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融

2024-09-28

和谐共融(精选7篇)

和谐共融 篇1

音乐是一种非语义性的艺术, 它以音响形式来引起人的情感共鸣, 达到审美作用的, 音乐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 作为音乐课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 就是让学生聆听音乐, 进入音乐世界, 从而让学生“动之以情”, 潜移默化地获得美的享受的, 可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我们依旧能看到在新课标试行的过程中, 教师教学中的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不管学生音乐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 盲目教学。误区之二:选择作品时不考虑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误区之三:教师讲得太多, 忽略了学生的存在。误区之四:欣赏中过分求真据实, 刻意去追求一种图解说明式的解释。

这些误区的存在, 成了音乐课堂中不和谐的音符, 也有悖于课程标准中的精神, 同时也警示我们音乐老师在新课标指导下的音乐课堂中, 应该做到:

一.转变观念, 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能力。其中“情感态度价值”作为了首要目标, 而“知识与能力”放在了最后面来说, 由此可以看出在基础教育阶段音乐的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 其教育的方式是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作为一个全新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

角色, 可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作为人才的培养者, 教师应随着时代的前进, 对自身角色的要求自然而然地起着变化, 教师是“试图发展学生能力与兴趣的教育者和顾问, 而不仅仅是信息来源与知识传授者。”

(1) 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与以前的教学不同的是, 在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和丰富作品的内涵, 而不是以此为主的, 是在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中去发现和探寻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从而来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 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

(2) 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组成的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 存在着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 如以讲授为主的单向交流方式, 以对话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 以讨论为主的多向交流方式, 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等。

(3) 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欣赏音乐不只是静心聆听, 教师精讲就行, 它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欣赏中来, 大胆的表达内心所想, 也愿意去接受别人的看法。可以让合作小组共同来选曲目, 这比让学生在遵守纪律的课堂中欣赏音乐的效果要好得多。

2.树立新的学生观和知识技能观

(1) 新的学生观。由于先天遗传与后天教育环境的差异, 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潜能有一定甚至很大差异。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 把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发展和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 让每个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表达情感, 享受音乐的乐趣。

(2) 新的知识技能观。在音乐教学中学习知识技能是为了更好的体验音乐, 而在音乐审美的同时, 学生又学习了音乐知识技能, 使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验之中。

(3) 音乐欣赏课担负着培养学生感受古今中外音乐艺术魅力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的重任。作为老师, 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才能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既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 又能享受艺术的美, 丰富和美化自己的心灵。

二.注重熏陶, 使情感与美感在欣赏中和谐共融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 那么音乐老师如何在欣赏课中让学生的情感与美感和谐共融呢?笔者在近年来的课改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取得了一定效果。

1.创设情美融合的人文环境。

新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创造精神的鼓励, 那么营造一种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宽松自由、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自主学习, 应该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一个极重要条件, 而在音乐欣赏课堂中过于强调了课程中理论知识技能的灌输, 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枯燥, 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

2. 构建情美体验的互动空间。

(1) 体验构建:教师、作品、学生。在音乐欣赏中, 以教师的情感作牵引, 连接起音乐作品的情感, 与学生欣赏中情感产生共鸣, 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振荡, 受到音乐情感的熏陶和美的净化。教师、学生、作品是构建情美体验的要素。

1) 教师与作品。这是教师影响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首要一步, 也是课堂教学中激起学生情感的基础和前提, 试问:要学生学习的乐曲在老师心中都激不起情感的涟漪, 课上又怎样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去真切体验呢?因而教师在上课前就应该对欣赏曲目有着自己丰富而独特的理解, 先与作品中的情感进行沟通, 带着自己的体验走进课堂。

2) 教师和学生。欣赏中, 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是一段精要的点拨, 都能给学生以信息和乐曲理解中的感情的传递。因而教师用自己的体态语言或口头语言来表达聆听时的心情、感受或体会, 让学生获得某种具体的音乐形象, 这对学生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有很大的帮助。

3) 学生和作品。在欣赏中, 以教师之情去撩拨学生的心弦, 这仅是教学中的序曲, 真正的动情者应是学生这一主体, 因此课堂中得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行动起来, 或是静静地聆听欣赏, 或是轻轻地用语言去描绘, 或是凭借优美的旋律用其他艺术的手法来再现音乐情景等等。

(2) 体验生成:聆听、精讲、想象。黑格尔说:“在艺术里, 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净化了的, 而心灵化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在音乐欣赏中, 跳动的音符、优美的旋律中包含着审美因素, 蕴含者的那些作曲家的情绪、情感, 就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那么我们教师要怎样做才能促进学生生成体验呢?

1) 保证聆听的时间。课标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让学生闭目聆听。二是让学生抓住主旋律。每一首乐曲都有要表达的主题, 这就成了乐曲中的主旋律。多次聆听主旋律, 学生容易记住, 也容易理解。

2) 加入适当的精讲。比如在欣赏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加入作品背景介绍, 并针对作品所要表现表现的音乐形象进行一些特殊的有节奏型音符演奏方式的分析, 不仅使学生更易于领会作品内涵, 感受作品丰富而强烈的情感, 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如:欣赏化彦韵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 我先简要地介绍了作者的生平:他双目失明, 是一位沦落街头的盲艺人, 但他为人正直, 刚正不阿, 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会多种乐器, 作品丰富, 富有特色。《二泉映月》则是其中的精品, 由于与他步行街头卖艺有关, 他在这首乐曲的美一小段结尾的长音上利用弓子的顿挫加了“波折”, 有“一波三折”“一波两折”之说。

3) 给足想象空间。教师在课堂上给足学生想象的空间, 根据旋律情绪展开丰富的想象, 让听觉上的旋律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生活故事, 然后诉诸大家的耳目, 这样的学习效果会非常有效。有位老师在让学生聆听了《渴望春天》后说:“今天老师请同学帮个忙。老师因是成年人的思维, 受到一定限制。这里有两首歌, 请发挥你们的想象, 听一听它们表现的是什么?”听完后就有学生说:感觉很神往, 感到生命的活跃。脑子里闪现出很多画面, 想到童年玩耍的情景, 蓝天、白云、绿油油的草原……还有学生说:好像一种诞生的音乐, 各种奇怪的声音出现, 好像那世界开始消失, 然后那种声音好像有重生的感觉。从学生的感受中不难发现, 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很开阔, 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

4) 突破教学模式, 拓展教学形式。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有所不同的。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 采取多种模式, 如在欣赏二胡曲《空山鸟语》时, 群殴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用表演和画画等方式来表现自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 结果一位会口技的同学当场就附和着学起了鸟叫。我们且不说表演的如何, 单从课堂效果来说, 可以看出教学形式的变化, 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从而引发创造性思维, 情不自禁的表现出来, 自然而又富有创意。

音乐教育是实践美育的重要途径, 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因此音乐教师要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真正使审美和情感和谐共融, 与音乐融为一体, 使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摘要:音乐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 审美价值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的最根本的价值。音乐教学应精心构建情美体验的互动空间, 使学生在反复聆听, 教师精讲, 充分想象的审美体验中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 健全人格。

关键词:音乐欣赏,情美体验,和谐共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伍晓萍.“聆听、表现、创造”审美活动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音乐教育, 2004 (6) .

