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共8篇)
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 篇1
1引言
政府资产负债表是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政府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政府在某一时点上的“家底”,并且全面衡量政府的风险,对于完善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具有重大的作用。 与世界各国相比, 我国没有一套完善的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制度,制约了我国政府职能的有效的发挥。 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研究如何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对于更好的指导政府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制度相对完善,我国可以充分的吸收借鉴,指导我国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 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完善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我国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也试着提出了一些建议。
2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为会计报表体系中最主要的一张报表,政府资产负债表通过政府的资产和负债,反映政府未来将面临的风险和抗风险能力。 政府资产负债表提供了某一个时点的债务和资产存量,可以为评估地方政府的举债能力提供更加合理的科学依据。 政府是代表国家为人民服务的部门, 政府具有一定的社会职能,承担着社会管理的职责,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这就决定了政府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必要探索一套适合政府的资产负债表。 其次,政府以预算会计为主,预算会计注重收支,大多采取收付实现制来编制报表,但是收付实现制编制的报表是不能准确的反映政府的经济状态和面临的风险的,不能满足政府发挥其职能的需要,所以对是否采用权责发生制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值得我们研究。 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有关项目的核算范围也存在一定的口径不一致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一套完善的报表编制体系。
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政府资产负债表反映了政府在某个时点的财务状况,有利于增加政府信息的透明度。 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拥有很大比例的资产,政府的财政支出也是巨大的,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有利于投资者等了解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 加强公众监督,增加财政的透明度。 其次,有利于更好的防范地方债的危机,防范风险。 近几年,我国的地方债务极具增加,但是存在许多地方债务责任不清的,情况,许多地方的资产负债关系混乱,并不清楚自己的偿债能力,同时对政府的考核标准不能与资产负债挂钩。 只有编制科学、明晰的地方资产负债表,才能有效的降低地方债务的风险。最后,有利于强化对政府的监督。 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披露了很多政府资产负债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各个审计部门加强政府的监管, 了解资金的流向及经济发展的动态,有效的加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国外政府资产负债表对我国的启发
日本等国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政府资产负债表体系,对我国报表的编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日本政府会计在利用“收付实现制”进行收支核算的同时,采用了“权责发生制的年度区分”方法作为收支活动年度归属的划分标准。 具体运用中,日本政府会计依据“收付实现制”对某一个会计年度(当年3 月31 日至次年3 月31 日)中的实际收支进行汇总和决算,但由于某一财年的债权债务要尽可能在现金收支完成后才能进行决算处理,某一财年结束后,就存在一个确定当年收入、 支出完成情况的时滞———“出纳整理期限”,具体时间为下一财年的4 月1 日至7 月31 日。 根据上述会计处理方法,在“出纳整理期限”已实现的、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本应属于上一财年的未收未付部分,计入上一财年的收支活动。
对于没有记入国家财产台账的公共财产,如道路、河流、港口等,由于没有相应的市场交易价格,不能进行重新估价,实践中,主要采用成本推算并进行统计。 其中,对于非折旧公共财产, 通过合计过去的用地费和事业费等从而推算取得原价;对于折旧资产,由原始价格减去累计折旧后得到。
日本养老年金跟据保险对象、 保险性质分成了三个层次。其中第一、二层的国民年金、雇员年金均为公共养老金。 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它是用当前工作人员缴纳的保险费用来承担退休人群公共养老金的发放。 因此,有观点认为公共养老金的发放义务不是因为保险金的支付而产生,而是以满足发放条件而产生的,所以不能认同为负债。 政府作为该制度的运营者会产生支付年金的义务,由此认为应该将缴纳期间所对应的支付现价计入负债。
根据日本《国家物权法》,要想反映国有财产状况,应当建立一个国家财产登记簿来记录反映财产价值的价格。 其中:对于“土地”、“未砍伐的木材和竹子”等非折旧资产,其价格原则上要扣除按照继承税评价方式的税额进行计算,对于“建筑物、工程、船、飞机”等可折旧资产,要基于一定的假设估计使用年限,然后从取得时的台账价格中减去累计折旧,但日本政府每隔5 年要对资产价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评估,而价格修订年度的评价差额,则在资产负债差额增减计算表中作为“资产评价差额”记账;对一些政府拥有的特殊物品,如画作、家具、书籍等,其数量记载在政府商品登记表中,由于其中大部分没有列出其价格,因此不能取得其价值并记录在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中,而只在附录中加以补充说明。
4探索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建议
鉴于目前我国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现状,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下面对编制我国的政府资产负债表提出以下建议。
(1) 从立法层面对我国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予以支持。目前,我国尚没有完整的政府会计体系,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他们的政府会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政府预算情况的预算会计,二是反映政府财务活动的政府财务会计。 我国只有政府预算会计而没有政府财务会计, 现在的会计制度相对落后,所以需要改革预算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需要有关的法律保障。 美国等国家都建立了政府会计准则,我国的会计改革也需要建立统一的适用于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及其他政府主体组成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准则。
(2)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 由于对政府资产和负债的情况了解的不是很清楚,对风险的判断就会存在模糊的地方。 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将有利于有效的控制债务的风险,为整个财政风险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关部门应该通过拟定相应的制度,明确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部门,编制时间,编制政策,明确资产负债表政策,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资产负债核算指标解释等,使这项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确定资产负债的范围,达到国家资产负债管理的目的。
(3)分层次编制不同类别的政府资产负债表。 为了更好的了解各级政府部门的财务状况和判断政府的财务风险,需要政府资产负债表层次清晰,范围全面,覆盖中央到地方各个级别,这样有利于全面的判断政府状况。 分层次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有利于彻底地摸清地方各级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情况,确定自己的偿债能力,同时对于编制预算有很大的帮助,确定政府的资金需求。
(4)建立专门的账户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是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所以在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时如何对庞大的自然资源进行核算对最终的政府资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自然资源并不能纳入政府的资产中,因为这将使政府部门的资产数大量的增加,而却无法对政府的现金流有任何的帮助。 所以应该建立专门的账户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 比如,可以编制自然资源物量表,以了解相应的自然资源存量和价值,不一定将自然资源纳入政府的资产中。
摘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对于如何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借鉴国外的情况,就我国的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资产负债表,借鉴
参考文献
[1]裴沈华.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的若干问题探析[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3(2).
