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表达KI(共7篇)
过表达KI 篇1
胃癌 (gastriccarcinoma GC) 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根据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杨玲博士2006年发表在《世界胃肠病学杂志》中的文章的估计, 目前中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达40万人, 死亡人数达30万人, 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众多研究表明,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胃癌恶性特征和标志, 也是导致胃癌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及治愈率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认为, 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多种环节的复杂过程。其中包括无数致癌因子的协同作用, 深入探讨它们在胃癌中各自的作用机制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将对进一步阐明和阻断肿瘤的转移具有重要价值。RhoA为Ras同源类似物A (RashomologyA) 属于Rho家族蛋白的Rho亚家族成员, 与Ras蛋白一样, 是重要的细胞内信号分子, 可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凋亡和细胞周期[1]。Ki-67 (Nuclear-associatedantigen) 是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核抗原, 只在增殖细胞G1、S、G2和M期表达, 而G0期不表达, 并且在S期后期开始升高, 在G2、M期达到高峰[2,3]。有人认为, Ki-67的功能与有丝分裂密切相关, 在细胞增殖中不可缺少。二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及浸润转移的关系尚少见报道。本文采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 观察46例原发性胃癌中RhoA和Ki-67表达变化, 探讨二者在胃癌浸润、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2008年间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胃癌46例。所有患者术前未经放疗和化疗。其中男26例, 女20例;年龄34~81岁, 平均53岁;肿瘤大小:≤5cm32例, >5cm14例;肿瘤分化:高分化14例, 中、低分化32例;侵及浆膜及浆膜以外者19例, 未及浆膜者27例;有淋巴结转移28例, 未见淋巴结转移18例。
1.2 方法
新鲜标本常规福尔马林固定, 24h内取材, 石蜡包埋, 连续4μm厚度切片, 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 RhoA和Ki-67单克隆抗体 (即用型) 及SABC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用已知阳性片作阳性对照, 同时用PBS替代第一抗体作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断
两位病理医师独立观察每张切片10个具有代表性的高倍视野。RhoA和Ki-67阳性判断标准:前者阳性染色者在细胞膜或 (和) 浆有棕黄色颗粒沉着;后者阳性染色者在细胞核有棕黄色颗粒沉着。根据肿瘤细胞染色程度以及染色细胞百分率进行分析评分:无染色为0分, 淡黄色为1分, 棕黄色为2分, 棕褐色为3分。着色细胞占计数细胞百分率0~10%为0分, 11%~24%为1分, 25%~49%为2分, 50%~74%为3分, ≥75%为4分。两者相加为最终免疫组化结果:0~1分为阴性, 2~3分为弱阳性 (+) , 4~5分为阳性 (++) , 6~7分为强阳性 (+++) 。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半定量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2.1 RhoA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46例胃癌组织中, 29例RhoA蛋白表达阳性 (63.04%) ;其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 (P>0.05) ;但是随浸润深度的加深、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其中未侵及浆膜组与侵及浆膜组的Rho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5% (13/27) 和84.21% (16/19) ,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Rho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57% (4/14) 和78.13% (25/32) ,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Rho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7% (22/28) 和38.89% (7/18) ,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Ki-67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浸润深度的加深、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而升高 (P<0.05) , 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原发部位及肿瘤的大小无明显相关 (P>0.05) 。本组46例胃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者共34例, 其中未侵及浆膜组与侵及浆膜组的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6% (16/27) 和94.74% (18/19) ,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 (7/14) 和84.38% (27/32) ,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29% (25/28) 和50.00% (9/18) ,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胃癌组织中RhoA和Ki-67表达情况与胃癌浸润、转移
胃癌组织中RhoA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 (rs=0.468, P<0.05) , 即随浸润深度的加深、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二者均呈增高趋势, 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RhoA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结果表明, RhoA和Ki-67过表达均与胃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二者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相互关联, 共同作用。RhoA蛋白属于Rho亚家族蛋白成员, 具有GTP酶活性, 是一种肿瘤调节相关蛋白[4]。其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RhoA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增高, 且与肿瘤的侵袭能力成正相关。研究发现, RhoA蛋白可通过调节细胞骨架、调节细胞增生、调节细胞转录等[5,6]作用调控恶性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等多种生物学行为, 因此, RhoA蛋白是一种与肿瘤侵袭转移相关的蛋白。本研究发现随浸润深度的加深、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RhoA的表达也随之明显升高。Ki-67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密切相连, 它在G1后期开始出现, 在S期和G2期逐渐升高, M期达到高峰, 有丝分裂结束后, 迅速降解消失, G0期中无表达。与其他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不同的是, 在DNA修复状态的细胞中不表达, 而在有丝分裂中期, 则呈网状包裹在浓缩的染色体周围[7,8]。总之, Ki-67蛋白的功能与细胞有分裂有关。关于其作用机制我们认为, 它可能凭借一种自我调控的方式作用于细胞周期:一方面, 其通过自身数个结构域的表达, 从而减少自身转录以实现蛋白表达水平的自我调控;另一方面, 其通过自身的磷酸化、去磷酸化支持核仁的崩解与形成 (这种作用可直接促进细胞启动或退出有丝分裂期) , 从而间接影响细胞周期。本研究结果显示, Ki-67与胃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差异具有显著性。
