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职能创新

2024-10-20

基层党校职能创新(精选6篇)

基层党校职能创新 篇1

基层党校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接受培训轮训的主阵地, 在整个党校系统中占据着基础性和前沿性的地位。近年来,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基层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因此, 为了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 基层党校不仅要遵循干部教育规律, 还必须遵循经济规律的要求做出适时的改革和创新, 才能保持自身的科学发展。而后勤工作作为保障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前提, 在新时期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才能为党校全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现阶段基层党校后勤管理基本模式

在党校工作中科研是基础, 教学是中心, 后勤是保障。基层党校做好后勤管理工作, 推进党校后勤管理科学化, 是党校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前提。目前, 基层党校后勤运作主要有党校自管、对外承包和委托管理三种运作模式, 其中:

(一) 党校自管模式

一种是以党校行政科室进行直管, 因为人员少、成本低、灵活性大, 这在党校过去发展中应用比较普遍, 但由于受发展变化要求和服务质量欠佳的影响, 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后勤保障的要求, 所以被另一种在党校下面成立服务中心、聘用专职人员的形式所替代, 该模式因为对服务中心人员有绩效考核制度, 行政科重点主要是做好协调、监督、考核工作, 加之运作机制规范, 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服务质量好, 经营效益佳, 积极性高, 能适应新形势下新党校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后勤保障要求。

(二) 对外承包

即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 将党校宾馆 (食堂) 外包给其他单位, 承包单位上交一定的承包费用, 经营便再与党校无关, 此种方法优点是:物业工作人员关系不在党校, 党校可以大大减少后勤管理精力, 并有一定的承包经费收入, 缺点是党校调控权减弱, 对教育培训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且如若承包经营形势不好时, 容易发生经济纠纷。

(三) 委托管理

即党校将服务统一打包, 通过公开招投标委托给物业公司 (酒店) , 物业公司 (酒店) 只服务不经营, 党校支付相关费用, 党校行政科负责经营、监督、考核, 此方法优点是服务质量好, 物业工作人员关系不在党校, 党校可减少一定的后勤管理精力, 缺点是党校要支出物业费, 需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 基层党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取长补短, 创新运作机制, 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后勤管理之路。本文认为:以“经营+服务”的理念和委托式管理的模式进行尝试, 在党校后勤管理实践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基层党校后勤管理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积极探索党校管理工作规律对党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重大, 党校后勤服务工作在整个党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基层党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最主要表现在:

(一) 观念落后, 思想僵化

现阶段在基层党校后勤服务意识中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 宁愿服务不足, 也不愿冒险, 自力更生意识不强, 总希望靠政府帮助解决困难。在工作中, 依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

(二) 后勤服务管理体制不规范

基层党校主要是使用行政手段来管理会议和培训班等日常事务, 再加上各种配套设施落后, 经常会出现行政科室职责不明确, 各方面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使后勤服务难以科学规范化。

(三) 后勤保障能力无法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

基层党校通常食堂较小, 宿舍数量也明显不足, 后勤保障能力相对较差, 这与大规模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 与学员和教职工的要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这是党校的后勤服务工作存在的挑战。

因此, 如何迎接新时期党校经营管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让后勤服务工作管理规范、保障有力、服务优质, 对党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是现阶段基层党校后勤管理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三、基层党校后勤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的建议

基层党校必须以争创“教学培训最精、调研科研最强、服务管理最优、校园环境最美”为发展目标,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进一步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不断提升党校整体工作水平。为此本文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 基层党校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以便为今后干部培训工作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后勤服务保障。

(一) 坚持观念思路的创新

新时期新阶段, 基层党校的后勤服务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服务体制, 在围绕基层党校工作开展服务的同时, 积极寻找生存和发展的领域和空间。实施“走出去”战略, 是基层党校通过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层党校后勤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 积极稳妥地开好头, 起好步。引进社会化参与党校后勤服务, 目的就是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嫁接改造党校后勤管理体制, 提高工作效率, 推动党校后勤事业发展。党校后勤工作一定要超前部署,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后勤工作的管理制度, 包括岗位责任制, 各种物资的管理、使用、节约制度, 奖惩制度等。通过建立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从而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 始终牢记服务的宗旨