[2]林忠华.编制国家和政府资产负债表问题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4(1).
[3]侯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问题研究[J].金融会计,2015(3).
论家庭资产负债表的用途与编制 篇2
摘 要:就财务工具的一张表——家庭财产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分析开来,进而具体说明如何编制,以期对我们的家庭理财规划有所帮助。
关键词:家庭;资产负债表;用途;编制
1 家庭财产资产负债表的用途
1.1 家庭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目的
通过家庭财务报表分析评价过去的理财业绩,比较分析以往不同时点的报表;衡量现在的家庭财务状况,在分析时点上的财务净值状况是什么,要做哪些理财方法的改进。
1.2 家庭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目的
(1)流动性:分析家庭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可以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分析家庭短期负债能力。
(2)盈利性:盈利性指标衡量家庭运用资金赚取收益和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能力。
(3)财务风险分析:主要做长期偿债能力和家庭意外财务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是指家庭偿还1年以上债务的能力,与家庭的盈利能力、资金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家庭的长期负债能力可通过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与收入(包括投资收入和劳动收入)的比率等指标来分析。
(4)专题分析:分析专向的收入与支出,确定专向资金安排。如教育投资回报率、保险投资盈利避险综合分析、娱乐健身健康投资分析等等。
2 家庭财产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家庭财产的编制原理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其中,资产包括个人或家庭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个部分。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和一年内可以变现的资产。固定资产是供个人或家庭长期使用的有形资产。负债中的会计项目包括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和其他的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产总额超出负债总额的部分,反映的是个人或家庭的净价值。
下面是一个家庭的资产负债明细:
时间:2007年12月31日,单位:元,家庭资料反映在表中,有预估数据
(1)资产部分 ——反映此日家庭的资产状况,这个家庭拥有的资产项目和数量。
①现金及活期存款:5000元(以下货币单位都为元,省略),本人收入:100000,其他家人收入:150000,年终奖、债券利息和股票分红 、证券买卖差价、其他投资收入分别为20000、10000、30000、100000,本年收入总预计410000,为可支配收入,部分已做资金安排。②预付投资类保险费(合计、本年)50000、5000;③定期存款50000;④国债30000;⑤企业债、基金及股票100000;⑥房地产(自用、租赁房、租赁费)1000000、800000、25000;⑦汽车、家电 150000、20000;⑧其它(家具、服装、首饰等)300000;⑨应收帐款20000;⑩预付税款暂不计,资产总计:2550000元(加黑数字相加)
(2)负债部分——反映此日家庭的负债状况,这个家庭拥有的负债项目和数量。
信用卡贷款余额1000;消费及投资贷款余额500000;汽车贷款余额100000;房屋贷款余额700000;年度还贷支出140000;房屋支出(维修、装修)30000;公用费(水、电、煤气、通讯)5000;衣食费40000;交通费 (含车辆使用费)80000;医疗费(含保健品)3000;风险保障类保险费8000;教育费20000;其它(美容、健身、旅游、娱乐)30000;应交税款暂不计;本年支出总共(含预计)356000,支出部分各项均可再分项列出明细,以便做单项支出分析,负债总计:1310000元(加黑数字相加)
(3)所有者权益——反映此日家庭的净价值。
所有者权益=负债-资产=1240000元
最后将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值,才是家庭财富。计算家庭资产净值,能了解到目前为止,到底拥有多少真实的财富。
3 编制和理解报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资产若按历史成本计价,可能与市价相差大,建议采用现值而非购置资产或负债发生当时的价值。
(2)同样是流动资产,流动性要相差很多,有些资产短期内无法变现,如短期的应收帐款。
(3)若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例中未分),建议将具备变现价值的物品,才列入固定资产,否则仅列入消耗品的短期资产项目,如家电、服装等。
(4)可能还存在未计入表中的资产与负债,实践中加入。
(5)本表与一般的资产负债表不同,加入了支出、收入部分,可以同时分析当年的损益。上例中的年度收益为54000元(表中的支出-收入)。
参考文献
[1] 杨旭群.编制一张家庭资产负债表[J].经济师,2006,(7).
[2] 孙元欣. 美国家庭资产统计方法与分析[J].统计研究,2006,(2).
[3] 关彤.学做家庭资产负债表[J].科学投资,2003,(11).
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 篇3
一、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意义
(一)规范财政管理的需要
政府资产负债,属于政府会计的范畴,是政府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资产负债表作为会计报表之一,主要通过对政府资产和负债情况的反映,来预测和提升政府未来抗风险的能力,为科学评估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提供合理的依据。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我国收付实现制下政府预算和决算的需求,实现两者的对应,财政管理效率才能提升。
(二)依法治国的需要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运行政府的财政预算已经变得不合时宜。在当前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合理科学编制是财政法治建设的要求。我国先后颁布的《预算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办法》等法律制度为规范政府资产和负债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支撑。各地政府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政府依法理财、依法行政的需要,这同时也是十八大报告中建设法治、廉洁政府的要求。
(三)服务国家决策和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的需要
科学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不仅是政府财政管理和依法治国的需要,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和应用,最终将是服务国家决策和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的现实需要,有了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借鉴和参考,人大及社会公众才能判断国家及地区的“富裕程度”,国家才能更好地掌握地方经济运行状况,从而制定与行使相符的财政政策,推动地方经济更好地发展。
二、当前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和负债基础数据不完善
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公共部门十分庞大,地方政府所负责的区域较广,且数据分布散乱,政府财统计的技术条件有限,加之当前我国会计制度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两者遵循的会计原则不一样,与收付实现制在数据要求和管理模式上也有区别,这导致政府资产负债基础数据的统计较为困难,基础数据达不到政府编制资产负债表的要求。其次,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要统计地方各个企业的资产及负债信息,但企业内资产及负债的所有权性质十分复杂,资产评估和资金划分等问题要理清显得相当困难,且企业内部资产的借贷关系又复杂,难以为政府资产负债表提供较为完善的基础数据。
(二)政府资产和负债范围、计价标准难以确定
目前,政府资产范围和计价标准难以确定,关于政府资产、企业资产及政府债务的范围界定的标准、政府资产中道路、市政设施等资产与负债项目计价的标准、国有企业资产负债如何统计进入政府企业资产都缺乏统一有效的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并且各地企业都处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企业的资产及负债呈现出动态变化趋势,而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资产及负债范围也是随时变化的,以静制动将使政府财政预算部门在编制资产负债表中处于被动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上各种资产的物价变化和举债门槛也在不断调整,这为科学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制造了计价标准的难题。
(三)资产和负债管理不到位,管理体制滞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我国各地政府资产及负债管理不断提出新要求。一方面,当前我国政府对资产归口管理不到位,导致大量资产分散在各个部门和经济单位,无法确保资产的统一完整结合保值增值。同时,政府资产管理缺乏专业的人才,技术经验也较为缺乏,无形资产的评估难度很大;另一方面,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各地融资平台和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和隐蔽化,大量隐性债务游离于监管之外,存在口径不一、统计信息缺乏和管理分散的问题,无法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常规的统计、监测、评估和控制,影响了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三、科学完整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对策
(一)科学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完善政府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
针对上述政府资产负债基础数据不健全的问题。各地政府应当明确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重视其对资产和负债基础数据的要求,建立统一的会计原则,制定相对完善的政府会计体系。一方面要统一预算会计的口径,包括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及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定科学的政府会计准则,认真处理好决算与预算之间的衔接,明确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核算要求,完善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大财力人力投入,落实对政府各项资产及债务的数据统计,运用信息化的数据管理方式,健全基础数据,为编制完善的政府资产负债表提供参考。
