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视角

2024-08-18

分析视角(精选12篇)

分析视角 篇1

摘要:20世纪以来, 叙述视角的转换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审美效果在现代小说创作与批评中备受瞩目。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别具匠心地交替使用了第三人称“选择性全知视角”和“人物有限视角”, 一方面巧妙地通过叙述者的视角对主人公圣地亚哥进行内省和外察, 客观深度地体现老人在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另一方面通过主人公自身的视角拉近了读者与人物的距离, 主观上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体验性。

关键词:《老人与海》,叙述视角,选择性全知视角,人物有限视角

海明威反对小说创作中传统的全知叙事模式, 强调灵活多样的叙事结构。在《老人与海》中, 他一反传统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一通全文, 将第三人称“选择性全知视角”和“人物有限视角”进行巧妙的切换, 不但完美地诠释了不拘一格的叙事艺术, 而且深化了老人坚韧不屈的形象。正因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 有力而独创一格”, 海明威在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一、叙述视角

19世纪末以前, 小说的社会道德意义是批评家的关注点, 而其形式技巧经常被忽略。20世纪后, 随着叙述学的兴起, 叙述视角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相应的视角分类、选择与文体效果也倍受关注。

叙述视角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 (申丹, 2004:52) 区分叙述视角之前先要分清“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叙述声音指叙述者的声音, 叙述眼光指充当叙述视角的眼光, 既可以是叙述者的眼光也可以是人物的眼光。斯坦泽尔区分了三种不同的叙述情景:一为传统的全知叙述, 二为叙述者就是人物的第一人称叙述, 三为以人物眼光为视角的第三人称叙述。 (申丹, 1998:186) 与此相对应的是传统的全知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在传统的第三人称小说中, 叙述者通常用自己的眼光来叙事, 但在20世纪初以来, 叙述者常常放弃自己的眼光而转用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眼光来叙事, 即人物有限视角。这样一来, 叙述声音与叙事眼光就不再统一于叙述者, 而是分别存在于故事外的叙述者与故事内的聚焦人物这两个不同实体之中。 (申丹, 1998:186-187) 这样就产生了特殊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二、第三人称选择性全知视角和人物有限视角

根据申丹的划分, 第三人称叙述中的“限知视角”包括两种:一、全知叙述者“选择”仅仅透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对其他人物只是“观察”;“限知”, 是叙述者选择性地限制自己的“内省”范围, 这种模式称为“选择性全知”。二、全知叙述者用人物意识替代自己的意识来聚焦人物的感知。人物的感知本身构成叙述“视角”。“限知”, 是人物自己的视野有限, 称为“人物有限视角”。 (申丹, 2005:56) 在很多作品中, 出现了两种“限知”模式的交互作用, 全知叙述者和故事主人公交替充当“观察之眼” (申丹, 2005:56) 。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就是典型的例子。从两种限知模式交互作用的角度切入, 考察这一作品, 可以深刻透彻地理解老人的形象。

三、《老人与海》的叙事视角及作用

《老人与海》的叙述声音均来自叙述者, 叙述眼光采用的却是叙述者和老人的眼光。叙述者的“内省”范围也只限制在老人身上, 属于选择性全知视角。文中叙述者有时会放弃自己的眼光转用老人的眼光来叙事, 即运用人物有限视角来叙事。这两种视角不是相互对立, 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从主客观两方面展示老人形象的。

小说中选择性全知叙述者的作用分两点:一、对外界环境和人物进行“外察”, 提供主要的故事背景;二、对老人进行“外察”和“内省”, 从内心和外表两方面介绍老人。也就是说全知叙述者客观地向受述者展示了故事背景、事件和主人公等叙事要素。“外察”主要为了体现老人身处的各种压力, 诠释他处于“重压”之下的背景。从“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体现了孤独和年老的压力;从“至今已过去了八十四天, 一条鱼也没逮住”体现了运气不佳的压力;从“不少渔夫拿老人开玩笑”体现了自尊心受挫的压力;从“没有鱼网, 也没有什么鱼煮黄米饭”体现了生活窘迫的压力。另外景物的“外察”还展现了一个优美恬静的海上环境, 例如“陆地上空的云块这时像山岗般耸立着, 海岸只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 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深蓝色, 深得简直发紫了。”高耸入云的小山在海岸边若隐若显, 深蓝的海水映衬在四周, 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景图。正是在这种美景中, 老人即将与大鱼、鲨鱼展开激烈的生死搏斗。此处的描写似乎与文章所表现的与命运抗争的紧张氛围不相宜, 实际是为了配合老人重压之下依然乐观自信的优雅风度。同时“对人物的内省是全知叙述者的特权” (申丹, 1998:247) , 文中全知叙述者也没放弃对老人的“内省”。从“那双眼睛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受述者感受到老人的乐观和自信;从“那双常遭日晒而目光坚定的眼睛”叙述者感受到他的坚毅和勇敢;从“他替鸟儿伤心”叙述者感受到他的善良。这些正是老人优雅风度的体现。通过叙述者的“外察”和“内省”, 老人所表现的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跃然纸上。

全知叙述并非贯穿全文, 因为尽管位于故事外叙述者的眼光往往较为冷静、客观、可靠, 但不再相信叙事权威的现代读者都难以接受这种上帝般居高临下的议论。 (申丹, 1998:235) 况且文本主题意义难免有强加给读者之嫌, 而要摆脱这种局限性, 就必须视觉越界, 放弃全知叙述者自己的眼光, 换用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如“他想, 我总是把它们精确地放在适当的地方的。问题只在于我的运气就此不好了。可是谁说得准呢?说不定今天就转运。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 运气来的时候, 你就有所准备了。” (吴劳, 1999:12) 这部分用自由间接引语表达出老人的内心想法, 虽然老人知道自己运气不好, 已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了, 但他没有放弃希望, 依旧乐观自信地准备运气的到来, 这是何种悠然的气度。此处的人物有限视角将读者拉入到故事中, 读者的心弦和老人自然地连在了一起, 一起等待运气的到来。有时两种视角交织在一起, 共同诠释老人的形象。如“接着他开始同情他钓到的这条大鱼。它是多么美妙, 多么神奇!谁知道它在海里生活了多少年了呢!他想, 我从来没捉到如此强壮, 行为又如此奇特的鱼。”第一句是全知叙述者的视角, 指出老人可怜大鱼。接着是老人的视角, 是他内心对大鱼的看法, 他敬佩大鱼的强壮与美妙。尽管老人处境艰难, 但他依旧怀有善良的心, 对强壮伟大依旧抱有敬佩之情, 这也是优雅气度的体现。

在《老人与海》中, 读者跟随全知叙述者对老人进行外察和内省, 从而形成客观的判断。老人的限知视角又让读者直接通过老人的主观意识来感知他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 对人物产生认同感, 从而在主客观两个方面共同表现了老人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参考文献

[1]申丹.视角[J].外国文学, 2004, (3) :52-61.

[2]申丹.选择性全知视角、人物有限视角与潜藏文本[J].外国文学, 2005, (6) :56-62.

[3]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海明威.老人与海[M].吴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分析视角 篇2

论文摘要:文章用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来研究话语分析。用实例来探讨理解话语的整体意义,从而使说话者能从语句的表层意义暗藏自己的深层意图,听话者则能从其表层意义洞察其深层意图。

论文关键词:语用原则,话语分析,面子原则,礼貌原则

一、引言

话语分析是现代语言学里的一个新兴学科,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话语分析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Harris首先使用的,是国内外语言学界许多人关注的课题。它具有跨学科性质,各种研究途径都是从一个侧面研究话语,或者说都是研究话语的一个侧面。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用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来阐释话语分析。

二、话语分析的理论形成及概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这一理论首先由哲学家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后来,他的学生Searle进一步拓宽和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确立了此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并被广泛运用。

Austin(1962)认为一个思想,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说话,当他说一句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Austin是从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中的行为关系来分析话语的职能的。他坚信不是所有的语句都有真值可言,他在理论初期把所有的语句分成“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两大类,把施为句内的主要动词称作施为动词(performativeverbs),构成“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的雏形。

后来,Searle整理了Austin关于言语行为的分类,根据适合条件总结出五种基本言语行为句:表述句(representatives)、指令句(directives)、承诺句(commissives)、表情句(expressives)和宣告句(declaratives)。Searle发现,语言里的句子其实都是间接的言语行为句,都具有“以言行事”的功能。于是,出现了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Searle关于间接言语行为的论述被称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所谓间接言语行为就是指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Searle丰富和发展了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于是,当谈及言语行为理论时,人们必须同时提及Austin和Searle。

Searle把Austin言语行为理论和Grice会话含义理论结合起来,他的理论是以Grice有关理论为依据的。Grice认为会话双方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流是因为都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使双方在会话中相互配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这就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包含四个准则:一是量准则:所说的话包含当时交谈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二是质准则:不要说你相信是虚假的话,不要说证据不足的话。三是关系准则:要说相关的话。四是方式准则:说话要简洁,特别要避免隐晦、歧义,要简明,有条不紊。前三条准则与说话内容有关,回答“说什么”的问题;第四条准则与表达方式有关,回答“怎么说”的问题。Grice理论的要点,并不是放在对准则的遵守方面,而是更注重准则如何被违反的种种情况。Grice提出合作原则以及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隐涵,但是他没有指出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英国语言学家Leech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从修辞学和语体学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Leach认为人们在会话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从而丰富和发展了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

Leech的礼貌原则分成六类,每类包括一条准则和两条次准则:第一,得体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使别人得益。第二,慷慨准则:减少表达有利于自己的观点。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第三,赞誉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少贬低他人;尽量多赞誉他人。第四,谦虚准则:减少表达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第五,一致准则:减少表达自己与他人的不一致。尽量减少自己与他人的分歧;尽量增加自己与他人的一致。第六,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减少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不和;尽量增加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同情。总的说来,说话人应尽量让听话人得益,自己吃亏,在交际过程中达到双方满意。

说到礼貌原则就不得不提到面子原则。面子是个体借由行为或社会性资源展现其自我价值,寻求他人的确认且受到意外的认同时,凸现于个体内心的自我价值感与相应体验。自我价值的认同诉求与回应的冲突即评价冲突是面子的直接诱因,个体在交往中表现“相符行为”或允许他人利用自己的社会性资源是赢得面子的基本途径。第一,自我价值是面子的内核。在世俗社会中,确认自我价值的关键在于赢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同,明确自己在社会与他人心中的地位或价值。当认同自我价值的诉求与回应出现冲突时,他人认同个体自我价值的程度偏离了个体的预期,面子便得以凸显。第二,社会性资源是“面子”的象征。所谓社会性资源,是指个体藉由能力、品格、成就而获得的权力、财富、地位、社会声望等公众性资源和他人信任等人际性资源的总和。个体通过行为展现能力、品格,取得成就,能力、品格、成就赢得社会认同转换为社会性资源,社会性资源实质上是自我价值的社会标定。个体拥有社会性资源,意味着自我价值已被衡量并赢得了广泛甚至普遍认同,个体在社会与他人心中的价值、地位已被确认,个体自我价值的认同诉求业已达成并赢得了面子。第三,评价冲突是面子的直接诱因。社会性资源标示的面子具有潜在性,须由在场的他人评价予以确认,方可转变为现实的面子。第四,在场的他人在个体人际网络的位置是影响面子的重要因素。个体在公众场所极易产生面子问题与面子体验,尤其是在公众场所中有具有影响力的他人在场时,其对个体的能力评价与价值认同可直接或间接的、潜在或现实的影响在场公众,可能导致广泛的对个体的能力评价与价值认同的变更,容易诱发个体对评价的高度焦虑,出现对个体产生重大影响的面子问题。第五,交往中的相符行为和社会性资源的他人使用是赢得面子的基本途径。为防范评价冲突和面子问题,赢得个体自身、社会、他人对个体自我价值评价的一致,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通常会表现出相符行为或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社会性资源,这也是面子基本功能的直接体现。

三、例子分析

1.在主人家里,主人让自己的小孩给客人们唱歌,小孩虽然唱得不好,但客人还是很高兴的赞扬说:“唱得真好!再唱一个!”