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 在多数情况下, 单一基因表达的变化常不足以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物活动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往往需要几种基因协同作用, 共同参与。不少学者提出多基因协同学说, 认为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各个阶段, 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功能不同的异常激活的癌基因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配合, 协同促进了细胞的癌变和转移。而肿瘤细胞的异常增生是肿瘤侵袭的先决条件。本研究用免疫组化研究发现RhoA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 即RhoA可能通过某种或几种作用机制上调Ki-67的表达。综上所述, 我们支持多基因协同学说, 并认为两者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胃癌的转移浸润。
参考文献
[1]Hill CS, Wynne J, Treisman R.The Rho family GTPases RhoA, Rac1, and CDC42Hs regulate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by SRF[J].Cell, 1995, 81 (7) :1159-1170
[2]Bruno S, Darzynkiewicz Z.Cell cycle dependent express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nuclear protein detected by Ki-67 antibody in HL-60 cells[J].Cell Prolif, 1992, 25 (1) :31-40
[3]Yang P, Hirose T, Hasegawa T, et al.Prognostic implication ofthe P53 protein and Ki-67 antigen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J].Cancer, 1995, 76 (4) :618-625
[4]Teramoto H, Malek RL, Behbahani B, et al.Identification of H-Ras, RhoA, Rac1 and Cdc42 responsive genes[J].Oncogene, 2003, 22 (17) :2689-2697
[5]Chappell J, Golovchenko I, Wall K, et al.Potentiation of Rho-A-mediated lysophosphatidic acid activity by hyperinsulinemia[J].J Biol Chem, 2000, 275 (41) :31792-31797
[6]Fritz G, Brachetti C, Bahlmann F, et al.Rho GTPases in human breast tumours:expression and mutation analyses and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parameters[J].Br J Cancer, 2002, 87 (6) :635-644
[7]Verheijen R, Kuijpers HJ, Schlingemann RO, et al.Ki-67 detectsa nuclear matrix-associated proliferation-related antigen.I.In-tracellular localization during interphase[J].J Cell Sci, 1989, 92:123-130
[8]Verheijen R, Kuijpers HJ, van Driel R, et al.Ki-67 detects a nu-clear matrix-associated proliferation-related antigen..Local-ization in mitotic cells and association with chromosomes[J].JCell Sci, 1989, 92 (Pt4) :531-540
过表达KI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胃癌的存档蜡块标本58例,全部病例术前均未行化疗和放疗。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31~76岁,平均58.206岁。按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进行组织分型区域淋巴结转移分站及TNM分期。另取上述胃癌根治术、距肿瘤5~6 cm病理证实为正常胃黏膜组织58例作对照组。
1.2 试剂
兔抗人Survivin多克隆抗体、兔抗人COX-2单克隆抗体及鼠抗人Ki67单克隆抗体的S-P试剂盒均购自福州市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高温修复(柠檬酸)抗原,采用链霉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法)。HE染色按常规方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按S-P试剂盒提供的说明书进行,将已知的胃癌阳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4 结果判断
采用半定量积分法,即根据每张切片阳性细胞比例及着色深浅计算积分。由两位病理医师独立观察每张切片5个具有代表性的高倍视野,在组织切片中显示胞浆或胞核染为淡黄色至棕黄色为阳性细胞标志,根据肿瘤细胞浆或胞核的染色程度及染色细胞百分率进行分析评分:基本不着色为0分,着色淡者为1分,着色适中者为2分,着色深者为3分;着色细胞占计数细胞百分率≤5%为0分,6%~30%为1分,31%~60%为2分,≥61%为3分,将每张切片着色程度得分与着色细胞百分率得分各自相乘为其最后得分,0~1分为阴性(-),2~3分为弱阳性(+),4~6分为中等阳性(++),6分以上为强阳性(+++)。凡显色强度与背景无明显差别者为阴性。Ki67标记指数(Ki67LI)的计算方法:随机选择5个200倍视野,计算阳性肿瘤细胞数占所有肿瘤细胞数百分比,否则,观察整张切片进行计算。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Survivin及COX-2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采用相关分析,Ki67LI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urvivin及COX-2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
58例胃癌组织中Survivin及COX-2阳性率分别为79.31%和82.76%,高于正常胃黏膜组(P<0.01),见表1。COX-2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浆内或核膜上(图1);Survivin阳性主要在细胞浆,部分在细胞核(图2)。
[n(%)]
[胞浆或核膜染色(S-P法×400)]
[胞浆或胞核染色(S-P法×400)]
[细胞核染色(S-P法×400)]
