步伐。第三,信息技术的推进和实施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一个整体发展规划,使房山的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基础薄弱到现在不拉全市的后腿。2.抓项目,促建设。“校校通”工程、培训工程、CMIS系统的启动、课改平台的建设等是我们实施得比较成功,也是贯彻北京市的要求比较彻底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做了,而且做得比较到位,各级单位认真落实,严格把关。这些项目的成功开展在促进整体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3.抓培训,促应用。万变不离其“用”。信息化的投入要与效益成正比,关键是用得好。而用得好与不好,关键看人。房山这几年在培训上下了很大工夫,对校长、主管信息化的副校长、信息技术教师、学科教师、网管进行分层分级的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4.抓典型,促整体。用典型的力量带动整体的做法对普及和提高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记者: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全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上一个台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房山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且有成效的措施?

米主任:督导评价在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区教育督导室每年1 0月联合多个部门要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督导和评估,以衡量和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督导评价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水平等级,没有一所学校不重视这项工作。我们抓住了这个点,由信息中心每年派专人到各个督导小组参与评估、实施打分,同时借这个机会了解和检查学校除了参加信息中心组织的活动之外,自身是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来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2007年,我们制定了四级指标,将各项工作进行了细化,并严格按照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由于关系到切身利益,校长开始关注信息化,学校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这与我们适时地参与到评价中有直接关系。除此之外,信息中心作为教委的科室在督导评价中还要进行一次打分,分值是4分,这在所有科室中分值较高。在这项评价中,我们重点考查学校的基础性工作完成得如何。例如,是否参加了信息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信息中心布置的各项任务是否能按要求完成等。

记者:就房山的现状来看,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米主任:1.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区要缩小与城区的差距,能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超前的意识,敏锐地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前提。目前,我区的一些学校依然存在重硬轻软、只建不用等现象。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校长的观念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实现学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观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要从基层管理者的信息化观念抓起。

2.教育信息化的经费需要进一步融资。现有的硬件资源还没有在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基本的维护投入和硬件更新又提到重要的工作日程。我区大多数学校的机房是2002年建起来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机房的软硬件都面临着维修、升级和更新,否则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解决经费问题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一方面,我们要依赖市区政府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教育有关部门及学校要积极、自主地创造和开发。

3.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举步维艰。穿越边界的壁垒是资源共享的重点。对房山而言,建设区域的资源库有很大困难。教育信息化的各项工作有赖于信息中心,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各区县信息中心的职能决定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程度。房山信息中心与教师进修学校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单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由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信息中心很难获得一线的宝贵教学资源。从这个层面来说,要建立房山的特色资源库,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沟通与合作。

4.电子政务平台的应用有待提高。电子政务平台是提高管理效能、与社会建立学习和沟通的桥梁,是实行开放、透明办公的最好平台。但是,在我区,整体的使用率还不是很高。这一阶段,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强行实施。

5.整体的信息化管理权责不明晰。其中包括信息中心的职责和学校网管员的待遇、身份定位、职称评定等一系列问题有待明确。

记者:房山今后一个阶段的信息化工作是如何规划的?

米主任:结合房山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继续坚持“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核心,应用是关键”的总体定位,以及适度超前、科学规划、软硬件建设并重和调动多个积极性的总体原则。对于今后一个阶段的信息化工作,我们提出了“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

建设一个体系——建设一个以房山教育信息网为中心,各校网站为补充的网站群,从而形成信息畅通、传递迅捷、互为补充、资源共享的房山区教育信息体系。要加大中心网站的建设投入力度,使其具备中心网站的功能。第一,按照北京市的要求认真进行中心机房的改造。第二,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带宽问题。第三,将信息中心与学校业务部门连接起来,使网站功能能够满足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网络办公等需求。