对于这种赞扬既是出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但却貌似不是真实的。赞扬的话语虽然可能不是真实的,但也有发自内心的可能。对于客人来说,去别人家做客,对小朋友的歌声的赞扬,是出于合作、礼貌,并给对方面子的考虑。但小朋友的歌声是否好听其实已经不是客人重视的部分,小孩的.天真可爱完全可以使客人完全不考虑旋律,而发自内心的称赞小孩。对于这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的以合作、礼貌、面子等方面考虑说话人是否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是否少贬低他人;多赞誉他人。

2.在某学术会议上,一个学生拿自己的文章给一位大师看,希望得到一些中肯的建议。大师稍作浏览后只说道:“很好,不错。”之后就离开了。

很明显,说话者在说了看似表扬的礼貌用语后,本质上并没有满足问话者的利益。虽然说话者表面上合作了问话者,并给了他面子,但对于问话者的初衷来讲,问话者的目的在于得到说话者的建议,而并不是简单的满足自己面子的赞扬。面子的运作有两种情况,一是为自己争取面子,以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或心理满足;二是运用面子技术取悦于人,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展开。无论是交换价值型面子,还是心理满足型面子,都是如此。但这种运作情况在这都不合适,看似双方都满足了面子需求,但实际上是有损问话者的利益。这在某一程度上就造成了礼貌中“损益”原理的矛盾。

3.Grice提供了一个经典的例子。某学生想申请一份与哲学有关的工作,于是请他的哲学教授写一封推荐信,教授的推荐信是这样写的:

DearSir,

Mr.X′scommandofEnglishisexcellentandhisattendanceattutorialshasbeenregular,yours,etc.

这封信只说该生英文很好,按时上课,却不提该生哲学方面的情况。教授提供的信息明显不足和不相关,违反了合作原则的量准则和关系准则。隐含之意就是:此人不适合这份工作。我们也可以用言语行为理论从教授的言内行为推断出言外行为,运用间接言语行为把隐含意义和弦外之音巧妙地隐藏在字里行间,其言外之意同样是:此人不适合这份工作。

为了理解话语的整体意义,语言使用者必须积累一定的语用知识。这就是说,说话人能从语句的表层意义暗藏自己的深层意图,听话人则能从其表层意义洞察其深层意图。事实上,任何理论都是对现实的归纳和升华,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所涉及的内容,是对语言使用现实的归纳和总结,但却千万不能生搬硬套这些理论。生活中的语言更加复杂有趣,应该活学活用,这才是话语分析的重要思想。

参考文献

1 郭先英. 语用原则与话语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

2 杨增成.话语分析的社会文化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11

3 刘继富.“面子”定义探新[J].社会心理学,,5

4 杨磊.从文化差异看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分析视角 篇3

关键词:需求分析视觉下;酒店英语课程;探讨分析

引言

需求分析指的是学生的学习要求,换而言之就是学生在结束酒店英语课程学习之后能够做什么,也就是目标定位需求。同时也指学生希望从英语语言课程学习中获得东西,即学生的个人目标。需求分析是酒店英语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目前,人们已广泛意识到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近年来,许多国外酒店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的酒店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酒店英语课程教学应该根据新形势的实际需求,不断培养出与市场经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优秀酒店英语专业人才。

1.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酒店英语课程

在需求分析视觉下,要想有效提高酒店英语课程教学的质量,首先应该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对酒店英语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清晰明确化的设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满足当代酒店管理实际需求的能力全面的高素质酒店从业人员。那么要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为了酒店从业人员的导师,则必须对学生的酒店英语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当学生刚入学或处于低年级时,教师应该重视大学英语和酒店管理基础课程的学习,加大这两个方面的学习比重,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1]。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应该不断培养学生酒店英语的听力能力、口语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使学生在结束这一阶段的学习时能够很好地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专业知识。当学生到了大二阶段,教师应该要开设酒店英语的口语课程,督促学生加强酒店专业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的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需求分析视觉下,要想有效提高酒店英语课程教学的质量,还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与其他英语课程相比较,酒店英语课程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师在进行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时不能一味地采用其他英语教学的方式,而是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酒店英语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采用较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专心致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酒店英语课程学习中来[2]。如果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的进入模拟实训室进行学习,在模拟实训室将酒店的实际工作模拟给学生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酒店实际工作当中是如何进行英语交流的,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充分掌握用英语进行流利的交流。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酒店的相关图片,要求学生的将这些酒店的情况用英语进行相关介绍,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床发挥能力。

3.制定科学合理的酒店英语课程考核标准

在需求分析视觉下,要想有效提高酒店英语课程教学的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酒店英语课程考核标准无疑是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我国当前酒店英语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教师在对学生的酒店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时,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学习的酒店英语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时,教师在设计酒店英语的考核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实践性,酒店英语课程的成绩应该由几个部组成,比如学生在平时课堂学习中的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3]。平时课堂学习中的成绩应该包括英语表达能力方面的成绩、模拟实训时的综合表现以及角色扮演方面的成绩,而期末考试的成绩主要应该包括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成绩。只有通过这样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才能够更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进行综合的评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时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学习酒店英语的综合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酒店英语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主要涉及到酒店实际工作当中进行英语表达与交流的需要,而需求分析是酒店英语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因此,在需求分析视觉下,要想不断提高酒店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表达与交流能力,有效提高酒店英语课程教学的质量,教师在进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时应该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酒店英语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酒店英语课程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朱晓华.ESP理论视角下的酒店英语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探索——基于酒店英语教学的个案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86(01):68-70.

[2]于丽.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服装专业英语教学——以江西服装学院服装专业英语教学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06(03):03-05.

论会计报表分析的视角 篇4

1999年6月1日, 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联合发布《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 自发布之日起试行。2006年4月7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4号令《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公布, 自2006年5月7日起施行。2006年9月12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自2006年10月12日起施行。

(一) 企业绩效评价的定义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2006年4月发布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 是指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本方法, 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对照相应行业评价标准, 对企业特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的综合评判。

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以行业评价标准为依据, 运用科学的评价计分方法, 计量企业经营绩效水平, 充分体现行业之间的差异性, 客观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环境, 准确评判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绩效评价工作按照产权管理关系进行组织, 国资委负责其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 企业集团 (总) 公司负责其控股子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

(二) 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

1. 按国资委规定进行五种内容的评价。即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

2. 按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大纲规定的四大内容评价。 (1) 财务效益状况评价。它相当于国资委的“盈利能力”状况评价。 (2) 资产运营状况评价。它相当于国资委的“资产质量”状况评价。 (3) 偿债能力状况评价。它相当于国资委的“债务风险”状况评价。 (4) 发展能力状况评价。它相当于国资委的“经营增长”状况的评价。

二、从企业生存发展视角进行分析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 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要不断牟取自己独特的经济利益。但企业又是一个社会组织, 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开展活动, 要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和限制。企业的社会生存和发展环境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整个外部世界, 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政治环境等。

自然环境对企业的影响首要的是表现为企业生产条件的优越与否。经济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最重要, 也最为直接。因为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的条件是在经济环境中获取的;同时, 利用这些转换得到的物品, 其价值也需在经济环境中实现。没有经济环境, 企业经营变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连续循环变无法保证。企业经济环境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形势、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技术环境是指与本企业有关的科学技术水平及其发展趋向, 主要是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采用等状况。与其它环境相比, 技术环境变化较快, 对企业的冲击十分激烈。一项新技术的出现, 会给某些企业形成新的市场机会, 形成新的行业;同时也会给某些企业造成威胁, 使老的行业或产品被淘汰。社会人文环境是指企业经营所涉及地区或国家的居民的语言、文学、教育水平、宗教信仰、消费习惯、工作态度、价值观念等因素的综合。这些因素在产品销售、员工行为以及企业的管理方式等各个层面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策方针、政治性社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等, 是通过影响政府政策而作用于企业经营的, 而政策是执政党所代表的政治力量或政治集团的意志表达, 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今世界, 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科技迅猛发展、市场激烈竞争、企业兼并重组等行为都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财务角度, 分析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首要的是看企业能否正常还债, 能否化解财务风险, 其次要看企业的经济效益、资金运营状况和发展的潜力等。因此, 从企业生存和发展视角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分析, 就是要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分析、筹资能力等。笔者认为, 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分析时应突出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分析。

三、从投资者保值增值视角进行分析

(一) 从会计账面价值考核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

1994年12月31日,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劳动部以国资企发 (1994) 98号文件的形式颁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 规定:“国有资产保值, 是指企业在考核期内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等于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国有资产增值, 是指企业在考核期内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大于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 以考核期企业财务报告中的所有者权益价值为依据, 暂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及物价变动因素的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计算公式如下: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 ×100%

“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于100%, 为国有资产保值;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大于100%为国有资产增值。”

(二) 依据主观因素考核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

上述从会计账面价值考核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缺陷是没有考虑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主客观因素。2000年4月26日, 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财统字[2000]2号文件的形式颁发《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 规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了企业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益与安全状况, 其计算公式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年初国家所有者权益) ×100%”。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完成值的确定, 需剔除考核期内客观及非正常经营因素 (包括增值因素和减值因素) 对企业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其中, 增值因素为:国家直接或追加投资增加的国有资本;政府无偿划入增加的国有资本;按国家规定进行资产重估 (评估) 增加的国有资本;按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增加的国有资本;住房周转金转入增加的国有资本;接受捐赠增加的国有资本;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债权转股权”增加的国有资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确定的其他客观因素增加的国有资本。减值因素为:经专项批准核减的国有资本;政府无偿划出或分立核减的国有资本;按国家规定进行资产重估 (评估) 核减的国有资本;按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核减的国有资本;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而核减的国有资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确定的其他客观因素减少的国有资本。

根据以上规定,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公式应该调整为: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企业主观因素形成的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年初国家所有者权益) ×100%

2004年8月30日, 国务院国资委颁发《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暂行办法》, 提出, 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主要通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反映, 并设置相应修正指标和参考指标, 充分考虑各种客观增减因素[财统字 (2000) ]2号文对客观因素进行了调整], 以全面、公正、客观地评判经营期内企业国有资本运营效益与安全状况。