(二)明晰政府资产和负债范围、计价标准
围绕当前建设独立性地方政府的目标要求,科学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应建立在明确的政府资产及负债范围基础之上,进一步明晰政府资产及负债的属性,区分企业和政府资产,明确政府资产、企业资产及政府债务的范围界定的标准、政府资产中道路、市政设施等资产与负债项目计价的标准,统一会计核算原则;同时,针对政府资产中道路、市政设施等资产与负债项目计价的标准、国有企业资产负债如何统计进入政府企业资产,要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和核算方法,确保政府资产的独立性,实现地方政府独立承担债务。另外,地方政府要及时掌握资产的市场价格情况,定期进行资产折旧,掌握准确的价格信息,确立合理的计价标准,充分考虑到权责发生制下资产使用前和使用后的价格变化,包括对实物资产、经营资产及政府持有股权、其他形式权益的准确估价,降低价格失误为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正确估算资产价值的风险,为政府财政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
当前,在我国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制度下,在及时修订出台的财政预算资金使用及管理办法上还没有充分落实,这不利于资产的动态管理,也不利于提升政府债务清偿的能力。对此,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按照“收支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全口径预算管理要求,及时完善和细化政府预算草案,将全部涉债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推进政府举债行为公开、透明、规范化,严格责任追究。要逐步对资产项目实行动态管理,避免资金的闲置和滞留,使政府资金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另一方面,在全口径预算运行机制上,要针对立法机构对预算控制不足的现状,加强立法机关对政府收支的统一核查和管理。同时,针对预算权的分离,要加强政府各部门的联合统一,建立综合预算体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四)科学理顺政府资产管理体制
针对当前政府资产管理体制落后及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地方政府要科学理顺政府资产管理体制。首先需要遵循资产管理的系列原则:遵循现代国家治理理念,依照现代资产管理制度;着实划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着力推进政府预算的公开透明;保证资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协调推进。其次,在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时,不能忽视对负债的约束,建立政府资产及负债分析体系,评估地方政府财务风险及中长期的可持续性,逐步健全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编制滚动预算,不断提升政府资产负债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发掘资产负债表的使用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关系着地方财政作用的发挥,而目前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上还存在诸多难点。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科学完整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促进政府资产债务预算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政府资产负债管理效率和债务清偿能力。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这不仅对地方债的“自主发行”有着重要意义,还对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及地方债务危机有着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介绍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意义出发,结合新形势下政府资产负债表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科学制定会计准则、明晰政府资产负债及计价标准、完善预算运行管理办法及理顺政府资产管理体制方面进行相应对策的探讨。
关键词: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对策
参考文献
[1]梁德强.关于编制地方资产负债表问题的思考[J].工作研究,2014,(7):61.
[2]陈莉.浅议我国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难点及建议[J].会计改革与创新,2016,(2):89.
[3]熊伟.地方债与国家治理:基于法治财政的分析径路[J].法学评论,2014,(2):61-68.
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思考 篇4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编制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时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构成情况, 对于分析判断企业财务状况与偿债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现行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规定了财务报表的组成、格式与编报要求, 但对于具体的编制方法未予以明确。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2014年修订稿) (CAS 30) 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进行探讨。
一、“年初数”的确定
资产负债表“年初数”栏内各项数字, 应当根据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同时, 如果当年存在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 需要对“年初数”进行调整。
具体来说, 如果当年存在的会计政策变更是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的, 不需要调整;如果当年存在会计政策变更且是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的, 则需要根据追溯调整的结果相应调整报表“年初数”数据。如果企业当年存在前期差错更正, 也要分两种情况:如果认为该差错不重要, 视同为当期差错进行更正的, 不需调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如果该差错属于前期重大差错, 会计上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的, 应当调整相应的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项目。
二、“期末数”的确定
(一) 传统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情况, 因此其项目金额应当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类账户的余额填列, 具体填列方法可以归为以下几种情况。
1.根据某一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等资产项目, 绝大多数流动负债项目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项目。
2.根据若干同类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
3.根据总账账户及其调整账户相减填列。绝大多数非流动资产项目应当根据调整账户借方余额与其备抵账户贷方余额的差额计算填列。
4.根据若干明细账户分析填列。如“应付账款”项目应当根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预付账款”项目应当根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填列, “预收账款”项目应当根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5.根据总账账户及其明细账户分析填列。绝大多数非流动负债项目应当根据相应总账账户贷方余额减去一年内到期部分填列, 在明细账户中查找出的一年内到期部分非流动负债应当合并归入流动负债中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应当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借方余额扣除其明细账户反映的债券投资且一年内到期的部分计算填列。一年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应当归入流动资产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
6.综合填列。资产项目中“应收账款”项目应当根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填列 (第3、4种方法的综合) 。“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应当以“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账户借方余额扣除明细账户中反映的一年内到期部分再减去相应计提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第3、5种方法的综合) 。“存货”项目应当根据“在途物资”、“原材料”、“周转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商品”等存货类科目合计数再加减其调整账户“材料成本差异”、“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计算填列 (第2、3种方法的综合) 。
以上方法既涉及总账又涉及明细账, 很多项目还需要分析填列, 尤其是“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较多, 一旦填写错误, 查找比较麻烦。
(二) 改进的编制方法
改进的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是在传统方法编制原理的基础上, 先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成本类总分类账户余额编制资产负债表草表, 再根据相应明细账户记录进行调整。具体编制步骤与方法如下:
1.将试算平衡表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成本类总分类账户余额过入资产负债表草表。需要注意的是, 凡是有余额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成本类账户, 其余额都应当归入资产负债表相应项目, 且资产负债表草表应当平衡, 即资产总计应当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2.查找明细账户记录, 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
(1) 将存在反方向余额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账户余额合计归入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项目。假定某企业2013年末“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总账及明细账户余额资料如下:
在资产负债表草表中“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项目直接根据总账余额填列的金额分别为12 000和7 000, “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账户反方向余额分别为1 000和2 000, 则调整后“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分别为15 000和10 000。由于负债表草表中资产及负债均调增3 000元, 所以资产总计仍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这种分析方法的优点是, 对于“应收账款”只需查找其存在期末贷方余额的明细账户数据, 对于“预收账款”只需查找其存在期末借方余额的明细账户数据。
(2) 将存在反方向余额的“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账户余额合计归入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项目。假定某企业2013年末“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总账及明细账户余额资料如右上表所示:
在资产负债表草表中“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项目直接根据总账余额填列的金额分别为5 200和6 000, “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反方向余额分别为800和600, 则资产负债表草表中“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项目均调增1 400元, 调整后金额分别为6 600和7 400。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应付账款”总账账户贷方余额5 200加800计算出的是“应付账款”明细账所有贷方余额合计, 再加上600即为“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合计金额。
(3) 调整非流动资产项目。根据CAS 30的规定, 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项目应当单独列示反映“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因此, 企业应当根据董事会记录或管理层决议将持有待售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归入流动资产相应项目。
另外, 对于将于一年内到期的持至到期投资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债券投资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应当归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
(4) 调整非流动负债项目。由于在资产负债表草表中非流动负债项目是根据相应总账余额直接填列, 没有考虑一年内到期部分非流动负债, 因此, 需要从明细账中查询相应数据。
以长期借款为例, 负责长期借款明细核算的会计应按月向总账报表会计提供“长期借款”明细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表以进行账账核对。可以要求在“长期借款”明细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表中增加一栏“期限”, 如下表所示:
资产负债表草表中“长期借款”项目直接根据“长期借款”总账账户贷方余额1 900填列, 经查找发现一年内到期的数额为A借款600和C借款200, 因此“长期借款”项目调减800,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调增800。
三、资产负债表编制应当考虑的特殊问题
1.“预付账款”项目中的预付工程款。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进行固定资产建设预付的工程款不记入“在建工程”而是记入“预付账款”账户, 使得“在建工程”账户记录能够如实反映工程的进度, 但预付的工程款是为构建固定资产而支付的款项, 这些款项一经付出, 一般不可能再收回, 实质属于非流动资产的资金占用。因此, 应当将预付的工程款由“预付账款”项目调整至非流动资产中的“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
2.中期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年度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数以及账结法下中期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数应当根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贷方余额合计填列。“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数=“本年利润”账户贷方余额 (-借方余额) +“利润分配”账户贷方余额 (-借方余额) 。在表结法下“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数=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本年分配出去的利润, 具体应当根据“利润分配”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加利润表中反映的本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计算填列。
3.“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余额的归属。待处理财产损溢不符合资产的定义, 因此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 企业的各种财产损溢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经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即该账户年末不得有余额。中期资产负债表日,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存在余额的, 应先按规定进行处理并在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 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的再进行调整。
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问题管窥 篇5
关键词: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资源核算技术,土地管理
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之后,党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党政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多次强调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在相关部委、地方政府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探索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受制于理论不清晰、缺乏实践、学科桎梏等主客观原因,不论是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还是研究机构,都存在认识尚不一致、编制思路不统一等问题,致使各项编制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依据先单后总、先易后难的试编逻辑,结合土地资源易定量、统计基础好的核算优势,以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突破口,针对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所涉及的基础问题进行探讨。
一、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功能定位
旨向是行动的向导,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功能定位关系到“编制理念、编制目的、编制假设、账户设计、参数选择、信息报告”等关键问题。作为一项新事物,资产负债表的功能定位也颇存争议。其实,认识问题的最佳路径不外乎“问源”。有关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系列政策性文件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有“一实一衍”的政策期望:“一实”指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核算,摸清我国自然资源的“家底”,了解其在特定时空中的存量与流量、数量与质量情况;“一衍”在于建立起资产负债表与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之间的勾稽联系,为实施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提供信息支撑。这就要求资产负债表不仅能够反映出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与质量,还能够核算领导干部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因此,结合土地资源的特性与土地管理制度等,本研究将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功能定位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摸清区域土地资源资产“家底”。
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能够真实反映出行政区域(资源区域)内各类型土地的存量与流量、数量与质量情况,着重对湿地、耕地、草地、林地等生态用地的占用、破坏情况、环境损益予以披露,揭示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土壤质量、建设用地违规批建、农用地使用类型变更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了解土地“家底”的需要。
2. 领导干部考核依据。
不论是从资源环境形势,还是从资产负债表功能契合度去度量,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都要能够以其所呈现的信息为依据。这不仅可以作为评价地方政府与领导干部考核、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还可以凭其“事前预警、事中提醒与事后评价”的功能,服务于地政管理。
3. 促进“生态国土”建设。
以资产负债表编制机制建设为抓手,明确各级政府在土地产权制度、土地规划制度、耕地保护制度、严守生态红线、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新增建设用地等执行中的各项责任,构建和完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树立发展生态经济的资源管理导向,促进“生态国土”建设。
二、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优先问题
编制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首先需要思量的是如何确定核算对象、核算原则、核算范式与核算假设。本文在国内外已有土地资源核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对上述四个问题予以探讨。
1. 核算对象。
