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别交际失误

2024-10-08

跨性别交际失误(精选3篇)

跨性别交际失误 篇1

一、引言

在沟通和交流中, 男女往往表现出不同语言风格或语体特征。Coates ( 1998) , Lakoff ( 1975) , Tennen ( 1990) , Gumperz ( 1982) 等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跨性别交际进行分析, 剖析了跨性别交际的历史根源和表现形态。Young ( 2001) 、和赵蓉晖 ( 2003)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跨性别交际失误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John Gumperz的语境化线索 ( contextualization cues) 为理论基础, 主要从话语诠释系统的角度分析了跨性别交际失误现象及其社会文化根源, 指出跨性别交际能力的提升主要取决于交际者对跨性别语境的准确理解以及跨性别交际策略的得体运用。

二、语境化线索理论 ( contextualization cues)

甘柏兹 ( 1982) 用“语境化线索” ( contextualization cues) 这一术语来表示我们在一般会话话语中传达某种超信息的方式。交谈双方通过一系列话语表面特征, 包括语码转换、方言转换、语体转换, 词汇、句法形式变换, 程式化表达方式等, 选择开始、继续、结束会话的不同策略。但这只是一个预设, 实际交际中, 交际者可能会忽略了对方的言语风格或语体特征。交际参与者通常会对正常的谈话语音、语调、节奏和主体有某种预设, 能够随时辨认出某些标志性的主体特征或方向性变化, 同时, 言者作出某种方向性改变时也对他人如何理解这些变化有一定的预期。如果交际一方不明白某一语境化线索的功能, 那他就无法做出适当的反应, 他的理解与对方要表达的意思就大相径庭, 从而错误地判断说话人的意图, 交际失误就会发生。

三、跨性别交际中的交际失误现象分析

男性和女性各有其话语诠释系统, 男性总被认为更为强壮、理性和张扬, 女性则显出柔弱、感性和克制。因此, 男性在理解交际对方时会把对方看成一个理性的经济人, 可能忽略女性感性的一面; 而女性在理解交际对方时则倾向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 可能忽略了男性理性的一面。

( 一) 思维模式不同

社会个体总是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和个人期望, 这种期望反映在对自己的行为模式和社会生活的基准有一个基本的要求, 从而对自己的行为, 尤其是言语行为也会形成一种制约 ( 贾玉新, 2002) 。在某种行为模式的引导和制约下, 我们的个性就会赋予个体一个相当的社会角色, 以适应相应的文化内涵, 男女性别思维模式的差异主要是文化使然, 笔者拟从两方面分析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思维模式。

1.形象—抽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 男女在思维方面表现出各有特色, 女性更擅长于形象思维, 男性更擅长于抽象思维, 形式逻辑推理能力中, 男性在演绎逻辑推理上优于女性, 而女性在归纳推理方面强于男性; 在辩证逻辑推理能力中, 女性运用矛盾律、同一律的能力要高于男性, 男性运用排中率的能力相对要高于女性。Coates ( 1998) 认为, 男性的思维在判断问题时有较高的逻辑性, 能客观的理解事物的本质, 女性思维则具有想象性和故事性, 判断问题时常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易受外界暗示和自己感情的影响。

2.理想主义—现实主义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男性思考问题时总会自内而外的分析, 而女性思考问题时会更多的关注问题的表象, 从而以联想作为思考的起点。女性倾向于采用生动的口头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并且十分关注交流中细节, 比如在沟通中, 交际对方或者皱了眉头, 抬了眉角, 她们就会推论出对方的情绪变化方向和言外之意; 而男性在沟通中常常直奔主题, 言简意赅, 他们倾向于用言语描述基本事实, 传达主要信息, 达到沟通目的。男性在交际中往往会忽略对方的细小动作, 不会考虑到对方的情绪变化, 常不能领悟对方的言外之意。