2.2 胃癌组织中Survivin及COX-2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Survivin和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大小无相关性(P>0.05),而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并随着浸润程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进展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表2)。
(例)
经χ2检验,*P<0.05,**P<0.01
2.3 Survivin与COX-2之间的相关性
Survivin与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一致,二者有显著相关性(P<0.05,r=0.443),见表3。
(例)
经行×列表χ2检验,校正χ2=8.669,P=0.003,r=0.443。
2.4 Survivin、COX-2表达的胃癌组织中Ki67的水平
Survivin及COX-2蛋白阳性的胃癌组织中Ki67明显高于其蛋白阴性者(P<0.01)(表4)。Ki67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核(图3)。
3 讨论
肿瘤细胞最突出的生物学特性是失控性增值异常,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其与活化的Caspase-3和Caspase-7结合,抑制凋亡通路下游的汇集点Caspase-3和Caspase-7,使Caspase超分子聚合体分离,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断细胞的凋亡过程[3]。已有学者报道,Survivin参与了血管形成过程[5]。COX-2是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在炎症和肿瘤情况下,其表达迅速上调[6,7]。COX-2在胃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机制主要是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增强肿瘤浸润及转移能力,促进血管形成。本研究显示,Survivin及COX-2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二者在胃癌的形成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显示,Survivin及COX-2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并随着胃癌浸润程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进展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与Haruna H等[2]的报道一致,说明Survivin及COX-2的表达不仅存在于肿瘤恶性转化的早期,而且与肿瘤的发展趋势有关,阳性表达者可能有较强的侵袭性和预后不良;同时揭示Survivin及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无相关性(P>0.05)。
大量研究发现,Survivin表达与bcl-2密切相关,两者都是由无TATA的富含GC的启动子调节的,转录激活后均增强细胞增殖能力。而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能下调bcl-2的水平并诱导细胞凋亡[6]。本研究显示,Survivin及COX-2在胃癌中高表达,并有相关性(P<0.05),由此推测,Survivin与bcl-2、COX-2可能有共同的转导激活机制,提示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生物学行为改变的过程,其生长和侵袭转移过程可能起协同作用。
Ki67是一种核增殖相关抗原,它的表达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只出现在细胞的循环期,而不出现于静止期,其标记指数的高低与肿瘤增殖的活跃程度及预后呈正相关,被认为是较能可靠反映细胞群体增殖活性的客观指标[8]。本组实验发现,Survivin及COX-2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Ki67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表明Survivin及COX-2表达阳性者肿瘤细胞增殖活跃,提示Survivin、COX-2和Ki67LI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浸润和转移能力,预后差。
因此,笔者认为,检测Survivin、COX-2及Ki67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环氧合酶-2(COX-2)及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58例胃癌标本Survivin、COX-2及Ki67的表达,并以58例正常胃黏膜作为对照组。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及COX-2表达率分别为79.31%和82.76%,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Survivin及COX-2的表达与胃癌性别、年龄、部位及大小无相关性(P>0.05),而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且二者有相关性(P<0.05,r=0.443)。Survivin及COX-2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Ki6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urvivin、COX-2及Ki67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关键词:胃癌,Survivin,COX-2,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参考文献
[1]Sitarz R,Leguit RJ,de Leng WW,et al.The COX-2promoter polymorphism-765G>C is associated with early-onset,conventional and stump gastric cancers[J].Mod Pathol,2008,21(6):685-690.
[2]Haruna H,Shimizu T,Ohtsuka Y,et al.Expression of COX-1,COX-2and PPAR-gamma in the gastric mucosa of children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Pediatr Int,2008,50(1):1-6.
[3]Hino R,Uozaki H,Inoue Y,et al.Survival advantage of EBV-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survivin up-regulation by viral latent membrane protein2A[J].Cancer Res,2008,68(5):1427-1435.
[4]Yoo NJ,Jeong EG,Kim MS,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endonuclease G in gastric and colorectal carcinomas[J].Tumori,2008,94(3):351-355.
[5]Chen T,Deng C.Inhibitory effect of siRNA targeting survivin in gastric cancer MGC-803cells[J].Int Immunopharmacol,2008,8(7):1006-1011.
[6]Kolev Y,Uetake H,Iida S,et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VEGF expression in correlation with COX-2,microvessel density,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nhumangastriccarcinoma[J].AnnSurg Oncol,2007,14(10):2738-2747.
[7]Cho SJ,Kim N,Kim JS,etal.The anti-cancer effect of COX-2inhibitors on gastric cancer cells[J].Dig Dis Sci,2007,52(7):1713-1721.
