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理念

2024-10-25

城市理念(共12篇)

城市理念 篇1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2008年, IBM首次提出了智慧城市的理念, 目的是在金融危机之后为城市经济的复兴和发展寻找新的途径, 智慧城市理念由于现实可操作性较强的特点迅速在多所城市率先进行试点, 为金融危机之后的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从智慧城市理念的内涵出发, 对智慧城市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 并进一步指出了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希望为智慧城市理念的普及以及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积极借鉴。

关键词:智慧城市理念,未来城市发展,途径

引言

随着城市数量以及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已经无法较好地适应未来城市的发展。与此同时, 外来人口的融入也给城市治理和监管带来了众多困难。人口和城市规模的增大, 一方面将城市发展引入新的发展领域, 另一方面也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提出了众多要求。因此, 如今的城市模式如何进行有效变革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智慧城市理念为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也给广大城市居民带来了切实的发展福利, 当城市面临人口、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挑战时, 智慧城市理念的出现无疑是给城市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 如何将智慧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模式中至关重要。

1 智慧城市理念的内涵

智慧城市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 其主要原则是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其他信息技术来实现政府、企业以及社会成员的和谐共处。其中, 智慧城市理念专注于打造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民生、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工商业发展等方面。智慧城市的理念首次提出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当时主要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困境, 随着该理念的广泛运用以及城市发展模式的成熟化, 智慧城市理念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以实施, 为城市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智慧城市的理念就在于通过完善、新兴的发展模式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互联网沟通交流体系。智慧城市体系的建立为该理念的普及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参照, 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作为智慧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目的是通过广泛采用互联网技术, 将城市的管理和监督置于智能化管理体系之下。在智慧城市体系中, 政府、企业、社会成员作为三方参与者, 通过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分析活动取得各自所需要的信息。智慧城市理念在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同时, 也大大拓宽了互联网在该体系中的运用, 可以说, 智慧城市就是物联网和互联网的缩影。

2 智慧城市理念对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

2.1 有利于提升城市利用效率

智慧城市理念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 将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充分运用到城市管理体系之中, 大大提升了城市利用的效率[1]。首先, 智慧城市理念借鉴了“数字城市”完备的实践经验, 将信息技术与成熟运营理念有机融合, 实现了政府城市管理的高效率和智能化。同时, 智慧城市理念通过探讨互联网下更加有效的交换方式, 与其他城市进行商业合作, 实现了城市经济效益的提升, 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最后, 智慧城市在发展模式上充分发挥了政府监管的服务职能, 一切活动都在政府统筹下进行, 同时, 社会各个生产部门拥有一定的独立性, 大大激发了城市各个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协作能力。

2.2 有利于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

智慧城市理念的出现对城市传统的产业机构产生了冲击, 大规模新兴产业开始出现:首先, 绿色能源制造产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由于智慧城市将绿色环保作为城市发展的基调之一, 绿色能源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绿色能源在城市建设中的运用大大改善了城市能源浪费的现状。其次,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 因此, 智慧城市理念的普及大大延伸了产业链的发展范围, 带动了物联网服务行业、物联网基础设施以及物联网制造行业的发展。同时, 通讯技术也获得较大规模的增长。

2.3 有利于引发新一轮科技创新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科技的力量加以辅助, 因此智慧城市理念的运用将大力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活动, 刺激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互联网技术革新, 同时, 信息技术也将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两大类, 且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将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 运用一系列人工智能手段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声音、文字、数字、图像、影音、符号及其他相关信号所传递的信息进行获取、分辨、加工、处理等活动。因此, 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 城市产业将大规模进行集聚, 将人才要素、技术要素以及政策要素迅速集中, 从而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热潮。

2.4 有利于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有利于城市居民以及外来人口生存环境、发展环境以及享受环境的改变和提升。首先, 对于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而言, 城市环境质量将大大改善, 城市居民和大自然和谐共处, 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其次, 对于发展环境而言,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将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有益的发展条件,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享受环境而言, 智慧城市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人们传统的发展观念, 城市居民追求自由发展以及协同发展, 城市和谐程度将有效提升, 一个适宜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城市环境正在逐渐形成。

3 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 而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一样, 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理念的普及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 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的智慧城市建设在科技创新日益发展的今天也面临着诸多挑战[2]:首先, 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缺少国家统一标准, 在关键的技术领域一些先进技术仍旧由国外所操控。我国物联网核心技术十分匮乏, 因此, 在智慧城市理念的推行的过程中, 遭受了许多质疑。其次, 国家的信息安全并没有相关技术的保障。政府、企业机构与社会成员在进行信息共享的过程中缺少技术性的保障和支撑。最后, 企业资金、技术力量薄弱, 难以为智慧城市发展进行技术的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

4 智慧城市理念引导下未来城市发展的途径

在智慧城市理念的指导下, 未来城市的发展路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3]:第一,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无论城市如何发展, 科技如何创新, 以人为本都是其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提升, 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要将城市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政府、企业也切实为广大社会成员谋求福利, 使得城市居民能够真实地理解智慧城市的理念。第二, 加强科技创新。未来的城市发展将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实力的对比, 经济实力的增强要以科技创新作为保障。因此, 在发展智慧城市的过程中, 要切实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 研发新的信息技术设备,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优势, 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政府作为智慧城市理念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力量, 承担着为城市建设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责任。

5 结束语

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和运用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利用效率、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引发城市进行科技创新、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同时对于工业化时期城市的转型升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阻碍了其理念的进一步运用, 因此, 我们要从加强城市规划以及推进城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方面促进城市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培根.智慧城市与未来城市发展研究[J].科技传播, 2015, 18:156-157.

[2]路艳君.智慧城市理念及未来城市发展态势解析[J].城市地理, 2015, 16:18.

[3]王石.智慧城市理念及未来城市发展趋势解析[J].城市地理, 2014, 18:19.

城市理念 篇2

一次,我乘坐的飞机在幕色中缓缓降落,漆黑的大地上出现了一个亮点,那亮点越来越大,迅速变成一大片,像黑暗中的一堆金子,飞机飞越了城市,城市网状的街道和一座座的高楼闪着眩目的光茫从我眼前掠过,我不禁惊叹于城市的庞大与壮美,也让我不禁要问,那就是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这么庞大的系统,如何把城市建设得比现在更美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的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但在城市飞速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将走向何方?经营城市做为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城市的一种新理念,其核心是将城市当作重要的国有资产,用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理念进行运行,实现城市建设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当然,城市的系统要远远比企业的大得多,繁杂得多,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则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这一点不论大小都是一样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在企业的改革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什么就不能把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用在城市上呢?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组合和市场化经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一、无“市”不为城市

什么是城市?在中国古代,城和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城,就是用夯土筑成的高大墙体,展成一线称长城,围成一圈是城,是以防御为基本功能。而市是指货物交换的地方,是聚集货物,进行买卖

1的场所,是以贸易为基础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里的人越来越多,商业不断发达,使城和市逐渐融成一体,于是城市产生了。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些交叉路口、水路码头、口岸要道等易于交通贸易、人口集中的地方好形成了城市,如上海、广州、泉州这些城市并不一定筑城,但他们也都是真正的城市。由此可见,城市的根本在于“市”,没有市场,就没有城市。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的代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城市的中心性、聚集性和系统性以及城市的其他功能,决定了它的高度集约化,可实现低投入而高产出,投资效益大大优于农村,因此,市场机制、利益机制、效益机制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在今天的城市更是这样。

二、企业改革了,政府管理下的城市呢?

1978年,一位老人的一番讲话,掀开了我国历史的新篇章。从此在中华大地上一埸经济革命开始了,全新的理念,大胆的实践,让我们目睹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个企业垮掉了,一个个企业站起来,市场经济的引入,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让我们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商机,那些无视经济规律的企业被汰淘出局,而那些能灵活运用市场规律的企业由小到大在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整经济的发展。但改革20多年来,我国的宏观改革滞后于微观改革,政府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现在很多地方的政府在观念上和行为方式上还难以适应经济市场化,仍然习惯于用行政替代市场,认为经济权利资

源只有掌握在政府手中才是最有效的。改革的目的是要在整个中国建立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调整的不仅是企业,而是适用所有的经济领域,我们不仅要经营好企业,还要经营好城市,经营好整个国家。由于这种改革的滞后,已经使我们的政府面临着许多困境,城市只是给人们提供生产、生活条件的无偿服务型、共享型的公共产品,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没有收益,城市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加之城市政府财政困难,导致城市投入严重不足,城市建设滞后,影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要转换政府的职能,要将目前的“行政控制型”管理,彻底转变为“服务型”管理,逐渐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国家就象一位负累很重的母亲,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们的伸手,只有解放思想,跳出传统的框框,把孩子们放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锻炼出独立生存的能力,才能解决我国城市与在的诸多问题。

三、企业是城市的老师

有一天,我和一位表兄聊天,他是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师,MBA硕士,当我们谈论起经营城市这个问题时,关于城市竞争力的许多理论都是企业经常用到的,而且这些在企业都有实践后的非常完备的系统。改革开放这些年来,企业一直都战斗在改革的最前沿,在他们的生存之战中,用多少辛酸的失败和欣喜的成功,不断完善,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把企业战略、形象、营销、管理、文化等这些理论移植到城市这个更大的系统上去。

改革前的中国可以看成是一个大公司,城市政府可以看成是分

公司,地方政府的人事、财政(可看成是人力和资本资源)全由总公司统一划拔。现在的地方政府可以看成是子公司,人大是监理会,党委履行董事的职能,市长是总经理,投资者是公司的客户,各种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是公司的资源,政府必须将这些资源推向市场,吸引客户,才能获得“生存的空气”。

四、以人为本

安纳西,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麓的美丽小城,一个房价比巴黎还高的地方。这个城市的旅游业非常发达,游客人数是城市人口的8倍以上,旅游业收在全法国都是响当当的。一次,一个中国人问当地的一位老人,这里游客这么多,为什么不盖上几座大酒店?以前有没有这方面的争论?老人回答,有过争论,也盖过楼,后来都拆了。在湖边有一排高大的法国梧桐树,后面是一排别墅,其中不乏知名建筑家的作品,但是人们还是认为那些房子破坏了自然的景观,专门栽了这一排树来“遮丑”,因为再好的建筑师也创造不出比自然更美好的风景。虽然企业经营与城市经营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它在根本上还是不同于企业的经营行为,它不仅要强调经济利益,更要强调社会效益和社会公平的实现,虽然经营城市的具体操作行为是由一些企业化的组织来承担的,而且运行机制也趋向市场化,但是从根本上它是政府管理和建设的一种手段,因而它最终代表的应当是社会公众的利益。