相较于水、矿产、林木等自然资源,土地具有“总量不变、结构有变”的特殊性,笼统核算土地资源总量的意义稍显不足。所以,核算对象需着力于“纵向时间维度下”的“地类变化”。核算对象可依据国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将土地分为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根据全国土地调查执行标准,为增强数据采集的衔接性,土地核算可将地类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7类。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功能设置,着重对湿地、耕地等生态用地状况予以反映,并以落实占补平衡政策规定的新增耕地面积与质量为衡量点,尤其是考核耕地质量的变动情况,以此实现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衡量生态功能损益的旨向。
2. 核算原则。
核算原则是编制工作的约束性参照,具体而言主要包含理念原则、技术原则与工作原则。
(1)理念原则。核算应在数量统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土地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重点分析耕地等生态用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及其成因。核算不仅要反映地类变更信息,且需建构资产负债表与土地管理政策之间的勾稽联系。
(2)技术原则。技术原则分为技术步骤与技术标准。在技术步骤上,鉴于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应遵守“先实物量,后价值量”的核算顺序;在技术标准上,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所涉及的“定量、定质与定价”具体包括土地利用分类、农用地质量分等、草地质量定级、农用地估价、城镇用地分等、城镇用地定级、城镇用地估价等内容。鉴于上述内容已形成相应的标准体系,编制上可以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确定土地类别,以《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林地分类》(LY/T 1812—2009)与《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NY/T 1579—2007)作为耕地、林地、草地质量分等依据,以《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18507—2014)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 18508—2014)作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参照依据。
(3)工作原则。建立以组织管理原则、数据登记责任原则、信息安全原则为内容的工作体系,保障资产负债表核算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与责任性。
3. 核算范式。
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范式相关的主要有企业财务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依前文对资产负债表功能的论述来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不同于企业财务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与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首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着重核算分别列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并在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呈现经营主体的土地使用权损益状况,其核算目的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理念存有一定差异。其次,国家资产负债表是以核算国家经济资产与负债为目的,遵循国家主权的核算边界,按国家运行经济主体分类核算资产、负债,主要用于反映主权国家家底,解释各经济主体主要经济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勾画国家经济运行机制,在涉及自然资源核算方面,国家资产负债表着眼于土地利用所衍生的经济效益。最后,SEEA主要计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环境)代价(实物与价值),其核算对象不包括没有进入经济活动的自然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关注上述核算差异的同时还需考查四个核算方法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概念起源于企业财务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本身就是资产所有权人享有知情权、管理权的权利表现;四者核算边界虽有所差异,但核算结果在本质上均是“有用的信息”;除核算目的不同外,在诸如核算等式、核算假设、核算步骤、核算框架等方法设计上有着相通性。
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需参照已有的核算经验,切合自身功能定位与我国资源管理体制,探索形成自我核算范式。本文认为可通过借鉴并深化财务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与SEEA体系中的核算框架,建立同时满足评价区域环境经济与政府生态责任绩效对资源信息需求的核算体系。
4. 核算假设。
核算假设是对核算所处的时空环境做出合理设定,是构建核算框架的前提设定。参照财务会计制度设计对主体假设的理解,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核算假设可围绕主体、时期和计量方法进行设定。
(1)主体假设。根基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其编制主体假设的确定需明确两个内容,即责任主体与编制主体。确定责任主体即是要明确土地所有者、管理者、使用者与经营者的权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除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外,土地资源归国家所有。可见,在国有资源管理方面,我国各级政府依法履行国家授予的管理职能。编制主体假设的设定关键是解决“保障信度与效度,保证可行与可做”的问题。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方案》中提出的“国家统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所需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地类变更、土地执法等信息则是国土资源部门行使土地管理的“台账”,其信息涉及各类专业规范解释。因而,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可由各级政府的统计部门牵头,国土资源部门承担主责,国土资源的经济科研力量共同参与。
(2)周期假设。编制周期必须关注土地管理制度周期与领导干部离任周期。从土地管理制度周期角度来看,对于地类数量信息采集周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土地利用现状数量调查主要包括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与土地专项调查。其中,全国土地调查为10年一次,土地变更调查每年开展一次,专项调查时间则依据特定工作任务浮动实施;对于耕地质量信息采集周期,在全国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全国耕地质量6~10年更新一次,并逐步开展地区耕地质量年度监测工作。可见,现行土地数量与质量调查工作有比较好的周期弹性,能够满足领导干部3~5年离任的周期频率。因而,鉴于实际编制任务的需要,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用三年或五年固定周期与离任弹性周期的编制频率。
(3)计量假设。计量假设的确定服从于核算目的、核算对象等约束条件。通常认为,土地资产负债表涉及的核算计量方式包括实物量与价值量。其中,实物量核算主要反映土地总面积、各类土地面积、土地变更面积的增减,以及耕地各等级面积分布状况;价值量核算是以货币计量的形式核算土地的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呈现所有者权益的损益。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当前编制尚处于试编阶段,因此在价值计量假设的选择上,应采用以实物计量为主、价值量为辅,兼顾文字说明的计量方法。
三、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设计
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框架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怎样的核算模型来满足资产负债表编制旨要的信息需求。
1. 总体框架。
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总体框架由“4+1”构成(详见下图),即资产账户、负债账户、土地行政管理信息报告、或有事项说明四项内容,以及一项核算逻辑等式。图中,上述四项内容为土地资产负债表的主要信息内容,它不仅包含所有土地类型的数量与质量、存量与流量信息,而且考查了生态用地资产、土地环境损失与生态用地耗减状况。同时,土地行政管理信息报告与或有事项说明的文本内容作为土地资产损益情况的补充,可增强资产负债表信息系统的信度与效度;核算的逻辑等式为期末存量=期初存量+人为与自然原因增加-人为与自然原因减少。
单位:公顷
单位:公顷
2. 基础账户设计。
(1)资产账户由土地资产实物量账户(详见表1)、土地实物量变更矩阵(详见表2)、耕地质量等级实物量登记表(详见表3)、草地质量等级实物量登记表(详见表4)组成。主要为核算土地资源的存量与流量、数量与质量提供信息,并通过开展价值量核算,核算耕地、园地、草地、林地等生态用地的经济价值。
单位:公顷
单位:公顷
(2)负债账户主要是核算土地开发利用中导致的土壤环境损失与生态用地耗损价值。同时,由于资产负债表具备呈现“家底”的功能定位,充分考虑到人为因素与非人为因素,因此应全面反映土地环境与资源损耗的土地损失实物量账户与土地利用开发导致的土地资源损耗的生态用地价值量账户。如表5所示,在土地环境负债核算中,主要包括土壤污染负债、水土保持负债、灾害整治负债与土地整治负债,价值量核算方法为实际成本支出法。
生态用地价值量账户主要核算土地生态耗损量。核算依据前文表1、表2提供的土地资产实物量及土地实物量变更信息,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发生用途变更做流量统计,进而核算生态用地转向非生态用地的价值损耗。以耕地资源耗减量账户(详见表6)为例,耕地在发生用途变更中,由于转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与交通运输用地等,而导致耕地资源发生耗损。
(3)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账户是对负债账户与生态用地资产账户的信息进行核算。如表7所示,生态用地资产负债差额=生态用地资产-资源耗减-环境损害。
(4)“红线”管理实物量登记表(详见表8)、土地行政管理信息报告与或有事项说明主要用于建构“已发生决策”与土地资产离任审计之间的勾稽联系,亦为服务地政管理提供相关信息。其中,“红线”管理实物量登记表依据《土地法》相关规定,基于“批、用、供、补、查”五项地政管理内容,结合耕地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变更建设用地)、占补平衡三项硬指标来设置内容。土地行政管理信息报告与或有事项说明是辅以文字来说明数据核算内容,以补充土地资源资产负债的具体信息。
参考文献
姚霖,候冰.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问题与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15(7).