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要阵地, 后勤管理方面为教学科研进行的服务, 一是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直接的服务, 如校内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校外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等, 二是为教学科研提供的间接服务, 如解决食宿、交通等服务。当前, 基层党校吃饭、住宿等基本生活保障规模还比较小, 必须做好直接与间接服务的文章, 处理好直接与间接服务的关系。各级党校的一切工作其实都是围绕学员来进行的, 行政后勤工作也应如此, 为学员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是行政后勤工作应尽的责任, 这就要求行政后勤工作要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 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规范服务管理, 改进服务质量。

(三) 重点抓好建设的任务

首先, 要抓好基本建设。一是要做好科学论证、合理规划, 搞好校园整体建设。二是抓好教学科研基本设施的建设, 这都是办好党校的基础保障, 是重要办学条件。其次, 要抓好信息化建设。在当前关键是抓好远程网和党校系统网。第三, 要抓好环境建设。强化绿化、美化工作, 努力增大绿色植物覆盖率, 美化校容校貌。

(四) 把握规范管理的主题

行政后勤工作必须坚持规范化管理。一是规范卫生管理。维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干净、文明, 有助于广大学员和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二是规范秩序管理。通过明确分工, 落实管理责任, 以安全保卫部门为主, 全校广大学员和教职工积极参与, 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管理的良好管理机制。三是在防火防盗等防范措施上要舍得投入。楼内定期检查和更换老的电源线路, 财务室、档案室等门窗要加固。四是严格门卫值班和夜间巡逻制度。

(五) 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

人员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的好坏。要经常对行政后勤管理人员提出严格要求, 服务员上岗前要向酒店宾馆一样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要充分调动行政后勤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经常开展以“敬业在岗位, 满意在党校”的主题实践活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各种形式教育员工关心集体, 热爱党校事业, 关心党校发展, 珍视党校荣誉, 用维护党校集体荣誉这条纽带来规范行政后勤人员的行为。

综上, 基层党校的后勤服务必须树立全局服务观念, 树立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意识, 加强科学规范化管理, 勇敢地迎接机遇和挑战, 努力提高党校后勤服务水平, 充分保障党校的科学发展。

基层党校职能创新 篇2

作者:李岷松

单位:平乐县水利电力局

“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先争优”的广西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广西人创造、实践、传承的价值和理想,是广西在发展进步过程中逐步积累、丰富起来的文化内核和思想动力,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汇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展现了广西人民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政治品格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弘扬广西精神是与促进创新基层党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弘扬广西精神”可以使基层党校的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更坚定,思想观念更解放,工作作风更扎实,工作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做好弘扬广西精神、促进创新基层党校教育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按照“弘扬广西精神、创新基层党校教育方法”的要求,着力解决“学什么”的问题,细化教育培训内容。

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是搞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最主要的问题。基层党校培训班次多、干部来自于不同领域和不同岗位,既有党政干部、也有企业经营管理干部,既有机关干部、也有最基层的干部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培训需求调研,以学员的需求为中心,把握学员的基本特点,了解学员所急、所需、所盼,坚持以用为导向,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训什么,”的原则,让广大党员干部享受“菜单式”培训,帮助学员在党校获得自己最紧缺的知识、最需要的信息,全面提高能力素质。要紧紧扣住时代主题,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坚持在突出党校姓党,抓好政治理论培训和党性教育的同时,注意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和培训对象工作所需,合理布局教学内容,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创新教学内容,即:围绕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展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执政能力等为主的教育培训;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以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的专题辅导培训;围绕基层干部队伍知识所需,开展以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为主的培训;围绕基层思想政治建设需求,开展以弘扬广西精神为主的艰苦创业、务实苦干、廉洁勤政等方面的培训;围绕提高基层干部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社会舆情研判、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应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要根据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优化党校教学布局。在教学布局上,要坚持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以掌握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为重点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不断推动弘扬广西精神、促进基层党校教育的建设。