城市政府应当是一个全球的经纪人,不断优化,整合自己城市的资源,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推销自己的城市。城市可以看成是一企业,企业的经营尚且有盈有亏,城市的经营也是如此,企业缺乏动力机制、文化理念或正确的市场再精明的总经理也可能倒闭,城市与是一样。这就要求城市政府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能采取科学的方法,合理有效地经营城市,把自己的城市建设地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 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1年

2. 马彦林刘建平《现代城市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

3. 姜杰张喜民《城市竞争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4. 程汉忠《制造城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

5. 刘维东《关于经营城市的几个问题》摘自《城市经济、区域经

济》2003年12期

城市理念 篇3

关键词:海绵城市;沥青;改造;道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0-0143-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城市内涝、水资源匮乏、雨水径流污染等共性问题日益突出。2015 年 4 月初,厦门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笔者参与的新景路建设,位于厦门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马銮湾片区西南部地带,总体呈南北走向,本次设计范围南起阳光路,往北分别与阳泰路、阳明路相交,终点至翁角路。本文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海绵城市建立理念改造城市道路“白改黑”改造技术进行分析。

1 白改黑的概念

“白改黑”也就是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法,主要是在对原沥青路面实施一定的病害处理后,再对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铺设的改造方法。由于沥青加铺层能够改善旧水泥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对旧水泥路面进行充分利用,存在低造价、施工便捷以及影响交通及环境小的特点,在国内外旧水泥路路面改造中得到较多应用。

2 新景路工程概况

新景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 km/h,道路红线宽29 m,改造全长约700 m。

该项目改造起点位于与阳光路交叉口,往北分别与阳泰路、阳明路相交,改造终点至翁角路。其中桩号K0+030-K0+649.842:加铺改造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为改性沥青路面结构,新建 两侧透水路面非机动车道和透水铺装人行道; 桩号 K0+000~K0+030和桩号K0+649.842~K0+699.842:与现状交叉口采用缓坡连接。

2.1 路基设计

2.1.1 路基填料要求

填土材料要求用易压实的粘性土或砂性土,有机质含量不大于10%,要求填土液限≤50%、塑性指数≤26。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 mm,路堤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 mm。不得采用杂填土、耕植土、淤泥、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 填土应分层进行,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填土要求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在路基宽度范围内,每层虚铺厚度应视压实机具的功能确定,人工夯实每层虚铺厚应小于 20 cm。施工之前做好本工程内各类土的最佳干容重、最佳含水率实验。

2.1.2 路基处理

本项目为旧路改造,采用“旧板处治+加铺新沥青面层” 改造方案,路面结构设计图,如图1所示。

2.2 路面结构

旧路加铺厚度不小于10 cm且小于 18 cm的4 cm厚 SMA13(70号改性沥青)6~14 cm厚AC-16c(70号)2 cm厚橡胶应力吸收层机械铣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2 cm并拉毛,清洗干净(B)旧路加铺厚度不小于18厘米4 cm厚SMA13(70号改性沥青)6 cm厚AC-16(70号)8~(H-10) cm厚AC-25c(70号)2 cm厚橡胶应力吸收层 机械铣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2 cm并拉毛,清洗干净。

3 新景路道路路面结构的改造要点

该段部分路面结合阳光路与翁角路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相应的路面破除与缓坡处理。

3.1 坏板处理

由于原有的新景路是由伸缩缝分开的混凝土板构成的,长时间的车辆行驶会对混凝土板带来压碎、断裂、掉角等问题,这种现象在客流量较大的本工程道路中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在进行“白改黑”改造施工中,需要坏板进行处理。首先,当个别已经出现压碎或者压烂的板块,如果无法继续使用,可以采用砸除的方法进行处理,将混凝土石渣挖出并运出,之后采用比原有混凝土路面标高的水泥混凝土对该部分区域进行浇筑施工;其次,如果混凝土板块出现了轻度的破损,比如,仅仅产生的裂缝,可以不采用重新浇筑的方法,而沿裂缝位置采用割缝机实施割缝,并清理干净;第三,当原水泥混凝土板出现轻度破损且在边角处存在轻微破损时可无需对混凝土板进行破碎,在施工时应先沿破损位置运用切缝机进行正方形区域的切割再运用人工施工的方法对破坏位置进行一定深度的凿除并实施清理,最后运用水泥混凝土重新浇筑。

3.2 接缝处理

接缝处理是城市道路基层施工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接缝处理时,首先要采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清理,之后对清理过的接缝运用灌缝机进行沥青玛蹄脂的灌注。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割缝机进行缝的清理时,务必要对缝内的杂物等进行彻底的清理,而且要保证缝的深度,一般情况下为8 cm以上。灌缝操作则是运用沥青玛蹄脂将伸缩缝内实施浇筑,一般应运用专业的灌缝机进行施工。灌缝前应先对灌缝机进行调整确保所流出的玛蹄脂达到均匀且油底细腻。灌缝操作应由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要求操作中的速度应相对较慢,确保缝中灌入的玛蹄脂达到密实且均匀使其达到净化凝固的作用。

4 路缘石

改项目设计中路缘石均采用#603花岗岩条石,露明面(光面)必须采用机械切割,直线段和平(圆)曲线路段每块缘石长度1m。路缘石饱水极限抗压强度大于100 MPa,磨耗率小于 5%(狄法尔法),放射性比活度Ce/Ra≤1 000 q/kg 镭当量溶度。I 型和II型路缘石做法及其余未尽事宜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MR 404《城市道路路缘石》。 本项目在开口处采用特殊设计路缘石,每隔30 m处设置开口,具体位置见雨水工程。如图2所示。

5 SMA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正是因为SMA沥青混合料有着更好的使用性能,使得其在施工和质量控制过程中都比传统的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有着更好的要求,因此,在SMA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和质量控制工作,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5.1 拌合和运输

在SMA混合料的拌合过程中,虽然工艺和常规的沥青混合料相似,但是由于其粘度大,对温度敏感性强,其拌合的难度也相对较大,所以拌合楼采用间隙式拌合楼,搅拌设备的参数作相应调整,即严格控制集料加热温度、纤维投放时间、搅拌时间等。同时,需要对其中每一个细节做好控制,比如,要仔细标定集料、沥青等的计量系统,保证拌合的精度,同时需要定期在相应的校正工作。

而且,由于施工现场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现场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运输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好有效措施,容易造成SMA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变异。因此,务必做好运输中的质量控制工作。一是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应前后移动,分三堆装料以减少粗集料出现分离现象;二是在运输过程中采用双层篷布覆盖运料车,并加盖棉被以保温防雨或避免污染环境等。

5.2 摊铺施工

摊铺技术对于路面的平整度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在本工程中,主要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进行摊铺,从而有效提升路面的压实度与均匀性。同时,对摊铺的时间选择也要注意,一般选择在天气晴好、温度较高时进行施工。如果在摊铺过程中遇到降雨,要果断终止相应的施工行为。还要控制摊铺的温度和速度,温度一般为170 ℃左右为宜,而速度则选择为3.5 m/s左右。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一次摊铺成形的方式,以降低纵缝出现的概率。

5.3 碾压施工

上文已经论述,SMA混合料具有粘稠、很难压实的特性,尤其对温度十分敏感,因此,要重点关注其碾压施工过程,并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一方面碾压以钢轮压路机为主。虽然对平整度的指标有一定影响,但为了防止采用胶轮碾压造成沥青提浆,空隙率过小,在施工过程中初压、复压均采用振动压路机。另一方面,对压实温度的范围与控制比要比常规的沥青混合料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城市道路的碾压施工效果。

6 结 语

厦门市目前已全面开展“海绵城市”工作,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已经是未来城市建设势不可挡的趋势。《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已于2014年10月发布实施,作为一名城市道路设计者,需及时汲取设计新理念,并在工程项目中合理运用,设计方案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应提高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中华.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

城市理念 篇4

1 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犹如海绵一样, 无论是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 还是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 均具备较好的“弹性”。在下雨的时候能够实现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的功能, 在需要的时候则将蓄存的水进行“释放”, 以便于进行循环再利用。建设海绵城市必须基于生态优先的原则, 并将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进行有机融合。在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基本前提条件下, 最大限度的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积存、渗透和净化, 提升雨水资源化水平, 确保生态环境。建设海绵城市的六字方针是“渗、蓄、滞、净、用、排”。

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方式

2.1 城市道路的路面材料选择

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是传统城市道路路面常用的材料。为了更好的建设海绵城市, 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路面材料的选择。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透水沥青路面组合方式。第一, 路面水由面层进入到基层, 然后再排入到临近的排水设施中。第二, 路面水直接进入到表面层, 然后再排入到临近的排水设施中。第三, 路面水进入到路面之后渗入到路基中。上述几种组合方式中, 前两种组合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排”的问题, 同时还能够降低路面径流和噪音问题, 然而却未能有效解决渗、滞、蓄、净等相关问题。第三种组合方式只有在路基的渗透系数超过了7×10-5cm/s的小区道路、广场以及公园等相对荷载较轻的道路中采可以使用, 而对于城市的主干路、快速路等车流量较大的重型、超重型荷载的道路中却无法使用。因此, 要想更好的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相关部门还应该进一步研究道路路面材料, 以便于探究出强度更高, 更为环保的沥青路面材料。

