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选秀类节目

2024-10-27

歌唱选秀类节目(共8篇)

歌唱选秀类节目 篇1

摘要:2005年湖南卫视的歌唱类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走红后, 一时间国内外众多媒体对这一电视文化现象给予了重点关注。2012年《中国好声音》红透全国。2013年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 再到《中国最强音》和《中国梦之声》, 歌唱类选秀节目数量已达两位数。7年来歌唱类选秀节目之所以能够持续走红荧屏, 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歌唱类选秀节目符合国际流行趋势、有群众基础、节目质量精良、成功营销推广。

关键词:歌唱,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

歌唱类选秀节目是指大众传媒参与制作或联合制作、播出的面向普通歌唱爱好者的, 通过海选层层晋级的方式选拔优秀歌唱人才的娱乐类节目。2005年湖南卫视的歌唱类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走红后, 一时间国内外众多媒体对这一电视文化现象给予了重点关注。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红透了全国。2013年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 再到《中国最强音》和《中国梦之声》, 各地卫视歌唱类选秀节目数量已达两位数。当前在歌唱类选秀节目走红荧屏的形势下, 迫切需要对歌唱类选秀节目走红荧屏的原因进行梳理, 为歌唱类选秀节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形势下国内歌唱类节目能够走红荧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符合国际流行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 歌唱类选秀节目是目前最流行的电视节目形式之一, 世界各国歌唱类选秀节目层出不穷, 不仅获得了高收视率和关注度, 也给电视台和投资方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这一点从目前全球最火的歌唱选秀节目《美国偶像》、《The voice》、《X Factor》等节目的知名度和获得效益就不难看出。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 中国难免受到世界范围电视文化流行趋势的影响。另外, 从赢利的角度看, 歌唱类选秀节目较之于其他真人秀节目有着操作简单、影响广泛等特点, 国外市场的丰厚收益也促使国内电视媒体和制作公司大力引进、制作这一类型节目。

二、坚实的群众基础

贫民化的节目定位使歌唱类选秀节目在中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一方面表现在歌唱类选秀节目有着广泛的受众源;另一方面表现在歌唱类选秀节目有大量的参与者。

首先, 歌唱类选秀节目有广泛的受众源。

1974年, E·卡茨在其著作经《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 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 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简单来说, "使用与满足"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该理论认为受众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接触媒介, 从中得到满足。也就是说, 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是有目的的, 受众基于心理或社会的需求, 想借着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基于上述理论, 可以认为歌唱类选秀节目之所能够走红荧屏其根本原因是受众对于歌唱类选秀节目有着强大的信息需求, 并希望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 人们的物质性价值需求基本都可以得到满足, 精神性价值需求则更为集中。加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 歌唱类选秀节目由于其内容的轻松性、趣味性、浅显性等特点更容易满足受众释放压力的需求。另外, 歌唱类选秀节目采用的是真人秀的形式, 受众在接触时也可以满足其求真、求奇、求美、求尊重等心理。

另外, 歌唱类选秀节目有大量的参与者。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即生理上的需求, 安全上的需求,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也就是有实现理想或梦想的需求, 然而当下转型期的中国, 社会矛盾激化, 各种冲突不断, 很难给每个人都提供公平实现梦想的机会, 年轻人实现梦想的途径逐渐变窄, 很多年轻人迫于现实压力纷纷放弃梦想。歌唱类选秀节目无疑为千千万万怀揣明星梦的年轻人添加了进入娱乐圈, 实现梦想的途径。

三、精良的节目质量

目前国内各地方卫视热播的歌唱类选秀节目, 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购买的版权, 再在国内进行制作和播出, 这些歌唱类选秀节目本身就有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和节目质量, 这就给国内电视媒体和制作公司提供一定的节目质量参考标准。另外, 国内热播的歌唱类选秀节目都有高投入、高水准的制作团队参与制作, 以保证节目的制作质量。例如, 2012年红透全国的《中国好声音》就践行了以精英实力打造大众文化的理念。由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音响总监金少刚团队担任节目音响师, 在造型设计上花重金聘请了“中国造型大师”高源泽先生担任形象设计总监, 录制现场采用先进的电视手段和剪辑技术, 场内设置26个机位, 场外10个机位, 对现场进行多角度、高水准的电视传播, 以此向观众提供一场高水准、高品质的音乐盛宴。

综合来看, 歌唱类选秀节目投入和质量目前达到了我国综艺节目的最高水准。

四、成功的营销推广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日子已经过去, 好的电视节目也要依靠好的营销手段, 才能引起手中的注意, 产生良好的效果。歌唱类选秀节目在节目的推广上做足了功夫, 在利用广告、品牌等常规手段推广的同时, 歌唱类选秀节目更重视使用主题营销、话题营销和故事营销手段来进行推广。

主题营销是指通过有意识地发掘、利用或创造某种特定主题来实现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歌唱类选秀节目非常重视主题营销且现阶段营销主题主要围绕着“梦想”。兜售“梦想”容易使受众对节目产生一种心理共鸣, 进行情感交流, 拉近和受众的心理距离。

话题营销也是歌唱类节目营销推广的重要手段。话题营销主要是运用媒体的力量以及消费者的口碑, 让该节目成为消费者谈论的话题, 以达到营销的效果。歌唱类选秀节目从节目策划阶段就开始利用话题进行营销, 这种营销手段投入少, 却能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中国好声音》, 从导师到选手、甚至是转来转去的椅子、杨坤的32郎、华少的快嘴播广告等都成为中国好声音节目营销的话题, 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故事营销在节目采用故事的形式注入情感, 增加节目的核心文化, 并在营销的过程当中, 通过释放节目的核心情感能量, 辅以概念性需求, 进而打动消费者的心灵, 从而保持节目在稳定上升的过程中有爆发性的增长。当下热播的歌唱类选秀节目为了迎合中国人好听故事的特点, 节目会选取选手身上最打动人的一个细节拍摄成视频短片进行呈现, 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受众。

歌唱类节目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井喷状态, 节目的同质化、观众的审美疲劳等因素都是歌唱类节目不容忽视的问题。下一阶段, 歌唱类选秀节目需要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适应社会和受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培锋.好声音好生意:电视节目进入大制作时代[N].投资者报, 2012-10.

[2]王丽娜.分析《中国好声音》的受众心理[J].青年记者, 2013 (02) .