( 二) 解决问题方式不一致

1.直接—间接

由于在多数情况下, 女性比男性更关注于关系, 而男性则更为关心双方谈话的信息, 女性在交际时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话语方式、话轮转换、言外信息等, 男性交际时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信息本身及其功能上。这样, 即使双方本着同一事实交流, 谈论同一交际信息, 他们所交流的信息类型也很可能是不同的。两性在处理问题时的这种差异的结果之一便是交际失误, 女性在接触到问题时, 总会想到自己何时碰到过类似的问题, 因此首先就会对对方抱以同情的态度, 并让对方明白她是理解对方所处的情境的。相反, 男性总将问题看成是别人寻求帮助的一种请求, 他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为对方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合作—竞争

女性谈话的中心在于那些与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人和事, 她们不愿关注战争、军事、体育、政治、经济和国际商务, 她们关心身边的环境, 那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教育、政策、市场、人居、文化和社会风气。男性往往将竞争意识融入他们的谈话中。

四、跨性别交际失误的修正方法

根据甘柏兹的谈话指示线索, 话语中推论是作为某种确定的结论推断出的, 并且人们能够快速作出推论。我们已经在前一章中论述了跨性别交际失误码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那就是两性语言风格有出入、话语诠释不一致和交际策略有冲突。因此在交际失误处理的过程中, 一方面, 我们对语言单位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 我们要对交际理解进行处理。具体来说, 就是不仅要分析言语行为和情境的共享知识, 还要分析交际参与者之间关系和身份的信息。

五、结语

本文从话语诠释系统角度分析了跨性别交际失误的现象及其原因, 指出对跨性别交际失误修正的方法, 一方面, 交际双方要领会语境提示, 另一方面, 交际者应根据跨性别交际的特征优化交际策略。跨性别交际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沉甸出的数以千年的性别文化是人类文明宝贵的遗产, 我们不应对其妄加褒贬, 而应呵护她, 感激她的存在, 才有这姹紫嫣红, 五彩纷呈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洪刚.跨文化语用学语料收集方法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赵蓉晖.语言与性别.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跨性别交际失误 篇2

从书评介绍层面, 研究主要有:秦秀白的“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时文化透视———评介Grammar and Gender” (1996) 、潘予翎的“评Tannen博士《你怎么就是不明白》一书” (1996) 、李悦娥的“《女性、男性与礼貌》简介” (2001) 等。上述著作从历时的角度、男女性别文化差异角度以及礼貌角度研究语言性别差异, 成为国外该领域中的重要著作。

从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角度, 主要有:宋海燕的“性别原型及其在两性言语交际能力中的反映” (1998) 在以往社会学家以及语言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分别从会话角色转换、话题控制、诅咒语和禁忌语、疑问词、祈使句、礼貌语言六个方面对两性言语交际能力的差异进行了探讨;杨永忠的“论性别话语模式” (2002)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 对性别话语模式进行了专题探讨, 勾划出性别言语模式与性别语篇模式的基本格局。此外, 还有许多学者对言语交际上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冯江鸿, 2003;潘小燕, 2004) 。

二、沉默行为

1.沉默的分类。Sacks et al (1974) 和Levinson (1983) 对沉默做了分类, Sacks et al认为, 在转换关联位置的无言状况分为两种:整轮沉默和轮间沉默。若当前说话人选定下一位说话人自身并停止说话时, 而被选定的说话人并没有发话, 便出现了整轮沉默, 它是具有归属性的沉默, 可归属于某个确定的会话参与者, 这种沉默因具有丰富的意义, 所以, 也称作意义沉默。轮间沉默又有两种情形:当当前说话人结束话轮且没有指定下一位说话人, 有人自选发言或者当前说话人继续发言前的沉默构成空隔;另一种情况便是, 当前说话人结束话轮后, 既未指定下一位说话人, 也没人自选, 而当前说话人也没有继续谈话, 便形成间断。

2.沉默的交际功能。沉默虽然具有交际的功能, 但受时间、地点、身份、认知、教育背景、理解角度等因素影响, 因沉默而导致的交际失误也比比皆是。同样, 因为性别的差异, 相同的沉默行为可能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对于男性而言, 沉默往往代表着谦逊、礼貌以及对于所面临问题或者冲突的理性思考, 有时甚至是一种防御性沉默 (即在不清楚对方意图的情况下, 沉默比贸然插话更符合自身利益) 。而对于女性而言, 沉默有时是因为社会角色的压抑, 希望用沉默给对方以体贴、温柔、善解人意的社会期待, 亦或是因为对所交谈对象、交谈内容不理解或是缺乏兴趣。总而言之, 沉默扮演着重要的交际功能, 特别是意义沉默, 往往能够有助于化解沟通障碍, 以合理恰当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情感或者掩盖自身的不满情绪, 最终促进交际有序进行。