2.2 道路横坡及绿化带设计方式

过去设计的城市道路模式, 多采用的是由中间向道路两边倾斜的模式, 并且在道路的两侧设置排水口。在下雨的时候, 雨水主要是从道路的排水口流入到雨水管系统中, 而绿化带则设计的为高于道路25-40cm的凸起模式。要想真正实现海绵城市, 更好的实现城市道路的“渗、滞、蓄、净、用、排”等问题, 建议将城市道路做成向中央绿化带倾斜的方式, 进而实现雨水向绿化带中排放的功效。同时将绿化带改为低于道路5-10cm的凹型模式, 从而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同时, 还应该将碎石盲沟设置在绿化带的下方, 并将碎石层设置在盲沟地面并且超过路基工作区的深度范围内。此外, 在具体设计中, 还应该尽量减小雨水管径, 降低道路雨水口篦子, 而换用智能开关的控制模式。若雨水量较大且地面排水速度较慢时, 打开雨水篦子开关, 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并且将其排放至雨水管排水系统中。总之, 科学设计道路横坡和绿化带, 能够将传统的雨水管收集模式改变为绿化带渗沟“渗、滞、蓄”以及反向路基渗流、路面渗透以及雨水管收集的三种流向模式。

2.3 道路人行道设计方式

我们知道, 人行道的人行荷载比较低, 在具体设计中, 可以运用透水人行道板来进行铺砌。一般可以用透水混凝土来铺砌基层, 而碎石层则可以做垫层。为了降低对路基工作区的影响, 应将隔离层设置在靠近道路的一侧位置, 同时设置大约30cm的碎石沟, 并依据路基工作区的深度来确定碎石沟的具体深度, 并有效谅解路基地面碎石渗水层和人行道范围, 进而较好的实现雨水渗流的处理。人行道一侧的绿化带, 也可以依据绿化带雨水收集途径来设置渗沟和底层渗水层。不过需注意的时, 透水人行道对于土基的渗透性有着明确的要求, 要求土壤渗透系数需要大于1.0×10-3mm/s, 并且渗透面需要距离地下水位超过1m。

2.4 边坡支护方式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快, 海绵城市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同时生态护坡也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诸如平铺草皮、植树以及植草等模式更是应用的极为广泛。但是若边坡类型为石质边坡, 则在开挖的时候极为容易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建设海绵城市, 需要亟待解决石质边坡的支护问题。具体再说合计石质边坡的时候, 应该依据岩层的性质以及走向, 合理确定初边坡坡比, 并将坡率适当放缓, 并运用窗式护面墙植草、挂网喷土植草和方格网植草的支护方式。最好不要采用抹面和喷浆的方式。此外, 还应该将排水沟设置在边坡坡脚位置, 并设置碎石盲沟在沟底, 还应该使其和道路基层底面的碎石渗水层连接起来, 从而实现较好的雨水渗流效果。

总之, 日趋严峻的城市内涝问题以及自然灾害, 使人们日渐感受到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在海绵城市理念下, 开展城市道路优化设计, 需要突破传统“以排为主”的雨水管理理念, 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方式, 降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实现人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道路排水优化设计[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5, 06:25-28

[2]李玉芝, 周围, 陈亮明, 张旭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道路绿化带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 2016, 07:1726-1729+1734

[3]黄钦寿, 胡耀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 2016, 05:24-27+31

提升三个理念强化城市管理 篇5

现代城市管理,已经不算是一个行业管理问题,而是一个城市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程度的外在表现,也是融政府行为、市民素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一体的综合性标志。现代城市管理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提升三个理念,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首先,要提升创新理念,建立长效机制。要进一步从观念上突破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要由“突击型”管理向“长效型”管理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法制型”管理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由过去那种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向注重塑造精品、从细微入手的高阶段转变。一是要运用综合手段来管理。在运用行政手段的同时,要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在城管部门采取强力措施同时,要协调工商、民政等部门采取配套措施跟进,真正实现标本兼治。如摊贩问题,在驱赶、取缔的同时,要加快相关室内市场的建设,并配套出台相应的招商政策,降低门槛,引导马路市场归市经营,马路摊贩归店经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严重影响市容的顽症。再比如:对于违章建筑,除了要坚决予以制止、拆除外,还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解决一些历史形成的小区配套设施建设问题,方便群众生活;对于生活特别困难的违法违章户应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对于真正无房的违法违章户应想办法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另外,违法违章建筑拆除后应迅速还绿、还路,让违法违章建筑再无生存空间,取而代之的是优美的环境,真正把好事办好。二是要逐步延伸推进。城市管理要上新台阶,必须由主干道向后街后巷延伸、由公共地域向居民小区、单位延伸、由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由重点时段向全天候管理延伸、由市容管理向综合性管理延伸:比如,在时间上,可由现在的着力抓违章现象出现较多或特定重点时段的管理到全天候24小时的监控跟踪管理。

其次是提升经营理念,拓宽发展渠道。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使环卫,道路维护等部门也象公交、自来水行业一样,引进市场机制,走社会化市场道路。将市政公用事业可以用来经营的部分资产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进行新的聚集、重组和运营,切实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产业化,逐步把公用事业从政府行政管理转为产业经营,切实把市政公用事业“经营好、管理好、发展好”,从而形成工作协调、运转自如、精简高效的工作格局。同时,要用经营的理念,抓好城市无形资产的运营,要运用市场手段,加大对市政设施的开发权、使用权、冠名权、广告权等相关收益的运作,拓宽无形资产的经营范围,加大对无形资产的经营深度。要充分认识到,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无形资产会越来越成为政府一笔潜在的巨大财富。要整合城市资源,发挥综合效益,把城市无形资产经营好,从而把城市做大、做优、做特、做强。

第三是要提升服务理念,打造服务品牌。城市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城市管理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把管理与服务融为一体,要通过服务达到管理之目的。要全力实施南通城管的服务品牌战略,着力打造南通城管服务品牌。为此,要教育广大城管工作者,树立“群众父母观”、“群众英雄观”,处处心为民想、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要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处理好城市管理执法中的问题,执法过程中要做到“三结合”,即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疏堵相结合、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把执法过程作为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和完善城管工作者的自身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服务”真正记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要继续在行政审批上全面“提速”,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和“一站式”服务,着力减少环节,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真正让便利于群众。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以优良的作风感染群众、以优秀的品德鼓舞群众、以优质的服务方便群众,从面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真正树立起南通城管的服务品牌。

黄石:创新城市管理新理念 篇6

一、用新理念促进城市管理提档升级

(一)用“大城管”的理念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众所周知,“脏、乱、差”既是城市易发的通病,也是难治的顽症,像“牛皮癣”一样粘连在城市肢腿上让人难受。城管人对这一顽疾在孜孜不倦地治理,但效果还是难以达到市民群众要求的期望值。究其原因,关键是一些城区本身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因受地域限制,出现停车场规划改造难、农贸市场规划建设难、流动摊贩治理规划疏导难,这“三难”从根本上抑制了综合整治的效果;另一方面,繁华地段都集中在老城区,拥堵不堪的老城区越繁华越聚集人,越聚集人车辆越多,是谓车水马龙管控难,且愈演愈烈,恶性循环。由此观之,城市综合治理已势在必行。

(二)用文化创意实施景观工程扮美城市

城市仅仅保持整洁还不够,力求美观优雅才是目标。要将文化理念引入到城建城管工作中,科学合理地实施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让城市美起来,更具文化创意,使城市的每一个平凡角落都逐步成为爽心悦目的亮点。一是要精雕细刻,将有条件的主次干道进行科学乔装打扮,实施美化绿化工程;二是增添色彩,对市区各大天桥进行绿化,形成空中“绿色走廊”;三是精心规划,将黄石的矿冶文化、人文景观复制到磁湖周边沿岸,浓缩成诸多景点,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大磁湖公园”,形成江南明珠的实体要件;四是工地管治,全方位落实城区内各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美化工地围墙,为枯燥扰民的工地补上靓丽的容妆,注入文化元素,使整座城市变得更加亲切美观。

(三)进行一场思想革命以变革旧的行为陋习

乱丢乱扔、乱堆乱洒、乱停乱放、乱穿马路、随地吐痰这些不文明习惯,久治不愈。如果环境变好了,市民素质却不能同步提高,则仍然不是理想的城市环境。开展“城管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发动全民理解城管、参与城管、支持城管工作。一是要编写“城管教材”进课堂,将城管文化作为学校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有一个文明的社会角色起点;二是在城市社区实施城管文化教育,发动社区居民像胜阳港772楼栋居民一样自觉管好楼栋、管好社区,维护社区秩序;三是实施单位包保教育,特别是机关单位要带头开展干部职工教育,引导职工摒弃“四乱”行为,革除旧的行为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二、“城管革命”破解城市管理顽症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黄石市城市管理部门强力推进“春雨行动”三大“城管革命”,破解城市管理顽症,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塑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新形象。

(一)作风革命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对执法队伍的仪容仪表、行为规范和执法过程的督察、检查考评、考核等活动,塑造阳光操作、清廉执法的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

把“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肃风纪、严格监督”贯彻于执法管理的全过程,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定程序实施,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完善督察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倒查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定期开展考评、考核工作。严格制度管人,规范城管执法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按照打造一支准军事化城管执法队伍的标准,强化城管执法队伍的军事体能训练。全面实施城管执法政务公开,公开执法依据、处罚依据、处罚标准、执法程序、执法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二)机制革命

努力构建科学规范、高效顺畅,具有黄石特色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完善整体联动实行清晰、严格的责任制,创新考评奖惩机制,建立发现处置机制,落实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

创新“全覆盖”管理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五级联动”的要求,形成以市为核心、区为重点、街道为基础、社区为配合的管理模式。根据黄石的城市特点,针对城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全面实施城市管理的延伸。从主次干道向居民区和老旧社区延伸。建设完善了居民区和老旧社区道路、排水、绿化等一批基础设施,切实解决居民社区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实现城市管理了真正意义的“全覆盖”。

创新“样板式”管理机制。按照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美好示范路”创建中的市容管理标准和要求,认真总结提升一批城市管理工作“样板路”、“样板岗”样板模式,及时在全市执法系统学习推广、在全局系统形成赶学样板的热潮。

创新“疏导式”管理机制。按照疏堵结合的要求,全面实施疏导式管理。对全市夜市、地菜自产自销等各类临时经营业主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按“三有、四不、五统一”标准要求,科学合理设置一批疏导点,有效化解城市管理难题,建立占道经营长效管理机制。

(三)专题革命

将破解城市管理种种难题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破解城市管理顽症,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塑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新形象。