歌唱选秀类节目 篇2

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颇为活跃。本文拟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切入,考察表演类选秀节目的发展轨迹。表演类选秀节目遵循创新扩散的S型曲线规律,在相互的碰撞和交融中不断挖掘“二次创新”元素,在追求差异化创新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制作理念和节目特色,由此推动节目迈向更高层次。

扩散过程的表现

国内的表演类选秀节目借鉴《流行偶像》、《美国偶像》。本世纪初,这种选秀节目在英国和美国已属常见,然而对中国观众而言,尚属新鲜事物,是“一项创新”。①罗杰斯认为,创新扩散的传播过程可以用一条S形曲线描述。对于“一项创新”的接受而言,在早期阶段,能够接受的人很少,因此,创新的传播和接受速度也相应缓慢;当接受者人数扩大到10%~25%时,接受的速度突然加快,传播曲线迅速呈向上延伸趋势,即所谓的“起飞期”;在接近饱和点时,创新的扩散进程又会减缓。

2003年,湖南电视台《超级男声》首发先声,可谓创新扩散的早期。结合中外表演类选秀节目的发展,从《英国偶像》到《超级男声》出现,用时1年多,其扩散进展较为缓慢,符合创新扩散的早期阶段特征。随之,一些电视台敏锐地感觉到表演类选秀节目的发展前景,纷纷加入该类节目的扩散队伍,《非常6+1》、《我型我秀》、《梦想中国》等一大批选秀节目相继登上电视舞台,成为扩散过程的早期追随者。2005年是此类节目“起飞”的一年。《超级女声》、《残酷一町》、《星空舞状元》等节目“全面开花”,《超级女声》的成功更是加速了扩散速度。2006年,各电视台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真人秀节目,据不完全统计,总量超过200多种,仅表演类选秀就有数十种,曾被称为“选秀塞车”。②2007年,此类节目充斥荧屏,其数量已趋于饱和。据罗杰斯理论,当扩散接近饱和点时,速度必然减缓。相应的,选秀节目的扩散速度也呈减速趋势。同时政策干预更使扩散速度减慢,国家广电总局颁布法令,明确规定节目的播出时段、参与方式等,以“防止对这一„创新‟节目的过度使用”。③2008年选秀节目数量大大减少,表明其发展暂入低谷。此时扩散态势的呈现特征与罗杰斯的理论也是吻合的。

表演类选秀节目“二次创新”扩散现象透视

扩散研究中,罗杰斯将创新者和其追随者的属性特征分别称为同质性和异质性。由此类推,我们也可将电视节目制作观念的扩散,表述为同质性扩散与异质性扩散两种类型。同质性扩散指后继电视节目在某些特征方面相似,包括主题和形式的相同或相近;异质性扩散指的是后继电视节目在某些特征方面有差异,包括主题和形式的多元化、参考国内外已有节目模式等形成新一轮创新扩散,即“二次创新”。回顾我国表演类选秀节目的发展,笔者以为,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同质性扩散与异质性扩散兼容共生,交互发展,从而形成螺旋发展的S形曲线。

据经济学观点,同一市场的竞争会促使生产者通过创新,使自己的产品具有差异性以确保市场份额,但在传媒市场的竞争中,却出现了“竞争性复制”的特例。处于竞争中的电视频道为了争得最大份额的收视率,纷纷制作能获得主流观众喜爱的节目,于是导致了电视节目同质化严重的现象。④回顾选秀节目几年来的发展,我们也可发现制作观念的同质性扩散程度偏高,如对《超级女声》节目形式的复制,造成大批“民间造星”运动,大大降低了该节目的新颖度,导致2006年超女总决赛的全国收视率(平均为3.38%)与2005年11%的盛况相比下降许多。⑤

有鉴于此,为保持竞争优势,一些电视台则采取异质性扩散方法,找准市场空隙,发掘自身潜力,以合理定位满足消费者需求,发挥“后发”“优势”,⑥在模仿中创新,从而形成“二次创新”的扩散曲线。《舞林大会》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借鉴美国《和明星跳舞》节目,以本台主持人替

代明星的角色,既解决制作成本的难题,又以其新颖而抢占人气和商机。该节目第一季复活赛直播的收视率高达15.9%,紧逼“春晚”在上海地区的收视率(17%),其影响力迅速辐射全国;第二季时,很多明星经纪公司看好《舞林大会》宣传艺人的作用,纷纷而至,自荐参与,⑦因而轻松升格为明星秀。《舞林大会》的成功又带动一批节目的生成,如《舞动奇迹》、《我要跳舞》等,进而形成了新一轮的创新扩散。

表演类选秀节目在扩散过程中也存在着“二次创新”现象,即节目主题和形式的不断更新。选秀的主题内容日渐丰富,不仅有歌舞秀,还有武术秀,如《武林风》;不仅秀唱歌,还可秀唱戏,如《非常有戏》;还有选演员秀,如《红楼梦中人》;选主持人秀,如《闪亮新主播》;家庭秀,如《全家总动员》;更有劳动秀,如《劳动最光荣》。选秀的形式也在进行组合改造,由单唱改为对唱,如《绝对唱响》;由明星秀舞发展为明星秀歌,如《名声大震》;由单纯的“独”秀改为“明星+民星”的组合秀,如《名师高徒》。

不仅如此,节目的传播渠道也在创新发展,日渐多样,从电视到纸媒,从现场投票、手机短信再扩展到网络投票,从实地的比赛到增设网络视频海选,如《绝对唱响》的选手可以通过上传音视频参赛,利用网络媒体,打破地域界限,实现更大意义上的“海选”。

中国电视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浅析 篇3

关键词:流行音乐 选秀节目 《超级女声》 《中国好声音》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171-03

一、选秀类节目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价值

所谓“选秀”,就是推选新秀。从字面意思上看,可以分为两层含义:其一是“选”,即选择、选拔的意思;其二是“秀”,“秀”又可以分为优秀和展示两层含义。

这类活动主要为普通人举办,鼓励全民参与,并且对选拔活动进行公开展示,对选拔出来的优胜者进行包装,实现所谓的“明星梦”。近年来,各种魅力十足的娱乐选秀电视节目活跃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尤其是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它在荧屏上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博得了大量观众的眼球,也通过全民娱乐的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吸引了中国大量的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参与。目前我国各级电视台的各类选秀节目,至少已经达到了一百多种,节目的形式内容、结构布局参差不齐,但它们却有很多的共同点。以我国的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来看,首先,这类节目把“娱乐性”作为其最大的特征,在看似具有真实性的场景中展现出突发的、观众意想不到的笑料,充分调动观众的好奇心与观众度。整个节目展现出跌宕起伏、高潮不断的节目效果增强了娱乐性。其次,电视选秀节目通常都非常注重“互动”的形式,例如“全民投票”的互动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不再是作为默默无闻的旁观者,而是手握决定权的参与者,他们通过手机短信、网络投票等,掌握着场上选手的“生杀大权”。节目制作组通过这最具有参与性的环节,来提高观众们对选秀节目的关注度,极大的调动了观众们的热情,激发其参与选秀节目的积极性。另外一大特征是其“平民化”的偶像群体。通过选秀节目产生出来的“新星”,往往与广大电视观众有着相似的情感经历、生活经历、学习经历,其生活背景往往也与普通大众一样。