胡文龙,史丹.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框架体系研究:以SEEA2012、SNA2008和国家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一种思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8).
耿建新,王晓琪.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土地账户编制探索--基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角度[J].审计研究,2014(5).
乔晓楠,崔琳,何一清.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理论基础与编制思路[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2).
姚霖,余振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理论问题管窥[J].管理现代化,2015(2).
马骏,张晓蓉,李治国.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林忠华.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J].审计月刊,2014(6).
浅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问题 篇6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入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这是第一次介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中央纲领性文件。加大力度开展对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课题探究工作,熟悉我国自然资源的现实情况,都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具体内涵
首先自然资源是天然存在的,同时它是一种具有可开发价值,能够为人类现在或者未来创造极大福利的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一般国家或者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指的是国家或者企业在一定时间段的财务状况,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之不同的就是:其所揭示的是在一定时间节点,自然资源的使用、收益以及受到的损害等多方面的内容。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生态环境资产负债表,其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1)水环境容量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收集全国范围内的10大水域的一些基本数据信息,包括水域的污染源、排污口以及水文、水质等;同时,对不同水环境功能区和不同河段的水环境容量进行核定。(2)大气环境容量平衡表的编制。根据城市区域指标,收集大气环境污染源数据、气象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的基本数据。(3)大气、土壤、水等环境质量产品的效益核算。以水、土壤、大气等环境质量产品在达标的基础之上而造成的相应的自然资源的损失消耗来作为其效益,核算城市环境质量产品的效益,并完成以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为基础的绿色GDP的核算。(4)环境产品的生产总值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对草地生态和森林生态等生态资源环境信息的全面获取,完成对全国范围内的生态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并将生态的有效使用与遭受到的损坏和消耗,同时包括自然生态效益的下降等所有信息的记录称之为“负效益”;对应的将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通过一系列的增值活动而取得的生态资产的持续增值以及生态效益的不断上升称之为生态的“正效益”。
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
(一)必要性。
1.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共同力量,但是政府和市场的权力范围界定不够明确,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比较缓慢。而资产负债表能够使得政府和市场的管理范围更加明确和具体,对各区域的资源利用进行规范协调。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首先要协调的就是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之间的问题,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能够科学系统地反映出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趋势变化。通过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对比可以对经济的发展情况起到引导作用,对资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统筹比较,科学综合地衡量经济增长的代价和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2.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能够促进领导干部考核方式的转变。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完善考核方法,表中数据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工作成效,这样一方面能够为领导干部的奖罚原则提供更加明确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将政府与领导干部个人的成绩挂钩,促进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的重视。
3.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可以促进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自然资源本身是不属于个人所有的资源,不能被各企业或个人肆意使用和破坏,一个阶段内自然资源使用的快慢和多少,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增长的成本。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各项投入和产出应处在一种平衡状态,一旦出现不协调,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水平,这也使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具有科学导向的作用。通过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全面具体地分析各资源的利用情况,从而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理论基础。
1. 可持续发展理论。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然资源人均占有率远远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又因为我国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这也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公共受托责任是指社会公众将对公共资源环境进行管理和使用的权力委托给了政府和其他社会机构,受委托的政府和相关社会机构有义务向社会公众说明他们所进行的全部活动情况。公共受托责任也是以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基础的,行为和报告是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中的两个主要层面。
3. 生态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
SEEA属于一种对自然资源环境经济效益进行核算的理论方法,也就是基于一般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之上,将自然资源等一系列因素归纳到该核算体系中来,并以此体系来完成对国民经济和自然资源环境两者之间关系的核算过程,为日后的分析、评价以及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通过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加强和从宏观上的分析和观察,达到一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所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数据信息来源要看资源环境核算体系。从作用层面上来看,SEEA所揭示的就是国民经济和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因素的增减变动给经济总量所带来的指标变化,同时反映的是一种综合考虑到了环境因素影响的经济增长模式;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所揭示的就是在某一时间点,在考虑到了自然资源的现状之后的一种生态建设的水平。所以我们可以认为,SEEA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之间存在的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自然资源的涵盖面非常广,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在内的矿产资源,植物、动物等生物资源还有空气等生态环境资源,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是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两个层次的,涵盖多种学科的研究工作,涉及环保、国土等各部门的管辖内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复杂性显而易见。在编制过程中,首先,人们对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还不够全面,相关的核算制度以及统计法规和技术法规的制定还不够具体。其次,编制技术方法还不够成熟,资产的核算、评估技术还没有形成标准的规范体系。再次,统计数据体系还不健全,现行的自然资源的数据覆盖面有问题,增加了编制工作的难度。
(二)解决对策。
1. 建立一个跨部门、跨学科的统一平台。
一个统一工作平台的建立,涉及到社会上的很多组织机构,所以,需要在组织形式上做到由财政部和统计局牵头,同时要由环保部和国土部以及林业局和水利局等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同时在这个平台的基层还要设立多个不同的专题编制小组,这些小组的设立是以资源环境要素的不同为标准进行的。多个编制小组在统一的战略部署之下,共同完成工作方案及工作目标的制定,同时这也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
2. 对率先进行突破的重点和范围进行确定。
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过程中,首先需要构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框架,可以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一个理想的,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又可以实现分步实施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的框架。其次是提出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核算方案,在这项工作中,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方案的提出在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中称得上是重点、难点内容,它需要完成对不同情况的区分,并进行有效的分布开展和突破。最后就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内容和功能的确定以及实施的过程。
3. 构建一个科学完整的自然资源统计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一般包括反映环境污染、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等三个层面上的统计指标。以反映生态环境的统计指标为例,生态环境一般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森林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等,关于生态环境的核算之前也有叙述,涉及到了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生态环境的退化等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效益是一项客观存在的内容,比如森林生态环境的存在就有效地防止了土壤沙化问题和水土流失问题,将这些客观存在的环境效益折合为环境的价值也就是所谓的生态环境的效益。而生态环境的退化是指在经济发展或者遭受到其他破坏时,给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损失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溶冰,赵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审计的探讨[J].审计研究,2015,(1).