二、按照“弘扬广西精神、创新基层党校教育方法”的要求,着力解决“怎么教” 的问题,创新教育培训方式。

教学方式是实现教育培训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的。基层党校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以有效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为目标,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使教学工作成为党员干部理论创新课堂、锤炼党性熔炉、充实知识场所、提高技能平台、事业发展论坛、情感交流家园,树立和打响培训品牌。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积极开展干部“菜单”选学,干部免职脱岗培训,党课下基层活动等方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授课方式,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经验交流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的形式,确保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在教学中,开展以学员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通过在课堂辅导和答疑中实现学员与教师互动,在班级研讨活动中倡导倡团队学习、实现学员之间的互动,在组织高层论坛交流中实现学员与领导互动,在现场体验式教学中实现理论与现实互动,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员学习兴趣。每位教师在上课时,都要留出时间开展课堂互动,并将教师能否组织课堂互动、效果如何,应作教师年终考核的内容。教学中也可以组织学员开展实地调研、外出考察,引导学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性意见建议,使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党校教学由传授知识向提高素质转变,由知识讲授型向现场调研、研究问题型转变,由单项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结合基层党校实际,按照构建“大师资”网络的要求,在抓好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重视社会教育资源的拓展和利用,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坚持本校教师、外聘教师、党政部门领导三结合的原则,积极选聘一批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以弥补党校实务知识教学的不足,切实改善党校教师的来源结构。同时,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大力发展网络教学和远程培训,提高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信息化水平。

三、按照“弘扬广西精神、创新基层党校教育方法”的要求,着力解决“怎么管” 的问题,完善教育培训制度。

学习是一种“软文化”,需要借助硬性的制度和机制的力量才能发挥持久的效应,因此,制度和机制建设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只有促进党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保证党校教育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二十六条指出:“党校要切实加强教学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教学实施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学习考核体系和教学效果评估体系。进一步明确学习教育的时间、内容、目标、责任以及相关的考勤、交流、通报等要求,推进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这要求党校要以推动党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目标,始终坚持从严治校,着力提高管理水平。作为基层党校,必须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把这一原则贯穿到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以从严治校保证党校管理上台阶上水平。在学员管理方面,要本着对党负责、对学员负责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学员管理,不断完善学习、组织、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使学员在校期间始终能感受到制度的约束、组织的管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员转换角色,遵守校纪校规,严格按照党校的要求参加培训学习。特别要继续坚持考核公布制,对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和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向组织人事部门和学员所在单位进行通报,并记入干部学习档案,作为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对培训不合格的由组织人事部门重新调训。凡是组织人事部门调训的班次,都要由调训部门派出干部跟班,抓好管理和考核考查。在内部管理方面,要按照管理科学化和服务规范化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关行政、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工作责任制,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不断提高内部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要严格党校教师和干部管理,引导他们遵守政治纪律,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科学探索无禁区、党校讲坛有纪律,绝不允许在党校的讲坛上传播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

四、按照“弘扬广西精神、创新基层党校教育方法”的要求,着力解决“学习为了什么” 的问题,加强教育培训学风建设。

学习只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式,绝不是终极目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与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各级党组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过程,转化成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使党组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因此,必须树立“问题学习”意识,倡导“行动学习”方式,打造“知行统一”平台,追求“学以致用”效应,坚持以学促用、以用促学,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过程。基层党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员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把理论学习与研究现实问题、总结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认真研究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掌握规律性的认识,坚持学以致用、知行统一,把学习收获转化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为实践中拓展思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转化制度,通过集体交流、媒体宣传、内参反映等多种形式,着力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促进学习教育成果及时运用于当地党委和政府决策中,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基层党校职能创新 篇3

关键词:高校;党校;创新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及其分析

(一)党校培训现状

1.党校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吗

根据调查显示,有58%以上的同学认为现在党校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有20%左右的同学认为现在党校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不严重,而22%左右的同学对于现在党校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情况不了解。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关注现在党校培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情况,且一半以上同学认为现在党校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情况严重。但是有少数同学对现在党校培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情况并不关注。这反映出有关高校应重视党校培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增加理论与实践的连接。

2.党校培训工作主要的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有38%的同学认为党校培训工作是内容枯燥乏味的,有27%的同学认为是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的,有21%的同学认为是缺乏实践,有14%的同学认为是形式单一的。