做好两个整合——全区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下半年,我们要下大力气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虽然有很大难度,但是我们力争要有所突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下一阶段,我们主要借助课题引领,结合奖励机制,带动各校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加强三支队伍的管理——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学科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一是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包括信息技术课任职教师和网管员。网管员队伍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这支队伍需要逐渐壮大,需要更专业。我们将房山区划分为六个区域,从每个区域的基层学校选出两名比较优秀的网管员作为这个区域的活动组长。区域内的信息化建设和交流活动都由这六个组的组长牵头,分区域组织,活动地点选在区域内的学校。信息中心负责协调和统一管理,定期召集六个组的组长交流和汇报工作,并对信息中心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下一步,我们准备成立《房山区网管员协会》,出台《房山区网络管理员管理实施意见》,明确网管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待遇。例如,有些学校网管员要兼课,在管理方案中要将其职责明晰,明确哪部分是工作重点;在职称评定和待遇问题上,我们计划设立区级的骨干网管员,享受区级骨干教师的待遇。在这些方面,我们想进行大胆的尝试,希望能够解决网管员的一些实际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学科教师。就房山区的现状而言,学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可以分成三种。第一,学校建设良好,教师应用到位,这是最好的。第二,教师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失去了新鲜感,加上信息技术和教学工作整合不好,教学任务重就放弃了使用。第三,学校缺乏软硬件设备,教师情绪高涨,但是没有使用的机会。在教师中,存在使用上的超前、居中和落后三部分人群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学科教师队伍的培养要遵循认识一发展一提升的规律,通过技能培训和学科教学整合来提高他们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作为。三是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这支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可以说他们决定了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而目前的情况恰恰是部分管理人员制约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下一步我们计划出台相关意见,召开房山区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落实各级管理相关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并出台相应的考评管理方案,打造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

力求实现四个突破——房山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整合的突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突破;信息技术教科研活动的突破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突破。关于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前面已经谈了很多,我重点说一下后面三个突破。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益,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项工作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科研活动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有些学校一直致力于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令人欣喜。但是,从全区的情况来看,教科研活动依然局限在小范围内,没有形成整体氛围。我们要借助科研这个载体,力争使全区的信息技术教科研活动迈上一个新台阶。房山区地处北京西南郊,地势西高东低,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经济、社会发展都可以说是中国农村和城镇区的一个缩影。从这个角度来说,房山很多孩子的学习条件、环境与城区孩子是不能比的。在城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许不是突出问题,但是,我们这里很多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因此,我们要求学校在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优化学生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和交流,逐步带领孩子们向现代化的文明迈进,努力缩小与城区孩子之间的差距。

语文教育务本求实论 篇2

务本求实

一堂充满情趣的语文课

-----评胡老师执教的《剪枝的学问》

首先,感谢各位专家与同仁百忙中抽空参加我们实小语文组的教科研活动,同时感谢今天上课的胡老师和顾老师。

今天,跟胡老师学习了一节课,收获颇多。说评课,还谈不上,在这里,仅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个人学习这节课的体会。

总的印象:胡老师的这节课是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一节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又是一堂充满情趣的语文课。能把这节课上得扎实有效、富有情趣,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源于胡老师对文本的有效解读。

关于《剪枝的学问》选为苏教版教材,我想作点说明。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张庆主编曾有这样的一番话:

《剪枝的学问》是一篇既蕴含了科技性知识、又揭示了一定哲理的小短文。有的老师读着读着,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竟恍如有悟,因而便提出了“《剪枝的学问》是否蕴含着编者的一种价值取向,折射了编者的一些语文教学思想?”这样的问题。

众所周知,由于诸多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语文教学一度陷入了一个头绪繁多、花样复杂的怪圈。无怪乎有些老师不无感慨地说:“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教了这么多年的语文,到头来不知道语文应该怎么教了。”诚如张志公先生所说,“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闹到毕业,还是不通。”

怎么来解决这个长期困扰我们的老大难问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语文“减负”,给语文教育这棵大树“剪枝”。叶圣陶先生过去曾将语文能力概括为听说读写四个字。其实就这四个字来说,也是不应该等量齐观的。小学生进入学校学习语文,主要是学习书面语言,而兼及学习口头语言。这是因为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口头语言,进入学校学习语文是要使口头语言更加规范,而口头语言的规范也是有赖于书面语言的学习的,因此,小学阶段就应着力抓住“读”和“写”来做文章。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充斥学生书包的名目繁多的练习册,充斥课堂的形形色色的机械练习,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是“减负”的重要对象。总之,用“剪枝”的观点来看,语文教学就是要简化头绪,削枝强干,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最有用的基础性的东西,目标集中,轻装前进。