[3]陈乃萍.例谈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考试教学管理, 2007 (12)

和谐共融:后工业社会的设计责任 篇2

[关键词]后工业社会;和谐共融;服务设计;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21

设计作为技术与艺术、经验与实证、理性与直觉平衡发展的创造性活动,在当今以和谐和可持续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情势下,需要重新确立其在协调人—物—地三者关系中的作用,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来促进它们相互关系的构建。这是当下设计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对和谐设计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主要是关注对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和谐设计思想的挖掘,在实践层面上主要是从产品生命周期、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产品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这些研究为和谐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基础,其不足之处在于对和谐设计的研究局限于产品与环境二者的关系分析上,以及物质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上。

在后工业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和谐的期望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要求产品与环境相互融合,还希望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更关注人、产品、环境三者的和谐共融。

基于此,本文拟从构建人、产品、环境的和谐关系出发,提出后工业社会的设计目标,以期有助于设计更好地承担其社会责任。

一、当代社会语境与设计理念

就社会理念特征而言,传统的工业社会崇尚分析性思维和机械性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立性的思维特征。这种思维倡导以生产与消费、欲望与财富为主要目标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以个体能否拥有、炫耀和消耗产品,以及能否自由选择、从而获得个人化的产品为指针的价值判断[1]。因而,在工业社会,人被物所包围,人的肉体与精神相分离,忘记了如何去触摸、感受和思考。

以传统工业社会为基础的设计,主要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注重赋予物品新的造型特征,从而引起人们对物的欲望,促进物品的销售。设计成为生产和销售的奴仆,侧重于考虑物品的消费、持有和使用[2]。因而在以消费符号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环境中,设计需要把人的需求转换成具体的物理形式或工具,以解决生活和工作问题,而无视其他诸如环境、社会等价值体系。

然而,后工业社会重视均衡性思维,倡导以地域文化为底蕴的价值多样性,注重从宏观角度对彼此不同的系统、环境因素一视同仁的整体性思维[3]。基于此,人们的生活观逐步摆脱物质主义的价值诉求,进而关心知识的积累、文化的交融与思想的融合,追求自然保护、社区服务和社会和谐等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后工业社会人们的生活正朝着情感交流、合理使用、自然和谐的方向转变。

因而,在后工业社会,设计是技术革新、文化与情感交流的重要因素。设计的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及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要赋予产品、服务和系统以合适的形式并协调其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平衡用户、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个人、集体、社会带来利益和自由,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可持续发展性。

由此可见,在后工业社会,设计要超越物质的硬件领域,将非物质、非可视等价值包含进来,由物质产品向非物质产品延伸,以追求人—物—地系统的最大和谐为目标,兼顾多元、和谐有序、包容开放。设计的目的应是追求功能性之外的文化意义和人文价值,以期创造“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因而,和谐共融应成为后工业社会设计的核心理念。

二、和谐共融设计的四个层面

1.以情感性设计实现人—物融合

自产业革命以来,现代工业就一直以大批量生产为基础,其基本构架也始终以规格化的量产作为根本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界不得不把社会大众都假设为特征相似的一个个消费群体,并以此满足其大规模经济发展的要求。消费者只能用规格化的概念去适应被标准化了的产品,被动地满足产业界大量生产所需要的条件。这种纯粹的理性化和经济性观点,建构了一套以实证主义、工具理性为特征的意义体系,完全忽视了人性的心理需求,遗忘了人的生活世界,从而使得对物性的理解逐渐淹没了对人性的自我理解。

从1960年代开始,平等和均衡的市场开始消失,进入了一个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时代。后工业社会多样化的市场反映出不同群体的价值要求和心理诉求,每个人都希望充分展现其个性,实现其自我价值,做一个有趣味的人,因此个人的独特性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依托。当日常生活产品变成一种仪式和欲望神话时,它们就成了表现个人生活风格的物质载体,因而,产品不再是为了生活的需求才产生的一种物质形式,而是为了取悦使用者而存在的符号,或让自己加入理想阶层的媒介载体。产品的形象解释它的使用者,或者说消费者通过消费产品而被识别。这样,产品就突破了对使用者身体功能延伸的固有理念,构建了满足使用者的恋物情结或欲望的市场根基。在一个物品控制的世界中,设计有着明确的任务——表现

现实社会关系和体现自我价值。因而,设计的职责是表达相互影响的文化、审美或符号上的价值,承载着个体的渴望、记忆和体验的任务。因此,设计需要重视与消费者之间的对话并通过对话产生情感交流。

人—物(产品)融合,一直是设计所追求的核心理念。在后工业社会,随着功能范畴的扩大,其已经扩展到使用之外的情感性领域。发掘情感体验的核心是理解人类如何和应该以何种方式生存。人—物融合,必须根据人所处的宏观与微观环境——民族文化、地域或群体特征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方式来思考和关照物的存在形式、内容与方式,从而揭示隐藏其中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追求。

2.以文化性设计实现人—地融合

以现代主义为潮流的20世纪,带来了思想的巨大解放与技术上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现代主义也消解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消除了多样性而追求均等性,剔除了特殊性而追求一般性。在一个全球化竞争和发展的时代,设计作为经济的产物与工具必然会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作为文化、艺术乃至生活方式层面的工具,设计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亦发挥作用和接受考验。目前,尤其是近现代,在国际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西方设计模式统治着世界范围的设计,设计的全球化、同质化掩盖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在不同时间的差异性需求。

在世界越来越趋向一体化时,地方的艺术形式、文化特征、风土人情等作为体现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将成为人们欣赏和消费的新领域。因而,各国或地区为了消除全球化的不利影响,正致力于保留其自身文化的特征。这需要在设计中发掘、发现和优化各种物质与非物质地方文化资源,寻找自身文化特质来彰显自己独特的人文特征和文化特色。

在全球化视野下,设计的文化性要立足于国际标准,不能只是基于怀旧之情而去保存那些有奇异风味的地域性显性符号特征,而是要重视个人与群体、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积极意义。唯此,才能保护和发展独特文化的存在模式,并使未来真正成为包括全球化与区域化两大趋势共同发展的时代[4]。

人—地(环境)的融合,要求人与其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开展有效的互动,关注地域物质资源,以及物产风俗、节庆活动、宗教信仰等非物质资源,以系统、多维的手法对其文化特色、生活方式进行挖掘与整理。这种对设计文化性的构建,需要探索设计的文化意义即其功能性之外的人文价值,以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质。