通过同学们对此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党校培训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许多的地方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加强与改善的,从而使党校培训工作变得有意义,得到同学们的认同。

(二)党校培训方式创新

1.您对教师在党校培训中讲课的主要要求

该题是一道多项选择题,超过55%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在党校培训中讲课时应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授课,还要素材新鲜、理论新颖和有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其次有35%的大学生觉得教师授课时应深入浅出有充分的信息;少数大学生则认同其它的方法。

理论教学是党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有针对性的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有针对性地授课而使学员受到指导和启发,提高了教学效果。党校的教育方针是理论联系实际。部分党校教师实践经验相对缺乏或是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不足,在教学中就难免产生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的问题。素材新鲜和理论新颖有助于学员了解学习党的最新动态和最新的方针、理论。深入浅出和信息充分表现部分大学生注重教师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浅显的程度。

2.您喜欢的教学方式

该题是一道多项选择题,超过55%的大学生喜欢案例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其次有35%左右的大学生倾向于现场教学、模拟式的教学方式;其他20%左右的大学生则倾向于讲授式和研讨式。大部分大学生喜欢异地现场教学和理论与实践讲坛相结合的社会大课堂教学活动的体验式和讨论由老师提供的案例从实践到理论的案例式。部分大学生倾向于到有关企业、部门,由任课老师或聘请的其他专业人员上课拉近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距离的现场教学和开展情景模拟演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模拟式。少数大学生倾向于课堂课后研讨的研讨式和传统的讲授式。

3.您认为党校创新培训方式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根据以上调查显示有66.91%的大学生认为党校创新培训方式应该结合所学的理论,适当安排一些专题调研活动。有38.24%的学生认为要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有36.69%的学生认为加大案例教学研讨力度。还有34.53%的学生认为要多请相关专家教授和老党员进行授课。还有27.34%的学生认为应该要有更多的时间让学员自学。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党校创新应该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有更多主动提出问题解决疑问的机会。最好通过案例结合教学,加强师资力量邀请专家或者老党员进行教学。并且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学时间,让党校创新培训方式落到实处。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要从学校工作出发,完善从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制度,同时要优化组织党员发展的结构。要发挥典型的大学生榜样作用,对于完全“推优”制度可以适当改善。

二、调查结论与建议

(一)突破高校党校教学模式

1.体验式教学法

一方面,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鲜活的、感人的事例,对学员的心理和情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聆听先进事迹报告、收看替示教育音像资料、组织讨论交流、撰写。

2.研究教学法

一是要针对学员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选题要紧贴学员生活实际,是学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将研究方向、兴趣相同的学员编成小组,使学员在课题研究中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三是组织党校学员在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定专任教师指导学员规范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四是召开各层次研讨会,组织学员通过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研究;五是注重扩大对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强调对社会的服务。

3.专题讲座与专题讨论相结合

根据当前高校教师所关心的或认识模糊的热点、难点问题,请有关方面的理论权威和专家为学员进行专题讲座之后,学员结合讲座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做一些概括性的介绍,提供一些资料和案例,组织学员研究讨论,最后由教师对研究情况进行提炼和总结。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高校党校要创造有感染力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员改正心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要引导学生读书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践证明,读书学习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认真看书学习,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马列主义、毛主席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

(2)转变学生观念,努力适应社会,引导学生做时代的强者。抓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老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竞争意识,使学生有强烈的时代感、强迫感和社会责任感。

(3)坚持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学校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场所,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始终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三)更新教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应邀请专职教授或者老党员来展开授课,并且建立对党校教师培训机制,使教学队伍专业化,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和发展趋势,更新党校课程所用的课件内容,使教学内容特色化,适应学员要求。根据学员最关心、最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适应党校学员需求的新专题,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并且更好的掌握关于党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何大顺.新时期高校党校培训模式研究.[J]外国语学院2010