1.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的确认

《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暂行办法》所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经营期内扣除客观增减因素后的期末国有资本与期初国有资本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扣除客观因素影响后的期末国有资本÷期初国有资本) ×100%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分为年度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任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2.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修正指标的确认

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修正指标为不良资产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不良资产”, 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 (资金) 挂帐, 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

因经营期内不良资产额增加造成企业不良资产比率上升, 应当在核算其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时进行扣减修正。

国有控股企业修正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应当按股权份额进行核算。

3. 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参考指标的确认

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参考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利润增长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

(1) 净资产收益率:指企业经营期内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2) 利润增长率:指企业经营期内利润增长额与上期利润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3)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企业经营期内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4) 资产负债率:指本经营期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三) 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际完成指标的核实确认

根据出资人财务监督工作需要,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企业财务会计资料及保值增值材料进行核查, 并对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进行核实确认。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核实确认工作, 应当根据核批后的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表数据, 剔除影响国有资本变动的客观增减因素, 并在对企业不良资产变动因素分析核实的基础上, 认定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实际状况, 即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 国有资本实现增值;等于100%, 国有资本为保值;小于100%, 国有资本为减值。

分析视角 篇5

摘要: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课程的视角探寻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课程资源的“城市取向”,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取向”,课程标准的“城市取向”,课程理论和课程内容的“政治伦理取向”,课程决策的“强势群体取向”,等等。这些原因使农村初中学生在学业上产生失败感,再加上农村经济落后,人均收入较少,办学经费短缺,因而学业困难和无经济支持也是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关键词:课程资源;学业困难;基础教育;强势群体

当前,在广大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是一个大家都避而不谈而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尤其近年来,农村学生辍学率明显上升,主要表现在初中阶段,严重困扰着“两基”工作。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同时对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农村教育搞得好,普及率就高;反之,则低。一

在许多农村中学,最令人头痛的是学生辍学、流失。学校和有关部门每年都组织专门力量动员辍学的学生返校,好不容易把他们找回来,可投过多久他们又走了。为控制学生流失,县、乡、村、校制定了四级联保制度,对干部实行一票否决,但学生还是留不住。据对某一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辍学情况的调查统计显示:当地小学生辍学率为2.1%,初中生辍学率为9.39%。如果不加以控制,照此推算,六年之后,这个地区的小学生辍学率将达到1

2.12%,也就是说将有一成多的学生没有完成小学学业就流向了社会;而三年后,初中生辍学率将达到 28.17%,也就是说将有三成的学生没有完成初中学业就流向了社会,这些数字是很惊人的①。农村的教育情况基本上相似,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因此,其他地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与其具有相似性。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家庭贫穷、学习困难等等。这里主要从课程视角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进行剖析,发现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课程资源的“城市取向”,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取向”,课程标准的“城市取向”,课程理论和课程内容的“政治伦理取向”,课程决策的“强势群体取向”,等等。

(一)课程资源的“城市取向”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然而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考虑课程资源时,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课程专家都明显地忽略了民间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本文使用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指的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1]。在这里笔者试图把课程资源分为缄默课程资源(tacit resources of curriculum)和显性课程资源(explit resources of curriculum)。这种划分不是新创造的,而是借用石中英先生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一书中对知识的划分[2]。民间的课程资源在此等同于缄默课程资源。所谓缄默课程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处于一种受压迫境地,长期成为课程资源的“被流放者”,长期受到知识霸权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的知识。与此相对应的是显性课程资源。所谓显性课程资源是指充斥于学校课程,以及在国家课程改革专家视野中常被重视、披开发的资源,具体而言有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科技馆、科研院(所)、部队、工厂、农村(常指农村的自然环境等)、网络、夏令营、社区文化馆、中小学教育(德育)基地等等[3]。缄默课程资源与显性课程资源的主要区别在于显性课程资源常受到课程专家的重视,而缄默课程资源则常被课程专家所忽视。陶行知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就指出:“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教他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教人羡慕繁华,看不起

务农。”时隔80年后的21世纪的今天,这些问题仍然没解决。在乡下,课程在形式上一般有国家课程和乡土课程,但沉重的升学压力、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霸道的必修课和软弱的选修课等因素造成了另外一种局面: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只学习必修课和升学考试所考的科目。这样,就使得“农村课程”无区别于“城市课程”,使得主要以显性课程资源为源头的“城市课程”,占据了“农村课程”市场。这一切实质上使得民间课程资源处在了国家课程和乡土课程发展视野之外[4],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是造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取向”

基础教育包括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初中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因此初中阶段属于基础教育。那么,什么是基础教育呢?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1990)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本身不仅仅是目的,它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而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智地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在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再次强调了宗迪恩会议所确定的这一观念。这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定义作出的最深刻、最全面的概括。它表明,基础教育本质上是为了每一个人能在社会中生存和继续学习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教育,基础性是它最本质的特征。顾名思义,基础教育的虽大特性就是“基础”。所谓“基础”,即是指最基本的、最初的部分。因而体现“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就应该向受教育者提供对人成长而言最基本的、最初的、最重要的内容。从这一要求来看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恰好相反。一方面,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大有“多多益善”,追求“大而全”的倾向。2001年5月颁布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小学要增设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课程,按国家规定开设艺术课程。而不少地方,外语、计算机事实上早已进入小学课程,不可避免地造成中小学课程体系的膨胀。另一方面,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被赋予了专业性的特征。与国外“广而浅”恰好相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设计尤其是主要课程的设计在不断强化学科的专业性,推崇“窄而深”,导致学科分量不断加大,深度不断加深。如中小学教学课程的内容,就比其他国家提早了一到两个年级。翻翻小学教材,即便是一年级的数学题,也要求学生解题时除了用一般方法,还要演绎出许多怪诞的解法;看看语文,连一个字第几划是撇是捺都设计得极为专业,干涩难懂的名词术语多体现出“专业化”程度之高深,几近是对文字学的学习。一句话,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已不再具有“基础”的特征,“难、繁、深、多”的内容和要求越来越偏离学生发展的基础。如此“专业化”的基础教育的确能为个人的未来发展准备大量的知识基础,但其局限也就在于,在当今已现端倪的学习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学生以极大精力和体力所掌握的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却未必有现代的准备性意义。更重要的是,这种取向使学生失去了部分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实现兴趣、爱好、特长的满足和个性的发展,恰恰是以牺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这种弊端,正是学生负担日益加重以致产生厌学、逆反等心理,导致的结果是许多学生辍学[5]。

(三)课程标准的“城市取向”

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将眼光集中在城市的发展上,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例如粮食供应政策、就业政策和医疗、住房、劳保等各项社会福利政策等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城市取向”的思路显然已不合时宜。然而,作为一种思维定式它仍有较大的惯性,依然潜存于各项社会政策之中。“城市取向”在教育方面的表现相当突出。诸如无视城市和农村儿童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以城市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广大乡村很少有用武之地。“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使得农村教育只是城市教育的翻版。同样,在课程上也是如此,目前初中课程还没有作为农村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体现出来,致使农村初中学生对一门又一门自身严谨、难度较大的课程内容听不进、学不懂。正如库姆斯(Coombs P.H.)所指出的,学校中的“学术性、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课程不能适应大多数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要”。学校中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到乡村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感到学习吃力,成为经常性的学业失败者,并进而对上学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同时,对升学无望的农家子弟及其家长来说,教学内容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脱节也使得教育的吸引力大大减弱。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这种“城市取向”促成了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

(四)课程理论与课程内容的“政治伦理取向”

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的积淀使其自身一直在崇拜权威、崇拜大一统,在教育上则表现为“政治伦理取向”。从历史的演变中可以窥见,《春秋》传递孔子的修己治人之道,而这正是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服务的;汉代为加强封建统治,文教政策上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南宋的大教育家朱熹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明人伦”。在建国以来的课程理论史中,也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论据,“十年**”前,从批判《武训传》到批判陶行知,从批判杜威实用主义到批判陈鹤琴的“话教育”。“文革”时期,只言片语的“最高指示”,人们竟能以洋洋万言对它进行传教般的阐述,而不追问其有无理论上的可能性„„观看政治风向,成了理论研究的前提。回顾历史,那些顺应正统阶级文化的课程理论在当时总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主流意识形态就像“看门人”一样,决定哪些作品可以发表,哪些项目应该得到资助,哪些研究应该收入权威的教科书。然而,社会政治、经济是处于经常性波动的过程之中,处于课程领域中心的知识内容随着政治的变迁也会退到边缘地带。课程理论并没有超越时空的说话权力,无论是主张“有教无类”的孔子,主张“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毛泽东,还是平民教育提倡者晏阳初,学术自由支持者蔡元培,都曾是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标志。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如今中国校园里除了因袭陈旧的程序化教育模式之外,还有多少这些教育家们的影子?总的来说,中国课程理论是以政治和伦理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虽然现代课程理论呼唤整体课程观,强调人的个性和精神的自由以及生命质量的提升,但课程实践中却依然充斥着政治意识的强制灌输,课程理论则被置若罔闻。比如语文教学中,如果对某一篇课文不反复强调其所包含的主流意识形态,则可能被指责为“思想深度挖掘不够”。有位教师对高一学年的语文课本谈了这样的看法:真正从语文的角度编选的篇目大约只有一半,其余一半则大体上是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考虑的。一元化的机械思维模式限制了学生精神的自由和思维的明达。孩子们的作文,充满了谎话、空话和套话。随便翻翻孩子们的作文,你会发现,真正有真情实感者,有童心童趣者,有独特感受者,可谓寥寥无几。充斥在他们作文中的是任意编造的“好人好事”:所有的学生都在马路上拾到过钱包,都搀扶过残疾人横过马路,都在公共汽车上让过座,都在下雨天把伞让给同学。他们快乐地编织着一个共同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去教师那儿领一个高分。这样的学习模式、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真实的生活,与理想追求完全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失去对所学的科目的兴趣,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促使学生辍学[6]。

(五)课程决策的“强势群体取向”

由于历史、自然和政府教育政策等原因,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开发能力存在着极大差距。这种差距尤其反映在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有很大变化,特别是分级课程管理体制和课程多样化政策的推行,给课程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遗憾的是我国现有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在某些方面仍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现有课程政策往往以发达地区、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的办学条件为依据,首先考虑他们的课程需要,甚至不惜将他们的“发展性需要”作为“基本需要”以“强制性课程政策”的形式要求全国所有学校必须执行。(2)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是新颁布的各科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新课程计划,都表现出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和“国际接轨倾向”,缺乏对农村及不发达地区的必要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虽较好地把握了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终身学习等时代新要求以及原有课程在结构、内容、管理上的问题,但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城乡间、地区间和学校间的巨大差异,对农村、中西部地区和薄弱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条件保障没有提供应有的政策支持。作为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3)新课程开发的前期实验大多数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很少关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一些新“课程标准”无论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还是在“课程资源开发建议”的陈述上,都基本以城市和重点学校为对象。(4)三级课程管理已成为我国的基本课程政策,校本课程已是学校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所有学校都必须开发校本课程,否则,学生的基本课程权利就必将受到侵犯。然而,现行的课程政策只给责任,不给条件,成千上万落后地区的中小学和薄弱学校连校本课程的概念都没听说过,基本的教学都难以维持,校本课程开发更无从谈起[7]。从这一角度看,“强势群体取向”是导致学生辗学的又一原因。

以上,从课程视角分析了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几方面原因,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强化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农民受教育的动机和出发点并非直接为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或为科教兴农,而是为了谋求一个稳定的职业,一份稳定的收入[8],当这些目的达不到时,他们对教育的追求就会弱化、淡化;第二,因课程超出了初中学生的兴趣范围而产生了学业困难,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此外,失去经济支持和主动弃学心理也是初中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21世纪已经来临,“以科技为先导”和“发展科技靠教育,教育发展靠国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绝大多数人在农村,因而农村教育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反映到课程上,就是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课程视野,给予这些问题以高度的重视。

注释:

①参见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4.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2.