着力实施“五边三化”工程。坚持建设生态城市为主线,全面加强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大投入,突出抓好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垃圾收运系统,积极稳妥推进保洁作业市场化。全面加强路面抛洒和清扫保洁工作,探索“门前三包”管理者和管理对象双向承诺制。

着力实施城市管理疏导工程。对广大市民急难盼需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因势利导,制定可行方案,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摊群治理规划,实行分类治理。推进疏堵结合,解决一大批城市弱势群体生存空间问题,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疏导区。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该市实际,按照“三有”(有防污染措施,有垃圾收集容器,有专人负责卫生)、“四不”(不影响市容、不影响交通、不损坏公共设施、不扰民)、“五统一”(统一经营地点、统一经营时间、统一经营设施、统一经营标识、统一经营标牌)的标准建设便民市场,从根本上解决执法冲突、影响市容环境和餐饮卫生等问题。

三、构筑和谐城管文化

城市管理工作既复杂而又简单,需要城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有效沟通,需要运用法治方式推进城市管理,需要更加注重人文管理。

(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城管部门要坦诚面对媒体,及时公布信息,实现良性互动。对媒体和公众而言,最重要的是做到客观公正,通过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市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培育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打造“全民城管”,实现由过去部门办城管走向全民办城管的跨越,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人人都是城管人”良好全民参与的城市管理氛围。

(二)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更加注重发展理念,注重以发展的理念推进城市管理。用管长远的方式化解矛盾,用根治的方法解决城管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做好做活城市管理工作。随着法制化进程加深,城市管理的法制化必然成为城市管理模式的重中之重。由于法制有强制性、规范性和稳定作用,它能起到行政手段、经济方法起不到的特殊作用。城市管理涉及面广,许多内容交织交叉,需要运用法律的手段加以规范,通过制订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晰城市管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与范围。

(三)更加注重人文管理

城市管理工作既复杂而又简单。所谓复杂,它需市民人人参与,共同管理城市,无一刻之闲,是一项社会工程;所谓简单,它就是解决好与人人息息相关的生活、工作住行环境问题,力求市民住得舒适、行得方便,拥有美好的幸福感。要处理好这一复杂而又简单的城管问题,就要形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互促互补的关系,就要加强现代管理意识和人文精神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依靠思想文化的灌输,价值观念的认同,感情的互动和良好风气的熏陶,打造和谐城管文化,共建和谐城市环境。

“共生”理念与生态城市 篇7

本文基于这样的思考, 首先从城市如何与自然共生入手, 并认识到这是人类文明史持续追求了数千年的梦想, 由此提出共生城市的理念 (Symbiocity) 。其次, 将“共生城市”分成三个相互作用的协同集, 这三个协同集自身的共生性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共生性就能影响城市生态脚印的大小。最后, 本文论述培育“共生城市”自演化成长机制。也就是说, 要造就有共生理念的生态城市, 不仅需要从上而下的规划, 更重要是培育一种让城市共生效应自动演进的成长机制。如果只有城市规划, 但没有这种自发机制, 生态城市是难以成功的。

1 城市与自然共生——人类五千年的梦想

1.1“共生”是大自然最普遍的现象

众所周知, 远在人类出现之前, 地球上的万物生长无处不在发生着共生现象, 无数的生物之间构成紧密无间的共生系统 (Symbiosis) , 物种之间相互频繁地交换能量、信息和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从而形成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获取生存和壮大自身的共生系统, “共生”是大自然最普遍的现象, 也是大自然演进和多样化的摇篮。但是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却长期被忽视, 至今为止, “共生效应”方面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但还远远未见到终点。实际上, 人类身体的肠道就是一个与千千万万的微生物共生的系统。科学已经证明:人体内肠道的微生物不仅决定着此时此刻人的生理健康, 而且会影响人的基因的变异, 从而影响下一代。无比复杂、丰富多彩的共生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和身体内部展现其奇特的效应, 但许多人并没有感觉到。

1.2 中西方历史上的理想城市观

中西方历史上有不同的理想城市观。我国作为与农耕文明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理想的人居环境就在持续不断的“桃花源记”这类图景中反复展现, 这就是中国人的理想城市梦。而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主的西方文明由于狩猎文明与商业的发展, 较早形成挑战自然的理念, 进而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的创新, 发展出一套能够快速建设城市, 快速占领一个地方来普及自己的文明的理念。因此, 两千多年前, 快速扩张的古罗马军队到处建设方格型的城市, 千城一面, 这种基本的城市建设格局至今还在沿用。而基于文艺复兴的现代科技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兴起, 又放大了人类轻视自然的雄心壮志, 这种藐视自然、逢山开山、遇海填海的方式, 尽管挑战和“战胜”了自然, 但最终却受到了自然的报复, 也把地球的生态环境破坏得濒临崩溃, 资源濒临枯竭, 连大气层中的CO2浓度也濒临极限了。所以, 人类文明需要转型, 城市更需要转型。

我国古代的风水理论, 其科学合理的部分是古人类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生活经验, 研究城市和建筑的人居环境如何与自然共生。大到城市、小到村庄的规划, 人们都在追求一种共同的理想环境, 那就是“枕山、环水、面屏”、“洞天福地”和“藏风聚气”的图景, 这是人类在长期的农耕文明生活经验积累中发现能够繁育后代、保障安全、风调雨顺的微环境。经验表明, 凡是生物多样性越好的环境, 人类就越容易满足自身的繁育需求, 生活舒适度也更好, 并由此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等“天人合一”的理念。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 “城市的建设应该因天才、就地利, 城廓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尽管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体系在早期也经历了“自然中心阶段”, 但其以人类为中心的“两分法”思维模式逐渐兴起, 形成了“挑战自然”的行为模式, 催生了人类史上空前的工业文明。以最早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英国为例, 工业文明以前所未有的威力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 也带来了空气污染、疾病丛生、生态衰退、贫富悬殊等严峻的问题。这在当时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的《双城记》一书中有详尽的描述。正如他在该书扉页上所写的那样,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最糟的时代”。十九世纪末, 英国规划师霍华德提出人类要抛弃那种乌烟瘴气的城市建设模式, 而应追求一种自然乡村共生的田园城市。他认为城市规模不必太大, 中心城市应该由若干的卫星城围绕, 卫星城之间以农田绿地分隔, 并通过快捷的交通连接起来, 而且把人的生活和就业岗位的安排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城市的土地利用上要追求公有公平等等, 在他撰写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展现了他对工业文明以及相应的城市发展观的全面深刻反思。

中华民族在数万年的农耕文明和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学会了城市怎样与周边山水和谐共处。明末清初的杰出剧作家李渔就提出过:“何为山水?山水者, 才情也, 才情者, 心中之山水也。”正因为受“天人合一”思维的影响, 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过去几千年建城史中, 没有改变城市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的格局, 山、水、城依然是这样的协调。

但是西方国家在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之后, 不断膨胀的“人类中心论”和“挑战自然”的偏见所致的工业暴力却力求将城市变成机械式的居住机器。比如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 第一眼往往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充满机械美的城市, 但是很快就会让人感到视觉疲惫, 这是因为在这里人与自然关系被分割, 城市不是一个连续流动的空间。所以, 古人说, 什么叫山?什么叫水?山者, 万物之瞻仰也, 草木生焉, 万物殖焉, 飞鸟集焉, 吐生万物而不私焉;水者, 万物之本原也, 诸生之宗室也, 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在这样的思维模式基础上, 中国古代规划师把城市与山水之间的共生模式, 至少分为九种:“山环城、水抱城;山环城、水穿城;山环城、水含于城;城包山、水抱城;城包山、水穿城;城包山、水含于城;山是城、水抱城;山是城、水穿城;山是城、水含于城。”这么丰富多彩的分类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奠定, 这是一种何等丰富的文化遗产啊!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 只有传承和弘扬这种与大自然休戚与共持续数千年的文明, 体会到天人合一理念的精妙, 才是创建现代生态文明可贵的精神良药。

1.3“共生城市”与“机械城市”的比较

第一, 共生城市必然是资源能源节约的城市、物质循环利用的城市、遵循生态学原则发展的城市;而机械城市以经济效率置上, 必然是掠夺自然资源、低成本排放、遵循物理学原则。第二, 共生城市必然是功能混合的、高度紧凑的、相互之间能共生的空间结构、多样化的, 因为多样化能够持续繁荣, 是尊重地方文化、尊重自然的, 但是又是包容的;而机械城市往往是严格的功能分区, 是标准化、同质化、千城一面的。第三, 共生城市是扁平化、组团式集群、新城代谢性、内部基因传承为主的;而机械城市是层级制、服务于中心、平等性、外部设计强加为主。第四, 共生城市系统内各元素是共生的、感性和理性共存、对异质文化是包容的;而机械城市是二元论、非黑即白的, 是欧美文化占主导地位。最后, 共生城市是生态文明的依托, 以信息化服务业为主动力的;而机械城市是工业文明的依托、以工业化为主动力。由此可见, 共生城市或者共生理念基础上建设的生态城市是今后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摇篮,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见表1) 。

1.4“共生”设计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

“共生”基于丰富的“多样性”, 源于无数的“微循环”, 是任何物质能源都可以相互利用的高效循环。“共生”所产生的协同作用能够使能效和物效的提高有可能超越物理学定律。“共生”是自组织系统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而自组织系统 (Self organizing system) 是一切生命演化基本模式, 这种城市必然是向自然索求最少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而“阴阳互补”是“共生效应”的最高层次。不同生物和基础设施之间是功能互补的, 不是相互排斥和抵消的, 而是互相在贡献着自己的信息、能力和资源, 是一种高层次的“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就是“阴阳互补”, 中华民族五千年前就得到这个智慧, 但是现代人很少能够领悟和应用。

2“共生城市”的三个主要协同集

2.1 能源和资源的协同集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和运行, 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电梯下降能、废弃物转化为沼气能, 都在一个建筑内完成协同转化利用, 使建筑不仅是人类居住的空间, 也是能源的发生集。如果城市的基本单元——建筑可以与能源共生, 那么城市也就可能实现与自然生态环境共生。