[2]王永萍.新时期高校党校建设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2008

基层党校职能创新 篇4

1基层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现状

2006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会议”, 确定了首批以中央党校为主体、由全国15家副省级以上党校图书馆联合参与的15个具有党校基础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大型数据库的共建工程[1], 但对于省级以下图书馆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 加之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 许多基层党校特别是区县级党校图书馆的业务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 数字资源还是空白, 笔者就烟台区域内13个区县党校2013年图书经费进行调查, 最多的3万元, 最少的只有0.5万元, 其中只有1个党校实现了图书的业务自动化管理, 并购买了知网充值卡和超星读书卡, 大多数党校电子资源的购置费为零, 教师的教学科研主要依靠网上资源以及零星的几本期刊和报纸, 有急需下载的文章只能到他馆寻求帮助, 存在着严重的资源缺乏、供给不足的状况。而对于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明显优于基层区县级党校的市级党校, 也存在着资源闲置与不足的矛盾。一方面囿于单个党校的培训规模以及师资规模, 已购的上万甚至十几万的数字资源其有效利用率还是较低, 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较为严重。以烟台市委党校购买的中国知网为例, 知网可同时检索和下载文献的标准并发人数为50人, 该校共有教研人员50余人, 每天同时在线的人数不超过10人, 大多并发数是闲置的, 未能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而另一方面一些对党校教学科研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特色数据库如统计年鉴、国研网等因单个馆资金有限而无力购置, 无法满足党校教学与科研的深层次需要, 因此基层党校图书馆的集群化管理变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2基层党校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的优势

第一, 具有同一系统的组织优势。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在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下进行整体建设, 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 各级党校属于同一个系统, 2008年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上级党委党校负责对下级党委党校进行业务指导”, [2]这种上下级党校在业务上的指导关系便于进行集中的组织、协调、管理, 为共建共享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第二, 具有服务客体的同质性优势。党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党校教职员工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 尽管各级党校所培训的学员层次不同, 但所培训的目标和方向是相同的, 因此党校的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科研内容大致相当, 图书馆的资源配置相近, 这种服务客体的同质性便于集各党校图书馆的资金、技术、资源于一体, 集中采购、联合共建、开放共享, 有效地实现区域内党校系统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 以群体优势和规模效益解决单个党校图书馆势单力薄的现实问题, 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于区域内党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干部教育培训以及党的建设工作的大局。

第三, 具有畅通的网络环境和开放的集成管理平台优势。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 为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管理提供了设备基础和技术支撑, 而基于B/S模式的第三代图书馆集群化业务管理平台的应用, 为区域内各个独立分散的党校个体图书馆依托网络而形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虚拟整体图书馆提供了统一的业务支撑平台。同时由于许多基层党校特别是区县级党校还未搭建自动化业务平台, 避免了因异构平台对接而产生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和重复建设的浪费, 使信息化基础薄弱的基层党校图书馆在集群的技术、资源支撑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这是一条现实而又经济的可行途径。

3基层党校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的策略

第一, 实现基层党校图书馆业务的集成化管理。将区县级党校图书馆的全部馆藏资源 (包括书目数据、馆藏数据、读者数据、流通数据) 统一集成到市级中心馆的自动化业务平台中, 建立全市党校系统图书馆的中心业务数据库;针对党校的学科设置, 各馆有所侧重地进行协调采购、联合编目;读者通过浏览器登录OPAC即可检索党校系统的馆藏资源数据并凭借“一卡通”在集群内任意馆都可以预约或借还图书, 在方便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最大效能地利用党校系统文献资源。

第二, 实现基层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联合采购。图书馆集群管理可充分发挥联合体优势, 通过开展联合议价, 以团体优惠价格组织引进数据库;对一些利用率高而价格不菲的数据库, 基层党校图书馆可以共同出资, 在中心馆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站点, 各馆通过VPN访问中心馆服务器即可共享, 实现各成员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共享成本最小化。

第三, 实现党校特色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基于同一业务平台的图书馆集群管理, 有利于党校系统间的协调沟通、统一规划, 在标准化、规范化、可扩展性、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分工合作、联合建库。由于党校图书馆服务客体的同质性, 联合建设具有党校特色的党校文库和教学参考资料库, 特别是与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能反映当前干部教育特点、适应干部教育需要、并能紧密跟踪学科研究前沿方向的数据资源[3], 不仅可以汇聚系统整体合力, 达到以强带弱、联动发展, 而且可以极大地避免“你有我有、你无我无”的重复建设和人、财、物的浪费。