二、目前我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的现状

(一)频频出现选秀黑幕、暗箱操作

近年来我国央视以及全国各大电视台引进的综艺节目不下30档,其中以选秀音乐类节目为首要引进对象。在这种选秀节目扎堆出現的情况下,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越来越变成商业化运作下的一场商业营销,在这种商业化运作下,公正性是很难得到保证的。在良莠不齐的选秀节目播出后,爆出了其幕后出现的严重黑幕现象,例如一些选秀节目,通过广大观众利用手机短信、网络投票进行投票,而节目组在投票的过程中投机取巧,恶意扣费等。选秀节目不断暴露出其自身存在的问题,观众们也更加理性的对待。选秀自然存在竞争性,有竞争就会有优胜劣汰,节目组应该确保节目录制过程中的公平、公正,让参赛的选手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心服口服。除了大众评选外,其“权威人士”看似公平的点评,其实也存在极大的人为因素,一些选手也刻意迎合评委的喜好。透明程度存在争议,观众们不断质疑节目的公平性问题,严重伤害了节目的公信力。在黑幕爆出后,相关部门也未能出台相关政策从根本上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

(二)选秀过于注重“秀”

目前我国各大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都掺杂了过多的煽情元素,励志、追梦、忠孝成为选手们在前期自我介绍或者发表获奖感言时的老套话语,以此来博得同情提高分数,亦或是提高节目收视率。音乐必须是作为音乐选秀类节目的一个评价标准,而这类选秀节目掺杂了过多的情感因素,也使得音乐选秀不再是纯音乐的选秀,更是个人励志故事选拔、悲惨身世的比拼。选秀节目节目组安排选秀讲自己的经历,这可以使得节目看起来更加接近生活、接近群众,也让节目看起来更加的人性化,这不得不说是在以往的选秀节目的基础上的一个创新。但是每位成功的选秀歌手,其获奖感言基本逃不出三种经典模式:一是穷,但再穷也要追逐音乐的梦想,为了梦想,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二是病,利用亲人病重或者离世来抓住评委和观众们的心,在一档选秀节目中,选手称自己的父亲病危,但是却希望他来完成父亲的音乐梦,其后父亲现身称身体健壮且不支持他走音乐这条路;三是自闭症,如果无法装穷或者家庭又很圆满,那么他一定有一个自卑的人生,而音乐是他唯一的朋友,只有音乐才能拯救他。选秀成了做秀,没有任何的精神内涵。老套的故事情节、固定台词般的选手经典语录,加上节目内容的低俗让人们逐渐产生了视觉疲劳,让观众逐渐失去信心,使得中国音乐类选秀节目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境界,阻碍了传媒在中国文化这一大舞台上取得更好的发展。节目制作组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不断的制造出各种新闻和噱头,例如选手之间传绯闻、闹矛盾,其中很多新闻事件都是子虚乌有,这不仅仅是对电视观众的愚弄,也让选秀变成了做秀,与音乐选秀这一出发点相背离。

(三)同类型节目泛滥,缺乏核心内涵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能够引发中国音乐类选秀节目的第三次高潮,不得不说它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除了上文提到的打破年龄和性别的界限,还有其他的创新。《中国好声音》采取“制播分离”这样一个新的模式;在选秀的方式上也采取了选手和导师双向选择这样的新形式。这一系列创新缓解了中国的电视观众对于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审美疲劳。选秀节目出现燎原之势后,各电视台的战争有史以来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而收视率无疑成为各大电视台的战功、勋章。而在这之后出现的选秀音乐类节目,往往是复制前面的成功案例,所谓“换汤不换药”,形式和内容上过于老套,使观众看起来乏味,很难从中看到创意,其发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选秀节目现已失去了当年一呼百应的影响力。但面对依然庞大的市场,全国各大电视台都不愿意放弃,还是想要在选秀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于是到如今各大电视台都有了自己的选秀节目,但所有的选秀节目都有如出一辙的情景,节目类型过于类似,缺乏真正的核心内涵,这使得观众们在同类型选秀节目的狂轰滥炸之下,正在不断地流失。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节目大多都采用了“拿来主义”,引进版权,如《中国好声音》就是直接买进的荷兰的The Voice of Holland,甚至是连老师的转椅也是直接空运过来。版权通过引进,节目制作组就大大降低了其成本,但是也由于版权是已经固定了的范本,制作团队往往只能结合国情对其进行小幅度的改动,失去了其应有的创新活力。而人们的猎奇心理往往倾向有新意有趣味的事物,因此,音乐类选秀节目只有展现出它的创意,让其和人们的“好奇心”碰撞在一起,才会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nlc202309091646

(四)过度追求商业利益

广告可以说是电视台首要的经济来源,其投放的资金和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息息相关:收视率越高的电视节目,广告植入的数量也就越多,而其广告费用也就随之水涨船高。我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在运作过程中,无不片面追求商业利益,透露着浓厚的商业气息。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收视率,从而拿到天价广告费,吸引观众眼球,达到节目效果,节目组把重心放在了选手背后的个人故事,在这其中,不乏胡编乱造、夸大其词等现象。另一方面是在节目播出时广告语满天飞,赞助商的LOGO标识物也总安插得随处可见。在宣布选手命运的时候,也总是会出现“广告之后再回来的环节”。甚至在《中国好声音》播出时,其主持人更因为把一长串的赞助商广告语流利的讲出而被广大观众们冠以“中国好舌头”的称号。在2005年的《超级女声》中,被爆出投假票,能够得到家庭或者是其他来源的经济支持的选手就可以继续晋级赢得比赛,然而比赛的真正意义却被抛在了脑后,这使得我国的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在商业运作之下逐渐的迷失了价值,这也是多数选秀节目的现状和弊端。