[3]张晓峰,田爱丽.农村学生辍学:政治的视角[J].江西教育科研,2002,(6):26—27.

[4]民间的课程资源:被遗忘的课程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6):44—48.

[5]彭泽平.培养公民还是人才——对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12—16.

[6]张灵芝.试析当代中国课程理论的失语现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36—39.

[7]郭晓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27—30.

[8]代俊兰.农民的教育心态透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84—87.

(作者单位:华中师大教育科学院,430079)

合作博弈视角分析社会财富分配 篇6

关键词 绩效博弈;核;真核

中图分类号 O225 文献标识码 A

Analysis on the Social Wealth Distribution by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Game

SUN Xiuyong1,2

(1.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 Kaili, Guizhou,556011,China;

2.KaiLi University; School of Financ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d the several different “core” imputation schemes in superadditive fuzzy games, and proved the inclu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e” imputation schemes by using the mathematical reasoning. Therefore, managers can search the most stable “core” by improving the imputation schem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clusion relationship.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improvement.

Key words fuzzy games; core; proper core

1 引 言

众所周知,企业和国家都可以看成是合作博弈中的联盟组织形式,而财富的分配方案是否具备有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联盟的稳定,正是这个原因财富分配问题也是学界很关注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Alvin Roth和Lloyd Shapley凭借“稳定分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分享了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在我国,关于财富分配方面的文章也很多,例如:陆铭、蒋仕卿[1]从劳动力市场改革的角度分析了中国需要调整发展战略,使劳动力市场改革有利于收入均等,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李实、赵人伟[2]及张平通过对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收入分配变动的研究,得到了“中国的收入分配已经进入了一种不容乐观的状态, 从体制改革和分配政策调整方面思考和制定全面而有效的缓解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整体方案已是时不可待”的结论.

合作博弈理论强调,为了维系大联盟(社会)的稳定,分配方案必须保证局中人或者部分局中人组成的较小联盟(称为子联盟)觉得离开大联盟“单干”所得到的盈利不会超过这个分配方案给以他们的东西,从而使得他们愿意“凝聚”在大联盟中.称这样的分配方案为具有稳定性,或者说,这个分配方案对于所有的子联盟都是稳定的.显然,稳定的分配方案在相当程度上被认为是公平合理的.绩效博弈[3]中的“核”[4]分配方案就是具备维系大联盟稳定性的方案.所以,如果在社会财富分配中能制定出“核”分配方案,无疑使“社会”这样的大联盟增强“凝聚力”并且保持期待的稳定.

然而,社会财富分配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原因是,很难知道局中人是否是百分之百的投入,所以对于“相同地位”或“相同职称”甚至是“相同能力”的局中人,如果投入水平不同,从“公平合理”的角度来看也不能给予他们相同的分配,这就是时下所关心的“考虑绩效因素”[5]的分配方案,简单地说,即使是相同“级别”或“职称”的局中人,鉴于他们的“投入”不同,从而引起“绩效”的不同,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应该给以他们不同的盈利分配.在合作博弈理论里,有时候称这类模型为模糊博弈.由于“模糊”两字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本文把面临的问题称为“考虑绩效因素”的合作博弈模型.同样地,对于这类模型,也将关心它的“核分配”——对于所有的子联盟具有稳定性,不过,这里的子联盟必须包含所有“考虑绩效因素”的子联盟.为了说明“考虑绩效因素”的子联盟的含义,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譬如局中人1与局中人2组成一个原先意义下的两人联盟{1,2},假设他们各自的投入水平分别是s1和s2,其中s1和s2是位于0与1之间的数,显然这两个数可以看作是他们相应的绩效水平,于是,{ s1,s2,0,…,0}就是考虑到他们两个的绩效因素的子联盟(其他人不参加这个联盟,因此,相应的绩效水平都为0).对于所有 “考虑绩效因素”的子联盟具有稳定性的分配的集合在合作博弈理论中称为“Aubin核”,简称为“核”.“核分配”的稳定性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然而,想设计一个“核分配”方案或者想验证一个方案是否属于“核”,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需要顾及到无限多个“考虑绩效因素”的子联盟是否对方案“满意”或者至少没有反对意见.人们对此提出的对策之一就是试图“缩小”“考虑绩效因素”子联盟的范围,譬如稳定性仅限于“考虑绩效因素”的“真”子联盟——即,{ s1,s2,…,sn}中总是有人的si=0,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核分配”的全体称为“真核”[6].显然,“真核”包含了“核”.“真核”虽然缩小了稳定的范围,但是“真”子绩效联盟仍然是无限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考虑几个老师和几个工人组成的真子绩效联盟的产出没什么现实意义,所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通常不会考虑所有真子绩效联盟,只需要考虑具体存在的真子绩效联盟就可以了,但是绩效是连续取值的,所以它的复杂性是避免不了的).其实,最有实用价值以及最为人们能够接受的“核”是“占优核”[7],它是那些不劣于任何其他配置的配置集合,从这一点上来看,“占优核”确实容易被理性的局中人所接受.合作博弈的理论指出,“占优核”的范围更广,它包含了“真核”.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寻找“占优核”比寻找“真核”容易,但是遗憾的是,即便是这样,“占优核”也仍然需要考虑无限个子绩效联盟的情况.更为简单的“核”分配方案是“简单核”与“简单占优核”,这两类分配方案不需要考虑绩效因素(将所有局中人的绩效都假定为1),所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很容易找到的.如果“简单核”或“简单占优核”包含“占优核”,那么在本文中所提到的几种“核”将形成一个连续的包含关系,可以按照这样的包含关系对分配方案进行改进或改革.

4 定理1在现实应用中的可行性及适应性分析

根据第2及第3部分的分析可知,在绩效博弈中,“核”分配方案的稳定性最强,其次是“真核”,再次是“占优核”,最后才是“简单核”与“简单占优核”.对于社会财富分配方案来说,稳定性越强则越被局中人所拥戴.所以,对于管理者们来说,寻求最为稳定的“核”分配方案是他们的终极目标.然而,有时候,一时很难找到“核”分配方案.在这种情况,不妨找寻诸如属于“简单核”这样的方案,因为这样做相当于先不考虑“绩效”因素,只从局中人或局中人的子联盟的能力出发设计分配方案,这种做法既比较容易也比较符合人们的常规思路,因此广泛地为大家所接受.一旦把 “绩效”因素考虑在内,就面临考虑绩效因素的合作博弈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做大“蛋糕”是局中人寻求合作的目的.正是从这种角度考虑,本文关心的重点是具备有超可加性的绩效博弈.在这类博弈模型中,“简单核”或“简单占优核”这样的方案未必能使“大联盟”保持稳定性,所以可以转向更切合实际的“占优核”方案.在“简单核”方案中看看哪些属于“占优核”,从“占优核”的定义可知,它比较符合人们的逻辑思维,所以相当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且也容易验证.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没有人明确反对的方案作为“一致通过”(应当承认,“没有人明确反对”未必是最令人满意的,但是它的确可以作为选择之一),其想法有点类似于“占优核”的思路.然而,即便是“占优核”这样容易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分配方案,但仍然要面对局中人纷繁而复杂的个人绩效问题,问题仍然是很复杂,本文证明了在绩效博弈具备有超可加性这一一般性质的情况下,“简单核”等价于“简单占优核”并且包含“占优核”.所以,可以遵循从“简单占优核”或“简单核”到“占优核”再到“真核”最后到“核”,这样的步骤,来对社会财富分配进行改进,使得社会财富分配具备有期待的稳定性.

按照上述步骤,具体的财富分配改革如何执行.首先,得找到最为简单的“简单核”或 “简单占优核”,并且在具备有超可加性的绩效博弈中,“简单核”等价于“简单占优核”.所以,先找“简单核”或“简单占优核”是一样的.根据“简单占优核”的定义,只需要在满足个人理性的条件下,按平均主义的思想将博弈的总产出分完即可.然而,这样的分配方案是不稳定的,以前“吃大锅饭”的分配方案就是这样的不考虑绩效的平均主义方案,由此引起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有必要在分配的过程中考虑绩效.引入绩效机制后,就面临考虑绩效因素的合作博弈了.要将“简单核”改进为“占优核”,其实就是要求根据各局中人的绩效考核来确定局中人所获得的分配;当然,个人理性是必须满足的,所以,可以将局中人的个人单干所得作为一个固定的薪金(这样可以确保满足个人理性),然后根据各局中人的绩效来确定他们的浮动薪金,这样局中人的薪金当然由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两部分组成,事实上很多企业都是实行的底薪+提成的工资模式及时下的绩效工资改革和这个原理是一样的;这也说明了,绩效工资改革确实能把原来某些部门“吃大锅饭”的分配模式打破,从而加强分配的稳定性.根据第二部分中对“占优核”稳定性的分析,知道,由于各个真子联盟中可能存在有高“能”低“薪”或高“薪”低“能”的不合理分配,所以对于各个真子绩效联盟“占优核”不一定具备有稳定性,所以,将“占优核”改进为“真核”关键是要剔除这些不合理的分配;比如,有些部门高管的收入太高,而一般员工收入太低,这就有可能会造成高“能”低“薪”或高“薪”低“能”,所以有必要做一些调整;关于剔除真子联盟中不合理的分配,NBA联盟中各支球队的效率无疑是很高的,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将球队中的“垃圾合同”(即球队中高“薪”低“能”的球员所获得的薪资合同)甩掉.如果能将“占优核”中的不合理分配都剔除掉,确保分配方案在各个真子绩效联盟中都具有稳定性,“占优核”就改进成“真核”了.通过第二部分内容中“真核”与“核”的稳定性的比较,知道“真核”对于所有真子绩效联盟都是稳定的,唯一的缺陷是对于非真子绩效联盟不一定稳定.原因有两点:第一,诸如一些公共事业部门,很难用市场的方式来判定他们对大联盟的贡献,一旦对于他们的贡献评价过低,结果就是大联盟给予这些的部门分配或投入过低,使得这些部门员工所得到的收入低于与自身能力匹配的薪资,这就是高“能”低“薪”,如,我国对于教育的投入就过低,不足GDP的百分之四;第二,大联盟中有一些“地位”和“贡献”都很重要的企业或部门,由于这些企业或部门的重要性,在分配中可能会获得管理者的更多眷顾,如果他们获得过高的分配,那么就会使得这些部门的员工的收入高于与自身能力匹配的薪资,这就是高“薪”低“能”.想要通过解决上述两点来实现从“真核”到“核”的改进,就要求大联盟管理者要合理统筹好给予各个真子绩效联盟的分配,加大对于高“能”低“薪”部门的分配或投入,减少对于高“薪”低“能”的分配或投入.利用上述方法,可以使得财富分配方案日趋稳定,实现向稳定性最强的分配方案--“核”的转化.但是,理性的局中人总认为多比少好,所以,高“薪”低“能”的部门或人会给以公平合理为目的的分配改革制造阻力,因此,管理者在分配方案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有很大的魄力.