三、实例研究—交际失误的原因解读和分析

(一) 社会分工历史不同

(客人们在打牌。女主人一边在忙自己的事, 一边时不时地为打破沉默, 只为说话而说点什么。)

沉默中……

女主人:你们打了几圈了?

客人:沉默中……

一客人:瞧你!一共才玩到第二圈!

本例评析:最开始的时候, 女主人的沉默只是想打破僵局, 表现自己的好客和热情。因此, 女主人想借助当前的活动来和客人们进行沟通, 融入他们, 以便引起话题。于是她便询问客人打了几圈牌:这既可以看做是礼节性的询问, 也可以理解为无意义的对话 (主要目的是引起话题, 从功能上讲, 在本例中问的具体内容其实并不重要) 。客人们的沉默中, 他们其实也可能会揣测女主人问题的用意。客人们可能会想到:天色太晚了打扰了女主人?快要开饭了让大家早些结束?女主人有事要出去?女主人不想让男主人继续打牌?女主人自己想打牌?或者说,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女主人只是象征性地询问等等。因此, 有的客人就会把女主人表示关心或者只是想引起话题的询问理解为一种暗示:你们打得太久了, 该结束了。对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女主人喜欢多管闲事有了根深蒂固的思维认定, 直接给出了女主人不耐烦的态度。这表明, 同样是沉默行为, 因为身份、立场等不同, 完全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冲突, 从而导致谈话变得不友好, 沟通出现障碍。

(二) 谈话目标的理解目的不同

(女主人在家洗碗、拖地等)

女主人:你能不能也做点家务事?整天就知道在外面瞎忙, 家里能稍微管一管吗?

男主人: (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或者太累, 直接沉默)

女主人:你是木头啊一言不发?就算是木头, 掉地上也会有一声响。你说你……

男主人: (继续沉默)

矛盾升级, 女主人也变得沉默……

本例评析:很多社会调查夫妻之间家务劳动分工的研究发现, 妻子们普遍反映她们并不反对多承担一些家务, 认为自己多做一些也无妨, 但对丈夫不闻不问的态度却普遍表示不满。。在这里, 丈夫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在于义务承担的应然主体, 但是却忽略了妻子的心理需求, 即丈夫的关切和理解。所以, 该意义沉默并没有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反而成为一种逃避问题的手段。第二次沉默是在妻子对丈夫更加不满情绪作出的回应。在丈夫看来, 此时的意义沉默便成为最优选择。最后, 妻子面对丈夫不闻不问的态度爆发了, 表达了其严重不满的情绪, 并因此觉得丈夫对自己的辛苦不闻不问。甚至可能会认为丈夫对自己太冷淡, 心灰意冷, 用沉默的方式表达对丈夫的不满以及对家庭生活的失望。这里, 由于性别差异以及对沉默的理解上的偏差, 本来可以有效沟通的问题成了僵局。

(三) 认知心理的不同

妻子:沉默不语……

丈夫:我说的哪句话又惹你生气了?

妻子:…… (内心稍有不愉快)

丈夫:我怎么了我?每次都这样!

妻子:…… (满心怒火)

本例评析:妻子本来可能并无心情上的波折, 需要的只是丈夫语言上的慰藉。但丈夫的言论从一开始就已经给对话加上背景“又”, 妻子的理解便是“我什么时候已经让你有这种印象了”并且妻子内心会有不管之前自己有做什么已经造成丈夫心理上的疙瘩, 心里既不开心也不愿意明说。因此, 第一次沉默还只是希望得到丈夫的理解, 但第二次沉默已开始对丈夫不满。后面, 丈夫又来一句“炮轰”—“每次都这样”, 对妻子的第三次沉默表示出不理解和很不满意, 妻子态度也由此激化, 交际不欢而散。本来是妻子想撒娇, 想得到丈夫宽慰, 最终由于丈夫对于沉默的认知角度不同, 双方出现了裂痕。