3.以持续性设计实现物—地融合

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或成员,其生存发展受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的制约。但在工业文明语境中,人类出于对科学技术和理性工具的崇尚,把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作为其存在价值的体现。于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不断发生冲突,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性影响。因此在当前,人类需要协调自身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所有的生产、生活活动在生态平衡的要求下进行。为此,我们需要将以增加生产与消耗为目标的社会发展,转变成以减少生产与消耗、实现社会与环境和谐共进的社会发展,建立一个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促进科技发展、实现自我更新的经济社会体系。基于此,设计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不提高生产的成本、不牺牲制造商的利益、不缩减使用的功能为原则,以实现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为目标。因此,在设计阶段就要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规划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设计的目标和出发点,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思考产品与环境的关系,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消极或负面影响达到最小程度,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要实现物(产品)—地(环境)的融合,就要使设计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特征。设计者要在广阔视野和社会责任的指导下,洞察社会发展与环境的承载力,使设计作品经受起时间的考验,产生持久的使用价值。

4.以和谐共融设计实现人—物—地融合

设计虽经历了从机器论、人机共生论到以人为中心、以自然为本的转变,但是其核心价值仍是将物质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物质来适应人的行为、情感,从而缓解人的身心压力、弥补人的知觉感受。从物质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社会存在,设计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难以跳出物质的思维局限,从而很难以多元化的角度来实现人、产品、环境三者关系的平衡[5]。人—物—地的融合,不仅要从多元的角度建立任何两者之间的文化性、情感性、可持续性关系,更应该构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见图1)。

人类社会不仅要发展经济,解决自身的物质需要,更要创造多元化的社会体系,努力使人、社会、环境形成相互支撑的共同体。如果要在社会结构、物质生活与环境保护三者之间求得科学的平衡,就必须用和谐理念去维持包括物质与精神在内的功能系统的长久运作,以保持生态环境的均衡。

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应满足社会、环境发展或以伦理为底蕴的世界普遍价值。好的设计不仅要使人从科技中获得巨大利益,让人的传统价值与内在体验得以增强,还要将美好的环境留给后代。设计师、制造商应该在人、物、环境中建立和提升新的联系,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起来。

三、后工业社会的设计目标

1.发展服务性设计

要达到人、物、地的和谐,人类就要减少对环境有消极影响的行动,同时保证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人要自觉地从现有的生产与消费模式转向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换言之,若只是把现有的一切重新进行设计,并不能迈向和谐,而必须在寻求新的生活与商业模式基础上衍生出新的消费与消耗系统。和谐设计主要是针对整个生产、消费循环对产品与服务进行整合,以效用和服务去取代物质产品的生产,例如以洁净衣物服务取代对洗衣机的需求。这种能顾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设计创新,便是以“服务”为主的后工业经济模式,即以非物质的“服务”来减轻对物质产品的需求。服务设计可有效地改变现有市场经济化的运作模式和惯性的消费行为,不仅能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新的商业契机。

进入后工业社会后,从欧洲开始,一场用设计重新思考现代商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制造体系的设计变革正在兴起。它通过修正甚至颠覆现有的消费观念,寻求以最低程度的资源消耗与循环利用来创造产品与服务。而且,这种变革已经由理论变为商业设计实践,如“在家办公”“弹性上班”等工作模式,直接影响了当今西方社会的消费价值观。服务设计倾向于用合理的社会服务取代盲目的商品消费,以降低甚至不消耗能源的创新技术来革新生活模式。

2.传承与创新地域文化

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创新。要把地域文化融入到服务设计的理念中去,或形成一套符合地域文化的服务理论与实践策略,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这关系到设计思想中不同文化的相向交流、选取、嫁接及再造。未能跨越主体文化意识障碍的外来理念,极难融入本土社会并成为日常生活行为的规范。二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传承。传统的文化资源不仅体现为一种对过去历史的怀旧情结和记忆,而且也体现为一种精神传统、价值体系和展示某种能够体现自我、民族和国家身份的文化表征。虽然所有这些在现代化的历程中有所断裂,但它们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和形象体系,却不断地浮现或隐藏在人们的情感和心灵深处,成为一种血脉性记忆。

以文化为本的和谐设计,就是要从现存文化、传统文化在物质、制度、思维等层面进行地域性文化链接。现存文化与传统文化在横向上表现为有关社群与社会人文资源的关系整体,在纵向上表现为有关传统与民族智慧的传承与开拓,在物质层面上表现为地域再造物特色或地域性物质资源,在制度层面上表现为地域性的习俗、习性或制度,在思维层面上表现为物质与非物质生产背后的思维与哲学思想。原则上,以文化为本的和谐设计是讲求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人文资源、建制经验和哲学思想的利用与再创,目的是在宏观层面促进资源(物质与非物质)的善用,保持人类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持续性发展;在微观方面使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更易生根于日常生活中。

3.创新设计模式

在后工业社会,消费者已逐渐倾向主动,期待拥有个人化的产品,期望能依其使用习惯或生活需求,自行调整产品而获得与产品互动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以满足个人独特的创意需求。鼓励消费者提出主见、参与产品发展过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客制化趋势,能满足个体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此种现象已成为一股新兴消费潮流。为最大程度实现消费者对个性生活方式的追求,需要改变设计的着眼点,创造出一整套新的设计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应将设计从强调产品外形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强调产品与消费者互动的新模式。因此,产品不再仅仅是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实体,更是一个使消费者进入更高层次生活体验和表达个性的形式。

新的设计模式能使产品及其使用环境具备像生物一样可持续性成长和进行自我进化的特征。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这已经不再是一种消费,而是由消费者把产品从生产商那里接过来,进行持续生产的行为,即设计、制造、组装、配销皆可由消费者自行决定。当产品交付给消费者之后,经过消费者对产品的再设计或再创造,能满足消费者多变的创意需求,使该产品的形态、功能、用途、操作方式等发生改变[6]。这样,消费者可逐渐取得对其生活周边产品之创作主导权,发挥其创意,自行设计、改造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所扮演的是一个对“自我生产的申请者”(即那些想自己配置自己特殊的生活空间或环境,而不是服从一个从市场上选取出来的生活风格的人)起导向作用或教育作用的角色[7]。于是,产品的生产制造与消费使用的出发点将逐渐趋于一致,制造商更注意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将其作为产品开发的源泉。

新的设计模式将使现代工业化以来一直处于对立关系的制造商与消费者融合而成为共同体,并发展出协作研发的全新关系。适度放开产品设计权,可以让消费者发挥其创意,由他们来决定产品的功用、外形和意义,使消费者成为产品设计的一分子。企业及设计者应提供给消费者合适的工具或方法,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方便地实现特殊的创意需求或理想的产品形式。

四、结语

在设计领域,构建人、物、环境的和谐关系,符合后工业社会中人们对文化意义和沟通的要求,也符合社会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倡导人—产品—环境系统的和谐共融,协调科学、艺术、经济、社会等方面关系的设计实践,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人—产品—环境的开放体系中,真正需要的是一种自我实现的体验、一种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体验,并将这种体验得到升华。设计的责任就是对人类变化着的需求做出敏感的、智慧的、富于想象力的回应,以使其进入文化的、经济的、生态平衡的境界。履行好这一责任,设计就能达到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梁町.持续之道:中国可持续生活模式的设计与探讨[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20.

[2] [美]维克多·马格林.设计问题——理论、历史、批评[M].柳沙,张东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8.