4基层党校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的保障

第一, 必须要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党校图书馆实行集群化管理, 必须要从党校事业整体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 从培养党的各级各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总体需求出发, 依靠各级党校主管部门和校委的行政推动, 以确保政策落实、资金到位。

第二, 必须建立以中心馆为核心的组织和协调机构。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制度是保证集群内各成员馆高效运行和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市级党校图书馆在资源、人力、经费、软硬件环境等方面都领先于市域范围内的区县级基层馆, 在集群管理的组织、协调、引领等方面理应发挥核心作用。

基层党校图书馆的集群化管理, 不仅解决了基层党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规模小、藏书少、业务弱、资源匮乏、服务能力差等问题, 也标志着区域党校系统图书馆整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形成虚拟化的区域“大党校”格局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干部教育数字化平台, 为将来横向上与区域内公共馆和高校馆构建区域性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纵向上汇入全省党校系统乃至全国党校系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摘要:本文对基层党校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的优势和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基层党校图书馆,集群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青, 胡利勇.论党校系统信息生态体系的良性构建[J].图书馆, 2007 (5) .

[2]光明网.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EB/OL]. (2008-10-30) / (2014-09-20) http://www.gmw.cn/01gmrb/2008-10/30/content_854074_2.htm.

基层党校职能创新 篇5

创新是党校开展教育并取得实效的灵魂。近年来,沂水党校适应形势,与时俱进,积极在创新上做文章,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狠抓“三做两保障”,不断探索基层党校发展新思路,努力创建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基层党校。

一、坚持“三做”,全方位开拓党校事业

一是把党校事业做下去。基层党校要服务基层。面对广大的基层党员干部群体,党校必须把根扎下去,主动服务、上门教学,方便基层、麻烦自己。(1)设站布点,搭建平台。在全县18个乡镇、经济开发区设立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服务站,根据农村社区和经济开发区“一区七园”建设情况,在359个农村社区和七个工业园建立教学点。(2)加强协作,借力发力。尤其注重与组织部门的合作,借助和利用好党员教育中心阵地、设备及制度体系建设等资源优势。(3)创新手段,增强效果。既要送教上门,又要采用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4)网格管理,落实责任。借鉴沂水县干部联系群众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党校领导班子成员、处室中层干部和教师合理分工,明确任务,建立网格化管理的责任体系。逐步实现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二是把党校事业做上去。(1)把办学境界提上去。注意加强与上级党校、高等院校、党校系统内的外地名校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吸收和借鉴他们的先进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境界。(2)把教学影响力提上去。利用一切社会资源,招才引智,把党校系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名师、名家以及优秀基层干部、党员、企业家等聘为客座教授,定期请进来办讲座、在主体班次上授课,借才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影响力。(3)把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水平提上去。不仅注重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心在哪里,就把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到哪里,还要注重党委和政府的关注点在哪里,就把科研工作的重点放到哪里,努力培养战略眼光,增强预见性,切实发挥好资政作用。目前,我们着眼沂水干部“联系群众 转变作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系统总结成功经验和实践创新,精心打造了“强基固本浚源的可贵创新——党的群众路线在沂水”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还把课题转化为教学专题进入市委党校和我校主体班次教学课堂,助推了全县及至全市干部联系群众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三是把党校事业做出去。继续保持与寿光市委党校、江阴市委党校、浙江大学等单位的合作关系,加大异地培训力度。同时,也要解放思想,树立经营理念,经营好我们自己的优势教学资源,把外地的班次吸引到我们这里来。目前,我们以业教转型为契机,成立外联机构,主打沂水旅游、沂水县域经济发展、沂水城建、沂蒙红色文化、党的群众路线在沂水和红色拓展等六大特色专题,大力推介宣传,努力造大影响,拓宽办学路子。

