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体验(精选12篇)
心理体验 篇1
当节律和节奏同时出现时, 有某些流派主张节律是物体运动的节奏和规律, 前者包含后者。近几年生物节律、人体节律等词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 国内外日益增多涉及到节律的文献, 让我们逐渐了解节律是人体与生俱来的。 脉搏的跳动、血液的流淌甚至到细胞的运动以及生理周期的变化等等无不说明了人体无处不在的节律特点。
但在音乐领域对节律有着不同的理解, 音乐学中的节律特是节奏和律动的简称。 当节奏响起, 跟随其身体律动, 通过节奏稳定的进行, 引导身体律动。 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 产生了关联等等, 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这种以音乐为手段对人体生理或心理进行干预是新兴学科音乐治疗的主要方法。
音乐治疗可干预人群较多。 医院康复科、心理科、疼痛科等、心理诊所的咨询师等、老人、孕妇、特殊儿童等, 都是音乐治疗的目标人群。
1 节律
1.1 人体节律
人体节律是人体的周期性变化。 包含智力、情绪、体力、脉搏等多方面。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智力、情绪、体力都有较准确的周期。 每个周期的波峰, 人们会精力充足、情绪高涨, 而波谷则力不从心, 情绪较差。
人处于周期波峰时, 思维敏捷, 记忆力好, 体内免疫功能增强, 故工作效率提高, 发病机会也可减少。人在周期波谷时容易疲劳、做事拖拉, 注意力不集中, 判断力降低等。临界日对人们的威胁较大, 这时, 人体处于频繁的变化之中, 做事粗枝大叶, 容易出差错事故, 感染疾病的机会增多。
1.2 音乐节律
音乐是表达人类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旋律、节奏、调式都是音乐的基本要素。 1) 节奏: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 有规律的进行。 根绝节拍的强弱关系有规律周期性的进行是节奏的最大特点。 2) 曲调 (旋律) 。基于节奏的基础上, 将乐音组合形成曲调, 是音乐的首要要素, 也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3) 调式, 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 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 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 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 称为调式。 可以看出音乐节律和人体节律最大的相同点就是有规律、周期性的进行。
2 音乐治疗的方法
音乐治疗是通过音乐手段对来访者进行身体或心理的干预治疗, 是临床医学的辅助治疗手段。 音乐治疗用途广泛, 不仅可以在医院相关科室里做辅助治疗, 也是心理咨询师们日益重视的一种心理干预手段。 现代音乐治疗方法主要有接受式、即兴式和再创造式。
2.1 接受式音乐治疗
来访者不用参与音乐活动, 以聆听音乐为主要手段, 通过音乐肌肉渐进放松、引导想象等手段对其心理进行干预。
2.2 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
器乐即兴和口头即兴。 治疗师通过来访者随心所欲的乐器演奏中, 针对性通过乐器进行干预。
2.3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
分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两种, 通过让来访者听、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等方式进行干预。
3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对人体节律干预的实际应用
再创造音乐治疗法是音乐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是指在欣赏音乐的同时, 还要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 引起各种生理、心理体验,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再创造式音乐治疗中, 有很多节奏性强的音乐活动可以用于心理体验。
3.1 鼓圈
活动形式:少至3 人, 多至上百上千人围坐成圆形, 敲击有调或无调打击乐器 (以鼓为主) , 通过集体演奏节奏或旋律进行干预。 这种形式以集体节奏干预为主, 通过引导师的引导, 做节奏“表演”。通过以词汇、程序化、人际的具体选择, 做针对性的设计、体验。 通过SCL90、抑郁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以及访谈法做活动的前测后测数据统计, 了解节奏体验前后的心理变化。
活动设计:1) 破冰。 颤音的传递, 使各位体验者互动, 知道眼神交流确定传递以后才能接下去。 通过活动能看出圈里的人际关系、性格特点、以及促进体验者之间的交流。 成员在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的行为特征和人格特点生动地表露无遗。根据破冰做出评估, 设计第二环节。2) 主题鼓圈。 选择 “我的一天”、“我想去看看”等中性主题, 相对适用于圈内的大多数人群。 通过引导师的引导, 从舒适的慢节奏到快节奏再回到慢节奏, 使参与者有较明显的节奏体验, 从音乐节奏律动中体验情绪变化, 在不太想动的慢节奏中, 引导师引导整体节奏一点点变化直至到情绪的最高点, 把所有的不愉快情绪发泄出去, 忘记了烦恼、忘记了自我, 只有鼓圈的节奏陪伴, 再慢慢回到舒适的慢节奏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节奏体验方式。
3.2 奥尔夫活动 (声势、节奏游戏)
活动形式:以20 人一下小团体体验为主。 治疗师带领成员发现身体声音, 如:拍手、拍腿、跺脚、声音等。 通过敲击身体不同部位或各类人声模仿而发出的声响组成节奏组合。 通过SCL90、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访谈法做活动的前测后测数据统计, 了解节奏体验前后的心理变化。
活动设计:1) 破冰, 声势问候活动。 治疗师教会来访者声势, 两两一组面对面做声势问候 (你好) , 节奏做完, 顺时针走至下一伙伴重复声势活动向下一位活动做声势你好问候。 通过活动, 推动体验者在节奏中主动向前, 推动人际关系的发展。 治疗师也能从活动中做基础评估。2) 身体打击乐。治疗师设计身体节奏组合, 动作从个人自己学做身体节奏组合, 到两人互动式合作完成节奏组合, 到最后集体互动式节奏组合。 过程中每个人的心理、动作、表情等等都从不熟或内向开始, 到两人合作, 不能不进行人际交流, 到最后和所有人一起交流, 个体从不熟到熟的环境里将会有较大的心理变化。
每次合奏之后都由治疗师引导进行讨论, 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对他人演奏的感觉, 这样每个人在小组中的行为表现就能得到及时直接的反馈, 同时, 这也是一个学习适应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很好的机会和环境。在团体治疗中, 通过建立起良好的治疗关系, 以及帮助被治疗者利用自发随意的演奏来抒发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音乐的节律变化在变化过程中不断影响人体生物节律, 通过共振逐步使得人体生物节律和音乐节律达到一致, 这和物理学共振原理是相同的。 在节律引起身体节律共振同步后, 音乐节律则能通过人体生物节律对心理产生影响。 如快速振动会加快心脏跳动速度, 加快细胞运动从而使人兴奋。 通过音乐节律变化对人体进行积极资源强化, 强化体验。如特定声音的频率和节奏能够通过“谐频代谢”作用有效的加速儿童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情绪改变会影响干细胞功能, 进而影响身体组织的免疫功能。因此良好的情绪体验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好处, 医学界也可通过此方法寻找治疗情绪病、抑郁症或焦虑症等精神病症的方法。
4 音乐治疗对人体节律干预带来的心理体验作用
4.1 通过音乐治疗, 改善人体节律的不规律性
影响人体节律的因素有很多, 如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 随之带来的是情绪的变化、体力的变化。 亚健康人群、抑郁、焦虑人群也随之呈现增长趋势。 通过音乐治疗活动, 运用和人体节律想似的音乐节律进行心理和身体的干预, 能使参与者在音乐活动中, 治疗性的节奏乐器练习有助于舒缓和减轻压力、改善免疫系统, 并使情绪得到表达等益处。
在音乐治疗中, 鼓是一种受欢迎的乐器, 它不仅仅是节奏乐器的代表, 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它能让任何没有乐器经验的人快速上手。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中, 节奏活动的益处来自其有规律可循, 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一般信息处理能力的大脑。“节奏可以预测, 并提供了一个时机把握机制, 这是许多来访者薄弱的地方”Beth Abraham音乐神经功能研究所的所长康尼·塔美诺 (Connie Tomaino) 表示。 该研究所综合神经学、康复学以及音乐-大脑的理论, 重点研究音乐促进健康的力量, 并加以应用。 有助促进天然抵抗力和提升专门对付癌细胞的白血球的活力, 比任何以药物抑制病情更加奏效。
4.2 通过音乐治疗, 改善人体情绪节律
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是考量一个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是节奏、旋律对人心理作用的主要体现, 它能够消除人的抑郁情绪和紧张、烦躁的心情, 调节人的情绪。 节奏的变化, 激发人体细胞, 产生共振, 给人们带来快感, 可以释放压力, 驱逐忧郁的情绪和思想, 振奋人的精神。这种直接的心理作用, 要比其他方式效果更明显, 更能触动人的心灵。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证实, 音乐是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脑皮层, 影响人的神经结构。 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是考量一个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音乐活动一般是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的, 强调的是集体的参与性, 这种共同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密的合作关系, 在这种环境中参与个体会有安全感。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人交流、分享, 相互学习与人合作的技巧, 这种在音乐中寻求合作的理念会延伸至工作和生活中, 有助于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 音乐中所蕴含魅力和愉悦感能够感染每一个参与者, 使其抑制对和谐音乐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和冲动, 并能吸引那些不愿意参加群体活动的人。
5 结论
在音乐治疗过程中, 旋律、打击乐节奏、律动都是重要的辅助治疗工具, 只有更好的把音乐的各种元素和人真正结合到一起, 感受音乐节律对人体节律的影响, 才能更好的强化来访者的积极心理体验, 促进来访身体的健康发展。
心理体验也是音乐治疗的精髓之一, 通过心理体验的变化激发体验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及自愈能力, 对于医学界如癌症疼痛管理及增强免疫力等难攻破领域也势必能起到借鉴作用。
同时对于用音乐活动来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人们健康水平, 特别是提高音乐治疗适应人群的生活质量而言价值和意义尤其重大。
当今社会心理障碍人群较多, 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导致的身体受损案例屡见不鲜, 在社区、学校进行音乐治疗干预, 缓减亚健康人群的心理压力、对其心理援助也将起到重大作用。
摘要:每个人从诞生的那天起, 直到生命终止, 都存在着体力、情绪和智力方面的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变化被称为人体节律。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体节律会发生变化, 如睡眠周期越来越短, 脉搏速度的减少等。节奏是音乐的四大要素之一, 通过音乐节奏对人体节律的心理干预是本文探索的目标。本文阐述音乐治疗如何在来访者心理体验中应用, 以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为例, 分析音乐治疗对来访者心理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节律,心理体验,音乐治疗
参考文献
[1]罗素·福斯特, 里昴·克赖茨曼.生命的季节:生生不息背后的生物节律[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2.
[2]王祥国.神奇的人体生命节律[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2.
心理体验 篇2
淮阴区 韩桥中学张华芹
一、设计理念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Huebner 跨国对5544 名青少年的调查结果发现大约11%的被试满意度在中等水平以下,甚至较大比例的被试对家庭不满意(17.6%)和对学校不满意(22.8%)。对生活的不满意可导致一系列的负性后果,包括学业成绩不良、退学等。在我国,城镇初中生中较普遍地存在对身边的幸福习以为常、视而不见,遇到小挫折便抱怨生活、一蹶不振的状况,从不断上升的初中生自杀事件中便可见一斑,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值得我们思考。
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如何使人们感到幸福和快乐并不等同于对消极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研究。体验幸福的能力是需要学习和培育的。
本课引导学生了解他人的疾苦,体验自身的幸福,同时帮助学生全面认识事物,懂得以积极的心态看事情,懂得付出也是种幸福。以提高学生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令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无疑会对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在了解他人疾苦的过程中,体验自身的幸福。
2、让学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事情,懂得付出也是种幸福。
3、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体验、珍惜、感恩身边的幸福。
三、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每个学生准备纸、笔。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歌曲《幸福拍手》
1、老师不顺的一天
师:前天我很不顺,早上刷牙的时候还没看见下雨,等我从二楼跑到一楼去推车的时候却下起了蒙蒙细雨,于是我上楼拿雨衣,拿了雨衣出门,雨竟然越下越大,让我骑车都感觉到困难,想想还是坐公交车去上班好了,于是我又跑到二楼将雨衣换成雨伞。好不容易急匆匆地走到办公室,我看到办公桌上叠得高高的文件啊,备课本啊,胸口就升起一股无名之火,这么多事情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啊。我前天一天仿佛都在跟生活赌气,嫌那糟糕的天气,嫌那没完没了的工作,嫌妈妈总在小菜里放太多盐,嫌自己不断横向发展的脸,和自己再也不能长高的个子!哎,我咋这么背呢?自己一点也不幸福……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的遭遇和想法啊?