[3] 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编(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30.

[4] [日]黑川雅之.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M].王超鹰,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49.

[5] 张学东.设计的当代语境与发展趋势[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57.

[6] 陆定邦,张嘉玲.使用者接续设计之概念与设计流程[J].设计学报,2007(6):1.

和谐共融 篇3

近年来, 人们逐步重视住宅质量整体的品质提升, 逐步从对住宅本身品质关注到包括对整个环境品质的追求, 居住理念从基本的安居型向具有现代品质的舒适安康型方面转变。安康型高尚住宅讲求居住的舒适度, 而舒适度的含义是多方面的, 比如基本居住面积的达标、内部空间功能的完善、维护结构和室内节能保温的重视、交通通讯的便利、住宅小区内部景观环境品质的优良等等, 均属于舒适度的内容。本文即对住宅小区内部建筑与景观环境空间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2 具有良好内部景观环境的生态型住宅的内涵

良好的景观环境是舒适型住宅的重要内涵之一, 是安康型住宅在人们心理、精神需求方面的重要体现。低容积率与低密度固然能够营造好的环境景观, 但我国面临众多城市人口的居住需求, 城市住宅受限于土地的匮乏, 大量建造单层或低层的住宅是不大可能的。只能以多层、高层且高密度的形式建造, 集约式多、高层住宅仍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城市住宅的主角。

如何克服城市住宅楼层高、密度大的矛盾, 如何构建舒适、优雅的住区景观环境, 是一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课题。与低层住宅相比, 城市的多层、高层住户有远离自然、进出及交往不便、视觉景观环境质量不佳等客观上的不足。而视觉环境的好坏, 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优美的视觉景观环境会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使人精神振奋, 情趣昂然, 信心倍增;长期处于封闭、繁乱、污秽、缺乏人情味和安全感等不良的环境, 则会使人情绪低落, 精神不振, 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可以说, 没有优质的环境, 也就谈不上舒适安康的住宅。当然, 目前也建造了不少令人可喜的、环境设计优良的成片住宅, 但功能、环境皆优的毕竟是少数, 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 由于开发商意识淡薄, 环境优良的住区所占比例就更少。目前我们还能见到, 成片的住宅小区开发和见缝插针的旧城改造, 有的仍停留在满足旧有的居住需求观念上, 可说用不了几年, 所建住宅就会因为环境舒适度滞后的问题而很快落伍于时代, 造成新一轮的居住需求短缺。可说这样的开发理念是相悖于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原则的。

3 住宅小区内部建筑空间与景观环境设计存在的不足

关于对城市多、高层住宅环境问题的理解和重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前几年, 我国对提高住宅环境的认识, 还局限在增大住房面积, 改善住房本身条件的层面上。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升级, 品质低下、单调枯燥的住居环境已为人们所厌倦, 目前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住区规划设计时, 片面注重集中公共绿地, 忽略整个住区楼栋所处环境的均好性设计。常常是除了住区中心的一个大花园, 大部分楼栋住户并不具有良好的环境景观品质;

二是住户的外部环境与建筑脱节, 所谓的环境与建筑脱节, 即是在住宅建成后, 在楼栋间空地进行简单被动的绿化, 建筑与环境缺乏有机的自然联系;

三是住宅单体设计造型过分简单划一, 住宅外立面形式受限于平面功能, 未同时结合环境和创意进行外立面的推敲与合理的重组, 楼栋间相互形成缺乏灵气的对景, 使人感觉单调和枯燥乏味;

四是由于景观意识淡薄, 套型内部设计也就较少考虑室外的对景和景观的纳入, 难以形成室内外空间有机的视觉景观对话;五是户内设计也因结构、传统意识等因素, 空间各自分隔过细, 不管什么功能的房间, 统统形成一间间过分封闭且分隔过死的独立空间, 在使用和感观上不能使空间互借, 空间关系缺乏流动和生机等等。

4 住宅小区建筑与良好景观环境设计要点

4.1 住区规划应注重环境景观的均好性

因环境意识的提高, 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大都有不再过分追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极端现象, 客观上是增加了绿地空间, 降低了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这是一种片面追求奢华的不良现象。住区规划应立足于为大部分住户提供均好性的视觉环境景观为出发点。建议的方法是在满足规划容积率的情况下, 减缩集中公共绿地, 调整增加楼栋、院落间距;营造具有归属感、形态变化丰富、具有多元多层次和良好形态的近人尺度的宜人空间。既便于邻里交往、休闲锻炼和小孩就近游玩, 又为各楼栋、甚至各家都具有良好的景观创造了条件。

4.2 以多层次绿化营造住区自然空间

层次丰富的立体绿化可提高绿化率, 茂盛的绿化在净化空气的同时, 对丰富住区视觉景观层次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住区楼栋间各种围合绿地的营造应是可观、可入、可触的;各种植物应合理搭配, 尤其是注重乔木、竹类等拔高植物的栽植等;对山墙等实体墙面的设计与构造, 可考虑藤蔓植物的方便攀沿;设计便于种植的窗台、阳台、露台、屋顶等形式的空中家庭绿化。各种多元立体绿化层次可使建筑与环境浑为一体。其实, 中外的古典园林艺术就是非常好的创造启发, 尤其是苏州园林中“以小见大”的精致造园手法, 是十分值得现代高层住区景观环境设计所借鉴的。

4.3 延伸被楼栋自身阻断而封闭的住宅空间

无论采用何种规划手法的住区布局, 都难免被楼栋自身阻断而形成各自封闭、狭窄、压抑的空间。省内很多试点小区的作法值得借鉴, 就是全部或部分或将楼栋底层架空, 好处有以下几点:

⑴扩大和延伸了封闭的视野空间, 让小区内部的视觉景观“通透”起来;可满足交往、休闲、交通等;

⑵尚可安排各种必要的辅助空间 (如娱乐、健身、停放车辆、各类生活小商铺等) ;

⑶还有利于住区内部空间和楼栋住户的空气流通。

近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曾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关于新建筑五点的描述, 其中屋顶花园和建筑底层架空这两点, 今天看来对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仍具有现实意义。具体设计时, 利用绿化、水景、铺地等将架空的楼盖内、外空间作相互渗透和对景处理, 对营造和谐的住区人文环境是大有裨益的。

4.4 强调住宅体量和色彩对住区环境景观的再造

与其他各类公共建筑相比, 多高层住宅建筑在造型上没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创性。楼栋是以若干单一的以“户”为单位叠合组成的, 自然容易呈现单调乏味的方盒子建筑形象, 但这又是人们所厌倦的、不为人们的精神审美所需要的。因此应从体量、色彩等其他方面加以重视和悉心设计, 有三点建议:

⑴规划设计时对建筑体量的设计和处理上做合理的考虑, 比如将过大而单一的体量通过变异、高低、长短、错位、退台的变化和组合等, 以作为改变其方盒子形象、丰富住区景观的一个重要手法;