这,确实也是我们选编《剪枝的学问》的初衷。

听了以上这番话,大家也一定有了不少新的思考。

张庆先生提倡语文教学要“倡减、务本、求实、有度”,“简单语文”应孕而生。“简单语文”是什么? “简单语文”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凸显,我想胡霞老师的课给我 有效教学——文本解读

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下面,我想以“务本求实

一堂充满情趣的语文课”为题作一个浅显解读。

一、围绕教材特点,有效解读 1.教学设计

线索清晰

《剪枝的学问》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我”在桃园和王大伯之间的对话,深出浅入地告诉我们有关剪枝的学问,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道来。胡老师准确把握了教材的这个自身特点,设计课堂教学时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的,贯穿全文的教学。教学中,学生随着“我”的情感变化起伏,共鸣共振,在学文中加厚了生活的积累,增强了生活的情趣。整个课堂和谐地融为一体。

2.教学过程

关键凸显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话用在语文课上也很恰当。所谓“石”,就是课文中一些关键的词句,教学中胡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句进行理解、咀嚼和回味,从而读懂其涵义。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扣准了“种桃能手”这个字眼,学生对王大伯有了深刻的了解,从而为下面的故事发展做了铺垫。文章最后写道;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胡老师请大家再回读王大伯的那段话,要求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关键句段的再读,突破了“剪枝的学问就是减少可以增加”这个教学难点。学生也易于获得!

3.教学方法

朗读串联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不同的朗读指导是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步骤。

胡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并且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迁移。朗读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染他们的情绪,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并加以适当指导,学生也就能自然而然地读出句子的语气来。如在指导学生读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2 有效教学——文本解读

这句话时,胡老师首先让大家想一想,当一个人很着急的时候会怎么样?带着这种体验请你读一读,你瞧,这里连续出现了两个问号,可以看出小作者真的是非常着急,你在读的时候能不能把这种又着急又疑惑的心情读出来?在评价时,刘老师抓住学生朗读时的神态。瞧,你的眉头都急得皱起来了,可见你体会到了作者的着急。

在本课的教学中,胡老师精心制作了课件。借助多媒体,看图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写得很美,胡老师根据教材自身特点,舍弃了烦琐的讲解,而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学得有效。胡老师先配乐看图范读第四自然段,让学生看得精彩,听得陶醉,随后老师问:同学们,王大伯的桃园美吗?想不想和胡老师一样,也配上音乐,美美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呢?同学们兴趣盎然地练读起来。最后,老师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孩子们纷纷举手主动展示,学生的配乐齐读读得入情入境。这样的教学,老师其实已经随文本带领小朋友一起去欣赏了桃园的美景。

又如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桃子的多、大、好时,胡老师抓住课文的关键句“啊,只见一棵棵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设计了:

①问:桃子多吗?从哪个词读出来的?显红:挂满、一个个 ②问:桃子大吗?从哪个词读出来的?显红:胖娃娃的脸蛋 ③问:桃子甜吗?从哪个词想出来的?显红:光鲜红润

扣住句中的重点词语,通过课件欣赏,图文并茂的阅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学生走进了文本,仿佛身临其境。桃子的大、多、好,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学生就更能用自己的朗读形象地传递自己的感受了。正是胡老师对教材的特点的准确解读,教学中,读的形式多,读的时间多,因而读的效果彰显。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获得。

二、把握教材文本,深度解读

关于教材的解读感受颇深的是2007年第三期《小学语文教学》钱正权关于教师备课的三种“角色”观:首先是一般读者的阅读,其表现应当是深入其中,披文得意;第二便是教师的阅读,这是关于教什么怎么教的阅读,这需要相应的学科理论与课程视野支持;第三是学生的阅读,教师钻研文本还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来阅读,“我(孩子)是什么,我需要什么”该是题中之意。有效教学——文本解读

这段话的意思是解读文本时,教师应集读者、教师、学生的三种角色于一身。作为读者,披文入境,深入把握文本内涵;作为教师更多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将自己的“深入”合理地“浅出”给学生;作为学生方面则是考虑如何“浅出”得更有趣味性,更易于接受。