2、学生对生活的不满意
师:我们每个人都来想想你对生活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你最向往怎样的生活?将答案写在纸上。
请部分学生发表意见。
(二)看看别人,想想自己。
1、看看别人的生活。
(1)(很多学生提到不满意作业多,学习压力大)师:你们嫌作业太多了,可是你们知不知道有些人正在羡慕你这些作业呢,他们想要上学都很难,即使可
以上学也在很简陋的环境里。我们来看一张图片。(课件展示一张学生在简陋教室里学习的照片)。
师:图片描述了怎样一幅情景?如果你是图片里的那些学生,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生答:(大意:他们在狭小的教室里学习,破旧的课桌和黑板。他们最希望能在像我们这样明亮干净的教室里学习。)
师:看看他们的黑板,再看看我们的先进的多媒体;看看他们拥挤狭小的教室,再看看我们明亮整齐的教室,可能我们从来没想过,能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也是种莫大的福气吧!
(2)师: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课件展示一张几十个学生把课桌当成床,盖着破旧的被褥,一边看书的照片)。
师:图片描述了怎样一幅情景?如果你是图片里的那些学生,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生答:(大意:他们没有象样的床,很多人挤在一起不能转身,被子也都破了。他们想要有宽敞的床和温暖的被子。)
(3)师:其实有些孩子不要说上学,他们连温饱也解决不了。(课件展示一个瘦股嶙峋的外国小孩在街边捡东西吃的照片)。
师:如果你是他,你达到怎样的要求就觉得很幸福了?
生答:(大意:能够不挨饿就可以了。)
师:看了这些,我们还有没有理由去抱怨食堂的菜难吃啊?
生答:(大意:没有,我们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4)师:那些人在温饱的边缘徘徊,可还有些人,他们在生死的边缘徘徊。(课件展示一张印度洋海啸中一位遇难者的照片)。
师:面对此情此景,如果你是图片里的人,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生答:(大意:希望亲人回到身边,重建美好家园。)
(5)师:大自然制造的灾难夺去了他们的家园,和家人的生命,我们人类自己制造的灾难也给很多人带去了伤害。(课件展示一张在战争中失去亲人,伤痕累累的女孩子的照片)。
师:图片描述了怎样一幅情景?面对此情此景,如果你是那个女孩,你最希望什么?
生答:(大意:希望战争快点结束,希望妈妈依然活着。)
(6)(课件展示一张“千手观音”的舞蹈图片)
生:千手观音!
师:对,这是2005春晚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节目《千手观音》,他们的动作这么优美,但你们知道这些舞者都是群什么样的人吗?
生答:聋哑人。
师:生活对他们很残酷,如果你是他们的话,你最大的渴望是什么?生答:(大意:能够听见声音。)
师:对啊,哪怕是听一回千手观音的音乐也好啊!
2、讨论:看了这些图片后,与他们相比, 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答:(大意:与他们相比我们太幸福了;我们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他们想要的我们都拥有等等。)
3、寻找幸福的理由。
(1)师:我们已经发现这些人的梦想,正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可见,我们身边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对幸福的体验。看看别人,想想自己,我们很幸福了;同样的事情,我们换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内心也会幸福许多。前天晚上,我着急地备课的时候,我妈妈轻轻地在桌边给我放了一杯热牛奶,我那时突然觉得自己一天的抱怨都很傻,早上下雨刮风我就可以马上改换另一种交通方式,坐车去学校,我不是很幸福吗?我上公开课,工作压力很大,但学校这么多热心的老师帮我出主意,学校提供给我这么好的条件上课,我不是很幸福吗?妈妈烧的菜虽然咸了点,但这世界上能吃到热腾腾红烧带鱼的人能有多少呢?这样一想,我心里舒坦了,一天的怨气仿佛也烟消云散了。同学们,你们也回过头看看你对生活不满意的地方,不妨换一种心态去看,给自己找个幸福的理由呢!
(2)师: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自己幸福的理由。(背景轻音乐)(五分钟后)把你刚才想到的记下来。
师:请几个同学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你幸福的理由。
生答:(吃饱、穿暖、学习条件好、父母关爱、虽然很迟回家,但在学校里能学到更多知识等等。)
(三)寻找幸福的涵义。
(1)师:刚才的同学很好,她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事情,虽然放学有点迟,但在学校里可以学更多东西,她还是很幸福的,原来,只要我们换一种心态去看,用心去体验,身边点点滴滴都是幸福。我们有美味的食物吃是幸福、有亲人的关爱是幸福、有健全的四肢是幸福,那我现在有疑惑了,那些在跳千手观音的聋哑年轻人,他们在刻苦训练,辛苦付出,他们幸福吗?(课件再次展示“千手观音”的舞蹈图片)
生(部分):他们幸福!
师:他们幸不幸福?为什么?同桌间交流。
生答:(大意:因为他们的努力能换来别人的掌声,虽然他们听不到,但是看得到;因为他们的舞蹈出来很美;因为他们的价值得到了别人的认可等等。)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付出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创造新的喜悦的过程,付出劳动就能收获果实,所以他们很幸福。我又想起身边的一件事情,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某某某,现在在某某高中读书,可他不幸患上了白血病,我们学校纷纷发起了捐款,当你从口袋掏出钱的那刻,你幸福吗?为什么?
生答:(大意:幸福,因为我们的钱可能挽救他的生命,因为某某某在拿到钱的时候他也会觉得幸福。)
师:对啊,我们付出爱心,他收获真情;我们掏出钱有可能换来他健康的身体,你幸福的同时也把幸福传给了他。原来,付出也是种幸福。
(2)师:幸福到底在哪里啊,让一首歌告诉我们!
播放歌曲《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
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
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啊,幸福,就在你晶莹地汗水里。
啊,幸福,就在你晶莹地汗水里。
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
她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梦里。
她在精心的耕耘中。
她在知识的宝库里。
啊幸福,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
啊幸福,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
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
漫谈“心理距离”与审美体验 篇3
先来谈谈距离的设置。美感的态度是审美的前提,采用一种美感的态度去观赏事物和艺术,就能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布洛举了一个著名的雾海行船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在大海上遇到大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极为伤脑筋的事情,会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可是如果抛开那些由于危险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把注意力集中在周围景色和风物上——环绕着你的是那仿佛由半透明的乳汁做成的看不透的帷幕,它使周围的一切轮廓模糊而显现出一些奇形怪状的异常美。不同的体验源于观赏视角的转换,后一种审美体验的产生源于“距离的设置”。有了恰当的“距离”,也就有了美感。只要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没有实际利害关系,审美主体不受物役,就能完全把握审美对象,产生诸如“雾里赏花”的审美快感,这就是“心理距离”的作用,可见审理心理距离是艺术的共同因素,是一种审美原则( 见《美学译文》第二期布洛: 《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 。
再来讲讲“距离的二律背反”,也称距离的内在矛盾。“距离产生美”,距离是审美的前提,距离的丧失也就意味着美感的丧失。但是,审美距离本身具有矛盾,有了距离未必产生美,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不会引起美感,所谓“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不即不离”“恰到好处”才是合适的审美心理距离。一方面,距离太近会有丧失美感的可能。比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久居之处无美景”,我们每天看见的事物较难引起美感,这是因为它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太近,“我”与“物”之间是“差距”。朱光潜说:“近而熟悉的事物往往显得平常、庸俗甚至丑陋。但把它们放在一定距离之外,以超然的精神看待它们,则可能变得奇特、动人甚至美丽。”另一方面,距离太远,“我”与“物”之间是“超距”,则会使人对事物漠不关心,打动不了人们的情感,同样也就不能引发人们的美感。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和我们有距离的事物都能和人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引起人们的美感。布洛的审美距离绝不意味着“自我与对象之间的联系被打破到与个人无关的程度”。相反,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越是“切身”,越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兴趣,越能得到我们的理解,也就越能产生美感。这就是布洛的“距离的二律背反”,它是布洛“心理距离说”的核心。
最后来说说“距离的变化”。对于一般美学原则来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他认为审美距离是不断变化的。而此“距离的变化”有三层含义:首先,审美距离因审美对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就艺术欣赏而言,“距离”最近的是戏剧,因为它用极具体的方法把人情世故表现在眼前。这最容易使人离开美感世界而回想到实用世界。于是,就会有戏剧的“分享者”——观众,设身局中而不能自拔。布洛曾给出的典型事例是,一个素来猜疑妻子不忠实的人在猜忌中观看《奥赛罗》时,把戏中的情节与自身生活经验相比照,这样,他和对象间的“距离”太近,结果他只能自伤身世,而无法体验对象的美感。其次,审美距离因审美主体保持“距离”的能力不同而不同。朱光潜认为,艺术家保持“距离”的能力最强。在艺术创作时,艺术家由于能够从切身的利害中跳出来,因而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并且让读者理解自己的情绪。第三,同一个人在审美状态中的“距离”是会变化的。比如,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安德列同娜塔莎结识前后, 由于心境不一, 同是看到了老橡树, 结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安德列在结识娜塔莎之前, 由于心境不爽, 看到了老橡树, 感到它冷酷无情、僵硬丑陋, 那干枯的树枝像是折断的脱皮的手指头; 可是, 后来他结识了娜塔莎,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似乎青春的活力在他心中复苏了。此种心境下, 他又看到了老橡树,所看到的是“暗绿嫩叶的华盖, 如狂似的站在那里”, 老橡树太美了, 成了青春的象征。
布洛认为,在创作与欣赏过程中,作品与欣赏者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需要保持在一个适中的程度才能确保欣赏的效果。而且适中的距离因人而异,受个人自身内在条件影响,包括主体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观念、性格气质以及兴趣爱好、欣赏水平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有的是先天形成的,有的是后天通过教育培养、社会规范养成的。同时,适中的距离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尽相同的,并且同一个人同一次的欣赏过程中,随着对作品理解的深入、故事情节的发展、主体情绪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适中的距离也会有所变化。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和我国美学范畴中的“入出说”,虽然两种审美原则不能划等号,却也有暗合之处,其实质都是对世界的审美态度,在审美体验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 诗人对自然人生, 须入乎其内, 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出乎其外, 故能观之。”这里所说的“出”,就是设置心理距离,“出”就能对生活进行审美观照, 并能获得最大的审美享受。
美学界历来对“心理距离说”的科学价值是有争议的。有的学者认为它并非真正从心理学出发而得出的研究成果,只是对审美心理的一种直观性的描述或设定。有的学者认为它只强调了美的主观性,而忽略了美的客观性;只强调了审美的非功利性,忽略了审美的功利性。我认为,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免不了带有一些片面性。如果用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来解释美的本质,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美是由主观的“心理距离”造成的,因而不是客观的。这无疑是错误的。在我看来,美是客观的,但审美心理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心理距离说”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人们如何获得审美态度的问题。因而,如果我们用“心理距离说”来描述并解释审美体验,即说明客观的美在主体具有何种态度时才会显现出来,则是可取的。那么,在艺术创作过程和欣赏中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的“不即不离”的境界呢?我认为既要求作为欣赏客体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品上下功夫,又要求担任欣赏主体的读者在文化、艺术、道德等修养上下功夫。
nlc202309082141
(一)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为规避粗鄙的自然主义和难解的荒诞不经,通常会采取一些艺术手法来缩短或扩大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以获取“不即不离”的最佳审美效果。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关于文学本质问题的核心观点之一,是把“距离”推远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法。艺术陌生化的核心是要颠倒人的习惯,使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所为的客观事物陌生化,用以改变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东西,使这些客观现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重组,进而得到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现实性极强的小说,其中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一件件,一桩桩,就像生活本来的面貌一样。从艺术上说,也许曹雪芹正是考虑到他的故事太普遍、太平常、太现实,说不定有的读者会把它与真实生活混同起来,所以小说一开篇,作者先编造了一个“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一块大石头和在此经过的“空空道人”的虚幻故事,对于书中主人公贾宝玉,也让他一生下来口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有字迹的玉。实际上,作者是以这样的陌生化的手法,令读者惊奇,使读者在读小说时,既能随宝黛的足迹进入大观园的艺术境界,又能清醒意识到自己是在读小说,从而获得一种审美所必需的不即不离的最佳的心理距离。
诗意化原则在艺术创造中的巧妙运用,是制造心理距离行之有效的艺术处理方法。众所周知,在写实的作品中,如果作者对淫秽的、恐怖的一类生活进行过于直露翔实的描写,那么“距离”必然就会太近,使欣赏者不能进入美感世界而直接进入实用世界,从而引起人的实用欲望或现实情感的激荡。诗意化的手法则相反,使用这种艺术处理即使在写淫秽的、恐怖的一类生活时,也可令欣赏者保持适当的“距离”,从而不会从美感世界退回到实用世界。《西厢记》中张生初和莺莺定情的词是这样的:“软玉温香抱满怀,春至人间花弄色,露滴牡丹开。”这里写的是男女交媾,照理说是“距离”再近不过的生活了,最易引起人的淫欲。但王实甫却把这男女交媾的事用优美的形象、抒情的语句以及和谐的韵律来表现,于是读者完全沉醉在这美好形象的意境中,而不想词句以外的事。不难看出,诗意化的原则不但在诗歌体的创作中,而且在散文体的创作中得到广泛运用,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制造适当的“距离”。
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化原则是使欣赏者保持适当距离的有效手段。一方面, 它运用多重假定性, 在欣赏者心中引起种种幻觉, 使你恍然置身于矛盾交织的现实世界之中。它把光秃秃的台板变成风浪滔天的湖水,把一个手持宝剑的人变成一师劲旅;另一方面,它的一招一式又时时提醒你,这是在演戏。于是,艺术的幻觉使你专注于舞台上的人生, 而置实际的人生于脑后,同时演戏的意识又使你不至于混淆了舞台人生与实际人生。这样, 欣赏者就在艺术与人生之间拉开了距离, 保持着不即不离的关系,因而步入艺术欣赏的胜境。