⑵住宅单体设计时将常有的阳台、露台、立面上的各种元素及色彩、质感、装饰件等, 结合体量组合及造型, 进行优化整合设计, 从而使建筑与室外的空间环境相互穿插融合, 使住区的空间环境成为一个虽为人工再造, 但又是自然统一的有机整体

⑶良好的住宅单体外部的造型设计, 则又将为住宅套型内部提供良好的室外景观资源。应使造型及色彩对住区景观环境产生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而非是消极和负面的影响。

4.5 套型设计应强化户内外景观的交融

对住宅小区环境质量的精心营造, 几乎可使每一栋住宅楼都会具有不同特色的环境处所, 如何将楼层所处的外部环境资源景观纳入户内, 又是继外部景观环境设计后的又一个值得研究的环节。方法当然是很多的, 关键在于设计意识上的重视并巧妙的运用。有下列方式可供设计时参考:

4.5.1 楼层设置露台或进深稍大的阳台、底层设庭院

这种既可休闲又可眺望的开敞或半开敞空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除功能简单的公寓式住户或条件不够宽泛的经济实用住房外, 在套型设计中最好创造条件, 设置在视觉和功能上的半室外过渡空间。如楼层置露台或进深稍大的阳台, 创造可观、可入、可用、有一定的绿化种植条件的空间;底层则可利用楼栋周边的便利, 用小品造型的空花围栏分隔出一小块作为私家所有小花园;在住宅的退台或顶层则利用好露天平台, 设置入户花园或部分可上人屋面等。要强调的是为将“远景”有效地借入, 实体栏板不宜过高, 也不宜全为实体拦板。在露台、阳台局部设置水池、假、藤蔓花草, 使之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也成为相临楼栋的新景观。

4.5.2 重视户外景观的纳入及室内外空间的互借

凸形飘窗这些年在国内广泛流行, 这是一种从外观和室内景观都有别于传统窗户的一种新形式。但进一步推敲来看, 大多的作法是从窗台以上开始外突, 由于窗下墙没有同时外突, 若在室内透过窗户观景时就会有极大不便。因此, 若将凸窗的窗下墙连同楼板均同时外突则更好 (也可尽量让窗下墙矮一些) , 再以室内护窗栏杆加强安全围护。由于这种凸窗相似于一个小的、封闭的假阳台, 在造价花费不大的情况下, 会带来出其不意其效果:一是在房间较深度区域也可观景, 二是具有有可贴近性, 可拉近室外景观;三是由于外凸部分落地, 室内的有效使用面积略有增大 (实际视觉空间效果在感觉上会更大) , 结合室内地面空间, 可放置盆栽花草或休闲坐椅, 成为室内颇具雅趣的景观空间。住宅中的卧室、餐厅、客厅、书房均可酌情采用此种窗户形式。

4.5.3 提高室内视觉景观质量并注意室内空间的互借

从户内视觉景观分析, 如果将住区室外环境作为远景、露台和阳台的景观设计为户内提供中景、套型设计时再有意进行室内近景的组织, 将室外景观通过序列组织而连续延伸到室内, 能使住户、感受到远、中、近等三种不同层次的景观, 达到扩大室内空间感觉、改善封闭郁闷的效果, 从而营造室内空间感和流通感, 不妨将三居室、四居室住宅户型中功能相互联系且干扰不大的房间, 组成形式不同的套间形式, 如书房与客厅互套、卧室与书房互套、客厅与餐厅互套等 (可酌情全部、或部分相套) 。通过空间互借, 既可获得宽敞的室内空间感受, 又在方便使用的前提下达到节约面积的目的。另外, 在互借空间的室内放置具有生气的盆载花草, 形成室内“近景”, 使室内空间互动而充满生机。

5 结语

综上所述, 良好的内部生态与景观环境已成为广大居住者追求的目标和发展趋势, 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随时代的发展愈加提高, 这就要求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师去努力分析与探索提高小区内部建筑与景观环境品质的措施, 在建设、开发、破坏的同时, 探索合理的技术措施, 修复自然和再造自然。这也是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和体现。

参考文献

[1]董位, 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曹伟, 生态建筑, 生态建材, 发展战略;[J]新建筑, 2005.5

[3]陈国平, 景观设计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和谐共融 篇4

“住宅设计院”拥有31年的发展历史, 近年来, “住宅设计院”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 针对行业热点问题及关键技术如产业化、绿色建筑、既有建筑综合节能改造、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等展开科研攻关, 成功申报了北京市高新科技企业, 成为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依托单位, 有效提升了设计品牌, 扩大了企业影响力。

2010年, “住宅设计院”承担了生态城的首发区园博府一期南区B45、B57住宅地块 (11栋10层以上住宅和一个3层配套公建) 和B54公建地块 (商业办公) 的设计任务, 该项目为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的样板工程, 受到北京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多方关注和大力推介, 现已竣工。其中, B54地块公建成功地取得了绿色二星级设计标识, B45、B57取得了绿色三星级设计标识, 并荣获了“2012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综合奖”, 在行业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大分区营造人文和谐空间

万年生态城位于丰台河西区, 属于北京市西部次区域及“西部生态发展带”上, 是城市未来重要发展区域。园博府是位于生态城东南角的“低碳居住区”的首发区, 现已建成18万平方米。

景观休闲空间设计“以人为本”, 根据不同年龄段、职业和社会阶层的兴趣爱好, 设置多样化的休闲空间。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上, 为住户提供了不同面积区间的户型选择, 倡导多样化的混合型住区空间;住宅力争南北向布置, 满足日照要求, 贯穿南北的微风通道使得居住区内获得良好的通风;在屋顶设置太阳能集热器, 以提供给住户太阳能热水, 节约资源。户型设计均考虑为一梯两户的户型, 南北通透, 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优越。户型方正, 注重居住空间细节设计, 得房率高, 是非常宜居的住宅。

B54商业用地以满足社区功能的商业邻里中心和商务办公为主的商业综合体为定位, 沿街是两层柱廊的商业街铺, 打造富有活力和近人尺度的商业界面, 通过商业空间带, 以及商业楼的独特造型, 形成城市标志性建筑物, 具有强烈的“城市名片”效果。

九大规划核心要素构筑宜居社区

园博府通过微风通道、步行系统、特色街区、标志性建筑物、公共视线网络、景观门户、建筑贴线率、公交专业线、自行车系统九大规划核心要素的设计, 打造出与众不同的生态城形象。

1) 微风通道:规划区内布置30米宽微风通道, 以改善和调解区内微气候环境, 同时引入北侧滨河公园和西南防护绿地种植林的新鲜空气, 是万年生态城的最大特色;

2) 步行系统:通过微风通道等开放空间建立联系主要站点、公共中心到周边功能区的步行通道系统, 增强地块间的步行可达性;

3) 特色街区:在人流集中地区, 设置眼界顶棚, 抵御雨雪、酷暑天气对行人活动的影响, 创造舒适、全天候的步行环境;

4) 标志性建筑物:2处一类标志性建筑物和1处二类标志性建筑物, 打造生态城西南门户和城市地标性建筑;