三、针对中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整改政策

(一)完善相关防范措施,制定相关管理政策

我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不仅仅是在向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传递着现代化和个性化信息时代的文化發展要求,而且其节目内容还深深的影响着我国电视观众的消费文化,这就要求国家应该对于中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发展方向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以保证音乐类选秀节目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首先,音乐选秀类节目应该是要以纯音乐为中心,在选拔政策上还是应该回归到以纯音乐为基点,进行严格筛选,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条例并进行严格公正的评选。国家也应该对中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前形势的行业监管体制和相关的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并保证其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通过更规范、更严格的制度来进行约束,严格制止背后黑幕,形成正确的网络舆论,引领中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朝更加健康的方向运行。

(二)创新促发展

目前中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出现一哄而上、克隆泛滥的现状,在选秀内容和形式上的单一,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使得中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避免同质化、质量降低等现象,挽回观众们的信心并走向良性的发展轨道呢?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不仅仅是选秀节目,也是电视传媒生存的手段。首先,我国的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该进一步创新,不拘泥于现有的形式,在竞争中不断地创新,寻求突破,并结合我国文化的发展实情,针对我国观众的喜爱与需求,自主设计节目内容与形式,重视对中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多元化扩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的生命活力,进而使得我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完善与发展得到保障。

(三)政府宏观调控

对于中国目前的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的现状,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督,实行宏观调控,要建设符合媒介市场化需求的合理的、有效的产业运作机制。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对我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在总体数量和布局上进行宏观调控,严格的审批,合理的布局;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善于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明确其监管方向,做好相关防范措施。同时,这类节目的制作单位也应该积极接受、配合主管部门的监督,也要和媒体、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使得我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有一个良性的互动,给观众一个全新、健康、积极地娱乐空间,也保证我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文化正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流行音乐在我国文化、艺术的长廊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与原创音乐作品,推动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时更是实现了很多人的“音乐梦”。然而这其中还存在着太多的缺点与不足,总的来说,通过选秀来选拔音乐人才本身并没有错,造成现在的局面错就错在我国流行音乐选秀这类节目一直在迅速的复制跳进,却并没有任何的创意与更新。相信我国的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会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解决。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改革,并且建立良好的制度,使得我国的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体系越来越完整,在内容形式、结构布局上更加的合理,同时形成独具中国特色、个性化发展的音乐选秀节目,相信流行音乐的选秀文化在我国是可以长盛不衰的。笔者也祝愿中国流行音乐选秀类节目能够越做越好,越做越强,越来越常熟,也越来越完美。

参考文献:

[1]赵毅.从音乐选秀看大众审美观念转型[J].人民音乐,2012,(09).

[2]李翔,耿新歌.电视真人秀表演的真实性问题探究[J].新闻知识,2012,(06).

[3]吴文瀚.电视综艺节目的娱乐化现状与发展探析[J].新闻界,2011,(08).

[4]李建林.音乐选秀娱乐不能“愚乐”[J].人民音乐,2010,(04).

[5]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6]陶辛主.流行音乐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歌唱选秀比赛节目的魅力 篇4

一、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 (歌唱比赛与电视联姻的过程)

通过电视屏幕来呈现比赛, 一方面能够显示比赛的公平性, 另外这种艺术性的具有竞争性的比赛也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从而提高收视率, 给电视台带来好的收益, 两全其美的结果就成了歌唱比赛与电视长久联姻的基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专业性很强的比赛却越来越被观众冷落, 最初观众喜欢这样的节目是出于好奇心, 守在电视前是想看看究竟谁能够获胜, 脱颖而出的是不是自己看好的那匹黑马?当好奇心满足之后, 比赛也就跟观众没什么关系了, 毕竟人家都是专业的演员, 他们的水平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企及的, 离我们的生活十万八千里, 与观众距离太远最终导致了这种专业比赛的曲高和寡。

收视率的下滑必然促使很多电视台都开始思索到底该怎样调整歌唱类的比赛才能夺回观众。舞台还是那个舞台, 但是选手和评委必须是观众喜欢的, 于是大刀阔斧的改变开始了。首先, 报名门槛从专业下降到音乐爱好者, 评委从纯专业的权威变成了业界名流甚至知名演员或者知名媒体人, 其次, 比赛没有了很多硬性的规定而是加入了很多人性化的东西。这种改变最早最成功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福建电视台的《银河之星大擂台》, 参赛选手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 每周六举行比赛, 一组五个人获胜的选手进入下一轮, 每周末与新的挑战者进行PK, 最终获胜者为总冠军。比赛虽然也引入了很多的广告元素, 但都不是以中间插播广告的方式, 而是将图标直接植入比赛现场, 以电视画面的形式呈现。这个比赛当年吸引了很多观众, 原因主要是它的赛制新颖, 选手来自民间与我们的生活离得很近。《快乐女声》开启了歌唱比赛与电视联姻的完美大幕, 它吸引观众眼球的卖点有三, 首先, 参赛者都是青春靓丽的女孩子, 这无形中就牵动了全国同龄的少男少女的心, 收视率一下升至很高。其次, 比赛策划、运作团队的专业化, 《快乐女声》的比赛基本上脱离了湖南电视台, 是由专业的演出策划团队来具体执行运作的, 包括选手的包装、演唱风格的选择、比赛程序的设置等等。这样的节目虽然还冠以比赛的名字, 但是它已经从本质上脱离了比赛的单一性和单调性, 比赛策划者的目光不再局限于一个小小的比赛现场, 而是电视机前所有热情的观众, 他们虽然身在场下, 但是与场内的观众同样具有参与的权利, 短信互动、上网投票这些新媒体都被用到比赛中。第三, 赞助商的介入为比赛提供了扎实的经济保障, 蒙牛八千万冠名费的投入证明了电视聚金的超人能力, 从此电视歌唱比赛便与广告正式结缘了。