“幻中求真”艺术处理也是缩短距离的常用手法。在一些描写非现实人事、情景的作品中,作者为了避免太过脱离人们的实际生活而造成无法产生共鸣的情况,则往往在描写中加入人们普遍能够感受到的真情实感,来缩短距离。比如《西游记》《聊斋志异》所写人、事、景、物,大都“怪诞不经”,应该说这“距离”是够远的了,但荒诞中有真实,幻想中有情理,从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象征手法在艺术创作中日益受到重视,也归功于它能缩小“距离”。如《老人与海》中,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悲剧,不仅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强大,而且暗示着人类命运的艰辛。还有如高尔基的《海燕之歌》、卡夫卡的《变形记》等都运用了象征意象,赋予作品深刻的寓意,开拓了读者联想、想象的空间,从而获得真正的审美享受。
应该说,在文艺创作中设置距离的方式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当然,艺术家采用这些艺术手法并不一定是出于设置距离的考虑,而仅仅是创作的需要,但却在无形中为欣赏者心理距离的产生埋下伏笔。艺术家的创作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作了铺垫,但要获得“不即不离”的理想效果,欣赏主体的因素也至关重要。
(二)
康德说:“一个自然美是一个美的事物,艺术美则是对一个事物的一个美的表象。接受美学认为,对艺术来说,作品并不是完成了的事实,一个完整的审美欣赏过程并非止于作品。审美的实现需要欣赏者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最终完成。审美主体会以自己的视角审视作品,经过个性化处理后的作品可能与作者创作的本意不完全一致,原因在于其中溶入了欣赏者个人生活、情感体验和审美经验。
马克思说: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艺术与审美距离离不开情感的激荡和趣味的觉醒,同时审美主体不得不了解审美对象的特性和意蕴。对于一首诗、一幅画、一段乐章,我们如果没有足够的了解、经验的碰撞和意趣的同步,那么情感的共鸣就无从谈起,更无法欣赏,其结局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把费谢尔的《无题》拿给不懂得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人看,那他可能只会看到怪诞变形的图案和扭曲线条的错杂而一头雾水;把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拿给不懂得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人看,那他也许只能看到圆形和方形的杂乱拼贴而不以为然。只有被初恋深深伤害过的人才会真正地欣赏和体会Jay《轨迹》中略带哭腔的深情唱法和凄美旋律渲染的唯美氛围,只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虐心爱侣才能深刻感受“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肝肠寸断和无尽悲怆。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经验越丰富,便越能融入艺术作品,越能发掘创作者的想要传达的欣喜从而更好地欣赏。审美主体自身经历的不同,欣赏的角度和获得的美感也不同。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在情侣看来是对心爱之人的惦念;在悼亡的游子看来则是世情冷暖的感慨;对于在古代文学方面有才情的人而言,因为他深谙东晋张华的《博物记》中鲛人对月垂泪和干宝《搜神记》中人鬼恋情中女主化烟而去的典故,在他看来这两句诗反映了良辰美景的伤逝和无奈;对于研究宗白华美学的人而言,他一眼便看出《锦瑟》诗中的“烟玉珠泪”营造的是美学上的“空灵”意境,这种空灵之美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展示的是超越时空的莹洁灵魂。
nlc202309082141
对于美感经验,一方面我们要忘记现实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不能与生活经验分离;既要忘我投入,又不能忘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验。优秀的欣赏者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好距离的矛盾,在审美欣赏中得到完美的演绎。明代汤显祖创作了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之一的《牡丹亭》。设想一位生于传统家长权威背景下的女子,她追求自由恋爱却遭到家长的阻碍和逼迫,不得不放弃真爱,只得与父母选定而自己不喜欢的男人结婚,饱受痛苦,让她来演这部戏,一定能比别的女子更能了解杜丽娘的境遇和情感。戏剧中的故事越和她的既有经验相符合,她的体会便越深刻。从常理来说,她肯定更能欣赏《牡丹亭》。然而事实不尽如此,和自身相仿的故事情节,最易勾起她自身处境的回忆,她会忘记此时正在演戏,忘记品味剧中角色的言行而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她确实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动,然而这种波澜来源于现实的哀怜,并非来自于品味戏剧的美。事实上,她已经无法保持适中的心理距离。假如她能保持住距离,把《牡丹亭》作为艺术来欣赏,尽管以身世的经验来体会,却不为身世所动,不通过戏剧来抒发自己的悲愁,那么她欣赏《牡丹亭》就比别人更透彻。艺术的期望是靠近些以增进了解,保持住距离使美感不被现实经验所压倒。
那么,如何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才能做一名合格的艺术欣赏者呢?
首先,要努力提高艺术修养。文学理论指出,产生心理距离的条件主要来源于作品本身的优秀和欣赏者自身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等。《艺术美学》指出:“假如一个人不具有能听懂音乐的耳朵,能看懂绘画的眼睛,能读懂文字的心灵,他就不能被称为艺术鉴赏的主体。”也就是说,在文学艺术鉴赏中,一个人的艺术修养是实现艺术鉴赏的关键因素。一个缺少起码的文化修养的人,即使让他看“距离”再近的作品,他还会觉得“距离”太远。如果一个人缺乏应有的艺术修养,难以产生必要的心理距离,这样是很难走进文学艺术中去,更难以感受文学艺术的意蕴,难以获得审美享受的。正如鲁迅所说:“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因读者不同而有种种,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这实际上不是从艺术的角度去读《红楼梦》,而是把自己的道德观、世界观等投射到作品中,心理距离消失,带上了直接的功利性。这样,难以用审美态度去观照文学艺术作品,难以真正进入文学艺术作品,即使进入文学艺术作品,也难以感受文学艺术的意蕴和美。
其次,要着力提高鉴赏能力。正如前文所说,无心理距离就是把生活与艺术等同,而心理距离太远欣赏者又无法实现有效欣赏。一名合格的鉴赏者既要走得进又要出得来。在艺术欣赏中,“走得进”,就是带着审美情感进入作品,直接感受人物,与人物对话,感悟人物的情感意蕴;“出得来”,就是不被作品中人物所拘,不停留在作品中,不把自己与作品人物等同,不硬去充当一个角色。从美学的角度说,如果被角色所拘,就是产生了功利;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如果被角色所拘,失去欣赏应有的态度,就不是艺术欣赏,或者说不能实现真正的艺术欣赏。正如鲁迅说过,文学作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就是“因为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当一个角色”。走出作品,用理性对作品进行审视,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审美的超越。同时,还要能做到动情而不迷情。“情感是艺术的生命。”在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总是在激发和调动欣赏着的情感。只有“当欣赏着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线相交或基本一致时,才能实现主客体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实现文艺欣赏目标。“动情”,就是在欣赏作品时必须投入情感,这样才能保证获得艺术欣赏效果;“不迷情”,就是欣赏者不被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所迷惑,保持着一种清晰的意识、理性的控制,自我没有丧失。
再次,要致力实现有效鉴赏。文学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它是作家艺术家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艺术体现,是作家艺术家对生活的高度提炼的体现。也就是说,文学艺术不等同于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混淆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事件时有发生。在中国,一位战士观看戏剧《白毛女》,当演到罪恶滔天的黄世仁压迫杨白劳一家时,因义怒到了极点,竟向扮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忘记了台上是演戏,出现了“开枪式的鉴赏”。出于阶级情感,他无疑是一位好战士,但从艺术欣赏角度来看,他并不是一位好观众。就国外而言,一位军官在观看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时,当演到奥赛罗听信伊阿古的阴谋,用双手掐死了他美丽善良的妻子苔丝德蒙娜时,军人拔出枪,打死了扮演伊阿古的演员威廉·巴支。军官醒悟后,当场自杀。事后,人们把他们埋在一起,立下一座墓碑,上面刻着“最好的演员与最好的观众”。著名作家王蒙说过:“文学既是一个热情投入的方式,又是一个拉开了距离的方式,保持某种客观的心态。”因此,在文艺鉴赏中,欣赏者只有对文艺作品保持适当的审美心理距离,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审美态度。这样,才有利于走进文艺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中,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享受。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心理距离作为审美态度,它有超脱实用、功利目的的一面;但同时并不等于完全割断与生活、实际功利的联系,并不等于彻底排除与主体情感的联系,而是两方面有机统一的结果。它不仅存在于欣赏活动中,也存在于创作活动中,是主体自主性、主观能动性的体现,需要将其置于欣赏、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加以考察,在主体的自主性审美中获得“不即不离”的美感体验。
心理体验 篇4
为了探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性, 以我院2016级电气工程与信息系学生为研究对象, 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比较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和传统式教学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 探索和完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将来顺利走上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对象与方法
(一) 被试
2015年9月~2016年12月, 选取2016级电气工程与信息系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共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90份进行前测, 筛选无效问卷和心理异常的问卷14份。对照班和实验班干预人数各38人, 其中男生20人, 女生18人。
(二) 研究工具
采用信效度较高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该量表由郑日昌等人于2005年编制, 由104个项目组成, 包括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自卑、强迫、社交退缩、社交攻击、性心理、依赖、冲动、精神病、说谎13个分量表, 专门用于评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三) 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实验组成员采用体验式心理健康课堂教学, 教学形式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视频教学、心理游戏等, 对照组则按传统理论讲授为主的形式教学。两组学生均接受前测、后测两次测验。为了控制额外变量,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采用同样主题内容进行干预, 涉及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与挫折应对、恋爱与性心理、人格塑造、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等十二个主题, 并且授课学时一致, 均为24课时。
(四)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作统计分析:运用T检验处理和分析样本数据,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对两组在体验式教学前后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变化进行T检验, 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心理健康水平的9个因子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焦虑、偏执、社交攻击3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的心理健康程度上基本上是同质。教学后T检验表明, 两组在躯体化、自卑、抑郁、社交退缩、偏执、冲动、依赖、精神病倾向8个因子上实验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 实验组焦虑、社交攻击这两个因子得分也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没有达到显著的两个因子上, 实验组的均值也比对照组要低, 这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后心理健康状况比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 也就是说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心理健康课比传统教学的心理课更有效。
对两组各自前后测T检验结果表明, 实验组在经过体验式心理课堂教学后, 在性心理障碍和强迫两个因子上, 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P<0.01) , 在其他因子上, 差异极其显著 (P<0.05) , 这说明干预有效, 三个月的体验式心理健康课短期内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照组前后测的量表得分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在进行以传统教学的心理健康课后, 对照组在12个因子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性心理障碍、冲动、强迫这3个因子上有所改善, 但是改善还达不到统计学水平, 说明对照组即以传统教学的心理健康课程在一个学期的上课后并没有达到明显效果。可见, 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心理健康课能提高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体验式心理健康课比传统教学的心理健康课程更有效。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三、讨论
(一) 体验式心理健康课能提高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
从实验组的前后测对比结果来看, 经体验式心理健康课干预后, 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焦虑、自卑、抑郁、社交退缩、社交攻击、依赖、偏执、冲动、精神病倾向这十个因子上有了极其显著的效果, 在性心理障碍和强迫两个因子上有显著效果。在实验前, 实验组除了在强迫、冲动、精神病倾向这三个因子上分数低于全国常模水平外, 其余九个因子分数都高于常模, 在实验后, 十二个因子分数都低于常模水平。这表明体验式心理健康课能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在高职院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课程, 部分老师也照本宣科, 再加上师资力量良莠不齐, 课时及教学资源等因素的限制,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只开设了心理健康的选修课, 而不是必修课, 不能保证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得到心理健康课程的辅导, 更别提对课程改革融入体验式教学了。所以在高职院校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很有必要, 不但能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更能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 与传统教学的心理健康课程比较, 体验式心理健康课更有效