5) 公共视线网络:通过强化公共空间视线网络中的节点设计、景观标志物等, 提高城市整体的景观品质;

6) 景观门户:在进入生态城西南门户地区, 利用具有特色的景观带的设计, 创造城市景观门户, 提高城市功能区可识别性;

7) 建筑贴线率:保证商业地块和部分滨水地块连续的沿街立面, 创造合理的商业街道空间围合感;

8) 公交专用线:生态城内规划公交专用线, 为单向接驳巴士专用车道, 提供快捷的区内出行系统, 并充分考虑与轨道交通的便利接驳;

9) 自行车系统:倡导节约能源, 鼓励绿色交通使用, 设置自行车专用线和绿地内休闲功能自行车道, 安全舒适, 利于健身。在公交站点周边提供自行车停车设施。

十大生态技术策略打造健康生活有机系统

园博府不仅满足规划控制性指标, 且严格落实《丰台区长辛店生态城控规》生态控制性指标, 符合“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凭借对微风通道、植林地比例、绿色屋顶面积率、雨水回用设施、透水铺装率、下凹式绿地率、建筑贴线率、建筑节能指标、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需求比例和节约用水定额十项人居生态舒适技术的娴熟掌控, 为住户打造一个健康生活有机系统。

通过在社区内构筑可再生能源系统、微气候系统、固碳系统、内空间生态系统四大系统, 通过太阳能热水、地缘热泵、大环境微风通道, 及植林地等大量绿化, 园博府居住区为社区业主的绿色健康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科技保障。使业主在社区生活中, 不仅能够享受到较之于普通城市社区环境更贴合人体舒适感的环境湿度与更清洁、富氧的空气, 更能切实感受到通过雨水回收设施、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社区生态技术所带来的对“生活成本”的有效降低。

和谐共融 篇5

1.为少数民族学生制定优惠政策

《北京大学招生章程》明确规定: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符合北京大学提档要求的情况下, 北京大学依据考生志愿, 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录取, 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但同时也强调: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属于降分投档考生 (降低分数不得超过20分) , 在分数相同情况下优先录取。保证了更多的各省市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进入全国最高学府学习深造。

为鼓励学生勤奋学习, 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北京大学设立学生奖学金, 其中的光华奖学金明确要求501个获奖名额中少数民族学生可以优先参加评选。

2.向少数民族学生付出特殊关爱

考虑到穆斯林同学的生活及饮食等习惯与其他同学不同, 对北大校园环境不熟悉, 所以, 北大的在校学生在新生入学当天设立穆斯林接待站, 尽可能地为穆斯林新生提供帮助。开学之后, 他们还召开穆斯林同学迎新会;为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 北大设有佟园清真餐厅, 还在北大农园食堂二层开设清真窗口。

3.对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北大佟圆清真餐厅坚持“服务第一”的宗旨, 餐厅内部干净利落, 悬挂醒目的穆斯林横匾。注重不断提高清真饭菜质量, 每年都派人专门到新疆大学学习厨艺, 或者专门请新疆的厨师到佟园传授厨艺, 以保证正宗的清真风味。

佟园把每年的开斋节也当作自己的节日, 制作各式各样精美的民族菜肴、糕点等作为节日礼物, 以自助餐的形式免费提供给每一位穆斯林同学。

4.与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共管共建

为把餐厅当一个家来建设, 北大佟园实行共抓共管共建设的方针, 从就餐的师生中挑选代表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 作为“家里人”的每位成员定期与餐厅经理边吃边开“饭桌会议”, 讨论佟园的事情。

5.同奥运西藏志愿者实现互帮互助

在服务于2008年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80名来自西藏的志愿者抵京次日, 北京大学场馆团队就为他们举办简朴而隆重的欢迎仪式, 带领他们熟悉工作环境及内容, 补足场馆培训及岗位培训内容, 积极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赛时状态”。西藏赛会志愿者与北大的场馆赛会志愿者混合编队, 开展“手拉手”结伴计划, 共同上岗, 通过互帮、互助, 实现了培训内容的深刻记忆和培训效果的内化。在11天的志愿服务中, 北大场馆团队与西藏团区委密切配合, 全力做好西藏志愿者的服务保障工作, 北大给予他们特别周到的照顾, 做到西藏赛会志愿者服务保障工作的全覆盖。

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 使之成为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北大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人际和谐, 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体差异, 以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幸福为出发点, 给予他们充分的人本关怀;追求管理和谐, 通过对资源的最有效整合, 使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弱势群体得到尊重和支持;致力全面和谐, 使师生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 从而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校园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 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和谐的环境培养美德, 给人以前进的动力。北大正是在实现校园和谐的基础上, 鼓励并感召了无数青年学子遵循温家宝总理“青年要关心祖国、关心社会、关心人民, 要勇于到艰苦的地方去磨练自己”的教导, 走出校园, 通过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等渠道, 投身到支援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西部工作中, 构建和谐的学校之外的大社会。

1.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智力支持

据共青团中央的统计, 北京大学在支教工作中保持着“三个之最”, 即:北京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支教工作的高校;是最先向西藏派出支教团的高校;是历年来向西部贫困地区派出志愿者数量最多、素质最高的高校。北大支教团志愿者们克服高原缺氧和语言障碍, 不仅传授知识, 而且自发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观念的任务。北大学子们踊跃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 致力于内蒙古少数民族居住区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为贵州少数民族居住区青少年及其家长开办免费心理咨询热线;帮助推进西藏当地检察院建设, 对干警进行业务培训……

2.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

每年暑期, 北大都有几十支团队到西部地区开展社会实践, 为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提供科技、卫生、教育服务。2001年, 北大组织“博士团西部行”活动, 开展多个课题的深入调研。自2002年与南宁市签订人才智力长期合作协议以来, 北大研究生会已派出多支团队赴广西实践考察。

3.向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优秀人才

北大营造献身祖国、服务社会的校园文化与舆论氛围, 推广“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2007年, 北大团委与云南省大理团州委联合建立北京大学研究生云南大理就业见习服务基地, 组织北大若干名高年级硕士研究生, 到大理开展为期2个月至3个月的挂职锻炼、服务工作。2006~2008年间, 北大共有193名应届毕业生自愿赴西部地区的全部十一个省区建功立业。

北大青年学子在以实际行动支援西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奉献精神和爱国热情, 是对北大精神最生动的阐释, 向社会与人民群众集中展现出当代北大学生积极向上、进取实干、扎根基层、造福社会的良好精神风貌。

摘要: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 确立正确的和谐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人际和谐, 追求管理和谐, 致力全面和谐, 创建和谐校园, 为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在内的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最佳条件, 并从政策上、学习上、生活上对少数民族学生予以特殊照顾, 使得他们在和谐、平等中实现共融与超越。同时, 积极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和谐,平等,共融,超越

参考文献

[1]刘和军.高校行政管理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咸宁学院学报, 2007, 27 (4) .