参考文献

[1] 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收入分配变动[J].管理世界:1998,1:43-56.

[2] 陆铭,蒋仕卿.重构“铁三角”: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7,6:14-22.

[3] S TIJS. Introduction to Game Theory[M]. New Delhi: Hindustan Book Agency, 2003.

[4] G OWEN. Multilinear extensions of games[J]. Management Science, 1972, 18:64-79.

[5] 施锡铨,孙修勇.考虑绩效因素的社会财富分配[J].经济研究:2013,2:21-29.

[6] S TIJS, R BRANZEI, S ISHIHARA, et al. On cores and stable sets for fuzzy games[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2004, 146:285-296.

[7] J P AUBIN. Coeur et valeur des jeux flous `a paiements lat′eraux[J]. Comptes Rendus de l’Acad′emie des Sciences Paris, 1974, 279 (A):891-894.

[8] J P AUBIN. Cooperative fuzzy games[J]. 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1981, 6:1-13.

“三严三实”的哲学视角分析 篇7

1“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

“三严三实”的着力点在于“严”和“实”。

严以修身。《礼记·大学》中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儒家思想要求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平天下的根基是修身,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注重德性修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

严以用权。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也讲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作为党员干部,要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用权为民,常怀“公仆之心”,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公权私用,明确权与法的界限,坚持权力运行要遵循法律轨迹,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法治观,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严以律己。严以律己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决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和规定,管好自己,以身作则,勤于自省,为政清廉。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也要管好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做到律己律家人律下属。

谋事要实。谋事要实就是做任何事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脱离实际,不好高骛远,符合客观规律。

创业要实。创业要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真务实、脚踏实地、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避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面子工程”,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做人要实。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注重修身做人,做人要实要求党员干部要为人处世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把握好“欲望观”,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为官,兢兢业业为民。

“三严三实”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三严”是党员个人修养的要求,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体现的是共产党员卓越的政治品质,反映的是我党铁的纪律。“三实”是对个人实践的要求,是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思想路线的深化和拓展,是对求真务实、实干兴邦这一工作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三严”是“三实”的前提,而“三实”是“三严”的具体贯彻和体现,两者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做人和做事的统一。

2“三严三实”蕴含的哲学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蕴涵着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升华,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官者,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效能,是一个贯彻始终的问题,“三严三实”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总书记强调:“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③为官者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思考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④“三严三实”要求把事实作为真理的依据、作为科学决策的前提,把实干作为成功之道、作为干事创业的基石,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

(2)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要求我们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首先,“三严三实”体现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三严”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针对党员干部主观世界的改造,“三实”要求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科学的方法,是针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忽视客观,只重视主观能动性,必然陷于主观主义,只尊重客观规律,而忽视主观能动性,必然造成工作被动局面,因此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其次,“三严三实”体现内在自觉和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严”是修身用权律己之本,是前提,“实”是谋事创业做人之基,是目的。“三严三实”的结合要求党员干部内成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3)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发展观点。发展是唯物辩证法总特征之一,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我国儒家思想提出从政者要“克己”,“正己”,“慎独”,“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即不要出现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杂念,不能违背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孔子提出从政者要“敏于事而讷于言”,要“敏则有功”,即要勤勉实干,不空谈。由此可见,“三严三实”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井冈山时期的“三大规律、八项注意”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整风运动”,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两个务必”,直到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提出和展开,党的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三严三实”是对从严治党宝贵经验的继承和发扬,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体现。

(4)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把群众观点贯彻到具体实践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也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三严三实”要求尊重人民,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取决于人民群众、一切交由人民群众检验。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将人民群众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实处。践行“三严三实”的成效,要依托人民群众来衡量,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考评,“三严”严不严,“三实”实不实,最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3“三严三实”的时代意义

(1)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中国古代官员执政的基本遵循是“内圣外王”,“内圣”即为官者要修圣人般的道德情怀,要有儒学要求的品学修养,要像圣贤一样对自己严格要求,是政德要求。“外王”即为官者要追求周文王统一天下般的政绩,不论做什么事情要讲究务实,是政绩要求。历史实践证明,政德和政绩的统一,是中国治国的大学问。现代化的治国要吸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严”是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三实”是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追求的基本要求,“三严三实”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展和创新。

(2)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法。“三严三实”不仅对党员干部树立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提出明确要求,也是对领导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回答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公民这样重大问题,而“三严三实”是主要从个人层面进行概括,由此可见,“三严三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做到“三严三实”,可以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和表率。

(3)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开辟了反腐败的历史新局面。“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⑤党的建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我党重要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核心要求,大力推进思想建设,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后,提出“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和党性上的集中“补钙”。腐败是人民之敌、政权之敌,习近平“拍虎苍蝇”式的反腐为党赢得了民心,赢得人民对改革的支持。“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修身律己、从政用权、干事创业的标尺和明镜,是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的目标和要求。

(4)是党群众路线的延展和深化。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⑥通过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严三实”是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是群众路线的进一步延展和深化,为今后持续性的作风建设奠定了基石。

(5)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梦的需要。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实现国家独立,二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大历史任务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伟大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先锋队和排头兵,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具备“三严三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实现中国梦。坚持三严,才能使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道路顺达畅通,坚持三实,才能使我们的中国梦落地生根,更加精彩。

(6)是推进“四个全面”建设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主体框架,是党中央治国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四个全面”丰富和发展而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是解决“事”的问题。而“三严三实”是新时期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是党员干部修身干事的基本要求,解决的是“人”的问题。谋事在人,实现“四个全面”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只有党员领导干部忠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前行。“三严三实”是推进“四个全面”建设的人力基础,为推进“四个全面”建设提供强大的保障和支撑。

“严”字蕴涵的是严肃的政治追求、严格的组织原则和严明的纪律要求,“实”字蕴涵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和忠诚老实的处世态度。“三严三实”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整党、兴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诉求。⑦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应该深刻理解“三严三实”的内涵和要求,不断完善、净化、提高自我,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宋世杰.对“三严三实”要求的哲学思考[J].才智,2014(13).

[2]张硕,高九江.“三严三实”的理论阐述[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5(7).

[3]杨立远.哲学视阈下“三严三实”要求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党政干部论坛,2015(8).

[4]高喜平.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标准的哲学思考[J].宁夏党校学报,2014(9).

[5]谭江山.多维度把握“三严三实”精髓,把“三严三实”丰富内涵吃准吃透[N].人民日报,2015(6).

[6]张希贤.以“三严三实”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N].河南日报,2015(6).

分析视角 篇8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人员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它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信息使用者获得会计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和途径。为了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财务分析应运而生。在我们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财务分析都侧重于各个财务指标的测算。现实中,存在着许多企业为达到种种目的,人为调整报表数字进行财务报表造假的现象。会计造假,信息失真,是我国财经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公司通过造假操纵利润,严重损害了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所以,财务报表分析首要解决问题应该是识别企业操纵盈余的痕迹,辨别财务报表真伪。

2 财务报表造假的方法

一是虚拟资产长期挂账: 对于一些不再对公司有利用价值的项目不予注销,长年累月挂账以达到虚增资产的目的;二是利用资产评估增值来抵消另一些不良资产的损失; 三是滥用关联交易: 尤其利用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关联方身份,以超低价格购入或虚高价格卖出资产,却不需要真正的现金流入流出,以此来调节利润; 四是资产重组和置换: 凭借关联交易将企业以历史成本记账的劣质或闲置资产与其母公司的优质资产相交换或者出售,原资产取得了巨大的升值空间;五是利用往来账户进行调节: 利用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款项进行资产和利润的人为调节。

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段多种多样,包含但不限于上述所列。要应对这些造假,我们就必须要探究这些手段为何能够成功实现造假? 其本质原因何在?

3 财务报表造假的剖析

3. 1 举例

假定某商品的进价为4 元/件,采购100 件; 售价为10元/件,不考虑企业所得税和其他支出。

情况一: 采购的商品全部售出并全部收到款项,采购款也全部支付,那么净利润=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10 × 100- 4 × 100 = 600 元。现金净流量= 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10× 100 - 4 × 100 = 600 元。在此种情况下净利润等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情况二: 采购的商品售出70% ,只收到一半款项,采购款也只支付了40% ,那么净利润=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10 × 100 × 70% - 4 × 100 × 70% = 420 元。现金净流量= 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10 × 100 × 70% × 50% - 4 × 100 × 40%= 190 元。可见净利润不等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什么在赚了420 元的利润,现金净流量却才190 元? 问题显然出在: 第一,未收款部分———应收账款增加350 元,占用现金350 元。第二,未售出商品———存货增加120 元,占用现金120 元。这两项资产合计占用现金470 元。第三,未支付采购款部分———应付账款增加240 元,节约现金240 元。三者合计净减少现金230 元,从而导致赚取利润420 元而现金仅增加190 元。

即: 净利润420 元= 经营现金净流量190 元+ 应收账款增加350 元+ 存货增加120 元- 应付账款增加240 元

我们把 “应收账款增加+ 存货增加- 应付账款增加”,称为营运资本净增量。于是得到:

而教科书中的管理用财务报表也有以下公式:

假定没有所得税及利息、折旧摊销等,可得到简化公式:

其中: 营运资本净增加= 经营流动资产增加- 经营流动负债增加

式( 1) 与式( 3) 相互印证。通过公式知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实际收到的现金净额,有银行流对账单加以证明,是无法操纵的; 要操纵利润,只能通过操纵营运资本净增加,具体是在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等账户做手脚。

第一,虚构销售( 赊销业务) : 对赊销业务进行账务登记“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及应交税费”。这样就增加了应收账款与收入,在不影响现金流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利润。第二,不结转销售成本: 对于已实现销售的存货,故意不做结转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不登记 “借记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或原材料”这一会计分录。这样增加了存货、减少了成本,也可以增加利润。第三,遗漏应付费用: 原理与 “不结转销售成本”类同。企业故意遗漏应付费用的账务处理,不登记 “借记 × × 费用,贷记应付账款”的会计分录。这样减少了费用与负债,同样在不影响现金流的情况下就增加了利润。可见,无论具体手段如何,如果一个企业操纵利润就一定会导致营运资本净增加。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审核营运资本来寻找盈余操纵的痕迹。

3. 2 实务案例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件。财务报表数据显示,2011年、2009 年和2008 年,其净利润分别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高出2687 万、2693 万和2361 万元。2011 年、2009 年,其存货分别比上年增加5496 万、5376 万。2011 年的应收款增加2890 万。净利润远大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此同时存货和应收款等流动资产大幅度增加。此情况表明了万福生科存在明显的利润操纵的迹象。事实上,2013—2014 年期间万福生科确实也因财务造假遭到监管机构处罚。