四、关于沉默导致交际失误的思考

1.承认沉默在性别不同情况下交际的差异性。男性和女性对沉默有时存在相去甚远的态度。无论何种交际, 沉默都有一定的交际功能和文化特征。以上列举的只是在日常交际中男女出现较多的沉默状态下的交际失误情况, 也给出了本人的一些浅显原因解释和分析。

2.在常见的性别差异沉默导致交际失误的表象下探究深层次原因。男女的沉默都不会是毫无意义的。问题虽属社会语言学热点问题, 但涉及到社会、文化、人类心理和生理, 辐射到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地位、角色关系、受教度程度等诸多方面。在研究时, 不要局限于某一单一领域的研究, 应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方法, 以期尽可能全方位地认识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3.注重认知心理上的培养。在男性的理解范围内, 沉默意味着无声行动、安静思考和一种威严, 女性要理解男性沉默的背后是一种积极的行为, 所以不要把男性的沉默想象成很糟糕的情况。“女人的最大挑战是, 男人不说话时, 能够正确理解和支持他。女人最容易误解沉默。” (Gray, 1996:69) 男性也得理解谈话内容对女性的重要性, 在交际中尽量减少沉默的次数和时间。男性要摸索女性沉默中的潜在含义;女性要试图意识到男性所追求的直接的说话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交际上的偏差, 达到交际的顺畅进行。

4.注重对沉默的反应。在男性看来, 沉默意味着无声行动、安静思考和和寻找最适宜解决问题方式的理性考量, 他们的沉默并非都是为了敷衍或者对女性的漠不关心, 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寻求最合乎逻辑思维的方式。沉默对于女性而言可能意味着逃避话题甚至表达对他人的忽视和不满, 所以女性总是用各种办法来避免沉默在交际中的出现。女性要理解男性沉默的背后是一种积极的行为, 所以不要把男性的沉默想象成对自己的反抗和冷漠。男性也要理解谈话内容对女性的重要性, 在交际中尽量减少沉默的次数和时间, 并且通过合理的方式, 在尽量照顾女性情绪的基础上, 经过深思熟虑, 提出理性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 双方在沟通上才不会因为沉默而导致沟通的障碍乃至更为严重的后果。

5.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 沉默在性别差异中的理解方式也应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对此概念的把握我们要有一个全局的概念, 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理论。实证研究的缺乏导致我们科学上的不严谨, 我们还应努力去挖掘深思。

参考文献

[1]冯江鸿.英汉赞扬及其应答的性别语用比较[J].外语研究, 2003, (2) :18-24.

[2]李悦娥.《女性、男性与礼貌》简介[J].当代语言学, 2001, (1) :56-65.

浅析跨性别文化交际与应对策略 篇3

男子和女子在语言习得、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往往会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性别文化规则解释、判断和评价对方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这种差别导致了两性之间语言风格、交际规范和交际目的的差异。由此, 相互的误解就在所难免 (贾玉新, 1997) , 就有可能出现交际失误。为了尽量避免交际双方在交流时由性别所导致的误解, 本文就男女在交际模式上的差异和特点, 分析跨性别交际失误的原因, 并提出一些为成功进行跨性别交际所应注意和回避的方面, 以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2 跨性别文化交际中的差异表现

在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对他人的误解并非是听力的问题, 也不是听不懂他们所说的词句。理解的主要误区在于我们搞不懂说话人的真正意图 (Thomas 1983:91) 这一点在两性交流中表现较为明显。大量的相关事实调查表明:由于社会分工、社会偏见和社会权势的不同, 两性语言中的言语差异现象和文化冲突现象十分明显, 大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词汇的使用。