多元共融 学校发展新追求 篇6

一、构建多元开放的学校课程体系, 铸就玫瑰学子七彩童年

为铸就玫瑰孩子的七彩童年, 学校构建出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 努力让每位玫瑰学子能结合自身特长,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

(一) 课程内容

1.“学科轻负高质课程”系列。

该系列是基于学生学科学习的有玫瑰特色学习模式的学科课程系列 (包括长短课设置) 。在一年级至三年级的教学中, 尝试着不留书面作业, 在各年级增设一些家务劳作和家庭亲子活动的作业, 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放在首位。

2.“艺术课程”系列。

此系列是基于发展学生艺术特长的第二课堂自选课程系列, 全校一共设计了42个兴趣班, 包括合唱、乐器、舞蹈、绘画、小主持人、软笔书法、电脑、阅读、棋艺、音乐等。这些课堂是孩子们自己喜欢而又能全员参与的课堂。自从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之后, 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收获渐显成效。如在2012学年, 学校的艺术总分为207分, 在全区65所小学中名列第二名, 玫瑰的学生正一步步走上才艺展示的平台。

3.“阳光课程”系列。

此系列是基于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工程及亲子家庭活动而设置的课程系列。此外, 它还包括了家政服务课程系列 (基于培养学生自理服务) , 还发展了学生创造实践能力、热爱劳动和热爱服务的课程系列。

(二) 课程实施策略

1. 打破常规的课堂模式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以构筑“活动化”“儿童化”的课堂为追求, 敢于打破常规的课堂模式,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 在组内交流讨论的基础上, 自由选择了解的内容。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已的感想、困惑和收获, 把自主性学习延伸到课堂。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怎样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 怎样进行调查, 怎样做好活动小结等。在实践时, 教师也认识到了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接纳和认同每一名孩子, 要争取做好“真情实意爱学生, 真才实学教学生, 真知灼见感染学生”的引路人。

2. 重视对学生的才艺教育

每学期, 我们都坚持每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艺术课程”和“阳光课程序列”也主要是在第二课堂全面开展。在第二堂课上, 可供学生选择的活动项目有42项, 分别是音乐科的舞蹈队、合唱队、古筝队;美术科的丝网花制作小组、绘画制作小组;数学科的育苗杯小组;语文科的小主持人小组;体育科的田径队、毽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科学科的科技发明小组;信息科的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编程小组、足球机器人小组、电脑制作活动小组等。各年级还按学生的兴趣分类开展阅读、书法、剪纸、英语课本剧等小组活动。老师们的用心耕耘让孩子们的收益不断上升,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3. 把学生喜爱的综合性学习更好地落到实处

关于综合性学习, 从五年级开始是以独立的单元呈现的。因为有小班, 所以每一次综合性学习都会有很多收获, 有很多值得珍藏的东西。玫瑰小学的综合性学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遨游汉字王国”课程:各小班制定活动计划, 到街头找错别字, 办手抄报, 搜集谜语、歇后语等资料, 最后形成活动展示汇报课。

(2) “轻叩诗歌的大门”课程:经过一轮学习后, 教师可请每个小班出一本综合诗集, 诗集包括对诗歌进行分类搜集、赏析诗歌、小班同学自己创作的诗歌、前言后记、家长的话等, 是十分有意义的课程。

(3) “难忘小学生活”活动:以小班为单位回顾小学生活, 包括照片、文字、习作等, 并将之形成一本书册。

二、创新自主发展的教师培训机制, 经营玫瑰教师幸福教育生涯

学校的发展在于教师, 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玫瑰小学对优秀教师的定位很明确:成为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能把自身的专业发展与培养学生成长的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相结合, 达成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共赢局面。

(一) 构建清晰科学的教师团队培训网络

学校切实把管理权下方到各教研组, 以科组为基础单位, 充分发挥科组长的引领作用, 重视科研组长在教研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抓好科组和备课组活动, 对每一次的教学常规进行检查后, 由科组长及时组织科研组老师进行反馈交流, 达到反思提升的效果。每学期, 由学校教导处组织“培养可持续发展教师”科组长论坛活动, 让学校的各位科研组长互相分享, 交流经验, 互相提高。

(二) 打造玫瑰轻负高质课堂常规模式

在各教研组的研究学习中探索实践与我校已确立的办学理念、课程理念相一致的教学模式, 即关注“时效”“情感”“重构”三个维度。在构建高效课堂、落实“以学定教”、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 形成了旨在提升教师备课与教案生成能力、课堂上师生互动与沟通能力, 构建我校“可持续发展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 扎实抓好教学常规检查工作

学校倡导变检查为指导, 变检查为引领, 对学校教师的各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检查, 在学校OA网上进行反馈, 并在教师例会上重点强调教师工作中特别好的做法或不足之处。

(四) 以竞赛为契机,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学校提倡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各种教学、学生竞赛活动整合到教师团队培养工作中来。我们认为:一位优秀教师不仅需要具备高素质, 更重要的是能把自身素质和培养学生最大的发展相结合。对于任何一次比赛, 教导处总是带领科研组长在赛前精心策划、认真组织, 争取在训练时做到扎实到位, 在赛后及时做总结, 以竞赛促进学生发展, 以达到玫瑰师生“一次竞赛, 一次提升”的良好效果。

(五) 高度重视课题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的提升

我校承担国家级课题2个, 省、市级课题4个, 区级课题5个, 其中有6个课题已经成功结题。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研究, 学校对老师构建的可持续发展课堂中的“关注时效”“关注学生情感驱动”“科学重构教学内容”等做法进行了高度评价。学校构建绚丽玫瑰轻负高质课程的目的是让每个玫瑰孩子都能拥有如玫瑰般的七彩绚丽童年, “绚丽”“七彩”均蕴含着玫瑰课程的丰富多彩之义, 以期让全体玫瑰孩子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最亮丽的天空, 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来教学生, 并达到优质发展自身综合素养的目的, 在实践中提升教师们的个人魅力。

(六) 重视“送出去, 请进来”, 对学校教师进行专业提升培训

学校要求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科组长要带头认真学习, 外出学习的老师回校后要在教师例会上进行学习分享, 校际间牵手共同感悟课堂教学的交流活动, 也是我校教学改革的亮点。近几年, 玫瑰与深村、藻绵、河宕、高明更合、千禧小学、沧江中学附属小学等组成了联校, 在联校教研中, 从阅读、习作指导和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指导方面, 教师们都在为高效课堂努力着, 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三、策划共历共融的家校活动, 成就玫瑰家长的完美教育期望

为了让家长能够亲身体验玫瑰小学对其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帮助, 创办让玫瑰家长满意的教育, 学校策划了家校共经历同体验的多元化系列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如玫瑰般多彩而又快乐的“儿童节”, 学生向学生提供了“朗诵诗歌, 展示文才”的机会, 定期举办“六一儿童诗会”等活动, 以诗育心, 以美启真, 玫瑰般的诗意在孩子的天真浪漫、真实自由、美妙想象的诗歌声中绽放开来, 形成了“经典玫瑰”的校本课程体系, 孩子们幸福地学习。学校还在网络中开设了“经典玫瑰”的读书专栏, 承办颂春诗会等一系列的诗教活动, 这些活动都结出了累累硕果。