所以,在财务报表识假时可以通过分析应收账款、存货和预付账款的异常波动,净利润高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部分,获得识别直接操纵的线索。如果是间接操纵利润,那么一定存在除应收账款和存货之外的其他资产的异常波动,如果这些异常波动无法合理地解释,也为识别利润操纵提供线索。

4 财务造假的其他迹象

除了上述情况 “净利润远大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时营运净资本大额增加”表明企业存在盈余操纵的可能性,还有其他一些现象也表明可能存在会计造假。比如,存在大量关联交易;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失衡; 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不配比; 企业利润不是源于主营业务; 企业所得税支出占利润的比例远小于企业所得税税率; 企业报表的利润率超出同行业平均利润率太多; 企业盈余相对较多但投资及筹资的现金净流出又相对较少等。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熟悉这些迹象,以便更好地识别财务报表的真伪。

5 结论

财务报表作为沟通信息使用者与企业的桥梁,其真实程度影响着广大信息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信息使用者在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必须开拓新思路,运用新视角,寻找企业操纵盈余的痕迹,读懂财务报表的真伪,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的帮助。

摘要:财务报表是揭示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能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衡量目前的财务状况,预测发展趋势。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的意义首先必须基于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否则针对虚假财务报表作出的各种财务指标的分析甚至会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的经济决策,造成巨大损失。文章主要从三张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入手,探讨如何寻找企业财务造假、操纵盈余的痕迹。

关键词:财务分析,视角,盈余操纵

参考文献

[1]朱学义,王建华,吴江龙.财务分析创新内容与实践研究[J].会计之友,2009(4).

[2]梁树兴.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财务分析[J].中国外资,2013(2).

[3]涂守才.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电子商务,2010(1).

个人住房贷款期权视角分析 篇9

许多贷款协议人都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资产作为担保, 以保证贷款能够归还。一旦违约, 贷款人就获得抵押物的所有权。但对没有追索权的贷款来说, 贷款人对抵押物以外的财产没有追索权。这种协议就给了借款人一个隐含的看涨期权。假如借款人在到期时需要偿还L元, 而其抵押物价值ST元, 现在的价值为S0。借款人拥有这样的选择权, 在贷款到期时, 如果ST>L, 则借款人按按时归还贷款;如果ST

将L作期权的执行价格, 则上式就是期权平价关系。图1~图3说明了这个事实。其中a) 是贷款人收到的还款的价值, 等于ST与L的小者。b) 则将其表示为ST与隐含的看涨期权 (贷款人出售、借款人持有) 的收益的差。c) 则将视其为L与看跌期权收益的差。

当ST超过L时, 借贷被再支付并要求抵押品。否则, 抵押物丧失, 总的再支付仅值ST。

二、个人住房贷款博弈分析

根据上述期权分析的结果, 可以认为在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上, 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 每一个利益方都需要首先推测或了解对方对自己所采取的某一个行动的反应, 然后, 在考虑到对方的这些反应方式的前提下, 再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因此, 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就如同博弈一样。

可以看出, 借款人只有惟一的一种收益, 即L;而贷款人可以选择较小的一个成本。在每一种情况下, 他们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在一个博弈中, 只要每一个参与者都具有占优策略, 那么, 该博弈就一定存在占优策略均衡。因此, 在以上的博弈中, 每一种状况都达到了均衡。通过博弈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利益的不对称, 借款人在与贷款人博弈过程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因此, 笔者认为金融机构对抵押贷款进行的定价在防范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个人住房贷款欧式期权定价模型应用

Black和Scholes和Merton关于期权定价理论的开创性研究, 为住房抵押贷款定价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思想和方法。假设F包括由于借款方违约而导致的必要成本 (如启动破产程序成本、法律成本等) 。在上述假设之外, 也像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那样做通常的假设: (1) 资产在一个无摩擦和完美的市场中进行交易, 没有税收、交易成本以及卖空的限制; (2) 所有资产都是无限可分的; (3) 资产的交易是连续的; (4) 利率r也是确定的 (如果用随机利率, 则分析更加复杂, 且并不改变结果) 。在前面的假设条件下, 贷款的价值为:

其中, 贷款的价值为F, 抵押物的市场价值为Q, P (Q, F, r) 为抵押资产Q的欧式卖出期权 (European put option) , 有固定的收益Q和与F相同的执行价格。上式存在两个重要推论:

推论1:贷款的供给随着抵押物价值波动增加而下降。如果贷款是由波动率很大的资产提供担保的话, 贷款方会倾向于不发放贷款。因为卖出期权没有价格下降趋势的风险, 抵押资产价值波动率的增加提高了与贷款相联系的卖出期权的价值。因此, 抵押资产价值波动率的增加使卖出期权执行的机会增加。随着抵押资产价值波动率的增加, 抵押资产价值的增加也会增加贷款违约的机会。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某些中介机构不愿意接受证券作为抵押物。

推论2:对利率提高的预期会降低货款供给, 即紧缩的货币政策通常对货款的供给有负面影响。这个结果显示利率的提高导致贷款供给的降低。结果背后的基本原理是利率的提高降低了贷款中债券部分的现值和卖出期权的执行价格。两部分的共同作用降低了贷款供给。这个结果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央银行在贷款的环境和条款比较严格特别是在商业周期的复苏阶段时会倾向于降低利率。

目前, 在我国一些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涨幅过高的迹象, 投资性需求与消费性需求导致了个人住房贷款的激增。如何更好地避免风险则需要以下措施:

首先, 现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一个特点是商业银行在房价过高可能存在泡沫的情形下, 往往会提高借款人的首付比例, 甚至提高利率等。从推论1看到, 如果房价波动幅度较小, 那对贷款的影响不大, 而房价波动幅度大的话, 则会减少贷款的供给。因此商业银行采取的提高首付比例的措施, 实际上降低了贷款的供给, 能比较好地规避房价波动的风险。而这种措施在房价较高时尤其重要, 因为房价的波动同样会影响房屋 (抵押物) 的价值。另外如果房屋价格的波动幅度越大, 显然其收益率的波动幅度也越大, 而收益率波动幅度越大, 对贷款供给的影响也越大, 因此推论2市场的投机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 抑制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贷款冲动, 才能在资金源头上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之风, 可以说商业银行目前对房地产行业贷款态度的转变不仅降低了自己承担的风险, 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 另外一个影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因素是利率。2000年中央银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出台了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采取优惠利率的做法, 当时的背景是通货紧缩的阴影依然存在, 因此采取降低利率的手段, 实际上可以增加贷款的供给。而从推论2可以明确地看到, 利率的提高显然降低了贷款的供给。商业银行采取的提高首付比例及利率的情况也反映了这个事实。

参考文献

[1]戴建国、黄培清:《住房抵押贷款定价研究进展》, 《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第1期。

[2]朱海燕、王苗苗:《从博弈论视角看商业银行在房地产业贷款中的风险》,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教育视角下“95后”特点分析 篇10

“95 后”是介于 “90 后”和 “00 后”之间的概念, 既95 年至99 年出生的公民, 他们现在所处的年龄阶段在13 - 18 岁。按照一般的受教育进度, 95 后现处于初中一年级至大学一年级之间。

一、95 后学习方面特点

1. 竞争激烈程度的白热化

“知识经济”的力量在信息革命中得到了迅速的放大,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价比差别已经变得无法逾越。无论是95 后的父母还是95 后本身都深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考上重点大学成了95 后压力的第一来源。

2. 获取知识途径的多样化和智能化

随着信息革命的进一步推进和跨越式发展, 电子产品在硬件上实现了低成本的精致、便携、海量、迅捷, 在软件上实现了高效率智能化和网络化, 这使得95 后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轻易的获取大量的知识, 尤其是平板电脑、手机的高度智能化和普及化, 使得各种学习APP ( 学习应用软件) 大量出现, 大大的减少了95 后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时间, 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3. 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除了课堂知识, 各种课外知识也会通过信息网络被95 后有意无意的获取。这将导致95 后拥有更多的知识积累和更快的知识更新, 并导致其对所了解的问题有着更特别、更前沿的思考。这种思考也意味着95 后更有生气, 更有想象力, 更有创新精神和跳跃性思维。

二、95 后与人沟通的特点

1. 善于通过网络方式或者短信方式与人沟通, 但是一通过电话方式就会相对紧张, 一见面则还有可能没有话说。

2. 不善于与邻居交往, 但是善于与同学交往, 也善于通过某一兴趣组织来交往。

3.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希望别人倾听, 希望自己能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4.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偏感性, 喜欢一个人或者不喜欢一个人都不需要想清楚确切的理由。

5. 由于兄弟姐妹的缺失, 以及邻里关系的陌生, 95 后在现实中经常感受到孤独。但是群居性是人作为动物的本性, 所以95 后便寻找途径来克服这种孤独。

6. 95 后在表达对异性的感情时已经不避讳不隐瞒, 恋爱也不再躲躲闪闪, 开始公开化, 甚至有些学生为了爱不顾一切, 沉迷在感情中无法自拔。

7. 由于网络的发展从个人电脑端到笔记本, 再到智能手机的发展, 以及QQ、Email、论坛、贴吧、博客、微博、微信等交流工具的快速更新, 使得95 更加依赖网络来与人交流, 而更加不习惯面对面的交流。至于笔友、书信等传统交流方式更是不在95 后的考虑范围内。

8. 网络语言、网络符合、网络表情大量产生并在网络交往上得到了广泛运用, 而且还不断的被传播和再创造。

三、95 后心理特质

1. 95 后自我性强。该群体处于网络和通讯技术的爆炸式发展时期, 信息的获取量巨大, 获取渠道畅通, 获取时效迅捷。所以他们有个性, 喜欢独立思考, 不易接受别人的观点。有时他们还很自负, 他们崇拜偶像, 但是同时认为认为自己和偶像之间的差距仅仅是运气。

2. 95 后的性格存在双重性和多变性, 容易陷入自我思考甚至是自我矛盾。

3. 95 后成长在一个神话不断被创造的时代, 他们有理想, 有激情, 但是也容易浮躁、焦虑、急于求成, 这也导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和调节能力差。容易从 “三把火”的热情急剧的降到冰点, 然后一蹶不振, 自暴自弃。他们缺少对困难的预期和战胜困难的毅力, 缺少从失败中重整的决心, 缺少从绝境中再生的信念。这从大的范围讲增加了95 后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

我们应当如下应对:

一、增加与95 后现实中的交流

无论网络技术如何发达, 终究只是工具。人最终需要去交往的还是人, 人最终需要去面对的还是现实的生活。对于95 后, 我们需要增加交流, 让他们在现实社会总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 这样才有可能不在网络中迷失自己。

二、多形式的思想引导

1. 优秀的影视作品

相比较80 后、90 后, 95 后有着更强烈的自我性。灌输式、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95 后身上难以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然后现实却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 缺乏融入式和因材施教。没有做到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没有做到自然而然, 反而容易引发反感。