二、坚持“两保障”,分层次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机制保障。在巩固完善“三制”的基础上,借鉴沂水县重点工作绩效跟踪考核机制的成功经验,建立起党校内部的“确立目标——公开承诺——过程控制——考核奖惩”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同时,实行重点调研课题项目化管理,每年确定2—3个重点课题,采取竞标和组织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项目组长,由组长指定成员,成立项目组,制定节点计划,搞好过程控制,进行结果考核,落实专项奖惩,激发积极性,打好团体赛,保证年年都有亮点成果。

基层党校职能创新 篇6

(一) 干部的培训工作

基层党校, 干部的培训工作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主要的培训对象是县、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轮训;中青年干部的培训;党务干部的培训;党员积极分子的培训以及有关部门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在上述培训的实践中, 应着眼于提高干部培训质量, 不断开拓创新。一是精选培训专题, 通过任课教师自选题目、专题教研组讨论确定、教师试讲、以及专家学者评课等一系列环节, 做足功课, 特别是要把功夫下在课前,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二是整合师资资源, 聘请省、市党校的专家学者或是在社会某些领域里具有典型剖析价值的人士为重点班次培训授课, 提高培训的层次, 拓展师资的内涵;三是创新教育手段, 在传统授课方式发挥主体作用的基础上, 努力采取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 灵活多变, 求实求新;四是开展异地培训。把具有培养价值的重点人员通过相应的程序组织起来, 集体或是有所选择地选派个别人士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或是单位以及重点企业有针对性地挂职锻炼, 引导学员学中做, 做中学。同时, 把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带回自己的岗位, 真正融入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开拓学员的视野, 提升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五是加强学员的管理, 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 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在党校培训期间的规范性和纪律性, 引导学员主动学习, 自主讨论, 自我管理, 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这些措施, 在提高干部的培训实践中, 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 深入实践, 开展调研

科研和调研工作, 是党校教学能否更好地服务实践的根本保证。不断提高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能力, 是党校教务人员特别是任课教师的必修课。在党校工作的实践中, 应该尽可能地把科研和调研工作细化、量化、制度化。我们东丰县委党校在每一年的工作计划中, 都明确要求教学人员全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时间不得少于30天。每年都要完成省级党校系统科研课题1-3篇;撰写调研报告3-5篇;在青年干部的培训中, 指导和激励学员撰写调研文章, 并结集出版。引导教研人员把科研工作的注意力放在运用理论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上, 放在提高教学的科研含量上, 放在为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上。努力使成熟的科研成果进入教学实践, 进入政府的决策。

(三) 发挥宣讲优势

接受有关党委、部门单位的邀请, 宣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 为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提供智力支持, 努力发挥“宣讲团”的作用。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校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 科学定位, 明晰思路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需求, 基层党校要在工作中实现“六个转变”。一是培训对象由传统的以县、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为主向以基层党员干部为主转变;二是师资队伍由原来的以专职教师为主向以具有专长的兼职教师为主转变;三是科研工作由以往的坐在办公室里撰写理论文章为主向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为主转变;四是讲授内容由常规的以理论专题为主向以党史、党的基础知识、党务工作实际操作、党性教育、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和形势任务教育为主转变;五是培训方式方法由“一揽子”培训和传统“你讲我听”讲授式的授课方式向以按干部类别分门别类开展培训和开放、兼容、共享等多种形式并举的培训模式转变;六是工作重点由以教学为主向以教学管理服务为主转变。

(二) 工作到位, 有所作为

1. 进一步落实资源整合工作。

努力争取把基层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到县级党校, 将培训对象延伸到基层广大党员和公务员。

2. 进一步落实组织调训机制。

进一步明确基层党校的培训对象, 规范设置班次, 合理安排学制, 解决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多年不训”的问题。

3. 进一步落实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通过学习进修、挂职锻炼、实地调研、跟班学习等途径, 切实提高现有教学人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业务水平;选聘优秀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有关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 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借助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推进, 建立符合基层党校特点的师资考核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办法。逐步推行教师竞争竞聘上岗, 并将岗位等级、工作业绩与薪酬挂钩。努力解决“终身制”问题, 推进党校人员的引进和交流;努力提高党校教师的政治待遇。

4. 进一步落实办学经费。

上一篇:投标组织下一篇:直接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