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结果来看, 实验组后测在十二个因子上都显著高于前测, 对照组的前后测在十二个因子上差异都不显著。尽管前测中, 实验组均值高于对照组, 且三个因子差异显著, 但在后测中发现, 实验组十二个因子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 在三个月的教学里, 传统教学的心理健康课程并没有达到显著的效果, 而体验式心理健康课明显很有效。经过对湘潭几所高职院校的实际调查, 我们发现, 高职院校大部分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研室, 以大班教学, 教师讲授灌输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并不受大多学生的喜欢, 大多学生都是抱着拿学分的态度来上课。实验组采取的是体验式心理健康课, 其优点是以学生为主体, 具有活动性、趣味性、体验性的特点, 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参加活动体验、感悟分享、整合运用, 认识自己, 从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学生也更喜欢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这也进一步证明了, 与传统的心理课程相比, 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心理健康课更有效, 不但关注知识获得, 更关注学生的感受, 能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 外践于行, 更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 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不断提升授课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在开展体验式教学中, 需授课教师不断学习与提升。改变教师为主讲的方式, 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并设计不同的体验式教学情境, 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需求, 将知识传授、活动体验、行为训练融为一体, 充当活动的引导者, 促进师生与生生互动。
2. 重视体验的分享、讨论和总结
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 要明确主题活动的意义所在, 注重体验的分享、讨论和总结, 教师在学生的分享中也可以适当表露自己的一些感受, 使教学气氛更加活跃, 最后针对学生分享的内容, 进行分析、解释和总结, 将感性的内容提升到理论的层次, 使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内化、整合、提升。一般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是最难忘的,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师生积极互动, 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结论
本研究表明, 在高职院校开设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心理健康必修课能提高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体验式心理健康课比传统的心理健康课更有效, 教学效果更好, 应在今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大力推广。
摘要:为了探讨体验式心理健康课的实效性,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比较体验式教学和传统式教学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比传统心理教学课更有效, 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心理健康教学能显著降低高职新生心理健康量表躯体化、焦虑、自卑、抑郁、社交退缩、社交攻击、依赖、偏执、冲动、精神病倾向十个因子, 提高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职新生,体验式教学,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日昌, 邓丽芳.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3 (2) .
[2]闫蕾, 吴佳男, 丁庆如.体验式心理健康课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6 (1) .
大学心理健康感受和体验 篇5
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课程是最吸引我的课程,听老师讲课不仅感觉学习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够认识自我、调整心态、不断成熟。从这门课程中我受益匪浅,心理课程的每一个课题都很精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自我认知、爱情和面对挫折三部分。
认识自我可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我们都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别人的个性与喜好,但是却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更不知自己的优势在哪。曾经无数次问自己:没有优势、没有经验,我应该走向何方?生活了二十年,还是觉得自己最陌生,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哪获得自信,更不知怎样去适应社会。
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眼即逝,我却没找到方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巨大差距让我自卑,尽管我一直在肯定自我已有的成绩。通过学习我开始了了解自己的旅程,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悦纳自己。没有漂亮的外表,但是我拥有灿烂的笑脸,朴实大方,同学们也都乐意与我交往;内倾性格让我错过了在很多学院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机会,但是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学习、去享受图书带给我的乐趣;家境不好,但是我可以自己奋斗,更是艰苦的条件锻炼了我在逆境中成长、不断发愤图强、努力进取的个性。也正是普通的外表、坚强的个性让我能够远离社会浮躁的跳动,稳扎稳打,一步步经营自己的人生。我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控制它的宽度。在当下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社会中,我开始寻找社会自我,准确的定位是进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了解自己想要的生活,掌握方向的舵就在自己手中把握,需要的只是努力奋斗,达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统一。其实生活就是如此,就像滔滔东流的江水,相信浪花淘尽英雄。
世界上没有绝对平坦的路,也没有绝对平坦的人生。我们总是在期待一帆风顺的人生之旅,但那只能是我们对美好人生的一种憧憬和期许。没有了挫折、磨难,哪会有风雨之后见彩虹的激动与幸福。人——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挫折是生命的一部分。战胜挫折,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生命历练的旅程,是人生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我们憧憬着眼前是康庄大道,但现实要求我们做自己理想目标的铺路人,做自我梦想家园的拓荒牛。
挫折之于弱者是困境,而对于强者是挑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披荆斩棘,铺就通往理想的路。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林肯,他的总统之路可以说用尽了生命的全部;贝多芬作为一位音乐家,更是经历了耳聋的噩梦,成就伟大的音乐功绩;再如改革开放的领导者邓小平,经历三起三落,最终站在了世界的前端。他们都经历了挫折的痛苦折磨,但是在坚强意志的支撑下走到最后,看到了风雨之后绚烂的彩虹。其实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的抗打击能力比起前人可谓望尘莫及,一次考试的失利让很多人堕落,从此走向灰暗的深渊,更有甚者竟然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大学生,你怎么了?环境在变,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努力地适应环境,在拥挤的空间中寻求自己的生存之地。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激烈的就业压力,我们不能逃避挫折,让亲人去承受无边的痛苦,而是要积极应对挫折,端正态度,运用储备的知识和能力开拓一条通往理想的光明大道。
应对挫折,不妨学习一下驴子的哲学:在生命的旅途中,难免会陷入“枯井”,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然后站到上面去,路就在脚下!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和成长,我们现在有能力应对挫折,完全可以在竞争中做力挽狂澜的弄潮儿。现在的我们,缺少的是面对挫折的勇气、应对挫折的毅力。坚持吧,相信自我,用抖擞的精神意志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目前,我们大学生面对的不仅是自己人生的压力,更应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让我们挺立起民族脊梁,走向世界的前沿。应对挫折让我们学会坚强,信心满满的去创造未来;而情感的经历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层次的成长,理解人生的意义所在。大学生恋情是个幸福甜蜜的代名词,有人说没有谈过恋爱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我对这一观点始终持怀疑态度,对我而言爱情随缘,自在把握。但没想到遭遇爱情也是件很纠结的事,而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感情问题在课堂上也能够取到真经。当时我真的很迷茫、很困惑,不知道如何选择。在听完第一课时的时候我就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是自卑心理让我在爱情面前却步,总觉得他给的我承受不起,是由于自己外貌的不济、家庭环境的影响等。他越是付出、越是主动我就越有压力。不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悦纳自己,没有漂亮的外表,同样可以灿烂的微笑,自信的人更值得爱与被爱。
其实真正的爱情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完美甜蜜,更多的是共处中的磨合、彼此的了解。有人这样经典的形容爱情与婚姻: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没有婚姻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幽默的表达告诉我们爱情不是快餐,是时间历练过的情感沉淀,需要真挚的情感来浇灌,真心的付出来经营。认认真真的恋爱会让我们都变得成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完美。愿我们的爱情能够经得住时间的打磨,困境的历练,就像那首凄美的诗:我愿化身一座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雨打,五百年日晒,只为能看一眼你在桥上走过的身影„„
爱情可以说是永恒不变的话题,更是最幸福的感情。大学中的恋情会有结果吗?需要结果吗?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爱情观也受到国外思潮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向往韩式的童话般浪漫爱情,渴望美式的自由快餐消费。其实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不应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迷失方向、随波逐流。现代的爱情是自由的,但是我们要坚守原则,爱就认真对待,至少在相处的时间段中我们的爱情是真挚的、美好的。《山楂树之恋》让多少人憧憬那纯美的爱情,我们的爱情也该如山泉的水清澈,像空中的云洁白。大学生恋情不能只是因寂寞而爱,更不能把同居当做儿戏消遣。我们的爱情要为彼此着想,经历爱情的我们要不断地成长,在其中懂得去付出、去理解和宽容、更要学会去担当。
谈学生体验式阅读的心理形成过程 篇6
关键词:体验 阅读 心理
教师的引导如同阅读中的一缕东风,抚平学生微蹙的眉头,浸润学生干涸的双眸,如同一只温暖的手,牵引学生领略文字丛林的道道风景。当学生回眸凝望时,才发觉一路浸心,一路沉醉,体味到文章中的酸甜苦辣,回味无穷;领悟到人生之路,千回百转。这一路风景,唯有用心,才能看到风光的旖旎、色彩的斑斓。当阅读由“教”转向“引”,由“学”转向“悟”,体验也随之产生了。
一、东风既来,诱知遣兴
在阅读教学中,课前导入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是唤醒学生阅读欲望的风铃,是奠定解读基调的提纲总领。而引导是教学的根基,是教师摆脱“师本位”关键性的角色转换,是使学生开启体验式阅读大门的钥匙。
1.唤醒诱知。诱知,是运用感官刺激和心灵刺激等多种手段,唤醒学生潜藏的亲历,为阅读内容奠定产生共鸣的基础。为什么要用“唤醒”的手法呢?很多教师拥有惯性思维定式,一味觉得小学生生活阅历尚浅,不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尤其在阅读写景的文章时,往往忽略学生曾有的亲历。其实,亲历并非指学生一定要到过课文所写的景点浏览过,只要类似的浏览经历足矣。如《三亚的落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学生未必都去过三亚,但落日都见过,即使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学生,在高楼大厦的夹缝中,也一定见过美丽的落日,那便是“亲历”。在课前导入中,教师大胆问出:“同学们见过美丽的落日吗?”随即,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事先编辑好的落日图片,最后一张播放三亚美丽的沙滩,进而引出正题:“今天我们来领略三亚美丽的落日。”
2.遣兴引导。遣兴,是杂糅音乐、视频、故事等多种方式,启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欲望。在上面的案例中,当教师点出主题后,便播放起关于三亚的特色歌曲,在多媒体屏幕上切换“天涯”“海角”的巨石照片,包括三亚风景区的照片,使学生沉浸在三亚旖旎的自然风光中,最后切换成三亚的日落照片,点出文章的正题“三亚落日”,帮助学生酝酿阅读的情感。可以说,遣兴引导是唤醒诱知的延伸。诱知,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而遣兴,使学生的好奇心变成兴趣,变成阅读的欲望。
二、初尝体味,怡情动心
经历了诱知、遣兴的铺垫,接下来便步入阅读的正题了。教师的范读、学生的初读,除了解生字、新词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观感,浅尝之,体味文中甘苦,粗掠文中景致;心有所感,而后情随心动。
小学生处于感性思维阶段,对事物的感知主要来自于感官刺激。而阅读这样强调心、脑、眼合一的活动,更需要由感官刺激开始。如前面所提《三亚的落日》,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已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了关于三亚自然风光的图片和视频剪辑,为学生阅读课文奠定了强烈的代入感,也使学生对三亚的蓝天、白云、沙滩、海鸥等热带风光形成了视觉印象。接下来,请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在悠扬的乐曲中,范读课文,语速配合着音乐的节拍,尽量放缓,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沉醉感。学生在声音刺激下,刚才所见的蓝天、白云、沙滩、海鸥等景象,悉数浮现在脑海中,增强了对文字的感知体味。
学生在经受感官刺激后,心理处于活跃状态,内心情感也会随着课文的内容有所起伏,喜文中人物之所喜,悲文中人物之所悲。这时学生便融入到文本世界中,实现了与作者的初次心灵触碰。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入情太深,影响身心发育。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通过向学生交代作者、作品的背景资料,有效地帮助学生控制融入文本世界的“度”,及时返回个人的主观情感世界中,使阅读及时“生情”,也及时“移情”,协助学生避免过度沉浸,使负面情绪破坏了课堂教学气氛。如上文在阅读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初读,由于有一定的情感酝酿,蓝天、白云、沙滩、海鸥等景致突然变得立体、鲜活起来,给学生一种身处三亚之感。
三、解其微末,思其未表
好文章不仅要大气,更重要的是以小见大,以毫厘之言展现朴素的情怀。因此,学生在阅读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察字里行间的细微之处,一个动词、一句质朴的对白,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当文字的表现到达一定境界时,便遵循“尽言之,不如善言之”的手法,在文字背后隐藏一些细腻的情感,给读者留下自行探究的空间。当然学生要读懂文字背后的情感,必得教师鼎力启发。
学生经过遣兴诱知、怡情动心的情感积淀,已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紧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深层次的剖析。此时,摒弃之前的整体感官,转而向文字的细微之处进行解读探究。如《三亚的落日》中,作者写海鸥于低空盘旋时,用了“担心”和“蘸”两个词,写得惟妙惟肖。“担心”表现了海鸥飞得极低,而“蘸”字用得更妙,既写出了海水蓝如颜料,又写出了海鸥翅膀之白、盘旋之低。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探究文字所描绘的画面,那是一幅夕阳余晖映照下的美丽画卷,波光粼粼的海面,海水盈盈流动。这样便实现了将平面的文字立体解读出来。