二、歌唱比赛与电视牵手鼎盛时期的到来

2005年, 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把舞台让给了来自民间的草根歌手, 发现了诸如阿宝、李玉刚、凤凰传奇等一大批音乐人才, 虽然运作方式很成功, 但依然满足不了全国的歌唱爱好者追求音乐的渴望, 巨大的需求让电视媒体人看到了机会。2012年, 浙江卫视引进的《中国好声音》全面开启了电视歌唱选秀类节目的大幕;草根歌手一夜成名不仅唤醒了无数人的歌唱梦想, 18亿的广告收入也让电视媒体人看到了歌唱选秀节目的巨大商机。继《中国好声音》之后, 《亚洲好声音》、《绝对唱响》、《中国最强音》等各类歌唱选秀节目在全国各家电视台如火如荼地开战了, 一夜之间无数艺术殿堂的大门向民间歌手敞开了, 各家媒体人都在琢磨着如何出奇招才能在黄金时段赢得最高的收视率。2013年春天黑龙江电视台也加入到歌唱选秀的行列中, 不同的是他没有步其它上星台的后尘而是另辟蹊径, 把目光定格在基层的群众层上, 他们把比赛命名为《声动龙江—黑龙江龙歌争霸赛》, 把演唱黑龙江人自己创作的歌曲作为比赛的条件, 时间历时半年, 报名人数多达万人, 最终13个赛区遴选出65名选手代表各自的城市参加了龙歌争霸赛的比拼, 这个比赛不仅满足了发现音乐人才的要求, 也为普及本土音乐文化创造了机会,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电视传播正能量的功能。

音乐选秀类节目叙事策略分析 篇5

关键词:音乐选秀类节目,叙事主体,叙事框架,叙事模式

1 叙事主体——参与者

叙述是对叙事的一种讲述。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叙事故事的主体有选手、评委和主持人,这些都是节目的参与者。在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中,节目是由主持人、评委和选手串联起来的。

1.1 节目主持人

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主持人起到了把节目串联起来的作用,音乐选秀类节目的重点表现对象是选手和导师。主持人在节目中主要把各个板块衔接起来。在选择主持人的时候,应注意主持人风格与栏目定位相符合。《中国好声音》的主持华少,被誉为“中国好舌头”。主持人应具备救场的能力,当遇到突发问题时能够很冷静地处理。这是音乐选秀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重要因素。

1.2 节目选手

选手是音乐选秀节目中的故事主体,他们都是真实的而非扮演的角色,这些来自于观众身边的普通人成了节目叙事的主体人物,他们与普通人一样,热爱音乐,并想有一个舞台成就他们的音乐梦。每一个选手都是有故事的,通过选手们讲述故事,来吸引观众们的注意力,在音乐选秀节目中,选手作为节目表现的主体,在节目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选手作为节目叙事的主体,必须经过精心挑选,尽量满足观众的要求。

1.3 节目评委

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评委不仅仅是选手比赛成绩的仲裁者,还在节目的叙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评委比较具有权威性,主要是来自音乐方面的专业人士,《中国好声音》中导师刘欢、那英就是音乐界的“天王”和“天后”。在最初的节目中,评委只是一个打分者,是一个标准的裁判者,而现在的节目中,评委与选手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 叙事框架——淘汰与选拔机制

所谓叙事框架,就是从我们所能掌握的那些信息中选取和构建出具有一定意义的整体。在音乐选秀节目中,能将评委、选手、观众联系起来的框架就是淘汰与选拔的规则。它一方面是选手必须遵循的规则,另一方面又是将评委和选手连接起来的纽带。节目的正常进行必须要按照规则进行。

2.1 选拔机制

在节目中,淘汰与选拔机制是节目的内在属性,是节目的核心。在一定范围内,节目按照规则进行。从选手报名开始,淘汰与选拔就开始制约着他们,并形成一定的叙事框架。淘汰与选拔机制决定了选手的去留,推动节目的叙事。节目从一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好声音,然后通过选拔,逐步淘汰选手,最终到达舞台上的只有那些有故事性的,真正热爱音乐的人。

2.2 淘汰机制

在节目策划之初,节目组会设计规划,首先观众会喜欢什么样的节目,其次观众会喜欢什么样的规则。节目的主题是什么,节目的受众是哪些人等。

3 叙事模式——真实与虚构相结合

经典叙事学认为,故事是由一系列具有因果逻辑关系或时间顺序的事件组织而成的。叙事是对序列事件的再现,“故事”是读者从时间组成的“情节”中发现的信息构建。音乐选秀节目是真人秀节目的一种,从叙事上看,这类节目采用了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模式,打破了“真实故事”与“虚拟故事”的界限。在节目形态上,它制定规则,把选手束缚起来,这是虚拟性的表现。节目没有剧本不需要排练,这是节目真实性的表现。

3.1 节目的虚构性

规则是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核心元素,节目的设置与进程都是由规则来决定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规则来进行的。节目的规则不只是节目的框架,节目中每个环节的设置,选手能否晋级的评判标准等都是节目的规则。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独特规则,为节目设置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又使节目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故规则导致了节目存在虚构成分。

3.2 节目的真实性

尽管节目有虚构性,但音乐选秀类节目还是相对真实的。人物是节目叙述的主体,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了观众和导师在舞台上的表现。在节目中表现的都是真实的一面,他们要体现自己的个性,要“本色出演”。

4 结语

随着对叙事学角度的深层挖掘,电视节目叙事日益受到业界的广泛重视,将叙事理论应用于电视节目的研究也屡见不鲜,鉴于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收视效应,本文从叙事主体、叙事框架、叙事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叙事学角度了解了音乐选秀类节目,同时也为其他节目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选秀类节目制作的亮点研究 篇6

1《中国好声音》的亮点

在选秀节目陷入低谷, 观众要求苛刻的情况下, 《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1 目标明确, 突出声音

在选秀类节目中, 《超级女声》作为声音类节目的代表曾取得过杰出的成就, 但由于该节目盲目模仿明星, 提高收视率, 使得声音类节目逐渐偏离原来的轨道, 对参赛人员过度的包装、炒作、不断传出参赛人员的绯闻, 直接导致节目内容越来越低俗, 最后节目制作不得不停止。

《中国好声音》不同于其他声音节目, 它的目标很明确, 就是为了突出声音, 表现声音。《中国好声音》的宗旨是为了选出一批拥有音乐梦想、坚持不懈的音乐才人, 来担当中国华语乐坛的继承人, 整个选拔过程中完全以声音表现为核心。初赛选拔过程中, 导师采用“盲听”的模式, 客观、公正的选出自己理想中声音, 在节目录制时, 导师可能会因为选手的外表及其他原因, 不能客观公平的对选手做出评价, 但采取“盲听”的形式, 使得导师只能听见选手的声音, 即便现场观众给出热烈的掌声, 导师也可能以为这是观众对选手的鼓励, 当导师认为选手符合自己想要声音时, 才会看到选手的外表, 这在某方面极大的表现出对选手的公平性。同时, 《中国好声音》对选手的炒作很少, 并且当传出选手炒作的消息时, 好声音还专门对炒作选手进行采访, 这一措施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好声音》的公正性。