过表达KI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炎患者66例作为胃炎组。胃癌组中男44例 (64.7%) , 女24例 (35.3%) ;年龄37~81岁, 中位年龄62岁, 平均 (56.4±3.4) 岁;临床分期:Ⅰ期和Ⅱ期34例 (50.0%) , Ⅲ期和Ⅳ期34例 (50.0%) ;浆膜下浸润36例 (52.9%) , 浆膜浸润32例 (47.1%) ;有淋巴结转移40例 (58.8%) , 无淋巴结转移28例 (41.2%) ;分化程度好24例 (35.3%) , 分化程度差44例 (64.7%) 。胃炎组中男42例 (63.6%) , 女24例 (36.4%) ;年龄36~80岁, 中位年龄61岁, 平均 (57.0±3.8)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免疫组化采用S-P法进行操作, p53、Ki67抗体及S-P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抗体标记前切片经柠檬酸缓冲液微波修复抗原, DAB显色, 苏木素复染, 以各抗体胃癌阳性染色切片做阳性对照, 以正常血清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镜检:400倍显微镜下p53和Ki67均为核表达, 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阳性细胞以10个高倍镜下记数共1000个细胞的阳性细胞数所占比例为标准, <10%为阴性, >10%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按不同病理特征将胃癌患者分组并比较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
胃癌组患者p53蛋白和Ki67蛋白阳性率高于胃炎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不同病理特征胃癌患者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
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浆膜下浸润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侵及浆膜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53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淋巴结转移患者Ki67蛋白阳性率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按分化程度情况分组, 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3 讨论
人类p53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短臂[4]。由于p53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3, 故临床称为p53。p53是由10个内含子和11个外显子组成, 长为16~20kb。目前, 人们对p53的认识有较深刻的改变, 其作用和范围经进一步推广和深入, 已从最初的癌基因逐渐发展为将其看作是具有重要基因损伤修复和诱导凋亡的抑癌基因[5,6]。Ki67抗原是存在于核内的大分子蛋白质, 其位于10号染色体上。人们将Ki67看作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核抗原, 其仅分布于核内, 其表达随细胞周期进展而增加。
本研究结果显示, 胃癌组患者p53蛋白和Ki67蛋白阳性率高于胃炎组;按不同病理特征胃癌患者分组后证实p53蛋白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相关, 临床分期Ⅲ+Ⅳ期、侵及浆膜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53蛋白阳率更高;Ki67与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相关, 临床分期Ⅲ+Ⅳ期和侵及浆膜患者Ki67阳性率更高。提示p53突变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Ki67突变与临床分期情况、浸润深度相关, 与国内外同类报道结果相一致[7,8,9,10]。
综上所述, 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率高,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临床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 探讨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炎患者66例作为胃炎组。观察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 按不同病理特征将胃癌患者分组并比较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p53蛋白和Ki67蛋白阳性率高于胃炎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浆膜下浸润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侵及浆膜患者 (P<0.05) ;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53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 (P<0.05) , 有淋巴结转移患者Ki67蛋白阳性率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按分化程度情况分组, 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率高,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胃肿瘤,基因, p53,Ki-67抗原,诊断
参考文献
[1] 丁世华, 刘俊, 舒晴, 等.抑癌基因PTEN及P16蛋白在疣状胃炎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 18 (19) :2047-2049.
[2] 程志芬, 孙凤丹, 张金子, 等.胃癌组织中TGF-β1、TGF-βRⅡ、Smad2/3和CDC25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 27 (10) :1044-1047.
[3] 李向垒, 王贵吉, 裴迎新, 等.胃癌组织中F框/WD-40域蛋白7 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7 (4) :494-496.
[4] 玄东春, 崔演, 张凤艳, 等.胃癌组织中EZH2和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 27 (11) :1161-1164.
[5] 张帆, 杨兴无, 李连宏, 等.胃癌中EGF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预后及多药耐药蛋白P170、TopoⅡ、GST-π表达的关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3, 29 (10) :1060-1064, 1068.
[6] 李建波, 李新民, 詹惟.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VEGF和i NOS蛋白的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1, 27 (5) :561-562.
[7] 倪海滨, 叶再元, 赵仲生, 等.胃癌患者S100A4蛋白高水平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胃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J].浙江医学, 2011, 33 (12) :1766-1768, 1807.
[8] 朱兴国, 孟翔凌, 王成宏, 等.p16蛋白、RUNX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0, 45 (1) :93-95.
[9] 沈新生, 张谢夫, 陈奎生, 等.c FLI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0, 31 (11) :1444-1446.