学生解读文本越深入,想象力、创造力也随之被激发出来。文字作为枯燥的符号,极其抽象,而思想、思维又是具体的影像,怎样将二者黏合起来呢?学生在教师的协助、启发下,在不断探究文本的深层蕴意的基础上,逐渐领悟了作者的写作初衷,而这些并非用文字来表现,而是潜藏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真挚情感。如原例,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三亚旖旎的风光,深藏的蕴意是向读者展现大自然的恩赐,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理解到这一层,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萌生出了爱国之情。
四、出如吾言,乐在沉醉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内化外显的过程。所谓内化是通过一系列范读、阅读、解读,对文本知识有了深层次的了解,甚至与作者形成了心灵的碰撞。而外显则是通过口语交流、写作等形式来展现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二者有机结合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从而实现了“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的境界。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反思回味,深层次地理解文本的寓意,并领悟其中的哲理和人生真谛,以便实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的升华,使学生乐在其中。
1.内化外显。学生在经历以上几个阅读环节后,对文章有了深刻的认识,已逐渐形成了知识的内化,此时只需在关键处着重点拨,即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如原例,外部环境的营造使学生完全沉浸在三亚美丽的景色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赤朱丹彤”“硕大无比”“醉醺醺”等华美词句的赏析,使学生对课文印象深刻,进而加速了这些词句的内化进程;在学生脑海中营造出立体、逼真的三亚景观,这一点在前面的情境创设教学中已经展示过,有助于帮助学生迁情入境,加速知识内化的深度。
从文章的遣词造句开始,内化的过程已经连带外显的过程一并发挥作用了。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开口去说,以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为基础造句,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教学形式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而制订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案。比如,教师可通过造句、填词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文中描写景色字、词、佳句的记忆,以便达到灵活运用这些字、词、句的效果,以至融会贯通的程度。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尝试“小导游员”的角色,在课堂上进行一次生活模拟教学。由学生扮演导游,其他学生和教师充当临时游客,使学生在课堂互动中再次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并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介绍三亚的旖旎风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达到“使其言皆出吾之口”的效果。
经过这一轮的内化与外显,学生对课文已经达到深入了解的层次,对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框架已了然于胸,既为写作积累了元素,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2.反思领悟。反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验式阅读的最后一步,也是学生领悟人生至理、实现思想升华的关键性一步。这里所说的“反思”是在学生的心灵被触动的基础上,启发点拨学生重温文章所蕴含的寓意,通过对文章的深度剖析,领悟到作者的用意。当然,在反思中,离不开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的评价。中肯的评价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解上的误区,并及时修正。
如上面的教学案例中,学生在“小导游”的课堂互动教学中,由于个人领悟力和表现力存在差异,使得发言效果有所差异。怎样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呢?教师鼓励学生在发言后,先进行自我评价,尤其针对发言过程中是否存在词穷的情况、或是话到一半不知所云等情况,这是由于学生知识的储备不足,活学活用能力还有待提高。随后,要求作为“游客”的同学就扮演“导游”同学的发言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理解他人体会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体察文本。
最后,由教师采取差异化评价的方式,运用激励性质的语言,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如“这位同学对课文了解很深刻,但是老师觉得你更具有当导游的天赋”,这样的激励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的深层次阅读体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在反思中领悟文本的深层寓意。
体验式阅读是一次奇妙的心理旅程,无论真实的情境,还是模拟的情境,学生总是被作者所构筑的亦真亦幻的景致深深吸引,在教师的引领下诱知、遣兴、感官、内化外显、反思领悟,使阅读达到“沉醉不知归路”的忘我境界。◆(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古贲小学)
积极心理体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7
在思想品德科目中,融合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许多内容都适合进行心理体验的活动。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让思想品德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多抽象概念与理论知识。而心理体验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对达到高效的教学有很大作用。
一.心理体验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情感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经验学习圈理论等。而这三个理论都提出心理体验是体验式教学中的必要环节。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就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教学则是由教师和学生的情意活动构成的。心理体验中形成的情感可以使促进认知过程,使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意活动更为和谐统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经验并引导学生从直接经验中学习。而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有认知、体验和感悟三种,而感悟即是心理体验活动中的表现。
大卫·库伯 (David kolb) 提出了经验学习圈理论 (experiential learning) 。他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 (Sugarman, 1985) 。在经验学习圈理论中的具体经验阶段,可以设计相应的心理体验,产生情感体验。
二.积极心理体验的作用与应用
积极心理体验常常表现为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的分类: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是依据积极的不同特性为标准来进行的。感官愉悦(sensory pleasure)是积极情绪体验的一种较重要的形式。是指机体消除自身内部紧张后的一种主观体验,来自某种自我机体平衡的保证,是人感觉器官放松的结果。如饥饿、口渴等。而心理享受(psychological pleasure)则来自于对个体固有的某种自我平衡的打破,即超越了个体自身的原有状态。如运动员超越自己而创造了新的纪录,艺术家达到前所有未的最好表演,学生解决了某个百思不解的难题等。心理享受比感官愉悦更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积极品质的培养。因此下列积极心理体验主要指心理享受方面的,如幸福感、自信、感恩等。
(一)积极心理体验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到体验的作用,如:“只有那体验到成功的欢乐的人,他才有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积极的心理体验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幸福感更强烈。在课堂中,得到欢乐,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的心理体验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现代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满足了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而较高层次的需要却得不到满足,甚至被忽视。积极心理体验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使学生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了解等需要在体验过程中得到满足。
积极的心理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积极的心理体验被证实可以促进发展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品质。积极心理体验的功能有扩展和构建个人资源、消除心理紧张、提高应对压力能力等。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体验不仅促使达到知情意言行的教学目标,而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幸福感心理体验的应用
新课改后,教材很注重幸福感的激发,让学生更为珍惜拥有的亲情、友情、师生之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幸福感,让学生达到知情意的统一。
1. 亲情。
例如在八年级思想品德《我爱我家》这课中,讲到第二目“无悔的奉献”时,要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课本这段话“在世上的多种爱中,至深至纯的爱是母爱和父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是无微不至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父爱如山,往往深沉严格。”的涵义。就可以通过“爱的体验”这个心理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幸福感,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达到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目标。
“爱的体验”这个活动是这样设置的:以班得瑞的轻音乐《童年的回忆》为背景,使用言语讲述父母抚育孩子从婴儿到少年、从少年到成人的成长过程中典型的感人情境。如果有多媒体设备还可以播放父母抚育孩子成长的典型图片,给学生形象的材料,更能让学生的产生幸福感。讲述内容可以根据本地的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说,例如:“当你一岁的时候,父母一口一口耐心地喂你并哄你睡觉,而作为报答,你整晚哭闹;当你4岁的时候,母亲熬通宵为你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而作为报答,你仅仅穿了一上午就浑身沾满了泥;当你14岁的时候,父母问你去哪了?为什么不学习?而作为报答,你认为父母唠叨,大发脾气……”
2. 友情。
在八年级思想品德《同学·朋友》这课中,讲到第二目“与友同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本这段话“朋友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的涵义。就可以通过心理体验活动“友谊之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让学生体验到拥有朋友的幸福感和快乐感。
“朋友”这个活动是这样设置的,以周华健的歌曲《朋友》为背景音乐,首先将收集的学生的相片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在播放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指导语如:“人生中相遇是多么难得的缘分,而在相遇后变成朋友又是多么难得的巧合。让我们细细品味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吧!”然后让学生给曾经帮助过他的同学写一段感谢的话,并交给那些同学。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友情带来的温暖,从而达到教学的知情意三维目标。
(三)自信心理体验的应用
自信,是一种对自己素质、能力作积极评价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知基础上的、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素质教育很强调自信的培养,拥有自信的学生才会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才会勇于超越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思想品德七年级的《唱响自信之歌》这一课的教学情感目标是让学生拥有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而设置“我真的很不错”这一个心理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自信的风采,并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我真的很不错”这个活动是这样设置的: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散文:“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只是一棵小草;于是,你有些自卑。其实,你和别人一样,也是一道风景,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自我,平凡并不自卑,关键是必须做最好的自己。不必总是欣赏别人,也欣赏一下自己吧!”导入活动。
然后进行“优点轰炸”活动,让同学们讲出指定学生的具体优点或者成功的事例,接着让指定学生说出自己的自信宣言和如何克服缺点。如果时间足够还可以让全体学生都拥有接受赞美的机会,都学会欣赏自己。最后让学生进行自信的心理训练,唱伍思凯的歌曲《我真的很不错》并跟着视频做手语舞。教师还可以根据歌曲讲授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并让学生写一句勉励的话语激励自己。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信的心理体验,并让学生知道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客观的评价;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树立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感恩心理体验的应用
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培养出感恩心理,可以让学生更珍惜生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拥有回报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尚道德。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感恩和报恩以至自觉识恩的人文教育过程。感恩教育旨在依托“以情动情”的方式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其施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动。现阶段,感恩教育不仅是德育的应有之义, 也是培养青少年学生道德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个体成长、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发展有重要价值。
在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这一课中,第一框“爱洒心间”的教学目的就是对父母的付出产生知恩的情感。这一框可以通过“爱的天平”这个活动达到让学生知恩的目的,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的内容:“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爱的天平”活动包括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情感体验。可以用课本的事例“小峰的妈妈”,或用其它感人的父爱母爱事例,如韩红的歌曲《天亮了》的背景故事,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体验伟大的父母之爱。