1.2 导师规模专业、庞大

观众对选秀节目的评委有很高的要求, 有的选秀节目评委不够专业, 不能给出选手合理的建议, 有的评委还会哗众取宠, 以此来取得观众的关注, 这就使得观众对节目的兴趣大大降低。《中国好声音》的评委团队空前庞大, 并且有极高的专业性, 第一期好声音的导师有: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等, 第二期好声音的导师有:那英、张惠妹、汪峰、庾澄庆等, 这些导师在音乐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他们对选手的指导, 具有很高的专业性, 有时他们幽默的话语, 使得整个节目充满了轻松感, 减少了选手的紧张心理, 使得节目的录制充满了喜气感。《中国好声音》在评委的选择上极具代表性四位导师在台上和学员显露自我、真诚交谈、耐心指导学员, 少了一丝评委的威严, 多了一份亲切, 学员尊敬导师, 导师关心学员, 节目制作氛围轻松, 收视率自然就上去了。《中国好声音》还采用媒体评审团, 让媒体对节目进行跟踪报道, 媒体评审团通过投票决定学员的去留, 这无疑增大了节目的公正性, 同时好声音借助媒体, 扩大节目的影响力。

1.3 节目制作质量高

《中国好声音》的制作团队要求极为严格, 顶级的录制人员、设备和完美的后期制作保证了好声音的高质量。在节目中我国的造型大师担任形象设计总监, 由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响总监金少刚担任音效总监, 还有众多顶级的专业人员参与节目的录制, 节目的质量自然会得到保障;《中国好声音》的四把导师转椅, 是制作团队以每把80万的高昂价格从英国购买回来, 为拍到选手每一个细节表现, 现场共用了26个摄像机, 是一般的综艺节目投入摄像机量的数倍, 并且好声音现场的声音系统甚至比演唱会现场还要复杂, 《中国好声音》庞大的资金投资为节目录制提供坚实的后盾;好声音的后期制作十分精细, 内容节奏感很强, 高潮迭起, 精彩纷呈, 让观众大呼过瘾。这一切共同的努力, 使得《中国好声音》的节目质量在综艺节目中首屈一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流程方面各个环节契合程度非常高, 前期和后期的连接配合非常巧妙, 比如在摄像机的位置、采访人物的灯光布景、节目LOGO的宣传、评委和家属的面部细节的捕捉、评委提出“梦想”的话语等各个细节方面体现无疑, 制作团队最大化的去推广这个节目, 通过节目去提高电视台这个平台;虽然短短的一期90分钟的节目, 但是是从上万分钟的素材里剪辑出来, 制作量是让人瞠目结舌的, 但是节目的丰富程度, 给予观众的冲击能量也是以几何倍数提升, 这样的节目质量无疑是建立在一个完整、成熟、流畅的一个节目制作流程上的。

2 选秀类节目制作的亮点

观众对选秀节目的制作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 选秀节目在制作中要突出节目亮点, 从实际出发, 不造虚做假, 以观众的角度进行节目制作, 用新的思想制作让观众感觉满意的节目。

选秀节目在录制时要坚持真实的原则;公平公正的对选手进行评价, 节目的评委要有较高的专业性和代表性, 评委杜绝以个人感情片面的评价选手, 同时陪审团对选手进行评价时, 要客观的打分;节目进行制作时要保证高质量, 高效果, 节目制作人员的专业性要高, 节目后期制作要精细, 满足观众的感官需求。

节目制作要勇于创新, 目前, 我国的选秀节目制作时, 几乎都是千篇一律, 没什么新的变化, 节目中中国文化元素不鲜明, 这使得观众对节目没有新鲜感, 缺乏观看兴趣。因此, 在进行节目制作时, 负责人敢于创新, 适当的加入一些新鲜的文化元素, 丰富节目内容。

节目的制作要从观众需求的角度出发, 明白观众想看什么类型的节目, 根据观众的喜好录制有素养的节目, 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 提升节目的影响力。选秀节目的制作要有鲜明的亮点, 让观众能感觉到节目传递的正能量。

3结论

选秀节目制作越来越受观众的重视, 因此, 选秀节目在制作时要参照其他成功节目的经验, 努力提高电视选秀节目的制作水平, 在各个环节上都要用心去做, 力求节目精致、细腻用选手的真正实力打动观众, 让观众品尝到选秀节目的饕餮盛宴, 丰富观众的精神文明和生活, 传播正能量, 致力于推动电视节目的良好发展, 为观众和社会奉献出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婷.我国“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3, 5:41-44.

[2]张雪洁.《中国好声音》给选秀类电视节目带来的启示[J].今传媒, 2013 (8) :95-96.

歌唱选秀类节目 篇7

1 音乐类选秀节目在音乐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把关人”角色

在曾遂今老师《音乐社会学教程》中谈到:“音乐传播把关人是一个科学概念。”“把关人”(gatekeeper)最早来自于西方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经验学派。而“音乐传播把关人”,则是在音乐传播现象考察中,对传播学概念的借用,并有所新的发展引申。“把关人”在传播学中,扮演的是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角色,是信息的控制者,是在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内各个环节的制作者和传播者;而“音乐传播把关人”则不仅对音乐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还利用这些音乐信息促使音乐得以传播并获得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1]音乐传播作为大众传播一个分支,其传播过程中“把关人”也存在于各个不同的环节中。各类音乐信息经过各类传播媒介的渠道传播给受众,而音乐类选秀节目就可以视作是传播媒介中的一个“把关人”,对于音乐传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第一,音乐类选秀节目中所选择的的音乐对于音乐传播具有导向意义。节目中选手所选择的歌曲很容易成为时下流行的热播歌曲。例如,据四川日报网报道,2013年暑假各大卫视选秀节目火爆荧屏,吸引了全国上亿观众的关注。8月28日从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获悉,作为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北京卫视“最美和声”三档选秀节目的数字音乐官方合作伙伴,该基地旗下的咪咕音乐首发全部歌手的参赛歌曲,提供正版数字音乐的试听与下载,目前下载量已超过千万次。[2]这说明选秀节目正在成为音乐传播过程当中影响音乐作品传播范围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可以有效地与数字音乐产业结合,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值得一提的是,经由节目传播给受众的音乐不仅包括歌手所选择的演出歌曲,甚至包括节目包装所采用的背景配乐都有可能受到大众的喜爱,并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第二,音乐类选秀节目对于传统经典歌曲的传承同样具有导向意义。首先,一些经典歌曲的改编具有创新意义,使传统作品更符合当前的受众审美习惯。例如,在《我是歌手》中羽泉组合对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大地》等经典流行歌曲从配器、节奏、和声配置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使一些经典歌曲重新走进受众的视线,而且更符合当下时代受众的审美节奏,对于继承传统经典音乐作品很有借鉴意义。