过表达KI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5年1月~2010年12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标本52例, 其中男39例, 女13例, 年龄39~77岁, 平均51.5岁。另选取肝硬化病例、肝外胆管癌病例及正常肝组织各10例作为对照研究。所有组织标本均行石蜡切片, 肿瘤组织的分级, 分期, 经病理证实确定。
1.2 试剂与方法
免疫组化S-P法, 一抗为鼠抗人Ki-67抗原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 (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鼠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兔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抗原修复, 过夜, DAB染色, 苏木素复染。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结果判断
细胞核和 (或) 细胞质出现黄色、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阳性反应强度的分级兼顾染色深浅和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 制定判断标准是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高倍视野 (×400) , 每个视野数100个细胞, 先按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评分:≤5%为0, 6%~25%为1, 26%~50%为2, 51%~75%为3, ≥76%为4;再按染色强度评分:不着色为0, 淡黄色为1, 棕黄色为2, 棕褐色为3。最后按二者乘积数将每个标本的表达强度分为4个等级:阴性 (-) 1级 (0, 1, 2) ;弱阳性 (+) 2级 (3, 4) ;中度阳性 (++) 3级 (6, 8) ;强阳性 (+++) 4级 (9, 12) 。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7 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χ2检验, 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Ki-67、VEGF、Flt-1在检测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
Ki-67、VEGF及Flt-1在肝细胞肝癌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55.8%及67.3%, 均显著高于正常肝、肝外胆管癌及肝硬化组织 (P<0.001) , 见表1。
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 呈棕黄色颗粒, 而胆管癌着色显著轻于肝癌, 而在肝硬化组织中偶见少量阳性细胞 (见图1) 。VEGF蛋白阳性主要表达为细胞浆和细胞核着色为棕黄色, 在胆管癌及肝硬化组织中表达为弱阳性 (见图2) 。Flt-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以弥漫性表达, 胆管癌及癌旁肝硬化组织中着色轻 (见图3) 。
2.2 Ki-67、VEGF及flt-1在肝癌组织中阳性率与临床参数的关系
肿瘤小于5 cm时Ki-67表达阳性率为21.4%, 显著低于肿瘤大于5 cm的表达阳性率 (P<0.001) ;有血管侵犯的Ki-67阳性表达率为81.8%, 明显高于无血管侵犯的表达阳性率 (P<0.05) ;分化程度为Ⅰ~Ⅱ的阳性表达率为34.3%, 而Ⅲ~Ⅳ的阳性表达率为76.5% (P<0.01) 。肿瘤包膜完整时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31.8%, 而包膜不完整时的阳性表达率为73.3% (P<0.01) ;有血管侵犯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100%, 明显高于无血管侵犯的表达阳性率 (P<0.01) ;分化程度为Ⅰ~Ⅱ的阳性表达率为42.9%, 而Ⅲ~Ⅳ的阳性表达率为82.4% (P<0.01) 。分化程度为Ⅰ~Ⅱ的Flt-1阳性表达率为57.1%, 而Ⅲ~Ⅳ的阳性表达率为88.2% (P<0.01) , 说明Flt-1与分化程度有关。详见表2。
2.3 肝癌组织中Ki-67、VEGF、Flt-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关于统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Ki-67与VEGF、Flt-1的两两指标之间没有关联 (见表3、4) ;VEGF与Flt-1之间有关联 (R=0.332, P<0.01) (见表5) 。
注:Pearson’s R=-0.107, P>0.01
注:Pearson’s R=-0.083, P>0.05
注:Pearson’s R=0.332, P<0.01
3 讨论
Ki-67是细胞增殖性抗原, 是一种维持细胞循环的新蛋白, 被认为是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目前表达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增殖速率最可靠的指标, 出现在细胞周期的S、G、M以及G1晚期的细胞核中。Ki-67表达的高低对评价细胞的增殖状态, 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判断其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3]。Ki-67与肝癌的生长速度密切相关, 是间接反映肝癌患者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的肿瘤标志物[4]。本研究显示正常肝组织表达Ki-67抗原为弱阳性, 在肝癌中表达的强阳性率为48.1%, 提示细胞增殖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此外有血管侵犯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也明显高于无血管侵犯的阳性细胞, 说明Ki-67能很好的反应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和增值能力, 对预测术后复发和转移有一定的意义;Ki-67在肿瘤小于5 cm明显低于大于5 cm的表达, Ⅰ~Ⅱ分化程度明显低于Ⅲ~Ⅳ阳性细胞表达率, 表明肝癌分化程度越差, Ki-67的表达程度越高, 癌细胞的增殖活性越强, 其在肝癌的浸润及转移等行为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与肝外胆管癌及肝硬化相比较表达强于两者, 说明Ki-67在肝癌中增生活跃明显。检测Ki-67简单、方便, 易于推广, 是判断原发性肝癌危险度的一个有效指标, 当部分肝硬化形态学判断危险度有困难时, 结合Ki-67的结果不失为一个简单有效的手段。