[2].陈红蕊,黄卫果.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意义及探索[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1).
[3].姚霖,余振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理论问题管窥[J].管理现代化,2015,(2).
[4].高红海.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倒逼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会计报,2014-03-14.
[5].李春瑜.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几个技术问题[N].中国会计报,2014-05-09.
[6].李春瑜.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几点思考[N].中国财经报,2014-07-03.
[7].罗莎.以三种模式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N].中国会计报,2014-07-04.
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 篇7
一、《ERP沙盘模拟》资产负债表编制问题
《ERP沙盘模拟》资产负债表编制问题是指年度经营结束后,填写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是否实现“总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若两者相等,则资产负债表平衡;反之,资产负债表出现“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情况时,则资产负债表不平衡,即资产负债表编制有问题。资产负债表平衡是各组每个年度模拟经营结束的标准。[1]
《ERP沙盘模拟》课程的实验环节即每个年度的模拟经营环节设置为6个步骤:年度会议、订单争取、企业运营(填写年度经营流程表)、财务结账、财务报表编制和业绩分析。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在一年内(规定时间内)的进度不一,但只有当每个小组资产负债表平衡后,教学班级才能开始下一年度的模拟经营。若某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出现资产负债表不平衡的情况,则教学班必须待其资产负债表平衡之后才能进行业绩分析并继续下一年度的模拟经营,从而影响课程的教学进度。
自2009年学院引进用友ERP手工沙盘后开设《ERP沙盘模拟》课程以来,6个专业50余个班级近2000学生参与了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在每次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财务报表编制问题一直是困扰课程教师及教学班级的重难点问题,尤其在前3个年度的模拟经营中经常耗费大量时间查找解决资产负债表不平衡的原因。
二、资产负债表不平衡原因分析
1、粗心大意
粗心大意是资产负债表不平衡的常见原因之一,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加减错误,常见为利润表中各项加减错误,经营流程表每期收入支出加减错误。二是经营流程表中记录与核算部分不一致,常见于销售登记表中登记错误,经营流程表中产品研发步骤有投入,而在管理费用核算时却被遗漏等。
2、会计知识不足
本课程开设时间一般为大三下或大四上半学期,但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利润表的编制仍存在一定困难。具体表现为:当年销售产品未收现金应否核算为当期收入,当发生组间交易时成本该如何核算;不理解计提折旧不涉及现金的增减;经营流程表中的“支付应付税”,利润表中的“所得税”和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无法对应统一;利润表的“财务收入/支出”常常遗漏贴息。
3、规则理解有误
此类错误常见于经营流程表中“变卖生产线”和“计提折旧”等经营步骤的记录与实际操作有误;利润表中“额外收入/支出”核算错误;以及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核算错误等。
当变卖生产线时,该生产线最多只能按规则以其公允残值价格变卖。若该生产线现有设备价值超出其公允残值,超出部分应作综合管理费用的“其他”项处理。实际操作中,学生经常忽略了规则中公允残值的规定与相关操作,导致模拟经营与财务报表编制的混乱。
关于折旧,最常见的错误是当现有生产线账面价值为公允残值时仍计提折旧,导致模拟经营与财务报表编制的混乱。
财务报表的项目与经营流程表的经营步骤内容对应性强,如不理解规则便容易出错。例如,利润表中的“额外收入”指上一经营年度财务报表编制优先平衡的奖励,“额外支出”是指违规操作罚款或超时罚款;利润表中的“额外收入/支出”对应于经营流程表中的“其他现金收支情况登记”步骤。
4、经营流程表记录与实际操作不符
即记账与操作不符,也是资产负债表不平衡的常见原因。例如,小组成员未按照运营流程规定步骤操作、一个步骤多人操作、原料购置数量与资金支出未核对等流程不规范问题导致实际操作时出现未记账、重复记账或记账不准确。
此类原因导致的财务报表编制问题常常会给后期查账带来巨大的麻烦,是解决资产负债表不平衡的难点,有时甚至需要强行将资产负债表编制平衡。
三、防止资产负债表不平衡的对策
1、耐心细致
经营流程表的记录、各财务项目的核算及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均要求耐心细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加减出错、记账出错、核算遗漏,从而保障资产负债表平衡。
2、认识盘面,了解盘面标识与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对应关系
经营流程表的数据及财务报表的数据都是ERP沙盘盘面推演后的记录与核算的结果,因此如何盘点ERP沙盘上的标识,认识位于不同位置的标识及标识数量所代表的意义,理解盘面标识与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对应关系,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编制。
教师在介绍ERP沙盘盘面环节和起始年模拟经营环节时,应有针对性的对如何根据沙盘盘面标识、盘面数据、业务记录编制简单的财务报表作详细讲解分析和示范。
3、理解规则,规范操作
对规则理解和应用的错误,需要指导老师对复杂难理解且操作易出错的部分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讲解。[2]在实际推演中,要求小组同学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涉及到现金支出时需要各部门负责人向财务总监申请,并要求双方及时记录相关数据;每一期期末必须进行现金盘点、对账,避免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
四、资产负债表不平衡快速查找方法
资产负债表平衡的前提是每一期期末经营流程的“库存现金余额”记录的数据(账)与盘面现金结余(实)一致,即账实相符。若账实不符,应需立即暂停推演,前溯查找出错步骤,待账目数与盘面数对账无误方可继续操作。当经营年度末的现金账目数与盘面现金数一致,才能开始编制财务报表。
在保证账实相符情况下,总结教学活动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可根据所有者权益+负债与总资产间的差额R查找财务报表中可能出错的项目,具体见表1。
(注:成本核算公式:本年成本=[上年年末的(在制品+原料+成品)+本年的(原材料投入+加工费+成品购置费)]-本年年末的(在制品+原料+成品)。)
财务报表编制是《ERP沙盘模拟》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当学生无法通过自查解决问题时,教师应协助学生查找错误的原因,避免出现强行编制财务报表使资产负债表平衡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王杏、樊雪梅:《ERP沙盘综合模拟》报表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3).