我们不得不承认, 一部 《亮剑》对人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会远远大过一个学期的政治课。只是现在这样的影视作品太少了。

2. 正能量事迹的示范效应

95 后接触的网络世界充满着负能量, 带着负能量的双眼看社会会自然的把正能量排斥掉。转型期涌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是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 而不是去抱怨和萎靡。美国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20 世纪头二十年的 “进步运动”。面对着众多的社会矛盾, 美国社会也充满了抱怨, 但是解决问题靠的不是抱怨, 而是不断的改良、改善和妥协。越是有社会矛盾, 越需要正能量来示范。

3. 心理教育的加强: 克服浮躁、焦虑, 增加抗压能力和调节能力

要引导95 后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 不畏困难, 与压力共存。遇事能心如止水, 以平静的心去面对学习、面对生活、面对竞争、面对未来。

三、避免网瘾

凡事利弊相生, 网络生活也是如此。网瘾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无论中外、无论老少, 都大量存在迷恋网络上瘾的案例。

95 后对网络有着天然的崇拜和天然的依赖, 如何防止网瘾尤其是如何防止网络游戏成瘾是教育工作中非常紧迫的任务之一。避免网瘾的核心思路既 “替代法”, 说通俗点既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时代赋予了95 后特有的特征, 也寄予了95 后相应的责任。我们对95 后充满着担忧, 因为我们对95 后饱含着期望。

基于美学视角的影视赏析课分析 篇11

关键词:影视赏析审美文化审美沟通间离式审美

一、审美沟通模式及其转变

(一)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沟通模式

李泽厚认为“美”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审美对象,第二层:审美性质,第三层则是美的本质,美的根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美”的含义发生了改变,机械复制将承载美的物质符号化,人们不得不以符号为中介来研究美。王一川认为,美学是一门运用概念分析和体验方式去研究审美沟通的人文学科,美学的主要问题正是审美沟通。从这个意义上,审美沟通与语言的沟通行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研究沟通行为的俄裔美国语言学家雅各布逊,论述了有关言语沟通六要素,并指出它们是任何言语沟通行为都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语境(context)

信息(message)发信人(addresser)…………收信人(addressee)

触媒(contact)

代码(code)

审美沟通在上一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的具体问题,增加了审美体验和审美文化要素,而形成了审美沟通模式。

审美文化

审美语境

审美文本审美生产……………审美消费

审美媒介

审美代码

审美体验

(二)课堂情景对审美沟通模式的影响

课堂中的审美沟通行为受特定环境影响,与一般意义的审美沟通有所差异。首先,审美生产与审美消费两端的所指范围缩小。在课堂中.审美沟通的两端是教师(传者)与学生(受者)。教师在一端承担选择的功能,即对审美生产中的影视作品进行选择而提取出所需的审美文本。另一端的接受者为学生,他们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反馈力量的群体。其次,审美语境被固定于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固定,双方在知识范围上有一定的差距。最后,审美媒介固定。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这门课程的教室大多选在使用投影仪等设备的多媒体教室。

(三)课堂审美沟通模式

基于以上四个可见的课堂因素,笔者拟制了课堂审美沟通模式。在课堂审美沟通模式中。教师处于中心位置.审美诸要素都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师选取影视作品或其中的段落作为文本,并且向学生介绍其中的审美代码的影像形态和造型手段。教师将影视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分析方法传授给学生,以引起学生对影视文化的敏感性。虽然审美体验是主观感受,但是审美体验的方法及形成各种体验的原因仍需教师作指导和分析。学生之间存在互动,针对审美文本、审美代码,以文字或影像的形式.反馈给教师,教师调整后再次传授,达到优化循环。

二、课堂审美沟通模式分析

(一)审美文本与审美代码

审美文本指审美沟通中可以激发审美体验的符号形式与意义系统。课堂语境下的审美文本只能是影视作品。谢飞认为“课程结构不是以影片为纲。而是以学习影片制作的各种手段为目的。”那么,课堂语境下的审美就不,必针对完整的审美文本,可以零散的选取需要的部份。被教师选取出来作为审美对像的“影片”,其娱乐功能被去除.它的角色在此刻转换为学习的工具,而且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堪称激情浓郁、诗意盎然的抒情性黑帮电影《美国往事》,影片的叙事结构、主题层次等都非常值得推敲、借鉴,但是部分段落的色情、血腥构成的“画面暴力”过重,不适合阅片量较少的学生群欣赏,否则会严重影响课堂氛围。克里斯丁·麦茨认为影视文本代码是融会视觉、听觉,兼抒情、叙事等特性的综合代码,可见影视代码包含在影视文本之中。有针对性的选取几类文本代码,确保学生完成影视术语与其对应的影像代码表现方式的对接。学生们不但要理解、记忆这些代码,而且要掌握他们的功能。如:近景和中景的具体表意区别是什么?怎样运用审美代码才能最有效的扩展有限空间?在商业效益的影响下,哪些代码组成的作品是最讨巧的?

笔者认为教师在选取文本或其中的代码时应注意“精”、“拙”均衡。大多院校的影视赏析课名称前都要加上“精品”二字。学生们对于国内外的著名影片也是如数家珍,但是笔者这种精品式的审美教育是不健全的。

(1)缺失“丑元素”赏析。首先,虽然精品式的审美代码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层次,但是当学生们进行制作影片的实践的时候.由于一味被提高的审美品位,加之学校的设备配置不全、指标相对较低,会导致学生的作品与他们的审美层次不一致,心理落差大,打消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其次,学生没有看过有缺点的作品,就不知道自己犯了这样的错误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不知道该如何避免这些错误。例如,某些县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或访谈节目不太注意舞台美术设计,所以画面非常单板、单调。如果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接受过这样的比较,就会注意在自己作品中避免这些问题。

(2)缺失“纯娱乐元素”赏析。

娱乐电影的拍摄目的是博观众一笑,所以它依靠夸张的表演、出人意料的情节转折、幽默的台词等因素取胖。在我国娱乐电影是长期被高雅艺术排斥的,以至于“这样的情况也反映在我们的教学上。我们给学生讲的、看的都是些艺术片,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学生看到各种流派、艺术家的作品。可是观众大量需要的娱乐片却很少讲。”对于那些“娱乐电影”。例如阿甘的《大电影之数百亿》会被指责其中的很多镜头使用无意义。甚至主要意象全部拼贴自其它影片:有的影评家说周星弛的《功夫》中,部分情节按照七岁观众的智商来设计,没有深意。但是审美文本或代码的选取应多样化,这些影片应该得到课堂审美语境的重视.至少也是“瞥视”。当今消费经济给予每个人审美的权力.大众文化给予每个人审美的内容,娱乐元素已经作为创作者与大众之间的沟通符码融入艺术创作。社会语言学家伯恩斯坦通过研究建立了精致代码、通俗代码的分类后,他发现审美代码并不仅仅局限于纯粹审美领域,而且由于“习性”的不同,人群对于代码的使用做出了不同的划分。既然有一群人对于这些作品津津乐道那么就说明它有消費市场,学生就应该掌握这些影像代码。影视艺术形式不同干古代的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它是工业化的产物。只有通过大众媒介才能体现它的使用价值。另外,当代的部分受众是在大众媒介的高速发展下培养出来的.他们的审美品味是不能被统一划分的。所以基于不同的受众需要,学生们在扎实影

视作品制作功底的同时,也需要学习娱乐元素在影视中的运用。

(二)审美体验

影视媒介利用声音和画面的基本传播方式,将一系列影像符号组织成虚拟现实。精神分析研究认为,观众通过全神贯注的亲和式审美可以完成身份认同、窥视、受虐等一系列审美体验。但是在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间离式的审美方式,形成问离式的审美体验。将这种审美状态引入课堂教学,是为了将被观赏的“影片”转换为被审视的“文本”,使其成为学习工具。它要求学生客观地审视文本,不跟随它的节奏、人物的情感行进;能够划分出单个镜头,而且能清楚地分析镜头的运动方式、镜头的编辑方式、画面的色彩、意象、构图等影视语言。影视研究者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引入电影的基点之一是:电影观众处于黑暗的环境下。一闪一闪的银幕对观众构成催眠效应。实际上这种效应也是由影视艺术本身的艺术手段构成的:当情节矛盾集中,所有悬念高度集中的时候:当快节奏的音乐与画面相伴的时候当优秀的剪辑师组接武打动作的时候,逃离这种“催眠”是很难的。这种审美方式也是有缺陷的,即审美体验的间断性,学生可以看到每个镜头间的“跳”,无法形成流畅的亲和式审美体验。这就影响学生们去体会由镜头组产生的情感和影像张力。因此学生应对课堂中的文本进行多次审美。在形成亲和的审美体验然后再运用间离式的审美方式去解构影像艺术手段,学习它们并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在教学的过程中,当讲授内容为文本的主题、情感渲染方式等分析时,教师要提醒同学生们进行亲和式的审美,不要打断学生们对文本进行审美的过程:而当讲授内容为镜头语言、转场等处理方式的时候,教师应提醒同学生进行间离式的审美,不断提出问题。使同学们在思考的状态下审视文本。

(三)审美文化

课堂语境下的审美文化完全针对影视文化,但这并没有打破审美文化的多元性。字幕技术、各种电视节目内容间的相互兼容帮助影视文化打破地域、时间的限制,将各种文化融于自身并通过影像表现出来。因而通过赏析文本来学习文化的影像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影像创作的文化素质。首先。影像文化和影像风格是凝聚在一起的,通过学习影视文化能够帮助学生们掌握影像风格甚至是创造一种影像风格。当学生们准备拍摄的时候,需要考虑“拍摄内容”和“表现形式”,“拍摄内容”是固定的,但是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影像风格决定着它的表现形式。例如。用DV拍摄表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拉斯·冯·特里叶提出的DOG-MA95宣言,提倡必须现场摄制,不得使用道具.声音不能与影像分离等,《北京的风很大》、《老头》等影片都是它的忠实践行者。而另外一部分创作者则采取加大光比创造细腻质感等办法,用DV拍出电影效果.并用MTV式的剪輯,创造碎片感,追求“炫”的动感。其次。通过分析影视文化发展史,掌握影视文化新要素。从节目学的角度来说,从事电视编导的工作人员要开发新的节目形式。因而,加强文化敏感性才能保持自身专业素质。例如近年兴起的“草根文化”,它不及大众文化的全民同乐的范围之广,却又大干民俗文化的局城中之个性。这种文化的实践可分为两种:第一,被掌握大众媒介话语权的人拿来使用。例如,大量影视作品使用方言。第二,被“大众”中的个体使用。他们利用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普及来张扬自己的想法,如“手机爆民”、“播客”。那么当音频、视频的制作、编辑可以被没有经过专业学校训练的人掌握,影视制作的权力被普及化的时候,“科班”的学生们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现象的存在,整合这一文化现象资源。