VEGF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生, 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促进纤维蛋白的排出。VEGF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 能直接刺激新生血管的形成, 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高表达的肝癌患者生存期短[4]。Flt-1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跨膜受体, 配体与受体结合后有利于新血管生成, 但不能引导细胞增殖。KANNO等[5]发现F1t-1基因缺陷的小鼠则显示血管发育的无序紊乱。F1t-1通过一种拮抗VEGF信号的可溶形式对血管生成起着调节作用, 以确保血管生成期间的正确萌芽, F1t-1对血管的萌生和生长有正向调节作用[6]。此外, F1t-1还可以通过诱导抗凋亡基因存活而发挥抗凋亡的作用[7]。YOSHIJI等[8]利用四氯化碳 (CCl4) 诱导的肝硬化小鼠模型, 通过给予F1t-1的中和性抗体R-1m Ab, 观察此种受体在肝硬化中的作用, 发现经过抗体的治疗, 肝内的羟脯氨酸和血清中的肝硬化标志物 (透明质酸和Ⅲ型胶原) 的含量都明显降低, 而且, α-肌动蛋白阳性的细胞数量也明显减少。这说明, F1t-1的表达和肝癌的癌前病变肝硬化的形成有密切关系。通过给予小鼠肝癌模型F1t-1的中和性抗体 (R-1m Ab) , 发现此种抗体对肝癌模型均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 主要表现在抗体治疗组的肿瘤体积, 血管标记物的表达量均小于对照组, 凋亡细胞数则明显多于对照组[9]。本研究中, VEGF表达密集区大多位于肿瘤周边及肿瘤向周围浸润的区域, 即微血管染色密集的区域, VEGF在肿瘤包膜完整明显低于包膜不完整的强阳性表达率;有血管侵犯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血管侵犯的表达率;分化程度Ⅰ~Ⅱ明显低于Ⅲ~Ⅳ阳性细胞表达率, 提示VEGF水平与肝癌的侵袭性关系密切, 并也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Flt-1主要分布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的胞浆。Flt-1在分化程度Ⅰ~Ⅱ明显低于Ⅲ~Ⅳ阳性细胞表达率, 提示Flt-1水平与肝癌的侵袭性也有一定相关, 并也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本研究发现Ki-67与VEGF及Flt-1没有相关性, 而VEGF与Flt-1之间呈正相关。其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提示在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 可能涉及不同的基因和不同的变化形式, 与肿瘤发生的不同时期受不同因子调控和影响有关。因此, 在肝癌组织中Ki-67、VEGF及Flt-1的作用还有待更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之通过本实验证实在肝细胞肝癌中Ki-67、VEGF与Flt-1的表达与HCC发展进程密切相关;联合检测Ki-67、VEGF及Flt-1在肝癌的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 、胆管癌、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Flt-1) 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对52例符合要求的HCC组织、10例胆管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VEGF及Flt-1蛋白。结果 Ki-67、VEGF及Flt-1在HCC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55.8%及67.3%, 均显著高于胆管癌、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 (P<0.001) 。Ki-67与肿瘤大小 (P<0.001) 、血管侵犯 (P<0.05) 、分化程度 (P<0.05) 有关;VEGF表达与肿瘤包膜完整、血管侵犯及肿瘤分化程度明显有关 (P<0.05) ;Flt-1与肿瘤分化程度明显有关 (P<0.05) 。Ki-67与VEGF及Flt-1间无相关 (P>0.05) 。VEGF与Flt-1间的蛋白表达呈正相 (R=0.332, P<0.01) 。结论 Ki-67、VEGF及Flt-1蛋白的过表达可促使肝癌细胞增殖, 使肝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力, 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肝细胞癌,Ki-67,VEGF,Flt-1,免疫组织化学
参考文献
[1]TAN PH, BAY BH, YIP G, 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of Ki67 in breast cancer correlates with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of genes relatedtoapoptosis and cell death[J].Mod Pathol, 2005, 18:374.
[2]HAN J, XIA C, GAO J, et al.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J].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2, 82:481-483.
[3]BUCHYNSKA LG, NESINA IP, YURCHENKO NP, et al.Expression of p53, p21WAF1/CIP1, p16INK4A and Ki-67proteins in serous ovarian tumors[J].Exp Oncol, 2007, 29:49-53.
[4]STROESCU C, DRAGNEA A, IVANOV B, et al.Expression ofp53, Bcl-2, VEGF, Ki67 and PCNA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 Gastrointestin Liver Dis, 2008, 17 (4) :411-417.
[5]KANNO S, ODA N, ABE M, et al.Roles of two VEGFreceptors, Flt-1 and KDR, in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of VEGFeffects in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J].Oncogene, 2000, 19:2138-2146.
[6]JOSEPH B, KEARNEY, NICHOLAS C, et al.The VEGFreceptor flt-1 (VEGFR-1) is a positive modulator of vascularsprout formation and branching morphogenesis[J].Blood, 2004, 103 (7) :4527-4535.
[7]ADINI A, KORNAGA T, FIROOZBAKHT F, et al.Placentalgrowth factor is a survival factor for tumor endothelial cells andmacrophages[J].Cancer Res, 2002, 62:2749-2752.
[8]YOSHIJI H, KURIYAMA S, HICKLIN DJ, et al.The 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KDR/Flk-1 is a major regulatorof malignant ascites formation in the mouse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model[J].Hepatology, 2001, 33:841-847.