第二环节“爱的天平”,即在感动的情感基础上———画出“爱的天平”:伴随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轻音乐《给母亲的信》,回忆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所做过的事情,并写在本子右边。然后将自己为父母所付出的所做过的事情写在左边。接着画出天平,哪边所列的事例多就倾向哪一边。画好后请班级中倾向父母的同学举手,多数情况是所有的同学都举手了。最后让学生发表感想,教师并总结父母理应得到爱的回报,同时也衔接了课本第二框的内容“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第三环节“爱的回报”。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给父母“爱的回报”,爱不仅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体现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首先让学生思考可以为父母做的事,并写在爱的天平中自己的一边;然后让学生回答,最后鼓励让学生回到家后践行。
综上,积极心理体验被运用在教学中的理论依据很充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可以达到教学的知情意三维目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心理体验对学生进行道德的教育,让学生产生心理共鸣,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积极心理体验教学可以运用在更多的学科,开展方式也可以更加地多种多样。当然,积极心理体验的应用在我国尚处于初步探索与试验阶段,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操作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理清。以上关于积极心理体验的理论与操作实践的见解,只为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教育界对这一学习模式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刘文慧.试析中学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J].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213161.
[2]杨四耕.体验教学[J].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5:9.
[3]体验式学习模式.MBA智库百科, (网页) wiki.mbalib.com.
心理体验 篇8
环境在影响人行为的同时, 人也对环境产生影响, 不断地改善周边的环境。随着生态景观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 在忙碌疲惫的生活之余, 人们需要的是多样性的植物, 人们天然的与自然亲近的心理得到满足, 植物的色彩对人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2植物营造意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中国园林中立意的主要意境有4:模仿名山胜景, 借鉴文化典故, 强调比德思想, 追求诗情画意。植物造景不同于侧重生态功能的植物绿化, 植物景观更注重美学功能, 给人以审美享受, 中国园林在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 更是将诗情画意写入园林, 通过植物营造意境表达心理感受。
2.1 通过植物本身的观赏寓意借物传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植物有着丰富的象征意蕴和文化内涵, 植物在形态、色彩、芳香等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植物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意蕴。例如, 竹子有高风亮节之意, 梅花象征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 兰花象征高洁、清雅人格, 莲花象征着清白、高洁的君子形象, 松柏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 牡丹有雍容、典雅、华贵之意。皇家园林常将牡丹、玉兰、海棠搭配在一起, 创造“金玉满堂”的寓意, 以庄重古朴的松柏彰显皇家的气派。
2.2 植物与月营造意境
借景是中国园林中常用的造景方法之一, 也是表现空间意境的重要方式。植物景观以植物群为主, 借周边万物, 但有时植物又以陪衬为主, 特别是与景观建筑相并列时, 植物往往是点缀和装饰, 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夜晚月光下, 主要是欣赏植物的姿态、色彩和芳香, 以及月色中植物所形成的景观意境。借月造景的借景方式以及它本身代表的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于景观意境的心理需求。
2.3 植物与影营造意境
所谓“倒影、照影”这种景物借构方式, 能使景物视感格外深远, 可有助于丰富自身表现及四周的景色, 恰园中的面壁亭和锄月轩, 都是运用墙面镶贴镜面玻璃反射造影原理, 有倒影, 岸动地反映在镜面上, 使景点增添异乎寻常的情趣。
3在环境心理学影响下的中国园林植物造景法则
在景观学角度看来,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何种景观设计才适合人们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学问。中国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应在环境心理学的指导下, 重视植物蕴含的性格, 在满足绿化面积的同时, 营造诗情画意的植物空间, 满足心理体验, 丰富园林景观的内容。
3.1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运用植物的寓意来抒发人物的情操, 表达个人情感志向。在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 以植物和其代表的历史文化含义被重叠在一起, 使观者“睹物生情”。以植物寄托情思, 使植物成为特定的人文符号, 人们在看到植物的同时就可以联想到一定的人文内容, 从而使思想跨越时空, 达到回味无穷的“诗情画意”境界。善良的德性, 美好的品格通过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外形特征来表现, 也反映中国文化的隐喻之美。
3.2 合情合理
在园林植物造景时, 不仅要营造艺术美, 更应遵循科学严谨的设计理念, 应考虑到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和人文景观, 构筑合理的植物群落, 充分保护当地植物品种的多样性, 利用园林植物的姿态、香气、色彩等因素, 构建符合技术美和艺术美的园林植物景观, 加强园林植物景观的维护, 最大限度地实现园林植物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能够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正是因为它所包含的意境,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通过园林中的景物表达其所蕴含的艺术境界, 是情与景相统一, 意与象相统一, 构筑诗情画意般的意境, 故中国古典园林被成为“凝固的诗, 立体的画”。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审美是根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审美追求, 它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包括于其中。
摘要: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不同的环境对人心理感受的影响不同, 随着生态观念的深入人心, 植物在园林的景观构成要素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植物是体现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空间的主要手段之一, 是园林要素中极为重要的一员。本文通过分析环境心理学与中国园林植物造景的相互影响以及设计原则, 使环境心理学能够在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得到更灵活、更贴切的应用, 并对后来的研究与应用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植物景观,心理体验,意境
参考文献
[1]李斌.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J].建筑学报, 2014
[2]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心理体验 篇9
首先,是教师阅读心态的建立和把握。
教师与一般的阅读鉴赏者心态不同。一方面,在文本约定俗成的固有意义基础上,需要建立文本意义的客观接受者和客观传达者的角色。在由“文本——教师——学生”三者共同构成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作为第一阅读者,其主要任务首先是将文本意义(这里主要指教学大纲透露的、普遍接受程度的文本意义)客观地传达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必须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阅读技巧。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这种传达在方式上进行着不断地改革,如由灌输型向启发型的变革,但最后目的依然是相同的。比如近几年倡导的“情境教学”、“主体教学”以及“非指示性教学”等教学方式的创立和革新。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教师在教学传达的过程中,对教纲所规定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权,或者说学生的接受角度有一定的自由性;但课堂阅读教学目标的整体定向性和教师角色的相对固定性不可能完全颠覆。教师作为课文和教纲意义的接受者和传达者,所要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将此种意义有效地传达给学生。而作为单纯的阅读鉴赏者来说,教师阅读课本所生发的其他意义暂时只能退居其次。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施教者和阅读主体的双重角色,其对文本的理解、领悟无不渗透着教师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使教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带有鲜明的个性符号。所以,作为与学生一样的课文的阅读者,除了上述的基本意义的制约以外,教师又需要在此基础上具有对文本其他意义的独特认识,也就是教师的“个性阅读”。并在此基础上与学生的个体领悟进行交流和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真正的独立阅读和思考。在个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和教师的“个性阅读”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说语文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就在于教师作为“人”而非传声筒的特点。一如罗杰斯所云:“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缺乏个性的课程标准的化身,也不是一根用以把知识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而自身却不生产的输送管道。”[1]只有有着优美健康个性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优美健康个性的学生。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个性对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2]因此,个性阅读的实现,既是阅读“教”与“学”的过程,也是个体阅读的体验过程。当然,我们同时必须要留意的是,教师作为课文的个性阅读者之一,由于其自身知识结构、性格喜好等因素而产生的对文本理解的偏向性,在某种程度上亦存在着与“传道”目的相抵牾的一面。因而,如何将自身气质及阅读经历与总体教学目标达成一致,也是个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其次,是学生心态的把握。
这包括了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两方面的心态问题。一是基于一般意义上的学生群体的“阅读预期”。由于在阅读课堂中,学生通常以群体的角色出现,因此,必然要在综合每位个体的基础上,预设一个一般的、通适的阅读预期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收集学生班级学习经历、学习背景等等的前提下作出大致的判断,使下面开展的阅读成为“有意义的学习”。[3]中学生接受群体作为阅读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在心理结构上不同于成人,但已形成中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和阅读趋向,对同一阅读对象一般都能获得大体一致的审美感受,使他们在对文本的阅读审美中具有同向性的特征,以及由于“群体中个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性”而形成的“主体特征”。[4]个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应以此为出发点,针对中学生阅读群体的接受层次,寻找能够为普遍群体所接受的教学过程。二是学生个体的阅读准备心理。学生群体审美标准的一致,并不排斥审美个体的差异性。“阅读个体在年龄、经历、性格、气质、文化修养、审美意趣等方面的差别,使得阅读想象在同向运行的总体趋势中又呈现出复杂的多元现象,使审美活动产生了丰富的歧义。这是阅读中的‘同中之异’,是阅读个性的生动性、丰富性在阅读想象中的体现。”[5]这不仅要求个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中对整体阅读主体性的体现,更应兼顾学生单独个性思维的维护。这种兼顾,要求我们以群体学生阅读预期为参照,通过分散讨论、撰写非引导性的读后感以及课堂发言等方式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予以激励和指导。而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这些方式又可以进行交叉和互换。同时,师生“个性阅读”的交流碰撞,亦是激发和引导学生个体审美活动的有效途径。就此两方面来说,个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群体对象和个体对象的动态转换中,对意义传达和兴趣引导的恰当把握。在整体性与个体性互补的基础之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生个性为中心”的结合,既要注意对个性思维的激发,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防止学生思维的无限发散,从而导致文本价值功能的消解。
第三,是师生心态的契合过程。
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和关注,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变革几乎已成定论,受其影响,在相关教学模式的讨论中,师生关系环节很多时候往往趋向于理想化,而忽略了实际教学中师生角色重心关系并非能够无限调整甚至颠倒的。基于此,我们认为,个性阅读所强调的,不仅是认识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而更应是让学生能在适合于自己年龄段的基础上,作出应有的审美认知。反之,无视学生心理状态、阅读背景等因素而进行的无限制的所谓主题开掘、大胆想象等,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在教学中基于师生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以及立足于基础意义之上的“生——生”讨论,是师生阅读心理碰撞、交流的重要环节。如何实现这一环节,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是整个个性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至为关键的一步。就这点来讲,课文的基本意义或教纲所规定的“主题思想”应当成为师生阅读心态融合的中间桥梁。如前所述,对教师的意义客观传达者角色和学生的群体主体性特征的兼顾,使立足于课文基本意义的阅读教学模式建构,可能更具有现实操作性。
第四,是源于课堂且超越课堂的阅读心理的正确培养。