在这节课上,胡老师把对教材的深度解读体现在自己的教学环节中。1.与文本充分对话。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应拥有学习和发展的自由。因此,教师必须把阅读的自由、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文本对话,去自主探索,真正实现个性的发展。胡老师在精读课文时,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例如,在本课中教学一开始,胡老师以“为什么说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呢?”这个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接下去的教学中,教师又引导学生抓住一些主干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引读;在学完课文后,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全文,在读中理解、感悟,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种以“主问题”的形式带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采用了多层次、多方式、循序渐进的读,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得以实现。

其实,在胡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她还利用了文本,设计了一条暗线,那就是“感受王大伯是名不虚传的种桃能手”,从开头的“初闻大名”到“目睹剪枝”,最后他的话得以验证,“我”也心悦诚服,很多细节都与“王大伯是名不虚传的种桃能手”这句话暗合。这样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学生的感受也比较细腻、深刻。这些设计都源于胡老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

2.为课堂创设情境。

阅读还需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胡老师总能及时捕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营造一个创意无限的空间,创设恰当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巧妙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如在孩子们理解了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后,胡老师指着多媒体中的图片问:种桃能手王大伯就站在你面前,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呢?孩子们充满了好奇,一个个奇怪的问题诞生了,引出了下文的学习。当孩子们读到:看着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胡老师适时而调皮地问:朵朵桃花,能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吗?咱们接着往下看!孩子的阅读兴趣想不上来都不行!当看到王大伯果园里又大又甜的桃子,又阅读了文字时,胡老师时又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夸夸王大伯。孩子们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一个个独特的词句就从学生的口中迸发出来,学生对于文本的独特见解得到唤醒与张扬,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3.让学生充分体验。有效教学——文本解读

个性化阅读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机遇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在教学中,胡老师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巧妙的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体验了词语的理解过程。如:我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只能皱着眉头,苦着脸,这就叫(一脸疑惑)。在理解“挥舞”一词时,采用动作演示,引导理解:举起手来摇摆。学生在动作体验中获得理解。

又如:胡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并让学生思考后说说:走进桃园,我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能读出来吗?用这样的设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适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自己的说话、朗读表现出来,由此让学生体会到剪枝的学问。例如读王大伯的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小作者又惊又喜,惊什么?喜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联系实际交流“减少可以增加”的认识时,教师设计坡度,引导填空,理解、运用,从而悟出“只有去除闲枝废叶,才能留住精华;只有卸去沉重的负担,才能快捷行走”的内涵。胡老师的课不正是这样吗?在个性与个性的碰撞与欣赏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也使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一节课学生读得用情,说得热烈,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我个人认为正是由于胡老师深入地解读文本,课堂教学才会有效,语文课堂才能充满情趣!让我们从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提出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有所启迪,勇于实践探索,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会更加扎实、有效!期待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倡简 务本 求实 有度 篇3

——语文课堂是比过去活跃了,但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淹没了语文的本体。课堂上“语文”少了,“关于语文”的东西多了。

——有的语文课还是老路子,课文掰得比较碎,仍有“牵”的痕迹。

——有的地区学生负担仍比较重。老师普遍对考试比较担心。

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习惯势力使然,二是语文课程评价改革工作滞后,三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全面。

有人把目前的语文课程改革比作“似雾,似风,似雨”,可见还有不少困惑或疑虑。语文课程改革应怎样进一步深化呢?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 倡简要提倡简简单单上语文。

有人说,语文并不简单,语文是复杂的呀!诚然,从语文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看,确实是复杂的,但怎么才能学好语文却并不复杂,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上所说的“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读多写吗?《语文课程标准》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语文课程标准》里还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不啻是说——写多了,就会写了。所以我们不要人为地把语文教育搞得那么复杂,那么高深。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将语文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能力点”,逐一进行训练,试图用这样的教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那完全是一厢情愿。语文学习是混沌的,是熏陶,是习染,是点滴积累,是日有寸进。