过表达KI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58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组织标本, 男32例, 女26例, 年龄42~65岁;其中鳞癌22例, 腺癌36例;Ⅲ期7例, Ⅳ期51例;有淋巴结转移42例, 无淋巴结转移16例。
1.2 方法
对肿瘤蜡块切片,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二甲苯、乙醇脱蜡水化;3%双氧水封闭内源性酶, 漂洗5 min后再用PBS漂洗15 min。抗原修复:将切片置于pH值为6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 微波加热至95℃, Ki-67修复30 min, EGFR修复5 min, 自然冷却至室温, PBS缓冲液漂洗;用浓度为5%的小牛血清封闭内源性酶, 加抗EGFR及抗Ki-67, 在37℃环境中湿盒培育1 h, PBS漂洗;最后用Zymed系统检测后进行DAB显色。
1.3 结果判定
EGFR按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分级:阴性为 (-) , 阳性<30%为 (+) , 30%~50%为 (++) , 50%~75%为 (+++) , >75%为 (++++) , 对应分值为0~4分。Ki-67根据阳性肿瘤细胞的百分比分级, 阴性为 (-) , 阳性<25%为 (+) , 25%~50%为 (++) , 50%~75%为 (+++) , >75%为 (++++) , 对应分值分别为0~4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EGFR及Ki-67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EGFR及Ki-67 (见后插页图) 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34%和89.66%, 与正常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5.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2 EGFR及Ki-67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共表达情况, Ki-67与EGFR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是一种跨膜蛋白, 含有118个氨基酸, 细胞外的配体结合区含621个氨基酸, 配体结合位点主要在294~543位氨基酸之间[1]。研究表明, Ki-67的表达科准确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率, 与多种肿瘤的发展、转移、预后有关[2]。本研究显示, Ki-67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9.66%, 而且在低分化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在中高分化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升高, 这表明Ki67染色阳性程度与组织学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故Ki-67的检测可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一种指标。
肿瘤的形成和发展是跟多因素、多基因相关, Ki-67与EGFR呈正相关, 说明两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使细胞内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引起多种效应, 包括蛋白激酶活化, 蛋白质和DNA合成增加, 导致细胞增殖[3]。分子靶向治疗在肿瘤的治疗中显现出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的优势,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中的多种生物指标可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并为肺癌患者接受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而且简易可行,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LAX I, BURGESS W H, BELLOT F.Localization of amajor re-ceptor binding domain for epidermal growthfactor by affinity labe-ling.Mol Cell Biol, 2008, 8 (4) :1831-1834.
[2]Yang SX, He witt SM, Steinberg SM, et al.Expression levels ofe IF4E, VEGF, and cyclin D1, and correlation of eIF4E with VEGF and cyclin D1in multitum or tissue microarray.Oncol Rep, 2008, 17 (2) :281-287.
过表达KI 篇6
关键词:膀胱癌,环氧化酶-2,Ki-67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移行细胞癌占90%以上,临床特点主要是发病率高和复发率高,复发后预后差。近几年,通过肿瘤标记物来判断预后已成为热点。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其异构体COX-2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主要作用可能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凋亡。Ki-67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较好标记物,常用来判定该肿瘤的恶性程度。本研究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OX-2及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旨在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更准确地判断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201052,移行细胞癌。所有病例临床资料齐全,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0.2岁;按WHO病理分级:Ⅰ级17例,Ⅱ级26例,Ⅲ级9例。把Ⅰ级归为低级别组,把Ⅱ、Ⅲ归为高级别组。以正常膀胱黏膜标本12例作对照,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8.6岁。
1.2 试剂与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COX-2、Ki-67抗体和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肿瘤标本常规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脱水后将标本置于pH 6.0枸橼酸缓冲液中进行抗原修复,PBS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5min;加过氧化酶阻断剂,室温孵育20min,PBS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5min;加血清室温孵育20min,甩干血清,滴加一抗,4℃冰箱孵育过夜,PBS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5min;滴加生物素标记二抗,孵育10min,PBS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5min;最后滴加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溶液,室温孵育10min,PBS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5min;DAB反应显色后自来水充分冲洗、苏木素复染。常规行脱水、透明干燥封片后镜下观察
1.3 结果判断
所有结果均经过病理科两位病理诊断医师采用盲法进行确认。随机选择10个高倍视野,分别计数200个细胞,阳性细胞百分比≤10%为(-),11%~25%为(+),26%~50%为(++),>50%为(+++)。COX-2蛋白表达阳性为细胞胞膜、胞质内出现黄色颗粒,Ki-67蛋白表达阳性为细胞核出现黄色颗粒。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校正),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OX-2蛋白阳性表达位于癌细胞胞膜、胞质内,间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亦可见COX-2散在表达。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31例COX-2阳性表达;而在12例正常组织中未见COX-2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Ki-67染色主要位于细胞核,Ki-67在正常组织中散在阳性表达,根据评定标准视为(-),在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7%,随着肿瘤级别越高,其表达率和强度增加(见表2)。
3 讨论
膀胱癌的发生与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病理过程,膀胱癌的发生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COX是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COX有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COX-1为结构型酶,在许多组织中表达并在组织稳态中起作用。COX-2为诱导型酶,在大多数正常细胞中几乎不表达,只有当细胞受到细胞内外刺激因素刺激后才过度表达有可能通过其合成的前列腺素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相关血管形成以及抑制免疫等机制参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近年研究发现COX-2在结肠癌、直肠癌、肺癌、前列腺癌、肝癌等肿瘤组织以及某些肿瘤转移灶中均有较高表达[2]。本研究结果与有关文献报道相一致[3,4,5],COX-2在正常膀胱组织不表达,在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随着肿瘤的恶性程度升高,其表达水平和强度增加。
Ki-67是一种增殖期细胞特异性表达的核抗原,其基因定位于10号染色体长臂,是分子量为345kD和395kD的两条多肽链组成的核蛋白,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Ki67表达能可靠而迅速地反映恶性肿瘤增殖率,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展、转移、预后有关[6]。本研究结果显示Ki67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恶性程度明显相关,随膀胱癌的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可以作为反映膀胱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参考文献
[1]管晓翔,陈龙邦.环氧化酶-2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J].肿瘤防治杂志,2004,11(5):543-544.