个性阅读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探索世界、渴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审美鉴赏的水平,而并非仅仅止于课堂上的阅读发言或是对某篇课文的无边奇想。因此,如何根据上述第二点所谈的通适的、一般的阅读心态,来针对具体每位学生个体进行修正,从而进行阅读心理的正确导向,是个性阅读实施过程中从课内走向课外的出发点。教师应该立足在传统的“传道者”角色基础上,对学生在横向与纵向上进行阅读引导,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阅读经验为他们提供不同方式、不同层面的类比阅读。同时,贴近学生的阅读心态去聆听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不断探索、孜孜以求的阅读心理。个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基于学生阅读体验的真实抒发和个体情感与文本的完美契合,教师在课堂上促成学生生成对文本的审美理解及阅读体验的同时,应适时将学生引向文本之外的更深层更广袤的阅读心理空间,让学生除了能在课堂上体会到语言文字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愉悦外,更能跳出文字,在此之上能进一步探索其背后的文化魅力和丰富思想领域,推动他们对文学阅读自我学习“内驱力”的形成,并进而促成其自我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众所周知,个性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除了掌握必备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技巧之外,其阅读个性和阅读潜能能够得以最大程度的挖掘。将“个性”这一内涵丰富的概念融入中学阅读教学,无疑是对其在智能教学层面之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文本阅读过程中,对参与者心理体验变化带来的阅读成就的高度重视和追求。而个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意在从相对普遍和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这并不代表着每一位教师、每一类学生、每一篇课文都必须使用同一种阅读教学模式。正所谓:“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6]
参考文献
[1][美]卡尔·R·罗杰斯著,杨广学、尤娜、潘福勤译《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2]孙棣华《现代教育锦囊》,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页。
[3]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41页。
[4]郑发祥《主体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5]董味甘《阅读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3页。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教学的思考 篇10
概念解析
1. 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 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
团体心理辅导内容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基本理论、流派、内容和操作方法等基本知识的介绍, 称为讲授式团体心理辅导;一类是活动参与的方式, 称为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
2.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就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 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 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 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 团队成员共同交流, 分享个人体验, 提升认识的辅导方式。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淡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也不学习抽象的概念, 而以每个成员的成长和发展为目标, 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压抑的成员提供了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在这个理解和支持的气氛中, 参与者愿意尝试各种选择性的行为, 探索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其特征为人人参与, 重在感悟。
3.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程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是系列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进程, 属于经验的课程, 即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作为一门课程, 是在相关理论 (后台) 支撑下, 由前后连贯、主题突出的系列活动 (前台) 构成, 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感悟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从总体上讲, 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活动课程。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的特点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以每个成员的成长为目标, 而“成长=经验+反思”。让学生参与系列活动, 获得直接经验, 并对这些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考。这实际上是对经验的精细加工过程, 属于记忆的多重编码策略, 容易被学生掌握、吸收并真正内化为其自身经验体系的组成部分, 成为其处理类似情境问题的应对策略。因此,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一般课程相比, 具有鲜明的特色。
1.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教学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能够教给他人的任何东西相对而言都不重要, 并且对行为只有微弱的或没有重要影响……能对行为起到重要影响的唯一学习是自我发现、自我挖掘的学习[2]。当代课程理论之一理论灰色论认为人们的实践行为更多不是依赖理论的指导, 而是依赖个体的经验[3]。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实, 真正对个人今后工作和生活起重要作用的并不是在学校里所学到的具体知识, 而是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这些经验的反思。因此,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不追求间接经验 (书本知识) 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而以学生内心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为目标, 助人自助是其根本宗旨。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 教学的进程根据学生体悟的情况确定, 教师起维持、监督作用。
2.与一般课程的区别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主要是以团体心理活动和心理自我训练为主, 在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形式上等方面与一般课程有所不同。
教学目的方面,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主要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自我的成长、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反思能力的增强, 而不是为了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教学内容方面, 该课程由理论指导下的系列活动构成, 陈述性知识、理论、原理不是其教学的范畴;教学方式上, 主要以活动为主, 没有讲授和训练;教学组织方面, 以小组活动为主, 组内交流协作, 组间竞争;教学要求上要求人人参与活动, 共同分享感受;教学评价方面, 没有知识点的考查, 以小组互评和个人自评为主。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过程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内容的选择, 应该根据不同的参与对象有所不同。学者们在探讨团体心理辅导时, 往往不会重点阐述活动内容, 因为活动只是一种促进团体达到成效的手段, 不是目的, 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活动的真正意义在于活动结束后的讨论与交流, 互相的反馈才是最重要的[4]。活动内容没有固定、标准的模式, 也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 理论上讲凡是能够达到活动目的、实现活动效果的任何内容, 都可以作为活动内容。当然, 为了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的选择还是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的:
1.生活化原则。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应该来自于学生日常生活或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只有经历过、见到过, 才能在重新体验中对照和思考过去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恰当与否, 才能充分挖掘个体直觉反应背后隐藏的平时难以觉察的动因, 才能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 修正不恰当的做法, 并直接应用于现实生活。如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理想信念、职业选择、自我认识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非常关心、也是很实际的问题。
2. 简便性原则。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要简单, 便于操作。由于受活动场地 (一般是教室) 、道具、时间和人数的限制, 大的、复杂的活动往往难以开展。在通常情况下, 设计巧妙的小活动同样能够起到好的效果, 实现体验、交流、反馈的教学目标。另外, 简便的活动更能够节省活动过程的时间, 从而给反思和交流留下更多的时间。
3. 启发性原则。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要富有哲理性, 能够发人深思, 在平常之处带有启示性的想法和行为, 能够比惯常反应有更恰当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活动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共鸣, 便于对照自己的言行和观念, 也便于小组交流讨论。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过程, 由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构成。宏观方面是所有活动的阶段安排和实施顺序, 整个活动过程一般分为团体建立与形成、活动实施和团体结束三个阶段;微观方面是单个活动的设计, 由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五个环节组成, 即: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总的来说, 团体辅导过程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 既要实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 又要使每一个活动都能被充分体验和反思, 要顺畅不留有刻意做作的痕迹,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从课程安排上看, 团体建立与形成阶段要占整个课程时间的四分之一, 团体成员相互熟悉, 建立融洽的团体氛围, 形成团体契约;活动实施阶段约占课程时间的五分之三, 通过系列活动来了解自我、了解他人, 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探讨学习方法等等;结束阶段约占课程时间的六分之一, 主要是个人课程学习的成长反思和处理离情别绪等内容。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教学的反思
关于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和作用, 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指出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自信心的增强、有助于积极自我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改善情感体验、有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等[5,6], 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阐述。根据多年的教学活动经验, 笔者认为, 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有效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有重要影响的, 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
1.团体特性。
团体特性包括成员构成、团体大小等。一般来说,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成员都是学生, 在年龄、时代特征、教育背景等方面大体是相同的, 具有同质性的特征, 当然, 由于地域不同、成长经历不同, 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同质性和差异性对于团体来说都是需要的, 同质性容易形成共同语言, 更容易同感、共情的产生, 差异性能够显示问题的多样性和看待分析问题的不同层次和角度, 对于交流、反思是很重要的。因此对于发展性团体, 没有必要过分强调其同质性, 只要成员具有反思能力、有意愿参加就可以。关于团体大小, 现有的研究一般认为, 治疗团体多在8—10人左右, 发展团体一般在15—20人左右[7]。作为体验式团体, 人数过多确实不便组织, 影响活动效果, 但是人数过少, 往往难以分组, 不能进行组间竞争, 同样影响活动效果。从多年实践经验来看, 控制在15-40人之间是可以的。
2.活动氛围的营造。
依据罗杰斯的观点, 心理辅导就是建立一种良好的辅导关系。良好的辅导关系是活动的基础, 也是达到辅导目的的手段。充满信任、理解、安全、接纳、真诚和民主的辅导关系, 就会使学生处于一种安全、自由、平等的气氛中, 在这种氛围中, 学生的顾虑会减少, 阻抗会减少, 更容易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愿意坦诚地与别人进行交流、沟通和分享。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真诚温暖的态度组织活动, 以宽容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 把整体团体、每个小组建设的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 要让学生感受到假如错过了某一次活动, 自己都感到遗憾, 自己不能原谅自己。另外, 团体契约和小组承诺对于约束学生行为、形成融洽氛围也是很必要的。
3.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与一般课程不同, 教师不再是整个教学活动能够的中心。学生或者活动过程是整个课程的中心, 真正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地位发生根本性转变, 由控制课堂、控制学生转变为一个活动者, 与学生一起活动, 共同分享和反思。教师没有任何的固定的标准或答案来面对学生和活动, 和学生分享的只是个人的主观经验和此时此地的感受, 教师的看法仅是一家之言, 学生可以对照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来评判。因此, 可以这样认为,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教师处于参与者的地位。
不过, 教师参与者的地位, 不能否定教师的重要作用。首先, 教师是整个课程及活动的策划者, 教学任务和进程是由教师安排的;其次, 团体氛围的营造主要依靠教师, 教师真诚、宽容、积极的态度和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第三, 教师对作业完成状况、分享程度、团体氛围和团体发展方向, 起监督检查作用;另外, 对于调节冲突、处理突发事件等具有重要作用。
4. 教学评价。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不主张统一标准的评价方式, 如考试、终结性评价等, 而是采用小组互评和个人自评的方式进行。由于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促进心智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而人的个体差异性必然会导致每个人的收获不一样, 所以统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没有意义。只要学生感到有所收获, 能够指导现在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成长发展, 认为参与这些活动很有意义, 就足够了。当然, 作为一门课程, 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还是必要的, 如小组竞赛、小组互评、他人评价、个人自评、个人心得体会等, 这些既是一种评价方式, 更为重要的是一种自我教育方式, 更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价值。
参考文献
[1][7]刘佰桥, 隋耀伟.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现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12) :150-152.