这就好比是新买的钢精锅,锃亮锃亮的。放在灶上煮饭,经过三五个月的烟熏火燎就变黄了。再过个年把二年,又进而变成褐色。几年后,锅底甚至变成黑色的了。学习语文就跟“熏锅底”的情形差不多。大家经常说“某人的语文修养如何如何”,这“修养”二字恰好道出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有些老师备课,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一、 知识能力;二、 方法过程;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将语文学习的目标复杂化了。

须知:《语文课程标准》里面提出的是“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

举例来说,教学生写字,好像是纯知识技能问题。其实不然,在写字的时候,要让他们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从内心里喜欢汉字。这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要教给孩子怎么把一个字写好,比如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相接的部位要收敛,要避让;学生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得不好到写得好,自己动脑筋,自己体会怎么才能把字写得漂亮。这就是方法与过程。

认识了“三维”本是“一体”,就从本质上把握住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简化头绪,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

简简单单地上语文,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头绪简化,目标单纯;多一些“语文”,少一些“关于语文”的东西;课堂情境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频转换;作业当堂完成,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二、 务本

这里的“本”有两层意思:一是语文的本体;二是文本。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叶老早就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的指听说,书面的指读写。讲得具体点,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事实是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凸显出来。

我们讲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因为语文教科书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来编写的,是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有人说,不能过于看重文本,毕竟文本不能解决学生发展的所有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不是把文本看得太重了,而是对文本的重视与钻研远远不够。

超越文本的提法固然不错,但要超越文本,首先必须研读文本,了解文本。如若对文本一知半解,何谈超越?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举一反三,如果“一”都没有举好,怎么能够反出“三”来呢?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必先钻研文本。如果教师对文本就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甚而至于南其辕而北其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有的教研组备课,一人备一个单元,然后互相交换,还美其名曰“资源共享”。钻研文本是自己与作者(其中还应包括编者)对话,怎么可以由别人来代劳呢?

现在大家谈预设与生成很多。“生成”看似带有偶然性,其实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堂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好比烧开水,只有到达了沸点,才有气泡冒出来。如果预设就不怎么充分,课上得像温吞水,哪里会有“气泡”冒出来?所以我认为,老师吃透了文本,有了合乎学情的预设,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得法,左右逢源,营造出一个能够使智慧火花迸射出来的学习“场”。

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能以老师的讲解或学生的集体讨论来取代学生个人的阅读。

要强化初读,要拿出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要力求读进去,读得正确、流利。提倡课文不读熟不“开讲”。

怎么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呢?我觉得有两点要引起注意:一是对课文的感悟要扣着读书进行,即所谓“扣读导悟,读中见悟”。应让学生触摸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自己的诵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二是阅读感悟要忌琐碎。要提倡整体感悟,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关键词语来切入。比如孙双金老师教《三顾茅庐》,就抓住“诚心诚意”这个带有纲领性的词语来切入,使学生领悟到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纲举起来了,目(网眼)就张开了。

还要鼓励多读,熟读成诵,以形成积累。并通过适当的迁移,引导运用。

三、 求实

上课、教学研究都要倡导“三实”——真实、朴实、扎实。

现在的语文课,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都要让学生表演。明明每人手里都有课本,却偏要把课文逐段打在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读很好,却偏要让录音机代劳。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读自己的课本呢?为什么不可以老师自己范读呢?又如将合作学习与四人小组讨论等同起来,动不动就让四人小组讨论,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刻叫停。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有什么实效呢?一堂课,热热闹闹,却看不到扎实的训练,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学生又何所得呢?

在教学研究中,也存在着追求浮华、不讲实效的问题。上研究课,追求观赏性,可看性,花样多了,务实少了。有些教学研究文章,追求所谓“学术性”,食“洋”不化,术语堆砌,故弄玄虚,让人读后不知所云。

我认为,上公开课,应提倡以平常心上常态课。搞课题研究也要倡导一种实事求是的风气。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即是研究的课题,自己的教学实践即是研究的过程,教学的效果即是研究的成果。提倡迈开自己的双脚,走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做研究,或者写文章,才是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于人有用,于己有益。

对于“训练”,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似乎有点淡化了。其实《语文课程标准》所反对的只是过去充斥课堂的繁琐、机械的训练,是只对考试有用、而对终生无用的那些“题海战术”。如疲劳轰炸式的抄抄写写,连篇累牍地做模拟试卷……