[2]赵文博:ERP沙盘模拟教学中财务报表编制常见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7).
[3]陈朝晖:ERP沙盘模拟对抗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
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 篇8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作为财务报表的一种,资产负债表能够将企业在某一时间内占有和使用的经济资源及负担的债务反映出来,所以能够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则是用于反映政府在任期内耗用的自然资源资产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报表,是一种综合列表,包含资产表、损害程度、消耗量等各种项目报表。利用该报表,能够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量化分析,所以能够通过衡量自然资源存量和结余等情况进行领导干部的考核[1]。在现实生活中,各地区进行经济发展必将会消耗一部分自然资源,分析自然资源资产消耗量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关系,则能够为控制自然资源的消耗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一)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而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与此同时,国内的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消耗,从而导致我国的环境日益恶化。而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的提高,国家也开始以合理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利用为前提进行经济的发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则能够从经济的角度对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所以能够为控制自然资源消耗量提供数据支持。而从经济角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则能够从传统GDP中减去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并且将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和降级成本扣除,因此能够更好的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二)为领导干部管理提供便利
在地方官员管理方面,国家一直利用GDP增长率进行官员政绩的评估,从而导致了一些地方官员不顾地方环境过分发展经济。而在各种政绩工程得到建设的同时,地方环境污染也越发严重,从而导致国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影响。通过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可以使国家在对地方官员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不单单根据地方GDP增长情况进行官员考核,同时也能够根据地区环境资源使用和保护情况对官员进行考核。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能够使官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2]。因此,该种报表的编制,能够使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得到改革和完善。而利用其进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追究导致环境过度污染的官员责任,所以有利于进行领导干部的有效管理。
(三)实现中国自然资源管理创新
作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我国自然资源涉及面较广,并且占地范围较大。在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时,中央政府需要同时兼顾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并且完成各地政府对资源环境管理情况的协调。而在这一过程中,必将会涉及到较多的利益主体。在众多利益主体进行利益博弈的情况下,单靠政府是难以有效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能够将官员政绩和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能够使自然环境管理工作得到转变。具体来讲,就是从自然环境管理转变为自然环境治理,因此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
(四)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随着人们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的加深,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但一直以来,空气、森林和海洋等自然资源财产都属于无形的财产,其所有权并没有得到明确规定,所以政府也无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资产在某一时点上实物量的客观评估,所以能够在确定资产所有权的同时,落实资产的使用权。根据报表内容,能够完成自然资源产权和用途管制,实现生态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设,从而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动力[3]。此外,利用报表对经济发展消耗的自然资源数量和经济发展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比较,能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
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问题的探讨
(一)明确资源所有权代理主体
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进行编制,目的是对发展经济产生的自然环境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所以,还要在编制的过程中先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代理主体,以便使产权主体虚置的问题得到解决。具体来讲,就是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代理及其经营管理制度,从而使各类资源资产的代理和经营机构得到明确规定。比如在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同时成为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理主体的情况下,还要明确具体由谁进行不同自然资源所有权的行使,并且完成配套的委托代理制度的建立。
(二)准确界定自然资源使用权
确定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代理主体后,还要进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使用权的准确界定,以便对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同时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为实现使用权的界定,还要实现相关权利和制度的细化[4]。比如,在农村土地使用权管理方面,需要对土地承包权的物权特性进行强化,完成土地承包权、转让权、抵押权、转包权、收益权和租赁权等各项权利的细化,从而确保土地能够得到规范的经营和流转。
(三)做好自然使用权年限管理
国家在进行自然资源使用权承包的过程中,都会限定一个年限。但实际上,自然资源具有较长的开发利用周期,所以还要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情况进行使用权年限的适当延长,确保自然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和合理的利用。所以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时,需要适当进行使用权年限的延长,而一些特殊的自然资源甚至不需要限制使用年限。采取该种方法,则能够避免使用权所有者进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四)落实资源使用的权利义务
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除了明确产权关系,还要明确产权主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其享有的利益进行计算,以确保权责利之间存在相互对称关系。采取该种方法进行负债表编制,能够避免因权责利不对称而导致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同时也能够避免收益分配不公[5]。产权主体的利益得到保障,并且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够使产权主体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
(五)完善资源产权的法律法规
此外,为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更加规范、合理,还要进行自然资源产权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作为特殊资产,自然资源既具有经济属性,也具有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在制定有关法律时,还要完成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和经济法进行综合的法律的制定,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6]。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自然资源、生态和环境的一般性问题进行整体安排,才能够确保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能够有效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四、结论
合理进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官员应该加强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问题的重视,积极进行负债表合理编制方法的探索,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利,弓锐,赵红云.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理论基础、关键概念、框架设计[J].会计研究,2015,09:18-26+96.
[2]封志明,杨艳昭,李鹏.从自然资源核算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04:449-456.
[3]耿建新,王晓琪.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土地账户编制探索——基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角度[J].审计研究,2014,05:20-25.
[4]乔晓楠,崔琳,何一清.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理论基础与编制思路[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02:73-83.
[5]陈玥,杨艳昭,闫慧敏等.自然资源核算进展及其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启示[J].资源科学,2015,09:1716-1724.
【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推荐阅读:
政府资产负债表10-26
政府资产分类管理05-19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技巧05-30
传 真 电 报 - 苏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07-14
财行〔2011〕7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政府机关软件资产管理的意见06-12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07-26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08-19
造价工程师《计价控制》重要知识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08-27
政府采购编制及意义论文06-26
资产负债表结构10-19