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是需要创新的,在传播传统文化时,为了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世人所知,与当代时下人们的文化习惯相结合,使之更广泛地为世人所知,更有效地为世人所用,所以适当的创新是必然的。正如德国学者伽达默尔所提出的视域融合理论中所说的,任何一个企图去理解接受历史艺术作品的主题都必然带上他所处时代的精神,他那个时代所关心的问题。[3]并且,在清朝时就有对于传统作品加以创新并继承的先例,戏剧理论家李渔曾提出戏剧通俗化的理论,他认为采用古代剧本,必须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修改,使之适应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这一观点,在当前面对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时可以采纳。因为社会变化了,受众审美习惯与心理需求也在随之而改变,自然而然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要求也在变化。

但值得提出的是,在音乐产业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改编使用经典作品往往会涉及到音乐作品的版权问题,为了形成良性循环,节目组及选手们应该更注意保护原作者的版权。同时,也应从制度上更加完善对于版权的保护规则,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和完善更规范化、产业化的音乐传播。

与此同时,节目中一些民族歌曲或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歌曲,如果得到节目中导师的肯定会给受众造成影响。例如,在2013年《中国好声音》中,哈萨克族选手塔斯肯演唱了哈萨克族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得到导师的充分肯定。这种态度会对受众起到一定引导的作用,有利于保护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

在曾遂今老师《音乐社会学教程》中谈到:“音乐传播把关人”则不仅对音乐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而且还利用这些音乐信息,促使音乐得以传播并获得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正因为它以某项利益为目的,往往人们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中,容易忘记“游戏规则”,忽视了音乐著作权人的权利,凸显出音乐传播媒介优势中的霸权心理,因此,也就最可能目无法纪、违法乱纪,直接施害于音乐著作权人。但是,音乐传播把关人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均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因此,它们负有法律责任。[4]笔者认为,音乐类选秀节目中的“把关人”不仅仅要将“音乐商品”销售出去,更重要的是保护音乐,传播音乐。节目主办方在选拔优秀歌手的同时,应该考虑其作为“把关人”的角色而不只考虑到市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给经典作品的传承提供一个有效平台。

2 受众审美习惯对节目本身具有反作用

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受众已经成为了核心,所以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节目制作时会更多考虑受众的因素,因此,受众的审美习惯对于节目所具有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大众直接参与的民主化体现

首先,在当下的众多音乐类选秀节目中,大部分的选手都来自于民间,没有经过娱乐工业的包装,与众多受众一样平凡,这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使观众更容易将自我代入节目中,从而产生共鸣的审美体验。每个平凡的选手都有均等展示机会,均等的成功机会。电视娱乐在经历后现代性的转变,去中心化的形式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更广泛地体现出来。例如,新媒体的微博信息,使得每个人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都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甚至传播者。而在选秀节目中的选手很可能今天还是邻家姑娘,经过媒体的集中宣传,他日就成为明星。这使得许多观众很容易产生移情体验,很容易引起许多与选手有着相似梦想的受众们的共鸣。所谓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题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深深地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所吸引,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界,由此达到鉴赏主体与艺术形象之间契合一致,物我同一,物我两忘。[5]达到共鸣的效果之后,受众就更容易接受节目中的内容。

其次,在音乐类的选秀节目中,都存在着一个环节叫做“大众投票”,一方面这个环节会对节目结果产生直接影响,由观众决定选手们的去留,使受众产生更强烈的参与感。另一方面,这一环节也使得受众从更深层次感受到了遵守制度、服从民意的宪政精神的可贵之处,可以视作是一种民主化的具体体现。[6]由此可以看到,虽然这只是一个以娱乐功能为主的选秀,但也从深层面体现出了社会民主化发展的一个结果。

2.2 受众需求对于音乐类选秀节目内容的影响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电视节目似乎完全沦为了受众的娱乐品。节目制作方往往片面追求节目收视率,刻意迎合受众了娱乐心理,最大化追求节目的娱乐功能,忽略了电视节目作为艺术一种形式,其第一特性应该是审美性。例如,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往往忽略了音乐层面的内容,而设计一些与音乐无关的部分,如选手的经历,第一,其经历的真假值得考究;第二,过度渲染经历难免有过分“煽情”的嫌疑,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对于歌手歌唱本身的评价,脱离传播音乐的初衷。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工业决定着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成了一种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8]。文化工业给人们提供娱乐和消遣,而并不提供思想和对现实的真实性认识,使得人们在松弛的心境中,心安理得地接受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正如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所认为的,文化工业在大众传媒和日益精巧的技术效应的配合下,大肆张扬带有虚假光环的总体化整合观念。将情感纳入统一的模式,纳入巧妙包装的意识形态,使人的个性无条件地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和肤浅化的审美趣味之中。[9]

2.3 低俗化倾向

由于过度迎合受众的娱乐需求,节目难免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刺激观众的感官刺激,而选取一些“雷人”的节目素材播出。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节目低俗化的倾向。例如,有的选手为了博取受众关注,不惜做出一些出位的行为令人咋舌。商业机制下的艺术进入日常生活,文化完全的大众化,受众群体过度追求艺术的娱乐功能,以获得刺激获得快感而逐渐忽略其内涵,深度等方面的问题,也许正是这样的负面心理滋养了种种的低俗文化产品。大众传播文化中的通俗化更侧重于“平视性”,博取受众的好感,对于节目制作底线一再放低,所以节目制作方不能在迎合受众口味的道路上失去自己的原则。

3 结语

在大众传播力量日益强大的今天,音乐类选秀节目数不胜数,所以它对音乐传播所产生出积极作用十分值得关注,以利于其发展走向健康化、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同时作为传播媒介的“把关”作用,要把握好传播内容所具有的导向作用,为受众营造一个更好的审美、娱乐环境。

另一方面,在大众传播媒介逐渐转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过程中,受众对于所传播的内容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其中有积极的一面值得进行更好研究和发掘;也有过度以受众为中心所导致的消极结果,对其进行理性分析与总结,在今后的道路上有助于传播媒介与受众更好地“合作”产生出优秀的节目。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也应该在传播媒介和受众的相互影响中更大程度地放大他们的优势作用。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四川日报网:http://economy.scdaily.cn/cjxw/content/2013-08/28/content_5947635.htm.2013年12月20日

[3]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4]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丁崇琼.作为大众审美文化的选秀现象[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7]张皓.大众娱乐·政治营销·民主——对电视选秀的政治学思考[J].大观周刊,2010,(11).