四、创新校内、家庭、社区齐参与, 课内、课外及社会力量助力的体质工程体系

(一) 玫瑰小学改革暑假作业, 改变以往单纯的书面形式的暑假作业, 把学生的作业改变为社会实践和家庭锻炼。在暑假期间, 要求孩子每天都与家长一起参与锻炼, 并把锻炼情况记录在学校统一发的记录卡上。开学后, 在孩子们交上来的记录卡中, 我们发现了家长的赞赏与孩子们对锻炼的坚持, 佛山新闻及广东卫视《暑假孩子去哪里了》都对我们的做法做了报道。

(二) 开展同伴互读和亲子阅读

1. 顺应学生能力的发展, 从“听读”到“阅读”

对于识字量比较有限的低年级学生,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先唤醒孩子的耳朵。学习提倡的午休前的广播里的睡前故事, 阅读课上老师讲的故事, 回家后的亲子阅读等活动, 唤醒了学生的耳朵, 让学生乐于思考, 让学生稚嫩的心灵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阅读兴趣就此点燃!

《假话国历险记》里小茉莉在假话国经历的奇怪、搞笑的事情令孩子捧腹大笑, 他们迫不及待想找书来读;《青鸟》的故事让孩子开始知道幸福原来那么简单, 幸福原来一直在我们身边;《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让孩子们初次接触了中国历史……孩子们从“听故事”, 渐渐开始了更深层次的阅读。

2. 绘本扬帆, 为唤起孩子阅读兴趣启航

学校特别为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设立了绘本阅读, 生动创意的插图照亮了孩子的眼睛。老师们灵活利用每周的阅读课、自习课、第二课堂兴趣班等, 和孩子们分享《我爸爸》、《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爷爷一定有办法》、《老鼠牙医》、《小黄和小蓝》等绘本, 让孩子们由喜欢绘本故事渐渐走近经典阅读。

3. 保证阅读氛围

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每个班级都设立了图书角。在午睡后的自由阅读时光, 老师和同学有组织地介绍和推荐适合本年级学生的读物, 定期举办读书活动, 如一年一届的“读书节”“晒书会”“书香漂流”等, 每年都会评选出“书香家庭”和“书香少年”, 这些活动让玫瑰的孩子沉浸在浓浓的阅读氛围中。走进玫瑰校园的人都会发现:玫瑰的孩子爱读书。他们享受着书本的熏陶和感染。

(三) 开设的课程虽多, 但学生每天仍然有充足的时间锻炼

在玫瑰小学, 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能达到1小时以上, 每天的大课间活动达35分钟。而且, 学习的老师还创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使每位学生至少学会了跳绳、仰卧起坐这两项体育锻炼项目, 二、三、四、五年级的孩子还学会了踢毽子。在每天都进行的大课间活动中, 跳特色操和跑操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训练。

(四) 得到社会力量的助力

玫瑰小学的发展得到了很多社会力量的助力:禅城区禅舞在我们学校开展了拉丁舞教学, 我校在2013学年取得了本区的第一名;专业的乒乓球教练每天都进行了乒乓球队伍训练;风云羽毛球俱乐部为我们学校的100多名孩子提供了免费训练……由于得到了社会的帮助, 我校最终实现了“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 全面开展了素质教育。

和谐共融 篇7

一、挖掘共享资源, 为教育合力服务

1. 家长体验, 亲情教育。

每一次的亲子主题活动, 让家长和孩子同欢乐。利用节假日, 我们邀家长共同“走出去”, 参加自发性的亲子活动, 为每个家庭创设释放亲情的机会。重大节日活动, 体验亲情、感恩和关爱, 在有目的的活动中, 使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祖孙之间亲情互动。

2. 合作共构, 资源互补。

我们每学期初就对家长的兴趣、特长、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调查, 积极引导家长与我们合作共构幼儿园课程, 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使我们的课程更加生动、更有价值。

家长参与教育环境创设:与孩子共同收集图片、照片、查找资料等, 这样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近阶段的教学活动, 同时也让孩子在活动前能未雨先酬, 获得相关经验。

家长参与教育活动:教师根据教育目标, 请家长参与某些教育活动, 与教师协同教育孩子。

家长进课堂各显神通:有时我们会根据家长的某些独特经验, 开展一些活动, 并邀请这些家长到幼儿园做老师, 给孩子讲解。

3. 家长专家, 互动分享。

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有效利用宣传媒介, 定期举办家教讲座;二是根据家教主题的需要让有特长的幼儿家长担任教师。

4. 家长评选, 激发热情。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我们采用“教子有方”家长征文、优秀家长评选表彰活动等。通过此活动, 形成了教师指导家长、家长关心孩子, 相互配合、积极互动的一种关系。

二、强化共融意识, 为家长排忧解难

1. 特制家长服务项目, 让家长安心无忧。

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制定了很多特殊服务的项目, 有“过敏幼儿餐点服务”、“换衣换裤服务”、“雨天打伞服务”、“肥胖幼儿矫治服务”、“特殊幼儿跟踪服务”、“定点送药服务”等。

2. 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让家长放心无虑。

我们抓住第一个关键环节“入园”不放手, “以微笑面对家长, 用抚摸迎接孩子”。抓住第二个关键环节“户外锻炼”不放手, “以敬业直面家长, 用关爱善待孩子”。第三个关键环节是“离园”环节不放手, “以专业接待家长, 用真诚送走孩子”。

3. 运用多种形式沟通, 让家长舒心宽颜。

三、建立共管机制, 为发展注入活水

1.成果展示, 与家长共享孩子发展进程。教师收集幼儿的发展信息, 通过成长档案个体展示、每月一次的体能达标测试公示、每学期一次的主题后分享展示、兴趣班特长展示、特色活动展示等途径, 向家长展示幼儿的绘画、制作、感想、比赛等。通过展示, 家长亲眼看到自己孩子正在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每一天都在进步、每一天都在成长, 更激发他们继续教育孩子的热情;同时从横向、纵向的比较中, 对自己孩子有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从而找到差距、明确方向, 进一步主动地参与园所教育之中。

2.建立督学, 与家长共谋园所管理良方。我们本着一颗平常心, 将家长看作是机会, 看作是帮助, 看作是资源, 使家长有了解园所的渠道, 有通报自己意见、建议的渠道, 这是家长参与园所管理的保障。因此, 我们每学期举办一次家长督学活动, 家长自愿报名, 抽签选到的家长, 幼儿园将发给家长“督学证”、督学内容, 配付《教师和保育员一日工作程序》, 以便其随时对班级管理情况进行观察, 并做记录和交流, 对幼儿园全面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 情况汇总后一周内向全体家长反馈。

3.改革问卷, 与家长共推民主管理举措。从单纯的师德调查, 扩充到了教学活动的专项评价、后勤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环境卫生满意度的调查、了解全园家长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满意程度, 促进家园共育, 促进幼儿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上一篇:民族声乐之演唱方法下一篇:投资决策财务管理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