如果把垃圾回收利用按对大自然不同的干扰程度分类, 从传统的垃圾填埋一直到好氧和厌氧堆肥, 垃圾利用越接近三角形高端, 浪费的资源就越少。最后, 没有东西会浪费, 一切来自于土壤, 再回到土壤中去, 垃圾就变成了燃料和肥料、变成了自然生态所需的养料, 这样一种循环利用方式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类与自然间的共生模式之一 (见图1) 。

再者, 在城市中一切可再生的能源资源都得到均衡分配, 在空间、时间上均衡地分布、循环利用。雨水收集与水循环利用理想的状态实际上就是两百年前的西方世界或三十年前的我国各地的状态, 当时所有的城市河流都是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 这就意味着水体有着很强的自净能力。由此可见, 只要修复城市水生态, 水的循环利用, 人、城、水和谐也就为期不远了。

在城市建设中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 也就是模仿大自然的共生理念, 使城市各类构建物、各个层面都能收集雨水, 使城镇水体能够和千万种生物相互之间共存、共生、循环利用水资源。这种模式是西方发明的, 但是却贯穿着东方的智慧。

可再生能源应用和景观协同。通过一体化和多样化的设计, 使建筑与可再生能源巧妙利用组成一种新的城市景观, 能将建筑上安装的太阳能光电板所产生的单一景观和光污染减少到最低的状态的同时, 又能增加独特的现代形象, 从而使分布式能源产生器与城市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和谐相处。

再者, 不同产业的企业间资源共生。即前面一个工厂所产生的废物变成后一个工厂的原料, 这样就能实现废水、废弃物的零排放。

2.2 城市服务功能与产业协同

首先, 要追求土地混合使用。只有把各种各样的功能分区多维度混合布局, 使得稀缺的空间能够高效利用, 使得城市能够紧凑型发展, 居住和就业能够共生。即把居住、就业和各种不同的产业布局之间共生起来, 这种新规划模式就必然会打破现代规划师们熟悉的明确分区的规划, 然后就能创造出立体型的不同的结构的混合单元, 这种新单元可称之为集约式的城市综合体, 这类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单元实质上是使用功能混合的大型绿色建筑, 其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工作与休憩的机会。采用这种单元组合起来的城市当然就是一种共生的生态城市, 但需要城市规划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与之相适应, 澳大利亚率先推行的绩效规划 (Performance zoning) 就代表了这类进展。

例如南方有一些大学园区内的学生只有两三万, 校区占地面积却有好几个平方公里, 相比地处老城区的紧凑式校园, 用地明显偏大, 例如香港理工大学是一个有近四万学生的大学, 它的校区仅占地176亩, 校园和周边有像蜘蛛网一样的步行道, 仅六米宽的步行过道, 却能够承受最高峰时的人流量, 因为一辆汽车占用的空间相当于五六十个行人占用的空间, 所以, 这种未经事先规划, 但基于交通流量变化而“自组织”延伸建设的微型交通步道既是以人为本、便利民众的, 又是环境友好的, 与建筑也能高度协同。

通过在轨道或快速地面公交BRT交通站口设置自行车停放点, 实现快交通和慢交通的协同。从城市规划历史来看, 西方城市最典型的空间结构是广场, 而中国城市最典型的空间结构是街区。从现实效果来看, 凡是将人性化的街道与休闲、交流、购物、步行等功能协同起来, 从而满足市民与游客的需求, 这类功能的协同就会产生宜人的场景。

2.3 气候、自然与景观的协同集

如果把城市中建筑归于“阳”, 那园林绿地就属“阴”, 这种阴阳共生观造就了中国五千年园林发展的原动力,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原则是:一切都源自模仿自然, 力求展现自然美的精妙境界, 园林与建筑往往是高度融合、相互包容的, 如建筑的回廊、屋檐、门台等都是面向园林和水体的开放空间, 而亭、榭、假山、廊道等建筑小品又自然地点缀在园林绿地和水体之中, 这就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阴阳互补”精髓。

而西方的园林与建筑却是分开布置的, 园林仿佛就是一个被征服、被奴化了的假自然, 这种“自然”在建筑面前就像一个臣服的奴隶, 其空间结构虽然是机械的、对称的, 但却是不自然的。这种园林景观远远没有我国园林与建筑的共生来得和谐与亲切。

在我国, 从北到南, 各地的四合院空间结构差异极大。如将四合院中的建筑划为“阴”、空地归为“阳”, 南方的四合院往往是充分利用建筑物占地较大, 形成蔽阳、阴凉的效果;而北方的四合院则空地多、建筑少, 并讲究坐南朝北、呈围合空间模式, 适宜于多利用阳光能形成宜人的小环境。这样的不同“阴阳”组合就使得我国的传统四合院式建筑是适应当地气候的和适合人类居住的。在建筑群里, 充分利用园林和建筑物的协同来极大地减少热岛效应。

可再生能源应用与景观的多样化也是匹配共生的。城市与周边山水的协同, 那更是我们要领悟的精华。中国的城市始终把山水与人居环境看成是共存、共荣、共雅的。腾子京说过, “天下郡国, 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 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 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足, 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通过把城市规划成为一个园林与建筑的复合体系, 我们的祖先早就给出了如何发展、如何规划人类聚居点的智慧。

城市与市郊农村的协同。如果城市是“阳”的话, 那么农村就是“阴”, 城乡间“阴阳互补”才能协调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奠基者霍华德曾经说过, 城市与农村应该像夫妇那样得到结合, 这样才能萌生出新的希望和新的文明。但是现在有的地方把农村建成像城市那样, 那就是阴阳不调和, 或者叫“同性恋”。

3 培育“共生城市”的自演化成长机制

3.1 作为自组织体系的生态城市“共生”演化的基本规律

首先, 共生城市必然是具有“自组织”特征的系统, 其自我演进所产生的生态效果远胜于一次性“科学”规划。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 从不共生到高度共生, 通过对这类演进规律的认识, 我们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智慧。生态城市的规划要为具有新陈代谢能力的城市空间结构自演进奠定良好基础, 而不是设置障碍, 如果盲目的按照开发区这种方格型方式来设计城市, 那么对城市发展的可持续特性带来的是障碍。因而所有的城市规划, 从开始设计时就应考虑到如何有利于终极的共生关系的自演进, 考虑到城市高度演进以后的复杂的共生体的形态, 这样就有可能为城市未来的演化铺设了一条正确的轨道。

“共生城市”是他组织与自组织两种机制相结合的结果。作为他组织形式的主要承载体的生态城市的规划, 从起步阶段就不应该有结构性的错误来妨碍城市自组织功能的发挥, 如果有了结构性的错误, 而且妨碍甚至破坏了共生关系, 那就说明这个规划有硬伤。这种硬伤往往表现在对三个协同集的共生性造成破坏。

生态城市作为自组织系统的重要节点, 其交通结构、可再生能源应用、水循环等这些节点越强大、越自主, 系统整体就越能够应付外来的干扰, 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共生效益就能够顺利地形成, 这些自然的演进过程对整个系统的演进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 某生态城原来的道路结构就像一个开发区, 这样不利于交通系统和街区活动的共生, 后来就进行了设计改进, 将路网加密, 这样使得步行、机动车能够和谐共生。

共生系统演进的主体、主动力在于市民。市民、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及由他们组成的能动性、创造性是城市朝着“生态化方向”演进的最基本动力。以著名的德国生态城“弗莱堡范例”为例, 该市从可再生能源应用开始、到资源循环利用、再到绿色环保, 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向前进, 完全是基于共生理念。

工业文明时代的集中化、大型化、刚性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设计旧思路, 非常容易形成城市的“共生陷阱”。资源循环利用越微距化, 共生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和复杂性就越容易得到高度演化, 越容易达成生态城市的目标。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往往迷恋于把一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到一起, 或盲目崇拜巨大无比的集中式的能源系统, 这样就会妨碍城市的能源和资源与其它功能的共生, 更为重要的是, 此类集中式、中心式的污染处理和能源系统也将风险高度集中了, 一旦受到损坏或人为破坏, 就无疑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启动了“定时炸弹”, 这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认识缺陷所造成的恶果。

3.2 生态修复——让城市生态系统自我演化

通过截污、扩大湿地、培育水生动植物、增强水动力、生态驳岸 (去除传统的三面光) 、减轻初期雨水污染冲击等等, 使水生态能够恢复到原来具有自净功能的状态, 水循环利用就自动能够取得成效。所以, 水生万物、水容万物, 但关键在于人怎么对待水。

在景观设计中强调把自然生态引入到城市空间中去, 十分注意保留城市中的自然斑块,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城市生态景观更好的原因。因为风景名胜区条例限制了这类城市不能以开山和填湖来建设开发, 无意中就为城市和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条件。

新建的城市公园绿地, 也应该通过愿景性规划 (Scenario Planning) , 来引导人工工程以正确的方式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生成, 而不是相反。这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妙之处, 也就是为什么园林能和建筑“阴阳互补”, 师法自然、虽为人工, 但宛如天成。如果我们的公园也像西方的公园那样呈现阳刚之美, 那就不能实现阴阳互补之美。

城市社区小块绿地的乔木和藤本植物为社区的生态景观和小气候改变带来持续性的改进, 从而产生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能动性的正循环。

3.3 持续优化——过程性地景观设计

比如多伦多的“树之城” (Tree City) 方案, 这种方案以持续成长的树木来取代持续开发的建筑物, 不断丰富的绿色景观逐步形成反混凝土化的自然力量, 随着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的建立, 建筑物与园林的互补协同性就会越来越好。

政府通过精心的绿街规划与建设, 例如改建和新建1000条步行绿道计划, 诱发了市民由下而上的自发性参与行动, 这种共生活动就产生了城市多样化和共生复杂性的自动演进路径, 逐步形成人在绿荫中步行或骑车的绿道网络。

城市的空间景观的形成并不完全由规划师的空间设计来决定, 而后者只是提供一个不阻碍自发演进的框框, 而它最终的构成理想与否在于过程和市民参与机制的设计, 这种机制的设计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植物、人与水景观之间丰富多彩的互动关系的展现和深化。作为开放性景观形成结果的设计跟终极的设计常常是完全不一样的, 只有把所有东西都看成是有生命的、相互联系作用的, 最终就会形成高度复杂的共生系统。