[2]Dannenberg AJ,Altorki NK,Boyle JO,et al.Cyclooxygenase-2:a pharmacological target for the preventi on of cancer[J].Lancet Oncol,2001,2:544-551.
[3]Shariat SF,Matsumoto K,Kim J,et al.Correlation of 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 with molecular markers,pathologicalfeatures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the bladder[J].J Urol,2003,170(3):985-989.
[4]刘岩,高秀敏,李胜水,等.COX-2和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J].河北医药,2009,31(21):2881-2883.
[5]Mellon K,Wright C,Kelly P,et al.Long-term outcomerelated t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status in bladdercancer[J].J Urol,1995,153(3 Pt 2):919-925.
过表达KI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取我院乳腺外科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 其有完整原癌病灶、淋巴结和癌旁组织的乳腺癌标本。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46.3±8.2) 岁 (29~74岁) 。组织学类型:浸润性导管癌68例, 浸润性小叶癌6例, 髓样癌4例, 小管癌4例。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38例。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 用已知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 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随机选择20个视野, 高倍镜 (×400) 下计数500~1 000个细胞中的阳性细胞, 分别计算nm23和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
1.2.2 结果判断 判断nm23、ki67阳性与阴性是根据细胞浆有无着色、着色细胞数分为阳性 (阳性细胞数大于25%) 和阴性 (阳性细胞数无或小于25%) 。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包。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等级相关分析采用非参数Spearman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阳性表达率为47.56% (39/82) 。
2.2 nm23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见附表。
由附表可见: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升高和淋巴结的转移而降低, 差别具有显著意义 (P<0.05) 。
2.3 nm23、ki67表达的相关性
nm23阳性的39例中, ki67阳性34例, 阴性5例;nm23阴性的43例中, ki67阳性6例, 阴性37例。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nm23与ki6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P<0. 01) 。
3 讨论
nm23基因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定位于17q22, 编码区为533bp, 产物为由152个氨基酸组成的17KD核内及胞浆蛋白, 与二磷酸核苷激醇 (NDPK) 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 是由STEEP等于1988年用差别克隆杂交技术从转移潜力不同的鼠黑色素瘤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与恶性肿瘤转移能力相关的基因。nm23参与体内三磷酸核苷的生成, 并在细胞分化和信号转导系统中起调节作用[1]。nm23基因与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密切相关。乳腺癌中, nm23mRNA在低转移潜能的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是高转移潜能细胞系的10倍[2]。nm23基因低表达可引起系列氨基酸编码产物减少, 从而引起系列信号传导异常, 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发展和转移, 从而易出现癌细胞的远处转移。大多研究表明, nm23阳性表达与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与肿瘤预后呈正相关, 但尚无定论[3]。HLUPIC等[4]报道, nm23表达阴性的患者转移率明显高于nm23阳性患者, 在乳腺癌进展过程中, nm23表达降低, 它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分期及预后有关, 是与乳腺癌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之一。HEIMANN等对163例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随访14年, 术后无辅助治疗, 15年无瘤生存率过表达组为91%, 而低表达者为70%, 即使在高肿瘤微血管密度及高核分级状况下, nm23过表达者其无瘤生存率也要比低表达者好[5]。
Ki67是一种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的蛋白。检测Ki67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细胞增殖状态和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因此, Ki67是评估肿瘤细胞增殖的良好指标, 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研究发现, 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 Ki67表达水平逐渐增高, 而nm23表达水平降低。综上所述, 联合检测nm23、ki67抗原不但有助于判定肿瘤的恶性程度, 而且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摘要:目的 检测nm23、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nm23、ki67的表达,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升高和淋巴结的转移而降低, 差别具有显著意义 (P<0.05) 。ki67的表达水平与nm23呈正相关 (P<0.01) 。结论 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 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 ki67的表达水平与nm23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数。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化,临床意义,nm23,ki67
参考文献
[1]Royds JA, Rees RC, Stephenson TJ.Nm23-A metatasis suppressorgene[J].J Pathl, 1994, 172:211.
[2]廖春梅, 赵永祥, 胡冬煦, 等.nm23, C-erbB-2和p53蛋白表达对乳腺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 2004, 21 (9) :969-973.
[3]夏同礼.肿瘤试验诊断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34-42, 223-227, 562-563.
[4]Hlupic L, Jakic Raiurnovic J, Bozikov J, et al.Prognostic value ofdifferent factors in breast carcinoma[J].Tumori, 2004, 90 (1) :112-119.
【过表达KI】推荐阅读:
你要表达什么用英语怎么表达?12-03
所以你想表达什么用英语怎么表达?10-21
做运动两种表达方式用英语怎么表达?06-10
具象表达07-18
时尚表达07-20
网络表达01-17
表达现状01-17
舆论表达01-19
表达障碍05-15
旅游表达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