三、结语

盈余管理的犯罪调查视角分析 篇12

一、盈余管理存在分析

犯罪调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犯罪行为是否存在, 或者反过来说, 调查一下这些结果是不是因为某些自然原因而产生的, 比如, 人员的死亡是由于自杀、意外, 还是他杀?一般而言, 需要搜寻大量的证据才能做出判断, 因此判定过程往往很难。盈余管理的判断也是如此, 这正如Healy和Wahlen (1999) 所言, 尽管公认存在盈余管理, 但是研究者要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却非常困难, 发现盈余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要想确定盈余是否被管理, 首先要估计出盈余管理影响之前的盈余或不存在盈余管理时的盈余。换言之, 研究者必须区分自然原因所造成的盈余和盈余管理活动所带来的盈余。从研究内容上看, 盈余管理大致可归纳为时间序列分析、横截面分析和跨国分析三类。其中, 最著名的时间序列分析是Teoh, Welch和Wong (1998) , 他们将IPO前募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报表作为基准, 与IPO年度的会计数字进行比较;在横截面分析的研究中, Bal和Shivakumar (2005) 比较了英国私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跨国分析主要是利用国际制度差异进行的分析, 其实是横截面分析的一种变形, 比如Ball和Shivakumar (2007) 。从使用的研究方法上看, 研究者一般借助应计额估计模型和盈余分布法设定研究基准, 前者使用模型估计, 首先估计出正常应计额, 而后从总应计额中扣除正常应计额即可分离出异常应计额;而后者认为在不存在盈余管理的情况下, 盈余分布函数在统计意义上是光滑的, 而当在某点存在盈余管理时, 在盈余分布函数的直方图中, 该点左边相邻区间内的公司就会不寻常地少, 右边相邻间隔内的公司却会不寻常地多, 从而造成该点盈余分布函数的不连续, 比如著名的点就是零利润, 即公司有避免亏损的趋势 (Burgstahler和Dichev, 1997) 。在这些研究中, 分析的基准不同, 结果也可能会不同, 基准越不完美, 噪音也就越大, 因此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研究基准非常重要。

是否存在造成该事件发生的其它解释?异常应计额模型存在重大测度误差是公认的 (Dechow、Sloan和Sweeney, 1995) , 模型估计出的异常应计额可能太大。而且, 盈余管理的手段有操纵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和操纵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 借助应计额模型的估计只能发现后者, 不能发现企业所有的盈余管理行为。另外, 现在有很多研究者也不断怀疑盈余分布法, 因为比如规模、特殊项目实体和税收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盈余分布函数的不连续。

二、从盈余管理的主体看, 谁应该负责

犯罪谜团的揭晓, 对应负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是谁的考问是调查事件非常重要的一环, 然而, 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盈余管理研究中竟然很少探讨。虽然犯罪调查一定会竭尽全力查明罪魁祸首, 但是学术研究是较少有兴趣设想和识别是否某类公司和某些人进行了盈余管理, 却将更多兴趣放在理解盈余管理的动机上了。盈余管理的责任主要应该由内部人 (包括经理和控股股东) 来承担, 这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我国公司治理的典型特征是内部人控制;第二, 与会计人员相比, 内部人不仅拥有公司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他们往往在公司还拥有其它很大的利益, 而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普通员工, 他们会受到企业经理的监督, 却很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监督经理, 因此他们为影响财务呈报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力不大。但是, 当会计人员也有剩余索取权时, 由于会计人员工作的主要责任是财务呈报, 因而此时会计人员的剩余索取权激励会比经理的可能会更大, 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也应该会有所不同。最近, Jiang, Petroni和Wang (2010) 利用1993年至2006年美国上市公司的数据, 确实发现盈余管理对CFO的股权激励比对CEO的更敏感。这为证券监管机构要求披露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的报酬, 提供了经验上的支持证据, 也为我国未来的盈余管理研究指明了一个方向。

三、从盈余管理的客体分析盈余管理的手段和受害人

查明凶杀案的受害人显然并不是一个问题, 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费心, 但是对于盈余管理而言, 这个受害人问题却是模糊不清的。潜在的盈余管理受害者当然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 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供应商和客户等。然而, 使用者是否都是盈余管理的受害者却是一个经验上的问题。比如, IPO公司中的盈余管理, 潜在的受害者显然是购买公司股票的投资人, 但带来的后续问题是, 投资者为这些股票支付过多是盈余管理所造成的吗?Teoh, Welch和Wong (1998) 研究了这个问题, 发现存在高盈余管理的公司确实是在未来期间往往表现不佳。这一结果对有效资本市场的信仰者而言是难以接受的, 为什么投资者没有预料到盈余管理, 并根据这些信息给IPO的股价打个折?一种可能性是, 效率需要买方和卖方之间力量的均衡, 价格是均衡调整的结果, IPO市场并不像二级市场那样运转, 因此有不同程度的效率。在二级市场中, 现有股东、短期交易者和潜在无数的买家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力量, 而在IPO的初级市场, 卖方完全由公司内部人所构成, IPO价格是由包销的投资银行所决定, 这种平衡力量并不存在。另一可能的解释是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并不重视IPO公司业绩, 存在严重的投机心理, 这在目前中国投机浓厚的股市上表现非常明显, 只可惜缺少这方面研究的经验证据。

盈余管理的手段通常分有两大类, 影响了现金流量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和通过会计估计、会计政策的变动等而影响应计项目的应计额盈余管理。目前, 一般认为, 不同方法的盈余管理成本是不一样的,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一般被认为对企业更昂贵 (Roychowdhury, 2006) 。但是, Graham, Harvey和Rajgopa (2005) 的调查证据却表明, 与应计额盈余管理相比, 经理更愿意从事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只有28%的人会动用准备类项目和8%的人会改变会计假设相比, 80%会减少异常性开支, 55%会推迟新投资项目。因此, 该调查证据看起来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较高的观点并不一致。换个不同的角度, 从犯罪调查来看可能更有助于解释该调查结果。由于企业环境中固有的不确定性, 没有任何基准来据以确定在任何特定情况应如何处理事情, 而且在法律上, 管理当局会受到商业判断规则的保护, 这使得很难找到他们应为不良企业决策负责的证据, 因此从事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更难发现, 从而使得经理更愿意从事成本高昂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此相对照, 应计项目和其他应计额盈余管理会经受审计人员、甚至政府管制部门、税务机关和法院等的检查, 并有会计准则为依据, 所以应计额盈余管理会更容易被发现, 因此这类盈余管理行为也更少。从目前为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中更容易反映这一现象, 由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很难找到相关证据, 所以到目前为止, 大部分盈余管理论文都是有关应计额盈余管理和总体盈余管理的, 只有Roychowdhury (2006) 发现了企业从事销售额操纵、异常性支出缩减和过度生产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系统证据, 而我国的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 (2007) 也只是从现金流量总体上发现了相关证据, 尚没有更深入的分析研究。

四、从主观方面分析盈余管理的动机

人们如果没有任何具体的理由, 通常是不会犯罪的, 因此犯罪调查常常试图推断涉嫌犯罪的动机。无论是经济上的收益、报复、自卫, 还是其它一些原因, 通常都会涉及到一些个人收益的攫取或损失的避免。根据Watts和Zimmerman (1986) 及Fields, Lys和Vincent (2001) 的分类, 主要存在三类盈余管理的目标或动机:薪酬契约假设或债务契约假设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和避税及避免管制动机。目前为止, 大量的研究集中于此, 比如Teoh, Welch和Wong (1998) 、Ball和Shivakumar (2005, 2007) 等等, 这里不再详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动机在盈余管理定义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误导使用者或者为了影响契约结果 (Healy和Wahlen, 1999) , 鉴于会计自身所固有的主观性, 以无个人私利的善意方式进行判断是不应被视为盈余管理的。然而, 与日常犯罪相比, 盈余管理动机的问题可能更加复杂深奥, 因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通常会预期到潜在的盈余管理, 因此盈余管理是一个均衡结果。比如, 管理当局呈报夸大的盈余, 可能是因为夸大的盈余已经被使用者和资本市场所预期并据以调整他们的行为了, 否则他们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讲, 盈余管理的动机在于它满足人们的预期。一般而言, 预期的行为是会被认为合理的, 因此会计环境上的差异在确定可接受的盈余管理大小及种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和美国会计环境的差异较小, 所以使用英国的会计环境来推断美国的风险不大, 如Ball和Shivakumar (2007) 那样, 但如果用美国的会计环境来推断中国就很不合适了。因此在不同的会计环境下, 不存在唯一的盈余管理均衡, 盈余管理的程度和动机取决于每个环境下对该行为的预期。

五、从客观方面分析盈余管理的机会

是否犯罪当然取决于是否有这样一个犯罪的机会。假设你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你对这个地方也一无所知。你观察到的第一个场景是警察的无处不在。你的结论是你已经来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还是你已经到了一个高犯罪率地区?你可能赞同前者, 因为大量的警察是一种强有力的威慑, 这使得几乎没有犯罪发生的机会。但在另一方面, 后者似乎也是成立的, 大量警察的存在是因为这是一个有着高犯罪机会的地方。如果没有更多的资料, 我们不能说哪一个结论是更合乎情理的。目前的研究, 大多是从政府管制和公司治理特征进行研究, 忽略了财务分析师和法律外制度等方面的新成果, 在一些情况下, 尽管存在外部大股东、机构投资者、董事会、审计人员和分析师的正式监督, 但是产品市场竞争、新闻媒体和税收等法律外制度对会计选择的监督作用也不可忽视。公司治理的目标就是保护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在内的外部投资者的权利, 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法律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不足的问题。Allen和Qian (2005) 就认为, 中国无论法律还是金融制度都十分落后, 但却是世界上最大且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这很明显是法律、金融和增长文献研究中的一个著名反例, 这也说明非标准的融资途径和声誉替代了正式机制, 并在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结论

盈余管理研究已经持续很多年了, 人们已经对它有了很多的了解, 但是还有许多有趣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回答, 这显然不利于该研究的发展。本文从犯罪调查视角的五个方面出发, 通过构建一个盈余管理的分析框架, 对该问题的研究进行了一些有趣而深入的探讨, 并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比如, 盈余管理的受害人是谁、哪类公司和哪些人更易进行盈余管理、如何发现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等等, 都应该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摘要:盈余管理是会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并且研究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但人们对它的理解仍旧有限, 这显然不利于该研究的发展。正是基于此, 从犯罪调查视角的五个方面出发, 即盈余管理是否存在、责任人主体、手段及受害人客体、主观方面的动机和客观方面的机会, 构建一个盈余管理的分析框架, 对该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并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盈余管理,犯罪调查视角,应计额,真实活动,盈余分布法

参考文献

〔1〕Ball Ray, Shivakumar Lakshmanan.Earnings quality in UK private firms:comparative loss recognition timelines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5Vol.39:83-128.

〔2〕Burgstahler D., Dichev I.Earnings management to avoid earnings decreases and loss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Vol.24:99-126.

〔3〕Graham John R, Harvey Campbell R.and Rajgopa Shiva.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Volume40:3-73.

〔4〕Healy Paul M.Wahlen James A.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Accounting Horizons, 1999Vol.13:365-384.

〔5〕Jiang John (Xuefeng) ;Petroni Kathy R.Wang, Isabel Yanyan:CFOs and CEOs:Who has the most influence on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0.Forthcoming

上一篇:情感策略运用下一篇:当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