[2][美]卡尔·R·罗杰斯著, 刘毅, 钟华译.罗杰斯著作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56-259.
[3]靳玉乐, 罗生全.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J].教育研究, 2008, (6) :41-46.
[4]樊富珉编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年, 196.
[5]苏光.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2) :124-126.
心理体验 篇11
新生适应是指初上大学的学生(入学到第一学期结束)在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进入大学新环境的变化过程中,根据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达成与新环境的平衡的过程[1]。高校新生适应教育以入学开始为起点,以学生基本适应所处环境为终点一般需要1~3个月,个别学生需要一个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2]。
大学新生由中学升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环境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大学生的认知也能跟上这种转变。对于大学新生来说,面对的是一个新奇而又完全陌生的环境,从相对单纯、熟悉的环境进入到复杂、要求高的环境里,个体必须在各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如果个体自身与环境变化相脱节,就容易产生适应问题。事实上,从青少年向成人的转变是一个相当艰巨、充满危机的时期。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由于长期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心理和行为的独立性都不强,中学阶段对家长、老师有较大的依赖,对社会了解有限,思想较为理想化。进入大学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有些学生因自我认知不当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造成心理发展不平衡,带来不适感、焦虑感、压抑感等消极心理体验即适应不良综合症。如果这些症状得不到及时消除,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进而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因此从时间和内容两方面对新生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从而深入、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应教育,帮助新生尽快完成心理调适,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等。
二体验式教育在适应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1体验式教育的理论优势
体验式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目的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实际的或虚拟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或体验,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在实践、交流、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内化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3]。与传统教育相比,体验式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目的、内容是隐藏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发挥引导作用。它强调个体经验和合作学习的意义,虽然主张要在做(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但是更关注对实践经验的分享、反思和总结,强调在掌握技能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是能知道能行动,而且能从深刻的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与反思过程获得成长性的发展。因此,体验式教育模式是一种“学做合一”的教育模式。
2体验式教育的实践优势
1934年英国海军哈恩(Kurthahn)创办“外展训练学校”(Gordonstoun School),用来训练海员的生存技巧,明显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1941年哈恩创办“户外学校”(Outbound School)训练对象从海员扩展到军人、工商业人员、学生等,训练目标也从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人格、管理训练等。1960年美国引进这种户外学习模式,1964年美国开办的北明尼苏达学校,开发出风行世界的主题性活动课程(Project Adventure,简称PA)。到1980年后,美国已经拥有数不胜数的户外学校,形成一个高达500亿美元的培训产业。现在,体验式教育模式在企业培训行业中风行,并在学校教育中逐渐推广开来,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模式。
三基于体验式教育的新生心理适应训练营设计
1主题与思路
训练营实施对象是大学新生,目的是引导新生尽快熟悉新环境,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做好大学规划,为未来的学生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心理学认为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改变认知可以影响情感和行为,情感可以影响认知和行为,行为可以影响认知和情感。训练营通过改变新生的认知,从而影响情感,塑造新的行为。
认知心理学认为心智模式是人们长期生活经历中留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关于认知世界的心灵地图。这种心灵地图一旦形成便成为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认识周围世界的一种固定模式。美国学者Peter Senge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甚至图像、印象。“会影响我们看见了什么”,“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而每个人的心智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不断改善的可能性”[4]。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情感、行为相互影响和心智模式改善理论,训练营从改变新生的认知出发,激发情感,进而塑造行为三个方面,修正心灵地图,改善心智模式,提升心理素质,从而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训练营主要有四个模块:一是知识讲座(2课时):讲授新生适应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适应”有一个认知;二是新生班级干部体验式培训(4课时),从学生干部素质提升入手,做好榜样示范;三是班级主题班会(6课时),在高年级学生干部的引导下,对新生开展感恩与励志教育,从心理动机激发角度引导大学新生做好生活、学习的规划;四是班级户外拓展(4课时),以户外团体游戏的形式,引导新生融入新班级,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塑造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个模块由点到面,有认知、有体验、有分享、有反思,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新生适应教育。
2实施方法与过程
训练营采用体验式教育模式,遵从美国学者库伯提出的“具体体验———观察与反思———抽象概念———主动应用”四个阶段的学习圈,让新生在具体体验的基础上,观察反思,最终主动应用,实现心智模式的提升。
(1)专题讲座,拉开新生适应教育的序幕
9月份新生入校后即开展新生适应方面的讲座,让新生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涉及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自我适应、学习适应、心理适应五个部分内容。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对大学新生提供认知指导。目前开设的讲座有《大学生健康的维护与提升》、《新视野新起点新生活———大学新生适应主题讲座》。endprint
(2)班级干部培训,做好班级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工作
10月份新生班级班委成立后即对班级干部开展体验式培训,从抓学生干部入手,做好新生管理工作。一个高素质的班级管理干部,对整个班级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新班级第一个班长,影响意义更大。新班级干部培训有两部分,一是班级管理能力知识的培训,涉及班会的组织与策划等内容;二是班级管理的具体能力如演说能力的培训,通过角色扮演等技术完成班级干部管理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
(3)主题班会,完成大学规划心理动机的激发
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新生班级开展“感恩”、“励志”两个专题的主题班会,引入朋辈辅导的模式,通过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激发新生做好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划的动力。
主题班会在高年级学生干部的引导下开展,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通过他们分享自己大学的经历,结合感恩、励志专题的视频引导,完成体验教育的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进而反思分享,促进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4)班级户外拓展,将新生适应教育成果引向深化
11月开展班级户外拓展,实施主体是高年级学生干部。通过户外团体活动的开展,熔炼班级凝聚力、向心力,让新生在具体的活动体验中完成团队打造,熔炼人际关系。目前开展的团队项目有信任背摔、珠行万里、铁坦尼克号、智力电网、盲人摸号、齐眉棍、坐地起身、解手链等。
3主要成效及经验
该项目自2012年初开始实施,从学生写作的开放式报告中“信心”、“团队”、“合作”、“积极”、“向上”等正向词语被多次提及,体现了该训练营对新生心智的影响。
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发放新生心理训练营调查表了解训练营实施成效。2013年12月调查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35份,有效问卷232份,回收率97.92%,有效回收率96.67%。具体情况如下:“训练营对你的大学生活是否有帮助”有96.6%同学选择有帮助;分别有44.8%的同学对主题班会和班级拓展最有印象;97.7%的同学认为班级拓展对熟悉班级同学很有帮助;70.1%的同学认为班级拓展对快速熟悉新同学,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有帮助;分别有11.5%的同学认为班级拓展对了解自己和表现自己有帮助,另有6.9%的同学认为拓展还可以帮助自己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在对训练营满意度调查方面,满意度达98.3%,反映了新生对训练营有较高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总之,新生心理适应训练营是教师牵头,高年级学生干部参与,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被教育者。教师统筹项目并负责开展主题讲座等,同时培训高年级学生开展相关项目需要的技能。训练营中主题班会和户外拓展均由高年级学生组织实施,一方面给了高年级学生锻炼的平台,特别是成功实施后带来的高峰体验,对其高自我效能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参与实施的均是高年级中的优秀学生,易于榜样教育功能的发挥。
新生适应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持续的,不是仅仅开学初的一个月,也不是一两次讲座就可以完成的。至少应该持续一个学期(即大一第一个学期),并且可以涵盖更多的内容。体验式教育作为教育途径的一种,在新生适应教育中应该大有可为,可以积极开发更多的培训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在具体的体验中完成心理适应。
参考文献
[1]刘凤娥.大学新生适应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 .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2009:127-132.
[2]邱鸿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谢文娟.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构建及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11):131-133.
心理体验 篇12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1. 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这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这是正确的, 但又不能偏废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 但也不能没有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主体和主导应相得益彰, 不可颠倒, 也不能偏废, 应辩证地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2.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课堂教学内容决定课堂教学的形式, 讲授式、探究式、讨论式等不同方式的选择, 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我们现在倡导要由过去的传授式、注入式教学转向以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式为主, 但并不是不要讲授式。讲授式最适宜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 而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则是其力所不及, 探究式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培养主动精神, 而打基础则是它的不足。
3. 互动和调控的关系。
“互动”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和课堂方式,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要求课堂教学做到活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强调师生的互动、生生互动, 以及小组学习等, 但教师的主动调控作用不可替代。否则, 课堂就成了形式化的互动, 缺少主动性的互动, 达成度较低的乱动, 变成了形散而神散的课堂, 课堂的效率就会下降。
4.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理想的课堂教学, 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教师的预设, 能够避免教学陷入无序、低效的状态, 保证了教学的引导性、方向性, 使得教学井然有序;教学过程中的生成, 避免教学趋向单一化、模式化, 使得教学内容体现出丰富性、多样性, 让教学过程不断峰回路转、风光无限。总之, 教师在教学时, 要坚持精心预设、动态生成。这里有一个颇有代表性的教学案。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1. 精心设计课内活动, 在启疑激趣中接受心理训练。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条件, 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根据这一点,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完全可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 努力创设吸引人、感动人的活动, 在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互助的基础上, 让学生感受, 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亲自去体验, 积极地探索、寻求答案。
2. 有效组织专题活动, 在自主选择中实现自我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 在心理品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者, 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巨大生命潜能的生命体。因此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就所教的知识点,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研究专题, 在一定时间内搜集、整理材料, 形成自己的成果, 从中增长知识, 提高心理水平, 这样才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开放环境中提高心理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校门, 深入社会进行参观访问或社会调查, 可获得最直接的第二手的资料, 给学生的感触也就最深刻。因此, 我在讲“良好的性格为人生增光添彩”时, 首先明确告诉学生, 性格与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 人的性格特征代表个人的能力, 预示着未来的贡献;接着对学生未来职业去向进行调查;然后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走出学校, 根据自己向往的职业, 进行相关人物访谈。学生通过对相关职业人士的访谈, 了解到这一职业特别需要何种性格的人及其原因, 从而懂得培养良好性格的重要性。返校后, 让他们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进行交流, 并将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行科学分析与全面认识, 自拟出培养良好性格计划, 塑造和优化自己的性格。
三、关于体验式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1. 求真务实, 要注意组织活动不能流于形式。
在体验式教学中, 组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印证、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 因此, 活动不能只注重形式, 沦落为表演, 必须深入到学生的认识世界, 找到教学重点、难点与学生生活热点的结合点, 精心设计, 周密部署, 从而“促进学生情意状态、认知结构和功能的改组、重组和发展”。
2. 相互尊重, 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
心理品质课对于教师来说讲倾听、是引导、是真诚协助学生成长;对学生来说是倾诉、是交流、是内心转变。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教学过程中, “教”要为“学”服务。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 一定不可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 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 充分给学生以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 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在加工中学会创造, 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 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3. 与时俱进, 要注意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心理品质课采用体验法教学, 政治教师的作用不是降低了, 而是更为关键了, 在体验法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科学的预见、精心的设计、透彻的分析和耐心地点拔, 因此, 体验法教学的实施, 对政治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由于多媒体教学软件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 这就更需要教师能做到于时俱进。
4. 教无定法, 要注意不同教学方法的整合。
【心理体验】推荐阅读:
个性心理体验05-08
团体心理沙盘体验07-29
体验式培训-体验式培训09-14
体验星际旅行圆儿童职业体验太空之梦10-11
活动体验07-16
参观体验07-16
观察体验07-16
真性体验07-19
体验语言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