[8]薛民,方晶刚.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述评[J].复旦大学学报,1996,(3).

歌唱选秀类节目 篇8

十一年前, 湖南卫视歌唱类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红遍大江南北, 引爆了全国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发展的热潮, 随即出现了《梦想中国》《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出彩中国人》《我看你有戏》等一系列选秀类节目。为了顺应潮流, 博取观众的眼球, 几乎每个电视台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选秀节目, 其内容也从单纯的歌唱类转换到各色才艺的大比拼。直到今天, 这类节目还在继续蔓延, 怎样使真人秀节目健康传播, 是电视台首要考虑的问题。

二、我国选秀类节目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模仿性强, 自主创新能力差

2004年,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播出开辟了我国的选秀时代。十一年过去了, 各类选秀节目层出不穷, 内容与形式虽然不断翻新, 但是很多时候都是换汤不换药, 很多观众出现了视觉疲劳, 选秀节目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对于较为新颖的模式, 大多数也都是模仿国外的节目。例如, 近几年来备受观众青睐的《中国好声音》, 这一档节目以只听声音不看人的“转椅”形式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引发了新一轮的收视热潮, 这档节目就是模仿了美国版的《好声音》, 这不禁让我们感叹我国选秀类节目模仿性太强, 自主创新能力差。[1]

(二) 节目失真, 含有一定的炒作性

选秀类真人秀节目最初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 正是因为其大体还原了节目现场。虽然在播出节目之前会对录制的内容进行剪辑、加工, 但是为了限制播出时间, 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到最精彩的部分, 这些工序是必须进行的。但是随着选秀类节目的不断增多, 许多制作方为了吸引观众, 在节目里添加了许多不真实的成分, 如编造参与者的身份、经历等。还有一些制作方的目的并不是通过选秀节目选出人才, 而是为了捧红某个参与者, 如有的节目需要观众的投票决定选手的去留, 花钱买票、票数作假等现象屡见不鲜, 这让我们不禁质疑选秀类节目的意义。

三、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在传播过程中对人们的影响

(一) 放松心情, 日常生活多彩化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 现代年轻人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频率下, 收看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成了人们放松的首选,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 通常会选择时下最流行、口碑最好的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主持人、评委以及参与节目选手的表现都让观众对一个真人秀节目产生不同程度的期待。有些观众还会特别支持一位或者几位参赛选手, 各个选手的精彩表现也会成为大家工作之余的话题, 如果谁还对当下最流行的选秀节目一无所知, 那就太“out”了。[2]

(二) 选手传递正能量

很多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之所以能够备受观众的欢迎, 正是因为许多参赛选手的特殊经历让大家感受到了正能量。这些选手不是明星, 不是科班出身, 甚至家庭贫困, 他们是社会上最普通的阶层, 做着普通的工作,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对梦想的坚持使他们在一些选秀节目上大放异彩, 脱颖而出。这些选手的经历对观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成了一种正能量, 激发人们永不放弃的精神, 努力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 一些选秀类节目的发展与传播能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如何使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健康发展、传播

(一) 对节目规则进行创新

目前, 我国选秀类节目的规则一般都是选手表演, 评委评价, 观众投票, 由观众或评委决定选手的去留, 从节目海选到决赛之夜, 基本都是这些固定模式。这些固定的模式使节目失去了悬念性, 很多观众在节目的中后期失去了观看兴趣。因此, 在制作选秀类真人秀节目时, 要对规则进行创新, 每一轮比赛要有不同的规则, 这样才能更好地考验参与选手的综合素质, 吸引观众的眼球。

(二) 丰富节目的形式与内容

我国选秀类节目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许多曾经受欢迎的节目年年播出, 内容却没有变化, 使许多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许多新节目模仿性强, 看似不同, 实际上却换汤不换药。面对这种情况, 各个电视台应该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属于自己的选秀品牌。对于直接从国外买回来的节目版权, 也应当适当地加入中国元素, 不能为了“保险”而全部照搬照抄。另外, 我国选秀类节目的内容虽然不断丰富, 但是仍然是以歌唱类为主, 应该在此基础上添加小品、相声、舞蹈等多种内容的选秀, 选拔各类人才。选秀类节目的自主创新不仅能够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 也能够使更多的中国元素融入节目中, 有利于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播。[3]

(三) 保证节目的真实性, 坚决打击作假、炒作

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 一部分节目逐渐失去了初衷, 不再单单为了选出优秀的人才, 而是添加了一定的炒作成分。对于这种现象, 广电局的相关部门一定要进行统一管理, 对于目的不单纯的选秀节目要禁止播放, 相关节目组也要对参与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实, 对自己经历造假的选手进行封杀, 防止类似事件的出现。节目的真实性是制作节目最基本的原则, 是对观众负责的基本表现。选秀类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 要记得制作节目的初衷:那就是鼓励大家坚持梦想, 为社会选拔各类优秀的人才。只有保证节目的真实性, 才能促进我国选秀类节目的健康发展、传播。

五、总结

选秀类节目的播出除了吸引观众眼球, 娱乐大众以外, 还应该发挥节目对观众的正面影响, 注重正能量的传播。各个电视台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重节目规则、形式、内容的创新, 在节目中融入本土特色, 传播中国文化。另外, 保证节目的真实性, 对参赛选手负责, 对观众负责, 对社会负责, 促进真人秀节目长足、健康发展。

摘要:近几年来, 我国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快速发展, 内容逐渐丰富。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节目大多数都是相互模仿或者是直接向国外购买录制权, 缺乏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节目内容也逐渐失真, 存在不同程度的作假、炒作行为。针对这些情况, 各个电视台应该对节目规则进行创新, 不断丰富节目的形式与内容, 保证节目的真实性, 促进我国选秀类节目的健康发展、传播。

关键词:选秀类节目,发展,传播学

参考文献

[1]王婷.我国“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3.

[2]王冰.中国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发展的传播学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 2008.

上一篇:学生恐惧阅读的成因下一篇:流量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