历史表明, 当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超过了50%, 也就是进入后城镇化的时期就会涌现出美丽城市建设的强烈需求, 或者叫“社区魅力再造计划”。杭州开展的最佳社区与最差社区的评选, 使市民了解“绿”和“美”在何处, 如何改进, 调动了市民参与美化社区的积极性, 结果“集腋成裘”, 渐渐地使城市的基本单元日益美丽, 从而促进了城市整体的共生性。这种共生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组织特性与日俱增就导致了城市生态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大幅度提高。

4 小结

第一, 自然界无处不在的“共生理念”是生态城市规划编制的新基础知识。

第二, “细节决定成败”, 城市生态系统各节点的微循环特性决定了生态城市自组织特性和共生关系塑造的成败。

第三, 生态城市往往是“它组织”与“自组织”——基于“共生理念”的组织机制——两种系统相互耦合的结果。

第四, “共生城市”效能的提高实际上是基于系统的自我演进, 而不是一次规划定终身。

第五, “自我演进的共生效应”源于市民、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创造力和进取精神。

第六, 现代智慧信息网络是各自系统的协同整合的纽带。它用赛博 (Cyber) 空间把各个子系统的空间整合在一起, 使得它们之间能够共生, 这种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共生的关系, 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思路。

城市理念 篇8

我国是1 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是全球人均水资源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 历年城市内涝等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严重损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雨水的控制利用工程势在必行[1]。因此, 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2]: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 它突破了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 依托建筑、绿地、广场、道路、水系等多种基础设施, 并以之为载体, 充分考虑到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和城市水安全, 综合利用渗透、滞留、蓄存、净化、回用、外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 使其在不发生洪涝灾害的同时又能合理地资源化利用雨洪水和维持良好的水文生态环境, 从而起到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的作用。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交通网络, 也是城市排水的依托。雨水的安全合理排放更是对城市交通顺畅、洪涝灾害防治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直接的重要作用。一方面, 城市道路雨水径流量大, 污染严重, 是城市水源污染的主要来源[3]。如果将道路雨水直接排进道路附近河流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一定程度的污染;另一方面, 近年来全国多个省市由于遭到高强度暴雨的侵袭, 城市道路积水严重, 人民群众的正常出行甚至人身安全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 饱受诟病, 这跟城市地面和路面的过度硬化和管网建设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很有必要在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中重视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三是低影响开发[4]。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 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道路红线内、外绿地内, 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如图1所示。

2 国内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应用案例

银川滨河新区黄河外滩公园休闲旅游观光道和木栈道工程采用透水沥青道路, 大量雨水通过沥青结构层的渗透和过滤, 利用道路地势较高的优势自然汇聚到黄河滩边人工开挖的景观水系中去, 很好地实现了自然汇水、解决景观用水的目的[4]。

深圳市光明新区门户区市政道路设计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配套设置雨水综合利用措施, 实现了城市雨水管渠的综合设计重现期标准由2a一遇提高到4a一遇,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约为70%的控制目标。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头屯河区) 西山路通过雨水下渗实现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 2a一遇重现期下道路雨水经调蓄后安全排放, 并提高绿化带土壤保水量, 减少了绿化用水量。

常州正龙汇路、德润路等道路低影响开发示范工程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砖、LID树池等综合措施, 效果明显[5]。

3 案例应用分析

项目概况:南方某城市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 南北走向, 全长3.5km, 道路断面宽30 m, 道路横坡1.5%,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人行道路面为透水砖铺砌。暴雨重现期按3a, 综合径流系数为0.65。针对该道路工程进行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 设计综合标准横断面见图2。

1) 透水性沥青路面

所谓透水沥青混合料, 实质上是1 种主要由单一粒径碎石组成的, 有相对较大孔隙率的断级配沥青混合料。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粗颗粒集料彼此紧密相连, 细集料较少, 混合料的空隙率较大 (通常大于20%) [6]。其结构示意图见图3。

图3 是透水性路面结构的1 个简单示意图[8], 采用的透水性沥青路面雨水处理型式为路床渗透十管道排水型, 当雨水落到透水性沥青路面直接从路面的孔隙中下渗, 透过基层和垫层后直接下渗到土基, 补充地下水。当降雨强度较大时, 雨水可以通过基层底的沟槽和管网排到贮水池或附近沟渠, 用来浇灌花草树木。它与普通的不透水沥青路面和排水路面有所不同, 排水路面只是面层透水, 雨水通过不透水基层的表面横坡排入到雨水管网中, 而透水性沥青路面既可以快速排出路表的积水, 又能使雨水得到合理利用, 节约水资源, 在国家大力倡导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下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透水性路面由于水分进入到路面结构内部造成路面结构整体的承载能力下降, 因此, 透水性沥青路面主要应用于对路面承载能力要求较低的轻交通量场合, 例如停车场、景区、小区的道路、城市支路等。本项目考虑到交通量较大, 且地质条件一般, 机动车道采用普通不透水沥青路面, 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性沥青路面, 其他项目路可以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交通量大小、气象条件等情况决策将透水性沥青路面应用于机动车道中。

与密实结构相比,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这种大孔隙的开放式结构对道路的使用性能更为不利, 因此, 透水沥青混合料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其耐久性, 一是结构耐久性, 这是由于其较大的孔隙率使得路面结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二是功能耐久性, 这主要是路面受到路表污染物堵塞导致了孔隙率降低, 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结构耐久性问题通过合理配合比及采用高粘改性沥青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7], 对孔隙堵塞问题, 应做好以下工作进行预防和养护:

(1) 采用最大公称粒径较大和空隙率至少20%的沥青混合料[7], 这样可较长时间维持高水平水传导性。

(2) 避免用形状特殊的集料, 当使用纤维和聚合物改性沥青时, 纤维量应限制在不超过沥青用量的0.3%[8]。

(3) 在路肩和无交通的车道设置不透水的表面封层, 以解决其堵塞严重的问题。

(4) 使用专门开发的高压冲洗车进行清洗。

2) 人行道透水铺装

人行道透水铺装 (见图4) 主要利用透水砖和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 其典型构造主要包含透水面层、透水找平层、透水基层、透水底基层和土基, 透水铺装结构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CJJ/T188) 的规定。

3) 植草沟

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 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 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 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见图5) 。除转输型植草沟外, 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 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植草沟的边坡坡度 (垂直∶水平) 不宜大于1∶3, 纵坡不应大于4%。纵坡较大时宜设置为阶梯型植草沟或在中途设置消能台坎。

4) 下沉式绿地

狭义的下沉式绿地 (见图6) 应满足以下要求: (1) 下沉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 一般为100~200mm; (2) 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 (如雨水口) , 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 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50~100mm。机动车道收集的雨水直接汇入下沉式绿地, 最终通过溢流口排至市政雨水系统。

4 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并不是1 个单一的工程或者1 个具体的方法就能做到的, 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需要从规划及设计层面来考虑雨水资源化的方向, 构建雨水的利用格局。结合具体工程, 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蓄水池、植草沟、渗管/ 渠、植被缓冲带等技术选择中综合利用, 以期达到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亚梅, 柳长顺, 齐实.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水土保持[J].水利发展研究, 2015, 9 (2) :20-23.

[2]周迪.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 (16) :174-175.

[3]侯培强, 任玉芬, 王效科, 等.北京市城市降雨径流水质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 2012, 33 (1) :71-74.

[4]孙威.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的运用与思考[J].现代园艺, 2015, 6 (11) :74-75.

[5]王国荣, 李正兆, 张文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 2014, 36 (12) :5-6.

[6]刘羽.大孔空隙透水沥青路面路用特性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14.

[7]关彦斌.大孔隙沥青路面的透水机理及结构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8.

城市设计生态理念初探 篇9

一、城市设计的生态理念

1. 对当地已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生态城市的设计和建设要优先对已有自然资源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 从而在对已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和建设工作, 使得现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利用生态资源和元素, 从而使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充分体现生态城市的价值。

2. 生态技术优化城市空间

目前, 生态技术飞速发展, 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生态化的建造技术为生态型城市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如重点研究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或者重点研究用绿色植被覆盖城市空间和建筑物表面、雨水就地渗入地下等, 通过先进的生态技术手段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状况。

3. 生态效益考核城市空间

生态效益是考核城市空间优劣重要依据。生态型城市设计应充分利用城市绿化吸附污染物、降低热岛效应, 同时将简单的、实效的、成本低廉的社会公益项目融入环境中, 并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

4. 全面、全方位的看待生态城市设计

目前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已经不仅仅是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原理, 而是向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发展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延伸, 可以概括为在高效利用资源和低耗能源的前提下, 发展经济, 使得社会和谐运转, 建立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从而建立经济、社会、自然三者形成和谐共生体系。

5. 公众广泛参与

城市居民是城市的主人, 与城市共兴衰荣辱。公众的参与体现了生态城市“以人为本”的宗旨, 而且通过公众在生态城市规划的制订、实施、建设中不同程度的参与, 可以发现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从而通过解决这些问题, 提高公众对城市生态规划的社会满意度。与此同时, 这种公众参与也促进了新的规划价值观和生态意识在公众中的普及和提高, 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人民管”, 从而给市民创建一个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生态城市的设计要点

1. 生态城市居住区设计要点

在进行生态城市居住区的设计时, 应该要遵循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原则, 从而设计出集基础设施、生态循环和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社会生态居住体系。其设计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加大住宅区的绿化面积;合理布局居住区。

2. 生态城市产业结构设计要点

生态城市的产业应当以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态文明方向的产业为主, 形成强大的产业生态效应。根据城市产业的实际情况, 着眼于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生态化发展要求, 科学的设计城市的产业结构。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 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体, 以经济循环为特色的生态型产业体系。

3. 生态城市景观设计要点

在进行生态城市的景观设计时, 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要由以园林、建筑等为主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做好建筑景观的空间轮廓线的设计和规划;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进行设计, 在做好高层及超高层的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 适当部署低层的生态建筑。做好江、海、溪、湖等沿岸园林的林带及城市广场、公园的自然和人文设计, 将历史传统、人文风情、生活要求和生态环境有机的联系起来, 提高生态城市景观的共享性和效益性。

三、城市生态设计的原则

1. 经济生态原则

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进行城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生态设计和经济相互发展的同时, 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因此, 生态城市设计应该遵循经济生态原则, 具体的是在生态化城市设计时应实施节能减排、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 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而建设处最有效的生态城市, 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

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着生态城市设计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对资源的合理统筹配置, 才能满足当代人们对生活、环境和发展等的需要, 从而实现城市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 自然生态原则

城市最初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就要求进行基于生态化的城市设计时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生态规律, 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 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生态城市设计应结合自然, 适应与改造并重,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 做到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共生设计目的。

4. 高效原则

生态城市的设计是要减少城市中有限资源的浪费, 使城市中有限的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做到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变废为宝, 实现城市建设的高效性。

总结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城市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生态理念也越发深入人心。因此, 在生态城市设计中, 要严格依据设计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创造性的规划和设计, 尊重和保护城市原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稳定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良好条件和基础, 实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 随着而来的生态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 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设计价值趋向, 引入生态的设计理念与技术, 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城市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是一种基于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对城市的空间环境进行研究, 在合理的利用城市的现有资源和能源的前提下, 创造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基于此, 本文对城市设计生态理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城市设计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

参考文献

[1]张东, 陈新。对生态城市设计的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 2009, 29 (4) :127~128.