我们还是看看《语文课程标准》上是怎么说的吧:“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可见,属于基本技能的东西,如写字、读书、习惯等,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的。

习惯,不仅是指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就连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能力,也必须达到技能乃至习惯的程度,——也就是要形成张光鉴先生所说的“快速反应通道”,对学生才有实际的用处;离开了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达不到自动化的程度,就不能派上什么用场。这话吕叔湘先生早就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实践。”国外有一个统计资料很能说明问题。人对任何一个词汇或句子,都须要300遍以上的听说读写实践,才有可能终身不忘。而要想运用自如,其实践必须在1000遍以上。当实践次数达到3000遍以上时,这些词汇或句子就会被认定为母语。

我们强调的训练是基本的训练,科学的训练,活化的训练。这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作业的设计以及“学用字词句”“处处留心”“语文与生活”等栏目的设计可以看出来。这些练习是为了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是具有开放性的,是面向生活的,是具有挑战性的,是鼓励探究的,是有实用价值的,是能够激发儿童兴趣的。

四、 有度

所谓有度,就是我们应当把着力点放在调整和深化我们的认识上,避免形而上学和片面性,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衡。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波浪式前进的。要实现重大变革,就得打破原有平衡,从而出现了新的不平衡。随着变革的逐步深入,和经过不断的调整,又建立起新的平衡,事物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前进。语文课程的改革也是如此。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认识提高了,理念更新了,便试图打破课堂旧模式,建立教学新秩序。当此破旧立新之时,难免会有一些失衡、失度乃至失控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学习文本,适当地作一些拓展是必要的。但要防止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我们在听课中,经常可以看到过度拓展的情况。有个老师教《秦兵马俑》一课,让学生收集秦始皇的有关资料,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可是老师却用了大半堂课的时间让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资料,并节外生枝地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这就远离了文本,拓展得有些过了头。

比如多媒体、表演的使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是主线,应以读为主,以表演、多媒体助读,运用多媒体、表演要把握好一个“助”字。有的老师上《蘑菇应该奖给谁》一课,还没有让学生读课文,就开始放多媒体课件——反映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然后说故事,提问题。这不啻是剥夺了学生训练阅读能力的机会。什么是阅读能力?就是“还原”文字符号的能力。学生看多媒体虽然也弄懂了故事,但他是看多媒体“看懂”的,却不是读课文“读懂”的。我个人认为,在语文课上,多媒体一定要慎用。要用其当用,不可随便滥用。