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我个人认为, 两性语言的差异最主要的表现是在用词上。通常女性的语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在言语活动中喜欢使用一些夸张的形容词或副词。例如, 在收到礼物时, 通常会说:“Oh, my god!It is so beautiful! (太漂亮了) ;It is so wonderful! (太吃惊了) ”等一些含有夸张意味的词语来表示自己对于礼物的喜爱。一些形容词如charming (漂亮的) , fantastic (好极了) , marvelous (太妙了) , sweet (甜蜜的) , lovely (可爱的) 等词己经成为女性词汇。相较而言, 男性语言中则更多地出现如damn it, shit之类的给人以粗俗感的词汇, 而这类词在女性语言中是被视为禁忌的词, 正如Jespperson指出的那样, 女性总是“本能地回避粗俗和污秽的语言, 而喜好使用精炼的, 含蓄的, 间接的表达”。

2.2 语音语调方面的差异。

交际中人们往往可以本能地感觉到哪些是男人的腔调, 哪些是女人的口吻 (王牧群, 2002) 。从发音的标准程度来看, 女性的发音相对而言更加标准。比如, 女性更多地使用“We're going to?”, 而男人则常用“We're goin”, 女性的发音比男性更准确、清晰, 男性的发音比较模糊。语调方面, 通常男性的语调比较单一, 常使用语气坚决、肯定的降调, 而女性语调的变化幅度较大。通过对人们日常交流进行研究, 人们发现描写同一事物时男女使用不同语调, 典型的男性话语听起来铿锵有力、坚决果断, 而女性语言温柔、缠绵, 显得软弱无力。

2.3 话题选择。

话题是指交流双方或多方在交流过程中将要谈论的焦点, 是交谈的主要内容。男性和女性在话题的选择上各有其倾向性, 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在话题选择上, 女性偏好谈论家庭、健康、子女教养、时尚、感情等问题, 而男性则更喜欢谈论政治、金钱、体育、科技和性。在谈论不同话题时, 人们表现出了不同的谈话兴趣和心理适应性, 对自己熟悉而又感兴趣的话题, 能够积极参与, 而且反应迅速, 反之则不然。

2.4 句法区别。

Lakoff调查研究认为, 与男性相比, 女性更喜欢用一种试探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喜欢使用疑问句或反义疑问句来表达自己语义上的不确定性, 同时也是为达到委婉的效果。eg. (如:The movie is prettyinteresting, isn't it?) 如果是男性则可能会说“Oh, it's interesting!”一些调查发现女性使用疑问句的次数是男性的2.5倍。而男性则不同, 他们很少运用疑问句, 即便使用, 也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 另外, 男性更多地使用陈述句和祈使句表示命令的语气。例如:Close the windows, now!Stand there!等。此外, 女性会经常采用模棱两可的话如 (I think, I suppose, I'm afraid) 和有声停顿。如well, you know, let me think等表示不确定性, 如当要离开时, 男性会直截了当地说1 must go, 而女性则更可能说I'm afraid it is time for me to be going.女孩更喜欢使用带有can, could, might等情态动词的句子来建议别人去做某事而避免使用生硬的祈使句来发出命令, 同时还会通过使用maybe, perhaps等副词来减弱命令的语气。

2.5 语言风格。

Zimmerman和West (1975) 调查发现男女交谈时, 男性更容易打断别人的谈话, 取得话语权, 而女性多扮演聆听者的角色。同时, 女性讲话特别注意言辞的礼貌和得体程度, 她们对礼貌的要求比男性普遍高上一个档次。在所指相同的情况下, 女性往往选择礼貌程度高的表达方式, 例如她们在请求时常常使用间接请求形式Would you please……?Do you mind……?这在男性看来, 是多余的。两性对语言得体性的要求不同, 所以, 他们的说话方式也有一些差别。比较突出的就是男性话语直白, 女性话语含蓄。女性尤其忌讳对他人直接表示不满, 因此常用委婉的间接表达方式。男性有时就会因此而难于把握女性话语的真正含义。礼貌和克制都可能造成女性话语的委婉和含蓄, 男子很容易根据自己的理解习惯只看字面的意思, 而忽视了女性话语的深层含义, 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3 差异现象形成的原因

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对语言中的跨性别交际有实际意义, 产生交际失误的原因很多, 仅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来看, 大体有以下三种基本情况:

3.1 社会认识度的不同。

语言是一面镜子, 反映着言语使用者的文化和思想意识。由于现实中的社会分工和文化角色的差异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非常稳固的模式:男主外, 女主内;男性应该谈吐大方, 女性则应轻声细语。所以, 男性使用新奇的, 甚至是粗鲁的词语似乎能表现男性对社会固有标准的独立和挑战精神, 从谈吐中体现男了汉的独特气概。反之, 女性如果也使用与男性类似的词语, 就会被人们认为是不符合文雅、娴淑这一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女性标准。由于社会歧视现象的存在, 即使男女从事相同的职业, 人们也往往用不同的词汇或句法结构来描述他们。如:A businessman is aggressive. (一个男性商人精明强十, 进取心强。) A businesswoman is pushy. (一个女性商人争强好胜、好出风头。)

3.2 社会文化的不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社会交际的工具, 语言的使用反映着社会风俗、社会观念和人们性别偏见的态度。受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 长期以来, 男性在政治、社会地位上都处于优势, 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观念渗透到语言中, 造成了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比如Mr.男性婚前婚后都可使用, 而女性婚后随夫姓, Miss变为Mrs.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社会生活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反映, 语言的改变有助于推动社会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在全世界的蓬勃开展, 妇女地位的日益提高, 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在逐渐减少, 出现了英语语言的中性化趋势。

3.3 社会权力分配不同。

Halliday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每个人都占有一定的社会位置, 与他人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言语交际中, 一般来说, 男性处于强势、支配的地位, 而女性则处于弱势、受支配的地位。“权力”问题成了男女在言语交际中性别差异的体现, 是产生言语交际不平等的根本原因之一。处于优势一方的男性在两性言语交际中总是占统治地位, 左右和影响谈话, 控制话题, 习惯打断对方的谈话, 以此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与自信。而处于劣势一方的女性则显得被动、沉默、有耐心、贬低自己等。

4 应对策略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减少差异, 使跨性别交际有效沟通呢?

4.1 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

一般情况下, 我们总是从自身经验、自己的角度来评价他人。对大多数人来说, 忍受信念、价值观和态度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绝非易事。对于差异, 我们本能地会有一种抵触情绪。所以, 在跨性别交际中, 一旦我们对异性之间的交流感到困惑,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暂时停止从自己角度出发判断异性的话语行为。只有承认性别差异的存在, 才能客观看待异性文化, 更好地了解对方。

4.2 增强理解与沟通。

性别文化是指社会为不同性别所规定的信仰、价值和行为的体系, 是社会为不同性别的人们所分别限定的所思、所为、所言、所觉的范围。不同体系和范围的人们都有一套处理资讯的特殊方法, 在跨性别交际的过程中, 彼此误解对方的思考方式, 这是很常见的事情。由此可见, 要达到满意与成功的跨性别交际, 首先必须理解和尊重互动双方的文化知识以便修正自己的思想举止, 并进一步试着配合另一方的交际方式。只有这样, 有效进行跨性别交际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4.3 建立男女平等交流的大环境。

社会中的性别歧视逐渐形成了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而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又进一步凸现了人类社会中的性别歧视, 进而又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语言性别差异, 如此下去就变成了一个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始于语言、终于语言的循环, 因为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要做到良好的跨性别交际效果, 根据这一循环, 我们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男女平等交流的外部环境。从而慢慢带动整个循环的良性化。

结束语

两性之间在话语风格方面存在着不少差异, 就好象是共同进行着一场游戏的双方却遵循着各自不同的规则 (赵蓉晖, 2003:269) 。我们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跨性别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的差异, 尽量减少这些差异给异性之间的交际带来的困扰, 甚至可能引起的误解和对立。因此对男女之间的差异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尽量注意两性之间在交际过程中所遵循的不同原则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 彼此尊重、相互包容, 从而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Lakoff Robin:Language and Wanan's Place[M]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5

[2]Thomas, Jenny: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 1983 (1) [3]Coates J.Women, men and Language.Second edition.Longman:London&New York.1993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5]王牧群.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5) .

[6]顾嘉祖, 郑立信.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上一篇:全数字张力控制系统下一篇:翻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