[2]牛雄。探索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城市设计--以三亚市鹿回头半岛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为例[J].新建筑, 2010 (1)

[3]刘元浡。当代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理念的思考[J].建筑结构, 2010 (4)

城市理念 篇10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有着难分难舍的渊源关系,简单说来城市设计是由建筑学及城市规划学发展出来的,学科上仍属于城市规划范畴[1]。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下催生出的城市产品单一,质量下降。城市设计这一学科的应运而生可以更好地具体地引导并规范建筑设计,落实规划大原则,若没有最好的城市作品产生,但也将犯错的概率降至最低。

中国的城市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90年代发展壮大,更多的还是“拿来主义”,既然通盘的拿来或多或少地水土不服。与我国的特殊社会主义制度一样,中国的城市设计也需要中国式的理论与方法来重新构架。

在世纪末新世纪开端,城市设计项目多如牛毛,敝人有幸目睹或亲自参与的类似项目也不少。单纯意义上的建筑单体项目被较多的城市设计项目所替代或是扩充升级。伴随业主及政府机构决策层对于项目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希望单个项目的成功能够建立在经济效益,城市空间,政治影响,品牌影响等多重价值目标的实现基础之上,对于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说来就是要求我们要有城市设计的意识的同时,对于支撑城市设计项目本身的产业定位及经济基础要有所考虑,项目对于政府对于开发商能否有价值的持续升值潜力。

中国的城市规划是由强势政府主导,其“政府行为”的属性得到超尺度的放大[2]。典型的如前一阵对于超大尺度广场,超强仪式感中轴线模式下催生出的行政中心及新城CBD的大量建设,导致了社会保障民生,经济发展及空间形象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后遗症。形象工程由于没有后续产业支撑及经济支持而虚有其表。而意识到的政府职能部门所推崇的城市设计理念,大多因为崇洋媚外而雪上加霜。境外的前卫理念与形态受到热捧,导致更加恶化的水土不服。

王建国老师的观点对于城市设计的定义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撰写的此条如下:“现代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工作业务的延伸和具体化,目的在于通过创造性的空间组织和设计,为公众营造一个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健康卫生、优美且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的城市空间,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品质”[2]。结论可以概括为“诗意的栖居”,前提是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关系,手段是空间的创造,但这些只是传统意义上规划师及建筑师的职责。

1 产业策划的必要性

在新项目建设中,如何吸引市民参与进来,在城市中生活、发展,形成城市的文化环境显得尤其重要,但又往往难以一蹴而就。大量项目的巨大投资压力,往往造成许多公共设施的投资被明缩暗减,展现出来的就是粗制滥造的建筑物,让城市蒙羞,让建筑师颜面扫地。很多项目由于缺乏重视这一问题,在几十年间始终缺乏文化的吸引力与识别性,缺乏明确的产业内涵与经济价值增值的可能性。人们最终选择离开,摒弃这些城市空间,建筑物,因为它们与人无关,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无关。

如果缺乏足够的产业引导,将新项目当成一个短期建设项目来看,缺乏对其深层次社会价值的挖掘,那么在发展中就无法获得自己的生命,获得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空间作为精神家园的认可,必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萎缩,甚至被抛弃。

自然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辐射式的扩张,局部受到一些交通线或产业布局的影响,但整体来说是均匀地稳定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层化”地生长。而一个新的中心的建设来自于一个突变,它是一个“决定”的结果。在一个产业带动下的城市设计将会较好地协调上层规划及下层建筑空间形态间的关系,赋予它们更强的生命力,将更好地推动城市发展的持续性。

以下即是一个城市设计案例,我们将上层的规划理念贯彻,空间环境的塑造,最重要的是一个产业概念的注入三者相结合,展现的整个区域的新的面貌理论上还是很吸引人的。

2 设计研究框架

漳浦县文体中心以及配套用地规划设计的研究路径可以概括为“问题研究→行动策划”这两大板块;以问题研究为导向,通过对地区经济地理区位分析、城市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功能发展规模经济测算等等多专题研究,解决本次城市设计的核心问题如下:

1)如何让项目本身成为城市发展的契机。

2)如何形成项目的亮点。

3)如何形成项目主体功能与配套功能的共生与双赢。

4)如何实现项目周边区域土地价值的提升。

以这些核心问题为新项目规划设计条件,将项目空间设计与产业经济开发,土地城市运营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空间规划立足于城市发展之本源,进而来真正体现城市设计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

3 项目背景

3.1 项目概况

漳浦县文体中心及配套用地是漳浦县城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县城东部新区,开发建设该区域,是漳浦县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县城功能布局、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

3.2 项目重要性

体育促进产业发展,文化推动两岸合作。

漳浦文体中心对构建海西体育及文化旅游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漳州的第三产业发展,提高体育及文化产业在整个漳州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福建海西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

4 文体产业策划

作为一个体育中心及文化中心,是整个县城的所有文化娱乐活动的大舞台。任何一种空间与建筑形象的塑造都显得很单薄,担负起文体中心重任的还需要背后的一系列的产业支撑,即将文体活动当成产业来经营来设计。空间与建筑只是城市的一个符号特征。文娱活动的占据与传播是城市的另一个特征。而这些贮存文化与文明的容器是人,是城市中的市民。在文体中心的设计中,如何吸引市民进入中心,在项目中变得尤为重要。

4.1 体育休闲产业发展模式

体育休闲区作为城市体育发展新形态,使现代体育成为带动城市发展新中心。我国体育产业模式:体育竞技+康体休闲+创意传媒+主题产品(见图1)。

4.2 体育中心布局模式案例研究

1)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包括:奥运主场馆,奥运村,篮球馆,广播中心场馆工作区等若干公共设施。

后续利用:

a.主场馆在残奥会结束后被改建为25 000座永久体育馆。

b.巨大足球场,赛后成为分配式花园。

c.奥运村赛后为当地居民公寓提供2 800套公寓。

项目借鉴:注重体育中心与城市和区域协调,发展以体育为主题的城市标志性区域,带动区域发展。

2)功能主要为国家体育馆(可容纳90 000人)、居住、零售、办公、音乐厅(12 000人)、便利中心、酒店。

开发情况:温布利体育场最大的特点即为它的功能混合性,结合轨道站点,融于城市社区。围绕体育场设置的功能混合区域保证了即使在体育场不使用时,区域也保持活力。

4.3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零售、餐饮:以咖啡馆、酒吧为主,创造精致、具有小资情调、中高档休闲场所;以艺术品、特色商品为主,装修精致、鲜明的文化交流、展示场所,依托商业吸引城市消费人群。

1)匹兹堡文化区(Pittsburgh cultural district)位于城市中心的三河交汇处。文化区内共有90多个零售商店,50多个餐饮企业,7个世界级的剧院,8个公园和艺术装置,还有多个艺术画廊。匹兹堡文化区每年吸引超过200万的游客,并且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业态组成:文化区河滨项目注重功能综合、公共空间的定性私密、可持续性、公共艺术应用。

2)维也纳博物馆区是欧州最大的博物馆区,占地约6万m2,包括维也纳艺术馆(Kunsthalle Wien)、维也纳路德维希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MUMOK)等近50所文化设施,包括艺术馆、展览厅、剧场等。

业态组成:维也纳博物馆区囊括了丰富多样的艺术与音乐作品,各种文化设施齐全,各式餐馆、咖啡馆、商店随处可见,巴洛克式建筑与现代建筑物错落有致,是艺术与历史爱好者的必经之地。

3)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它是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

业态主要为餐饮、零售服务和艺术休闲娱乐,总面积为3.5万m2。南里:以一座总建筑面积2.5万m2的购物、娱乐、休闲中心为主,该中心共五层,商业业态包括国际影城、剧院餐厅、家具用品、健身及水疗俱乐部、酒店式服务公寓(53套)、麦当劳餐厅、哈根达斯、甜品店等。

总结:通过漳浦县文体中心的设计,我们将打造漳州市“唯一”一个体育文化休闲公园。体育文化公园将是对传统体育场馆及文化场馆的重新定义。体育场馆,大型体育赛事及演艺活动在此举行。室外结合场地高差形成室外大看台,一个漳浦的“城市大客厅”,场内外观众与表演嘉宾可以互动。高差结合处布置文化类餐饮酒吧区,艺术家工作室及工艺品展示零售区。我们着重于形成一个依托文体的新的产业来满足人们丰富的生活。一天24 h的功能及业态得到扩展和策划,这里将是漳浦充满生机的文体休闲旅游胜地。

5 规划构思

“一轴连两心(文体中心、行政中心),一环连四区”的规划结构,我们经过了理性推导,较好地协调了各项城市要素间关系,符合漳浦总体规划大原则。

6 结语

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县城,启动一个建设量在百万方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是值得三思的。我们不遗余力地想赋予这样的一个城市设计项目更多的活力与内涵,促成城市空间,文体产业,经济活动三者的共赢。

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1)修正原先上层规划结构,重新梳理以县政府为主轴的空间结构;

2)充分策划功能业态,真正为漳浦注入新活力,形成城市复兴的新起点;

3)形成的特色空间为城市增色,为环境所融合。以上仅是本人在一个真实投标项目中关于规划,关于城市设计的一些感悟,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并且拓宽思路,以期共同促进中国城市的发展。

摘要:对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中产业策划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一个城市设计方案展开研究,提出了应对策略,对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相互关系,及产业理念注入城市设计的可能性做了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产业策划

参考文献

[1]薛静,余翔.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J].天然气与石油,2010,28(2):21-22.