语文教育务本求实论 篇4

随着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 信息技术课不等同于单纯的计算机课已成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然而, 信息技术课堂到底应该注重什么?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堂才是优质、高效的?评价信息技术课的依据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践行和深思。一、均衡三维, 抓住本质每一门课程都有其核心的价值,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让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由于认知及评价标准上的偏差,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还是会发生违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原则的现象。在课堂上,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定位上找不到平衡点, 要么停留在对“知识与技能”这单一目标层面的追求上, 要么忽略“知识与技能”, 过分注重其他维度目标的达成。我认为, 优质、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是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的课堂。学生要在课堂中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在学习能力上有所突破, 另外,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有所提升。我们所倡导的智慧课堂, 本质就是高效课堂。课堂的高效离不开三维目标的合理定位, 更离不开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高效展开。二、导学定向, 讲究效能教学导入作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初始环节, 起着渲染气氛、集中学生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在很多信息技术课堂中, 教师在导入环节上把握不当, 不但浪费很多的时间, 还会给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有这样一个案例, 教学内容是“在P P T中插入视频”。教师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播放了长达14分钟的世博会宣传视频, 学生看得如痴如醉, 气氛被渲染出来了, 但学生的注意力全放在了这段视频的内容上, 以致在后面的教学中还一直私下议论着刚看到的场景。一堂课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与课程内容并不十分关联的内容上, 用剩下的时间来完成本课的三维目标, 显然已是不可能。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如何开好头, 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的主题, 这对提高整堂课的效能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导入《插入图片》一课时, 首先出示两篇文字内容相同的文章, 其中一篇插有彩色图片,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能够直观地发现, 插入图片后, 原来的文章变得更加美观、富有表现力。紧接着, 我揭示本课的主题。这样, 在短短一分多钟的时间里, 我创设了情境, 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 让学生带着学习动机来学习新课。当然, 课程内容千变万化, 课堂情境也瞬息万变, 导学定向不可能千篇一律, 正所谓导无定法, 需要因人而异, 因课而异。在导学环节中, 教师在构思上求精、求巧、求准, 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变化多样, 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积累经验, 总能找到高效课堂的实施途径。三、真正放手, 适度提示信息技术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实践操作。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安排一定的学习材料, 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既要在学生能力范围内, 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切实解决好班中学生“吃饱吃好”的问题。在教学中,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帮助者。实践证明, “任务驱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但在课堂教学中, 有些教师往往会忽略自身的作用, 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盲目地让学生自己探索。这种毫无指导性、目的性的学习, 势必使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 难有成效。我在教学《插入图片》一课时, 力争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学, 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如学生自学“插入剪贴画”这个环节时, 先通过师生对话, 让学生知道, 只要找到“剪贴画”命令在哪个菜单中, 就可以轻松掌握在文章中插入剪贴画的本领。在学习插入“来自文件”中的图片时, 考虑到里面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我提供了多样性的学习材料, 让学生参阅书本知识, 也可以借助教师制作的视频资料, 或向教师求助。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设计,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 通过学生的示范操作和教师的肯定来实现全班学生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 要尽量减少学生课内盲目学习的时间, 发挥教师导向的作用, 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提供空间。四、合作对话, 有效展评信息技术课的后半部分有时会有学生协作学习、共同完成某个作品的环节, 这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高品质的重要环节,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时, 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方法和技能的掌握,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 安排的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阶梯性,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 以便于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设计的题材要有一定的思想性, 在学生掌握技能、提高能力的同时, 情感价值也要有所提升。具体在实施本环节时, 教师要深入其中, 不可走马观花地穿梭于学生中间, 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捕捉练习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以便作品展评时重点地反馈及修正。作品展示和点评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综合的反馈过程, 常常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来实现。在很多的课堂作品评价中, 教师往往找不到方向, 脱离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课堂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展示一幅学生作品时, 教师会以这幅作品美不美作为评价的标准。美不美, 是美术课上侧重的内容, 我们可以渗透, 但这绝不是信息技术课作品展评的重点。信息技术课的作品展评要从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出发, 重点强调作品制作的过程, 侧重在学生回顾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识记。在这个过程中,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 发现不足, 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我在教学《插入图片》一课时, 以我国举办的两届盛会为着眼点, 通过学生完成世博会、奥运会相关的两个作品, 以学生回答如何完成这件作品为突破口, 实现智慧共享, 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五、总结提升, 拓展思路课堂总结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 是师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共同梳理和思考, 也是本节课所学内容的一种升华。课堂总结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严密、紧凑, 引发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考。在实际的信息技术课堂中, 常会出现教师不重视课堂结尾的现象, 结尾设计简单、敷衍、随意性大的问题随处可见。有的教师常常以一句“好, 下课了, 请同学们关闭电脑, 回到教室”或“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 这节课就到这里”等类似的话语直接结课。我在《插入图片》一课的结尾时, 通过提问“你在这节课上有何收获”给学生短暂的回忆梳理时间。有的学生答道:我知道了插入图片的两种方法。我紧跟着问:你可以说一说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步骤吗?在学生回答后, 我肯定其表现。如遇遗漏或语言组织不规范的情况, 则再以鼓励的语气请学生补充完善。我紧接着又问道:“对于图片的大小和环绕方式, 你在操作时有何发现呢?”学生各抒己见, 我请一个学生根据前面学生的回答, 进行综合性的总结。最后, 我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 提出希望——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创作出更多美好的作品。通过这样巧妙的安排, 我帮助学生理清脉络, 抓住学习重点, 巩固知识, 提炼精华, 把所学的知识完整而系统地教给学生, 使学生保持并发展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还能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 活跃思维, 开拓思路,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把整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追求务本求实、简约灵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 实现弄懂、学会、学通的教学效果, 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抓住本质, 完美演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不是一句口号, 需要我们更多的思索与践行。

上一篇: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下一篇:行政效率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