什么是城市价值理念的核心 篇11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公共品,可以说,城市升级过程中我们只注重把这个产品做精做优做特、做得好看,而在城市升值过程中,则是要把这个产品做到好用,真正让市民方便地使用。

过去我们搞城市升级,更在乎的是楼够不够高,马路够不够宽,广场够不够大,城市形象是不是高大上。更多地放在决策者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站在使用者角度去考虑,形式大于内容。至于在城市生活的人是不是方便,是不是好用,是不是舒适,是不是生活得更美好,则很少体现和关注。

如此做法不能全面体现城市价值所在。

城市价值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与当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思想一脉相承。在我国很多城市,城市的有形资产可谓发挥到了极致,但最后却成了空城甚至鬼城,没有人气,关键在于无视城市价值中人的需求。

只注重外在,忽视了内在,最终成为掣肘城市价值最大化的短板,也让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尝到了苦头。

城市价值理念要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我国城市建设大多是由政府或政府主导的公司负责,这种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无形中容易造成城市价值的流失和损耗。

而市场主体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但是供给方,也是需求方,会站在人(需求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把城市这个产品真正让人用起来。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对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至关重要。

城市价值最大化的互动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城市和城市的互动,互为需求,互为供给,如城市群的提出;二是城市公共品与城市顾客的互动,需求与创造需求、供给与创造供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但也有主动与被动的差别;三是城市顾客之间的互动,这里包含了政府、企业、个人等,也可以体现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城市价值是城市全体人的价值反映,创造出有利于发挥每个人价值最大化的环境,是城市价值理念的核心内容。而一切有利于城市人的价值最大化的空间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生态环境等都是城市价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厚此薄彼。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在于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公平的发展机会,更有创造力的工作生活环境。让城市价值理念回归本源,发挥出每个人的最大潜能,才能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从河流整治谈城市治河理念 篇12

一、项目概况

福田河位于深圳市中心区东侧, 是深圳和香港界河——深圳河的一级支流, 流经深圳市重点开发和建设的中心城区。流域面积15.9平方公里, 干流长6.8公里。福田河周边与河流直接相关的绿地面积近3.4平方公里, 福田河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 河道流域面积逐渐演化成城市道路、建筑等用地, 河道大部分护砌损坏严重, 河道防洪能力低。除极少河段实施了河岸改造工程外, 整条河流在治理前“三面光”现象突出, 景观效果较差。

二、福田河综合治理前问题分析

(一) 河流形态单一, 不符合生态规划原则

福田河于1989年进行了全面整治, 治理标准是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在河道最初治理中, 为了迅速泄洪, 河道都采取裁弯取直的做法, 使自然河流中主流、浅滩和急流相间的格局被改变, 导致浅滩中的湿地消失, 由于忽视了原有河道断面的生态合理性, 河流形态均一化, 对生物的多样性有很大影响。

(二) 河道景观单调, 和周边环境不融合

福田河处于城市中心, 河道以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梯形明渠的形式为主, 这种河道护岸硬质化的方法, 造成河流与大地之间隔绝, 导致河道流域内自然净化能力丧失, 河流生态遭到破坏。造成河道植被种类单一, 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梯形明渠生硬、单调不具有亲和力, 无法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 缺乏联系性。

(三) 亲水空间的缺失, 使人与水环境不和谐

由于福田河位于流经深圳市重点开发和建设的中心城区, 自北向南穿过多个山公园, 是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治理前河道基本被乔、灌木封堵, 人为地阻断了人与河水之间联系, 加之河道岸边缺乏活动场地和设施, 河道周边大量居民无法享受到亲水空间, 不能满足市民休息、休闲的生活需要。

(四) 河道水质污染, 流域内水治理不完善

根据调查, 福田河目前大部分都实现了沿河点截污或总口截污, 在较大的程度上减少了入河污水量, 上游河道基本消除黑臭, 但是由于错接乱排、管理等因素, 下游还有部分城市污水排入福田河, 造成水体感官较差, 透明度很低, 局部出现黑臭现象, 河道水质严重污染。

三、福田河综合治理的理念

河流的综合整治规划不仅要从人文、社会效应和经济角度出发, 还要从生态角度考虑, 体现出“人水和谐”的统一理念, 使河流能真正造福于人类。

(一) 福田河水环境特征

福田河水环境两大基本特征:河短流急是第一特征;属于雨源性河道, 流域内雨量丰沛但年际变化较大, 丰水季节水量集中, 枯水季节水量极少, 甚至河床干涸。这是第二特征。

(二) 福田河综合治理的理念

水环境的基本特征, 决定了在治理河流洪水和环境污染时, 一定要注意保持河流既能够畅泄洪水, 又能够具有比较良好的水环境和水生态, 保证河道具有环境需要的流量和水量。福田河综合治理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生态治河、综合整治、流域治理”的治河理念。生态治河即效法自然、修复生态, 统筹考虑水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综合整治即防洪排涝、截污治污、生态景观统筹兼顾的综合治水理念;流域治理即河流集水范围内涉水工程系统规划。

四、福田河综合治理的设计方案

福田河综合治理设计方案以“生态治河、综合整治、流域治理”的治河理念为原则, 在满足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基础上, 通过截排污水及初期雨水、利用再生水补水、水质净化改善、岸坡生态改造和景观绿化及绿道建设等措施, 大力改善河道水质, 恢复河道生态景观, 营造怡人滨水休闲空间。

在防洪排涝方面, 依据“上蓄下泄”的原则, 增设笋岗路南侧滞洪区、改造河道驳岸等措施, 使河道整体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在水质改善、截污治污方面, 通过初期雨水收集、再生水回用等措施, 改善河道水质, 使河道水质满足景观水体标准。对滞洪区景观湖采用人工湿地循环系统净化湖水, 同时, 采用臭氧灭藻、脱色工艺作为保证水质的应急辅助措施。

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方面, 结合周边用地规划, 将改造范围内河道明渠段按照城市生态走廊、公共休闲滨水空间的意图进行建设, 重点营造河道生态景观。

五、福田河综合治理的工程措施

(一) 防洪措施

依据现有的地形、地貌的特征, 在福田河流经的笋岗路和红荔路两侧洼地下挖形成滞洪湖泊和低洼草坪, 形成滞洪湖泊景观水位、草坪以上有效滞洪库容, 在景观水位下的滞洪区面积约5.9万m2, 通过设置在红荔路上游约60m处的堰顶高程为3.0m堰宽12m的节制堰控制滞洪区下泄流量, 使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二) 护岸生态改造措施

生态护岸设计主要从生态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出发, 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植物、土壤、动物及微生物生存的空隙空间, 采用合理的护岸形式、透水性强的生态材料。

在景观水位以下部位由于水流流速高、河道冲刷能力大, 重点考虑防冲问题, 利用拆除弃石采用石笼或石笼挡墙护岸材料;设计洪水位至景观水位之间护岸部位, 由于洪水冲刷的几率较低, 但还存在冲刷、侵蚀作用等因素, 采用生态袋或石笼等具有生态性能、抗冲刷能力较强材料进行护岸;设计洪水位以上部位则仅受表面径流等因素影响, 采用三维土工网格草皮护岸, 滞留沿岸汇入雨水中的悬浮物、垃圾等, 起到滞留、过滤作用。

(三) 污染治理措施

沿河道右岸设置截流管涵, 对河道两岸所有雨水口、合流排水口进行末端截流, 保证旱季截污率达100%, 保证7mm初雨不进入河道, 减少进入河道雨水的携污量, 最大程度减少河道水体污染。

收集的污水, 从初雨收集管涵的末端河口水闸前接出DN2000进水管至东岸河口污水提升泵站进水井, 通过设置的规模30000m3/d的提升泵站输送到市政污水干管到污水厂处理, 达标排放。

(四) 再生水回用措施

为了保证福田河和人工景观湖的水位, 保证河道内和景观湖内的水质目标, 同时解决公园、周边绿化用水, 须向河道内和景观湖内不断补充干净的水源。在河道左岸半坡布置补水管管线, 该系统与堤岸、截流管涵同步建设, 减少对市政交通, 绿化的影响破环, 每天将从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再生水补入福田河, 彻底消除原河道黑臭现象, 同时提供为市政道路绿化浇洒用水。

(五) 湖水及河水水质改善措施

为使滞洪区形成的景观湖泊达到规范规定的湖泊类水质质量目标, 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循环净化湖水, 臭氧灭藻应急辅助措施, 消除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 以净化、提升湖体和河道水体水质。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是专利技术, 是一个独特的土壤 (基质) ——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 当污水通过系统时, 其中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转化或分解, 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使景观湖湖水满足观赏要求。

臭氧灭藻是一项备用应急措施, 一般情况下不使用, 只在深圳夏天高温等特殊时段运行, 此时开启臭氧灭藻、脱色系统, 臭氧与湖水在臭氧接触池中进行反应, 除去水中的藻类、有机物等。最后经处理后水质符合要求的湖水, 直接输送至景观湖。

(六) 绿化造景及绿道建设

应用生态水工学的方法对河岸的坡和堤进行整治, 建设了生态护岸, 在满足河流的防洪功能的同时, 恢复自然河岸的“可渗透性”, 增加河流的水体交换能力, 加强河道的自净能力, 并为生物栖息创造条件。还建造了河流的休闲娱乐、亲水平台和建筑物休闲广场等亲水设施, 改善人居环境。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角度对植被进行选择, 营造生物栖息地、物种生长空间, 同时通过植被的种植起到了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六、福田河综合治理工程效果

福田河综合治理工程自投入运行以来, 运行情况良好, 彻底消除了原河道黑臭现象、恢复了城市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 提升人居环境。工程效果和社会效益显著, 获得了深圳市治污保洁优秀项目、2011—201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行业优质工程的最高奖——大禹奖。

七、结语

上一篇:钢材物流园区下一篇:特征值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